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于读书过程中思考问题、解答疑惑、得出结论的一个个阶段性总结。写读后感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文采的运用,力求用优美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一些经典读后感的段落,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读后感和观点。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一
太史公在《屈原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屈原,千古流芳。
就是这样一个屈原,居然被上官、靳尚、张仪等人不明不白地给害了。呜呼!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而莫敢直谏,其后楚竟为秦所灭!暖乎!若是屈原不死,秦何以灭楚?何以定天下?历史也许因此而改写也!
所谓贤人政治,就是说治乱由人,任贤臣而感天地泣鬼神,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用小人则灾祸由此而起,异变由此而生。故周八百年江山是姜子牙之魂保佑,齐之霸业系由管仲,汉兴乃由张子房,蜀兴系由诸葛亮;同样,商亡是杀了比干,楚亡是去了屈原,秦亡是赵高作祟。说来说去,君主只要会用人就可以了,本人才德并不重要。齐桓公好色好小人,但只要全盘信任管仲仍可称王称霸;汉高祖无才无德,但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便可逼项羽乌江自刎。一部中国政治史,由是留下了无数半人半神的名字。
最明显的例子,诸葛亮。“伏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刘备将二人尽得,天下仍未安于蜀汉。相反,蜀是三国中实力最弱者厂。于是人们只好说,诸葛亮,寸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呀。在人与天的较量中,人们似乎又默认了贤人未必应天而生,天未必感人而动了。这,也算是不走运的“贤人”们的一条借口吧。
由此可见,即便是标榜贤人政治的中国古代,“体制”暗中的力量也还是重于“人治”。与其说是气运,不如说是体制是否适于时世。
屈原死了,楚国灭了;贾谊死了,汉朝兴了。个中原因,读《史记》的人,不妨去字里行间细细体味。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一生郁郁不得志,终于自沉以终。论品格,屈原是第一流的人物,令人敬仰;而作为政治家,空有才智、抱负,却只能坐视楚国亡灭,无措手足,这又是一种悲哀。
由此不能不让人想到政治家中成功者的诀窍了。18世纪意大利著名的政治家圭涅提尼,他的政绩为世人瞩目,连一代泉雄拿破仑都崇拜他。他的日记正是研究这些成功政治家的绝好材料。
如果你看过他的日记,了解其中的先进思想,达观智慧,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思想激进、最具民主革新思想的开明之士。那你可就错了!从他的政绩作为来看,他却是专制君主的最得力大臣,可以说是最顽固的保守分子,不能容忍有任何改革。为何一个政治家,他的所作所为和他所思所想的有如此大差别?这一点他的日记里可以找到答案。他说,在专制君主手下为官必须善于伪装自己,决不可透露自己半点真实想法,“否则谁说出口,谁就完蛋”。因而有句名言是:“表情要开放,思想要深藏。”这一点正是圭涅提尼在政治上获得成功的方法,因而他能左右政局达30年之久。
同样戚继光为了能做一番事业,便向首辅张居正行贿,送金钱美女,笼络宫中当权宦员,结果执掌了军事大权,当总兵十几年之久,因而得以驱逐倭寇,实行巩固海防战略,成为一代名将和民族英雄。相反,刚直不阿的海瑞反而在政治卜无所作为,一无可述。
由此看来,这些极为成功的政治家的要素是:宁可个人操守有亏,也要以非常手段获得大权,施展手段。这或许便是马基雅弗利的名言“不择手段,达到最高道德”的绝佳注脚了。相反屈原一生正道直行,反而处处碰壁,不得施展才华志向。这可能是政治恰恰是一个妥协与折中的地方所致。所以有人在美国恭维某个家庭的孩子,说他长大会成为一个政治家,反而招致这个家庭的愤怒,因为政治家在欧美并没有好名声。因此不把屈原归人政治家行列,倒是更近于事实。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二
屈原名平,是春秋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左徒,见识广博。屈原一生中遭遇了两次大的挫折。
屈原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爱国精神的代表,主要原因是他很有才能和爱国情怀,在楚国遭受打击,但是他始终不背叛楚国。
"路慢慢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每每读到屈原,想到屈原,总有一种悲叹,一个真真的跋涉者,一个真真坚持自己理想与情操的人,它的结局竟是万般无奈的投江。
一个人的精神,一个人的人的意志无不在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他对生命的看法。
为什么有那么多高尚的人总是匆匆走过他短暂的一生,今天的人也许永远都理解不了古人。
读《屈原列传》的时候,吸引和震撼我的已不再是屈原那高尚的品质,而是感慨活在一个不被人了解的世界,那会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哀。
从屈原坎坷的一生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遭遇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关键是面对挫折时,应当拿出勇气和毅力迎接挑战,直面挫折,战胜自我,把每次挫折当作前进的踏脚石,最终走向成功的辉煌。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三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也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
屈原又是一名政治家和爱国志士。他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千百年来感动着无数中华儿女。
他两次被流放,一次是因为怀王的愚蠢;一次是因为子兰的谗言。最主要的是他革新图强;遭受打击,不背叛祖国。一句留取丹心照汗青流芳千古,成为中华民族的爱国代表。
一个人的行为诠释着他对人生的理解,对生命的看法。屈原热爱祖国,他不像孙膑、李斯那样跑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当自己的政治主张与抱负无法施展实现时,慷慨以死明志。
我为屈原之死惋惜悲叹。志向虽不可移,用生命去替换,代价太大,过于沉重。有1%的希望,就要用99%的努力去争取,绝不悲观!绝不等待!决不放弃!
我庆幸自己生长在一个新时代,一个勇于变革的时代,一个提倡人人平等的时代。尽管生活还有许多不如意,但我不明白有些人为什么放弃希望,甚至生命。一次与父母的争吵?一次比赛的胜负?还是看破红尘,甘愿成仙?神仙都难免俗,何况人乎?对待名利地位,重要的是做到心平气和。
人活着,才有希望,才有未来。让我们一起去拥抱希望!拥抱未来吧!明天一定会更好!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四
这一篇顾名思义,写了两个人,屈原和贾谊。两个的早年经历和个性有些相似,都是早年得志,以文采和博学深得君主器重,但是都遭遇诬陷抵毁,然后一蹶不振,屈原跳汩罗江自杀身亡,贾谊流放长沙抑郁而死。
简单的说这一篇就是这样。
作者用了很多篇幅记述屈原和贾谊的文章诗词,大抵都是悲愤喊冤之辞,“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小人得志,有才能之士失意,“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总之,是这个世界错了,我没错,世既不容我,我将离世而去。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世界的确是极其不完善的,古往今来,有太多的怀才不遇之士;有太多的受人诬陷抵毁从此失意的有识之士;世之不公,比比皆是;因此屈原呼天抢地怨天尤人的诗词引发古今无数中国知识分子的共鸣,也成就了他千古才名。
其实,从某种角度说,屈原的不如意的际遇加上他抑郁偏激的个性,当然还有他的文学造诣成全了他作为一个文学家的成就,所谓忧愁愤怒出诗人,就是这个道理。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五
放假以来,一直在读《史记》。近日,读到了《屈原贾生列传》,记载的是我国古代两位国家重臣、名臣,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中央级别的高官,同时都是文学史上的名家,一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左徒、三闾大夫,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另一个就是东汉文帝朝的博士太中大夫长沙王太傅太子太傅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也有表述为散文学家)贾谊。
关于这两个人,很多年前就接触过他们的一些作品,如屈原的《国殇》《离骚》,贾谊的《过秦论》等,但从来没把这两个人往一起联系过。因为前一个生活在战国末期,后一个生活在汉文帝时代,两人相差一百三四十岁,而且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另一个是散文家,所以感觉很难把他们联系在一起。这几天读到《史记》中的这一部分,发现司马迁居然把这两个人放在一起列传,颇感费解怎么会把他们俩放到一起呢?于是查一查是否有人对此有过论述,可惜没有找到,便凭着个人认识进行一些浅薄的论证,抛砖引玉,希望得到大家的指点。
屈原被司马迁描述成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是楚国的大夫,我理解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同时左徒还是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从这段描写看,屈原博闻,而且善于治乱辞令,还负责图议国事号令应对诸侯。可以看出屈原负责国家公安司法外交商议国事发布命令等,在楚国怀王时期他真是学识最渊博的知识分子,而且是位置最高、权力最大的一位重臣。
贾谊被司马迁描述成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博士就是在朝中侍候在皇帝身边、随时准备接受帝王咨询问题的`官员。还有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太傅就是太子的老师。梁怀王虽然没有立为太子,但从班固在《汉书》记载梁怀王揖,文帝少子也。好《诗》《书》,帝爱之,异于他子。可见,汉文帝对这个小儿子是很偏爱的,如不是梁王坠马早亡,历史会怎样书写还真就难说了。贾谊能先做皇帝博士,后入选太傅,可见贾谊不仅是通晓诸子百家的少年才俊,而且也曾经是很受汉文帝的信任和重用的,是皇帝的智囊团中的重量级人物。
屈原为楚国能在七国中称雄争霸,不被强秦所灭,治国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保障民生。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致力于改革和法制建设。
贾谊在汉文帝朝中央政府工作期间,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其实也是致力于变法,改良治国制度。
两人都由被重用到受到排挤、没有同志知音,最终被弄臣陷害失宠而流放,而且都流放到了长沙。屈原流放了十多年后听到颖都被秦军攻破的消息,写下了有名的《怀沙赋》,然后怀石投江而死,这成了他生命的绝笔。贾谊流放到长沙后,路过屈原投江的地方,触景生情,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三年后被召回国都,不久因梁怀王坠马而亡,便郁郁而终,这也成为生命的绝唱。
司马迁正是读到了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才对屈原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联想到李陵兵败投降匈奴、自己因言获罪、惨遭宫刑生不如死的人生遭遇,感觉和他们二人非常相似,便对他们有了更深刻的同情,尤其在屈原的描写上,我们看到的更多的应该是司马迁自己的影子。
这就是读《屈原贾生列传》后,在司马迁把屈原与贾谊放一起列传这个问题上我个人的一点思考,希望得到大家的指正。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六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司马迁的一篇列传。屈原是湖北秭归人,作为一名湖北人,对这位伟人的历史我也非常感兴趣,今天特地开始读了一下原文。
屈原是芈性屈氏,古代的姓和我们今天的姓不一样,古代只有贵族才有姓,屈原和楚国王室都是芈姓。而屈是他的氏。《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屈原是楚平王的同姓,所以按照道理来说屈原是和楚国王室有血缘关系的。
他最先是楚怀王的左徒。因为才华出众,所以怀王一开始非常信任他。但是同朝为官的人为了争宠而害怕他的能力超过自己。于是他们想办法迫害屈原,他们在楚怀王的面前诬蔑屈原,这样楚怀王就开始渐渐疏远屈原。
由于屈原为人非常正直,用心对待他的君上。可是却被疏远,真是忠言逆耳。屈原被罢免以后,秦国想要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关系很好。秦惠王想要疏远楚国和齐国,于是派张仪去找楚怀王,张仪说如果楚国能够和秦国结盟去攻打齐国,秦国会把六百里的地方送给楚国。楚王听了以后答应了张仪,于是和齐国绝交。等到战后楚王准备去接收土地的时候。张仪却说自己和楚王约定的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
之后楚王很生气,想要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军打败。后来秦国主动请求归还汉中向楚王求和,楚王只要求得到张仪。后来张仪用重金收买楚王的宠妃,张仪逃走了。之后秦昭王和楚国通婚,希望和楚王见面,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之国不能相信,结果怀王不听。最后楚怀王死于秦国。
屈原后来又被贬了,在万般无奈之下,投江自杀。《屈原贾生列传》让我体会到,一个国君如果只听片面之词,听不进真话的恶果。屈原忠心耿耿却落下一个投江自杀的下场。实在是非常可惜。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七
自屈原投江之后,他便一直被人所怀念。先民们设立一个节日来纪念一个人,并且延续两千年之久,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心和嫉恶如仇,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敬仰!
然而,敬仰之余,我常常会生出一些想法。死,固然不失为一条保持清白、抗争世事的`途径,但这其中难免包含着一些怯弱和无奈。当一个人理想破灭,处于穷途末路之际,死难道就是唯一的选择么?屈原之死,确实悲壮,但相比之下,孔夫子的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顽强斗志,不更令人敬仰么?人生怎么可能没有挫折呢?一旦遭到巨大灾难,就以死来解脱,不显得太消极了么?文天祥被虏,本想求死,可他终于还是“隐忍而行”。因为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将以有为也”。是这个信念战胜了求死的念头,支持着他斗争直到最后。
屈原不应该选择死!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颂屈原,但我不由得深深感叹:屈原之死,悲哉!悲哉!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八
想来老前辈过于执拗了。“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孔夫子尚且留此后手,您又何必在一棵树上吊死呢!何必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片森林呢?倘若不愿漂洋过海,去开洋荤,还是有几个方案可供选择的。
一曰:弃官从文。您的《离骚》、《天问》、《桔颂》,名满天下,以此作为招徕,哪个文人墨客敢不趋从?倘若办个补习班,不要说十几条干肉,就是要几百元,上千元,以您的威望,谁不乐得屁颠屁颠的。到时,弟子们再发表发表文章,炒作一下,您岂不名利双收?乐哉乐哉!您老可曾听北大方正的王选说过:“近年来,我并没有什么成就,但我每年都会多一个头衔,三料‘院士’。”此为方案一。
二曰:半官半隐。若您老不以官位为念,不妨在政府挂个公职头衔,领着俸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再弄个三妻四妾,儿孙满堂。这个一声“爹”,那个一个“爷”,为了儿子、孙子、票子、车子、路子,哪有闲心“上下求索”?此为方案二。
三曰:以“油”润官。若您矢志不移,立意为官,那须得加点“油”,有所禁忌。真话、实话、兜底话,切切不可说。若烽烟四起,您得唱“火烧旺运”;若起草文书,您得颂德歌功。对主上的嫔妃,谁个得宠,便要专事奉承。要知道,裙带风、枕边风,比那十二级台风还强。君不见,红塔集团的诸时健不就是唯夫人之命而行事吗?实在不行,得暂收良心,忍痛割爱,将婵娟恭送,以博得“皇恩浩荡”。以您为文之精妙,奏陈之机敏,定能博得赏识,那靳尚、令伊子兰、司马子椒之流,何在话下?不过“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罢了。此为方案三。
以上三策,老前辈可任选其一。如今观念飞转,切不可固守一志;况您伟岸身躯,一旦没于流水,芸芸众生何其痛惜哉!
区区小子,扰耳前辈,不胜惶恐。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九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习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上官大夫和他官位相等,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想要更改它,屈原不同意,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听信忠言,明辨是非,被谗言和谄媚之辞蒙蔽了聪明才智,让邪恶的小人危害公正的人,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离忧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原,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就是由怨恨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称道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文章说到的虽然细小,但意义却非常重大,列举的事例虽然浅近,但含义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多用香花芳草作比喻,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而且反覆考虑这一问题,在他每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身体干瘦。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圣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十
两千多年前,为了你香草美人的理想,你始终不屈,在“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慷慨悲吟中,你决绝地跳进了汨罗江。从此,你洁白的灵魂就荡漾在汨罗江清澈的水流中,中国历史的长河因你而更加澎湃奔腾。屈原,你纵身一跳,跳出了中华民族不朽的诗魂;你纵身一跳,跳出了中华民族高洁的品格。
你严于律己。虽然你有着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祥瑞,美好的名字,但你并没有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在生命的旅程中,你仍然不断的采摘江离、僻芷、秋兰;朝搴木兰,夕揽宿莽。你注重培养自己的品格,让自己生命的价值更高,让自己的品行与日月争光。
你忧心国事。你是颛顼的后裔,你的血液中流淌着王室的血液,你把振兴楚国做为你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你忘记了提防,你忘记了人性中还有妒忌、贪婪。当楚怀王把一切的宠爱都给予你的时候,那些猥琐卑劣的人啊,也把他们卑劣的品格发挥到了极致。之后,楚怀王疏远了你,楚襄王流放了你,宵小之辈不断的诋毁你,陷害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在你人生的低谷,你虽形容枯槁,但行吟泽畔之时,仍是不忘自己的美政理想。当秦将白起攻破了郢都,当你所有的希望都变成了失望的时候,你选择的不是苟活,而是以死明志。
你才华横溢。绝望的三闾大夫,宁濯清流,不留浊世。在你纵身一跳的同时,在中国历史的里程中,已矗立起一座文学的丰碑。你把最浪漫的楚辞体留给了中国文学。《离骚》《天问》《九歌》《九章》,你的作品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奇葩,而且整个中国文学的历史天空放射出奇光异彩。你的创作是如此的博大精深,你的理想,你的失意,你的悲愤,你的高洁……,你所有的一切在你的热烈、痛苦、悲怆的呼告中,成为你人格的绝唱,你是中国文人的精神领袖。
走进屈原,仿佛走进了人性神圣的殿堂,你品格的光芒耀眼炫目;走进屈原,仿佛又看到了行吟在汨罗江畔的三闾大夫,你美政的理想流进了中国历史的山川大地;走进屈原,你卓越的才华犹如高空的明月,洒一地清辉,与大地同存。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十一
好久没有读过这样的人物传记啦,今天零距离地接触着《世界因你不同》封面上李开复那张微笑的脸,感觉自己内心空旷,思绪乱了,一下子找不到自己了,像断了线的风筝。打开了这本书,就像打开了阿里巴巴之门一样,游历这一切的传奇故事。
我感觉就书本身而言,它除了是本自传外,更是本励志的、明理的书。就书作者而言,我深深地被他的真诚、坚韧(铁人精神)、正直所感染,被他的中华民族情结所感染,似乎称他为开复老师远比称他为总裁、博士来得更为贴切。他让我学到对待人生的态度、对待学习的态度、对待工作的态度乃至对待民族的态度。在书中,他反复提到要“追随我心”(follow my heart),要不断“叩问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又何尝没有过激情碰撞的火花,但是总是到了 真正付之行动之时便戛然而止了,变得畏首畏尾了,很多理想和梦想就这么胎死腹中。我们多数人缺少的正是开复老师的这种闯劲、韧劲和敢于放弃、勇于探索、不断挑战的精神。书中,让我感受颇深的是两个字“舍弃”。从26岁的副教授开始一直到谷歌中国总裁他总是能够不断地舍弃安逸和高收入的工作。他说,“每一次放弃与选择,都是‘舍’与‘得’的对应。在这之后,我不再害怕放弃。我相信,只要从新开始,每一个选择背后,都隐藏着一片新的世界。当每个机遇来临,只要正确评估自己的潜能,融入对人生的理解,就能获得这片新的世界。”
在品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东、西方教育文化理念的差别,公司企业制度和模式文化的不同。
首当其冲的是教育问题。可能他的家人正因为看到东西方教育制度的差异才把他带到美国接受教育,从而成就了今天的开复老师。美国社会人性化的教育制度和宽松自由的研究氛围向来对处于应试教育牢笼中的中国青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李开复的成功不能不说得益于此。
其次,在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模式上也千差万别。我们的企业是人管制度,一味的看重领导的意见,丢失了自我。书中开复老师提到“对于天才工程师们来说,最有吸引力的制度,无疑是让他们的天分得以发挥的制度”。苹果创始人乔布斯曾经劝慰年轻人:“不要被信条所惑,盲从信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的结果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
再有,就是我们企业没有自身的文化特色。在我看来企业就像是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航母,而企业文化就像航母上的动力装置,给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入无穷的能量,这样,航母才能开得更稳、开得更远。
在书中,开复老师也通过他的工作经历向我们展示了谷歌这样一个国际互联网公司的文化个性,我们可以看到谷歌员工是快乐地工作着,轻松和谐的工作氛围、优质的食物、宽松的环境成为谷歌吸引全球最聪明人才的法宝。过去数年,谷歌每年都被评为“美国员工心目中最向往的雇主”。我想他们所看到的不应该单单是这些光鲜亮丽的外表。后来他到中国创办谷歌中国时,同时也把google“平等、创新、快乐、无畏”的精神带到中国,也就是希望中国企业和中国员工能够理解其中的真谛。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十二
提到屈原,人们第一个浮现脑海的关联就是《离骚》。《离骚》的文学水平极其出色,在赞扬《史记》时周树人先生曾说“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由此可见《离骚》的地位。
作为诗人,屈原是成功的,是他开启了文学著名于世的大门,在他之后涌现的文学家、着作才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而屈原作为政治家是失败的,空有一身抱负满腔热忱却报国无门,他曾经在楚国得到过楚怀王的器重,朝堂之上也曾呼风唤雨,但是他的文人气质又显得与政治局面格格不入,最终落得被罢免流放的惨淡局面。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双重身份,使得屈原所创做的诗句带有明显的爱国主义情怀。
楚辞这一文体在屈原的笔下得以创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着一席之地。屈原的诗句内容涉及面广泛,从神话故事传说到人鬼神境遇,都被他拿过来创作。诗句突破了短篇的局限,开启了长篇创作的先河,对赋、比、兴的修辞手法信手拈来,诗歌风格磅礴大气,文风跌宕起伏,音律错落有致。可以说,屈原所创作的诗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文学成就之高无人可与之匹敌。
如果说屈原行在文学创作的路上不理政事,那么他的结局可能会被改写。但是脱离了政局,他的爱国愤慨之情还会如此般激昂吗,还能创作出《离骚》吗?这恐怕就不得而知了。
关于屈原的传说
屈原是一位历史名人,耳熟能详的人物,关于他的传说也有很多。众所周知,屈原是一位楚国贵族,与当时的楚王是有着亲戚关系的。因为屈原太优秀了,所以楚王非常忌惮屈原,再加上楚王身边的人总是在说屈原的坏话,所以楚王就更加的讨厌屈原了。楚王讨厌屈原的直接后果就是,把屈原外放到了非常偏僻的地方。
屈原做了很多努力,但是都以无效告终。最后的屈原感觉走投无路了,于是跳江自杀。屈原的死,成全了一条江的名字,那条江叫做汨罗江。
在屈原跳江之前,和一个渔人有了很著名的一段对话。屈原觉得人们都错了,都是黑的,只有自己是对的,是白的。渔人和他讨厌尘世的想法不同,渔人喜欢的是随波逐流,觉得顺其自然活的会更好。屈原不认同渔人的想法,觉得高贵不能和低俗共存,因此更觉得自己不能在这世界生活下去了。关于屈原和渔人的对话,至今人们还是分成两派,各自为营,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百姓很爱戴屈原,传说中江里有吃人的大鱼,百姓们不想看到自己爱戴的人被吃掉。于是在屈原跳江的这一天,想尽办法给大鱼喂食物。江南地区的稻米多,百姓倒到江里的稻米也多,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粽子外面有竹叶或者竹筒,里面就是稻米。因为人们是划着船到江上的,今后的每一年都有划船,后来就演变成了传说中的赛龙舟。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十三
屈原,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文化名人。他的一生充满了斗争与痛苦,也有着卓越的才华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史记·屈原列传》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入的思考,展现了屈原的一生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通过阅读《史记·屈原列传》,我进一步感悟到了屈原的伟大,也对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首先,屈原的伟大是与他的追求和才华息息相关的。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他一直秉持着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对祖国的忠诚。这种热爱和忠诚激发了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如《离骚》、《九歌》等。他的才华使他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人物,他的作品也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
其次,屈原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困境,正是这些磨砺,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坚毅不拔的战士。从《史记·屈原列传》中,我们可以看到屈原身处困境时的坚定和追求,他无论是在国家被外敌侵略还是被贵族排挤,都没有放弃。他用自己的文字和行动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辛劳和忍耐也让人敬佩不已。
再次,屈原的一生也是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榜样。他的忠诚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他的悲愤和痛苦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人在逆境中的选择和抗争的意义。他的作品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对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阅读《史记·屈原列传》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和历史的厚重。通过真实的史实和细腻的描写,我了解到了屈原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一切使我更加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和平,也让我明白了文化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屈原的精神和才华让我更加热爱中国文化,也更加关注我们民族的历史和未来。
总结起来,阅读《史记·屈原列传》让我受益匪浅。屈原的伟大和才华让我深感敬佩,他的坚持和努力也让我受到启发。他的一生让我明白了一个人对家国的责任和担当,也让我意识到了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阅读《史记·屈原列传》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更让我对屈原的一生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希望我们都能够向屈原学习,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祖国做出贡献。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十四
【作者】司马迁。
【原文】。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使使如秦受地。张仪诈之曰:“仪与王约六里,不闻六百里。”楚使怒去,归告怀王。怀王怒,大兴师伐秦。秦发兵击之,大破楚师于丹、淅,斩首八万,虏楚将屈匄,遂取楚之汉中地。怀王乃悉发国中兵,以深入击秦,战于蓝田。魏闻之,袭楚至邓。楚兵惧,自秦归。而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得张仪而甘心焉。”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怀王竟听郑袖,复释去张仪。是时屈原既疏,不复在位,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其后,诸侯共击楚,大破之,杀其将唐眜。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
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易》曰:“井渫不食,为我心恻,可以汲。王明,并受其福。”王之不明,岂足福哉!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顷襄王怒而迁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自屈原沉汨罗后百有馀年,汉有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过湘水,投书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适长沙,过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读《鵩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译文。
屈原名平,与楚国的王族同姓。他曾担任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很强,通晓治理国家的道理,熟悉外交应对辞令。对内与怀王谋划商议国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争得怀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怀王让屈原制订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见了就想强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赞同,他就在怀王面前谗毁屈原说:“大王叫屈原制订法令,大家没有不知道的,每一项法令发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说:除了我,没有人能做的。”怀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怀王看不明白,邪恶的小人妨碍国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则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忧愁苦闷,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到忧愁的意思。天是人类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极其劳苦疲倦的时候,没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忧伤的时候,没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为正直,竭尽自己的忠诚和智慧来辅助君主,谗邪的小人来离间他,可以说到了困境了。诚信却被怀疑,忠实却被诽谤,能够没有怨恨吗?屈原之所以写《离骚》,其原因大概是从怨愤引起的。《国风》虽然多写男女爱情,但不过分而失当。《小雅》虽然多讥讽指责,但并不宣扬作乱。像《离骚》,可以说是兼有二者的特点了。它对远古上溯到帝喾,近世称述齐桓公,中古称述商汤和周武王,用来讽刺当时的政事。阐明道德的广阔崇高,国家治乱兴亡的道理,无不完全表现出来。他的文笔简约,词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洁,行为廉正。就其文字描写来看,不过寻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极大的(因为关系到国家的治乱),举的是近事,而表达的意思却十分深远。由于志趣高洁,所以文章中称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于行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为奸邪势力所容。他独自远离污泥浊水之中,像蝉脱壳一样摆脱浊秽,浮游在尘世之外,不受浊世的玷辱,保持皎洁的品质,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断,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争辉,也是可以的。
屈原已被罢免。后来秦国准备攻打齐国,齐国和楚国结成合纵联盟互相亲善。秦惠王对此担忧。就派张仪假装脱离秦国,用厚礼和信物呈献给楚王,对怀王说:“秦国非常憎恨齐国,齐国与楚国却合纵相亲,如果楚国确实能和齐国绝交,秦国愿意献上商、於之间的六百里土地。”楚怀王起了贪心,信任了张仪,就和齐国绝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国接受土地。张仪抵赖说:“我和楚王约定的只是六里,没有听说过六百里。”楚国使者愤怒地离开秦国,回去报告怀王。怀王发怒,大规模出动军队去讨伐秦国。秦国发兵反击,在丹水和淅水一带大破楚军,杀了八万人,俘虏了楚国的大将屈匄,于是夺取了楚国的汉中一带。怀王又发动全国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国,交战于蓝田。魏国听到这一情况,袭击楚国一直打到邓地。楚军恐惧,从秦国撤退。齐国终于因为怀恨楚国,不来援救,楚国处境极端困窘。第二年,秦国割汉中之地与楚国讲和。楚王说:“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张仪就甘心了。”张仪听说后,就说:“用一个张仪来抵当汉中地方,我请求到楚国去。”到了楚国,他又用丰厚的礼品贿赂当权的大臣靳尚,通过他在怀王宠姬郑袖面前编造了一套谎话。怀王竟然听信郑袖,又放走了张仪。这时屈原已被疏远,不在朝中任职,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很后悔,派人追张仪,已经来不及了。
后来,各国诸侯联合攻打楚国,大败楚军,杀了楚国将领唐昧。这时秦昭王与楚国通婚,要求和怀王会面。怀王想去,屈原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说:“怎么可以断绝和秦国的友好关系!”怀王终于前往。一进入武关,秦国的伏兵就截断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怀王,强求割让土地。怀王很愤怒,不听秦国的要挟。他逃往赵国,赵国不肯接纳。只好又到秦国,最后死在秦国,尸体运回楚国安葬。
怀王的长子顷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兰为令尹。楚国人都抱怨子兰,因为他劝怀王入秦而最终未能回来。屈原也为此怨恨子兰,虽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恋着楚国,心里挂念着怀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国君总有一天醒悟,世俗总有一天改变。屈原关怀君王,想振兴国家改变楚国的形势,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现出来这种想法。然而终于无可奈何,所以不能够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怀王始终没有觉悟啊。
国君无论愚笨或明智、贤明或昏庸,没有不想求得忠臣来为自己服务,选拔贤才来辅助自己的。然而国破家亡的事接连发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国家的多少世代也没有出现,这是因为所谓忠臣并不忠,所谓贤臣并不贤。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的职分,所以在内被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疏远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兰,军队被挫败,土地被削减,失去了六个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国,为天下人所耻笑。这是不了解人的祸害。《易经》说:“井淘干净了,还没有人喝井里的'水,使我心里难过,因为井水是供人汲取饮用的。君王贤明,天下人都能得福。”君王不贤明,难道还谈得上福吗!令尹子兰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愤怒,终于让上官大夫在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就放逐了屈原。
屈原到了江滨,披散头发,在水泽边一面走,一面吟咏着。脸色憔悴,形体面貌像枯死的树木一样毫无生气。渔父看见他,便问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来到这儿?”屈原说:“整个世界都是混浊的,只有我一人清白;众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渔父说:“聪明贤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缚,而能够随着世俗变化。整个世界都混浊,为什么不随大流而且推波助澜呢?众人都沉醉,为什么不吃点酒糟,喝点薄酒?为什么要怀抱美玉一般的品质,却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说:“我听说,刚洗过头的一定要弹去帽上的灰沙,刚洗过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尘土。谁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宁可投入长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鱼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去蒙受世俗的尘垢呢?”于是他写了《怀沙》赋。因此抱着石头,就自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死了以后,楚国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爱好文学,而以善作赋被人称赞。但他们都效法屈原辞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终不敢直言进谏。在这以后,楚国一天天削弱,几十年后,终于被秦国灭掉。自从屈原自沉汨罗江后一百多年,汉代有个贾谊,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路过湘水时,写了文章来凭吊屈原。
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为他的志向不能实现而悲伤。到长沙,经过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尝不流下眼泪,追怀他的为人。看到贾谊凭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责怪屈原如果凭他的才能去游说诸侯,哪个国家不会容纳,却自己选择了这样的道路!读了《服鸟赋》,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认为被贬和任用是不重要的,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十五
你懂得这个世界,你的这个世界在故乡的热闹人情中。在和你共同回到家乡的这块热土上的时候,我懂得了你。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把孤身在家的爷爷你接到上海。每到吃饭,爸爸都会小心翼翼地问你:“味道正宗吗?”你总是砸吧砸吧吃两口,又总是摇摇头本站说:“不是同一个世界,味道当然不同。”我不懂那是什么意思,总是追问你俩。你们总是避而不答,两眼远远地望着北方,仿佛你俩的世界就在那个方向。
你年纪越来越大了。今年春节爸妈决定无论如何都得带你回趟家乡。这下我终于可以感受你说的意思了!
四辆摩托车接上了我们,声音隆隆,尘土阵阵。到了村口,很多人都围了上来,簇拥着摩托车、簇拥着我们。也不知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我,握住不散。
到了红砖青瓦的房子里,热茶倒上了,热豆腐摆上了。和你差不多年龄的几位老人都陪着,都那么亲热。很快主人就端上了热菜,招呼我们上桌吃饭。
酒过三巡,一位大伯就对我们说:“明天中午到我家吃饭。”另一位大婶马上说:“明天晚上到我家。”再听下来,我明白我们这几天日程全部排满了。
很多的菜都是那么熟悉,爸爸都曾经做过。然而又觉得确实不太一样。似乎在那热情拥抱之间,在那觥筹交错之间,在那土话耳语之间,你嘴角一直都上扬着,笑容从来没有停下来过,额头上的皱纹也完全舒展开来了。我问:“好吃吗?有那种熟悉的味道吗?是你喜欢的那个世界的味道吗?”你只是笑着点头。那种满足、那种幸福洋溢在你脸上的每一个皱纹当中。
我懂了,我懂你所说的那个世界了,那是你心心念念的世界。在你的这个世界中,有你家乡的味道,有只能在你家乡才能感受到的味道。
史记屈原列传读后感篇十六
太史公在《屈原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的屈原,千古流芳。
就是这样一个屈原,居然被上官、靳尚、张仪等人不明不白地给害了。呜呼!屈原既死,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而莫敢直谏,其后楚竟为秦所灭!暖乎!若是屈原不死,秦何以灭楚?何以定天下?历史也许因此而改写也!
所谓贤人政治,就是说治乱由人,任贤臣而感天地泣鬼神,天下太平风调雨顺;用小人则灾祸由此而起,异变由此而生。故周八百年江山是姜子牙之魂保佑,齐之霸业系由管仲,汉兴乃由张子房,蜀兴系由诸葛亮;同样,商亡是杀了比干,楚亡是去了屈原,秦亡是赵高作祟。说来说去,君主只要会用人就可以了,本人才德并不重要。齐桓公好色好小人,但只要全盘信任管仲仍可称王称霸;汉高祖无才无德,但文有张良萧何武有韩信,便可逼项羽乌江自刎。一部中国政治史,由是留下了无数半人半神的名字。
最明显的例子,诸葛亮。“伏龙、凤雏,得一而可安天下”,刘备将二人尽得,天下仍未安于蜀汉。相反,蜀是三国中实力最弱者厂。于是人们只好说,诸葛亮,寸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呀。在人与天的较量中,人们似乎又默认了贤人未必应天而生,天未必感人而动了。这,也算是不走运的“贤人”们的一条借口吧。
由此可见,即便是标榜贤人政治的中国古代,“体制”暗中的力量也还是重于“人治”。与其说是气运,不如说是体制是否适于时世。
屈原死了,楚国灭了;贾谊死了,汉朝兴了。个中原因,读《史记》的人,不妨去字里行间细细体味。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1012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