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1:47:05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精选19篇)
时间:2023-11-10 01:47:05     小编:笔尘

总结是对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一个及时概括。如何克服困难,取得成功?让我们一起探讨这个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寓言故事,通过故事的形式来传递深刻的哲理和思考。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一

我认为沟通即是交流,它需要我们做到如下几点:

我们在工作中尽量做到视学生若亲子,视家长若上帝、若朋友,以“真情”为纽带,共同交流,帮助孩子进步。即使有些家长起初不善于和老师言谈,但是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感化,家长也会信任、理解我们,沟通也会随之密切、融洽。但是有时也会遇到家长的不太合理的要求,我们要委婉地说“不”。

从心理上说,每一家长都希望老师关注到他自己的孩子,每当老师给家长讲他家孩子的故事时,家长总会不厌其烦,简直就是多多益善。而且同时家长也会感受到教师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感。会更加信任老师。因此我们要留心关注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否则我们将无故事可讲。

我们一定要及时、公正的评价孩子,对家长不能报喜不报优,但在说孩子的不足时委婉些,要讲究点方式、方法,让家长理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老师的真挚,感谢老师的提示。每一位家长都希望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孩子在园的生活、学习情况。如果老师一味的夸孩子,或者一句“孩子挺好的”而敷衍了事,那就失去了真实性,家长不但不领情,还会说老师不负责。对待特殊的孩子,(比如有单方面擅长的孩子,我们可以与家长沟通,让他好上加好;对于其他孩子存在差距的孩子,我们仍然要和家长沟通,寻求解决的办法。)这样,家长会更信任老师,信服老师,彼此成为朋友。还要及时回应家长提出的问题,解决家长的疑惑。

教师的付出换来幼儿的进步时,一定要家长知道,可以通过面谈、成长录、电话来告诉家长,这样家长会理解到老师的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体会到老师的真心付出,师与家长的感情会更融洽。比如今天你进步了,得到了小粘贴,晚上父母来接时,让孩子炫耀一下,师可说“让爸爸妈妈看看。头上得什么了,因为什么得的,漂亮吗?”或者索性将孩子进步的情景写到成长录上,留下永久的纪念,家长看了,首先会说“谢谢老师,这都是老师教得好”,此时家长可比孩子兴奋呀!

白天如果孩子身体不适,要第一时间告之家长,遇到不认识的人接孩子,或孩子不知回哪,坐哪辆校车时,一定要打电话询问家长,这能说明我们教师工作细致。

每一个时期,孩子的发展无论是学习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总会有一些差距或不如意,有些家长往往归咎于学校教育,有些家长不知从和下手管起,有些家长干脆就不了解我们近期的培养目标,所以容易产生误会,如果我们能及时地将信息传达给家长,误会自然会消除,同时我们也能得到家长对学校工作的配合。(例:写字、铅笔不两头削、幼儿发展档案。)如果日后真的在工作中出现一些疏忽,家长也会包涵。

我们要鼓励孩子吃饱、喝好,经常提醒孩子“今天吃几盘饭、菜呀?吃的是什么呀?老师给小朋友倒水喝吗?老师给擦痱子粉了吗?”让家长了解到我们除了教孩子知识,在生活上还为孩子做了哪些事?给孩子哪些额外的照顾?如果遇到打架、磕碰等意外事情,一定和家长做好沟通,并表示慰问。

开放日,家长会来看孩子演出,孩子的表演情况能看出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情况,所以我们要精心编排;教师也要注意自身仪表,比如服装、表情、气质、才能等,既要压众,又要得体,注重礼貌,交谈、活动恰到好处,用能力征服家长。素质从点滴小事中体现出来,教师的个人魅力也占优势。

新来的孩子,情感会有一些波动,家长也处于对学校、对老师进行考核时期,所以我们要和家长勤沟通,帮孩子适应新集体,家长会给我们一个好的印象分,以后的沟通也就容易了。我们要争取孩子的短期效应,寻找进步的最近点。对那些未入园的孩子及时地问候一下,家长会感到老师注重他家孩子,感谢老师!渐渐的家长会主动向老师请假,对老师多了一分尊重。

我的这些不成文的感受、心得还有些肤浅,供大家参考,但我知道,这基本的东西来自于爱,我们所做的来自于对孩子的爱,教育的秘诀就是真爱!

和家长沟通密切了,每当我们需要家长的帮助时,如约稿、运动会维持秩序等,家长朋友也愿意伸手援助。每当家长送礼被我拒绝时,家长就会对我的工作多一份认可,这认可是精神上的,更是物质所不能取代的。有些已毕业的孩子家长,依然和我有联系,我们在沟通中真的成为了朋友。

同时一些调皮的,而且家长又很挑剔的孩子从其他关系渠道来到了我班,给我的工作带来一些麻烦,接下来我要认真倾听大家带来的高招,解决我遇到的难题。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二

这一天,我们幼儿园的活动开展得很热闹,孩子们都沉浸在自己的活动中。当我往建构区走去时,突然听到一声抱怨。廖一凡小朋友对我抱怨说:“黄老师,曹增祥把我盖的房子拆掉了。”我叫祥祥想了解具体情况,没想到在我开口之前,祥祥很焦急的说:“黄老师,我并不是有意的,他拿走了我的箱子,我本想要搭一艘船,是他先抢我的,真的”。

他们两个都是很肯定的语气,所以我只好寻求其他孩子的帮忙。他们的回答和祥祥的一致,我让凡凡解释到底发生了什么。此时,凡凡还认为是祥祥的错,一直强调自己行为的原因。凡凡的表现让我觉得我应该和他的妈妈交流交流。

第二天下午,我上完课,等着廖一凡的妈妈来接他。廖一凡的妈妈看到我很客气的打招呼,我立刻上前,和她谈起了凡凡最近在幼儿园的良好表现。他妈妈听到老师表扬儿子很高兴,还把他在家里好的与坏的表现都和我聊了起来,我也借此机会告诉她昨天发生的事。凡凡的妈妈也意识到了儿子的坏习惯,还告诉我,上次因为在家里说谎,扰乱逻辑,气哭了雇来的阿姨。也在操心如何让儿子改掉这个坏习惯。

他妈妈还说:“有时候我生气了,就狠狠地打他一顿,打了会好些,但长期这样也不是办法,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凡凡太皮了,黄老师你也给我好好管管他。”

“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其实你们家凡凡很聪明,因为你们比较忙,没有时间管他,要管的时候又太严厉,所以,凡凡只能靠说谎这种方法来逃避你的惩罚。对于凡凡的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你多花点时间在他身上,和他讲讲道理,我们老师也会配合你们的,凡凡也会很快改掉这些坏习惯。听了我的话,凡凡妈妈笑了:“感谢老师对凡凡的关心,以前我们都不好意思谈论孩子不好,现在明白了,为了凡凡好,要和老师多沟通”。

时间过得很快,太阳落山了,幼儿园里也听不到孩子们的声音了。凡凡妈妈说对不起打扰了我这么久,礼貌地说声谢谢就离开了。

幼儿园老师与家长沟通的话语案例

1.您的孩子最近表现很好,如果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下,孩子的进步就更大

2.请家长不要着急,孩子偶尔犯错是难免的,我们一起来慢慢引导他.

3.您有什么事情需要老师做吗?

4.您有特别需要我们帮助的事情吗?

5.谢谢您的提醒!我查查看,了解清楚了再给您答复好吧.

6.您有什么想法,我们可以坐下来谈谈,都是为了孩子好.

7.孩子之间的问题可以让他们自己来解决,放心吧,他们会成为好朋友的

8.这孩子太可爱了,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他,继续加油.

9.谢谢您的理解,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10.很抱歉,孩子受伤了,老师也很心疼,以后我会更关注他.

11.我想这件事该有xx负责,我可以帮你联系一下.

12.我们非常欣赏你这样直言不讳的家长,您的建议我们会考虑的

13.您的孩子最近经常迟到,我担心他会错过许多好的活动,我们一起来帮他好吗?

14.您的孩子最近没有来校,老师和同学都很想他,真希望早点见到他.

15.请相信孩子的能力,他会做好的.

16.学校的食谱是营养配餐,为了他的身体健康,我们一起来帮他改掉挑食的习惯,让他吃饱吃好.

17.您有这样的心情我很理解,等我们冷静下来再谈好吗?

18.近期我们要举行xx活动,相信有您的参与支持,会使活动更精彩.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人,一问三不知的人,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人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无知的人尽量少在家中接待。另外也要创造和睦、祥和、稳定的家庭气氛。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的终身榜样。孩子身上的优点、缺点、好习惯、坏习惯基本上来自父母和周围环境的熏陶。所以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要对孩子做到欣赏优点,包容缺点,允许孩子有不完美。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四

许多教师都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与家长沟通,很难避免教师的情绪激动,态度不好。你知道如何与家长沟通。

短短的几天时间稍纵即逝,但通过这次学习,我发觉自己学到了许多东西,好像有一股新的力量——油然而生。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确实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

一、从爱出发,公平对待每一位家长。

我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任何一项工作都只能出于一个字,那就是“爱”,发自内心地、充满热情地爱每一名学生,没有家庭、地位、成绩、相貌之分。真挚的感情可以拉进彼此的心灵,让交流和沟通更容易也更愉快。虽然一般情况下,教师是在孩子有了缺点与错误时与家长沟通,但这也千万不要让家长觉得你只是让他们来收拾乱摊子,而要让他们真实地感到老师是出于爱在真心地关心他的孩子。实事求是地向学生家长反映情况,只要你是从事实出发,家长对你也会有一个良好的印象,在与你的沟通中,会更加容易和信服。每个人对于事物都是比较敏感的,只有出自真心的关爱,才能让学生和家长真正接受。这样才是保证谈话有效果的前提。

二、控制情绪,理解和尊重家长。我想老师的心情谁都能理解,但家长也应该得到我们做老师的理解,因为最起码我们都是平等的,不能因为孩子犯了错,他就要比我们矮半截,就要受到老师的训斥。交换一下位置想一想,我们每个人也都会为人父母,我们每个人也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每天都有进步,有所成就,谁愿意听到自己的孩子犯错误的消息呢?如果面前的家长换作是我们,我们的孩子犯了错误我们站在老师面前,特别是还可能要听到老师的批评,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所以别再在家长的伤口上撒盐了。一定要理智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将心比心地与家长平和地交流,也不要做一个喋喋不休的说客,也要适当地聆听一下家长的想法,也有助于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的不同侧面,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

三、“放大”优点,“缩小”缺点。

其实所谓的“放大”和“缩小”也就是多说些优点,少说些缺点。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但也不能过度,也必须要以客观为基础。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最好要先想好与家长沟通以什么方式开始,主要说些什么优点,简单扼要但必须要有所突出地说说某一方面的不足,再以什么方式结束,预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在交流过程中,不要一开始就说孩子的缺点,容易把谈话的基调弄得太黯淡,可能即使你再说孩子什么优点,家长都无心去听了。先说说孩子的优点,这些优点一定要让家长也能感受得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稍微说得过一些,但也一定要真诚,不能让家长觉得有虚假成分。然后最好顺势说说孩子的不足,我想家长会容易接受一些。而且比如孩子的缺点有十分,我想对家长只要说到五、六分即可,做为一个成人家长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思考老师所说的话的。

四、了解家长,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由于职业、性格、文化水平等因素的不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如有些家长特别溺爱孩子,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做得很好,自己也做得很好,不喜欢听别人批评自己的孩子,教师对于这类家长就一定要非常的客观和理性,对于孩子的缺点一定要说得透彻到位,让家长能确确实实地感觉到孩子身上确实存在毛病,说得通俗一些就是杀杀他身上的锐气,让家长不能太过自信了。但语气不能生硬,容易激化对方情绪,破坏交流效果。有些家长,特别是学困生的家长,对于孩子特别的不自信,总觉得孩子什么都不好,都不好意思和老师沟通。对于这类家长,教师必须首先要树立家长的信心,那就是多夸夸孩子的优点,让他们觉得孩子不是无药可救的,再一点一点地转向孩子的不足,提供切实可行的办法。对于知识水平不同的家长,对孩子提出的要求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一定要有所不同。要因人而宜,或深入浅出,或点到为止。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每一个家长。总之,与家长沟通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要想真正地与家长沟通时达到最佳效果,必须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潜心研究,以达到共同和谐育人的教育目的。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要克服互相埋怨的情绪。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二、对学生的要求要达成一致。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都会有所差异,加之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不尽相同,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把学生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家长听了难免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而使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迷上电脑游戏,经常上网吧玩,上课无精打采,放学就往网吧跑,甚至出现旷课。他家人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怎么骂、甚至打还是改正不了。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最后到他家与家长会面。家长很主动地向我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一就已经迷上电脑游戏,可谓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难,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因此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我并没有来一通告状词,而是给其家长一个建议:让学生写一份保证(或是协议)书,给自己一周定个打游戏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外绝对不允许打游戏,然后给其一定时间慢慢改正,然后请家长对其子女的上下学时间进行督促,后来证明效果还可以。因为该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的时间玩游戏,他得考虑若不守信可能面对严厉的处罚。因此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四、与家长沟通,要讲究语言的艺术。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出,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因此,老师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客观、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情况。在谈情况时,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说全面,说透彻,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的意愿。在与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时,还要注意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以便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诚,并力求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最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五

为了有效地促进家长科学地开展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水平,使学校和家庭合力育人,班主任必须与家长互相沟通,寻求有效的解决学生问题的办法。沟通是连接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重要桥梁,也是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此如何做好这一个环节,是广大班主任教师所应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在此我结合自己几年来的工作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由于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困难认识不一致,特别是当教育教学效果不佳时,双方就易产生互相埋怨的情绪:如一方怨老师不会“教”,对自己子女有偏见;而另一方则怨家长家教不严,纵容、袒护其子女。此外,由于所处环境的不同,老师了解的较多是学生的在校情况,而家长了解的较多是学生在家的情况,而学生由于环境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会有所差异,如果双方缺乏沟通的话,就会由以上的埋怨情绪导致某种对立情绪,最终将对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例如,我班就有不少学生在校调皮、吊儿郎当,各项基本工作不做或马虎了事,而家访时家长都声称其子女在家如何听话,如何懂礼貌。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及时地找机会与学生家长坐下来,互相交换意见、看法,具体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协商其解决的办法。这就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能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适时、适当、科学地进行家访。家访中要防止向家长“告状”,要同时尊重家长。因为每位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虽然有时“恨铁不成钢”,个别家长会在一怒之下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但心底里还是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他们喜欢看到、听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优点,而往往忽视其短处、缺点。因此,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要避免伤害家长的感情,不要使用推卸责任的讽刺、挖苦的语言。通过家访,要使家长真正感到:老师是在尽职尽责尽心尽力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并适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传递教育的正确方法,以取得家长配合。

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教育思想与教育方法都会有所差异,加之文化素质及道德修养不尽相同,对学生的期望有所不同,对学生要求的标准不相一致,这样就会导致对学生各方面的评价产生较大的差距。如班主任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家长要求学生考试成绩好,能升学,有“出息”。于是,有的家长就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各项活动,说这些活动会耽误学习。

多数班主任在约见家长时,说得多,听得少,只顾自己痛快,把学生的种种不是和自己的苦水一股脑倒出来。家长听了难免对老师的能力产生怀疑或对老师产生厌恶情绪,而使沟通产生隔阂,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妨换个方式,班主任作个听众,如何呢?我们班有一个学生,迷上电脑游戏,经常上网吧玩,上课无精打采,放学就往网吧跑,甚至出现旷课。他家人也知道,但无论如何怎么骂、甚至打还是改正不了。对于他的表现,我一直不满意,多次找他谈话,但每次都没有多大的成效。最后到他家与家长会面。家长很主动地向我了解情况,并将这位学生从小学一直以来的情况给我作了反映。从他谈到的情况中,我了解到这位学生在初一就已经迷上电脑游戏,可谓中毒至深。要想一下改正恐怕困难,所以对于他的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对待。因此本着解决问题的思想,我并没有来一通告状词,而是给其家长一个建议:让学生写一份保证(或是协议)书,给自己一周定个打游戏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外绝对不允许打游戏,然后给其一定时间慢慢改正,然后请家长对其子女的上下学时间进行督促,后来证明效果还可以。因为该学生有了名正言顺的时间玩游戏,他得考虑若不守信可能面对严厉的处罚。因此见了家长就劈头盖脸地一番数落,结果可能不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找到更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法。可见,有时候多说不如少说,甚至作个听众也不错!倾听有两个好处,一是造成平等的谈话气氛,二是便于我们从中捕捉信息。

要深入浅出,将大道理说出,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教养不同,难免会遇到一些“护短”的粗鲁的家长,那就必须讲究语言的艺术。多数学生在学校作了错事之后是不会向家长坦白的,反而说别人怎样错,老师又如何袒护那些同学,这往往引起家长的误解。所以班主任应该在家长心平气和的情况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用征求意见的态度,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驾驭好批评的艺术,用爱心感化家长,使他能理智地与老师一起解决问题,工作起来就容易得多了。事实表明家长能理智地中肯地教育好子女,那么,他的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也会相对较好。所以,班主任应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更要讲究语言的艺术。

因此,老师应对学生家长的文化修养、职业背景以及他们对子女的'期望水平有所了解,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及时、客观、全面地向家长反映其子女的表现情况。在谈情况时,要克服对优生家长谈优点,对差生家长谈缺点的习惯,也要防止报喜不报忧的老好人心理。对于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要说全面,说透彻,指出其危害性,并表示出想与家长共同商量解决办法的意愿。在与家长进行心理沟通时,还要注意耐心地听取家长的意见,对学生家长的意见要做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以便与学生家长达成共识。“沟通无限”,方法不拘一格。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技巧,你都要出于真诚,并力求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六

湖南卫视一年级节目的开播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其中有一幕就是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问题,学生马皓轩用擀面杖打了李昊煜的头,陈学冬给马皓轩的妈妈电话的时候,马皓轩的妈妈说孩子不是故意的吧?陈学冬说就是故意的,引起马皓轩的妈妈深夜大闹学校,为此陈学冬还鞠躬道歉。以上的事情我们先姑且不论谁对谁错,但是以上的事情引出一个问题,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现在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其他亲属的目光从孩子出生就集聚在孩子身上,孩子稍微一有变化,一大群人就惊呼不断。为了使家长放心,老师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技巧。

首先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因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孩子在小的时候,最大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因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每个家长的工作环境、受教育的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的素质都将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老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首先学会存在的差异,然后和家长商量着寻找解决的办法。要让家长明白其中的缘由,要明白自己的小孩和别人小孩的差异。

其次,在遇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要有的放矢,心平气和。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学生中,有听话的,就有淘气的,所以,对于淘气的孩子,老师要懂得放矢,心平气和。因为通过教育,我们不可能培养一模一样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表明孩子所存在的问题,但是不要过分的刻意。让孩子的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的改掉不好的习惯。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七

们都知道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需要家长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沟通是做好家园工作的第一步。

孩子们从刚入园时的好奇、懵懂,经过一学期的集体生活孩子们慢慢对幼儿园有了更多的认知,孩子的个体差异逐渐明显。每个孩子的成长速度不一样,个体发展差别很大。有的孩子已经完全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中,比如有的孩子自理能力强、能和小朋友友好相处、在班级里规则意识强、喜欢参与集体教学活动等等。但是有的孩子在某些方面需要提高。我和班里的老师经常讨论班里孩子的情况,发现有几个小朋友需要在行为习惯方面提高。这几个小朋友有共同的问题:规则意识差、注意力不集中、不会倾听、不喜欢参与集体活动、自我为中心等等。我们预约了孩子的家长,主动跟家长约谈。约谈时先请家长说一说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及他们发现的孩子的优点和问题。我们老师也说一说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孩子的闪光点以及孩子需要提高的地方。并且针对问题给家长提出建议和方法。

通过谈话沟通,发现这几位家长对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很吃惊,孩子在幼儿园和在家里完全不同。家长也意识到孩子的问题,而且很重视,愿意配合老师做出改变。一个小小沟通谈话,使老师和家长都更加全面的了解孩子,这样在以后的日子里老师和家长能更加有针对性的教育孩子。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八

教师认真工作的态度和言行是家长对老师是否信服的关键。你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地教育学生,并要经常在感情上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好学生做人及为人处事的本领,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怎样与父母交流。教会学生平时经常和父母多谈谈心,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诉父母,让他们判断一下正确与否,如果和家长沟通不好,就会闹情绪,读书成绩下降,与父母关系不和。

有的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只关心子女学习生活,忽略了孩子心灵成长,造成亲子沟通障碍,甚至造成家庭悲剧。从心理的角度讲,子女与父母沟通非常必要,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利。这样家长看到孩子变化的同时,教师的形象也就在家长的心中树立起来了。

作为教师也应该有服务意识。由于县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复杂。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及时处理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与家长沟通有各种方式方法:可以谈话、发信息、通电话、家访等。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xx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我和家长谈话时总是把家长当成熟人或朋友一样“拉家常”,而不是训斥,指责家长,或动辄向家长“告状”。让家长有亲切感,自己得到尊重的感觉。家访时我把家长当成知心朋友,征询家长对自己孩子、对老师对学校的看法,让家长先说,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家长对学生、对老师、对学校的态度。“您觉得你的孩子近来的表现怎么样?”“您对我们各科老师的教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您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吗?”这是我在家访中经常提到的几个问题,让家长感觉到学校对家长的理视,对学生的重视。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经常帮助家长解决一些生活中对孩子习惯的教育问题,以提高家长对自己的信赖。我就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从不以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用“必须”、“应该”等词语要求家长怎样做,孩子的错更不会责怪家长,而是尊重家长,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一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也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我联系和沟通了。

例如:有一次,班上一个女孩的妈妈给我发了信息:孩子的外公去世了,她这几天不怎么吃饭,也不理别人,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哭。请老师帮我开导开导孩子。我知道这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多年,是外公把她带大,所以外公去世对她打击很大。我就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女孩子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例如2:有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家孩子到现在都不太愿意吃饭,有时甚至喂他才吃,真是急死人,请你帮我说说。”后来,我就在课堂上把“吃饭”对身体健康的重要xx讲清楚。学生明白了道理,就改掉了“吃饭难”的不良习惯,家长非常高兴。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总之,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懂得了教师应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我们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九

在成长的过程中,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往往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作为孩子,要学会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

首先,尊重是沟通的基础。家长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角色,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庇护和养育之恩。因此,我们在与家长进行沟通的时候,要始终保持尊重和礼貌的态度。无论是面对面的对话,还是通过社交媒体或短信进行交流,我们都应该尽量避免使用冷嘲热讽的语言,不要对家长进行羞辱或挖苦。相反,我们应该用友善和尊重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样才能促进正面的沟通,增进彼此的理解和信任。

其次,耐心是沟通的关键。作为年轻人,我们可能会对某些问题充满了激情,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然而,家长往往经验丰富,他们可能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保持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并尝试理解他们的角度。沟通不应该仅仅是说服对方,而应该是相互交流和理解的过程。通过耐心地倾听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与家长沟通,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第三,与家长沟通时要注重沟通方式和语言的选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沟通风格和偏好,这对于沟通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与家长沟通时,我们要学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来传达信息。有时面对面的对话可能更有效,因为这样可以更好地传递情感和非语言信息。在写信或发短信的时候,我们要注意语言的选择,避免使用过度激烈或不尊重的词语。此外,我们还要有意识地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沟通,尽量避开家长忙碌或疲惫的时候,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倾听我们的想法和问题。

第四,要学会妥协和达成共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意见和需求可能会存在分歧,这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会妥协和寻求共识。沟通的目标不仅仅是表达自己的观点,而是为了解决问题和改善关系。因此,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愿意听取家长的意见,并尝试找到折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通过妥协和达成共识,我们可以建立起互相尊重和信任的良好关系,促进家庭的和谐和发展。

最后,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情绪管理也是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方面。沟通中可能会发生一些冲突和摩擦,这是难免的。但我们要学会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被消极情绪所左右。当我们感到愤怒、沮丧或沮丧时,我们可以通过冷静下来、深呼吸,或是找支持的人倾诉来处理这些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家长交流,并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总之,与家长沟通是我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尊重、耐心、恰当的方式和语言、妥协和积极的心态,我们可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改善家庭关系,并与家长达成更好的理解和共识。这些经验和体会将对我们的成长和未来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

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她妈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第一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一

在没有当老师之前,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当了老师之后,我发现我和我的家长沟通起来却成了一个我必须要不断学习的事情。当然,这两个“我的家长”已经不是同一个所指对象了。

过去我只用作为孩子与我的父母家长交流我的学习与生活,现在我得跟我们班孩子的家长们沟通这些由他们生养由我教育的孩子,着实让我有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我们班。

__。

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亦是不同的。在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中,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的沟通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与我们班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够完全了解的个体,必须要时刻与孩子的家长保持沟通,时刻“通着气儿”才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从了解他们的家长开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习上有非常大困难的孩子,后来我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中发现,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这些学习困难,而作为老师的我是不可以不尊重的向家长们直接指出来的,我只能委婉地提出或许这些困难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可以彻底克服。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必要性。

这些家长在过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这么多的自身问题,甚至有的家长在成年之后也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把孩子生了下来,生下来就开始了自身问题的一个延续。好几次因为我的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导致一些家长对我给孩子的教育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还有的会直接上报我的领导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或者说我不配做老师。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一些不够成熟的家长直接爆发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后来在不断地沟通中,我意识到我和家长都是出于爱,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每个人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而有所偏颇。我也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学着更加尊重家长也尊重孩子的方式去展开我的教育。说实话,这也让我意识到当老师的艰难与高尚。我们作为老师,要教育的不仅有那些来听我们课的孩子,而且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以及身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知识的老师,这样才可以配得上“老师”这个称谓。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我们要充分掌握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发动家长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所以,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确实与家长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我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首先要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切忌动不动就向家长“告状”,不要当众责备他们的子女。作为教师,更不能训斥、指责家长,不说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话,不做侮辱学生家长人格的事。否则会造成教师与家长之间的隔阂甚至对立,还可能引起学生对家长或教师的不满,损害教师的形象,降低教育效度。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每次家访我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我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家访一定要围绕事先确定的目的进行,有时请数学老师陪同。一方面显得我们较有诚意与重视,另一方面也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在家访中我表现出了足够的诚心和爱心,讲话也特别注意方式,多表扬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尽可能委婉的表达。如果我们对家长抱有诚心,对学生拥有一颗爱心,那么,家长必然会成为我们的朋友。切记,表扬学生就是表扬家长,批评学生就是在打家长的脸。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我们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我觉得要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我就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

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忧,少报喜,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我们应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才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

五是对于个别不太讲理的家长,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我就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确实,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长的需要,不是处于功利目的,例如:有的家长把孩子送进幼儿园就是希望获得老师对孩子多一些照顾和偏爱。因此,百般讨好老师,寻找哪一位是班里的“主管”,哪一位比较好说话,就想办法或利用节日给老师:“意思意思”。倘若事后没有对他的孩子照顾好或存在误解,家长便开始论头品足,与其他家长结起伴来,言谈中表示出不满足或是做“最后发难”,使家长和老师不和谐的影子在童心中罩上阴影,本来很快乐的学习生活,随着成人的议论纷纷而留下伤痕。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坚决反对和杜绝利和交往直接或变相收学生家长的好处的行为,以维护人民教师的形象。

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作为一名工作不久的新教师,甚是挑战。《幼儿园工作规程》第四十八条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幼儿家庭配合,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教师要与家长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生成适宜于促进每个幼儿最大限度发展的教育。

我园处于新建一年的一个崭新的幼儿园更是一个挑战,尤其是我园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把我园建设成为乐园、花园、文化园”。那么,幼儿园教师该如何有效的与家长沟通呢?我通过收集有关资料整理成以下几点。

(1)一句话沟通法。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个领域的各项目标发展中不存在明显的问题而家长也很少过问的。这样的孩子和家长是最让老师省心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稍微放松一些,就可以不去和这样的家长沟通。家长不主动找你,并不代表家长就不想了解孩子在园的各种情况,相反,他们只是由于时间关系或不愿给老师添麻烦等原因而压抑着自己。于是,我们针对这样的家长采取了一句话沟通法,即利用接送环节用一两句话向家长反映情况,如:今天某某学会了……今天某某吃了几碗饭等等,当你说完后,往往会看到家长会心的微笑。

(2)引起注意法。这种方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某一领域的某一方面或多个领域的多个方面存在问题,但是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由于家长对幼儿教育理念不太了解,又被亲情蒙住了眼睛,认为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即使有点缺点也会树大自直,所以对孩子的情况不太关注。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取了引起注意法。过程是这样的:

(3)真情感动法。这种办法是针对那些孩子本身在各领域的发展中不存在问题,但家长有许多的不放心。每天围着老师问这问那。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就采用的是真情感动法,即:将孩子在各领域发展中的点点滴滴及时向家长汇报,尤其家长特别关注的问题,我们要在日常工作中认真观察,细致指导,耐心细致的向家长反映情况,让家长感到老师了解孩子,关注孩子。他的孩子在老师心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老师会为孩子的进步而高兴,为孩子的失败而难过,用我们细致的工作感动家长,让家长相信我们,支持我们!让家园共育的合力促进孩子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家园沟通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要尊重家长。我们要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家长,尊重他们的人格与观点,要耐心、虚心、诚心的听取家长的一些合理有益的建议,努力营造和谐、轻松、愉快的交流环境,这样家园才能保持协调一致。

(二)要肯定孩子。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如“你真棒!老师喜欢你。”而这种奖赏性的行为和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孩子继续努力的心理。同时这种肯定也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主动向教师提出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或育儿的困惑,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会得到延伸,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交流。

(三)教师应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老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四)对家长要一视同仁。家长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历、职位、性格均有所不同。无论家长间存在什么样的差异,教师应该学会与每一位家长交流,让每位家长都能感受教师的关注或重视。这就需要教师深入地了解家长,以便有针对性地与家长沟通。

(五)教师应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我们好多老师现在还很年轻,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教师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

(六)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在家园交流中,双方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作为教师,应客观的向家长告知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而不应该掺杂主观色彩和情绪。教师应一分为二的观点与家长交流。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多站在家长的角度去关心孩子,理解家长的心情,如果教师真诚对待每一个幼儿,她与家长之间的交谈一定会顺利进行,它会让孩子家长感受到教师是诚意喜爱关心自己的孩子,因而家长就会更容易接受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使家长坚定了教育好孩子的信心。

(七)对孩子共同的爱是沟通的基础。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教育好孩子。沟通是双向的,家长的积极参与是沟通的必要条件,由于各种原因,如工作忙或不好意思给教师添麻烦等,不少家长很少主动与教师沟通,这对家园共育十分不利。因此,我们教师要鼓励家长采用多种形式与教师沟通。

(一)切忌“告状”式的谈话方法。这样会让家长误认为老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自己的孩子,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在班里会受到不公正待遇而产生抵制情绪。

(二)和家长沟通要讲究谈话的策略性和艺术性。要让家长相信我们,尊重并听取我们的意见,要让家长感到教师在关注自己孩子的成长和进步,感到老师比他们更深入地了解孩子。同时,要抓住时机向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请教的态度耐心的听取家长的意见,使家长产生信任感,从而乐意与教师进行充分的交流,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1、家长委员会。老师们要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幼儿园大型家园共育活动,可请家长委员会代表参与制定方案并一起组织实施。还可通过家长委员会真实了解家长们的心声。

2、家长辩论会。老师举出几个班上幼儿最具代表性的事例,以家长为主,让家长分析讨论,各抒己见。在激烈的辩论中,家长们更新教育观,对照事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并产生学习和参与各种教育活动的兴趣。待家长们发言完毕,教师再有的放矢的发表意见,表明观点,介绍经验,其效果事半功倍。

3、家长园地。家长园地是幼儿园与家长沟通的一个重要窗口。老师们似乎已习惯于用更多的心思来设计栏目、寻找内容,而忽略了家长参与的深度与广度。我们为什么不准备一块小天地,将家长请到家长园地中来。如“夸宝宝”栏目可写孩子在家的表现;“我的育儿心得”让家长畅所欲言;“我的问题”可写上家长的困惑等等。家长园地不能只是教师唱“独角戏”,要调动家长积极参与的兴趣,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搭起一座彩桥。

4、家园共育袋。我们可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家园袋。每周,我们都将幼儿所学的内容及作品全部放入袋中,由于袋里装着孩子们小小的成果,家长们会很乐意每个周末将袋子带回家,周一再带入幼儿园。另外,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有何意见、要求都可写下来装入袋中,以助于老师工作的提高。家园共育袋使忙碌的家长能更了解幼儿的发展情况,无声的交流促进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

5、个别化的家园沟通。由于每个孩子个性的不同;家庭环境的不同;家长文化素质的不同,大量的通常性的沟通是个别化的。个别化家园沟通的方式有家访、约谈、家园联系册、电话、便条以及接送孩子时的交谈等。个别化的沟通要着重于针对每个幼儿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家长在教育上的问题而进行,以促进每个孩子的身心发展为目的。

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双方都有责任,但教师更应主动些,并且要努力为沟通渠道创造条件。幼儿教师要真正从狭隘的教育观中走出来,必须充分认识到:家长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家园合作,共同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靠幼儿教师做出努力。教师常常要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为畅通渠道做出努力。

一、对话活动。

这是最直接而又经常使用的家园联系方法。由于有“培养好孩子”这一共同目标,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经常会自发产生交流教育幼儿情况的对话,我们发现这种对话形式是一种别具一格的教学、育儿意见的交流,对进行家教指导大有益处。

教师与家长在接触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关于孩子的各种对话,以老师接待的目的性为标准,这种对话形式可分为随机接待和有针对性接待两种形式。

1、随机接待。

早晨和下午是家长来校接送孩子比较集中的时间,来校家长比较多,我们经常向家长了解孩子的在家情况,并向家长介绍近阶段开展的工作以及孩子的各方面表现,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作简明的答复。

2、有针对性地接待。

孩子是千差万别、各不相同的个体,我们在工作中仔细观察,及时发现,根据幼儿的情况,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接待家长。这是面向全体、注重个别差异的具体指导形式。

由于受环境、职业、学历、个性等方面的影响,家长的素质也是个不相同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家长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法。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对隔一代的孙子孙女非常疼爱,他们关心得最多的是孩子的身体、吃饭等情况,而较少关注孩子的个性、品德、行为、智力等方面的发展。对这类家长,我们从他们关心身体方面入手,先谈孩子在校的午餐、学习等情况,再涉及其他领域;而对有的只注重孩子智力发展的家长,我们就从孩子在活动中举手发言、回答问题等学习状况入手,再逐渐深入到其他方面;对工作比较繁忙或性格直爽的家长,我们则开门见山,直入要点,避免迂回而行;对性格内向或对幼儿教育存有偏见的家长,我们则从大家感兴趣的、熟悉的时事入手,等双方感情比较融洽时,再慢慢转向主题。但总的一个要求,我们在进行指导时,总是先肯定孩子的进步之处,然后婉转地指出不足,切记命令式或一味责怪的口气,这已作为我们接待家长的一个原则。我们经常用“孩子现在什么地方进步了,如果改掉什么缺点,相信进步会更大”、“孩子在。

__。

方面表现很好,如果。

___。

方面再怎么样,就更加好了”等话语,使家长听了既为孩子的进步感到高兴,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也乐于接受。

(二)家长与家长间的谈话。

我们在与家长的接触过程中意识到,家长在家庭中积累的经验是极其可贵的,我们要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相互交流、介绍。为此,我们开展了家长间的结对子活动,期初根据家长及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二个或几个结成一个对子,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鼓励他们相互交流,如:请培养孩子交往能力经验丰富的家长回答其他家长提出的“孩子怕陌生人怎么办?”、“孩子人来疯”等问题。让家长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指导其他家长,显得亲切、随意,也更有说服力。教师此时的指导功能就在于牵线搭桥。

二、宣传活动。

对话活动只是接待、指导个别或一部分家长,解决的也只是具有针对性的个性问题,还有家长需要认识或了解的一些共同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指导,我们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进行宣传活动。

我校各班都在教室门口自办《学习园地》,针对班级实际情况填写有关内容,内容及时更换,它是反映各班教学工作的情况的一扇窗户也是开展家园交流的一块园地,一般包括每周教育目标及计划、具体活动安排、表扬好人好事、出通知等。《学习园地》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家长每天接送孩子时间都能看到,使家长既了解了教学内容,又能采取相应的措施配合教育。

三、咨询活动。

我园每学期会组织有关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一些亲子互动活动,受到了家长的一致欢迎。但由于各种原因,只能局限于几次活动。而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困惑,因而产生了需要经常咨询的迫切感。我们根据家长的呼声,把这种咨询活动延伸到了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要使孩子自始至终,家长首先要做出好的榜样,其次让孩子担当一定的任务,培养责任感,教给孩子做事的方法,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欢乐等,家长豁然开朗。

孩子每天来校,家长与教师经常见面,利用家长接送孩子时间接待家长,并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是学校进行家教工作的一个有利时机,教师要善于做一位倾听者、沟通者和协调者,用正确的方法去接待家长、指导家长。我们将不断探索,创造新的,更有效的家教指导形式及方法,不断提高家教质量。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二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是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精神焕发会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也是对家长的尊重。在外人看来,教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业,我倒觉得除了教书育人以外,更是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其次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传递友好情感的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和家长交流时,一个友好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时时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同时,微笑和热情还可以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这种特殊情况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最后,教师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礼仪。比如说与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交谈。

二、以诚相待,以心换心与家长沟通。

家长既然把孩子交给了教师,那教师就是家长最信任的人。家长若想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只有与教师进行沟通。当家长问到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时,教师一定要以诚相待,不厌其烦。

三、以积极、耐心的原则与不同类型的家长沟通。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类型。

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越是常来与教师交流的家长,越能磨炼教师的耐心和责任心,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

四、以“换位”的思维方式与家长沟通。

幼儿园里年轻教师越来越多了,好多教师还没有为人父母,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所有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五、教师应耐心辅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儿方式。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靠幼儿教师做出努力。教师常常要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为畅通渠道做出努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道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家长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会十分融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思想、育儿之方、知识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家园沟通的工作,让老师受益非浅。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三

如何与家长沟通?与家长沟通的方法有哪些?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与家长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我班呈呈小朋友交往能力特差,模仿性和攻击性特强,常常因为与小朋友争抢玩具发生了矛盾,还没有掌握友好与人交往的方法,常常伤到同伴,同时也伤到自己。而且语言表达能力也饿有故障,判断是非的能力欠缺,别人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别人做什么,他也做什么。我们决定跟他的家长沟通一下,这时的沟通就需要教师巧妙使用语言,针对家长心态说话,使家长容易理解,千万不能仅停留在告状的层面。首先,要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其次,要避实就虚,即不要一开始就切入正题,待家长的心情趋于平静的时候再自然引出主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幼儿园里"随时闯祸"了,往往会忐忑不安地等待教师的批评,这时如果教师先不渲染孩子的"错误",而是谈一些其他的话题,家长就会减少心理顾虑。通常情况下,家长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向教师道歉,此时教师则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原因,积极寻找解决的办法。要淡化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毕竟是孩子,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家长担心的不是孩子犯下的错误,而是教师对于孩子所犯错误的认识与态度,因此在本来就心情紧张的家长面前,教师关键在于表达一种愿望,即让家长明白沟通是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以便家园共同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通过运用这一措施进行沟通,呈呈小朋友的妈妈非常愿意配合老师对孩子进行教育,一年下来来,呈呈小朋友在与同伴交往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攻击性行为也明显有了减少。

幼儿自淫症是指孩子摩擦自己的外生殖器,伴有面红、眼神凝视等表现,这种现象多在入睡前或刚睡时出现,持续数分钟,女孩有时两脚交叉上下移擦,所以又称为情感性交叉。吮吸指甲癖是指幼儿喜欢咬指甲,如果受到父母责骂,吮吸得就越勤,这种孩子不喜欢剪指甲,有的孩子甚至把手指吮吸得变形,同时患有各种病茵引起的各种消化道疾病,导致孩子身体素质较差,面黄肌瘦。我教过的幼儿,以上两种现象的孩子都有,如艳艳和丽丽有自淫症,往那一坐脚手手不得闲,悦悦小朋友爱吮吸手指,两个大拇指手指被被吮吸得变了形。

但这三个家庭都向老师隐瞒了孩子的这种特殊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面对孩子的这种现象进行冷处理,一面侧面引导孩子逐步改正其行为,另外积极、平静、委婉地与家长沟通、交谈,尽量减轻家长的压力和不自信。首先在家长面前要站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特点说话,使家长相信,学会肯定孩子、赏识孩子,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这种肯定能使家长轻松、自信、愉快地面对教师,这时再轻描淡写地谈及孩子存在的问题,家长会愿意主动向教师提及孩子目前存在的一些不足,期望得到教师的指点与帮助。这样,交流的主题就得到了延伸,就更能有效地促进家园互动。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编织摇篮的父母们都在为孩子们创造着优良的家庭环境,这些都可称之为个体资源,对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家长能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环境;有的家长有很强的教育意识;有的家长能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等。这些都是家长在实践中成功有效的经验,如果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其他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因此家园沟通不能仅仅局于教师和家庭之间的单向交流,而应该是一种"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多角度的沟通。

如我以前教过的宇宇小朋友从不敢独自在集体面前发言,但特别顽皮。为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在家长开放日时,我们邀请他妈妈来园为孩子们上课,在选择教材、确定教学目标及设计教学思路上我们共同参与、策划、准备。在活动中,宇宇小朋友第一次大胆地举手发言,整个活动他都很开心,很自信。活动过后,他妈妈说:"真没想到,幼儿园上一节课这么麻烦,老师们真辛苦,这种活动以后我还要参加,我儿子今天的进步很大。"很多家长看到她的成功都争着要来尝试:讲故事、猜。

谜语。

玩游戏,家长开放日的气氛很活跃。家长有着不同的知识职业背景,可以为幼儿园提供丰富的信息来源。利用家长的特长开展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为教师家长幼儿提供了交流的机会。家长的参与,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激发了幼儿的热情。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编织摇篮的父母们都在为孩子们创造着优良的家庭环境,这些都可称之为个体资源,对孩子今后的身心发展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如有的家长能为幼儿创造轻松愉快的家庭生活环境;有的家长有很强的教育意识;有的家长能针对孩子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等。这些都是家长在实践中成功有效的经验,如果将这些优势资源转化为其他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资源,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体资源的示范辐射作用。因此家园沟通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师和家庭之间的单向交流,而应该是一种"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幼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多角度的沟通。

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到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老师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就会十分融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思想、育儿之方、知识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个别家长沟交谈的工作,会让老师受益非浅。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四

众所周知,男性与女性在对待问题时会存在差异。面对同样的问题男性比较理性,而女性往往比较感性。在面对幼儿的教育问题时,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所以,教师在与男性家长沟通时,应该把切入点定位于比较理性、长远的一些观点。如:面对幼儿哭闹不肯上幼儿园的事情,教师可对男性家长说,应该坚持送孩子来园,这是培养孩子的原则意识。作为男性家长都很能理解这一点,会更注意对孩子教育问题的整体把握。而女性家长往往比较关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如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吃饭、穿衣、睡觉等,也同时关心孩子学习、兴趣爱好等。所以,在碰到上述问题的时候,她们往往会比较着急,一般情况下都会主动地来找老师咨询。这时,教师可以直奔主题,告诉她们应该怎么做,如何安抚幼儿的情绪等。

2。面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家长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

现在幼儿园中的孩子,往往是一个孩子身边围着6个大人,很多家庭都是“6+1模式”。所以,教师在面对家长时,也就出现了各个年龄层次的教育理念的碰撞。与幼儿的父母亲沟通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年轻父母的教育观念,他们一般更重视孩子与他人在能力上的差别,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要多向家长介绍幼儿各项能力的提升、兴趣的发展之类的话题。然而,由于父母一辈的家长工作大多较为繁忙,教师更多地面对的是隔代的家长。而这一类的家长,由于自身小时候一般都经历过苦日子,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都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孙儿,往往只注重幼儿的吃、穿和身体状况。对孩子百依百顺,忽略了对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久而久之使幼儿形成娇生惯养、依赖性强等不良行为。所以,在与这类家长沟通时,除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日常的生活之外,更多地要向家长反映孩子的心理发展趋势、社会行为等,让家长形成一些关于孩子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3。根据家长对孩子期望的不同而展开沟通

每一个孩子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每个家庭中的家长所受的教育水平是不同的,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往往不同。因此,不同的家长会对各个孩子有不同的期望。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期望很高;也有的家长只要孩子平安成长,学多学少无所谓,对孩子期望过低,甚至是放任不管。面对期望高的家长时,在沟通上教师应该从孩子的各方面评价,让家长明白自己孩子的优缺点。建议家长从自己孩子的长处出发,不能要求孩子面面俱到,以免给孩子太多的压力,造成适得其反的后果。更不可以把大人的愿望强加到孩子的身上,逼着孩子去完成大人没达到的目标。而面对要求过低的家长,在沟通时,教师可以更多地向家长反映孩子的优点,同时,以诚恳的态度指出家长的不足之处,让他们明白长期以往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从而,让家长对孩子有较高的要求来促进孩子的进一步发展。

1。针对家长了解幼儿在幼儿园表现时的沟通

在家长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幼儿园情况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说辞,对孩子在幼儿园表现要就事论事,切不可对家长泛泛而谈,让家长感觉作为孩子的老师,一点也不关心他的孩子,不了解他孩子的情况。也不要一味只说孩子什么都好,或说孩子什么都不好,而是要明确地告诉家长他的孩子到底好在哪里,告诉家长一些细致的事情,让家长了解到点上。在告诉家长孩子的缺点时,要注意措辞,语气要缓和,用委婉的语句与家长沟通,让他们了解孩子的不足就可以了。切忌咄咄逼人,伤到家长的自尊,更不要在其他家长的面前批评孩子。反映幼儿缺点的同时,还可以向家长提一些建设性的建议,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他孩子的真切关心。

2。针对孩子在幼儿园出现意外时的沟通

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却又是天真烂漫,正是喜欢疯玩的年纪。所以,在他们玩耍、游戏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意外。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无可避免地要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时教师首先要冷静,对事情过程要了解清楚,同时要及时把受伤的孩子送到医院,联系家长共同面对,诚恳表达歉意,勇于承担责任。要把事件的详细事实告知家长,减少家长的猜测与担心。同时,教师还要说明在孩子受伤期间会进行特别照顾,如果情况严重,要主动安抚家长的情绪,理解家长的埋怨,并在后续的过程中积极关注孩子的最新健康情况。

3。给家长布置配合任务时的沟通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经常会碰到需要家长配合的情况。要家长配合教师的教育工作,难免会影响到家长的时间、精力等。因此,在与家长的沟通上就要多下工夫。除了开家长会以外,很难把家长像幼儿园一样把教师召集起来开会布置工作,所以教师给家长布置配合任务时要注意方式方法。可以选择通过短信、qq群等方式简单明了地和家长说明需要配合的工作。如果面对的是全体家长的工作还需要在班级门口张贴相关通知。不管选择何种方式,教师都要注意语言的简练与委婉,不能让家长感觉这是教师在逼迫他们完成的任务。

不同的环境给人不同的心境,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也要注意沟通环境的因素。

1。来离幼儿园接送时的沟通

家长来离幼儿园接送孩子,与教师的接触较多,但时间比较短。因此,这时与家长的沟通以了解幼儿在家情况,以及向家长大致介绍幼儿在幼儿园情况为主,不宜与家长进行长谈。

2。把家长约来幼儿园时的沟通

这种沟通情境,一般发生在个别幼儿出现某些不良情况之后,如孩子在幼儿园犯某些小错误(打人、咬人、弄坏别人东西等)。这时,教师要选择一个相对隐蔽的场所(如办公室),避开其他孩子。最好,牵涉到两个孩子的,还要把双方家长分开交流,等大家都心平气和之后再商量处理方法。

3。到幼儿家中进行家访时的沟通

这种情况下的沟通相对较为轻松,而且沟通的内容也可以更丰富一些,涉及的面可以更广一些,与家长探讨的问题也要有一定深度。可以更多地与家长讨论他的孩子,以及一些相关的育儿知识和经验等。

四 总结

总之,教师要意识到,想要与家长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沟通,一定要考虑到沟通的各种要素,如对象、内容、地点的不同,那么沟通的方式方法也要不同。而且,为了达到更好地沟通效果,教师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做到随机应变。多以自身的实际经验与家长沟通,不可以对自己不清楚的观点,过多地进行阐述,以免产生错误的引导。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五

在我们班主任的现实工作中,经常要与不同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有时在沟通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请老师们不要急,这有一篇文章,愿与您共同分享。

班主任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这种交往,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积极主动地与家长的联系,以利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的方法。班主任应该明确,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班主任应当了解,要实现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平等的沟通机会,并且都愿意倾吐自我,尊重彼此的观点,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同时,沟通的参与者都被沟通活动所吸引,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

充分准备是实现良好沟通效果的必要程序。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事先约定,我们称之为正式沟通;二是不期而遇式的非正式沟通。如果是前者,班主任就要对所谈话题进行精心考虑,与家长见面时才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意见,从而实现预定计划。如果是后者,班主任就要善于临阵磨枪,将孩子在校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向家长反映,并提出希望沟通的目的与计划。

(1)沟通前先将沟通的目的、内容及有关概念搞清楚,并将沟通内容对沟通对象的影响弄明白。

(2)计划沟通内容时应尽量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既可获得更深入的看法,也易于获得积极的支持。

(3)应充分考虑沟通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沟通对象的性格及过去沟通的情况,以便做到是什么山,就唱什么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沟通效果。

(4)班主任要会控制沟通的节奏,主题应明确,不要离题太远。

(5)注意获得有效的资料与信息,并注意提供必要的答复。沟通后要设法与科任教师交流,让科任教师了解沟通的内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6)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发指示、命令、演讲、报告、座谈、个人谈话等沟通方式,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7)沟通时不仅要着眼于现在,也要着眼于未来。沟通固然是为了工作得以落实,更重要的是要实现预期的目标,促进学生及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绝大多数都是不期而遇的非正式沟通。因此,班主任平时对每位学生都应心中有数,同时要熟练运用各种沟通策略与方法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六

平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少,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约占2/3,寒暑假与节假日,与父母相处的机会更多,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考虑如何教育孩子,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但有些家长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家长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没病没灾就行了,而教育则是学校、教师的事,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教育不甚关心。有的家长甚至对老师说:“老师,多多拜托了!我的孩子成龙还是成虫就看你了!”有的家长忙于赚钱,从不过问孩子的思想与学习。当孩子成绩差了,或出了问题时,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怪学校老师,打孩子。家长有依赖学校思想,这种不与学校合作的态度使学校的教育成果难以得到巩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从孩子入学那天起,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应该了解学校有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了解学校的教学要求,以便主动配合学校,督促和协助子女完成学校的各项教育计划。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家长把孩子上学读书,仅仅看作是学文化、学知识,于是上学讲作业,回家做作业,过分地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学校有计划地为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而安排的教育计划则不闻不问,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这会大大影响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影响学校乃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后影响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家长首先要树立对学校教育的责任感,要尽力配合,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如学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孩子在家里适当做一些家务,家长应积极支持和督促,千万不要嫌孩子动作慢,不象样而代劳。老师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某些方面进行巩固和提高,如带孩子进行郊游、观察大自然的现象等等,家长应尽量做到。

老师上门进行家庭访问,是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家长应主动热情地接待,不要认为老师总是来“告状”的。家长可以请孩子一起接待老师,共同听取老师对孩子成绩的肯定,错误缺点的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这样有利于加强孩子对老师的感情,有利于孩子今后的进步。有的家长听到批评就皱眉头,强词夺理,责难老师多管事,偏袒孩子的过错,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争辩,有的家长甚至故意当着老师的面打孩子,或者老师前脚出门,后面就传来家长的打骂声和孩子的啼哭声,家长的这种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而且会激起孩子对老师的怨恨,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给学校教育造成困难,影响孩子的进步。

对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家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与老师一起分析孩子存在缺点错误的原因,并表示要帮助孩子加以克服改正的决心,恳请老师多加关心与帮助,使老师对孩子不抱成见,对孩子的进步充满信心。同时要启发孩子理解老师的心情——老师虽然生气,只要他改正错误,老师就会欢迎。即使孩子的缺点错误事出有因,与老师说的情况有出入,也应肯定老师的用意是好的,并婉转地向老师加以解释,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的威信。

总之,家长要搭个桥,使老师与孩子成为朋友。因为,老师对学生不存在偏见,孩子才会对老师信任尊重,这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学习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的双向活动过程,要使教育有的放矢,收到预期的效果,教育者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此,教师与家长之间应该经常联系,互相沟通,互通“情报”。但由于教师负责的教育对象多,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最了解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应经常进行校访,实事求是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哪怕是孩子在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家长都应及时向老师反映,同时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分为一般联系和特殊联系两类。一般联系是指经常或定期地就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社会活动、友伴交往等各方面作一般性情况交流,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一般联系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书信或电话来往

定期或不定期都可以,一般由孩子带信给老师,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其的关心和信任,有条件的家长可常与老师通通电话,互通情况。

2、登门拜访

可去学校或老师家里面谈,一般以携子女同往为宜。在交换具体意见时,可适当让孩子参加讨论。拜访老师切忌送礼讨好老师,否则会让孩子感到教育这样神圣的事也可以走后门,对孩子成长不利。

3、审阅日记或周记

在指导孩子写好日记或周记的同时,家长可通过日记或周记交流有关看法。

4、有准备地参加家长会。

特殊联系是家长针对特殊的具体问题,如开学初或学期末,家长较长时间出差前后,孩子在家有异常表现(如对老师或同学不满、心神不定),发生越轨行为,家庭内部发生意外事故(如亲人故去、家庭纠纷等),等等。与老师取得联系,以谋求妥善的解决办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无论是一般联系还是特殊联系,家长都须注意:

1、不护短

家长与老师联系过程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家长不切实际地偏袒孩子,报喜不报忧,惟恐孩子在校遭老师冷落。事实上,隐瞒孩子的缺点,会使孩子的缺点得不到及时纠正,甚至铸成大错。正确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地向老师介绍情况,既不夸大优(缺)点,也不掩饰其优(缺)点。

2、根据情况让孩子回避或不回避

因为一般联系是正常的情况交流,联系前可要求孩子自己汇报自己的情况,供家长参考。联系时可允许孩子在场,尽可能让孩子参加讨论,发表意见。特殊联系让孩子回避为宜。

3、尊重老师

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联系,在联系过程中不要抱怨学校和老师,应维护老师的威信。教育孩子听老师的话,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即使受了委屈,也应尊重老师。

家长会,主要是向家长介绍学校的任务、特点,对学生的要求,及向家长提出如何配合学校的建议等,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家长要尽可能参加,借机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学校的整体情况,以及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有哪些优缺点,以便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培养目标,改进教育方法。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主要有两种:一是全校或全年级或全班学生家长参加的,通常是在学期开始或期中、期末进行;另一种是从具体问题出发,召开部分有关家长参加的小型家长会,用以研究专门问题,及时解决。

家长参加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尽量注意以下几点:

(1)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如确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则应向学校老师说明情况,请假,日后约请老师补上,不要错过时机。

(2)赴会前应认真地与孩子谈一次话,带着问题与主管教师作个别交谈,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把问题、忧虑全部提出来,和老师共同研讨。

(3)要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重点领会学校工作的进展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动势,从而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

(4)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调解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调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二者总是处在矛盾的不平衡的运动中,只有两者关系协调,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中间,家长的调解作用不可忽视。例如,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有抵触时,家长就需要调解、平衡一下,给孩子讲明老师批评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改正缺点的方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学生对老师的表扬沾沾自喜时,家长也要平衡一下,给孩子指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前进的道路还很长,不能满足点滴的进步,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给孩子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帮助孩子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

2、调解正确与错误的关系

孩子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到处都可以遇到是与非的问题,由于学生认识能力较低,辩别是非能力较弱,老师又不可能全部了解,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模仿错误的行为,照搬错误的言论,就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帮助孩子搞清是非。

3、调解各科知识间的关系

学生在校学习是多科长进的,由于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不同,常常出现偏科现象,这种学习上的不全面发展,单靠老师是难以解决的。学校老师只能在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但不能完全控制学生对每一学科使用的时间比例。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多注意,及时引导、纠正。例如,孩子的朗读能力较差,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多进行朗读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不强,家长可以多带孩子郊游,并注意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孩子的计算能力偏弱,家长可以由浅入深,运用实物启发孩子理解题意,并进行运算……家长帮助孩子解决各科知识的“盈亏”关系,应该在学校各科知识基础之上发展特长学科,使孩子全面发展,学有特色,注意要让孩子协调地掌握各科知识,不能偏废。

4、调整德、智、体、美、劳的关系

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有的学生常常是学习好,但不爱劳动;有的学生喜欢蹦蹦跳跳,不爱读书;有的学生则只管读书,不讲文明礼貌……表现了极大的不平衡性。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有责任配合学校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对于那些学习好,但不爱劳动的孩子,要加强劳动教育,创造劳动机会;对于那些喜欢唱唱、跳跳不爱读书的学生,要培养静得下来的习惯,并进行读书目的性的教育;对于那些文明礼貌不够的学生,尤其要加强教育,使他们能够讲文明懂礼貌。

5、调解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家长应做好调解工作,积极引导孩子处理好伙伴的关系。切不可对自己的孩子护“短”,而应该问明情况,弄清是非。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错了,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道歉;如果是对方错了,则应要求自己的孩子谅解对方。家长这样处理问题,不仅帮助孩子明辩是非,而且可以使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调解纠纷应有的文明态度,从而促进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

家长朋友,只要你主动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理解教育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校和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支持老师的工作,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积极发挥家庭的调解作用,就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七

作为一名高三一线老师和高三班主任,我了解到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对孩子不闻不问,甚至为和老师沟通感到难堪;有些人觉得只管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就好,功课有学校和老师,没必要和各科老师沟通;也有一些人认为多与孩子的班主任沟通就行,没必要再找科任老师……这些都是不对的。

最清楚了解孩子各科学习情况的是各位科任老师。父母要提高与科任老师沟通的意识,积极主动联系老师。每所高中都会派优秀老师教高三。他们在自己所教学科领域里有很深的造诣,完全有能力教好学生。高三生上课听讲状况、作业状况、每个阶段的复习方向和知识掌握情况都在科任老师的掌握之中。

父母和老师沟通好后再对孩子做必要的督促、指导,才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多地关注孩子。

考生父母大多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机会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很多人开完家长会就不再与老师过多联系。事实上,如果家长会后没机会与老师沟通,父母可另找时间预约到校和各科老师交流;除了面对面交谈,还可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工具与老师沟通,尤其是在看到科任老师发的成绩短信后,可以和老师约时间,在不影响老师工作的情况下有效沟通。

因为老师每天教学任务繁重,所以考生父母最好提前明确自己想要了解的重点,列出想和老师交流的问题和困惑。父母平时可以和科任老师定期沟通,比如节假日的问候、了解日常学习情况,或在历次大小考之后的关键点咨询。

父母在家要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在孩子出现状况时主动与老师联系,以便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状况、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另外,大考过后,如果孩子成绩起伏较大,父母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成绩不稳的原因,为后期复习的查漏补缺做好准备。

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如包括心理情绪变化、和同学的相处情况、课堂听讲状况、作业完成情况、成绩起伏变化以及在学习上还有哪些知识点比较欠缺等。

了解考生是否偏科。考生一旦因为某些因素而偏科,就要花很多时间努力纠偏,如果不加重视会导致高考全盘皆输。

在填报志愿时多和科任老师沟通。高三任课老师通常有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对于考生的心理把握、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都有较多认识,对各级院校和不同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志愿填报流程。父母多与科任老师沟通、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志愿填报和专业方向,可以少走弯路。

明确用怎样的心态与老师沟通

相互尊重是前提。互相尊重才能良好沟通,实现双赢。父母和老师沟通,帮孩子提高成绩,孩子考入理想学校,老师提高教学业绩。

相互信任是基石。很多考生父母不了解现在的教育教学情况,有很多困惑,也免不了出现教育偏差,但出发点是对孩子的爱;而老师是教育者,有一定的经验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希望考生取得好成绩。父母和老师要相互信任,开启沟通之门。

沟通前要铺垫和思考。与老师沟通前,父母要先思考,客观评价孩子。有些父母过于听信孩子片面的话,将孩子成绩的退步归咎于老师和环境。如果父母不能合理分析、判断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带着焦躁或怒气找到老师,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使事情向反方向发展。只有父母秉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与老师良好沟通,才能解除忧虑和困惑,帮助孩子备战高考,考入理想大学。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八

有些教师,比如一些比较敬业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当遇到家长抱怨时,本能地顺口溜出这样的话。然而,这样的语言会严重伤害家长,因为既然“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那么,家长的抱怨一定是“谎言”了。无形之中,教师把家长置于不被信任的境地,使本已情绪激动的家长更加气愤。

当家长对教师提出了超出教育目标以外的要求,教师大多会理直气壮地对家长说:“不行!”然而,使用这种生硬的语言拒绝,容易给家长留下这个教师难于沟通的印象。因此,对于家长的不合理的要求,教师应多考虑:我能为家长做些什么?即使我们的教育观念是正确的,也应对家长晓之以理地说明不能这样教育的原因,用“我能做到的是……”这种句子开头,能委婉地表达教育的意图,易于达成家园共识。

当家长请求教师做教师职责以外的事或对学校工作有疑虑时,教师不能以“那不是我的工作”来简单应付了事,而是应该采取积极帮助家长解决疑难的态度,带家长去找能帮助他解决问题的有关部门或班级,表现出对家长的重视。

如果一位家长对本班其他教师或另一班的工作表示不满时,教师千万不要通过对他表示安慰而把矛盾弄得更大,以“我理解你的苦衷”这种带有移情作用的语言来表达对家长的理解、关心,而不必通过同意或不同意来回答家长的问题。移情作用在于已明白和意识到家长的心情,但没有必要非得赞同他们。教师通过使用移情语言能让家长有一个发泄的机会,有利于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如果一位生气的家长想要指责一位教师对他(她)造成的麻烦时,这位教师本能的反应是自卫。然而,如果让这种本能占上风,这个教师就会听不进家长的话了,失去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所以,当教师发现类似“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这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的话要到嘴边时,应闭上嘴,深吸一口气,然后,对家长说:“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通过抵制这种迫切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便能很快地、轻松地把问题解决掉。

家长有时会向教师提出一些可能超出学校常规做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把这种事情很快推给校长其实是一种对家长和学校不大负责的做法,教师应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家长解决这一问题。如果确实需要校长参与此事,教师可以把这一原始情况反映给校长,然后带着解决办法来到家长面前。这样在家长眼里,教师就能树立起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

教师在向家长指出调皮幼儿的缺点时,容易以十分肯定的语气把孩子的问题陈述出来,造成家长较为难堪的局面,严重的还可能使气急败坏的家长对孩子有过激的行为。为了让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时,语言应以“你的孩子一直有进步,只是……还需努力”这种正面赞扬形式提出较为合适。

教师每天在学校接触孩子,对孩子常规及表现可能是烂熟于胸,但有些年轻家长对学生及学校不甚了解,时常会提出一些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问题,此时教师绝不能有欠考虑地说出“太简单了”之类的话。因为这种话极容易使家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教师是在贬低他的智力水平。因此,教师特别是年长教师和年轻的家长沟通时,要以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交流,以达到家校配合教育学生的目的。

话再加上令人愉快的语调,可以使家长领会教师已意识到他的存在,一定会尽快帮助他。

当家长失望、生气、沮丧和担心时,告诉他们冷静下来就意味着他们的感情不重要。如果教师想让家长心情平静下来,就采取相反的方法——向他们道歉。道歉并不意味着教师赞同家长的观点,或教师有过错,而只是说教师对所发生的一切和对家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抱歉。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九

还记得去年,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教师,班上有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格外注意。他很聪明,课堂上不怎么认真听讲,考试确总能保持在90分以上,直到有一次上课,我因为他没有打印复习资料而批评了他,他当时十分愤怒,成绩也一落千丈。后来,我向班主任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已离异,且分别再婚,孩子正处于敏感期,家长却一心投入到了新的家庭,忽视了他。经过和双方父母的多次交谈,和后期对孩子的持续关注,那个男孩儿终于又露出了往日的笑容。

其实,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靠教师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沟通。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学习、总结、融合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形成新的思路,开创新的局面,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同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这过程中有很多技巧是教师应该要掌握的。

首先,教师应该定期及时地保持与家长的沟通。

尽管大多情况下,家长在教师面前表现的十分客气,但由于家长过度关心学生的成绩,有时家长也会在教师面前表现出愤怒和不理智的一面,因此教师必须要掌握一些应付这些情况的方法。教师最好的应付策略就是提前告知家长学生的情况。如果家长提前获得信息,家长的愤怒就会消减。有些家长经常会寻找些造成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而且经常把学生的不良行为与教师的不负责任联系在一起。假如学生一旦考差了,他们也会心知肚明孩子们考差的原因,不至于过于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与老师。而定时定后地给家长们汇报孩子的学习动态不仅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同时也使得家长更加认可我们的工作,家长们会觉得我们是个关心孩子的老师。

其次,有效的沟通要靠耐心谦虚的聆听。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对待家长的意见不能持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态度,反之,我们应该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最后,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技巧。

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会喜欢听到老师批评自己的孩子的。因此,我们在与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是,尤其是成绩一般的孩子,我们就需要坚持“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沟通时,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真心想帮助孩子进步的,而不是找家长来批评孩子的。事实上,每个孩子,不管多“难搞”,都有闪光点。我们一定要先肯定孩子们做得好的地方,哪怕是轻微的表扬和赞赏,这样也能够打动家长,让家长绷紧的心舒展开来。而且这样还有可能会使家长对孩子们的看法与态度改观。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老师切忌一见面就将学生批评得一无是处,不能把与家长沟通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一方面家长会觉得失了面子,往往会责骂学生,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这种行为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告诉家长,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毕竟学生还是不成熟的小孩,只要能接受意见,改正了便是好学生。教师最好在较为轻松的谈话当中,实事求是地将学生目前的不足之处和家长说明,并且一起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因为孩子还在成长,都还没有定性,可以建议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请家长思考,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较好的结合起来,家长的配合无疑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教师的工作成效也才会得到彰显。

确实,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00754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