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有助于我们提前预测和规划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计划的编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以及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制定计划的技巧和经验,供大家参考。首先,明确目标是制定计划的基础,要有明确、具体、可衡量的目标。其次,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将目标分解成具体的任务和步骤,并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此外,要善于调整计划,及时检查和评估计划的执行效果,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最后,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持久的动力,坚持执行计划,并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经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本事,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景分析。
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景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本事和学习程度有必须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本事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三、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本事。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经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比较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忙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明白怎样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本事、观察本事、逻辑思维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以及书写本事。
7、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8、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本事,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本事。,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本事。
4、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七、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进取的活动,能根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资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简便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本事和思维本事,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二
我班学生共有55人,人数比较多,不便于管理,管理比较吃力,本班大部分学生未上过幼儿园,许多孩子对拼音还没有接触,教育必须从基础开始,甚至大部分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有些同学听不懂老师说的话,并且学生有些年龄太小,教育起来相当困难.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
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教幼儿学习8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8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
5.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三
学前班共有学生人数29人。这个阶段的孩子刚刚离开幼儿园比较松散的环境,对于学校生活还不完全适应,学生上课时的控制能力差和思想注意力不集中,且部分学生刚接触学习英语,对英语学习没有基础,因此教学难度很大。少数学生在幼儿园学过一点,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接触过英语,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英语的语境。
二、教材分析。
学前班英语教学以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根本,秉承了赏识、创意、体验、伙伴的少年儿童社会教育理念。教材充分考虑到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特别设计了培养幼儿多元智能、关注幼儿生活经验的英语教学活动,不仅实现了幼儿阶段英语兴趣的培养和语感的启蒙,更实现了与小学英语教育的自然衔接和过渡。以三个主人公的成长故事为主线,贯穿幼儿情商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以快乐的小小派乐多游行队为主题形式,营造轻松有趣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多元智能的主题式情境教学为依托,实践体验与发现、创意与欣赏的教学理念。以完全互动的立体教育教学方案为载体,实现了家园共育和学习型家庭的构建。以独具匠心的绘画和动画设计为表现形式,培养小朋友的想象力和初步的感受美、欣赏美的情趣与能力。
三、教学目的要求。
教材从小朋友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出发,针对学习习惯与策略、思维技能与发展的培养,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的开发多元智能的主题式情境教学活动,使语言学习和小朋友的实际生活自然融合,既激发了小朋友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又培养了小朋友注意倾听、勇于表达的习惯,更为小朋友创造了用英语进行自我展示的空间与机会。
学前班的孩子应能达到的课程目的要求为:对英语有好奇心,喜欢听他人说英语。能根据教师的简单指令做游戏、做动作、做事情(如涂颜色、连线)。能做简单的角色扮演。能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简单的英语歌谣。能在图片的帮助下听懂和读懂简单的小故事。能交流简单的个人信息,表达简单的情感和感觉。能对英语学习中接触的外国文化习俗感兴趣。
四、教学措施。
1、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师角色,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观,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2、通过歌曲、游戏、歌谣、游戏、制作等活动巩固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在课堂上,有讲有练,精讲精练,有动有静,让学生说起来,动起来。
3、实行开放式教学方式,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交流中提高英语交际水平,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和合作能力。
4、训练和提高学生能听懂一些日常生活对话,能用英语进行简单交流。
五、教学模式。
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创建以游戏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组织生动活泼的英语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学,在游戏中学,在不知不觉中快乐的学习英语。
一、情况分析学前班的学生之前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环境,学前班英语基础较好,学习比较积极。但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英语基础相差较大,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照顾到基础较差的学生,注重每单元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尽量让所有学生掌握每单元的单词和基本的句型。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四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按数群计数,5的组成,6和7的组成,5的加减,6的加减,数的记录,制作统计表,单数和双数,7的加减。8的组成和加减,测量,9的组成和加减,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二等分和四等分,10的组成和加减、认识时钟、认识人民币等结合生动具体的情境,通过观察、记数、操作文作等数学活动来呈现实际学习内容,加减法的处理不以10以内数的合成与分解作为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
但教材并没有削弱对数可分可合的认识,强化数的分解与组成的意识,加减法学习混合,算法多样。空间与图形包括确定物体的位置与顺序、形状、大小。分类与统计都重视对过程的经历。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10以内数的意义,会认、会读写0—10的数。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经历比大小、高矮、、轻重、长短的过程。体验“比”的方法。
2、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感受日常生活与其的密切联系。
3、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整时、半时、记时方法,体验时间的长短。
4、认识物体的位置、顺序、大小以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5、学会简单分类、统计,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三教学重难点:1、认识1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四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五
幼儿教育领域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资料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资料相互渗透,从不一样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本事、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应有机的整合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可称得实施要注意各类活动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也就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欢乐的渡过每一天,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一样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本事等方面的不一样,这就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所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本事,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经过各领域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本事,经过供给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五大领域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达解决问题的本事。学前班教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本事,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本事。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进取的活动,能根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把各领域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六
经过供给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达解决问题的本事。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20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本事,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本事。,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一样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本事等方面的不一样,这就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所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本事,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第一周:数一数,比一比
第二周:1-5的认识
第三周:加减法的认识
第四周: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第五周:1-5的加减法
第六周: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七周:分类
第八周:6-10的认识
第九周:6-7的加减法
第十周:8-9的加减法
第十一周:10的加减法
第十二周:1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
第十四周:2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法
第十五周:20以内的不进退位减法
第十六周:2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减法复习
第十七周:认识钟表
第十八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十九周:加减法复习
第二十周:总复习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进取的活动,能根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七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1、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时间、活动内容、活动目标、备注。
第一周。
一、学习7的组成。
1、学习7的分合,知道7分成两份可以有6种分法。
2、学习按序分合和记录。
二、学习7的加减。
1、让幼儿讲述图意并列出算式,会编应用题。
2、学习7的三组加减。
第二周。
一、学习用三个数字写四道算式题。
1、鼓励幼儿尝试按图中的动物不同特征,找出三个相关联的数,并列出算式计算。
2、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加减运算中三数的关系。
二、认识圆柱体和球体。
1、让幼儿观察、比较球体和圆柱体,说出其名称和特征。
第三周。
一、学习二等分。
1、教幼儿初步学习把一个物体等分成两份。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二、分成几小杯。
1.感觉用瓶瓶罐罐一起玩水的快乐。
2.观察生活中水在流动的现象。
第四周。
一、学习8的组成。
1、教幼儿学习8的组成,了解8分成两份有7种分法。
2、引导幼儿观察两个部分数之间的互相关系(增1、减1)。
二、圆柱体的游戏。
1、通过实践体验,激发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主动的探索精神。
2、能辨别认识圆柱体,感知其基本特征。
3、在动手尝试的基础上,会自己说出、找出并制作与圆柱体相似的物体。
第五周。
一、学习8的加减。
1、引导幼儿学习按实物图的内容选择答案图,列算式。
2、教幼儿学习8的四组加减。
二、学习看点图列算式。
引导幼儿观察点子图,列出相应的算式,复习8的加减。
第六周。
一、看点子图列算式。
学习看两张点子图,根据点子图的变化列算式。
二、按差异个数摆放图形。
1、教幼儿学习在相邻的两个图形之间,用短波浪线作标记表差异个数。
2、教幼儿学习按标记表示的差异数目摆放图形。
第七周。
一、学习9的组成。
学习按序将9分成不同的两份,感知9的分合。
二、学习9的加减。
1、学习看分合式列算式,体验总数和部分数之间的关系。
2、学习9的加减。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八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第一周1、按群计数。
2、序数的运用。
3、6的分解组合(一)。
第二周1、6的分解组合(二)。
2、6的加减(一)。
3、6的加减(二)。
第三周1、互换关系。
2、复习几何图形。
3、类包含关系。
第四周1、7的分解组合(一)。
2、7的分解组合(二)。
3、7的加减法(一)。
第五周1、7的加减法(二)。
2、互补关系。
3、活用基数和序数。
第六周1、时间的变换。
2、学会看时间(一)。
3、学会看时间(二)。
第七周1、学会看时间(三)。
2、计算时间(一)。
3、计算时间(二)。
第八周1、8的分解组合(一)。
2、8的分解组合(二)。
3、8的加减法(一)。
第九周1、8的加减法(二)。
2、竖式加法(一)。
3、竖式加法(二)。
第十周1、竖式减法(一)。
2、竖式减法(二)。
3、9的分解组合(一)。
第十一周1、9的分解组合(二)。
2、9的加减法(一)。
3、9的加减法运算(二)。
第十二周1、等量转换。
2、认识""和""。
3、比较大小。
第十三周1、比较的可逆性和相对性。
2、比较的传递性。
3、10的分解组合(一)。
第十四周1、10的分解组合(二)。
2、10的加减法(一)。
3、10的加减法(二)。
第十五周1、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
2、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一)。
3、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二)。
第十六周1、10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2、10以内的减法应用题。
3、看图编应用题。
第十七周1、根据算式编应用题。
2、哪是它们的家。
3、巩固复习。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九
设计思路:
前几天,我班的陆思为小朋友带来了一罐泡泡水,当他吹出五颜六色泡泡的时候,周围孩子立刻沸腾起来了:他们中有的拍泡泡,有的吹泡泡,有的追泡泡……没想到,第二天,更多的小朋友带来了泡泡水,他们和泡泡玩得很开心,“泡泡”成了孩子们谈话的热点。由此,我想也许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新奇、好玩、会变的东西,何不凭借着泡泡的特性,预设成一个集体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于是,关于泡泡主题活动就这样开展了。随着主体的开展,许多孩子的泡泡水用完了,无法继续玩泡泡游戏。于是,孩子们设法想自制泡泡水,那么用什么来做泡泡水呢?趣味探索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我把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一种素材设计了这一次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简单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充分调动孩子运用以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流材料,回忆经验。
二、分类介绍,丰富经验。
1、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你发现它什么时候变泡泡出来的?
三、运用经验,积极探索。
1、(探索前)材料介绍。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探索时)注意点:(1)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2)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3)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的不同,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4)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传递信息。
四、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
2、游戏:吹泡泡。
我们一起去玩吹泡泡吧!
评析。
“泡泡从哪里来”的主题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经验的关注,并在许多幼儿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转换而成的一个预设活动。教师依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又限于其认知活动具有明显的受情绪支配和对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难以理解的年龄特点,将此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趣味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增强对事物变化的有意行性关注。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十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透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潜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在过去的半年里,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必须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潜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透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到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好处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能理解数字的好处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潜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潜力。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带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潜力。
第一、二周:按群数计算、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
第三周: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四周: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三周: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
第十五周:复习形体、区分形体。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一
我班学生共有55人,人数比较多,不便于管理,管理比较吃力,本班大部分学生未上过幼儿园,许多孩子对拼音还没有接触,教育必须从基础开始,甚至大部分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有些同学听不懂教师说的话,并且学生有些年龄太小,教育起来相当困难.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一样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本事等方面的不一样,这就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
所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本事,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经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本事,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教材分析。
经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本事,经过供给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达解决问题的本事。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三、学期目标。
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教幼儿学习8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8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
5.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教师的帮忙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一样角度,不一样方面思考问题,能经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四、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一、指导思想: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经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本事,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景分析。
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景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本事和学习程度有必须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本事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三、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本事。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经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比较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忙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明白怎样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本事、观察本事、逻辑思维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以及书写本事。
7、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8、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本事,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本事。,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本事。
4、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七、教学措施。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进取的活动,能根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资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简便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本事和思维本事,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二
学前班是学生步入小学的重要阶段,许多好的学习习惯都要在这养成。数学作为一门比较重要的学科,在学前班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和一些特殊的原因,学前班的数学教学开展的并不尽人意,由于孩子们太小,枯燥的数学课往往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导致孩子们上课的学习习惯不太好,动手操作的本事不强,思维本事不够活跃等都成了影响学生上好数学课的难题,久而久之教师因为难教而对数学不感兴趣,幼儿因为难学而对数学失去兴趣,如何走出这些困境?是我们应当思考的问题,我觉得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我们设计每一次数学课时,尽可能将要交给学生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逐步体验数学概念的内涵以及相应的运算规律,然后由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比较科学的数学结论,使所感受到的经验系统化,符号化上升到理论化,完成认识到过程的一次飞跃,这在学生巩固认识“10以内的基数和点数”、“认识单双数”等数学课中体现异常明显。
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进取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在简便愉快的气氛中建构系统的数学知识结构,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创设情境,设计许多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学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到数学知识。
发展学生的初步抽象的思维本事,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是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譬如:教师在让学生在学习“自编加法应用题”中,教师做了范例和引导,学生学会了编应用题,但他们的思维容易构成定势,总是把要编的事件说成那几件,没有自我的创意,思维没有得到发展,这也是数学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长期坚持培养下去。以上只是我对数学教学的一点小小提议,相信我们仅有努力就必须能够开展好学前班的数学教学。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三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第一二周。
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
第三周。
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
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
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
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
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
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
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
二等分和四等分、复习8和9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二周。
学习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三周。
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
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
复习形体、区分形体。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十四
一、指导思想: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经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本事,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景分析。
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景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本事和学习程度有必须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本事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三、教材分析。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本事。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经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
要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比较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忙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明白怎样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本事、观察本事、逻辑思维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以及书写本事。
7、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8、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本事,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本事。,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本事。
4、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十五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对比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助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知道怎么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书写能力。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略
学前数学教学计划篇十六
一、指导思想:
积极学习新纲要,进一步领会新纲要的精神实质与内容,不断地学习和探索新课程,在活动中寻找合适本班幼儿发展的途径,加强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班况分析:
本学期我们班共有25名幼儿,男孩有13名,女孩有12名,新转入有3名。这个学期由黄老师和田老师共同负责本班的保教工作。
经过大班一年的学习后,通过大班老师的指导,家长的协助,幼儿的学习,这几方面的合作下,幼儿的自我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别在整理自己的物品有所进步。大多幼儿能主动的帮助同伴;在家能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儿园也能主动的帮助老师做好事。如:洗餐巾;摆小椅子;擦黑板等等。而在识字,珠算,绘画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一部分幼儿已会写一些简单汉字的笔顺;三名幼儿还参加自治区的珠算比赛;在绘画方面,大多幼儿能做到涂色均匀。但由于这个班级不是一直我跟班,在今年九月份才接手,所以在对幼儿的了解方面大多都是经过大班老师的口述,要真正的掌握这个班级还需要边教边看。总体的来说,部分幼儿在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自制能力方面依赖性强,还需要老师的细心辅导。
三、工作任务:
根据以上情况,结合幼儿园工作计划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老师继续合理安排好幼儿的一日活动。在活动中加强幼儿的独立操作能力,加强自理能力的培养,为做好幼小衔接打下基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鼓励幼儿大胆的参加活动,主动与同伴协商事情,有解决简单困难的能力;加强对幼儿的常规培养,统一要求,纠正个别幼儿的不良习惯;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正确的书写姿势。在活动中以鼓励为主,让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互相帮助,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强身体素质,使幼儿个方面同步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要求:
根据本园的保教工作计划,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以广西接力出版社出版的“幼儿适应性发展课程设计与实施”为基础,在选择一些比较好的优秀教材为辅,制定合适本班幼儿的教学内容,在幼儿的参与,家长的支持配合下完成各项活动。
五、教育措施:
1、以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为主,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更好的服务幼儿;
2、教师要求一致,培养良好的常规;
3、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实施教育,注重因人施教;
4、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纠正作业中的错误;
5、用表扬,赞许,肯定等多种方式激励幼儿幼儿参加各项活动,老师要大胆尝试用新的教学方法。
六、节目娱乐活动:
1、举行去动物园的亲子活动;
2、结合“元旦”,组织幼儿参加绘画作品大型画展;
3、组织本班幼儿参加“元旦”的游园活动。
七、家长工作:
1、组织家长召开家长会,了解幼儿园的办园宗旨,方针等。倾听家长的要求和意见;
2、不定时的对一些幼儿进行家访。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
5、写期末,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923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