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编写教案的前提是对教材内容的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为此教师需要进行详细的预习和复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这些教案经过精心设计,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自己的教案,提高教学效果。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颗钻石教案篇一
一、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板书课题)。
二、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地球上的生灵面临着死亡。此时动物们最需要的是(水),草木丛林最需要的是(水),人最需要的也是(水)。
(括号内生接答)。
三、讲授新课。
(一)学习2,3段。
1、师:此时水就意味着生命,意味着希望。为了生的希望,为了母亲的健康,一个小女孩在一天夜里手捧着水罐走出了家门,这一路上,发生了一些很奇妙的事,下面就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2,3段,把自己认为神奇的情节找出来,并想一想神奇在哪里。
2、交流。
一共是五次让学生自由交流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
(1)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生板书:一、空变满。
(2)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生板书:二、水未洒。
(3)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生板书:三、木变银(4)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生板书:四、银变金。
(5)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生板书:五、钻石水流。
(二)研读课文感受美好。
过渡:从这些变化中,我们深切地体会到,这是一个()的水罐?(板书神奇,有魔法)这个水罐为什么会发生神奇的变化呢?下面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这些神奇的变化发生前文中的人物做了什么事?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从哪些字、词或句子中感受到的?在你感受深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1、学生默读课文;四人小组进行讨论。
2、全班自由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读书。)。
b(不喝给妈妈)抓住“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语,“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体会小姑娘对亲人的爱。抓住“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小姑娘对妈妈的爱使水罐显示出了它的神奇。
c(不喝给小狗)小姑娘在母亲急需喝水,自己也渴得要命的情况下,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她对小动物的爱使水罐产生了神奇的变化。读出小狗的欢喜!
d(母亲让女儿)母亲为了孩子而放弃了喝水,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种伟大的母爱感动了天地,水罐再一次产生了神奇的变化。母亲的话应该比较慢,声音比较轻。
e(不喝给路人)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词语,体会小姑娘当时是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对路人的爱心。这里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词语,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小姑娘和她的母亲表现出的爱是无私的,是广博的。
(三)小结:水罐发生神奇变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咱们看,小姑娘把爱不仅给了亲人,还给了自然界里的一个小动物,甚至一个陌生人,唯独没有她自己,那这样的爱是又是什么样的爱呀?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2,3段,再次体会一下这种无私的,广博的爱吧。
(四)学习第4段。
师引读: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的爱心,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灵。
七颗钻石教案篇二
《七颗钻石》这篇童话讲述了一个小姑娘和她的母亲出于爱心,多次让水而感动上帝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下面,跟百分网小编一起来学习《七颗钻石》的优秀教案范文吧!
1、熟读课文,并能感情朗读课文。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学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对待生活。
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质。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让学生体会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使学生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和感染,.懂得爱心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只有爱,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一)设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钻石图片,板书钻石)
漂亮不漂亮?你想说什么?不光漂亮,它还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啊,它象征着纯洁和永恒啊。(板书:七颗钻石)齐读课题。
(三)读与悟第2段
教师过渡:小姑娘睡醒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1、请同学们读一读第二段。
2、指名提问。(小姑娘醒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3、齐读文中句子: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4、问题预设:此刻,小女孩心情如何?引导学生找文中“喜出望外”一词。
5、指名提问。(“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结合表情理解)
6、齐读。(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是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7、指名提问。(小姑娘得到水之后想到了什么?)
(她真想喝个够,但更想给生病的母亲喝,于是赶回家。)
(四)请同学们与同桌一起把故事读完,并拿出预习表格相互交流。
题次
小姑娘把水送给谁
水罐发生了什么变化
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变化
第一次
母亲
有了清澈新鲜的水
小姑娘孝顺之心
第二次
小狗
银罐
对小动物的爱心
第三次
母女互让
金罐
母女之间的爱
第四次
路人
七颗钻石和巨大水源
博大的爱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填写表格,并相机进行教学。(表格进行超链接,随学生回答进行学习。)
第一次神奇变化: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教师过渡语:多么神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银的。
(1)齐读。
(2)问题预设:为什么小狗要舔净?(回顾第一段,动物焦渴而死,让学生明白水的重要。)
(4)问题预设:如果小姑娘再不给它喝水,它会怎样?你体会到了什么?(水的珍贵)
(5)问题预设:如果是小猫、小羊、小鸡她会让水吗?(扩展小动物),说明小姑娘怎么样?(对动物有爱心。)
(6)让我们带着对动物的这份爱一起读一读。
(7)出示银水罐图片
第二次神奇变化:
课件内容:
母亲说:“我反正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她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教师过渡:小姑娘抱着银水罐回到家,看到妈妈是什么样子?
(1)个人读。
(2)评价(语气虚弱)(再读)
(3)问题预设:如果没有水母亲会怎么样?那她为什么不喝呢?他们让来让去说明什么?如果是爸爸、奶奶、哥哥,会让吗?这些都是小姑娘的什么人?(亲人)
教师过渡:是的,这就是亲情之爱。
(4)师范读:听!
(5)“一瞬间”是什么意思?再换词。
(6)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份亲情之爱(齐读)。
(7)出示金水罐
第三次神奇变化:
课件内容: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1)教师过渡:终于得到渴望已久的水,小女孩想喝水想到了什么程度?齐读(文中找: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学生圈出来。)
(2)“咽”字是多音字,教师带读。
咽喉(名词)
咽唾沫(动词)
(3)“唾沫”轻声词,师教读两遍。
(4)同学们,什么情况下你会咽唾沫?(联想饥渴感觉)
(5)指名读——评价——齐读
(6)问题预设:即使渴到那种程度,小姑娘还做了什么举动呢?
先填空,后齐读。
(10)所以奇迹发生了:齐读(这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11)展示钻石图片,教师过渡:钻石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石,它象征着纯洁和永恒的爱(板画爱心)就像小女孩钻石般的心。
(12)结合图片教师过渡:(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因为有了清澈又新鲜的水,小花( )。
(13)请两位同学说说自己写的句子。
(14)水对于大自然,对于我们来说多么珍贵啊!童话里还有一种力量更为珍贵,是什么?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感谢童话送给我们一份至善至美的爱,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15)全班起立,把手慢慢举起,齐读(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配乐)
同学们请坐,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永远地普照人间。《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会我们一个道理。希望同学们课后和你的小伙伴一起,多读一读自己喜爱的童话,它会送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七颗钻石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像。
2、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 “爱” 的博大。
具体课型:自主,协作,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
1、把你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找来,再读童话,感悟童话的特点。
2、开展一次以收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每人至少收集一则。
故事。
推荐资料:图书资源:《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
《王尔德童话》。
影视资源:《哈里波特》《妈妈再爱我一次》。
网络资源: 。
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仔细看,专注听,然后谈谈你的感受。(用课件“七颗钻石插入”《爱的奉献》音乐)。
2、朗读课文,并试着读出感情。
说说你喜欢这样的故事吗?为什么?
结合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能否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
(接着,就从童话富有想像并能阐述一定道理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3、想像创作:
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倒在地上睡着”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什么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4、探究阅读:《买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前夕。天气真冷,还下着雪,刮着北风。有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爸爸,冒着风雪去卖火柴。
“火柴,谁要火柴。”
她没有棉衣,穿着一条旧裙子,头上围着一条破头巾,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一个人理她。人们都在准备圣诞礼物,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小姑娘多可怜啊!她有许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个旧围裙里,手里拿着几根。
已经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她又饿又冻地向前走,雪花落在金黄的长发上。她走到一幢楼房的窗前,朝里张望。啊!屋里那棵圣诞树多漂亮啊,一位母亲正和两个孩子在玩耍,那孩子该多幸福啊,桌子上还点着许多彩色的蜡烛,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她最喜欢那些红色的蜡烛,在桌上格外显眼。
看到这里,小女孩想起了她的祖母和妈妈,她们最疼爱她,可是,她们都去世了,想着想着,小女孩哭了。
哭着哭着,她又走上了大街,突然,“轰隆”一声,一辆马车经过,差一点将她撞倒。马车飞一样跑过去了,小女孩的身上沾满了泥水,而且拖鞋也丢了,她只好赤着脚,在雪地里喊着:
“火柴,谁要火柴。”
夜幕已经降临,小女孩的脚已冻得发红发青。大街上到处都是烤鹅肉的香味。
“啊,有钱的人家准备过节了。”
她实在走不动了,疲乏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家里而且也很冷,风可以从许多地方刮进屋子里来。她冻得发抖,她需要温暖,哪怕有一根火柴的光和热也好。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太冷了。她决定划着一根火柴,让它燃烧。
“哧!” 。
火柴燃烧了,象一杂温暖、光明的火焰,小女孩觉得象坐在火炉旁一样。火烧得那么欢,那么暖,那么美!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小女孩刚刚伸出她一双脚,打算暖和一下时,火焰忽然熄灭了。火炉也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中只有烧过的火柴。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发出了光。墙上有亮光照着的那块地方突然变得透明,象一片薄纱,她可以看到房间里的东西,有馅饼,有烤鹅,更有趣是的,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出来了,它的背上插着刀*,正在地上走着呢,一直向小女孩走过来。她伸出手去,火柴又熄灭了,她摸到的是冰冷的墙壁。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变成一朵粉红色的光焰。她发现自己坐在一棵美丽的圣诞树下,比中午见到的那棵圣诞树还要大,还要美丽。它的树枝上有几千只蜡烛。小女孩把双手伸过去,火柴又熄灭了。几千只蜡烛都变成了明亮的星星。这些星星中有一颗落下来,在天空中划出一条长长的亮光。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啊,火光中出现了她日日夜夜思念的老祖母,她扑进老祖母的怀抱。
于是,小女孩把剩下的火柴全划着了,因为她非常想把祖母留住。
火柴发出更加强烈的光芒,照得周围比白天还要明亮,祖母是那样慈祥,她把小女孩抱起来了,她们在光明和幸福中飞走了。越飞越高,真的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的地方。
新年的早晨,人们看到小女孩仍坐在墙角里,她双颊通红,脸上带着幸福的微笑。可是,她已经死了,冻死在圣诞节的夜晚,她手里仍握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
探究:两篇文章的结尾给你什么启示,如果安徒生生活在今天,他还会这么写吗?
5、语文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下列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推选出代表作全班交流。 。
一、关爱每个伙伴。
二、同在一片蓝天下。
报刊上,不时有关于伟人、英雄、成功者业绩的报道;荧屏上,经常闪现各种明星的身影。你能否把目光从报刊、荧屏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摆小摊的、扫大街的、捡破烂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建议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然后全班或分组交流,每人说说自己的观察所得与感受。
三、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请关心最近媒体的报道:某地有个孩子因天灾人祸而失学,某人因意外事故而落下终身残疾,某人突然患上重病却缺少医疗费用……全班分组讨论一下,我们应该采取哪些行动?应该怎样帮助他们?然后大家行动起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6、小结:让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7、拓展作业:
(1)让学生以“爱”为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联想,创作一则童话。
(2)阅读童话,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经过加工,讲给你的弟弟和妹妹听。
指导思想:
3、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改的核心,课上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充分发展。
根据信息时代的特点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内容,其设计思路是:
(1)以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的大语文观为基本理念;
(2)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法;
(3)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为目标;
(4)以引导学生感悟 “爱”这种博大的感情,陶冶自己的情操为契机。
本课教学特点:
(1)以读为本,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2)培养新一代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能力。
(3)想像创作旨在强化个性体验,感受性阅读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能力。
(4)探究阅读试图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领悟“爱”的内涵。
(5)语文活动设计体现语文学习的活动性、开放性、体验性、创造性,并渗透了人文因素。
七颗钻石教案篇四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将一讲它的动人故事。
七颗钻石教案篇五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9课《七颗钻石》。
【教材理解】。
本课位于本册教材的第五单元,主题为“可贵的亲情、友情”,本组教材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意在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感受“爱与真情”的同时,能够行动起来,在生活中深入体验这种感情,学会表达自己的爱,懂得关心别人。课文《七颗钻石》是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一篇童话。讲述了一次地球上发生大旱灾。一个小姑娘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发生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童话虽短,含意却深厚。从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是体会小姑娘美好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围绕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本课的教材特点,结合综合性学习活动。我计划安排两课时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精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初步感受文本蕴含的教育意义。
第二课时正确认读、书写本课生字词语,回顾全文,复述故事,拓展延伸,了解综合性学习开展情况,做阶段性小结。今天我着重讲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中年级学生的具体要求,结合本组教材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制订为: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等方式,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通过想象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
3、结合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这也是本课时教学的重点。
【教法学法】。
1、情境法。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教学流程】。
本课时教我学以水罐变化为明“线”,以爱的层次为暗“情”,表现爱的伟大、爱的力量,并设计五个板块:激趣导入,初步接触文本。来实现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1、激趣导入,初步接触文本。2、深入解读,体会神奇变化。3、反顾整体,体会爱的力量。
第一版块,激趣导入,初步接触文本。
第一步,屏幕出示旱灾图片。让学生说说,看了这些图片,想一想此时此刻人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水。我再讲述:《七颗钻石》讲的是,在大旱灾是,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喝的`故事。那么在找水的途中,都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这一环节的设计理念是:孩子的内心充满了好奇,这种导入正好是满足了小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把孩子们从文本中寻找答案的热情激发出来。
第二步是初读感知。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或问同桌,在学生充分自学后,再指名读课文。
第三步,以问题:“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通过学生回答,导出课文明线(板书:空木—水木—银—金—钻石、水流、星星)。
第二版块,深入解读,体会神奇变化。
第二至第五段是课文的重点。所以我在第一版块的基础上,然后抓住“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神奇的变化”这一问题展开课文的解读,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然后分四个环节交流:。
第一环节: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
第二步,在学生交流过程中理解喜出望外。然后知道读出这种喜出望外心情?
第三步,交流小姑娘哪让你感动?你能带着感情朗读出来吗?
第四步,创造性想象:水从哪来?为什么得到了水?意图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第二环节,木水罐—银水罐。
第二步,想象:小狗之前什么样,后来他又欢喜什么?
第三步,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第三环节,银水罐——金水罐。
第一步,(课件出示句子: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已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第二步,联系生活经验和系上下文想象妈妈当时是什么样子,心里又在想些什么?学生体会出这位母亲病、渴交加,濒临死亡,可她的心还在牵挂女儿,宁死也要把水给女儿喝。充分朗读这句话,感受这份母爱如金,银罐变金。
第三步,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第四环节,金水罐——钻石、水流、星星。
如果学生体会不出,就引导学生对比。因为小姑娘的为妈妈四处找水,终于得到一罐水;因为关爱小狗这条生命,给了它一点水,木罐变成银的;因为妈妈宁死也要把水给女儿,银罐变成金的;每次爱的付出层次都在提升。这个人不是……,这件事不是……,这个人对我……,这件事对我……,可我(小姑娘)却把爱给了送给这个过路人,这种爱广博而无私,层次最高。这种爱堪比钻石,最终化为星星,永照人间。
第三版块,反顾整体,体会爱的力量。
第一步,我会对课文做个小结:正因为爱,让小姑娘不但为母亲找到了水,而且也为全世界找到了水,让我们来看看找水后的情景。我们来齐读最后一段,那七颗——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北斗七星。
第二步,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充满爱心的故事,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它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再读感受语言,有助于增强语感、发展语言,并且能够产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返顾整体自读课文,对于理解课文蕴涵的深层思想感情有很大的帮助。
【板书设计】。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此板书,展现了文章内容,展示了文章叙述顺序,同时也突出了中心,反映了课题。通过词语的内在关系,深化了学生对文本的认识,这既是儿童的发现,也是教师对教材的理解。
爱爱爱博爱。
木、空——水——银——金——水流、钻石、星星。
【学习效果】。
这节课使学生感受、感知、感悟到了爱的力量,使学生看到了爱能创造奇迹。这种感悟撞击着孩子们的心灵,必将使孩子心中“用爱心对待生活”的花蕾绽放。
本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学生通过水罐由“木、空——水——银——金——水流、钻石、星星”缺一不可、层层递进的关系体会到爱的力量会因爱的层次的提升而不断壮大。
2、注重学生的想象,珍视他们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七颗钻石教案篇六
钦北区新棠镇中黄充良。
教学设想: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的个性特征,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制定教学目标,用自主、合作、平等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以教材为本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发展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童话作品的教育意义,体会博大无私的爱,陶冶情操。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概括和想象联想的能力。
重点要求:1、体会文章的主旨。
2、想象方法的运用。
难点突破:利用丰富的想象构思课文结尾。
方法运用:朗读讨论想象。
时间安排: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思维导航[听、说训练]。
(简述大熊座和小熊座来历:卡力斯托、狩猎女神、宙斯、阿卡斯、赫拉、狗熊、打猎、相认、升天。)。
可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利用想象的翅膀,带给我们另一个美丽而又感人的故事,他重新阐述了大熊座的来历。今天我们一起去感受吧。
二、自读课文[读―探究训练]。
1.要求放声朗读,读准生字词。
(干涸、一瞬间、唾沫、清澈、咽)。
2.课文一共分几段?请一俩位同学朗读来表现一下自己才华,怎么样?
(简评朗读情况)。
3.请你再认真默读课文,你有什么问题想问,把它写出来。
(分组讨论派代表提出来)。
4.预设学生问题:
a.为什么水罐里装满水?
b.为什么水没有洒?
c.为什么水罐变成银?
d.为什么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e为什么水罐里会跳出七颗钻石?会变成水流?(主要问题――表扬)。
f.为什么水罐会发生神奇的变化?(主旨――引入探讨)。
三、探讨课文[知识―方法训练]。
为母亲找水,对母亲的`爱。真是孝顺啊!
2.小姑娘得到水后,心情怎么样?你是怎样理解“喜出望外”这个词?
因为有了水,母亲有救了。
3.小姑娘,你干吗那么匆匆忙忙,以至绊倒啊?[角色转换]。
急着为母亲送水啊!
小姑娘找到水后真想喝个够,但她――后来居上没有喝。她的孝心感动了老天爷。
5.明明是木头的水罐又怎么会变成银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谁能解开这个迷?自己舍不得喝却给了小狗。小姑娘不但爱母亲,也用诚挚的爱心对待小动物――爱心如银。
[启发想象和联想]:哀求――感谢。
7.讲述:小姑娘把水送到母亲跟前,病得快要死的母亲却把水让给小姑娘,母亲对女儿的爱心使水罐由银的又变成金的――爱心如金啊!
8、后来水给了谁?
小姑娘把水送给了一个毫不相干的过路人,爱心如钻石般珍贵!使水罐跳出七颗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可以说爱心――生命之泉,就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齐读最后一段,交流体会这个句子表达美好的愿望。)。
9.小结点题。(播放《爱的奉献》)。
四、探究练习[写―技能训练]。
1.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发挥联想说说梦中的情景。
[好梦:找到水----欢乐噩梦:找不到水-----悲惨]只要合理均可,有奇思妙想的更应大力表扬。
2.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在课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拓展训练]。
内容设计:
七颗钻石教案篇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课文蕴含的丰富想象力。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布置作业。
1.运用丰富的想象,给水罐的变化再加上一个神奇的情节。
2.完成《学习指导》中该课的内容。
七颗钻石教案篇八
教材理解:
《七颗钻石》是19世纪俄国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一篇关心青少年教育问题的童话。
课文首先写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地球上的一次大旱灾,使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使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突出了水在当时的重要性;然后写小姑娘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随着一次次让水,水罐也一次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它们升上天空,变成大熊星座。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童话内容,在了解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明白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难点:
1、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2、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具准备:字卡、句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人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什么神话故事?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讲关于它的动人传说。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课文,及时正音。
3、交流预习情况,说说对词语的理解。
旱灾:由于长期干旱缺水造成作物枯死或大量减产的灾害。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了。
焦渴:非常干渴。
喜出望外:非常高兴。
唾沫:口水。
4、默读课文,说说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第一次:小姑娘找不到水累倒了,醒来时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的水。
第二次: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第三次: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第四次:水罐里变出了七颗大钻石和一股巨大的水流。
三、再读课文,体会水的重要性。
1、小姑娘是在什么情况下找水的?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内容。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非常缺水?读课文,找出句子读一读。
理解干涸、干枯、焦渴。
3、感情朗读这些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水能救命……)。
四、三读课文,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变化的过程。
1、在这么缺水的情况下,小姑娘出来找水,她的水罐第一次是怎么变化的?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
2、第二次又是怎样发生变化的?作者怎样写出了变化的过程?读一读,自己体会感悟。
3、课文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三次变化的过程呢?
4、请你找一找第四次变化的过程,自己读一读。
五、通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准词语:
2、交流:“球、枯、狗、银、讨、沫”左窄右宽,“旱、灾”上紧下松。“沫”字右半部分上横比下横长,“旱”字下半部分的上横比下横短。
3、书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么神奇的变化呢?我们继续来学习感人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1、回忆一下,这只水罐在故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2、是什么魔力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变化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童话故事,找找原因吧!
二、品读探究,体会思想。
(一)体会小姑娘的孝心。
1、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好好读读第一次变化的过程,看看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交流。
3、出示第一、二两句话。
(1)这时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你能带着这样的心情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吗?指导练读。
4、当她醒来时,水罐里却装满了清亮清亮的水。猜猜看,水罐里为什么会有水呢?学生自由想象回答。
5、小姑娘对妈妈的这片孝心,使她拥有了这一罐清亮的水,这时小姑娘的心情又如何?(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的句子)。
(1)“喜出望外”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喜出望外?
(2)这一句中用了一对关联词,能找出来吗?(一……就……)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3)谁能把这句话读好?学生练读。
6、小结。看,就是这样一个小姑娘,为了母亲忍住了干渴,多么爱妈妈,多么孝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部分内容,要读出小姑娘对妈妈的孝心。
(二)体会小姑娘的善心。
1、读第二次变化的过程。
2、你体会到了什么?
出示句子: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讨论:
(1)小姑娘只倒一点水在手掌里,对小狗太小气了吧?
(2)小狗为什么变得欢喜起来?
3、是什么使木水罐变成了银水罐?
4、小结:小姑娘不但爱自己的母亲,还用爱心来对待小动物,这银水罐多么像小姑娘那颗晶莹美丽的爱心呀!
(三)体会妈妈的慈爱。
1、第三次是怎么变化的呢?请同学们轻声地读一读,读完后可以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听。
2、交流体会。
3、谁愿意来读读母亲的话,指导朗读。
4、小结:母爱真伟大!是母爱的力量把银水罐变成了金的!这金光闪闪的水罐多么像母亲对孩子金子般的爱呀!
(四)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1、水罐又一次发生了变化,请你读读第四次变化的过程。
2、小姑娘接过妈妈手里的水罐,她再也忍不住了,就在她想凑上水罐喝水时,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又是怎么做的呢?读出课文中相关的内容。
出示: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过路人。
3、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
4、小姑娘是多么无私,她的心灵是多么美好,她有着钻石般闪亮的爱心。这时突然从水罐里面跳出了——接着从里面——(引读)。
5、出示北斗七星,播放音乐。
6、课文开头是一片荒芜的旱灾景象,试想,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变化呢?自己说给自己听,然后再写下来。
7、交流所写内容。
三、总结升华。
1、小姑娘的爱心感动了上天,更感动了我们,让我们心怀这颗爱心一起来重温这个美丽而感人的童话故事吧!学生感情朗读。
2、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多么像小姑娘美好的心灵,她像钻石一样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照亮了我们每个人的心扉。让我们像文中的这位小姑娘一样,从小拥有一颗孝心,一颗善心,一颗爱心,愿这颗颗爱心永远像钻石那样闪亮,像星星那样璀璨!
五、板书设计。
空 满银金。
孝 善 慈。
爱
七颗钻石教案篇九
《七颗钻石》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撰写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的感人故事。文章想象奇特,情节感人,能给人深刻启示。
1、正确默写“钻石、旱灾、干枯、赶紧、喜出望外”等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爱的真诚及爱的神奇功效,从中受到感染、教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水罐发生的变化,发现规律和原因。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
一、谈话过渡,引出本文课题。
1、板书繁体“爱”字,感知意思。
教师简单小结:爱是神奇的,爱的力量是巨大的;爱可以创造奇迹,爱可以使世界变得更美好!
2、过渡导入;让我们再次走进《七颗钻石》的童话世界,用心感受“爱心”故事。
二、检查指导,整体感知课文。
1、听写词语:生生互评。
旱灾干枯喜出望外赶紧。
2、复述课文内容,理出故事情节。
师生交流,理出故事情节: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水罐发生了几次变化?
板书:空、有水、银、金、钻石、星座。
3、默读课文,动笔圈画,思考问题:
(1)水罐每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这些变化?
(2)课文哪些地方感人?最能触动你心灵的语句是哪些?
三。精读1-2自然段,初感水罐神奇。
1、指名读第二段:体会文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交流阅读感受,引导学生抓住文中关键句展开读书活动。
(1)、“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去。”
2、引导读第一段:想象小姑娘找水的艰难。
(1)、比较干涸与干枯(可以让学生举例或出示图片比较辨析);明白从三个方面写了旱灾的严重。(多媒体课件演示旱灾画面)教师介绍七颗钻石这个故事发生的背景。
(2)、引导想象体会:小姑娘曾去过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困难?(教师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体会小姑娘找水的艰*。)。
3、启发感悟神奇:理解水罐神奇的变化。
(1)、过渡引入:这真是个神奇的水罐,在小姑娘最需要水的时候装满了水。指导朗读水罐发生变化的语句,读出神奇的味道。
(2)、找到水以后,小姑娘的心情如何?理解成语“喜出望外”(遇到出乎预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感悟小姑娘对妈妈的一片“孝心”。
4、指导表情朗读:感悟小姑娘的孝心。
指名读;范读;学生练读;配乐齐读。
四、品读3-5自然段,感悟母女博爱。
1、自由朗读课文,寻找爱的足迹。
思考:水罐又发生了哪些神奇的变化?认真读读刚才画出的句子,从中你感悟到什么?
2、集体交流,体会重点语句。(逐段进行)。
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水,小*把它*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
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
(1)想象小姑娘让水的情景,表情朗读相关课文。
(2)重点研读母亲的话语,交流感受。
(3)选择最让你感动的一句,有感情地朗读。
3、指导朗读,再悟爱的真谛。
五、拓展延伸,让爱再度升华。
1、引导续写:围绕“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想象清泉出现以后,给小姑娘家庭或灾区人们带来的变化写一段话。
2、归纳小结:是什么原因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变化?揭示变化的规律。
3、配乐表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作业超市(请同学们从下面自选习题,课后完成)。
1、爱讲故事的你,讲一讲这个故事;
2、爱写作的你,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3、爱积累的你,收集爱的故事、诗歌和歌曲。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想像的作用,并试着在阅读和写作中运用想像。
2、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的想像力,感悟“爱”的博大。
具体课型:自主,协作,探究学习。
课前准备:
1、把你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找来,再读童话,感悟童话的特点。
2、开展一次以收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阅读活动,每人至少收集一则。
故事。
推荐资料:图书资源:《爱的教育》《安徒生童话故事集》《格林童话》。
《王尔德童话》。
影视资源:《哈里波特》《妈妈再爱我一次》。
网络资源:
教学过程:
1、导语:同学们仔细看,专注听,然后谈谈你的感受。(用课件“七颗钻石插入”《爱的奉献》音乐)。
2、朗读课文,并试着读出感情。
说说你喜欢这样的故事吗?为什么?
结合以前读过的童话故事,能否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
(接着,就从童话富有想像并能阐述一定道理入手进行深入研究)。
3、想像创作:
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倒在地上睡着”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什么梦呢?发挥你的想像说说梦中的情景。
4、探究阅读:《买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
圣诞节前夕。天气真冷,还下着雪,刮着北风。有位失去母亲的小女孩,为了养活生病的爸爸,冒着风雪去卖火柴。
“火柴,谁要火柴。”
她没有棉衣,穿着一条旧裙子,头上围着一条破头巾,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她沿街叫卖,可是没有一个人理她。人们都在准备圣诞礼物,高高兴兴,欢欢喜喜,小姑娘多可怜啊!她有许多火柴,全部都包在一个旧围裙里,手里拿着几根。
已经中午了,她一根火柴也没卖掉。她又饿又冻地向前走,雪花落在金黄的长发上。她走到一幢楼房的.窗前,朝里张望。啊!屋里那棵圣诞树多漂亮啊,一位母亲正和两个孩子在玩耍,那孩子该多幸福啊,桌子上还点着许多彩色的蜡烛,有红的、黄的、绿的、白的,她最喜欢那些红色的蜡烛,在桌上格外显眼。
看到这里,小女孩想起了她的祖母和妈妈,她们最疼爱她,可是,她们都去世了,想着想着,小女孩哭了。
哭着哭着,她又走上了大街,突然,“轰隆”一声,一辆马车经过,差一点将她撞倒。马车飞一样跑过去了,小女孩的身上沾满了泥水,而且拖鞋也丢了,她只好赤着脚,在雪地里喊着:
“火柴,谁要火柴。”
夜幕已经降临,小女孩的脚已冻得发红发青。大街上到处都是烤鹅肉的香味。
“啊,有钱的人家准备过节了。”
她实在走不动了,疲乏地缩在一个墙角里。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家里而且也很冷,风可以从许多地方刮进屋子里来。她冻得发抖,她需要温暖,哪怕有一根火柴的光和热也好。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太冷了。她决定划着一根火柴,让它燃烧。
“哧!”
火柴燃烧了,象一杂温暖、光明的火焰,小女孩觉得象坐在火炉旁一样。火烧得那么欢,那么暖,那么美!这是怎么回事呢?当小女孩刚刚伸出她一双脚,打算暖和一下时,火焰忽然熄灭了。火炉也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中只有烧过的火柴。
她又划了一根火柴,火柴燃烧起来,发出了光。墙上有亮光照着的那块地方突然变得透明,象一片薄纱,她可以看到房间里的东西,有馅饼,有烤鹅,更有趣是的,这只烤鹅从盘子里跳出来了,它的背上插着刀叉,正在地上走着呢,一直向小女孩走过来。她伸出手去,火柴又熄灭了,她摸到的是冰冷的墙壁。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一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做简单说明。
(学生:三次爱心行动;动词等。)。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
3、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4、体会下面句子表达了怎样美好的愿望?
“那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6、闭上眼睛试想,如果没有爱心行动,世界会变得怎样?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二
长大到现在读过不少关于爱的文章,有的把爱写得热烈温暖;有的写得感人至深。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永久铭刻在我心中,让我喜爱,令我感动,更给我深深震撼的文章一一《天堂回信》。
它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一篇真实的故事一一我读了,读完以后,泪流满面……。
那是一个关于收到“天堂回信”的小女孩的故事。
6岁的美国女孩凯瑟琳失去了父亲,年幼的她始终沉浸在失去父亲的悲痛与父亲还在的幻想之中,无法自拔。父亲生日那天,她突发奇想用气球向天堂寄信,给父亲送去生日祝愿,还希望父亲在几星期后她6岁生日那天寄礼物给她。
她将一个画着美人鱼图案的气球与一封信一同放飞长空……。
我想你一定认为向天堂寄信的举动再荒谬不过了:人死了是不能复活的,更不存在什么天堂,当然,死人是不能寄信的。可这一切,奇迹般的发生在了6岁的美国女孩凯瑟琳身上。
冬日的清晨,在加拿大北部的爱德华王子岛上,守林人麦金农同往常一样出门工作,但这一天他没有去守林,而突然决定去附近的美人鱼湖畔散步。他发现了气球,并将它带回家。当麦金农夫妇看了信后都感慨不已:气球只花了几天就飘了这么远,来到美人鱼湖畔。我们命中注定要帮这个小女孩的。
他们写了回信,就这样凯瑟琳在生日那天收到了来自天堂的回信,她的愿望实现了。
当麦金农夫妇在美人鱼湖畔发现气球的那一刻;当他们决定写回信的那一刻,就是奇迹发生的那一刻。试想一下,即使气球被发现了,可发现它的人冷酷麻木,予于不屑,凯瑟琳会在生日那天实现愿望吗?那么这奇迹,就是爱的奇迹。是麦金农夫妇用怜悯与关爱,更是一种责任为凯瑟琳实现了愿望,为她创造了奇迹。
气球从遥远的美国飘到加拿大;印着美人鱼图案的气球飘到了美人鱼湖畔;守林人又突然决定去那儿散步,一切都那么巧合。的确,我们不否认,这是奇迹,可更重要的,是人类的爱,是这种爱在支撑奇迹的发生。
我们是否时常感叹命运的平凡?是否认为奇迹永远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那么,我们是否自我反省过,关于爱,它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其实每一次的关心,每一次对他人真诚的微笑,每一次我们伸出温暖的双手准备帮助他人时,我们就是在创造一种奇迹,一种爱的奇迹。不论奇迹的大小,那种接受未知的体贴与关爱的感觉,就如同在感受奇迹的发生。
如果你相信奇迹,你相信天堂的回信,你相信爱是最伟大的,它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而到来,那么一一就多付诸一些爱吧,使生命充满奇迹,让每一天,都有收到天堂回信的感动与喜悦!
这就是《天堂回信》教育我的,它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选自。
爱
爱是什么?
爱是付出,不求回报。
爱是什么?
爱是坚强,不会软弱。
爱是什么?
爱是伟大,绝不渺小。
爱是什么?
爱充满世界,
永远在我们的身边围绕。
——摘自。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几年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基础。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
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一代文学巨匠走完其人生旅程。
在北方天空有七颗较亮的星,在空中排成勺子形状,人们通常叫它“北斗七星”。
我国民间流传着一个关于北斗七星的神话故事。唐代有位著名的天文学家一行和尚(名张遂),小时候家里非常穷,邻居王姥姥常救济他,因此一行时常想报答她。后来,王姥姥的儿子因误伤人命进了监狱,王姥姥向一行求救,一行便命人取一大瓮,待黄昏后放到一废园内,晚上就有七只动物跑来,进入瓮内。第二天,唐玄宗急召一行询问:“北斗七星不见了,是何征兆?”一行回答说:“这是上天在警示你呀!若做好事,则可禳解。最大的好事,莫过于大赦天下。”玄宗接受了一行的建议,宣布大赦,王姥姥的儿子也就出狱了。当晚,玄宗得到报告说,北斗有一星重现,过了七天北斗七星相继重现天空。
古代的希腊人却没有把这七颗亮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星座,它们是把七颗及周围的一些暗星,加在一起,组成一个星座,并形象地命名为“大熊星座”。北斗七星的斗柄仅相当于熊的长尾巴,斗魁相当于熊的腹部,熊的头部和脚部的星,都是由一些暗星构成的。
在古希腊,流传着一个关于大熊与小熊星座的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相传,雅克迪亚国中,有一位美貌非凡的卡莉斯朵姑娘。远近各国王孙公子,竞献殷勤,都希望得到她的垂青。这件事引起了神后朱娜的嫉妒,便使用法术把这位如花美女变成一头狰狞丑陋的大熊。这样,美丽的卡莉斯朵只得在深山老林里过着凄凉的生活。
卡莉斯朵曾被天神宙斯欺辱过,生下一名男孩,名叫阿卡斯。十多年后,阿卡斯已成为一位英俊、勇敢的青年猎手。一天他在山上打猎,忽然有一只大熊出现在眼前,他并不知这只大熊就是自己的母亲,于是拔弓准备射箭,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被天神宙斯发现,以为他蓄意谋杀母亲,立即使法术把阿卡斯变成一只小熊,使他们母子成为同类,得以相聚。后来,天神又把大熊与小熊升入天界,固而有了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
大熊座中较亮的星有七颗,即北斗七星。其中又以玉衡最亮,亮度近一等星。另外五颗全是二等星,第七颗天权为三等星,在北斗七星中最暗弱。
如果你在晴朗的夜晚,迷失了方向,找到了北极星,就找到了北方。因为北极星即小熊星座,离北天极不到一度。北斗七星也因此获得了“指路明灯”的尊称。
美丽的大熊星座,从日落到天明,不停地围绕着北天极划圆圈,它一年四季都高挂在北方的天空上,俯视着人间,陪伴着我们。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三
1、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2、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凭借对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朗读感悟,体会文中小姑娘善良、美好的心灵。
难点: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过程:
一、浏览课文,回顾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想想水罐发生了哪几次变化?
板书空水罐装满水银金罐钻石。
二、深入课文,感悟内容。
(一)感受缺水。
1这个故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呢?请你们读读第一段。
2哪些词语看出大旱灾的严重。
3、理解词语干涸、焦渴而死。
4、再读,感受旱灾的严重性。
(二)体会变化。
第一次变化,感受孝心。
2、出示“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a自由读。自己读读这个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
出示:我来到,但是。2名。
3、你觉得是什么使空水罐装满水的呢?
4、出示“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读出喜出望外。
第二、三次变化,感受爱心、母爱。
1、水罐又是在什么情况下变成银的.了?请你也划出有关的句子。
出示: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体会小姑娘的爱心。
2、出示:第一段、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往手掌里倒了一点儿水,小狗把它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
3、正因为小姑娘对小狗的关爱,木罐变银的了,那银罐又怎么变金的呢?听老师来讲这段故事。
同学们,水罐为什么会变成金的呢?
第四五次变化,感受爱的无私。
是什么使水罐又发生神奇的变化?
2、出示: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
a齐读。
b朗读感受小姑娘的渴和她的无私。
3、读中再次体会。出示: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口水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
4、感受地球又重新焕发了新的生机。
(三)感情升华。
同学们,是什么使水罐发生了一次又一次的神奇变化。板书爱边说边画爱心。
小姑娘的心灵就像钻石一般闪亮,像钻石一样珍贵。
三、情感延伸小练笔。
1这水罐的变化多么神奇呀,童话故事多么精彩呀。
课件出示变星星。
2请同学们,拿出笔,尽情地想像,
3反馈。
四、总结。
五、板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四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
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3.随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播放课件)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启发学生尽可能地展开各种想象,并说明理由。如,她会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然后再给自己的亲人喝;她会跑回家去,赶紧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同学们的猜想都有道理,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可以派出代表拿生词卡片当小老师教读全班同学,或组员接读课文,或请老师和其他同学指定一生读某个自然段)。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读读写写。
焦渴而死清澈新鲜劳累竟然哀伤舔水反正。
涌出喜出望外匆匆忙忙递给忍住凑上去咽唾沫。
续编故事。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随文阅读。
比较一下这篇文章和课文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引导学生阅读“综合性学习提示”内容,小组交流开展活动情况。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及概括能力;。
2.激发学生的想象及联想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重点:(1)学习人物的优秀品质,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2)学会运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2﹑难点:利用丰富的想象写作.
3﹑课型:自读﹑讨论﹑合作﹑探究.
4﹑方法:指导学生:听---议---想---写(含续写故事).
5﹑素材准备(教具):收录机﹑朗读磁带﹑生字卡片﹑自制挂图.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童话故事导入。
1﹑故事(略)。
2﹑老师讲的这个故事还不够生动,下面请听俄国老人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在他的《七颗钻石》里为我们讲述的动人的童话故事吧!(板题)。
(二)分工朗读课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
1﹑分工:男生读首段;女生读尾段;课代表读第三自然段;老师读第二自然段.比一比,谁读得好!
2﹑朗读﹑评议.
3﹑听录音朗读.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5﹑整体感知:。
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的内容呢?
明确: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母亲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最后水罐神奇地变成七颗星.
(三)探究。
1﹑自渎课文思考:(采用:批批﹑画画﹑点点的方法做上记号),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思考题.
2﹑分组讨论思考题:(过程略)。
3﹑交流讨论结果:。
(1)小姑娘累倒在草地上,为什么她醒来时,水罐里竟装满了水?
明确:小姑娘舍己救人,她对母亲的孝心和爱心感动了上帝,从而体现出爱的神奇力量.
(2)小姑娘的爱心在文中共有几处体现?童话中仅仅是小姑娘一人有爱心吗?
明确:a﹑为母亲找水 b﹑用水救狗 c﹑给路人水喝.
生命垂危的母亲在最后关头却不肯喝水,把水让给小姑娘喝,这里体现了母亲对儿女的爱心.
(3)爱心行为处处可见,在我班里曾发生过哪些动人的故事?请讲给大家听听!
明确:老师与学生 同学与同学。
(4)你认为文中的小姑粮是怎样的人?你能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吗?(边交流.边朗读)。
(5)故事的结尾耐人寻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美好愿望?
明确:爱得力量是神奇的,作者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6)爱得力量是巨大而神奇的,这种神奇性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或: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
明确:通过水罐的几次变化表现出来的[板书],那么,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呢?(见板书设计)。
(四)实践活动。
1﹑交流并积累。
(1)大家在平时的学习中收集了哪些有关爱心行为方面的格言﹑警句?讲一讲,让大家一起分享.
2﹑仿写句子。
例:爱心如妈妈亲切的抚摸;。
爱心如朋友。
爱心如同桌。
(五)总结:。
列夫·托尔斯泰由天空中的七颗(北斗)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为我们讲述了一位姑娘的母亲出于爱心而让出了如生命般珍贵的水,她们的爱心升腾到空中,幻化成普照大地钻石般夺目的星座,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愿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
(六)拓展延伸:。
1﹑请你为课文续写故事结尾.
2﹑课后习题三(任选一题完成)。
(七)合唱(或放磁带)《让世界充满爱》。
(八)板书设计(略)。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六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
3、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巨大力量,培养学生有爱心、同情心、善良的高尚品质。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是“爱心”使水罐发生了一次次神奇的变化。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回顾上节课说一说:课文主要写谁做什么呢?(一个小姑娘为生病1。
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事.)。
2、找水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把她找水的句子用--画出来。
(1)好,我们品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现在我们请同学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从哪些句子中的词语中体现出来。
(2)说说。
3、既然我们说找水这么困难,她为什么还要去找水?从这里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学习3——7段:
1、学习三至七自然段.(完成下列表格)。
2、学习收获.
四、朗读课文,回归课文整体。
1、默读全文,思考:水罐为什么会一次次发生变化?(原因在于她不仅深深爱着母亲,同时还爱着小动物,爱着受苦的人。所以。。。)。
2、对比1自然段想象: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清澈的水流,大地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七
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干渴而死。
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的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带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快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个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巨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八
1、能正确读出“唾沫、焦渴、喜出望外”等10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
【教学重点】体会水的重要性和小姑娘的孝心。
【教学难点】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
【教学流程】。
课前谈话:
师:今天,肖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想看看吗?
(出示图片,音乐)一些学生常见的经典童话故事画面:《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师:知道这个故事吗?(让学生一起说说故事的题目)。
师:这些都是——童话故事(生)。
喜欢吗?为什么喜欢呢?(生自由说:生动、有趣、精彩、吸引人……)。
师:是呀,童话就是这样的生动、有趣、精彩、吸引人,难怪大家都这么喜欢。你们知道吗,童话富有丰富的想像,特别的神奇,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往往可以在童话中自然而然地发生。
板书:神奇。
师:今天,再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1、出示课题(板书,课件),指名读。
2、师:小朋友,对钻石,你有所了解吗?
生自由说:钻石是闪闪发亮的,非常珍贵的,稀有的,很美好的东西……。
师:是啊,钻石就是这样一种美好的东西,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读课题——《七颗钻石》。
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让我们赶快去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学生自主阅读、思考)。
2、检查字词,随机正音:
师:你能读好这些词语吗?
凑 咽 干涸 干枯 焦渴 大旱灾 绊倒 。
唾沫 一瞬间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清澈新鲜。
(自由读——指名4人读,随机正音(关注唾沫)——谁做小老师提醒大家,哪个读音要注意(指名2人)——去掉拼音齐读)。
3、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师: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谁能用几句话来说一说,其他小朋友请仔细听。
主要内容: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一个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找水喝,她的水罐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最后,七颗钻石变成了七颗星星。
(1)指名说(1人)。
(2)出示填空:
地球上发生了 ,一个小姑娘 , 发生了神奇的变化,最后从水罐里跳出了 ,涌出了 。最后,七颗钻石变成了 。
(自由说——指名说2人(谁也来说说))。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今天我们还学到一个好方法,要概括一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可以先说说故事主要讲了谁,他干了什么事,结果怎样。这样说,咱们听的人就清楚明白了。
三、研读第1自然段,感受旱灾:
1、读文感悟。
(1)出示第一段内容: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
(2)请小朋友自己仔细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你从哪里知道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
(从“所有、都、许多 干涸 干枯 焦渴” 体会大旱灾)。
(随机辨析词语:“涸”是三点水,看来,跟水有关系,干涸,专门指河道、水井里都没有了水。植物失去了水分,这就叫干枯,你看,枯是“木”字旁。人或者动物非常干渴,我们用——焦渴。课文用词多么准确啊!)。
·感悟焦渴:
小朋友有过口渴的时候吗?那这是不是书上说的焦渴?(书上的焦渴是人几天几夜没有喝到一口水,嗓子快要冒烟了,嘴唇都干裂了,干得实在不行了,要是再不喝水,可能就有生命危险。
(3)随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2、看图感悟。
(1)师:让我们去看看当时的场面吧——(出示图片,背景音乐)。
(2)小朋友,你怎么那么惊讶?你看到了什么?
师:这可真是一场——大旱灾!
(3)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这场大旱灾的严重。
(配乐齐读) 。
四、研读第2自然段,感受孝心:
她找到了吗?接着会发生什么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划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或者词语。
(一)自由读,教师随机地进行指导。
(二)交流:
师:课文第二段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请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自由交流)。
1、研读第一处感动之处(1、2两句):
(1)出示: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2)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说说,哪里感动了你?
(1)小姑娘哪儿也找不着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
·为什么让你感动?(抓住“哪儿”体会)小姑娘会去哪些地方找水呢?
·出示句子,练习说话:
小姑娘去( )找水,可是( )。
·师小结:可能有水的地方,小姑娘都找遍了。可哪儿都没有水。谁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感觉到小姑娘找了很多地方。
·还有那个地方也感动了你?(抓住“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体会)。
从“倒”可以看出小姑娘累得实在不行,倒下去了。沙地上睡着看出她实在太累了,在沙地上就睡着了,睡着了也可以看出她实在累得不行了。
老师评价语:你能抓住一个词语来体会,真好!你能联系上下文来理解,真是个好习惯。
·指名读一读,体会小姑娘的辛苦。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
过渡:刚才大家体会得很好,请你再连起来读读这2句话,除了刚才我们体会到的地方,还有哪里很让你感动?(如找不出,老师可以范读一下,重点强调“夜里”。)。
(抓住“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生病的母亲”)。
师:对这句话的理解,谁还有补充?
(3)角色转换,练习说话(我们一起来读读)。
小姑娘,小姑娘,这时,你心里怎样?(把你的心情说出来?你还想说什么?你还在想什么?)。
师:你这都是为了生病的妈妈,真是个好孩子!
你自己这么累,还一心想着妈妈,真让人感动!
·指导朗读,小朋友,让我们再来读读这2句话,再来称赞称赞这位小姑娘。
(二)交流第二处感动的地方(3、4两句)。
1、出示: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
板书:满。
2、师:小朋友,如果那个小姑娘就是你,你到处找水都找不到,倒在沙地上睡着了,当你一觉醒来的时候,竟然发现,空空的罐子里装满了水。(指板书)。
你会怎么做?你会怎么说?(你会说些什么?你的心情?)。
(我高兴得跳了起来,非常高兴,她没想到罐子里会有水……师:这意外的惊喜就是书上说的——“喜出望外”,字体变红)。
3、这真是意料之外的收获啊,让我们喜出望外地来读读。
4、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板书?
师:带着你的理解,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配乐齐读)。
师:正是小姑娘纯洁的孝心,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你看,这是多么神奇啊!
(三)研读第三处感动的地方。
(过渡语)师:咱们最后再来看看这儿,还有哪里也感动了你?
1、(出示二):她匆匆忙忙,没有注意到脚底下有一条小狗,一下子绊倒在它身上,水罐也掉在了地下。小狗哀哀地尖叫起来。小姑娘赶紧去捡水罐。
2、师:自己读一读,哪些地方让你很感动?
3、你还从哪些词语里也读出了她的急切?她这么急切是为什么啊?
(匆匆忙忙 没有注意 一下子 赶紧)。
师:小姑娘,你这样匆匆忙忙的是干什么呀?(让学生进行角色的转变)。
生:我想着妈妈,急着为妈妈送水啊。 (你来读读这句话)。
师:原来你是在担心妈妈呀,多么孝顺的孩子啊!
你能联系上文来理解,这样的读书习惯真好!(你来读读这句话)。
(四)配乐齐读第二段。
小朋友,小姑娘对妈妈多么有孝心啊!她的做法真让我们感动。来,咱们拿起语文书,一起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五、课堂写字:
今天,这个神奇的水罐给小姑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写写这个“罐”字。
大家看,罐是什么旁?是啊,大肚子小口子的瓦器我们就叫它“缶”,右边部分……。
看老师写,自己书上写一个。
六、存疑,小结。
指板书小结:
是啊,这个神奇的水罐还会带给我们什么意外的惊喜呢?板书?
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七颗钻石教案篇十九
3.了解水罐的四次变化原因,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体会有爱才有幸福。
1、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2、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一、导入揭题: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给我们一种神秘感,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会想到什么神话故事呢?那么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而着迷。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了解一下它的来历,你们愿意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故事《七颗钻石》吧!(板书,指出钻是多音字)。
二、读题质疑。
1、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
三、创设情境。
1、看动画,听故事(不用录音,配乐教师讲故事)。
2、交流: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听后的感受吗?
四、初读课文。
3、读好词语。
4、读关键句子、排列句子顺序。
五、再读课文。
六、细读课文。
1、随机指导学生读2、3、5自然段。
2、教学第一自然段:这一切都发生在什么时候啊?用读书的方法告诉大家。
(1)抓住重点词进行字词教学。
六、填空小结。
七、指导写字:银(动画展示,学生临描)。
八、课后作业:
1、继续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把故事情节画成几幅连环画,并在下面用文字作简单说明。
一、读题导入。
二、来当导演:
2、速读课文并思考:小姑娘的水罐有什么特点?它发生了几次变化?
3、交流。
4、看画面回顾主要情节,说说最令自己感动的情节是哪一个,说明理由。
三、我来当演员。
1、每一小组选择最喜欢的情节,反复朗读后进行表演。
2、表演交流,评点感悟。
3、思考:什么让小女孩的水罐变得如此神奇呢?
五、课后作业。
a)制作一张爱心卡送给你想关心的人。
b)了解自己是哪个星座的,为这个星座的来历编一个童话故事。
七颗钻石教案篇二十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zuan”、“倒dao”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
2.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二、目标+尝试:
(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同桌互读,小组展示,强调易错、易混淆的字)。
(2)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读出文中的优美词语。
(4)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合作+交流:
(5)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同桌互读,小组展示,强调易错、易混淆的字)。
(6)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7)读出文中的优美词语。
(8)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这篇课文主要讲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了一次(),许多人和动物()。一位小姑娘好不容易(),她先把水给了(),接着把水捧给(),最后把剩下的水全给了(),她自己却()。
那位小姑娘的木水灌变成(),又变成(),最后变成(),升上天变成(),就是人们所说的()。
四、展示+总结:完成目标1、2、3、4.
五、应用+拓展:完成练习册1、2、5题。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继续练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发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教学过程:一、想像钻石的样子,读题。
二、目标+尝试: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默读课文,思考: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边读边画出有关的词句,并简单做批注。
三、合作+交流:小姑娘的水罐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
四、展示+总结:
1、同学们,读到这儿你们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姑娘?(爱心)。
4、再读全文,感受无私的爱。
七颗钻石教案篇二十一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学习文中体现的爱心。
2、运用想像进行说和写。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想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备 统复备 。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浩瀚的宇宙,总是充满神秘,让我们对它产生许多美妙的遐想。当我们看到那皎洁的月亮,你想到了怎样的神话故事?(学生: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那夜空中美丽的银河,又让你联想到什么呢?(学生:牛郎织女)虽然我们知道这些都不存在,但我们依然为这些美丽的传说着迷。今天,让我们走近耀眼的大熊星座,听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讲一讲有关大熊星座的动人故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童话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体裁。设计这一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为这节课奠定了一个好的基调。)。
二、请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在请学生自读课文前,布置给学生如下阅读任务:
1、自读课文,注意语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你认为这个小姑娘是怎样的人?画出相关的语句做简单说明。
3、小姑娘的小罐神奇在哪里?作者为什么把水罐写得这样神奇呢?
4、作者在故事中想歌颂什么?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自读课文。(一篇好的文章重在朗读,从读中感悟字句的意义,从读中去感悟文章内容及作者在文中所蕴涵的感情。这一环节以读为本,感悟朗读,体现语文课上的“书声朗朗”。)。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这一环节的教学,准备设计以下问题:
1、全班推荐同学参加讲故事比赛,评出一、二、三等奖,颁发奖品。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上一环节中提出的问题。然后由四人一小组的小组长派代表回答问题。争取做到人人参与。
3、师生共同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评点。之后教师作归纳小结。
4、佳句欣赏。品味佳句。同学们可以几人一伙地组成学习小组。共同品读佳句。
5、师生共同交流能体现文章主题的句子。
(设计这一环节,学生通过自读、共赏,从而能自我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进而陶冶自己的情操。同时这一环节也贯穿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等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组织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四、综合训练,培养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设计了如下两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然后全班交流。
1、童话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个梦她会做一个怎么样的梦呢?发挥你的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2、“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要讨水喝”假如你是作者,你会如何续写下去呢?给故事续写一个结尾。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应是一种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创造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本文的内容较为简单,一读就懂,所以就鼓励学生在阅读时作出有个性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于是设计了想像创作题)。
五、语文活动,主题:《让世界充满爱》。
下列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写出你的设计方案,小组交流后推选出代表作全班交流。
关爱每个伙伴。
同在一片蓝天下。
人人都献出一份爱。
七、拓展作业:
(1)让学生以“爱”为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和联想,创作一则童话。
(2)阅读童话,把你最感兴趣的内容经过加工,讲给你的弟弟和妹妹听。 。
七颗钻石教案篇二十二
1.认识“竟、匆”等几个生字,会写“渴、罐”等15个生字,正确读写“钻石、水罐,喜出望外”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在水罐一次一次变化中体会到互相关爱、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1.能够表现课文第一段内容的课件。
2.课文插图和生词卡片。
3.随文阅读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设置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叙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庄稼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谁来说一说,此时的水意味着什么?(使学生认识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万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没有水,等待人和万物的只有死亡)。
2.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她会怎样用掉这罐水呢?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七颗钻石》(板书课题)就是围绕这一罐水讲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课文吧!
自读课文 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1.小组设计方式,保证每个组员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个人默读,画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并想一想为什么。
3.小组讨论故事中的神奇之处及原因。
全班交流。
1.请各小组自选方式,汇报你们学习的第一题,即是否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小组汇报课文中神奇的地方及神奇的原因,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更正。
学生认为神奇的地方可能有以下几点,关于神奇的原因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展开想象,体会到爱的力量,如:
a.“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
从第1自然段中我们知道这是一场特大干旱,到处都没有水,而现在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个人在深夜里勇敢地出来为母亲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大河边、小溪旁、山泉下,可哪儿都没有水,她累得倒在沙地上睡着了。上天被她的孝心感动了,给了她一罐水。
(教师板书:孝心感天)。
b.“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是满满的。”
水罐掉在地上应该是洒水或摔坏罐子,可现在罐子和水都好好的,真是神奇。小姑娘得到这罐水时,她自己渴极了也累极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润一下干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咙呀。可她一心想着妈妈,在往回跑时被小狗绊倒。还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给了她一个奇迹。
c.“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水罐由木头变成银的,实在是神奇!在那样干渴的情况下,母亲急需水,小姑娘也渴得要命,可她仍然把水分给了小狗一点儿,救了小狗一条命。小姑娘真的把动物当作了朋友,她的爱心又一次感动了上天,才有神奇的事发生。
(教师板书:爱心如银)。
d.“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变成了金的。”
水罐由木做的变成银的,又变成金做的,神奇极了。母亲又渴又生着病,她多么需要这罐生命之水,可为了孩子,她放弃了水,也就放弃了生命,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使上天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教师板书:母爱似金)。
e.“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水罐里能跳出钻石,能涌出救活万物的生命之水,七颗钻石能变成星星,真是神奇极了!小姑娘已经干渴到了极点,当她也忍不住要喝母亲让给自己的水时,却又强忍住渴,把水让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过路人。这种对陌生人的同情与爱,使天地为之动容,他们获得了水,还拥有了七颗星星。
(教师板书:爱心感动天地)。
有感情朗读。
1.自己选读认为这个故事最为神奇的段落。
2.我们来进行神奇故事接龙:老师读第1自然段,然后同学们自愿接读后面的段落。
第二课时。
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
读读写写。
焦渴而死清澈新鲜劳累 竟然哀伤舔水 反正。
涌出喜出望外匆匆忙忙递给忍住凑上去咽唾沫。
续编故事。
2.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也可以共同合作编故事。
3.指名学生说自己编的故事,教师注意在学生说的过程中点拨。
(如,七颗星星在空中闪闪发光,大地披上了一层银辉。小姑娘把水罐轻轻地放在地上,清澈新鲜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出来,很快成了一条小溪。溪水流进了大河,干裂的土地得到了滋润,裂开的口子愈合了,旱倒的草木庄稼又站了起来,树木重新长出绿叶,各种动物有了水有了食物,又活跃起来了。世界重新变得生机勃勃。人们走出家门,痛快地在小溪里取水喝,人们望着小女孩、母亲、过路人和那条在他们身边蹦来跳去的小狗明白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522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