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现状调研报告(汇总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8 20:56:17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汇总21篇)
时间:2023-11-08 20:56:17     小编:MJ笔神

报告的语言应该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以便读者能迅速了解内容。在撰写报告前,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资料收集,以便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信息支持。这些报告范文展示了如何合理组织信息、确保逻辑性和有效地传达想法和观点。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一

我市现有义务教育学校208所,其中:小学168所(含教学点51个),初中40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6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所,完全中学7所)。20xx-20xx学年度,全市小学师生比1:14.7,其中:城区小学师生比1:18.2,农村小学师生比1:12.7;全市初中师生比1:10.6,其中:城区初中师生比1:15.4,农村初中1:7.3。

(二)发展状况。

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增长。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认真落实“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财政教育投入保持稳定增长。20xx年,全市义务教育经费预算内拨款59438.1万元,比20xx年53060.6万元增长了12%,20xx年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6878元,比20xx年5886元增长了16.9%。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公用经费(农村小学585元/生、年,初中785元/生、年;城市小学384元/生、年,初中530元/生、年)按时足额拨付到位。“两免一补”范围不断扩大,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同等享受免除学杂费、课本费。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全部享有生活补助并及时打卡发放到人。

2.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全市义务教育校安工程建设于20xx年基本结束,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校舍,分别进行了加固或拆除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有了切实保障。自20xx年起,我市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从图书(初中每生20册,小学每生15册)、多媒体教学设备(班班通)、中小学实验室设备仪器及中小学教学器材(音乐、体育、美术、卫生、数学、地理)等4个项目,对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技术装备。目前,已完成115所中小学装备任务,完成率达73.72%,余下学校将于20xx年底前全部完成。

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的同时,多措并举,着力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结合城市发展建设,城区相继新建了11所设施优良、功能比较完善的标准化小学,6所初中实施了扩容和配套设施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全市12个乡镇所在地的中心小学,分别建设了集学习、健身、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少年宫”;结合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项目,在配齐配足常规教学设备、器材的前提下,努力加强中小学现代教育设施设备配置,“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普及率逐步提高,40所中小学更新了计算机教室,37所中小学的教室安装了教学电子“白板”,全市义务教育优质资源不断扩大。

3.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得到加强。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按照新的标准,重新核定了全市中小学教师编制;建立教师正常补充机制,努力优化教师结构。20xx年以来,全市在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中,共招录156名中小学教师,重点向农村义务教育缺科教师学校倾斜,使中小学开齐课程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充分发挥政策导向和激励作用,鼓励教师在农村中小学任教。对在农村中小学工作的教师,分别给予每月70元、100元的岗位补贴,坚持教师职务评聘须有农村学校1年以上工作经历,坚持城区补充教师从农村中小学公开选调;扎实开展师资培训,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健全完善了市、乡、校三级培训网络,**市教师培训基地通过了省级考评验收。

仅20xx-20xx学年度,各层次、各类别教师培训达9000人次,中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推进学校结对合作,以强帮弱共同发展。建立了城乡间和跨区域中小学结对合作机制,城乡学校结对合作数量进一步扩大,首批12所义务教育学校与庐阳区相应学校顺利对接。结对学校围绕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教学实践、学生活动、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帮扶,不断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办学水平。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打造一支骨干教师队伍。全市拥有省级以上各类称号优秀教师33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00人,骨干教师330人,师德先进个人12人。一支由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优质教师队伍已基本形成。

4.素质教育质量提升成效明显。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初步形成,以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弘扬雷锋精神、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活动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效果明显。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科技活动有效开展。仅20xx年,我市中小学在参加省及合肥市举办的各项竞赛中,有近100项获奖。烔炀中学的机器人足球参赛队,荣获省一等奖并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比赛,获得三等奖。人民路小学的书法选手,荣获全国中小学生书法大赛二等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体育列入中考科目并得到加强,适应学生全面发展而富有个性成长的新课程体系基本形成。中招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将省示范高中招生计划的80%分解到全市初中学校,城区3所省级示范高中顺利实行联合招生,进一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市义务教育与先进县区相比,与新形势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盼,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中小学现有布局不够合理。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市区规模不断扩大,入住人口日益增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增加,城区学龄人口不断上升。同时,受此影响农村学龄人口下降。全市义务教育学校现有布局与适龄儿童少年就学不相适应问题比较突出。

1.主城区公办初中布点不够,容量不足,大班额严重。城区现有公办初中8所,位于主城区6所,城乡结合区2所。近年来,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就学人数逐年增加,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递增4%,每年增加在校生约700人,其中:初中学校每年增加200人。20xx年,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7564人。从学生分布情况看,主城区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在校生6673人,占城区公办初中在校生总数88.22%。就其规模容量而言,二、三、四、七中四所学校初中总规模为108个班,标准容量5400人,而实际在校生已超标准容量1273人,导致各校班学额都在58人以上,均超过了省定50人以下的班额标准,三中和七中甚至存在60人以上的过大班额问题。就主城区初中现有布局来说,城东区域仅有油泵厂学校且为单班规模、办学条件又相对较差,已不能适应该区域适龄儿童少年上学需求。同时,随着城东区域的建设发展,就学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2.农村小学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由于进城入住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增加,农村学龄人数逐年减少,20xx至20xx年平均每年递减4.6%,每年减少在校生约1500人(小学800人,初中700人)。农村中小学布局虽然作了不断调整,但就目前现状而言,布点多、生源少、教育资源分散的问题依然明显,尤其在小学表现突出。20xx年,全市农村完全小学97所,小学教学点51个,仅完全小学数则占全市完全小学总数82.9%,而农村小学在校生22640人,却只占全市小学在校生总数53.98%。从农村小学学生分布情况看,全市17所乡镇中心小学在校生11771人,而另外80所村级完小和51个教学点的在校生只有10721人。据调查,在80所村级完小中,50名学生以下学校有18所;在51个小学教学点中,20名学生以下教学点有35个,其中10名学生以下的还有24个。这些规模过小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不仅占有了相当的教育资源,也成了我市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瓶颈。

(二)城乡间、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仍然较大。

一是城乡间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近年来,城区中小学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20所小学有11所为新建的标准化小学,8所初中有6所实施了改造工程,具有良好办学条件的中小学已达到了61%。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虽然也得到一定改善,但与省颁办学标准要求,与主城区学校相比,依然落后。据统计,农村现有113所义务教育学校中,55所农村中小学教辅用房不足,须设置的实验室、电脑室、图书室、音乐室、美术室、语音室等没有配齐,其中:38所学校仅有教室和办公室,相应功能室严重缺失;所有学校运动场地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相当一部分学校的运动场仅仅是一块圈地,体育教学和学生健身运动难以正常开展;38个农村中小学食堂,有27个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未能取得餐饮许可证。

二是区域内学校办学条件差距较大。城区仍有11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的办学条件相对薄弱,尤其是油泵厂学校和亚父初中,仅有一幢教学楼,缺乏基本的配套设施。农村大多数村级完小在教学辅助用房、功能室配置,校园道路、运动场地等基础设施方面也都相对较差,明显落后于中心小学。

(三)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结构失衡。

目前,我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主要存在结构性不合理。

一是学科教师结构不够合理。表现在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学科专任教师严重不足。据统计,全市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师50人,体育教师157人,美术教师93人,信息技术教师19人。从这些教师任教学校看,主要集中在城区中小学和部分乡镇中心学校。农村绝大多数学校缺乏音、体、美、信息技术等学科教师,开齐开足规定的课程难以有效落实。按照部颁课程计划测算,须增配音乐教师73人、体育教师15人、美术教师38人、信息技术教师74人。

二是教师年龄结构不够合理。据统计,全市初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占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总数的23.5%,而30岁以下的教师只占7.6%。农村中小学51岁以上的教师,大部分是七、八十年代教育规模扩张时吸收的民办转正教师,普遍存在教育观念更新不够、使用现代教育设备能力较差、教学质量相对较低等问题,也对教育创新、增强教育活力产生直接影响。

(四)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滞后。

一是校园网络连通不足。我市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161所中小学,还有37所小学及教学点宽带没有接入,宽带开通率只有80%;再根据省定标准,义务教育6—12班级的学校要配备1—2个计算机教室进行计算,我市义务教育学校计算机教室缺少近90间。

二是计算机数量生机比偏低。目前,我市计算机生机比为15.2:1,师机比为3.9:1,与省定生机比12:1,和师机比1:1标准相比,缺少学生用机1000台,缺少教师用机2730台。

三是信息化设施缺乏。我市现有学校广播系统98套,监控系统54套,对照省定基本标准,校园广播系统缺48套,监控系统缺92套。对于其他语音教室、课堂教学录播系统、电子阅览室、在线课堂教室、校园电视系统、一卡通系统和移动学习终端等选配标准我市基本没有配备,缺口更大。

(五)教育教学目标管理缺位。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自身指导、监管缺乏精细。在义务教育改革和发展上,按照上级规定动作部署多,创新超前举措少;在教育教学管理建设上,宏观条款要求多,出台细化办法少;在中小学办学行为规范监管上,以文转文、以会贯彻多,具体检查督促督办少。

二是一些学校办学质量目标和竞争意识淡薄。一些学校校长办学思想模糊,没有清晰的办学理念和明确的发展目标,自以为学校设施落后,师资力量弱,只求平安无事,不求提高办学质量和推进学校内涵发展,教育教学管理粗放,工作缺乏计划性、统筹性,只应付主要科目教学,不能开齐开足全部课程,艺体和实践活动不正常,学生素质教育要求难以落实,教育教学质量低下。

三是少数学校执行办学行为规范不严。少数学校贯彻落实办学行为规范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应有管理制度未建立,已有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学校管理松散,对教师教育教学放任自流,缺少检查、督促、考核等监管机制,违规办学行为时有发生。

(六)校园安全保障比较薄弱。

校园安全是教育管理的第一要务,发展教育的同时更要全力维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我市校园安全形势基本良好,但仍存在影响校园安全的薄弱方面,主要表现在:

一是校园安全管理队伍不完善。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涉及面广,范围大,头绪多,任务繁杂。我市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任务主要由学校的政教处、总务处或德育处承担,有的学校涉及到几个部门,管理人员也都是处室负责人兼任,容易造成主次不分,职责不明,多头管理,相互推逶的混乱局面。因此市教育局和各校成立专门的校园及学生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的管理人员,是做好校园及学生安全工作的保障。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二

保健品在我国保健市场上一直是走亲访友馈赠的好礼品,大家都还没有意识到保健品对于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而且保健品市场还未成熟,产品类型比较单一,因此,对于淮安保健品市场的调查,可以使我们充分的了解淮安保健品市场存在着哪些不足,以及急需改变的地方,同时也可以为其提更好的发展建议。

1、保健品的种类。

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和特殊化妆品的这一大类产品,统称保健品。其中,保健品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保健食品,也是国家相关政策最具约束力的保健产品类型。淮安各大超市所卖的保健品一般有三精葡萄糖酸钙黄金搭档、瑞年氨基酸片、脑白金、人参氨基酸口服液、昂立多邦、虫草菌丝体口服液等等。

2、保健品销售的方式。

目前在我国销售仍然以传统的销售模式为主即营销,就是投入大量的广告然后谋取暴利。另外一种是以服务为特征的新型的销售模式,也就是将原本广告的投入转变为服务的成本。保健品生产厂家认识并采用了新型的销售模式,因此出现了保健食品的连锁店以及在大型超市销售,这些现象的出现为保健品未来的市场带来了新的商机。而在淮安销售保健品的方式,一般通过大型超市或者保健品专卖店,因此给需要买保健品的人们提供了便利以及保障,不至于买到假冒的伪劣产品。

3、保健品存在的问题。

(1)保健品企业生产规模水平低大部分保健品质量档次和附加值不高,且绝大多数属于第一代、第二代保健品,难以形成名牌产品。因此随着保健品市场的健全和完善,大部分小企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2)产品科技含量低,申报的功能雷同许多企业对保健食品的配方研究不深不细致,缺乏科学的依据,其产品的寿命普遍较短。且保健食品无法满足人们对特殊保健功能的需求,但人们又需要保健食品,因此存在着一定的矛盾。

(4)缺乏健全的保健功能评价体系和科学的管理系统。

(5)国外保健品的大量涌入,对国内保健品市场造成巨大冲击。

二、解决方法。

(1)普及营养保健知识,提高全面正确的认识营养保健知识。

(2)加强营养保健食品的检测和完善监控机制。

(3)加强管理,严格把关。

(4)建立健全保健食品的各项监管体系和保健功能的评价体系。

三、保健品发展趋势。

(1)保健品市场容量继续扩大,销售额将会大幅度增加。

(3)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趋向理性化。

(4)传统养身理论与现状技术进一步融合。

(5)产品功能定位更加清晰,市场细分更加明确。

(6)保健品的开发重点将有所改变,品种也将越来越丰富。

(7)保健品的品质将朝着天然、安全、有效的方向发展。

(8)国家行业监管政策更加严格。

四、结束语。

保健品行业作为一个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其全球的市场容量正稳速上升。人们对保健品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对于现今保健品市场的发展,其生产企业应更好的把握发展方向和加大产品科技投投入。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三

事件:我们于3月23日和24日组织了华南区房地产最新关于房地产市场现状的调研报告,共计约25家基金和保险客户参加,先后调研了中洲控股、金地集团和深圳茂业商厦,调研纪要如下。

深圳茂业商厦:

行业分析:受宏观经济下调、控制三公消费、电商和海淘等因素影响,传统零售百货行业的经营压力增加,行业内竞争加剧,未来集中度将进一步加大,有自有物业、品牌优势以及经营管理能力较高的公司优势明显,未来一线城市消费将集中在中心区和社区两块,三线城市的消费集中在中心区和老城区,店面地理位臵好、品牌齐全、配套完善的综合体比单一百货将更有优势。

公司分析:公司起步深圳,在深圳零售消费市场占有份额较大,有一定的客户忠诚度,自有物业较多,有较强的中高品牌引进优势,公司过去几年异地开店较快,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但投资性支出和经营压力也增大,公司策略上放慢了开店进度,预计未来资本支出压力较之前将有所改善,但是还是受传统零售行业下滑影响,虽然新店步入成熟期,预计业绩和盈利与往年依然持平,不会出现大幅增长,公司近几年负债率逐年增加,偿债指标一般,但考虑到公司债务结构的逐渐优化、投资支出的减少以及降息后融资环境的改善,并且公司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较长,对供应商的占款能有效利用到投资上,经营性净现金流总体表现较好,我们对公司偿债能力和信用资质维持稳定判断。

金地集团:

行业分析:目前房地产行业已经从快速发展步入稳定发展阶段,行业虽然受房地产贷款政策的放松以及降息等影响,预计销售会较20xx年出现部分城市回暖,但政策利好有限,房地产开发商依然保持谨慎投资,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不会出现大幅上行,部分房地产开发商在谋求跨行业转型,仅少数房地产商在大幅扩张规模,一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呈现出分化,不同地段呈现出分化,房地产行业集中度将提升,小型开发商、以及储备土地质量较差的开发商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公司分析:金地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龙头企业,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公司定位从过去的高端向现在的中高端转换,公司股东从深圳国资委变为民企生命人寿,公司管理规范,土地储备较多,具有可持续性经营优势,但是三线城市土地储备占比分别为30%、40%和30%左右,三线城市开发压力依然较大,公司对于未来房地产开发增速维持谨慎态度,没有激进拿地并开发的动力,跟投项目和合作开发等举措有利于减低公司开发成本,公司在社区金融、社区养老方面探索,有望实现外延盈利,公司负债率居于行业平均水平,银行贷款利率为基础利率,预计收入和盈利能力不会出现大幅上升,融资压力在降息利好下有所缓解,由于公司资产规模大,经营管理规范,整体偿债能力依然较强,我们对公司未来信用基本面维持稳定的判断。

中洲控股。

公司分析:中洲控股前身为深圳国企委企业,目前实际控制人为自然人,公司专注于普通商品房的开发和管理,未有转型计划,母公司的`持续定向和土地注入支持有利于增加公司的资本金,但公司提出未来三年实现50%增速的目标,将提升公司的负债率,银行贷款利率为基础利率上浮30%,预计未来经营性净现金流在高流出的背景下不会改善,公司未来筹资压力依然较大。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四

环卫市场化运作是我区在城市管理方面推陈出新、积极探索的重要举措调动市场资源来向社会提供清扫作业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变“繁忙政府”为“有为政府”、“效率政府”又能通过市场调节使资源和服务快捷、高效、灵活配置。

一、现状

一提高了环境卫生质量

首先表现在环卫作业覆盖面积的及时扩大。随着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区域面积在不断扩展环卫作业作为一种市场资源迅速延伸到了城市发展的前沿全区清扫面积达810万平方米相比市场化运作之初的380万平方米增长了113.16。

其次表现在实际从事清扫人员数量的增加。市场化初期各公司为确保工作达到合同要求均不同程度增加了清扫人数全区实际从事清扫作业人数为950余人比市场化运作前实际增长了20以上目前人数达到了2500人左右。从事清扫人员的增加直接作用于作业质量的提高。

第三表现在清扫保洁次数和效率的提高。以前全区街道仅在二环路范围内开展了延时保洁工作市场化运作后延时保洁被延伸到城区全部街道和涉农的主要场镇保洁时间为夏季持续到晚上1000冬季持续到晚上900。同时辖区内主次街道每周要进行2次洒水作业原来中小街道只有一天一次的垃圾收运现在实行不间断巡回收集和车辆定时到段收集运输。大幅度提高了道路清扫保洁的质量市民对环境卫生不满的投诉也基本得到了控制。

二降低了清扫保洁成本

市场化运作初期招标的378万平方米清扫面积和652吨垃圾人力收集运输工作根据初步测算全年共需经费1580万元实行市场化运作后采取无标底公开投标实际中标价合计为1121万元节省运行成本30以上。

三实现了“管干分离”

市场化运作后市容管理部门和街道办事处从原来组织、实施、考核清扫保洁和收集清运垃圾转变为单纯的监督管理打破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干一体模式改变了过去“政府花钱养人、干好干坏一样工作积极性低、工作效率不高”的模式成为“政府职能解放、工作效率提高责任落实到位、工作热情高涨”的状况。

四培育了环卫市场

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面向社会公开招投标吸引了大批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第一次招标2个街道辖区报名竞标的公司有22家第二次招标6个街道辖区竞标公司增加到73家第三次招标5个街道辖区竞标公司为65家这种优胜劣汰、积极竞争的机制对培育环卫市场做大做强区内环卫服务公司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从2012年至今环卫清扫作业市场化的实际情况来看其最大的成绩在于实现了“管干分离”政府职能得以解放。但就我区的环卫清扫作业市场而言还处于摸索和成长的阶段市场体系的各方面还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和不足。

一健康价格体系的缺位

的经费不足以支撑其要求的作业质量环卫作业市场价格处于“非健康”状态。这一方面是由于各街道、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存在较大差异造成测算难度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们缺乏这一方面的管理意识和技术支持。

1、损害一线环卫工人的利益。作为市场主体的环卫企业始终追求利润最大化其在以低价中标后为了达到盈利的目的必然尽量压缩成本普遍采取压低一线工人工资的办法仅付给工人以城市最低生活标准的报酬甚至存在不给工人买齐保险的情况而环卫清扫是一种高危行业全市每年都因道路环卫清扫发生安全事故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2、环卫作业质量得不到保障。环卫企业压低成本的另一种方式是虚报工人数量吃空缺不按照合同的约定配足清扫人员导致一些背街小巷始终存在卫生死角循环作业的频率和清扫覆盖的面积都达不到合同约定的标准。

《2017年环卫市场化运作现状调研报告》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五

从总体上看____市畜牧业由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草原畜牧业向农区畜牧业转变步伐不断加快,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畜牧产业化发展体系。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以发展多胎肉羊繁育基地、奶业养殖和牛羊育肥基地为主导、以科技创新、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畜牧产业园建设为基础,全面落实畜牧业生产各项措施,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农牧民生产经营理念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致富奔小康的信心日益坚定。乡(场)镇干部工作勤奋,领导干部思想解放,发展思路明确。各乡(场)镇的畜牧业产业结构、经营管理结构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正在凸显。

(一)畜牧业发展初具规模。

1、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各乡(场)镇都能根据各自的实际,坚决实施了“四区一线”农业产业化布局战略,积极探索总结长期以来走种养结合道路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确立了大力推进以现代畜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的发展战略。同时按照产业化标准要求,用工业化思维谋划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以现代科学技术、现代产业体系、现代经营方式为重点的优质肉羊发展模式,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2、构建现代畜牧业发展产业体系。____市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大农业格局向以种养结合的农区畜牧业转变,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步伐不断加快,建立了以科技、养殖、加工、流通、金融信贷“五大平台”为支撑的、较为完整的畜牧产业化发展体系。以发展多胎肉羊繁育基地、奶业养殖和牛羊育肥基地为主导、以科技创新、牧民定居、饲草料基地、畜牧产业园建设为基础,逐步形成了畜牧业发展的立体平台。

3、建设畜牧业发展保障体系。一是政策扶持。将科技三项费、抗震安居、农村道路、农村沼气、水利建设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资金捆绑使用,积极向畜牧业倾斜。各乡(场)镇对进驻养殖小区的养殖大户,在土地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并帮助协调解决畜牧贷款事宜。水利、电力、交通部门在畜牧业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上给予优先解决,确保及时通水、通电、通路。二是良种繁育和疫病防控体系。扶持佳禾、澳羊龙头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其在发展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其扩大供种规模,拓展杂交改良覆盖面,强化了市、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

(二)畜牧业发展呈现的特点。

1、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了转变。各乡(场)镇畜牧业生产方式从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的趋势明显。“肉羊一线”片区大都能与本地资源相结合,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如甘家湖牧场把牧民定居工程作为抓手,饲草料基地建设为基础,现代化农村社区服务为前提,以养殖小区示范为带动,以科学利用资源为手段,推行以草定畜、草畜平衡措施,开展季节性禁牧和舍饲半舍饲养殖,实现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转变的可持续发展。甘家湖铁架子牧民定居点、马吉克牧民新村定居点已率先实现“三通、四有、五配套”,入住率达90%以上,牧民生产生活进一步改善。牧民冬季舍饲圈养、冬羔生产、牛羊育肥等新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有所转变,牧民收入及畜牧业防灾能力均有所提高。巴音沟牧场坚持以优质肉羊、肉牛为主的畜牧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以天山碧玉、牧民农家乐等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多措并举增加农牧民收入。马吉克牧场则依据独特的地理环境,调整畜种结构,加快品种改良,以“三大基地”建设为抓手,促进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发展。古尔图牧场把牲畜品种改良和牧民定居作为基础,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走“小规模、大范围”的畜牧业发展方式,努力打破延续千百年“靠草山吃饭”的粗放型畜牧业生产方式。从这些做法可以看出,尽管各乡镇(场)进程不同、经验不同,但都结合实际,把加快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作为了自觉行动。

2、畜牧业组织方式发生了转变。为提高牧民群众组织化程度,把农牧民组织到农牧业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各地按照自愿组合、适度集中、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组织成立专业合作组织。但这些专业合作社主要集中在农区,如古尔图的新星牛羊育肥合作社,尽管运行机制尚不够完善,但已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并展现出良好发展前景。阿克奇利群多胎肉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建成较为规范的以“小尾寒羊”为主要畜种的多胎肉羊养殖小区,经济效益显现,发展势头良好。目前,农牧民群众参加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不断高涨。

养殖规模化。从长远看,无论哪种方式,只要能形成一定规模、实现自我循环、适应市场经济,都符合现代畜牧业发展趋势,应予积极引导和扶持。

(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影响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转变进程。

近年来,____市通过多种措施,优先保障了牧民定居工程的建设,牧民定居工作有了新进展。全市除甘家湖铁架子牧民定居点、马吉克牧民新村定居点实现了“三通、四有、五配套”,入住率达90%之外,其它的牧民定居点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配套设施跟不上,入住率不高。受水资源等多种因素影响,牧民定居所需的饲草料基地建设困难重重,如赛力克提牧场牧民定居点,人畜饮水困难,造成牧民人、畜都定不下来。另外,大多数牧场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草畜矛盾问题,天然草场产草量较80年代初减少60%,而载畜量则上升了6倍,严重超载放牧使草场呈现出加速退化趋势,造成畜牧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但要实行草场休牧、轮牧、禁牧,必须加强草原围栏、牲畜暖棚圈、牲畜防疫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草原基础建设,但这些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投入不足,草畜矛盾依然突出。

(二)畜牧产业组织化程度低,合作组织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利益联动机制。

目前,全市从事畜牧生产经营服务的专业合作组织有27家,80%处于成立初期,机构不健全、运行不规范。有些专业合作组织没有运作起来,只是挂名不作为,没有形成与会员、市场、公司、企业利益共担的联动机制。这些专业合作组织大都集中在农区,服务于农区的牛羊育肥业、奶业片区的销售等。“肉羊一线”片区专业合作组织更少,各个牧场的牲畜销售渠道比较单一,主要是前来收购的所谓“二道贩子”,或者自已单打独斗地去活畜市场交易,市场信息不通畅,使得牧民的经济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在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养殖户的链条上缺乏有效对接,不少合作组织经费匮乏,经营性业务、技术培训等工作无法开展,经营性业务更少,尚未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进、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没有真正发挥畜牧业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在建立利益共同体这个实现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上差距较大,家庭养殖、粗放经营仍是____畜牧业发展的主流,养殖户抗市场波动、疫病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三)畜牧业发展资金短缺且融资难,影响畜牧业发展的规模化进程。

据走访的所有乡(场)镇的农牧民、养殖户、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普遍反映:目前除个别牧场的牧民思想观念滞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品种改良、舍饲半舍饲圈养、定居不感兴趣外,大多数乡(场)镇的农牧民对发展畜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信心坚定,积极性很高。影响他们继续发展或从事畜牧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因素不是缺乏养殖技术而是缺乏资金。各个牧场牧民畜牧业贷款难、数额小、周期短,金融机构规定的放款、还款时间与畜牧业生产周期不完全符合,造成牧区牧民想定居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困难较多。农区也存在同样的情况,使养殖户不能灵活地购进或售出牲畜,养殖户的利益受到损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养殖业的发展。由于资金的短缺,农区较为完善的养殖小区仅有哈图布呼镇大桥奶牛养殖小区,皇宫镇及八十四户的多胎肉羊养殖小区,其余的养殖小区仅完成了前期建设,如百泉镇、古尔图镇、甘河子镇、车排子等乡镇、四棵树镇,夹河子乡在建设。影响养殖小区建设的除是因土地因素外,主要是因为标准化养殖小区成本高,农户有钱建圈、没钱养殖,缺少起动资金,总体上会影响规模化养殖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畜牧业投入主体单一,渠道狭窄,金融信贷门槛较高,资金“瓶颈”问题尚未有效解决。

(四)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使得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缓慢。

____市畜牧业龙头企业总的来说是数量少、规模偏小,产品精深加工层次较低,产业链不长,市场附加值低,产业化经营程度偏低。加之管理经验缺乏,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和对养殖户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产业化的骨干。引进的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还没有正常运转,产业链条短,加工转化率低。优势产业规模小,专业化水平低,缺乏市场竞争力。目前,海川乳业和民用肉联厂两个龙头企业规模较小,带动能力较弱,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还没有建立“企业+组织+养殖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佳禾畜牧虽是集多胎肉羊扩繁、饲草料基地建设及加工、畜产品分割加工于一体的企业,但目前仍然处于建设中,带动能力没有显现。龙头企业基地建设和带动农户能力差,产业链条延伸不足,产业化发展步伐缓慢。

为尽快把畜牧业发展成为____的一个大产业,带动种植业和相关产业发展,实现农产品多次增值,使畜牧业真正成为推动____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应突出____的地缘优势,使草原畜牧业与牧民定居工程相结合、农区畜牧业与种植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加快草原畜牧业向定居畜牧业、以种植业为主的大农业格局向以种养结合的农区畜牧业转变,最终实现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传统畜牧业大突破。

(一)优化畜牧产业布局。

畜牧生产基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龙头企业的依托,是整个畜牧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围绕主导产业,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统一规划,推进标准化生产取得显著进展。一是注重产业规划,确定畜牧发展产业带,做大做精畜牧产业基地。如以哈图布呼、百泉镇为中心的奶业片区形成规模,实现标准化养殖,标准化生产,逐步取消农户散养方式,进行集中圈养,统一管理,提高牛奶安全质量,使乳业公司健康安全发展,并带动四棵树镇、吉尔格勒特乡、甘河子镇、八十四户乡的高产奶牛养殖快速发展,培育奶业生产基地;围绕八十四户乡、夹河子牛羊育肥片区地缘及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牛羊育肥业,加快牛羊育肥小区建设,带动牧区牲畜在农区育肥,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培育牛羊肉产业基地;围绕西大沟、皇宫、西湖、甘河子等乡镇主要种植玉米、番茄等农作物的优势,加快多胎肉羊养殖基地发展;加快“优质肉羊一线”基地建设步伐,优化畜种畜群结构,扩大母畜比例,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同时合理确定草原载畜量,变四季游牧为两季生产,减轻草场压力,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加快优质饲草料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为畜牧产业化生产提供保障。二是依托龙头企业培育产业基地,并通过深加工开发系列产品,加快品牌建设,打出品牌拓展市场,带动养殖场、养殖户扩大规模,加快养殖基地建设。

(二)壮大专业合作组织。

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必须要提高农牧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要积极培育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各级政府大力扶持合作组织建设,给予资金、硬件建设投资,降低合作组织成本,提高合作组织经济利润,吸引广大散养户积极加入合作组织,做到“五统一”(统一良种繁育、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饲养管理、统一市场销售),壮大合作组织力量。一是建立健全专业合作组织认定、规范、监管、服务体系,高标准的推动专业合作组织健康发展;二是引导培育、规范运作现有的专业合作组织,从政策扶持与引导方面多下功夫。对运作规范、发展前景好的合作组织,政府应从政策、资金、技术、服务上给予大力支持,扶优扶强,使其成为畜牧业规模化发展的支柱。三是要引导畜牧专业合作组织与畜牧龙头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使畜牧专业合作组织成为养殖户利益的代言人。同时要协调好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形成稳定共同体,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担负起畜牧产业化经营的重任,为畜牧产业走向规模化奠定基础。四是通过参观考察、培训交流、党员创业工程等多种渠道大视野、高规格培养专业合作组织经济人队伍,把思路活、干劲足、会管理、善经营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为专业合作组织的负责人,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人才支持。

(三)解决畜牧融资难题。

式。在推动畜牧业组织经营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探索出用工按劳取酬、利润按股分红为主的分配模式。改变单纯按劳分配的旧格局为劳动、草场、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新格局。这种分配模式的优点不仅在于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且还能调动各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激发一切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活力和源泉,为畜牧业发展提供融资环境。二是构建高效灵活的畜牧产业融资机制。一方面,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制度,允许在农民自愿、集体认可、基层政府备案登记、切实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的情况下规范流转,为城镇非农民组织和个人投资畜牧业提供产权保障,同时颁发集体土地使用权基础上的房屋所有权证,允许进行抵押、质押、担保融资,为社会各界投资畜牧业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农民可自主成立服务于畜牧生产和流通领域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大中型农牧企业可设立为畜牧业服务的担保公司,为养殖场解决流动资金问题。三是要打破地方保护,利用税费优惠政策鼓励不同地域的畜牧企业合作,做大做强,创造更好的融资条件。

(四)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畜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是关键。要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引导和组织基地生产与农户经营等方面的作用。一是将现有的龙头企业如民企农牧实业有限公司肉联厂、佳禾畜牧、海川乳业等企业扶强扶壮,增强其开拓创新,抵御市场风险、自然风险的能力。二是规范发展一批龙头企业,要引导其在带动农户、开拓市场上下功夫,成为畜牧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骨干,支持其他企业向畜产品加工领域延伸,成为畜牧龙头企业。三是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的基础上,支持合作社兴办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____自然资源,引进畜牧加工龙头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带动____畜牧产业市场化发展。

(五)健全畜牧发展服务体系。

发展畜牧业,健全服务体系是前提。一是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加快建立畜牧产业化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形成银行、农户、保险公司联动模式,使风险化解机制科学化。二是围绕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大力推广应用以草地生态、畜疫防治、良种繁育、生化制药、饲料资源开发利用、资源节约、畜产品精深加工等为重点的实用技术,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三是多种形式加大农牧民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现有养殖小区、养殖场、示范户的带动作用,通过参观、讲座、交流等形式加强农牧民对新技术、新观念的理解和认知,使农牧民更加直观、便捷地看到科学技术给畜牧业生产带来的好处,引导畜牧业科技成果的梯度转移。四是政府等相关部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采取扶优扶强的原则,支持专业合作组织规模化的发展。五是政府引导、扶持草业公司的发展,从饲草种植、饲草加工、机械购置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农牧民从事饲草料生产加工的积极性,为畜牧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1、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与全市的发展战略相结合。现代畜牧业要求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因此必须服从于全市的发展战略,按照“工业优先,富民强市”战略提出的“4+2”模式的要求,与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相结合,做大畜产品精深加工。按照“四区一线”战略方针的要求,分片区、有重点地对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和效益较显著的乡(场)镇、龙头企业,从政策引导、产业布局、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重点扶持,提高畜牧产业整体竞争力。

2、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与畜牧产业项目建设相结合。一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现有的政策扶持基础上,加快畜牧产业项目及资金的争取进度,以项目建设带动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二是有选择地以项目建设促进畜牧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壮大,分步骤有计划有重点地对运作规范、发展前景好、符合产业发展思路的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大力扶持,扶优扶强,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畜牧产业组织化程度。

3、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与农牧民劳动力技能培训相结合。发展现代畜牧业可以使大批牧民从草场上解放出来,又会使大批的农牧民加入畜牧养殖、繁育、经营等产业中去,因此,加强对他们的劳动技能和管理方法培训已刻不容缓。要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培训资源,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根据农牧民受教育程度和乡镇非农产业发展特点,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实用技能培训。有规划分批次组织畜牧养殖户、经纪人、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到畜牧业发达县市及地区学习考察、参观交流,培养更多的本土畜牧产业带头人。

4、把发展现代畜牧业与优化畜牧产业发展环境相结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的惠农政策,充分发挥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等有关的优惠作用。扶持发展有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重点龙头企业,协调解决龙头在企业生产、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加强对畜牧养殖生产环节的监管,强化畜牧产品卫生安全知识,确保畜牧产品的质量安全。建立完善畜产品初级交易市场,在有一定规模、地域条件较好的地方建立畜产品批发市场和流通中心,不断优化畜产品生产要素市场。围绕畜牧业经济结构调整、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进步,加大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力度。对农牧民反映强烈的草场边界纠纷较典型的乡(场)镇,采取适当措施给予解决,保障农牧民的草场使用权益,为草场使用权的自愿、合法、有效流转奠定基础,以提高畜牧产业规模化程度,促进现代畜牧业发展。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六

综合分析。

20xx年。

报告内容: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从原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在目前保健品市场受到绿色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化潮流的冲击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是值得生产厂家的关注的。

夸克公司在本篇研究报告中,通过综合公司历次有关保健品方面的研究,向读者描述保健品消费群体的特征及保健品市场的总体状况,为各生产厂家今后的产品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目前市场上保健品层出不穷,广义的保健品应该包括:保健类食品和保健类药品这两大类。但我们这里着重研究的是狭义的保健品,即保健类药品(我们简称之为保健品)。我们把狭义的保健品市场分为四类:洋参类、补钙类、美容类和机体调节类,这也是目前保健品市场主要的四类产品。

一类城市不同年龄消费者保健品消费趋势。

二类城市不同年龄消费者保健品消费趋势。

消费者消费保健品时关心的因素。

场环境及前景预测。

在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上,从1995年起,一类城市(以上海为例)和二类城市(以杭州为例)的年平均每人医疗保健费用支出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

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针对服用保健品的消费群体,我们就其家庭收入、性别比例、年龄构成、购买季节等因素从消费能力、消费动机、消费心理以及消费的季节性等方面对一、二类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

消费能力:一类城市强于二类城市一类城市的保健品消费比例要高于二类城市,且消费比例与收入基本呈递增关系这与目前保健品市场价格偏高以及消费者的保健意识有关联。从一、二类城市纵向比较,年收入18000元以下被访者服用过保健品的比例,一类城市明显高于二类城市;收入较高者消费比例都处于较高位置,特别是上海地区家庭年收入达到60000元以上的家庭消费比例高达79%。

消费动机:一类城市自我服用,二类城市馈赠亲友一类和二类城市购买过但未服用过的消费者是随年龄递增而下降的,而服用过但未购买过的曲线则是上扬的。消费者购买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而服用的主要对象则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由此可见,保健品消费主要是以表达或传递感情为目的。而这两类城市里曾经购买或服用过的人群年龄分布是相对平均的,二类城市的消费者较一类城市来说相对年轻。

保健品市场调查报告工作报告。除了自我服用之外,其他三种方式均是为传递或表达感情,而一、二类城市又有些差异。一类城市自己服用的比例很高,二类城市则更注重于感情联络。

消费季节:冬季虽为旺季,但季节性开始淡化冬令进补是中国人的传统,因此冬季无疑是保健品的销售旺季,这点依旧表现得很明显,夏季是最少服用保健品的季节。但同时也有大部分的消费者对季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二类城市(如宁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表明现在保健品消费的季节性已经开始淡化。同时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就保健意识而言,一类城市高于二类城市。

消费心理:关心功效、价格、服用方便及口味保健品的服用者较为慎重,一、二类城市中按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的人群比例分别达到81%和80%,表明保健品的消费种类目前依然是以药品保健为主,此类产品的说明书的内容对消费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七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绵羊、山羊饲养量、出栏量、羊肉产量最多的国家,肉羊数量、羊肉产量持续稳步增长。羊肉消费量呈上升趋势,消费方式日渐多样化。羊肉产品消费在城乡之间、地域之间和不同收入之间存在差异,民族、地域、经济发展水平、生活习性和消费偏好存在明显差别,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和新疆5省区城乡居民人均牛羊肉消费量显著高于南方居民。龙头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一批知名品牌开始涌现,优势区域内涌现出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地方肉羊品牌产品。在价格持续十几年上涨的背景下,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突出。预计到20xx年,全国人均羊肉消费量为3.23公斤,比20xx年0.22公斤。

截止20xx年2月,我国羊肉行业销售收入达1174.6亿元;20xx年1x12月我国羊肉行业销售收入为2410.5亿元,同比减少114.8亿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合理、健康的饮食结构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尽管猪肉一直是我国居民肉类消费的“主力军”,但是羊肉以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鲜美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羊肉的消费已从先前的部分群体消费逐渐趋于全民性消费,从时令性消费变为周年性消费。

20xxx20xx年中国羊肉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对我国羊肉行业现状、发展变化、竞争格局等情况进行深入的调研分析,并对未来羊肉市场发展动向作了详尽阐述,还根据羊肉行业的发展轨迹对羊肉行业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审慎的判断,为羊肉产业投资者寻找新的投资亮点。

20xxx20xx年中国羊肉市场现状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最后阐明羊肉行业的投资空间,指明投资方向,提出研究者的战略建议,以供投资决策者参考。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xx年我国全年肉类总产量8707万吨,比上年增长2.0%。其中,猪肉产量5671万吨,增长3.2%;牛肉产量689万吨,增长2.4%;羊肉产量428万吨,增长4.9%;禽肉产量1751万吨,下降2.7%。禽蛋产量2894万吨,增长0.6%。牛奶产量3725万吨,增长5.5%。年末生猪存栏46583万头,下降1.7%;生猪出栏73510万头,增长2.7%。

1996x20xx年中国羊肉产量统计表(万吨)。

我国各地区饲草饲料资源、畜禽品种资源、地域环境、气候等自然资源和社会发展以及科技进步水平不同,我国肉羊规模饲养也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农业部根据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增长优势和集中连片的原则确定了四大肉羊优势区域,即中原肉羊优势区、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西北肉羊优势区和西南肉羊优势区。

其中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粮食生产条件较好,牧草资源丰富,而西北肉羊优势区是传统的肉羊生产区域,多年生牧草资源丰富,这些地区肉羊规模饲养所占比重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肉羊规模经营的优势区域。中原肉羊优势区域粮食等农副产品丰富,距离各大城市消费市场近,运销便捷,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区域,该区域的规模化程度还不高,但是20xx年以来有所提高。从20xx年以来,四大肉羊生产优势区域肉羊规模饲养所占比重都在增加,而其他区域该比重下降了。由此可以看出,中原优势区、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西北优势区和西南优势区这四个肉羊生产的主要优势区域肉羊饲养的规模化程度都提高了,而其他区域的整体规模化程度降低了。

农业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层面来看,农业规模经营的实现水平受到自然环境、生产要素的质量数量、产权配置、产品特性、市场特点以及相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关产业发展情况、政策环境、国际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从微观生产经营主体角度来看,其规模经营的实现水平由其自身所面临的制约条件所决定,每个主体面临的外部环境及内部因素有其独特性。因此,对于每个经营主体的规模经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分别从资源禀赋、相关科学技术水平、相关产业发展和政策环境四个宏观角度对影响我国肉羊规模经营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

1、资源禀赋。

资源禀赋是发展肉羊产业的基础条件。其中饲草资源是基础中的基础,散养肉羊平均每单位需要消耗精饲料59.62千克,耗粮42.01千克,平均饲养187.93天。而育肥羊通常每天每只需干草约1千克,或青贮饲料3千克。一个存栏3000只育肥羊的羊场,每天需3.0吨干草或9.0吨青贮饲料。考虑到饲草饲料体积大、运输费用带来的合理运输半径的限制,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是肉羊规模经营的必要条件,这与前面提到的牧草或者农副产品丰富的。四个肉羊生产优势区域的肉羊规模化程度都提高的特征相一致。降水、气温等气候条件主要通过影响饲草生产而影响肉羊生产。来自《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表明,我国牧草地面积从20xx年的26311.10万公顷逐年减少至20xx年的26183.48万公顷,而粮食作物耕种面积逐年有所增加,因此,需要加强农作物秸秆等农副产品利用以发展肉羊规模经营,促进肉羊产业发展。

我国绵羊、山羊品种较多,根据最新的品种资源调查结果,我国共有羊品种143个,但缺乏专门的肉用品种。我国的绵羊品种多为毛用或毛肉兼用,已认定的新品种为巴美肉羊和昭乌达肉羊,但总体饲养规模较小;山羊品种除南江黄羊外,大部分为普通山羊,而且普遍存在生长速度慢、产肉性能差和饲料转化率低等缺陷,制约了我国肉羊产业的发展。

目前适合我国养殖的优良肉羊品种有萨福克羊、无角道赛特羊、小尾寒羊、兰德瑞斯羊和波尔山羊,其中只有小尾寒羊是我国自有的品种,其余均为引进的品种。

我国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尽管随着第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已大有成效,但农村仍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很低,甚至为零,使得我国肉羊散养尤其在广大农区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2、相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发展会对一个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国家启动实施了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其中包括牧草和肉羊产业,17个省区市也参照国家体系在当地建立了畜牧业产业技术体系。产业技术体系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科研资源对肉羊饲养、饲草料资源开发利用、生产管理、疫病防控等技术进行重点研究和示范推广,为肉羊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无论从理论角度对肉羊规模经营研究深入,还是在优良品种的培育、繁育技术、疾病防控、质量控制、棚舍设计、饲料研发、废弃物的处理等实用技术方面的进步,都对我国肉羊的规模化经营具有促进意义。近年来技术推广体系的不断完善,科技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使得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促进了我国肉羊规模经营的发展。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八

调查方法:综合分析。

调查时间:20xx年。

调查机构:夸克市场研究公司。

报告内容: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健康保健意识的增强,保健品市场从原先的功能单一型发展到今天多元化保健,保健品功能层出不穷,种类也多种多样。在目前保健品市场受到绿色健康食品及保健食品化潮流的冲击下,探索新的发展方向是值得生产厂家的关注的。

夸克公司在本篇研究报告中,通过综合公司历次有关保健品方面的研究,向读者描述保健品消费群体的特征及保健品市场的总体状况,为各生产厂家今后的产品开发提供决策参考。

目前市场上保健品层出不穷,广义的保健品应该包括:保健类食品和保健类药品这两大类。但我们这里着重研究的是狭义的保健品,即保健类药品(我们简称之为保健品)。我们把狭义的保健品市场分为四类:洋参类、补钙类、美容类和机体调节类,这也是目前保健品市场主要的四类产品。

一类城市不同年龄消费者保健品消费趋势。

二类城市不同年龄消费者保健品消费趋势。

消费者消费保健品时关心的因素。

场环境及前景预测。

在医疗保健费用支出上,从1995年起,一类城市(以上海为例)和二类城市(以杭州为例)的年平均每人医疗保健费用支出都以超过30%的速度递增。

消费者行为特征分析:针对服用保健品的消费群体,我们就其家庭收入、性别比例、年龄构成、购买季节等因素从消费能力、消费动机、消费心理以及消费的季节性等方面对一、二类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

消费能力:一类城市强于二类城市一类城市的保健品消费比例要高于二类城市,且消费比例与收入基本呈递增关系这与目前保健品市场价格偏高以及消费者的保健意识有关联。从一、二类城市纵向比较,年收入18000元以下被访者服用过保健品的比例,一类城市明显高于二类城市;收入较高者消费比例都处于较高位置,特别是上海地区家庭年收入达到60000元以上的家庭消费比例高达79%。

消费动机:一类城市自我服用,二类城市馈赠亲友一类和二类城市购买过但未服用过的消费者是随年龄递增而下降的,而服用过但未购买过的曲线则是上扬的。消费者购买群体主要集中在年轻人,而服用的主要对象则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由此可见,保健品消费主要是以表达或传递感情为目的。而这两类城市里曾经购买或服用过的人群年龄分布是相对平均的,二类城市的消费者较一类城市来说相对年轻。

保健品市场调查报告工作报告。除了自我服用之外,其他三种方式均是为传递或表达感情,而一、二类城市又有些差异。一类城市自己服用的比例很高,二类城市则更注重于感情联络。

消费季节:冬季虽为旺季,但季节性开始淡化冬令进补是中国人的传统,因此冬季无疑是保健品的销售旺季,这点依旧表现得很明显,夏季是最少服用保健品的季节。但同时也有大部分的消费者对季节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在二类城市(如宁波)表现得尤为明显,这表明现在保健品消费的季节性已经开始淡化。同时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就保健意识而言,一类城市高于二类城市。

消费心理:关心功效、价格、服用方便及口味保健品的服用者较为慎重,一、二类城市中按说明书的要求服用的人群比例分别达到81%和80%,表明保健品的消费种类目前依然是以药品保健为主,此类产品的说明书的内容对消费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九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在目前__市城镇居民消费基本饱和、消费市场缺乏新热点的情况下,如何启动农村消费市场,使其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点,是当前消费领域必需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__市农村消费市场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

20__年,__市的农业人口为64.5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82.9%,是__市当前最大的消费群体。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购买力显著增强。“十五”时期__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4,根据农村住户百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居民“十五”期间的消费支出增副分别是:食品消费支出7.7;衣着支出为5.54;居住支出为9.0;家庭设备支出为1.36;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为9.10;医疗保健支出为21.12;交通和通讯支出为34.33;其它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为3.34。总的来看虽说是程上升区势,但消费起点还是比较低,20__年,__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1493.7万元,其中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44369.9万元,人均消费仅为1985元,与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5153元相差3168元,市场有效需求明显不足。

1、农村收入增长减缓。自改革开放以来,__市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收入也逐年增加,特别是20__---20__年这段时间里,农产品的价格普遍看好,农民收入比较稳定,对家电、建材等大件消费品的需求较强烈,农村市场稳步发展。但从20__年开始,农产品价格持续下降,20__年以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农民收入大受影响。收入增幅连续几年回落,直接影响了农民购买力的提高,农民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减弱。

2、消费观念比较落后。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在逐渐改变。但在农村,传统的观念根深蒂固,“量入为出”的传统生活方式,“攒钱养老”、“积累为后”的消费心理,“勤俭节约、艰苦朴素”,“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态度普遍存在,电风扇、电视机仍是农户家中主要耐用物品,对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购置持谨慎态度。而农村婚丧喜庆舍得铺张浪费等旧习惯还相当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消费结构的升级。

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消费环境仍然较差。据调查,目前__市农村居民家庭已购的大件物品中不少处于闲置状态,原因是农村的基础设施不配套。主要表现在:一是电力供应跟不上,电压不稳定,二是大部分农村没有自来水,用水不方便,洗衣机的使用受到限制,三是广播电视信号比较弱,收听、收视效果差,四是交通、道路建设滞后,商业网点乡村设置不方便,五是服务网点少,维修不方便等。

4、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表现在农村市场秩序不好,农民对购买商品特别是耐用消费品心有余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也是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5、缺乏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得不到保证。据调查,不少企业拿城市需要的商品来供应农村市场,有些生产企业和流通组织将库存滞销积压、长期卖不出去的商品向农村推销,致使商品的生产和供应与农村需求结构严重错位,已成为制约农村消费市场开拓的一个障碍性因素。

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农村市场销售滞后,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民的收入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不提高,整个市场就像无源之河、缺水之海,流动不起来。当前,一要解决农产品收购问题,抑制农产品价格下降,农资价格过快增长,保证农民增产也能增收。二要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农民面向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三要鼓励农民发展非农产业。发挥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力就业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发展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农民有了稳定的收入,消费自然就会活跃起来。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应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除政府增加对农村的水利、电力、公路、通讯等投资外,可鼓励农民投资办企业,搞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产出效益。

3、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要配套。一方面要积极发展农产品市场和批发市场,要以本地资源为依托,集中本地农产品,形成以城镇为中心,以专业批发,以农村集贸市场为依托的辐射网络。另一方面加速培养土地、人才、金融、劳务、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市场,提高农业市场的应变能力。

4、组织好农村市场商品流通,鼓励和扩大消费。目前__市农村商业流通组织仍以农贸市场为主,虽有一些电器、建材、五金等个体店,但大多规模小,零散经营。农民要买大件商品,仍然谨慎。商家应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农民的消费意识和购买欲望。农村大件物品也应送货上门,做好售后服务。增设农机、家电维修服务网点,以解决农民购买的后顾之忧。同时加大打假力度,在农村增设消费者投诉网点,切实维护农民的消费权益,为农村市场提供可靠的社会保障。

5、企业要面向农村,研究农村,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要针对不同收入层次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偏好,为农民生产更多符合其消费需求的产品。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在农村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为占人口八成的农村居民服务。抢占农村市场,不是权宜之计,也不是靠一轮宣传即可打开局面。企业要有足够的耐心,要打持久战,开展农村市场调查,广泛征询农民对其产品的爱好程度和意见,积极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

农村医药市场的实际状况我们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造成。

第一、农村医药销售市场药品供应问题,建国以来主要靠国营医药批发机构下伸农村和委托代批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体制等因素分割了农村医药市场,造成了原有的农村医药批发机构不适应多种经济渠道、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消费层次的农村医药市场现状。

旧的渠道不适应,新的能够担当此任务的渠道却至今没有建立起来。村镇小店、医务所和行政村的卫生室药品进货渠道处于秋黄不接的状况,农村分散在最基层的销售网点药品供应基本处于无秩序状态。

第二、随着经济利益的驱动,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或地段,竞争过度,竞销过热;经济相对贫困,人口相对稀少的地区,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众多的村落、村镇药品的销售网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就是人口相对集中的市镇,医药品种明显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农民消费的需要。有的同志认为现在农村市镇药店已经很多,有的已经亏本。殊不知解放前许多镇上有近十家药店,现在人口增了三倍,集镇的规模也成倍地扩展,药店不是多了而是规模、机制不对头。更何况众多的村落、村镇也是农村人口重要的集散地,网点空白,这给农民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第三、各种经济成份自成体系,各类经济成份连锁网络中心按照自已所在城市经营的习惯遥控指挥身处农村乡镇的销售网点。购销脱节,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不能适销对路。一些企业还片面地追求高差价、高价格、高利润药品的销售,造成了农村医药商品的雷同化。而农民真正需要的医药商品、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特别是传统的服务项目却很难购到和满足。

第四、经济实力雄厚,品种齐备的医药集团企业热衷于在城市拼搏,无暇顾及如何占领农村医药市场,造成农村医药市场销售力量的单一和薄弱。市场药品种类不全,低价、低利润的商品无人经营,传统的繁琐薄利的药店售后服务也基本不见。

第五、在农村许多地区,由于乡镇卫生院固定资产投入等超常规发展,造成单位经济负担过重,影响了业务的正常开展。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许多卫生院抓住了行政村卫生室的药品采购工作。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多数供应给卫生室的药价往往高于市场上一般零售店的进价。管理严格的乡镇,有些村级卫生员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作用,对上实行明顶暗抗,偷偷摸摸在无证药贩处购药。他们甚至八小时在卫生室上班,业余时间在家里行医,成了一证多摊。管理松一些的乡镇,由于经营的分散性,村级卫生员采购药品基本处于监督管理的空白状态。

我们认为这许多因素归结起来,基本上可分解为两个方面。一、农村医药市场监管工作非常需要加强和规范;二、农村医药市场药品流通渠道非常需要疏理。药品监管工作好,药品流通渠道就通畅。只有药品流通渠道通畅,农村医药消费才能正常发展。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均gdp的增长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随着人均gdp的增长,城乡收入差距也在急剧加大。2019年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1049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255元,两者的收入比为3.22:1。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加速和不同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拉大,教育公平问题进一步凸显,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xx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公平、公正,而教育公平则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核心,没有教育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教育作为推动社会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既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效率目标,又可以影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公平目标。社会的教育在社会流动、社会分化中具有“筛选器”的功能,又具有稳定器、平衡器的功能,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按照现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应该以和谐理念来引领教育发展,通过推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来促进社会的公平、公正,通过构建和谐教育,来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只有农村得以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农村发展的基础是搞好农村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地方事业,担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然而,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却不容乐观。

1、通过进行实地调查和网上搜集资料,活的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信息。

2、分析农村基础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并找出出现问题的原因。

4、对本地区的农村基础教育问题进行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5、探索解决农村基础教育问题的途径,共同探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

自1986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施以来,我国的农村基础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由于农村教育先天不足,再加上后天失调,所以农村教育状况并没有实现质的飞跃,依然存在诸多问题。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财政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农村学校的持续发展难以实现。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在校生占全国在校生的绝大多数。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合计约1.93亿人,按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70%算,农村在校生约1.3亿人。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中义务教育阶段所占比例过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始终低于60%,而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占总投入的比重近年还不足30%。而且,在农村义务教育总投人中,政府财政拨款所占比例也不高。尽管近年中央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向农村义务教育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达到64.9%。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县乡财政与农民负担”课题组2019年发表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农村义务教育的投人中,乡镇一级的负担竟高达78%左右,县财政负担约9%,省地负担约11%,中央财政只负担了2%。而在国外,中央政府是义务教育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有的国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个基础教育投入的比重高达80%。

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主要以农民投入为主。尤其是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事实上主要由农民承担。税费改革后,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来源基本是以乡镇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农村教育费附加以及收取学杂费、教育集资等。乡级财政在农村义务教育中承担了全部责任。农民的“合理”负担成为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支柱。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民减负的同时,教育也大幅度减收,一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财政状况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经费不足,农村中小学的教学设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学的基本办学条件得不到保障。2019年,我国农村地区危房比例仍然较高,全国小学和初中共有4542.3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约1750万平方米,因自然灾害受损的校舍约200万平方米,小学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别为5.6%和3.7%。虽然2019年,国家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新的保障机制,许多学校新修了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但在教学仪器、实验设备、图书资料、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方面,农村中小学与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水平更低,从而最终导致农村学生流失。

教师队伍的建设,在整个教育环节中至关重要。师资力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质量。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尽如人意。

1、师资力量匮乏,农村师资“缺血”

由于农村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严重,很多人不愿到农村任教。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宁愿在家待岗,也不愿当乡村教师。同时,家里有门路的、教学水平稍高的教师也想办法挤入城市。再加上这几年城市学校扩招,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也开始从农村招聘教师。随着进城教师的择优录取,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流向了城市。由于师资的流失,贫困农村的中小学校里一个教师跨年级、包班上课的现象司空见惯。在农村许多学校,、机、美术等方面的教师严重缺乏,无法适应新课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农村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的单向流动,即优秀教师只具有向上的流动性。如果村里的老师教得好,则入编进入镇里的学校,镇里的老师如果教得好,则进入县城里的学校。依此类推。这种带有刚性的评选机制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系统只能得到较差的师资来源。农村师资原本“先天”不足,无奈又遭流失之痛,农村师资严重“缺血”。

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

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学历达标与能力达标存在较大落差,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以湖南省为例,农村小学专任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的比例不到城镇的20%,初中也只相当于城镇的一半,如衡阳市农村学校教师第一学历合格率为22.7%。尽管通过大规模的学历补偿教育和在职培训,农村教师学历达标率得到极大提高,但教师素质仍然不能满足义务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农村一些学校的大部分教师是本镇(县)未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一些初中毕业生也当起了教师,很多贫困县还有一部分教师小学毕业。另外,相当一部分农村教师教育观念陈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落后,难以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信息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他们无法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使得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形成不了梯队,专业化程度不高。教师的低素质直接影响、限制了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教学质量不高,农村一些学校的生源逐渐流失。在一些地区,“村小学到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到县城小学,优生不断流向县城”已成了趋势。长此以往,学校将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并将随着这种恶性循环而趋于萎缩。

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由于教育投资少,本应由财政支付的教育经费负担转移到农民家庭,义务教育已无义务之实,老百姓需要自己负担学费。农民一年的收入本来就很少,大部分用来支出子女的学费,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现了教育致贫现象。农民不堪教育费用的重负,导致其子女失学、辍学。另外,近年就业形势不太乐观,职业教育极不发达,导致学生在大学学的知识在农村派不上用场,使得农村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一些家长认为,与其让孩子读书,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出去打工挣钱以贴补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较困难而成绩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财力的制约,对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贫困人口失去学习机会,也就限制了他们获得个人发展的机会。

此次调研我来到了辽宁省丹东市五龙背镇的一个普通的乡村-营胜村,调研结果如下。

据2019年数据显示该村约有人口1500多,学龄儿童接近200多,全村只有一所小学,六个年级共有教师9名,9名教师中无本科以上学历者,7名专科学历,2名初中学历,中级职称4人,初级职称5人。调查发现,该村基础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方面,师资力量缺乏教师不配套和跨年级上课现象严重,很多教师都是上了这门课再上那门,由于照顾不过来,只能让一些班级学生自习或做作业。我们还了解到由于农村教师的待遇低,办公条件差,农村基础教育岗位难留人,老师调动频繁。另一方面,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素质低的“三低”现象。大部分教师为“民转公”教师,由于他们的年龄偏大,业务素质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方位的转变。由于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资历、学识水平、身心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转变过程困难很多。

校教学管理,对教学管理以外的,如学校安全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够。

3、学校经费困难。实施“一费制”和“两免一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的确减轻了,但学校的办公经费受到一定影响,由于政府财力有限,上面的拨款也难以及时足额到位,使学校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受到一定的影响,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实施,如校舍建设、绿化学校的创建等。

针对农村基础教育出现的困难,今年我国提出了实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从政策、物质和资金上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农村的基础,农村地区难以实现教育的自救,因此,积极发挥政府的调节功能,及时实施农村地区的教育救助就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1、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力度,同时建立农村教育财政保障机制。

缓解基础教育投入问题的关键是解决财政乏力的问题。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应当由政府承担责任。建议国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并严格规定农村教育投入的恰当比例。我国许多省在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被取消,县乡财政收入减少,为了保证县乡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中央应确定一定比例的税收进行转移支付,专门用于农村基础教育。切实发挥国家公共财政资金在配置农村义务教育资源中的绝对主体作用,构建基础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财政、省级财政承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制,最终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和保障农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机会的长效机制。

2、拓宽筹资渠道,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还没有达到完全支付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水平,所以从长远发展来看,农村教育经费完全靠国家长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农村义务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除了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保证外,还应该通过其他渠道尽可能多地筹措经费。比如可以建立“义务教育基金会”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助;发行教育彩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和支持义务教育。所得的资金由政府根据有关政策统一进行调配,切实定向用于农村教育。同时建议国家出台农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证农村教育的优先发展。

1、加强对农村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水平。

农村教师信息闭塞,接受培训的机会少之又少,其教育理念、教学方式都与城市的教师有很大差距。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开发并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援助项目,加强对农村校长和教师的培训。同时在教师继续教育政策方面对农村教师要有所倾斜,比如为农村教师提供免费的培训,适当增强教师培训名额等。对农村教师进行培训,要增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注重教师实际教育教学素质的提高和教师的实际教学效果,以切实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教师的双向流动。实施“教师交流机制”,把城里的老师交流到农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带动农村的教育;农村教师则到城市学校去实习,充实提高,以解决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问题,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从而有效控制辍学率。比如河南省在1995年就硬性规定,刚毕业的大学生必须到农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为将来评职称的一项条件。同时给予支教大学生提前半年转正的优惠条件。2019年,郑州市又出台了新的教育救助政策,从2019年起,郑州市将在5年内实现所有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1年。郑州市教育局文件规定:从2019年起,市直学校每年下乡交流人数应不低于全体教职工的10%。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对农村有所倾斜,比如鼓励优秀教师到农村巡回授课,鼓励紧缺学科教师的流动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

由于农村学校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大部分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去。他们一是害怕无机会再进城市的学校,二是担心自己到农村会被同化。因为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农村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新教师难以进行教学改革。为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政府就要给予到农村任教的师范毕业生一定的优惠政策。

4、充分利用农村的现有资源与条件开发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农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在硬件上相差甚远,在短期内不能改变现状的情况下,农村学校的教师也不能总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农村一切可用的现有教育资源,扬长避短,发挥自身的优势,弥补不足,开发适合本土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农村的教育教学水平。

教育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重要途径。贫困家庭在社会资源尤其是教育资源的享有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没有辅助性的机制保证他们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贫困本身则有可能成为“世袭”的不幸命运。这种个人命运的恶性循环。最终使整个社会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对贫困学生的教育救助作为农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稳定的教育救助机制。

各级政府要成立贫困家庭学生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贫困学生救助联席会议制度,成立“中小学救助受援捐赠中心”,同时还要增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设立中小学贫困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并将助学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标管理,明确各部门职责,整合各方面力量,统筹协调和指导本地区的经常性助学活动,推进救助贫困学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对贫困学生的救助要以政府资金为主,继续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并要落到实处。同时要以经常性捐赠活动为载体,组织和发动各界人士捐款助学,对口帮扶。目前,无论是政府的救助、社会的捐助,还是学校的奖励与减免,总体来看教育救助覆盖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额度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级财政要每年安排贫困学生专项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扩大教育救助范围。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民收入不断提高,我国逐步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已成为可能。2019年11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记者招待会,教育部首次发布《全民教育国家报告》。该报告列出了我国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时间表:到2019年,使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费),保证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而失学。到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将全部实行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到2019年,全国将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然而,政府、社会对高中教育的贫困救助问题,相对来说关注不够,虽然有一些相关政策,但执行中存在若干问题。从全国范围看,多数地区至今缺少刚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进行教育救助时,要把救助的范围扩大到高中。

总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管齐下的教育救助体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农村教育救助及时性、长效性的重要保证。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研,我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以上就是这次实践活动所获得的一些具体情况,但光了解情况并不够,既然是调研报告,就要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下面我将结合我校在09级学生中开设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来简单阐述和总结下关于这次对农村基础教育现状的调研活动,以便更好的达到“关注民生,和谐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的目的。

从调研的对象——营胜村以及参考整个中国的农村基础教育来看,我认为,中国农村的基础教育之所以令人堪忧的原因有:一是国家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农村本身的经济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环节,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对教育的投资力度不够,教育对经济的促进就体现不出,长此以往,便形成了恶性循环。这是中国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二是师资力量的严重缺乏和不精。广大农村地区师资稀少并且专业度相比之下严重不足,这对农村教育是严重不利的。三是农村家庭本身的贫困问题致使农村基础教育始终得不到提高,“没钱上学”是广大农村孩子受教育的一个严重的障碍。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问题是中国的重要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就本次调研的是营胜村而言,他们就亟待靠经济去帮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经济、推动经济增长,以此来实现民生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才能让营胜村变得富有,和谐,美好,才能让中国更加强大,富强,和谐,稳定!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二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社区安全、居住环境、文化生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建设的任务越来越重。为了进一步加大社区建设工作力度,加快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我县城市化建设进程,全面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推动城市三个文明建设,强力推进街道社区各项工作上台阶,创特色、争一流。为了进一步深化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我就当今社区社会的管理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征求建议和意见、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充分听取驻区单位和居民不同意见。调研期间共走访驻区单位5个,居民16户50人,外出参观学习2次。在此基础上,本人经过认真梳理、总结,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社区工作人员基本信息。

金石社区占地面积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75万平方米,拥有居民住宅楼54栋、2070套房,目前已入住居民1992户即5132人。

金石社区现有在编工作人员7人,挂职干部1人,村官1人,劳动保障站3人。社区党支部现有党员130人(含预备党员3人),下设党小组13个,党小组长13人。居委会下设居民小组20个,居民代表51人,楼栋长20人。

金石社区物业:工作人员75人,其中园区主管1人,报修统计员1人,维修工2人,保安19人,园区保洁11人,楼栋保洁21人(公益岗),新市区养路保洁20人。

二、近年来社区工作运行情况。

(一)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金石滩街道办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辛勤工作,办事处现有15间办公用房,一大间集体办公用房和一间会议室,办公设备基本维持正常办公运转。金石居委现有办公用房7间,会议室1间,建有社区支部办公室、警务室、计生卫生服务站、低保工作站,但距一个标准社区“四室三站一场”还相差甚远。

(二)整合资源,合理划分社区。

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与民政局一同按照“管辖区域与户数适当、界线明确、区域相对集中,资源配置相对合理,功能相对齐全”的原则,将辖区划分为2个社区居委会(金石社区、金海人家社区),9个居民小区。

(三)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金石滩街道办共有50名在职干部职工,由于年龄、文化结构的参差不齐,加之人员来自四面八方,缺乏社区工作经验,制约着社区工作的快速发展。为了全面提高社区工作效率,办事处狠抓干部自身教育,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促进的工作方针,组织全体干部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通过学习培训和外出参观考察,进一步提高了社区干部对社区工作的认识,开拓了视野,明确了工作思路,增强了工作能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社区各项功能逐步趋向完善。

社区的功能就是服务社会、服务居民,充当城市发展的排头兵。近年来,金石滩街道办根据工作实践,逐步探索理清了以县委政府领导,街道社区主办,社会各方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总体工作思路和管理格局;全面完善社区各项功能,社区党建、社区精神文明、社区治安、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计生、社区保障等机制运转良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功能,基本达到社区服务的要求,健全了社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了“平安社区”、“文明和谐小区”系列创建活动。强化了“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自觉美化家园,爱护环境,极大的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进了社区共驻共建工作,合疗、卫生、救助制度得到健全,社区旧貌得到改变,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快速发展。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工作任务繁重。

1、金石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尚未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功能当前还未能突破办理政府行政事务为主,办理社区事务为辅的现状,还习惯于上级领导布置什么就干什么,工作中表现较强的依赖性,自主性、自治性没有得到体现。一是社区自治的任务与工作要求有距离。社区居委会的自治工作应有三方面内容,即:首先要做好社区服务,但实际上社区服务做得极少或是空白;其次要做好社区事务的民主决策与管理,但实际上的效果不明显;第三是丰富社区教育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但实际上文体活动多,教育活动少。二是社区居委会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政府的腿”。《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了社区居委会有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管理工作的职责,具体规定了必须要协助政府部门做好社区治安、公共卫生、优抚救济、最低生活保障、计划生育和青少年教育等有关工作。通过调查,以上这些职责应该是金石社区居委会通过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形式开展的,但是大多数情况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要求金石社区居委会替政府部门填表格、建档案、出具证明材料等行政性工作;同时政府部门临时性的统计、调查任务也都通过金石滩街道办事处落实到金石社区居委会来执行。这使得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协助政府部门的工作上,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被行政化所覆盖。

我结合工作对50人进行了调查,当问到居委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时,有35人回答是代表政府的机构,只有10人回答是代表居民的,还有5人不清楚。在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有“吃人俸禄,为人分忧”;“拿政府的薪水,替政府干活”的思想。在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中绝大多数都认为金石社区居委会是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的下属单位,理所应当地完成金石滩街道办事处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2、金石社区事务缠身,工作任务繁重。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大量农民进入城市生活、本地农民失地流向城市,流动人口的大量进入城市,使金石社区居委会面对复杂众多人口而发生的各项管理工作和事务数量增加、难度加大,“小社区,大社会”的模式,增加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工作强度。

(二)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

一是发挥自身职责,调动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活动经费较少。《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负责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维护居民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调解民间纠纷,协助政府或派出机构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金石社区居委会还要做好社区治安、社区教育、组织社区文体活动、美化社区环境等工作,这些都需有必要的经费作保障,否则很难形成居民的广泛参与和工作效果。

二是日常办公经费紧张。在各项工作中,召开会议、报送信息和数据,建立台帐等文件资料的办公消耗,加之金石社区居委会自身水、电、暖以及电话费,一年就得需要6000元左右。日常的上网费和消耗,一年也需要5000元。政府部门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墙,制作展板,每年此项支出至少4000多元。

在社区居委会经费方面,我区规定每个社区居委会每年1万5千元。各街道办事处统筹部分外,社区居委会实际的使用只有4000-8000元,业务经费严重不足。

(三)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较低。

通过调查发现,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是社区协管员待遇较高,如劳动、城管、矫正、治安协管员等都是由劳动部门安排的失业人员,工资比社区专职工作者(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高,不仅发工作服,而且遇年节还有福利。而社区专职工作者都是经过招考和居民选举形成,心理反差大;二是社区专职工作者的付出与回报差距较大。社区专职工作者承担的工作繁重,但扣除三险个人负担部分后,每个人只有800-1000元月收入,直接影响了积极性,影响了金石社区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改进对策与建议。

(一)应积极为金石社区居委会减负。

1、是理顺区街关系。要按照“条专块统”的原则,对专业性比较强的由开发区委办局在金石滩街道设站(所),实现条条上的一专到底。金石滩街道主要是代表政府履行块块上的综合管理职能,具体讲就是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区政府的授权或者有关职能部门的委托,使金石滩街道具有综合协调权、处置权等,从而有效地行使政府对城市的管理职能,对地区社会治安、市容市貌、城市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达到高效的管理。

2、是理顺街(部门)居关系。理顺关系要改变过去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成为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社区居委会的任务。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城市管理四级网络中的一个网格,而不是一个“级”,这个理念是理顺街居关系的基础,必须牢固树立。按照政事分开的思路,将金石社区居委会的各项工作进行梳理,做到“两个明确”:即明确哪些属于街道(部门)的工作,哪些属于社区的工作;明确哪些是政务性工作,哪些是事务性工作。在此基础上,属于街道的工作,街道(部门)无权向社区摊派;属于社区的工作,社区有责任完成;对需要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要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履行正式的授权手续。

3是明确社区功能定位,发挥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一要搞好社区服务。主要是抓好四项服务:即抓好社区安全服务,保持社区的长治久安;抓好社区的文化服务,满足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抓好社区的健康服务,培养居民良好的生活习惯;抓好社区生活服务,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建立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实现政事分开,建立社区公共服务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运作;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居民需要与否、居民满意与否、居民拥护与否为社区服务的唯一宗旨,来推动社区服务。二要保证社区居委会的自治权得到有效行使。这个权力能不能落实,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成败。社区自治权应主要体现在社区民主决策权、社区管理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依法协管权以及社区对政府部门的监督权上,只有把这五项权力真正落到实处,金石社区居委会才能真正从大量的政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才能真正把社区服务搞起来。

(二)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

目前的金石社区居委会经费由金石滩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这虽然有利于基层社区管理工作的协调统一,但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石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金石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难以解决居民的热点、难点问题,制约居民对居委会的认同和归属,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1、金石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使其工作正常运转,为居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2、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各社区要协调辖区单位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把社区各种各样有形的、无形的资源开发出来。

3、金石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在有偿或低偿为居民提供服务的同时,增强自身实力。

4、政府要加大金石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在现有每年每个社区1万5千元基础上提高到3万元。

5、建立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政府部门和街道经批准需要社区协助的工作,要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

(三)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按照市人事局、市民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发文精神,结合区域实际,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待遇,在提高月工资的基础上,可由区政府或办事处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安排年终奖励,同时,按照劳动法规定缴纳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险,切实解决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实际困难,保障委员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总结。

社区是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推动城区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协调社区不同利益群体关系,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大连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广大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大连农村新社区建设,使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提高,给广大农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解析的金石社区,虽然不能代表全市新社区中心建设的整体,却反映了大连的基本现实。各地情况差异,发展程度不同,新社区建设措施和做法也不尽一致,但进展情况却令人感动振奋。

大连市于20xx年6月17日启动全市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项目,在市民政局全面布暑安排下,按照农村社区服务服务中心实施统一设计和标准。即每个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五百平方米以上,建设标准每平方米不少于1000元。提升服务中心“一场九室二市”功能。其中有村委会办公室、党员和村民综合活动室、警备室、文化阅览室、医疗卫生室、农村物资超市、日用百货超市、司法调解室、学龄前儿童教育室、体育健身室、村级档案室、室外文体活动场所等。齐全周到的服务功能将为广大农民提供贴心的服务。大连新社区建设正在储能蓄势,必将大踏步前行。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三

(一)农村市场药品供销渠道混乱。

目前农村医药行业主要集中在镇、乡两级的集镇上。由于农村面积广阔,村落分散,网点稀少,客观上造成了农民买药的困难。需求客观的存在,供货相对的脱节,由此也造成了农村无证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在供应商而言,无证药贩活动猖獗。一些乡镇卫生院、个体诊所、药店、村卫生室受利益的驱动,在采购药品时只问价格不看质量,从而使一些贩卖伪劣药品的游医药贩有空子可钻。农村成了过期失效药品、假冒伪劣药品的集散之地。另一方面在销售商而言,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等农村零售商业超范围经营药品。不少保健品商店、小型超市以经营保健品、食品为名,暗地里经营医药商品和医疗器械。药品购销无记录,药品来源和去向均无法查核,供应、销售的渠道十分混乱。

(二)农村市场药品质量低劣。

近几年,药品监督管理体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城市药品监管力度明显加强,市场规范化经营明显好转。一些无证药贩在城市无法经营,只能把目标转向农村。他们以种种手段抢占农村医药市场。凭借多年经营的经济实力和经验,凭借各种社会关系网,将过期失效、假冒伪劣药品、未通过gmp认证企业生产的大输液和不合格的医疗器械如一次性输液器等,销往农村地区。造成广大农村地区药品质量严重下跌,不合格药品随处可见。据有些地区对农村基层药店、诊所、卫生室抽检,药品不合格率竟高达70%,而那些无证经营的超市、保健品店、诊所还不包括在内。归纳起来,主要问题就是过期失效、霉变虫蛀、淘汰假冒、未加工炮制的原药上市等几个方面。

(三)农村市场药品价格混乱。

农村医药市场由于价格信息闭塞,价格方面又无实质性的管理机制,市场价格十分混乱。药品价格靠高不靠低、看涨不看降。加上进货渠道的不同,往往同一生产厂家所生产的同一品种、同一规格的药品在同一乡镇药品零售店之间、村与村卫生室之间、镇卫生院和零售药店之间价格往往都不一致。消费者往往因此而无所适从。特别是一些抗生素药,价格出现成倍的差别。

(四)农村市场药品管理松弛。

由于农村市场面积宽广,村落分散,经济构成零碎而复杂以及自上而下的医药监管体制刚刚涉及县级,造成目前农村许多地区药品经营基本处于无机制管理状态。在农村的偏远地区药品监管几乎成为空白。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许多地市尚未建立,刚建立的地市,县级执法力量也十分薄弱。人员少、素质差、经费缺、交通工具无等问题严重影响药品监管部门的监管。由于农村市场的客观因素,大幅度增加监管力量,又会成为地方财政的很大负担。

农村医药市场的现状确实让人担心,它影响了医药行业在农村中的声誉,造成了农民群众购药的困惑和困难,同时农民群众在用药的安全问题上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农村村落的分散和网点的稀少,进一步增加了农民买药的困难。

二、症结。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 “一次性产品”越来越受到青睐,餐馆里、小摊上、大学校园里、机关食堂里一次性筷子随处可见。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用品”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为此我们展开了一次性筷子使用情况的调查。

通过对我校食堂及学校附近的餐馆、饭店、小摊等使用一次性筷子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一次性筷子使用的现状、原因及危害,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化建议,增强同学们的环保意识,呼吁同学们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1、缺乏相关的政策引导。目前我们国家对一次性筷子的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出口导向企业,在国内市场则缺乏进一步的政策引导,对一次性筷子没有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具体的卫生检验标准。国家质检等部门在一次性筷子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一次性筷子或是缺乏必要的卫生消毒条件,或是在流通中被第二次污染,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许多企业对相关的政策认识也不到位。

2、利润的驱使。在调查中很多商家的老板都说,“这些筷子看起来白白的,应该挺干净的。且上面有人直接送货上门,还省了我们的运费”。当问及“上面”是谁时,他们都摇头,哪里管这些筷子是否合格。于是就放心或昧着良心大胆使用了。虽然国家对一次性筷子已经征收较高的税,但相对于可循环使用筷子而言,生产和购买一次性筷子的成本都仍然较低。

3、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在生活中,许多消费者也深知一次性筷子的危害,但目前为止没有更好的选择。外出就餐时不可能自己随身携带筷子,只好使用餐馆提供的一次性筷子。

从生产过程来看,一次性筷子有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固态的制作方式,另一种是液态加工的制作方式。

所谓固态加工方式指的是通过硫磺的熏蒸漂白。但经过硫磺气体漂白的筷子,其二氧化硫往往会严重超标。除此之外,硫磺中还含有铅和汞等重金属。重金属在人体内的长时间堆积容易造成铅中毒或汞中毒。另外我们都知道二氧化硫的特性之一就是遇冷会凝固,因此,当人们使用这种筷子进餐时,二氧化硫随着空气的流动很容易凝固至呼吸道,引发咳嗽、哮喘等呼吸道疾病。

所谓液态加工指的是通过氯气或者双氧水漂白。但氯气作为化学元素,不仅容易造成人体内的胆结石,而且含有曾经让人们谈之色变的二恶英。正规的一次性筷子所用的原料都是质地比较好的木材,不需要经过特殊加工。但是现在很多民间的地下非法小作坊为了节约生产资料,降低成本,使用的都是劣质木材。为了让看上去“肤色”较黑,这不太美观的筷子能畅销,小作坊生产者就只好使用这两种加工方式。

除此之外,我们也经常会看到一次性的竹筷子。为了去除筷子上的毛刺,令其看起来更光滑白皙,小作坊的生产者们将其放入滑石粉中,通过摩擦对筷子进行加工。这样的加工方式无疑也会对人体产生极大危害,因为滑石粉的使用容易增加人体患胆结石的机率。

因此,总结来说一次性筷子具有以下三大危害:

第一、损害呼吸功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经过硫磺熏蒸,在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二氧化硫,会侵蚀呼吸黏膜,导致呼吸道疾病。

第二、损害消化功能。一次性筷子在制作过程中用双氧水漂白,双氧水强烈的腐蚀性,对口腔、食道甚至肠胃造成腐蚀。打磨过程中使用滑石粉,消除不干净,在人体内慢慢累积,会使人患上胆结石。

第三、病菌感染。经过消毒的一次性筷子保质期最长为4个月,一旦过了保质期则很可能带上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及肝炎等。

从环保的角度看,一次性碗筷方便快捷的背后是大量资源的浪费与垃圾的堆积。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内有上千家企业生产木制筷子,年消耗木资源近500万立方米。全国林木年采伐量约4758万立方米,这些筷子就占了10.5%。而生产筷子的过程中,从圆木到木块再到成品,木材的有效利用率仅为60%。

1998年以来,我国各大宾馆、酒家、饭店普遍使用一次性木筷,造成的木材损失每年达5.0× 106m3,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市植树造林的全部林木的总蓄积量。南京市每天要消耗100万双木筷,相当于数十株直径20厘米的成年数。另据全国128个林业局统计,我国森林采伐量大于可伐量43%,更新面积仅有采伐量的56.5%,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蓄积量的12.5%。而中国现在每年生产大约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2500万棵树。环保主义者警告,按照目前的速度,中国可能在20年内就要砍掉所有森林。

我们都知道一次性木筷是日本人的发明。但日本人绝不砍自己的树来做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是世界上一次性筷子的最大进口国。原因就在于一次性木筷的原料多为桦木,其生长周期长,资源相对少,认识倒绝不该用这样珍贵的林木资源来制造一用即弃的一次性木筷子。然而,我们却砍着自己的树,生产着既内销有外销的一次性木筷。据《中国消费者报》报道:仅我国北方的一次性木筷业就每年向日本和韩国出口300万箱共150亿双木筷。于是日本国土上森林覆盖率高达65%,而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却只有18%左右。

另据20xx年公布的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8%,人均森林占有面积仅0.08公顷,在全球排名134位。森林资源保有量低,林木严重过量采伐等问题还很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大量使用包括一次性木筷或竹筷在内的一次性消费品,无疑会给森林及其他自然资源带来更大的压力。

普通、可反复使用的筷子需要耗电的消毒柜、水及人工,总成本平均摊入,算下来其实要比一次性筷子划算一些。还可向消费者提供更多、更为环保的选择。如用甘蔗渣、竹子代替木材进行生产,节省木材资源。

在目前情况下,真正杜绝一次性筷子的使用不符合现实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我们应该大力宣传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危害,从观念层面改变人们既定的认识,尽量增强环保意识,仅可能减少一次性筷子的使用。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目前我们学校食堂及学校附近的餐馆、饭店、小摊使用一次性筷子的状况都很严重。许多老板及学生虽然都明白使用一次性筷子的巨大危害,但出于方便快捷,节约成本等多方面的考虑仍然难以拒绝一次性筷子。要想真正杜绝一次性筷子的使用,还有很多工作需要落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仅需要国家及政府相关部门加强这方面的立法,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处罚力度;生产者和经营者也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着想;作为消费者同样需要增强环保意识,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筷子。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要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观念,真正将环保落实到实处。爱护环境从我做起,拒绝一次性筷子从点滴做起!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五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

目录

周密的调研计划3

市场营销环境4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5

消费者行为分析7

牙膏市场主要竞争者的分析10

佳洁士与高露洁10

传统国产牙膏:两面针,田七,冷酸灵,黑妹,蓝天六必治14

新兴市场中的主力军:黑人,lg竹盐,纳爱斯;全面武装的中外合资牙膏:中华21

纳爱斯牙膏的市场营销组合24

纳爱斯牙膏产品分析25

纳爱斯的定价分析26

纳爱斯分析29

牙膏市场细分分析30

纳爱斯产品改革31

纳爱斯牙膏广告分析34

纳爱斯促销分析36

纳爱斯的公关策划39

纳爱斯的渠道分析41

附录:

云南白药牙膏营销分析44

纳爱斯集团简介45

分工安排46

周密的调研计划

确定牙膏市场为调研目标。起步阶段:

1、《市场营销》课本的通读,基础知识的扫盲,据作业要求,对书中第八章:目标市场营销战略,第九章:竞争性市场营销战略,第十章:产品策略,第十一章:与包装策略,第十二章:低价策略,第十三章:分销策略,第十四章:促销战略作为此次调研的重点,将各个章节分配给组员,列出提纲。

目的:完善基础知识。

2、计划对高露洁,佳洁士,黑人,中华,冷酸灵,黑妹,两面针,六必治,安利,lg竹盐,纳爱斯,田七,云南白药进行网上资料收集,内容包括:正负面新闻,营销策略,牙膏市场现状,产品特色。

目的:资料汇总,使每个组员,对牙膏市场大致了解,开阔眼界,因为如果不对主要牙膏即竞争者进行了解,就不能做出合理的市场调研。

3、第一份针对牙膏市场的问卷出炉。目的:根据已知的牙膏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第二阶段:

1、对第一份问卷进行分析

2、确定对纳爱斯牙膏进行市场营销组合的制定3、针对纳爱斯牙膏的的第二份问卷出炉

4、由于我们我们对市场营销组合具体还并不是很明了,所以先开展对高露洁,佳洁士,黑人,中华,冷酸灵,田七,黑妹,蓝天六必治,lg竹盐纳爱斯,云南白药的进行市场营销策略和产品种类的分析,根据先前的资料的收集。

5、确定具体分配对纳爱斯市场营销组合的工作分配,如下表

6.对上文提及的11种牙膏经行实地调查,具体内容为产品现实品种,价格,大小超市对某一品牌的产品选择,为纳爱斯提供参考。

最后阶段:

1、纳爱斯的问卷分析完成

3、发觉纳爱斯的营销策略有待改善,我们针对产品,促销,广告,价格进行战略调整,明确思路。最终结果:论文完成。

市场营销环境

目前,中国牙膏市场明显区分出三大阵营:

第一阵营是由佳洁士、高露洁组成的“外资军团”,该军团目前占据55%左右的市场份额,实力最为强劲——近年来,高露洁、佳洁士等外资巨头不断进行自上而下的产品梯队建设,一边巩固自己在高端市场几近垄断的地位,树立高端品牌形象;一边不断推出新品,放低产品价格,向中低端市场渗透,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实际利润。目前,外资巨头已经形成了多档次、多类别、多功能的全系列产品体系。

第二阵营是由两面针、冷酸灵、田七、黑妹、蓝天六必治等本土领军品牌组成的“传统国货”。该军团目前占据25%左右的市场份额。大多数本土牙膏的产品过于低端化进而造成对品牌认知上的严重低档化。当外资巨头向低端渗透,与本土品牌在同等价位上竞争时,受众自然更倾向于选择洋品牌。因为,受众经过洋品牌多年潜移默化的品牌教育,已经形成了洋品牌品质高、有档次的心理认知。

第三阵营是近年来崛起的中华(第三)、黑人(第四)、纳爱斯、云南白药、lg等组成的新兴品牌,该阵营有外资、合资;也有本土企业,它们都通过细分市场、差异化营销成功走出了第三条发展道路。

最后10%左右的市场,被众多杂牌牙膏组成的“杂牌军”所瓜分,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这些杂牌牙膏的生存空间已大幅萎缩。

分析:我们调查的结果基本上与事实相符,外资品牌占据63%的份额,新兴市场

的牙膏占据12%,其余由传统国产牙膏统治

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当前我国牙膏市场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1、价格:

价格竞争有所增强;国际企业力推低端产品,因其在高端市场已经进入饱和程度,但低端市场对其来说是完全空白的市场。发展策略在创新产品、投放广告的基础上,转向降低成本、降低价格等方面。以高露洁为代表的洋品牌走高开低走的市场策略,依靠降价和不断推出低价位产品的方式来竞争低端市场,形成残酷的价格战。

从区域和价格上看,

在中心城市,牙膏市场是由外资名牌和国产名牌占据。大众消费的价格区间是3~4元/支,以高露洁、佳洁士、中华组成的第一集团军占据了3元以上超过80%的市场份额,形成高度垄断。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六

因“**”企业拟在花都区投资服装批发市场,为此项目,本公司成立了服装批发市场调查项目小组,针对广东省内各主要服装批发市场的基本情况、经营情况及各市场管理者、场地经营户、采购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全面调查。

本调查小组在时间紧、人员少、任务重的实际情况下,未能从淡旺季和时间周期上作出非常系统的调查分析。因此,本调查小组以经过筛选后的重点市场作为突破点,在实际工作中采取了访谈法、观察法、二手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把市场调查的范围分为如下四个板块:

1.广州市区板块:以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沙东有利国际服装批发市场为重点;。

2.东莞虎门板块:以富民服装批发市场和黄河时装城为重点;。

4.增城新塘板块:以新塘国际牛仔服装纺织城为重点。

通过为期7天的市场调查,项目小组对以上不同类型市场的经营特色、覆盖范围、市场优劣势、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经营模式、经营类别、金融配套设施及市场经营成功或失败的原因有了大概的了解和总结,并对各调查市场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第一部分批发市场调查情况。

一、广州市区板块。

广州自古以来就是国内服装产业的主要供应地,也是国外的主要服装加工基地。随着服装产业的快速发展,广州产生了各种综合的、专业的批发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变迁,广州已建成全世界最密集的批发市场群落之一,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流通基地。目前,广州已形成以白马为龙头的流花板块及以沙东有利为龙头的沙河板块的服装批发市场。

流花板块主要有广州白马服装批发市场、黑马服装批发市场、流花服装批发市场、红棉步步高时装广场、天马大厦服装广场、广州市越秀区天龙服务总汇、广州服装汇展中心、莱莉阁时装批发商场、广州市越秀区新星服装批发商场。

沙河板块主要有沙东工业品商场、天河区沙东工业品市场、沙河第一成衣批发市场、沙东第二成衣批发市场、沙河第三成衣分场、长运商业广场小商品成衣批发市场、天宝成衣批发市场。

此外,还在其他地区有零星的服装批发市场存在。前几年,广州的服装批发市场基本处于异常红火的局面,但是这几年,却逐渐走下坡路。据调查,那些曾以款式新、价格廉而闻名全国的广州服装批发中心,已有五成处于亏损,于是服装批发市场纷纷开始寻找新的出路,他们将设计理念、流行文化、品牌形象、经营理念当作商品来经营作为服装批发业市场发展的新方向,实现从销售低档的“大路货”向品牌经营过渡。各类市场为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下去,纷纷寻找新的出路和经营方式,下面我们将对白马服装批发市场和沙东有利服装批发市场作深入的分析。

(一)广州白马服装市场。

市场概况:白马服装市场是由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集团投资建设,市场位于紧邻广州火车站的站南路,现有建筑面积60000平方米,共10层,有4层商场,5层写字楼,1层地下停车场。广州白马服装市场开办于1993年,由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有限公司经营管理。市场配置中央空调、客货电梯、安全监控系统、消防系统、宽带网等现代设施。商场装饰美观,通道宽敞,附设时装表演广场、储蓄所、商务中心、托运站、停车场、快餐店等配套服务设施。

广州白马服装市场是广州地区规模最大、装修最好、配套最完善、管理最规范、交易量最大的中高档服装市场。在市场内经营的业户有2000多户,既有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福建乃至全国各地服装企业,也有香港、台湾的厂商。白马服装市场既是中、高档服装的现货批发、零售中心,也是服装品牌连锁加盟中心。批发零售、看样下单、专卖代理、连锁加盟等多种交易方式可供选择。女装、男装,套装、晚装、休闲装、唐装,衬衫、外套、大衣、内衣...品种齐全。

服装市场自开业以来,市场辐射能力不断增强。客商遍布黑龙江、新疆、内蒙、西藏等地的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近年来辐射面更是越过国界漫向国际直达五大洲,日均客流量达数万人,年交易额均在20亿元以上,在广州地区超亿元市场评比中排名第一。

市场以环境舒心、服务贴心、经营放心、不断创新为服务质量方针,获得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年荣获“全市文明市场”、“全省文明市场”、“全国文明市场”及“全省十佳文明市场”、“消费者满意市场”等称号,同时被广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广州地区百家最佳服务单位”、“广州市文明单位”。

白马服装批发市场情况一览表。

经营面积60000平方米。

摊位面积4——8平方米。

摊位数2000多户。

经营档次中高档服装。

经营类别经营女装、男装,套装、晚装、休闲装、唐装,衬衫、外套、大衣、内衣。

市场类型批发零售、看样下单、专卖代理、连锁加盟。

仓储方式各档口服装基本存放在档口,仓库经营户自行解决。

货物运输市场正门口有南方航空公司货物空运办理部,火车托运办理处。

承租比例全部售出。

白马服装批发市场的优势:

1.位置优越:

2.交通便利:火车站、省汽车站、流花车站、广州市汽车站近在咫尺;。

3.物流运输发达:火车站和南方航空公司均在市场内设有货物托运办事处;。

8.经营档次较高:服装批发市场主要经营中高档服装;。

9.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公司有着足够的资金能够为市场的不断发展注入资金。

13.服务专业,管理科学:服装批发市场有着一支敬业、负责的专业化队伍;。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七

集团创立25周年以来,已经在全球18个国家拥有650间形象专卖店和超过6000间加盟店。主要市场包括挪威、丹麦、瑞典、德国、芬兰、荷兰、西班牙等11个欧洲市场。bestseller的设计师遍布欧洲,总是站在世界潮流的前沿,为大都市的年轻人营造超级时尚 。bestseller 集团在1984年建立香港办事处,1990年建立北京办事处,1996年在天津建厂,开始在中国市场推广旗下的服装品牌,带给中国喜爱时尚的年轻人充满活力与自由的生活方式。

only的成功是源于对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设计师玛利·奎恩特的概念表达,以草绿色、浅粉色、蓝色等鲜艳的色彩,将印花与色彩结合起来,透露出only女孩张扬自我的主张,随处让你感受only的色彩空间。它整体的设计思路,流行元素的应用,在同类商品中堪称经典!手编棉质蕾丝,印第安螺旋花纹,带有宗教印花的真丝雪纺,绿松石的挂饰,英式绣花,以及性感的v字低领都是本季only设计的当家元素。only 品牌于1995年在丹麦创建;1996年only来到中国,为所有生活在世界各大城市的独立、自由、领导流行、对时尚和品质敏感的现代女性设计。only的定位是15岁至35岁之间的都市女性; only所采用的新型高科技面料,最时尚的设计,将带您体验时尚的一部分。

此次调研在扬州金鹰的文昌店进行

从金鹰专卖店中的调查来看,品牌女装的各来源地的品牌数量来看,深圳女装的数量在扬州市场所占的比例还是比力高的,到达了12%,其数量相当于浙江、天津、福建、辽宁、江苏、山东、湖北几个省分女装数量的总和。但就单一品牌的市场笼罩率来看,深圳品牌女装的单一品牌市场笼罩率并不是很高。

目前,中国女装行业的市场竞争格局,正由过去的降价竞争快速变成款式、时尚、销售环境等综合因素的竞争,甚至说洗牌和品牌竞争才刚刚开始。面对全新的市场环境,只有在价值取向、行为准则、职业素养、任职能力等方面寻找出不足和缺陷,女装企业才能生存和发展。在大多数女装徘徊在打折与走量之中时,也有部分品牌能够脱颖而出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only——定位与服务先行

only是一个定位精准的市场化品牌。其消费者对象是在生活中独立、自由、领导流行,对时尚和品质敏感的年轻都市女性。因此,其选料大多来自欧洲和日本,同时设计师采用了丰富多变、节奏感很强的颜色,结合最新流行趋势,设计出许多穿着舒适并代表世界流行的服装。

only------敏锐的市场嗅觉

消费者很多收获。既顺应了爱美女性逛街的习惯,又能满足购物的欲望。only的设计理念、品牌定位符合了消费的需求,他们真正做到了随着时尚变化而变化,达到了快速更新款式,永远能做到每周都是在变化的,而最主要的是only品牌的系列化。而对于现在追求个性的年轻人来说,only的款式新颖,你不会在大街上看到雷同的服装不会担心有“撞衫”的危险这就是only的承诺。,对于我们来说这仅仅是基础,而最主要的是only品牌的系列化。如外套、夹克、套衫、紧身针织上装、t恤衫、衬衣和其它饰品(如背包、帽子、手套等),这些系列化的服饰也都是快速地新款上市。

only---------服饰的多样性

only的服装适合出游、朋友聚会、晚间娱乐、校园生活等各种轻松的休闲场合它在带来了世界流行时尚的同时,也带来了世界一流的质量与服务,它撇开了国际知名品牌都采用的高价位的做法,采取了合理的价格,保持亲切近人,更为朴素的做法。世界超级模特海伦娜和纳奥米·坎贝尔都曾是only的形象代言人。only为所有生活在世界各大都市的独立、 自由、追求时尚和品质敏感的现代女性设计。代表年轻人活力,有趣的生活方式,充满动感和浓厚的时代气息。 only女性是20岁左右的女孩,她们乐于拥有独特的个性,only为她们带来了年轻、活力,有趣的生活方式。其面料是选用来自欧洲和日本的高级面料,设计师采用了丰富多变、节奏感很强的颜色,结合最新流行趋势,设计出许多穿着舒适并代表世界流行时尚的款式。only品牌于1996年来到中国,only女装有:外套、夹克、套衫、紧身针织上装、t恤衫、衬衣和其它饰品,如背包、帽子、手套。only 女装系列有:lux系列(luxury奢华),ct系列(city trend都市),sw系列(street wear街头),每一季每个系列都有紧扣欧美时尚的不同的流行主题。

only---与众不同的风格

only的风格是与众不同的、富有激情并充满生机。当季最流行的音乐和国际潮流都是only的设计灵感。这种独特的风格体现在贴身合体的造型,特别合身的裁减体现了着装人的个性,让时尚女性的风采尽现。 only是一个市场化品牌,其消费者对象是15岁至35岁之间的都市女性,她们在生活中独立、自由、领导流行,对时尚和品质敏感。only选用欧洲和日本的高级面料,设计师采用了丰富多变、节奏感很强的颜色,结合最新流行趋势,设计出许多穿着舒适并代表世界流行时尚的款式。中国市场的主设计师是丹麦资深的设计师,她赋予服装最新,最大胆的理念。冯雪说,最主要的是我们还会根据季节来推出一些流行主题,真正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才是我们品牌畅销的主要原因。

only------高科技的面料

only的有些面料来自欧洲和日本,特别注重运用如富强纤维、氨纶等最新的高科技面料,使衣物既有天然面料的舒适性,又容易清洗,保持良好的形态。适合约会、休闲、工作,令女性能够轻松应对多种场合。的高级面料搭配:浏览only的服装,人们总是能有惊喜的新发现:十数种颜色系列,几十种面料,上百种款式,以及恰到好处的饰物,无论怎样挑选,only 都能令时尚女孩展示自我, 散发自信风采。

only-------专业的优质服务

only选择服装,可以得到专业的服装咨询,和最真诚的品牌服务。而不仅仅只是看到一个帮你拿衣服、包装衣服的销售人员。传统的销售方式只要求导购做好销售就可以了,对于品牌内涵、品牌定位以及品牌的特点一无所知,在当今的竞争下,其品牌的销售当然业绩平平。只有真正了解品牌内涵、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才能算是一个新生代的销售人员,才能抓住消费者心理。顾客第一次亲密接触企业产品或服务时,面对的就是企业的销售人员。所以,销售人员的精神面貌是企业的一面镜子,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和销售热情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每当走进一家家大型百货商场、购物中心、服装商城,眼中闪现最多的是女装的“身影”,她们占据了大多数商场的整整一层,甚至是两层。近十年中国女装的发展是令人惊讶的,产量、内销、出口都保持着较高的的增长率,成绩斐然。然而,中国女装正在面临的考验也是十分严峻的:市场占有总量的扩大,源自利润空间的压缩;女装市场的日益繁荣,伴随着一些企业的亏损或濒临亏损,更有甚者亏损已经达到20%以上等等。同时,在中国的时尚界,女装也远远没有达到男装那么强烈的品牌效应,伴随着女装品牌的似乎就是女性那种与生俱来的“娇美却也柔弱”,无论是定位、渠道及售后等基本功多数远没有男装来的扎实。

品牌定位重复与空挡

品牌的核心价值就是表达顾客心目中的价值,达成互动认同,是顾客购买的理由。虽然国内主要城市对中、高档品牌女装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是不断增加的中小女装企业,大多对于品牌的重视程度不够,以低质无创造性模仿为主,使得中低档市场供过于求。且女装品牌的竞争多在价格上做文章,使得市场竞争进入“恶性循环”。这种重复定位可以获得短期利益,节省设计成本并可以暂时回避市场风险,但是无法形成与其他品牌区分的品牌风格、品牌个性甚至品牌文化。 在中国本土时装品牌当中,当我们提到男装品牌,就会想到雅戈尔、劲霸、柒牌、七匹狼、利郎一提到儿童服装品牌,就会想到派克兰帝、力果、红黄蓝、巴拉巴拉、小猪班纳一提到休闲装品牌,就会想到美特斯邦威、森马、佐丹奴、高邦、拜丽德一提到内衣品牌,就会想到戴安芬、安莉芳、古今、爱慕除了这些品牌以外,我们很难再想起非常优秀或者非常让人振奋的品牌了。

而在女装品牌当中,杭州的、深圳的、上海的、广州的都可以让人叫出许多的品牌名称,但真正让人觉得非常强势的却几乎没有。

固然,这跟女人购物时随意性和冲动性更强有着一定的瓜葛。中国女装销售份额在逐年提高,但仍然让品牌商、省级代办别人代理商和终端零售商觉三彩女装网站得时装生意"越来越难做",其实是竞争有不断加重。笔者预言,将来中国本土女装将出现品牌数量减少、单品牌质量提高、优胜劣汰现象更加较着的局面。

在重复定位的同时,市场也存在着空档。过渡专注于抢占风险更小的市场使得品牌定位集中化现象严重,对于细分市场和不同女性需求调研的缺乏加上设计、创新能力的不足,暴露出了品牌定位不足。逐渐步入社会的`“80后白领”一代,对于服装的需求不仅是t恤、牛仔裤或者刻板的职业套装等等,她们需要更富有时代感、体现个性、富有创意却不失品味与文化的服装,对于服装所体现的内涵的要求最为丰富。如何打造时尚、休闲、个性、品味、创意又具有职业感于一体的品牌,是满足这个部分市场的关键。同时,女装品牌又主要以年轻女性为主,板型多适合身材较好的女性,同时又要求有一定的购买其。然而拥有较高的购买力,却因结婚生子而身材“走样”,在希望以服装来突显美丽的时候,却很难找到能够满足这一点要求的女装品牌。这一类女装品牌成为女装行业发展的盲点,后劲不足且明显缺乏个性。

“品牌延伸盲目”

从理论上说进行品牌延伸不失为一种捷径。然而简单地把女装类品牌向非服装产品延伸绝非易事,采取这种策略的企业往往这样认为:要以一个陌生的品牌进入一个原已瓜分殆尽的市场,要在消费者心目中拥有一席之地,成本高昂。而利用成名品牌推出新产品,既可提高消费者对新产品的认知率,又能降低企业的促销底本,从而大大提高新产品市场成功的机会。

然而,虽然经过多年的市场历练,涌现了一批有相当的美誉度和抗风险性的品牌,单从总体上看真正能经受市场考验的强势品牌却并不多见,常常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也就是说,中国女装品牌还处在变数不断的成长期。以一个根基薄弱的品牌在全新的市场竞争,胜出的系数也不会太高。

品牌延伸的另一面,是对消费者的信任透支和品牌资产的稀释,“广种薄收甚至绝收的后果”是并不容易避免的。更多的品牌企业选择了拓展产品线的路线,由于产品线延伸没有超越企业已有的经营领域,因此看起来更容易操作,但在究竞选择什么样的相关产品,又是否符合甚或提升品牌的核心价值上缺乏定位。不少企业把这种选择称之为“打造时尚产品”和“营造生活方式”,但企业的品牌实力到底有多强却没有在考虑之中。

“区域品牌”突破难

中国的大多数女装品牌大多有着强烈的地域韵味,真正能够成为全国性规模且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品牌却并不多见。毗邻香港、澳门的深圳和广州由于地理位置及交流的方便吸取了大量的港澳文化,因此以港澳时尚元素及设计理念的深圳和广州的服装更能打动广州的女性;带有浓重的江南文化气息且设计秀美、款式娇小的杭州女装更适合于小巧、娇美的杭州女性;武汉的女性则更喜欢武汉那些注重浓重的色块、鲜艳的颜色搭配的当地品牌。

这些区域品牌的发展基本上都走着同样的路线: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后就直接有选择地向目标城市发展。中国疆域辽阔,地域所造成的风俗与文化也有所不同。就拿南北方女性来说,她们在身材、体型、气质、穿着习惯存在着诸多的差异,其对于国际流行时尚的接纳速度和程度也存在差异。

因此,经过多年发展的中国女装依旧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而国内的全国性女装高端市场几乎全被国外品牌所占领,能走出国门的女装品牌更是寥寥无几。“渠道掌控力较差”

only代表的是一种风格、一种年轻人的独特风格”,only女士如此形容自己的设计,不是不断思索接下来要做什么,而是自问要以何种方式表现,这么一来鼓动将永不停止。自信热情的only女士将这股精神融入她的每一件设计,使only成为相当具个人风格的品牌。only的设计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她追求自由;她强悍独立但是却有十足的女人味。only--来自欧洲时尚最前沿的设计。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八

(一)普及程度。年,全省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8%;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3.62%;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为82.82%;小学、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分别为0.11%、0.74%;16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9.75%,18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6.78%。

(二)教师队伍。全省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9.64%;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94%;年以来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初中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为100%;全省教职工工资足额、按时发放,未出现拖欠现象。

(三)办学条件。全省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5.27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6.82平方米。d级危房全部拆除。小学、初中生均图书分别为12.36、15.79册。小学、初中。

教学。

仪器设备正在积极配备,计划国检前达到省定标准。

(四)教育经费。—年,全省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3.19%、16.72%、21.05%、17.8%,预算内教育拨款分别比上年增长21.55%、36.03%、32.56%、34.49%,分别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8.36、19.31、11.51、16.69个百分点;小学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733.17元、3395.54元、4126.95元、5011.76元,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分别为2999.36元、4052.02元、5366.32元、7423.16元;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436.96元、777.46元、1235.14、1850.49元,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为554.62元、1001.05元、1630.56元、3447.57元。省本级做到了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五)教育质量。—学年,全省小学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8%,初中毕业班学生毕业率为99.96%。

(六)扫盲工作。15至50周岁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7%,近三年脱盲人员巩固率达到97.8%。

省经过实施“两基”攻坚,基础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省的“两基”指标,除仪器设备配备外,其他主要指标均已达到国检的要求,有些指标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省小学大专及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86.4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1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小学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2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2.13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二。初中阶段中学一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65.5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0.7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一。初中阶段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8.48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7台,在西部排名第二。普通初中超大班额比例5.18%,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9个百分点,在西部排名第三。

与此同时,一些反映办学条件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与其他省区及全国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如(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5.64%,比全国低3.03个百分点。(2)小学代课教师占岗位教师比例12.23%,比全国高出8.73个百分点。(3)小学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积1.6平方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7平方米。(4)小学自然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19.42%,比全国低35.2个百分点。(5)初中代课人员占岗位教师比例7.98%,比全国高出6.17个百分点。(6)初中阶段理科实验仪器达标学校比例34.60%,比全国低39.92个百分点。

“两基”工作是在自然条件艰苦、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基础薄弱、“两基”工作难度很大的情况下,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族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全省广大教育工作者,幸勤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全省“两基”工作得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巨大成就。

二、主要经验和亮点。

自年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年全省实现了“两基”目标,在工作中创造并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两基”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长任组长,常务副省长、分管副省长任副组长,省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各州(地、市)、(市、区)建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健全“两基”攻坚组织机构,建立“两基”攻坚目标责任制。省委、省政府把“两基”攻坚作为全省重点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省委书记强卫多次在全省性大会上强调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教育改革和对外开放,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教育事业,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并通过调研、督查和牵线搭桥,为基层学校解决许多突出问题。省长骆惠宁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多次听取教育工作汇报,调研教育工作,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并亲自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两基”迎国检工作,要求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负责,亲自部署,亲自抓好迎国检工作,确保顺利通过“两基”国检。分管教育的高云龙副省长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两基”迎国检汇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务必做好迎国检的各项工作。从1994开始到年,全省从省到乡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层层签订双线教育事业发展目标,把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乡政府,做到了一年一初评,两年一总评,根据考核结果兑现奖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从年起,省委、省政府将“两基”攻坚列入各州(地、市)党政领导班子经济社会发展考核目标,进一步加大了省对州(地、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力度。各级人大、政协监督检查“两基”工作,促进解决“两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省“两基”迎国检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认真履行本部门工作职能,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全力推进“两基”攻坚,形成了党委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社会齐心协力攻坚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全面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有关政策,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从年起,省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建立了中央、省、州(地、市)、县(市、区)分项目按比例承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并不断扩大保障覆盖面,提高补助标准。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补助标准达到小学每生每年400元,初中每生每年600元。年以来,省累计投入义务教育保障经费22.07亿元,其中年投入资金6.51亿元,比年净增4.77亿元,增幅达到274%。州自年以来自筹资金3100万元资金设立了州民族教育发展资金。州在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政策的基础上,率先在全省实施十二年免费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投入资金4500万元,用于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使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基础。市从年起实施“学生营养工程”,市、(区)两级政府投资近500万元,为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每天早餐提供一杯牛奶、一个鸡蛋。—年预算内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别为39.2%、36.49%、36.96%、37.01%,在全省级政府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中名列第一。二是加快校舍建设工程,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实施“两基”工作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先后实施二期义教、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工程,累计投入资金25.06亿元,改扩建学校2096所,累计完成校舍建设面积206.38万平方米。年,在国家大力支持下,省政府在国家支持省3.28亿元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的基础上,又筹措3.28亿元,用于9个攻坚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了9个如期实现了“两基”目标。三是配置所缺的教学仪器。—年省级财政投入教学仪器、图书、体音美器材、电教设备等资金1.71亿元,有力地改善了办学条件。

确保目标任务实现,省政府决定用三年时间筹措76亿元,其中省级补助35亿元,地方筹措41亿元,用于全省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安工程建设。“xx”以来,市学校布局调整总投资14.8亿元,其中市、区投资达9.4亿元,与“十五”相比提高了64%。州州、两级政府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着力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三年内投资5.75亿元,完成建筑面积26.9万平方米。又筹措资金1.4亿元,用于新建学校的供水、供热、供电、操场、浴室、洗衣房等附属设施建设及校园绿化,配置食堂设备、学生用床、课桌凳及信息技术教育的设备,极大地改善了全州中小学办学条件。州加快中小学布局调整,计划投入资金11.5亿元,由193所学校调减为39所,到底已筹措资金7.01亿元。州年落实资金15027.8万元,完成了包括州特殊教育学校等6个项目,有力改善了全州的办学条件。

书,逐户排查辍学生,初中阶段入学率由年的86.5%提高到年的99.74%,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控制在1%内。二是认真落实国家关于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规定。年,省落实义务教育奖励资金2900万元,重点改善进城务工子女相对集中的市、格尔木市办学条件,接受义务教育阶段进城务工农民和外来人口子女就学,其中市解决3.5万人就学,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15%。三是提高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标准。全省落实了国家提高标准的政策,州在全省标准的基础上每生增加到200元,同德在州标准的基础上又增加了300元,同时免除了全所有中小学生的作业本费。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采取多种措施缓解教师数量不足。年省政府为九个攻坚一次性新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900名,缓解了教师紧缺问题。从年起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特岗计划,向40个(市)补充特岗教师4671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不足的矛盾。年省教育厅会同省财政厅实施了师范生顶岗,先后组织3087名省内应届师范生到农牧区中小学校顶岗支教。年实施了教师见习岗计划,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聘了700名见习岗教师。严格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严把教师入口关。年以来共面向社会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6.54万人,扩大了后备师资来源渠道。近几年来,州通过公开招聘教师、实施特岗计划和重点师范高校免费师范生等多种渠道累计新增教师800余名。二是加强教师培训。实施“两基”攻坚以来,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农牧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年争取国家项目资金800万元,省级下达培训资金1000万,培训经费、培训人数超过前四年总和。三是努力提高教师待遇。省在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的同时,同步调整教师工资,做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所查州、地、市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长期在农村边远学校工作的教师。

(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一是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年,省委、省政府下发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编印了《省情教育读本》,人手一册,建成43个级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制定了《关于“法律七进”活动、落实“法律进学校”的指导意见》。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省财政投入220万元专项资金,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着重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式,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市城西区行知小学办学理念先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弘扬行知精神,形成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良好育人环境。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充分发挥其示范作用。三是积极探索招生与评价制度改革。全省坚持小学、初中按片区免试就近入学,实行中等职业学校免试入学,不断提高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标配置给初中的比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七)加强扫盲教育,全面推进“两基”工作。一是加强扫盲工作的领导,落实目标责任。二是加大经费投入,确保扫盲工作顺利进行。年以来,投入扫盲资金来源1140万元,向每位扫盲学员免费发放扫盲教材等学习用品,将农村生产实用技术光盘免费发放到乡镇成人农牧民文化技术学校。三是采取多种形式巩固扫盲成果。坚持把扫文盲与扫科盲、脱盲与脱贫紧密结合起来,有计划、分批组织扫盲对象和脱盲学员参加各种扫盲班和实用技术培训班,加强对农牧民群众牛羊育肥、家庭种养殖业、水果栽培、妇女卫生健康教育等实用技术培训,农牧民群众不仅学到了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增长了致富本领。州年至年共开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00期,培训人数达39727人次。年,全省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内。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世界28个国家和地区扫盲机构的评选中,省扫盲领导小组被授予国际扫盲奖中的“世宗王扫盲奖”,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三、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三个增长”计算不规范。教育费附加是国。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十九

根据县文明办的要求,为切实抓好当前我镇边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我镇及时组织人员深入到茨竹坝村委会等部份边境村寨就当前边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麻栗镇当前边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美的精神风貌。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一个思路,树立一种精神。一直以来,我镇始终紧紧围绕“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这个主题,积极引导农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立志脱贫奔小康的精神。确立镇机关为重点,农村村组为基础,点线面结合的战略发展思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农村建设成为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新村这一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抓好农村精神文明示范工作,以点带面,逐步推开。通过努力,我镇的精神创建工作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有友善、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良好道德风尚在全镇农村蔚然成风。

(二)抓实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发展。在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当中,镇党委、政府从两个文明出发,坚持以典型引路、分类指导、全面推进的方针。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重点抓好“文明村”、“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创建活动,按照创“五好”,抓班子、抓队伍、抓经济、抓文明、促发展的要求,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委会班子以及共青团、妇女、民兵、治保等基层组织建设。在镇机关站所大力开展“领导当楷模、机关作表率、基层树形象”以及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在农村开展以“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为载体的文明村、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实施亮化、绿化、美化、硬化工程,使农村呈现出文明、整洁、规范、安全、优美的精神风貌。推行门牌号管理制度,加强对户、院的管理,形成“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精神文明、公共事业联抓,科技文化联建”的格局。目前,全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达280户,科技示范户27户,文明村10个(其中省级文明村5个,县级文明村5个),“五好”家庭85户,通过开展“建设文明校园”活动,使各中学、小学的环境有很大改观,开设了爱国主义教育,法律常识等课程。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三)抓科学文化教育,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订《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读本》400余册,使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在农村进村入户,在村民中入心入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提倡艰苦奋斗,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反对封建迷信和赌博偷盗行为。组织农民开展读书、用书活动,2004年以来共读书学习人数达1万余人,累计举办农函大126班,学员达6482人。此外,我们还在中小学生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通过学习教育培训,我镇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联系的开放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紧及信息观念、人才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正在形成,学文化、学科技、学科技的热情不断高涨,科技意识明显增强,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有开拓精神、有生产技能、有经营管理知识的新型农民迅速成长起来。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志觉得物质条件差,思想工作难做,精神文明不好搞,应付了事。

次的村民小组更是谈不上开展活动了。

(三)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不够高。调查发现,较多农民认为,现在搞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要想方设法多挣钱,精神文明建设无足轻重;还有一部分人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有文化人干的事情”,与自己无关。这一方面固然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认识不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基层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不够,工作方法不对路,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没能充分调动起农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措施及对策。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针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存的现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必须采取强有力的对策措施:

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群众的居住环境。

素质。

阵地建设的投入力度,使人民群众能正常开展活动,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

投入力度,特别是应该在每个村民小组设垃圾箱或垃圾池,改善农村卫生环境。

(五)要突出“乡风文明”工作重点。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农民群众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受益者,也是创建活动的主力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应立足现实、深入生活、依靠农民、服务农民,多用农民群众熟悉的语言、身边的事情、喜闻乐见的形式、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办法,增强感召力、渗透力、吸引力,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广泛深入地开展农民乐于参加的多种形式的创建活动,引导农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而自觉投入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去,引导他们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以文明村创建”活动为龙头和载体,不断深化创建成效,同时,切实抓好城乡共建活动,动员、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文明单位与村镇结对子,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充分发挥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携手,共同发展。在各种创评活动中,充实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改进工作方法,增强工作实效,确保创建活动进村、入户、到人,落到实处,让农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真正获益。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二十

为了进一步规范林权流转行为,深入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中央《决定》)及中国共产党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河南省《实施意见》),探索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新的模式和途径,促进我省林业可持续发展,资源林政管理处组织开展了我省林权流转情况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我省林权流转的基本情况。

林权流转既是开展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内容,又是实现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主要途径,我省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中央《决定》和河南省《实施意见》发布以后,围绕深化林业体制改革,林权流转势头迅猛,取得的成效明显。通过林权的合理流转,使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使资源配置得以优化,在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源增量、农民增收、社会增效”的“三增”局面。

(一)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

《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加速“四荒”开发的决定》和《关于出让“四荒”使用权的实施细则》。市政府相继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发治理“四荒”,拍卖、承包其使用权的意见或决定,*县、*县、*县等许多县(区)也出台了相关决定或具体的实施办法。

(二)林权流转的发展过程。

我省的林权流转行为,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后期,是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由农户承包自主经营,平原地区的农田林网和农林间作的树木,实行树随地走,作价转让给农户经营,林木所有权发生了流转;山区大面积的集体林、果园由懂经营会管理的农民接手承包,林木连同林地使用权一起发生流转。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土地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四荒”的开发治理,农民投资经营林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从开始承包几米的路段、河段,发展到承包经营一条路、渠或一条河段;从承包经营几亩、几十亩林地发展为买断几百亩、几千亩的荒山经营权;从小片荒山荒坡开发利用发展到以林为主的多种经营。随着林业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营方式的不断更新,林地使用权流转的规模也不断扩大,涉及面不断拓宽。《森林法》的修订、《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中央《决定》的出台,使林权流转保持着持续发展的局面和良好的发展趋势。

(三)林权流转的主要形式。

1、拍卖。

拍卖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对林地进行资产评估,确定底价后,举行拍卖会,由买方竞价,报价者中标,与卖方签订合同(协议),出资买断一定时期的林地使用权或林木所有权,并在林业部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自主经营管理,收益全部归中标人的流转形式。在拍卖过程中,允许各类投资主体跨地区、跨行业竞标购买,同等条件下本地人员优先。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比较受群众的欢迎。且这种形式转让,一般成交价都要高于底价,有利于限度地实现国家或集体森林资源资产的价值。

2、承包经营。

承包经营是指按照有关规定,当事人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由承包人按合同约定向发包人支付承包费用,取得林地使用权,自主进行植树造林、经营管理,收益完全归承包人所有的流转方式。承包经营中,承包方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农户、法人单位或合伙组织。承包经营是起步最早的一种林权流转方式,也是实践中应用较多的方式之一。

3、联合(合作)经营。

联合(合作)经营,是指由多个投资主体以土地使用权、林木经营权、资金、劳动力、技术等作为合作条件,从事林业生产经营,收益按比例分成的经营方式。联合(合作)经营主要是通过民主协商,以联办合作的形式进行经营管理。如鲁山县赵村乡国贝石村布朗李园艺场,经营面积1000亩,*市房产局职工王保宪以30万元资金入股,国贝石村以土地、劳动力入股,林业技术员以技术入股,建立董事会,联合经营管理。

4、林木认领托管。

所谓“林木认领托管制”是指:托管公司首先通过承包等方式取得国有或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然后面向社会吸引自然人(主要是城市市民)、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自愿认领一定面积的林木,获得其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再由认领者将其所认领的林木委托给托管公司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经营管理至采伐的一种林权流转形式。委托方按照协议约定的价格和付款方式向托管公司交纳托管费用,托管方按照专业化水平对所托管的林木进行集约化管理,并确保林木生长量达到约定的蓄积,此种林权流转形式20*年起在我省新兴。

二、林权合理流转产生的积极效应。

(一)拓宽了林业投资渠道,增加了林业投资主体。

随着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化,林权流转的加速,全社会投身林业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亦随之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形成并迅速发展,林业建设资金的来源打破了过去长期依靠政府的局面,林业建设主体实现了由过去单一行业建设项社会多元化参与的转变。以桐柏县为例,1999年以来,全县非公有制林面积达18。5万亩,占全县五年来造林总面积的67%,参与经营的企业、单位、个人2452家,累计吸引投资3800余万元,占同期全县林业总投资的70%。

(二)盘活了林业资产,优化了资源配置。

在林权流转前,宜林荒地、四旁隙地等长期闲置不用,或分配给无力经营者,得不到有效的开发,土地作为生产力要素,其使用价值难以实现,形成死滞资产。同时,社会上一些闲散资金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项目,因无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林业上一些技术人员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没有施展的空间。通过林权流转,实现了林地资源、资金、劳力、技术等各种林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活了资产,富了群众,稳定了社会,发展了林业。

(三)扩大了有林地面积,增加了森林资源的总量。

投入的增加、资源的优化组合必然地带来了资源量的增加。仅就桐柏县而言,1999年的有林地面积为118万亩,目前,已增加146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从116万立方米增加到13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37.8%提高到42.1%。

(四)提高了造林质量,有效保护了资源。

显减少,资源得到了较好保护。

林权的合理流转,促进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紧密结合。经营者为了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积极与林业科研单位建立协作依托关系,大力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了林业科技进步,加快了林业科技建设步伐。如桐柏县,近五年来,共引进优良树种15个,良种接穗(芽)100万节,推广优良品种58个,应用新技术、新成果36项,造林成活率、良种率均在95%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50%以上。

(六)增加了农民收入,培育了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

以经济利益为驱动的非公有制林业,使经营者将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围绕市场盔行生产和经营,根据市场供求信息调整产业结构和树种结构。在实现了自身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据对桐柏县的调查,全县依靠发展非公有林业经济脱贫致富的农户达2019余户,占全县脱贫农户总数的30%。

(七)开辟了一条就业途径,减轻了政府压力。

亩,发展以板栗为主的经济林,并在林间套种中药材及牧草,每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依靠林果业摆脱了困境;义马市煤业集团下岗工人王小锋,承包荒山1000亩栽植经济林,实现再就业,被评为非公有制林业的好典型。

(八)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次金了区域经济进步。

通过林权流转,森林资源的增加带动了林业产业的发展,木材加工、林产品加工、花卉经营等,陆续形成一些地方的支柱产业。灵宝市农民罗眼科,从1993年起承包荒山4万亩,自筹资金1000万元,建成了目前全省的连片杜仲基地。他依托西北农大等院校,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实行综合开发。罗眼科的兄长罗来科承包荒山6000亩,投资150万余元,嫁接梨枣、雪枣等15万株,成立了来科枣业有限责任公司,实行种植、贮藏、销售一体化,现每年产干鲜枣10万余斤,产值达50多万元。

三、林权流转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有关法规政策相对滞后。

这里所说的相关法规政策包括两个大的方面:一是以建立具体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规范、引导林权流转行为为内容的法规政策,二是以森林资源合理保护利用管理为内容的法规制度。

第一个方面,1985年,国家体改委、林业部颁发的《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纲要》中提出要建立明晰的产权制度,规定“遵照林木所有权与林地使用权一致的原则,进行林木所有权及林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提出了林权流转的要求。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治理开发农村“四荒”资源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中,要求要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实行家庭或联户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使用权等多种方式治理开发“四荒”,规定了对宜林“四荒”使用权的有偿流转。

1998年4月29日修改后的森林法,增加了第十五条,规定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及其林地使用权、采伐迹地使用权以及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依法作价入股或者作为合资、合作造林、经营林木的出资、合作条件,同时指出“不得将林地改为非林地”、“除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外,其他森林、林木和其他林地使用权不得转让”。以法律的形式,对林权流转作出了原则性的规定。20*年,中央《决定》中也提出:“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应该说林权流转已是于法有据了。但相关的配套法规政策滞后,缺乏规范具体操作的行政法规,致使林权流转中还存在着操作普遍不规范等问题。

第二个方面,由于在林权流转中,大多数投资者主要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我国的森林分类经营工作刚刚起步,现行的资源保护管理法律法规还不是建立在分类经营的基础之上的,各项管理制度如采伐制度等还停留在旧有的框架内,造成林木经营者经营上的约束性,客观上对林权流转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不健全。

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执行统一的评估标准、方法,二是没有法定的评估机构,同时,国家关于评估机构、人员资质的现行规定也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在已经开展的林权流转中实施的资产评估,多为有各方代表参加的合议性的评估,虽具有一定的公开性和合理性,但缺乏法定性、准确性和科学性。还有相当一部分流转没有进行资产评估,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流失。如某国有林场,通过不很公开的协商,将本林场3500余亩林地全部承包出去,承包期20年。协议中将现有林木资源无偿交给承包方经营,待承包期满,承包方也无偿将林木资源交给林场。字面上好似等资源交接,但实际操作起来远非如此,林场现有林木资源,多为中、近熟林,其价甚巨。若采伐后转租别人耕作、木材收入和地租收入两得,快到期满时再造林,还场以幼林,则国有资产流失的结局不可挽回。

(三)操作不规范,缺乏有效监督机制。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有的没有依法实行公开;有的发包时没有依法召开群众大会或代表大会;有的合同条款不完备甚至是没有书面合同。不规范不仅表现在程序上,有些在实体内容上,也有不妥当甚至是违法的情况,如超出法律规定的流转范围实行流转、超出法律规定的权限约定双方的权利等。除了部分流转合同依法进行了公证以外,林权流转普遍缺乏监督机制。如在我省新兴的“林木认领托管”公司,在经营和宣传中,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不实之词和误导之嫌,他们假借有关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的名义,夸大宣传其经济效益,错误宣传《林权证》的性质和效力而分散委托人对托管协议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双方签定的合同中,有关条款不严谨、不完善,投资人一次性投资后,对公司执行合同情况缺乏约束与监督,不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和应对该公司可能出现的违规甚至违法行为。将可能酿成经济纠纷甚至社会事件。

(四)政府干预多,服务不到位。

目前,全省的林权流转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推动。有的地方对流转方式实行“一刀切”,强令在一定期限内完成所有宜林荒地的拍卖,重数量不重质量;有的地方甚至对经营者种什么树种、林种作出规定、强行实施,侵犯林农经营自主权;有的地方随意撕毁原来的承包合同,强行将已经承包的林地收回,再进行“拍卖”。竞标者主要是本地农民。虽然也有跨区域投资者,但在流转规则、成交价格等方面,以县域为单位,各地存在较大差异,全省尚未建立信息丰富的交易平台从而培育流转价格具有参考意义的市场。

据了解,目前仅“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年9月1日成立)的经营范围中有代理林权交易的内容,尽管自行制定了《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实施细则(暂行)》和《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活立木托管暂行办法》、《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林权证明托管办法(暂行)》、《河南省炯术产权交易所林权交易信息披露规则(试行)》,但仍处于萌芽的状态。从长远来看,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满足进一步推进林权流转工作的需要。

四、促进林权合理流转的途径。

(一)在较高层次上完善相关立法。

如前所述,法律法规的滞后已成为林权流转中的主要问题,对投资者来讲,需要一个具备较强操作性的具体规定,进一步规范流转的原则、范围、方式、程序、监督、管理,进一步地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政府职能部门来讲,需要明确其法定职责,确定其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和内容。而这些内容,从我国现行的有关立法规定和行政管理要求来看,不是哪个部门或地方政府文件所能够规定的,有些内容甚至是地方性法规也不能作出规定的,如前所述的流转范围问题、资源评估机构及人员资质问题、采伐管理问题等,必须通过修改《森林法》或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才可得以实现。

(二)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

各种形式的流转,都应当建立在科学规范的评估基础上,合理确定底价,才能保证流转依法有序进行,实现盘活森林资源资产、促进林业建设可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一是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科学合理的参数表和各主要临终的评估细则,规范和完善评估技术、评估方法;二是要根据《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人员资质认证办法,解决目前有关资质规定与实际工作要求相脱节问题;三是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和队伍建设,满足工作需要。

(三)搭建林权流转平台,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交易市场。

要真正将林权流转推向深入,就应该在保证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发展的前提下,限度地引入市场机制。要按照市场经济运营的要求,结合森林资源资产的固有特点,培育和完善森林资源市场,一是要有大量能够在价格上进行量化的待转林权;二是要有畅通的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三是要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包括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流转中介机构的建设等;四是要有完善的市场距督保障机制。

奎年来,我县以“国土增绿,农民增收”为目标,坚持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与兴林富民相结合,成果巩固与产业培育同步,林业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一、发展现状。

1、第一产业发展迅速。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00.65万亩,其中有林地68.43万亩、疏林地3.6万亩、灌木林地1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0.02万亩、宜林地17.6万亩。按森林类别分商品林43.43万亩,公益林57.22万亩。全县活立木总蓄积为105.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38.49%。干杂果产业基地建设顺利,现有干杂果总面积17.5万亩,其中柿子13万亩,核桃2.6万亩,红枣1.9万亩;干杂果总产量7万吨,产值7000万元。

2、第二产业基础薄弱。

在干杂果深加工方面,建成年产柿饼500吨的加工企业1户、小型加工厂3户,建成柿子醋生产线一条,加上农户采用简易手工自发加工部分,据统计,全县每年共加工鲜柿13000吨,市场销售鲜柿45000吨,还滞销12019吨;随着柿树产量逐年增加,柿子滞销现象将越来越明显。木材加工业底子单薄,全县木材加工业仅有49户,主要有带锯解板15户,寿木加工25户,原木经营4户,农具配料加工5户;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精加工产品主要是梨枣木工艺制品,如擀面杖、捣蒜窝、拐杖、碗、酒杯、麻食板、茶叶筒、调料盒等生活用品和神仙葫芦、木猴等旅游工艺品,但设备简陋,技术和工艺落后,各类产品档次低,不具备规模生产,年经济效益不足500万元。原木材年销售200余万元。全县第二产业年产值700余万元。

3、第三产业发展起步良好。

近年来我县以“发展大旅游、建设大产业、开发大市场”为理念,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激活市场、强化两翼”的发展思路,以历史文化、休闲养生、自然观光、乡村旅游为重点,积极推动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使森林旅游产业开发焕发出勃勃生机。五年来,我县相继投资5.53亿元,实施了大佛寺景区改扩建和周边环境治理、紫薇山公园、泾河防洪景观带、公刘教稼苑景区、泾河龟蛇山大峡谷漂流、程家川古民居、侍郎湖生态休闲景区、拜家河观光农业长廊等十项旅游景区建设,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县林业发展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目前我县林业产业发展步伐虽然较快,但经济效益依然偏低,仅为8000余万元,人均272.1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

二、存在问题。

1、森林改善环境能力低下。

目前我县森林林木多为近十年来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保存的中幼林,虽然区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变,地表径流量逐年减少,但森林涵养水源、防风固沙能力还不能充分发挥,水土流失治理进度仍然缓慢,人居饮水严重不足。

不齐,未能将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商品优势、经济优势,制约了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3、林业资源开发层次较低。

森林旅游业开发水平较低,正处在起步阶段,综合服务设施还不健全,难以吸纳外地游客来彬观光旅游。木制旅游产品加工业发展缓慢,现有的均是一些小型加工企业,没有先进、较大规模的龙头企业,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粗糙单一,难以满足广大旅游者的需求。

三、几点建议。

1、狠抓森林抚育工作。

对于目前建成的中幼林积极开展抚育工作,应通过对森林合理抚育,优化森林结构,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的抗逆能力,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进一步提高森林生产效能和生态服务功能,控固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2、狠抓依法治林工作。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的责任制度,明确森林资源保护的第一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树立执法,提升执法效果。全面监督重点区域的森林资源管理,加强对林业重点工程实施的核查,准确把握森林资源信息动态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建立和完善预警机制,有效遏制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

引导、扶持产业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手段。一是成立专门的柿子产业机构,采取招聘考试、竞争上岗的办法吸收一批有专业知识、有工作能力的大学生或抽调现有技术人员,组成彬县柿子办。选派专业人员出外学习有关柿子深加工的先进经验,为柿子产业发展奠定基础。二是针对我县柿子园的经营现状,积极实行流转经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户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将地处山沟里的原属一家一户所有的柿子树及集体所有的柿子园承包给善于经营、有能力作务者,走集约化的路子,实现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建立专业合作组织。

在群众生产方便、热情较高的村,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果民,进行户间联合,组建专门经济合作组织,把分散的农户联合起来,组成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进行规模生产,进一步培育优势产品,寻找和开发市场,以经济组织形式应对复杂、多变、激烈竞争的市场。

一、全县非公有制林业基本情况和基本经验。

***县属于黄河冲积平原,是个平原农业县,辖13个乡。

镇,耕地面积84.2万亩。土层肥沃深厚,气候温暖湿润,境内河流众多,适宜多种林木生长,林地构成主要是果桑园、林场、苗圃地和农田防护林,没有自然林和原始林。近年来,经过县委、县政府和林业部门的努力,我县的林业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近两年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非公有制林业得到迅猛发展,个体造林人数不断增加,资金投入不断增大,造林规模越来越大,质量越来越好。截止底,全县非公有制造林总面积达到8.89万亩,其中用材林2.11万亩,经济林2.7万亩,公益林面积3.6万亩,其他0.46万亩;全县造林大户100亩以下的12个,面积0.25万亩,其中用材林0.03万亩,经济林0.13万亩,公益林面积0.09万亩。非公有制林业占全县林业的98%,在我县林业发展中占主导地位。投入方式主要是个体经营者自筹资金,共投资2717万元,就业人数32人。总结所取得的成绩,我县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基本经验是:

(一)全面落实林权制度改革,提高了群众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非公有制林业不仅在我县林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解决农村可持续发展问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大户承包方式有所增加,但主要还是各家各户平均到户的责任制形式,很难形成规模效益。为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形成全民都来发展林业的大好局面,我县按照“明晰所有权、搞活使用权、放开经营权”的思路,对全县宜林沟、路、渠、堤滩采取拍卖承包等形式落实产权,实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谁经营、谁投入、谁受益”的政策,逐步建立起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又符合林业特点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鼓励企事业单位、各类经济组织和个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开发经营林业,实现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对承包后的林地颁发林权证,明确权属,同时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在简化转让承包手续、扶持信贷资金、减免部分税费等方面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并保持林业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把利益限度地让给承包者。目前,卜集乡、胡集镇、肖云镇、司马镇等乡镇100以上承包大户12个,共承包河堤、林地2500亩,收回承包费200多万元。林权改革的落实,充分调动了群众投资投劳、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二)加强组织领导,促进了非公有制快速发展。

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县长办公会,对我县的林业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确定了发展思路和目标,明确了工作措施,制订下发了《-林业发展规划》、《林业生产意见》、《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意见》以及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实行了县乡两级领导干部包保责任制,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部门包重点项目,乡镇领导包村队,乡镇干部、村级干部包路段、地块。层层落实责任,各级领导干部都在自己的责任工程里挂牌立标,示范带动。各乡镇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结合本乡镇实际,制定出本乡镇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工作措施,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了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一是各级领导带头宣传,切实转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观念。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乡镇领导逢会必讲,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体宣传林业,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新时期林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大势所趋,是加速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二是由林业部门组织每个乡镇扎制宣传彩车,组成宣传车队统一在全县进行巡回宣传。同时,利用过路横幅、墙体标语、印发宣传材料和技术资料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发展林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三是各乡镇采取召开动员会、乡村干部会、群众代表会等多种形式,宣传植树造林是调优农业种植结构,实现农业增收的一条有效途径,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植树造林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

伐,大力发展民营林业,制定优惠政策,引进外资,在唐王村对外承包700亩农田发展速生丰产林,走出了一条以民营经济发展林业的新路子。大力发展林业第二、三产业,以鸡黍镇的张寨、刘楼等村为重点,发展锯材加工46家,家具制造厂50家,竹材及制品销售点12个,年产1.35万立方米的纤维板生产厂2个,年产0.27万立方米的胶合板生产厂1个。注册资金达到了700余万元,解决就业人数达500余人,年上交利税13.2万元,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全面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二、当前非公有制林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对林业的认识不足。

由于林业发展周期长、见效慢的特点,有些群众只看到眼前利益,对林业具有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缺乏发展林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规模小,投入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我县非公有制林业大多是个体分户经营的小生产和分散化的经营方式,一般规模较小,投入少,加上当前贷款难,贷款期短,从而使一些造林户还未得到林业开发的回报时,就疲于还贷,生产持续投入难以为继,使林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与现代林业规模经营不相适应。

3、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

有些经营者采取自然放任的粗放经营方式,“靠天长树,自然成材”的作法较为普遍,树木生产缓慢,低产林比重大,有的形成了残次林,降低了林地的直接经济效益。

4、技术网络不健全,先进科技成果应用率低。

林业主管部门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健全技术网络,技术指导和服务滞后,一些林业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得不到及时全面的推广和应用,使造林成效受到一定影响。

5、缺少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低。

境内缺少大型的木材加工、果品加工企业,缺乏林业发展的拉动力。

三、林业部门需要做的工作。

在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在引导、规划、服务等方面还需要做大量工作:一是搞好规划设计。在林地落实产权过程中,林业主管部门要组织专门人员加强技术指导,对承包的宜林地进行逐一丈量、确权发证,并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提高规模效益。二是以市场为导向,搞好树种引进工作。要根据社会对良种的需求,进行名、特、优、稀经济林树种和用材绿化树种的引进、繁育、示范和推广,做好金太阳杏、油桃、日本甜柿、丰水梨、雪枣、杨树107、108、、三倍体毛白杨等优良品种的引进工作,增加我县优质树木品种,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科技服务。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实行果树保护地栽培,进行高密度定植优质早期丰产技术研究,逐步提高科技含量。大力发展林牧、林菜、林菌等多种形式间作,以短养长,提高经济效益。利用电视讲座、培训班、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进行技术指导,提高果农的管理水平。

四、今后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为使非公有制林业部能够得以稳步健康发展,必须遵循。

1、突出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地位,营造发展氛围。

要广泛宣传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重要意义及其在整个林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宣传非公有制林业在造林绿化、发展经济、促进改革、保持稳定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使全社会形成共识,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营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

2、落实林业政策,为非公有制林业拓展空间。

制定优惠政策是非公有制林业巩固和发展的根本保证,认真落实林业政策是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推动林业产业化的动力源泉。要进一步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利用竞标拍卖、承包、租赁、返租倒包等形式,公开转让林地使用权,并制定保护林农权益的相关优惠政策,使林地使用权和活立木可依法流转、继承,确保经营者的利益不受侵害。

效益,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市场现状调研报告篇二十一

社区是社会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社区服务需求越来越多,社区服务受到空前关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的一些社会组织、治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城市社区是一种非简单地等同于行政区划的概念,它超脱了行政辖区的范围。

在如今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用到社区这个概念,也越来越涉及到了城市社区民主治理的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我国社区的状况及社区的治理模式。通过对城市社区管理的调查,有助于了解城市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城市社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活动简介。

(一)调查时间:20xx年2月24日。

(二)调查地点:洛阳市涧西区一些小区。

(三)调查对象:小区里的群众。

(四)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及网络文献调研。

(五)调查内容:当前居委会社区管理存在的问题。

本次调查是自己亲自到涧西区部分社区并对社区居委会的成员进行调查,发送问卷和询问其基层管理方面的一些工作,发现我市社区在不断发展中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调查城市社区现状和主要问题如下:

1、社区工作职能错位,社会管理精力不足。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政府职能转变密切相关。随着政府工作重心下移,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在社区设立机构,将原本由部门承担的工作转嫁给社区。“社区是个筐,啥都往里装”是目前社区承载量的真实写照。社区成为地方政府及其只能部门工作的承受层,操作面和落实层,疲于应付、不堪重负,影响了管理社区、服务居民、开发就业等重要职能的发挥。而地方政府和部门没有做到“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大量的义务劳动挤占了社区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精力,增加了社区经济上的负担。

2、社区服务功能缺位,社会管理工作不细。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依赖度越来越高。就我区的情况看,相当数量的社区服务规模、内容、档次不能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对社区服务认识上存在误区,把社区服务完全“市场化”,将社区服务看做发展街道福利的财源经济;另一方面,形同小“政府”的社区存在着“衣食住行无力管,升级达标使劲抓”的缺位、越位现象。

3、社区队伍素质偏低,社会管理能力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虽然已得到不断充实和加强,但从调查的所有社区干部看,初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9%。素质结构不够合理,居委“老大妈”式的人员占相当比例;有的社区工作者缺乏社区社会工作知识和自治能力;社区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仍然偏低,难以吸引专业人才加盟。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着社区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调查结果分析。

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

1、客观原因。随着城市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企业的离退职工、下岗职工越来越多,同时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流动人口增加。政府把更多的职能回归社区,越来越多的社会事务下沉到社会基层部门,考验着社区居委会的承接能力。

2、对社区居委会认识模糊。由于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各级干部对社区居委会的性质、职能、作用认识模糊,而对居民来说,居委会承担着大量的政府和行政性事务,很容易让他们混淆居委会的角色地位,因此,许多居民都不了解居委会的工作。

3、社区居委会和政府部门关系理论与现实的错位。现实中在政府与居委会之间没有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但是居委会的行政性倾向特别明显,政府对居委会工作事务的干预包括了从人员配备等重要事务到居委会日常琐碎的宽广范围。

4、工作超标超限,浮于表面。各级政府部门的检查接连不断,一些社区居委会天天忙于迎来送往,介绍经验。而各政府部门有时把工作进社区当作工作创新、上台阶的突破口,对社区居委会自身的承受能力估计过高,使社区居委会超标准超负荷工作。

5、工作方法不够科学。现在社区居委会简单重复的工作多、手工操作多、社区居委会人员大部分时间忙于填写报表、资料汇总等简单事务性工作,工作量虽然大效率却很低。有的居委会配备了多台电脑,但是会操作使用的只有2-3人,造成了办公资源的浪费,致使居委会的工作经常处于两难的窘境。

6、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不足。目前的社区居委会经费由街道办事处统筹安排,但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使得居委会受到资金不足的限制和制约,因此必须采取多渠道保证居委会业务经费。

四、建议和意见。

(一)社区治理社会化。

社区治理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具有自治性的社会治理活动,它体现了社区成员的意识,反映他们的需要,照顾他们的利益,并最终依靠他们的力量。多渠道解决社区居委会业务经费。一是社区居委会建立单独帐户并全面安排;二是要动员发动辖区单位资源共享、共建共驻;三是社区居委会采取多种形式拓宽社区服务领域,建立自身的便民利民社区服务组织;四是政府要加大社区业务经费的投入力度;五是努力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的待遇。

(二)社区治理专业化。

社区治理作为一种综合性治理,包括各种社会服务工作,具有较广的行业覆盖面。许多的业务操作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专业化治理将是社区治理的一大趋势。目前,许多街道正在探索社区治理专业化。如社区的“便民服务队”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碰到一些服务项目解决不了,社区干部的计算机操作达不到专业化,给办公自动化设置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相应采取了一些政策,组织20多名社区干部参加大学学习,提高其文化程度,对社区干部进行了计算机培训,招聘专业技术人员等等。这些措施和方法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三)社区治理法制化。

社区治理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治理者与被治理者存在着一系列的法律关系,要搞好社区治理,必须依法律为准绳,明确各方面的责、权、利,严格依法治理,才能体现社区治理的权威性,保持社区工作的协调性,这是社区治理的最基本手段。在日常工作中,他们坚持以社区内部入手,制定完善了一系列的治理制度,为社区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工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就目前而言,社区干部的职责,社区与物业,物业与业主,社区与居民的一些制度规范不完善,社区治理的法制化治理缺乏法律依据,造成一些工作的扯皮、推诿,这些都是今后社区需要解决的。

(四)加强协调性。

社区作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满足居民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载体,必须具备“利民”“便民”“乐民”等多项功能和与此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功能”体系,保证社区的组织机构和组织功能的协调发展。这也是社区组织治理的基本原则。通过调查学习,使我对社区也有了更深刻的熟悉,同时也熟悉到社区在社区稳定、环境改造、为民服务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

五、本次调查得出的结论。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加快社区建设是提升城市化水平的必然选择。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的地位和功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管理、服务和自治的任务日益繁重,现有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深化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改革,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迫切需要。城市社区自治程度的提高,社区工作对各行业、各专业人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适应社区自治管理和社区实际工作需要,社区的人才结构应该向着专业化、知识化、年轻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管理组织能力,只有这样的队伍才能为群众提高更满意、更优质的服务。

社区建设的目标之一,是要建设一个基于中国优秀传统之上的守望相助、尊老护幼、知理立德的现代文明社会,成为一个守望相助的共同体。”从目前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分析,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加强对社区的管理,而且还要确定社区管理的目标定位并使之成为现实,使社区变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新型社区。因此,应在实行自我管理的前提下,以社区居委会为依托,以发展社区服务为龙头,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宗旨,不断强化社区的组织、协调、凝聚职能,将社区建设成居民自治、管理工作有序、服务功能配套、治安状况良好、社区环境优美、居民和谐相处的新型社区。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47055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