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优秀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06:26:03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优秀18篇)
时间:2023-11-09 06:26:03     小编:BW笔侠

总结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潜力和局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自己。在写总结时,要突出重点和亮点,突破自我的表达方式,用新颖的观点吸引读者。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一

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是我国今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民革中央一直思考的问题。

民革中央认为,健康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养老问题则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社会热点之一。

健康与养老产业(以下简称康养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连接民生福祉,一头连接经济社会发展,可以被打造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这份提案源自民革中央去年的调研。

去年4月和6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齐续春率民革中央调研组分别赴四川攀枝花和河北秦皇岛,就健康与养老产业发展问题展开调研。

调研组发现,由于我国康养产业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政策体系还不完善,医养结合的养老模式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各地尚未形成集养老、医疗、休闲等多位一体的综合性健康与养老服务体系,致使相关产业无法得到突破性发展。

调研结束后,民革中央在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调研报告。

20xx年12月,由民革中央与四川省政协联合举办的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在四川攀枝花召开。

论坛达成了《首届中国康养产业发展论坛攀枝花共识》,并推动240亿元的21个攀枝花康养产业项目成功签约,总计签约意向高达400多亿元,为康养产业发展注入一剂强针。

找准切入点,就能推动经济发展。

针对当前康养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民革中央提出,将康养产业定位为国家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康养产业覆盖面广、产业链长,涉及医疗、社保、体育、文化、旅游、家政、信息等多方面,可以成为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大力发展健康与养老产业对扩内需、促就业、惠民生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健康老龄化巨大刚性需求的长久之计。

民革中央参政议政部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目前,xxx已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康养产业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为此,民革中央建议进一步完善产业政策体系,研究出台产业子领域专项政策,督促政策落实、落地。

以科学规划为先导,指导地方结合实际进行发展规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以设立国家健康产业投资基金为引导,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以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鼓励自然环境优渥地区先行先试;以医疗资源为保障、以规范标准为基础,推进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的融合,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路子、新标准。

康养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如何寻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在民革中央看来,医养结合就是最大的突破口。

建议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和扶持医养结合的护理型养老机构建设。

健全健康保险体系,发展护理保险,鼓励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加强合作。

将养老机构所设医疗部门提供的医疗服务纳入医保范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采取远程医疗、委托管理、健康管理咨询等多种形式,提高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服务能力,提供多样化医疗、慢性病管理和健康管理服务,有力推动建立医养结合体系。

人才是康养事业发展十分重要的条件。

民革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当前康养产业亟需的专业人才极为匮乏,直接制约了康养产业的发展壮大。

为此,民革中央建议国家重视康养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康养职业教育体系,提高康养职业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康养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力资源保障。

此外,民革中央还建议设立国家康养产业发展实验区,赋予实验区一些先行先试的相关政策,形成以区内优势产品和服务为龙头的产业集群,为实现康养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探索路子、积累经验,推动我国现代服务业更好更快发展。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二

总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总体部署,根据高陵区卫健局关于医养结合的工作要求,2019年上半年公寓在医养结合试点工作方面继续探索尝试,将老年人健康评估、日常护理、失能康复、健康管理、中医保健、心理健康、绿色急救、安宁疗护等全方位融合,形成养中有医、医中有养、医养结合的老年人健康管护服务新模式,现将我们半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持续硬件投入、完善服务功能。

1、医务室的硬件改造和设备扩充基本到位。

目前面积达到了90.55m2,其中医护办27.4m2、药房4.75m2、治疗室10m2、输液室48.4m2。日常药品及急救设备均已配备到位。

我公寓新建成的中医馆室内面积近100㎡,目前已开展艾灸、熏蒸、中医经络治疗等特色服务项目。我们还聘请原长庆职工医院离退休医师岳志新坐堂问诊,岳大夫擅长中医针灸、按摩、骨科等治疗,对老人常见患有颈椎病、腰椎、偏瘫、失眠等疾病的老人进行按摩、针灸等治疗服务,缓解老人痛苦,得到了家属的一致好评。

3、安宁疗护区建成并投入使用。

在区卫健委的指导下,我们在三楼东区开辟了安宁疗护区,为重症患者提供姑息治疗、临终关怀、心理慰藉等服务,使老人安详而有尊严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也极大地缓解了家属焦虑和悲痛的情绪。安宁疗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反响,充分验证了我们推行安宁疗护这一项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打造一个提高身体健康素质的活动平台。

在公寓内设立室外、室外的健身活动场地、棋牌室、康复室、活动室、手工室等,组织各类适宜老人的文体活动、每天定时组织开展回春健身操等练习,树立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2、打造一个提升健康素养的培训平台。

针对老人需求,邀请医院专家定期在公寓开展老年人防跌倒讲座、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根据季节变化开展中医养生保健等健康知识宣传及中药预防,通过开展健康体检、日常巡诊对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让老年人提高防病、抗病的能力。定期对老年公寓的老人及员工进行老年人生活知识和急救知识讲座,提升老年人自我保健和急救意识。

3、打造一个健康阳光心态的咨询平台。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在公寓建立心理咨询室,通过开展音乐疗法、沙盘游戏,针对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生活节奏由原来的紧张、有序转为清闲、松散,社交圈骤然缩小,人际关系发生变化,易产生失落、孤独、怀旧心理、衰老感等心理问题易产生的孤独感、对死亡恐惧、与子女及工作人员沟通不畅、自我感觉老而无用等问题,邀请专家进行一对一心理疏导。定期邀请志愿者开展联谊活动,引导老人积极参与,提升老年人的价值感及存在感。

4、完善健康体能评估系统。

建立评估室,对入住老人进行初步评估。初评的项目包括老人的基本资料、生活自理能力、沟通与视听力能力、认知能力等。生活能力评估包括吃饭、大小便、穿衣等日常生活内容,判断老人能不能自己完成,自己有没有感知。我们也会通过对老人的直观感觉和家属提供的信息来进行判断老人的沟通与视听能力,对于老人的认知能力通过认知评估,我们能知道他们的认知程度,看老人能不能听懂我们的问题并给出他认为的正确答案。根据评估结果,我们会对老人确定护理等级,不同的护理等级提供对应的服务项目。

5、完善健康档案信息管理。

在建立老人健康信息档案的基础上,提供健康管理与监测。对每位新入院的老人进行全面的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根据各项检查结果、以及老人生活能力评估和风险评估结果,向公寓护理部反馈老人身体状况,共同对老人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和医疗照料方案。对每位入住老人每周进行生命体征和身体情况的全面监测,主要包括老人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对慢性病老人进行常规的诊疗和监测,每年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6、确保绿色通道快捷畅通。

我们联合长庆职工医院、太和医院、凤城医院等多家医院,在已有的“绿色就诊通道”基础上,达成医疗人才的交流和共享,对突发危重疾病的老人,依托医院120急救点的优势,确保老人能得到及时抢救和转诊。

三、

问题与困惑:

1、专业医护人员难招难留。

老年公寓内设医务室需要聘请有医师资格的医生和有护理资格证的护士,养老机构难以给医护人员提供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同时他们在养老机构从业但无法进行执业注册,政策制约医护人员无法多点执业,对于医护人员的发展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使养老机构难以聘请到符合要求的医护人员。

医养结合需要医保体系的支撑,老年公寓推行医务结合首先要解决医务室纳入医保结算问题,现因医保资源有限、政策制约难与医保挂钩,老人就诊费用无法报销,增加了老人经济压力,老人仅在公寓做一些简单、收费低的诊疗,大大制约了老人的医疗需求,导致医务室亏损经营。

综上所述,长庆老年公寓将在上半年工作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健全医养结合工作制度,完善医养服务模式,为老年人提供集医、护、养为一体的保障服务,同时,强化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水平,为入住老人提供全天候的医疗卫生服务,保证老人在身体出现不适时,能够及时得到诊治,为其提供高效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三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第一节产品市场现状。

第二节市场形势分析预测。

第三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四

预计到20xx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亿,约占总人口的16%。从20xx~20xx年的时间里,我国高龄老人将保持年均100万人的增长。

而与此相对的是,中国整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同时,老年人存在发病率高、带病生存时间长、对卫生保健依赖性强、医疗花费高等特点。当前的养老机构存在整体资源不足、分布不均、缺少专业化、服务单一、无法满足老年人群医疗保健特殊需求等问题。现就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医院试点建立混合所有制养老机构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

一、现阶段医养结合产业化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机构规模及标准化程度低,与医院衔接程度不高。

养老机构主要依靠设施建设来实现基本养老服务功能,特别是能够针对失能、半失能的老人提供专业养护服务,重点实现其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紧急救援等功能。然而,在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过程中,我国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二者相互独立,面对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客观现象,医疗机构无法配合满足其需求。现有患病老人不得不奔波于医院与养老机构或家庭之间,不仅耽搁治疗时间,往往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休息而形成小病变重的情况,增加了治疗费用,老年人需要长期护理的问题已经提到议事议程。

(二)养老机构独立盈利能力较弱,依靠国家补贴情况严重。

目前,养老产业在可持续性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市场模糊、盈利困难、营销不畅和持续性差。养老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公益性质,盈利能力较弱,社会资本关注度低。目前进入该行业的民营资本普遍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经营稳定性差,属于相对“弱势”资本。由于目前的养老产业没有清晰的产业发展规划前景,很多养老产业投资成本高居不下,同时又面临着老年人一方面经济承受能力相对有限,不可能承受高昂的养老服务费用,另一方面认知、行动能力下降等客观因素,属于伤病高发“弱势”人群。虽然一些资金实力较强的房产商频频试水养老地产,但未有明确的盈利模式,没有理清养老“地产”与养老“服务”之间的关系。

(三)养老机构高端企业管理和护理等专业人才缺乏,流动性强,可持续性发展程度低。

养老人才短缺已为老年服务机构快速增长的瓶颈。国内还没有高端、专业完善的养老服务团队,无论在团队管理还是人员培训方面,养老机构缺乏足够的专业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调研中发现:

(1)养老高端企业管理和护理专业人才严重缺乏、队伍结构不合理。

(2)养老机构人员流动性较强,不利于企业持续性发展。

养老服务需要医养结合,医院属于资本和人才密集型企业,已经分享过了国家改革开放的红利,发展势头良好,目前的现状养老机构与之相比发展落差较大。养老机构作为一个单独的机构短时间内无法与医院形成有效的平等对接。

(四)多头管理现象不利于医养结合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我国在养老服务方面“多头管理”的现象十分突出,各地养老相关问题的管理工作分散在老干部局、民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xxx门、老龄委、消防、公安、防疫、街道等多个部门和单位。此外,妇联、青联、工会、残联等等机构也或多或少地介入了养老的服务保障和管理工作。由于这些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具有独立性,部门之间缺少足够的协作与沟通,管理过程中很难形成合力。

二、建议。

(一)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建议政府:首先明确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监管责任主体,为医院试点建立的混合所有制养老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监管制度,出台和完善相关服务标准、设施标准和管理规范标准,建立等级评定制度和评估制度。同时,利用服务标准的提高加强市场竞争,减少人为控制因素,通过制定医养结合服务机构的准入、退出机制,规范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市场行为,形成“宽建严管”健康的监督机制,促进养老产业健康持续性发展。

(二)建立健全行业服务标准和规范。

建议:推动医院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养老机构,利用医院现有的规模化、标准化制度和现有养老政策法规,整合成一套标准性、可实施的服务规范指南。同时,强化诚信优质服务,树立品牌效应。通过一系列制度和行业服务标准建设,形成一套组合拳。

(三)鼓励多方社会资源参与。

建议:破除思想上的禁锢和政策上的壁垒,鼓励灵活运用公有制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不同所有制的资本对养老机构的发展有不同形式的促进。如:

(1)引入国企,如中国医药集团等公有制资本不仅可以有效利用资本,促进国有资本保值,而且能够利用其行业的专业特性针对性研究养老服务产品,同时利用老人对国企的信任提高了养老机构的品牌效应,抵御运营风险。

(2)引入民间资本等非公有制资本,利用非公有制资本的灵活性和高效性,通过董事会的决策,从一定程度上激发医院在养老机构领域的活力,提高决策质量,规范经营、加强精细化管理,使医院的公有制资产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产业效益。

(3)允许养老机构员工持股,不仅大大增强养老服务产业服务人员的积极性,使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紧的联系在一起。甚至可以引入“众筹”的概念,允许需要养护的老人和儿女入股养老机构,使需要养护的老年人既是消费者又是养老机构的股东,不仅能够在养老机构增长中获得红利,在养老的同时又有一种家的感觉。

(四)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建议: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充分的发挥市场调节作用。评选出管理规范、服务专业,能够盈利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同时,政策应该给予这个市场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各种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养老机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运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产业。这样,经营理念各异、运营模式不同的养老机构为生存、盈利各尽所能的寻找出口。通过养老服务产业机构的竞争和规模化发展,必定会在要求苛刻的养老服务产业中脱颖而出一批收费合理,服务到位,口碑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势头的企业。从而使我国在市场竞争的风浪中找到最适合我国发展的养老服务产业的道路。国家也可以从现有繁杂的补助提供中抽身出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履行国家责任,减少国家负担。

(五)调动医保、社保等配套政策支持。

建议:给予一定的医保、社保、科技等配套政策支持,推动医院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养老机构的快速建设。结合医院多年的“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医保经验,和大医院医保额度较高的特点,通过规模化、专业化管理链条的梳理,降本增效,努力消化参股养老机构所增加的医保额度,减少给国家增加医保管理成本上的负担。但需要考虑到,毕竟现阶段我国医养结合体系建设不够成熟,“包袱”性的甩给医院,容易大大降低了医院在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养老机构的积极性,况且医院涉及养老产业总体上属于起步阶段,经验不足。

政府应在医养结合领域与医院建立定期对话机制,利用医院在人口与健康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政府可以完善并适度提供一系列医保、社保、科技等方面的鼓励性政策,适当提高积极参股养老机构医院在老年病方面的医保额度。同时,对现有医保制度进行进一步改革,在完善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基础上,逐步建立老年人相关疾病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五

核心提示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项目投资环境分析,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一章总论。

1.1.2建设性质。

1.1.5研究工作依据。

1.1.5.1国家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地区发展规划。

1.1.5.2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项目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1.1.6研究工作范围。

1.2可行性研究结论。

1.2.1市场预测和项目规模。

1.2.1.1市场需求量简要分析。

1.2.1.2目标市场的确定。

1.2.1.3产品方案及销售收入预测。

1.2.2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

1.2.3厂址。

1.2.4环境保护。

1.2.5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

1.2.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2.7.1投资估算。

1.2.7.2资金筹措。

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投资的必要性。

2.1.1行业政策背景。

2.2投资的必要性。

2.2.1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项目的建设是市场的需要。

2.2.2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项目是增加地方的财政税收的需要。

2.2.3医养一体养老院建设项目是提高当地群众收入和保持社会繁荣稳定的需要。

第三章市场分析。

3.1市场整体趋势。

3.2市场规模。

3.3市场预测。

3.4产品的竞争力分析。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选择。

4.1.1概况。

4.1.2选择原则。

4.1.3场址概述。

4.1.4工业集中区简介。

4.2厂(场)址建设条件。

4.2.1地理。

气候。

4.2.2资源概况。

4.2.3交通区位。

4.2.4社会经济条件。

4.3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4.3.1主要原材料。

4.3.2燃料动力。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5.2生产技术方案。

5.2.1技术来源。

5.2.2生产工艺流程。

5.3工程方案。

5.3.1土建。

5.3.1.1设计规范和标准。

5.3.1.2设计原则。

5.3.1.3工程概况。

5.3.1.4建筑要求和效果。

5.3.2厂区防护设施及绿化。

5.3.3道路停车场。

第六章总图运输与公用辅助工程。

6.1总图运输。

6.1.1总图布置方案的'要点及说明。

6.1.1.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6.1.1.2总图布置原则。

6.1.2总图布置方案。

6.2场内外运输。

6.2.1运输量。

6.2.2运输工具及运输方式。

6.2.2.1厂外运输。

6.2.2.2厂内运输。

6.3公用辅助工程。

6.3.1给排水工程。

6.3.1.1设计依据。

6.3.1.2设计范围。

6.3.1.3给水水源及用水量。

6.3.1.4排水。

6.3.2电气工程。

6.3.2.1设计依据。

6.3.2.2设计范围及内容。

6.3.2.3负荷等级与供电电源的确定。

6.3.2.4低压配电设计。

6.3.2.5防雷及电气安全接地系统。

6.3.2.6综合布线系统设计。

6.3.2.7有线电视系统设计。

6.3.3暖通。

6.3.4维修。

6.3.5通讯设施。

第七章节能。

7.1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7.1.1原则和标准。

7.1.2规范和依据。

7.2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7.3节能措施。

7.3.1建筑节能。

7.3.2节电措施。

7.4节水措施。

第八章环境保护。

8.1环境保护执行标准。

8.1.1环境质量标准。

8.1.2污染物排放标准。

8.2环境和生态现状。

8.3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8.3.1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

8.3.1.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8.3.1.2水环境影响分析。

8.3.1.3声环境影响分析。

8.3.1.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8.3.2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8.3.2.1水环境影响分析。

8.3.2.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8.3.2.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

8.3.2.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8.4环境保护措施。

8.4.1建设期污染防治措施。

8.4.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8.4.2.1废水治理方案。

8.4.2.2废气治理方案。

8.4.2.3噪声治理方案。

8.4.2.4固体废弃物治理方案。

8.4.2.5全厂绿化措施。

8.5环境监测与环保机构。

8.6公众参与。

8.7环境影响评价。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及消防。

9.1劳动安全卫生。

9.1.1设计依据。

9.1.2劳动安全。

9.1.2.1厂区布置与厂内运输安全。

9.1.2.2防火防爆。

9.1.2.3防机伤、摔伤。

9.1.2.4电气事故预防。

9.1.2.5防雷与接地。

9.1.3职业卫生。

9.1.3.1防噪音。

9.1.3.2防暑降温、防寒和防温。

9.1.3.3降低劳动强度。

9.1.3.4女工保护。

9.2消防安全。

9.2.1设计主要依据。

9.2.2消防原则及措施。

第十章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

10.1组织机构。

10.2人力资源配置。

10.2.1劳动定员。

10.2.2人员来源。

10.2.3人员培训。

10.3项目管理。

10.3.1财务管理。

10.3.2设备物资管理。

10.3.3工程管理。

12.1投资估算。

12.1.1编制依据。

12.1.2编制方法。

12.1.3建设投资总额。

12.1.3.1工程费用。

12.1.3.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12.1.3.3工程建设预备费。

12.1.3.3建设期利息。

12.1.4流动资金估算。

12.1.4.1估算依据。

12.1.4.2估算结果。

12.1.5投资估算结果。

12.2资金筹措。

12.3投资使用计划。

12.3.1投资使用计划。

12.3.2借款偿还计划。

12.4投资估算表。

详见经济附表:

建设投资估算表;。

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流动资金估算表;。

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表。

第十三章工程招标方案。

13.1总则。

13.3招标内容。

13.4招标基本情况表。

14.1财务评价依据及范围。

14.2基础数据及参数选取。

14.3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14.3.1年销售收入估算。

14.3.2产品总成本及费用估算。

14.3.3利润及利润分配。

14.4财务分析。

14.4.1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4.4.2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4.5财务清偿能力分析。

14.6不确定性分析。

14.6.1盈亏平衡分析。

14.6.2敏感性分析。

14.7财务评价结论。

15.1风险因素的识别。

15.2风险评估。

15.3风险对策研究。

第十七章附表。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六

1.1.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1。

1.1.2《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实施2。

1.1.3《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

1.1.4《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3。

1.1.5《xxx省“十二五”规划》3。

1.2经济背景5。

1.2.1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5。

1.2.2居民收入不断攀升,促进对养老服务的需求6。

1.3行业背景6。

1.3.1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6。

1.3.2机构养老是未来养老模式的主要形式7。

二、项目总论11。

2.1项目基本情况11。

2.2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11。

2.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12。

2.4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2。

2.5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13。

2.6项目总投资及来源13。

2.7项目经济及社会效益13。

2.8项目结论与建议14。

2.8.1项目主要经济指标14。

2.8.2项目主要问题及解决建议15。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7。

3.1项目建设必要性17。

3.1.1项目实施是响应国家政策,发展养老事业的需要17。

3.1.2项目实施是弥补资源不足,加强当地社会保障的需要17。

3.1.3项目实施是带动当地养老产业全面发展的需要18。

3.1.4项目实施是满足当地老年人口消费发展趋势的需要19。

3.2项目建设可行性19。

3.2.1模式可行性19。

3.2.2经济可行性20。

3.2.3组织协调和人力资源可行性20。

四、项目规划、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21。

4.1项目规划21。

4.1.1养老院整体项目规划21。

4.1.2医疗中心项目规划23。

4.1.3项目合作机构与专家简介28。

五、收入预测及市场分析31。

5.1项目目标客户选择及收入预测31。

5.2项目市场分析32。

5.2.1我国养老市场规模巨大32。

5.2.2项目地周边养老现状分析34。

5.3项目营销策略39。

5.3.1销售流程39。

5.3.2产业链延伸策略39。

5.3.3服务组合策略40。

5.3.4营销组合策略41。

5.3.5项目推广策略及客户管理42。

六、项目建设整体规划43。

6.1建设地址43。

6.1.1自然条件43。

6.1.2经济基础44。

6.1.3交通运输44。

6.2方案设计45。

6.2.1设计特点45。

6.2.2设计原则46。

6.2.3设计要求47。

6.3项目建设内容及工程造价56。

6.4项目规划图58。

6.5设备购置59。

6.6供排水工程61。

6.6.1设计依据61。

6.6.2设计范围61。

6.6.3给水设计61。

6.6.4消防给水系统61。

6.6.5排水设计62。

6.7供电工程62。

6.7.1设计依据62。

6.7.2设计范围63。

6.7.3电气设计63。

6.7.4照明设计64。

6.7.5电信通讯系统64。

七、项目优势分析65。

7.1政策扶持和行业前景优势65。

7.2医疗水平优势65。

7.3特色服务优势67。

7.3.1多层次诊疗项目67。

7.3.2人性化服务措施68。

7.3.3合理的定价体系68。

7.3.4严格的服务质量管理68。

7.3.5服务质量的监督措施68。

7.4行业经验和管理水平优势69。

7.5资本优势69。

7.6区位优势69。

八、环保、节能、消防与劳动安全71。

8.1环境保护71。

8.1.1设计依据71。

8.1.2场址环境条件72。

8.1.3项目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72。

8.1.4环境保护措施方案73。

8.1.5项目环境影响评价74。

8.2节能分析75。

8.2.1设计依据75。

8.2.2节能措施75。

8.2.3水专业节能措施75。

8.2.4本项目能耗76。

8.2.5项目节能管理76。

8.3消防措施76。

8.3.1设计依据76。

8.3.2消防措施77。

8.3.3火灾报警系统77。

8.3.4灭火系统77。

8.3.5消防知识教育78。

8.4劳动安全卫生78。

8.4.1设计依据78。

8.4.2保护措施78。

九、项目实施进度安排及人员配置80。

9.1项目组织机构80。

9.2人员招聘和培训81。

9.2.1人员招聘81。

9.2.2人员培训82。

9.3项目实施的各阶段84。

9.4项目实施进度表84。

十、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85。

10.1项目总投资估算85。

10.1.1固定资产建设投资估算85。

10.1.2流动资金估算86。

10.1.3项目总投资87。

10.2资金筹措87。

10.3还贷计划88。

十一、项目财务评价90。

11.1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90。

11.1.1项目测算参考依据90。

11.1.2项目测算基本设定90。

11.2总成本费用估算91。

11.2.1直接成本91。

11.2.2折旧及摊销92。

11.2.3修理费92。

11.2.4财务费用92。

11.2.5其它费用92。

11.2.6工资与福利费用92。

11.2.7总成本费用92。

11.3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和营业税估算94。

11.3.1销售收入94。

11.3.2销售税金及附加费用94。

11.4损益及利润及分配95。

11.5盈利能力分析97。

11.5.1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97。

11.5.2财务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97。

11.5.3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97。

11.5.4项目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99。

11.6盈亏平衡分析100。

11.7敏感性分析101。

十二、效益分析102。

12.1经济效益102。

12.2社会效益102。

十三、风险与防控103。

13.1政策风险及防控103。

13.2工程技术风险及防控103。

13.3经营管理风险及防控103。

13.4市场风险及防控104。

13.5人力资源风险及防控104。

13.6财务风险及防控104。

十四、结论与建议106。

14.1结论106。

14.2建议106。

十五、附件107。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七

括老年人用品、养老金融产品、医疗保健、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同时,还能带动养老保险、老年地产等诸多行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带动效应。

基于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养老问题日渐严峻,在此基础上,中国出现了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三种养老模式。

(1)家庭照顾。

中国传统养老模式以家庭养老(也称家庭照顾)为主,即养老的物质需要和生活照料由家庭成员提供。

(2)机构养老。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在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方面有了较大的投入,尤其是在政府对老龄化问题的重视下,机构养老的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各种营造类家庭气氛的养老机构纷纷成立,致力于让老人在晚年获得更多家庭的温暖与感觉。此外,各种机构更加重视以人为本,以客为主的服务建设,要让老人真正成为机构的主人,从而使老年机构照顾的质量有了保证。机构服务观念的改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是机构照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3)社区养老。

社区照顾,是指动员社区资源、运用非正式支持网络并联合正式服务所提供的支援服务及措施,让有需要的人在家里得到照顾,从而能够过正常生活,达到与社区的融合。

综上所述,机构养老模式能较好的适应中国目前的国情,人口结构等状况,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增大和传统家庭养老服务功能的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依赖于机构养老服务的开展。随着机构养老模式在中国大范围的成功推广,机构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中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

目前,全国多个省市正在积极摸索“医养结合”的方式。北京市推出了“医养结合”试点的扶持政策及相关的行业规范及标准、质量评价体系。河南省推出了老年医养协作联盟,通过医院牵头,养老机构加盟,实现了区域内的医养协作、双向转诊。

医养结合最大的特点便是为老人提供及时、便利、权威的医疗服务。把医疗和养老结合在一起,有病及时治疗,无病康复养老,成为有病老人、高龄失能老人的最佳去处。通过“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老人的养老及就医问题,不仅让老人“老有所依”,更让老人们“老有所医”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拟投资2.54亿元引进国内外先进设施,配套相应的水、电、气及辅助设施,建成可安置800名老人的医养结合的养老院。项目占地面积30亩(约20001平方米),土建工程主要包括老年公寓、老年文体活动中心、医疗康复中心、老年营养膳食中心、老年旅行社以及办公区等。项目拟引进的设备包括起居设备、厨卫设备、空调、锅炉与供暖管道、理疗健身设备、轮椅、轮式担架、电视机、闭路电视系统、通讯设备等日常设备以及骨科康复减重步态训练器、糖化血红蛋白仪、移动x线机、超声诊断扫描仪、心电图仪、肺功能机、脑电图机、脑血流机专业医疗设备。项目计划从2013年11月开始实施,到2014年11月结束,建设期12个月。

项目的建设,将为xxx市及周边老年人提供一个养老为主、医疗为辅,医养结合的高端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让老年人既能享受到养老服务,又能得到专业医疗保障,不仅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能提升养老机构的利用率,同时分流老年慢性病患者,缓解医院床位紧张的压力,可谓是三赢。养老院的建设也将带动周边的居民就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综合而言,项目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符合我国产业政策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念,将对xxx市乃至xxx省经济可持续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

三、项目规划。

项目市场定位:以xxx及周边地区为目标市场,以监护、助护和生活护理为主,为老人提供生活、休息、保健、娱乐、医疗为一体的服务中心。

服务宗旨:切实解决xxx市及周边地区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作用,更好地履行“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人民群众解愁”的宗旨。项目建成后,能够安置800名老人,为他们提供养颐养天年、医疗康复和生活休闲的场所。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八

今年x月x日是中国第**个志愿者服务日,也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周年纪念日。敬老助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直是少先队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为继承和发扬雷锋志愿服务精神,培养学生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他人,服务社会的意识。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决定在3月12日开展少先队员赴敬老院慰问活动。

充分发挥少先队员在传播文明、弘扬新风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弘扬尊老敬老的新风,同时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敬老助老志愿活动中去,切实为老年人排忧解难,做到爱老、敬老、为老,在社会上营造温馨和谐、健康文明的.氛围,让学生在社会服务中得到体验和感悟,进而培养尊老助老的良好品德和文明习惯,学会感恩,报答社会。

20**年3月12日中午14:0015:50。

李集敬老院。

敬老院孤寡老人。

李集小学部分少先队员代表。

1、给老人送水果。精神需求固然重要,但物质方面的帮助也不可少,给老人们送上水果,老人们一定会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2、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通过打地、拖地板、擦玻璃窗、洗被子衣物、铺床、晒被子,给老人们提供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使老人们身心愉快,减少疾病。

4、陪老人聊天。老人最需要的心灵安慰,敬老院老人大多无儿无女,很多心里话无处倾诉,通过与老人聊天,让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对老人来说是一种释放,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教育。

5、开展各种小活动。听老人故事,听唱歌,同时也为老人表演一些小节目,与老人文化娱乐,愉悦心情。

1、由专人提前与敬老院荣院长联系,了解敬老院大致情况,以及确定具体活动时间。

2、活动前准备好水果等慰问品,做好横幅,要求少先队员穿校服、戴红领巾、戴校徽。

3、要求队员自带梳子、洗头膏,指甲剪。

4、途中要列队前进,注意交通安全,进入养老院要主动向老人问好,不能追打喜闹。

5、要求各位同学必须服从组织的分配安排,有纪律,注意个人行为,注重集体形象与学校形象,不可擅自行动,要集体行动。

6、要求参加同学在活动之后,每人写一篇关于此次活动的作文,优秀者可在墙报栏上展览。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九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农村独生子女不断增多,导致老年人的养老和医疗问题尤为突出。医院不能养老,传统的养老机构又不方便及时就医,不少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一旦患病,便时常往返于医院和养老机构间,不但耽误了老人的治疗,同时也增加了不少家庭的负担。

国家实施的医养结合政策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养结合工作,在年初就将其纳入了医院发展的基本规划,现结合我院实际情况汇报如下:一、完成的主要工作:

1、重新修订了医养结合实施方案;

2、成立了由医院主要负责人卜凡廷院长为组长的医养结合工作管理小组;

8、每季度为老人进行一次健康知识讲座;

11、每月周不少于一次由高年资医生到颐养中心为老人进行健康咨询等医疗服务;

12、每月不少于四次组织老人进行康复训练活动;

1、受现有的医、养体制和机制制约,医养难“结合”。现有的体制和机制是民政系统“管养老不医护”,而卫生医疗系统则是“管医疗不养老”,养老和医护两张皮,经费专列,专款专用,治病的“医保钱”只能花在医院,老年人在养老机构中就医费用,则无法在医保报销。

3、大多机构养老医护专业人才缺乏,专业水平有限,加上医疗设备简单,只能进行一般医护处理,不能进行专业医疗和急病抢救服务。特别是失能老人的专业护理和处置慢性病,目前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医技远跟不上需要。

4、医疗机构支持养老服务困难。医疗机构本身医疗资源十分紧张,老年病人康复治疗时间长,周转慢,效益低,加之医患关系、医疗纠纷等潜在风险,医院开展老年病疗养,经济效益远低于正常医治,又得不到民政部门的床位补贴,难以收治老年康复病人。“医养结合”关系如不建立,医疗机构很难为养老提供全面、及时、有效的医疗支持。

三、新年度思路:

1、进一步加强与养老机构的合作。规范开展转诊和预约服务,畅通就诊绿色通道,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做好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服务工作。

2、进一步深化与老年人家庭医疗契约服务。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家庭医生服务水平,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康复、健康教育和咨询、中医保健等服务的能力。

3、进一步加快发展专业规范的护理服务。进一步落实医疗机构护理人员配备标准,鼓励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全面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十

渭源县中医医院(2016年10月25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渭源县中医院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在百忙之中来我院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各位领导长期以来给予我院工作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渭源县中医院医养结合工作进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医院基本情况。

(件)。2015年共诊治门诊病人126433人(次),住院病人9895人(次)。2016年1-9月份共诊治门诊病人99328人(次),住院病人9458人(次),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人均门诊费用元,人均住院费用元。

今年以来,我院被确定为全市医养结合工作试点单位,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加快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工作。

一是为了加强对推进医养结合工作组织领导,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副院长任副组长的加快推进医养结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推进医养结合日常工作。医院将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和规划。

二是为了使我院医养结合工作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近日,我院组织相关负责人到兰州市城关区康乐医院参观学习医养结合试点工作,学习借鉴兄弟医院在医养结合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动员全院力量积极开展工作,为推进医养结合试点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三是为了推进医养结合工作有序推进,我院成立了老年病科,为老年人开通预约就诊等便利的绿色通道,开展急诊急救、预约就诊、中医养生保健、健康知识咨询、健康档案管理等服务,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

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抚慰等需求,购进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健康养老服务。

五是加大对医养结合的宣传力度,通过宣传折页,电子屏幕或打造宣传长廊和宣传一条街,让全社会都了解实行医养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怎么样开展医养结合工作,开展医养结合的社会意义等,让更多的人支持医养结合工作。

六是突出中医特色养老服务。大力宣传中医养生治疗、保健、康复知识、理念,探索多种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形式,积极组织开发药膳在老年群体中的推广和应用,探索建立“食养(疗)”、“药养(疗)”、“水养(疗)”、“沙养(疗)”、“文养(疗)”等中医药特色养生、养老模式。

三、存在的问题。

是养老服务硬件设施不健全。由于医院搬迁后,资金筹措困难,医养结合硬件设施还不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努力争取国家和省、市、县各级部门的支持和帮助,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积极配置医养结合工作硬件设施。二是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医院急缺人才,合理配置医养结合工作科室人员结构,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同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加强院内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医务人员养老护理综合服务水平。三是进一步完善便民就医措施。在原有便民措施基础上,通过患者调查、参观学习、考察等方式进一步增加、完善、改进便民措施,并加大老年人绿色通道便民措施的资金投入,让老年人就医养老更方便、快捷。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十一

坚持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职责分工,舂力解决影响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突出问题,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规范、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切实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二、主要目标。

到2021年底,医养结合服务相关制度、标准、规范初步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得到提升。到2022年底,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三、重点内容。

(一)全面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检查。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对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检查,发现存在问题与不足,明确整改方向和内容,推动医养结合机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二)规范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内部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医养结合机构严格落实各项医疗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标准,落实各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根据相关要求配置科室、人员和设施设备,规范开展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

(三)落实完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和管理相关制度和标准。按照《省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医养结合机构服务管理的通知》和国家《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等文件要求,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机构的服务管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完善医养结合相关服务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

(四)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养结合机构管理人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护理员等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加大培养培训力度。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促进人才有序流动。积极组织参加全国医养结合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为医养结合机构管理和服务人员提供继续教育。

(五)加强医养结合机构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技术支撑,继续做好医养结合监测工作。医养结合机构要加快与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服务对接,完善本机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对居民健康档案的调阅功能,及时、充分掌握老年患者的病程、病史和既往就诊历史,充分利用已有的医疗健康大数据建设成果为老年患者提供服务。积极推动xxx省医养结合智能服务平台xxx的推广和应用。积极争取扩大我省参加国家老龄健康医养结合远程协同服务试点范围,推动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机构即可获得远程诊疗指导、在线复诊等服务。

(六)加强医养结合机构常态化疫倩防控和传染病防控工作。按照国家和省里有关要求,加强医养结合机构新冠肺炎常态化疫情防控,严格执行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及工作规范、指南,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切实落实疫情防控各项措施。加强医养结合机构感染管理和传染病防控工作,降低机构内交叉感染风险。

四、工作安排。

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自2020年起开始实施,为期三年,每年按照xxx全面自查一整改核查一总结提升xxx的程序开展工作。

(一)全面自查。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制定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根据行动方案,各市州会同所辖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辖区内所有医养结合机构认真开展自查。

(二)整改核查。各医养结合机构要结合自查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可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明确整改方案及期限。各医养结合机构填写《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自查整改表》,向当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报告自查及整改情况。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应在机构自查整改基础上,指导所辖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核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指导、督促整改。对存在违法违纪违规的机构,依法依纪依规处置。

(三)总结提升。各市州卫生健康委要适时开展随机实地抽查,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形成本地区总结报告,并填写《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汇总表》,于每年10月上旬报送省卫生健康委。省卫生健康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将组织专家开展抽查评估,每年抽查评估内容将有所侧重。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作为年度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结合医养结合监测工作,加强工作保障,落实各项任务,确保取得实效。要将医养结合机构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范畴,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和规范执行,确保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安全。

(二)全面排查,整改提高。各市州卫生健康委要督促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对其所辖医养结合机构逬行逐一核查,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z并及时整改。自查和整改工作应实事求是,严禁弄虚作假。对自查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要统一硏究解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的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时间紧、任务重,各市州卫生健康委要加快相关工作进度。各市州卫生健康委应于2021年1月25日前将2020年的行动总结报告及汇总表报送省卫生健康委。

(三)巩固成果,宣传推广。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认真总结行动中发现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加大宣传推广,有关情况请及时报送省卫生健康委。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十二

近日,铜仁市医养结合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围绕贯彻落实全国、省、市有关医养结合文件精神,对推进铜仁市医养结合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会议指出,推进医养结合,是落实xxx、省、市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是统筹利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促进两个服务体系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让老年人有更多改革获得感的硬招实招,做好医养结合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会议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医养结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是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加快推进,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要把握和关注重点要求,着力保基本、兜底线、补短板,全面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

会上,组织学习了国家、省、市有关医养结合文件精神,并对医养结合工作开展了指导培训。

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参会。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十三

截至2020年底,全市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服务机构(兼具医疗卫生服务资质和养老服务能力的医疗机构或者养老机构)185家,占全市养老机构的34%。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进一步完善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一)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增加的床位日常重点用于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探索医疗机构运营养老服务机构。增加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资源。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可引入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将部分养老床位转化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到2022年,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50%。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含街乡镇养老照料中心)为居家重度失能老年人提供专业、规范、优质的机构式照护服务,医疗机构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提供巡诊及设立家庭病床,提供必要的查床、转诊等服务。

(二)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居家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通过“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等将医疗机构内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提升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组建街道(乡镇)养老服务联合体,整合养老照料中心、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区域养老、医疗资源,将巡视探访、上门巡诊等居家医养服务有效衔接。提升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能力。养老机构可通过服务外包、委托经营等方式,由医疗卫生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规范的医疗卫生服务。开展医养结合培训基地建设,建立医养结合机构医务人员进修轮训机制。发挥中医药医养结合服务作用,探索设立中医药健康养老护理员师资和适宜技术培训基地。

(四)加强医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发展院校教育及技能培训。优化普通高校、职业学校设置老年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程序。支持医务人员从事医养结合服务。实施医师执业地点区域注册制度,支持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

(五)建立健全支持保障体系。鼓励符合规划用途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依法用于医养结合机构建设。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要适当支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养老产业债券,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抵质押贷款产品,拓宽信贷担保物范围。推进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床日等多元复合的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推进石景山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经验。支持商业保险机构针对老年人风险特征和需求特点,开发专属产品。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十四

区是市主城区,辖1个镇、8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有74个社区,13个行政村,面积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万人,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万人,占总人口的。

区设置医疗卫生单位241家,养老机构10家,设置养老床位1500张,共有医养结合机构4家:区老年养护院、市老年公寓、区老年公寓、区社区北养老服务站。

其中,区社区北养老服务站、市老年公寓纳入医保定点单位,区社区北养老服务站被评为省第一批“医养结合社区示范中心”。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规划引领作用。

区政府出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暨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xx-2020年)》,以老年人健康需求为导向,加强养老机构医疗资源配置,对床位在150张以上的养老机构设置医务室或护理站,150张以下的鼓励设立医务室或护理站,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健康养老服务领域,着力打造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具有特色的医养结合服务体系。

(二)推进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是设计符合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服务包。

针对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人常见疾病,设计家庭医生签约老年人服务包,20xx年全区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38237人,其中有偿签约5680人,签约履约率达97%。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十五

热烈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在临我院检查指导、评价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下面就我院开展医联体建设和医养结合工作汇报如下:

医联体建设方面

一、医联体建设基本情况及总体目标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领导小组,将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纳入了卫生院目标管理,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形成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临床一线医师负责日常工作的良好态势。

(二)积极宣传发动

1、加强卫生院职工的全员培训,对卫生院领导干部、一线临床医护技人员,进行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知识培训,让医职人员都能掌握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目的意义和工作措施。

2、采取多种方式向公众宣传,在门诊大厅设置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宣传底板,展示松散型医联体协作单位****人民医院帮扶专家的详细信息。

3、召开专题会议部署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卫生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对如何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作出周密安排,组织卫生院中层干部和一线医务人员学习和传达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及传达分级诊疗相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二)落实具体工作

l、确定松散型医联体协作单位对口帮扶措施,根据医联体协议,协议单位****人民医院每年至少选派2名中级晋升副高的专家来我院进行对口支援,对口援专家参与行政管理、临床业务指导、讲座授课、及查房、坐诊、会诊等临床诊疗工作。我院每年选派2名医务人员到协议单位****人民医院进修学习,以提升自身医疗服务能力。截至2018年5月31日,已有名专家对我院进行对口支援,进行授课计课时,接诊病人人次,抢救危重患者人次,会诊人次。我院选派了名医务人员去****人民医院进行专业和专业,进一步提升了我院业务水平。

2、签订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协议.于2017年9月日,我院与***县人民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明确双方职责,制定具体实施措施及细则,畅通渠道,减少环节,优化流程,为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为患者转诊转院开辟了绿色通道。截至2018年5月31日,我院上转危急重患者人次,收到下转病人人次。

三、成效分析

自开展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以来,我院不断完善工作制度,制订双向转诊程序与流程,两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松散型医联体对口支援专家,业务能力强,门诊率高,医药效果好,许多患者慕名而来,既提升了卫生院品牌,又方便了群众就诊,还对临床一线医生起到了帮、扶、带的效果。

1、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制度需进一步改进,要找到一条符合医联体双方和患者共赢的途径,确保该项工作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2、加大松散型医联体建设和分级诊疗工作宣传力度,确保两项工作深入人心,既方便群众,又解决实际问题。

医养结合工作方面

“医养结合”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疗养,医疗和养老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模式,集医疗、康复、养生、养老等为一体,把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放在首要位置,将养老机构和我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近年来,我院在****卫计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工作,现就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建立了一个医养结合医务室,在敬老院设置了医养结合医务室,配备了相关医疗设备和常用药品,每周由一名临床医师坐诊,为老年提供上门诊疗服务。

(二)建立了一套健康档案。对全镇名老人实行一人一档,每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定期为老人进行免费体检,叮嘱老人按时用药。遇到突发病情,及时处理,并医联体协作单位专家开展疑难病情会诊。

(三)提供了一些高效便利服务。对需住院治疗的患者开放绿色通道,实行先治疗后付费政策,让养老院“无病养老,有病就医”的理想成为现实。

(四)存在问题

医养结合模式才刚刚开始,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医养结合模式是新事物,缺少经验可以借鉴,可能会走弯路。二是缺乏政策和制度保障。医养结合模式探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医保政策和医疗制度的影响,如果没有政策和制度对医养结合作保障,可能影响医养结合模式进一步推广。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十六

xx年,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和全体护理人员精诚合作,保证了护理工作的稳步发展。20xx年,我要继续发扬好的方面,积极改进不足之处,为患者带去更贴心的护理,也为医院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20xx年的到来寓意着年的工作将画上一个句号,在这一年里首先感谢各位领导及同事们对我的肯定和帮助。在护理部主任的带领下,根据日常工作情况,现将本年度工作做出如下总结:

2、每月组织各级护理人员有目标、有计划、分层次的进行三基三严培训考核;

4、团结行政其他科室,需要协助工作时,能积极、主动配合。

1、工作不够细致,忽视细节就容易带来矛盾、问题;

2、自我业务学习缺乏创新意识。虽然以前在病房工作过,一些基础理论、操作也能掌握,但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新设备、新技术、新知识广泛运用于临床,这些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不熟悉的,自己在闲暇的时间未能及时去临床一线深入学习。

为了把20xx年工作做的更加出色,并适应新形势下本职工作的要求,现将年工作打算如下:

2、积极与各职能部门进行交流学习,使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4、在工作中,坚持做到“六个不让”,即: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手中延误,不让正在处理的公文、各种传真在我手中积压,不让各种差错在我身上发生,不让前来联系工作的通知在我这里受到冷落,不让任何小道消息从我这里传播,不让办公室的形象在我这里受到损害。

总之,一年来,通过努力学习和不断摸索,收获很大,我坚信工作只要尽心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够做好。由于现在自己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在遇人处事的方式方法上或许存在不足之处,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提高自己的素质与修养,多学习为人处世的哲学,才能够超越现在的自己,争取更大的进步!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十七

各县(区)政府,各有关单位: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进一步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养老需求,根据省卫生健康委等12家单位联合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意见》(黑卫老龄规发〔20xx〕10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指示要求,以满足老年人基本健康养老需求为主要目标,发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驱动作用,统筹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等资源,完善体制机制,加强部门协同,创新服务模式,逐步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体系,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福祉。

(二)基本原则。

政府主导,市场驱动。发挥政府在规划编制、政策制定、市场规范、投入引导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各方资源,推动形成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以需求为导向,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城乡联动,以城带乡。在推动城市医养结合工作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医养结合工作加快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在健康扶贫中进一步加强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全面提高为老服务水平。

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强化社区居家养老、专业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的合作,加强养老和医疗资源共建共享。依照老年人需求,提升政策引导、投入扶持、服务监管等工作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优化整合服务项目和内容,推动形成整体联动、深度融合的服务模式。

改革创新,优化供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以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为先导,创新医养结合服务供给和资金保障方式,积极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激发各类服务主体的潜力和活力,不断丰富老年健康养老服务产品供给。

(三)发展目标。

到2022年,基本建立符合市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规模适宜、功能完善、综合连续的医养结合服务网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老年人能力显著增强,医养结合机构的医养护一体化服务更加优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实现有效共享和无缝对接,老年人得到连续、适宜、规范、便捷的健康医疗服务。

——养老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

——开展城市农村社区心理关爱试点项目;。

——到2022年,至少建成1所安宁疗护中心或有安宁疗护功能的医疗机构;。

——到2022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

——到2022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65%以上。

二、重点任务。

(一)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强基行动。

1.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参与“全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系统”建设,按照“应签尽签”的原则,在保证签约服务质量基础上,针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群,探索信息化签约方式和个性化服务内容,着力提高老年人签约满意度。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为签约居民开通转诊绿色通道,在专家号源、住院床位、检查检验等方面提供便利。为社区高龄、慢病、失能老年人等确有需要的人群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到2022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0%以上。(市卫健委、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2.开展家庭病床服务。按照省即将出台的《家庭病床服务管理规范》,落实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标准、规范。提供上门服务的机构要投保责任险、医疗意外险、人身意外险等,防范应对执业风险和人身安全风险。深化价格改革在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措施,改进医养结合服务价格的定价方式,完善相关收费标准,从价格政策上支持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供给和服务质量。为社区高龄、慢病、失能老年人等提供上门医疗卫生服务的医疗机构,要制定公平合理、操作方便的价格政策。规范家庭病床、家庭巡诊、上门护理和康复等医疗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标准,制定较为宽松的鼓励性价格政策。根据医养结合服务工作的延伸和发展,适时动态调整医疗卫生服务的价格和内容。(市卫健委、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3.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鼓励具备家庭病床、巡诊等服务方式的实体医疗机构,运用已具备或依托可提供线上申请、跟踪、评价等服务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在本机构注册的、至少具备五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和护师以上技术职称护士(专科护理还需要其他相应资质),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模式为主,重点对高龄或失能老年人、慢病患者、康复期患者、终末期患者,提供慢病管理、康复护理、专项护理、健康教育、安宁疗护等方面的护理服务。(市卫健委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提升行动。

1.推动社区心理关爱试点项目建设。积极应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及需求,做好我市老年人心理关爱试点项目。组建项目服务团队,对试点社区内65周岁以上常住居民,尤其是贫困、空巢、失能、失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和高龄老年人,以集中或入户的形式开展心理状况调查和评估。了解和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素养以及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提升基层老年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有效维护和促进老年心理健康。(市卫健委、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2.加强“健康小屋”建设。持续推动健康小屋建设,免费为65岁以上老年人不限次数提供血压测量、血糖测试、肺功能测试、人体成分分析等“十项”自助式服务。推动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综合体(日间照料中心)内嵌入“健康小屋”,为老年人提供慢病监护、疾病预防、日常保健、紧急预警等就近、便捷的医疗服务。选择2~3个“健康小屋”试点,统一规范建设标准,并逐步在全市推广。到2022年,全市建设具备综合功能的城市街道级社区养老服务机构43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或日间照料机构)288个,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市卫健委、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三)机构医养结合服务促进行动。

1.强化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功能。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和自身实际,合理增加医疗服务功能并依法依规开展诊疗活动。城市社会福利院(中心)、农村中心敬老院与医疗机构采取合作共建、服务外包等方式,建设区域性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符合标准的按规定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到2022年,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服务协议率达到100%。倡导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向社区、农村居家老人开放,提供营养配餐、医疗、康复、娱乐等服务。(市卫健委、民政局、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2.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护理延伸服务。加强老年护理、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鼓励其根据服务需求增设老年护理、康复、安宁疗护病床。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为签约养老机构老年人提供就医便利服务和多种形式的义诊、志愿服务,建议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每年到医疗资源薄弱养老机构开展一次义诊活动。(市卫健委、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四)专业医养结合供给提速行动。

1.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医养结合机构。优先支持社会力量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并按规定享受税费、投融资、用地等有关优惠政策。鼓励商业银行优先支持社会力量开办医养结合机构,为医养机构融资提供便利。支持社会办大型医养结合机构走集团化、连锁化发展道路。支持、鼓励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域外金融机构等作为投资主体兴办医养结合机构。积极落实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为我市民办医养结合机构扩大规模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助力医养结合产业发展。新建医养结合机构,应充分考虑应对新冠肺炎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求,合理规划医疗与养老区域布局。(市卫健委、发改委、民政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人民银行、税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2.推动社会力量开展医养融合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围绕老年人在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开发安全有效的食品药品、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加强医养结合机构监管规范药品使用行为,督促医养结合机构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对医养结合机构的药品使用提供业务指导。举办“安全用药月”活动,加强用药安全科普,有效提高老年人群体的药品科学素养,引导老年人合理用药。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的重点品种监管力度,结合中药饮片专项整治方案、二类精神药品专项整治方案,重点加强对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用药及中药饮片等重点品种的监管。指导医药食品企业围绕中药、汉麻等我市优势产业开发适合老人服用的药品和保健品。(责任单位:市卫健委、民政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3.鼓励基层医疗机构转型医养结合机构。鼓励闲置床位较多的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康复、老年护理、安宁疗护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探索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与敬老院、村卫生室与农村幸福院统筹规划、毗邻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护理机构、养老机构建设安宁疗护中心。到2022年,至少建成1所安宁疗护中心或有安宁疗护功能的医疗机构,有条件的县(区)要建成1所康复医院或安宁疗护机构。(市卫健委、民政局、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五)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发展行动。

1.支持发展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有序推进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建设,为65周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健康指导。到2022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65%以上。(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2.推动发展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机构。推动中医医院与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深层次合作,积极发展中医药养生保健、康复服务。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兴办养老、康复、护理专业机构,发展以中医药健康养老为服务特色的养老机构,引导中医适宜技术和护理服务向社区和居家延伸,探索融合中医药健康管理理念的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做强做大大同区、林甸县、杜尔伯特县中草药种植基地项目,推进北药南用、南病北治。支持组建含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家庭医生团队,鼓励家庭医生团队提供与家庭结合的中医药养老服务。推进“中医药+旅游+养老”发展,鼓励开发中药材的适老产品和中医药康养旅居产品。(市卫健委、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三、配套措施。

(一)完善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探索制定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家庭病床、老年人签约服务等方面的财政扶持政策。对非公立医养结合机构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实行与公立机构同价政策,其中对非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全额免征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和医疗机构建设减半收取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经认定为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对其符合条件的非营利性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按规定享受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优惠政策。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机构享受小微企业等财税优惠政策。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要适当支持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市财政局、税务局、民政局、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二)加强规划布局和用地保障。各县(区)人民政府要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优先保障非营利性医养结合机构用地。鼓励医养结合项目优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在不改变规划条件的前提下,允许盘活利用城镇现有空闲商业用房、厂房、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及其他设施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适用过渡期政策,五年内继续按原用途和权利类型使用土地;五年期满及涉及转让需办理相关用地手续的,可按新用途、新权利类型、市场价,以协议方式办理用地手续。由非营利机构使用的,原划拨土地可继续划拨使用。加强规划布局,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统筹考虑医养结合结构发展需要,对符合条件的项目,严格执行供地政策。由民政部门研究制定《大庆市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20xx—2022)》,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我市养老服务发展,做到合理布局,平衡发展。将医养结合项目作为审查重点,确保满足使用功能的设计需求,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永久性标牌、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确保医养结合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同步设计、施工。加强对医养结合项目的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消防安全。加强对医养结合项目的竣工验收监督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合格后交付使用。(市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卫健委、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三)完善基本医疗和照护保险制度。研究制定医养结合医疗护理服务清单和服务规范,符合规定的转诊住院患者可以连续计算医保起付线。按照上级统一安排部署,积极推进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按床日等多元支付方式。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地区,参保的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费用由长期护理保险按规定支付。鼓励保险公司紧贴人民群众需求,增强社会服务领域保险供给。支持保险公司增加老年人需求较为强烈的疾病险、医疗险、意外险等领域产品供给。鼓励养老机构参加综合责任险。开展辅助器具服务,通过租赁等形式为居家失能人员提供生活必需的辅助器具。加大对入住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的志愿服务力度和宣传力度,组织协调青年志愿者协会等社会爱心组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与医养机构结对帮扶活动,推动团属各类宣传平台加大对青年志愿者结对医养机构服务的宣传。研究志愿服务积分奖励标准,给予参与志愿服务的青年志愿者积分奖励,确保志愿服务质效。(市医保局、发改委、民政局、团市委、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四)完善投融资政策。拓宽市场化融资渠道,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的投融资模式。配合项目实施机构做好落地项目政府支出责任按绩效付费等工作。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社会办医养结合机构承接当地公共卫生、基本医疗和基本养老服务。鼓励银行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审批对医养结合型机构贷款,保障医养结合机构能够顺利获得融资。支持在专业医养结合机构附近设立自助服务银行,便于办理基础性金融业务。支持在医养结合机构内部设立atm机,满足老年人基本金融业务需求。鼓励和支持银行保险机构上门开展金融业务,为老年人提供便民贴心服务。鼓励和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发挥“投、贷、债、租、证”协调作用,加大金融对医养结合领域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探索完善抵押贷款政策,拓宽信贷担保物范围。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预算安排,与金融、保险等社会资本共同筹资设立健康产业发展基金,采取股权投资等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健康养老产业,加大金融、保险支持医养结合发展的力度。(市财政局、银保监分局、人民银行、发改委、民政局、自然资源局、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五)加强医养结合信息化建设。推动综合为老服务平台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建设健康养老信息共享机制。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多媒体影像等技术,运用可穿戴设备等移动信息采集终端,建立老年健康动态监测机制。支持研发医疗辅助、家庭照护、安防监控、残障辅助、情感配合等智能服务机器人,大力发展健康管理、健康服务、智能康复辅具等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推进面向医养结合机构的远程医疗建设。(市卫健委、民政局、工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六)加强医养专业队伍建设。鼓励引导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增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加强老年医学、康复、护理、健康管理、中医药健康服务、社工、老年服务与管理等专业人才培养。设立一批医养结合培训基地,探索普通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与医养结合机构协同培养培训模式。鼓励民办培训机构开展养老护理、养老评估培训,将市第二福利院打造成为在庆高校养老服务实训基地。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护理院、护理站及其卫技人员纳入卫生健康部门统一管理,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和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及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对待。实施医师执业地点区域注册制度,支持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多点执业。鼓励退休医务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引导职业院校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到医养结合机构和社区从事健康养老服务工作。市、县(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为养老机构的医护人员提供继续教育培训。鼓励志愿服务组织与医养结合机构结对开展服务。(市教育局、文明办、人社局、卫健委、民政局、团市委、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区人民政府负责)。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充分认识医养结合在健康大庆建设、深化综合医改、推动养老产业和健康服务业发展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等工作中的重要意义,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落实医养结合工作各项任务。

(二)强化部门协作。各有关单位要加强协作,制定出台推进医养结合的政策措施、标准规范。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提高医养结合服务水平和效率。

(三)抓好典型示范。各县(区)要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补助,积极探索建设医养结合示范机构、示范项目、示范中心等多元化医养结合模式。

(四)加强监管考核。各县(区)、各有关单位要将医养结合工作纳入重要事项督查范围,建立工作评估体系。卫生健康、民政等有关部门要落实服务监管责任,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医养结合养老院工作总结篇十八

xx年下半年以来,在镇党委、政府和县卫生局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农村防疫保健工作为重点,积极探索和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及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深化卫生改革,全面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促进全镇卫生工作全面发展。

1、实行院长负责制,重大决策由院务会和职工大会讨论决定执行。每周组织职工集中学习一次,内容包括政治、业行风等。重要文件精神及时组织学习;加强行风建设。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提高职工队伍素质。进一步加强各科室建设,继续“医院管理年”活动,从提高医护质量抓起,建设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德、能、勤、绩”为标准的考核制度,实行绩效工资与工作质量、工作风险程度及成绩挂钩,当月核算兑现奖惩。

2、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财经纪律、坚持原则,按上级分配办法要求,搞好核算,半年内向职工公布政务、财务4次,收费标准公开,并严格按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

1、半年来,中、西门诊共12470人次,平均日门诊34.2人,开放病床使用率20张,住院228人,共1480天,实院病床使用率24.6%;超检查102人次;化验检查23人次;心电图检查24人次;处方、病历的收写符号规范,书写率100%。加强医院控制管理,有专人负责,有专门护士负责护理技术操作。

1、总收入20.5万元,其中医疗收入7.3万元,药品收入6.9万元,其它收入6.3万元。

2、总支出21.5万元,其中医疗支出15.8万元,药品支出5.7万元。

3、收支结余:-1万元。

有药事委员会,严格执行国家物价部门的收费标准,对毒、药品实行五专管理,其它药品加强质量管理,禁止使用过期、失效及假劣药品。购进药品经药事委员会通过后计划调药,并认真填写购进纪律,药房、库房由专人管理。计划年内进修人员3人,参加乡级各科医师培训3人。全院每周日下午进行一次业务、政策培训学习。

(1)全乡0——7岁儿童1213人,今年出生133人,实建卡133人,建卡率100%,乙肝及时接种133人,及时接种率100%。

(2)全年冷链运转24次,已基本按计划完成。

(3)0——14岁儿童麻疹强化免疫一次,应种2892人,实种2831人,接种率达97.9%。

总的`来说,半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及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的领导关心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我们决心在县卫生局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明确工作目标,扎实工作,加强人才培训,把全镇卫生工作推上更高的一个台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61350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