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热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1:51:21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热门14篇)
时间:2023-11-10 01:51:21     小编:文轩

总结是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规划,它帮助我们更加明晰自己的人生轨迹。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标和范围。请大家注意,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作者总结的范文,可以作为参考,但请勿抄袭。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一

(1)师:我发现咱们班有几个同学的个儿特别高,瞧,这位同学都快赶上老师的身高了,“你能告诉老师,你有多高吗?”

(1米55厘米或1.55米)。

(2)师:是够高的。,老师真羡慕你,小小年纪就长这么高,咱们班上有刚刚1米高的吗?(没有)有没有2米高的吗?有3米高的吗?(没有)

(3)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们的身高能用整米数表示吗?(不能)

(4)是啊,大自然是千姿百态的,我们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刚才碰到的问题,以前的人们也碰到过。实际生活中,人们在进行测量和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为了适应这种实际的需要,于是人们就发明创造了分数。

(板书:分数)

(1)师:课件出示:

老师要把一张纸分给4个同学

师:为什么不公平?(没有平均分)

师:要想公平就必须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2)师:课件出示一张平均分好的纸(右图所示)

师问:这样分公平吗?为什么?每份的大小是多少?

2、用分数表示其中的一份(1/4)

a、认识分数1/4的相关概念(分子、分母、分数线)

师:其中的一份用分数怎么表示?

生: 1/4.(师板书同时让学生认识分数1/4的`相关概念)

b、指出其中的2份、3份各是多少?

师:那其中的2份、3份各是多少?(指着这张纸上的图形)

生:2/4、3/4。

3、初步概括分数的意义: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师:这些分数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资料: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60—62页)。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分数的产生,会用分数表示生活中的事物。

2、透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探究等学习活动,归纳、整理并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明确分数单位。

3、透过一系列的数学活动学生获得成功、愉悦的情感体验,并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分数,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弄懂单位“1”。

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

教具准备:三个装有不一样数量小棒的盒子。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四张彩纸剪成的圆或规则的四边形、剪刀、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回顾旧知,引入新课(2分钟)。

出示:1/32/57/10。

师:老师黑板出示了三个分数,记得在三年时我们初步认识了分数。此刻让我们一齐把这三个分数读出来。(生齐读)。

师:同学们,除了会读,还记得哪些分数的知识?

(生汇报)。

师: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关于分数的知识还有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

二、交流预习,明确任务(3分钟)。

师:老师明白我们班同学都爱学数学,因为数学里埋藏着好多奥秘,数学是一个藏金的宝藏。不明白你们在昨日的预习中挖出了什么宝贝?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预习状况。或说出你收获了哪些知识,或提出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学生汇报,教师适当提炼板书)。

师:大家真的用心预习了,找出了本课的知识点。下方就让我们来深入地学习。

三、新授:自主学习、探究新知(20分钟)。

1.联系实际,了解分数的产生、发展。

(学生观察,交流)。

师:同学们看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分数。然而,我们这天使用的分数它却走过一段及其漫长的旅程。让我们具体了解一下。

出示图1:世界上最早的分数是在3000多年前古埃及出现的。我们看,明白这表示的是哪个分数吗?(生答)对,1/4,人们借助圆来表示分子是1的分数。

出示图2:你认为这个分数是多少?(3/5)这是我国多年前,用算筹来表示的分数。这是有考证的。1975年底在湖北云梦县秦代墓葬中出土了大批竹简,上方就记录了一些这样的分数,表现得整齐划一,这批竹简最早的是公元前359年的,最晚的是秦始皇统一十二年的,算到这天大约2360年。

出示图3:这是之后印度用数字表示的分数。这个分数是什么?(3/4)。

出示图4:到公元12世纪,距此刻大约800多年,阿拉伯人发明了分数线。这种分数就延续至今。这个分数也是?(生答:3/4。师板书)。

2。感知3/4,理解分数意义。

师:此刻我们就来看3/4。老师让大家准备一个学具,剪一个我们所学的平面图形,大家把它拿出来。你能找出你手中图形的3/4吗?自我动手试一试。

(1)学生独立尝试剪。

(2)学生汇报剪的方法。(强调:平均分谁是谁的3/4。)。

(3)归纳分数的意义。师:大家都是这样剪的吗?举起来互相看一看。如果要表示3/5、3/6怎样办呢?(生回答)这就告诉我们分数是表示什么的?(生齐答,师板书: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4)阅读教材61页,画出分数的概念,读一读。

3。合作探究,理解单位“1”

师:同学们,看到书中的概念,你们对老师整理的概念有异议吗?

(师生交流,提出“一些物体”也是一个整体的问题。)。

师:一些物体能看成一个整体吗?让我们拿出小组内准备的三张饼,这次小组合作,要剪出三张饼的3/4,该怎样办呢?让我们一齐探究剪的方法。

(1)小组合作,探究方法。

(2)全班汇报剪的方法,师演示剪的过程。

(3)明确单位“1”:我们把三张饼当成一个整体来分,也能够把一些物体当成一个整体来分,这一个整体能够用自然数“1”来表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单位“1”。

(4)说一说你想把什么作为单位“1”来分一分?(生举例)。

(5)完善分数的概念。

(师板书:把“一个物体”换成“单位1”)。

4。弄清分数单位。

(老师出示线段图:一条线段平均分成7分。)。

(2)学生再与文本对话,画出概念,同桌互相说说分数单位的意义。

(3)说出3/4的分数单位是多少?课前复习的几个分数的单位分别是多少?

四、练习:深化理解,回归生活(12分钟)。

1。独立完成练习十一第4题,然后全班交流。

2.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吧?也喜欢挑战吧?下方让我们在游戏中理解挑战,看看同学们对分数的意义是否有更深入的理解。

(拿出三个盒子,第一个盒子里装5根小棒,第二个盒子里装10根小棒,第三个盒子里装15根小棒。老师抽出小棒,学生猜分数或盒子中小棒的数量。)。

3。共同完成练习十一第7、6题。

师:分数很搞笑吧?分数在我身边比比皆是,看64页的第7题带给给我们的信息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一齐开看。

(生默读信息,举手交流)。

师:生活中你还见过那些分数?把你搜集的分数和同学们说说。(可留为实践作业,进一步体会分数的意义。)。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高(0。5分钟)。

练习十一的5、8、9题。

六、全课总结,感受收获。(2。5分钟)。

这节课,我们一齐学习了分数的意义,你在本节课学习中都有哪些收获?

(生汇报)。

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都很棒,收获也很多,表扬自我一下吧。

假设一只手的五根手指一样长,

请你拿出一只手手指的五分之一来评价一下自我的表现。(第一,最棒)。

请你拿出一只手手指的五分之二来庆祝一下自我的收获。(成功,耶)。

请你拿出一只手手指的五分之三来表示你是否同意下课。(ok,ol)。

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单位“1”:一个整体(一个物体、一些物体)。

1/4分数单位。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完《百分数的意义》一课,有不少的感想。因为百分数的知识对六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而且百分数这一知识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十分广泛。所以我就创设推荐罚点球选手这样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在否定了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各种比较方案后,无形中“逼迫”着学生思考、创造出更趋理想的比较方案,从而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百分数,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由于学生已掌握了分数的意义,理解了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因而,学习百分数有了一定的知识理解上的基础,同时在切入主题后很自然地将百分数的读写法呈现给学生,也为后面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方便。第二层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收集到的含有百分数的资料,使学生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数学的学习始终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其学习的价值不言而喻,学生搜集到的百分数也很有代表性,如牛奶、饮料、班级合格率、优秀率等。在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后再得出百分数的意义就水到渠成了。

接着,通过让学生找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和区别以及两个句子中哪几个分数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辨析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真自学、积极思考、与同伴的交流,获得知识真谛――因为百分数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所以百分数不表示具体的量,也没有单位名称;但一般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相比关系,又可以表示具体的量,当分数表示具体的量时,它就有单位名称,了解了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和联系。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层次,习题比较具有趣味性。第一题巩固了百分数的意义,并对学生进行了保护环境的教育;第二题既掌握了百分数的写法和意义,又启迪了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写的百分数的个数说一句有关百分数的话,学生兴趣盎然。第三题的成语中的百分数和用百分数来表示学习情绪更让学生大喜,原来百分数还有这等妙用。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四

1、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分数的意义,能对具体情景中分数的意义作出解释,能有条理地运用分数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掌握分数单位的特点。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产生的,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对把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的理解。

:米尺,课件,几张长方形、正方形的纸。

一、创设情境。

1、测量。

师生合作测量黑板的长是多少米?观察用米尺量了几次后还剩下一段,不够一米,还能否用整数表示?(不能)。

2、计算。

老师把一个西红柿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的西红柿的个数怎样表示?(1/2)。

3、讲述。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五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8-99页的例。

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十九的第1-3题。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经历百分数意义的探索过程,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在用百分数描述和解释生活现象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

教学重点:

2、体会百分数与分数、比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发展数感。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篮球赛吗?说到篮球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他就是——姚明。姚明2002年到nba打球,经过几年的磨练,现在表现得越来越出色,这里有一项关于姚明的数据统计,【课件出示】据统计:姚明在nba比赛中的罚球命中率一向很高,前两个赛季罚球命中率高达81%,本赛季更是达到了85.7%。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想知道关于百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二、通过数据,引出概念。

孙悦2517胡雪峰2013陈江华3018。

师:看了这张表,你知道了什么?

师;根据这张表,你认为谁的投篮成绩好一些?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预设b:学生提出假设他们三人都投100次,再比较投中次数。为什么要把投篮次数都转化成100呢?师:这就说明如果投篮总次数不一样,不能直接比较投中的次数和投不中的次数,而要看“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次数占投篮总次数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投中的比率。课件在表右边增加一栏:投中次数占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

师:怎样计算他们的投中比率?学生汇报答案,【课件中逐一出现答案。】师:根据计算结果,你能比较出谁投中的比率高一些吗?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现场老师巡视。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是怎样比较的?预设a:转化成小数。

师: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孙悦投中的比率高一些。

65/100呢?60/100呢?

(二)教学百分数的读写。

师:写的时候,先写分子64,再写百分号。读作百分之六十四。师:你会这样表示65/100和60/100吗?先写出来,再读一读。【课件出示补充习题】:读出下列百分数:

45%100%。

105%。

8.25%写出下列百分数:百分之三。

百分之零点五。

百分之一百二十点五。

(三)针对练习【课件出示试一试。】。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接下来,我们看试一试的两个填空题,请大家先认真读题,然后在书上写上答案。

师:近视率表示什么?表示近视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

师:通过试一试,我们发现百分数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所以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

完成“练一练”第1题。

【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师:百分数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还可以表示部分占整体的百分之几。

(四)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十九”第1题。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些生活中的百分数。【课件出示“练习十九”第一题。】。

师:第一幅图50%表示会游泳的人占全班人数的50%。第二幅图中的50%表示苹果汁占这瓶饮料的50%,40%表示葡萄汁占这瓶饮料的40%。第三幅图100%羊毛表示这件衣服的材料全都是羊毛制成的。

2、师:王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百分数,大家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2004年雅典奥运会中国获取金牌数占金牌总数的10.3%。在全国每年的意外死亡统计中,车祸约占37.3%。

明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们将取得更优异的成绩。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日本人的环保意识很值得我们学习。

3、完成“练一练”第2题。【课件出示】。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百分数?在小组里说说这些百分数的含义。

师:为什么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么广泛呢?哦,百分数的分母相同都是100,便于比较分析,使人一目了然。正是因为这一优点,百分数的运用才这么广泛。

3、完成练习十九第3题。【课件出示】。

师:是不是分母是100的分数都是百分数呢?

师:97/100、23/100、46/100在题中表示具体的量,不能用百分数来表示,可见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是百分数。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不用来表示具体数量,它后面不带单位名称。

(五)课堂。

总结。

最后,老师想起一个用百分数表示的公式。【课件出示】。

天才=1%的灵感+99%的汗水———爱迪生板书: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64/100写作64%。

读作百分之六十四65/100写作65%。

读作百分之六十五60/100写作60%。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六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它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教材在安排教学百分数意义时,从实例出发,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去学习百分数。通过比较得出百分数的概念,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要特别注意的是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相比的一种关系,不表示一个数值。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这就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中,要注意孕含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想,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些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并抓住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组织与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在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和联系。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第十册(第23页)。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应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百分数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而本节课从实例出发,创设生活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学习百分数。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过了整数、小数、分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特别是分数的意义和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同本课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课前可以让学生广泛的搜集整理百分数的信息,课上再说说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既可以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又有利于学生感受百分数的意义,体会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其次,教学时还要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放手让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类推、辨别,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辨别的能力。

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在用百分数表达和交流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发展数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和区别。

学生:搜集标有百分数的实物(商标、说明书、合格证、报刊信息……)。

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等。

1、情境出示:

同学们,为了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组织一场投篮比赛,规定每班派一名选手参赛,不过五(1)班有三名同学报名,他们投篮的水平都不错,这是他们平时练习的情况:

队员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2。

2号队员17。

3号队员43。

(1)同学们,如果你是五(1)班的班长,你会推荐第几号同学参赛?为什么?

(2)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可能会有如下几种回答:

会推荐3号队员参赛,因为他投中的个数最多。

我觉得光比较投中个数不够公平,还需要看他们共投了多少个。

2、师小结后,继续出示:

队员投篮的个数投中的个数。

1号队员2522。

2号队员20xx。

3号队员5043。

(1)有了投篮总数,现在你准备推荐谁呢?(学生思考过后,会想到:直接算出投中个数是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再去比较。)。

(2)那谁来说说怎么算?(生交流,师板书:22÷25=17÷20=43÷50=,然后再通分===)。

(3)是呀,得出后仍不便于比较,进一步通分为分母是100的分数就便于比较了。现在谁能说说这三个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呢?(学生回答出三个分数的意义)。

3、小结,引出百分数。

(1)我们一起来看这三个分数,这三个分数比较特别,分母都是100,都表示某一个同学投中个数与投篮总数的一种关系,这些特殊的数数学上通常不把它们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写成88%。(板书:88%)读作:百分之八十八,也就是在原来分子的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一起再看一遍。(板书:85%)。你会了吗?拿出手指来,我们写写看。画个圈,画条斜线,再画个圈。(众生高举一手在空中书写)这就是百分数的写法。会不会写?像这一类的数就是百分数。(板书课题:百分数)。

(2)谁能说说这三个百分数所表示的意思。(学生分别说出这3个百分数的意思)。

(3)现在你能确定几号队员投篮水平高些了吗?借助这三个百分数,很好地解决了选择哪个学生参加投篮比赛的问题了,看来百分数是我们日常工作学习的好帮手!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设置一个个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更深入地进行思考,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角——百分数,这样的引入,使学生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时在教学伊始就将百分数的读写法呈现给学生,也为后面的学习交流提供了方便。

1、从具体实例中,理解百分数意义。

同学们,课前老师也布置大家收集标有百分数的标签、合格证等,都带来了吗?请大家在小组内交流交流,互相说说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的?这些百分数又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展开交流,教师参与其中)。

3、全班交流。下面想请几位同学带着你的收集到前面来展示给大家看一下。

4、补充练习。

(1)老师这儿还有几个百分数,一起来看,(课件出示课本中的情境图)从中能看到百分数吗?它们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呢?(学生交流)。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学生自主交流收集到的各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感悟百分数的意义,同时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又出示了几个百分数,看似随意,实则是别有用心,这几个百分数不只是与学生收集的百分数的简单重复,而正好是学生所收集的空白所在,它们的出示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趋完善。

1、回顾整理。

刚才我们一起研究了这么多百分数,那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我们刚才在交流这些百分数的意义时,全都采用了怎样的说法呀?(引导学生交流出:谁是谁的百分之几。)。

2、归纳小结。

百分数的意义: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板书: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3、观察分析。

同学们,到目前为止,关于百分数的有关知识咱们也了解得很多了,但不知大家有没有疑问,百分数和分数一样吗?百分数有哪些特别之处呢?下面让我们仍以四人为小组,去研究研究,看看百分数有什么特别之处。

4、学生谈发现,师引导整理。

(1)分数和百分数的意义不同。(百分数的分母只有是100,而分数的分母是可以变动的;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也可以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百分数后面不能带单位名称。小学教学设计网)。

(2)写法不一样。

(3)读法不一样。

(4)百分号前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5)百分号前面的数可以小于100,可以等于100,也可以大于100。(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意义不同、写法不同、读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5、实例中体会不同。

设计意图: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往往把百分数仅仅“形象化”地理解为分母是100的分数,教材中又没有涉及百分数与分数区别这一内容,因而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并设计练习,让学生结合实际去辨析、去感知二者的不同之处,帮助学生拨开心中迷雾,认识“庐山”真面目。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要求: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生读,并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设计意图:在这一个练习中,不是一味地让学生机械地读,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有选择地读。学生在回答哪些百分数比较特别,以及这些百分数的分子为什么千姿百态时,其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通过问题包装、形式变化,枯燥的百分数的知识放射出迷人的色彩。每个学生都乐意读出自己感到特别的百分数,都乐意读出自己的思考,表述自己的发现,进入积极的求知状态,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计意图:这个练习要求学生用含有百分数的句子,来说明已经写的百分号的个数,对于刚学习百分数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思维难度。但是通过这个练习,形成思维的阶梯,不仅让学生练习了写百分号,更重要的是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用到了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开拓了学生的思维,为后续知识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3、读出下面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1)屏幕出示:“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

(2)学生谈自己的理解与体会。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不仅巩固了百分数的读法,而且从这两句话中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用仅占世界7%的土地却能够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从中足以看出我国的强大。让学生感到身为中国人而骄傲、自豪。(?感觉从珍惜土地的角度出发更好一些,强大?有点勉强)。

同学们,短短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想在一节课时间里真正弄清百分数的所有知识那是不现实的,今天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大家以此为起点,不断去研究更多有关百分数的知识,好吗?最后老师还想给大家留个调查作业。这几年,我们烟台的变化可太大了,这一点咱们是有目共睹,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展开专题研究,向家长、亲戚了解了解,或者到报纸上、网络上去查找查找,收集收集有关我们烟台近几年各方面发展变化情况的百分数,相信当我们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全班交流时,你一定会被我们烟台的变化之大以及变化之快所折服!

设计意图:现实中丰富鲜活的素材,使学生从“单纯从书本中学数学”变为“密切联系生活做数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及价值,感受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百88%、85%、9。3%、100%、110。7%,……。

分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

数和分数区别:意义不同、读法不同、写法不同、百分数的前面可以是小数……。

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追求的是思维对话与碰撞。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本节课:

《新课标》强调了“数学教学要体现生活性”,“要学有用的数学”,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情趣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本节课中,我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发动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百分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然后让学生合作讨论,自主探索发现,自我感悟并初步得出百分数的意义,学生学得既轻松、快乐,又扎实、灵活。

1、把数学学习活动建立在认知的冲突处。

本节课伊始,围绕推荐几号学生参加篮球比赛,引发学生思考。在否定了学生知识结构中已有的各种比较方案后,无形中“逼迫”学生思考思考、创造出更趋完美的比较方案,百分数也就在这样特定的背景下应运而出了。

2、把数学活动建立在思维的提升处。

在学生自主交流收集的百分数,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初步的感悟之后,引导学生深入的探讨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辨析与感知,使学生准确的把握住了百分数的本质,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本节课较好地的解决了数学与生活,数学学习过程与思维过程和谐统一的问题。

数学的魅力在现实,数学学习的魅力在现实问题。教学中,我们找到学生经历过、体验过的本真现实,也就找到了吸引学生的魅力。本节课,执教者追索到篮球比赛派谁上场这一现实。在学生的经历中,派谁上场就是一个简单的、指令性行为,其实不然,在教师巧妙设计的悬念和设问中,抖露出一系列学生熟视无睹的内在的学向和发人深省的数学问题,数学价值、数学学习的价值昭然若揭,学生在派谁上场的研究中,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具体的,思维必然由感而发。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数学问题发生碰撞,通过思维对话,寻求问题解决策略。本节课,执教者通过该派谁上场的确定过程,让学生算出答案——每人投中个数占投篮总数的几分之几。结果是表示三个人投中率的分母不同,不容易比较。此时,事实说明和呼唤新的表示方法,使大家容易比较的方法,至此,百分数在“呼唤”中闪亮登场,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在百分数意义的解读过程中,执教者又再次运用已有的事实。

(1)从投篮比赛结果生成的的百分数中去解释每个百分数的意思。

(2)从日常生活中所见所用的百分数各自表示的具体含义去解读。

这样把百分数的学习纳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事实研讨与解读过程中,既让学生体会百分数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又为学生认识、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提供了足够的支持。

数学知识是延续的,数学学习与探究的空间永无止境。在数学知识中,探求其联系性,在数学学习中,把握知识的生成与联系,这是组织建立和谐的知识结构,形成良好的的认知结构的重要途径。本节课,为使学生形成结构,执教者组织学生去解析分数、百分数之间的异同,这是建构的得力举措。

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指向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解读本节课的设计,执教者既重视了通过百分数的引入与学习,使学生在经历百分数的产生过程,百分数意义的认知过程,获得了应有的体验和感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更重要的是,执教者对教材、教学处理的人性化、教育化。从课的引入开始,教师就把教学活动设计成教给学生做人做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练习设计中,又透露出种种人文关怀:“你喜欢读哪个就读哪个,并说说为什么喜欢它”;“我国的耕地面积约占世界的7%,我国人口约占世界的22%”,谈谈自己的体会。这些正是时代赋予教育者的责任。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八

“百分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学习百分数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周围的世界,理解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真切感受学习数学的意义。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把数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交流信息的手段和工具”、“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我们的数学源于生活,也用于生活。

为学生能够理解百分数便于比较的优势,我收集了营养快线、哈百利、思慕分析其果汁含量来决定买哪种产品,收集了啤酒、干红葡萄酒、汾酒的酒精度,根据个人需要来决定什么酒,不仅增长了生活常识,也能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

运用学生收集到的百分数的例子来表达百分数的意义,充分体会百分数是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一种倍比关系,学生学习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新课标》中提到:数学教育应该“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中,学生在新的环境中,有些拘谨,使课堂气氛不是那么浓郁。这也需要在进后的教学中训练,使课堂充满思维活跃的因素。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九

昨天很幸运的听到了张齐华老师的认识负数,有对比有发现。平时的赛课因为各方面的原因,我们追求的东西太多想要形式上的完美,更想要内容上的突破,可有时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学生累,老师忙。张齐华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对他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心生佩服。认识负数是张老师早就讲过多遍的一堂课,但是因为前面一节同课异构课的启发,让他主动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教学设计,开启全新的模式。这是张老师对自己的否定,更是对自己的肯定,把课堂更多的还给学生,这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一节课中老师教什么,学生会的不用教,怎么教也不会的不用教,学生自己学能会的也不用教,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就是一个点拨者,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解决孩子的问题。

这节课张老师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从读法、写法、意义和用处四个方面去体会负数,完成负数的学习。老师没领着孩子学,让孩子在四人小组中完成学习,在合作中明晰知识,在探究中完善知识。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十

这是一个重组题,主要想通过本题的练习,使学生认识到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与联系。当分数表示一个具体数量时,是有单位的;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时,即两个数的关系时,是没有单位的。而百分数只能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所以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最后让学生通过“10月1日前,已经完成了计划的95/100(95%)。说明还有(生:5%没有完成)”等两个问题,认识到百分数还可以表示一个整体中的部分与这个整体的关系。不过从上课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处理的还不到位,有点轻描淡写的感觉。

这一部分主要是想让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生活中统计和比较的功能。预想呢学生能进行一定的比较,例如日本森林覆盖率比俄罗斯多27%等等。但是上课时提出的“你有什么想说的吗?”这个问题似乎不太适合,如果改成“从这些信息中你能知道什么?”也许学生能从预想的方向思考了。当然这部分也想渗透人文教育,主要是环境保护教育。

通过游戏的形式,把数学与语文知识相整合。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十一

张老师上的课追求太完美了。众人评张齐华老师的课:亦歌、亦诗,亦画。昨天,我非常有幸听到了张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

刚一开始就觉得张老师真的是与众不同,深深地吸引着我,张老师的课堂中老师是那么的潇洒,学生也是那么的轻松,总觉得他是游刃有余。看似很随意的一句话,是那么富有哲理,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真正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堂课中,师生中时刻充盈着那种亲切融洽的气息,令我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张老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这些语言随时随处可见,贯穿了整节课。“好样的”“我来采访一下”“真不错!”“你知道的可真多!”“说的真好啊!”等等。这些听来随意的语言,但老师的评价却是适宜和到位的,但这些看似平凡的语言,这种评价艺术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却在学生的心里却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

从他的第一句话讲出来,我就深深地被吸引,我想被吸引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所有的学生和观众。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张老师的课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不过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话语中有很强思维逻辑性。

第二环节中有字母表示运算结果有a+5是表示算式呢?还是表示结果?张老师让学生说说想法,然后出示了a+5=a+5。学生很惊讶的,他们认为左右两边是一样的,老师说他们是不一样的,全班级的学生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左边的a是指存钱罐a元,5是指钱罐5元,左边是算式,右边是结果。在评课的时候有位老师还运用了儿童心理学讲解这个为问题。在讲字母式还表示数量及关系时,张老师出示问号头像,他的年龄是:(出示x-1)让学生猜是谁,有的学生猜是你弟弟,老师看上去随意问一句为什么不是哥哥呢?让学生说说理由,看上去随意但是紧扣主题。

在他课上这样的问题很多,作为观众深深地吸引着。在聊天,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教给了学生。张老师的课,不仅让人感觉他的数学素养很高,而且他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也很高,我想这也许是他语言丰富的最重要的原因。听了这节课,让我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佩服、太多的赞不绝口,作为新老师我们还是应该从最基础的做起,比如:理解把握教材,最好的方法不仅仅是看教参,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十二

1.通过观察、实验操作使学生知道分数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2.在正确认识单位“1”的基础上,正确理解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分数解决有关的问题。

3.通过操作,分析讨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分析,类比,迁移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

理解“整体”的含义,明确“1”在这里的作用。

一、教学分数的产生。

不能的话,怎么办?(用小数表示、用分数表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其中的一种----用分数来表示这些数。

1.三年级时,我们简单的学习了分数,会比较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大小、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今天,我们将进一步来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分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你能用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的含义吗?

2.课件出示课本46页插图。

说一说,每个图下面的分别:

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把它平均分成了几份?怎么表示其中的1份?(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引导学生归纳)。

3.你能用前面的方式,说一说的含义么?

那么,同学们,通过上面的两个例子,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分数的意义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

(1)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

(2)教师指明:在数学中一个整体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3)请学生说一说46页4幅图中的单位“1”分别指什么。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将“一个整体”替换为单位“1”。

(4)议一议。你能说一说分子、分母的含义吗?

教师听取学生的回答,并订正后,加以板书:

……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几份。

……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

(5)以为例,说一说分你是怎么写分数的,这样写有什么意义?(先写分母,表示整体一共被平均分成几分,再写分数线,最后写分子--表示有其中的几份。)。

(6)及时练习巩固。

学生快速完成46页的“做一做”,师生即时订正。

三、教学分数单位。

1.自然数的单位是几?10里面有几个1?32呢?(通过自然数的单位是“1”,引出分数单位“几分之一”)。

明确:分数也有属于它的单位,我们把它称作分数单位。

2.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

把单位“1”(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板书)。

3.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4.说出上面分数的分数单位,它们分别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5.指出:分数单位是由分母决定的,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

四、巩固练习。

游戏:同桌之间互相为对方写出一个分数,由对方说出它的意义和分数单位。请2组同桌上台展示。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的意义:一个物体或一些物体都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单位1),把一个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来表示。表示其中1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十三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几分之一,并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这类分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这样的简单分数。

3、结合观察、操作、比较等数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会和同伴交流数学思考的结果,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4、使学生体会数学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课前谈话:猜老师年龄,说自己的年龄。生活中还有哪里用到数?

1、丁丁和当当在数学活动中也遇到了一些数的问题。

书上图:四个苹果2瓶水。

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

生2:把2瓶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1个。

数学上把物体分得一样多,叫做?(板书:平均分)。

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人分得多少?怎样分?

生:切成两半。

像二分之一这样的数就是分数。我们这节课一起来认识分数。(板书)。

1/2,另一份呢?(也是这个蛋糕的1/2)。

它指的是谁?

你能说说我们是怎样得到这个蛋糕的1/2的吗?

2、拿一张长方形,先折一折,把它的1/2涂上颜色。

学生涂色作品。

折法不同,为什么涂色的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

生1:都是一半。

生2:都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小结:折法不同没关系,只要折的是这个长方形的一半,每一份都是它的1/2。

3、判断:下面哪些图形里的涂色部分是1/2,在()里画“勾”。

小结:无论是一个蛋糕,一个图形,只要把它平均分成二份,每一份就是它的1/2。

4、(1)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生:1/4、1/8、1/3、1/6……(师板书)。

(2)拿一张纸折一折,并用斜线表示出它的几分之一。

汇报: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涂色部分是它的几分之一?

生1:我把它分成8份,涂色部分是它的1/8。

生2: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4份,涂了其中一份,每份是它的`1/4。

小组内交流。展示作品:

长方形、正方形、圆形表示的1/4。

(3)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它的1/4?

生:因为它们都平均分成四份,涂色的是其中的一份。

(4)不同的图形,能表示出相同的分数吗?

(5)相同的图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请圆形操作的学生举起)。

5、比较分数大小。

(1)展示作品:圆形表示的1/2、1/4。

比较它们各自涂色的部分,你能说出哪个分数大?

生1:1/4。

生2:1/2。

1/2表示哪一部分?(一大块)1/4呢?(一小块)中间用什么符号?(小于号)。

(2)用完全相同的圆,表示出它的1/8,和1/2、1/4比,想象一下怎么样?(小)。

用学生作品验证。

(3)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方形能表示出不同的分数吗?老师给每组中发的图形大小相同,谁表示的分数大?谁表示的分数小呢?组内比较。

6、分数的书写。

(1)师教写1/2。

(2)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书上练习)。

汇报:1/31/61/91/8。

(3)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怎样的?请生阅读书p98。

中间短横,是?(分数线板书)表示平均分。

2是?(分母)分母是2表示平均分成?(2份)。

1是?(分子)分子是1表示其中的一份。

(4)先看图估一估,再填上合适的分数。(书上题目)。

长方形1。

1/3先估,课件移动1/3,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3份。

1/6先估,课件移动1/6,验证长方形被平均分成了6份。

你怎么一下子就估对的?有什么窍门?

生1:1/3是下面的2倍。

借助观察比较估计,这是多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所学的分数和以前学习的1之间有联系吗?

再往下分,可能出现几分之一?

生说。

平均分成的份数越来越多的时候,每一份的大小会越来越(小)。

7、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几分之一?

图:法国国旗(1/3)五角星(1/5)巧克力(1/8)。

生:1/2师: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生:1/4师:每人吃一份,可以给几个人吃?师:同样一块巧克力,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分数也就不同。

8、黑板报。《科学天地》、《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一。艺术园地。

科学天地。

生:《艺术园地》占黑板报版面的1/4。

师:版面不是分成了三份吗?

生:把《科学天地》再分,黑板版面就平均分成了四份。

9、瞧,人体中也能找到有趣的分数。

图:一岁现在的我。

课件演示把一岁儿童的身长(图)平均分成四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4。

把现在的我的身长(图)平均分成七份,其中头占身高的1/7。

估计:八、九岁孩子的头占身高的几分之一?

学生估计。

师提供资料:十岁儿童头占身高的六分之一。

10、播放:多美滋1+1奶粉广告。

生:能想到1/4。

从哪个画面中联想到1/4?

生:第一幅画面,蛋糕平均分成四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8。

从哪个面画中联想到的1/8?

生:第三、四画面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人吃到一份。

生:能想到1/2。

这里的1/2是整个蛋糕的1/2吗?

生:不是,是小男孩手上蛋糕的1/2。

生:1/9。

如果开始就有9个人,平均分成9份,每人就得到这块蛋糕的1/9?

1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张齐华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篇十四

张老师上的课追求太完美了。众人评张齐华老师的课:亦歌、亦诗,亦画。昨天,我非常有幸听到了张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

刚一开始就觉得张老师真的是与众不同,深深地吸引着我,张老师的课堂中老师是那么的潇洒,学生也是那么的轻松,总觉得他是游刃有余。看似很随意的一句话,是那么富有哲理,点燃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真正的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整堂课中,师生中时刻充盈着那种亲切融洽的气息,令我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张老师对学生的激励性语言,这些语言随时随处可见,贯穿了整节课。“好样的”“我来采访一下”“真不错!”“你知道的可真多!”“说的真好啊!”等等。这些听来随意的语言,但老师的评价却是适宜和到位的,但这些看似平凡的语言,这种评价艺术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却在学生的心里却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

从他的第一句话讲出来,我就深深地被吸引,我想被吸引的不仅仅是我,还有所有的学生和观众。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张老师的课有很多的地方值得我学习,不过我感受最深的是他的话语中有很强思维逻辑性。

第二环节中有字母表示运算结果有a+5是表示算式呢?还是表示结果?张老师让学生说说想法,然后出示了a+5=a+5。学生很惊讶的,他们认为左右两边是一样的,老师说他们是不一样的,全班级的学生都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左边的a是指存钱罐a元,5是指钱罐5元,左边是算式,右边是结果。在评课的时候有位老师还运用了儿童心理学讲解这个为问题。在讲字母式还表示数量及关系时,张老师出示问号头像,他的年龄是:(出示x-1)让学生猜是谁,有的学生猜是你弟弟,老师看上去随意问一句为什么不是哥哥呢?让学生说说理由,看上去随意但是紧扣主题。

在他课上这样的问题很多,作为观众深深地吸引着。在聊天,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教给了学生。张老师的课,不仅让人感觉他的数学素养很高,而且他的文化素养,人文素养也很高,我想这也许是他语言丰富的最重要的原因。听了这节课,让我有太多的感触、太多的佩服、太多的赞不绝口,作为新老师我们还是应该从最基础的做起,比如:理解把握教材,最好的方法不仅仅是看教参,还要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00926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