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中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等要素。在编写教案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特点和认知规律,以便根据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进行个性化教学。下面是一些教案的成功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一
了解作者笔下上海弄堂日常生活情景,感受上海人的心态、情绪、性情。
能力目标。
以读促写,能运用作者以生活琐事为元素,通过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来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准则的写法写一个生活片段。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用饶有趣味的细节描写来描摹上海弄堂日常的生活情景,感受上海人的心态、情绪。
教学难点:
以读促写,能运用作者以生活琐事为元素,通过特写镜头和细节描写来揭示人们内心世界以及生活准则的写法写一个生活片段。
教学准备:
1、布置预习。
(1)读课文,找出描写上海弄堂日常生活情景的段落。
上海弄堂有什么样的生活特色?
(2)上网查找有关上海弄堂的资料准备课上交流。
2、上网查找有关上海弄堂资料,做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形式:
异质分组法,把学生分成五人一组,共六组。
教学过程:
一、从预习导入。
教师提问。
1、你住过或看过上海的弄堂房子吗?你眼中的上海弄堂是什么样子的?
2、老师出示准备好的图片。学生以个体为单位回答问题(点到即可),展示自己查找的资料。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谈起,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默读课文,圈划,点评,以大组为单位交流。让学生沉浸文本,整体感知是理解情感和品味语言的基础。
三、再读课文,理解品味。
小组活动。
1、上海的弄堂生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划出描写上海弄堂生活场景的文字的句子,品一品,读一读。
2、在文中,弄堂里的上海人什么特点?你认为弄堂与人有什么关系?
3、文章为什么用很多笔墨写了弄堂的起源?
教师小结。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最后大组交流,明确让学生进一步走入文本,理解品位,把握“从上海的弄堂,到上海弄堂的生活的环境,到上海人的特点,到上海文化”这条主线。
四、写法赏析。
(用了颇多生动的特写镜头和饶有兴趣的细节描写来写弄堂里的生活。)学生以个体为单位朗读、感受。
写法的总结为练笔做铺垫。
五、拓展练笔。
陈丹燕将视角落在弄堂里平民百姓的生活上,来解读了弄堂文化,其实在上海的弄堂生活里还有许多文化,还有许多视角,比如:弄堂游戏、弄堂小吃……(放照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二
1.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
2.明确为什么以“标签”为题。
3.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
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
搜集科学家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交流课下搜集的科学家的故事。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你有什么疑问?(板书学生的问题。)
1.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主人公写了哪些事情?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课文记叙了德国化学家( )的两件事------其一:( ):其二:( )。这两件事告诉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 )。
3.根据内容给课文分段,找出文章的过渡句。
1.默读课文,小组合作交流:(1)是什么使李比希与新元素失之交臂?
(2)为什么要将标签贴在床头?
(3)标签起到了什么作用?
(4)为什么以“标签”为课题?
2.交流
问题1:出示句子:他( )呼吸,( )地阅读,读完( )。
(1)填空,抓住所填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2)想象:李比希此刻会想些什么?
问题3:李比希的“更认真、更严谨表现在哪里?
本文以别具匠心的标题、精心的选材、巧妙的细节描写让我们认识了严谨、持之以恒的科学家李比希,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具有这种精神。
失败:失“溴“ 浅尝辄止
成功:柏林蓝 吸取教训
更严谨、更认真、持之以恒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三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括号里的繁体字。
3、读一读,说说每组词语的意思是不是相同。
4、修改病句,并说明修改的理由。
5、熟记12条成语。
6、朗读并背诵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7、听教师介绍简易洒水壶的发明,抓住要点转述给同学们、学写毛笔宇。
三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朗读这句话。
(2)学生观察字的行款、间距。
(3)这些字你认为哪些书写时是应该注意的?
(4)教师重点指导。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及时了解书写情况)。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教师谈话:日常生活中,我们在看港台影视片时,或在阅读一些书籍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些繁体字,举例。
(2)学生说出带有繁体字的句子考教师。
(3)指名读每组前面的简化字。
(4)简化字与繁体字比较。(出示幻灯片)。
让学生比较以上两组简化字与繁体字,特别注意繁、简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汉字,让学生去观察、思考,发现题中还有哪些简化字与繁体字形体变化较大的,怎么去认读出这些繁体字。
3、练习。
(1)(出示幻灯片)指名认读,能读出几个就读几个。(可以多让学生站起来认读,待大多数同学读熟繁体字后,再齐读繁体字组合的词语)。
(2)同桌把简化字那边掩盖好,互相检查认读繁体字的情况。
4、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1)出示幻灯片:演讲一讲演雪白——白雪。
(2)让学生读,比较前后词义一样不一样,有什么不同。教学中通过读,比较说明理由,让学生体会到组成词语的字相同,但因为字序不同,有的词义相同,有的词义不同。要注意,学生说每组词义,主要是领会,不要求机械记忆。
3、练习。
(2)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4、反馈。
哪位同学还能举出一组词义相同和一组词义不同的?
编选——选编人名——名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指名读第(1)句话。
(2)这道题毛病出在哪儿?怎么改?
(学生独立修改后,交流,说明修改的理由)。
3、练习。
(1)学生试着修改第(2)、(3)句。
(2)教师巡视。
(3)同桌交流再汇报。
4、反馈。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1)他喊他去他家玩,他答应了。
(2)这次期末考试我们班几乎根本没有不及格的同学。
(3)我们要端正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12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12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学生可查词典,或教师适当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桌练习背诵。
(3)指名读。
4、反馈。
(1)集体背。
(2)指名背。
(三)教学第六题。
1、审题。教师说清题目的要求。(一是朗读,二是背诵)。
2、指导。
(1)查字典,把不会读的字注音,并写出它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字词解释出来。
(2)自由读这两句古代名人的名言。
(3)老师简介老子和孙子。
(4)指导学生通过读,弄明白两句名言的意思。
第一句名言的意思是:祸患啊,幸福正依附在它的身上;幸福啊,祸患正隐伏在它的内部。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幸福与祸患,知道辩证地看待问题,即祸患有可能转变为幸福,幸福也有可能转变成祸患。
第二句名言的意思是:知道他方(指敌人方面)又知道我方的长处和短处,不管打多少次仗都不会失败;不知道他方的情况而只知道我方的情况,就只有一半取胜的希望,而另一半则是失败;不知道他方又不知道自己一方,那每一次打仗就必然都失败。
3、练习。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3)练习背诵。
(4)指名背诵。
4、反馈。
(1)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七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帮助学生明白说话的要求:一是要抓住重点;二是做速记;三是转述时要把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的经过说清楚,说完整。
2、指导。
(1)什么是转述?转述有什么要求?结合例子,让学生明白,把别人的话说给另外的.人听懂就叫转述。转述时一要注意把别人说的话听清楚,二要注意转述的内容完整性,三要注意说话人的原意,不要随意改动,关键性的内容不能有所遗漏,四要注意人称的变换。
(2)教师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认真地听教师介绍,对老师读的这篇文章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只听不记。
(3)教师再次介绍史律同学发明简易洒水壶。
听这一遍介绍,要求全班同学在认真地听的同时记录要点。
可以提供连词“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让学生速记要点,记录的内容只要自己能看懂就可以了。
(4)讨论所记录的要点,组织同桌或四人一小组练习转述,教师提示人称的变换。
3、练习。
(1)小组选代表转述给全班同学听。
(2)师生共同评议。
师提示同学们听时从经过是否完整清楚,人称交代是否明白两个方面去评议。
要点提示:首先,他在雪碧瓶盖上戳了些小眼,结果水不能自动地洒出来,接着,他发现了医院挂水用的盐水瓶,受到了启发,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原因,最后终于发明了简易洒水壶。
(二)教学第八题(略)。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四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无不和无不等词语造句。
2.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意思。
3.欣赏夹竹桃的可贵韧性,体味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种很美丽的植物,请看大屏幕.仔细观察这种植物的叶和花,看哪位细心的同学能有所发现.(叶子像竹子的叶子.板:竹;花像桃花,板:桃)。
2.的确,这种植物的叶片像竹,花朵如桃.如果请你就这两个方面的特征,试着给它取个名字的话,你想到了什么名字呢?(竹桃。桃竹。竹桃连理等)。
3、这美丽而高雅的植物受到人们的垂爱,人们根据它叶和花的特征,给它取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夹竹桃。(板:夹)。
4、想不想和这美丽的夹竹桃做零距离的接触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着当代语言学家季羡林先生,一同走进他家的那方夹竹桃世界吧!
二、自读课文:
三、检查自学。
1、读准下列字音:。
玉簪花。
荇藻。
参差不齐。
鸡冠花。
奉陪。
榆叶。
梅
江西。
腊海棠。
花团锦簇。
菊花飞。
蛾
乍起。
2、交流:是什么原因令作者爱上夹竹桃的?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老师。
3、生答后出示:这样的韧性,又能这样引起我的幻想,我爱上了夹竹桃。
4、指读,齐读。
5、读了这句话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吗?(一、夹竹桃的韧性体现在哪里?二、月光下的夹竹桃给人带来哪些幻想?)(生边提问题师边板书:韧性?幻想?)你们刚才提的这两个问题很有价值,让我们先来见识一下夹竹桃的韧性。同时理解韧性这个词。
四、品读课文:
(一)韧性。
1、课文哪一自然段具体写了夹竹桃的韧性?(第四自然段)细读课文第四自然段,你能从哪些词句中品出夹竹桃的韧性?(可以圈、划、批注)。
2、交流。
第一句: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默默绽放,不张扬,不起眼,从不与白花争艳,常年不败,坚持开放。)。
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呢?练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后齐读。(悄悄地一声不响要读得轻柔些,而又开出、又长出要读得重些。)。
第二句: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吐艳。
从这句话里又能体会到什么呢?(生命力顽强,一年三季充满生机,花期长。)。
无日不迎风吐艳是什么意思?(边叙述边板书:无日不迎风吐艳)为什么不说每天都迎风土艳?(哦,双重否定,语气更加强烈,更能体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
不管怎样的季节,怎样的环境,夹竹桃都始终如一,迎风吐艳。多么顽强的生命力!你能读好它吗?(要读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的坚强)各自练读,男女生分读。
师引导后齐读:春天到了,暖风习习,夹竹桃(迎风吐艳);夏天到了,赤日炎炎,大雨倾盆,夹竹桃(迎风吐艳);秋天到了,凄清寒冷,夹竹桃(迎风吐艳)。
无不奉陪无不是什么意思?(板:无不)无不奉陪呢?(板:奉陪)(又一次用了双重否定,强调了不管什么季节夹竹桃都一一奉陪,突出了花期之长,没有哪一种季节性的花可以与之相比,又一次表达了作者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
指读,齐读。
练习用无不和无不分别说个句子。
小结过渡:夹竹桃的花期真长呀,所以在作者的心理又有什么新感受呢?
第四句: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的那些花比起来,不是显得非常可贵吗?
能不用问号换种说法吗?哪种效果好?一起读。
3、夹竹桃的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的确显得非常可贵。(板:可贵)文中哪一小节写了院子里的花?(生:第三小节)。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第四自然段开头的词语然而,用然而过渡到夹竹桃,就说明第三自然段写了其他花。
请同学们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写了多少花,有没有写夹竹桃?
(一百几十个字,写了十四种花,却没有一个字写夹竹桃的。)。
课文重点写夹竹桃,那作者为什么要把小院里的花写得这么美呢?是不是离题了?老师让你们看一看院子里的花。(课件展示十四种花)(这样写,其实是将其他的花跟夹竹桃作对比,衬托夹竹桃的花期之长。)。
4、让我们再读一读这句反问句。
5、细细品味,我们不得不佩服季老先生的独具匠心:写百花,只为一花。同学们,我们描写一种事物,可以象第四节那样直接描写,也可以像第三节那样衬托描写。
7、师领读:院子里的花虽然一年三季,万紫千红,却(只在一个季节开放)唯有夹竹桃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开出一嘟噜)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无日不迎风吐艳。)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五、总结,设置悬念: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见识了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去掉第一个?)读到这你们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夹竹桃?告诉大家,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一番情趣,让我们下节课再接着去领略夹竹桃月光下扑朔迷离的花影吧!
六、作业:
1、读一读:季羡林的《夹竹桃的传说》。
2、写一写:请你试着描写一种植物,抓住它的特点写具体。(可以是一个小片段)。
七、板书:
无日不迎风吐艳。
韧性。
可贵。
无不奉陪。
夹竹桃。
幻想?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五
1、培养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归纳主旨的能力。
2、通过课堂讲演,提升学生自信心
3、使学生大致了解历国人飞离地球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以及取得的成果
4、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之对于航空航天知识有所了解,进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掌握相关的词汇。
1、对句子的理解: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它同时也充分表明: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板书: 梦
3、同学们,大家有梦吗?说说看你们都有什么梦?
很好,千年前,古代的人们一直在做一个梦,这个梦是――
对,飞天。但是这个梦一直都没有实现,直到现代才由航天人员们圆了这个梦,那就是,神舟飞船的上天。
跟我一起念,千年梦,圆在今朝(齐读)(板书千年)
4、大家想想,“千年梦”是什么(飞天的梦想或者上天等等)?
5、那“圆在今朝”又是指什么呢?(神五上天等等)(个别回答,3-4个,答案不一定,与内容有关即可)
6、那谁来总结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古代的飞天梦想,神舟飞船的上天2-4个,答到即止)
回答得很好,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飞离地球预备,起
9、那么,古代的这些想法有什么特点呢?谁来说?(1-2个,存在于传说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或者想象)
“(但是这些都只是想象中的内容,只是存在于传说之中),直到明代才有个人真正地尝试了飞天,他的名字是――”
万户
很好,虽然万户的飞天尝试很遗憾地失败了,但是他的科学精神却遗留至今,大家阅读第4至9自然段。
首先看第四自然段,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预备,起――
10、大家说,这段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11、那承接上文的有哪些部分呢?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
12、大家能举个例子说明是什么代价吗?
万户
13、嗯,那开启下文的部分,也就是后半句了,它说明了什么呢?
说明中华民族并没有因为失败而放弃飞天的梦想,而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14、这体现了怎么样的航天精神?(想想看,即使失败了也没有放弃,而是始终坚定执着,不断努力。)
坚持不懈
15、对,那我们的航天人最终成功了没?
16、哪件事情证明他们成功了?
神舟五(六)号上天
嗯,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圆了飞天的梦想(板书圆),但是这过程极为艰辛,大家看到第七自然段,一起来读,1992年9月21日,预备,起――(齐读)
17、文中哪句话说明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困难?
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的跨世纪重点工程。
(如果回答其他的内容,则为措施或者付出的代价)
18、嗯,很好,请坐,那谁来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呢?
显示出的巨大勇气和决心,也充分说明了中国航天工作者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劳动。
一百一十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任务,协作单位则多达三千多个;
夜以继日地苦战攻关:
铺盖搬到工厂车间;
等等全段剩下几句
21、这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引导,他们这么拼命努力是出于对祖国的――热爱,那么体现的航天精神有,热爱――祖国,由三千多个单位合作,这个需要怎样的精神?团结合作,很多人还没看到梦想的实现就猝然长逝,一心奉献不求回报,这体现了――默默奉献的精神,)
大家知不知道,在酒泉航天城有一座烈士陵园,(ppt)这里面安葬了500多名烈士,他们为了祖国的航天梦坚守岗位,拼命工作,直到最后牺牲生命。他们,是我们这个国家,我们民族,最可爱的人们。他们没有歌手明星的光鲜亮丽,也没有政客呼风唤雨的权力,但是没有他们,就没有神五神六等等飞船的上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祖国的强大与富强,在酒泉,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墓碑,姓名,生前所属的单位。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
22、大家是不是对我们的航天人产生了崇高的敬意?好,现在就让我们把内心的情感,化成我们的热情,一起来读这段话。载人航天工程,预备,起(齐读,领读)
23 、终于是成功了,我们中华民族延续了千年的航天梦,在这个时刻,终于是圆满完成了。大家想不想看看火箭发射的画面呢?(播放视频)
24 、回过头来,我们神舟五号也就是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成功,说明了什么呢?
中国几千年的梦想,几代人的执著追求,以及数十年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奋斗,终于在今天成为了美好的现实。
25、嗯,谁来理解一下这句话?
好,你认为该怎么读?好,就请你带领大家一起来读。
多了两个人
对,神五意味着我们拥有了载人航天的能力,神六则说明我们的飞船可以承载多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次,在太空的环境下,多一个人都需要诸多的变化和调整。让我们一起来朗读最后两段,完成我们的千年梦(齐读,领读)。
回顾总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中华民族的千年航天梦想,谁来总结一下这中间体现了哪些航天精神?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对,正是这些航天精神,支撑着一代又一代的航天人刻苦钻研,默默奋斗,直到最后圆梦。而载人航天之后,我们还将发射空间站,探索月球,火星,航天精神,将会一直延续下去。好的,今天我们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六
1.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3.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1.布置学生了解孔子的生平资料。
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师: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先听老师范读课文,再跟老师读课文。(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2.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3.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2.学生自读课文,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什么内容?
3.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4.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5.指名说全文大意。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1.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思援弓缴而射之”、“为是其智弗若与”、“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这几句话。)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指名说说“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这句话中的“之”是指哪个人。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怎样读听得更清楚,学生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读读。
(4)”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课件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把全文朗读好,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七
1、能够正确书写“费、商、垃、圾、秀、忆、瞬、养、忠”等生字,结合课文理解“满怀期待、一瞬间、噙满泪水、熬夜“等词语的意思。
2、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妈妈写的那段话。
3、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
重点:能够正确书写生字,理解词意。
难点:体会到妈妈无私的爱。
幻灯片。
2课时。
1、能够正确书写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流利朗读课文,初步体会其中的情感。
1、揭题。
1)师:来猜一猜,老师手中的这包咖啡是怎么来的?
预设:是买来的,是捡来的,是别人送的……。
师:这包咖啡啊,是老师去超市购物时,促销人员送给老师品尝的。
师:谁来说一说“”是什么意思?(免缴费用,不收费),你享受过的待遇吗?
2、初读课文。
1)预习过的同学一定知道,在我们的课本中就有一则关于“”的故事,让我们翻开。
课本,再来读一读这课文,注意思考:这课文说了一件什么事?在读课文时,请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商店购物垃圾优秀。
3、再读课文。
1)对于这课文,同学们都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来好好研究研究。
2)提问:课文中有两位主人公,一位妈妈,一位儿子,在文中他们是怎么进行交流的?
(利用账单进行交流,一共有两份账单,一份是妈妈的,一份是儿子的)。
4)小组讨论研究。
5)全班交流。
预设:妈妈怀我们的时候,行动不便,很辛苦……。
我们生病时妈妈抱着我去看医生,紧张极了……。
(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想象其中一个或几个的画面)。
6)我们说最让人感动的是妈妈的那份账单,那几个不仅让我们感到了妈妈对子女多年来辛苦的付出,更让我们觉得母亲的爱是那样的厚重和无私。让我们把感情融入到朗读中,深情地读好每一句话。(指导朗读)。
7)把你最喜欢的妈妈的一句话背下来,背给你的同桌听一听,让他给你作个。
4、三读课文。
1)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想一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1、能够背诵妈妈写得那一段话。
2、更深一步了解自己的母亲为自己付出的心血。
1、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能够回忆起妈妈写得那段话中有哪些“”吗?
2、合作背诵。
可以同桌之间一起回忆背诵。
3、问题研究。
1)现在我们知道了,妈妈那么多的爱,都是的!
2)提问:我们说文中有两份账单,我们已经研究了妈妈的账单,再让我们来看看儿子的。
账单,儿子在写这份账单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满怀期待)“满怀期待”是什么意思?儿子期待什么?最后他得到了他想要的东西了吗?他得到了什么?(妈妈的账单)儿子在接到妈妈的账单时的反应又是怎么样的?(噙满泪水,妈妈我爱你,账已付清)噙满泪水是什么意思?从满怀期待到噙满泪水,儿子的心理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后悔了,觉得自己不应该把账单给妈妈)。
3)提问:请同学们来为妈妈的账单来估估价?(妈妈的爱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4)提问:其实这文章里只有一个“”?为什么?(这就是妈妈对子女的爱)。
5)交流:这笔账他付得清吗?
4、联系自己。
2)提问:你欠父母多少账呢?你打算怎么还?
3)把你们心里的账记下来吧!写下你对父母的爱,并付上自己的“还账计划书”。
5、完成作业。
1)习题。
2)选做作业:金钱是万能的吗?
教后记:这节课共有两个课时,在第一个课时的教学中,生字教学任务的完成还行,但是对于情感目标的完成,还是远远不够的。一课旨在让学生从妈妈写给儿子的账单中体会到母亲给予子女的爱都是的、无私的、不需要回报的,让学生体会到母爱的伟大。但由于自己在指导学生研究妈妈这份账单时的引导和设计不够,因而导致了很多学生不能从账单中体会到母亲无私的爱。在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事来理解这份账单时,很少有人说得出来,即使说了,词句也是比较苍白无力的,不能让其它同学有所触动。所以在第二节课时,我就布置了写一写的任务,让学生好好回想选取在生活中妈妈让你感动的一个细节或是片断来写一写,要求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完成后我请几个写得比较不错的同学起来汇报、读一读,让大家从这些事例中有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最后再结合文章中对于儿子心理变化过程理解的引导,这才让学生对于母爱的感情认识有了提高。在两节课的教学细节方面,存在的不足是(1)自己的教学语言还不够儿童化,不能让学生清楚地体会到老师的意思,比如:我问“在读了这文章后,你们是怎么理解的?”,对于其中的哪一个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些话都过于成人话,应该改成:“读了这文章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账单中的那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你对于哪一个还不太理解?”(2)在抓住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这一环节上,做得还不够到位,比如:学生在读到妈妈为了她的病“心急如焚”时,老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个词来引导学生,体会妈妈对我们是多么的关心,但我却忽视了这个好机会。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八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了解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
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和蕴含着的感情。
一、整体感知,理清条理。
1、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美过雪花,有多少赞美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寻雪的诗句呢?(学生读搜集的有关诗句)。
2、在生活中,你看到的雪又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
3、今天我们共同来欣赏鲁迅的《雪》,请认真读课文,看看课文写到了哪几种雪?据此给课文分段。
(板书:江南的雪朔方的雪)。
二、学习第1-3自然段。
1、先读一读第1自然段,找到文中的一个词来说明“江南的雪”的特点。(板书:滋润美艳)。
2、哪些词句描写出“滋润美艳”呢?请再仔细读一读作者描写雪野时,用了哪些颜色,写了哪些事物?(边说边读):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浑黄的(磬口腊梅花)、冷绿的(杂草)。
3、单是看这些字眼,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这江南雪野的美,若你再边读边想象一下啊!这雪中的鲜花,鲜花中的白雪,交相辉映相互衬托,你脑海里会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呀?(学生读到哪,就指导到哪)。
4、你能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这画面吗?
5、是啊、看到这些雪中的花儿,我不仅想到雪莱的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江南的雪真是“滋润美艳”,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吧。
6、作者写了这雪中的花,觉得还没有写尽江南雪野,他接着又写到了什么?(蜜蜂)。
7、如此一来就有了矛盾,这样的冬季,哪来的蜜蜂呢?(出示句子,突出“仿佛”二字)。
江南的雪野如此充满生机活力,虽不是春天,我们却闻到了春的气息,感受到了春的活力,所以作者说——(读)“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那是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
8、再细细品味一下这一段,看看你还能从哪些词句中读出江南雪“滋润美艳“的特点呢?
9、喜欢这美丽的江南雪野吗?再有感情地读一读,背一背吧!
10、鲁迅的少年时期是在家乡绍兴度过的,成年的鲁迅,为了寻找国家民族复兴的道路,不得不漂泊在遥远寒冷的北京,在这样的一个雪天,先生想起了故乡的雪,他还会想起什么呢?(他在故乡度过的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在这样的雪天,孩子们最爱的游戏是什么?(生:塑雪罗汉)。
11、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们对于堆雪人的喜爱呢?(用“”画出,与同桌小声交流)。
12、用雪堆雪罗汉,自然也有江南的雪“雪润美艳”的特点,从哪里可看出?(很清白、明艳,以身、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
13、给孩子们带来如许快乐的雪人,遇上连日的晴天,便挽留不住,令人难免生出淡淡的哀愁,江南的雪,是滋润美艳的,但也是——(脆弱的,生命力不强)。
三、小结。
江南的雪象征了哪些美好而又缺乏生命力的事物,让人一边向往,却又一边惆怅。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九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
1、教师教法
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学习,全班汇报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2课时
cai课件。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通过自读自悟、合作解疑、联系实际谈感想等形式进行深入的探究,指导学生通过编演课本剧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一篇蕴含深刻道理的文章。(板书:6 桃花心木)
(二)初读,自学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个别不理解的新词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
2.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学习,谈感悟
1.抓段落,谈感悟。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喜欢的部分,并陈述自己喜欢的原因。
2.抓句子,谈感悟。在学生畅谈自己喜欢段落的基础上,先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反复阅读,细细品味,再组织学生讨论,谈感受,谈见解。
着重理解以下句子:
(1)“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的树,长成百年的大树就不成问题了。”
(2)“如果我每天都来浇水,每天定时浇一定的量,树苗就会养成依赖的心,根就会浮在地表上,无法深入地下,一旦我停止浇水,树苗会枯萎的更多。幸而存活的树苗,遇到狂风暴雨,也会一吹就倒。”
(3)“不止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3.抓品读,促感悟。教师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自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在小组中读,推荐读的好的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比赛读。
第二课时
(一)主动探究,悟道理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
(二)综合实践,练能力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编写课本剧,练写作。
2.小组内排练课本剧,练表演,练表达。
3.班上演出,赛水平。
(三)总结拓展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何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四)记忆生字,指导书写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记忆本课的生字的。
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萎”“锻炼”等字。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
2、抄写生字。
6 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 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 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
1.领会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中心意思练习写作。
2.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3.学习写文章前先列提纲的方法。
注意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选择的材料要能够表达中心意思。
课件。
一、观察汉字,领悟内涵。
1.【出示课件2】。
甜乐泪暖悔望。
迷妙变忙寻让。
2.教师讲解引导: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每个汉字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看到一个字,我们就可以想到汉字的意义,想到由这个汉字组成的词语,想到与这个汉字或词语有关的事情等。同学们看一下屏幕上的汉字,选择感受最深的一个,和同学交流一下,说一说你对这个汉字文化内涵的理解。
3.检查指导。
【出示课件3】。
例:甜。
(1)甜是像糖或蜜的滋味,如甜食,糖是甜的。
(2)比喻使人感到舒服的一种感觉,如甜蜜的生活,甜言蜜语等。
(3)还能想起好多由“甜”字组成的词语:酸甜苦辣、忆苦思甜、苦尽甜来……。
二、确定中心,列出提纲。
1.从屏幕上出示的汉字中,选择一个感受最深的汉字写一篇习作。首先根据汉字的文化内涵确定自己要写的中心意思。
2.根据中心意思,先列提纲,确定出自己选择的事例或哪几个方面。
3.提纲示例:【出示课件4】。
题目:甜。
示例:1.爷爷为我做的排骨米饭。
2.妈妈给我买来好看的衣服。
3.我生病了,爸爸在医院守着我,给我讲故事。
三、交流提纲,互提建议。
1.把写好的提纲和同学交换,请同学读一读。
2.看看同学的提纲,选择的'材料是不是能够表达中心意思,提出合理的建议。
3.根据同学合理的建议做修改。
四、独立思考,认真写作。
1.根据修改后的提纲写作文。
2.注意重点部分一定要写详细、具体。
本次习作的教学目标是要学生将学到的写作方法直接运用到写作中去。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体会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学会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中心意思。这次习作要求学生从汉字的文化内涵出发,确定中心意思,然后选取合适的材料写一篇习作。这个要求与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吻合的,一脉相承。
教学中,我注意了指导,提供了范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果以习作例文做例子,列出选材的提纲,然后再让学生列提纲,可能实效性更强。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一
1、听写词语:发号施令、水土不服、供不应求、和平共处。
2、转基因技术是由谁来发号施令?什么情况下供不应求?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种瓜得豆,一起去了解转基因技术及应用。
1、认真读课文24自然段,思考:基因有什么作用?什么是转基因技术?
2、学生小组交流。
3、指名读第3自然段,了解基因的作用。
(1)观察课本插图计算机描绘的基因结构图。教师简介:基因是生物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作线状排列。
(2)提问:基因有什么作用?学生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3)朗读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了解基因的作用。
基因是动植物体内发号施令的大管家。
4、默读第4自然段,画出什么是转基因技术的句子。
(1)学生汇报:
(科学家摸清一些生物体内基因的本领,让一种生物里的大管家搬到另一种生物里去发挥它应有的本领,就会创造出某种前所未有的新生物。)。
(2)转基因技术也有失败的时候,它在什么情况下会失败呢?
(转基因技术也有因水土不服或不被接受而失败的。)。
5、领悟表达方法。课文是用什么方法来介绍这些科学知识的?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
(课文运用打比方的方法来介绍,比喻形象恰当,把较为深奥的.科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给读者,容易被人接受。)。
6、朗读体会课文的语言表达的特点。
1、如果你到转基因商店里购物,你希望买到什么样的产品?设想一下,用你的笔把它描绘出来。
2、把你在课外了解到的有关基因工程方面的知识或科研成果,介绍给同学们听。
1、朗读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阅读。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二
1.诵读《夸父逐日》,初步感知文言文,培养孩子的文言语感。
2.通过文白对照,感知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的语言特点。
3.学习夸父敢于挑战自然、追寻光明的。
一、诵读文言故事,导入新课学习。
1.教师诵读文言文《夸父逐日》,引起孩子的诵读兴趣,初步培养他们的文言语感。
2.学生模仿诵读。
3.借助注释,理解文言大意,感知故事内容。
二、阅读白话故事,进行文白对照,感知文白语言特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自读白话文《夸父追日》,感知故事内容,扫除生字。
2.接龙朗读课文,师指导重点句段的朗读语气。
3.在白话文旁标注文言文,进行文白对照,正确理解文言文内容,培养孩子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4.同桌交流对照内容(一人文言,一人白话)。
5.根据屏幕上出示的句段,找出对应的文言部分或白话部分。
三、再读文章,感受故事背后蕴涵的。
1.思考:夸父为什么要追赶太阳?
2.你认为“光明”指的是什么?
3.你从夸父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4.你有没有自己的“光明”,该怎样去实现他?
四、延展阅读任溶溶先生主编的《神话故事》之《夸父追日》,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与魅力,学习不同的语言表达技巧。
五、布置作业:
写一《夸父追日》读后感。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三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六(1)班有学生39人,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师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的素质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个学期,班级只是增加了一个学生,其他的都是老生,所以对学生比较熟悉,整体学生的成绩较稳定。但后进生的惰性较明显,时时需要他人的提醒,并且学生比较急躁,这些都是我应该注意而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二、教学成绩:
在这一学期以来,为抓好本班的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我努力做了一下工作:
1、认真备课,设计好每一堂课的教学内容,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领会教材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抓好重难点的教学,在教学中了解学生,理解学生,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强化教学的针对性,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2、课堂教学:能用新的课程改革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组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恰当、合理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组讨论、思考,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做好动手、动脑、动口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形成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循循善诱地教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获得新知,体验成功的喜悦,锻炼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3、评价与改作:及时批改作业,了解学习情况,做好批改记录。批改形式多样化,以教师批改为主,以学生互相批改、自改为辅。严格要求,耐心辅导,及时查缺不漏,重点抓差生的作业批改,尽量做到当面批改,及时补差。特别在作文的批改方面,这学期主要采用学生间互批,这样既让学生积累了词语量,又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另外抓住学生不想做作业的思想,利用每周结一次分,最后一名的组要加作业,基本在组内形成追、赶、比、帮、超的氛围。
4、组织好每次单元测验,及时批改、总结、评价、更正。当检测不理想时,评价尽量用肯定赞扬的语气,少批评,多教育,因势利导,巧妙婉转的提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改变学习方法。
5、辅导:班上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差生人数多,补差是一个更加艰难的任务,我力求通过辅导优等生培养学习尖子,更主要是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为班上树立学习榜样;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主要是尊重爱护他们的自尊心,逐步培养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改掉学习上的懒惰、散漫、厌学的坏毛病,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6、电访:本学期我对学习有困难的杨瑞锋、麻嘉欣、蒋凌锋、姜俊锋等学生进行了电访与面访,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监督孩子完成学业情况。特殊学生,特殊情况要特别对待,所以我大多时间是电访学生的家长,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有的达7、8次之多,但由于家庭环境,学生本身的客观情况、社会环境,效果不太理想。
7、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和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内容,在不同时间,以不同形式进行一些比赛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学习对抗比赛、作文比赛、辩论赛,讲课比赛、朗读比赛等学习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三、存在问题:
1、注重阅读短文分析能力的培养,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落实。
2、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学习氛围不够好,特别是后进生对学习失去了信心,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3、与学生的交流不够,对后进生的说服教育,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教育效果不理想,后进生的学习效果不佳。
总之,以上这些问题力求通过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四
1.自学本课生字,摘录重点词语并解释。
2.南沙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
二、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三、比读书,比认字(第一次先学后教)学生默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字词。
(展示前置性作业1)。
1.正确读出以下字的读音并组词:
礁、痒、蘸、攒、癣、腻、肆、苋、袒。
2.会写以下词语并理解词义:
名副其实、千方百计、肆虐、恩赐、袒护、积攒、千方百计、烟波浩渺、油腻。
四、默读课文,划分层次。(第二次先学后教)。
五、默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小组讨论解决。
1.解放军驻守南沙的原因是啥?
2.南沙海军在驻守中遭受了哪些困难?
1.缺淡水: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难,战士干活不穿军装,怕洗衣费水。
(3)洗澡难。
战士们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练习朗读,体现战士们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南沙桑拿,主要体会南沙桑拿给战士们带来的饿困难,重点体会“烤箱”这一词语。何正会的遗体。重点体会“长癣、发炎、惟一”等词语。
(4)自己蓄水。
小结:
2.缺蔬菜。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应重读。
3.生活单调。
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体会到什么?
六、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七、总结。
文章通过细节描写、动作描写再现了英雄的本色,为了祖国人民的饿幸福。为了捍卫国家海洋权益。战士们用自己的口号诠释了英雄的真谛,那就是“吃苦不是标准,主动作为、艰苦奋斗、创造一流成绩才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战士们的精神将薪火相传、生生不息。这种不知疲倦、永不停息的追求精神铸造了南沙的军魂,他们不愧是祖国的饿英雄、不愧是南沙卫士。
八、课堂练习。
配套练习1、2、3。
九、布置作业。
优美词语两遍。
板书设计:
南沙卫士。
(坚忍不拔、舍己为人)。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五
20xx年7月11—15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市教科所举办的自贡市中职学校教师暑期培训。在为期5天培训中,来自四川理工学院的沈明鸿、刘跃军、黄英杰、赵永平、高文波、田一坡等专家为我们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中等职业教育管理、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国学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我认真听课、做笔记,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积极参与讨论交流,收获良多。现此将此次学习活动总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观念。
沈明鸿老师的讲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用数字和事实说话,从宏观就业形势分析开始,展开对就业形势,特别是中职教育面临的形势分析入手,在全面阐述中职学生所面临的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从内外部分析了中职教育的优势和发展空间,让我获益匪浅。
黄英杰老师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管理》的精彩论述,引发我们关于“中职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思考和讨论。中职教育应该狠抓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着眼于给予学生立德、立志、立行方面的方向指引,实现由培养单一专业型人才的“就业教育”向培养复成型人才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的转变。为此,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观由“单一型、绝对权威型”向“一专多能型、行为引导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班级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课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小组化、个别化”教学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加简单化教学”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转变。
二、提升了专业知识。
赵永平老师为我们作了《国学专题》讲座。她以国学内容及范围作为切入点,系统讲解了国学“四库”(经、史、子、集)方面的专业知识,她引经据典,旁征博引,阐述简要精辟,不仅让我们饱尝了一顿国学文化大餐,更为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指明了方向。
在教学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把现代教育技术巧妙运用于日常教育教学?刘跃军老师在讲座中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把现代教育理论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现代教育手段和方法的体系。运用好现代教育技术,既可以最有效地实现程序化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同时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生兴趣,使学生生动地进行学习,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实现。他不仅演示了当今主要的现代教育技术,还就翻转课堂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和我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地进行技术指导,让我们收获良多。
三、更新了教学理念。
针对中职学生语文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实际,必须要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什么样的方法科学有效?高文波、田一坡老师通过生动翔实的语文教学案例为我们分门别类地罗列了语文教学中容易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讲授了打造中职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方法。老师们指出,要着眼于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方向,立足于中职学生走出校门就业的语文知识需要,关注学生实际的学习需要,着力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提升他们的人格魅力,引导他们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四、更关注学生情商。
多位专家都倡导后天的情商训练,除了在教师的语言艺术、教师礼仪等情商训练方面有其独到的见解与真知灼见,其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如果把学生看成是“要管好的人”,就会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对立面,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给教师带来许多烦恼。如果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就会尊重学生,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如果把学生看成是“成长中的人”,就会宽容学生,对学生始终有信心,对自己的教育行为也有成就感。老师们还指出,宽容是对生命体验的尊重、对个体差异的尊重,也是一种爱的教育。要面对差异化的学生,采取和而不同的态度,和睦相处,并保留各自的独特性。课堂上教师应该真诚,恰如其分地给学生激励,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给犯错的学生一个台阶,防止伤害学生的自尊。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会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冷漠;多一些欣赏,少一些打击。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开发者、组织者、引领者,要蹲下身来,用赏识的态度看学生。我理解了职业学校的教师是职业,更是专业,而我们专业化发展主要是实践智慧的积累。教师同时也要学会反思,反思是教育智慧的源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发现课程资源的眼睛,去用“用教科书教”的态度,创建情境与环境,让学生去参与、去体验。而对学生的评价过程中,在适当的批评的同时,更多的是要给于夸奖和激励。
如何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及管理水平,提高教学科研能力,提高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是摆在我们每个中职老师面前最现实的问题。此次培训给我们提供了这个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让我们中职学校的语文同行有机会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共同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也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通过5天的系统培训,我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教师观、评价观及课程资源观等都有了显著改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得到及时充电,特别感谢市教科所倾力组织了这次暑期培训。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致力于自己钟爱的职教事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于中职学校一线教学实践工作中去。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六
1.交流平台:阅读文章,要抓住场面描写。
2.词句段运用: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谈谈人物说话时“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3.书写提示:举办书写作品展览,注意行款整齐、正确、工整。
4.通过理解、感悟、诵读,积累“爱国”的名人名言。
1.重点: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背诵关于“爱国”的名人名言。
2.难点:体会词句重复的妙处,以及说的不同表达方式。
1.准备书法作品的课件。
2.词句段运用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
1.复习本单元学习的课文。
2.本单元学习的方法。
关注场面描写。
3.阅读“交流平台”的内容,你明白这段话的要点是什么吗?
(1)指导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重点语句。
(2)可以围绕重点写写批注,或感受。
4.交流。
(1)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
(2)要学会在作文中进行场面描写。
5.怎样在习作中进行场面描写呢?
(1)注重对整个场面进行概括性地描写,这便是“面”的描写。
(2)注重对某个人物或具体的事情进行细致地描写,这是“点”的描写。
(3)注重点面结合,活动过程才会给人留下完整的印象,才能够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6.阅读下面的一段话,谈谈场面描写的作用。
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势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随着指挥棒的移动,上百人,不,上千人,还不,仿佛到位的,上万人,都一齐歌唱。歌声悠扬,淳朴,像谆谆的教诲,又像娓娓的谈话,一直唱到人们的心里,又从心里唱出来,弥漫整个广场。声浪碰到群山,群山发出回响;声浪越过延河,河水演出伴奏;几番回荡往返,一直辐射到遥远的地方。
生:这段话有点的描写,也有面的描写,有点有面,所以能够很生动地描绘出大合唱的气势雄壮,也能够反映出大家的团结一致。
生:这是对延安歌唱场面的描写。既有鸟瞰式的描绘,又有特写的镜头,点面结合,层次分明,把一个热闹非凡的伟大场面,写得十分动人,从而表现了延安军民的革命精神面貌。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课件。
读句子,注意红色画线的部分,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a.起初是全场肃静,只听见炮声,只听见国旗和许多旗帜飘拂的声音。
b.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2.朗读,理解句子意思。
3.讨论词句反复运用的妙处。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
4.反复与排比的不同。
数量不一样,反复,相同的词语出现两次就行。排比,结构相似的短语或句子必须三项,或三项以上。
四、继续学习“词句段运用”
1.出示“词句段运用”课件。
写人物说话时,可以不用“说”来表达。读句子,仿照着写一写。
a.清明节前的一个晚上,我又漫步在广场上,忽然背后传来一声赞叹:“多好啊!”
b.“我还有作业没完成,不能和你一起去玩了。”我婉言谢绝了伙伴的'邀请。
c.“既然这样,你以后再也不要来找我玩了!”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
d.满腹下甚至盯着我的眼睛,一脸焦急:“你的眼睛怎么肿了?”
2.朗读,理解其意思。
3.分析不同的“说”。
a句是“赞叹”,b句是“婉言谢绝”,c句是“话一出口”,d句没有用“说”,只是用“:”引出说的内容。
4.生活中形容“说”的词语比较多,如“窃窃私语”、“谈论”、“争吵”……请选择表示“说”的一个词语写人物的“说”。
五、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本节课学习了阅读文章要关注场面描写,以及词语反复的妙处。
2.“说”可以用不同方式加以表达,请写一句人物的说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交流词语反复的妙处。
2.谈谈课文《开国大典》中的场面描写。
二、学习“书写提示”
1.出示书法作品的课件。
2.学生朗读。
3.交流两幅书法作品的相同点、不同点和妙处。
相同点:作品后面都有题款。
不同点:《游子吟》是一首诗,是竖着写的。
《草原》(节选)是课文的一句话,是横着写的。
妙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注意行距,给人以整齐端庄的感觉。
4.老师指导:完成书法作品时,要注意选择合理的款式,同时要全面。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
(1)行款整齐,布局合理。
(2)书写正确,不出现错别字,不规范的字。
(3)养成自我检视的习惯,不断提高书写水平。
5.学生临摹,注意要求。
6.老师及时点拨。
三、学习“日积月累”。
1.旧知导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选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这句诗诠释了文天祥的爱国之心,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证明了中国人是有民族骨气的!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几则爱国名言。
2.教师范读。
3.学生齐读。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国】诸葛亮。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宋】李纲。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4.学生理解意思,交流感受。
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已:停止。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
为了解除国难献身,把死亡看作回家一样。这句话可以看出曹植非常的热爱国家。
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我们无论如何也要守住,一寸土地也不能让给别人。这句话告诉了后人要保卫祖国的疆土,神圣不可让敌人侵犯。
尽管地位低下,但不敢忘记处于患难中的国家。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每个人都有为祖国担忧的意识,因为维护祖国的尊严是中华儿女的责任!
5.讲一则爱国故事,学生谈感悟。
爱国的杜子威。
在苏州,流传着一位归国博士的动人事迹。他叫杜子威,是苏州医学院副院长。他出生在日本,在东京获得博士学位。1972年,他离开日本,和妻子一起回到了祖国。
侨居在日本的父亲为杜子威苏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建造了一座研究室花了整整一百万元人民币。杜子威不要一点报酬,把研究室献给了国家。有人以为杜子威很有钱,问他:“你戴的是什么牌的手表?”他爽朗地笑道:“国产的,苏州牌,才45元,走得相当准。”杜子威把价值一百万元的研究室献给了国家,自己却省吃俭用戴的是45元的手表。人们被他这种崇高精神所感动。敬佩地伸出了大拇指。
1979年,杜子威率领医学代表闭访问日本,他离开日本七年了,家里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准备好饭菜等着他。可是,等了好几天,也不见他的身影。原来,访日时间只有半个月。杜子威舍不得这点宝贵的时间,全安排了工作,只是在归国的前一天,代表团的其他同志上街参观去了,他才回家吃了一顿饭。
1982年,杜子威再次到日本。他为了给国家节省外汇,从宾馆搬到父母家住。临走前,父亲给他一台彩色电视机。杜子威却说:“电视机我有了,我缺的是专业资料,今后给我寄点”。
四、总结训练点,布置作业。
1.书写作品要行款整齐、布局合理,还要正确。
2.理解、背诵关于“爱国”的名言。
语文园地二。
阅读文章——关注场面描写。
词语反复不同的“说”
书写提示——行款整齐、布局合理、正确规范。
爱国名言。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七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3、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的,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课文怎样描写四季的`特点,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四季风光图片。
教学过程: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猜想:童话中的主人公是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1、学生自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利用生字卡小组内检查读音。
4、小组交流。
5、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1、学生把最喜欢的语句、段落读一读,品味一下。出示四季风光图片,让学生观察。
3、学生找句子,画词语,写批注。
4、小组交流。
1、小组内自由谈读后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内以各种形式品读句子,再通过配乐和图片再现情景的方法,把学生带入到文中描写的情景中,体会“把景物形象化”的写作奥秘。
3、用一个词(一句话)概括四季的特点。
4、学生回答:(生机勃勃)(热情似火)(果实累累)(白雪皑皑色彩斑斓)。
组织一次朗读比赛。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八
1.认真观察图画,懂得“勤于收集资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2.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
懂得“勤于收集资料”是重要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掌握勤于收集资料的常用方法。
一、谈话导人,使学生明白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1.老师这里有几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同学们:老师打算写一篇关于徐州历史文化的文章。请问同学们,老师现在需要做些什么准备;老师的一个朋友要参加“爱护家园,保护环境”的辩论会,她该提前做些什么准备(收集有关资料等)。
2.引导学生谈谈收集资料的重要性。
老师小结:收集资料可以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增强记忆,为学习和生活提供便利,因此,我们应当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好习惯。
二、指导观察,适当讲解,让学生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
1.指导观察第1页的图。
上面一幅图的女同学在哪儿?圆形图上的女同学在干什么?态度怎样?
下面一幅图上的男同学在做什么?指导观察第2页上的图片。
认真观察第2页下面的图,然后,清你说说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看报刊、网络、参观展览、采访和访问来收集资料)。
3.除了这些,你认为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收集资料呢?(小组讨论,交流)。
4.讲授收集资料常用的方法。
(1)做摘抄笔记。把你认为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感兴趣的文字摘抄下来,可以把它们分门别类地摘抄。为了便于查阅,分类不要资料,激发学生收集资料的兴趣。
1.展示优秀的收集资料的作品,让学生仔细观摩。
2.教师告诉同学们,这些都是收集资料的主人优秀的学习果实。
3.学生展开讨论:我们从现在开始,应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尝试收集资料。
1.分发课外阅读材料,每个学生一份。
2.学生阅读材料,收集资料。
要求:认真阅读材料,用上常用的四种收集资料的方法。
教师巡视指导,多作点拨。
3.学生小组交流所收集的资料,相互取长补短。
4.展示同学们收集资料的成果。
三、教师小结学生收集资料的情况,重在鼓励,希望同学们宝在坚持,养成勤于收集资料的习惯。
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篇十九
“儿”连在别的音节后面作词尾时,就失去独立性,和前面的音节融合成一个音节,使前一个音节的韵母带上一个卷舌动作的韵尾,成为卷舌韵母即儿化韵。这种现象叫做“儿化”。同学们别小看“儿化”,它在意思的表达上是有一定作用的。
鲜花儿、女孩儿、好玩儿、山歌儿。
小孩儿、竹棍儿、门缝儿、一会儿。
您慢慢儿地说、我和你说说贴心的话儿。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动词)——画儿(名词)。
尖(形容词)——尖儿(名词)。
眼(眼睛)——眼儿(“小洞”之义)。
头(脑袋)——头儿(“负责人”之义)。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160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