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教案需要经过反复修改和完善,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案的编写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以下是一些学科教研室整理的一份教案集锦,供大家参考和拓展教学思路。
孟子二章教案篇一
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本文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改错”的关系,谈“内心忧困、思虑阻塞”与“有所作为”的关系,谈如何让想法为人所知,论证“生于忧患”的观点。接着举国家的例子,从反面说理,谈国家如果没有“内忧”与“外患”就要灭亡,论证“死于安乐”的观点。
(六)比较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见“扩展资料”部分)
(七)讨论: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于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树立什么样的忧患意识。教师总结讨论情况。
(八)整理字词和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孟子二章教案篇二
课代表:下面挑本课重点注释, 。
生若干回答(流利和速度) 。
师:下面开始抢答。
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很好,能说出理由,这是原则。看第二题。
生2:本题答案是c。本项中的“作”的意思是“奋发,指有所作为”。
师:这道题相对简单,我想就不用老师多解释了。
全体学生:不用。
师:那么,大家看第三题。
师:其他学生有异议吗?没有的话让我们一起看第四题。
生4:本题答案是c。因为本项翻译不够严谨。
师:还有别的的答案吗,没有的话你们赞同那个答案?
全体学生:选a,因为本项中的重点词语的解释出现错误,所以应选a。
师:在完成的过程中,注意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做题过程中的疑难。
下课时,课代表收所有学生的学案。
谢谢大家!
孟子二章教案篇三
今天讲了《孟子》二章之后,我静下心来冷静的思索我的教学。
这节课本想向孩子们讲讲得到与失道,忧患与安乐,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可是,讲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失误的地方其实很多。
首先,新课导学过程中的读文和翻译环节,给学生10分的时间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本以为学生已经预习,可以很快的完成,意料之外的是,学生预习的并不是很好,因此在规定的时间内只有一半的组完成,其他组参与度不够;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太仓促也太粗糙,虽然找学生起来翻译,但可能仍有同学不会翻译。还有几个重点词语没有做强调。
其次,在分析课文过程中,有点“一手包办”的感觉,没让学生自己探讨,只是结合学案上的几个问题进行思索,显得不够深入。
第三,拓展部分,没打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致使拓展没展开,感悟部分也被放到了课下。其实这应该是学生思想感情升华的一个契机,我有点浪费了。
理念在实践中会不断创新,也会在不断的失败中获得前行的动力,我一定会在教学中积极改变理念和教法,使自己成为一个跟得上时代理念的老师。
孟子二章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疏通文意,了解并文中一些古今异义词。
2.学习本文开头提出论点后逐层论证的写法。
3.初步理解“天时、地利、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肋”的含义,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1、2。
难点:目标中对第四段论证的理解。
教具:
预习指导:
1.自读两篇文章各2次以上,注意断句及个别字读音。
2.结合注释,粗识大意。
3.搜集有关孟子及《孟子》的简要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关于西路军胜利的原因的论述,从而得出“得人心者得天下”的结论,唤起学生的共识,然后导入本课。
二、了解预习情况后,指名诵读有关注释,简介孟子和《孟子》(2)。
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指名二人接力诵读全文,正音后齐诵二遍,再由教师范读课文(5)。
正音:“夫”,fu,发语词,放在句首,以引起议论。“粟”,su,谷子,与“栗”区别。
2.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同桌间可交流)逐段疏通文句并逐句翻译(问题一二)(10)。
3.教师巡视释疑点拨,重点注意下列词语及句子(一些古今异义词)。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古代城邑有内外城之分,“城”为内城,“郭”为外城;“三里”“七里”均非实指,说明城邑之小。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一句中的“是”,作代词用,即“这(就是)”的意思,与“也”合用,构成判断,意思是“这就是.....的道理”
“人和”:指人心所向,上下团结等。
“域民”:“域”,界限,可解释为“限制”,名词作动词用。
“固国”的“固”,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使国巩固”。
“威天下”的“威”,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作“威慑”讲。
“寡助之至”的“之”动词,作“到”讲。
“畔”:“叛”的通假字,背叛。
4.指名6人串讲课文(一读一译),师生共同订正(5)。
5.齐读课文(1)。
三、分析课文。
1.学生分组讨论下列问题:(问题三四五)(6)。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中心论点提出后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
3)中心论点既然已得到了论证,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难度较大,教师可视情况作以讲解)。
2.教师巡视解疑,并进行调控。
3.抽样提问后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价总结(15)。
附参考答案:
1)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战争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2)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粟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归纳: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3)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3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战争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政治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几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注意下列词语:
“故曰”,在文中起承接作用。“故”一笔概括了上文三段,“曰”总领发起下文议论。
“君子”即文章中所说“得道者”
归纳:第4段进一步论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道理。
四、布置作业:
1.a类:熟读并诵课文。
2.b类:默写课文。
3.a类:完成《掌握语文》p之。
孟子二章教案篇五
藐视王公大人,无所畏惧,也与孟子的个人修养有关。在《滕文公下》里,孟子谈到“大丈夫”的人品时,还说过:“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了这样的修养,也就无所畏惧。在《公孙丑上》里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什么是浩然之气?他解释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由此看来,《孟子》文章之有气势,同个人修养颇有关系。能够无所畏惧,才敢放言无忌。形成文章,才沛然而不可御。当时的游士之辞,虽然都能放言无惮,而《孟子》之文,则又自有个人修养的特点。
3富于形象。战国文章具有富于形象的特征。章学诚《文史通义·易教下》曾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即其深于取象者也。”但《孟子》之“深于取象”,又与各家之文不尽相同,其取譬设喻,多讲世俗故事。《离娄下》之讲“齐人有一妻一妾”,即是显例。这样的故事,也许得之民间,也许出于虚构,而孟子用来说明事理,不仅增强了理论的说服力,而且富有生活气息。这样的文章,既有时代特征,又有个性特点。
孟子二章教案篇六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孟子二章教案篇七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将继续复习九年级下册古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学们先自主背记本课的基础知识,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后有课代表挑记。
课代表:下面挑本课重点注释,天时。
地利。
人和。
三里之城。
郭
环
池兵革。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至
畔
顺
发
畎亩。
举
任
饿其体肤。
空乏。
行拂乱其所为曾益。
恒过。
衡
作
征于色。
发于声。
喻
法家。
拂士。
出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若干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可以证明大家都是经过熟练地背诵,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断努力。
师:下面进行合作解疑,老师给出六道选择题,几乎涵盖本课的全部内容,希望每个小组都能认真分析,找出答案,五分钟后进行抢答,并且希望每位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能说出选择答案的理由。
师:下面开始抢答。
生1:第一题答案是a。因为b项“德”的意思是仁政,c项里“饿”的意思是使„„饥饿,d项“过”的意思使犯过失。
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很好,能说出理由,这是原则。看第二题。
生2:本题答案是c。本项中的“作”的意思是“奋发,指有所作为”。
师:这道题相对简单,我想就不用老师多解释了。
全体学生:不用。
师:那么,大家看第三题。
生3:本题答案是c。本题不是“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而是“从个人再说到国家”。
师:其他学生有异议吗?没有的话让我们一起看第四题。
生4:本题答案是c。因为本项翻译不够严谨。
生5;;老师,我们组有不同看法。我们组选a,因为本项中的“发”指“被任用”。
师:还有别的的答案吗,没有的话你们赞同那个答案?
全体学生:选a,因为本项中的重点词语的解释出现错误,所以应选a。
师:说的非常好,也说出了理由,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做题的时候,多看重点,找出错误根源,最好能找出充分的依据。接着看第五题。
生6:本题选a。因为《孟子》一书是孟子的弟子及门人编着的,而不是孟子自己编着的。
师:说的好。这时我们应该能联系到孔子,《论语》也不是孔子编着的,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地方不要混淆。另外,同学们还要知道“四书”和“五经”。
师:同学们,通过合理的合作,我们很好完成了本节课的第二个任务。相信此时大家对本课的知识已经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那么就让我们进入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开始提升检测。
要求同学们能独立思考,在规定的20分钟时间内完成。下课后交与课代表处,老师要进行批改和总结。
师:在完成的过程中,注意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做题过程中的疑难。
下课时,课代表收所有学生的学案。
师总结:同学们在45分钟时间内,能很好的进行自主预习、合作解疑、提升检测,圆满完成了本节课的复习任务。相信今后同学们能用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堂课。好了,下课。
谢谢大家!
孟子二章教案篇八
设计思想:本文语言简练,句式长短相继,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诵读教学。先秦散文,文理俱佳,要了解作者文风,然后披文入理,这样文与理协,理解、识记起来就会容易得多。布置预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有关舜、傅说、胶鬲、管夷吾、孙叔敖、百里奚的故事。
课时安排:本文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一、由“战国七雄”导入对战国中期社会和人民生活状况的介绍,由“诸子百家”导入对孟子及《孟子》的介绍。
二、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轻重音。
四、齐读课文,读完后教师进行纠偏和诵读指导。
五、散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以及工具书了解文章大意。
教师对于学生讨论中的合理看法要充分肯定,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看法:从第二、三段看,涉及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战争方面的。第二段从攻城方的角度写,虽然攻打的是个小城,也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但是没有选择有利于进攻的良好的地理形势,所以“不胜”而返,从而强有力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的观点。第三段从守城方的角度写,守城者据守着“高城”“深池”,拥有坚利的兵革、丰盛的米粟,却弃城而逃,显然是因为“地利不如人和”。由上面分析可知,第一段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第二、三段的论点,它也是打仗中要用到的一条很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再看第四段的主要内容,涉及到“封疆”、“固国”、“兵革”、“畔之”、“攻”、“战必胜”,这些都是描写战争的词语,可见本文的主要篇幅都是写有关战争方面的内容,但作者的态度不是鼓吹战争制胜,而是反对不义战争,反对以“兵革之利”威震天下,甚至他认为即使有“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也不一定能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那战争靠什么制胜呢?作者就此自然而然地提出自己的主张:得道多助,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由此引申出的结论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使要打,也一定是打胜仗。从这段看,作者只是以战争为例,落脚点是要谈治国之道,具体来说就是“人和之道”,“仁政之道”。由此明确:“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以作为本文的中心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本文的'主旨。
七、追加思考: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明确:层进式论证。
八、整理字词及文化常识,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由六名学生讲故事。
故事内容: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二、讨论:从这些故事中总结共同的规律。
明确:要成就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的磨练。
启发提问:怎样才算艰苦的磨练呢?
三、初读第二段,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前提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目的是“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五、学习第三段,疏通大意,了解论述层次。
明确:先举人的例子,从正面说理,谈“犯错”与。
孟子二章教案篇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作者简介。
三、背景介绍 。
四、孟子的名言。
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五、合作探究。
六、作业:
搜集关于《孟子》的内容与故事。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
上完《〈孟子〉两章》一文后,不能仅停留于对文言知识的把握层面。
所以,我又搜集了一些关于孟子的文章,一方面把学生从一个单元的文言学习的疲劳中解放出来,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消化文言课文,巩固背诵和积累,同时进行同一主题的现代文阅读训练,以期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认识课文思想及孟子其人,最后通过写作来巩固这种认知成果。
一、回顾课文内容,思考一下你从孟子身上读出了什么?
读出了孟子舍生取义的选择,义高一切的主张;。
读出了孟子忧生乐死的认识,居安思危的清醒。
(以上的总结还可完善,下同)。
由此,你又联想到了些什么?由此展开学生由此及彼的想象能力训练,结合平时的所见所读想,或补充,或论证,这样为“引-议-联-结”的作文结构训练做些扎实的引导,可以以《由孟子的xx(思想、主张)想到的》为题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能够有章可循,有话可说,这样才能写出一些内容充实、有一定思想性的作品来。我想,这样的引导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读出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以民为本的可贵。
这样再结合从课文中所领悟的孟子的思想或精神,形成三个或以上的并列句子,一方面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把这些句子作为议论文写作的分论点,让学生分别从这些方面去搜集材料或直接引用教材中的素材去进行分析论证,让学生掌握另一种文章写作结构,让学生的论证思路通过这种结构清晰地展示出来,最后形成学生的一种基本的结构文章的能力。同时也为学生走上社会后的公文(也就是常常要老师或其他人员所写的年终总结、质量分析、个人述职之类的文章)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一
师:同学们,本节我们将继续复习九年级下册古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同学们先自主背记本的基础知识,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后有代表挑记。
代表:下面挑本重点注释,天时。
地利。
人和。
三里之城。
郭
环
池兵革。
委而去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至
畔
顺
发
畎亩。
举
任
饿其体肤。
空乏。
行拂乱其所为曾益。
恒过。
衡
作
征于色。
发于声。
喻
法家。
拂士。
出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若干回答。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的都不错,可以证明大家都是经过熟练地背诵,希望你们再接再厉,不断努力。
师:下面进行合作解疑,老师给出六道选择题,几乎涵盖本的全部内容,希望每个小组都能认真分析,找出答案,五分钟后进行抢答,并且希望每位回答问题的同学都能说出选择答案的理由。
师:下面开始抢答。
生1:第一题答案是a。因为b项“德”的意思是仁政,项里“饿”的意思是使……饥饿,d项“过”的意思使犯过失。
师:说的非常有道理,很好,能说出理由,这是原则。看第二题。
生2:本题答案是。本项中的“作”的意思是“奋发,指有所作为”。
师:这道题相对简单,我想就不用老师多解释了。
全体学生:不用。
师:那么,大家看第三题。
生3:本题答案是。本题不是“从国家再说到个人”,而是“从个人再说到国家”。
师:其他学生有异议吗?没有的话让我们一起看第四题。
生4:本题答案是。因为本项翻译不够严谨。
生;;老师,我们组有不同看法。我们组选a,因为本项中的“发”指“被任用”。
师:还有别的的答案吗,没有的话你们赞同那个答案?
全体学生:选a,因为本项中的重点词语的解释出现错误,所以应选a。
师:说的非常好,也说出了理由,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做题的时候,多看重点,找出错误根源,最好能找出充分的依据。接着看第五题。
生6:本题选a。因为《孟子》一书是孟子的弟子及门人编着的,而不是孟子自己编着的。
师:说的好。这时我们应该能联系到孔子,《论语》也不是孔子编着的,而是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的,希望同学们在这个地方不要混淆。另外,同学们还要知道“四书”和“五经”。
师:同学们,通过合理的合作,我们很好完成了本节的第二个任务。相信此时大家对本的知识已经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那么就让我们进入本节的最后一个环节,开始提升检测。
要求同学们能独立思考,在规定的20分钟时间内完成。下后交与代表处,老师要进行批改和总结。
师:在完成的过程中,注意书写的规范、端正、整洁。
学生自行完成,老师在此过程中巡回查看,了解学生做题过程中的疑难。
下时,代表收所有学生的学案。
师总结:同学们在4分钟时间内,能很好的进行自主预习、合作解疑、提升检测,圆满完成了本节的复习任务。相信今后同学们能用更饱满的热情迎接每一堂。好了,下。
谢谢大家!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二
1、了解两篇短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2、学习两篇短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并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3、掌握两篇短文的论辩语言。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
二课时。
一、教学目的要求:
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
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4、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
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4。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
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
3、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接力赛诵读课文,后教师范读。
(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
(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
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
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
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
7、提问:
(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
(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
(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8、整理:
(1)通假字:“畔”同“叛”。
(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
(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
(4)词性活用:域、固、威。
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
10、作业:
(1)、领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并简要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三
1.了解有关孟子及其《孟子》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熟读课文,借助课文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通过对比、反衬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抓住语言描写的感情色彩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和人物的性格特征。4.参照注释,查阅词典,疏通语言文字,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教课时数】:2棵树【教学过程】:课堂导入:
毛主席曾用“愚公移山”教育过全党;谈到文艺方针时,又提出了“双百”方针,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大家知道是指各种花卉,那么大家知道“百家”是指哪百家吗?对,它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各种流派,它们提出了哪些不同的观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儒家一位集大成者孟子的两篇文章《富贵不能淫》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新课讲解:
《富贵不能淫》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与儿子!’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文:
舜从田野中发迹,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举用的,胶鬲从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释放出来并得到任用的,孙叔敖从隐居的海边被举用,百里奚是从市井之间被举用的。
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而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外部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入侵者,这个国家往往会导致灭亡。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而沉迷安乐使人萎靡死亡。课堂小结:《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义正言辞地驳斥了景春的谬论后,紧接着便对真正的大丈夫的标准做了明确的说明和界定。真正的大丈夫有两个标准:一是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二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只有这样,才算得上大丈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陈述六个出身贫贱却成就不平凡的名人的示例和相关道理,阐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四
(1)基本技能目标:
用准确的语调有节奏朗读课文;
正确辨析课文中的疑难字、词、句的含义;
(2)能力训练目标:
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理解排比句的表达作用。
理解孟子在本文中的思想观点。
(3)素质教育目标:
感知逆境成才、多难兴邦的道理,学会在困境中奋起。
理解逆境成材的道理,学习本文举事例和讲道理相结合、逐层推论的写法;
分层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投影仪
1课前布置课外阅读练习:请学生借阅有关孟子、傅说、百里溪及管仲的书,了解他们的故事。
2教师出示基本技能教学目标,示范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自由朗读,尤其注意排比句的朗读,提醒学生注意:
(1)读准下列字音:傅说胶鬲法家拂士曾益
(2)注意下列句子的节奏: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3将学生分成两人一组,试疏通文意,教师再组织前后四人一组,互相讨论,交流疑难词句,力求学生自己理解课文大意,以锻炼他们的自学和合作能力。
5引导学生分析探讨问题,由浅入深理解文章内容。(投影出示下列问题)
明确:列举了六位圣贤从卑微困穷而成为名垂青史的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作者依据这些事实,推出如下道理: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必然会经受种种磨难,只有这样,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使之有所作为。
教师引导:这种从大量事实中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即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就是归纳法。
(2) 本文除了例证外,还用了什么方法论证了这一道理?怎样论证的?(问题有难度,学生讨论回答,锻炼合作、思维及表达能力,尤其对优秀生有所提高)
明确:作者除了例证,还善于从个别到一般,讲道理分析。并从正反两方面对比分析论证磨练的必要性:作者先列举了三个哲理性很强的事实:“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从正面阐述即使作为一般人,也需要在困境中经受磨练,方能发奋进取的道理。接着,作者从个人的成长推论到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家拂士、敌国外患,往往会导致国家的灭亡,这是从反面论证。
文章通过两方面论述,水到渠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教师对文章思路进行总结,便于学生疏通脉络。
内容拓展延伸:
(1)结合你所知道的事例和自身体会,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理解。
(2) 本文告诉我们“逆境成才”的道理,那么顺境能成才吗?留做课下讨论。
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一、二、三、四;
2练习背诵
3试总结本节课的古汉语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等现象。
列举事实:六位历史人物----(归纳)----逆境出人才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五
1、诵读课文,疏通文句,识记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以及本文出现的通假字、常见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在诵读中感受孟子的文气和语势,学会运用譬喻和寓言说理的方法使议论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3、理解孟子思想中“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了解孟子“性善论”在文中的体现及其“取义”、“养气”之说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说明:“舍生取义”、“浩然之气”是本文体现的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将孟子“取义”、“养气”之说的本质(即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道德信仰)揭示出来。鉴于当代学生对孔孟之道的疏离可在分析课文之前先借钱穆、黄仁宇、鲍鹏山等知名学者作家对孟子的精辟独到的评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进一步对作者及课文产生兴趣。花一定时间带领学生认真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孟子充沛的文气与酣畅的语势。提供尽可能丰富的历史、评传资料,让“亚圣”形象鲜活饱满,吸引学生切实关注孟子的道德诉求与人格取向并鼓励他们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找出躬身饯行孟子学说的例子。
1、重点:掌握本文生动形象的说理方法,理解孟子思想核心:“取义”、“养气”。
2、难点: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与孔子同中有异的孟子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
说明:本文所选孟子两章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到第二阶段的对话体论辩文,较之《论语》式的语录体散文有了很大的发展。诵读此二章并充分感受孟子“气盛言宜”的论辩风格同时从文中提炼孟子思想的核心价值所在是本篇课文的学习重点。而让学生能真正走近孟子,深刻理解文中表现出的不同于孔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则是本文学习的难点。对于“取义”、“养气”之说的解释不难传授,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传统儒家留给后世的这种高贵遗风,则需要教师细致真诚地引导。“孔孟”虽然常常相提并论,但两者之间亦有很大不同,需要在对《论语》、《孟子》等相关文本进行全面细致的阅读与比较之后,学生方能略知一二。由于本文的重点并非孟子的政治思想,教师不必对孟子的“仁政”、“民本”、“王道”等思想做过多的延伸与拓展,而要尽量围绕孟子学说中有关道德实践与自我修养方面来展开教学工作。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激发兴趣
1、说自己“平治天下,舍我其谁”,骂别人“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样的话难道象是出自温良恭俭让的儒家学者之口吗?这人偏偏正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请同学回忆初中所学的孟子的相关知识,说一说自己对孟子的理解。
2、教师将需落实的文学常识补充完整并进一步向同学介绍“你所不知道的孟子”,让大家了解孟子高度的道德自信及其对待论敌难免偏激的一面。学生当能回忆其初中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但对孟子的了解多半仅限于“亚圣”、儒家代表人物等标签式概括。少数阅读面较广的学生可能会表达一些独到的认识。通过学生回忆,教师补充,还原一个鲜活的孟子形象,激发学生对孟子其人其文的兴趣,有助于减轻对文言课文的畏难情绪,提起精神投入学习。
朗读课文
疏通文字
概括要点
落实重点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圈划课下重要注释,初步理解文意;对疑难词句进行质疑。
2、请同学分小组讨论串译课文,分别概括《鱼我所欲也》、《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中心论点。
3、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时给予指导,提醒同学思考“义”与“气”的意义与联系,并明确“舍生取义”乃人之本性正是作者“性善论”的体现,而“浩然之气”一文的观点也是孟子在“性善论”中提倡充分发展人性中的“四端”以完善保有人性的思想体现。
1、通过课堂圈划落实字词解释。争取当堂掌握常用通假字:辟、得、与、乡、无、闵、辩;常见虚词:为、恶、以、而、于等;特殊句式:判断句、宾语前置等。
2、学生容易将《鱼我所欲也》的论点误认为是“舍生取义”,通过串译课文明确论点应为:“舍生取义”是人的本性。
3、从文中抓住原句明确“气”“是集义所生者”一定要有义和道的辅助配合,要在内心长期积累而不能靠外力刻意助长。孟子文章的重要特点就是气势充沛、雄辩滔滔,不通过反复朗读不能深解其味。针对文言篇目的学习,尤其针对高三年级的应考现实,教师仍需提醒学生对文言现象及时归纳、不懈积累。串译课文后的论点概括是否精当是对该文言课文内容是否落实的一种整体反馈,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孟子相关的思想主张。
(这一环节是落实基本知识层面的内容,教师可根据学生程度确定课时长短。)
分析典型
片段
揣摩精彩
语言1、请学生选择自己比较欣赏的语句富于情感色彩地朗诵出来。让其他同学先猜一下这位同学为什么认为这些语句值得朗读,再由同学自己评价说明一下。
2、引用历代文论家对孟子语言的
评述,比如“孟子长于譬喻”,引导学生注意《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寓言人物的语气。1、《鱼我所欲也》中采用譬喻手法的第一节,采用排比手法的第二节,《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的寓言故事,都可能是学生选择的片段。明确譬喻、寓言、排比的特点和作用。
2、以“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为例,欣赏孟子寓言中平白如话,极为逼真,生动风趣的语言。促进学生关注文本,结合原文谈感受,避免空泛、夸夸其谈、不着边际的玄想式鉴赏。
(这一环节着眼于培养语言鉴赏能力。)
读议结合
深入探究
落实难点1、请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将《鱼我所欲也》与本单元已学课文《论语》七则进行比较,在其中找出孟子传承孔子思想的证据,并加以分析说明。
2、就已学的内容来看孔子与孟子的区别,并进一步从课外阅读中发现孟子不同于孔子的特点,总结孟子的道德理想与人格力量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点拨:结合孔子与孟子的身世与性格,结合他们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进行分析。
1、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比较分析,能在已学课文《论语》七则中划出相关原句“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不食嗟来之食);“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2、讨论孟子不同于孔子的性格与思想,在交流拓展思路。学生过去对孟子的认识一般较为表浅化、标签化,到了高三阶段,教师当就学生思想水平的提高做进一步的工作,提供文本进行细读只是第一步(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教会学生从文本资料中提取同类论题、正反论点进行辨析是第二步;指导学生在思考中获得一些心得体会、一二独到的观点、较为完整的思路,这是第三步。
(这一环节着眼于提高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作业
拓展阅读1、整理归纳本文出现的语言现象,做在作业本上。
2、熟读课文,选择其一自行配乐朗诵并录制,同学间互相欣赏交流。
(1)《道德文章》鲍鹏山
(2)《王者师与大丈夫》鲍鹏山
(3)《中国哲学简史·儒家的理想主义派孟子》冯友兰
(4)《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孔孟》黄仁宇
(5)《国学概论·先秦诸子》钱穆按照要求,及时完成作业,选择优秀作业供同学交流学`习。常规文言文知识的积累在每节课后都要强调,如有必要,教师可将语法要点提炼给学生。以录音的形式落实对每个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通过互相欣赏交流提起学生的兴致,认真对待这项口头作业。拓展阅读及读后感的撰写有助于打开学生视野并借文字表达促进思考的深入与严谨。
思路点拨
气势充沛、锋芒毕露、铺张扬厉、善于层层追问步步进逼,富于鼓动性——本文选段充分展示出孟子散文的典型风格特征。教师也可以把重点放在孟子论辩艺术上,结合写作训练展开课堂教学。从譬喻等手法切入,引导学生欣赏孟子辩才无碍、气盛言宜的文风,并进一步学习掌握这种手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灵活运用。由于课文选段集中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教师也可以专门安排课时,提供充分的背景资料,从知人论世的角度促成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全面认识孟子独立精神与高尚人格的养成与个人性格元素、社会时代土壤的关系,尤其是这种精神对后世的影响。如果有学生对孟子的逻辑与道德有疑问,教师也可以借机展开讨论,将儒家、道家、法家,甚至于刑、墨、名等诸子百家的观点进行比较,务求让学生对传统道德伦理能知其所以然,而不是生硬地接受或拒绝。
练习举隅
1、从《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找出例证,简要说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孟子长于譬喻”,譬喻在现代修辞学中也被称为类比,请模仿《鱼我所欲也》中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可以选择下列某组观点中的一个进行尝试)。
(1)、人性本善/人性本恶。(完成练习后可参看《孟子·告子》中相关的辩论)
(2)、内在的道德比外在的法制更重要/外在的法制比内在的道德更重要
(3)、爱情比生命更可贵/自由比爱情更可贵/自由比生命更可贵
3、在学习了本单元十七、十八课(《指南录》后序、《左忠毅公逸事》)之后,思考孟子的“浩然之气”对后世文人志士的影响。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六
(注意:1、结合朗读;2、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字句解释的笔记)。
(一)请学生说句子大意,间以师生质疑、释疑,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选择词典中的义项。借助注释、学生的阅读积累及教师的讲解了解六个人物的故事。(关键词:发、举、士、市)。
(二)师:这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六个历史人物)。
生:出身卑微,有的是农夫,有的是囚犯、有的是奴隶……;后来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师:仅是“出身卑微”的地位相似?况且像管夷吾,并非生来就是囚犯,百里奚也非生来就做奴隶的啊。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吧!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泥水匠、筑墙工——辛苦的体力劳动;鱼盐贩子——辛苦奔波,社会地位低;囚犯——徘徊在生死边缘;隐士——生活清贫;奴隶——失去尊严,自由掌握在主人手里。(学生与教师应和着分析)。
生:他们生活艰苦,经历了磨难。
生: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磨炼。
师:正是如此,逆境出人才,人才是在忧患中造就的。(板书:人才在忧患中造就)。
二、理解分析第二段。
(一)教师提问关键字意思,提示“使动用法”,请学生试着解释句子大意。难点教师给予帮助。(关键字:故、是、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动、忍、曾益)。
(二)师:经历磨难的好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生: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师:要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本没有的才能,途经是——。
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
师:是啊,必须让他在各个方面都经受一番磨难,由此磨炼出杰出的品格和才华。这样,才能担当起上天赋予的重任啊!(板书: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心忍性曾益不能)。
(三)师:这一段所说的中心意思可以怎么来概括?
生:人必须经历一番艰苦磨炼才能成才。
师:咦,是不是与上一段意思一样啊?——这两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不过,论说的方法可不一样。
生:第一段是举例子,第二段是在分析道理。
师:严格地说,第一段是以事例为议论的依据,我们称为“举例论证”,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例证是人们议论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板书:举例论证)。
三、布置作业。
(一)背诵第一、第二段。复习字句解释。
(二)自己串讲第三第四段。
一、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齐读课文。
二、学生解释第三段的句意。教师指导、点拨。(关键字:恒、过、困、衡、虑、作、征、发、喻、入、楚、法家、拂士、敌国、外患)。
三、师:能否用概括第一、二段的句子“人才必须在忧患中造就”来概括这一段?
生:不能,因为这里还写到了国家。
人处困境方能奋发,
生:国无忧患常会灭亡。国少忧患易遭灭亡。等等。
师:横批呢?
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板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师:所以啊,孟子最后总结道:“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我们来解释解释句子的意思。(请学生讲,教师指导、点拨。关键字:生、忧患、死、安乐;句子解释时的语序调整。)。
四、师生齐读课文。
五、教师简单归纳本文写法上的特点。
六、结束语:
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他的观点。当我们遇到挫折,身处困境之时,不要埋怨,不要害怕,不要气馁,你应该感谢生活给了你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锻造自己的品格和学识才干,你就会走出逆境,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七、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由背诵。时间允许则当堂背诵。
八、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复习字句解释。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七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掌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选择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四、师生一起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五、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写出文章结构提示:
六、生合作探究后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七、处置课后习题。
八、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鱼
熊掌
生
义
舍鱼
孟子(约公元前372 ——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告子》,原文如下:“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八
教学目的: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重点:
一、学习领悟孟子“得道多助”和“生于忧患”的观点。
二、积累文言词语,理解文章的含义。
三、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
一、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
二、朗读、背诵能力的提高。
课型:精读课。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导语:“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而在孔子之后,继续将儒家学派发扬广大的就是孟子。现在,我们就通过连续两篇课文来学习一下孟子这位名人。”
2、简介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游说于齐梁之间,没有被重用,退而与其门徒公孙丑、万章等著书立说。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仁政”的口号,主张恢复“井田制”和世卿制度,同时又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认为人性本善,强调养心、存心等内心修养的工夫,成为宋代理学家心性学之本。宋元以后,地位日尊,元至顺元年封为邹国亚圣公,明嘉靖九年定为“亚圣孟子”,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孟子》一书。
3、请一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帮助其纠正不足之处。
4、联系课后练习一,进一步要求学生读出节奏。然后有气势地齐读课文。
5、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行翻译课文的意思。重点词句:天时,地利,人和;环而攻之,池,委而去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6、思考: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哪句话?分论点是什么?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中心论点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分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文章开籍指出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由此逐层展开,用概括性的战例加以证明,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作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战争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然后由战争中的“人和”推出治国安邦的道理,得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结论,阐明了“人和”的实质,即“多助”天下顺之”;最后把“多助”与“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7、再次齐读课文,感觉课文的气势。分析为什么孟子的文章气势磅礴?文辞铺张扬厉,喜用一大串的排偶句式,所以笔锋咄咄逼人。
8、联系历史和生活,通过列举实例,理解作者的观点。如三国,抗日战争,运动会等等。
9、学生力争当堂背诵课文。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孟子 亚圣
天时 地利 人和
排比 对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1、教师范读第二篇课文,学生正音。
2、简介课文开头引用的典故。
3、学生分段朗读课文。
4、分组讨论全文大意。教师讲解重点语句:苦其心志,动心忍性。困于心。
5、完成课后练习二,明确两文结构的不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战争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这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性。短文结构形式“总起——分承——阐述——结论”,体现了作者由点到面,由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思路,使文章极富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列举六位历史人物的事例,再推及与此相似的“是人”,从个别到——般,阐述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磨炼的,接下来从个人作为推论到治国,最后归结出全文论点。作者论述的逻辑思路,外化为一种“层进式”结构。
7、熟读课文,力争当堂背诵。
作业:翻译,背诵。
板书设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个人 治国
孟子二章教案篇十九
呼尔而与之。(蹴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舍鱼而取熊掌(乡为身死而不受)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2.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比。
万钟我何加焉,对。
3、得。
二者不可得兼(故不为苟得也)所识穷乏者得我与。4.为。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表修饰。
表转折。
表并列。
表顺承。
得,得到,拥有通“德”,感激。
为了,表目的。
动词,接受。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动词,采用。
5、之。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结构助词的人皆有之代词它文中指羞恶的本心。
6、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7、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呼尔而与之。
8、故。
故患有所不辟也代词它文中指一箪食一豆羹。
代词它文中指行道之人乞人。
代词它文中指万钟的俸禄。
代词它文中指接受俸禄的行为结构助词,无实义。
生命。
保全生命。
通“欤”,语气词。
动词,给。
所以。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因为。
9、则。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那么。
得之则生。
就
万钟则不辩礼仪而受之连词,这里表假设,如果。
10、可以。
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可以用来是亦不可以已乎能够。
11、者。
二、通假字。
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谢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乡”通“向”,从前。例句:“相为身死而不受”。
3.“与”通“欤”,语气助词,相当于“吗”。例句:“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4.“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辟也”。
5.“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三、古今异义。
1、豆。
古:古代盛食物的器具。
今:豆子。
2、钟。
古:古代的量器。
今:计时器具。
四、特殊句式1.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判断句标志。
译文:鱼,是我所喜爱的东西。
2.省略句。
乡为身死而不受。
“为”后面省略了介词的宾语“道义”,“受”后面省略了宾语“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语“我”。译文:从前我为了“道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3、反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一、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
2、衡,通“横”,梗塞,不顺。
3、拂,通“弼”,辅佐。
二、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
苦:使......痛苦必先苦其心志,劳:使......劳累劳其筋骨。
忍:使......坚韧动心忍性。
乱:使......受到阻扰。行拂乱其所为。
动词用作状语:
入:在国内。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在国外。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名词用作动词:
过:犯错人恒过。
三、特殊句式。
1、舜发于畎亩之中“于畎亩之中”为状语应译在“发”之前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
2、被动句: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1.拂。
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2、发。
舜发于畎亩之中。被选拔,被任用。
征于色,发于声。表现。
3、士。
管夷吾举于士狱官入则无法家拂士贤士。
4、于。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从困于心,衡于虑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由于。
5、而。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表顺承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表并列。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翻译】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宁愿)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翻译】这样以后,才明白忧患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受使人萎靡死亡。
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翻译】并非只是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4、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翻译】先前为了(义)宁肯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自己却接受了。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责任给这些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用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干。
6、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翻译】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世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的国家或外来的祸患,国恒亡。
1、《鱼我所欲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生于忧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163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