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我们不断向前迈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们追求更好的自己。在写总结之前,我们可以事先对所总结的内容进行分类和整理,让文章结构更加清晰。希望这些范文能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观点。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一
3、149名实习护生sars认知情况及其对职业态度的影响。
4、1例车祸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
5、1例大剂量退热散过敏病人的皮肤护理。
6、1例单克隆抗体-cd3过敏反应的抢救护理。
7、1例过氧化氢冲洗肛周脓肿脓腔致空气栓塞的护理。
8、1例过氧乙酸中毒患者的抢救与护理。
9、1例麻醉致恶性高热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救护。
10、1例破伤风抗毒素脱敏治疗致过敏性休克报道。
11、1例气性坏疽病人行高压氧治疗的消毒隔离。
12、1例食用牛油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13、1例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的护理。
14、1例药物致大疱表皮松解症患者的护理。
15、1例重度烧伤伴重度吸入伤患者的护理。
16、ⅰ期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胎的护理。
17、25例护理投诉原因分析及对策。
18、2例多次应用青霉素患者因皮试导致速发型过敏性休克报道。
19、3mtmtegadermtm透明敷料。
20、49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辨证施护。
21、50%硫酸镁治疗产后痔疮的疗效观察。
22、56例痤疮患者治疗护理观察。
23、87例接触性皮炎斑贴试验病例分析。
24、8例产科dic病人的救护。
25、cd3ak细胞两种输入方法的不良反应观察。
26、excel软件在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27、icu老年患者夜间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与对策。
28、icu危重患者救治中固定护理小组的实施。
29、icu院内感染调查分析。
30、minimed胰岛素泵输注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
31、qc小组活动在提高门诊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32、sars流行期间护士职业伦理观的调查分析。
33、yxq-ai型药液吸引器的临床应用。
34、yxq-ai型药液吸引器的研制与使用。
35、阿乐欣致药物热的观察。
36、艾条熏蒸空气消毒的研究进展。
37、艾滋病的健康教育现状。
38、爱大霉素、晨龙罗欣分别与其他药物存在配伍禁忌。
39、爱婴病房艾条熏蒸消毒的剂量和间隔时间临床观察。
40、凹陷乳头母乳喂养的护理。
41、奥美拉唑经莫非氏管给药引起平衡液颜色改变1例报告。
42、澳门护士在社区护理中扮演的角色。
43、膀胱镜检后镜鞘细菌污染状况与消毒方法探讨。
44、膀胱无抑制性收缩的发生机制及护理进展。
45、胞必佳治疗老年恶性胸水的护理。
46、苯海拉明致过敏性休克1例报道。
47、变革型领导方式在sars病房管理中的应用。
48、冰敷加地塞米松静滴预防奇宁注射液致静脉炎的观察。
49、病房护理管理中责任护士的量化考核。
50、病房铺床法的改进。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二
目的:对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对其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xx年5月-20xx年6月收治的324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心理特点,并给予护理干预,探讨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计划生育手术均顺利完成。结论:全面了解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心理特点,并给予一定的临床护理干预,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心理特点;护理干预;计划生育手术。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人口的控制越来严格,计划生育是一项实现人口控制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作用。计划生育手术主要包括人工流产术、节育器放置与取出术、中期妊娠引产术和输卵管结扎术。患者实施手术,很可能会导致疼痛并引发一定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具有直接的影响。我院对324例计划生育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心理特点,并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取得较好效果,现整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24例病例均为我院20xx年5月-20xx年6月收治的自愿接受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年龄为24-46岁,平均年龄为35岁,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可知:
(1)学历:18例为小学;160例为初中;146例为高中及以上;。
(3)手术类型:158例实施宫内节育器放置与取出术,9例实施输卵管结扎术;134例实施人工流产术,23例实施中期妊娠引产术。所有患者计划生育手术均顺利完成。
2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2.1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2.1.1抵触特点及其护理干预。
一些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实施手术前,会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并且会引发恐惧,不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会对手术效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术前护理干预工作,详细向患者讲解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患者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义务。
2.1.2恐惧特点及其护理干预。
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取得相关的计划生育知识,担心实施计划生育手术会产生较大风险,产生一些手术后遗症,担心对自己术后的性生活和生育造成影响等,很容易引发恐惧心理,并且会产生焦躁和不安等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计划生育手术方法,结合手术的要点,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同时,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应耐心解答,保持亲切和热情的态度,运用合适、体贴的语言,让患者获得安全感和信赖感,消除患者不良情绪,减少患者顾虑,有利于计划生育手术的顺利完成。
2.2术中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部分计划生育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面对陌生的环境,加上受到手术室气味的刺激,在听见手术器械的声音后,会产生恐惧感,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率加快、言语增多和面色苍白等。出现这种情况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感觉进行询问,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及时向患者解释,并对患者进行安慰,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平定心绪。护理人员在做各项准备操作时,应该让患者注意保暖,尽量减少患者的暴露,保护患者的隐私。同时,医护人员应保证轻柔动作,减少刺激声响。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可紧握患者的手,向患者传递温暖和支持,如出现紧急情况,应保持冷静,迅速反应,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保证患者可安全度过手术期。
2.3术后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一些计划生育手术患者在成功完成手术后,术前和术中各种不良情绪完全消失,随着身体的逐渐康复,心情逐渐好转。但是,也有部分患者手术产生疼痛,或者引发术后并发症,从而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对这类患者进行鼓励和安慰,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详细向患者描述其手术效果,告知患者手术十分顺利,让患者安心静养。针对患者出现的术后疼痛不适等随症反应,应采取对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保证手术效果。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可知,患者术后产生的疼痛不适等随症反应,其相关因素不仅包括手术方式和手术部位,还包括患者的文化教养、注意力、个人经验、情绪和心理因素等,需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密切观察,并保持良好氛围,对室内温度进行调节,最大程度降低噪声,通过分散患者注意力等方式减轻疼痛,让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和生理状态。
3总结。
计划生育手术是我国落实计划生育政策的一项主要方法,对妇女来说是并非是机体疾患的需要,因此心理上对计划生育手术比较敏感。在实施计划生育手术前、中、后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情绪,对手术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对其实施护理干预,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丰富的医学知识、熟练掌握各项手术步骤,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消除患者不良情绪,以促进患患者的早日康复。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三
3、洁净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效果测评。
4、实施企业化管理降低手术室经济成本的效果评价。
5、手术室护理管理新举措。
6、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法律意识的关系。
7、手术室护士在职教育有效形式探讨。
8、手术室开展整体护理的实效。
9、手术室应用干罐持物钳的效果观察。
10、手术室应用静电吸附型空气消毒机的效果观察。
11、塑料自封袋在手术室病理检查标本存放中的应用。
12、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之我见。
13、提高眼科医院手术室护士素质之我见。
14、微波炉加热盐水在手术室的应用。
15、新形势下手术室护理管理者面对的挑战与对策。
16、应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无菌物品间管理。
17、质量查房与个案查房相结合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18、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9、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20、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21、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2、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24、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25、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26、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手术室护理中效果影响分析。
27、弹性排班联合量化计分绩效考核制度在基层医院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28、前列腺切除术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效果观察分析。
29、心理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分析。
30、手术室护理中舒适护理的应用探讨。
31、查对制度的执行在手术室护理中的重要性。
32、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
33、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
34、手术室实施优质护理减少护患纠纷的效果。
35、手术室护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及措施研究。
36、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临床效果。
37、手术室护理工作中舒适护理的开展及临床效果。
38、人性化护理用于手术室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39、手术切口感染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关系及措施。
40、手术室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及解决对策。
41、护理干预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42、手术室护理安全防护及控制措施。
43、人性化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在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44、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
45、术前访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探究。
46、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前列腺电切患者的影响。
47、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48、手术室护理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
49、手术室护理中实施舒适护理的价值。
50、手术室护理缺陷的风险及防范措施探讨。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四
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
9、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10、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1、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2、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3、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4、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5、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6、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7、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8、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19、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1、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3、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24、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5、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6、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7、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8、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29、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0、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
31、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32、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33、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34、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35、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36、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37、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38、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39、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40、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41、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42、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
43、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44、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
45、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6、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47、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48、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49、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50、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51、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52、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53、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54、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55、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5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57、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58、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59、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60、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61、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62、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63、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
64、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65、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66、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67、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
68、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69、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70、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
71、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72、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
73、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
74、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75、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76、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
77、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78、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
79、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80、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
81、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
82、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
83、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84、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85、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
86、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87、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
88、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89、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90、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91、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92、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93、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94、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95、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96、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97、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98、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99、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
100、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五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heartdisease)是由于胎儿的心脏在母体内发育有缺陷或部分发育停顿所造成的畸形,是较为常见的儿童疾病,其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较常见。先天性心脏病表现为发育不良、紫绀等,可手术治疗得到治愈,实施良好的先心病介入护理,可促进患者恢复、降低并发症的机率。为进一步了解介入护理的效果,现对150例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实施介入护理,并分析其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09-2013.09间住院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150例患者,其中包括女性患者82例,男性患者68例,年龄在3-50岁之间。其中,室间隔损伤者50例,房间隔损伤者61例,动脉导管未关闭者39例,均经临床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摄片及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天性心脏病,全部符合先心病介入治疗适应症。
1.2方法。
对于不配合耐受差及较小的患儿多用全麻,其他患者一般用局部麻醉。对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和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需先行超声心动图明确缺损的大小和形态,以便选择适合的封堵器。封堵器大小合适,无残余分流,释放封堵器,撤出输送系统,加压包扎,返回病房,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及抗凝治疗[1]。
2护理。
2.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耐心讲解介入治疗的方法,过程,以及这种治疗方法的优点,说明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并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案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取得信任,消除顾虑,使其在最好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手术治疗。对于较小的患儿,多关心爱护患儿,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亲切感,稳定情绪波动,以保证术前准备的顺利开展。
术前准备:协助完善术前各项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常规,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等,患者在手术前1天进行碘和其他抗菌药物的过敏试验,小儿不合作需全麻患者,手术当天患儿从早晨开始要持续4个小时的禁食禁水,并对其注射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以免脱水发生低血糖反应。在术前2小时准备好手术所需的备皮,备皮范围双侧腹股沟,会阴部,观察足背动脉搏动及皮肤温度颜色等,术前晚保证充足睡眠,术前紧张的患者可使用镇静剂,患者入导管室前建立静脉通路,左侧肢体留置静脉留置针。
2.2术中护理。
手术时,护理人员应积极协助配合医师,了解手术步骤,及时提供手术器械,做到准确无误。并且注意观察患者心电监护情况,如血压、呼吸、心率等指标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师给予处理。特别是采用局部麻醉的患者,及时问询、观察患者身体变化[2]。采用静脉复合麻醉的患者,需注意监视血氧饱和度、呼吸机等各项数据,每分钟给予患者2-4升氧气吸入。
2.3术后护理。
2.3.1一般护理:1观察生命体征:在手术结束24小时内,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及血压等情况,注意有无室性早搏、室速及窦性心动过缓等心律失常,若有则查出原因并处理。加强体温监测,每4个小时测量一次。2患者体位,全麻患儿及神志不清的患儿,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注意患儿的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吸氧。3穿刺部位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渗血,红肿及感染等情况,保持伤口干燥,右下肢制动6-12h,静脉穿刺沙袋压迫2h,动脉穿刺沙袋压迫4h,婴幼儿全麻到清醒过程中,有躁动者,易造成穿刺部位再次出血,按医嘱给予镇静剂。先天性心脏病介入诊疗术经静脉进入导引钢丝,球囊,伞状闭合器等操作,易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而致血栓形成。另外术后包扎过紧,沙袋压迫时间过长也易导致血栓,所以要求密切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的温度,颜色,直觉等,防止栓塞,供血障碍而导致坏死。观察患者下肢情况,若有肤白、冰冷及动脉消失等现象,立即报告医师给予处理。如患者疼痛无法忍受时,可采用镇静剂,以便术侧肢体有良好制动性。4饮食护理:全麻者醒后2h少量饮水,无呕吐后可进食牛奶等流质,以后逐渐改为普食,能进食后可多饮水,促进造影剂的排泄,如出现呕吐须暂禁食,同时增加葡萄糖的输入量,防止发生低血糖或脱水。非全麻者术后即可进水及流质或软食,逐渐为普食,鼓励多饮水。5注意观察排尿时间及数量6出院指导:(1)术后患者坚持服用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阿司匹林半年,服药期间应定时复查活化凝血酶时间,并根据检验结果调整药物剂量,预防并发症发生。(2)术后3个月内,适当锻炼,不可剧烈活动,以免封堵器脱落;(3)注意保暖,减少上呼吸道感染,(4)出院后定期随访。
2.3.2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2.1心律失常。
封堵器脱落是封堵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封堵术中,也有发生于术后36h以内,常因病变部位或封堵器大小选择不当或操作不当而导致封堵器脱落,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甚至猝死。术后应立即予心电监护,医护人员密切观察心电图变化,听诊心脏有无杂音,注意患者主诉。术后如出现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晕厥、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通知医师,复查心脏彩超,确定是否存在封堵器脱落。如确诊封堵器脱落,可行心导管术取出封堵器或行紧急开胸外科手术取出。
2.3.2.3出血与血肿。
局部出血也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多数与拔管后局部压迫力度不够或时间过短有关,少数可因穿刺不慎致血管贯通而出血。术中及术后应用抗凝药物也会增加出血危险,因此护士应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血肿、瘀斑等,敷料潮湿及时给予更换,如遇穿刺部位渗血,应立即给予穿刺点上方2cm处压迫止血20min,重新给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使术肢制动12~24h,大小便时,尽量在未穿刺侧取放便盆,患者如出现血肿,面积较小时可不做处理,3~7天将自行吸收,面积较大时应给予压迫后冷敷、理疗等处理,严重者需止血治疗。
2.3.2.4血栓栓塞。
介入治疗是经皮穿刺血管内导管操作,易造成血管内皮损伤,穿刺部位包扎压迫不当也会引起血栓形成及栓塞。术后血栓形成是导致脑梗死及其他脏器栓塞的主要原因。因此,患者术后应给予24h肝素钠(生理盐水+125mg肝素钠液)微量泵注射,小儿以2~3ml/h速度推注,成人给予5ml/h推注,并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以5mg/(kg・d)的剂量口服[3]。在术后24h停用肝素盐水后,继续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1次/12h,治疗3天。但应密切观察患者出凝血时间的变化,及时询问患者情况,防止抗凝过度引起牙龈、皮肤、骨黏膜出血,尤其要注意观察患者尿液的变化,以防溶血的发生。
2.3.2.5溶血。
介入治疗术后24h内极易发生溶血,主要发生在有明显残余分流的患者。原因是当有残余分流时,血液流经未能完全阻断处与补片发生摩擦造成红细胞机械损伤而溶血。患者首先会出现排出茶色、酱油色或血色尿液。术后指导患者要多休息、多饮水,加强病情观察,常规检查尿常规3天,每天1次,观察尿色、酸碱度及尿量变化等,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腰痛及皮肤、巩膜和出血点等。
2.3.2.6感染。
介入治疗虽切口小,但也属于创伤性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3~5天,每天监测体温4次,3天内体温正常方可停药。如体温升高超过39℃或血常规有异常时,应及时查血象、血培养、注意心脏听诊,并按高热护理常规护理。
3结果。
通过对先天性心脏病150例患者的临床介入治疗,术后听诊杂音消失,术后48小时及出院前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残余分流,全部患者均无并发症,其效果尤为显著。
4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小儿常见的先天性畸形病,亦是小儿心脏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缓慢增长。先天性心脏病的致病因素至今还未明确,有的专家认为与母体宫腔感染、遗传基因及母体接触过大量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
临床介入护理在护理领域是新的护理学科,是介入医学推广及发展而逐渐形成的新型护理技术。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产生的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住院时长较短及疗效显著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中应对患者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以及预防并发症应引起极大重视。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中介入护理,主要以现代化护理模式为中心,在护理患者疾病的同时,对患者所在的环境影响、心理状态和对疾病康复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也实施护理干预,制订合理的护理措施程序并正确按步骤进行实施。使其落实到每位护理人员的身上,达到最好的护理效果。
本组调查研究,对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护理效果分析,能够极大减小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提高恢复的速度,效果较为突出,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倪端芳,赵萍,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护理.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六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性护理人才紧缺,护理人员供小于求的现象严峻的摆在各国医学界面前。一些发达国家不得不以提供优厚的待遇来吸引外籍护理人员,这就使得涉外护理这一专业应运而生,并且就业前景十分广阔。涉外护理专业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国际卫生保健所需的专业技能,更要熟练掌握国际通用的语言工具,即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因此,英语教学在涉外护理专业中的作用也就显得极为重要。目前,我国各大院校涉外护理专业中的英语教学大多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重笔试成绩、轻口语和听力能力的问题,在课程设置上也不能完全满足国际工作环境对涉外护理人员的要求。因此,如何改进教学模式,提升英语教学水平,建立健全涉外护理英语教学体系,成为目前亟待探索的课题。
1涉外护理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各院高校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三点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涉外护理专业是受国际市场护理人员紧缺的形势影响和顺应时代发展需要而产生的新型专业,国内各大院校这一专业的开设时间并不长,教学经验相对不足,英语课程的设置还不够完善,很多院校仍然使用与其他专业相近的传统英语课程进行教学。在课程设置上并没有与时俱进,未能实现课程内容与学生就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教学针对性不强,这就导致了英语教学与涉外护理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1.2教材使用不够规范。
据调查,很多院校涉外护理专业所使用的英语教材过多,知识量过大,给学生的英语学习造成了很大困难。由于教材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有的不但涵盖了内科、外科、儿科、妇科等基础医学的各方各面,还包括诸如放射、口腔、公共卫生等与护理专业联系不密切的其他医学领域,这就导致了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英语课程的学习中面对的词汇量过于巨大、知识过于繁杂,学习缺乏针对性。目前,缺乏一本教学目标明确,专业连贯性强,指导意义显著的英语教材来满足涉外护理专业的实际需求。
1.3师资队伍不够专业。
各院校的涉外英语课程大多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执教,而并非专业的涉外护理教师。英语专业教师精通英语领域的教学,但在护理领域并非专业人士,对于如何处理护理专业英语存在一定的难度。部分老师由于缺乏对医学专业的深入了解,在医学、护理方面的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上不能做出全面准确的解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领悟。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不少院校涉外护理专业面临的窘境,打造一支专业过硬、经验丰富、教学手段先进的师资队伍,成为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上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esp模式对于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现实意义。
2.1esp教学模式的基本概况。
esp(englishforspecilfies)即专门用途英语,其内容是以学生学习目的为根本目标,针对某一特定专业传授与之用途密切相关的英语内容。esp教学模式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产生的,随着科学的迅速发展,英语作为一种实用语言,在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国际交往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如何在短时内有效地掌握特定领域的英语,以获取该领域的先进科学知识,成为人们日益迫切的需求。普通英语egp(englishforpurpose)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时代要求,esp教学模式开始受到广泛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引入esp教学模式开始,专家学者们在esp的课程设置、授课方法、教材选择和编纂上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
2.2涉外护理专业的esp模式教学实践。
目前,涉外护理专业中的esp教学模式主要用于三个方面:esp词汇教学、esp阅读教学和esp写作教学。esp词汇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护理英语的基本词汇特点、单词结构和搭配规律、语法等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护理英语的词汇体系;esp阅读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阅读护理专业的英文书籍、文献,并且准确把握资料中的有效信息;esp写作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护理英语写作能力,将所学的英语语言转换成文字运用到涉外护理的工作实践当中。
3esp教学模式对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影响。
3.1esp教学模式的教学优势。
esp教学模式弥补了egp模式在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上的短板,大大增强了学生在护理工作流程和医患沟通中的英语工作能力、英语交际能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形成完整的职业英语体系。在esp教学模式下,涉外护理英语课程不只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学科知识,更是学生履职必不可少的一种实用工具。
3.2esp教学模式在不同时期的教学目的。
国际上,护理专业的英语esp教学经历了语法翻译阶段、浸没式阶段、交际法阶段和任务型阶段。语法翻译阶段起始于19世纪中期,当时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阅读英语文献、书籍,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英语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法翻译能力。浸没式阶段始于19世纪60年代,作为一种语言和内容想融合的教学模式,其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在护理领域的语言技能。交际法阶段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其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英语语音和语法来交流表达,将序言作为交换和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
4esp模式下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建议与举措。
4.1完善课程设置,凸显职业特色。
esp教学模式的核心在于对职业需求的精准分析,要求教学内容紧扣职业需要,以期所培养的学生在步入职业生涯以后能够迅速适应涉外护理的工作环境,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在涉外护理的英语课程设置上必须要与职业需求直接挂钩,密切关注国际社会对涉外护理人员的市场需求,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形势,及时调整涉外护理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使课程设置最大限度满足于职业需求。其次要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向学生传授职业必需的知识同时兼顾生源素质,以免产生课程繁难,学生不求甚解的情况。再次,优化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各分支课程的学时比例,重点要放在核心课程上,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凭借流利的口语表达获取更大的核心竞争力。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要以护理行业标准作为根本,以市场需求作为导向,最大限度凸显职业特色,使学生最大限度满足于国际社会对涉外护理人员的需要。
4.2慎重选择教材,贴合职业需要。
esp教学模式中的教材选择,必须把握真实性原则,即教材内容必须取材于与涉外护理专业真实相关的资料,不得杜撰联想。教材中的各项实践内容、课内课外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基于真实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医学案例,通过对真实情景的模拟再现,锻炼学生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英语技能、学习方法、英语交际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因此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学必须要慎重选择教材,贴合涉外护理的职业需要,向学生传授真实有效的、实用性强的专业知识,统筹安排英语知识和护理技能两方面的内容,既符合涉外护理专业英语培养目标,又符合涉外护理的职业需要。在教材的选择与编纂上要甄选与涉外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参考实际职业工作任务与流程来设计教材的各个环节。诸如国际就医程序、护理目标、医患交流等主要医疗内容,培养学生在英语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力求学以致用。科学延伸教材外延,配套营养、保健、护理指导等各分支学科的专业知识,充分考虑到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将医技与人文主义关怀相结合。除此之外,所选教材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内容充实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的趣味性。
4.3创新教学方法,培养目标明确。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的传统模式注重学生的词汇、语法、翻译能力,疏于对学生英语实际交流的培养,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被动地位。esp教学模式的特点在于“以学生为中心”,这是由esp的本身属性所决定的,esp主要用于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教材建立在学生未来职业需要的基础上,这就决定了esp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的教学方法上必须采取相应的创新,要做课程的设计师,为学生提供真实有效的教学内容。一是使用实景教学方法,构建护理工作的模拟场景,让课堂走进实验室,通过实体演示、护理流程实践、角色扮演、医护合作等实际情景,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二是将英语教学融入护理实际操作训练之中。让学生在护理实践中熟练掌握英语的使用,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各种与护理相关的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照本宣科的生硬教学,要将英语的语言习惯、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4.4增强师资力量,打造专业队伍。
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十分高,不仅要求教师的英语功底扎实、教学经验丰富,还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护理知识。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不同于一般学科的英语教师,他们的任务除了向学生讲授听、说、读、写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中还要使用到很多专业英语,教师对护理专业英语的掌握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涉外护理专业的英语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双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学校也要加强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师队伍建设。推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方式,一方面要选派优秀教师去其他先进学校“取经”,另一方面也要聘请业内的专家学者给本校的教师进行培训。建立教师培训的常态化机制,增强涉外护理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专业性。
5结束语。
目前,英语越来越多地参与专业学科的教学当中,国内各院校已经逐渐认识到英语教学在涉外护理专业中的重要作用,很多院校已经开始了esp教学模式的探索,但是在探索的道路上仍存在很多问题和困难。因此构建一套完整的、与涉外护理专业紧密联系的英语教学体系十分必要,这是培养具有社会核心竞争力的涉外护理人才的有效途径。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七
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刚入学的学生平均年龄在16周岁左右,正值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的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学生在这个阶段不但身体快速发育,心理的变化也很微妙,很多学生就是从这个年龄段变得叛逆。他们就像一颗小树苗,这个阶段很容易“长歪”,需要班主任精心地呵护和培育才能长成参天大树。另外,这些学生刚刚经历中考,可以说是第一次面临人生的重要选择,而初中班级大部分同学走进高中校园,他们内心容易出现挣扎、对人生充满怀疑。这个阶段也是大部分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完全融入集体生活,没有了父母在身边时刻嘘寒问暖,很多孩子心理上产生了孤独感,在这个特殊的年龄,学生就像人生到了岔口,教师能否引导好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人生,所以,品德教育对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的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二、我校护理专业大专班品德教育方法。
1.班主任以身作则。
班主任是班级的一盏明灯,我们经常谈笑说,什么样的班主任带什么样的班,班里的学生都像班主任。没错,事实确实如此。有这么一个小故事,在全家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妈妈用一个破碗盛点饭让奶奶单独在角落里吃,有一天,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在收拾破碗,问他在干什么,孩子回答说,我在收拾破碗将来给你盛饭用,自那以后,妈妈就把奶奶请到桌子上和大家一起吃饭了。如今家长的品性对孩子的深远影响已经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可,同理,班主任的品德也会深刻地影响到班级的每一位学生,所以,要想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首先班主任要具备高尚的品德以及良好的职业素养,严格自律,我们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我们就要当表率先做这样的人。所以,抓班级品德的第一步是班主任要严格自律,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2.实际管理应用。
(1)爱护公共卫生的品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理论教导,告诉学生怎样辨是非,君子有可为有不可为。比如说,我们经常在坐公交车时会看到有些人把垃圾随手扔到车窗外,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会使清洁工到马路中间捡垃圾时发生危险事件。而且若人人如此,地球将会变的肮脏,最终影响我们自己。孩子的思想缺乏远见性和理论性,班主任的.职责就是把这个道理讲明白。教室是大环境的缩影,通过卫生品德的教育,我发现,班里的同学除了能够及时完成自己的卫生任务,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够严格自律,保持环境卫生,给值日的同学减轻负担。
(2)维持纪律、提高学习成绩的品德教育。我校住校生占全校学生的90%左右,学校在晚间设置了3个小时左右的自习课程,由于这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晚自习的效率不高,主要表现在走神、犯困、说话等几个方面。通过长时间的研究发现,学生在自习课上的表现与他们对学习的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而对学习重视与否与品德认知有很大的关系。对此,我首先用品德理论继续强化学生思想意识,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自省。我班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的孩子,所以我特地在课堂上带领大家在黑板的左上角画了一颗麦穗,代表家庭的物质生活是父母辛苦创造的,父母的辛勤劳动,为社会和家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学生在课堂上想走神或睡觉的时候看一下这个麦穗,就能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而且努力学习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通过类似的品德教育不断鞭策学生,使之学会成长,学会担当,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3.品德教育结果。
(1)进行“品德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造成影响”的实验。实验对象:我校09级大专2班全体同学,班级人数52人。实验时间:整个学期。实验方法:以上一次成绩为依据,将同学分成平均成绩均等的4个小组,每组13人。随机抽取两个小组为实验组(1组和4组),其余两个为对照组(2组和3组)。对实验组学生进行密切观察,长期以小组活动或者个人谈话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将品德教育与学生学习联系起来;而对对照组学生只进行班级常规管理。在学期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生分别进行考核,得出相关结论。
(2)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显示:1组成绩优秀率和及格率均最高;2组优秀率第三,及格率最低;3组优秀率最低,及格率第三;4组及格率、优秀率均第二。根据以上结果分析可见,品德教育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班主任要通过各种方法提升学生的品德,进而影响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我们有信心通过品德教育为祖国培养高素质人才。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八
摘要:目的探索情景剧表演教学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4名学生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实验组采用理论授课与情景剧表演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和实训考核,并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多医学护理论文范文尽在top期刊论文网。
关键词:医学护理论文。
护理礼仪是护士在护理工作和健康服务过程中所遵循的一种行为标准,是一种职业礼仪,不仅能反映出护士的素质、修养、行为、气质,也能体现出护士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护理礼仪不仅会营造出完美的医疗护理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充满自信心,还能增强护士的自尊心和责任心,同时护士优美的仪表、亲切的语言和优雅的举止还可创造一个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使患者在心理上得以平衡和稳定,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护理服务工作质量。由此说来,护理礼仪的学习显得极为重要。下面笔者简单介绍一下几种有效的护理礼仪的教学方法。
一、演示法。
护理礼仪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护理礼仪的演示教学法是借助一些道具、多媒体教具或现场表演等方式把护理过程中的一些真实情景通过简单明了的课堂演示展现在学生面前,将一些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原理简明化、形象化,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1.多媒体课件演示法。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等院校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因此授课教师可精心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如在课件适当的位置插入与授课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使学生对相关的学习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在讲授医护人员的仪容修饰礼仪时,可配上一些得体的护理人员的仪容,再配上一些不雅的仪容进行对比,加深学生的印象。
2.课堂现场表演演示。
课堂现场表演演示可由教师完成,也可由学生完成。根据授课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现场演示。例如:住院部护理工作礼仪,可从病人来住院部住院开始,从安排床位、入院介绍、疾病护理等方面编排故事,可以是正确的标准案例,也可以是错误的案例。这一方法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编排故事过程中,能使学生得到很大的锻炼。教师通过观看学生的演示,带领全体学生对案例过程及内容进行分析、讨论,从而达到使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小教师授课法。
小教师授课法是让学生就某一个内容进行授课的方式,由于是学生对学生授课,所以这种方式可让全体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己备课,查找资料、案例,制作ppt,能最大化地掌握自己所讲授的知识。学生自行授课的内容不宜太复杂,如称呼礼仪、服饰礼仪等。教师在学生讲授后首先要多多鼓励学生,表扬其优秀之处,同时指出其不足之处,强调重要知识点,不仅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了重要知识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一举多得。
三、形体房训练模式。
护理礼仪有一部分是实验课时,需要在形体房进行训练。在行为举止训练课上,教师参照护理礼仪教学要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配上古典音乐,让其反复对镜进行训练,引导学生认真体会并改进,展现护士典雅端庄、大方的气质。
四、自学教学模式。
大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教师可根据护理礼仪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一些内容让学生自学,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积极讨论,教师在课堂上再对学生自学的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加以点评。
五、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指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对某一特定事实和现实问题进行交互式的探索。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是推动者和引导者,教师可引导学生以案例主人公的身份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提问法。
学生升入大学后,学习积极性往往比高中阶段明显下降,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护理礼仪的相关理论知识,教师可在每次授课过程中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之前讲授的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这样可督促他们在课后花时间回顾、复习相关知识。
护理礼仪的教学方法除以上几点外,其实还有很多,只要是适合学生的就是最好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护理礼仪过程中不断总结。护理礼仪的这些教学方法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只有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九
3、超声引导注射凝血酶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护理。
4、恶性肿瘤合并脊髓压迫症患者的护理。
5、恶性肿瘤患者亲属的健康教育。
6、美罗华治疗b淋巴细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的护理。
7、脑转移瘤病人放射治疗不良反应的护理。
8、松果体区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
9、新鲜牛奶应用于肿瘤放射性皮炎口腔炎的临床观察。
10、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护理。
11、运用护理程序护理1例巨大恶性卵巢肿瘤患者。
12、肿瘤患者光动力疗法光过敏反应的护理。
13、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4、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5、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17、癌症病人化疗间歇期中心静脉导管的家庭护理指导。
18、癌症患者疾病知情权需求调查分析。
19、癌症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研究。
20、癌症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21、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大出血的观察及抢救配合。
22、不同人格乳腺癌患者化疗期应对方式的研究。
23、参果液预防鼻咽癌放疗所致口咽反应的效果观察。
24、创办抗癌俱乐部的实践体会。
25、端冷射频治疗肝癌的观察及护理。
26、肝癌患者使用便携式弹性输液泵家庭化疗的健康指导。
27、肝癌患者体外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护理。
28、肝癌经皮射频毁损不良反应的护理。
29、健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
30、开普拓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护理。
31、门诊癌症病人携输液泵离院化疗的健康教育。
32、舒适护理理论在晚期肝癌患者临终关怀的应用。
33、晚期鼻咽癌患者时辰化疗的护理。
34、晚期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毒性反应的临床观察。
35、药膳疗法对肝癌患者化疗栓塞后康复的影响。
36、自配漱口液对大肠癌化疗患者口腔溃疡的防治效果观察。
37、自体肺移植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护理。
38、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39、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40、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41、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42、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43、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价。
44、推拿大横穴治疗内科腹痛的临床观察。
45、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46、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47、1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的配合。
48、1例重症心肌炎患者经皮心肺支持救治的护理。
49、46例百草枯中毒患者肺损害的护理。
50、9例静脉药瘾者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肺部感染的护理。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十
摘要:为了保证护理工作的高质量,顺应护理工作的高要求和高标准,主要针对护理礼仪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护理礼仪教学实践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措施。
关键词:护理礼仪;教学;实践。
在当前的护理工作背景下,加强护理礼仪的教学,规范护士礼仪,提高护士修养,已经成为护士素质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护理礼仪教学对医疗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因此,对护理礼仪教学实践探讨有其必要性。
临床护理礼仪存在问题,影响了医疗文化事业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上方面:
1.缺乏热情。
在工作中,一些护士在给患者进行服务时,总是板着脸孔,在询问病情时,缺乏足够的耐心,带有极其严重的厌烦情绪,这是导致患者不愿与护士交流,加大护患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
2.语气生硬。
一些护士在与患者交流时,语气过于生硬,患者丝毫感受不到温暖,这样,导致患者对医院的不信任感和厌恶情绪加深。
3.举止失当。
在工作中,护士的行为举止不当,与患者交流时,不采用规范的礼仪,更有甚者,举止表现鲁莽、随意,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情绪,而且还影响到了患者的治疗和痊愈。
1.以人为本。
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一些学生会存在着自信心不足的问题,这类学生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自我认同感,长期下去,必须会产生厌学生情绪。因此,在护理礼仪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发现自身美,让护理学生产生认同感,树立起良好的自信心。如尽量地设计一些能够展现和发现自身美的.教学活动,支持和鼓励学生上台表演,真正地体现以人为本原则。
2.理论与实践结合。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在保证完成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礼仪实践教学,让护生走进医院、走进病房,增强护理体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临床护理的工作氛围,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素质,而且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真正结合,进而更加适应临床工作。
3.灵活机动。
护理礼仪作为一种形式,是程序化的、具体的、严肃的,但是,从某种角度上讲,这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而且在保证其规范性的基础上,坚持灵活机动的原则,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和水准,进行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如在实际工作中,要以患者具体的情况、民族、生活方式、文化层次为标准,灵活地运用护理礼仪知识,做到大方得体,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水准的医疗服务。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要采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全面促进护理学生的能力发展。
1.案例分析法。
简单来讲,就是在护理礼仪教学中,以某一具体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交流和探索。在案例分析时,护生是教学的主体和中心,教师是促进者和指导者,进行针对实际问题展开探索和研究,并且通过深入地交流,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2.情境教学法。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实施情境教学,可以通过模拟病房情境等方法,让学生参与各项临床护理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既可以了解自己的职业环境,而且长期下去,可以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体现护理礼仪教学的寓教于乐,进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的目的。如可以真实的临床病例为标准,从不同方向、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病例情景,激发护理生的热情,提高职业修养,站在患者角度去看待问题,缓解和避免医患矛盾的发生。
3.问题讨论法。
这种方法就是针对护理礼仪教学的内容,由教师模拟一个错误性的范例,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问题,并解决问题,包括语言、行为以及身体语言等等,由学生分组讨论,得到最终方法。
4.表演教学法。
在护理礼仪教学中,要将知识讲授与表演结合起来,消除理论教学的枯燥性,让学生主动地接受知识,突出护理礼仪教学的特色,进而为医疗事业培养实用型的人才。如讲授护士举止礼仪的相关知识时,可以通过表演教学法,将护士一些经常性的错误,如失敬于人的手语、冷漠的目光、不到位的表情语,直观地展现给学生,并由学生提出问题,给护生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5.角色互换法。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互换角色,让学生自己来当教师,并将知识的重点问题讲解出来,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方法,对于一些简单易懂的知识,可以增强记忆,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而且便于及时发现一些重点和难点,这时,教师可以积极指导,全面提升护理礼仪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护理礼仪是从事护理工作的医护人员所必须要掌握的一门学科,也是其为患者提供各项服务的主体,因此,必须加强护理礼仪教学实践的研究,让护生切实掌握礼仪的基本知识和规范,并且有效地运用到护理工作中,规范其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成文,王成伟,刘剑威.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医学,(18).
[2]王成文,宋瑛琦,刘晓雅.护理礼仪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j]长春医学,(4).
[3]冯蕾,张杪.情景训练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7).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十一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
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二、设计。
设计是在选题确定之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并计划出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以便使科研和写作顺利进行。护理论文设计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专业设计:是根据选题的需要及现有的技术条件所提出的研究方案;(2)统计学设计:是运用卫生统计学的.方法所提出的统计学处理方案,这种设计对含有实验对比样本的护理论文的写作尤为重要。
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实验与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巴甫洛夫语)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有些护理论文的撰写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
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五、拟写论文提纲。
的详略程度。论文提纲可分为粗纲和细纲两种,前者只是提示各部分要点,不涉及材料和论文的展开。对于有经验的论文作者可以采用。但对初学论文写作者来说,最好拟一个比较详细的写作提纲,不但提出论文各部分要点、而且对其中所涉及的材料和材料的详略安排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都有所反映,写作时即可得心应手。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十二
2、家庭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影响
3、护理风险管理在心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4、探讨高职院校护理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osce考核方案在pbl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中的应用及研究
6、案例讨论法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7、高职高专护理“三校生”病理学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性探讨
8、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眼科手术患者康复及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
9、全面护理对产妇中转剖宫产发生率的改善作用
10、本科护理伦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分析
11、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足跟采血疼痛的影响
12、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
13、团体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14、预见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知识认知及足部护理行为的影响
15、循证支持下针对性护理开展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应用价值
16、行为转变理论的整体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
17、糖尿病产妇生产引起新生儿皮肤损伤的护理
18、优质护理对老年糖尿病疾病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19、2型糖尿病伴肥胖症患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护理体会
20、手术室护理干预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1、全过程针对性营养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2、标准化护理干预对胃溃疡伴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内镜检查依从性的影响
23、微信平台的健康教育对高龄产妇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价值体会
24、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效果观察
25、患有糖尿病骨科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6、营养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营养状况的影响
27、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并发症的影响
28、中医情志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应激及血糖波动的影响
29、多样化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
30、血糖信息化在提升血糖监测率pdca循环护理模式中的作用
31、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
32、儿童抗癫痫药物超敏综合征临床特征及其护理干预策略分析
33、小儿推拿配合抚触护理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34、重力喂养配合体位舒适护理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影响
35、近二十年我国养老护理人员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36、护理管理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37、团队培训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观察
38、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国内外呼吸内科护理风险研究比较分析
39、围术期全流程综合护理在种植牙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40、三年制护理专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影响因素研究
糖尿病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1、乌鲁木齐市居家老人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引导式护理干预研究
2、延续性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3、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相关危险因素和不同处理方法的血糖波动情况研究
4、抗阻运动对2型糖尿病病人糖脂代谢的影响
5、肠道术后患者肠蠕动功能恢复影响因素的研究
6、糖尿病患者电子健康素养与自我效能、自我管理的相关性分析
7、临床护理文献计量学分析
8、太原市养老机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中医调摄护理研究
9、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t2dm自我管理行为相关问题的调查分析
10、计步器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量、久坐时间以及体重的影响
11、糖尿病住院病患移动医疗护理产品的系统设计研究
12、聆听角调对肝郁化火型老年2型糖尿病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13、低频脉冲穴位刺激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14、护理干预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和生存质量影响研究
15、中医体质干预阳虚质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护理研究
16、“医院-家庭”教育管理方案在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7、0级糖尿病足足浴的循证护理实践方案的构建
18、老年人居家护理需求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19、福利多元视角下的社会化养老休系研究
20、延续性远程护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21、江苏某农村地区糖尿病流行率、知晓率及控制现状研究
22、肺癌患者放疗期间睡眠障碍与临床因素及免疫学指标关系研究
23、温和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瘀阻脉络证的临床疗效
24、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综合干预及效果评价研究
25、基于物联网的中西医结合心理护理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6、消渴目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与应用研究
27、中药熏洗干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手部感觉功能的临床研究
28、pu-vsd辅助局部皮瓣修复臀部压疮的临床研究
29、家庭护理干预对低视力患者社会支持、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30、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应用研究
31、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32、个体化营养干预对重度创伤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及临床结局的影响
33、河北省三甲医院开展糖尿病预防性治疗的护理工作现状
34、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35、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转流术围手术期血糖水平的影响
36、老年患者失禁相关性皮炎风险因素的分析性研究
37、循证护理干预对改善中年女性糖尿病合并尿失禁患者临床效果的研究
38、综合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的影响
39、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40、目标设定对2型糖尿病患者知信行的影响及评价研究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十三
1.1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seminar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的“填鸭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得到了激发。在问题研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平等参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讨论,进一步建立起师生之间、特别是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学习模式由被动向主动转变,使学生能够在主动学习过程中掌握、思考和创新知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
1.2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seminar倡导教师启发式教学,强调对学生独立分析、判断、设计等能力的培养,seminar教学由学生自己收集整理相关信息、共同讨论、制定流程、实施操作,最后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方法共同评价学习效果,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学习,不仅扩大了知识面,同时提高了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与人沟通等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1.3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seminar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教学,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参与和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从选题到文献资料查阅、分类整理及汇报等都要求由本组成员共同完成,此过程充分融汇大家的思路和知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开展合作,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性和互补性,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和能力,具有良好的整合效应。
1.4提高了教师的素质和授课水平实施seminar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进行seminar教学前需要提炼课程内容,精心设计研讨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准备等。课堂研讨中,教师要充分驾驭课堂,使研讨过程顺利进行。课后要及时总结、追踪反馈。这些都需要教师投入很多的精力,但这一过程也促进了教师的不断学习,专业知识也在不断的积淀过程中得以提高。
2.1对教师的要求提高教师是seminar教学法的组织者和主持者,教师的学术素养、人格魅力、敬业精神等是seminar教学成败的极其重要的因素。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还应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由于是初次使用seminar教学法,尽管课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经验欠缺,设计的问题深度和广度不够。此外授课老师长期单纯从事教学活动和科研工作,无参加临床实践的机会,对临床用药情况和新药临床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成立由专业教师组成的问题设计小组,精心设计问题,使其既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和兴趣。同时邀请临床医生开展临床用药的专题讲座,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教师不定期到医院去了解目前临床用药的最新动态,收集临床用药中遇到的问题,把握临床药理学科的研究前沿,在授课时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2学生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主动学习性,是seminar教学法成功的关键。seminar教学中,要求学生具备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主动参与课堂、表达个人观点的积极性。在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习惯传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不习惯自主发现问题、查找资料、讨论并解答问题的学习方式。有些主讲学生由于资料准备不充分,导致一些seminar的内容质量不高。而对于听讲者而言,如果预先没有一定的准备,难以提出更多的问题,讨论过程中不能做到人人积极参与。因此今后有必要细化奖惩措施,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予以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时常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表达个人的观点。
总之,我们将seminar教学法引入到药理学教学中是一种教学互动的新的尝试,能够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参与的现象,营造了学生和教师、学生和学生的双向互动,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及集体荣誉感,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教学活动作为一种交流与互动过程的本质特征。因此seminar教学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模式。
大专护理专业论文篇十四
选题是论文写作关键的第一步,直接关系论文的质量。
常言说:“题好文一半”。对于临床护理人员来说,选择论文题目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结合学习与工作实际,根据自己所熟悉的专业和研究兴趣,适当选择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2)选题宜小不宜大,只要在学术的某一领域或某一点上,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或新的观点和认识,言之有物,读之有益,就可以作为选题;(3)选题时要查看文献资料,既可了解别人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达到什么程度,也可以借鉴人家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选题与论文的标题既有关系又不是一回事。标题是在选题基础上拟定的,是选题的高度概括,但选题及写作不应受标题的限制,有时在写作过程中,选题未变,标题却几经修改变动。
二、设计。
3)写作设计:是为拟定提纲与执笔写作所考虑的初步方案。总之,设计是护理科研和论文写作的蓝图,没有“蓝图”就无法工作。
三、实验与观察。
从事基础或临床护理科学研究与撰写论文,进行必要的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是极重要的一步,既是获得客观结果以引出正确结论的基本过程,也是积累论文资料准备写作的重要途径。实验是根据研究目的,利用各种物质手段(实验仪器、动物等),探索客观规律的方法;观察则是为了揭示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规律而有意识地对自然现象加以考察。二者的主要作用都在于搜集科学事实,获得科研的感性材料,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二者的区别在于“观察是搜集自然现象所提供的东酉,而实验则是从自然现象中提取它所愿望的东西。”(巴甫洛夫语)因此,不管进行动物实验还是临床观察,都要详细认真.以各种事实为依据,并在工作中做好各种记录。
有些护理论文的.撰写并不一定要进行动物实验或临床观察,如护理管理论文或护理综述等,但必要的社会实践活动仍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将实践中得来的素材上升到理论,才有可能获得有价值的成果。
四、资料搜集与处理。
资料是构成论文的基础。在确定选题、进行设计以。
及必要的观察与实验之后,做好资料的搜集与处理工作,是为论文写作所做的进一步准备。
论文资料可分为第一手资料与第二手资料两类。前者也称为第一性资料或直接资料,是指作者亲自参与调查、研究或体察到的东西,如在实验或观察中所做的记录等,都属于这类资料;后者也称为第二性资料或间接资料,是指有关专业或专题文献资料,主要靠平时的学习积累。在获得足够资料的基础上,还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系统化和条理化,便于应用。对于论文写作来说,这两类资料都是必不可少的,要恰当地将它们运用到论文写作中去,注意区别主次,特别对于文献资料要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础上适当引用,不要喧宾夺主。对于第一手资料的运用也要做到真实、准确、无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864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