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扰。总结应该突出主题,简明扼要地概括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和学习情况。下面是经验丰富的领导者总结的领导力培养方法,供你参考。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一
1、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枚举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3、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列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
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本书《孙子算经》,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谁来读一读,你见过这类题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类问题(板书鸡兔同笼)。
二、探索问题。
从图中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有鸡、有兔、20个头、54只腿,鸡有2条腿、兔有4条腿)。
现在同学们就来猜一猜鸡、兔各有多少只?
把你猜想的结果跟你的同桌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交流后:请学生汇报猜想的情况。
教师随机板书。
看到这么多种猜测,你知道哪种答案是正确的吗?你又想说什么。
生: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起来看就很清楚。
师:对,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他们排列在表格里那会看得更清楚。
那么列表先做什么。
生:
(1)画表。
(2)填写第一行。
师:请你们把猜测的结果按一定的顺序填在表格中,并验证,哪种猜测正确。
出示学习要求。
1、先独立尝试猜测。
2、把尝试的数据在表格中表达出来。
3、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生:尝试列表。
展示学生的表格请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师:一共尝试了几次。
生:13次,尝试出了这道题的答案。
师:我发现刚才同学们在写腿的只数时特别快,观察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生:在头数相同的情况下,增加一只鸡,减少一只兔,腿就少2只。
师:给这种列表法起个名字。
生:起名字。
师:在数学上也有一个名字逐一列表。
师:观察这张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一一列出,肯定能找出答案,但有些麻烦。
师:那还有什么列表方法。
展示学生第二种列表方法出示表格。
生:说这种列表的方法。
师:观察这个表格,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种列表,先几个几个的数,再逐渐调整。
师:先几个几个数,再往回调,在数学上也有个名字跳跃式列表。
展示学生第三种列表方法出示表格。
生:说这种列表的方法。
师:观察这个表格,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这种列表,先假设鸡兔各占一半,再调整。
师:这种列表有直接特点,我们称这种列表方法为取中列表。
想一想,为什么用列表法解决这个问题。
生:简单,能准确计算结果。
师:你更喜欢哪种列表方法,你们在不知不觉中找到解决问题策略,是什么。
生:列表。
师:首先根据信息尝试猜测,再计算验证,最后合理调整。
师: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计算。
生:计算。
师: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这道题吗。
课件出示资料。
师:看了这个资料你想说什么。
三、实践运用,巩固深化。
四、总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二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教师: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的,雉就是野鸡,哪位同学看懂它的意思了?
教师:从题中获取信息,你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既然“鸡兔同笼”问题能流传至今,就应该有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
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2.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大家在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经过验证都不正确,为什么猜不对呢?
数据大了不好猜,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把数字改小些,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起,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
预设:学生1: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只脚。学生2: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
【设计意图】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隐藏条件,帮学生初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3.猜想验证。
教师: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来猜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猜测需要抓住哪个条件?学生:鸡和兔一共有8只。
教师:是不是抓住这个条件就一定能马上猜准确呢?好,老师这里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开始。
学生汇报。
小结:这个方法挺好,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板书:列表法)。
预设:学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因为数字比较简单,所以列表法还可以用,但是数字变大时,列表法就会比较麻烦,会浪费很多时间。教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来尝试研究一下更简洁的方法吧。同学们再来观察自己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学生1:鸡的数量每减少1只,兔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也跟着增加2只。
学生2:兔的数量每减少1只,鸡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反而减少2只。
【设计意图】列表法虽然烦琐,但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习假设法的基础,因此也是本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让学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体验鸡兔同笼情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4.数形结合理解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我们一起继续来看这张表格,通过分析表格来将同学们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1)假设全是鸡。
教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学生:不是,我们是把一只4只脚的兔当成一只2只脚的鸡来算的。
教师:这样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学生:每少算一只兔就会少算2只脚。
学生:每只鸡比兔少2只脚,少了10只脚说明笼子里有5只兔。教师:你们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算式。教师以画图法进行演示:
8×2=16(只)。(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只脚。)。
26-16=10(只)。(把兔看成鸡来算,4只脚的兔当成2只脚的鸡算,每只兔就少算了2只脚,10只脚是少算的兔的脚数。)4-2=2(只)。(假设全是鸡,就是把4只脚的兔当成2只脚的鸡。所以4-2表示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只脚。)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只脚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也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5=3(只)鸡。(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兔的只数就是鸡的只数,8-5=3只鸡。)(2)假设全是兔。
教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有0只鸡和8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教师:笼子里是不是全是兔呢?这个时候是把什么当什么算的?学生:把里面的鸡当成兔来计算的。
教师:那把一只2只脚的鸡当成一只4只脚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学生:就会多算2只脚。
教师:请同学们像老师那样画一画,算一算。学生汇报:
8×4=32(只)。(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只脚。)。
32-26=6(只)。(把鸡当成兔来算,2只脚的鸡当成4只脚的兔算,每只鸡就多了2只脚,6只脚是多算了鸡的脚数。)4-2=2(只)。(假设全是兔,就是把2只脚的鸡当成4只脚的兔。所以4-2表示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只脚。)6÷2=3(只)鸡。(那要把多少只鸡当成兔来算,就会多算6只脚呢?就看6里面有几个2,也就是把几只鸡当成了兔来算,所以6÷2=3就是现在鸡的只数了。)。
8-3=5(只)兔。(用鸡兔的总只数减去鸡的只数就是兔的只数,8-3=5只兔。)(3)提出假设法概念。
刚才我们通过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来解决例1的,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算术方法中较为普遍的一般方法。
(板书:假设法)【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假设法的算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采用画图法,数形结合地引导学生根据图较为完整、准确地说明算理,学会思考,学会解释,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假设法的优越性。
(三)知识运用学生独立完成古代趣题。
【设计意图】运用已学的技能去解决古代“鸡兔同笼”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用列表法和假设法研究了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你学会了吗?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三
教材分析:
本节是尝试与猜测活动之一。本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观察与思考,从中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在“鸡兔同笼”的活动中,通过列表方法解决鸡与兔的数量问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发现一些特殊的规律。
2、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列表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初步渗透假设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难点:
从不同角度分析,掌握列表解题的策略与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发现鸡和兔的异同点,学生得出鸡和兔都有一个头,鸡有两条腿,兔有四条腿。
2、通过练习发现问题。
出示多媒体课件:
一只公鸡( )条腿,两只公鸡( )条腿,五只公鸡( )条腿。
一只兔子( )条腿,两只兔子( )条腿,五只兔子( )条腿。
鸡兔共五只,腿有( )条。
3、得出关系式:鸡的数量×2+兔的数量×4=腿的数量。
质疑:如果知道了腿的总数能知道鸡兔各几只吗?
4、引出课题:早在1500多年前,我国古代的数学家就在《孙子算经》中提出了这样有意思的题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鸡兔同笼)
二、开展活动,探究规律。
1、课件出示题目:笼中鸡兔共8只,腿有22条,鸡兔各几只?
学生猜测鸡兔各几只,按顺序整理所有可能性。
学生根据总结出的关系式,计算找出正确答案。
学生汇报正确答案是鸡5只,兔3只。
小结:像这样把所有情况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叫逐一列表法。(板书)
2、质疑:这个方法好不好?
学生感受这个方法要一一列举,比较麻烦。
下面就利用简单的数据总结规律,运用到复杂的情况中。
3、请同学们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同桌互相讨论。
生得出结论:鸡增加1只,同时兔减少1只,腿减少2条。
鸡减少1只,同时兔增加1只,腿增加2条。
腿增加和减少于兔保持一致。
4、游戏练习:
鸡增加2只,同时兔减少2只,腿( )。
鸡减少5只,同时兔增加5只,腿( )。
生得出:鸡兔每对换一次,腿数增加/减少两条。
三、利用规律,实题操作。
利用总结的规律,做一道数目稍大的题,不用逐一列表,试试看。
课件出示:鸡兔同笼,有10个头,28条腿,鸡、兔各有多少只?
生利用规律进行练习。
生汇报,根据汇报总结出取中列表法和跳跃列表法。
四、练习
练习熟练运用取中列表法和跳跃列表法。
1、鸡兔同笼,有20个头,56条腿, 鸡、兔各有多少只?
从鸡兔同笼问题中取得数学学习的方法,这里的鸡兔不仅仅代表鸡和兔,运用所学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这道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
生找出两者的异同点,进行练习。
五、课外延伸
与大家分享小知识。
“鸡兔同笼”是一类中国有名的算术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此书约成书于四、五世纪,作者生平和编写年代都不清楚。先传版本的《孙子算经》共三卷。卷下31题,可谓是后世“鸡兔同笼”的始祖,后来传到日本,变成“龟鹤算”。书中是这样叙述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教材简析]
本课时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设计理念]
“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趣题,教材借助这个问题向学生提供了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旨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应用假设法进行探究学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用不同方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比较各种列举法的特点,并让学生体会怎样列举更简便。
2过程与方法:运用假设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多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学会用这种方法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与此有关的数学史,学习我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教学重点]
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假设列表法。
[教学难点]
解决此类问题的调整策略既:在运用“跳跃列举”中的调整幅度的大小,和在使用“居中列举”后巧妙的运用“跳跃列举”。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在解决“鸡兔同笼”的活动中,尝试通过列表枚举、假设、画图等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假设、化繁为简等数学思想方法。
3、在现实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游戏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二、解读问题。
师:看张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问题呢?(媒体出示课题:鸡兔同笼)师:“鸡兔同笼”是什么意思啊?生:就是把鸡和兔关在一个笼子里。
生1:鸡和兔共有8个头,26条腿。师: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信息啊?
生2:还有1只鸡有2条腿,1只兔有4条腿。三.解决问题。
(一)列表法1.猜测列举。
生:鸡和兔的只数加起来应该是8才行。
师:说的对。那您先猜一个。鸡多少只?兔多少只?生:1只鸡,7只兔。生2:4只鸡,4只兔。生3:2只鸡,6只兔。
师:要知道猜的对不对,需要怎么样?生:验证。师:怎样验证?
生:根据猜测的鸡和兔的只数算算腿的条数,看是不是等于26。
师:说的太好了!您听明白了吗?
小结:根据鸡和兔的总只数,列举出一些可能,然后根据题目的条件进行适当地调整,总能找到一种情况符合题目要求。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的方法可以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且一目了然,但当总只数成千上万的时候,就显得太麻烦了,所以列表法不适合数据大的鸡兔同笼问题。
(二)假设法。
1、师:今天,老师教给你们一种解决鸡兔同笼的新方法,你们想学吗?生:想。
2、播放微课。
师:刚才的视频中,老师教给大家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画图法,就是用圆圈表示头数,少了加上,多了去掉。当数字较大时,这种方法也是不可用的。另一种方法是把所有的鸡看成兔,也可以把所有的兔看成鸡,这种方法叫作假设法,假设法才是解决鸡兔同笼最基本的方法,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请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师:我们发现如果假设全是鸡,先算出的是兔的只数。如果假设全是兔,先算出的是鸡的只数。为了大家能够记得更牢,老师把这个过程编了一个顺口溜,“鸡兔同笼并不难,设鸡算出兔,设兔算出鸡,设鸡设兔全由你,正确计算你第一”
过度:那现在我们用学到的假设法来解决一下《孙子算经》中的问题吧。学生解答并集体讲评。
3、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吗?打开书认真阅读105页的小资料。
三、延伸、应用1.课件出示“做一做1”
鸡兔同笼问题传到日本时就变成了“龟鹤问题”,你认为“龟鹤问题”与“鸡兔同笼”有什么相似之处?课件出示(龟相当于兔,鹤相当于鸡)展示学生作业,并抽生说说思路。
四、课后总结:
同学们,我们今天解决了一个什么问题?用到了什么方法?其实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我们还有别的方法,如方程法。下面老师要送给同学们一句话:“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牛顿”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个爱思考,善于发现的孩子。
五、板书设计: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五
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103105页内容。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大家同意吗?
(电脑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齐读)。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2、分析并理解题意:
(1)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也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2)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总数一共是26只脚。
(3)问题是什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随学生猜想板书并验证。
4、介绍列表法:
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有顺序的猜。“(电脑出示空的表格)。
小结:这种按顺序列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列表法。这样我们也就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5、介绍假设法:
当数字较大时,列表法就太麻烦了,能不能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1、)假设全是鸡:在鸡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同学们,想想看我们应该增加几只兔,脚的只数会变成26只脚。同学们这个过程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着用算式表示看看。
小结:刚才通过列表法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是假设全是鸡,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把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假设法)。
6、介绍孙子算经(抬脚法)。
课本做一做“龟鹤问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六
张海燕。
教学内容:
人教审定版四年级下册103----105页内容。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2、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体会列表、假设的一般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
1、理解掌握解决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2、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鸡兔同笼”的问题。教学具准备:课件。
作业纸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旧知铺垫,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都喜欢简笔画吗?看看老师画的简笔画你能猜到是什么吗?(鸡,因为有一个头两支脚。兔,因为有一个头四只脚。)课件出示。
2、你能解决有关鸡兔的数学问题吗?课件出示鸡的只数。
0兔的只数。
0腿的条数。
3、你知道吗,古时候人们也喜欢研究鸡兔问题,在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画图和表格及引发学生兴趣又在学生脑里构建画图法和列表法的模型。)。
二、共同探究。
1、质疑:提问:
这时通过前面的简笔画和图表学生对列表和画图有了一个建构,(3)列表法。
有的学生鸡兔各四只一共24条腿还差2条,鸡去掉一条,兔多一条腿就刚好。
学生黑板演示画图的思路,全都画成鸡还余10条腿,再从开始每只鸡添2条腿变成兔,添够5只,就变成5只兔3只鸡。为什么每只鸡再添2条腿呢?你们听懂了吗?找个同学说出他画图的思路,另一个同学用算式把他的思路写出来。
(5)假设法。
8×2=16(条)(如果把兔全当成鸡一共就有8×2=16条腿)26-16=10(条)(把兔看成鸡来算,4条腿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算,每只兔就少了两条腿,10条腿是少算了兔的腿)。
4-2=2(假设全是鸡,是把4条腿的兔有当成两条腿的鸡。所以4-2表示是一只兔当成一只鸡就要少算2条腿。)。
10÷2=5(只)兔(那把多少只兔当成鸡算就会少10条腿呢?就看10里面有几个2就是把几只兔当成了鸡来算,所以10÷2=5就是兔的只数。)。
8×4=32(条)(如果把鸡全看成兔一共就有8*4=32条腿)32-26=6(条)(把鸡当成兔来算,两条腿的鸡当成4条腿兔算,每只鸡就多了两条腿,6条腿是多算了鸡的腿)。
4-2=2(假设全是兔,是把两条腿的鸡当成有4条腿的兔。所以4-2表示是一只鸡当成一只兔多算了2条腿。)。
6、抬腿法。
除了这种方法我们还有一种有趣的方法解决这道题,观看视频动画了解抬腿法。7优化算法。
哪种方法更简便?为什么?你更喜欢那种方法,把你喜欢的方法和同桌分享一下。用你喜欢的方法做例1。
三、练习。
1,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学到的这些方法来解决《孙子算经》中原题,你会做吗?用你喜欢的一种方法去解决那你知道早在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人又是怎么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
2,中国古代数学在数学史上一直处在领先的位置,刚刚同学们解决的古题后来就流传到了日本,变成了这样一道题,看看谁能最先得到结果。
课件出示题目:有龟和鹤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一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课件出示答案,可针对重点内容提问,说出意义)。
四、拓展练习。
1、在生活中,我们也有着一些事情,可采用鸡兔同笼的解法一样,用假设的方法或方程来解决。
课件出示题目:全班一共有38人,共租了8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每条船都坐满了人,问:大、小船各租了几条?(学生独立解决,集体订正,让学生说出解题思路)、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同学每人栽了3棵树,女同学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32棵树.男女同学各几人?(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课件出示答案,可针对重点内容提问。)。
五、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同学们自学p114页下面内容。这个内容我们留到下节课进行讲解。
1、列表法。
2、假设法。
(1)全是鸡。
(2)全是兔。
8×2=16(条)。
8×4=32(条)。
4-2=2(条)。
兔:10÷2=5(只)。
鸡:8-5=3(只)。
4-2=2(条)。
鸡:6÷2=3(只)。
兔:8-3=5(只)。
答:鸡有3只,兔有5只。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数学问题是源远流长,古代数学问题与现在数学的联系,有能力利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解决简单的鸡兔同笼问题,从而让学生从兴趣中掌握知识,热爱我国数学历史。
教学方法:利用画简笔画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教学用具:电脑软件,投影,存钱罐,5分与2分硬币教学过程:
导入:师:今天李老师第一次给大家上课,你们欢迎吗?
你们用什么方式表示对李老师的欢迎呢?掌声。
今天李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小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
大家想不想知道李老师带来的第二个礼物是什么呢?(拿出兔子的图片)。
一只兔子一个头,两只眼睛四条腿,还是加上动作,2只兔子呢?(加以评价)。
画数学画,就是用你们喜欢的图形来表示你们所画的东西,如:李老师喜欢圆,那我就用圆形来表示它们的头,我喜欢竖线,我就用竖线来表示它们的腿,画两竖的就是„,画四竖的就是„。下面就用你们最喜欢的图形分别表示动物的头和脚,画出两种动物各有多少?开始。(让学生到黑板上去画,打格,把学生的作品在幻灯片上比较,好的给予高度评价)现在观察:老师先画的都是什么?(鸡)。
动手画画试试,脚多了应该怎么办呢?(展示学生作品)。
我们看看到底是不是?(出示图片,几鸡几兔,订正黑板)。
这时候,数量增加了,我数了数有6个头,18只脚了,问问你有几只鸡几只兔?(提示巩固强化,如果有“多一个头,多四只脚就是兔”的想法,给予评价)。
这时,小兔子有个想法,你们想知道吗?(课件,配音“你是不是学累了啊,想不想和我做一个猜硬币的游戏啊?)。
叙述,一共有多少枚硬币?让学生摇一摇,然后放在实物投影上验证几枚,有2分和5分两种,共2角。你有办法知道到底有几个2分的,几个5分的?(学生动手,展示)。
你们玩得高兴吗?可是小兔子却发愁了,神州6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了,看看小兔子说什么?(放配音)。
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老师这里有几个要求,比比谁做的快。
1、先从学具盒里拿出7个小圆球。
2、再拿出18条小竖棒。
今天我们研究的问题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板书课题)它出自我国古代译本著名著作叫孙子算经,实际上鸡兔同笼问题在算经中的解法,更为巧妙!你们想知道吗?课下可以到图书馆,或是在网上查一查。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八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第103页例1)。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有关的数学史。能用列表法和画图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图解法理解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画图分析、列表举例、假设计算等方法理解数量关系,体会数形结合的方便性,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现实情景中,在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受到多种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进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
用画图法和列表法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
(一)问题引入,揭示课题。
师:(出示主题图)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雉(野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问: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生试说)。
师:这段话意思是:有若干只鸡兔同在一个笼子里,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问笼中鸡和兔各有几只?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鸡兔同笼问题,如何解决这个1500年前古人提出的数学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鸡兔同笼问题)。
(二)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学习新知。
师:说明为了研究方便,我们先将题目的条件做一个简化。
(课件出示)例1:鸡兔同笼,有8个头,26条腿,鸡、兔各有几只?
师:同学们先讨论一下,看能不能给大家提供一种或几种解这道题的思路,让其它的同学能很容易就理解、弄懂这道题。(学生讨论)。
学生初步交流,教师提炼:可以用画图法、列表法、假设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先认真思考,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交流,看看你们小组该选择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再把你们的想法,你的思考过程用你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
学生思考、分析、探索,接下来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活动充分后进入小组汇报、集体交流阶段。
师:谁能说一说你们小组探究的过程,你们是怎样得出结论的?鸡兔各有几只?
学生汇报探究的方法和结论:
1、画图法:
给每只动物先画上2条腿(也就是都看成鸡),这样一共用16条腿,还剩下10条腿。一次增加2条腿,一只鸡就变成了一只兔,要把10条画完,要把5只鸡变成兔。
总结:画图的方法非常便于观察、非常容易理解。
2、列表法:(展示学生所列表格)。
学生说明列表的方法及步骤:
学生汇报:我们先假设有8只鸡这样一共就有16条腿,显然不对,再减去一只鸡,加上一个兔,这样一个一个地试,把结果列成表格,最后得出3只鸡、5只兔。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了解鸡兔同笼问题,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2、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尝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用不同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体会用方程解鸡兔同笼问题的一般性。
3、了解我国古人解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感受其趣味性。
教学重点: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在尝试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法:分析、引导。
学法:自主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2分钟。
生:……(课件演示)。
师:这就是有趣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一问题。
2、学习目标:
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思路。并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与鸡兔同笼有关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8分钟。
内容:课本p104例1的(1)。
时间:5分钟。
方法:边看书边完成下面要求:
1、“鸡兔同笼”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2、书上用了()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3、我们一起来看看被关在同一个笼子里的鸡和兔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
生理解:
(1)鸡和兔共8只;
(2)鸡和兔共有26只脚;
(3)鸡有2只脚;
(4)兔有4只脚;
(5)兔比鸡多2只脚。(课件演示)。
师:那问题是什么?
生: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鸡和兔可能各有多少只?(学生猜测)还有其它的猜测吗?
4、介绍列表法:
师:你们猜出的结果鸡和兔的总只数都是8只,但是你们猜想的结果都正确吗?到底哪个是正确的呢?下面请同学们把你们的猜想整理到这张表格中,并进行调整,看看哪个结果才是共有26只脚。(学生活动)。
5、观察发现,列式计算。
三、合作交流:5分钟。
假设全是兔,怎样解决?试一试。
四、质疑探究:5分钟。
五、小结检测:20分钟。
1、小结方法:
同学们真了不起,刚才我们在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用到了多种方法:列表法,假设法。
2、检测:
a、问答:
(1)如果老师让你们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你会选哪种方法解决呢?
为什么不选择列表法?难?为什么难?(要列举的情况很多)有没有好的办法?(有没有不用列举那么多就能找到答案呢)。
(2)如果一定要你用列表法解答你有什么办法?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列表折半调整。)。
(注:如果前面出现了折半列表,就把这个环节提前讲。)。
b、解决问题。
(1)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112条,龟和鹤各有多少只?
作业:p106;1、2、3。
板书:
鸡兔同笼。
假设全是鸡,就有脚8×2=16(只)。
比实际少26—16=10(只)。
一只鸡比一只兔少4—2=2(只)。
兔子:10÷2=5(只)。
鸡:8—5=3(只)。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十
徐建翔。
教学目标: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经历用不同的方法(列表举例、作图分析、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过程,明确数量关系。教学重点:明确鸡兔同笼问题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教学过程。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3分)。
2、我们先从简单一些的问题入手,来探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15分)。
2、先猜一猜,可能只有一种动物吗,为什么?
学生猜测,汇报。不可能都是鸡,因为如果都是鸡就会有40条腿,而题目中是54条腿。也不可能都是兔,因为如果都是兔就会有80条腿。
3、独立思考:
鸡兔可能各有多少只?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找几名同学说一说解决的办法。
4、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
还有哪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补充说明理由和发现的规律。(课件贴出表格)。
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请这些同学为他们的方法命名。(板书:逐一列表法)。
请同学们为自己的方法命名。问:你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简便、快捷)。
(板书:跳跃列表法)。
3)、哪个同学还有不同的列表方法呢?你是怎样想到这种列表法的(说出理由)。
还有那些同学与他的方法相同或类似,你们认为这种方法有什么优势?请同学们命名。(课件贴出表格)。
(板书:取中列表法.)。
4)、回顾一下我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相机板书:猜测、验证、调整)。
师: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要想做到又快又准确,你们认为应该要注意些什么。
问题?
5)、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方法解决这道题吗?
6)算术法启发学生思考;展示学生的个性解法并以学生的名字来命名。„„。
三、历史激趣、巩固新知(9分)。
94÷2-35=12(头)。
„„。
兔的头数。
„„。
鸡的头数这就是最早的鸡兔同笼问题。
看了这段资料,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其实老师也为你们感到骄傲,)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
内就想出了这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你们很了不起!。
你采用的是那种列表方法?
为什么要选用这种列表方法?
谁有不同的列表方法?同学们有什么新发现。
四、分析应用,提高升华(5分)。
1、在我们日常生活消费中的鸡兔同笼问题,那么它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
2、在活动安排中的鸡兔同笼问题,那么它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
实践应用,解决问题。
3、重解《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5分)。
尝试运用你喜欢的方法独立完成此题。
学生汇报:
你采用的是那种列表方法?
为什么要选用这种列表方法?
谁有不同的列表方法?
过渡语: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耐心细致的做每一件事请。
五、生活拓展、谈谈收获(3分)。
【设计意图:希望同学们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结束语:数学无处不在,我相信同学们只要敢于猜测尝试、并且不断的实践验证、调整创新,任何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板书设计:。
鸡兔同笼。
猜测。
验证。
调整。
逐一列举法。
跳跃列举法。
取中列举法。
直观画图法。
假设算术法。
假设方程法。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p99—100【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是我国民间流传下来的一类数学妙题,它集题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样性、应用的广泛性于一体,具有训练智能的教育功能和价值,是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好题材。
教材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意在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教材呈现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首先呈现的是逐一列表法,按顺序假设鸡和兔的只数,根据列表中的数据寻找合适的答案;然后教材又呈现了跳跃列表法,让学生根据第一次假设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差距,跳跃着寻找合适的答案,这种方法加快了寻找答案的速度;最后教材呈现了取中列表法,先假设出中间的数据,再根据差距向前或向后寻找合适的答案。
教材运用三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旨在让学生了解算法的多样化。让学生在探究解法的过程中,经历猜测、尝试和不断调整数据的过程,在不断调整数据中发现快速寻找答案的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列表法这一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积累了更多解决问题的经验。【学情分析】:
学生早在三年级“旅游中的数学”一课的学习中,就已经初步尝试了应用列表法解决问题,还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外已经学习了“鸡兔同笼”相关的内容。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学生的程度会参差不齐。本班的学生思维活跃,敢想,但很多学生不敢说,有一定的小组合组经验和合作能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结合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体验借助列表进行尝试与猜测的解题策略。过程与方法: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了解尝试与猜测、列表策略适用于哪些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知道与“鸡兔同笼”有关的数学史,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列表、、猜测、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法。
【教学难点】: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列表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博闻时间(ppt)。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鸡兔同笼。(师板书)。
二、合作探究,寻找策略(博问、博思)。
1、课件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条腿。鸡和兔各有几只?”
2、小组拿出导学单讨论(师巡视)。
3、小组上台展示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列表法(一个同学投影,一个同学讲解)。
展示后小结:刚才这个小组从1只鸡开始假设,一只一只进行调整(板书),这种列表法我们把它叫做“逐一列表法”。(板书)。
师:你们觉得这种列表法有什么优点呢?(不遗漏、不重复)。
观察逐一列表法-----引出跳跃列表法。
师: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在同学汇报时,请其他小组认真思考,做好向他们提问的准备。
a、引导发现:。
问题一:腿多了说明什么?(兔多了)。
问题二:然后怎么调整?(多的减少,少的增加)。
问题三:还有其他发现吗?(兔每增加1只,鸡就减少1只,腿的总数就增加2条……)。
小结:真不错,我们也给这种列表法取个名字吧!(板书:跳跃列表法)列表过程中根据需要可以有规律的小幅度跳跃,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发现大幅度的跳跃。
8、取中列表法师:大家非常聪明,其实我们在用逐一列表法和跳跃列表法的基础上,还可以选择从中间的数进行尝试和猜想。
展示小结:这个方法叫做取中列表法,验证后调整幅度缩小,更为简便快捷。方法小结:回顾一下我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首先根据已知信息进行尝试猜测,然后进行计算验证,分析后进行合理调整。(板书:猜测、尝试、调整、验证)。
9、比较三种列表法。
你最喜欢那种列表方法?理由呢?
4、小结:过渡:你们能想出了这么多种列表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你们很了不起。
三、分析应用,提高升华(博学)。
鸡兔同笼问题不是只解决鸡与兔的问题,它是一类问题的统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用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来解决。
1、课件出示。
自行车和三轮车共有16辆,39个轮子,自行车和三轮车各有几辆?
乐乐的储蓄罐里有1角和5角共27枚,共5.1元,求1角和5角各有多少枚?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拓展提升。
一队敌人一队狗,二队拼作一队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腿一共八百九,多少敌人多少狗?
鸡兔同笼。
鸡的头数+兔的头数=总头数鸡的只数×2+兔的只数×4=总腿数。
逐一列表法。
跳跃列表法取中列表法。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十二
“鸡兔同笼”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实验版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六年级上册,修订版教材把这一内容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新教材关于“鸡兔同笼”最大的变化就是删除了列方程解答的内容。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的刘福林老师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修订说明中,对这一变化的原因做了特别说明:该内容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挑战性不足,并且学生在五年级学过列方程解决问题,这也对学习列表法、假设法等造成了一定的干扰。即,为了更加强调用列表法和假设法解答,新教材才删除列方程解答的内容并且将整块内容调整到学生没有学习方程之前的四年级下册。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人教版教材一如既往地强调用假设法解“鸡兔同笼”问题,且更加重视。其原因来自于假设法本身。假设法是一种算术方法,是一个“假设—比较—推理—解答”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著名数学趣题,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2、“假设法”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学中要抓住其特点,讲解算理,让学生逐步掌握,根据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拓宽学生思维。
1.理解掌握并会运用列表法、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2.经历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渗透数学思想,培养逻辑推理能力。
3.了解我国古代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经历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掌握“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
理解用假设法的算理并能运用假设法解决实际问题。
一、历史激趣,导入新课。
2、鸡换兔,兔换鸡,符号怎么变?
3、出示情境图,介绍《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板书课题。
(1)能看懂吗?是什么意思?
(2)从题中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关于鸡和兔,你还知道什么数学信息?
4、化繁为简: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数字较大也增加了困难,在解决数字较大的数学难题时,我们可以先从较小数中寻找规律的策略,这种方法叫化繁为简。
二、探究交流,尝试解决问题。
1、修改数字,呈现例1。
2、接下来,我们来探索这道鸡兔同笼问题的解法。老师相信,以同学们的智慧,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式就能自己解决。
3、在开始探究以前,大家有没有探究的方向,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小提示。
(1)先猜测鸡和兔的只数,再计算脚数进行验证是个不错的方法。为了使猜测有序,数据不重复不遗漏,我们可以借助表格来记录。
(2)画图也是不错的想法,我们可以先假设全是鸡或全是兔,再数一数目前几只脚。脚多了,把脚多的兔换成脚少的鸡;脚少了,把脚少的鸡换成脚多的兔。
4、学生用探究题完成合作探究。
5、反馈,学生展示成果。预设:
(1)列表法。
鸡的头数。
兔的头数。
脚的只数。
a、有序地进行猜测-验证,把结果填入表中。
b、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鸡应该是xxxxx只,兔应该是xxxxxx只,因为xxxxxxxxxxxxxx。
c、从表格中你还发现什么规律?xxxxxxxxxxxxx。
根据规律,能不能从一次猜测直接调整到正确结果?
(2)画图法。
想:假设8只全是xxxxxx,就有xxxxxx只脚;实际上有26只脚,与设想相差xxxxx只脚,一只鸡与一只兔相差2只脚,所以要把xxxx只xxxxx换成xxxxx只xxxxxx,脚数刚好为26只。因此,兔有xxxxxx只,鸡有xxxxxx只。
a、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能不能用算式把画图法的过程写出来?(一生复述,教师板书。)。
7、分析算式:10是什么意思?(4-2)求的是什么?
8、不用看画图,能不能把第二种假设法直接列出算式?(假设8只是兔,你会想到什么算式?与26只脚相比,你又会想到什么算式?多出了6只脚,又会让你想到什么算式?答案3是什么?)。
9、比较两种假设方法,你有什么发现?(总结:假设全鸡少兔脚,除以脚差便得兔;假设全兔多鸡脚,除以脚差便得鸡。板书:假设)。
10、选择方法解答原《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
(1)我们探索出了几种方法来解决“鸡兔同笼”数学问题?
(2)现在我们来解决《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你会选择哪种方法?为什么?
(3)独立解答,一生板演。
(4)全班交流。
三、练习巩固,反思提升。
(1)乐乐餐厅有2人桌和4人桌两种餐桌。
(2)有幸运草之名的四叶三叶草有些长3片叶,有些长4片叶。
(3)蓝球比赛中有记3分的球和计2分的球。
2、“龟鹤算”:有龟和鹤共40只,龟的腿和鹤的腿共有112条。龟、鹤各有几只?
(1)这道题是“鸡兔同笼”这一类的问题吗?
(2)解决这个问题,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呢?
四、梳理小结。
1、今天研究了什么问题?你掌握了哪些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方法?
2、我们怎样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呢?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十三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尝试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这类问题。
1、出示原题:
师:同学们,我们国家有着几千年的悠久文化,在我国古代更是产生了许多位数学家和许多部数学著作。《孙子算经》就是其中一部,大约产生于一千五百年前,书中记载着这样一道有名的数学趣题,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电脑出示)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2、理解题意:
师:大家同意吗?
(电脑出示)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35个头,从下面数有94只脚,鸡和兔各有多少只?(全班齐读)。
3、揭示课题:
师:这就是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也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2、分析并理解题意:
(1)从上面数,有8个头就是说鸡和兔的头一共有8个。(也就是说鸡和兔一共有8只。)。
(2)从下面数,有26只脚就是说鸡脚和兔脚总数一共是26只脚。
(3)问题是什么?(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3、猜一猜:随学生猜想板书并验证。
4、介绍列表法:
师:刚才我们是随意猜的,其实我们还可以有顺序的猜。“(电脑出示空的表格)。
小结:这种按顺序列表的方法我们称之为列表法。这样我们也就用列表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5、介绍假设法:
当数字较大时,列表法就太麻烦了,能不能有其他更简单的方法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从表格中你能发现什么?小组之间交流一下。
(1、)假设全是鸡:在鸡兔总只数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的只数就会增加2只。同学们,想想看我们应该增加几只兔,脚的只数会变成26只脚。同学们这个过程你们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请同学们试着用算式表示看看。
小结:刚才通过列表法我们想到了两种算术方法。回头看看这两种方法的第一步,一个是假设全是鸡,一个假设全是兔。我们把这两种方法起个名字?板书(假设法)。
6、介绍孙子算经(抬脚法)。
课本做一做“龟鹤问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十四
师:谁来介绍鸡和兔的特征?
生1:鸡一个头,两条腿。
生2:兔一个头,四条腿。
(学生游戏,体验鸡兔同笼)。
师:谁来说说你们刚才是怎样数出有多少只脚的?
生:用鸡数乘以2,用兔数乘以4。
板书:鸡数2+兔数4。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有什么发现?
生:当头数相同,而鸡和兔的只数不同,脚数就会发生变化。
师:如果头数和脚数都不变,鸡兔同笼,数头20个,数脚54只,你能猜出有多少只鸡和兔吗?现在请同学们大胆地猜测,并在小组内说一说。
(小组讨论)。
师;可以用什么办法把你们刚才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
生发言:可以用画图或制成统计表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主要来学习用统计表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
师:谁来说说,统计表中每栏要表示什么?
师:现在请同学们独立地把你们猜测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不同的方法。
(小组活动)。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记录的?
反馈总结:同学们记录的方法大致可纳成三种情况;逐一列举法、跳跃列举法、取中列举法。谁能说说这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学生发言)。
生:我们可以采用取中列表法,再结合跳跃列表法进行调整。
师:如何调整?
生:当发现在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数比已知的腿数多,那么腿多的小动物要减少,当尝试过程中所算出的腿数比已知的腿数少,腿多的小动物要增加。
板书:猜测列举调整。
师:刚才我们通过了猜测列举调整等过程,解决了鸡兔同笼的问题,你们学会了吗?
师:鸡兔同笼的问题很有意思吧。早在1500年前我国古代的《孙子算经》里这记载着这样问题,后来传到日本,演变成龟鹤算。古代人真值得我们骄傲,可是今天你们是老师的骄傲,你们想出这么多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的方法,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自己设计问题,实在是了不起,希望同学们要把这种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发扬下去,将来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
对于我班多数的学生来说,学习《鸡兔同笼》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本人本想以游戏为开端想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由于本班学生学习基础差,参与意识不强,因此本人对本堂课不是很满意。
我认为我做的比较成功的地方是,在这节课当中我主要借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再让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与猜测,去弄懂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解题思路。师生共同经历了和得出三种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
1、在创设完情景引导学生用什么方法解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参与意思被动,是我没有预想到的。如果把前一部分改成让学生动手画图,可能效果会更好。情景创设上有漏洞,需进一步完善。
2、我在假设之后怎么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分析得较细,但对怎么假设觉得没有引导好,过程中出现了学生只假设了鸡的只数,然后根据腿的数量去推算出兔的只数,误解了题意。
3、在总结规律是我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多动嘴说一说,也许课堂效果会更好。
4、由于时间练习量不多,最后一个练习题应有多种结果,也没有一一罗列。今后教学中要紧凑课堂结构,要少讲,留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于练习。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十五
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
想,掌握用列表法、假设法、方程法解决问题,初步构成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性策略。
过程与方法。
经历猜测的过程,尝试用列表、假设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使学生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潜力,感受古代数学问题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体会用假设法的逻辑性和一般性。
教学难点:理解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算理。
课件、实物投影。
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大约一千五百多年前,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鸡兔同笼”问题。
出示主题图: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教师:这道题是以文言文的方式表述的,雉就是野鸡,哪位同学看懂它的意思了?
教师:从题中获取信息,你明白了什么,要求什么问题?探究新知。
1、尝试解决,交流想法。
既然“鸡兔同笼”问题能流传至今,就就应有它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题方法。
问题: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2、感受化繁为简的必要性。
大家在刚才猜了好几组数据,经过验证都不正确,为什么猜不对呢?
数据大了不好猜,我们就应怎样办?我们把数字改小些,先从简单的问题入手。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教师:从题中你们能获取哪些信息?和生活常识联系在一齐,你还能说出哪些信息?预设:
学生1:鸡和兔共8只,鸡和兔共有26只脚。学生2:鸡有2只脚,兔有4只脚。
【设计意图】。
渗透化繁为简的思想,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找出隐藏条件,帮学生初步理解“鸡兔同笼”问题的结构特点。
3、猜想验证。
教师:有了这些信息,我们先来猜猜,笼子可能会有几只鸡?几只兔?猜测需要抓住哪个条件?学生:鸡和兔一共有8只。
教师:是不是抓住这个条件就必须能立刻猜准确呢?好,老师那里有一张表格,请大家来填一填,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找出答案来,开始。学生汇报。
小结:这个方法挺好,能帮我们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
预设:
学生1:列表法能很清晰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2:因为数字比较简单,所以列表法还能够用,但是数字变大时,列表法就会比较麻烦,会浪费很多时间。教师:说得十分好,那我们就来尝试研究一下更简洁的方法吧。同学们再来观察自己刚才列的表格,看看这些数量之间是否存在着一些数学规律,请将你的想法跟同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预设:
学生1:鸡的数量每减少1只,兔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也跟着增加2只。
学生2:兔的数量每减少1只,鸡的数量就增加1只,脚的数量反而减少2只。
【设计意图】。
列表法虽然烦琐,但这是一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是学习假设法的基础,因此也是本课的重要教学资料之一。让学生以填表的方式初步体验鸡兔同笼状况下随着鸡或兔只数的调整,脚的总数量的变化规律,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4、数形结合理解假设法。
教师:同学们的想法十分好,我们一齐继续来看这张表格,通过分析表格来将同学们的想法表述得更加清晰。假设全是鸡。
教师:我们先看表格中左起的第一列,8和0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有8只鸡和0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鸡。
教师:那笼子里是不是全是鸡呢?这也就是把什么当什。
么来算了?
学生:不是,我们是把一只4只脚的兔当成一只2只脚的鸡来算的。
教师:这样算会有什么结果呢?学生:每少算一只兔就会少算2只脚。
学生:每只鸡比兔少2只脚,少了10只脚说明笼子里有5只兔。
教师:你们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算式。
教师以画图法进行演示:8×2=16。
26-16=10。
4-2=2。
10÷2=5兔。
8-5=3鸡。
假设全是兔。
教师:我们再回到表格中,看看右起第一列中的0和8是什么意思?
学生:就是有0只鸡和8只兔,也就是假设笼子里全是兔。
教师:笼子里是不是全是兔呢?这个时候是把什么当什么算的?
学生:把里面的鸡当成兔来计算的。
教师:那把一只2只脚的'鸡当成一只4只脚的兔来算,会有什么结果呢?
学生:就会多算2只脚。
教师:请同学们像老师那样画一画,算一算。学生汇报:
8×4=32。
32-26=6。
4-2=2。
6÷2=3鸡。
8-3=5兔。
提出假设法概念。
刚才我们通过假设都是鸡或都是兔来解决例1的,所以把这种方法叫做假设法。这是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算术方法中较为普遍的一般方法。
【设计意图】。
此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假设法的算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是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的。采用画图法,数形结合地引导学生根据图较为完整、准确地说明算理,学会思考,学会解释,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假设法的优越性。
知识运用。
学生独立完成古代趣题。
【设计意图】。
运用已学的技能去解决古代“鸡兔同笼”问题,创设课堂教学文化氛围,提高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
这节课我们一齐用列表法和假设法研究了古代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你学会了吗?
张齐华鸡兔同笼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学目标:。
样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合作意识和逻辑推理能力.4、体会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而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历列表、图示、假设等解题的过程,体会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教学难点:。
建构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数学模型,运用学到的解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生:喜欢)。
我也喜欢画画,这节课老师给你们露一手。(课件出示)。
2、猜我画的是什么?(生:钥匙、小鸡„„)。
我想用它表示一种动物,它有着大红冠子花外衣,油亮脖子金黄脚,它是?(生:鸡)。
3、圆形表示——头,两条竖线表示——脚。
4、添上两只脚(课件出示),它可能是——兔。
5、我们今天研究的问题就与它们有关。
二、新授。
名著《孙子算经》中记载了一道数学趣题)。
谁来读题?
7、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啊?(生回答)。
师评价:看来大家的语文水平真不错,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鸡兔同笼”问题。
8、你能从题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生:从上面数35个头,从下面数94只脚。)。
从上面数35个头,是什么意思?(生:鸡和兔一共有35只)。
9、古人真是惜字如金,你还能挖出一些隐藏的信息吗?(生:每只鸡有2只脚,每只兔有4只脚。)。
10、这个问题与平时的问题比,如何?(生:难度大一些)。
11、我来帮帮忙,把数据改小一些,你能不能解决?
课件出示例1: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
鸡和兔各有几只?)。
有2只脚,每只兔有4只脚。)。
13:自己先思考,可以列表,也可以画一画,把你们的思考过程写在练习本上,然后与你的同桌进行讨论。
(学生活动,师巡视。)。
三、解析。
13、找到答案了吗?(请几个生说出自己的答案)。
14、你们同意谁的答案?
(一)从中间开始假设。
15、请一位同学说一说具体的过程。
生1:假设鸡、兔各4只,(师进行板演)那么一共有4×2+4×4=24(只)脚,而实际上有26只脚,少了2只,所以要增加1只兔、减少1只鸡,所以有3只鸡、5只兔。(若无此法,则引导:要想最快得到结果,可以先假设有几只鸡、几只兔?)。
16、老师不明白,4只鸡和4只兔是怎么来的?
生:4鸡4兔共24只脚,比26少,如果变成5鸡3兔的话,因为鸡的脚数比兔少,如果增加鸡减少兔的话,脚会更少。
18、(强调)脚少了,说明什么?(生:假设的4只兔比实际上少,假设的4只鸡比实际上多)19:所以要增加——兔,减少——鸡。
(二)从两端开始假设。
20、有没有从其它情况开始假设的呢?
生:(用列表的方法)假设有1鸡7兔,一共就有30只脚,多了,再假设有2鸡6兔,一共有28只脚,多了,再假设有3鸡5兔,一共有26只脚,所以是3鸡5兔。
21、看了大家的解答过程,还有很多种假设方法(出示课件中的表格),无论是哪种假设,都能找到正确答案。
(三)研究表格。
22、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
生:每多1只兔少1只鸡,脚数就增加2。
23、为什么多1只兔少1只鸡,脚数会增加2?
生: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只脚。
24、看来这个2确实很神奇。
加2。
26、如果要增加4只脚,应该怎么办?
把2只鸡换成2只兔。
27、如果要增加10只脚呢?
生:把5只鸡换成5只兔。
28、(追问)怎么算的?(10÷2=5)。
29、如果要减少6只脚呢?
生:把3只兔换成3只鸡。30、刚刚大家发现了鸡和兔脚数的秘密。
31、如果仔细观察,无论怎么变化,有个量始终不会变化,你发现了吗?
生:鸡兔总数都是8(师评价:你有一双火眼金睛。)。
32、看来刚刚我们的猜测也不是盲目的,也要有依可寻。
33、刚刚这种方法,叫做“列表法”。
(四)画图法。
生:用画图法(生板演)。
35、看懂了吗?为什么要画8只鸡?不是鸡兔同笼吗?应该至少有1只鸡呀?
生:先假设有8只鸡。
36、为什么后来又要去添脚呢?
生:因为画的脚的数量不够。
37、为什么要两只两只地添呢?
生:兔比鸡多两只脚。
38、添上两只脚,这只鸡就换成了——兔。
39、为什么换5只鸡?
生:10÷2=5。
(五)假设法。
40、还有不是用这种方法解决的吗?(师引导:可不可以把画图法用算式表示出来)。
鸡:8-5=3(只)41、10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全是鸡的话,一共只有16只脚,实际上有26只脚,就少了10只脚。
42、脚少了要增加脚,就要把鸡换成了——兔。所以这个“10”其实是少算了谁的脚?(兔)。
师在4-2下方板书:1鸡换成1兔增加的脚数44、10÷2=5是什么意思?生:要把5只鸡换成兔子。
45、所以5只是谁的数量?生:兔。
46、感觉这种方法似曾相识。(生:就是画图法)。
47、刚才我们假设全是鸡,我们还可以——假设全是兔。
本子上试试看。
48、请位同学说说说看。(师板书)。
兔:8-3=5(只)49、6是什么意思?
生:假设全是兔,就有32只脚,实际上只有26只脚,多6只脚。
50、脚多了要减少脚,就要把兔换成了——鸡。所以这个“6”其实是多算了谁的脚?(鸡)。
师在4-2下方板书:1兔换成1鸡减少的脚数52、6÷2=3是什么意思?生:要把3只兔换成鸡。
所以3只是谁的数量?生:鸡。
53、比较这两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生1:算式不同,结果相同。
生2:兔与鸡的脚数之差都是2。
54、这两种方法都是用的假设法,说明刚刚的这个表格还不够完善。(课件增加0、8与8、0这两组)。
55、回顾一下,我们一共用几种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3种,列表、画图、列式)。
56、这三种方法有没有共同的地方?是完全不相关的吗?
生:都是先假设(师板书)。
四、练习。
57、现在你们准备用哪种方法解决《孙子算经》中的原题?
生:假设法。
58、为什么不列表或画图?
59、列表或画图容易受到数据大小的影响,而假设法不会。60、这个问题请写在练习本上。61、请两位生上台展示不同的算法。
兔:24÷(4-2)=12(只)鸡:46÷(4-2)=23(只)。
鸡:35-12=23(只)兔:35-23=12(只)62、想不想知道古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介绍抬脚法书p105)63、后来有人用了吹口哨法。
64、不管是抬脚法还是吹口哨法,其实都是假设法。
五、总结。
师:这题与“鸡兔同笼”问题有什么联系?(生:可以把男生栽的3棵树看成有3只脚的兔子,女生栽的2棵树看成2只脚的鸡。)。
女生:4÷(3-2)=4(人)男生:8÷(4-2)=8(人)。
男生:12-4=8(人)女生:12-8=4(人)66、p107第5题。
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假设法。
兔:10÷(4-2)=5(只)鸡:6÷(4-2)=3(只)。
鸡:8-5=3(只)兔:8-3=5(只)。
芙蓉区马坡岭小学谭露。
数学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还要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鸡兔同笼问题就是这样一种问题,在生活中,鸡兔同笼的现象是很少碰到,没见过有人把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即使放在一个笼子里又有谁会去数他们的脚呢?直接数头不就行了?那么是不是说“鸡兔同笼”是一个完全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呢?显然不是,鸡兔同笼问题,是让我们通过鸡兔腿数的变化,在这种变化中寻找不变的规律,并采用有效的手段来理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以下是我上完课的几点体会:
一、大敢转换情境,提高情境“知名度”。
生动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愉快的探索数学,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良好的愉悦的氛围中,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思考发现并掌握知识,时刻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一个恰当的主题中学习数学,发展能力。基于这一点,本节课的内容安排在“数学与生活”当中,用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来引入(幻灯出示:)。
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我们的祖先早在15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了,再课件出示《孙子算经》及鸡兔同笼问题,但同时又聪明地把数改小了:今有鸡兔同笼,上有八头,下有二十二足,问鸡兔各几何?一石激起千层浪,鸡兔怎能同笼?学生的探究欲望马上调动起来,这时,又让学生了解“经典”,感受“经典”。
二、鼓励参与,在合作中提高学习效率。
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本节课中,我主要通过创设现实情境,让学生投入到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自己去研究、探索、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从而体会到假设的数学思想的应用与解决数学问题的关系。学生能够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合作,积极地探讨,充分地发挥了小组的作用,兵教兵,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数形结合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部分学生学会了,这是很让我感到激动的,因为毕竟鸡兔同笼问题比较难。
三、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生成性。
由于学生原有认知背景的不同,他们对解答本课时的题目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在同一问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也有不同。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提出统一的要求,要允许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本节课,师生共同经历了六种不同的方法:逐一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假设法、列方程、画图法及古人的砍足法,最后比较哪种算法比较好。这样教学既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又体现了算法多样化与优化,也让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中都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总的来说,本节课从学的角度呈现学习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提供操作材料,拨动学生心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主动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在整堂课中,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价值和数学学习的乐趣。但在教学时间的控制上还略显紧张,一些环节的处理还应该在从主次的角度更好地进行设计。
但教学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反思如下:
2、学生汇报时,要多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听不明白的及时向小老师提问,及时解决不懂的问题。
3、要注重培优辅困,特别是学困生的辅导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使他们通过教师的引导取得明显的学习效果,真正落实新课标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目标。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33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