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具体方案。教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活动。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案,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有感情地说唱童谣,并感受童谣所表现的快乐情感。
2、回忆外婆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知道她是爱自己的。
3、表达尊敬、热爱长辈的情感,乐意做个有礼貌的好宝宝。
活动准备:
积木搭成的桥。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2、小结:外婆因为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所以我们要经常去看外婆。外婆很关心你们,很爱你们,你们也爱自己的外婆。
二、幼儿欣赏教师朗诵童谣,初步了解童谣内容。
提问:
(1)童谣里说了些什么?
(2)小宝宝是怎样去外婆家的?
(3)小宝宝送给外婆什么礼物?外婆夸我是什么宝宝?
三、引导幼儿观看用积木搭成的桥,帮助幼儿理解童谣内容。
提问:
(1)去外婆家要经过什么桥?帮助幼儿理解词语:外婆桥。
(2)外婆为什么要夸她是好宝宝?
(3)你喜欢她吗?
(4)童谣里的宝宝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四、师生一起朗诵童谣《摇呀摇》。
五、学唱童谣。
(1)教师按2/4拍的节奏边拍边范唱童谣。
(2)幼儿和教师一起一边拍手一边唱童谣。
六、幼儿学习并有感情地说唱童谣,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歌唱,表达热爱外婆的情感。
教师再次唱童谣。鼓励幼儿跟唱,并组织幼儿讨论: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启发幼儿平时有好吃的要先给长辈,遇到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做个有礼貌的小朋友。
附:童谣。
摇到外婆桥。
摇呀摇,摇呀摇,
摇到外婆桥,
糖一包,果一包,
外婆夸我好宝宝。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二
生:自由回答
师:大家都说得很好。大提琴的历史:大提琴的历史可以追随到16世纪末,是由15世纪的一种叫做低音维奥尔琴或膝间维奥尔琴的乐器变而来的。维奥尔琴的体积不像大提琴那么大,弧形也不那么明显,演奏时可以夹在两膝之间,像大提琴那样用弓拉奏。(播放《梦幻曲》为背景音乐)
师:聆听第一遍:音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请学生回答
(有如一副淡淡的水墨画,幽静恬适,随着音乐的流动心情很快变得安详宁静,获得无限的满足。)
师:聆听第二遍:请说说你感受到大提琴的音色是怎么样的?(大提琴给我们带来一种悠扬婉转的音色。)
(具有优美的曲线和弧面,造型显得柔美。直线的琴杆和琴弦,使提琴的造型显得柔中有刚。大提前的比例感很适当,点、面、线均衡,造型完美,素有乐器中的“美男子”之称。)
师:高贵的大提前能够奏乐出优美的音乐,使人入迷。这首优美的《梦幻曲》是德国浪漫派鼎盛期之佳作,舒曼作曲家二十八岁那年的作品。
《儿时情景》曲集一共有十三首小曲,内容均为描述幼小的孩子们无忧无虑地嬉戏玩耍、围在火炉旁听故事或是在大厅中奔跑的情景。《梦幻曲》是其中的第七首,它描写了孩子玩累了,临睡前一边听着妈妈唱催眠曲,一边进入梦境,幻想着各种奇异景象。
原曲本为钢琴曲,后来被改编成小提琴曲或者是管弦乐曲,是八音盒中欢迎的曲子。此曲子虽然仅两分钟,但是旋律优美动人,洋溢着温馨感人的气氛,使人深深地陶醉其中。但凡是听过的人都会回味无穷、百听不厌。
孩子们刚才听老师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作品,对作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最后请孩子们模仿着小提琴的的样子来演奏让我们离开音乐教室。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三
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不仅要思考其他内容对本节内容学习的帮助,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科体系的建立、其他学科内容学习的帮助;还应该思考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学科能力甚至综合素质的帮助,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影响等。
本节学习内容主要是向学生进行品德养成教育,使学生珍惜自己童年美好时光,努力学习,热爱生活。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但不需要格式化,不必面面俱到)。
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1、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即从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经过哪几个环节,最终形成本节课要达到的知识。
2、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可能是知识基础不足、旧的概念或者能力方法不够、思维方式变化等。
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兴趣比较高,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主动性,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打下很好的基础。
演唱《摇啊摇》,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形象,引导学生呢个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轻松越快的音乐情绪,知道珍惜幸福的童年时光。
用轻巧又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歌曲旋律的音准。
(按课时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流程应能清晰准确的表述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以及教学环节的核心活动内容。因此既要避免只有简单的环节,而没有环节实施的具体内容;还要避免把环节细化,一般来说,一节课的主要环节最好控制在4~6个之间,这样比较有利于教学环节的实施。)。
一、课前准备,师生问好。
1、初听音乐,学生根据音乐展开联想。
2、复听音乐,听到姓童的音乐举手。
3、引导学生说说最难忘的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好听的童谣。
1、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学生听录音,感受音的高低。
2、歌曲速度较快,演唱时提示学生注意节拍重音吐字清晰。
3、将学生分成小组练习歌曲的演唱,并随音乐创编歌曲动作。
4、分组汇报。
四、课后总结。
从音乐的体验中联想你童年生活中最值得回忆的'一幕和大家说说。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环节的实施过程很清楚地再现。)。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四
《摇呀摇》是一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教学活动以“快乐”为主题,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音乐带来的轻松与快乐。这首歌曲是孩子熟悉的、摇篮曲题材的上海童谣。歌曲旋律安静、富有小船摇动的韵律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歌曲演唱和简单的表演,难点是上海方言的吐字和歌曲的旋律起伏,以老师与学生一起回忆学过的童谣、玩玩上海的弄堂游戏为切入口,让学生感受不同情绪的童谣风格。
在教学中我由情感出发,以情带读,以情带唱,以情带演,随时把歌曲的审美情趣放在第一位。由于这是一首用上海方言来演唱的歌曲,我在教法运用上注意了这两点:1、注重歌曲中词与曲二者各自的审美特点,双管齐下,兼而顾自之;2、是运用直观、形象的手段来演绎歌曲。
整个教学过程分三大部分:一、以表演童谣和玩玩老上海的弄堂游戏引入,激发学生学习童谣的兴趣,感受“上海童谣”歌曲的特色,为歌曲教学打下基础。
歌曲教学部分:一是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通过学摇小船的动作和学生自己创作摇小船的动作,使学生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摇曳动荡的韵律感;然后教师在学生有韵律感地做摇船的律动过程中,指导学生用“lu”来哼唱旋律,边唱边感受歌曲的.情绪;接着,教师以自然的师生相互一问一答式的方法来朗读歌词,记忆歌词,并解决上海方言的吐字。
二、在学生轻生演唱好歌曲后作简单的歌曲处理。比如用上海方言呼唤“外婆”巧妙地解决了旋律的起伏。
三、是学唱歌曲的结束句这一部分中,老师与学生合作的范唱让学生再次感受这是一首摇篮曲风格的童谣,并通过媒体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歌曲第一乐句和结束句旋律的变化,让学生在观察模仿中逐步深入对歌曲的理解。
四、通过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再次让学生准确地体会歌曲的风格和意境。
拓展部分:《过江》,它也是一首上海童谣,设计在课堂最后部分,自然地拓宽了学生音乐表现的空间,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另外,由学唱老上海童谣到学念新上海童谣,凸现了现代气息,又充分发挥音乐学科特有的辅德功能。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五
活动目标:
1、愉快的`朗读童谣,分清糖、果、和团子的发音。
2、体验与外婆(老人)的亲情。
活动准备:
1、请一位教师扮外婆。
活动过程:
1、体验亲情:
——“你的外婆喜欢你吗?是怎么喜欢你的?”
让幼儿都能说说自己的外婆。
2、学习童谣:
教师出示图片。
——图片上有谁,在做什么?
教师朗读童谣,幼儿欣赏、理解。
幼儿跟着教师朗读童谣,注意分清糖、果和团子的发音。
教师运用儿歌中的句子进行提问,如“摇啊摇,摇到哪里去?”
幼儿边朗读边做动作。
建议与提示:
1、在区域活动中,引导个别幼儿看看说说幼儿用书,学会完整朗读童谣。
2、家里有老人的话,请幼儿回家后念给他们听。
童谣:
摇啊摇。
摇啊摇,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夸我好宝宝。
糖一包,
果一包,
又有团子又有糕。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六
有感觉。后一个班的教学让我开始有了改换教学方法的念头。
首先,在歌词的读法有了两种变化。如何控制这种变化,由老师来掌握。先在歌词上做文章,老师讲述小的时候与外婆如何共度美好童年的?(创编一个小故事)我说:“现在回忆起最难忘的事情就是外婆哄我进入梦乡的那个好听的童谣,同学们想知道吗?”我朗诵一遍歌词。让学生打开书读一遍。有的学生的朗读一定不会有耐心,像哄笑孩子一样,要么只会大声齐读不加感情。这时候我说:“不像不像,你们读的一点都不像我的外婆一样好听,外婆的声音很轻很弱。”这个时候让学生再读,他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声音轻而弱。我听了后又说:“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读的速度没这么快。”第二次又读了一遍,同学们按我的要求做到了。我又说:“不像不像,还是不像我的外婆,我的外婆不但会读,还会唱呢,你们行吗?”同学们听到这里他们憋足了劲异口同声地说:“行”。
其次,学习歌曲。学生急切盼望老师打开音乐让他们快点欣赏,然后跟唱。我注意观察到学生聆听非常认真,不仅仅歌词有了三次熟悉,由于旋律优美他们很快就学会了。当学生达到了老师的全部要求,他们也开心极了。老师也表扬大家唱的好听,像她的外婆。这个时候我发出了:哎!的叹息声。有的学生眼神紧紧盯着老师,特想知道老师到底怎么了?我又开始说了,现在我真得很想回到从前,躺在外婆的怀抱里好好睡上一觉。外婆总会用那温柔的手抚摸我的头和身体。我开始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表演。同学们你们会哄我入睡吗?这个时候全班同学那种迫不及待的手已经开始按照我说的一边唱一边表演了。于是,主题曲再次想起,学生们终于理解了这首歌曲,用缓慢的速度,温柔的声音,细致的表演完成了这首歌曲!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七
听赏歌曲《哆来咪》,进一步巩固对音符do re mi的识记,并在欢快的歌声中进行律动表演。
(一)复习音符doremi
(二)听赏歌曲《多来咪》
1、初听歌曲录音,教师简介歌曲,引导学生读一读歌词。
2、听歌曲。
3、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并自由表演。
1、教师讲解《音乐之声》的故事情节。
2、讨论表演《多来咪》片断。
3、进行音乐表演。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八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一、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摇啊摇》,让学生体会歌曲抒情、活泼的音乐情绪,表达出对生活的回忆与热爱。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摇啊摇》,并进行表演。
三、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歌曲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体验6/8拍的强弱感。
教学用具:多媒体电子琴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复习歌曲。
请小朋友们说说最喜欢上学期的哪首歌曲/或弹一段前奏问学生歌名。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聆听《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说说乐曲情绪,并用动作表演。
欣赏童谣歌舞《弄堂游戏》并用动作表演。
2.小练习:随音乐拍手:(复三拍子动作练习)歌曲《摇啊摇》旋律熟悉。
3.歌曲学习:出示书上插图,让学生尝试怎样读更能表现图上的意境,教师采用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学生边划船边朗读。
1)说说用以上哪段音乐配比较合适,为什么?
2)放《摇啊摇》录音,学生感受歌曲情绪。
3)放《摇啊摇》录音,学生做划船律动,体验6/8拍的强弱感。‘lu’哼唱。
4)教师范唱歌曲旋律,引导学生手指书视谱;。
5)学生模唱学习歌曲(师弹奏旋律)。
4.边唱边自编动作表演歌曲《摇啊摇》,要求自创动作,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游戏进行表演。
5.编创与活动。
1)让学生说说三角铁有哪两种敲法。
2)分组尝试选择滚动式和按强拍打击三角铁如何为歌曲伴奏。
3)分组展示。
4)让学生试着敲一敲,说说有什么特点?
5)一部分学生边唱边表演,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
6)除选择三角铁伴奏外,还能用什么打击乐同样渲染《摇啊摇》的意境。
用三角铁、碰铃、沙球等为歌曲伴奏。
7)分组或集体表演。
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九
1、感受摇篮曲的舒缓和优美。
2、尝试用动作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重点)。
【教学准备】。
1、音乐课件《小宝宝睡着了》。
2、与内容相关的图片。
3、布娃娃和自制摇篮,小床。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说:小宝宝们,你们每天睡觉都是谁哄你们睡觉的啊。引导幼儿回忆自己的爸爸妈妈都是怎样哄自己的。
宝宝:爸爸妈妈给我讲故事。爸爸妈妈给我摇一摇。给我唱歌。
老师:原来爸爸妈妈都是这样哄你们睡觉的啊。那现在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你们仔细听听啊,里面的娃娃是怎样被哄睡着的啊。
二、中间部分:
1、听听说说。
2、完整地听完歌曲。
师:这首歌是快快的还是慢慢的啊。(有个别小朋友说慢慢的,请这几个小朋友上来说说)。
师:听了这段音乐让你想干什么?(引导幼儿根据音乐充分发挥想象表达自己的想象。)。
3、第二次听赏音乐师:原来这段音乐可以让你想到很多事情,其实他告诉了我们一个故事。你想知道吗?我们再来听一听。
天黑了,小宝宝要睡觉了,妈妈轻轻的唱着歌哄宝宝睡着了。
师:这段音乐告诉了我们什么故事?
你想知道妈妈唱了一首什么歌吗?我们再来听一听。
4、听赏歌曲,进一步感受歌曲。
1)听赏歌曲。
师:你听到妈妈唱了什么?
师:睡觉的时候为什么要盖好小花被?(盖好小花被会很暖和。)。
师:睡觉的时候为什么两只小手要放好?(两只小手放好会睡得很香。)。
师:睡觉得时候还要做什么才能睡得香?(盖好被子、小手放好、闭上眼睛就会进入甜甜的梦乡了。)。
2)再一次听赏歌曲。
5、律动:摇啊摇。
尝试用肢体动作表达表现。
a集体表演唱。
师:宝宝唱的真好听,我们来学一学爸妈哄宝宝睡觉。(边清唱边律动)。
师:刚才有的宝宝没有睡着,让我们再哄一次。王老师等会看看,谁的宝宝睡得最香?(学个别幼儿好看的动作。)。
b个别表演。
师:请一个最像妈妈的宝宝来表演一下。(让个别宝宝边唱边摇,动作轻轻的,引起其他幼儿的兴趣)。
师:哪个宝宝声音唱得最好听,就请哪个宝宝做妈妈。
三、结束部分:(延伸活动)。
师:(播放公鸡叫声)天亮了!宝宝起床了!伸个懒腰,坐下来。
老师这里还有一段音乐,请你听一听,和刚才的音乐一样吗?
听了这段音乐你想做什么?(播放一段旋律欢快的'音乐)它告诉了我们另一个故事,下次我们再来听听它说了什么故事。
摇啊摇(范唱+伴奏)歌词:
摇啊摇摇啊。
摇我的娃娃要睡觉。
小花被盖盖好。
两只小手放好了。
摇啊摇摇啊。
摇我的娃娃睡着了。
活动反思:
针对小班幼儿,教师的语速可以放慢些;幼儿表述时犯的错误没有及时纠正;表演环节的表演次数过于繁多;引导的语言显得生硬,不够委婉;环节间的过渡不够自然;外婆的爱强调得不够。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十
歌曲《摇啊摇》这是一首流传于上海地区的民间童谣。2/4拍。全曲平稳优美,有韵律感和动感,词曲结合朗朗上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一只馒头一块糕”歌词用上海方言,非常口语化,好像妈妈在哄宝宝睡觉时的语言和歌唱,具有摇篮曲的特点。
这是一首具有摇篮曲风格的歌曲,非常具有韵律感和动感,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童年,再配上课本上的插图,在聆听歌曲时,将自己童年的美好融入到感受歌曲的情绪中,这样的情境下,孩子们自然感受到歌曲的摇篮曲风格,因此,自然地随歌曲做划船动作和摇摆动作。歌曲的重难点在两句“摇到外婆桥”的结束音上,教学中,我通过对比演唱及告诉孩子第一句的“摇到外婆桥”是特别兴奋,想要去,因此,没有结束感,而最后一句“摇到外婆桥”是到了外婆桥了,有了归属感和结束感,这种形象教学,让孩子对音乐有了形象概念,在加入三角铁和碰钟为歌曲伴奏时,通过演示,让孩子感受6/8拍的节奏,很多孩子能在强拍伴奏,部分孩子次强拍演奏也不错.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一
学习目标:
在匀速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变速节奏的学习。
节奏问好:
宝宝早上、下午好。
律动:
b1/同一首歌。
曲目与操作:
摇呀摇。
歌词:
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好,外婆好,外婆对我嘻嘻笑,(外婆给我一块糕)。
材料准备:洋娃娃一个,大船一艘、小船。
乐器准备:三角板,响板,手鼓。
操作过程:
3、引题:
宝宝们都有去过自己的外婆家对不对?
那你们去外婆家是怎样去的呢?(做飞机、汽车等)。
有一个小宝宝也爱去外婆家玩,她去外婆家是坐船去的(出示船,让洋娃娃坐在船上)。
宝宝们有没有坐过船?坐在船上有什么感觉?
洋娃娃坐着船儿去外婆家,船儿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家,串讲歌词。
4、串讲歌词。
老师把小老虎的故事配上了音乐,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为了专心的听歌曲,我们一起把大眼睛闭上。
5、闭眼听一遍曲目。
6、念唱歌曲:
跟着音乐拍手念一遍,再唱一遍,四拍节奏:
好,请睁开眼睛,我们一起来来唱一遍歌曲。
手起,注意间奏时,手不打拍,轻轻摇动身体。(老师对宝宝提示语:摇头),
尾奏时继续拍完(老师提示语:继续)。
5、宝宝分别用三样乐器演奏。
宝宝坐在妈妈怀里跟着节奏摇摆。
6、教师和妈妈用毛巾兜住宝宝跟着节奏摇摆。
7、教师出示有桥、小河、外婆、和宝宝的图画。
8、总结:宝宝坐回自己的`位置,
老师总结:《摇呀摇》的歌曲我们会唱了,也学习了用乐器给这首歌伴奏,还做了小船的表演,小船是我们最好的朋友。我们现在把小船画出来,带回家,在家里让小船和我们一起唱歌,出示小船图,提示图上小船穿着漂亮的衣服,请宝宝给空白的小船涂色,要注意涂色要均匀,涂在线内,注意保持画的整洁。请宝宝上前取画,并放在妈妈的身后,在位置上坐好,手放在膝盖上。
9、拍手再见。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二
1、能学会演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能认真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爱祖国的真挚感情。
3、能了解并初步掌握“v”的发声口型。
4、在竖笛吹奏练习中,能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并为歌曲《牧童谣》作简单伴奏。
1、学唱歌曲《和祖国在一起,和妈妈在一起》。
2、听赏童声合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
3、唱一唱
教唱《我们把祖国爱在心窝里》,并指导学生从音乐中体验、表现爱祖国、爱他*的情感。
指导学生把这种“爱妈妈”的具体情感溶入到较为抽象的“爱祖国”的情感之中。
1、听赏歌曲。引导学生认真聆听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感情等。
2、朗读歌词。播放伴奏带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感受歌曲所表达的对祖国、对他*的真挚情感。
3、学唱旋律。采用听唱法和视唱法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学唱旋律。首先让学生听旋律,数音乐旋律34 56 | 5 1 |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乐句特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每个乐句1、2小节与3、4小节的接龙视唱。
4、学唱歌词。在旋律与歌词都已熟悉的基础上,让学生跟着琴唱歌词,个别不够准确的地方在纠正。
1、认真聆听歌曲。
2、说一说歌曲的内容,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让学生画一画歌曲中“绿水映青山”、“绿叶捧红花”、“小鸟睡在绿树上”、“苗苗长在大地间”的景象。
4、在次听赏并轻声跟唱歌曲。
1、让学生说一说对“鱼”的种类和喜爱等。
2、引导学生掌握元音“v”的发声口型,要求声音集中、统一,逐步建立起高位置的歌唱意识。
本节课主要学了三个方面的内容,明白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很快就学会唱歌曲,并很自然地接受了“祖国就象妈妈一样”的道理。
学吹竖笛,掌握“6、3、2”三个音的指法和伴奏练习。
指导学生吹奏“6、3、2” 三个音
熟练每个音的指法,并按好气孔,防止漏气造成变音。
1、听一听。老师新吹了三个什么音?
2、看一看。每个音老师的手指按住了哪些孔?
3、吹一吹。学生试着吹这三个音。
4、说一说。学生之间交流学吹这三个音的体会。
5、比一比。分组进行比赛,看哪组音吹得最准,音色最好听。
6、课件游戏:一颗音乐苹果树,学生根据树上掉下的一个个音乐苹果,马上吹出这个音。
1、学生跟琴唱谱。
2、学生跟琴唱词。
3、学生根据教材编排的伴奏谱模仿牧童吹笛的样子为歌曲伴奏。
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大部分同学都能吹准新学的三个音,并能为歌曲《牧童谣》伴奏,学生吹奏的兴趣很高。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三
1、通过欣赏《猜调》和《木偶的步态舞》体验其童趣。
2、通过节奏问答活动,培养学生节奏创编能力。
感受乐曲中速度的变化带来不同的情感
创编表演
一课时
钢琴 教学光盘
1、师弹奏不同的速度《春天在哪里》的音乐,让学生随音乐表现不同的律动进教室。
2、师生问好
1、放一段木偶戏
2、学生模仿木偶的动作及走路。
3、说说木偶的形象
4、揭题——《木偶的步态舞》
5、播放第一部分音乐(学生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无声地做脸部表情和动作)
6、再次聆听第一部分(学生离开位置,互不交流,听音乐走合拍的步子)
7、教师评价。
8、聆听第二部分的音乐(学生还是听音乐合着拍走)
9、说说两部分音乐速度的变化,表达的木偶的形象。
10、完整地聆听乐曲(学生随音乐发展变化模拟木偶动作)
1、师:同学们刚才把木偶形象表演得栩栩如生,老师想问问大家 木 偶/ 怎样 的/,请你回答的节奏与老师问的节奏一样长。
2、学生答。
3、继续问:你是 怎么/ 表演 的/
4、学生继续答。
5、学生问老师答。
6、同学之间相互问答。
1、老师问:什么长长上天?哪样长长海中间?什么长长街上卖?哪样长长在你跟前?想知道谜底就请仔细听。
2、欣赏《猜调》并出示歌词。
3、学生间说说刚才的谜底。
4、分析歌曲演唱形式及速度变化。
5、布置课外收集谜语。
随《猜调》出教室。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十四
主要的教学方法:讲解技能演示技能
1、学生能认识乐谱中的反复记号
2、学生能正确视唱乐谱中的反复演唱
3、学生能在歌曲里正确的演唱反复记号
掌握反复记号
从头反复和反复两个反复记号中间的乐谱
学生借助多媒体学习学习工具,将抽象的反复记号形象化直观化。
时间:6分33秒
时间
教学
环节
教师的教学行为
学生的学习行为
教学技能、媒体
1分20秒
导入
1、欢迎进入微课,今天我们来认识反复记号。
2、反复记号是为了节省乐谱的记写而采取的一种省略方法,通过在双小节线前加两个点来表示,表示音乐重头再演奏或演唱一遍。
3、在学习之前,我先介绍两个好朋友,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士兵,我的任务是提醒反复记号到了,请你回去再唱一次;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天天,我的任务是给大家示范如何演唱反复记号。让我们用掌声来欢迎两个好朋友吧。
观察反复记号写法
看多媒体幻灯片
ppt:介绍两个号朋友
4分钟
知识点教学
反复教学分两种常见情况,第一种是从头开始反复;第二种是反复两个反复记号中间的乐段。我们先来学习从头反复,如果乐谱之前没有反复记号,并且小圆点出现在双小节线的左边,则表示从头开始反复。小面让天天和小士兵来给我们演示一次。出示(ppt)聪明的你看明白了吗,下面让我们看到这一条练习曲(出示ppt)请你看看反复记号出现在哪个地方?想想应该如何演唱?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个乐谱。你唱对了吗,掌声鼓励自己。
当反复记号同时出现在双小节线的前面和后面是,就表示两个反复记号之间的乐谱要重复一次(出示ppt),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个例子(出示ppt),反复记号同时出现在第二小节的后面和第五小节的前面,现在我们请天天和小士兵来给我们演示一次。我们来看下面这个音阶(出示ppt),请你观察反复记号出现在哪里,想一想应该如何反复,想好了吗,请你跟我一起来唱一次。
观察反复记号出现的位置
学生跟唱
观察乐谱
演唱乐谱
归纳反复记号的两种常见情况
ppt:
1)动画形体动作演示反复记号的走向
2)练唱乐谱
1分30秒
拓展巩固
结束
最后,我们一起来演唱一首我们很熟悉的儿歌“两只老虎”,老师唱前面一句,请你唱需要反复的那一句,音乐马上开始了,请做好准备。
今天的微课就结束了,再见!
演唱乐谱中需要反复的地方
在歌曲中巩固反复记号的唱法
ppt:两只老虎的乐谱
微练习:
1)2 41 23 4:5 6 55432:1–
2)2 41 23 45 6 5:5432 1
3)4 4 1 2 3 1︰3 4 5—︰5·65 4 3 1︰2 5 1–︰
本节课的根据小学低年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设计的微课.通过对《认识反复记号》的学习,学生能初步理解反复记号的用意,并能正确的演唱带有反复记号的歌曲。在这节课中,我以小士兵和两个动画小朋友的动画形体动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反复记号应该如何反复,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体验反复记号的走向,把抽象的反复记号形象化,降低知识点的难度,然后又通过练习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它的作用,最后用整首歌曲来巩固这个知识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使他们能更好的掌握反复记号的唱法。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欣赏《内依巴河》,了解拉丁美洲民族特色的歌曲,感受作者对内依巴河旁充满爱的、温暖的小草房的.眷恋之情。
重点难点:
课前准备:幻灯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船》
二、复习乐理知识
1、用身体动作感受和表现4/4拍的强弱规律。
2、全音符的形状和时值。
3、课后练习“把车厢中的节拍改正就可以出发了”,引导学生通过延长或缩短音符的时值,使这一节车厢节拍准确,进一步巩固对4/4拍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三、欣赏歌曲《内依巴河》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节拍和情绪。
2、简介歌曲的风格特点(拉丁美洲民族特色)。
3、复听歌曲,看歌片心里默唱,进一步感受歌曲风格。
4、分组讨论:为什么说“小草屋如同天堂”?
四、音乐创造
1、师生朗读歌词。
2、轻声跟着歌曲录音演唱歌曲。
3、编配打击乐伴奏。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十六
1、能够从“春天”的音乐主题中感受到春天之美,体验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快乐,乐于参与表现“春”的音乐活动。
2、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3、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课时安排建议。
第一课时:《嘀哩嘀哩》;《春天的小河》;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
第二课时:《渴望春天》;《嘀哩嘀哩》;搜集有关春天的歌曲、乐曲。
第三课时:《小春笋》、旋律创编。
第四课时:《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三、教学重点。
能用流畅而富有弹性的声音准确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小春笋》、《春天来了》。
四、教学难点。
体验歌曲的内涵,感悟春天的美好和短暂。
教学内容。
1.欣赏:《春天在哪里》;2.唱歌:《春天的小河》。
(1)通过欣赏《春天在哪里》使学生初步感受春天。
(2)用渐强、渐弱的声音演唱歌曲《春天的小河》,流畅地表达歌曲的情绪。教学理念。
体验歌曲内容、启发创作情感。
师生问好。
1、提问导入: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找找看,在上学的小路上,美丽的校园里,还有哪些春天的景象?春天的脚步离我们近了,让我们来听一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2.放录音《春天在哪里》。
3、提问:同学们,这首歌听过吗?会唱吗?
4、学生随录音演唱全曲。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春天在哪里》引导学生,体验歌曲内涵,去寻找春天。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进一步理解歌曲内涵。
1、师导入: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到处都充满了生命的气息。新翻泥土的味儿扑鼻而来,鲜花张开了那娇艳的脸荚映照着大地格外耀眼,听那小河水,涨高了,哗哗地流淌着。
2、录音《春天的小河》。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
3、听全曲,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风格、速度等。
4、生随录音模唱全曲。
5、师有感情地范唱。
6、学生巩固练习演唱全曲。
要求:情绪与声音要统一。
7、歌曲处理:
《春天的小河》共有四个乐句,在学生学会演唱的基础上,在每个乐句上加渐强和渐弱记号。要求学生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出乐句的流畅感。
1、师导入:春天负载着希望,有着生命的律动,自古以来,它成为许多文人画士的.表现对象。诗人用简短的诗句来勾勒春天、文学家用流畅的语言描绘春天、画家用五彩的笔留下春天的足迹、音乐家用斑斓的旋律诉说着春天的话语??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一幅你认为最美的春天。
2、学生习作。分组进行。
学生或画、或写、或改编歌词??进行创作。
3、展示,并且集体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促使学生能融入到自己创设的音乐氛围中。学会正确的评价自己和他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及对祖国、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之情。师生共同演绎烘托课堂气氛。
1.师:请你说一、二句赞美春天的话。
2.师小结:
春天是恬静的、活泼的、绚丽的。它属于我们大家。今天,春来了,来年,春天还会和我们相见,但是,人的春天却只有一季,希望同学们能珍惜美好春光,愉快学习、健康成长。请同学们在课后邀上自己的朋友一起去踏青。并且收集有关春的艺术作品,包括文学、美术、音乐、摄影、雕塑等,举行一个交流会。
听、唱:《嘀哩嘀哩》(童声齐唱)。
听:《渴望春天》(管弦乐)。
1、通过读童谣、听歌曲、走出课堂欣赏大自然的美丽等活动,感受自然界的变化,使学生尽情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
2、通过“为春姑娘送礼物”这一游戏,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双手来表达对春天的感情,这样能增强孩子们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造力,让他们深刻的了解大自然的春天,并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导入:给学生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气氛,从而引出主题——春天。通过欣赏教材中的“迎春花开”、“冰雪初融”、“南国春天”等摄影作品。
再次播放歌曲《渴望春天》,引导学生寻找春天的足迹,描述一下歌曲中的春天。并且描述一下自己家乡春天的景象,使学生有身边的事物联想到大自然季节的微妙变化,激发学生的艺术探究兴趣和表达能力。
安排布谷鸟的叫声引入新课。提问:你知道这是谁的叫声吗?
通过聆听布谷鸟的鸣叫声,让学生了解布谷鸟是春天的使者,所以它有叫报喜鸟。在布谷鸟的歌唱声中,为学生营造春天的优美意境。出示:(书本“滴哩,滴哩”图片)。
除了布谷鸟,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通过交流,知道燕子、青蛙等许多小动物也是春天的使者,教育学生要懂得保护我们的动物朋友。(在以上图片上出示一些小动物)。
赏歌曲《滴哩,滴哩》。
再听歌曲,要求同学们在第一乐段时,在位置上边唱歌边根据歌词内容即兴加些表演动作,并在第一乐段结束时(16),重重地拍一下手,表示第一乐段结束。第二乐段开始,要求每个同学用老师提供的舞步,根据自己离开位置的远近,朝自己的座位走去,并在第二乐段结束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提问:同学们,你们找到春天了吗?春天在哪里?
(出示歌词,有感情的朗诵歌词。)。
跟着录音轻声地哼唱歌曲。第二乐段时,教师要提示在演唱“嘀哩哩嘀哩??”时,要唱清楚,有跳跃的感觉。(像小鹿跳一样。)。
播放歌曲伴奏,学生演唱。
用即兴创作的方式进行问答。老师唱:“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生答:“春天在那小青蛙的叫声里、春天在那沙沙的小雨里??”等。
同学们,你们刚才都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春天,你们唱的春天可真美!真希望春天马上就来到身边!
播放歌曲《渴望春天》。(童声齐唱)(出示歌词)要求:看着歌词,跟着音乐轻轻地晃动身体。
你听过这首歌吗?播放管弦乐《渴望春天》。比较和歌曲有什么不一样?明确管弦乐和歌曲不一样,一个是以乐器合奏为主,一个是以唱为主;两者的主旋律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
复听歌曲,学生轻轻地跟着哼唱。
出示一首赞美春天的儿歌:《春天姑娘》。
春天是个小姑娘,穿着满身绿衣裳,绿山绿水是花裙,桃花为她画粉妆。又听姑咯咯笑,小溪流水哗哗淌。
请同学读一读儿歌。
复听管弦乐《渴望春天》,在乐曲的伴奏下,朗诵儿歌。
以诗引发学生对春天的联想。
聆听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等。《春晓》《小豆芽芽》等。
观赏有关春天的光盘。如舞蹈《春娃》等。
1、现在春姑娘马上就要到了,同学们,我们为春姑娘送上一件小礼物,怎么样?那,送什么好呢?对了,我们来给春姑娘设计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吧!教师提示:小朋友们可以用合适的色彩以及各种材料,为春姑娘设计一件衣裳。(将小朋友分成四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可运用撕、添、勾、画等多种方法,给春姑娘进行时装设计。师放音乐《渴望春天》,小朋友"做"礼物。)。
2、分组展示交流礼物,师做出评价。(在黑板上开辟一个“‘春之裳’时装设计博览窗”,对学生作品进行展览、点评。根据孩子设计出的颜色、图案、款式、风格特点评出“时尚春姑娘”、“漂亮春姑娘”、“奇特春姑娘”和“可爱春姑娘”等。)。
运用“我为春天照相”、“我为春天录音”等形式,给学生留影。用色彩、线条等创造性地“为春天作画”,在相互交流中,学会欣赏与评价。
1.音程练习2.唱小春笋3.创编旋律。
1.运用连音和非连音的唱法,来歌唱《小春笋》,从而表达孩子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在祖国母亲哺育下茁壮成长的真挚情感。
2.通过让学生创编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
1、重点:运用连音和非连音歌唱《小春笋》。
2、难点:唱准四、五度音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二.音程练习。
〈设计意图:为了解决本课中识谱的难点。为了唱准四、五度音程,采用游戏的。
摇啊摇三年级音乐教案篇十七
1、表演歌曲《摇啊摇》。
2、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1、学会用优美的歌声准确地演唱上海童谣《摇呀摇》,从音乐声中感受童年的欢乐。
2、通过肢体的律动和课堂学生对小乐器的演奏来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强弱特点。
1、准确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摇啊摇》,从音乐声中表达对童年生活得喜爱与向往。
2、感受三拍子及六拍子音乐韵律。
唱准以下旋律音程音准:
(1)35i6|5.5.|。
(2)1326|1.1.|。
(3)1326|565.|。
电子琴、录音机、三角铁、响板、串玲。
1、师生问好(上行音阶1234567i)。
2、学生起立(12|34|5—|)。
3、同学们好!(53|53|5432|1—|)。
4、王老师您好!(下行音阶i7654321)。
5、学生坐下。
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
1、播放音乐《小白船》。
设问:听一听这首歌是几拍子的歌曲?提示让学生律动。
学生:听音乐律动并回答问题(二拍子、三拍子……)。
2、复听音乐。
师生共同律动(拍手拍肩膀、做划船的动作、做摇摇篮的动作……),答案:三拍子。
3、复听音乐。
选响板、串铃为音乐伴奏,通过肢体来感受三拍子音乐韵律,激起学生求知欲。(响板:重拍串铃:弱拍)。
4、再次聆听音乐。
老师与部分学生舞蹈(把校园集体舞简单的加入课堂当中),同时部分学生乐器伴奏,在师生合作中快乐的加强对三拍子音乐韵律的记忆。
1、初听音乐。
师生律动感受六拍子音乐韵律(做摇摇篮的动作……)。
设问:这首歌曲与刚才的音乐有什么不同呢?(生:比刚才的音乐速度快。)。
2、认真地听一听,这首歌唱的是什么内容?说一说你听后的感受。(引导学生通过歌曲内容与歌曲旋律来感受童年的快乐。)。
3、复听音乐。让学生静静地聆听,感受音乐所带来的童年快乐,同时小声学唱。
4、教师范唱,学生用三角铁自由地为教师伴奏。(首先给学生充足的想象的空间,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空间。)。
5、聆听录音翻唱,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用三角铁的两种伴奏方式为歌曲伴奏。(其次给学生的知识宝库充电。)。
6、教唱歌曲。利用歌曲写作与中国汉字四声调的关系来教学生唱准音高与音程。与此同时,让学生用手指把音调比划出来(像画图形谱一样把其美化),用肢体来辅助学习,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1、师生对唱,教师弹琴。
2、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
3、师生边唱边做摇摇篮的动作。
4、聆听歌曲,鼓励学生编创律动动作,并及时做出评价。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523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