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问题论文(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01:03:12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实用18篇)
时间:2023-11-08 01:03:12     小编:笔舞

爱情是一种人类感情的表现,是一种能使人产生强烈情感和依恋的感情。写总结时要注意把握好逻辑顺序,做到前后呼应,层次清晰。这些范文不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能让我们从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和教训。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一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取得迅猛的发展,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雾霾、酸雨、土地沙漠化、洪灾等等。这些环境问题导致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有所减缓,而且给人们的生活也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在这个讲究效益与生态文明的时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让更多人意识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

在意识到改善环境问题的若干措施中,人们往往想到的是加强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因为对植树造林能够有效地避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过多形成温室效应,也避免了硫等化合物在大气中形成酸雨沉降腐蚀和破坏地表生态环境,还能够为多水地区缓解洪水灾害,为缺水地区加固地表结构防止沙化,所以说,植树造林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加强植树造林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工作,人人都要保护环境才能够避免污染进一步给人类带来困扰,使林业经营以最小的成本提高最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促进林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3.1环境污染带来的酸雨。

酸雨的形成主要就是因为现代化的工业比如说像化工厂之类的污染性物质,还有通过大量交通设施排放的尾气等危害物质升到高空中,和雨雪等接触而形成的一种腐蚀性物质。降落的酸雨大量的腐蚀金属材料,也会造成土壤、水流等酸化的后果,并且对植物有很大的危害。

3.2环境污染带来的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主要就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造成的,导致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气温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而且我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仅仅在美国之下位居第二,虽然说大量的工业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这也反过来证明了我国的发展是以危害环境为代价的,这种危害性的发展模式是必不可取的。

3.3环境污染带来的土地沙漠化。

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与此同时,由于人们还没有意识到治理环境的重要性,进行大规模的、无节制的开采土地,造成土地沙漠化的现象更加严重。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平均每天在我国的国土范围内就有500多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化,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我国实际可用的耕地数量更会大大的降低,这样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无法想象的损失。

植树造林工作在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在有效地开展,它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调节大气中碳的含量。

众所周知,树木在有光照的情况下会产生光合作用,树木的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温室效应的危害。另外,工业生产过程中燃料的使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要从根本上解决二氧化碳带来的危害,就应该种植更多的树木,我国现有的林业种植面积远不能满足环境治理的需求,仍然要进一步加大种植面积,这也将是一个长期的种植过程。同时,大规模的推广植树造林还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一些原材料。首先,木材可以代替一些工业燃料,有效地降低了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种类和含量;其次,利用木材制作一些工具,既可以减少金属材料的应用,还能够控制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4.2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现在,我国针对沙地的治理方法是采用人工灌木固沙林,通过灌木更好的固定土壤。而林业相对于灌木对土壤的固定能力更强,而树木的落叶又可以滋润土地,为土地提供营养,而且形成的这种地面结构,可以有效地对水分进行吸收和排放,减少洪水带来的危害。因此,从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看,大规模的推广植树造林对于改善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4.3改善大气中酸性物质的含量。

酸雨对于环境的危害非常大,它主要是由于大气污染造成的,酸雨不仅会腐蚀一些金属材质,还会对树木造成危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树木的死亡。有关部门对于各种树木的净化作用曾做过专门的研究,发现不同树种对于酸雨的净化作用是不同的,比如说:杉树类树种对于酸雨的抗击能力比较差,而一些山茶树对于酸雨的抗击能力却非常强。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可以在酸雨频发的地方多种植一些山茶树,这样既能够抵抗酸雨带来的危害,还能够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减少酸雨的发生。

4.4树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尘埃。

由于树木枝繁叶茂,能够有效地减小风速,这样大气中的大颗粒的灰尘就会落到地上。同时,植物的叶表面比较粗燥,而且多生有茸毛,有的还能分泌油脂和黏性物质,这些都能吸附、滞留空气中的一部分粉尘,从而使大气得到净化,比如:草地吸附粉尘的能力比裸露的地面大七十倍,而森林吸附能力比裸露地面强七十五倍。目前,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灰尘的树木有桦木、银白杨以及法国梧桐等等,相关部门可以在空气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大量种植一些吸附灰尘能力较强的树木。通过树木吸附灰尘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净化我们的环境,这也是大规模推广植树造林的因素之一。

加快植树造林对发展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认清形势,不断创植树造林的管理与经营方法,使植树造林工作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相适应。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二

摘要:文章在分析城市交通节能减排需求基础上,通过对交通综合信息平台、智能化红绿灯等技术应用进行研究,并以节能减排规划体系为例,简单介绍其在交通规划中的应用,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交通规划;智能化技术;节能减排。

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政府提出低碳经济。为实现节能减排,国家采取试点城市开展。而在我国能源消耗产业中,交通运输业占到很大比例,低碳交通是交通领域必然发展趋势,节能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分析城市交通规划节能减排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有重要现实意义。

当前城市交通规划中提倡低碳交通,以“低能耗、低排放”为目标,实现交通可持续发展。以上海交通能耗监测数据为例,2005年交通能耗为1786万吨,到2015年已经上升到3200万吨,年均增长率约为8.2%,节能减排形式非常严峻。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节能减排在交通规划中的重要性更加明显。在交通规划中,宏观和微观方面都需要实现合理、科学的监测统计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宏观方面为实现发展目标,控制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微观方面校正司机个人驾驶行为,实行绿色出行导向。但是,在城市交通规划中,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首先,交通数据量庞大,想要得到具体能耗排放量难度较大,数据无法为宏观设计提供支持。其次现有检测体系虽然重视环保,但是缺失关键算法和参数,难以为交通规划提供数据支持。最后没有建立符合需求的本土化数据体系。

城市想要实现低碳交通,需要从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和管理支持等多方面角度进行分析,文中重点分析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例如城市交通规划中常采用的智能化技术包括智能化红绿灯技术、能耗感知技术、高分辨率仿真技术等。

(一)常见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引导出行,能够减少能源能耗[1],不少城市已经在交通规划中引入智能化技术。车辆能耗排放感知技术是当前大力发展技术之一,主要监测交通运行数据、车辆基础数据、污染物排放数据等。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些监测数据还存在数据孤岛情况,并不能实现质量监控。多维感知技术以海量数据为结构基础,交叉融合各类数据,测定能耗、污染物排放等。上海从2005年开始,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引入智能化技术,建设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已经初步完成阶段目标。所有公交车和出租车安装车载信息系统,同时在中心城区安装车辆检测设备,采集饱和度、车辆以及其他数据,提高交通信息化服务水平。智能化红绿灯是很多城市交通规划中重点设计环节,对缓解交通拥堵、实现节能减排有重要意义。以交叉路口为例,常用四相位方式放行,不同相位按照顺序切换,减少缓冲警告,右转车流与人流分开设计。在设置红绿灯时,安装传感器,采集相关参数,调整放行时间周期,采用固定周期调整和时间比例调整相结合的办法,自动调整交通参数开放道路。采用智能化红绿灯技术能够减少车辆延误12.74s/辆[2],大大缩短车辆延误时间。高分辨率仿真技术解决节能减排中的微观规划和评估问题,以基础设施为基础,建立仿真模型,评估一定范围内环境变化,在使用中还需要提高辨识度和真实性。鉴于交通数据量庞大,节能减排分析难度较大,海量数据分析挖掘技术开始应用其中,实现微观监测数据的评估。交通规划监测体系设计中,应用此技术能够实现数据监控。如云技术,提高了监测时效性和扩展性。北京城市交通规划中,已经利用该技术设计监测平台,采集和处理数据。城市交通规划节能减排设计中单独依靠智能化技术仍不足以达成目标,政府还需要重视低碳化运营,执行一系列排放管理政策,加强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应用的扶持,同时贯彻低碳交通战略,解决供需矛盾。

(二)交通统计监测体系设计应用分析。

交通统计监测体系建设实现交通系统预测和预警,达到节能减排目的,为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做出巨大贡献。规划设计中引入智能化分析技术,编制年度能源类型,并划分能耗清单,监测不同时间能耗排放变化,为重大交通政策开展提供数据支持。如北京设计了海量数据分析挖掘技术框架,分布式采集数据,动态接收数据,对数据进行流失计算。单一的智能化技术的作用有限,规划中,需要全方位考虑,设计其他数据监测系统。北京节能减排统计和监测平台数据设计包括数据采集平台、处理平台、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支撑平台,并根据车型设计不同检测系统,如公交检测分析、旅游车辆检测系统等。交通管理部门综合考虑车辆结构、排放强度和车辆数量等,提出不同的规划方案,对数据进行有效分析和预测,得到节能减排相关指标。同时提出发展策略,控制能耗总量。在国外驾驶行为监测基础上,设计监测-诊断-评估体系,持续监测汽车能耗,得出不同车型能耗,并根据此设计整体培训体系,应用实践发现培训后车辆百公里能耗下降7%。

总之,城市交通规划中引入智能化技术能够逐渐实现节能减排,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不断建立符合本地需求的智能化监测体系,不断提高交通网络信息化建设,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

作者:蔡蕾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三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迫在眉睫的大事。本文重点分析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及影响,并提出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建议。

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

主要包括农村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所产生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问题。在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中,毁林开荒、耕地占用、过渡放牧等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我国年均土壤流失50亿吨,土壤侵蚀45.2亿吨,至2014年,我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达261.16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总面积达172.12万平方公里。分别占我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7.3%和17.9%。

1.2农业生产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等化学物品的使用在促进农产品增收的同时,也对农村土壤和水体都造成了极大地污染。农药残留不仅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组成,经过渗透作用还会污染地下水,经过雨水冲刷也极易污染地表水,流入江河湖海,最终危害人类自身。

1.3农村日常生活造成的环境污染。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多,日常消耗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垃圾种类增多,数量加大。而当前农村垃圾的分类、集中处理能力弱,垃圾肆意堆放、随处可见,严重污染了农村环境,可降解垃圾的分解也滋生了很多病菌。

1.4农村工业造成的环境污染。

近年来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城市对于乡村的拉动作用,农村中引入了大量的工业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都是具有严重污染性或是自然资源导向型工业,由于其产业性质及生产方式的不合理,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2.1农业产业生产水平受到制约。

首先,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使得农作物生长的基本载体逐渐丧失,会导致农产品产量的下降。其次,农业及工业生产中造成土壤、水体的污染,使得农作物的质量降低。此外,在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地区推行新型绿色农业需要更大的成本,不利于适应当前市场需求。

2.2资源开发的机会减少。

政府对农业的粗犷式经营管理,使得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毁林开荒、过度放牧现象严重;城市工业的进驻也占据大量耕地,不断加大对农村林业资源、矿产资源的开采,这都直接导致了农村自然资源的加速消耗,使水土流失现象的加重。

2.3居民健康水平下降。

农村生态环境的污染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村经济主力-农民的健康水平,农村生活区的空气、水体污染,容易引发各种突发性和慢性病。近年来,农村传染病不断发生,地方病和寄生虫病肆意横行。不仅使农村家庭的医疗负担加重,生活质量、身体素质也会下降,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1缺乏环保意识。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农民一般只在乎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坚持使用化学药品,造成大量的化学药品浪费、乱丢乱弃的现象,污染了水土,危害人类健康。在居住场所内,随意堆放垃圾,严重污染了水体、大气。

3.2生态环保机制不健全。

我国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完善的环保体系,严重制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展。政府官员之间的“权、责、利”的不统一,环境执法管理体制分机构、多部门、多层次,执法力度弱。地方上实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方式,重视经济成果,环境保护机制缺乏合理有效的监督管理,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3.3片面追求经济发展。

以牺牲生态环境而取得经济利益,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最直接的经济原因。政府、农民和企业都是生态环境破坏的参与者。政府在发展规划中引入污染、耗能企业,对生态环境问题不加重视;农民只重视最终的经济收益,缺乏环保意识;工业企业一昧地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为企业追求的目标,缺乏环保责任心。

4.1提高环保意识。

首先,改变政府的观念,依据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地方产业发展。具体可以对地方官员的业绩考核严格实行“绿色gdp”法,使其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大农村基础环保设施投入,加强环保宣传。其次,提升他们的生态素养。加强对农民的农业技能培训,加强街道卫生文明建设。

4.2加大立法、执法力度,加强环境监管。

加快建立并实施各种环保法律,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使农村的经济活动在环境保护法律的规范下有序进行。借助科学手段对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行严格详尽的测评,对污染物、污染程度做仔细分析,适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污染物进行治理。

4.3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加强污染治理。

合理调整农村工业的区位布局,使其与村镇建设相适应。积极引导乡镇企业形成集聚效应,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并形成产业链,对污染进行集中处理。当地政府要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引进绿色环保产业,对于高耗能的、有污染的企业提高准入条件,排放未达标的企业一律不准进入和关闭整顿。

4.4推动科技,发展绿色生态农业。

为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当前农村地区在发展中要适当引入新型环保科技,促进节约型生态产业的构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力鼓励新品种、新科技的研发,加大对高产优质种苗的种植。促进土地制度的改革,鼓励集中经营、规模化生产,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促进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吕军,尹伟锋,侯俊东.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区农村生态环境变迁规律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10).

[2]施思.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6.

[3]李红梅.社会主义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1。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四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工程,不仅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关系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主要探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对策。

水利水电;生态环境;影响及对策。

水利水电工程通常不直接产生污染问题,属非污染生态项目,其影响的对象主要为区域生态环境。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区域一般可分为库区、大坝施工区、坝下游区。库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水库淹没和移民安置、水库水文情势的变化,受影响最大和最为重要的通常是生物多样性、水质、水温、环境地质、景观、人群健康、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因子,受影响的性质多数为不利影响;坝下游区的环境影响主要源于大坝调蓄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受影响的主要是水文、河势、水温、水质、水生生物、湿地资源、入海河口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因子,影响的性质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的范围因区域的特点不同各异,有时可延伸至河口区。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影响,有些是不可避免的,有些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可以避免或减小。水利水电工程环境管理是避免或减小工程不利环境影响的有效方式,而环境监测则可为工程的环境管理提供依据。因此,制订水利水电工程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是工程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内容,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初步设计阶段的环境保护初步设计中均需要详细地拟订并列出有关内容。

2.1因水库淹没,库区移民安置中毁林开荒将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当及生活环境改变,移民生活不安定会产生一些社会问题。在我国人多、耕地少的条件下,应尽量减少水库的淹没损失,对库区内尽在高水位时才被淹没的土地适当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2水库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库岸崩坍,诱发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势变化对坝下与河口水体生态环境产生潜在影响。岸坡浸水后,岩体的抗剪强度降低,在水库水位降落时,有可能因丧失稳定而坍滑。将给工程的正常施工和运行带来极为不利的后果。

2.3水库蓄水后,会引起库周围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土地盐碱化等。

2.4水库蓄水后,因水流变缓,水体稀释扩散能力降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增加,库尾与一些库湾易发生富营养化。

2.5一些水库蓄水后,水温结构发生变化,可能出现分层,对下游农作物产生危害。

2.6水库淹没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活环境;修坝对水生生物特别是洄游性鱼类将产生直接影响。

3.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人口等进行调查。其次就是根据调查的结果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的环境能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并预测造成影响的程度。最后对拟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对水利工程建设进行综合评价就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从整体上评价拟建工程的各要素和过程可能对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及改变程度,为比较选择方案提供依据。

3.2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我们要把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到水利建设工程的各个环节之中。在水利工程的设计阶段,我们应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为植物生长和动物栖息创造条件,同时为鱼类产卵提供条件以及为鸟类和水禽提供栖息地和避难所。在工程的建设阶段,应优先考虑采用环保的技术措施,在水利工程建设时,要采用有利于植物生长、动物成长的环保材料。在水利工程完成阶段,应建立水利工程环境影响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进行环境跟踪评价,发现有明显不良影响的,应及时采取改进措施,把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水平。:。

3.3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为防止和缓解水利工程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及生态平衡的破坏,应尽快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对该区域的经济造成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而且依靠当地自身的能力很难使生态得到平衡,经济得到发展。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建设方面,应实行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损害,谁补偿”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的主体及补偿的范围。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应在水利工程建设资金中提留一部分资金,用于对当地的生态进行补偿,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的生态平衡。可以说构建生态补偿机制,还原生态以价值,不仅是缓解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破坏,而且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

水利工程的生态影响问题,实质上是人与自然关系在水利上的具体体现。从水利实际看,任何一项水利工程基本质都应该是生态工程,水利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保护生态是水利工作的应有之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和处理。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五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产业结构、公众参与、环境管理、队伍建设、环境规划、环境投资等方面对当前环境保护中面临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经济发展在给人们提供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享受时,也给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近几年来,通过环境保护与治理,环境质量恶化的趋势基本得到控制,局部地区环境质量逐步得到改善,但环境保护依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环保工作任重而道远。

环境保护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过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矛盾又协调统一,是相互发展的整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整体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环保工作的形势依然严峻,将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1、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目前,中国经济增长中面临的产业结构非常不合理。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提供的经济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的gdp中三次产业构成是14.8%、52.9%、32.3%,低收入国家的三次产业构成平均为24.8%、25.1%、50.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少于中国的只有少数几个国家。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对资源的粗放利用,导致原材料和能源资源的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透支十分严重。2003年中国消耗的原油、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和水泥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而创造的gdp仅相当于世界总量的4%。可以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增长付出过高的环境代价,是大气、水资源等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之一。

2、公众环保参与度不高。公众是推动环境保护事业向前发展的社会基本力量,没有公众层面的广泛参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是不可想象的。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发布的《2005年中国公众环保民生指数》报告显示:以百分制为刻度的中国环保民生指数为68.05分。这份报告数据显示,只有16%的公众知道,“12369”这个全国统一的环境问题免费举报热线电话,其中只有9.2%的打过电话;不到1%的人表示家中从不使用塑料袋;1/5以上被访者不知道自己享有哪些环保权利;公众参与环保的行为以个人空间浅层次参与为主。调查数据说明公众环保关注度很高,但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还不强,国家在法律层面上保障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力度还不够,政府在扩展公众参与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活动也有待加强。

3、环境管理偏重于末端治理。在环境管理实践中,人们往往习惯于末端治理模式,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结果不能从源头上减少原料的消耗,中间环节上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最终减少资源废物的排放,实现总量控制目标。根据循环经济理论,我们知道“生产过程末端治理”模式实际上是“先污染后治理”,强调在生产过程的末端采取措施治理污染,结果治理的技术难度大,治理的成本高,很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

4、环保体制与队伍建设不够完善。在管理体制上,根据规定我国地方环保由各级政府负责,基层环保的人事权和财务权都在地方政府手中,而环保总局对各地环保部门只有业务上的指导关系。这样常常使基层环保部门在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发生利益冲突时,处于尴尬、被动的局面。在环保队伍建设上,基层环保人员数量及业务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缺乏必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在经济发达地区,基层环保管辖范围不断扩大,但在行政村还未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配备环保专管员,使得基层环保直接监管污染企业显得力不从心。

5、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环境规划落实不到位在经济发展中时有出现。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中心,通过规划可以把各部门、各行业、各区域的环境管理有机的联系起来,全面落实环境目标和决定。实践证明: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是防治与减轻环境问题的最有效的也是最经济的根本性措施。但现实中环境规划未得到与经济、城建规划同等地位。城镇经济发展中暴露出工业布局分散、分布不合理的问题,也不利于实施环境污染的集中防治,增加了集中治理和环境监管的难度和成本。

6、环保投融资体系未建立。环境投入是改善环境质量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量的投入,环境规划和环境目标就无法实现。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对污染控制基本上没有投入,对环境基础设施的投资也非常有限。从80年代起中国环境投资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尽管如此,由于前期投入较少,中国污染治理投资存在大量的历史欠帐,中国积累的环境问题难以通过当期环保投资解决。在投资主体方面,长期以政府作为环境投资主体的局面,已不适合经济发展的要求。此外,许多资料显示,由于环境决策的不科学、环境规划的不合理、环境管理的不到位,我国现有环保资金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

1972年,在斯德歌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开启了世界各国共同保护环境的征程。在3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要实施源头预防、全过程控制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要采取各种措施,坚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1、加快产业结构优化。不同产业的污染强度不同,带来环境后果也不同。在相同的经济规模下,第二产业污染物排放强度最大,第三产业最低。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如果产业结构能成功地实现由资源消耗型、污染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和清洁产业转换,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有可能保持稳定下降。所以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为更好地降低污染物总量,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大力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和发展生态工业,形成产业互补生态链。大量事实证明,如果能最大限度地把资源、能源转化为产品,减少排污,将会从根本上控制和解决环境污染。

2、提高公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首先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要让公众了解自身的环境保护知情权、参与权、检举权和监督权,以便充分行使这些权利。其次要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加强环境信息的发布及时公开政府和企业的环境行为,这是公众了解和监督环保工作的必要条件。如江阴市从2002年开始实行的企业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张家港市的乡镇政府环境行为信息公开化制度。通过环境信息公开化,让企业、政府及有关部门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此外,要注重发挥环保社团和民间组织的作用,积极发挥他们宣传环保、实施环保的职能。

3、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环境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能顾此失彼。在运用环境管理手段时,不能只偏重于传统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更应该将其与法律手段、信息化手段、科技手段等综合使用,充分发挥各种手段的优势,以达到最佳环境管理效果。要认真学习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加大环境保护工作力度,重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环保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环保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以促进产业结构、区域结构的优化。

4、加强环保队伍建设。从目前来看,环保系统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双重领导体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为此我们必须注重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重点加强环保业务和技能培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提高战斗力。在新形势下,原有的环境监管体制已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创新一种全新高效的环境监管体制。要细化环保职能,充分发挥监管与服务职责,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环保监督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探索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村、重点企业中建立环保办公室,配备环保专职人员。

5、推进农村“三集中”。针对乡镇面源污染问题,可通过开展农村“三集中”工程,即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居住向集镇(社区)集中,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为此,要加大环保资金的投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通过环境综合整治,为群众提供一个清洁优美的环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按照“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以“三集中”为工作目标,完善配套基础设施,美化城镇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尤其是环境规划,要从本质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形成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生态良好的农村新面貌。

6、建立环保投融资体系。环保投资的增长对促进环境治理、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按照传统的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模式,很难满足新时期环保工作的需要,应该转变思路,在政府、企业、公众之间重新划分环境保护事权,建立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具体可从三方面入手。一是政府要为多个投资主体的融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要放开市场,敞开城门。向外资、内资、团体、个人全方位开放,让公益事业大家来办。三是要鼓励竞争。让多种经济成分,多个市场主体进入市场,提高环保资金的使用效率。最终形成以政府投资为引导,市场筹资为手段,群众投资为主体的多元投资机制。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六

生态环境为人们生存和发展提供基础条件,加强林业建设有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林业的建设和发展非常重要。本文从分析影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因素入手,研究如何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期能为林业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参考。

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精神生活的满足,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也日益增强。从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到我国推出植树造林的政策,环境保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要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我国依然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采取科学的措施保护林业和生态环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环境保护方面都还有很大的差距[1]。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力度大,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森林资源的匮乏是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调查显示,与西方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森林面积的人均占有量在世界范围内仅达到了世界人均森林面积占有量的20%左右,而且人均森林储存量仅是世界人均森林储存量的10%,这表明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较少,林业资源匮乏。但相关人员并没有掌握这一情况,不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制约着我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1.2相关政策不健全。

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投资力度不够,未采取积极措施奖励积极参与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人员,也未采取强硬的措施处罚破坏环境的人员,导致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不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政策不健全,生态环境投资不到位,我国并未足够地重视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难以有效开展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使林业生态环境破坏行为一直屡禁不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必须增强民众保护林业生态环境的意识,各级政府都应出具有实施力度的政策和策略真正地对林业进行保护。

尽管我国在草原植被保护、土地荒漠化防治,以及水土流失治理上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仍然十分严峻。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工作不到位。因此,在看到显著成绩的同时,还应加快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进程,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由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不认真执行任务的人,应采取措施严厉地惩罚。

2.1树立科学的观念。

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灾减灾和美化环境等都是森林的功能[2]。作为生态系统的核心和主体,森林的覆盖层厚,占地空间大,具有其他动植物都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如果没有森林,人类将无法生存。因此,人类应树立长远的发展观念,从全局考虑,完善局部,改善林业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森林资源。

全球气候的变暖,温室效应的不断加剧,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应该如何保护林业,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从目前林业生态环境中出现的问题来看,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还有很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因此,为让人们的保护意识得到加强,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应积极落实政策,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不断完善林业生态保护工作机制。火山爆发、地陷、地裂、台风暴雨等自然现象的发生都是由地球及相应的自然力作用导致的。而水土流失、山体滑坡等的发生,很多是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鱼类及微生物大量死亡则是由于污水污染了河流、湖泊和海洋;工厂的排气、排烟影响了大气层及气温,从而引发酸雨。这些人类活动都会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为此,人类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而置环境保护于不顾,应总结经验教训以使下一代拥有美丽、干净、纯净的生态环境[3]。

2.3多方面合作。

我国针叶林大量增加,而天然林日益削减,原因就在于人们对天然林的认识和了解不足,误以为天然林是自然生长物因此不需要计价,从而肆意砍伐天然林,且砍后用火清杂炼山,种上杉木等。目前,矿山开发、露天矿的开采混乱,征占林地现象严重,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这种不良现象和错误行为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各部门应通力合作,避免毁坏林地。无论是开发还是建设,都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对于不按照要求执行任务的,必须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予以治理。

2.4转变经营机制。

产业型和事业型是现代林业的两大类。产业型林业又被称为“商业林业”,适用于产生经济效益,主要是为社会提供林产品;而事业型林业被称为“公益林业”,主要用于产生生态效益。当前,保护和发展林业的社会力量不多,资金投入也较少,导致林业发展出现了资产、资金和资源不足的问题,阻碍了天然林的保护。为此,应充分利用政府出台的政策优势,通过政府的财政投入,加强林业保护与环境建设工作。各级政府应进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投资预算,引入先进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加大资金投入,促进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5实施“科技兴林”战略。

所谓“科技兴林”策略,就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利用科技资源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4]。节水和抗旱造林技术、森林病虫害防治技术、鸟类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技术、林木良种丰产栽培技术等技术应得到相关部门的推广和应用。要想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林业,各级部门应采用先进的实用技术,并将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开展封山育林,促进天然林的迅速发展。同时,利用技术改造现有大量的针叶树低产林及老头林,对单一的林分结构进行改造,强度或适度间伐,以促进林业的更好发展。

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紧密相关,因此,应加强对林业的建设和保护来维持生态平衡,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人们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执行力度。不能片面地为了经济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这是得不偿失的错误认识和短视的行为,不值得借鉴。人们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促进林业发展,让林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与保护工作相互协调,在促进林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过加强对林业的建设,健全林业建设保障制度,合理利用林业资源,这样才能促进我国经济更好、更长久发展。

[1]金瑞林.环境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2]蔡守秋.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法制建设[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7.

[3]雍文诗.林业建设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6.

[4]云南大学生物系.植物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七

草原的环境自然优美,是一个令人心向神往的地方。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在这种背景下,逐渐出现了草原退化和生态环境失衡的情况,虽然人类社会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提升,但是由于对草原的过渡破坏和环境的破坏,如果不将这种情况进行调节和改善,那么人类将面临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多的报复,最终只能自食其果。因此现阶段对生态环境进行治理,加强对其的保护尤为重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针对草原畜牧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展开研究,希望对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更大帮助。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人们一直在对实现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方式进行研究和分析,这项工作却始终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需要将环境作为代价。但是为了解决这种,就需要我们在进行经济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特别是草原环境对我们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产生的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通过采用更为有效的策略对问题进行合理解决,最终更好的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给人们更舒适的生活和发展环境[1]。因此,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就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草原作为一种环境的天然屏障和保护伞,它的存在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经济和畜牧业的发展,同时草原的存在还将有效预防或减少自然灾害出现的可能性,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影响和帮助。因此处于这种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下,怎样更好的将草原建设工作进行开展,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就将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探索工作。只有将草原生态环境进行良好保护,才能更好的对我国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从而对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同时,由于草原中的植被根系相对发达,因此其对土壤有着极强的稳固作用。在草原中,茂盛的叶子能将风雨对土壤的侵蚀进行阻挡。而土壤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由于频繁活动,因此土壤会由于其运动而变得疏松,对于雨水的吸收效果良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减少地表中水分的流失,更好的保持水土平衡[2]。但是如果在长期的人类发展过程中,这种有序的生态系统结构遭到破坏,就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严重的威胁,最终将产生草原退化、土壤沙化、水土流失和环境问题,对人类将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

2.1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提升认识。

理念是行动的先知环节,同时也对行动有着明显的主导作用。因此,要想将草原生态环境工作进行有效开展,首先需要对宣传工作进行加强,通过这种方式加强人们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认识,充分了解这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今后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加强对草原生态保护工作的宣传,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增强这项工作对人们生活的积极作用和影响。以此更好的激发群众投入这项工作,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相关措施的应用,从而加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系统的健全和提升。

2.2进一步加强对草原建设的资金投入和建设投入。

在对草原建设的投入进行加大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当前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做到因地制宜,采用分类指导的方式,对出现退化的草场进行改良和治理,对人工草场进行大力兴建,通过这种方式对生产条件和环境进行改进和完善。此外,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将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更改,通过科学的生产方式,加强对放牧方式的更新和完善[3]。牲畜的饲养必须按照相关的国家规定或是地区规定,适当的运用增草或是减畜的方式,尽可能实现草原和牲畜共同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当前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要想得到完善和发展也不是在一夜之间能实现的。因此在这种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引起重视,充分做到自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尽可能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这种方式更好的实现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希望通过上文的研究,对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能做到更合理的解决,最终实现草原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还给人们更舒适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帮助。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八

“两个中心”国家战略的确定,为建设国际经济中心城市提供了新的动力。但同时也要看到,还存在着一些软肋制约着的国际化进程,如城市交通拥堵。尽管各界为疏解交通作了大量的努力,但交通拥堵加剧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市民当前感受最深最大的民生问题之一。疏解交通必须打破“以交通论交通”的传统思维,从优化交通政策着手,寻找新的解决思路。

城市交通拥堵根源于交通供给与交通需求的不平衡,即道路交通供给满足不了交通需求。因此从理论上讲,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本政策可以分为以下三类:(1)交通供给增长和完善政策,通过道路和交通设施的增加及完善来满足交通需求;(2)交通需求引导和控制政策,通过鼓励交通需求转向大容量的公共交通,并对个体机动交通(主要是小汽车)的使用和拥有采取控制和引导,达到更高效率地利用交通供给设施的目的;(3)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政策,通过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引导交通需求与供给的区位变动,从而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更合理的分配。

对伦敦、巴黎、东京、纽约、新加坡和香港等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发展的规律表明,世界大城市在解决交通问题的过程中都积极地运用交通供给、交通需求和空间结构优化三类政策。世界大城市不仅建成了较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而且无一例外地采取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包括建设轨道交通,倡导公交优先,同时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进行调控,等等。在空间政策方面,世界大城市都趋向于通过卫星城或新城的建设,疏解集聚的城市人口、产业和功能,借以缓解中心城的交通拥挤。从世界大城市的交通实践效果来看,三种政策各自都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大城市之所以综合运用三种策略是因为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的。世界大城市通过几种策略之间的协调与配合,来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对于我国大城市的交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目前市所实施的交通政策,以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为主,空间政策力度非常有限。

自1990年代以来,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交通供给,由于投资力度加大,交通设施供给水平得到了显著地提高。201x.年全市道路通行能力达到1521万h。201x年底,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1km,车站总计95座,居全国前列。但由于道路框架基本定型,道路供给量增速趋缓,道路里程年均增长率由12%(1996~2000年)变为5%(2000—2004年)。

交通需求政策可以分为公共交通优先和个体机动车控制两类具体策略。积极倡导公共交通优先,包括增加公交车辆和线路、设立公交专用线、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完善公交基础设施等。但是由于缺少其他相关措施的配套,公交优先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公交运行在准时性、便捷性等方面差强人意,居民对城市公共交通服务不满意率仍然很高。市中心城的公共交通出行比重达到36%,与伦敦的72%、东京的87%、香港的90%相比,还明显偏低。在个体机动车控制方面,从1986年开始以私家车牌照拍卖来控制小汽车的保有量,这一政策的实施虽然饱受争议,但在限制私车数量的增长和缓解城市通压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在空间策略方面,力图改变典型的单中心结构,以降低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事实上,早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编制的大都市计划中就已经主张在城市周边建立卫星城镇,以实现人口的“有机疏散”。之后各轮城市总体规划都对卫星城建设提出了改进措施。在《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中,提出“多轴、多层、多核”的市域空间格局和11个新城的建设主张。“十一五”规划提出了“1966”城镇体系,拟建设9个新城,来打破单中心格局。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无论是卫星城还是后来的新城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并没有对中心城交通疏解发挥较好的作用。

无论是分析现状还是预测未来,当前以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为主的交通政策越来越难以缓解的交通拥堵问题。

由201x年市中心城区交通运行状况评估分析来看,市中心道路通行能力201x年比2005年提高5%,交通需求同比增长10%,交通供给与需求不平衡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未来趋势来看,中心城区建设格局与道路网络基本成型,交通供给增加能力非常有限,但交通需求增加潜力巨大,因而单凭增加交通供给来缓解的交通拥堵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当斯定律早已指明这一道理:新建的道路设施会诱发新的交通量,而交通需求总是倾向于超过交通供给。

从交通需求政策(包括公交优先和小汽车牌照拍卖)实施效果来看,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上升缓慢,而个体机动交通比重(包括小客车和摩托车)增长迅速,1995—2004年间,公共交通出行比重仅上升了3.7个百分点,而个体机动交通方式比重则从7.9%提高到16.5%。预测未来,前景并不乐观。首先,受限于当前和未来的地面道路供给量,在个体交通没有得到很好控制之前,地面公共交通优先存在客观限制。其次,轨道交通受建设周期长以及服务半径限制,其作用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不可高估,即使是轨道交通网密集的伦敦这样的发达国家大城市,交通拥挤问题依然严峻。再次,比照发达国家大城市,目前的私人汽车拥有率还很低,还有巨大的上升空间。如果对小汽车的拥有和使用实行严格控制,不仅与汽车产业发展目标有矛盾,更重要地是会引起汽车消费者的抵触,在实践中产生种种冲突。当前国内众多特大城市中只有顶着重重压力实施了私家车控制。改变私家车消费观念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长期艰难的宣传引导,而其中的时间成本是特大城市的交通所不能承受的。

综上分析,交通供给政策和交通需求政策的`效果不足以从根本上缓解的城市交通拥堵,还必须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角度出发,探索交通疏解的空间政策。事实上,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已成为制约交通效率提高的瓶颈。

城市土地利用是城市交通产生的根源,而反映城市土地利用空间属性的城市空间结构则决定了交通流向乃至交通量。从当前的城市空间结构来看,单中心的格局与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失衡是交通拥堵加剧的重要原因。首先,的城市空间都属于典型的单中心结构,城市空间发展沿建成区边缘向外摊大饼扩展,或沿主干道(或河流)延伸成带型结构,人口和城市经济活动高密度布局,人口和交通需求过度集中于中心城区,从而加剧了交通拥挤。其次,原本相对均衡的就业一居住空间配置正被逐渐分化的就业主导区和居住主导区所替代,职住分离现象凸现,具体表现为,核心区和紧邻外围区以服务业就业为主导功能,多数外围区和近郊区以居住功能占主导,市域北部远郊区又是以制造业就业为主要性质,而南部远郊区则是居住为主导功能。交通层面上的后果是,跨区交通出行增加,平均出行时距和距离上升。

3.1交通供给政策以完善交通系统和道路网为重点。

交通供给政策应从单一追求供给增加向优化供给结构转变。通过城市和交通的合理规划与管理,在增加城市道路的长度和面积的同时,完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和交通设施,配备高新技术手段,高效利用有限的道路及土地资源,尽可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

3.2切实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完善小汽车控制政策。

很多世界大城市公交分担率高达60%以上,公交比照上升空间很大,关键是落实相关的公交优先政策。另外,除了通过拍卖车牌控制小汽车的拥有量增长之外,还可以运用小汽车使用限制策略,如通过提高汽油税、道路通行费和停车位的价格,或者在市中心拥堵区采用电子计费系统分地段和时段收取“拥堵费”等措施提高小汽车使用成本,以此来控制小汽车的使用强度,达到缓解交通压力的效果。

3.3强化空间结构优化策略。

交通供给政策和需求政策只能暂时缓解交通压力,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要彻底的解决这一难题,就要从城市空间结构上着手。我国的人地关系和土地资源稀缺性的特殊国情也决定了这个特大城市要解决交通问题的未来出路在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而不是不切实际的追求供需平衡。

典型的空间结构政策包括:建立多中心的城市空间体系来疏解中心城区的交通拥堵和促进居住和工作的就地平衡以减少交通出行距离。对于多中心策略,可以通过强化徐家汇、五角场、真如和花木副中心的建设来分担中心区过高的就业密度,疏解市中心区通勤交通压力。但由于副中心仍然处于中心城区内,难以起到真正疏解交通流量的作用。要彻底的解决这一问题就要从市域层面上优化空间结构,即以新城建设为依托,在整个市域范围内建设多中心的空间格局,把交通从中心城区疏解出去,以釜底抽薪的方式从根本上解决中心城区的交通问题。对于就业与居住均衡策略,要求在未来城市规划建设中,减少大尺度的功能分区,尽可能地实现就业与居住功能的混合,为促进人们职住临近创造条件,在源头上减少长距离交通量的产生。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九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城镇化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伴随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虽然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一大发展战略,但是生态环境保护同等重要,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对策进行研究,可以更加科学的制定城镇化发展战略,也可以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简要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对城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环境问题伴随出现,有日趋严峻的矛盾存在于城镇化建设及当地生态承载力之间;国家在相关会议中明确指出,需要充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遵循绿色、循环及低碳发展理念。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对城市产业结构科学优化,转变生产方式,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1.1加速转向减速。

通常情况下,城镇化快速推进、加速及减速时期内城镇化率分别为30-70%、30-50%、50-70%区间;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我国工业化程度的提升,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有着越来越高的城市集群程度,属于快速推进阶段;到了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超过了50%,在之后的发展中,城镇化建设速度将会逐渐减慢;在未来几年内,我国城镇化依然会有年均0.8-1.0百分点左右的提高幅度,到了2020年,将会达到60%左右区间。因为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有着差异化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东部及东北将会逐渐减速,而中西部则依然保持加速状态。

1.2速度型转向质量型。

目前,我国城镇化建设有着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却没有较高的质量,没有有效协调城镇化建设速度与质量之间的关系。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是改造更新现有城市,也就是再城镇化,另一个方面则是农村地区实现城镇化。我国再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及时改善与提高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甚至还有两头倒的问题出现,平时居住于简陋的棚子里,干活之后居住于新建楼房中;而在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实施中,则对人口数量的城镇化过分强调。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我国城镇化的推进速度依然较快,但是重点需要放在城镇化质量的提高方面。因此,就需要同等重视城镇化建设速度及建设质量,同步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逐步实现城乡共享融合和一体化,将新型的城乡关系给构建起来。

1.3不完全城镇化转向完全城镇化。

农民进城之后,在短时期内依然具有较低的市民化程度,因此,不完全性是我国城镇化的一大特点。只有对农民市民化程度进行提升,方可以由不完全城镇化转变为完全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实现,除了表明一部分社会阶层开始过渡为另一部分社会阶层,不单单只是从农业户口转变为非农业户口,还能够集中体现一个地区社会进步状态;也可以将其称之为就地城镇化,就是向农村输入城市或现代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教育方式等,有比较深刻的经济原理及社会机理蕴藏其中,要将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经济及现代文明权益赋予给农民,将城乡居民经济利益的不平等性给有机消除掉;通过农民市民化的实现,可以对农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文化价值观、生活习惯以及政治参与意识等诸多方面进行统一,将他们之间存在的心理隔阂给消除掉,城市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实施中,保证农民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

2.1耕地危机。

众所周知,我国有着十分辽阔的地域面积,在世界农业人口中,我国农业人口可以占据到三分之一左右的比例,但是我国只有有限的耕地资源,没有足够的后备资源,我国人均耕地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这个问题更加严重,挤占、污染以及浪费了大量的耕地资源,出现了短缺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城镇化建设中,农村人口涌入城镇化,城镇规模越来越大,开始将开发区、新区等建设于城镇周围,占用了大量的城镇边缘区土地,浪费了耕地资源;虽然将诸多的开发区和新区给建设起来,但是没有相应的经济发展速度,无法获得相应资金,导致土地占而不用的问题比较严重。随处可见的烂尾工程、工业区等,都体现了土地资源遭到浪费。还有就是在城镇化发展中,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但是当地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对其产生了限制作用,没有先进的技术设施及足够的资金,没有科学处理三废,在较大程度上污染到了周围的土地资源及生态环境。同时,因为在短时期内改变农业生产方式,过度开发耕地资源,盲目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土地结构也遭到了破坏。

2.2水体环境。

改革开放之后,工业程度日趋提高,同时,诸多方面的压力限制到生产发展,开始滥用农药,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地面水和地下水的总量及质量;向水库及河流中随意的排入城镇建设过程中的各个领域污染物,包括生活、生产、交通运输等诸多方面,水资源的质量急剧下降。还有一些城市,没有处理陆源污染物,就向江河湖海中直接排放,对水源造成了严重污染。根据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富营养化问题出现于全国超过75%的湖泊当中,有90%城市的水域出现了严重污染问题,南方城市有一半以上的缺水问题是水污染造成的。相关部门调查了我国诸多城市的地下水,发现大部分都遭到了污染,甚至属于重度污染状态。在水体污染的基础上,水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均衡也是重要一个方面,城镇化建设中,人口数量越来越多,排放了更多的生活和工业污水,有更多的用水量,将污水排入江湖之后,如果不能净化,生态系统的循环性就会遭到破坏,污染水体,导致生态平衡问题的出现。我国人均水资源在世界中处于较低的水平,城镇因为有着更大的用水量和较多的浪费污染问题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峻。

2.3大气污染。

煤烟型是我国城镇主要的空气污染,二氧化硫和烟尘是主要污染物,小城镇就具有十分严重的大气污染,甚至我国排放总量的一半以上是乡镇企业的烟尘与粉尘;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机动车辆数量不断增多,加剧了机动车尾气污染,增加了大气污染范围和程度。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大量的废气及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产生于日常生活生产中,除了大气污染之外,局部小气候甚至还会遭到改变;根据调查发现,近些年来,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处于不断降低的状态,各地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雾霾问题。

2.4固体废弃物污染。

在固体废弃物方面,主要来源为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城镇化的推进,城镇人口越来越多,有更高的生活水平,那么就出现了更多的生活垃圾。因为小城镇没有较大的规模,就会高度集中人口,制约到城镇生态环境,出现生活污染;而乡镇企业发展及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则会有诸多的医疗卫生垃圾、生活垃圾及商业垃圾产生,小城镇没有因为足够的资金,无法无害化处理垃圾,只能够采取堆积、掩埋或者焚烧的处理方式,这样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水、大气、土地等资源遭到污染,人们的生活质量也会遭到降低。

3.1走新型城镇化道路。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清晰的认识到,城镇化的实施,是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要结合城镇化发展规律来推进,人为造城是不可取的,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城乡统筹和一体化,构建生态宜居和和谐发展的城镇,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及农业现代化。要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对新型城镇规划科学开展,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给严格遵循下去,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重视发展循环经济,新型城镇的建设,需要将发展循环节约型社会作为一个重点;城镇规划的编制,要积极遵循循环经济理念,深入研究循环节约型社会的发展与构建,编制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制定的循环经济推进计划需要与城镇实际情况所符合,对工作目标与工作重点进行明确,以便能够跨越发展城镇循环经济。

3.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阶段经济发展过程中,有诸多问题暴露出来,那么就需要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完善,对经济发展方式积极转变。国家在相关会议中也明确指出,需要结合现阶段国内外经济新形势,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及效益。要充分重视市场作用,遵循市场规律,将政府的调控作用发挥出来。在政府方面,对行政审批进行减少,避免过多的干预到经济活动,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要对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将现代产业体系给快速构建起来;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和提升,对新型工业化大力发展,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做大做强,对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对环保产业积极扶持。同时,要对消费潜力深入挖掘,促使对外开放水平获得不断提高。将消费、出口以及投资的联动作用给发挥出来,充分发挥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将创新驱动战略给切实推进实施下去,促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强化和提升。只有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国民经济素质方可以得到提升,国际竞争力及抗击风险能力方可以得到强化。要将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给尽快构建起来,将企业的主体作用及市场导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要想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积极变革社会经济制度,从人类生存要素转化为生产要素,促使其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得到实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将新的制度框架给构建起来,在管理生态环境时,将其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来进行,并且在市场运行机制中加入进来,对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等大力构建;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监管进行强化,要将农村环境质量状况评价工作积极贯彻实施于城市化进程中,对城市化对区域环境质量的影响及时掌握,并且向公众公布。深入监测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环境质量;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对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和修订,以便能依法开展工作,部分行业具有较高的耗能和污染,那么就需要将更加严格的产业准入标准给制定出来,完善相关效能行业的节能设计标准等。依据我国制定的大范围政策体系,将国内外循环经济试点地区的成功经验给积极借鉴过来,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制度与政策体系,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逐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给构建和完善起来,以便能够对本地循环经济发展水平有机量化,在循环经济发展评估系统构建时,可以着重考虑万元gdp占地、万元gdp二氧化硫排放及万元gdp能耗等方面的内容。

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为人,其设计、建设及管理着城镇生态环境;人的各项行为会直接支配到城镇功能;研究发现,现阶段诸多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就在于人没有较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实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升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要将循环经济宣传及教育工作给深入开展下去,丰富宣传类型和组织形式;将当地的广播影视及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广泛宣传,让公众认识到资源节约及循环经济的作用,对制定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大力宣传,对表现优良的个人或团体大力弘扬,对可耻的资源浪费行为进行曝光,以便促使社会各界能够正确认识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可以将一些专家给聘请过来,定期经常的培训领导干部的理论知识,促使其生态意识得到强化和提高。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必经的一个阶段,因为诸多因素的制约和作用,有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出现,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种情况,需要结合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特点,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策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多方面着手,如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制度体系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来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十

置换身份的党员现交由社区管理,但社区既没有活动场地,又没有活动经费,对其管理只能是空中楼阁,更谈不上信息化、网络化、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据调查,我区50个城区居委会,有30多个每年经费入不敷出,全区社区每年共计资金缺口达23万元。四是无精力,社区干部整天疲于应付。城南方家巷社区居委会主任李立波共包保xx功修炼人员、战退军人、吸毒人员及其它重口对象等10人,均要求一日三访、盯死看牢,仅这项工作就可以耗去其全部精力。对此,红卫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凤梅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抓经济工作都是偷偷摸摸,主要原因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抓。

4、居民生活需求的多样化,现在的社区服务水平难以满足。进入小康生活的居民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而要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多方面的价值实现。据调查,城区居民对本社区的希望、需求是多方面的,除迫切希望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外,还涉及到从居住环境到基本设施,从社区经济到精神文明,从社会秩序到人际关系等等。要满足居民日益增长和变化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社区服务业必须有一个突破性的大发展。而我区当前社区服务总体水平还较为低下,社区服务业投入单一,作为产业发展的运作机制尚未形成。虽然近几年来,区委、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对社区服务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把它作为社区建设工作的重点,但由于有关社区服务的优惠政策相对较少,已出台的有关规定又不能得到很好地落实,限制了社会各方面对社区服务业的投入,使城区目前的社区服务业多依靠政府、集体投入,服务项目多而杂,没有形成品牌和规模,向社会化、产业化、实体化转变的步伐缓慢。此外,社区服务在社区就业安置、城市生活环境、生活秩序,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实现和维护等方面都还没有寻求到有效的解决途径。

上述这些问题,集中反映出这样一个事实:随着我市城市的发展变化,城市中有关的人和事,已经溢出了固有的城市社会的基本结构框架。管理和服务环节上的真空地带和灰色地带越来越多,原来设置的城市基层体制、功能和运行机制,已经严重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新情况、新问题;政府的负担日益加重,各种日常性问题已经不能自行有效化解。因此,市委、市政府及区委、区政府应该把系统化的社区建设作为城市工作的一个事关全局、事关长远的关键和十分紧迫的任务,摆上突出的领导决策位置。

根据**市城市发展规划,近内,城区人口要达到100万,城市的规模将不断扩大,同时,城市改革将不断深入,这都将给社区建设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它强烈呼唤着社区建设的加强,强烈呼唤着城市工作向社区化转轨。新形势下的社区建设,要在政府的指导和帮助下,依靠社区的力量,利用社区的资源,强化社区的功能,加强社区管理,发展社区经济,开展社区服务,优化社区环境,发展社区事业。当前,我区的社区建设经过这几年的成功积累,实质上已经到了新的突破阶段,也是一个质的飞跃阶段。这种突破和飞跃主要表现为四个转向:

1、社区建设的内容转向系统化。我区过去居委会工作,内容主要限于政府所部署的社会行政管理工作和范围还很狭窄的居民自治性事务,近些年社区服务工作范畴不断拓宽,已经从一些社会成员的特殊援助服务逐步扩展到相对广泛的便民利民服务,初步拓展了社区工作的内容。要适应城市化进程,社区建设的内容还要转向为更广泛的系统工程。它应该包括社区经济建设、社区环境建设、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教育建设、社区服务建设和社区安全建设等等。它既包括了传统的社区行政性、社会性工作,也包括了体制变化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许多新的内容;既包括了由街居组织直接抓的事情,还包括社区中应由社会组织、中介组织、市场主体和居民自己去干的大量事情。还可以说是现代城市综合性的社会生志在社区这个局部上的集中表现。

2、社区管理与服务对象转向属地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的深入,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所表现出现的弊端将更为明显,社区面临的矛盾和问题将进一步增加。单位职工更加弱化对单位的依赖,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新兴的多种所有制成份的无主管企业增多;外来人员、流动人员的比例增加;下岗、失业人员增多;老龄人口增多;贫困人群等问题增多。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增加,迫切要求彻底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状态,要求社区管理和服务突破原来较为狭窄的范畴,在工作对象上,不仅面向少数家庭妇女和社会闲散人员,而是面向工作和生活在城市社区的所有单位和人员,也要求所有居住于社区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强化属地化与社区制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生活的社区作为参与社区活动,实现自身权益、形成社会整合的重要基地。

3、社区管理行为转向民主化、互动化。长期以来,我们的街居组织主要是执行上级交办的行政任务。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正所谓上到国务院、下到社区办、政府工作样样干。在这种格局下,居民成了社区组织完成行政任务的简单工作对象,社区组织与居民的社会生活并没有形成一体,法律上所设定的自治实际上难以实现,大多停留在纸上,表现在几个组织机构的建立上,居民对社区建设的参与多为动员式执行式参与,内容上主要为打扫卫生、为民服务、义务巡逻联防、捐衣捐被等,因而居民参与激情不高,参与效果也不好。而另一方面社区的各种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和细化,社区组织力量有限,相当多的社会管理工作是部署多、落实少。如果机制不变,要改变这种状就要大规模地扩大政府的基层力量和职能,给政府造成新的沉重的负担,这不符合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超过了政府承受能力的。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当前行政化的社区体制转向社区制,把社区组织由现在的政府的腿变成社区居民的头,把作为简单的行政区划和行政性设置的社区,转变为具有自我组织性和能动性的地方性社会,从而彻底变革其管理和活动的行为方式。

4、社区经济发展运作转向市场化。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和弥补社区经费不足的原因,我区部分社区居委会特别是村改居社区居委会,仍存在自办经济的现象。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社区居委会要坚决消除自办经济的状况,对所有的集体性质的企业推行两个置换,社区经济发展完全按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去整体指导,让社区各类企业都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街道、社区抓经济建设的精力,应该主要用在为各类经济实体创造良好环境、搞好社会化服务上。对于社区服务中那些属于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项目,也要按照第三产业的发展规律,推向市场,以形成良性的发展机制活力。

三、加强社区建设要全力构造新型城市社区。

1、转变观念,树立大社区意识。市、区党委、政府要提高认识,把强化社区建设和管理作为城市各项基础工作的总抓手,采取有效措施,把社区建设纳入城市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从管理体制、政策导向、考核办法等多方面,推动社区工作重点向社区建设转移。驻区单位也应该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的界限,树立驻于社区、服务社区、同享资源、共建社区的意识,自觉地把本单位的发展与管理纳入社区建设和管理之中,真正做到我为社区做贡献、我与社区共发展,既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又成为社区建设的受益者。区、街、社区各级组织要淡化本位意识,强化大社区观念,积极主动地密切与所有驻区单位和居民的联系,以真诚的服务赢得各类社区成员的理解和支持,跳出过去那种主要对区属、街属、居属单位负责的小圈子,切实调动驻区单位和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培育各方面同创共建新型社区的意识和氛围。

2、改革管理体制,构建新的社区建设组织体系。为了适应社区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必须分层次理顺体制,强化相关组织建设。区级要建立社区建设指导协调委员会(或社区办),各类涉及社区建设的条条部门和上级驻城区大单位负责人参加。其主要职责是规划社区建设目标,确定社区建设重大事项,协调社区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以克服条块分离的弊端,形成社区建设的合力。街道是整个社区建设的重点环节,也要建立相应组织,由街道办事处牵头,驻街大单位负责人参加,对社区建设和管理实施全面领导,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市、区政府的授权,对辖区内的社区经济、社区环境、社区服务、社区治安、社区精神文明建设,行使组织领导、综合协调、监督检查的行政管理职能,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负全面责任。同时,鉴于目前大量执法行为发生在基层,而执法权力却在区以上部门的错位状况,要探索在街道一级建立综合执法新机制,即把市政、工商、治安等十多个方面的依法管理,分市政管理、社会发展、社会治安、社区经济等四、五个方面,建立其社区综合执法队伍,按受上级执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社区管委会的组织领导,真正对社区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实施有效的依法监管。

3、强化居民自治,建立较为完善的居民参与机制。居民参与是衡量社区建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是社区建设健康发展的动力源泉,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居民的广泛参与是推动社区建设各个具体项目实施的重要保证。美国城市社区没有政府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实行高度民主自治,依靠社区居民自由组合,民主选举产生的社团组织如社区管理协会、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等来行使社区管理职能。美国人称社区无所不能,完全可以管理好社区。在我国体制下,通过政府帮助和指导,强化居民自治,激发居民广泛参与,完全可以让社区居民管理好社区居民自己的事情。建立较为完善的居民参与机制,首先要实现居民利益社区化。进一步将单位的服务功能向社区转移,特别是政治、福利、保障功能等,强化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居民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参与社区事务的愿望。其次要实现社区自治制度化。制定社区居委会选举办法,推行干部直选;制定社区居民代表会议议事规则等,使居民参与社区活动有据可依。不同的社区要依据本社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操作性强的参与程序,什么时候议事、什么时候实施、居民该怎么办、居委会要怎样做,有建议或意见怎样提等,使居民一看就明白。要推行社务公开,社区决策、实施情况,存在问题等都要向居民公布,便于居民监督。条条部门要继续向社区下放权力,使社区居委会实实在在的承担起自治的功能。再次要实现居民参与组织化。要设法提高居民的自我组织能力,使居民之间熟悉起来,增强其社区归宿感。决策性、监督性参与要充分利用居民代表会议、居民议事会、户代表会议等法定组织;执行性、娱乐性、互助性参与主要通过社区志愿者服务队、法制宣传队、秧歌队等社区内居民自己建立起来的非法定性组织。

4、探索财力体制,建立社区组织财力来源新途径。目前,各社区居委会经费来源一靠3.8万元政府拔款,二靠自我创收,三靠驻片单位化缘,经费缺口很大。而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繁重,使办公经费、人员工资和场所建设所需资金必须进一步增加。为此,应该加快探索一种既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又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区组织的财力来源的新途径。建议运用财政杠杆下伸的办法,建立新的社区财力机制。其探索方向是:街居组织逐步退出自办经济项目,转向创造优良社区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丰富社区税源,把社区的财政收入的蛋糕做大。在此基础上运用财政支付转移的办法,来解决社区组织的经费来源,并形成一种良性的基层财力机制。具体可考虑三个方面的政策调整:一是实行税收增量比例返还制度。即以街道为单位,以目前提供的税收和财政下拔的经费为基数,将每年新增加的创税部分按比例返还,从而提高其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各类社区经济,搞好协税、护税的积极性。这个办法主要着眼于搞活增量,因而对市、区级财政也不一定会增加很大压力。二是实行条费转块、事权与财权相统一。在加强社区的综合功能的过程中,应该将过去绿化、环卫、治安等方面条条部门的专项收费,相应拨支街居单位,实行费随事转。三是实行各类社会募集资金的切块下拨。即将以社会募集形式形成的来自驻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支持援助公益事业的资金,根据社区的职责向街居组织切块下拨。

5、发展社区服务,形成产业化发展模式。近年来,我区社区服务已有很大发展,已经建立了网络、完善了制度、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社区服务体系,并为整个社区建设和发展积累了经验。当前,社区服务面临着新的突破,应该始终把它放在城区工作的突出位置来抓。要根据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意见和需求,最大限度地利用社区资源,广泛开展居民参与的互帮互助的社会公益活动;建立健全社区帮困救济、敬老养老、便民利民的服务体系;调动城区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实行服务设施共建、社区资源共享,充分体现其社会化和自治性的特点。社区服务功能要由单一型向综合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被动应付型向主动创造型转变,由无偿性、互助性服务向作为第三产业的社区服务业延伸发展,从而使社区服务真正成为拓展全面性社区建设的生长点和拉动力,成为安排就业的重要渠道。要积极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大力发展以社区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既提高适应市场的活力,又增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能力。要以主要精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搞好各方面服务,积极吸引民营、私营、三资企业来社区投资发展,形成你办企业我服务,你获利润我得税的新的区域抓经济工作的格局。为了形成这种新的工作机制,应该调整对街道、居委会工作的考核办法,淡化对经济的规模和利润的考核,强化对财政税收的考核;弱化对经济指标的考核,强化对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方面的考核。通过考核办法的改进,形成对社区经济工作和整个社区建设的新的合理的激励机制。

6、完善管理办法,建立一支灵活高效的社区干部队伍。区委、区政府常武发〔1999〕1号文件对居委会干部的管理曾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据调查情况来看,大多没有落实,近几年来居委会存在盲目进人、关系进人的现象,给社区造成了较为沉重的负担。对此,如不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强硬措施予以遏止,势必给社区建设留下隐患。在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上,一要明确社区干部的职数,每个社区干部职数原则上设5-7人。二要建立动态的管理办法,对社区居委会新进人员一律实行聘用合同制,按企业劳动用工管理制度进行管理,不给予固定编制,区财政只按职数拔款给予补贴,人员由街道办事处按程序依法选聘。社区干部任职期间参加养老保险,不在任后与居委会依法解劳动合同。三要加强社区干部培训,提高社区干部综合素质。四要建立居民民主评议社区干部制度,通过居民的评议,根据居民群众的意见,使社区干部真正“能上能下”。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十一

作者:

班级:学号:

摘要: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蔚为大观的大趋势,当前世界工业发达国家都进入了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高级阶段。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第三产业概念以来,第三产业我国迅速发展起来,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加大。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是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我们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让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之林屹立不倒。

一、产业间协调性不高和各个市区之间的产业连接不够等问题成为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青岛市在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应调整和优化市内四区(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李沧区)之间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强各个产业的联系与对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第三产业;青岛市内四区;产业发展研究

引言

21世纪,在许多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 从业人员也越来越多。目前, 美国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在全体就业人数中占70% 左右, 西欧、日本、新加坡等国占50% 上下;除阿尔巴尼亚外, 东欧各国占40%以上。然而,我国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5%左右, 不但比越南、印度低, 而且低于马里、埃塞俄比亚和苏丹等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一些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50%-60%, 而我国只占20%左右。因此,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只有把第三产业全面、迅速地发展起来, 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从总体上“活”起来, 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更好地改善人民生活, 同时也会广开就业门路。

青岛作为首先开放的城市,借助良好的国际经济交流形式,在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成熟之时,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初显端倪,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了社会生活服务。在过去“十一五”发展过程中,青岛市在市南区、市北区、四方区和李沧区着重发展品牌经济、会展经济、信息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商贸流通及各种服务业,并成功打造了市南区国际化的经济贸易、四方区和市北区浓厚的文化基地和李沧区繁荣的旅游和工业生产基地等。由上面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在青岛产业布局中占有越来越多的空间,在全市经济生产总值中占有极大的比重。然而,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中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加强各区之间产业的联系、如何调整和优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成为青岛市在“十二五”发展中的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 同时更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青岛市第三产业的发展状况和成就

机和朝气的新城区,重点发展科技与信息服务、文化创意、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服务、现代物流等五个第三产业门类;李沧区东部发展为青岛的cld(中央生活区),是2014青岛世园会的主办地,中部商业发达,成为与市南区相媲美的青岛两大购物中心之一,西部工业基础雄厚,集中了青岛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针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综合性加工工业体系。

下表是青岛从2002年到2011年三次产业的结构和产值: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近十年青岛市生产总值稳步上升,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态势非常好。2011年比上年增长14.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6.3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3150.72亿元,增长11.6%;第三产业增加值3158.50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结构为4.6:47.6:47.8。可以很清楚的看到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为青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未来青岛向国际化大都市的转型仍要依托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在青岛“十二五”规划中,对第三产业发展空间的研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二、各市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与成就

1、市南区

市南区自2008年奥运会之后,酒店业、航空运输业、零售业、国际会展、国际旅游业及体育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迅速发展。今年来,市南区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繁荣、平安、洁净、温馨、诚信市南的总体目标,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科学谋划,依托区位优势,扎实推进,全面发展。市南区如今已经拥有金融服务业、物流业、分销业、社会事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房地产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软件信息产业等九大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的绝大部分。2011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634.21亿元,增长12.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63.05亿元,增长11%;第三产业增加值571.16亿元,增长12.2%。产业结构调整稳步推进,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达到90.1%,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

2、市北区

市北区自1946年成立后,针对城区经贸发展特点,制定实施了“商贸兴区”发展战略,并确定了“一园二街二线三区”的全区经贸整体发展布局,着重将第三产业放在重点发展产业的地位上。一园即市北区工业园,建成后的市北区工业园将成为市北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工业生产区;二街即青岛科技街和青岛地下中心商业街,成为市级科技开发、科技成果交流核心和集商贸、娱乐、饮食服务、交通于一体的大型地下综合服务设施;二线即市北区商贸走廊一线和308国道加工仓储一线,建设成为集购物、饮食服务、旅游娱乐于一体,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繁华商业街和全市重要的物资仓储基地和市北区加工工业基地;三区即辽宁路科技商业区、台东商业中心区和敦化路特色商业区,三区建设成为涵盖商业、文化、餐饮、金融和贸易等设施的综合商业区;青岛文化街和青岛婚纱街等文化产业也在市北区有较好的发展。2010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280亿元,增长13%。区级财政收入实现16.8亿元,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04亿元,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5亿元,增长25%。实际利用内资34.6亿元,增长18.5%。实际到账外资完成1.3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完成12亿美元,增长30%。

3、四方区

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2011年与2008年对比,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从55.37%上升到59.90%,上升了4.5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的比例从2008年的44.6:54.4发展到2011年的40,10:59.90,第三产业在经济建设中起到了巨大成效。

4、李沧区

李沧区积极融入青岛市新一轮战略布局,确定了“拥湾枢纽,生态商都”的区域发展定位和“一极两轴三区四带”的战略布局,成为现代化服务业等主导产业发展的热土。李沧区发展生态商住区,并获得巨大成效,充分发挥该区域“两山一水”的生态优势,重点发展中高端房地产、商务商贸、生态旅游、高端产业。拥有维客集团、北方国贸、利客来集团三大商贸集团,西部工业基础雄厚,集中了青岛市近百家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机械、针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为支柱的综合性加工工业体系。并且依托青岛世博园会发展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经济的发展。

2011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247.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2%,增速市内四区第一,高于全市平均增速1.5个百分点。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8.5亿元,同比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118.8亿元,同比增长19.3%,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十二区市第一,高于全市平均水平6.9个百分点。全区二、三产业结构由2010年末的55.3:44.7调整为52:48。

三、当前青岛市第三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分析

有很大的挑战,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

4.6:47.6:47.8,第三产业的发展距离杭州差了1.5个百分点,青岛的第三产业发展还有很长的路。杭州第三产业的发展在以服务业和旅游业发展的带动下,实现了迅速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达也加速了杭州朝着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步伐。青岛在未来“十二五”大发展中,应该借鉴杭州发展的成功范例,合理调整第三产业的布局,给与第三产业更多技术和政策上的鼓励,推动青岛的大发展。

2、各区的产业不够集聚,产业与产业之间联系不够紧密

就四方区而言,服务性产业和传统工业基地都比较分散,各产业之间联系不够密切,没有主打产业,文化产业、金融保险服务、中介服务和现代物流等几大产业发展又不够成熟,在产业经济中又缺乏连接,各产业处于孤立的境地,这样不利于四方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市北区的商业区发展的比较小有规模,然而两大商业区之间相对分散,文化产业也没有成为主打产业。市南区,作为青岛市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的中心,商业贸易、旅游发展、国际会展相对其他三个区要成型很多,可是各个产业相对都比较孤立,应该加强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使产业形成一条产业链、产业网,以应对未来国际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将会面对的问题。

3、市区之间的产业未形成链条,区与区之间缺少交流

青岛市的产业结构还有待完善,各个市区之间的产业联系不够密切,如四方区和李沧区,发展的基本是不同的产业,这样不利于两个区合作,在经济区域化的浪潮中,区与区之间的团结协作发展才能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总之, 在各市区的小系统中均形成了“小而全”的产业经济框架, 未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这将不利于青岛市的整体产业布局和专业化分工协作, 从而降低了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四、对青岛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推动第三产业合理发展,构筑青岛市产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青岛市内四区,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旅游、生态产业、文化产业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正在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在“十二五”规划建设过程中,我们务必要做好调整和优化第三产业的空间布局的重要任务,合理的在市内四区之间构建一个产业集群的相互连接的经济区域,为青岛实现国际化都市做好准备。

1、稳定提升金融、文化产业、商业贸易和旅游等支柱产业

在市南区着重发展金融、旅游产业,四方区着重发展文化产业和服务业,李沧区着重发展商业贸易和旅游产业,市北区着重发展文化产业和商业贸易。在着重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将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形成各个市区内产业集聚、各个市区间产业相互连接的产业发展格局。

市南区在发展金融和旅游产业的时候,会带动其他服务型产业如酒店餐饮业、航空运输业和零售业等的发展,这样各个产业之间的连接将会稳固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将市南区打造成为青岛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服务中心和区域性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四方区在发展服务业的基础上,着重发展文化产业,建立门类较齐全的文化产业体系,形成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为代表的核心文化产业群,以休闲娱乐、广告会展为代表的外围文化产业群,以文化用品、设备的生产制造和销售为代表的相关文化产业群。

周边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其次,依托青岛文化街和青岛婚纱街发展文化产业,与四方区的文化产业相互相应,共同构建青岛文化之都。

李沧区根据自身具有的资源,发展商业贸易,与市南区形成两点青岛最大的贸易中心,带动李沧区其他产业的发展。借助2014年青岛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的契机,发展一条由十梅庵梅园、玄阳观、仙姑塔、明真观和大枣园牌坊组成的旅游链条。

2、加快发展国际会展、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等潜力产业

依托奥帆基地这个国际交流的舞台,通过举办国际交流展,使青岛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与国际接轨,有助于青岛市向国际化都市转型。

四方区继续发展物流产业,借助优越的传统工业和便利交通的优势,加快四方区经济产业的转型。

在市南区香港区、市北区台东区和李沧区中部商业贸易中心的快速发展中,商务服务产业也将会被带动起来,因此加快商务服务产业将会是产业更加聚集化和市区间联系的更紧密。

(二)、优化第三产业内部发展,构筑青岛市特色产业集聚功能区

在“十二五”经济发展时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思路是:以“梯度分布、专业集聚、功能耦合、内联外引、南北均衡、东进西优”为原则,根据“优化疏解青岛市内四区功能核心区,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建设城市发展新区,适度开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要求,倾全市之力,集聚国内外资源,打造以市北区为中心的科技区、以市南区为中心的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沿海文化旅游功能区、以市北区为中心的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以李沧区为中心的制造业功能区、临空经济功能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体现青岛市势能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同时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产业集聚区。

青岛市要在“十二五”建设中,集中精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优化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构筑青岛市产业发展的新格局,推动青岛发展成为第三产业高度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十二

现所地点:

广东。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

全职。

面议。

应聘职能类型一:

规划师。

应聘职能类型二:

房地产前期。

应聘职能类型三:

应聘职能类型四:

应聘职能类型五:

应聘职能类型六:

希望工作地区:

广东,深圳。

其他地区:

可到职日期:

两个星期。

相关工作经历及特长。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相关工作经验:

6年。

外语语种:

英语。

外语水平:

六级。

其它外语语种:

其它外语水平:

普通话程度:

优秀。

计算机能力:

优秀。

教育/培训经历。

1998年9月至2003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城市规划专业。

工作经验。

2008年12月至今中国瑞林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规划主任。

工作技能。

熟练掌握“深圳市标准准则”与国家相关规划技术标准;

经过iso培训,具有iso项目管理资格认证;

熟练掌握cadphotoshop等各种绘图软件;

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学习能力,对项目的运作过程、环节控制、组织实施有较强的经验;

职业目标。

在所从事的领域坚持发展,做到该层面的技术尖端。

个人评价。

性格开朗,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高度的抗压能力;

适应团队工作气氛;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十三

一、当前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于落实《企业法》而忽视了《国防法》,认为”抓经济是本行,抓民兵是帮忙”,民兵工作摆不上位、挂不上号的问题程度不同地存在。一些家长也不支持子女参加民兵活动,个别适龄青年则一心想着外出打工挣钱,不愿意报名参军或加入民兵组织,等等。

2、部分现行法律法规滞后于形势的发展。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的一些法律法规与形势的发展已不相适应。如过去的法规曾规定,城市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编组民兵,而”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一般不建民兵组织。但从目前的情况看,部分大中型企业由于长期亏损而临破产或倒闭,民兵组织有计划地向民营企业扩展成为一种可能和现实需要。再比如,过去规定城市民兵工作经费主要靠企业统筹,但随着新政策的出台,民兵工作经费将逐渐走向以政府保障为主,其他保障为辅的轨道。因此,这就需要对现行法规的某些规定进行必要的修改,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

3、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和违法难纠的现象。少数村居对民兵、预备役工作不重视,没有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个别适龄青年不能依法进行兵役登记,甚至逃避兵役义务。面对违反国防法律法规的行为,执法人员往往顾虑”关系”、”面子”,顶不住各种”说情风”,或者在处理上避重就轻,达不到惩治违法的目的,或者使案件久拖不决,最后不了了之。

二、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对策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提高依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自觉性。首先,要认识到依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法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涉及军队和地方许多部门,需要全社会各行业、各阶层的大力支持和与配合,需要有强有力的法制作保障。实践证明,单靠行政命令和”感情”、”关系”做工作,已很难保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顺利进行。其次,要认识到国防法规也是社会各行业必须遵守的行业规范。国防法规是国家整个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贯彻执行国防法规,绝不仅仅是军队一家的事情,需要基层党委政府和武装部抓好落实。一方面要把遵守本部门、本行业的法规同遵守国防法规一致起来,不能厚此薄彼;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一个单位的民兵、预备役工作搞好了,不仅产生国防效益,而且能有效地带动和促进生产发展。第三,要认识到基层党委、政府在依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负有重要责任。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制定下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民兵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兵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安排,与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法律法规,规范地方政府、法人、公民在民兵工作中的法律责任,不断提高依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自觉性。

2、高标准地完成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从实际出发,切实加强基层武装部建设,下大力气解决专武干部兼职过多,专武干部选拔作用程序不规范,调整交流不顺畅等问题。加强民兵参战支前问题的研究,制定民兵参战支前准备工作的对策措施。按照民兵训练任务和大纲要求,深入开展民兵规范化训练,着眼战时隧行任务的需要,突出抓好民兵应急分队训练和专业技术分队成建制训练,全面提高民兵军事训练质量。全面展开正规化训练,尽快形成实战能力。进一步加强各级经济动员组织机构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工作人员,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3、搞好宣传教育,营造依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良好氛围。要大力开展贯彻落实国防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为依法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教育对象上,要突出广大干部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这个重点,创造条件要把学习国防法规列入政治教育的内容,作为党员干部的必修课,利用理论学习、党课教育、过国防教育日等时机认真组织学习,使其明确职责,按国防法规规定的权力和义务开展工作。在教育内容上,要继续深入学习国家颁布的《宪法》、《国防法》《国防教育法》、《兵役法》等法律法规,做到重要条款要熟记,一般内容要了解,同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要认真抓好落实。在教育形式上,要以系统教育为主,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手段,以增强教育交果。一方面要把正规教育作为普及国防法律知识的主渠道,同时还在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搞好随机教育,形成人人增强国防意识,自觉履行国防义务,并心支持国防建设的社会氛围。

4、切实加强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领导。作为基层党委政府和武装部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思想认识要”高”。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做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保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在服从经济建设大局发展,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中提高。二是履行工作职责要”真”。要尽职尽责,认真学习党中央、国防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熟悉武装工作和国防动员工作的情况,加强武装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帮助解决武装和国防动员工作遇到的矛盾和问题。三是落实制度要”严”。要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保证党管武装工作顺利进行。要定期检查分析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确保党管武装的要求落到实处。四是组织协调要”实”。对涉及国防建设方面的事情,需要有关方面配合或协调的,都要主动参与,切实履行职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抓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十四

首先,应用新能源,对燃料进行预处理,从而减少产生大气污染。引进燃烧设备,提高燃烧效率。再次,健全资源结构配置,应用科学先过技术工艺,净化机动车及工业的污染源。从污染性高的机动车着手,重抓排放源的消减。机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排掉污染、能耗高的企业,减少工业的废气排放量。最后,可以应用植物生化措施,使用城市绿化来预防大气污染,这样能起到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比例调节作用,从而达到城市大气污染减少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空气质量。

2.2噪音污染的预防措施。

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相比,城市噪音污染预防是最难的。所以,要采取综合的多种办法。如:把噪音环境保护加入城市规划中,加强法律宣传,提高预防措施。建设科学城市绿化,应用城市绿地来减少噪音,实施科学绿色的城市,走生态可持续发展路线。

2.3水污染的预防措施。

统一处理城市生活和工业污水,配置专业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工业污水的水质达到城市一下排水的标准后,方能排入城市地下道,同时也城市废水一并处理。不够标准的工业废水,要在内部先进行预处理,然后再排到城市排水管道中。

2.3.1加强宣传力度。

水是生命的源泉,节约用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推动市民养成节约和循环用水的好习惯。提高水的最大利用。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对城市污染严重影响问题的认识,使人们都能爱水节水。这对水污染治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生活用水回用到工业、城市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方面,这样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水的污染,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2强化管理。

城市污水制约着城市的进步和发展。强化城市废水的再利用,再得用技术要严格执行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科学指导水的再利用。加强城市废水的处理措施,健全污水管网,倡议产业结构调整,对工业水污染的严格管控。通过培训,组建出一支专业性强的队伍,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城市污染水的综合科学的治理。

2.3.3增强监督。

加强法律法规认识,对城市水环境污染颁布的法律法规要作大量的宣传,加于学习,加强执法力度,实行严格的监督管理。经常进行不定期排查,严格执行有法可依,达到高效的执法监督职能要求。

2.4土壤污染的预防措施。

对于土壤污染的预防处理,要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应用植被修复的方法,应用植物快速吸收土壤的污染杂质,使进化土壤的目标能于实现。对于土壤污染,一定要做到预防为主。消除土壤污染杂质,管控工业废气、废水、重金属、建筑垃圾等遗留到土壤中[3]。

3结语。

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得高,但是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日月严重。因些,我们一定要做好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有关机关单位加强监督及调控。通过市民与机关单位及工业单位的一同努力,完善城市环境保护条例,营造出一个和谐生态的城市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永安,董静.要切实抓好水体污染综合治理及水资源保护[n].闽西日报,。

[2]郑琳.浅析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及低碳环保措施[j].黑龙江信息科技,。

[3]郎丹.浅谈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及其防治对策和措施[j].交通节能与环保,。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十五

摘要:随着我国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城市规划所受到的关注度变得越来越高,文章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原则及其推行过程中所用到的主要措施进行阐述,以提高城市规划的生态性。

城市的规划及发展过程当中产生了较多的污染物,对城市居民的健康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目前,城市的规划正在朝着节能、环保、生态的方向发展,以提高整个城市的生态性及绿色性,与此同时,相关部门应进行积极的配合,以使城市规划中生态城市的规划朝着更为有序、高效的方向进行发展,进而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质量的生活。

1、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

城市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载体之一,对人们的生理及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城市的规划问题对于城市的发展前景来说非常重要,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态城市发展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这是因为生态城市的发展对生态的和谐具有促进作用,使城市内部形成良好的循环系统,促进城市发展。

我国虽然地广物博,但这些资源在地里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区域性,而由于前些年在发展过程当中环保的意识不够强,对生态环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破坏,致使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问题较为严重,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在城市规划中实行生态城市规划,能够有效的缓解环境污染问题,对生态平衡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对城市人民的健康起到保障作用,由此可见生态城市化建设的实施在当前社会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2.1绿地规划的合理性不高。

城市规划过程中,绿化所占的面积较小,布局的合理性不高。我国的南北方地区在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对于布局及绿地面积问题均有所欠缺,如北方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方的浙江省杭州市等城市,在规划的过程当中,绿地所占的面积均较少,这些城市在规划的过程当中,主要将绿地以点和块的形式进行分布,缺少大量的片状结构,且其所选择的绿化植物多以地面草为主,缺少灌木、乔木等植物,植物的整体高度偏低。

2.2城市绿植空间结构分布层次性不高。

在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当中,为了增强城市的美感,可采用不同种类的绿植,将生态环境在空间结构上进行合理布局,而目前较多城市的规划施工单位,为了便于施工并介绍规划成本,所选择的绿植品种过于单一,在空间搭配上缺乏层次感及过度感,是整个城市的绿色规划过于单调,没有新意,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及审美疲劳。

2.3部分地区对于生态城市的认识程度不高。

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所受到的重视度较高,而相对偏远落后的地区,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对这一概念的'认识程度往往不高,较为注重工业发展建设,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透支,造成了极为严重的资源浪费情况。

城市规划体现了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城市的发展及招商引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尽量保证其科学、合理且长远,社会的进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对生态城市的规划也变得更加重视,这是因为良好的生态城市规划不仅能够使居住在城市的居民身心健康,还能起到吸引投资的作用,使城市的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因此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时,应首先对其编制的科学性进行保证。

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不同的城市应进行不同的设计,这是因为城市不同,其景观、工厂的数量及分布往往不同,在进行城市设计工作时,应使城市建筑与生态景观共同发展,以使城市建设与生态建设相融合,在设计时,可以将街道两边的景观与生态环境相融合,作为一个设计整体进行设计,以便能够对街边的景色进行保护,实现景观收益,总之,在进行城市设计时,应首先根据该地区的实际作用与价值进行设计,突出其实际价值的同时将生态设计融入到整个城市规划当中,在提高城市生态文明的同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3.3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基础。

城市的发展及演变具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在我国,较为发达的城市均分不爱沿江沿海一带,这些城市本身的生态环境基础较高,因此在对这种城市进行生态规划时,除了要对现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外,还应对其进行保护,以免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破坏,在具体规划时,应将城市中固有的生态环境作为主要的资源,减少跨省、跨区等移植情况的发生,整个规划应以顺势为主,以免所引来的外界资源因不适应规划城市的地里环境发生死亡,反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生态循环系统造成不利影响。

3.4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走廊。

生态城市规划不仅对城市的内部进行规划,对城市的周边也将进行一定的规划,在规划时,应将城市的发展边界、缓冲区域及用作与外界联系的生态循环系统进行合理规划,由于绿色容积率对于城市规划及城市的建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对生态城市进行规划时,应对城市整体的地面绿色容积率进行控制。

3.5加大绿色活动的推广力度。

科学的进步使得社会上出现了较多的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这些新型能源主要是利用大自然的自然反应而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利用这些新型能源不仅能环节我国能源的使用压力,还能够有效的减少因使用传统能源所产生的污染,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当中,应将这些新型的能源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减少城市发展所产生的污染,如可将路灯所采用的电能由传统的火力发电改为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还可在建筑的过程中使用保温性较高的建筑材料,以减少室内温度的变化。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当中,除了要保证城市建设的实用性与环保性,还应注重城市整体的美观性,这种美观性主要体现在植物的空间布局上,在进行布局时,应在城市的不同地区进行不同的处理,使城市绿化当中不仅只有草坪,还有灌木、乔木等其他绿植品种,以减少绿植的单一性,使人们在经过城市的不同地区时能感受到不同的绿色风光,增强城市带给人的新鲜感。

4、结语。

城市的规划与城市的发展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而随着城市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态城市的概念已经深入到城市居民的心中,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为了减少资源浪费,有效的控制环境污染,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是非常必要的,此外,良好的城市规划,还能够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当前社会中,对城市进行合理的生态规划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十六

开封市城市生态保护中存在的主要威胁是向自然开战的极端人本主义,没有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去保护古建筑,破坏城市原有的公用设施,城市整体规划没有跳出旧城的圈子,景点开发侵占生态资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开封市缺少维护生态的声音,没有生态科研.解决现存问题的对策是成立生态保护志愿者组织,提高城建部门的生态保护意识,建立生态示范小区,合理选择生态保护方式,动态地评价生态资源的价值.

作者:李亚卿作者单位:开封大学,财经系,河南,开封,475004刊名:开封大学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kaifenguniversity年,卷(期):15(3)分类号:f290关键词:生态保护古都文化生态旅游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十七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开展,同时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实施生态城市规划是大势所趋也是行之必然。必须要在城市规划中加入生态城市的设计,才能对自然环境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本文通过对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入手分析研究,根据当前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对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推进整个社会前进做出积极贡献。

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是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是非常不利的,影响了我国社会经济前进的步伐。所以在进行城市规划的时候加入生态城市规划是非常有必要的,它从城市规划阶段就着手进行环境保护,促进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对于未来城市建设中环境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中缺乏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肆扩建城市建筑,不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造成很多困扰。究其原因,这些问题的产生在于人们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这些环境问题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导致城市环境遭到很大的污染,生态环境也遭到很严重的破坏。由于前期城市建设规划中,缺乏生态环境保护的内容,导致后期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这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导致了很多问题的产生。

城市生态问题论文篇十八

不论国内外,城市河流相比其它河流都具有非同一般的价值,比如生态价值、景观价值以及休憩玩耍等价值,相对于其他城市景观其更具吸引力。然而近些年,我国的城市河流景观设计才得以受到重视,属于起步阶段,规划制度和设计技术等方面的不足,极大地限制了城市河流景观设计的发展。城市是推动社会经济科学的主战场,因此,城市河流重则遭到环境破坏,轻则仅用于防汛泄洪并无景观设计,致使环境治理和景观设计止步不前,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具体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没有充分利用河流自然走向,将弯曲的河道改直,千篇一律的直线使河流景观丧失活力;河流附近生态环境和结构以及景观建设过于人为化和简单化,可能导致河流生态环境出现紊乱或者失去平衡;城市河流很难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植物疯长,降低水本身的净化水平以及霸占水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最终使水质变坏而导致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2.1整体性原则。

城市河流是城市独特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整个设计都应该与城市融合统一,最重要的生态设计亦是这样。完整完善的河流景观含有多项因素,例如水体景观、两岸景观、连接景观(桥梁等)以及人为景观(人群、车辆、船只等)等。在整套景观建设中必须考虑组成景观的每一个细小因素,随着时间季节的转变能呈现出不同特色但不突兀的河流景观是景观设计人员最重要的工作。

2.2自然性原则。

河流走向有弯有直,但是弯曲的河道具有更多优点,它更利于生态稳定以及更加具有观赏价值,在设计工作中不能仅仅从水利和工作量的角度考虑将河道改直而忽略了自然弯曲河道本身所带来的优势;除此以外,河道的建设应该尽可能采用现场可利用的、自然馈赠的材料,建设步骤和过程应遵循自然过程和规律,从而建设出来源于自然而又高于自然的河流景观。

2.3生态性原则。

生态学是景观建设中经常涉足的'学科,因为它是研究有机体和它所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学问,运用在河流中的环境即指物理和生物环境的结合体。河流景观设计应该依据生态学原理,采用天然的材料、运用自然的手段创造出自然的环境,使其符合生态平衡和稳定,促进景观与自然的融合与发展。

2.4传承历史与文化的原则。

河流形成的时间有长有短,除了正常的河道还有历史遗留下的运河等,这些不同的河流处在不同的地区、城市,处在不同的人文背景、环境下,所以不同的河流景观建设也应根据当地的特点而有所转变。河道见证和陪伴着一个城市的兴起发展,它充满弥漫着这个城市的历史气息和文化底蕴,一个好的充满特色的河流景观建设是引领外人认知整个城市的一个特殊存在。

2.5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可持续发展一直是一个逃不开的话题,河流景观设计依然如此,它的设计不应该只满足当前的要求,应该尽可能满足更多要求和具有更大的意义,使其在将来的环境中仍然可以适用并发挥作用。这就要求设计前做好充足的调研和方案探讨,设计从当地历史进程出发并且取材于自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3.1仿照自然的设计。

形式各异的自然形式呼应形式各异的自然过程,景观设计中要善于变通,根据不同的自然形式以及对应的机理创造出顺应自然规律的景观。这不仅需要极强的专业性还需要一颗敏感且善于观察感受的心,所以,设计师应该对自然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和理解才能设计出优秀的景观作品。

3.1.1保留恢复自然形态。河流景观应该依据河流所处城市的本身样貌进行改造设计,不过多地干预从而尽量保持其原有的蜿蜒曲折的河道走向。若已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变,则可尽量恢复河道本身的自然形态,除此之外,不破坏河道两旁的河滩沙地等。河滩沙地不仅具有水利价值和观赏价值外,还具有提供人们休憩、玩耍的功能,除了尽量保持河滩沙地原貌之外,可以利用有限空间搭设球场等运动场地,也可在河边建设台阶等供游客近距离接触水流。

3.1.2水声的利用。城市河流景观除了可以用眼睛观赏外还能带来听觉的享受,城市的人们通常为生活而忙碌无法经常亲近自然,而城市河流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水流的声音丰富多样能够激发人们的想象和回忆,因此设计者可以在景观设计中灵活运用水声,丰富环境的层次感,增加空间的意境色彩,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不仅能看到美景还能听到美景。设计者可以根据不同的地貌、河流的大小等设计出不同层次的仿自然景观。

3.1.3生物环境多样性。自然的河流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依据河床的高低、区域温度的高低等会形成深浅不同的水域以及温度不同的水域,它们可能单一出现也可能交替出现,不同的水域适合生长的动植物也会有所区别,这就是河流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环境多样性产生的原因。除此之外,沿河道的建筑物道路等不应阻断河流,应该保证河流的延续性,是其形成一套完整自然的生态系统。

3.2环境友好型的设计。

对于处于繁华城市或者繁荣地区的一些河流,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可能很难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河流的自然形态以及将原本的河滩沙地改为商业或者政府用地,这种情况下,设计者只能尽量保留现有河流河滩的自然形态,采取环境友好型的方式降低对现有环境破坏的可能性。

3.2.1采用自然材料。临近河流的景观很多情况下都是广场、花园等,里面除了一些娱乐健身器材需要额外采购外,在条件资金允许时,其它景观应该就近采用天然的物品来取代,例如河滩沙地上的岩石和石头等,可以保持其原来的面貌和位置,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持河流生态的自然性,也能够更逼真地建设一个繁荣城市里的自然一角。采用天然材料更能保持周边环境的和谐性,人们也更容易接受,而采用其它设施、材料会显得比较突兀,造价相对也高,施工也相对麻烦。

3.2.2铺设下凹式绿地。在河流两岸的空地上除了可以铺设同水平的草地,还可以铺设下凹式绿地,这种绿地的标高低于周围地面,这样主要是为了可以聚集地面上的水分。绿地上可以种花种草或者其它自然景观,这种绿地除了可以采用天然的土壤外,还可以采用人工的渗透系数大的透水材料,在低洼处合理建设渗透设施和管道等,尽量能汇集雨水并均匀的分流向其他部位,这样既操作简单又降低成本,还能利用自然地势收集雨水。

3.2.3铺设透水地面。在河流两岸人流量小的地方可铺设透水垫层,同样是为了收集雨水并排出,在城市遭遇大降雨或者洪水时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对于某些不能采用透水垫层的部位,可科学合理地抬高地面,使其产生一定坡度将水引向最近的绿地或者透水地面。

4结语。

人们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会对精神生活、娱乐生活产生更高的要求,城市河流景观即是人们茶余饭后享受休闲时光的不二去处。城市河流景观设计需要遵循诸多原则,最重要的就是源自自然、尊重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除此之外还需要设计者有一颗感受自然、理解自然的心,再结合当地的人文背景,合理的利用科学技术建设出融于城市的独一无二的景观。

作者:陈溯宁单位: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景观与城市的生态设计:概念与原理[j].中国园林,(6)。

2陈波,包志毅.整体论的景观生态学院在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规划师,(3)。

3岳隽,王仰麟,彭建.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j].生态学报,(7)。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07736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