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优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18:28:07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优质18篇)
时间:2023-11-09 18:28:07     小编:MJ笔神

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写总结时可以向他人请教,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总结范文来源于不同领域的经验总结,每一篇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一

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与沟通中,也会出现家长与教师产生矛盾的现象,最明显的一方面是在沟通方面产生误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怎么样才能尽量保持与班上的几十名家长协调一致,良好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教师首先要用自己宽阔的心胸来欣赏、包容、热爱孩子。欣赏每一个孩子的长处,包容每一个孩子的短处。本着全心全意为孩子的目的,来与家长进行交流孩子在园的表现,并且在交流中把自己的这种爱传递给家长、感染家长。让家长感觉到老师在爱他的孩子,尽心尽责为孩子们的教育而工作。那么家长自然会信任教师,并且持积极的态度来与教师沟通,热心支持、配合教师的工作。

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宝贝,每一个家长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往好的方向发展,每一个为人父母者都喜欢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完全否定。所以,教师在与家长交流孩子在园情况时,要多抓住孩子的闪光点来表扬孩子的优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在肯定孩子的同时,与家长一起共同来探讨孩子存在的小缺点,双方形成一致的教育目标、教育方式。这样,家长就会很容易在心理上接受我们、支持我们。如:我班的覃琅小朋友是个很安静、学习很认真的孩子,但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与小朋友一直不怎么玩的来,也比较少与老师沟通。在妈妈接孩子的时候,我首先向覃琅妈妈肯定孩子的懂事与乖巧,然后把她比较少与人交往的情况反映给她妈妈听,双方一起探讨孩子形成这一性格特点的原因,寻找帮助孩子改进的方法及家长和老师在今后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注意的地方。这样,既达到了家园同育的目的,而家长也不会因自己孩子有缺点或者在园表现不好而心情不愉快。

一个班的孩子,有些比较文静,有些比较淘气。针对个性不同的孩子,教师的教育方法应该有所不同,那么对于他们的家长,沟通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对于懂事、乖巧的一类孩子,教师不需要费那么的心思来管教,家长对孩子在园的学习、生活也比较放心。对于这类孩子,我们除了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情况外,还可以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偶尔也要提醒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注意的地方。而对于比较淘气、容易伤害到别人的一些孩子,教师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关注他们,对他们的要求也会严格一些。那么,教师就要在观察到孩子的顽皮后,把自己的这种教育想法告诉家长,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这一类孩子的家长达成教育理念上的共识。当孩子在园做错事情时,教师除了严格要求孩子,向孩子讲清楚教师严格要求的原因,让孩子明白事理,在接受教师教育的同时,也应在家长接孩子的时候,及时对家长说明事情的情况。一来,可以起到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同时也会避免出现个别幼儿不能领会教师的意思,回家对家长表述不清楚事实原由,让家长对老师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矛盾。记得刚来南外的第一学期,有一天,我比较严厉地批评了一位上课玩耍、并影响到别人学习的孩子。孩子回家后,向家长诉说他在园所受的委屈,结果,第二天家长来园询问孩子昨天的情况。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误会,但这种家长上前询问的方式确实让我尴尬了一番。那么,针对目前班上一些因淘气影响别人利益或者犯小错误的幼儿,在坚持我的教育原则的同时,我会想方设法让这些孩子懂得教师对他教育的良苦用心与原因。同时,及时向家长反映情况,以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帮助。

一个班的家长,性格、受教育程度、职业等都有许多不同。所以,我们在与他们沟通的时候,也有不同的方式方法。对于性格直爽、心胸开阔的家长,可以采用直接的方式与家长沟通,如:今天宝宝上体育课把球打到别人了,我们要一起提醒他以后玩球时注意安全;而对于脾气急躁、比较没耐心的家长,教师又要运用循循善诱、多表扬、婉转提醒的沟通方式;对于缺乏主动与教师沟通的家长,教师要积极、主动向家长反映孩子在园的表现。这些都需要教师根据平时的观察,分析各类家长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沟通方式。

总之,教师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怀着一颗一切为了孩子的爱心、热心地向家长介绍园内活动、教学状况;诚心地帮助家长解决一些孩子生活上、学习上的问题;虚心地接受家长的建议;耐心地解答家长的疑问等等。有了爱,我想,所有的工作也就会迎刃而解,我们当老师的也会做到问心无愧。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二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家长要对孩子做到最多地欣赏优点,尽量地包容缺点,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得更幸福、更有乐趣。现在孩子因为有我这样的家长而骄傲,将来我会因为有这样的孩子而自豪。告诉孩子:在爸妈眼里“你最棒”,因为,每个人都是有天赋的,但并不是每个人的天赋都能被唤醒。就像打开宝藏的口诀“芝麻,开门”一样,唤醒这沉睡的巨人也需要秘诀,那就是“你最棒”。

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记得我的同事孩子上初三了,她也很着急,就对孩子说:“初三了,可得下功夫。”孩子却很茫然,反过来问:“怎样是下功夫。”你的要求孩子无从下手,其实你也说不清楚操作程序。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地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新学期开始时。这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学生总会有很多新的想法,其中最主要的想法就是我要好好学,把学习搞上去,做一个好学生。对于学生的这一上进心,家长应该珍视和爱护。这是家长对他的要求和制定的目标,他会牢记在心。

享受成功喜悦时。假如你的孩子在运动会上获了奖、单科竞赛获了奖、文明礼貌获奖等等。家长若能在祝贺、鼓励的基础上,对孩子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将会收到满意的效果。

孩子受到委屈时。家长若能主动地以冷静、宽容的态度去帮助孩子解释,孩子会产生感激之情,更易于接受家长的告诫。

孩子有困难或失败时。家长这时不是训斥,而是肯定成绩,对不足之处给予指点。家长要以乐观豁达的精神感染孩子,让孩子拥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快速飞出“困境”。

他人取得优良成绩时。看到别人取得好成绩,孩子往往会暗下决心,家长要抓住此时机,对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使孩子一时的热情变为永恒的行动。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三

过去我只用作为孩子与我的父母家长交流我的学习与生活,现在我得跟我们班孩子的家长们沟通这些由他们生养由我教育的孩子,着实让我有了全新的人生体验。我们班xx个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而每一个孩子的家长亦是不同的。在与这些家长的沟通中,我逐渐意识到对孩子的教育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与家长的沟通更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在与我们班孩子的家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每一个孩子都是作为老师的我不能够完全了解的个体,必须要时刻与孩子的家长保持沟通,时刻“通着气儿”才可以了解清楚这些孩子都在想些什么。

特别是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孩子,对他们的教育必须要从了解他们的家长开始。我们班有好几个学习上有非常大困难的孩子,后来我在与这些孩子的家长沟通中发现,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孩子们的这些学习困难。

而作为老师的我是不可以不尊重的向家长们直接指出来的,我只能委婉地提出或许这些困难需要家长们的配合才可以彻底克服。这些家长自身的问题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必要性。这些家长在过去自身成长的过程中,也肯定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才会有这么多的自身问题。

甚至有的家长在成年之后也没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把孩子生了下来,生下来就开始了自身问题的一个延续。好几次因为我的沟通方式没有把握好,导致一些家长对我给孩子的教育产生不放心的心理,还有的会直接上报我的领导说我对孩子的教育不负责任或者说我不配做老师。我知道这些都是我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没有完全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导致一些不够成熟的家长直接爆发出对学校教育的不满。

后来在不断地沟通中,我意识到我和家长都是出于爱,为了把孩子教育好,只是每个人的方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而有所偏颇。我也就在与家长的沟通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式,学着更加尊重家长也尊重孩子的方式去展开我的教育。

说实话,这也让我意识到当老师的艰难与高尚。我们作为老师,要教育的不仅有那些来听我们课的孩子,而且还有那些孩子的家长,以及身为老师的我们自己。我只有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去做这样一个普及知识的老师,这样才可以配得上“老师”这个称谓。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四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情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这样才会有说服力。每个家庭都是有特点的,不同的类型应使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的家庭背景,平常生活的环境都是影响学生性格及学习的重要方面。

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当对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年龄,家教思想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不同层次的家庭需要用到不同的沟通方法。但是在了解家庭背景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与各个家庭保持一定距离,凡事都有度,不能过分亲密。一旦关系亲密后,教师很容易参与到家庭矛盾中,再者学生会产生优越感,这样也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1、主动联系家长

当学生的某些方面差强人意时,教师一定要主动联系家长,以此来表达自己的诚意。在小学阶段,尤其是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比较高。这个时候的家长,一方面想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教育愿望,急切又热情地想要得到老师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对教师的业务能力持有审视的态度。因此在这段时期内一定要创建与家长交流合作的良好氛围。

2、家长来后主动让座、倒水,表示尊重

不管家长是以平和的心态还是愤怒的面孔出现在你面前,老师都应当给予家长充分的尊重。家长如果心平气和的话,那一杯水,一个座位都会拉近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这样沟通起来比较容易。如果家长是抱着打架的心态出现在办公室的话,那老师的一杯水会浇灭家长心中愤怒的火苗,为后面的交流提供了便利。

3、不要当着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

在家长心里自己的孩子总是最优秀的!如果当面训斥,家长心里肯定不舒服。把家长叫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平心静气地谈谈孩子的情况,直到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当家长了解到学校交流合作的氛围及老师们都是在非常耐心的进行教育工作后,他们自然会觉得将自己的孩子放到这样的环境中非常放心。

4、态度一定要诚恳

家长都希望老师能经常征求并尊重他们的意见,所以和家长及时沟通很重要,这样能让家长觉得老师比较民主,善良,有利于交流沟通。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当成家长,设身处地的从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实际而有效的指导是家长们迫切需要的。教师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用自身的力量去感染家长,这样更有利于取得家长的信任和配合。

5、抓住每次面对面交流的机会

老师要及时把孩子的表现情况与父母交流,并积极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这样直接地、近距离地与家长接触是一种非常有针对性的沟通,而且取得的成效比较大。

6、选择合适的家访时间

家访应因人而异,有的学生适合家访,而有些学生可以不用。一定要在恰当的时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家访,可以利用公共假期或家长下班后比较空闲的时间。家访之前做好准备工作,正确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实事求是,并且应提出较为合理的建议和措施。切忌一进门就开始抱怨学生不听话不爱学习等缺点,这样只会让家长产生反感心理。要先表扬孩子的优点,让家长对学生有信心,然后再提出缺点及老师的建议,让家长帮忙改进。这样的家访才是有积极意义的,能确实帮助到孩子学习的。

老师的工作是非常烦琐而又细致的,这种几乎每天的面对面接触需要老师保持清醒的头脑与良好的心态,如若不注意说话方式,带着情绪与家长交流,那效果肯定差强人意。教师态度一定要诚恳,面对不同的家长说话方式应因人而异。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眼中的宝贝都是聪明伶俐,乖巧可爱的。所以跟家长交流时,对孩子的情况一定要多赞美少批评。老师不起眼的一句赞扬的话将会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也会成为家长的动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家长在交流的过程中慢慢接受孩子的缺点,更有利于解决孩子的问题。在叙述学生的错误时语气应当委婉,也要请家长不要担心,让家长耐心的和教师配合,帮助孩子渡过难关。教育好孩子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老师应当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对孩子的重视和关注。

教师和家长沟通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孩子解决问题,在经过合理而又全面的交谈之后一定要形成一致意见,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家长,得到家长的有效配合才能省时高效地解决问题。也可以让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样的沟通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走入同一轨道,对学生的成长十分有利。

在交流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去训斥家长,毕竟家长不是学生,家长的素养并不是说提高就提高的,盛气凌人的态度只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家长自身素质的提高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在交谈中和家长形成一致意见后,便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沟通不仅应当诚恳,而且应注意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这样就一定会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密切,对孩子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因此家校之间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怎样与家长沟通,直接关系到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也关系到教师的工作能否得到家长的肯定。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和积累,掌握了沟通的窍门才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五

与幼儿家长沟通真的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老师注意的真的很多!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交流是一门艺术,特别像现在很多独身子女的家庭,孩子在家犹如一个“小皇帝”,几个大人宠着,到了幼儿园以后,许多父母就会担心这,担心那的。作为班主任的我更应该注意与家长交流的技巧,因为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家长们都会非常的留意,说不定还会造成写不良的影响。为了使自己接下来能更顺利更好的开展好家长工作,我从网上查阅了有关资料,希望能供自己今后参考一下。首先,与家长沟通要注意八项:1、与家长沟通时要注意态度和语气2、要多途径与家长交流3、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4、可以经常更换信息栏5、恰当方式谈幼儿行为问题与家长沟通6、特殊事件主动坦诚与家长沟通7、冷静处理与家长、幼儿的关系其次,在与家长谈论孩子的缺点时,可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1、导入尊重感。在与家长交往的过程中,班主任应做到文明礼貌,尊重对方。班主任通常比家长更熟悉教育知识和教育手段,懂得教育规律。决不能以教训式口吻与家长谈话,特别是当其子女在学校“闯了祸”的时候,班主任仍要在谈话时给对方以尊重。也不能当着学生的面训斥家长,这不仅使家长难堪,有损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家长一旦将这种羞愤之情转嫁于孩子,极易形成孩子与班主任的对立情绪。当与家长的看法有分歧时,也应平心静气地讲清道理,说明利害关系,既要以礼待人,更要以理服人。2、流露真诚感。用真诚的语言或行动去与对方沟通,使其感动的方法。以诚感人要求诚与情密切配合,要使人动情,唤起人的真情;以诚感人要做到诚与真结合;以诚感人还必须伴之以虚心,否则难以取得对方的信任。3、评论学生要客观如实。4、注意谈话形式与方式。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应是平等的同志关系,班主任与家长的谈话,切忌用教训式语气,而应像对待同志或客人那样用商量或交流的口气;态度要随和,语气要婉和,语态要真诚,语调要亲切,语势要平稳,语境要清楚,语感要分明,使家长一听就明,能准确把握要旨,领悟当家长的应做些什么,从你的谈话中受到启发。5、语言务求得体和有分寸。语言是心灵的窗子,是一个人综合修养的反映。身为人民教师,在与家长谈话时也应该为人师表。得体的称呼,使对方一听称呼就有一种相知感,从而产生亲切感,缩短交流双方间的心理距离,甚至建立起感情基础。教师得体的语言,可以赢得家长的尊敬,增加家长的可信度,形成和谐的沟通氛围。所谓语言得体,最主要的是与职业身份、与场合、与交流的对象,与解决的问题得体。谦虚、中肯、客观,掌握好分寸、语气,不夸大,不缩小,不说过火的话、不说力所不能及的话;还要讲话要温和,不用过激词语,不摆逼人气势,语气诚恳等等。6、谈话要委婉和注重可接受性。班主任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惟如此家长才会欢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要把握好沟通步骤的时序。“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会更乐于接受。可以采取“避逆取顺”的策略,避免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顺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采用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来叙述。掌握上述心理策略,在沟通中就可减少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在与家长的交流方面能更进一步!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六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只要是踏进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必须要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衣着整洁,精神焕发会给家长留下美好的印象,这也是对家长的尊重。在外人看来,教师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职业,我倒觉得除了教书育人以外,更是为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其次教师要学会微笑。微笑是人与人之间传递友好情感的最简便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在和家长交流时,一个友好的微笑和礼貌的点头,都能时时交流、理解在良好的气氛下进行。同时,微笑和热情还可以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在面对家长的指责这种特殊情况时,要克制自己的怨气,不要和家长争执,更不要挖苦讽刺孩子而伤及家长,脸上要充满微笑,那么无论是在多么尴尬或困难的场合,都能轻易渡过,赢得家长的好感,体现自己的宽容大度,从而最终消除误解和矛盾。最后,教师还要学会一些简单的礼仪。比如说与家长交谈时,要用眼睛注视对方,并且要和他们平视,也就是要站起来或者让家长坐下来和你交谈。

家长既然把孩子交给了教师,那教师就是家长最信任的人。家长若想了解孩子在校的一切情况,只有与教师进行沟通。当家长问到孩子的学习、生活等情况时,教师一定要以诚相待,不厌其烦。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不好相处的家长,他们一般要求很多,言语中充满了对教师的不信任和不放心。其实,这些家长往往是对幼儿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很高的类型。

只有在孩子的一日活动中细致观察,这样才能有理有据的回答家长们的问题。而且,在回答家长问题时,不能是一句“挺好的”敷衍了事,而要能够讲出孩子表现的过程和自己的客观评价,这才是家长真正需要的'信息。越是常来与教师交流的家长,越能磨炼教师的耐心和责任心,如果我们不把它看作是找麻烦,而是促进自己改进,不断成长的途径,这何尝不也是一种体验幸福、成长的过程。

幼儿园里年轻教师越来越多了,好多教师还没有为人父母,好多老师尚没有为人父母的角色体验,有的即便是已经做了母亲,在与家长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难以达成共识的局面,这就要求所有教师要了解父母的角色,并从父母的角色去体会家长的心情和需求。孩子在集体活动中有时手或头碰破一点皮,家长接孩子时十分惊讶、十分心痛是肯定的,而有的教师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态度,认为家长大惊小怪,那么,一件小事立即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对自己孩子不够关心,对工作不够负责,而影响家长与老师的关系,给家园沟通设置了障碍。如果老师从孩子父母的角色去心疼孩子,或是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受伤的孩子是自己的孩子,那就会很自然的理解家长的心情,处事态度也会大不相同,那么家园沟通就不会受阻。

许多家长由于对孩子年龄特点不了解,不知道如何教育孩子。有时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恰当,一味的溺爱,甚至放纵。而教师是有一定育儿知识的专业人员,遇到问题应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家长,让他们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更新教育观念,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

总之,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靠幼儿教师做出努力。教师常常要换位思考,善于与不同类型的家长相处,遭到家长误解时教师要保持冷静,善于自控;遇到矛盾时,教师要主动反思,为畅通渠道做出努力。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而这种关系与感情的建立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态度与行为:对孩子的关爱、对工作的责任感、对家长的尊重和理解。当家长感受道教师喜爱并关心自己的孩子时,工作尽心尽责时,自然的产生信任感,并由衷的尊重教师,心理上的距离自然消除,从而乐于与教师接近,愿意与家长沟通,家长与老师的关系会十分融洽。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思想、育儿之方、知识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家园沟通的工作,让老师受益匪浅。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七

一、是采用家校联系簿进行交流。对一些缺乏自觉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经常会出现一些过失的学生,教师可每天或每星期在联系簿上写一下该生的主要表现等,家长也可将孩子在家时的表现记入联系簿,这样教师和家长都能及时把握该生的基本情况,督促他们完成各项作业,及时改正缺点,引导他们积极进步。

二、是采用电话联系,教师有时去家访,往往会碰不到家长,这时教师可用电话与家长保持联系,当然作为家长更应主动及时与教师沟通,同时不要只为孩子的事打电话,节假日也应该打个电话问候一下,以表示对老师辛勤工作的感谢。

当然教师与家长联系并不在于一定的形式目的是加强沟通,增进理解,使学校与家庭形成一股共同的教育合力,也就是说,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当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合作关系,认同一致,协作共事,努力减少一些互相抵消的无谓的消耗因素。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八

教师认真工作的态度和言行是家长对老师是否信服的关键。你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地教育学生,并要经常在感情上与学生进行沟通。教好学生做人及为人处事的本领,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怎样与父母交流。教会学生平时经常和父母多谈谈心,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诉父母,让他们判断一下正确与否,如果和家长沟通不好,就会闹情绪,读书成绩下降,与父母关系不和。

有的父母顾了事业难顾家庭,缺少与子女的沟通交流,久而久之使子女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自己很少安排时间与子女在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聊天做事,使子女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使自己的子女在心灵深处形成一个不愿轻易向人开启的自我。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只关心子女学习生活,忽略了孩子心灵成长,造成亲子沟通障碍,甚至造成家庭悲剧。从心理的角度讲,子女与父母沟通非常必要,对家庭、对社会都有利。这样家长看到孩子变化的同时,教师的形象也就在家长的心中树立起来了。

作为教师也应该有服务意识。由于县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复杂。所以教师对学生的家庭情况进行了解。才能更好地与学生家长交流、沟通,及时处理出现的各方面的问题。与家长沟通有各种方式方法:可以谈话、发信息、通电话、家访等。老师与家长的谈话都是为了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xx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我和家长谈话时总是把家长当成熟人或朋友一样“拉家常”,而不是训斥,指责家长,或动辄向家长“告状”。让家长有亲切感,自己得到尊重的感觉。家访时我把家长当成知心朋友,征询家长对自己孩子、对老师对学校的看法,让家长先说,我们就可以了解到家长对学生、对老师、对学校的态度。“您觉得你的孩子近来的表现怎么样?”“您对我们各科老师的教学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您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什么好的意见或建议吗?”这是我在家访中经常提到的几个问题,让家长感觉到学校对家长的理视,对学生的重视。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这样就可以达到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目的了。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经常帮助家长解决一些生活中对孩子习惯的教育问题,以提高家长对自己的信赖。我就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从不以教育者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家长交谈,不用“必须”、“应该”等词语要求家长怎样做,孩子的错更不会责怪家长,而是尊重家长,积极接纳每一位家长,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在与家长提出共同促进孩子发展的措施时,采用商量的口吻,征求家长的意见,常用的句式是“您看这一行不行”、“您觉得这样好不好”等。这样,让家长感觉到得到老师的尊重,更从感情上也拉近了距离,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我联系和沟通了。

例如:有一次,班上一个女孩的妈妈给我发了信息:孩子的外公去世了,她这几天不怎么吃饭,也不理别人,一个人关在房间里哭。请老师帮我开导开导孩子。我知道这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多年,是外公把她带大,所以外公去世对她打击很大。我就对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女孩子的心情才慢慢平静下来。例如2:有位家长给我打电话说:“老师,我家孩子到现在都不太愿意吃饭,有时甚至喂他才吃,真是急死人,请你帮我说说。”后来,我就在课堂上把“吃饭”对身体健康的重要xx讲清楚。学生明白了道理,就改掉了“吃饭难”的不良习惯,家长非常高兴。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总之,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懂得了教师应以一种阳光的心态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学生。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只要我们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九

湖南卫视一年级节目的开播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其中有一幕就是老师和家长的沟通问题,学生马皓轩用擀面杖打了李昊煜的头,陈学冬给马皓轩的妈妈电话的时候,马皓轩的妈妈说孩子不是故意的吧?陈学冬说就是故意的,引起马皓轩的妈妈深夜大闹学校,为此陈学冬还鞠躬道歉。以上的事情我们先姑且不论谁对谁错,但是以上的事情引出一个问题,老师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现在社会,很多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有其他亲属的目光从孩子出生就集聚在孩子身上,孩子稍微一有变化,一大群人就惊呼不断。为了使家长放心,老师在和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沟通的技巧。

首先在沟通的过程中,要尊重差异,和而不同。因班级的每个学生都来自不同的家庭,孩子在小的时候,最大的影响就是来自家庭,因为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家庭背景,每个家长的工作环境、受教育的水平、家庭经济条件、家庭成员的素质都将影响孩子的性格,所以老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首先学会存在的差异,然后和家长商量着寻找解决的办法。要让家长明白其中的缘由,要明白自己的小孩和别人小孩的差异。

其次,在遇到孩子有问题的时候,要有的放矢,心平气和。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在学生中,有听话的,就有淘气的,所以,对于淘气的孩子,老师要懂得放矢,心平气和。因为通过教育,我们不可能培养一模一样的孩子,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在和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表明孩子所存在的问题,但是不要过分的刻意。让孩子的家长和老师的引导下,慢慢的改掉不好的习惯。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

首先,力争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这个学期开学我新接了二三班,开学一直到开家长会之前很多家长都未曾见面,我不熟悉大部分的家长,相信大部分的家长和我一样在开家长会之前是很忐忑的,我不知道大部分的家长是否好打交道,大部分的家长或许都在猜测新的老师种种能力。因此,接班后的第一次家长会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家长会上要达到两个目的:

一是让家长信服自己。为此,就该精心准备,把自己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设想、以及准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告诉家长,并简洁明了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我们班开学以来进行的一系列班级活动的照片,学生展示的`作业作品;每人带一本课外书(可交换阅读)坚持每天抽时间阅读……等等。并且,讲话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具有号召力和鼓动性,让家长对自己所说的话深信不疑,给家长一份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孩子的老师是一位好老师,只有家长足够的信任了自己,他们才会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极配合了。

二是让家长敢于接近自己。于是,说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并给家长留下联系电话,希望多与家长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这样,就会让家长觉得自己是个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以平等的身份与家长交谈。

在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中我发现有些家长,与老师交谈会感到拘束、不自在,因此,我就注意营造轻松的气氛,把家长当作是自己的朋友,多倾听家长的话,引导家长提出宝贵建议,答应家长只要自己能办到的事一定会尽力而为,如果不能办到的我也坦然相告争取家长的谅解。在感情上也要注重与家长拉近距离,这样与家长的谈话自然就会轻松多了,家长也就会经常愿意主动和我联系和沟通了。

第三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我就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

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我就首先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如,我们班有一位小孩子比较娇气,不仅是基本的生活不能自理,比如系鞋带还不会系,而且清理学习用具之类的经常还要父母帮忙,只要一天父母没有帮忙清理,第二天来学校保证书包是乱七八糟且丢三落四的,但是父母非常溺爱,根本没有打算让孩子去学着自理。我在跟家长沟通时,首先就父母对孩子是否能单独清理书包的这种担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长分析锻炼孩子自理能力的好处,先说服了家长;而在跟该学生交流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二年级的孩子喜欢多称赞多表扬,在充分肯定了孩子的优点之后循序渐进的引导他认识自己目前的弱点,先跟孩子强调什么都要父母解决这是不对的,然后鼓励孩子尝试着以后自己解决生活上的基本问题。在我耐心的引导下,孩子和家长都接受并采纳了我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的父母给我打电话说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孩子终于能自己清理书包了,而且自己还很有成就感。从家长的语气中可以听出家长特别的开心。

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我就多报喜,少报忧,满足家长欣赏孩子优点的荣誉感,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总之,只要我们老师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觉得你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成为一个优秀学生,并以平常人的心态,用朋友的方式与家长交谈,就一定能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的。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一

抓住第一次与家长见面的机会,力争给家长留下良好的印象。

应该说,与大部分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就是第一次家长会。家长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借此尽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在家长会上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让家长信服自己。为此,就该精心准备,把自己对本班学生的教育和教学设想、计划以及准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告诉家长,并简洁明了地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我们班的班训是“诚实、守信、自觉、认真”;目标是“各科学习,全面提升”。二是让家长敢于接近自己。于是,说话的时候就应注意自己说话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让家长感觉亲切、随和而又热情,并给家长留下联系电话,希望多与家长一起共商育人良策,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这样,就会让家长觉得自己是个可信任而又平易近人的人,为以后与家长的沟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2、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

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每个家长的文化水平、素质和修养都不同,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地运用语言艺术与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沟通。如:一是对于素质比较高的家长,就该坦率地将孩子在校的表现如实地向家长反映,并主动地请他提出教育孩子的措施,认真倾听他的意见和适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共同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二是对于那些比较溺爱孩子的家长,首先应肯定其孩子的长处,给予真挚的赞赏和肯定,然后再用婉转的方法指出其不足之处,诚恳而耐心地说服家长采取更好的方式方法教育孩子。如,初一时我班有个男孩子,家住隔壁镇,由于路程远所以住宿,但他比较娇气,总是想家而哭,甚至因此不想在本校读书了,而家长比较疼爱他,就也想帮他转学。面对这种情况,我在跟家长沟通时,首先对孩子想家的念头及家长的担心表示理解,其次跟家长分析锻炼孩子离家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处,先说服了家长;而在跟该学生交流时,我先肯定他的优点,循序渐进的引导他认识自己目前的弱点,再与他一起分析这种弱点带来的危害性,然后跟他商榷解决问题的办法,建议他用坚强的意志克服困难。三是对于那些对孩子放任不管,把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的家长,就该多报喜,少报忧,满足家长欣赏孩子优点的荣誉感,提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从而吸引他们主动参与到教育孩子的活动中来,开始主动关心孩子,主动与子女沟通,与学校沟通,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对于后进生或是认为自己对孩子已经管不了的家长。如:我班有几个学生,家长第一次见我就说:“老师,我这孩子小学就总是被老师投诉的对象,我管不了也不想管了,你帮我看严点吧。”这种情况,我就尽量挖掘其孩子的闪光点和特长,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长处和进步,对孩子的缺点适时地每次说一点,语气委婉,并提出改正孩子缺点的措施,重新燃起家长对孩子的希望,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只有这样,家长就会主动地与我交流孩子的情况,配合我共同教育好孩子的工作了。五是对于有些气势汹汹蛮不讲理的家长,特别是有些提出一些不符合教育行为及规律的观点和要求,或是不理解学校的一些工作安排的家长。遇到这种情况时就要沉住气,先让家长说完,发完脾气和牢骚,并对家长的这种心情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地以平静的语气与家长解释、分析事情的利弊和对错,以理服人并体现出自己的宽容大度,赢得家长的好感,从而得到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如:我班曾有个家长,因为自己孩子的宿舍第一个学期安排在六楼,第二个学期安排在五楼,就打电话给我说:“你们学校怎么搞的,交同样的钱,别的孩子就在二楼三楼,我的孩子就住这么高,我每次来上去多累啊,我要向校长投诉,你们校长的电话是多少?……”其实,这是很小的事情,但家长不理解就很大意见。我先听她说完,并对她既要工作又这么远来看孩子还要上这么多层楼确实很累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解释学校为什么这样安排,还有,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等等。这样,家长终于理解而不再投诉了。

3、要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识。

a、尊重家长:

尊重学生家长是处理好老师与学生家长关系的首要条件,现就“请学生家长到校沟通有关学生在校问题”这一问题谈一下。不论在任何情况请家长到校,应主动给家长让座、倒水,特别是学生犯错误时要求学生家长到校时更应注意这一点。在学生犯错误要求学生家长到校的情况下,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如果能自己联系上的就尽量不叫学生自己回家联系,应主动联系以表明我们做老师的诚意和态度。

第二,学生家长来校以后不应该当着学生家长的面训斥他的孩子,不管怎么样,听别人训斥自己的孩子肯定不好受。

第三,可先把家长叫出办公室,在一个单独的环境里向学生家长说明情况,形成一致意见。

另外,现在的学生家长很多都有文化,有很高的认识水平和管理孩子的水平,如能经常征求并尊重学生家长的意见,会让家长觉得我们当老师的比较民主、诚实可信,有利于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沟通。

b、肯定孩子:

教师一句微不足道的称赞,都会让家长感到高兴,直至影响对待孩子的态度。

c、对家长一视同仁

家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的那一天起,家长和教师就开始了共同的历程——教育好孩子

d、语言的艺术性

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优点,然后点出不足,这样家长就易于接受。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二

在我们班主任的现实工作中,经常要与不同的学生家长进行沟通。有时在沟通时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请老师们不要急,这有一篇文章,愿与您共同分享。

班主任自身要树立正确的沟通观。应当从思想上重视这种交往,把家长视为自己教育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积极主动地与家长的联系,以利更多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并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的方法。班主任应该明确,差异是沟通的基础,但沟通不是为了排斥差异,消除差异,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差异,求同存异。班主任应当了解,要实现有效的沟通,沟通的参与者必须具有平等的人格和平等的沟通机会,并且都愿意倾吐自我,尊重彼此的观点,乐于积极地接纳对方;同时,沟通的参与者都被沟通活动所吸引,共同决定对话的形式和内容,共同创设交往的情境。

充分准备是实现良好沟通效果的必要程序。

班主任与家长谈话常有两种情况:一是事先约定,我们称之为正式沟通;二是不期而遇式的非正式沟通。如果是前者,班主任就要对所谈话题进行精心考虑,与家长见面时才能有条不紊地交换意见,从而实现预定计划。如果是后者,班主任就要善于临阵磨枪,将孩子在校的情况简明、扼要地向家长反映,并提出希望沟通的目的与计划。

(1)沟通前先将沟通的目的、内容及有关概念搞清楚,并将沟通内容对沟通对象的影响弄明白。

(2)计划沟通内容时应尽量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既可获得更深入的看法,也易于获得积极的支持。

(3)应充分考虑沟通时的社会环境与背景、沟通对象的性格及过去沟通的情况,以便做到是什么山,就唱什么歌,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沟通效果。

(4)班主任要会控制沟通的节奏,主题应明确,不要离题太远。

(5)注意获得有效的资料与信息,并注意提供必要的答复。沟通后要设法与科任教师交流,让科任教师了解沟通的内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6)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发指示、命令、演讲、报告、座谈、个人谈话等沟通方式,增加沟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7)沟通时不仅要着眼于现在,也要着眼于未来。沟通固然是为了工作得以落实,更重要的是要实现预期的目标,促进学生及班集体的和谐发展。

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绝大多数都是不期而遇的非正式沟通。因此,班主任平时对每位学生都应心中有数,同时要熟练运用各种沟通策略与方法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三

平时,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少,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约占2/3,寒暑假与节假日,与父母相处的机会更多,家长有责任也有义务配合学校教育孩子,花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考虑如何教育孩子,全面关心孩子的成长。但有些家长以为把孩子送进学校就可以万事大吉,家长只要给孩子吃饱穿暖没病没灾就行了,而教育则是学校、教师的事,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相互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对孩子的教育不甚关心。有的家长甚至对老师说:“老师,多多拜托了!我的孩子成龙还是成虫就看你了!”有的家长忙于赚钱,从不过问孩子的思想与学习。当孩子成绩差了,或出了问题时,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是怪学校老师,打孩子。家长有依赖学校思想,这种不与学校合作的态度使学校的教育成果难以得到巩固,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从孩子入学那天起,作为孩子的父母首先应该了解学校有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了解学校的教学要求,以便主动配合学校,督促和协助子女完成学校的各项教育计划。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有些家长把孩子上学读书,仅仅看作是学文化、学知识,于是上学讲作业,回家做作业,过分地强调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对学校有计划地为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而安排的教育计划则不闻不问,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这会大大影响学校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影响学校乃至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最后影响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发展。

因此,家长首先要树立对学校教育的责任感,要尽力配合,大力支持学校的工作。如学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孩子在家里适当做一些家务,家长应积极支持和督促,千万不要嫌孩子动作慢,不象样而代劳。老师要求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某些方面进行巩固和提高,如带孩子进行郊游、观察大自然的现象等等,家长应尽量做到。

老师上门进行家庭访问,是工作认真负责的表现,是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家长应主动热情地接待,不要认为老师总是来“告状”的。家长可以请孩子一起接待老师,共同听取老师对孩子成绩的肯定,错误缺点的批评,并指出努力方向,这样有利于加强孩子对老师的感情,有利于孩子今后的进步。有的家长听到批评就皱眉头,强词夺理,责难老师多管事,偏袒孩子的过错,当着孩子的面与老师争辩,有的家长甚至故意当着老师的面打孩子,或者老师前脚出门,后面就传来家长的打骂声和孩子的啼哭声,家长的这种做法,不但不能帮助孩子认识错误,而且会激起孩子对老师的怨恨,使孩子产生对立情绪,给学校教育造成困难,影响孩子的进步。

对待老师对孩子的批评,家长的正确态度应该是,与老师一起分析孩子存在缺点错误的原因,并表示要帮助孩子加以克服改正的决心,恳请老师多加关心与帮助,使老师对孩子不抱成见,对孩子的进步充满信心。同时要启发孩子理解老师的心情——老师虽然生气,只要他改正错误,老师就会欢迎。即使孩子的缺点错误事出有因,与老师说的情况有出入,也应肯定老师的用意是好的,并婉转地向老师加以解释,绝对不能在孩子面前贬低老师的威信。

总之,家长要搭个桥,使老师与孩子成为朋友。因为,老师对学生不存在偏见,孩子才会对老师信任尊重,这是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学习不断进步的一个重要因素。

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的双向活动过程,要使教育有的放矢,收到预期的效果,教育者必须按照受教育者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为此,教师与家长之间应该经常联系,互相沟通,互通“情报”。但由于教师负责的教育对象多,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家长与孩子接触最多,最了解孩子在各方面的表现,应经常进行校访,实事求是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情况,哪怕是孩子在思想、情感等方面的细微变化,家长都应及时向老师反映,同时家长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分为一般联系和特殊联系两类。一般联系是指经常或定期地就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情况、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社会活动、友伴交往等各方面作一般性情况交流,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相应的教育措施和方法。

一般联系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书信或电话来往

定期或不定期都可以,一般由孩子带信给老师,让孩子体会到父母对其的关心和信任,有条件的家长可常与老师通通电话,互通情况。

2、登门拜访

可去学校或老师家里面谈,一般以携子女同往为宜。在交换具体意见时,可适当让孩子参加讨论。拜访老师切忌送礼讨好老师,否则会让孩子感到教育这样神圣的事也可以走后门,对孩子成长不利。

3、审阅日记或周记

在指导孩子写好日记或周记的同时,家长可通过日记或周记交流有关看法。

4、有准备地参加家长会。

特殊联系是家长针对特殊的具体问题,如开学初或学期末,家长较长时间出差前后,孩子在家有异常表现(如对老师或同学不满、心神不定),发生越轨行为,家庭内部发生意外事故(如亲人故去、家庭纠纷等),等等。与老师取得联系,以谋求妥善的解决办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无论是一般联系还是特殊联系,家长都须注意:

1、不护短

家长与老师联系过程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家长不切实际地偏袒孩子,报喜不报忧,惟恐孩子在校遭老师冷落。事实上,隐瞒孩子的缺点,会使孩子的缺点得不到及时纠正,甚至铸成大错。正确的态度是,实事求是地向老师介绍情况,既不夸大优(缺)点,也不掩饰其优(缺)点。

2、根据情况让孩子回避或不回避

因为一般联系是正常的情况交流,联系前可要求孩子自己汇报自己的情况,供家长参考。联系时可允许孩子在场,尽可能让孩子参加讨论,发表意见。特殊联系让孩子回避为宜。

3、尊重老师

家长应以平等的态度积极主动地与老师联系,在联系过程中不要抱怨学校和老师,应维护老师的威信。教育孩子听老师的话,多从主观上找原因,即使受了委屈,也应尊重老师。

家长会,主要是向家长介绍学校的任务、特点,对学生的要求,及向家长提出如何配合学校的建议等,关系到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家长要尽可能参加,借机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情况,学校的整体情况,以及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有哪些优缺点,以便及时调整对孩子的教育培养目标,改进教育方法。学校召开的家长会,主要有两种:一是全校或全年级或全班学生家长参加的,通常是在学期开始或期中、期末进行;另一种是从具体问题出发,召开部分有关家长参加的小型家长会,用以研究专门问题,及时解决。

家长参加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尽量注意以下几点:

(1)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如确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则应向学校老师说明情况,请假,日后约请老师补上,不要错过时机。

(2)赴会前应认真地与孩子谈一次话,带着问题与主管教师作个别交谈,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把问题、忧虑全部提出来,和老师共同研讨。

(3)要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重点领会学校工作的进展和教育形势的发展动势,从而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

(4)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

根据有关学者的研究,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调解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调解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与学的关系,二者总是处在矛盾的不平衡的运动中,只有两者关系协调,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中间,家长的调解作用不可忽视。例如,学生对老师的批评有抵触时,家长就需要调解、平衡一下,给孩子讲明老师批评的目的、意义以及如何改正缺点的方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学生对老师的表扬沾沾自喜时,家长也要平衡一下,给孩子指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前进的道路还很长,不能满足点滴的进步,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给孩子提出新的奋斗目标,帮助孩子制定实现目标的措施。

2、调解正确与错误的关系

孩子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到处都可以遇到是与非的问题,由于学生认识能力较低,辩别是非能力较弱,老师又不可能全部了解,家长如果发现孩子模仿错误的行为,照搬错误的言论,就需要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帮助孩子搞清是非。

3、调解各科知识间的关系

学生在校学习是多科长进的,由于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兴趣不同,常常出现偏科现象,这种学习上的不全面发展,单靠老师是难以解决的。学校老师只能在学习目的和学习方法上给予指导,但不能完全控制学生对每一学科使用的时间比例。这就需要家长在平时多注意,及时引导、纠正。例如,孩子的朗读能力较差,家长可以要求孩子多进行朗读训练;孩子的观察能力不强,家长可以多带孩子郊游,并注意引导孩子进行观察;孩子的计算能力偏弱,家长可以由浅入深,运用实物启发孩子理解题意,并进行运算……家长帮助孩子解决各科知识的“盈亏”关系,应该在学校各科知识基础之上发展特长学科,使孩子全面发展,学有特色,注意要让孩子协调地掌握各科知识,不能偏废。

4、调整德、智、体、美、劳的关系

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有的学生常常是学习好,但不爱劳动;有的学生喜欢蹦蹦跳跳,不爱读书;有的学生则只管读书,不讲文明礼貌……表现了极大的不平衡性。在这种情况下,家长有责任配合学校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对于那些学习好,但不爱劳动的孩子,要加强劳动教育,创造劳动机会;对于那些喜欢唱唱、跳跳不爱读书的学生,要培养静得下来的习惯,并进行读书目的性的教育;对于那些文明礼貌不够的学生,尤其要加强教育,使他们能够讲文明懂礼貌。

5、调解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家长应做好调解工作,积极引导孩子处理好伙伴的关系。切不可对自己的孩子护“短”,而应该问明情况,弄清是非。如果是自己的孩子错了,一定要让自己的孩子向对方道歉;如果是对方错了,则应要求自己的孩子谅解对方。家长这样处理问题,不仅帮助孩子明辩是非,而且可以使孩子从家长身上学到调解纠纷应有的文明态度,从而促进孩子文明礼貌习惯的形成。

家长朋友,只要你主动架起沟通学校与家庭的桥梁,理解教育工作,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校和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理解教师的良苦用心,支持老师的工作,努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积极发挥家庭的调解作用,就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四

有些教师,比如一些比较敬业的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当遇到家长抱怨时,本能地顺口溜出这样的话。然而,这样的语言会严重伤害家长,因为既然“这样的事不可能发生”,那么,家长的抱怨一定是“谎言”了。无形之中,教师把家长置于不被信任的境地,使本已情绪激动的家长更加气愤。

当家长对教师提出了超出教育目标以外的要求,教师大多会理直气壮地对家长说:“不行!”然而,使用这种生硬的语言拒绝,容易给家长留下这个教师难于沟通的印象。因此,对于家长的不合理的要求,教师应多考虑:我能为家长做些什么?即使我们的教育观念是正确的,也应对家长晓之以理地说明不能这样教育的原因,用“我能做到的是……”这种句子开头,能委婉地表达教育的意图,易于达成家园共识。

当家长请求教师做教师职责以外的事或对学校工作有疑虑时,教师不能以“那不是我的工作”来简单应付了事,而是应该采取积极帮助家长解决疑难的态度,带家长去找能帮助他解决问题的有关部门或班级,表现出对家长的重视。

如果一位家长对本班其他教师或另一班的工作表示不满时,教师千万不要通过对他表示安慰而把矛盾弄得更大,以“我理解你的苦衷”这种带有移情作用的语言来表达对家长的理解、关心,而不必通过同意或不同意来回答家长的问题。移情作用在于已明白和意识到家长的心情,但没有必要非得赞同他们。教师通过使用移情语言能让家长有一个发泄的机会,有利于学校与家长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如果一位生气的家长想要指责一位教师对他(她)造成的麻烦时,这位教师本能的反应是自卫。然而,如果让这种本能占上风,这个教师就会听不进家长的话了,失去达成一致的可能性。所以,当教师发现类似“我绝对没有说过那种话”——这种对自己的言行进行辩解的话要到嘴边时,应闭上嘴,深吸一口气,然后,对家长说:“让我们看看这件事该怎么解决。”通过抵制这种迫切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师便能很快地、轻松地把问题解决掉。

家长有时会向教师提出一些可能超出学校常规做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把这种事情很快推给校长其实是一种对家长和学校不大负责的做法,教师应该考虑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家长解决这一问题。如果确实需要校长参与此事,教师可以把这一原始情况反映给校长,然后带着解决办法来到家长面前。这样在家长眼里,教师就能树立起一个值得信赖的形象。

教师在向家长指出调皮幼儿的缺点时,容易以十分肯定的语气把孩子的问题陈述出来,造成家长较为难堪的局面,严重的还可能使气急败坏的家长对孩子有过激的行为。为了让家长积极配合教师共同教育学生,教师在指出学生缺点时,语言应以“你的孩子一直有进步,只是……还需努力”这种正面赞扬形式提出较为合适。

教师每天在学校接触孩子,对孩子常规及表现可能是烂熟于胸,但有些年轻家长对学生及学校不甚了解,时常会提出一些在教师看来是“幼稚”的问题,此时教师绝不能有欠考虑地说出“太简单了”之类的话。因为这种话极容易使家长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教师是在贬低他的智力水平。因此,教师特别是年长教师和年轻的家长沟通时,要以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态度与家长交流,以达到家校配合教育学生的目的。

话再加上令人愉快的语调,可以使家长领会教师已意识到他的存在,一定会尽快帮助他。

当家长失望、生气、沮丧和担心时,告诉他们冷静下来就意味着他们的感情不重要。如果教师想让家长心情平静下来,就采取相反的方法——向他们道歉。道歉并不意味着教师赞同家长的观点,或教师有过错,而只是说教师对所发生的一切和对家长造成的负面影响表示抱歉。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五

还记得去年,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教师,班上有个虎头虎脑的男孩引起了我的格外注意。他很聪明,课堂上不怎么认真听讲,考试确总能保持在90分以上,直到有一次上课,我因为他没有打印复习资料而批评了他,他当时十分愤怒,成绩也一落千丈。后来,我向班主任了解到孩子的父母已离异,且分别再婚,孩子正处于敏感期,家长却一心投入到了新的家庭,忽视了他。经过和双方父母的多次交谈,和后期对孩子的持续关注,那个男孩儿终于又露出了往日的笑容。

其实,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良好关系的建立需要靠教师的责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沟通。教师应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与时俱进的精神去学习、总结、融合他人的成功经验,以创新思维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上形成新的思路,开创新的局面,这样才能达到提高。同时,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这过程中有很多技巧是教师应该要掌握的。

首先,教师应该定期及时地保持与家长的沟通。

尽管大多情况下,家长在教师面前表现的十分客气,但由于家长过度关心学生的成绩,有时家长也会在教师面前表现出愤怒和不理智的一面,因此教师必须要掌握一些应付这些情况的方法。教师最好的应付策略就是提前告知家长学生的情况。如果家长提前获得信息,家长的愤怒就会消减。有些家长经常会寻找些造成孩子不良行为的原因,而且经常把学生的不良行为与教师的不负责任联系在一起。假如学生一旦考差了,他们也会心知肚明孩子们考差的原因,不至于过于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与老师。而定时定后地给家长们汇报孩子的学习动态不仅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情况,同时也使得家长更加认可我们的工作,家长们会觉得我们是个关心孩子的老师。

其次,有效的沟通要靠耐心谦虚的聆听。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放下“教育权威”的架子,对待家长的意见不能持有“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态度,反之,我们应该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最后,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技巧。

事实上,没有一个孩子的家长会喜欢听到老师批评自己的孩子的。因此,我们在与家长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是,尤其是成绩一般的孩子,我们就需要坚持“多报喜,少报忧”的原则。沟通时,要了解和肯定孩子的优点,孩子存在不足的地方要注意说话的技巧,要让家长觉得老师是真心想帮助孩子进步的,而不是找家长来批评孩子的。事实上,每个孩子,不管多“难搞”,都有闪光点。我们一定要先肯定孩子们做得好的地方,哪怕是轻微的表扬和赞赏,这样也能够打动家长,让家长绷紧的心舒展开来。而且这样还有可能会使家长对孩子们的看法与态度改观。在与家长沟通的过程,老师切忌一见面就将学生批评得一无是处,不能把与家长沟通当作告状的机会,特别不能当着学生的面向家长数落学生,一方面家长会觉得失了面子,往往会责骂学生,而这对于学生来说,教师这种行为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要告诉家长,学生犯了错误并不可怕,毕竟学生还是不成熟的小孩,只要能接受意见,改正了便是好学生。教师最好在较为轻松的谈话当中,实事求是地将学生目前的不足之处和家长说明,并且一起研究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因为孩子还在成长,都还没有定性,可以建议孩子努力的方向,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请家长思考,这样才能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较好的结合起来,家长的配合无疑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水平,教师的工作成效也才会得到彰显。

确实,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深深感到:教师与家长沟通时的方式无处不在,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注意向家长“多报喜,巧报忧”,更要把教师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的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那么我们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六

平阴县实验学校的刘嘉老师回想自己从事班主任工作的这几年,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可谓是一路惊心,一路惊喜。走过每一个路口的瞬间,这些不小的惊喜,鼓足了他的信心与勇气,也让他不断地在班主任这个角色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在他看来,与家长有效的沟通,首先要理解家长,懂得换位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家长沟通。

刘嘉老师说毕业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初来乍到,但对自己担任的这个角色已然胸有成竹。所以,在处理学生问题,或是在与家长沟通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一面。有一次放学较晚,他正跟孩子们一一道别,背后传来一声,“哎,你是孩子的班主任吧?”原来是班上小楠的爸爸。他以为家长无非就是想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还没等他说话,小楠爸爸就开口了:“放学怎么这么晚,没看我都等了多长时间了!怎么回事啊......”说实话,谁也不想与醉酒之人打交道,但当时的情景不允许他不理会。

“对不起,您看放学是晚了点,希望你能理解......”

“真的不好意思了,我也理解您的心情,下次注意,好吧。”

说完,这位家长转身拉起孩子的手,消失在路的尽头。

一份理解,些许惊喜。班主任做好家长的工作,就要从细处着手,想家长之所想,多一些理解,即使再坚硬的寒冰也会被你的风度所融化。

刘嘉说,“一直以来,在担任班主任的这段时间里,理解成了我与家长进行沟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理解不仅仅是换位思考,更多的是让作为班主任的我们平衡自己的心态,能驾驭自己的情绪,以一颗平等真诚的心与不同的家长进行交流。也许,这一过程不像西医那样药到病除,疗效快。但我认为,只要你让家长感受到老师的真诚、真心、真意,那么家长回馈老师的也会是真情实意,就算有误会,也只是沧海一粟。”

年轻的教师与家长沟通,很大程度上要树立在家长心中的威信,只有让家长们重视年轻教师,那么教育理论才能够被家长汲取,才会使家园共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那么年轻的教师如何才能在家长心中树立威信?齐河县焦庙镇中心幼儿园的韩棚老师认为: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对工作极其负责,时刻记住工作要点,才能使家长觉得我们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教师,是一位完全可以把孩子托付给我们的教师。比如,班级中非常细小的一件事情就极有可能影响家长对老师的看法。我们班有一位非常淘气的小朋友,经常与其他小朋友吵架,有一次离园站队时这位小朋友把其他的一位小朋友的脸挠破了,但就是因为我的粗心大意没有观察到,所以放学时受伤孩子的家长找到我,并“质问我”,结果我什么都说不上来,那种情况不要说在家长心中树立威信了,甚至丧失了一位家长对我的信任。所以,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醒认真的态度,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从而在家长心中树立良好的威信。

最后,家长会由每学期一次变成一月一次甚至一周一次,组织家长们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久而有之,家长们会觉得我们年轻的教师可以把更多专业的知识带给他们,那么我们在家长心中的威信油然而生。

韩棚表示,教师与家长沟通其实是一门学问,年轻的教师与家长沟通更是值得探究和学习。所以年轻的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以丰厚的文化底蕴来取得家长们的信任,并且时常反思,才会成长。“我们成长了,进步了,才会变得更加强大,才会有信心迎接接下来教育生涯的每一个挑战。”韩棚说。

孩子的健康成长,仅靠教师或仅靠家长都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我们的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因此,家校沟通是家长工作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何与家长沟通,采用哪种沟通的方式更有效,这里面有很多小技巧。

东阿县牛角店镇大李联合校的张雷老师认为,做好与家长有效沟通的技巧有三:

因人而异,从容积极应对。由于学生家长的性格、职业、认知水平不同,他们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也各不相同,因此,面对不同的家长,一定要有不同的态度。

抓住时机,注意交流场合。当我们有必要和家长进行沟通时,一定要抓住最好的时机和地点,还要找准话题的切入点。如果是学生自身所犯很小的问题,我们可以电话通知,耐心地加以疏导、交流;如果是有关学生的隐私问题,就绝对不能在办公室等人较多的场合里交流;如果学生犯的错误比较严重,可适当地选择走廊、心灵互动室等人较少的地方。

虚心学习,理论指导实践。“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年轻教师还要多向身边的老教师学习家长工作经验,注意观察老教师与家长交流的方式方法,不断丰富理论知识,向书本学习,熟练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用理论指导实践。个人素质得到了提升,与家长沟通交流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汶上县实验小学的王维旺老师则认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在与家长的沟通过程中,他觉得以下几个方面很重要:

尊重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前提。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两者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不存在尊卑、高低之别。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家庭教育工作,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家访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手段。家访最好事先与家长约定,不要做“不速之客”,以免使家长因教师的突然来访而感到不自在。

倾听是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

王维旺表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方式多种多样,涉及的内容更是方方面面,但一定要把自己对学生的那份浓浓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充分地流露给家长,让家长深切地感受到教师是真心实意地关心爱护他的孩子,那么我们的工作一定能够得到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也一定能够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七

作为一名高三一线老师和高三班主任,我了解到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成绩不理想,对孩子不闻不问,甚至为和老师沟通感到难堪;有些人觉得只管好孩子的后勤工作就好,功课有学校和老师,没必要和各科老师沟通;也有一些人认为多与孩子的班主任沟通就行,没必要再找科任老师……这些都是不对的。

最清楚了解孩子各科学习情况的是各位科任老师。父母要提高与科任老师沟通的意识,积极主动联系老师。每所高中都会派优秀老师教高三。他们在自己所教学科领域里有很深的造诣,完全有能力教好学生。高三生上课听讲状况、作业状况、每个阶段的复习方向和知识掌握情况都在科任老师的掌握之中。

父母和老师沟通好后再对孩子做必要的督促、指导,才能促进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同时,也能让老师更多地关注孩子。

考生父母大多工作繁忙,没有太多机会和老师面对面交流,很多人开完家长会就不再与老师过多联系。事实上,如果家长会后没机会与老师沟通,父母可另找时间预约到校和各科老师交流;除了面对面交谈,还可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工具与老师沟通,尤其是在看到科任老师发的成绩短信后,可以和老师约时间,在不影响老师工作的情况下有效沟通。

因为老师每天教学任务繁重,所以考生父母最好提前明确自己想要了解的重点,列出想和老师交流的问题和困惑。父母平时可以和科任老师定期沟通,比如节假日的问候、了解日常学习情况,或在历次大小考之后的关键点咨询。

父母在家要关注孩子的点滴变化,在孩子出现状况时主动与老师联系,以便老师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状况、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及时给予帮助指导。另外,大考过后,如果孩子成绩起伏较大,父母要及时与老师沟通,了解孩子成绩不稳的原因,为后期复习的查漏补缺做好准备。

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比如包括心理情绪变化、和同学的相处情况、课堂听讲状况、作业完成情况、成绩起伏变化以及在学习上还有哪些知识点比较欠缺等。

了解考生是否偏科。考生一旦因为某些因素而偏科,就要花很多时间努力纠偏,如果不加重视会导致高考全盘皆输。

在填报志愿时多和科任老师沟通。高三任课老师通常有多年带毕业班的经验,对于考生的心理把握、志愿填报及就业前景都有较多认识,对各级院校和不同专业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志愿填报流程。父母多与科任老师沟通、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师请教志愿填报和专业方向,可以少走弯路。

明确用怎样的心态与老师沟通

相互尊重是前提。互相尊重才能良好沟通,实现双赢。父母和老师沟通,帮孩子提高成绩,孩子考入理想学校,老师提高教学业绩。

相互信任是基石。很多考生父母不了解现在的教育教学情况,有很多困惑,也免不了出现教育偏差,但出发点是对孩子的爱;而老师是教育者,有一定的经验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也希望考生取得好成绩。父母和老师要相互信任,开启沟通之门。

沟通前要铺垫和思考。与老师沟通前,父母要先思考,客观评价孩子。有些父母过于听信孩子片面的话,将孩子成绩的退步归咎于老师和环境。如果父母不能合理分析、判断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实际能力,带着焦躁或怒气找到老师,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使事情向反方向发展。只有父母秉着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与老师良好沟通,才能解除忧虑和困惑,帮助孩子备战高考,考入理想大学。

如何和家长沟通心得篇十八

随着孩子年纪增大,到了少年阶段的青少年很少会主动愿意与家长进行沟通,这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正确引导孩子愿意与家长进行沟通能提早解决及预防多个问题的发生。

如果有一天,孩子很认真又很紧张地向您透露自己的一些心事,作为家长您不仅要耐心听取,最好还要为孩子保秘,说出自己的建议及经验。

平时家中的一些事情也可以对孩子公开,不要总是认为孩子还小而不对其坦然,相反您对孩子真诚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相信孩子都会认为您认为他长大了,他也能分担家中的一些事情了,能很好地拉近您们彼此的关系。

而作为老师,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问题如实地反映给家长,是好的要给予称赞,不好的地方要给予家长一共改进的建议!

同时家长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家访,因为家访可以把老师、家长与学生三者关系进行紧紧的相连,而学生一般在老师家访时都会表现出乖巧听话,而家长也可以在老师面前适当称赞孩子,会给孩子形成一种受重视的感觉。

当青少年产生异常心理时,想要其对你坦白一些心事确实是较难,但只要用心相信都会让孩子明白您的苦心。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985771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