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在阅读一本书或者看完一部电影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其中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等进行概括和评述的一种文章形式。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读所看的内容,同时也是对自己思考和感受的一种总结。我想我们都应该写一篇读后感来深入思考所阅读的作品了吧。写读后感时,要注意思想的逻辑性和连贯性,保持文章的条理清晰。以下是一些读者分享的读后感,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交流和讨论。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一
《送东阳马生序》是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古文。学习了这篇文言文之后,我深深地为文中的宋濂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送东阳马生序》这篇古文讲述了作者早年求学和刻苦学习的经历。宋濂小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所以读书都是向别人借书来读并且抄写。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宋濂都不会因天寒地冻就放弃抄写。因此,他总能够及时把书还给别人,别人也就愿意借书给他。宋濂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读了许多书。后来,他去离家较远的地方向前辈请教求学。在求学的过程中,即使脚冻坏了也不放弃,依旧勤勉学习。
宋濂这种刻苦求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心中有获得知识的渴望,所以即使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宋濂都会抓住一切机会,努力读书学习。因为对宋濂来说,知识就是他的精神粮食,所以他能够克服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不因恶劣的生活条件就放弃读书学习的机会。
学习是否能够取得好成绩并不是在于我们的天赋有多高,而是要看我们自己是否有刻苦努力。宋濂这种刻苦、勤奋学习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今天的我们都需要像他一样树立起刻苦学习的精神。
作者:zzz。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二
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做一场。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三
1)没有艰苦的学习,就没有最简单的发明。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
5)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6)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子。
7)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8)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9)书是这一代对下一代精神上的遗训。
10)读了懂不了,用处也不大。
11)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12)无论掌握哪一种知识,对智力都是有用的,它会把无用的东西抛开而把好的东西保留。
13)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1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5)知识好象砂石下面的泉水,越掘得深泉水越清。
16)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18)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19)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20)知识需要反复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
1)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2)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
3)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5)书是阶梯——。
高尔基。
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6)或作或辍,一暴十寒,则虽读书百年,吾未见其可也。
7)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
8)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9)书是良药——刘向(我国汉代大学者)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0)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11)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12)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1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4)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抉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门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15)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16)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19)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
20)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2)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3)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的人,其收效则常大而且快。
5)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6)谁游乐无度,谁没空学习。
7)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9)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1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1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12)搓绳不能松劲,前进不能停顿。瞄准还不是射中,起跑还不算到达。
13)熟读。
唐诗。
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1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15)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
16)读书使人心明眼亮。
17)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18)学如驾车登山,不进就退。
19)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20)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与笔记使人精确;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四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弊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细商量。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五
自古刻苦学习的人不在少数,同时形容刻苦学习的成语也不少,本文就来分享一篇关于刻苦读书的成语故事,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一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这些竹简必须用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才能阅读。像《易》这样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编连起来的,因此有相当的重量。
孔丘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全部读了一遍,基本上了解了它的内容。不久又读第二遍,掌握了它的基本要点。接着,他又读第三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透彻的理解。在这以后,为了深入研究这部书,又为了给弟子讲解,他不知翻阅了多少遍。这样读夹读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谦虚他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三国时,吕蒙是吴国的大将。
一次,他点兵3万,用船80余只袭击荆州。水手一律身着白衣,大批精兵埋伏在船舱里。黑夜,船到当阳江边,烽火台的汉兵厉声盘问。吴军诈称是商船,要求靠岸避风,汉兵信以为真。约至二更,船上吴军突然袭击,占据了烽火台。随后,吕蒙带兵长驱直入,轻取荆州。
吕蒙作战勇猛,平时却不肯读书。孙权劝道:“你读点历史和兵法,用兵更高明。”孙权道:“汉先武帝从前行伍出身,却‘手不释卷’。”从此,吕蒙勤勉自学,受益匪浅。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父亲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父亲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父亲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征北中郎将,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六
3.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陆游。
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七
孔子为读《易》而翻断了多次牛皮带子的简。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释译:晋朝车胤恭谨勤苦,学习不知疲倦。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由于家里穷,不能经常弄到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一直读到天亮。
清张英《渊鉴类涵》卷二0二:“孙康家贫,无油,尝映雪读书”。《尚友录》卷四:“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是说:晋朝人孙康家里穷,无油点灯,曾经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着读书。
后用以比喻刻苦勤学。《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也载此事。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一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八
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唐·王贞白。
读书不觉春已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清·萧抡谓。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法式善。
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
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
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
宋·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九
古代人没什么娱乐活动,所以读书是他们喜爱的事之一。古人爱读书的。
成语。
1.[学而不厌]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2.[发愤忘食]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3.[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原意是独自学习,而不与别人切磋。后也用以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4.[独学寡闻]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5.[学如登山]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6.[择善而从]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7.[邯郸学步]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8.[学步邯郸]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机械地模仿,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
9.[切瑳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同“切磋琢磨”。
10.[冷暖自知]水的冷暖,饮者自知。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只有自己知道。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2.[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3.[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4.[困而不学]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5.[为人师表]师表:榜样,表率。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
6.[洒扫应对]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7.[钝学累功]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8.[万世师表]万世:很多世代,非常久远;师表:表率。值得永远学习的榜样。
9.[抗颜为师]抗颜:不看别人脸色,态度严正不屈。为师:为人师表。不为他人所制约,不为潮流所左右,这种意志坚定的人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
10.[春花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1.[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12.[多歧亡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13.[鹘仑吞枣]把枣子整个儿吞下,不细嚼辨味。常比喻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
14.[学如穿井]穿:凿通。求学如同凿井。比喻在学习当中,学到的知识越深也就越难,因此为了获得更深的学问,必须要有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15.[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16.[居安资深]形容安心学习,造诣很深。
17.[不知肉味]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18.[贪多嚼不烂]贪图多吃,消化不了。比喻工作或学习,图多而做不好或吸收不了。
19.[开华结果]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
20.[开花结实]比喻修养、学习、工作等有了成绩,取得效果。同“开华结果”。
1.[枕典席文]指以典籍为伴,勤于读书学习。
2.[鲁斤燕削]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3.[胡服骑射]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4.[忘餐废寝]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5.[废寝忘餐]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6.[汉人煮箦]汉:汉中地区,在今陕西省。箦:席子,此指竹席子。汉中有个人把家里床上的竹席子当作竹笋来煮着吃。比喻仅靠肤浅的知识去生搬硬套而不认真学习真知的荒唐行为。
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8.[浮光掠影]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9.[浮光略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同“浮光掠影”。
10.[继晷焚膏]继:继续,接替;晷:日光;膏:油脂,指灯烛。点燃蜡烛或油灯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勤奋学习或工作。
11.[寝食俱废]觉也不睡,饭也顾不上吃。比喻极其焦虑不安,或学习、工作极其紧张。
12.[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习书法没学好,学习剑术也没学到手。指学习一无所成。
13.[学而优则仕]优:有余力,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后指学习成绩优秀然后提拔当官。
14.[不求甚解]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5.[引锥刺股]锥:锥子;股:大腿。晚间读书时想睡觉,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学习勤奋刻苦。
16.[学非所用]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17.[夺胎换骨]本为道家语,指夺人之胎以转生,易去凡骨为仙骨。后比喻学习前人不露痕迹,并能创新。
18.[跬步千里]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比喻学习应该有恒,不要半途而废。
19.[盈科后进]泉水遇到坑洼,要充满之后才继续向前流。比喻学习应步步落实,不能只图虚名。
20.[车在马前]大马拖车在前,马驹系在车后,这样,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比喻学习任何事物,只要有人指导,就容易学会。
21.[一曝十寒]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22.[一暴十寒]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23.[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好像追赶什么,总怕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学习勤奋,进取心强。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24.[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25.[贪多务得]贪:求多;务:务必。原指学习上务求尽多地获得知识。后泛指对其他事物贪多并务求取得。
26.[因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27.[孜孜不倦]孜孜:勤勉,不懈怠。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28.[笃学好古]笃学:专心好学。指专心致至地学习古代曲籍。
29.[循循善诱]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30.[驽马十驾]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
1、强中更有强中手,莫向人前自夸口。满足现在的成就,就窒息了未来。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作者:谚语。
5、谦虚是学习的朋友,自满是学习的敌人。
7、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8、喜欢吹嘘的人犹如一面大鼓,响声大腹中空。
9、人唯虚,始能知人。满招损,谦受益。满必溢,骄必败。
10、有的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作者:赫尔普斯。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作者:孔子。
12、学问学问,不懂就问学习——永远不晚。作者:高尔基。
13、学问多深也别满足,过失多小也别忽略。(蒙古谚语)。
14、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作者:(清)郑燮。
1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6、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作者:萧楚女。
17、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的人学十算一,骄傲的人学一当十。
18、为学大病在好名。作者:(明)王守仁。
19、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21、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作者:加菲劳。
22、知识贮藏在谦虚的大海中。(朝鲜谚语)。
23、书本是孤独时的朋友。读书能够使人心旷神怡。[法]杜阿美。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一
3)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鲁迅。
4)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5)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6)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王充。
7)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郑玄。
8)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钱三强。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丘。
10)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11)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况。
12)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13)良书即益友,今明永如斯。---塔帕(英国)。
14)书籍是岂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美国)。
15)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罗曼・罗兰。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二
悬梁的故事发生在楚国一位名叫孙敬的贤士,到洛阳求学,为了勤於学习,怕受睡眠困扰,因而把头发绑住悬於梁上,假如读书疲累,眼睛一合上,头低下来,那悬在梁上的头发一拉,必定痛得醒过来,而后他苦读有成。刺股的故事发生在战国苏秦身上。他在鬼谷子那儿学合纵连横之术,学成后到秦国游说,不被采用。旅费用完只好回家,但家人皆不理他,他非常羞愧难过,於是发愤苦读。读累了打瞌睡,就拿一把锥子在腿上戳,把睡意赶跑,又继续苦读。后来,再出发游说诸侯时,无不成功,身挂六国相印,好不威风。
2、囊萤读书。
车胤,晋代南平人,年轻时就爱读书,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苦,没钱买油点灯。日子久了,车胤觉得长久下去,将不知浪费多少宝贵时光,一定要想办法解决才行。一晚,他见一群萤火虫,一闪一闪的飞来飞去,立刻想到,假如捉十几只萤火虫放在袋中,不就可以藉它们所发出的光来读书吗?此后,他就每晚靠著萤火虫的光来读书,有时甚至看到天明。
3、映雪读书。
古时有一读书人名叫孙康,也因家贫,冬夜经常在雪地借助雪光返照来读书。随月读书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作工,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光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有时,读累了,一不小心从梯上掉下来,他连忙爬起来,连身上的泥土也不拂掉,又爬到梯上,继续读下去。
4、牛角挂书。
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丝毫不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5、凿壁偷光。
汉朝元帝时的匡衡,从小喜好读书。可是家里非常穷,连饭都吃不饱,哪有钱上学读书呢?他只好白天干活,晚上自己学习。家里没有钱买灯油,怎么办呢?匡衡没有向困难屈服,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墙壁上凿了个小洞,借邻居家照射过来的微弱灯光看书学习。他勤奋刻苦,学到了许多知识,后来做了宰相。
比喻:在艰苦的条件下设法坚持学习的精神。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三
晋朝人孙康自幼聪敏好学,但是家中很贫穷,根本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于是,他开始利用夜晚时间读书,可是夜间读书时,必须点油灯,往往读一个晚上的书,就要用去一灯油,以孙康当时的家庭条件根本负担不起,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特别是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便躺在床上默诵。
有一年冬天,天气格外寒冷,三天两头下一场大雪。冬夜,孙康盖着薄被正蜷缩在床上,面对着北风呼啸的窗口又在背书。背着背着,突然发现窗口越来越亮,他甚至怀疑是到了快要出太阳的时候了,等他披着衣出门一看,原来是下了大雪,是白雪把窗口映亮了。孙康心想:既然白雪能映亮窗口,那么一定也可以用积雪照着读书吧。想到这里,他便捧起书跑到门外,一个人蹲在雪地里,借着积雪映出的微弱亮光来读。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搓搓手脚。
从此孙康不再为没有灯油而发愁。整个冬天,他夜以继日地读书,不怕寒冷,也不感到疲倦,常常一直读到鸡叫。即使是北风呼号,滴水成冰,他也从来没中断过。功夫不负有心人,孙康最终摆脱贫困家境,成为一位很有名望的学者。
孙康映雪读书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只有通过刻苦努力,才能成功。特别是遇到困难时,不应该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战胜困难。对于我们青少年来说就要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不要放弃,不要畏惧,要在困境中磨砺自己。
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时候是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孩子。谁知,他5岁那年,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光明。
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虽然他很坚强,但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因为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时候,课文很长,他凭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生讲的内容,只好学古人用结绳记事。他还喜欢上了诗歌,因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体味到。经过不懈努力,唐汝洵终于成为了明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四
白岩松出生在内蒙古一个边远小城,8岁那年,父亲不幸辞世,母亲用坚强和隐忍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平时给人印象总是不苟言笑的白岩松,小时候却是个淘气包,常常惹妈妈生气,被妈妈打。白岩松每天至少要挨两次打,要不然,连他自己都会感到奇怪。
由于太贪玩,白岩松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很差。一次,白岩松的考试成绩在全班倒数第二,他一生气,竟偷偷把张贴的成绩榜撕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贫寒的家庭环境磨砺了白岩松吃苦耐劳、敢于迎接挑战的坚强性格。渐渐地,白岩松的成绩跟了上来。高三那年,为了让成绩提高得更快,他把所有学过的课本都找出来装订起来,历史书一共有600多页,地理书一共有700多页,语文书一共有1000多页等等。然后,白岩松一天看每科30页书,另外还要做数学题。持之以恒,白岩松终于考上了大学。
现在回想这些,白岩松感慨地说:“青春最可爱的地方就在于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挥霍,你可以犯无数的错误,因为你有改正错误的时间,但是当中年这杯下午茶端在你手里的时候,你就知道要赶紧做正确事,因为错了就没有改正的时间了。”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10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
原来,随着年龄渐长,小霍金对万事万物如何运行开始感兴趣起来,他经常把东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们恢复组装回去时,他却束手无策,不过,他的父母并没有因此而责罚他,他的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
在十三四岁时,霍金发现自己对物理学方面的研究非常有兴趣,虽然中学物理学太容易太浅显,显得特别枯燥,但他认为这是最基础的科学,有望解决人们从何处来和为何在这里的问题。从此,霍金开始了真正的科学探索。
宋濂小时侯,喜欢读书,但是家里很穷。也没钱买书,只好向人家借,每次借书,他都讲好期限,按时还书,从不违约,人们都乐意把书借给他。
一次,他借到一本书,越读越爱不释手,便决定把它抄下来。可是还书的期限快到了。他只好连夜抄书。时值隆冬腊月,滴水成冰。他母亲说:“孩子,都半夜了,这么寒冷,天亮再朝抄吧。人家又不是等这书看。”
宋濂说:“不管人家等不等这本看,到期限就要还,这是个信用问题,也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如果说话做事不讲信用,失信于人,怎么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又一次,宋濂要去远方向一位着名者请教,并约好见面日期,谁知出发那天下起鹅毛雪。当宋濂挑起行李准备上路时,母亲惊讶地说:“这样的天气怎能出远门呀?再说,老师那里早已大雪封山了。
你这一件旧棉袄,也抵御不住深山的严寒啊!”宋濂说:“娘,今不出发就会误会了拜师的日子,这就失约了;失约,就是对老师不尊重啊。风雪再大,我都得上路。”
当宋濂到达老师家里时,老师感动地称赞说道:“年轻人,守信好学,将来必有出息!”
诸葛亮小的时候,跟着隐居在襄阳城南的水镜先生学习兵法。水镜先生养了一只公鸡,公鸡一到晌午啼叫三声,水镜先生就下课了。诸葛亮听课听得很不过瘾。
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在裤子上缝了一个口袋,每天上学的时候就抓几把小米放在口袋里。当晌午快到时,他悄悄地朝窗外撒一把小米。公鸡见有黄灿灿的小米,顾不上啼叫,就啄食起来。刚刚啄完,诸葛亮又撒一把,直到把口袋里面的小米撒完。
等公鸡吃完口袋里的小米再叫时,水镜先生多讲了一个时辰的课,可把师娘饿坏了,时间长了不免抱怨几句:“怎么搞到这么晚,晌午过了,也不知道饿!”
“你没听见鸡才叫吗?”水镜先生说。
师娘是个聪明人,知道其中必有奥妙。
第二天快到晌午的时候,她悄悄地来到了院子里,只见那只花颈公鸡刚要伸长脖子叫唤,就有人从书房窗口撒出一把小米。她走上前,把事情看了个仔细,又悄悄地回家了。
这天水镜先生回来,师娘笑着说:“你这个当先生的,还不如小诸葛。”于是她把刚才看到的情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水镜先生。
水镜先生听后一愣,又哈哈大笑起来,心想诸葛亮喂鸡求学,真是聪明过人,将来必定是盖世奇才。
诸葛亮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帮助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五
4、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5、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6、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7、造烛求明,读书求理。
8、读书是与高尚人谈话。——歌德
9、读书贵神解,无事守章句。——徐洪钧
10、愈是自己有罪的人愈不肯宽恕别人,这是个规律。---博马舍
11、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2、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13、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15、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20、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陈寿
21、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22、外韧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23、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4、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2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6、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27、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29、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30、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3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2、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
3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34、读书对于智慧,也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爱迪生
3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6、书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8、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康德
39、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礼记·大学》
40、书是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4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2、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5、书是航向夫际广阔生活的船只。——凯勒
46、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列子
47、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8、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49、壮志与热情是伟大的辅翼。——歌德
5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53、读书对于智慧,就像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54、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55、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56、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57、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58、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59、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60、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61、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波尔克
62、读书如行路,历险毋惶恐。——《清诗铎·读书》
6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65、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66、光明给我们经验,读书给我们知识。——奥斯特洛夫斯基
67、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69、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70、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71、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72、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
7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后汉书》
74、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75、交一个读书破万卷的邪士,不如交一个不识一字的端人。——《格言联璧》
76、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许名奎
77、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79、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80、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82、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8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颢
85、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87、我的人生哲学是工作,我要提示大自然的奥妙,为人类造福。——爱迪生
88、读书也象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8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90、我们读书越多,就越发现我们是无知的。——雪莱
91、走你的路,让人们说去吧!——但丁
92、读书不趁早,后来徒悔懊。——《清诗铎·趁早歌》
9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94、我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扑在书上。——高尔基
95、求学将以致用,读书先在虚心。
9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9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98、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冯梦龙
99、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00、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10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104、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0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0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08、三日不读,口生荆棘;三日不弹,手生荆棘。——朱舜水《答野节问》
109、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难能可贵。——爱因斯坦
110、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11、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高尔基
1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14、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
115、索取,只有在一个场合才能越多越好,那就是读书。
116、早知今日读书是,悔作从前任侠非。——李欣
117、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冰心
118、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119、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20、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易经》
121、吃饭不嚼不知味,读书不想不知意。
1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2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24、读书使人充实,思考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126、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127、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卢棱
130、书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六
明朝著名散文家、学者宋濂自幼好学,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写得一手好文章,被明太祖朱元璋赞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宋濂很爱读书,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总要刨根问底。这次,宋濂为了搞清楚一个问题,冒雪行走数十里,去请教已经不收学生的梦吉老师,但老师并不在家。宋濂并不气馁,而是在几天后再次拜访老师,但老师并没有接见他。因为天冷,宋濂和同伴都被冻得够呛,宋濂的脚趾都被冻伤了。当宋濂第三次独自拜访的时候,掉入了雪坑中,幸被人救起。当宋濂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口的时候,老师被他的诚心所感动,耐心解答了宋濂的`问题。后来,宋濂为了求得更多的学问,不畏艰辛困苦,拜访了很多老师,最终成为了闻名遐迩的散文家!
苏洵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小时候很贪玩,直到二十七岁才认识到读书很重要,从此开始发愤读书,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有一年端午节,苏洵从早晨起来就扎在书房里读书。他的妻子端了一盘粽子和一碟白糖送进了书房。将近中午时,夫人收拾盘碟时,发现粽子已经吃完了,碟里的白糖却原封未动,而旁边砚台上竟有不少糯米粒。原来,苏洵只顾专心读书,误把砚台当成了糖碟。正是凭着这种认真刻苦的精神,苏洵成为了文学大家。
故事点评:从古至今,年老发奋学习的事例也比比皆是,青少年年老就不能学习了吗?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现代科学文化迅猛发展,使知识的更新期大大缩短,活到老学到老是时代的要求,它要求人从幼年到垂暮都要不间断地学习,不用说人到中年,就是老年仍然需要坚持学习,否则赶不上时代的步伐。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梁灏是五代时期的人,却是宋太宗时期的状元郎。他从五代后晋天福三年(938年)起就不断地进京应试,历经后汉和后周两个短命朝代。虽然屡试不中,但他毫不在意,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我就离状元近了一步。”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他才考中进士,被钦点为状元。他一共考了四十七年,参加会试四十场,中状元时已经是满头白发的老翁了。在大殿上,太宗问他的年岁,他自称:“皓首穷经,少伏生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二年。”言明自己是八十二岁了。短短两句话,包含了多少考场上的艰苦和辛酸!
故事点评: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因为他生逢五代乱世,人生坎坷在所难免。但他的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却是极为可贵的。在求学路上,如果人人都像梁灏那样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须发皆白,那么,即便最后不能功成名就,至少可以满腹经纶垂名后世。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值得每个人称颂和学习。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诉青少年: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过程,只要正确对待,持之以恒,就能达到你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七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
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
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谨慎和勤奋带来好运,勤勉是好运之母。
勤勉是幸运的右手,世俭是幸运的左手。
懒惰出乞丐。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八
1)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达·芬奇。
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5)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6)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7)灵感不过是“顽强的劳动而获得的奖赏”。——列宾。
8)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9)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真心英雄》。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自古以来学有建树的人,都离不开一个“苦”字。
12)天才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爱迪生。
14)天才不是别的,而是辛劳和勤奋。——比丰。
16)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0)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茅以升。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十九
2、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3、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胡适。
4、书籍是我们的精神粮食。――普希金。
5、重复是学习之母。――狄慈根。
6、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歌德。
7、水滴集多成大海,读书集多成学问。――佚名。
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9、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
11、做事情拖泥带水是时间被偷。――英国。
12、节饮食以养胃,多读书以养胆。――(战国)庄周。
13、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14、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培根。
15、为学大病在好名。――(明)王守仁。
16、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恨读书迟。――颜真卿。
18、浪费时间叫虚度,剥用时间叫生活。――扬格。
1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佚名。
20、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美国)富兰克林。
2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22、走你的路,让人们说去吧!――但丁。
23、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郭沫若。
24、读书何所求?将以通事理。――张维屏。
25、书是真正的大学。――卡莱尔。
26、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
27、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28、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清)张月楼。
29、善于掌握自己时间的人,是真正伟大的人。――海西阿德。
30、读书当将破万卷;求知不叫一疑存。――《对联集锦》。
31、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弗兰西斯・培根。
32、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颜之推。
33、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4、利用寸阴是任何种类的战斗中博得胜利的秘诀。――美国。
35、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卡曾斯。
36、时间象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谚语。
37、游手好闲的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贝勒斯。
38、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39、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40、没有方法能使时钏为我敲已过往了的钟点。――拜伦。
41、我扑在书籍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高尔基。
42、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43、你能在浪费时间中获得乐趣,就不是浪费时间。――罗素。
44、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45、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
46、与其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不如用知识武装自己。――马克思。
47、不要为已消尽之年华叹息,必须正视匆匆溜走的时光。――布莱希特。
48、与时间抗争者面对的是一个刀枪不进的敌手。――塞・约翰。
4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笛卡儿。
50、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椽。――茨威格。
51、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3、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罗曼・罗兰。
5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55、时间对于我来说是很宝贵的,用经济学的眼光看是一种财富。――鲁迅。
56、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57、时间就是金钱,而且对用它来计算利益的人来说,是一笔巨大的金额。――狄更斯。
58、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59、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60、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61、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富斯德。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二十
读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读书使我们的知识增长了,也让我们作文水平提高了。我们不但要多看书,而且要把里面精彩的段落和好词好句积累下来,这样不但能得高分,而且还能增长我们的知识。
读书使我懂得一个道理:我们要趁年少,奋发勤学,刻苦上进,因为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待时光流逝时,只能空悲切,一事无成。就像古人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写作时,我也悟出了一点道理:要写真情实感,落笔更有“鲜味”。不能胡编乱造,也不能千篇一律,而要别出心裁。如果要写出打动人心的文章,一是最真实的情感,二是呕心沥血创造的。
书,给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开阔了我的视野,丰富了我的生活,陶冶了我的情操。
读书总会把我带到了一个无垠的新天地。
刻苦读书的读后感篇二十一
“马杜罗,你跟我出来一下。”
自习课上,当同学们聚精会神写作业时,马杜罗却趴在课桌上打瞌睡。他跟在迈克老师后面,无精打采地走出了教室。
“你相信石头会开花吗?”老师的手掌里,躺着一枚光滑的鹅卵石。马杜罗不肯开口说话,只摇了摇头。两年前,因为一次偶然的患病,他落下了口吃的毛病;因为担心被别人嘲笑,他变得自卑,很少说话,学习成绩也一落千丈。
老师让马杜罗坐下来,拿出一把小巧的工具刀,埋头开始雕刻。很快,石头的上面,一朵小花栩栩如生。“你看,石头其实是可以开花的,只不过需要你转变一下思路而已。”老师又说:“我知道你一直喜欢看书,好故事应该与大家一起分享。周末的班会上,我希望能听到你的声音……”
马杜罗告别老师时,心情很复杂。回到家里,他开始认真练习,对着镜子纠正自己的发音,一遍,两遍……周末那天,因为口吃总是躲在角落里的马杜罗,居然主动站到讲台上。虽然他紧张得大汗淋漓,说话也不是特别流畅,大家却送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
多年以后,大学毕业的马杜罗,早已改掉了口吃的毛病,成长为俊朗的小伙子。酷爱看书的他,梦想成为一名职业作家,整天躲在租来的房子里写文章。不料,所有投出去的稿子,或者毫无音讯,或者收到退信,从来没有一篇能够发表。
那天,马杜罗发现口袋里的钱只能再勉强维持几天的生活了。他怀着沮丧的心情,独自在街头漫步,竟然在街头邂逅了多年不见的迈克老师。与当年不同的是,老师早已经离开课堂,成了一位著名的雕刻家。
当他一口气说出心中的烦恼时,老师微笑着说:“你知道我手里那块石头为什么能开花吗?首先,因为我酷爱雕刻,每天所有的业余时间,都用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另外,不管做什么事情,仅有喜欢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适合。就像我,每次将雕刻刀握在手中时,灵感总是如约而至……”
马杜罗倒吸了一口凉气,他想起自己每次写字时的艰难,那种搜肠刮肚的痛苦,忽然就明白了,自己喜欢文字,却只适合当一名读者,而不是一位作者。
不久,马杜罗就按照街头的广告,跑去一家广告公司应聘。一年后,他又成为一名公交车司机。为人谦虚、热情大方的他,受到同事们的尊敬,被选为行业工会领袖。于是,在工作之余,他又多了一项任务,那就是为争取普通工人的权益而奔波。从此,他慢慢步入了政坛,开始了不一样的人生旅程。
记者们蜂拥而至,面对他们连珠炮般的提问,马杜罗从容地反问:“你们相信石头会开花吗?我信。”说着,他微笑着伸出手来,掌心里躺着的,正是迈克老师当年赠送的那块鹅卵石,隔了这么长的光阴,刻在上面的花朵,依然那么栩栩如生,一如年少时的梦想,从来不曾凋零。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27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