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总结,我们可能会一直走在原地,而总结能够让我们在追求进步的路上不断超越自我。如何通过阅读名家作品,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一
合适的标准犹如一面旗帜,在人生旅途上引领着我们前行。因此,给自己一个合适的标准,我们才能赢得人生。
合适的标准就是做事的准则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人,不虚妄,不菲薄。
人们把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大豆,用盐卤点制豆浆的标准发明了豆腐,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豆腐有利于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并适应了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有了这样的标准,普通的大豆就得到了升华。
可见,合适的标准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重庆凤凰山古圣寺创办了一所育才学校,收容抗战烽火下的难童。为了不受国民党的控制,他不要政府的经费,组织师生四处募捐。他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所得点滴归公,任何人不得借故暂借或挪用。一次,他到很远的地方募捐,收获颇丰,此时他已经饥肠轱辘、体力不支,但他也不肯动用一分公款,而是连夜赶回了古寺。面对责任,他一点也不含糊,坚持践行自己的准则,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教育理想。也正因如此,他赢得了后人的景仰。
合适的标准是正确定位人生的尺度。一个登山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当他攀到8000米时就返回了。下山后,很多人非常惋惜地对他说:“你应该继续攀登,因为你离顶峰只有800多米的距离,这样放弃真是遗憾!”但这个运动员说:“我知道我自己,我的能力只能达到8000米。”8000米,就是这个运动员的标准啊!试想,若他继续攀登,面临的结果有两种:一是突破极限,到达山顶;二是在低温低压下永埋冰雪之中,前功尽弃。成功的标准有很多种,但试想,如果离开了生命的存在来谈标准,意义何在?我们不得不对这位运动员肃然起敬,“我知道我自己”“只能达到8000米”,他用适合自己的标准来定位人生,最终找到自我价值,同样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二
我们不难发现现行音乐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问题:如课程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综合性和选择性;内容的繁多与书本知识的过于偏重,使教学脱离了生活及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甚至注重选拔和淘汰的武断教学评价方式对教学本身都成了一种伤害。因此,如何创新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堂设计,完善音乐课程体系,推进美育的发展,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在这里我就自己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索谈一谈“新课标下的音乐课型探究”。
一、转换教学模式,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标首要强调的是教学应“以人为本”,“教育应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从中我们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要树立的学生主体地位,首先要转换教学角色,把原来课堂上以教师教为主,一言堂的模式,转换成以学生学为主,只有充分调动学生自觉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激活他们的内在原动力,最大限度地把他们的创新思维的潜能发挥出来。
以前上歌曲课时常规都是让学生先识谱再演唱。教师没有考虑学生小学阶段的音乐基础如何,是否会识谱,是否愿识谱,就按老模式来进行教学。而我在常规教学中却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愿识谱,毕竟他们将来不是要学音乐专业的,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跟着识谱,因此整堂课中学生们表现得兴趣不足。音乐课要达到的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根本无从说起。偶然,有一次上歌曲课,我弹伴奏让学生跟唱旋律,有个男生用口哨跟着吹出了整首歌曲的旋律。我马上反应到不是只有识谱才能演唱歌曲的,因此我让他带头再吹一遍。起先他以为我会批评他,他不敢出来表演,后来我告诉他,我很佩服他能用口哨吹出如此准确的旋律。这让我非常高兴,并鼓励其他的男同学一起吹,大部分男生都会吹口哨,慢慢地都跟着他吹起来。然后我安排女生唱歌词男生吹旋律,好像合唱那样,听起来效果很好。课堂的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浓厚起来了,注意力也被吸引到课堂中了。课后我反思到音乐是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其魅力的,传统音乐课堂设计以传授音乐理论知识为主,而现在音乐课应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鉴赏、创造能力和健康的审美能力为主。事后我再上课就告诉学生可以用他们熟悉的各种方式把歌曲表现出来,学生都积极的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来表现歌曲,有的唱、有的吹口哨、还有的能用纸吹出音乐,这都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
于是,在以后的音乐教学中,比较简单熟悉的歌曲我就没有进行识谱教学,而较难或生疏的歌曲我主要要求学生以整体感知为主,识谱为辅。最终达到让学生在愉悦地心理接受中学会歌唱。
二、强调创造探索精神。
新教标还有一个特点是“创造性”,给教师和学生很大的创造空间。在呈现方式上,教科书只提供了适合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容和活动设计,附以启发性、提示性文字及插图,给学生和教师留出足够的自由表达和灵活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很好地把握,力求在创设新的教学环境和思维空间上有所突破。除了教材,教师还可以因时、因地制宜,结合本民族、本地区的特点挖掘教材,以充实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
音乐课不仅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更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课程。在学生有限的认知条件下,制作简易的乐器能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乐音三要素,把所学器乐知识与应用实际相结合,挖掘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所以我别开生面的设计了乐器制作课。
例如我曾要求学生制作沙锤,课前我让学生收集废旧饮料瓶,然后在饮料瓶中装入适量沙粒,这样一个沙锤就制作成功了。上课时学生用自制的乐器进行表演配合,比如听《瑶族舞曲》时,我让学生给乐曲加入沙锤伴奏,开始伴奏声稀稀落落、节奏不一,随着音乐的逐渐熟悉,学生从慢慢地能跟上节奏,到能改变简单的伴奏形式,并逐渐融入到乐曲的节奏、旋律、力度和速度中去。课堂气氛顿时变得热闹而有条不紊。
我还让学生收集较大的金属瓶盖,将瓶盖边沿打孔,再用橡皮筋固定成对称状,套在手指上就可以把它当做快板进行敲击了。我让学生用自制的快板练习说快板书,我上网查找了有关中学生的.快板词,上课时先示范给学生听,然后由学生模仿表演,课后我让学生尝试着自己创作几组简短的快板词,在第二个课时组织一次说唱汇演。通过这样别开生面的音乐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领悟力和表现力,更重要的是使音乐课更丰富多彩,更贴近当代中学生的学习心理。
新教材的另一个特点是,注意了音乐与相关文化的联系,力求做到歌、舞、乐、戏、画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多种艺术进行综合挖掘。
音乐欣赏课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传统课型。以往多数教师就是放放音乐、听听磁带、介绍曲名、作者、表现内容等。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注意力难以集中,无法真正理解音乐的内涵。仅仅是听听而已,很快就一无所得了。于是我尝试着将音乐与各种文化形式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探究音乐中的人文内涵。
初中第一册有一首歌曲叫《雪绒花》,以前上课时,我总是先放磁带,再让学生跟唱,待学生唱熟之后,我让学生讨论对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但学生的回答只能触及皮毛,很少有学生能够探究歌曲的内涵。实际上《雪绒花》是一首著名的电影插曲,出自于经典百老汇音乐剧《音乐之声》,是一首饱含着亲情与爱国之情的优秀歌曲。为了让学生能深刻地体会歌曲所表现的情感,我安排学生完整的看了一遍《音乐之声》的电影。《雪绒花》在《音乐之声》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男主人和自己的儿女们在家中演唱的,气氛温馨而和谐,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另一次是在男主人举家逃亡前在德国举办的合唱比赛中全家一起演唱的,气氛严肃而庄重,饱含着坚定的爱国之情。看了影片后,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在不同的场景中还有不同的情感表现。之后在《雪绒花》的演唱教学中,学生不仅能熟练地唱完歌曲,而且能绘声绘色地在台上进行表演唱。这之后,大凡是音乐欣赏课,我力争给学生提供多样、形式各异的教学辅助材料,让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明白音乐的创作过程,体会音乐创作的艰辛。在音乐演唱中,渗入个人的情感体验。这样,音乐欣赏课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听觉,还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绪,正确的引导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
创新教育是二十一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最具生命力的教育。作为音乐教师,应是创新型的教师,只有充分挖掘音乐教育中的创新因素,让音乐教学活动充满生命活力,使每堂音乐课都充满创新灵气,才是从根本上实施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切实行为。
音乐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它要求音乐教师在传统的基础上力求创新,以音乐为本,不断推陈出新,克服过去音乐教育千篇一律、一成不变、徘徊不前的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弊端。将音乐课变成真正能够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感悟人文、愉悦身心的受欢迎的艺术课。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三
摘要:对现有绿色建筑的经济评价体系、全寿命周期法以及房地产开发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房地产开发角度评价绿色建筑经济效益的方法,为绿色建筑的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成本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逐步推广,绿色建筑成为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政府的工作文件中也明确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推广要求以及绿色建材的使用比例。绿色建筑具有极高的环境效益,据估算,装配式绿色建筑相比现浇建筑,可以大幅减少能源的消耗、材料损耗,以及污染的排放量,建筑节能达到50%以上。在当前情形下,为了更好的推广绿色建筑的建设,需要构建合理的绿色建筑经济评价体系,为绿色建筑的投资与开发提供决策依据。
1现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含义及不足。
1.1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体系及其应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是指在建筑寿命周期内高效利用建筑材料、节约使用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并尽可能减少污染和对周围生态的影响,提供健康、宜居的空间[1]。既要求在建造期间选择环保材料、有效利用材料、绿色施工,同时也要求在运营使用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科技手段实现节能、健康。从建筑行业建造周期、使用周期长这一角度来讲,其经济效益的评估应该贯穿前期准备、建造、使用、处置等全过程。出于这一要求,全寿命周期的评价体系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该评价体系是建立在社会和建筑业的基础上的,为绿色建筑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理论支撑。1.2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体系运作原理目前较普遍采用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体系为:增量成本=准备阶段增加成本+实施阶段增加成本+运营阶段增加成本。增量收益=节约能源+节约材料+节约土地+维护成本的减少。其中实施阶段增加成本包括节约能耗的技术成本、节约土地的技术成本、绿色材料成本、节约以及循环利用材料的技术成本、室内环境措施以及其他相关技术成本。通过调查、统计对各个节能、以及消耗指标进行分别计算,通过汇总得出最终结论。可以看出,现阶段的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研究相对成熟,其强调的核心在于全面并合理的计算绿色建筑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在计算时需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最终利用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等经济评价指标判断绿色建筑方案的可行性[2]。1.3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体系缺陷全寿命周期下的评估体系虽能证明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的收益,但绿色建筑产生的效益往往是社会共享的,开发商很难据此判断绿色建筑的开发利润。建筑由于其自身属性的特殊性,在其整个生命周期内有多方共同参与,而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无法给出针对某一群体的合理经济评价。即增加的成本负担者与增加收益获得者并不对等,如开发商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但取得的效益却是社会共享的。从这一角度,虽然全寿命周期成本评价具有较高的社会意义,但难以帮助开发商做出决策,在实际的应用中存在不足。此外,其过分强调计算节约能源价值,却忽视了对于消费者而言,其关注重点并非是每个月节约的电费、水费,而是建筑的宜居性。故而对于购房者,采用经济评价的指标并不能很好的迎合其真实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绿色建筑理念的进一步完善,绿色建筑已经摆脱了“高成本”这一标签。过去在计算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时往往着重强调材料成本的上升以及相关高端技术的成本。然而绿色并不意味着高消费,要想让绿色建筑普及,必须降低其建设成本,使其“平民化”。例如通过因地制宜的设计方案以及合理的管理手段;选用经济的环保材料建筑,减少运输费用和现场损耗;合理利用环境优势选择相应的空调、采光、通风系统设计,减少高昂技术成本;通过一系列措施尽可能减少建造的成本。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评价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时应该结合科技的应用以及当地的状况,进行合理的计算[3]。
2绿色建筑开发过程中的增量成本和增量收益。
为了向开发者提供更合理的决策依据,需要从开发商角度出发,结合房地产开发的过程与步骤、商业用房与居住用房在后期运营过程中的区别,以及开发过程中的风险因素,构建新的绿色建筑经济效益评价体系。通过这一评价体系的完善,增强投资者的投资信心,促进绿色建筑在我国的大范围推广。
2.1绿色建筑开发过程中的关注重点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绿色建筑对设计环节要求较高,其后期成本和效益的计算也与设计密不可分。故而对于前期勘察、设计阶段、可行性研究等准备工作需要增加投入。在施工过程中,房地产开发商应注重与开发项目有关的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培训工作,对施工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而在租售与资产管理阶段,计算绿色建筑的销售和运营成本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1)营销费用:绿色建筑由于良好的舒适性、和谐的环境,往往成为营销过程中的卖点,这就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营销的费用。
2)财政补贴:各地纷纷出台对于绿色建筑的补贴政策,这部分补贴应计入增量收益。
3)房屋价格:据统计绿色建筑的市场价格往往比普通建筑高5%~15%,即绿色建筑本身的市场价格更高。
4)运营成本:运营成本需要按照使用途径进行分类讨论:对于出售的房地产,其后期能源、物业管理费用由用户承担;而对于有经济收益或有潜在收益的房地产,则需要考虑经营过程中的增量效益,参考收益法的原理给出计算公式。
2.2开发利润计算体系对于开发商而言,房地产的开发经营程序分为投资机会选择与决策分析、前期准备工作、建设阶段、租售与资产管理阶段。通过分析在这一周期中的.效益增量和成本增量,构建开发角度的经济评价体系。
1)对于直接出售的房地产,依据成本法进行计算:开发利润=房地产价格-土地取得-土地开发-建筑物建造-管理费用-投资利息-销售费用-销售税费。
2)对于出租、经营的房地产,依据收益法计算:净收益=有效毛收入-运营费用=潜在毛收入-空置损失-运营费用。开发利润=净收益-土地取得-土地开发-建筑物建造-管理费用-投资利息-销售费用-销售税费。
2.3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增量成本与增量效益对于出售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增量成本有土地开发费用增加、建筑物建造费用增加、管理费用增加、投资利息增加,增量效益则包含房地产价格的上升、相关政府补贴、减少的销售费用。对于以其他方式经营的房地产,开发商的增量成本不变,增量效益还应包含空置损失的降低以及运营费用的减少,前者是由于绿色建筑市场需求量大导致,后者则是由于绿色建筑中节能技术的运用。
2.4案例分析某工程设计范围总建筑面积为51212.6m2,总户数为592户,按绿色建筑一星标准设计。其前期设计阶段增加费用为108万元,实施过程中的外围维护技术措施、中水回收利用系统、节能空调与通风系统、绿色材料费用等共计6500万元,则投资者的增量成本为6608万元。在后期投资者提高的房价为15%,按每平方米房价9910元计算,房价增加收入为7612.75万元。当地政府补贴标准为每平方米20元,共102万元。据估计,后期销售减少的费用为278万元,则投资者的增量收益为7992.75万元,由于上述价格均是折算到现在时点的价格,可经计算得出:开发商增加的利润为1384.75万元,该开发方案可行。
3绿色建筑开发过程中的风险衡量。
3.1绿色建筑的风险增加绿色建筑在政策上受到国家的扶持、消费者的青睐,主要增加的风险体现在项目的实施和经营阶段,在实施阶段由于其所需要的技术难度大,建材、技术使用费用高,故而工期拖延风险、开发成本风险会相应增加。同时由于绿色建筑多采用智能化,很多技术仍处于初步阶段,因此物业管理风险也会有所增加。
3.2绿色建筑开发风险的规避对于开发商而言,尽可能降低绿色建筑的成本,通过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节能环保途径、加强对设计方案合理性的把控是重中之重。比如合理选择环保建材、采用成本和运行费用较低的变风量的空调系统,合理利用自然风、采光等。此外在项目建设期间还应该通过有利的监控手段对绿色建筑的建造进行环保和质量控制。4结语绿色建筑的未来将逐步走向“装配化、地域化、智能化、健康化”,这也对绿色建筑的设计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开发商应通过可靠的经济评价体系,合理的选择绿色建筑设计方案、采取多项措施规避风险,在获得自身利益的同时为社会和住户带来更高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提文国.绿色建筑中节能设计的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95.。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四
“人生是一串由无数小烦恼组成的念珠,乐观的人是笑着数完这串念珠的。”
——大仲马。
人生苦短,韶华易逝,何必让那一件件愁事、琐事、难事侵扰自己,让这些无形的刀来伤害自己的生命,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给你带来光明与希望;笑对人生,能让人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笑对人生,会使你鼓起勇气继续向前;笑对人生,无论遇到何种挫折都应该坚定不渝。
笑对人生,能照亮黑暗,给你带来光明与希望。前不久,我从报上读到一则新闻,山东肥城某高中学生蔡国振在幼年因一场大火,造成重度烧伤,面容被毁,双手残废,十指仅有两个大拇指能活动,面对残酷的现实,没有想残酷的命运低头。在初中时,学习成绩曾是全校第一,升入高中后,学习成绩在全校也是名列前茅,并多次获得“学习标兵”、“肥城三好学生”、“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读完,久久地被感动着,我一直很欣赏一句话:“生命是父母给的,不可不珍惜。”如果能常常想起这句话,想来对人是有益的,只要能笑对人生,还有什么痛苦是无法承受的呢?如果人有足够的智慧去了解生活的意义而能活得像个“人”的话他必能活得快快乐乐.多姿多彩!
笑对人生挫折,是洒脱的,是豪迈的,无论是学生还是成年人,我们一样可以怀着一个坚定不渝的心态去笑对人生。
漫漫人生路,花开花落都是人生路上的风景,我们既要张开双臂迎接万紫千红,又要高昂地抬起头笑对人生的坎坷与不平。不由自主地我的思绪竟飘到了德国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那里。
笑对人生,会使你鼓起勇气继续向前。就像音乐家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华。然而,残酷的命运还是找到了他。自28岁起,贝多芬听力逐渐减退,至50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却一直隐忍着这致命的打击,坚持指挥、作曲。与命运进行了不屈的抗争,他依然创作出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取得了那么高的成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有一颗积极面对生活的心,面对残酷的现实,他没有向命运低头,他选择了笑对人生。
人在世上生活的时间屈指可数,不要把自己束缚得太紧,何必让那一件件愁事、琐事、难事侵扰自己,让这些无形的刀来伤害自己的生命,笑对人生,无论何时都应该坚定不渝,轻松健康安全的生活才是我们的追求。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五
随着社会进程的不断加快,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我国的传统文化逐渐被其他国家认识和了解,而且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吸引了很多外国友人的关注。艺术创作要有创新,要有独特性,但是创新也要有依据,要立足于独特的文化,这样才会使作品更具表现力和生命力,展现其独具的魅力。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不仅有悠久的历史,还有深厚的文化宝库,在现代平面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外在美,还能够彰显其内在魅力,对我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在平面设计中渗透传统文化元素,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化产业有了空前的发展,与此同时,产生了更多具有创意的设计,给艺术设计领域带来了新鲜感和活力。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受到了国内外设计人员的青睐,具有强大的市场吸纳力,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外的文化交流。再次,在平面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能够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平面设计是视觉传达艺术,主要通过图形、色彩来吸引受众,若在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有利于受众快速、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文化内涵,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民族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一)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当前,很多平面设计作品中都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传统图形作为其中的一个元素也被运用到了平面设计中,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符号”,是创作者和消费者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在实际的设计和创作中,我们不能将传统图形直接移植到平面作品中,而应考虑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不同需求和喜好,考虑不同年龄、不同文化层次、不同性别受众的审美观和心理需求等,使平面设计与传统图形在本质上有机结合,从外观造型、文化内涵、神韵等方面寻求二者的融合和统一。因此,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要体现出原创性、新颖性、独特性,要面向国际市场,用具有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作品来推动中国平面设计与世界优秀艺术设计接轨,并启发和引导我国平面设计者探究和产生更多的新思维、新理念。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设计者要充分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化视野,在继承、吸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创作灵感,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和艺术魅力。正因如此,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很多设计师都将传统图形艺术融入到了自己的创作中。需要注意的是,表现对象的特点和内容决定了平面设计的表现形式,而表现形式又反作用于表现对象,因此,传统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要体现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比如,中国联通的标志香港凤凰卫视的徽标,也是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的产物,民族文化厚实而凝重的底蕴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由一对凤鸟盘旋对望的“喜相逢”图案,表达出了圆满吉祥的含义,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光明前景的展望。我国传统艺术中高超的艺术手法在这个图案中得到了完美体现。由此可见,将传统图案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相结合的时候,要注意色彩的变化和统一,注重色彩的协调与对比,不能完全照搬传统图案中的色彩元素,而应该进一步地修改和创新,才能使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特征和现代性体现出来。
(二)民族色彩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在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民族色彩是最具活力的一种元素,其受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习俗、审美心理,有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和亲和力。而且,色彩也是视觉传达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将民族色彩融入到现代平面设计中,能够提升作品的内涵和底蕴,能够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完美结合的表现,也给当前的平面设计以启发和借鉴,使我国的艺术设计走向了国际。我国的民族色彩受阴阳五行思想影响较大,因此青、黄、黑、白、赤是最具代表性的民族色彩,而且都象征着不同的寓意。五色与五行、五方相结合,形成了古代中国人的宇宙观。东方属木,色青;南方属火,色红;西方属金,色白;北方属水,色黑;中央为土,色黄。具体来说,青色包括绿色和蓝色,绿色是植物的色彩,象征自然环境和生命力,同时充满着青春活力,表达了和平的希望及安全感;蓝色是天空和大海的色彩,蓝色使人联想起平静的情感,含有神秘感,表达了人们的期望,也代表着沉思、冷静、智慧。黄色经常用来表示阳光和大地的色彩。在中国历史上,黄色曾是历代帝王的专用色彩,从唐代开始,黄袍从祭祀的专用礼服,变为皇帝的常服,这一规则被后世中国帝王所延续,长达两千多年,因此,黄色在古代象征政权、富贵、地位和威严等。黑色代表着神秘、力量、厚重和博大,同时具有庄重、冷酷、沉稳的寓意。白色代表纯洁、高尚、友爱。红色是生命、吉祥、喜庆、热闹的象征,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是最能代表中国的一种色彩。在平面设计中融入民族色彩,既能够增强受众的亲切感,又能提升表现对象的意蕴内涵,也能起到传承民族文化的`作用。比如,一幅关于“汾酒”包装的平面设计作品就以蓝色为包装盒的主要色调,体现出了酒的历史久远,而且青花瓷的瓶身也体现出了古典、儒雅的意境。
(三)汉字书法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
汉字是中国艺术中的灵魂与核心,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和书法无不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把书法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中,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准确地传达信息,还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心理,情感的表现空间也更大。如今,很多设计师都或多或少地注意到中国传统笔墨的元素,将笔墨元素运用到设计中去,无论是汉字还是书法,其在平面设计中突显出来的艺术生命力都是其他任何设计语言都无法企及的。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成功范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就是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典型应用,古代铜钱中融入一个“中”字,似两扇上了锁的门,很好地象征了安全与诚信;再如“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是北京奥运会会徽,体现了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巧妙应用,它借助中国书法的灵感,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京”字的造型经过艺术处理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欢呼着迎接胜利的人形,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
三、总结。
当前,我国的平面设计发展受西方设计的影响很大,有的设计者盲目追求和模仿西方设计作品,导致自己的创作缺乏内涵和文化底蕴,不能感染受众。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当立足于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艺术价值,用心领会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民族精神,并不断探索它给现代平面设计带来的启示和素材,然后再将民族文化元素恰当、合理、科学地运用到平面设计中去。另外,设计者要注意把握时代的发展潮流,在深刻体会传统文化元素内涵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传统文化元素以时代特征,这样才能形成和发展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平面设计,才能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六
近年来,人们对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其中,有两个问题更为人们关注:幼儿园能否、是否为幼儿提供了有质量的教育,促进了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能否,是条件或能力的问题,即幼儿园是否具备为幼儿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和服务的硬件、软件以及其他支持性资源;是否,是效果的问题,即幼儿园有没有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和资源,真正为幼儿提供有质量的教育和服务。不管是条件或能力问题,还是效果问题,都牵涉到质量评价问题。
那么,如何开展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评价的主体应该是谁?从理论上来讲这个问题有一个完全正确的答案,即评价有多元主体。然而,在实践中,因不同参与主体的意见不同,在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评价主体权力偏向的问题。例如,公办园的经费投入、编制安排、业务指导等主要由上级主管部门监管,因而其教育质量评价的权力天平容易倾向上级主管部门。民办园虽然也受有关部门监管,但幼儿家长是其“衣食父母”,因此教育质量评价的权力天平容易倾向家长一方,尤其是难以用硬性指标衡量的课程与教学等问题,往往以家长是否满意为主要评价依据。然而,家长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将家长置于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地位,以家长满意度为评价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标杆,易使幼儿园教育的价值发生偏离乃至错位(原晋霞,)。
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尝试对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重新进行界定,并从是否具有专业性和内外部评价等维度对评价主体进行分类,进而提出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科学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内涵。
很明显,不同的教育质量观中评价主体、内容均有所不同。就幼儿园教育来讲,不仅要帮助幼儿适应当下的生活,还要为幼儿以后的生活、学习打好基础,“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2〕不仅要满足幼儿基本的学习和发展需求,还要满足家庭和社会的合理需求,因此,家庭、社区、政府、社会等需与幼儿园合作,共同承担相应的保育和教育责任。从这个角度看,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观应是“全面的质量观”。本研究综合已有研究和国际标准组织iso9000:对于质量的界定(质量即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方相关要求的能力〔3〕),认为幼儿园教育质量是指幼儿园教育或服务满足幼儿、家庭、社会等利益相关者明确和潜在需求的特性和能力的总和。相应地,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则是指评价主体综合判断幼儿园教育或服务满足幼儿、家庭、社会等利益相关者明确或潜在需求的程度。
二、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主体及其分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园长以及有关管理人员、其他教师和家长等参与评价的制度”。但在实践中,这种理念的落实难度颇大,以教师自评为主往往可能被“领导评价”和“家长评价”所代替。针对这一现状,研究者认为,应对“评价主体”进行界定,并对其评价内容和范围进行分类,以科学实施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评价。
首先,从评价主体来看,《纲要》明确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实行以教师自评为主”。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理念指导,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主体应该包括教师(含园长)、专业团体、政府管理人员、家长和社会。
其次,评价主体可从专业性和内外部维度进行分类。所谓专业性,是指评价主体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掌握了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评价主体掌握专业知识的不同程度,可以把专业性分为三个层次,即专业性、半专业性和非专业性。专业性和非专业性分别指专业程度较高和较低的两端;半专业性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或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不够系统和全面。从这个角度看,专业团体和教师具有更多的专业性,政府管理人员和家长通常具有更多的半专业性,社会人员具有更多的非专业性。所谓内部和外部维度,是指评价主体是否直接、经常参与幼儿园的相关教育活动。从这个角度看,专业团体、政府管理人员和社会属于外部评价主体,教师和家长属于内部评价主体,详见下表。
需要指出的是,对评价主体进行分类,旨在说明不同主体在评价过程中的权力和作用范围都是有限的,过分夸大或削弱某个评价主体的权力都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在评价过程中,各方要认真听取其他评价主体的意见,加强沟通和交流,以避免教育质量评价的天平过于偏向某一方。
三、评价主体分类给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带来的启示。
1.评价主体多元,不同主体的权力是有限制的。
幼儿园教育和服务要满足幼儿、家庭、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这本身就决定了评判其需求满足程度的主体应该是多元的。根据从专业性角度对评价主体的`分析来看,不同主体的取向和立场往往是不对称的。因此,在开展质量评价活动时,应实行“平等而有区别”的原则,即把对评价主体权力的保障和限制结合起来。
所谓权力的保障与限制,是指不同主体的质量评价权力都应该得到保障;同时,不同主体的权力又是有限制的,要避免出现无限放大或缩小某些主体的权力。比如以家长缴费为主要经费来源的幼儿园,容易受到“需要论质量观”的误导,出现迎合家长不合理要求的情况。又如,社会对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认识是具有“非专业性”的,在理念或实践层面可能会对幼儿园教育质量及其评价产生消极影响。现实中,部分家长或社会商业机构会提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口号,从而导致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趋于功利化,过于追求短期成效。现实中,也有一些机构打着“幼小衔接”的幌子,开设各种兴趣班或辅导班,对幼儿进行数学、汉语拼音、英文等的机械训练,严重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凡此种种都会误导大众的幼儿教育观和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评价观。因此,应对家长和社会的评价权力进行必要的规限,同时,要在不断强化教师专业性的前提下,提升教师的专业话语权,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2.专业性引领评价。
专业性引领评价是指应该由专业人员参照专业标准、遵循合理的程序来实施评价。例如,对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养、课程与教学的过程以及效果等,都应参照相应的标准。可喜的是,《指南》《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等的颁发使幼儿园的教育质量评价有更完备的标准参照。当然,也还有很多领域尚缺权威的参照可标准,如幼教机构质量评估。为此,我们要积极研制相关标准,以提高评价的科学化程度。评价过程也应根据不同领域特点制订相关的指标,以从程序上保证评价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专业性引领评价,意味着要逐步做到管、办、评分离,要对幼儿园的管理者、举办者和质量评估者的职责作出明晰的界定,加快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避免出现行政主管部门“既是管理员,又当运动员,还是裁判员”,自说自话、自我褒奖的情况。同时还要避免出现部分家长“不懂运动项目,还争当裁判员”,以错误的理念和实践误导评价的情况。
在这方面,全美幼教协会(naeyc)的“标准本位”评价模式值得借鉴。全美幼教协会作为全美影响最大的民间幼儿教育组织,其早期教育质量认证体系因操作规范、标准完善,深得学界信赖。一方面,参与质量认证需要经过“参与及初步学习”“申请及自评”“认证候选单位”和“认证达标”等阶段,〔4〕另一方面,认证标准涵盖了幼儿、教师、家庭/社区和管理者等利益相关者,他们的标准体系包括关系、课程、教学、儿童评价、健康、教师、家庭、社区关系、物理环境和行政管理等十个方面,〔5〕可谓较为全面地考察了早期教育机构的质量。
3.不同评价主体应积极对话。
不同评价主体应加强对话,以利于共同形成正确的教育质量评价观,实现科学的专业引领。从内外部评价的角度看,评价主体间应加强对话。虽然同为内部评价主体,但教师和家长的专业性不同;同为外部评价主体,专业团体、政府管理人员和社会之间的专业性也不同。内部评价主体与外部评价主体的专业性亦各不相同。因此,加强不同主体间的对话,可使各主体在专业性上的不对称保持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形成必要的张力,从而促使整个幼儿园教育质量评价的取向趋于理性。以当前幼儿园的分等定级为例,有关部门应主动、及时向社会公布对幼儿园进行评估的标准和结果,以促进各主体的交流,努力达成对“高质量的幼儿教育”的共识。
参考文献:
〔1〕刘永斌.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36.
〔3〕喻金平,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13.
〔5〕石海雨.美国naeyc托幼机构认证标准及其对幼儿园评估的启示〔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七
学习新《音乐课程标准》,我有了深的感悟与收获。
一、新《音乐课程标准》体现了以下特点:
1、新标准要求变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标准的出发点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2、新标准构建的不是学科体系,课程目标不是解决音乐知识的构成问题,而是建构在音乐艺术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把情感、态度与价值放在首位,目的是为了所有人的发展,而且新标准把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是前所未有的。
3、新标准是从学生出发,从学生音乐学习的角度制定的,解决的是学什么、怎么学、达到什么要求。把教材、教师、学生视为一种资源整合在一起,教育的信息量就会很大,教育内容就会很丰富。
4、新标准首先确定了几个基本原则:导向性、科学性、整体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这都是对应具体的内容。在评价方式上,提出了“自评、互评与他评相结合”,这有利于提高整个音乐教学评价的水准,并锻炼师生的评价能力,同时增强学生心理承受力,对学生将来面对社会有好处,有利于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社会交往、合作能力。
二、要想有效实施新课标,必须更新观念,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新课程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材的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要尽快成为“新课改”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就要领会新课改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1、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者”为“引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老师的“指挥者”角色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者”角色,从学生出发、从学生学习音乐的角度出发,研究解决学生要学什么、怎样学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愉快地学习,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机结合体。
2、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三、要想有效实施新课标,必须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审美心理特征,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音乐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在活动过程中渗透最基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更主要的是应该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也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的动力之所在。
1、设计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我把课堂设计成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音乐活动。如“小小音乐会”活动,每节课留出10分钟左右的时间,请学生当“小老师”到讲台来组织同学们的表演活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通过演唱、演奏、创编表演等活动,用才艺表演的方式向同学介绍自己,有的是单独表演,有的是同学之间的组合表演,形式多样,在这个过程中,我都会坐到学生的位子上,和他们一起观赏“小演员”的节目,同学们在享受这个过程的同时,也大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在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真正做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2、给每个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和创造的机会。学习音乐的人,都有通过音乐使自己愉悦,并感动别人的愿望,并希望通过特定的音乐形象表达出来,使情感得到表现。一个合格的音乐教师必须用自己的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情感紧紧的吸引住每一位学生,把教学内容演绎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的使学生陶醉于音乐之中,不知不觉的随音乐动起来,尽可能的激发与满足学生表演的兴趣与愿望。还有给每个学生提供自由表现和创造的机会,让学生在理解音乐作品的基础上,自己创编,单独表演,用载歌载舞的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全身心的投入到作品中。这样,既可以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发展学生的表演才能,并使学生更直接,更容易的受到艺术的感悟和激励,激发他们把自身的情感抒发出来,有了思想上的共鸣,学生们就会带着兴趣走进课堂,在愉悦中维持着对音乐的积极心态。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提出了新要求,带来了新挑战,而正是有挑战才会有提高。作为新时期的音乐教师,我们要和新课程一同成长,和学生一起感受美丽的音乐人生,让世界因此而更精彩。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八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珍贵遗产,它不仅能够滋养人的情感和审美,还能够传达人类的思想和文化。然而,在现代社会的教育课程中,音乐往往被边缘化,甚至被忽视。鉴于此,为了促进音乐教育的发展,我国教育部颁布了《音乐史课程标准》,旨在引导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和欣赏音乐。在接受了这门课程后,我对音乐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体会到了这门课程对我个人成长的积极影响。
首先,学习音乐史课程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音乐创作的背景和意义。在以往,对于一首音乐作品,我只是简单地欣赏它的旋律和节奏,而没有深入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和创作时代的社会背景。然而,通过学习音乐史,我开始更加注重作曲家的个人经历,探索他们的音乐创作与他们的人生经历之间的联系。例如,我学习到贝多芬的聋哑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的音乐充满了内心的痛苦和坚韧;而巴赫在宗教领域的背景下创作的音乐,则表达出了对上帝的敬畏和敬意。这些了解使我更加喜欢和珍惜这些音乐作品,更加能够与作曲家的思想产生共鸣。
其次,学习音乐史课程促进了我对不同音乐流派和风格的理解和欣赏。在学习过程中,我了解到音乐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融合的过程。从古典音乐到民间音乐,再到现代音乐,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流派和风格。通过学习音乐史,我学会辨别和欣赏不同的流派和风格的音乐作品。例如,我能够区分巴洛克音乐的复杂和装饰性,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情感和激情。这让我在欣赏音乐的时候能够更细腻地捕捉到不同音乐风格背后的特点和情感,丰富了我的音乐视野。
第三,学习音乐史课程开启了我对世界音乐的探索。在格局日益开放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了解世界各地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已经成为提升个人修养和拓宽眼界的必要条件。音乐史课程不仅包括了欧洲传统音乐的发展,还涵盖了中国、日本、印度等地的音乐文化。通过学习这些多元化的音乐文化,我学会了比较和欣赏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作品。例如,我通过学习中国古代音乐,了解到中国古代人对自然万物的景仰和人文精神的表达;通过学习日本音乐,我领略到了它简洁而富有内涵的特点。这些体验不仅让我更加了解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也丰富了我的文化素养。
最后,学习音乐史课程培养了我对音乐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判断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解和信息,而是被鼓励思考和分析。我们需要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不同的观点和解读,然后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见解。这培养了我对音乐的深入思考和独立分析的能力,并且训练了我的批判性思维。例如,在学习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我不仅学习到了它的创作背景和音乐结构,还研究了不同学者对它的解读和评价。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能够更客观地分析和评判音乐作品。
综上所述,学习音乐史课程为我带来了诸多的启发和收获。它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含义和创作背景,促进了我对不同音乐流派和风格的理解和欣赏。同时,它还开启了我对世界音乐的探索之旅,并培养了我对音乐的批判性思维和审美判断能力。因此,我相信音乐史课程的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个人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九
第一部分前言
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在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尤其是近年来,美育被列为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方针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业获得迅速发展,师资队伍不断扩大,后备力量增多,水平大有提高;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许多优秀成果;随着国际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交流活动的日益增多,国外一些可供借鉴的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思想和教学体系被系统介绍和引进;教学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这一切都为我国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继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现行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影响着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审美功能的有效发挥,制约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事业的发展。因此,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势在必行。
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重要环节。《标准》力求体现深化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基本精神,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使学习内容生动有趣、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民族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课程性质与价值
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美体验价值
音乐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情智互补的作用和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以利于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1][2][3]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十
张晓强。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音乐欣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是比较有难度的领域之一,这个问题一直让幼儿教育工作者为之困扰并大胆尝试努力探究,去寻找适合幼儿教育教学特点的欣赏方法和途径。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可以发展幼儿的听觉能力、记忆能力、协调能力、丰富的想象力。美国音乐教育家穆塞尔提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了欣赏而进行的教育。”在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中,有些作品音乐语言虽然通俗易懂,但其音乐内涵却叫深奥,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有限,仅仅依靠耳朵听很难达到很好的欣赏效果,而在音乐欣赏过程中能把个方面的感官互相联系起来,彼此渗透,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手段,让幼儿各种感官参与活动,达到最佳效果。
一、选择教材应短小精悍、通俗易懂。
幼儿年龄小,活泼好动,在选材时应选择一些幼儿熟悉,形象性强的音乐,以提高幼儿的兴趣。欣赏应该是听觉和视觉相结合的欣赏,二者结合能帮助幼儿完整的体会和理解音乐。由于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欣赏过程中就容易找到他的音乐形象,易于理解作品的表现的思想内容。其次,音乐欣赏的作品不能太长,其结构也不能太复杂。表现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生活实践和认识,在欣赏活动之前可以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
二、教师引导,给幼儿充分展示的空间。
三、倾听旋律,感受音乐,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让幼儿熟悉歌曲中的一些主旋律,让幼儿去听、去想、去思考有利于幼儿乐观心里的形成。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应该是主动地动与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在活动中亲身体验音乐,主动参与活动。所以,在欣赏音乐会死不仅仅幼儿使用听觉,而是同时调动幼儿多种感官来丰富、强化所听到的音乐形象。幼儿在欣赏音乐作品是,首先是听音乐,即在多次听赏后,才能加深理解,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一堂成功的音乐欣赏课能够激发幼儿浓厚的欣赏音乐的兴趣,获得美妙的音乐享受,养成良聆听音乐的好习惯,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给幼儿营造一个敢想、敢说、敢表现的氛围。“每个孩子都是音乐的天才”只要我们老师正确的引导,就能给幼儿一片绚丽的天空,为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成为创造的主人。
如何选择幼儿音乐欣赏课素材。
1、在进行音乐欣赏时,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孩子对音乐欣赏的兴趣。选材应注意选择孩子可感性、可接纳性的音乐。在这里歌曲和所谓的标题音乐并不一定是进有的最为理想的选择对象,对于孩子音乐欣赏的作品不能太长,其结构也不能过于复杂,因此,音乐作品在形式上特点是否鲜明、突出、结构是否方整、长度是否适宜、可参与性是否充分都应成为选材的重要条件,有时候为了满足这些条件,我们选取的音乐作品还应做一些改编工作。
讲述《在森林里》,我就选择了三段不同性质、节奏的世界名曲让幼儿欣赏,这三段音乐是“四小天鹅舞曲”、“加沃特舞曲”、“狮王进行曲”,下面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三段音乐,你们谈谈你们的感受在音乐的启发诱导下,幼儿形象生动地描述了森林里的各种小动物的形象,创编了一连串在森林里发生的有趣故事。这是“就音乐教音乐,就语言教语言”等常规单项手段所不可企及的。有一次我让幼儿听一首钢琴曲,幼儿不感兴趣,因此只顾做自己的事,对音乐置之不理,一节课上的很费劲课堂没有一点气氛。可见,音乐的选材必要贴近幼儿生活,能让幼儿有切身的体验,他们才能对音乐产生表现的欲望。
4、,在选择欣赏活动之前,可以丰富幼儿相关的知识经验。如在欣赏《狮王进行曲》前可让幼儿参观动物园或观看动物世界,让幼儿对狮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欣赏《水族馆》时可让幼儿观察鱼在水中是怎样游动的或让幼儿看海底世界;在欣赏《在钟表店里》时可让幼儿参观钟表店让幼儿听钟表滴滴答答的声音等等。这样幼儿容易进入角色,愉快的参与活动。
音乐是世界通用语言,人们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传递文化。中华民族音乐是世界文化的一员,具有独特的音乐特点和文化价值。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提出:“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奠基阶段,音乐教育是幼儿期最好的启蒙教育方式之一,为此,我园开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五名”工程实践研究》(五名指:名画、名曲、民俗、名著、名片)的课题研究,巧妙地将民俗知识融进音乐中,促进幼儿审美情感、认知能力的提高。
一、音画结合,让音乐更形象。
(一)音乐与画面的结合幼儿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如果仅凭借教师的讲授,民族音乐中的许多民俗和器乐知识是很难被幼儿接受的。因此,在幼儿园中,音乐需要借助于画面,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这里所说的画面可以是录像、绘画、图片,也可以是教师制作的课件,还可以是教师当场勾勒的简笔画。
在将音乐与画面结合时,我们常使用两种策略:一是画面前置,对于比较难理解的音乐内容,可以首先出示画面,让幼儿通过画面理解音乐所表达的内容,然后将音乐的内容与画面匹配,如在欣赏《牧童短笛》时,我们先给幼儿展示了中国画家李可染的“牛”系列水墨画,他们看了国画之后对乐句有了感性认识,对音乐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二是画面后现,对于幼儿已有相关生活经验的音乐,或是为了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教师可以在幼儿欣赏音乐之后再呈现画面,如在黎族音乐《竹竿舞》中,由于幼儿在体育活动中有了玩竹竿的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在幼儿欣赏音乐后,根据幼儿的回答画出或贴出竹竿开合的形态,从而为幼儿尝试跳竹竿舞作好铺垫。
色彩的体现。对于幼儿来说,五线谱上的音乐符号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符号来表现和理解音乐。当音乐呈现柔美时,可以用一些波浪线、螺旋线来表现;当音乐节奏明快时,则可以用锯齿线、短线来表现。如在欣赏名曲《化蝶》时,由于音乐乐句比较冗长,为了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乐句,教师引导幼儿用蝴蝶飞舞的螺旋线来画乐句,在乐句每八拍结束时贴上一朵花,表示音乐表现的是蝴蝶找花的情景,同时也帮助幼儿了解这段乐曲(节选)共有四段,教师还请幼儿在螺旋线时用柔美的动作来表现蝴蝶飞舞,在每个乐句结束时“花”的部分表现出蝴蝶在花上休息的造型,从而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音乐。
二、音诗结合,让音乐更达意。
(一)音乐与古诗的结合古诗与民族音乐均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并具有一定的相通性,能够带给幼儿经典的美感。如在欣赏名曲《春绿江南》时,教师边放音乐边跟随乐句朗诵古诗《春晓》,让幼儿既能感受到乐句的段落,又可以理解音乐所展现的暖阳、鸟啼、花开、春雨的景象,并能体验到音乐舒缓、悠扬的意境。又如在欣赏名曲《杨柳青》时,教师跟随音乐乐句,朗诵古诗《咏柳》,让幼儿感受到春天来了,绿色的柳枝在春雨中生长、在春风中随风飘扬的情境。
(一)音乐与童话的结合童话非常符合幼儿泛灵的思维,是受幼儿欢迎的一种故事形式。将音乐作品与童话故事结合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特别是对于民族音乐来说。如在欣赏民间乐曲《红绸舞》时,教师根据音乐的变化创编了“兔子和狼”的故事情节,让幼儿跟着音乐节奏体会“逗引”和“躲藏”的情节和动作,从而让幼儿在童话情节中体验快乐,并掌握了乐曲的特点。又如在欣赏民乐《二泉映月》时,教师以童话《卖火柴的小姑娘》作为旁白,伴以寒冷、黑暗的画面作为背景,让幼儿体验音乐中的凄凉并产生同情的情感。
(二)音乐与象声词的结合除了使用形象的童话来诠释乐曲外,我们还会利用幼儿喜欢的象声词来烘托乐曲的气氛。如黎族乐曲《打柴舞》(又叫竹竿舞)旋律明快、节奏清晰,其中强有力的节奏敲击声的反复,再现了竹竿舞的热闹场面,在每个乐句最后两节可以让幼儿高呼“嘿!呵嘿!”,让他们切实地感受到乐曲的豪迈洒脱、节奏的分明有力。四、音律结合,让音乐更生动(一)音乐与律动的结合幼儿期是孩子动作语言发展的高峰期,他们动作语言往往优于口头语言的表达,而律动活动正是以动作为基础的,因此我们在音乐欣赏活动中结合了律动游戏。如民间音乐《喜洋洋》节奏欢快轻松、充满喜庆氛围,而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在节日里成为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欣赏这首曲子时,我们采用了“包饺子”这一律动游戏来配合,将音乐分为aba三段:第一段表现擀饺皮,第二段表现放饺馅、捏饺子,第三段则表现饺子沉到锅底再慢慢浮上来,然后不停地翻滚,最后被冷水浇的过程。幼儿通过参与这个律动游戏,不仅获得了包饺子这项民俗活动的经验,体验到了节日的欢快;还通过游戏的动作,感受到了音乐的热烈、情绪的欢快;更通过动作变化感知了音乐结构,提高了动作的协调性。
(二)音乐与乐器的结合我国的民族音乐是由民族乐器演奏的,幼儿使用的演奏乐器中有部分属于民间打击乐器,如鼓、锣、钹、木鱼、板鼓、铃鼓等,使用这些适合幼儿的民族乐器来配合民族音乐演奏,不但符合乐曲的性质,也易于让幼儿感受到乐曲的美感。如在欣赏民间音乐《喜洋洋》时,我们让幼儿选用鼓、锣、钹、木鱼、板鼓、铃鼓等乐器跟着音乐一起演奏,从而提高了幼儿对音乐节奏的感受能力。
五、音游结合,让音乐更好玩。
(一)音乐与游戏的结合游戏是幼儿活动的方式,将音乐与游戏结合,有利于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如在欣赏音乐《金蛇狂舞》时,我们带着幼儿一起玩民间的舞龙游戏,让幼儿伴着音乐明快的节奏,在不同的乐句中改变舞龙的方向。又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们选用跳绳的体育游戏,让幼儿三人一组(两人甩绳、一人跳绳)跟随音乐做出不同的跳绳动作。通过音乐与游戏结合的方式,能够让幼儿更加喜爱和了解音乐。
(二)音乐与操作的结合幼儿的活动离不开操作,我们在音乐活动中设计了一些可操作的环节,以便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如在欣赏彝族音乐《七月火把节》时,为了帮助幼儿理解音乐中的内容,教师绘制了许多卡片,在欣赏音乐后请幼儿试着将卡片内容排序。通过对图片的操作,幼儿更清晰地了解到音乐中表述的转圈、打招呼、欢呼等情节,为之后的动作表演作好了铺垫。
舞蹈《春晓》串词。
几场清脆的鸟鸣,惊醒了沉睡了一冬的大地;柳芽咬碎了严寒的包裹,萌动了;花瓣启开羞涩的心扉,绽放了;让我们在春的序曲里,一路欢跳。请欣赏幼儿园小朋友带来的舞蹈《春晓》。
女:阳光雨露花儿朵朵满园芬芳来,春风细雨润物无声桃李满天下。
男:是的,这是春天带给我们的鸟语花香,万紫千红,请欣赏幼儿园小朋友的舞蹈《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童年就像一首诗,描绘着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下面请欣赏幼儿园小朋友带来的舞蹈《春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浅谈幼儿园古诗教学。
古诗篇目、题材繁多,而且由于受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幼儿欣赏,因此在为幼儿选择古诗作品时,教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内容直白,手法简单,叙事为主,故事性强,尽量脱离时代背景,并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
古诗内容比较深奥,而幼儿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幼儿对于古诗文的内容并不理解,幼儿背诵古诗文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把诗句死记硬背,象老和尚念经似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朗朗上口,一字不差地全部念诵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首诗的内容却一窍不通,究竟诗中说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根本就是完全不明白的。
古诗篇幅短小,工于音韵,诵读古诗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在引领幼儿感受语言、形象和意境的美的同时,促进其形象力、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体验的发展。在幼儿期,古诗欣赏教学得当,可以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好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学的一朵奇葩,它音律优美,想象丰富。尤其是流传至今的五言诗,七言诗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涵容着古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美学、对情感的高度认知,既可让人感受到语言文字的形式美,又可以让人从中得到丰富想像的愉悦。因此,在幼儿语言教育中适当增加这种具有民族性的文学作品是非常必要的。欣赏中华民族纯真、热忱、富于想象力和形式美的古诗作品,能够使幼儿领略古诗的形式美、表现美,特别是语言表达的巧妙,让幼儿在感受中华民族语言美的过程中了解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纲要》指出:教学既要适合幼儿现有水平,又要有一定挑战性;教育内容选择和设计必须遵循发展性原则,让所选的内容适应幼儿需求,适应时代需求,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适应幼儿最近发展区。
在古诗欣赏活动中,教师要有效的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美,首先要明确古诗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才能选择合适的作品,设计相应的活动,使古诗欣赏成为培养幼儿审美感受力的有效途径。
一、了解古诗的特点1.音律美。
每首古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诗中的字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古诗丰富的意境,通过诗中的字句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充分想像古诗的意境,通过再现蕴含着诗中内容的图画体会诗中音律美。
二、选择合适的古诗。
与幼儿生活接近的古诗幼儿学起来易懂、感兴趣。如骆宾王的《咏鹅》,鹅是小朋友们最熟悉最喜欢的动物之一。熟悉它的外形特征,白毛、红掌、长脖颈,熟悉它高吭的叫声,熟悉它在河中戏水的景态,因而孩子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诗句也就自然而然印在脑海里。又如李白的《静夜思》,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等都是比较接近幼儿的生活、脍炙人口、千古传诵的好作品,孩子们理解也容易很多。
2.选择与季节相符的古诗内容。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有许多古诗是诗人赞美季节特有的景物、景色的。为了能让幼儿在每个季节中加深对景物的印象,保持教学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在实施主题教育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关的一些内容,配合教育,如:春天选择的古诗:《春晓》、《忆江南》、《咏柳》、《江畔独步寻花》、《初春小雨》、《清明》;夏天学习的古诗:《初夏睡起》、《初夏绝句》、《小池》;秋天:《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宿建德江》、《山居秋暝》;冬天:《冬景》、《江雪》、《梅花》等。3.选择与节日主题相符的古诗内容一年中,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为了让幼儿在节日中能感受节日的气氛和特有的风土习俗,激发幼儿的情感,应有意识地选择与节日相关的古诗内容。如:在春节来临之际学习王安石的《元日》。清明时节到来就学习杜牧的《清明》,重阳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让孩子结合实际生活中碰到的节日内容对幼儿进行教育。
总之,教师选择古诗应该是清新自然、健康向上的以及幼儿容易理解的,同时教学上注意循序渐进,如从短到长、由浅入深。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古诗欣赏活动的审美教育功能。
三、欣赏古诗的途径。
古诗内容比较深奥,而幼儿理解能力非常有限,幼儿对于古诗文的内容并不理解,幼儿背诵古诗文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把诗句死记硬背,象老和尚念经似的,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直到朗朗上口,一字不差地全部念诵出来。但事实上,他们对于这首诗的内容却一窍不通,究竟诗中说了什么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根本就是完全不明白的。
古人对诗的评价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是具有高度画面感的文学作品。在平时的古诗教学中,我们常常采用图示、图文相结合的方法,将所要学的古诗的图片、图示、文字先后出示在幼儿面前,给幼儿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这种方法幼儿理解接受起来容易。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孩子对于教师通过制作演示多媒体课件,组织的教学活动要更感兴趣,电化教学法以其“妙”“神”“动”的特点,更能极大萌发幼儿对于古诗学习的热爱,比图示的方法更受孩子欢迎。
古诗篇幅短小,工于音韵,诵读古诗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审美感受力,在引领幼儿感受语言、形象和意境的美的同时,促进其形象力、创造力、想象力和情感体验的发展。在幼儿期,古诗欣赏教学得当,可以增加幼儿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知,加强幼儿对语言的鉴赏能力好对美的感受能力,这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十一
所谓茶叶标准化,就是指为了保证茶叶产品的质量,制定、发布并实施与茶叶相关的基础、产品、卫生、技术和管理标准,使茶叶在生产、加工及管理等方面获取最佳的秩序和效益,使叶的卫生与质量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样,茶叶标准化也是一个过程,包括制定茶叶标准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的全部活动过程,也包括茶叶包装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于标准的定义是:“一种或一系列具有强制性要求或指导性功能,内容含有细节性技术要求和有关技术方案的文件,其目的是让相关的产品或者服务达到一定的安全标准或者进入市场的要求。”我国茶叶标准分为无公害、a级、aa级(有机)三种,无公害标准可视为强制标准,而a级、aa级则视为指导性标准,它的标准往往高于强制性标准,可给消费者带来更高的营养价值及对生产环境的更少污染,后者为非强制性标准,企业可根据企业情况及市场需求采取相应的标准,按质论价。
茶叶的质量安全隐患主要取决于种植环节,茶叶的种植基地标准化,是茶叶标准化的第一步。首先实施“改树、改土、改园”的茶产业基础建设,基地选择是实现茶叶标准化的第一步。对茶叶的品种、种苗、茶树生长要求的生态环境、耕作中管理人员专业的`采摘时间、采摘要求、产量等做出规定。目前可参考的基础标准有gbll767—2003(国家茶树种子和苗木质量标准)步骤,在每一个环节都要实现标准化操作。其次,实现种植管理的标准化。茶叶不实行标准化种植,零散栽种,随意管理,残留超标等原因导致茶叶质量不高。一方面农户卖不上好价钱,不能加大对茶叶专业化种植的投资;另一方面现有茶叶的质量标准不能满足消费者高质量的消费要求,市场资源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最后,保证卫生标准。感官指标:具有该茶类正常的商品外形及固有的色、香、味,不得混有异种植物叶,不含非茶类物质,无异味,无霉变;理化指标,理化指标见下表。
茶叶加工的落后现状是实现茶叶标准化的软肋,目前,我国茶叶初级加工厂遍地开花,经营经营规模小,加工设备落后,选址不符合国家的卫生标准。无公害、有机化种植能保证茶叶的营养标准,但如果没有优良的加工条件与技术,最终会影响茶叶的成色以及质量。由于环境对茶叶加工厂的卫生要求具有重大影响,首先要对加工工厂的环境进评估,农业部颁布的《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ny/t5198-2002)标准中对有机茶加工厂的环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茶叶加工环境及工艺技术必须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加工标准。茶叶加工场所与环境必须清洁,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及有异味气味的场所;加工车间应清洁卫生,水泥地面,水源充足,排水畅通,并通过qs认证;加工机械设备与器具为无污染的材料制造;加工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
对茶叶业实行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茶叶产供销、农科教紧密结合起来,产供加销一条龙的集团化经营体制。使传统的小农经济和市场接轨,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茶产业的发展形成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先道,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行茶叶专业化和规模化。首先,实现农业企业专业化,农业企业之间实行专业的社会分工,改变“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生产结构,改变传统的生产格局,充分利用市场资源,走向“大而专”的集团化经营,分工明确,高效专业化生产;农业作业过程专业化,即把生产某一种农产品的全部作业过程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分别由不同的专业化的企业来完成。如茶园管理、茶叶修剪、茶叶采摘与茶叶加工等环节的合理分工等;农业生产区域化,切忌样样有、样样拿不出手的局面,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
提升标准化生产效益近年来,国际市场茶叶的需求量约为300万吨左右,而且还在以每年2.9%的速度递增。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巨大的投资,现在连一些不出产茶叶的国家,也拥有茶叶加工产业,有的加工水平甚至高于我国;不仅如此,一些洋茶也打进了中国市场,准备大干一番。随着时代的发展,贸易交流不断地全球化,我国的茶叶标准体系里有些标准过于陈旧,有些待于补充。传统的中国茶叶,正面临着一场来自洋茶的挑战。茶叶的发展就是要品牌升级化。再过十年,会有更多的人选择品牌茶叶,并且会慢慢固定自己喜欢的品牌。品牌升级发展,就是揽括自己品牌的老客户,提前占领市场份额,拥有战略性的眼光,走在行业市场的前面,做出既有文化又有质量的好品牌。在这种情况下,打造我国茶叶的知名品牌,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我国的茶叶标准体系里有些标准过于陈旧,有些待于补充。打造茶叶品牌,制定中国自己的茶叶质量标准,并在国际上形成影响力,将自己的品牌推向国际,将自己的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通过打造一个品牌,创建一个完整、完善的标准体系,对茶叶生产者和经营者都有一个导向性作用,可以引领中国茶产业走标准化道路,这样中国的茶产业才能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实现茶叶的标准是一种茶行业发展的必然形势,在需要付出代价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以及市场效益。茶叶标准的实施可规范生产,控制和保障茶叶的质量。对于茶企业来讲,茶叶标准化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推广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实用技术,在深度开发、精度加工和技术提升上做文章,提升茶叶精深加工企业集群的竞争实力。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核心竞争力强的知名企业和名优产品。茶叶企业可以迅速在市场竞争中给自己定好位,减少不必要的投入,集中优势力量,主攻符合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于此同时,茶叶标准化有助于企业在社会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的信心,无形中占有了市场份额。从消费者角度来讲,消费者可根据“标准”来获得茶叶质量的充分信息,增强市场交易透明化,使消费者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降低对茶叶质量判断上的不确定,减少放弃高质量茶叶而选择低价地质茶叶的“柠檬现象”,从而使消费者福利上升。因此,实现茶叶标准化生产,可减少信息不对称,增加透明度,从而扩大茶叶贸易量,增加社会福利总量。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交易双方游戏“标准”的茶叶,有利于实行差别定价,减少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茶叶标准化正符合了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下,那些种植、生产不正规,茶叶质量无标准可循的企业,必定会遭到市场的淘汰。优质的茶叶必定会受到市场的追捧,标准化生产技术、专业化种植技术更能得到生产者的青睐。茶叶标准化无形中优化了市场结构,使得资源得以更高效的利用,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1]徐小义;浙江茶叶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8(3)。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十二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习,发挥教师本身的主导作用,恰当地运用游戏、歌曲、表演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境,充分调节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强化学生听与说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参加课堂英语实践活动,将课堂中枯燥的语言知识灌输转变为喜闻乐见的语言实践活动,变单调的听讲为有趣、活泼的小小英语沙龙,从而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生学习数词时,我让学生玩数星星和摘苹果的游戏,这两个游戏都是学生所熟悉和亲切的,因为在儿童的世界里,星星总是伴着奶奶的.童话和妈妈的臂膀而存在的,他们对此有着极深厚的感情,所以游戏中,学生能积极参与老师的教学,给予很好的配合。特别是在新课导入中,数星星游戏进行得非常自然,课堂气氛也极为轻松。在学会了数词后,用上摘苹果游戏以及歌曲“tenlittlecandles”进行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学生记得牢固,记得扎实,而且学得愉快、舒心。
二、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树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
短短的40分钟里,教师必须将零碎的一个个教学程序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极为紧凑的整体。我在这一段时间里,采取“优化组合,逐步加速”的方法,精讲巧练,并尽可能做到“一练多得”。通常练习先“以易为先”,而后适当加大难度,“难易结合”,把学生放到主体地位,调动起每个学生的活动细胞,让他们在体验成功喜悦的同时树立起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例如,可以根据一定的音标拼读规则,集中学习一些新单词。如在上[e]这个音标时,我紧抓住e字母在重读闭音节时发音发成[e],进行集中大量识词,先从学生熟悉的单词入手,如:pen,ten…然后再推出同一系列的单词,如:hen,red,bed,get,leg,let…等。让学生自行寻找出其中的规律,而后根据其拼读规律,迅速地理解掌握老师所教授的新旧单词。通过这样的训练,几乎每个学生都能有颇大的收获。
同时,由于理解了这种规律,学生觉得单词易学、易记,这时候教学的速度也可渐渐地加快,可根据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律,进行较大剂量的扩大单词量教学。如:ar的发音为[a:],抓住这个规律,教给学生car,card,arm,far,farm,hard,dark,park…等等一系列的单词。教学的同时,注意单词与单词间的比较,可以从字形、字意进行比较,学单词的同时,也可以教一些日常用语,学口语的同时,也可进行单词意思的反复记忆,对教学进行反馈。这样,通过多次这样的往返练习,学生自信心增强了,以往的畏难心理在不知不觉中就克服掉了,学习兴趣也逐渐培养起来了。
三、发挥师生特长,浓厚学生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如歌唱、舞蹈、美工、讲故事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之间进行非语言性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兴趣,进而调动学习积极性。因为据美国研究非语言交际的权威查理斯。格勒佛博士经过长期反复研究后指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交际信息总量的93%是非语言渠道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其中脸部表情传递55%的信息,声音语调等传递38%信息。由此可见,非语言交际的方式在教学中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具体地讲,就是教师也应该充分发挥本身特长,在一举手一投足及一个表情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口语教学中,教材以歌曲等游戏形式见多,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利用录音机、录相机机械而枯燥地重复播放,学生学习起来趣味索然,或者根本毫无兴趣可言,但是如果教师能利用本身优势,带动唱,跟学生一起唱一起跳,自然地融入学生的思维中,将学生的积极性给充分调动起来。又如在教学生学一些动物单词时,教师如能通过简笔画,简单地画出课堂上所要学的动物形状来,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助于激活其大脑兴奋点,提高学习效果。再如上交际课时,教师如能充分参与学生的活动,扮演其中的角色,课堂气氛就会更活跃,更融洽。
四、引入竞争机制,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延续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可以在教学中插入一些智力竞赛,由教师出题,学生竞答,如学习表示食物单词时,让学生根据形状猜单词:圆圆的—hamburger,长长的—hotdog等等;或进行分组竞赛,将所学的单词进行科学地编序及统一:看谁能说出最多的动物类、学习用品类单词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自编自演一段对话,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用表演的形式反映出来,看哪一组同学表演的对话最好。通过这样多层的比赛形式,所学的知识就掌握得更牢固了。
总的来说,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式教学,能够迅速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非常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形成外语教学的极为有利的非智力因素,而这种潜在的因素,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雄厚的心理基础,对以后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成功也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十三
2004、2、10
教案格式 :
教案写作内容、顺序、要求:
标题名称:《小蜜蜂》
副标题:——以唱歌为主的踪合课
小标题:版别、册别、年级、课时、做课教师姓名、学校、年月日
教材简析:(简析教材的时代、背景、国际、作者、内容、结构、意义、影响)
学生情况:(简介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情况以及学生特点、发展方向)
课前准备:
以上部分三种教案都要写,以下部分三种教案自行选写,
教学过程:(流程)
一、“表格式”教案:(内容、格式)
教学流程:
教学导向
学生活动
阶段目标
(内容安排)
(设计取向)
(参与过程)
(目标意图)
1、
2
3
4
5
二、“活动式”教案:(内容、格式)
活动一:兴趣激起(音乐律动)
活动二:能力培养(听音练耳、发声训练、节奏敲击、器乐练习)
活动四:课程进入(听、模、动、想、记、练、演、表、说、评)
活动五:小组探究、展示表现
(分组提问、研讨、创编、探究、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演练、集体、个人展示)
活动六:合作交流、小组评价
三、“程序式”教案:(内容、格式)
– 听一听
– 动一动
– 唱一唱
– 敲一敲
– 跳一跳
– 画一画
– 编一编
– 奏一奏
– 演一演
– 议一议
以下部分 三种教案都要接着写出以下内容:
教学评价:(自评、互评、他评、组评方法、内容设计。)
努力方向。)
附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用法、平台简单介绍)
板书设计:(画出图画设计草图)
写出主要音乐艺术作品谱例、或主题
写出主要音乐或典故引用的出处
教案打印要求:
用a4纸、左装订、字体朴素、插图尽量要小。
写作要求: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十四
在音乐教学中,通过唱歌课、欣赏课中美育的体会和渗透,不仅使学生掌握必备的.技能知识,更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对德育、智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学识和气质修养,达到内在美、心灵美、人格美的理想境界.
作者:曹莉作者单位:运城学院师范分院,山西运城,044000刊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65关键词:歌唱教学欣赏教学技能教学审美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十五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大力改革,更加注重人们的思想情感,在音乐中需要把情感融入到旋律中,音乐论文的写作主要体现出了写作者对音乐的领悟和实践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化和书面化的一个过程,所以,音乐论文的写作要求有一定的严格性。论文内容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了写作者对音乐的认识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等,同时也体现出了学术的规范性和素养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音乐在论文的写作特点,并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音乐有了很大的发展,注重旋律的同时也比较注重情感的投入,很多研究者和兴趣爱好者通过音乐论文写作来发表白身的观点和见解。规范的音乐论文要求体例和格式的绝对正确,并且应提高音乐论文的写作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的论文格式。我国很多音乐论文写作者在写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选题角度和写作技巧等,使内容和格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足,因此,在此基础上需要对种种问题进行分析并解决,进一步推动音乐学术论文的规范化。
(一)创见性。
创见性对于音乐论文写作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它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核心。创见性有两层含义,一个指的是观点的新颖和新方法的提出,另一个是指根据新观点来打破旧观念,用新的认识和方法来替代旧的认识和方法,也可以表述为对前人事物认识的一个补充和综合。在音乐论文写作中可以看出,所有的论文中存在大量的抄袭和剽窃现象,对他人的音乐论文作品进行复制,粘贴,成为自己的作品,真正有学术价值的少之又少,真的做到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微乎其微,在此种情况下就失去了论文的创见性。
(二)学理性。
人类的各种活动最主要的是靠理性认识,它是人类活动的高级阶段,是对一件事物本质的认识。人类对一件事情的理性认识最终的结果就是理论,这种理论必然有一定的事物高度和深度等特点,所以,学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了音乐论文写作的诉求,这种诉求的表达就需要写作者尊重科学、论点正确、推理符合一定的逻辑和论证严密等,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做到判断的正确性,对自身音乐的研究结果持肯定的态度,对他人的研究成果应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在论文中真正表达自己的诉求。
学理性有一定的成果和一定的理论高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成果和理论高度。学理性特点要求写作者对自身提出的各种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不断的探讨,敢于假设推理,得出具有科学价值的结论;另一方面,写作者还需要对自身提出的见解进行系统的论述,做到原理阐述、权威论断和前人的引用,提高文章的说服力,达到一定的论文水平。
(三)规范性。
音乐论文的规范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音乐理念的规范阐述和论文格式的规范书写,在进行论文的写作时,由于论文的文体有所不同,使写作格式,规范性和体例等也有一定的分明,呈现出的论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很大差异。早在中国古代就有人把文章分为“四科八体”并且详细的介绍了其中各个不同的文体特征。
音乐论文的写作是论说文的一种形式,根据论文的结构来分析,很大程度上包含标题、署名、序言、本论和结论几个部分组成,这几个部分构成了音乐形式的论文,它和学术论文的格式有很大的区别,学术论文主要包含了摘要、关键词、注释、参考文献、作者简介等几个部分构成,不管是哪种论文都对语言的要求很高,一般情况下要求简练、通顺,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等,与此同时,使用的表格和图片要在最大程度上符合论文观点的要求。音乐学术论文在格式和规范方面问题比较突出,写作者在写作时,错误的地方比较普遍。
(一)选题问题。
音乐专业的学生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音乐方面的知识,很少涉及到文学,音乐论文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第一次进行规范化,系统化的文学创作,所以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写,最让学生止步的是对论文的选题,没有一个明确的选题方向,使得论文无从下手。由于学生日常对文学知识积累不是很多,在选题中就出现了一些思想重复,内容空洞和宏观过度等情况的发生。通过对学生的音乐论文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大多学生喜欢以浅谈为中心进行论文的学做,比如,《浅谈音乐与文学》、《浅谈中国民间歌曲》等方面进行选题。这些题目的选择内容不但空乏,并且讨论的范围比较大,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很大程度上使学生由于没有更多其他学科知识而出现力不从心,到最后就出现了东拼西凑的情况。
(二)写作技巧问题。
音乐论文的写作除了格式正确之外更多的是写作水平的高低,写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又体现在语言表达能力上,因此,音乐专业学生对文学专业知识的积累不够,平时又不太喜欢阅读和写作,长此下去使得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逐渐下降,对一个问题不能够用简洁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因此,学生应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论述的描述在很大情况下只有感性的描述,理性的描述比较少,所以,很多时候会把论文写成总结或者报告。在对音乐论文写作过程中对资料的使用也存在很大的问题:1)学生对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者混为一谈,不能够对其进行恰当的运用,就出现了对他人的研究成果抄袭的现象;2)在写作时,没有对参考资料进行必要的分析,采用了很多的引用和转述语句,导致整篇文章没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所要表达的意思。
(三)写作规范问题。
随着我国对学术历史的不断深入研究,学术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对学术的研究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于此同时,对论文内容各个部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但如此,学生所写的音乐论文也必须保证论文格式的规范。但是,很多学生在进行音乐论文写作时,对写作内容格式的规范性不清楚,对论文最基本的格式都不知道,写出的音乐论文格式都不具有规范性,对此种情况有人提出建议说,对于格式问题由打印部进行统一的处理,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很难行得通。我国一位文学家曾经说过:“严格的形式规范是使学术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音乐论文在写作时如果能够对格式进行严格的规范,那么,音乐论文将能得到更好的进步。
(一)选题要注重与音乐基础课程的衔接。
学生在进行音乐课程时要培养其学术兴趣,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学生中有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术研究产生一定的兴趣。
教师在论文写作教学中要有多种知识的运用。音乐专业和其他专业的联系程度有限,使得学生其他专业知识比较少,音乐论文的写作趋于综合,所以,教师在音乐课程讲授的同时,还应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让学生音乐学习中了解论文内容并且进行系统的掌握,比如,在音乐专业的基础上,对文学和历史等专业知识进行必要的学习。
(二)多种渠道扩大学生知识面。
由于专业课程的讲授只关注一个方面的知识,对其他知识涉及到的比较少,音乐专业知识和其他专业相比有一定的单一性,使学生在论文的写作和选题上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在此基础上应采用多种方式来扩展知识面,对这种知识单一的现状进行必要的改善。
对音乐系中的选修课内容进行必要的丰富,教师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对课程进行选修,以此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这种选修课程来弥补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组织一些文化活动来提高学生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能够大大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并且养成阅读的习惯。
(三)实行论文辅导导师制。
随着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加固,对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很多高校建立了本科生导师制,使学生和导师进行直接的对话和沟通,导师对学生的思想和学习进行必要的分析和指导。这种指导对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因为音乐专业教师讲究的是技巧性,不能够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正的沟通关系,所以,导师在其中的位置非常重要。导师对音乐专业学生比较重要,如果导师能够做到以下两点就能够使学生的音乐论文水平得到提高:1)给学生介绍音乐界学术情况,提高学生兴趣;2)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对音乐论文写作重要性的认识。
音乐专业不管是从内容结构安排还是性质上来讲,和其他专业有很大的不同,学生接触到最多的是音乐的技巧,并且每天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消耗了很多的时间,长此下去,使很多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文学学习的兴趣,还有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音乐专业的学习只要把握好音乐方面的知识就行了,所以,学生对音乐论文的写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学习文学时只是草草应付,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不影响音乐专业课,使很多学生出现抄袭行为,蒙混过关。
由上文可以看出,音乐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比较严格,不单单是格式的问题,还涉及到学术规范和研究等具体问题,通过对研究问题进行规范化使音乐论文得到更大的发展。实质上,音乐论文的写作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锻炼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学生在其中不但能够学习到各种研究技巧和写作技巧,而且对所学知识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巩固,使实践和理论相互融合,为以后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对音乐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十六
优秀:该同学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圆满完成规定的任务,工作量饱满;能独立查阅相关中英文文献,具备有良好的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并能从中获取、加工各种信息及新知识;论文设计了周密、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论据正确,计算准确,能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并解决实际问题。该同学工作作风严谨务实,论文格式标准,层次清晰,文理通顺,图表规范,结构严谨,逻辑性强;结论具有一定创新性,实验成果有一定应用价值。从完成论文情况来看,该同学已具备了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达到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同意组织答辩。并建议成绩为:优秀。(此为评阅评语)。
答辩过程中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熟练、扼要地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条理清晰,回答问题时反映敏捷,思路清晰,表达准确。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投票一致同意通过答辩,并建议成绩为:优秀。
良好:该同学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独立完成了全部工作量;能独立查阅相关中英文文献,具备有一定的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并能从中获取各种信息及新知识;论文设计了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论据正确,计算准确;论文概念清楚,文理通顺,图表规范,结构严谨,结论正确。从完成论文情况来看,该同学已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同意组织答辩。并建议成绩为:良好。(此为评阅评语)。
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比较流利、清晰地阐述论文的主要内容,能恰当回答与论文有关的问题。经答辩委员会全体投票一致同意通过答辩,并建议成绩为:良好。
中等:该同学按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独立完成了全部工作量;查阅了相关中英文文献,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外文资料的能力;论文设计方案比较合理;论据正确,计算准确;论文概念清楚,文理较通顺,图表较规范,结论正确,无原则性错误。从完成论文情况来看,该同学具备初步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同意组织答辩。并建议成绩为:中等。(此为评阅评语)。
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叙述论文的主要内容,回答问题基本正确,无原则错误。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成绩为:中等。
本正确,无原则性错误。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同意组织答辩。并建议成绩为:及格。(此为评阅评语)。
该生能在规定时间内能陈述论文的主要内容,但条理不够明确,对某些主要问题的回答不够恰当,但经提示后能作补充说明。答辩小组经过充分讨论,根据该生论文质量和答辩中的表现,同意评定论文成绩为:及格。
标准的音乐论文篇十七
论文本身由论文题目、作者、中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几部分组成。
1.论文题目:简明、确切地表述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般不超过25个字,可分两行书写。
2.作者:处于论文题目正下方,须写明院系、专业、年级、班别、学号、姓名。
3.摘要:摘要应反映文章的主要观点,重点表述研究内容及结论,必须重点突出、文字简练,中文摘要字数不超过300字。
4.关键词:要符合学科分类及专业术语的通用性,并注意与国际惯例一致,中文关键词限制在3~8个。
5.正文:论文的主体。论文须符合学术论文的格式,正文要标明各级标题,设计合理,文稿中应采用规范化名词术语。
6.参考文献:必须是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应选用公开发表的资料。以近期发表的学术期刊文献为主,图书类文献不能过多,且要与论文内容直接相关,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引用出现的顺序列全。
1.版面尺寸:a4(210×297毫米)。
2.装订位置:左面竖装,装订位置距左边界0毫米。
3.版芯位置(正文位置):按照a4纸张默认格式。
4.页码:采用页脚方式设定,采用五号timenewroman,处于页面下方、居中。
5.论文题目:三号黑体,居中。
6.作者:论文题目下隔一行,居中,采用小四号仿宋体,
7.中文摘要和中文关键词:用五号仿宋体、两端对齐方式排列。
8.正文文本:宋体小四号、标准字间距、行间距为1.25倍行距、所有标点符号采用宋体全角、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采用半角的要求排版,采用多级符号版式。如:一级标题用阿拉伯数字(1、2、3……)标引,采用四号黑体并缩进4个字符排列;二级标题缩进4个字符并用阿拉伯数字(1.1、1.2、1.3……)标引,字体采用小四号黑体。
9.文中图表:所涉及到的全部图、表,不论计算机绘制还是手工绘制,都应规范化,符号、代号符合国家标准,字体大小与正文协调,手工绘制的要用绘图笔,图表名称和编号准确无误。
10.参考文献:位于正文结尾后下隔2行,“参考文献”四字左对齐,采用宋体小四号加粗;具体参考文献目录按五号宋体、靠左对齐、阿拉伯数字标引序号([1]、[2]……)的方式排列。
论文题目(采用三号黑体,居中)。
(隔一行)。
(仿宋体小四号,居中)院系专业名称年级班别学号学生姓名。
(隔一行)。
中文摘要:(仿宋体五号)关于高等教育改革体制问题的思想观念问题,……。
关键词:(仿宋体五号)。
(隔一行)。
(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当前,在教学领域中,……。
1教学思想(黑体四号,左对齐)。
1.1有关关系的处理(黑体小四号,缩进4个字符)。
参考文献(4号宋体,居中)。
[1]×××××××(5号宋体,行距18磅,标准字间距)×××××。
[3]××××××××××××××××××××××您可以访问本站查看更多与本文《论文标准格式》相关的文章。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8967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