心的菩提读后感(通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7 13:17:10
心的菩提读后感(通用12篇)
时间:2023-11-07 13:17:10     小编:翰墨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其中的思想、情感、人物、情节等进行思考和总结的文学作品。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深化对作品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我想我们应该写一篇读后感了吧。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从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共鸣和感悟,并用文字将其传达给读者。接下来是一些学生对于课外读物的读后感分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智慧和独特见解。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一

林清玄,一个喜欢谈禅,喜欢说佛经故事的人,我特爱他的菩提系列散文十书,《紫色菩提》、《凤眼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拈花菩提》、《清凉菩提》、《宝瓶菩提》、《红尘菩提》、《随喜菩提》《有情菩提》,清幽大气,是以一个佛教徒的眼光看待世界,用一颗菩提之心关注现世人生。文章委婉轻柔,充满悲悯情怀。他没有简单地讲经说道,而是用一些看似浅显实则深奥的经文,从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情和现象说开去,让道理渗透到日常最简单最普通的生活和感受中。

林清玄曾在《凤眼菩提》的自序中说:“我有一串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凤眼菩提子有着古朴精致的褐色,每一粒上面都有一颗美丽优雅的眼睛。我很喜欢这一串凤眼菩提念珠,每一回数他时,心念就飞升到空明纯粹的世界,仿佛走在精致优雅的路上,一路上有花皆香,有树皆绿,风里流着音乐,云都散得干净。”

《凤眼菩提》书中一文《重瓣水仙》里的这样一段文字:如果一位花贩把自已照顾成一朵花那么细致与美,那么她卖的花一定不会太坏我喜欢向如花的姑娘买花我喜欢向有书卷气的老板买书我最喜欢菜市场卖菜的一位阿婆,因为她梳理得最整洁,笑起来温馨自然,就像她架子上的青菜可惜,这样的惊见是不多的,所以我珍惜这样的缘。读到这样一段文字时,我的眼前不禁出现了作者所描述的如此认真对待生活的人。如花的姑娘、充满书卷气的书店老板、温馨自然的卖菜阿婆……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仅能让自己快乐,而且这份爱生活、爱工作的.情绪还会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就连没有看到他们的我,读到这样的文字,也会觉得生活是那么的美好,快乐和幸福感油然而生。

《凤眼菩提》用一种平淡安闲的心情,让每一个烦恼化成智慧的清气。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二

林先生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切身感想着笔而写,对人生的思考、领悟以及内心的美好都化作一篇篇清新、哲理的文章,这些文章淡雅、智慧、简朴,使人们尘封已久或蒙蔽已久的心灵在自然流淌的语言中受到启迪、感化与洗礼。

《佛鼓》中写到先生住在佛寺里,佛寺里的木鱼分为两种,一种是整条挺直的鱼,与一般鱼没有两样,挂在库堂,用粥饭时击之,另一种是圆形的鱼,连鱼鳞也是圆形,放在佛案,诵经时敲之。这两种不同形的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眼睛奇大,与身体不成比例,有的木鱼,鱼眼大如拳头。我不能明白为何鱼有这么大的眼睛,或者为什么是木鱼,不是木虎、木狗或木鸟?问了寺里的法师。法师说:“鱼是永远不闭眼睛的,昼夜长醒,用木鱼做法器是为了警醒那些昏惰的人,尤其是叫修行的人志心于道,昼夜长醒。”

与佛结缘,是因家人皆为信徒。林清玄老师的文字,有着淡雅的意蕴。他有一颗佛心,慈悲而明净,如同温柔延展的莲花一般。于细微之中见佛理,以凡间俗事说慈悲。这是我所欢喜的文字,有精致的姿态。品读他的文字,如同是冬日于屋中品茗一盏铁观音,清香袭人,温暖弥漫。林清玄说:“心若能持平,清静入水,装在圆的或方的容器里,甚至在溪流大孩子中,又有什么损伤呢?水可以包容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包容,因为水性永远不二„„”哦,原来是人心变了,或者说是:失其本心。

林清玄老师说,人人都有一颗柔软心,只是有些人尚未得到启发。柔软心使欲念的火气温和,甚至消散,当欲念之火消散了,就是菩提。

很多时候,我们被自己的妄执所缠缚,无法挣脱,因而痛苦不堪。若愿得菩提,则须手刃我执,须历过那痛彻心扉的割与舍,才见清明。柔软心是莲花,因慈悲为水,智慧为泥而开放。若能菩提,若得菩提,要有多好。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三

林清玄的作品字里行间透露着清雅和娓娓道来的散淡以及那种充满禅意的心境,最让我感动的是《柔软心》,“在人间寻求智慧也不是那样难的。最重要的是,使我们自己的柔软的心,柔软到我们看到一朵花中的一片花瓣落下,都使我们动容颤抖,如悉它的意义。唯其柔软,我们才能敏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包容;唯其柔软,我们才能精致;也唯其柔软,我们才能超拔自我,在受伤的时候甚至能包容我们的伤口。软心是大悲心的芽苗,柔软心也是菩提心的种子,柔软心是我们在俗世中生活,还能时时感知自我清明的泉源。那最美的花瓣是柔软的,那最绿的草原是柔软的,那最广大的海是柔软的,那无边的天空是柔软的,那在天空自在飞翔的云,最是柔软!”

林清玄运用富有禅意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颗细腻的柔软心。作为人师,拥有一颗柔软心是何其重要。我们要用这样的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那一颗颗水晶般的心灵,去宽容,去爱护。我们心的柔软,可以比花瓣更美,比叶子更绿,比海洋更广,比天空更无边,比云还要自在,柔软是最有力量,也是最恒常的。具有柔软心的人,即使面对的是草木,也能将心比心,也能与草木至诚地相见。

在紧张的学习工作之后,潜下心来,认真的读读林清玄的散文,这无疑是对我们的情感与心灵世界的一次雨露滋润。读完他的散文确实有一种心灵得到净化,情绪得以安宁的感觉。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四

人生有舍有得,如何取舍贯穿我们的整个人生。《菩提》这本书取自生活中最平凡的事,看似游记,实则通过在云南的旅游慢慢倾泻内心最真的情感。菩提寓意美好圆满,生活中的是是非非,纵横交错,终归会有觉醒的一天。

一本日记慢慢打开,思绪也回到了童年。左依作为加诺的邻居,舍下"自尊","倒追"加诺,她希望加诺也活成人们心中所期望的那样,而加诺得到左依的淳朴友谊,也尝试舍弃叛逆,回归正常轨道。然而情非所愿,左依在家庭与友情间,最终选择家庭。加诺在失去左依的支持,对生活又失去了信心。

随波逐流,不加克制的生活仿佛轻松自然,但加诺内心从来没舍下过左依,只是没有表露,他的一切暴力违法事件都因他在意的左依,左依就是他的女神,不容侵犯,他只希望她幸福快乐。他们都预知了开始,却没猜中结局。左依选择学长,十年的婚姻没给她带来幸福,她心中隐隐藏着加诺。左依和加诺两个执着的不舍,过程充满悲戚,最终舍下了过往,得到了重生。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五

所谓菩提,是喻指佛教中觉悟的境界。而觉悟的开始,正是菩提的芽尖。在烦躁之中,寻找着身体心灵合一的感觉;在领略着佛教的故事中,寻找着第一流人物。

书中的文字总是需要缓缓地咀嚼,像是品一杯清茶,不是追求着味蕾上的享受,只是沉淀着内心的平静。淡泊清净,引领着我们进入一个质朴的精神境界。那里的一朵花,一棵树,一轮明月,以及一段段的回忆和生活中的细节都能让人身临其境,在困顿之中,得到智慧明光,所谓自然的恩泽。

林清玄似乎很喜欢苏轼的诗词,每每都有心灵的深深颤动。我仍深记着那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不光是这句话本身,还喜欢林清玄对这句话的品读。在我看来,《情的菩提》就是林清玄对这句话的品读。清淡似乎贯穿了全书。因为在寻找着林清玄认为的清欢,所以才会有了阅读的兴趣。体会着林清玄的'清欢,才会慢慢醒悟过来,俗世中的清欢虽渺小,虽不可多得,但我们缺少的只是一颗沉静的心,而被世俗磨灭的也正是那样的一颗心。

亲情、爱情、友情,大自然的深情,对不幸者的同情……林清玄用这些情感来弥补着我们所缺失的那颗心。而那清欢,是一种调和剂。它刺激着我们的神经,利用着“最少的就是最珍贵”的思想,让被利欲熏心的我们去追逐着。在一次一次的平静之后,我们有了菩提的芽尖,领悟到清欢的真谛。林清玄用他那平实的语言操控着我们的心,顺着他的思路一步步地往世俗之外的美好中走去,在那里能闻到富人家里种的梅花所散发出来的清香。

阅读《情的菩提》,我们追求着清欢,只是成为不了第一流人物。阅读、感受,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说不定在某一天,在俗世和清欢之间找到平衡、顿悟,菩提开花。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六

第一次读林清玄的作品,有种清新、安静的感觉,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读,于是乎,我从网上买了两本林清玄的作品《心的菩提》《情的菩提》,自己的书,可以慢慢读,细细品味,可以勾勾画画,以记下印记再反复重读。

怀着一颗菩提心,怀着一颗慈悲的心,细读每一篇散文,寻找心灵的安宁,在这个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能够有如此让人宁心静气的文字,真的很少见。

也许作者是学佛的缘故,每一篇文字都会归结到心灵,周围的人和事,周围的一草一木,周围的一切的变化,都会表现出对生命的最深刻理解。

在作者看来,人生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思是说又感性的胸怀,见到西风里凋零的碧树心有所感,在内心里有理想的抱负与未来的追寻,所有孤独与苍茫之感,但有远见,对生命有辽阔的视野。

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意识是说不只要有追求理想的热情与勇气,还要有坚持、有执着,去实现自己所信奉的真理,即使人变消瘦了来了,衣带渐宽了,也能百折不悔。

第三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珊阑处”。意思是说经过长久的努力追寻,饱受人生的沧桑,到后来猛然回首,那要追寻的却在自己走过的道路上,灯火阑珊处。

对生命的真正意义的深刻理解,只有作者在经历了人生的许多历程之后,才会有如此的体会与感悟。只有内心的最深刻的体悟,才能走向生命的大美。

对生命的化妆,只有体会到对生命最深层次的化妆,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意义……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七

今年的我已经是六年级的毕业生,各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争取考入东莞的名校,报了各种的补习班,所以我的家长也逼着我参加培优班的补习,我情不自禁地也加入了“追名校”的行列。

看着看着,我的心微微颤抖,一瞬间我明白了一个十分简单而又重要的道理:冠军只有一个。这世界上,更多的是像我一样默默无闻、跑到最后也没有拿到冠军奖牌的人,难道因此我们就可以不努力、停步不前了吗?当然不是!因为人生首先是一场和自己赛跑的比赛,对手就是自己,只要在场,只要不停下来,继续努力奔跑,就会比昨天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就会赢得自己人生的冠军奖牌。

我时时提醒自己:偶尔做不了第一,也没什么大不了!这个世界上注定要有人比你更强、更高、更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放弃奔跑。跑,是一种人生的态度,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尊重,是对生活最为真挚和深沉的爱。即使竭尽全力,也跑不过别人,但一定会跑赢昨天的自己。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八

假期花了两天的时间看完了曹德旺编著的自身经历一书《心若菩提》,给我的最大感受是:有趣、可爱、聪明、大智、真诚、心善,聚合了天时、地利、人和,才有了今天玻璃大王的誉称。

小时候连个正式的名字也没有,就叫小印度,到了上学的年纪,家里长辈给取了现在的名字。十多岁起,跟着父亲开始做生意,骑着自行车,来回100公里的山路,从做香烟生意到卖水果,到去工地上干苦力,当过炊事员、销售员、采购员,每份工作都依靠自己的勤奋、聪明取得不错的成绩。

后面结缘玻璃,从最开始的高山异型玻璃厂的一名普通采购员干起,然后承包该厂,再到建宏路合资玻璃厂—中外合资福建耀华玻璃工业有限公司,一步步将国内民营企业发展成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集团。政府的支持、友人的帮助、政策的东风,都是助其成功的因素之一,然而,读完本书,曹德旺本人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和很多高贵的品格更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以下是我从该书中学到的对我受益良多的一些启发:

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不退缩。做大做强一个企业,可想而知会遇到多少艰难险阻,对于困难,曹德旺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想起这个经历。提醒自己,只要肯动脑筋,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在其后面遇到的一个接一个的困难面前,充分体现了他的大智慧。

热爱读书、学习。以前家里穷加上调皮,退了学,后来的知识的获得全靠自学。只要对自己有帮助的都会去学,学会计、学营销、学mba,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忘记读书。这一优秀的坚持无一不在他今后的工作中给予莫大的帮助。

自信,信自己,也信任他人。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与政府合资中信任政府,在与国外公司合资时,信任外国人,在公司管理中,信任自己的员工,信任供应商。

尊重他人,坚持以人为本,考虑他人的利益。书中有一段关于闽侯人退土方的叙述,没给欺骗自己的人绝后路,最终实现了双赢。在看到这段后,我不禁感叹,心中有大爱的人,天都会帮你。

爱兵如子。福耀的企业文化之一:尾牙宴,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体现了“以仁义为本”的企业文化。员工生病,企业承担全部医药费;员工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时,以身试法,制定规章,规范员工行为。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想着全面发展员工的德智体美劳。

诚信,不贪图小便宜。诚信经营企业,重视企业规范管理,做事透明。

助人为乐。曾经的老师想让其给学校捐助桌椅,捐了;地产商让其帮忙买下预售房,买了;以及后来买下双玻、通玻的事,在对方困难的情况下伸出援助之手。

心怀感恩之心,回报社会。慈善大家,捐款百亿,建学校、建寺庙、建图书馆等,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受益几十万人。

读完,不由心生佩服和感恩,十多岁的年纪独闯天下,吃过的苦、走过的艰难的路,唯有亲身经历,才有话语权。一个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企业家,心怀国家和民族的使命,从国内走向世界,始终以维护国家尊严为首,再到个人利益得失。

最后,以曹德旺始终坚持的三个信念结尾:

“国家会因为有您而强大

社会会因为有您而进步

人民会因为有您而富足”。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九

“让锦瑟发声,让飞花落下,让春蚕吐丝,让蜡烛流泪,让时光的河流轻轻流过生命里伤心的渡口吧!”

林先生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切身感想着笔而写,对人生的思考、领悟以及内心的美好都化作一篇篇清新、哲理的文章,这些文章淡雅、智慧、简朴,使人们尘封已久或蒙蔽已久的心灵在自然流淌的语言中受到启迪、感化与洗礼。

《佛鼓》中写到先生住在佛寺里,佛寺里的木鱼分为两种,一种是整条挺直的鱼,与一般鱼没有两样,挂在库堂,用粥饭时击之,另一种是圆形的鱼,连鱼鳞也是圆形,放在佛案,诵经时敲之。

这两种不同形的鱼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眼睛奇大,与身体不成比例,有的木鱼,鱼眼大如拳头。我不能明白为何鱼有这么大的眼睛,或者为什么是木鱼,不是木虎、木狗或木鸟?问了寺里的法师。法师说:“鱼是永远不闭眼睛的,昼夜长醒,用木鱼做法器是为了警醒那些昏惰的人,尤其是叫修行的人志心于道,昼夜长醒。”

与佛结缘,是因家人皆为信徒。林清玄老师的文字,有着淡雅的意蕴。他有一颗佛心,慈悲而明净,如同温柔延展的莲花一般。于细微之中见佛理,以凡间俗事说慈悲。这是我所欢喜的文字,有精致的姿态。品读他的文字,如同是冬日于屋中品茗一盏铁观音,清香袭人,温暖弥漫。 林清玄说:“心若能持平,清静入水,装在圆的或方的容器里,甚至在溪流大孩子中,又有什么损伤呢?水可以包容一切,也可以被一切包容,因为水性永远不二” 哦,原来是人心变了,或者说是:失其本心。

林清玄老师说,人人都有一颗柔软心,只是有些人尚未得到启发。柔软心使欲念的火气温和,甚至消散,当欲念之火消散了,就是菩提。

很多时候,我们被自己的妄执所缠缚,无法挣脱,因而痛苦不堪。若愿得菩提,则须手刃我执,须历过那痛彻心扉的割与舍,才见清明。 柔软心是莲花,因慈悲为水,智慧为泥而开放。 若能菩提,若得菩提,要有多好。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十

又到了夏天,在蝉声中那热浪连连,我这颗少年的心不禁变得烦躁,心里像种了一颗仙人掌,毛毛的,乱乱的,于是,便拿来一本书去读,希望用书的沉静无言给我的心送来一丝清凉。

眼睛不由被扉页上几句简洁话语所吸引:人淡如菊,情浓如丝。心素如简,文美如禅。

林清玄先生的书就是这般明净,他的作品是世纪之交最清明的文章,也是人世间最美妙的声音。

林清玄先生爱石,他透过石悟禅,悟理,悟心,他三十二岁遇见佛法,入山修行,三十五岁出山,四处参学,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将佛理养化作美好心情,引领人们进入质朴寻常,自主尊严的精神境界,陪伴了许多不安的心灵,使人们找到了安静的力量。

在这本书中,给我领悟与感触最深的有其中的三篇文章:《佛鼓》、《送一轮明月给他》和《伤心渡口》。

《佛鼓》是本书第一篇文章,是在我心灵最杂乱和躁动时读的,可就这一篇文章,便似清泉安顿了我的身心。它讲述了作者住在佛寺里的所见,所想,所闻。想象着,仿佛也真的听到了那警醒与沉静的晨钟与多变又灵动的鼓声。随着鼓声的余韵袅袅,我的心一下子沉静了、澄净了,眼前仿佛就立着一棵沉默的菩提树。

而《送一轮明月给他》则使我深切感受到人性大爱,人善大美。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禅师,趁夜色在林中散步,走回住处眼见自己的住处遭窃,找不到任何财物的小偷正巧遇见了禅师。原来,禅师怕惊动小偷,一直站在门口等待,他知道小偷一定找不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早就把自己的外衣脱掉拿在手上。小偷正感错愕时,禅师说:“你走老远山路来探望我,总不能让你空手而归呀!夜凉了,你带着这件衣服走吧!”便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错,低头溜走了。

禅师望着他的背影走过明亮的月光,迷失在山林中,感慨到:“可怜的人啊!但愿我能送一轮明月给他。”在禅师眼中,小偷是被欲望蒙蔽的人,他迷失自我,不能自见光明,而明月是在黑暗山林中照亮世界最美的东西。结局当然是美的,小偷最终体会到人格的馨香,受到映照走向光明的道路。

我每每在伤心无助时,总会想起《伤心渡口》里的几句话:落花飞舞之后,春天的新芽就要抽出!黎明的天光就要掀起!春蚕土丝自缚的终极,是一只蛾的重生!

是啊,这本书带给我们的智慧与启迪是多么深刻。让我们多读书,感觉到“清风匝地有声”,描绘出”记忆的版图“,聆听到“欢乐悲歌”,接收到“来自心海的消息”,走进了“想象的城堡”,品悟到“觉醒的滋味”,最终“走向生命的大美”。让我们寻找心的菩提吧!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十一

书读完已经很久了。

8月某天,跟立梅电话,她提到她买了《心若菩提》这本书读,说是手不释卷,晚上读到凌晨两三点,早上起来又一鼓作气,到中午前读完,也感慨创业的体感以及读书是最好的学习。我心想,是什么样的书如此引人入胜呢?随即购买,同时看到还有写另几位大咖的书打包销售,我就都入了,我向来是对书没有抵抗力的人,看到听到好书都忍不住购买,虽然能读完的寥寥,希望能静下心来多读书。

因为读完已久,对于书籍里的很多细节不再有记忆,但是总体留下的印象还有这么几点:

老曹身上发生了很多“神迹”,所有的付出似乎都获得了超额回报

老曹在工地打工,遇到赶路的某农场主,请对方吃饭,后来成就了老曹的第一桶金。读者也许会觉得老曹运气爆棚,我读的时候也就在想,收到老曹此类救助或者帮助的肯定不止这一人,而应该是很多人,只是老曹选择记录了这一人。一来这说明老曹的谦逊、慈悲和同理心应该是与生俱来的,是广博的;二来说明老曹颇有感恩之心,有那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肝胆义气。

老曹三次“石竹问道”,看上去也是非常玄,老曹也深信其中有神迹。于我,是否有神迹我不知,但是每次问完后,不管做了哪个选择,我想老曹最起码是心安定下来了,配合极强的个人战略和执行力,不成事也挺难。

老曹是入世的,在每个角色上全力以赴,自信、担当、勇敢、独立有主见

老曹是非常善于学习的。读书,虚心请教,更重要的是爱琢磨,以及不远千里的去找专家做调研,确定一个目标,豁出去去做,大气,有决断。学习会计,在全球建厂,做战略分析等等都体现了老曹极强的学习能力。

老曹是很有勇气的,也是仁慈的,尤其是在东北和通辽的玻璃厂收购,还是挺让人动容的。能够被地方政府当作神来供是有原因的。当然,对于开专列之类的事情,我还是觉得挺浪费的。

老曹的决断力和执行力是非常强的。我想这大概也是他能够成功而且持续成功的非常非常重要的因素。

老曹的执行力则更牛,工厂的建设速度都是神速,战斗力杠杠的。我想这就是要打出节奏来,对,打起来节奏,人的斗志和潜力就能激发出来,创造奇迹就是正常的事情了。而持续创造奇迹,企业不成功也难。

写了这么多,我还是想回到核心的价值观上去看老曹的成功,怀有大爱,担当,入世,加上其超强的学习力、洞察力、决断力和执行力,大概就是我看到的领导力榜样。

心的菩提读后感篇十二

之前读书,我都是怎么喜欢怎么来,全凭喜好!拿来一本书,先读开头,感觉还可以就继续,不是我喜欢的就放在一边,然后就再也不碰了。读了几本书吧,回头一想,最最令我着迷的是《草房子》,每次都被感动得稀里哗啦的,这是为什么?我自己也没有想明白。最近,慢慢地觉得,读完一本书,最好留下点什么……之前是自己太懒了,懒得动动脑子,懒得动动手,近期感觉不能这个样子下去了,就有了写点东西的想法。不拘形式,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记录一下,对自己也算是一种锻炼。

之前,没有听过曹德旺这么一个人,是办公室同事买了一本《心若菩提》,然后自己就借来看看,接着不到两天就看完了。期间网上查了查背景,唉!原来福建还有这么牛的一个企业,还有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啊!

首先一点,感觉也是最契合自身境遇的就是曹德旺这个人的脑子太活泛了。什么问题到了他那里都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其公司的几次重大的问题决策就是建立在其聪明灵活的脑袋上。我很服这一点,所以就喜欢上了这个其貌不扬的人。我就是太懒了,这个懒主要是脑子懒,不爱动脑,身体上倒是很勤快。之前对这个问题也有所察觉,但是不如这次感觉来的强烈。第一次高考那年,每天早起晚睡的,都学疯了,可是成绩一直不稳定,高考也是没有考好;来年,自己调整了一下,变成了班里的懒人,结果考的还算可以。主要是自己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了,有自己的复习思路,不再那么顺从老师的按部就班。大学毕业后,工作有点安逸,渐渐地,毛病又犯了……最近在寻求改变——其实自己一直在寻求改变,可是吧,总是坚持不了几天就歇菜了,总是一遍遍地在原地转圈而已……这样一想整个人就不好了,唯一跳出圈子的就是复读那一年。看来不逼到份上真是不成啊!

其次呢,就是用心。我这人没啥大的.追求,天天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出来,觉得什么都无所谓,就这么得过且过的混了将近三十年。唯一的一次用心好像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复读那一年……唉!让我有点无地自容啊!有惯性的作用在里面,从小到大一直是家里的好孩子,生活、学习各个方面都是,见人就是被夸,自己有点飘飘然。然后就在路上迷失了……自己需要做一点点的调整了。那自己如何去用心呢?我还没有个思路,但是调整必须要有了,不然就真的如此一辈子了。用心就是专注?可能是。但是具体如何落实到行动上呢?我这笨脑壳真是没招了,需要自己去探寻。

还有就是曹老板注意分析,从众多微小的现象中找出其中最最本质的问题,一击而中!这个真的是非常的了不得,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头脑、足够的自信……种种优秀的品质真是生动的体现在你的眼前,真是让我服气了。我是觉得,曹老板真的值了!而且注重实地得调研,每有大事,都要实地考察一番,做到心中有数。

还有其他的一些零零碎碎的体会,就不一一的展开了,需要自己慢慢去体会。深思一下,人的行为的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啊!

人家就是一个传奇!

忽然想起来,我最喜欢的一部电影——《我是传奇》,也推荐读到的朋友看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84223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