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师说的论文范文(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18:14:25
2023年师说的论文范文(20篇)
时间:2023-11-10 18:14:25     小编:雅蕊

环境污染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撰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结合客观事实和主观感受。下面是心理学家总结的情绪管理策略,帮你更好地调节情绪。

师说的论文篇一

随着我国十几年前的高等教育大扩招及其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级的教育转化成大众化的教育了。高校里的学生已经是原来的好几倍,高校的教育资源的增长速度却很难翻倍增加。高校的教育质量不断下滑,学生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开展自学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出现的很多问题。这种高校的教育质量令人担忧,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转型挫折。

这种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也引起了高校自身的重视,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探索一种全新的提升教学质量管理手段和方式。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叫做全面的质量管理思想进入高校管理者的视野之中。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用于企业生产,其基本理念就是按照企业的管理目标,进行全方位的经过管理,对影响生产的各种问题进行有效的改进和克服。这种管理模式的关键在这个“全〃字上,所谓的”全“包括了几层含义,首先是全方位,就是指对产品生产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干预。其次是人员的全面调动。就是指积极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使其都参与到企业的发展,产品的升级改造上,员工的企业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最后,整个过程控制。就是指企业对产品的生产整个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有效的干预。

生产企业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照套的移植到高校的教育质量的提升工作上来,还是出现一些问题。高校教育管理注重的是自由发展,松散化的管理模式,很多时候教授们的研究课题可能实用性不是很强,更加偏重于学科的深入性方面的研究,这种管理的严苛性,约束性将对高校的这种崇尚自由,无拘束的发展方式和属性有些背道而驰。由于高等学校与生产企业还有一个方面有着本质的不同,那就是生产企业是以产品的升级改造为手段,以企业的利润为目的的发展模式。而高校的发展目的不是盈利,而是一种公益事业,是对人类文化程度和思想素质升华的地方。很多的教学过程和研究的课题不是马上就有成效的,对学生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过程,对社会的贡献有时是一种基础性的研究成果,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但是社会意义巨大。因此这种适用于盈利为主要目的的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照搬照套的移植到高校的教学和管理之中是不太适应的,违背了高校的教学目的,禁锢了高校的教学思想,使得研究方面更加具有功利性。

国内一些高校将这种管理模式移植进入校园,只能在学生的档案管理,图书馆的管理,学生宿舍的管理等周边的辅助的管理工作上试点使用这种管理模式,在这些领域,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效果,有效地提升了高校后勤的服务质量,提高了教师学生的满意度,但是在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方面,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摸式还是没有过多的涉及。总而言之,这种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只有经过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过程,才能适应高校的教育和管理过程。

三、发展思考。

现在的高教工作已经不是从前的精英式的教学过程了,学生的心态,自处超然,处世坦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我们经营好自己的身体,拥抱大自然,健强体魄我们经营好自己的家庭,找点空闲找点时间,领着孩子,陪同爱人,带上笑容带上祝福,常回家看看我们不抱怨生活,学会永远感恩,教育好自己的学生,活出精彩的素质也没有从前那么高了,现在的教学资源也没有从前那么多了。因此,高校要想继续发展,取得发展中更大的突破,需要思考如何适应现在的现实情况,需要思考如何进行管理管理的转型升级,需要思考高校的发展方向和以后的出路在哪里。其实全面的质量管理模式的引入就是一种高等学校进行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的有益尝试。

(1)高校进一步坚定质量是关键的理念。高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以后的命运。教学质量上不去,以后报考学校的学生将会逐年下降,学生的素养也将不断下降,学校将进入一种越教越差,越差越教的恶性死循环之中,最后导致学校可能出现降级处理等情况。高校的管理者、教育者要坚定质量就是生命的发展理念,每一个人都要围绕这种思想开展自己的本质工作,老师要认真备课,努力寻找适合教学的各种方式方法,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学校的管理者要认真思考,大胆创新,破除阻碍学校发展的各种陈旧的制度和管理模式,是,共同努力,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做出自己的贡献。

(2)高校进一步提升质量文化氛围的营造。其实,管理工作和任务是相通的,管理具有普遍性和差异性,但是绝大多数是相通的,由于应用领域的不同会出现一些管理的差异性。因此企业管理和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也有相通之处,针对那些差异之处,高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进一步改进管理模式,不断调整,从而适应高校管理的要求。其中这质量氛围的营造就是高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相通之处。作为一个文化氛围较为浓厚的大学校园来说,老师学生的文化素养相对都比较高,都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大学的管理质量的提升可以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来实现。企业的那种强制的质量管理模式不适应大学崇尚自由的发展理念。对于大学来说,接受可能较为困难。质量文化的营造则是一种较为温和的管理摸式,更加适合大学的这种管理需求。从质量的文化宣传入手,坚定师生的教学质量就是生命力,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等理念。强化学生老师热爱学校,主动成为学校管理质量提升的参与者、实践者。将提升管理质量的思想融入教学的方方面面,将质量文化氛围的营造形成一种新常态,对老师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种管理质量的提升也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温和过程。这种管理模式将长效持久的推动高校的教育质量之提升。

四、结语。

改革转型的路上有困难、有挫折,但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刻不容缓,转型发展的决心不能动摇。只有本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持之以恒的毅力,坚定不移的决心,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道路上,我们才能走的更加顺利。

师说的论文篇二

“牛”形象一词在原始时代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具有神性的动物,在《淮南子》中讲述到“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它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它在人类的畜牧农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自身的特点成为畜牧农耕文化和艺术文化中要组成部分,还渗透到民间的文化事业,是神秘力量的化身和财富,权利的象征。

一、延年之艺,“牛”文化在民间艺术的审美表现。

中国民间文化观念所包含的关于外部现实的认识成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体现着一定的科学原理,但最终没有达到纯粹的科学理性分析的水平。从大量的民间资料表明,中国老百姓并不单纯为审美目的而从事美术活动,也不单纯出于审美要求而热衷于民间美术。更多的民间传说和祭祀表现,以及一些基本生活习惯与民俗活动相关的民俗活动,其意义和目的往往不具有独立性。

(一)民间文化背景。

从实际生活情况来看,民间没事以至在整个民间审美活动似乎都陷于一种巫术性的热情和宗教般的虔诚之中。可见民间的造型活动多与祭祀、祝祷、纪念、敬仰以及祈禳、禁劾、厌胜方术等信仰习俗活动相关联,追求形式化的过程和结果不可分割地叠合着世俗生活的深远背景。现象表明,民间美术观念秉承着原始信仰成分,其内涵不尽是纯粹的承继和保存显示出来。构成民间文化观念内涵的认识成分之一,即求生、趋利、避害观念内在统一性的一个方面。

(二)星座文化蕴意。

从文化属性的角度来看,在佛教文化中“牛”是高贵的威仪,道教文化中“牛”是二十八星宿之一,而民间传统中牛则是十二生肖之一。俗语说“地辟与丑,而牛则辟地之物也,故丑属牛。”因而“牛”成为开天辟地的大功臣,进入了生肖,属于丑时。

(三)民族文化风俗。

从民族风俗习惯来看,中华民族牛文化赋予各种象征意义的神话、风俗、典故广为流传,深受百姓的喜爱,其中民间的“鞭牛春”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甚广,由此产生了大量的“春牛”民俗文化。有的还形成了民族传统文化,如贵州遵义的仡佬族,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敬牛王菩萨”、“祭牛王”的活动,据说这天是牛的生日。还有汉、壮、布依、瑶、侗、土家等民族都有不同的牛节。但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一种牛文化,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容。

从苗族工艺装饰品来看,牛形象的装饰品在少数民族中多为体现在苗族服饰,在苗族的服饰装饰品里面主要表现在银饰雕琢和蜡染技术领域。苗族的银饰,极少地与其它材料相配;在制作上,绝不吝惜用材。一套齐配的装饰品,以多为美、以大为美、以重为美的民族特色。如西江苗族的银角,其器型尺寸一般宽约85厘米。高约80厘米,饰件高度甚至超过配者身高的一半。这些造型艺术的来源其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护佑。而在蜡染技术领域里,苗族文化的发展以刺绣和蜡染图案来记录祖先的功绩和日常生活习俗,如蝴蝶妈妈、久保杀龙、各种变形龙、骑马男子和牛饰图案及各种兵器的造型等。因此牛文化的审美艺术在苗族的日常生活中均有体现,尤其是服装的配饰,把传统的民族服饰也应用在现在社会的发展之中,形成一个多民族的地域特色。

二、新式制约,“牛”文化的审美精神意义。

至今,“牛”文化从远古时代延续不断发展到现在,不仅仅在中西方的文化领域里,“牛”作为文化艺术的象征,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特色和艺术表现,植根于民族的文化精神。牛文化的发展不仅仅关系到农业、民族风情、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以及关系到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领域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经济市场需要和日常生活需要,也不断满足人们经济发展和上层社会的需要,而这些需要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也体现了“牛”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精神。相对而言,牛文化不仅仅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也牵动着中国绘画艺术的`不断自新,也不断地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审美认识和欣赏价值。于是牛文化在各个领域里都有崭新的一面和精神价值意义,全面地体现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也进一步提高人们对牛文化的认识和审美情趣。

总之,牛文化作为的现代艺术文化来研究分析,使让我们认识到“牛文化与民族审美艺术”的重要性,引发了人们对“牛文化”的重视与关注。在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牛是社会的第一生产力。它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象征,具有祈求风调雨顺、平安祥和的意思,代表着人们对和谐生活的憧憬与向往。不同时期的文化虽有不同的特点,体现的精神面貌也各有不同。但在当代,“牛文化”是时代研究的潮流和方向,也是时代对牛文化的一种认识和理解,其牛文化的发展才能成为中国绘画领域的精神风貌,永不枯竭的艺术生命力。

师说的论文篇三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了教育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其中,在学习观上,由强调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强调学生是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从注重实验室纯理论研究转化为重视教育实践的实际应用研究。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们也在不断地吸收国外先进的科研成果,结合自身教育的实际,开展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对教育教学实践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和广大的基础教育科研工作者一起,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从目标教学法到诱思探究教学论,从高阳模式到生本教育,很多专家、学者的教育新观念丛生,我们学习,我们成长,我们反思,我们也有自己的教育观念。

我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除了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能够影响一个人的发展,还有自我教育意识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不能改变外部的决定因素时,自我觉悟是决定人生命运的法宝。

一、什么是意境教育观。

意境教育就是通过创设情境、激发灵感、解放思想、提升意境,达到自我觉醒、自我发现、自我认识的目的,从而进行自我参悟、自我教育、自我调节的教育活动。意境教育的载体内容广泛、形式多样,不局限于科学文化知识,也不仅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而是围绕着受教育者开展的一系列的教育活动。

从内容方面来说,可以是关于课本知识学习的事,也可以是关于学生交往的事,还可以是关于家庭教育的事。比如:有的学生在某学科学习上不努力、不钻研,可以从学习态度的角度,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明确“做事要认真,做人要有积极的'心态,去除敷衍了事的坏习惯”等人生道理。再比如:有的同学乐于助人,注重和谐同学关系,可以从道德情操的角度,进行表扬鼓励,使其坚持“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等生活信条。可以说,意境教育提倡的不是教什么,而是怎么教,“教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怎么教;学什么不重要,关键看怎么学”,“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从形式方面看,可以是交谈活动,也可以是实践活动,还可以是意念活动。比如:可以通过日本9.0级大地震,发表对“幸福”的看法,互相交流、沟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导,让其进行自我反思,知道“安静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幸福就在我们身边”的道理,影响其人生观、价值观、幸福感。再比如:在篮球比赛中,同学们失败了,可以从失败的原因分析,使其明确“不经历风雨,就不见彩虹”、“没有团结就没有力量”等道理。这样说,意境教育提倡的不是一味的批评,而是一种启发,“表扬是一种教育手段,批评也是一种教育手段,最终的目的是激发状态,改变原来的行为习惯”。

从教育的类别来说,意境教育属于德育范畴,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形成“阳光、快乐、积极、感恩”的心态,达到提高自身境界、提升思想层次的教育。总结多年的教育实践,德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它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人的生活层次,影响着生活的品质、幸福感指数。

“五个指头不一样长”,很多人误认为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齐头并进”、所有学科“面面俱到”,这显然是不合乎逻辑的。尽可能充分地全面发展是共性,是对所有学生的共同要求。但每个学生都有其个别性,不同的认知特征、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欲望要求、不同的价值指向、不同的创造潜能,铸成了千差万别的每一个独特的学生。素质教育就是要求全面发展与个人特性发展的较好结合,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不但有统一标准、重视基础性,又有不同的评价方案,重视多样性。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很难发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优”人才,总是有或多或少的“偏向”,只不过在数学和英语方面,有较多的“偏科生”。以前我们总是在进行“纠偏”,即要求学生把有兴趣、有较高成绩的学科暂时“缓一缓”,集中精力把相对较差的学科进行“补偿”,而这种“补偿”往往是学生难以接受的。

我们能不能“逆向思维”,思考这个问题:通过建立和学生兴趣的联系点,从“强势”学科入手,积极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学生真正喜欢的地方入手,将学习的能力发展到“顶尖”,然后,将这种学习能力发散到其他学科,乃至于“弱势”学科,甚至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终达到“联带发展”的目的,使学生尽可能地发展自己的全面,成长为一个具有个人特性的各方面都得到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换个角度看问题,会有一番新天地”,我在教学实践中,就是通过这种方法不断渗透素质教育理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说是同学们喜欢我,喜欢我的教学风格,不如说是我更加顺应了学生的“喜好”,为同学们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首先,要通过和学生的长期接触和交往,了解他们的“发展需求”;然后,通过意境教育观的指导,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服务”;最后,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展示学生的潜能和亮点,实现他们的“自我教育”、“自我觉悟”,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教师尽快地让学生自己活动起来,去获得知识,去解决问题,把可以托付的教学托付给学生,这似乎是一种新的教育思路。此时,学生处在真正自主的状态中,他的潜能得到了激发,他的天性得到了发展,他的收获像鲜花怒放。我们把这样的依靠学生、为学生设计的教育和教学,称为生本教育体系。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写下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

我有我自己的“草根”教学风格:第一,体现生本教育理念:以生为本、以学为主、以学定教;第二,创设“意境教育”氛围:宣德教化、怡情智深、感悟创新;第三,使用“问学式”教学法:问题导学、论证演练、自评反思、意境升华。

“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在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开发出更多更好的素质教育案例,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好的教育是相对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绝对的、统一的“好”教育是没有的。好教育不能通过模仿和抄袭而获得,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我们只能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我的教育观念我做主。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2]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

[3]陈至立《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上海三联书店,20。

师说的论文篇四

如今的管理者非常幸运,因为我们有近一个世纪的管理理论与思想演进的历史可以回顾,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发展创新。我们可以让历史告诉未来,可以“翻开过去的历史,为将来作好准备。”

管理自初步形成理论以来,已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演变,从泰罗对于工厂的科学管理到今天对于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其间凝结了无数管理实践者与思想者的汗水与心血,而我们正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可能发展创新。诚如丹尼尔・a・雷恩所言:“下面让我们翻开过去的历史,为将来作好准备。”

第一阶段: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本世纪初到30年代)。

这一阶段是管理理论最初形成阶段。其间,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罗(f.w.taylor)、“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以及“组织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

泰罗重点研究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代表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科学管理的理论要点具体包括: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此必须配备“第一流的工人”,并且要使他们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对工人的激励采取“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工人和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变对抗为信任,共同为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努力;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相分开,变原来的经验工作方法为科学工作方法;实行职能工长制;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泰罗的追随者们依其理论进行了动作与工时等效率问题的研究;傅勒还首先提出领导的权力要与员工共享,而非加诸于员工,并把这个想法叫做参与式管理。

法约尔的理论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19)当中,他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管理理论: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后者包含在前者之中;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工、职员与职权、纪律等管理十四条原则;管理五要素问题,其中,关于管理组织与管理过程职能划分理论,对后来的管理理论研究具有深远影响。

马克斯・韦伯则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他认为这是对个人进行强制控制的最合理手段,是达到目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最有效形式,而且在精确性、稳定性、纪律性和可靠性方面优于其他组织。他的这一套思想体现在其著作《社会和经济理论之中》。

上述三位及其他一些先驱者创立的古典管理理论被以后的许多管理学者研究和传播,并加以系统化。其中贡献较为突出的是英国的厄威克(l.f.urwick)与美国的古利克(l.gulick),前者提出了他认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十条原则,后者概括提出了“posdcrb”,即管理七项职能――计划、组织、人事、指挥、协调、报告和预算。在实践上,各个公司开始将理论付诸于行动,通用汽车公司总裁斯隆对公司的改组――采用集中控制下的分权制,建立事业部,成为分权的始作俑者。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对人的心理因素考虑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

第二阶段:行为科学理论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30年代到60年代)。

代末到30年代初全世界出现经济大危机,在美国,罗斯福政府从宏观上对经济实施管制,管理学者们则开始从微观上研究“硬件”以外的造成企业效率下降的影响因素。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效果)的影响作用。这些研究起源于以梅奥(g.e.mayo)为首的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与西方电气公司合作进行的霍桑实验(1924-1932),该实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而非“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霍桑效应等――引起了管理学者对人的行为的兴趣,从而促进了行为科学理论的发展,该理论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与组织行为。

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到今天依然非常著名的理论成果包括:1.马斯洛(a.h.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定或安全的需求、社交和爱情的需求、自尊与受人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等五个层次,当某一层次的需求满足之后,该需求就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在任何时候,主管人员都必须随机制宜地对待人们的各种需求。2.赫次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把影响人员行为绩效的因素分为“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前者指“得到后则没有不满,得不到则产生不满”的因素,后者指“得到后则感到满意,得不到则没有不满”的`因素。主管人员必须抓住能促使职工满意的因素。3.麦克莱兰(d.c.macleland)的激励需求理论指出,任何一个组织及每个都代表了实现某种目标而集合在一起的工作群体,不同层次的人具有不同的需求,因此,主管人员要根据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来激励,尤其应设法提高人们的成就需要。4.麦格雷戈(d.m.mcgregor)的“x理论-y理论”是专门研究企业中人的特性问题的理论。x理论是对“经济人”假设的概括,而y理论是根据“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并归纳了马斯洛与其他类似观点后提出的,是行为科学理论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随着对人的假设发展至“复杂人”,又有人提出了超y理论。5.波特-劳勒模式由波特(l.)和劳勒(e.e.lawler)合作提出,该模式提出,激励不是一种简单的因素关系,人们努力的程度取决于报酬的价值、自认为所需要的能力及实际得到报酬的可能性,管理者应当仔细评价其报酬结构,把“努力-成绩-报酬-满足”这一连锁关系结合到整个管理系统中去。

战后4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国势与经济水平都得到了大幅度的发展,除了行为科学理论得到长足发展以外,许多管理学者(包括社会学家、数学家、人类学家、计量学家等)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发表自己对管理学的见解。其中较有影响的是以巴纳德(c.barnard)为创始人的社会合作系统学派、西蒙(h.a.simon)为代表的决策学派以及德鲁克(p.f.drucker)为代表的经验(案例)学派等,到80年代初发展为十一大不同学派,孔茨(h.koontz)称其为管理理论丛林。

同一时期,还有个新的现象不容忽视,这就是对顾客需求的重视。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促使卖方市场开始向买方市场转变,于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费根堡母(a.v.feigenbaum)首倡的全面质量管理(tqm)“始于顾客,终于顾客”的思想开始引起管理界的重视,并为世界各国广为传播和接受。与其说tqm是质量管理,莫如说它是以质量为中心的企业管理,而质量好坏的评判是由顾客说了算的,因此需要首先从外部了解需要,然后实施内部质量控制,最后落脚于“顾客满意”。

第三阶段:以战略管理为主的研究企业组织与环境关系的时代(60年代中后期到80年代初)。

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经济内临石油危机,外遇崛起的日本及欧洲的挑战,科技竞争愈演愈烈,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并获取竞争优势。较为突出的是,来自于战争的词汇――“战略”开始引入管理界。这一期间的管理理论有以下的发展:。

安索夫(ansoff)《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了战略规划的先河。待到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该书中将战略管理明确解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与指导”。他认为,战略管理与以往经营管理不同之处在于面向未来,动态地、连续地完成从决策到实现的过程。

的代表作,但其分析的问题亦是从长期角度看待企业如何适应环境,认为在企业管理中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组织应在稳定性、持续性、适应性、革新性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

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竞争战略》(1980)可谓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书中许多思想被视为战略管理理论的经典,比如五种竞争力(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三种基本战略(成本领先、标新立异和目标集聚)、价值链的分析等。通过对产业演进的说明和各种基本产业环境的分析,得出不同的战略决策。这一套理论与思想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竞争战略》与后来的《竞争优势》(1985年)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成为著名的“波特三部曲”,中国的管理学界以及很多实际工作者对此都不陌生。

第四阶段:企业再造时代(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

80年代,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企业管理,三、四十年代形成的企业组织愈来愈不能适应新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管理学界提出要在企业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创新。美国企业从八十年代起开始了大规模的“企业重组革命”,日本企业也于九十年代开始进行所谓“第二次管理革命”。这十几年间,企业管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类似脱胎换骨的变革。

实践先于理论的产生,企业再造理论的最终构架由迈克尔・海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昌佩(j.champy)完成。他们在其合著的《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1993)中阐述了这一理论:现代企业普遍存在着“大企业病”,面对日新月异的变化与激烈的竞争,要提高企业的运营状况与效率,迫切需要“脱胎换骨”式的革命,只有这样才能回应生存与发展的挑战;企业再造的的首要任务是bpr――业务流程重组,它是企业重新获得竞争优势与生存活力的有效途径;bpr的实施又需两大基础,即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以bpr为起点的“企业再造”工程将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工作世界。

在上述二人的合著出版前的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就发表了海默的文章《改造工作:不要自动化,而要推翻重来》,海默批评了企业在改造中常犯的错误,即运用信息技术加速已落后了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工作流程,指出要对流程进行重新思考,并提出了改造的七项原则。由于其为再造工程所做出的理论贡献,海默本人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9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四大管理宗师”之一。

除海默之外,还有许多管理学家在为企业再造做咨询工作的同时,撰写文章。1993年11-12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特蕾西・高斯、理查德・帕斯卡及安托尼・阿瑟斯的《重新创业的过山车――为更有力的明天在今天冒险》,其中特别强调,改造不是改变现在已有的,而是要创造现在所没有的。

1993年底,小林裕以专著《企业经营再造工程》完成了日本管理学界对这一时期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总结。

第五阶段: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组织管理(90年代以后)。

80年代末以来,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迅速席卷世界,跨国公司力量逐日上升,跨国经营也成为大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跨国投资不断增加。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获取这些资源提供了可能;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只有能够合理组织全球资源,在全球市场上争得顾客的投票,才有生存和发展的可能。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研究主要针对学习型组织及虚拟组织问题而展开。

1990年,彼德・圣吉(p.m.senge)所著的《第五项修炼》出版,该书的主要内容旨在说明:企业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源于比竞争对手学得更快更好的能力,学习型组织正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生命意义、实现共同愿望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组织蓝图;要想建立学习型组织,系统思考是必不可少的“修炼”。该书出版不久,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轰动,并于1992年荣获世界企业管理协会最高荣誉奖――开拓奖,作者本人也被冠以90年代的“管理学宗师”。

在阿里・德赫斯(ariedegeus)所著的《长寿公司》一书中,作者通过考察40家国际长寿公司,得出结论――“成功的公司是能够有效学习的公司”,在他看来,知识是未来的资本,只有学习才能为不断的变革做好准备;此外,罗勃特・奥伯莱(r.aubrey)与保罗・科恩(p.m.cohen)合著《管理的智慧》则描述了管理者在学习型组织中角色的变化――他们不仅要学会管理学习的技巧,也要使自己扮演学习的领导者、师傅和教师的多重角色。

除了学习型组织,90年代还有一个热点――虚拟组织。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第6期发表文章《公司核心能力》,作者建议公司将经营的焦点放在不易被抄袭的核心能力上,由此引发后来的“虚拟组织”热。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以此种形式能够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处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缩短“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不仅如此,灵活的“虚拟组织”可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1994年出版的由史蒂文・l・戈德曼(n)、罗杰・n・内格尔()及肯尼斯・普瑞斯()合著的《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是反映虚拟组织理论与实践的较有代表性的著作。

完成了对近百年来管理理论与思想的演变历程所做的回顾之后,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各个阶段的年代划分并非泾渭分明、非此即彼。事实上,无论是行为科学、战略管理,还是企业再造依旧是我们今天的话题。第二,无论哪一种理论或思想,都是围绕管理的核心问题“效果”(做正确的事)或“效率”(如何正确地做事)而展开,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没有哪一种理论过时或无用,应当结合自己“要做的事”,兼收并蓄,有选择地取舍,这样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自我――这才是我们回顾历史的目的所在。

师说的论文篇五

图形创意作为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图形创意过程中,如何才能牢牢抓住观者的眼球是图形作品成功传递信息的关键。本文所探讨的视错觉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以“新奇”“独特”著称,容易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独具特色的创作观念和表现形式能给图形创意课程的教学与实践带来重要的价值。

常言道“眼见为实”。然而,有些情况下,眼睛并不是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是带有一定程度的“欺骗性”。这种欺骗性其实是人的视觉错觉在作怪。人们通常把与物体的形状和色彩有关的错觉称为视错觉。具体而言,视错觉是一种人类所共有的特殊的视觉感受,是在外界刺激物的作用下,知觉判断的视觉经验或思维推理与所观察到的事物特征之间产生了视觉误差。而对于这种特殊的视觉现象早就被艺术家和设计师们发现并将其作为一种独特而有效的艺术手段,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皆取得了奇妙而富有震撼力的视觉效果。人们在欣赏那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作品时,往往会由外在的视觉引力,迅速转为一种内心的主动探索,这就是视错觉的魅力。这点与图形创意所寻求的“打眼入心”的传播效果不谋而合。正如国际著名的视觉大师福田繁雄所说:“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由此可见,它对今天的图形创意课程教学是很有研究价值的。

创造性思维是学习图形创意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关键因素。它是学生今后进行设计与创作所必备的能力之一。长期以来,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沿用习惯的思维模式,从固有的图形形式本身出发进行思考与表现,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潜能的发挥。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开辟独特的设计蹊径,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创作热情,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对这门课保持长久的新鲜感。

视错觉艺术以其生动有趣的视觉语言和自身极大的视觉刺激性,深深地触动了人们的视觉方式,丰富了人们的视觉体验,将这一视觉原理引入到图形创作中,让学生懂得图形创意的表现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非单纯意义上的外在形象表现。另外,研究表明,人类大脑的潜力几乎是无穷无尽的,激发创新思维的关键在于如何来挖掘这些潜力。就创造性思维的特点而言,关键就在于善于变换不同的视角,产生新的发现。这种不断变换视角来观察世界的方法是培养创意思维的有效途径,它可以扩展创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这对图形创意设计来讲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图形创意教学中,要引导给学生只有破除思维枷锁,改变创作视角,才能创造出不同寻常、引人注目的视觉形象。

视错觉作为一种特殊的视觉现象,将其用于图形创意中不仅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视觉形象,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地吸引观者的视线,使作品更具生命活力和独特的存在价值。人的视觉过程是视觉生理活动与相应心理经验联系起来互相起作用的,它不是一种被动的接受,而完全是一种积极探索。“它是有高度选择性的,不仅对那些能够吸引它的事物进行选择,而且对看到的任何一种事物进行选择。”因此,我们在观看一个物象时,并不是把视点平均投向画面的每一部分,而是“有选择性的”集中于某一点。这种集中来自主观选择时的兴趣。由此可见,具有刺激性和趣味性的视错觉艺术,正是以其主动出击的视觉形式,为它们成为视觉选择的重点提供了机会,从而增强了观者视觉生理和心理的刺激程度,同时也为在纷繁芜杂的图片信息海洋中实现快速有效地传播创造了前提和条件。例如福田繁雄在1975年京王百货举行个展的宣传海报,巧妙地利用图底反转的错觉原理令作品中图形的视觉效果妙趣横生,产生了奇特的心理效应。这种将现实与幻想、主观和客观有机地统一,以营造视觉冲突,深化传达内涵的图形形象,自然会在众多平淡的图形作品中出奇制胜,最终体现出视错觉图形魔术般的视觉魅力和传播效应。

空间是设计领域的永恒课题,人类在最初描绘物象时,就有了在二维平面上反映三维立体物象的意识。而在现代绘画和视觉传达设计中,有些画家和设计家却抛弃了古人留下的透视方面的遗产,又回到当初对透视没有正确看法的迷惘状态,进而形成了多维空间的构形方法。

视错觉图形作为一种多维空间形式的典型代表,打破了空间维度的界限,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将有限转化成无限,从而创造出全新的混维空间形态。这种混维空间的设计观念给图形创意带来了更多的启发与灵感。欧洲“视觉诗人”派的代表人物——招贴设计大师冈特兰堡曾经尝试使用空间视错觉手法进行创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福田繁雄相似,兰堡的艺术观也是视觉功能至上。戏剧表演《hamletmaschine》招贴中,悬空一本书,书的封面上有一只手,而这只手又同时拿着这本书,亦真亦幻,整个作品传达了知识本身的力量是无穷的深刻内涵。当我们在观看时,视角会不断地在二维空间和三维空间之间转换,进而看到一种真实空间中不可能存在的非现实状态的空间结构,给人一种超越时空的奇妙感,产生视觉悖论,从而构成一个趣味无穷的幻觉图形世界。对此,在教学中通过大量此类优秀图形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体会与理解这种全新的空间设计观念所带来的视觉震撼,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创意思路。

总之,图形创意这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够将其与今后的专业设计很好地进行衔接。因此,在讲授内容的同时,更要注意上升到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引导层面,使学生懂得从人的视觉与心理角度出发去创造新奇而丰富的视觉图形世界,从而加深对图形语言创作观念与表达方式的理解与探索。

师说的论文篇六

小说是以语言为载体的叙事文学,它以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为基本特征。就文体写作而言,小说写作对高中生来说是一项比较有难度的工作,它需要写作者有高超的虚构能力和想象能力,有精细的描绘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生的认知背景中,小说,特别是微型小说往往成为了他们喜欢选择的一种文体表达方式和思想的承载方式在笔者看来,以正确的、科学的写作观去指导学生尝试写作小说,去追求小说语言的个性化,倒不失为一个作文教学的正途。

虽然有人反埘把学生培养成为作家,但是对一些有着写作方面特质或者潜质的学生,我们还是应该加以悉心的呵护和栽培一就应试而言,学生一旦掌握了小说的写作技巧,无异于又多了一件制胜法宝。这种基于文学创造的作文指导,在实际中还是颇得学生喜欢的。笔者试着梳理一些微型小说的指导案例,从不同类型的个性化语言角度人手来剖析其中的一些写作特点。

一、冷峻型。

这一类习作,往往浸透着现实小说的艺术性,对生活和生命有着独特和冷峻的思考,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卡夫卡、伍尔芙、陀思妥耶夫斯基等现代大师的艺术。文章更多地关注人类的意识、思想和命运等,有着较为自觉的现代意识。这里试举两个习作例子来说明:

例一习作《我怕》刻画的主人公是一位“生在长在最后居住在这个中型城市里的公司职员”。家庭生活平常,妻子儿女也较为平常。他感觉着来自多方面的生活压力,他的心理状态是:“我怕”。

我怕我赶不上公交车。

我怕我的未来真的变成像他们所描绘的那样冰冷残酷。

出门时,我检查了三次公文包、四次门锁。我有点怕忘带什么会议资料,也有点怕家门没锁好给歹人以可乘之机。

这是一个不能低头也不能抬头的时代,我的颈椎可以承受但我的心却在一点一点腐化。我怕,我怕我的懦弱无能无法负荷生活的重压。

但我也怕,怕一生都在惊惶与不安中度过。

从这些叙述中,我们不难把握住这种当代中年人典型的扭曲的心态,文章冷峻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病态状况和自我救赎的艰难事实。

例二习作《自习课的时间悖论》生动而细致地反映了存在于当前学生之中的一种焦躁和无奈的心理:

你在走廊上吹着风。

教室很陌生,里面的学生都埋首于题海中,没有人招呼你。但那唯一没人坐的桌子应该是你的位子。

你走过去,看见椅子不知为何翻倒在地上。()你扶起椅子坐好,不知道下一步要干什么。你突然发现手里捏着一个纸团。

纸团因为浸了你的汗而有点异样,但展开后仍是普通的草稿纸,和你面前桌上那叠一样。旁边有一道莫名其妙的长长墨痕。

你被不安彻底打败,撕下眼前的草稿纸揉成一团,猛地站了起来。椅子倒地的声音几乎是和下课铃声同时响起,你似乎可以顺理成章地离开了。

你跑到门口,却迎面撞上一张阴沉的脸。那是来巡视的班主任。

“干什么?我不是说了要留下来多自习一节课吗?”

你很紧张,结结巴巴地说:“啊,哦,我吹,吹个风。”

在文章的叙述中,老师的责问,同学的寂然,习题的诡异,让“你”无所适从,既迷失又彷徨,自学课的时间逐渐成为了一个两难的悖论。这篇习作消解着关于“学习的意义”和“时间的价值”,代表着当代学生的一种冷峻的生态。

二、空灵型。

就词义学而言,空灵在这里指的是一种空静而灵活的气息,这是有写作灵气的一种表现。在微型小说的写作中,我们可以把这种空灵型的文章和巧妙的构思、精彩的场景等联系起来,从而去发掘萦绕于其中的饶有兴味的语言意蕴。

例一在一个关于“许愿瓶”的故事中,“男人”得到了一个许愿瓶,打开后发现了一张纸条,勾起了他的很多联想和猜疑:

“这是一张怎样的纸……”男人呢喃着打开纸条,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字迹,杂乱而无序,有的还被涂黑了,混乱的线条让男人想起了印象派。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是男人艰难分辨出的第一句话。“这是济慈的句子吧,不不,或者拜伦,还是约翰?堂恩?记不清啦……”男人的心里翻涌出一种失落和对数字莫名的厌恶“我早已是个统计员啦……”男人对自己说着,感觉又振奋了起来。

“……西格里夫・萨松,我的心里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句子啊,男人无神的眼睛里猛然跃出了一些光彩,他感觉有些陶醉,―可我的心里只有猛虎呢,”他看了看房门,觉得那门蓦地打开了,他走进去,里面坐着他的妻子,整个屋子都是冰冷的,他的全身也是冰冷的,他走过曾经放书的房间,感觉听到灰尘正徐徐贴到他的那些书上,又或者那些书早已不在?他记不清了,“自从我做了统计员……”男人无法再振作起来。他的心底的悲哀如蜘蛛般忽地蠕动起来,仿佛要开始织一张大网了。

“逃往苍天,那里有我永恒的静穆……”男人默念着记在纸条末端的这句话,眼睛里一盏将熄的灯倏忽明亮了起来。但旋即某种更强的力量又使它暗淡了下去。“逃,我往何处逃呢?这肃杀的四周是如此严密,命运给人砌的墙是如此坚固,坚固得令人……”

习作借助这张纸条,写尽了一位曾经热爱文学的小职员的凄楚现状和矛盾心理,构思巧妙,有文化味,尤其给人深刻印象的恐怕还是氤氲其问的空灵之气。

例二一篇题为《谜团》的习作,开头就是这样叙述的:

县城科考,叶音竹榜上有名,这短短的一个多月来经历的事情,无形之中改变了叶音竹,抑或说,他本就该如此,那每夜的梦境始终存在,渐渐地他已经适应。

他的心态,已经改变,不再存在有那种得失之念。得之依然,失之如故。

三、诙谐型。

在前述的作家语言风格的评述中,我们已经提到了很多作家的语言都具有诙谐的特点。这种诙谐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是熟练掌握和精练运用汉语的本领的外化。它与小品或影视作品中的一些搞笑和轻松的台词有一些相似之处,但区别似乎更为明显,诙谐的背后往往是深刻的、庄严的生命问题或生活本质,有着触及人类灵魂的深度。

例一习作《疯狂的鸡蛋》中着意塑造了一个来自健康田野的“鸡蛋”,开篇就声称:

我是一只鸡蛋。确切地说,我是一只好蛋。

现在,我躺在菜场鸡类摊铺最中央的优质本地鸡蛋的窗口中,铺在下面的米糠有一种家乡稻谷的清香,松软而细腻,正适合休息。

随着几个不同场景的切换,人们总是对其投以怀疑的目光,要么认为它是“鱼目混珠”,要么认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要么认为它“贵得离谱”,那些来往于菜场中的各色人等始终没有人愿意买下它。接着诙谐的一幕出现了:

我突然感到由衷的伤心,涕泗横流之际,一只热乎乎的细腻的手抓起了我――是一个刚有橱窗高的小男孩,他直瞪着我,似乎要穿过我的壳看到我的心。

“冬冬,不要乱动!”她母亲叫道,“冬冬――”刚准备把我从孩子手上抢来,突然,两人都放手了。我就这么快速地,一瞬间地,头朝地坠落。“啪!”我碎了,成了一摊液体,躺在了地上。“这么黄的鸡蛋――真是个好蛋。”有人叫道。

的确,我真是一个好蛋,只是,唉――一个疯狂的鸡蛋。

一个好蛋,是怎样变成了一个疯狂的鸡蛋呢?习作试图告诉我们,疯狂的不是鸡蛋,恰好相反,疯狂的是人们!这种疯狂的场景和荒唐的行为,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抢盐**等事情上,都可以找到真实的例证。这篇颇有新“皇帝的新衣”的寓言故事,直抵人类异化的残酷现实,让人在笑过之后难以轻松起来,反而越发沉重了。

例二习作《许愿瓶》是这样开头的:

这只瓶子瓶身透着光泽,微微泛着银光。瓶底雕刻着一只张牙舞爪,丑陋无比的怪物,工艺异常精致。然而,无论他如何努力,始终无法打开瓶子,砸了又觉惋惜。于是,瓶子被带回了一个大都市,供在了博物馆。

围绕着这个瓶子,新闻记者、考古专家、探险家、疯子等人各怀目的,粉墨登场,对瓶子做着各种自私的阐述和发挥,于是瓶子名声鹊起,惊动了国家元首,引来了元首和市长之间的争执,也引来了可怕的战争恐惧。

全城陷入了一种莫大的惶恐之中。一场史无前例的混乱开始蔓延开来……。

这天夜里,博物馆的管理员听到了一声清脆的声响。他便急忙跑到瓶子那边去。(这个可怜的人,自从瓶子来到这里,他每夜都睡不安稳,满头黑发早已被银丝取代,仿佛老去了几十岁)他只看到一个人躺倒在地上,死了,血流了一地。噢,是那个疯子。他大概是趁混乱逃了出来,又犯了疯病,在这里爬梁,失足跌落了。

然而,更不幸的是,瓶子也碎了。老管理员简直要哭了。他看到血泊中,瓶子碎片旁有张纸片――该是藏宝图了。老人无比崇敬的,用颤抖的双手打开了它。然而只看到了两个字:欲望。

习作以略为夸张的故事情节和颇为诙谐的表达方式,深刻展现了欲望的可怕和人性的弱点,有着警示告诫世人的内涵,而这一切却仅仅通过一个小小的“许愿瓶”就做到了。

“费得里奇为一位太太耗尽了家财,总不能获得她的欢心,从此只得守贫度日。后来那位太太去看他,他把自己最心爱的一只鹰宰了款待她,她大为感动,就嫁给了他,并且给他带来丰厚的陪嫁。”保尔・海泽就根据《十日谈》中的这一段开场白,阐明中、短篇小说的一个基本特点,要求每一个作者都经常向自己提出问题:“我的‘鹰’在哪里?那使我的故事区别于其他成千上万篇故事的独特之点在哪里?”这就是著名的微型小说的“猎鹰理论”。在上述两篇习作中,“古怪的许愿瓶”和“疯狂的鸡蛋”,都是小说叙述中精彩的道具,都是不可多得的“猎鹰”。

师说的论文篇七

在海报设计中烦琐复杂大量信息每天都围绕着我们的当今社会,我们从心理上就渴望空白的时刻。而海报设计中的空白空间就像文章中的省略符号一样,虽然没有过多的语言,却可以引发我们无尽的好奇心,让我们有空间,有兴趣去探究其间所蕴含的'意义。空白意境对现代海报设计的整体气氛有很好的渲染作用。在海报设计中巧妙地运用空白可以提高海报的设计品位,更好地发挥海报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1)创造设计的意境。美国著名设计师维基·斯特鲁认为:“空白的运用表现了对构图的精妙理解。”一张好的海报设计,应该首先要考虑到整个版面的协调,注重整体性,在局部中进行巧妙地变化设计,运用比例和空白,使版面空白处的退让与信息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互相映衬融合,使设计主题形象突出,使朴素简洁的版面拥有深远的文化意义,营造耐人寻味的氛围,产生一定的神秘感,创造一种设计的意境之美。海报设计中的空白不是真正的“无”,而是内容的“有”,通过对可见物的超越,蕴含着一切和无限。无印良品的宣传海报(如图1)我们都不陌生,原研哉希望宣传海报能很好地表达出无印良品设计中“虚空”的理念。在海报设计之初,是想呈现出一个看似空无一物,却能容纳百川的容器。摄影家藤井保提出了“地平线”这一概念,希望通过单纯空无的画面深刻地表现出人与地球之间的关系。之后通过精益求精的取景、拍摄和照片筛选,最终选定了四张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超宽场景,利用地平线的透视对视觉产生强烈的冲击力,加上“无印良品”文字logo,利用空白很好地创造出了海报的意境,非常成功的体现了“无印良品”这个品牌所蕴含的精神,达到了既定的目标,正如原研哉所说:“那道地平线就像烙在了我眼中一样,一直到现在,依然令我难以忘怀……”。这也充分体现了空白的运用之妙会为海报设计渲染深刻浓厚的艺术气氛。

(2)引发设计的想象空间。设计教育家戴布勒·芬克认为,没有空白,即无所谓存在。在海报设计中,我们往往会忽视空白的存在,其实空白的合理运用可以为设计提供更为广阔的想象空间。我们知道在二维平面的空间是有限的,但是通过空白空间的运用,可以为设计营造深远的视觉心理空间。1992年,靳埭强在为世界环境日画展所做的海报《美的回响》(如图2)中,就运用了道家的思想。用毛笔象征莲花,在毛笔的右上方用水墨画出一只蜻蜓,表达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意境,传达出大自然万物互相融和的道家思想。作品中大量的留白设计体现了大自然广阔清新的空间,把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很好的承传。从靳埭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得知,好的设计作品并不是越复杂就越好,巧妙合理的留白可以营造出“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意境,而且让画面显得更加简洁有力和耐人寻味,还能留给人们无限遐想的广阔空间。

(3)获取海报设计的视觉舒适感。我国古代绘画论中说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这是说,画面在疏密的布局上有意识地留取“空白”以及在空白处与实处的比例变化,都是画面布局的一种创意性的重要手法,有利于强化观者的感受,获得视觉上的轻松舒适感。现代设计是为人的设计,与人们的生活和心灵息息相关,于是视觉传达设计作品能否给观者以视觉和心理上的休息与轻松,让人们重获一份能释放自己的宁静空间,就成了一个重要的设计目标,而空白的留取恰好能满足现代人精神上的这一追求,设计中的空白犹如音乐中的休止符,给人一个停顿,使观者在观看时有轻松愉悦的视觉审美享受。

4空白在未来海报设计中的运用思考。

我们看到的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是由“虚”和“实”两个部分构成的,设计中的空白空间恰恰是使作品显现空灵、灵动的关键部分。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会喜欢一种慢设计,希望自己的生理和灵魂都得到片刻的休息。设计师在未来进行海报设计时,把空白作为一种简单又富有诱惑力的设计语言,把设计创意概括化、新颖化、并以感性的方式向观者传达信息,把海报设计带入一个更高的艺术境界,把观者引入一个充满想象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2]滕守尧.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3]陈蕊.现代招贴设计中的空白表现[j].建筑设计,2010.

[4]龙虹.浅析现代海报设计的新趋势[j].文艺理论,2010(2).

师说的论文篇八

中国江苏早在17世纪中叶即已形成了与现代行政版图近乎完全相同的“体国经野”“以民为极”的省级政治、经济、文化区划。实际上,若依历史文化脉络沿时空上溯,远自春秋以来的数千载文化的一脉相承,已经为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构建起了一种独特的超文化表征。这种超文化性主要体现在区域文化的超时代性、超地域性、超文化性,无论是其“体国经野”的治理理念,还是其“以民为极”的民生天道的抚民思想,都超前于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

(一)吴韵汉风与句吴文化等区域文化符号。

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由来以久,远迄自春秋战国时代,这一区域即已率先成为文明最为开化与文化最为融合的地区。而春秋时期的泰伯奔吴则不仅为吴地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而且更为吴地带来了一种谦让宽仁的超文化精神,并将其所带来的先进生活经验与生产技术等加以文化性地因地制宜,最终深度融合而成了一种有着吴韵汉风表象的句吴文化。从而开启了江苏省历史上长达千年的灿烂辉煌的文明篇章,泰伯亦因此而被称之为江南鼻祖。应该看到,以江苏省域区划为核心主体的句吴文化,为中国近代史荟萃了饱含天时地利人和的人文精髓,使得整个以江苏省其时的文化得以成为文化的里程碑式的典范,并得以在人文与财赋两个支撑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功能层面冠绝中华。句吴文化在时代的渊薮与文化的氤氲下,与本土文化交相激荡、彼此融汇、共生共荣,最终形在了一种独特的泛吴文化意义上的文化类型。该文化为后世的吴越文化、海派文化等的缘起,铺就了坚实的文化基石。同时,这种泛吴文化亦成为江苏省区域文化的一种表象化的综括与贯通表达。

(二)楚汉文化的区域文化符号。

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既有着吴韵汉风的春秋婉约式表达,又有着楚汉文化的刚劲雄浑式表达。尤其是以江苏徐州为中心的楚汉文化,更是以其南北共塑的中国文化史上罕有的特征,将刚劲雄浑与尚武崇文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从地理位置而言,楚汉文化正当东襟大海、西据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之要冲,如此关键的地理区位、周遭环境、文化氛围更是为楚汉文化建构起了一种整个江苏省区域文化为典型的江南繁庶文明影响下的清雅的文化特征。从戏曲文化而言,江苏省区域文化中有可为动漫产业利用的“拉魂腔”等独特文化韵律;从文学作品而言,这里有《水浒传》《西游记》《儒林外史》《三言二拍》等独特言说,并且,这里亦与《三国演义》中的许多事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楚汉文化与吴韵汉风的句吴文化,最终共同形成了一种“好一朵茉莉花”为俪采追新意象化形象的区域文化;并且纯文化层面的北经南玄二学的渊综广博,亦与教义理念等在此进行了深度融合,进而完形而为一种能够诉诸于动漫产业化的区域文化的意象化弥纶表达。

(三)分途异向深度融合的区域文化符号。

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区域文化特征研究其利有二,其一在于透过动漫产业与区域文化的深度融合,既能够强化区域文化特色,又能够顺势而为地进一步快速发展相关的区域文化产业。其二则在于能够借以实现动漫产业发展与影视产业发展的平衡、动漫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平衡、本土文化语境与全球文化语境的平衡。同时,由动漫产业的区域文化特征研究出发,还能够为区域文化更加充分的可持续发扬与永续利用,带来引领区域文化踏上新台阶的丰厚的文化积淀。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源自中华文明的一脉相承,承载着中化文明上下五千年的龙脉遗风。甚至早在魏晋南北朝纷乱的时期开始,江苏省域的区域文化即已在淮北、淮南、江南等三大区域产生了分途异向与汇流融合等不断演变,在这一演变、衍生、延展的整个过程当中,江苏省的区域文化由此开始渐现雏形,并在此后的漫长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灿若漫天星斗的一直延续及今的泛江南文化,进而建构起了由这种泛江南文化抽象而完形的区域文化符号,并由此升华而为一种区域文化抽象化的统摄表达。

(一)多元一体化的文化特征。

江苏省区域文化特征首先即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文化特征。这种文化特征有着历史文化根性的多元性、丰富性、灿烂性,其多元性主要反映在北方多民族南迁的士族庶族等的多元深度融合上,其丰富性则表现在多元文化的一体海纳、一体包容、一体衍化等方面上。而其灿烂性,则表现在整个江苏省域的江海文化、运河文化、山文化、水文化、湖文化等的深度融合等方面。这些区域文化的符号表达,为江苏省动漫产业的区域文化特征带来了一种形诸于区域识别性的文化表达以及形诸于文化、习俗、价值观等隐性元素的无形的区域文化,形诸于建筑、服饰、方言、特产等显性元素的有形的区域文化表达。这些区域文化表达,由吴韵汉风和楚汉文化等人文因素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既有着贯通性、渗透性、补充性,又有着相依性、相济性、相融性;从而成就了足以为动漫产业提供发展支撑、发展依托、发展根性的突出、鲜明、强烈的区域文化特征,并为江苏省动漫产业与区域文化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深度融合提供了文化一体化发展、一体化、一体化等的宝贵基质。

(二)刚柔并济的文化特征。

文化研究的因素相关性使得文化研究有着远比其他任何机制都更为复杂的成因。其漫长的时代沿革、历史建构、地理氤氲、人文浸染等都会从某种程度上影响、改变、左右未来。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既有仪式性的源于三国时期的放施食文化,又有着儒释道深度融合的三教合一文化;同时,更有着敢于问鼎天下的最为典型的楚汉文化。这些文化特征均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带来了永续参照的遗存,并且,更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带来了由词汇、语言而文学文本,由图腾、纹饰而绘画建筑等的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的独特的文化特征。这些文化特征在人、山、水、江、海、湖等六位一体的特殊文化载体下,以其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孕育出了共存共荣共生的文、德、宽、和与武、劲、雄、阔相融并济的世界人文历史中所罕有的独特的人文精神。同时,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所特有的这种文化体系,更将其人文精神表达为一种负山带江的超越了人文精神的虎踞龙蟠气息。

(三)超文化特征。

追溯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源头可见,其起源于一种礼仁谦和的仁者之风。这种仁者之风由吴太伯所引领,历经千余载传衍而为整个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带来了一股中原文明风行草偃般的心灵教化,而这种心灵教化式的自上而下的规训,恰恰是西方发达国家所一力倡行而我国后现代所至为缺乏的。这种仁者之风为江苏省动漫产业赋予了一种超文化的根性灵魂与超文化的仁风精神的独特秉赋,其既具有着大河前横大江流东的吴韵汉风,亦具有着慷慨豪放悲歌激昂的楚汉雄风。同时,从动漫产业视角而言,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中的董仲舒,更是江苏历史文化中,最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其关注民生天道为仁的极致仁爱思想,以其超时代性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理念竟然完全不谋而合。这种人性赞歌,足以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带来一股强力驱策的文化新风,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亦涌现出了“先天下忧、后天下乐”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高尚情操表达的值得弘扬的超文化特征。这些超文化特征均可在动漫产业中加以更加充分地应用,使得这些特征能够成为历史文化铭记下,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抽象化的永恒象征。

(一)发展举措。

动漫产业取材于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颠扑不破的真理。世界两大动漫国度——美国和日本即是活生生的实例。美国动漫完全取材于其建国以来植根于民众内心深处的英雄主义;而日本动漫则更多地植根于源自东方神秘文化的怪力乱神。由此可见,文化才是动漫产业快速腾飞的根基、根本、根性灵魂。江苏省历史上自汉末魏晋以来即渐成中国文化的最为重要的核心区域,其区域文化由此而得到了极大的繁荣。千余载的文化气息氤氲、文化氛围熏陶、文化环境笼罩,使得江苏省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底蕴,而这恰恰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区域文化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文化模因。深入挖掘吴韵汉风与楚汉文化等有形与无形的区域文化资源,并针对这些有形与无形的区域文化资源进行可持续性且有意识地培育,按照江苏省内的县域等自然文化单元进行区域文化区划划分,建构起多姿多彩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产业区,并由文化产业区向外进行基于文化的传播辐射,使之形成一种文化可继性、中继性、延继性。并在此基础之上,由这些区域文化之中萃炼、提取、锻造出可资开发与可供利用的动漫产业文化素材。

(二)发展路径。

江苏省动漫产业区域文化在明晰思路把握特色之后,后续的工作即是研究发展路径问题。从江苏省动漫产业区域文化发展举措观察,实际上,欲将动漫产业落到实处必须首先构建区域文化平台。区域文化平台既是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落到实处的根本保障,又是有效延伸整个江苏省动漫产业链条,也是将整个江苏省动漫产业做大做强的根本保障。从上体的路径来看,必须在区域文化平台的构建过程之中形成文化的实体组织,从而方能将有形与无形的区域文化整合为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同时,应更加深入地研究吴韵汉风与楚汉文化区域资源和动漫产业的深度融汇。并且,在文化产业链的效应下,不仅要深度挖掘区域文化,而且更要发扬光大区域文化,不仅要实现区域文化的泛区域化构建,而且更加加快区域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以区域文化效率的切实提高,更快更好更大力度地对江苏省动漫产业带来依托、刺激、推动作用。由此方能由区域文化特征形成一种强烈的区域文化本土化的文化认同,以及跨区域的文化认同,进而形成一种将江苏省动漫产业嵌入至区域文化之中,并将区域文化不断整合为动漫ip表达的良性循环路径。

(三)发展展望。

江苏省区域文化与江苏省动漫产业,二者之间既存在着联动性又存在着相互的深度融合性。区域文化能够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提供基质、源泉、动力;动漫文化产业则能够为区域文化带来数倍乃至于数十倍数百倍的反哺与回馈。发展江苏省动漫产业区域文化重在创新文化发展理念与不断增加区域文化的文化功能价值和文化衍生价值。并且,由此大力提升区域文化的辐射价值,拓展区域文化的动漫产业发展时空,以文化为根本、以文化为核心、以文化为蓝本,将区域文化与文化衍生创新、文化衍生发展、文化衍生辐射等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区域文化快速实现提振、升变、跃迁,从而成为江苏省动漫产业最为重要的发展依托。这些区域文化中的文化元素都可以成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创制的有机的文化模因。并且,应针对区域文化进行不遗余力的现代科技介入与创新,以期更进一步地大幅提高区域文化传播水准、质量、效率,进而形成有机的可持续的文化产业链。由文化产业向其他领域不断辐射,打造出具有江苏省文化特色的以省级为主核心,以县级为副核心的多核心动漫产业区域文化体系。

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是我国中华文明之中最为独特的存在,其有着中国历史文化传衍过程中,吴韵与汉风、吴文化与楚汉文化三者深度融合的结果,因而,其具有非常鲜明的泛文化与超文化的双重特征。江苏省域内的区域文化以其“先天下忧、后天下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先进的超文化思想成为动漫产业足以借鉴的区域文化永恒的符号表达。同时,这种区域文化在历史文化进程中的分途异向与深度融合的符号化图景,亦给现代动漫产业创制带来了一种重要的发展参照,尤其是江苏省域内区域文化的一体化与刚柔并济的超文化特征更是成为江苏省动漫产业发展,由文化创制而文化核心,由文化核心而文化体系的重中之重的根本模因。

师说的论文篇九

随着女性主义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传入我国并日渐盛行,该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这不仅为古代文学史的重新审视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女性主义在文学批评领域的引入,有助于我国传统的以男性为中心的文学史的研究,并导致道德观、价值观乃至审美观的变化,并有助于构建我国新时期女权主义者所极力倡导的“双性和谐”的诗学体系。两汉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是文学史、美学史乃至思想史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审美特征与价值观念固化的重要时间节点。因此,基于现代女性主义理论,对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重新解读,能为中国女性主义理论研究提供有益帮助。

1.汉代文学中女性主体性地位的消解与重构。

一般认为,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是对偶家族与夫权社会产生的催化剂,并直接导致了一夫一妻制的家庭首次出现于人类社会。在这一背景下,从原始社会群婚制解放出来的婚姻关系,便以家庭的形式凝固下来,并不断消解女性主体地位,使其逐步沦为男性的私有财产和生育工具。上述转变从先秦到两汉一路走来,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表征,并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反映。

汉代是我国封建礼教初步形成的时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重要建议,儒家学说从此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正统,从此人们的思想与行为也逐步走向单一化。特别是在伦理方面,董仲舒提出“阳贵而阴贱,天之制也”,这一论断成为封建社会妇女要遵循的“三从四德”的雏形。而汉代的文学作品则与思想领域的转变遥相呼应,一般认为当时刘向的《列女传》与班昭的《女诫》是当时妇女们社会与家庭行为准则的主要文本。其中《列女传》是以男性的视角所提出的女德要求,而《女诫》则以女性的身份提出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奠定了两千年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理论基础。三从与贞节观念的产生界定了两汉时期开始的中国妇女的属下地位,完成了对女性主体地位的消解。但任何矛盾都有其两面性,道德对女性的束缚剥夺了她们的许多权力,但同时又赋予她们另外的权力,也就是这种束缚所造就的性别差异,可以使妇女通过对自身贞洁的肯定来实现某种威望,从而获得某种超越感的心理体验。因此,当前对女性主体性的重构,应避免过分的性别对抗,而应结合社会历史现状,实现双性和谐互动的良好关系。客观而论,汉代乃至整个封建社会时期文学中屡受当代女性主义者诟病的作品,其实并非无一是处。例如汉代文学作品中对女性意识的表达和认同,尤其是男性作家对女性形象的心理活动体验以及审美特征的表达,说明相当部分的作家与作品并没有将女性置于男性的对立位置上,因此并不可全部予以否定。

2.汉代文学中女性社会身份的变迁。

许多中外论著都谈到了女人的“三性”,也就是女儿性、妻性和母性。“三性”不仅是中国传统女性一生的三个不同阶段的诠释,同时也深刻体现着女性本身的社会身份特征。

在女儿性方面,班昭在《女诫》中指出:“古者生女三日,卧之床下,弄之瓦砖,而斋告焉。卧之床下,明其卑弱,主下人也。弄之瓦砖,明其习劳,主执勤也。”而从女儿一词的结构来看,为儿前加一女字,说明虽然男尊女卑,但是女儿也要担当儿子之道义,也正因为如此,才有班固的“百男何愤愤,不如一缇萦”的感慨。汉代以来,随着女性主体地位的日渐消亡,她们只有通过构建自身的“德”这一新权力,通过对自身高洁品质的肯定,而获得社会的认可。反映到女儿性层面,就表现为忠孝、勇气乃至非凡的才能。这些无论真实还是虚构的女性形象,也是原始女性意识的某种自然流露。

在妻性方面,随着汉代以来封建礼教的逐步形成,女性被限定在家庭之中,同时也要承担与之相对等的各种义务。除了操持家务,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对丈夫的绝对忠诚,即使死了也不可停止。但另一方面,道德对男性的约束很轻,面对丈夫的背叛,女性唯一可以动用的力量就是情与理。因此,在汉代文学作品特别是诗歌中,怨妇的形象屡见不鲜。汉代著名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诗歌通过男女主人公真挚的爱情和悲剧性的结局,告诫父母不要无端干涉子女的情感,即使在今天,仍然有其积极意义。班婕妤是西汉历史上著名的弃妇,其失宠之后,并没有就此沉沦,而是依靠自身的道德力量活下去。她在《自悼赋》中说“承祖考之遗德兮,何性命之淑灵”,她本人也因此成为封建时期女性的道德典范。

母性是汉代文学作品中妇女的第三重身份。如果说当时妇女的妻性身份主要通过贤淑与勤劳的道德品质获得,那么母性则主要展现在教育方面。例如班昭在《女诫》的第四章明确提出德、言、容、功等关于女性的四大德,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女性美的最早界定,其强调的并不是外表,而是教育作用之下的内在美。也正是因为教育使得当时的母亲们能够实行举止上的自我规范,才有机会在当时的夫权社会中一展才华,为自己赢得地位。

汉代是我国古代文学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开始变得丰富多彩,同时在艺术性上也呈现出发展变化的特征。女性形象在艺术上突破了先前时期那种简单与粗糙,创作手法日渐提高,并逐步走向成熟。

1.从生活的真实到艺术的真实。

汉代的文学创作主要以诗、赋为主,其中诗歌到汉代已经发展得比较成熟,赋的产生相对要晚得多,但是也在汉代趋于成熟。虽然不同体裁的文学样式在两汉时期的发展状况存在巨大差异,但是文学创作逐步摆脱生活的束缚,使作家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逐步显现出来,从而使文学作品迈向艺术真实。文学特征的变化也反映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上。以诗歌为例,先秦时期的《诗经》大多描摹的是生活中真实的女性形象,其中的思妇往往十分大胆、热情,同时还具有一丝泼辣。而汉代《古诗十九首》中的思妇则褪去了热情与泼辣,显得温柔和敦厚,呈现出一种思而不怨的特征,这些思妇形象已经经过了作家的艺术化处理,将现实生活中诸多女性的美好特征集于一身,这种艺术化的女性形象,显然比生活原型更具韵味和美感。

2.女性形象从平面化向立体化演进。

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由于表现手法、篇幅等诸多限制因素的影响,对女性人物的表达多是基于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和侧面,因此这种表达具有明显的平面化特征,也就是只展现了人物的一个侧面,丰满性稍差。汉代初期乐府诗中的女性形象仍有此方面的不足,例如《陌上桑》中对秦罗敷的表达重心是她的贞节,其他方面较少涉及。而后来的文学作品则产生了明显的进步,例如叙事名篇《孔雀东南飞》的篇幅明显加长,因此可以依靠足够的笔墨展现人物特征,塑造出性格特征丰富的立体化人物形象。其中的主人公刘兰芝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她擅长女红,对家人恭敬孝顺,对丈夫尊重忠贞,表现出其性格上温顺的一面。当她被弃还家,面对兄长逼婚,万不得已以死明其志,又表现出其性格中刚烈的一面。这一形象就比以前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丰满了许多,更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3.表现手法的多元化。

在先秦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侧重于写实,较少利用文学化的表现手法。进入汉代以来,文学迅速发展,文学化的表现手法使用逐步增多,并体现出复杂化和多元化的特征。例如《诗经》中的赋、比、兴表现手法虽然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学表达的先河,但是显得比较单纯。而汉乐府在女性形象的文学表达上就有了明显的发展与进步。例如《陌上桑》中就运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罗敷的美丽。而在《羽林郎》中作者则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描绘胡姬的服饰打扮。上述描写显然并非生活的真实写照,但是却收到了绝妙的表达效果。而到了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各种表现手法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无论是开篇的比兴,紧随其后的排比,还是对府君送来聘礼的夸饰,抑或焦刘分别时的旁观者口吻,都促进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文章的艺术美感。

汉代一统天下,从根本上结束了自周代以来近千年的割据与战乱。经过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与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迅速提升,这为女性的装饰美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这一时期文人对女性的推崇与歌咏也为女性的装饰美提供了文化土壤。此外,随着独尊儒术的推行以及《列女传》、《女诫》的出现,忠贞成为女性品德的主要内涵。所以,汉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审美特征产生了较大变化。

1.汉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修饰美。

诗歌、辞赋是汉代文学作品的主要体裁,从这些文学作品中对女性的外在形象的描绘可以看出,汉代女性十分注重外在修饰,所有出场的美女们基本上都是满身绫罗、满头金银。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对郑女曼姬的描写:“被阿緆,揄纻缟,杂纤罗,垂雾縠。襞积褰绉,郁桡溪谷。衯衯裶裶,扬袘戌削,蜚襳垂髾。扶舆猗靡,翕呷萃蔡。下靡兰蕙,上拂羽盖。错翡翠之葳蕤,缪绕玉绥。”再如班婕妤的《捣素赋》中对赵女的描绘:“曳罗裙之绮靡,振珠佩之精明。”这些上层女子们衣着华丽,配饰精美。不仅上层的高贵女子如此,就连下层劳动妇女的打扮也莫不如此。例如《羽林郎》中对胡姬的描述虽为夸张之辞,但是其注重外表修饰的风尚仍然让我们为之瞠目。由此可见,汉代女性的衣着打扮开始日趋奢靡,这与《诗经》中女性的朴素之美和《楚辞》中美人佩戴香囊的高雅境界已经大不相同。正如晋代葛洪所言:“古者事事醉素,今者莫不雕饰,时移世改,汉代已然。”

2.男性文人对女性之美的推崇。

李泽厚在其《美的历程》一书中指出:“汉代的文学其实就是楚文化,两者一脉相承。”我们对汉代的诗赋进行分析发现,这些作品中文人对女性之美的描述,确实深受先秦时期《楚辞》文学美学特征的深刻影响,不仅对女性之美的描写十分夸张,而且还穷形尽相、几近完美,这一特征从西汉张衡的《七辩》中可见一斑。

汉代男性文人对女性之美特别推崇,达到了自先秦以来对女性之美的终极,同时也将女性之美的推崇在文学塑造方面达到了极至。他们关于女性的审美特征成为我国古代相当长时期内度量女性美的标准,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以及国人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3.汉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节操之美。

如果说修饰之美是汉代女性形象的外在之美的话,那么节操之美则是女性形象的内在之美了。汉代文学作品中女性的节操之美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妇女对丈夫的忠贞,二是妇女们对双亲乃至国家的忠孝。

前文提到,自西汉以来儒学逐渐成为中心,因此男忠女贞成为社会思想以及文学作品的主流,汉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一方面极尽其美,另一方面却极少二三其德。无论是《陌上桑》中的罗敷,还是《羽林郎》中的胡姬,虽然都是社会的下层妇女,但是都在操守上表现得极为坚贞。而《上邪》中的“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乃敢与君绝”,更是流传千年的表达对爱情坚贞专一的名言佳句。正是这些诗歌对女子纯洁忠贞的反复咏叹,才使得汉代女性形象拥有强大的道德力量,从而广为流传,经久不衰。

此外,汉代文学中还出现了王昭君和花木兰两个女性形象。王昭君为国出塞和亲,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都使她们成为形象高大的英雄,这些文学作品将女性形象上升到了忠君报国和孝敬父母的高度。由此可见,汉代对女性的审美还是以儒家正统价值观为核心,将德行之美置于外在之美之上,从而暗合了班昭《女诫》对女性美的要求。

整体而言,汉代以女性为主要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虽然并不多,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这些作品及其中的女性形象对后世文学创作的作用以及重要的社会意义。通过对汉代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主体地位的消解与社会地位、艺术发展以及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的探讨,启示我们:当代女性主义的发展,应该尊重历史、强调和谐,应该通过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爱情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弘扬,构建现代社会的男女双性中心关系,而不是对夫权社会的简单否定及重回母权崇拜的历史旧路。

师说的论文篇十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也堪称21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特征,并蕴涵着现代性特征。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张恨水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文化融合改造的可能性,对当今文学的现代性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通俗文学作家,由于他对旧通俗文学的现代性改造,打通了雅俗文学的边界,因此也堪称为20世纪的雅俗文学大家,其作品如《金粉世家》、《春明外史》、《啼笑因缘》是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张恨水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于传统中融合新知却又不生硬,用自己的文学创作实践证明了新旧融合改造的可能性,这正是张恨水的价值所在。为此,我们必须弄清张恨水传统的旧的文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我们再看他作品中所包含的现代性特征,从而在历史的流变中欣赏他的独特价值。

张恨水的小说赢得新旧两方面读者欢迎与他创作背后独特的文化心态有关。他说:“由于学校和新书给予我的启发,我是个革命青年,我已剪了辫子。由于我所读的小说和词曲,引我成了个才子的崇拜者。”这一方面是新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是旧的传统的文化心态。但毕竟时代氛围不同了,他所处的是一个传统文化失去主导地位的时代,外来的西方文化逐渐成为强势。迫于时代压力,再加上在新式学校受教育时“我受着很大刺激,极力向新的路上走”,使他具有趋时向新的心理。然而,在张恨水的心理构成中,无疑传统文化成为主导。他的趋时向新的心理只不过是时代压迫下新的文化心理的无奈追加,只是起着催化他适应时代要求的作用。由此他的文化心理构成逃不出“中体西用”的框子。这决定了他的文化心态是稳中求变。促使他在旧的传统文化支撑下吸收融合新的文化素养,使旧的文学焕发出富有现代性的活力。导致他具有如此的文化心态,当然有“过渡时代”的原因,再加上他个人所接受的旧式教育,使他“长久地在新旧文化之间徘徊着,艰难地进行着对新旧文化的独特选择,在新旧兼容中探索着对传统文化的改良。”

作为通俗小说大家的张恨水作品具有丰富的传统的文化特征。张恨水的小说深植于丰厚的中华民族审美基因的地层,水乳交融地与中国传统通俗小说的审美因子连脉,它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小说走向的一种必然。虽然,古代神话与传说的审美形态简单,审美方式稚嫩,但是包括现代通俗文学在内的所有的通俗文学都同它有着割不断的审美渊源。张恨水的小说虽然在审美形态和审美方式上有所改善,但基本形态方式未变。如《啼笑因缘》中樊家树和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的四角恋爱中充满了传奇般的色彩,令人啼笑皆非。而《金粉世家》中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离合也是在生动曲折的故事推进中让读者获得无限的审美情趣与愉悦。

张恨水由于是一个传统型文人,自然具有丰富的传统思想特征。他从启蒙时期就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少年时代熟读孔孟之书,形成正统的儒家文化心理,成为他的人格支柱。儒家思想的影响使他坚持儒家伦理道德。他把道德修养视为“立人”、“立国”的根本,将“尽孝”、“尽忠”视为做人的起码道德。他的个性与气质与儒家标榜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的道德信条有着直接的承传关系,其作品中主人公的一些性格特征成为他这种性格特征最生动的注解。从《啼笑因缘》中主人公樊家树对待爱情的心理中,可以看到很深的儒家文化心理特征。他对爱隋的艰难选择体现了传统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人由传统向现代过渡中徘徊、彷徨的心态。他具有强烈的“平民化”色彩,这与儒家的“爱民”思想相关。他为人正直、平易近人,具有淡泊名利的儒家内敛的风范和为人处世的伦理特征。他对于沈凤喜、何丽娜的爱隋选择,无疑是在传统儒家伦理与审美价值观下做出的选择。由于他固守东方传统文化,所以喜欢具有东方古典美的少女沈凤喜,而不喜欢具有现代西方美的何丽娜。作者故意将沈、何两人的面貌设计一样,更让读者明白,樊家树的选择,女性外表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个人内在气质。樊家树在儒家审美情趣的影响下,更喜欢天真浪漫、温柔多情、委婉含蓄的沈凤喜,显示了他对以儒家审美价值观为基础的东方情调执著而深沉的追求。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张恨水小说乃至他本人身上浓郁的传统情调与儒家文化特征。

传统佛道思想更是张恨水重要传统的文化特征。我们看到他借助佛教来超越现实人生,解脱内心痛苦,寻求精神和谐。同时,他又用道家思想使自己享受生命乐趣。我们可以从他的重要作品《金粉世家》看到浓重佛教的“色”、“空”风格。张恨水在自序中也说过“今吾儿死,吾深感人生不过如是,富贵何为?名利何为?作和尚之念,又滋深也。此以吾思想而作小说,所以然,《金粉世家》之如此开篇,如此终场者矣。”在《啼笑因缘》中,樊家树与沈凤喜、何丽娜、关秀姑的爱情本身具备世事姻缘各有机缘的佛教思想。

何丽娜为获得樊家树,宁愿一个人呆在西山别墅,清心寡欲,用佛学来解脱自己。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张恨水浓厚的佛教文化特征,张恨水是借助佛学来体验人生的悲凉感,用佛学去支撑起自己的人格大厦。由于双重人格的影响,加以旧诗词的熏陶,张恨水具有浓厚的名士情结,这也是他的传统文化特征之一。他自己也曾说过:“用小铜炉焚好一炉子香,就作起斗方士来。这个毒是《聊斋》和《红楼梦》给我的。《野叟曝言》也给了我一些影响。”他的成名作《春明外史》的主人公杨杏园无疑是对张恨水自己的一个有效注释杨杏园是位颇有诗兴词趣、性格孤傲、不乏正直善良的人但由于没有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保障,其名士气不是很潇洒具有穷愁的意味。他淡泊名利,具有超逸淡远的人生态度他对梨云除了情感寄托外,自然具有才子佳人传统文化情结的根由。当梨云死后,他写挽联,清明祭典读悼文,如在第二十九回中,杨杏园独自游园,心情落寞,借景想起“春江水暖鸭先知”、“红飞花影瘦”等诗句,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流落异乡,颇有名士气的文人形象。杨杏园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风范,不仅是儒教风范,也是名士情趣的表现形式。由此,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张恨水的名士情结。

张恨水小说的审美题旨同传统文化具有深刻的联系,保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底。从审美的综合因素来看,张恨水小说不侧顷承了以《红楼梦》为代表的社会言情的走势流向,且极力地拓展了通俗小说的审美疆界,增强了作品的审美张力,使张恨水成为中国传统小说真正的嫡传者。

张恨水处于过渡时代,自然我们会发现他身上富有活力的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特征。他主张创作要符合时代要求。他具有传统的“风流才子文人隐士”的思想习性,又有对新事物与时代风气的追求。我们可以看到张恨水身上具有同时代知识分子趋新避旧的特征。正是由于这一点,使他的小说逐步摆脱旧文学的束缚,不断吸纳新文学富有现代特胜的因素,获得广泛的欢迎肯定。他走着一条同新文学殊途同归的路。他一方面坚持传统文化,用通俗小说的各种样式创作;另一方面又因时而变,将旧的东西转化成为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文学。这就决定了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作家,他的作品也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张恨水因时而动的趋新特点可从他对传统章回体通俗小说从内容到形式的现代性改造中体现出来,使之重获生命力。张恨水凭借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吸纳新文学各种必要因素,他认识到旧的通俗小说艺术更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主张“花样无非翻旧套,文章也要顺潮流”。他在作品取材、思想设定上顺应时代潮流,淡化封建士大夫立场,接受个性解放意识和平民精神;在艺术技巧上花样翻新,学习新文学技巧、注重细节描写、性格刻画和景物描写。

张恨水对旧章回体小说现代性改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思想内容的现代化。张恨水小说具有浓郁的反封建色彩。如《春明外史》、《啼笑因缘》从社会一文化角度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罪恶;而《金粉世家》是从宗教一文化的角度揭示了封建专制主义维系的大家庭制度的衰亡过程及其必然趋势。这些作品的叙述态度是理性的、温和的。张恨水在《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中,虽然没有对民主自由进行显性的呼唤,但在一系列冷静平和的描写中,透露了他对民主自由的渴望憧憬。在《金粉世家》的女主人公冷清秋身上具有现代女性特征,她可以说是我国20世纪初叶传统道德与现代意识相结合的女性典型。她有林黛玉的才情、孤高和多愁善感。在爱情失落后,她就有脱离金家自力更生的打算,并主动向金燕西提出离婚要求。在遭到拒绝后,她千方百计寻找机会摆脱金家奢华的大家庭的束缚,最终走上了“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自食其力的道路。她以卖文、卖字为生,生活虽清苦,却十分清白自在,成为当时许多女性奋斗的一条道路。由此,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全新的现代思想与特征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的熏陶。

张恨水小说思想内容的现代化特征,更在于他紧跟时代选取题材、内容。他主张“我于小说的取材,是多方面的,意思就是多试一试。其间以社会为经,言情为纬者多”。而在创作中他是不肯和时代相脱离的。“至少我是不肯和时代思潮脱节的人。”再加上他的创作是“叙述人生”,因此,紧跟时代选择创作、题材,是他无法避免的。

张恨水对章回体通俗小说的改造也体现在艺术形式上,他将我国的传统小说与现代西方小说的表现手法相融合,在人物塑造、情节结构上显示出与旧章回体通俗小说不同的特征。对此,他有自己的主张:“关于改良方面,我自始就增加一部分风景的描写和心理的描写。有时也特写些小动作……这是得自西洋小说,所有章回小说的老套,我是一向取逐渐淘汰手法的,那意思也是试试看。在近十年来,除了文法上的组织,我简直不用旧章回小说的套子了”。在人物描写时除了运用传统的白描手法,用人物的语言、行动刻画人物外,他适当用西方现代小说的心理描写,如《啼笑因缘》里沈凤喜的描写多用心理剖析。《金粉世家》里女主人公冷清秋的塑造,更多借助心理描写完成。在情节结构上,张恨水将传统小说的曲折多变、引人人胜与现代小说睛节结构的开放性结合起来。对传统的粉饰现实的大团圆审美观念的不满和唾弃,是“五四”新文学的美学特征之一。张恨水小说情节设定上具有这一现代性文学特征,摆脱了传统文学的倾向。《春明外史》主人公杨杏园与梨云、李冬青虽缠绵多情,却以悲剧结尾。《金粉世家》就是主人公冷清秋的悲剧叙述。《啼笑因缘》更是对传统审美圆满主义的一大突破。

总之,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张恨水新旧文化特征,发现他走的是一条用创作实践使旧的通俗小说焕发活力的道路。张恨水的存在昭示了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历史命题,对今天的文学现代性建设同样具有重要意义。这个命题便是对中国传统文学的现代化转化,成为现代文学的有机营养。张恨水对旧的通俗文学的改良,无疑成为这个命题的一个不错的参考答案。张恨水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性文学因素的融合是成功的。这同张恨水不断的探索创作有关,这种一生不止的探索精神使得张恨水的小说创作充满了变化。正是这种变化,使他的创作始终保持着活力。

师说的论文篇十一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理论特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是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都具有文本性,从文本性出发,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

新历史主义;特征;文本性;政治性。

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是舶来品,它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英美文化界和文学界。20世纪80年代,在渡过了西方“历史主义危机”之后,人们又重新追问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之下,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以反抗形式主义的姿态,登上了历史舞台,并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征。

(一)历史是什么。从历史理论来说,新历史主义的“新”是相对于传统历史观而言的,这最主要表现在它对历史的性质的再认识上。而对“历史是什么”的回答,构成了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基础。传统的历史观把历史看成是一个可供客观认识的领域,历史是独立于历史研究者认识主体的、独立于他的研究手段(“发现”)和工具(“语言”)的实际存在。如果历史研究者在把握历史的过程中能够克服和排除主观因素,透明地运用其语言工具,他就能够再现般发掘出埋藏在时间风尘下的“史实”,并由此获得关于历史的不容置疑的“真理”性发现。在新历史主义看来,上述的历史观是实证主义和科学主义在历史研究中的反映,它本身就是非历史的。历史研究者的主体(“人”)和他的工具(“语言”)本身都是历史的产物。任何具体的人在借助语言而把目光投向过去的时候,他的视点和视野都已经被限制在某一现刻历史、语言的历史沉淀以及它们错综的复合影响之中。

展现在他眼前的不过是他所看见的历史,而不是“历史本身”。因此,新历史主义认为历史是现时的人对过去的一种“知识”,这种知识以话语的形式存在,它是被写出来的。至于历史上究竟发生过什么,他们则不管,他们认为历史主要由一些文本和一种阅读、阐释这些文本的策略组成。

对此美国文艺理论家海登·怀特说:“从这种观点看,‘历史’不仅是指我们能够研究的对象以及我们对它的研究,而且是,甚至首先是指借助一类特别的写作出来的话语而达到的与‘过去’的某种关系。”在这里,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描述,而这种描述并非纯粹的客观再现,而是语言对事件的再度构成,其中必然渗透着语言运用者对事件的解释。

因此,历史被看作一个文本。海登·怀特还进一步论证道:“不论历史事件还可能是别的什么,它们都是实际上发生过的事件,或者被认为实际上已经发生的事件,但都不再是可以直接观察到的事件。作为这样的事件,为了构成反映的客体,它们必须被描述出来,并且以某种自然或专门的语言描述出来。后来对这些事件提供的分析或解释,不论是自然逻辑推理的还是叙事主义的,永远都是对先前描述出来的事件的分析或解释。描述是语言的凝聚、置换、象征和对这些作两度修改并宣告文本产生的一些过程的产物。单凭这一点,人们就有理由说历史是一个文本。”

历史是一种话语,或一种文本。这种历史观带有明显的后现代社会的色彩,是后结构主义者历史观的延续。福柯等后结构主义者,把历史称为一种“历史叙述”或“历史修撰”,正是突出了历史的文本性,用福柯的话说就是,原先的一个大写的单数的“历史”(history)被小写的复数的“历史”(histories)取代了,展示在人们面前的历史,只是以文本的形式存在的历史。福柯的这种历史观正应和了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信念,即人们只有通过文本才能思想和感知,而文本之外的世界对于人的思想来说是不存在的,没有意义的。

作为话语或文本而存在的历史,带有一般文本的特征,想象和虚构因此而成为历史文本无法摆脱的特质。海登·怀特曾说历史的深层结构是诗性的,便是基于对历史文本的想象与虚构特质的理解而作的评论。这也就是说,历史从来就不能脱离想象而存在,历史在本质上仍是一种语言阐释,它不能不带有一切语言构成物所共有的虚构性。与此相关,所谓历史真实并不等于事实,它是事实与一个观念构造的结合,也就是说,没有一种绝对的真实,一种离开具体观念和阐释语境的真实。历史话语中的真实总是存在于一定的观念构造之中。

(二)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当海登·怀特把历史的深层结构解释为“诗性”的时候,他已经在历史与文学之间建立起了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的联系。新历史主义者认为,历史和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虚构成分和叙事方式同文学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相似。在传统历史学家那里,历史的特质是“真实”,它记录的是真实的事件,而这种“真实”与文学的特质“虚构”恰成对比,两者是格格不入、不容混淆的。但新历史主义者打破了历史的“真实”假象,他们认为,历史文本的运作方式是“编织情节”,即从时间顺序表中取出事实,然后把它们作为特殊的情节结构而进行编码,这种编织情节的方式与文学话语的虚构方式几乎一模一样。因此,在旧历史主义的文学批评中,文学文本被看作是一种历史现象,认为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映。那么,旧历史主义批评家所从事的文学研究和文学评论的任务就是一种“还原”历史的工作,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通过把文学作品放到它所产生的历史背景之中,来试图再现出作者的原来的意义,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意义。旧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关注的是历史的本来面目,这是因为它认为在文学作品之外,有一个真实的具体的历史,而文学作品只是对这个真实而具体的历史的一种反映。换一种简单的说法就是,历史是第一性的,文学作品是第二性的。或者说历史是背景,文学作品是前景。历史作为一种客观的真实决定了文学的存在和文学的内容。而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不再把历史看成是由客观规律所控制的过程,看成是文学的“背景”或“反映对象”,而是把历史和文学两者同时看成是“文本性的”,由特定文本构成。在他们看来,历史和文学同属一个符号系统,历史的虚构成分和叙事方式同文学所使用的方法十分类似。因此两者之间不是谁决定谁、谁反映谁的关系,而是相互证明、相互印证的“互文性”关系。在新历史主义者眼里,文学与历史并无明显的界限,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一种复杂的相互纠缠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他们所关注的,并非通常人们理解的那种虚构的、想象的、狭义的文学,而是包括文学在内的整个文化。换句话说,新历史主义批评从事的是一种整体意义上的文化研究,而在具体批评行为的实施过程中,我们既能看到“用文学的方法研究历史”,也能看到“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文学”。

当新历史主义用“文本性”和“互文性”填平了历史文本与非历史文本间的鸿沟,拉近了历史客体与当代主体间的距离时,并不意味着要把历史文本理解成凭空捏造,新历史主义的目的是揭开作为教科书或史书的“历史”的神秘的面纱,让人看到其形成轨迹,发现文本的“历史性”。在这方面,它对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多有借鉴。福柯用“话语”连接语言与使用该语言的社会中的整个社会机制、惯例、习俗等,这就使文本作为一种“话语实践”指向社会历史。话语实践植根于社会制度之中并受其制约,总是体现着权力的关系。由此,新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格林布拉特指出,不论历史或文学,作为文本,它们都是一种权力运作的场所,不同意见和兴趣的交锋场所,传统和反传统的势力发生碰撞的地方。

同时,福柯挑战现存历史定论的勇气也给了新历史主义批评家以莫大的鼓舞。福柯说,在任何一个看似处于某种统一意识形态统治下的历史时期中,都充满了被压抑的它异因素,历史学家必须在他的谱系研究中对它异和断裂给予格外的关注。研究断裂就是研究特定的话语、社会形态的形成条件,并由此对它进行批判,而不是认可;昭彰它异不仅否定了统一意识形态的神话,而且通过历史定论对它异因素的压制过程和方式可以透视出社会、政治、文化的复杂的机制运作情况。

因此,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具有明显的政治性。既然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对历史的批判也就必然包含着对现今的批判。这种批判的目的不在于马上颠覆现存的社会制度,而在于对此制度所依存的原则进行质疑。新历史主义批评所关心的不只是主导意识形态所维持的表象,而更重要的是这表象下被压抑的它异和破坏性因素。

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上非常迷恋边缘文化,确信自身的边缘化策略是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与反叛,他们常常刻意把文学置于意识形态的边缘地带。通过对边缘状态的书写,新历史主义在社会文化和历史现实的广阔背景上,对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复杂关系做出了探索和说明。

可以说,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最突出的特点,正是对文学意识形态性的重视和强调。这种做法突破了各种形式主义的束缚而确认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重视了文学与社会风尚、心理特征、国家机构、宗教形式、权力结构、传统惯例等文化现象之间的广泛关联,把文学重新植根于人类历史的沃野,这不仅纠正了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各种形式主义理论的学说偏执;同时,相对于传统文学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简单化处理,它对文学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性关系的充分说明,也是一次有力的矫正。

师说的论文篇十二

3.1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

企业的目标、精神、理念和宗旨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它反映了企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目标追求,即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发展为出发点。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决定了企业文化建设需要更接近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具体的企业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员工感到只有企业的价值实现,才能实现自身价值。这种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正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

因此,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落实到企业的具体工作中去。

3.2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

企业文化的价值首先在于它能够使全体员工得到价值认同和统一,由此形成核心竞争力。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一旦形成并成为全体员工的意识,就会转化成员工的自觉性和创造性,才能实现“现场主动、职业自觉”,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无尽资源。因此,我们要把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通过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的凝练和培育,把思想政治中意识层面的内容贯彻到企业各项工作中去,变成企业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能够帮助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其引领作用,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3.3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员工对企业的需求也变得更多,企业不仅要给员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也要提供给员工一个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企业文化建设倡导的企业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看到了企业发展的希望,不仅拓展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和外延,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平台,同时也为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旧观念、旧模式、旧方法,实现创新提升提出了要求,创造了条件。

3.4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

全体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从真正意义上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群众性。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对全体员工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的过程。广大员工变以往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当他们感悟到企业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正确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企业周围,为企业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4建立学习型和动态的企业文化。

学习型企业文化关键在于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解决传统企业固有的分工、竞争和反应性三个基本问题。学习型企业文化的关键是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重视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价值,尊重员工的独立人格,让员工畅所欲言,允许他们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鼓励员工对于现有管理模式提出建议和挑战并倡导他们去积极寻求改善的途径。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学习。

除此之外,保持企业文化的动态发展性。企业文化的稳定性也是相对而言,并非一成不变,作为核心竞争力塑造和发展的源动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适应和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保持适度的动态机制,不断吸纳先进思想和理念,顺应历史潮流,体现企业的核心预见力。对企业文化的各层面做出积极、有效的变革和调整,以顺应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要求。

师说的论文篇十三

彝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彝族非常著名的一个特征就是其音乐艺术和民间的歌舞,由于近些年来我国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使得对彝族音乐研究的人越来越多,本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彝族音乐的类型与文化艺术特征,并将彝族音乐做一个比较全面的阐述,这样对彝族地区音乐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彝族;音乐;音乐类型;文化艺术。

彝族是我国一个非常古老的少数民族,由于近些年来,少数民族文化的开发和兴起,使得彝族的音乐得到了广大爱好者的高度重视,但是由于我国的彝族人数比较少,并且大都居住在云南、贵州以及大凉山和小凉山等地区,很多研究爱好者忽略了川滇黔边境地区也有彝族人民的居住。为了对彝族的音乐文化进行更为全面的开发,现将彝族音乐的类型进行分类,从而对彝族音乐的文化艺术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

彝族发展的历史最早出现在汉代古籍中,大约是公元前2世纪。当时的四川安宁河流域居住着十个以上的部落,其中以“邛都”最大,后来到了东汉时期,出现了一个新的部落,叫作“叟”,而以上的邛都、叟等都代表的是现如今的彝族。自古以来,彝族人民能歌善舞的特点就广为流传,彝族音乐中有各种各样的曲调,例如迎客调、爬山调、娶亲调、吃酒调、进门调、哭丧调等,很多曲调中的词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彝族人在当时特定的环境下即兴创作的。一般彝族的音乐分为女调和男调,并且不同地区的音乐会有本地区独特的风格。彝族人在进行唱歌的过程中也会利用乐器,彝族的很多乐器已经使用到了很多现代音乐的演奏中,例如笛、葫芦笙、马布、三弦、月琴、编钟、大扁鼓、巴乌等。彝族的舞蹈也很具有特色,主要有两种类型,就是独舞和集体舞,以集体舞偏多。彝族音乐的节奏感比较强,动作也比较欢快,通常使用月琴、三弦以及笛子进行伴奏。

(一)情歌。

在彝族人民的爱情发展中,情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般有交往意向的男女或者是情侣会通过情歌对唱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对约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商定也是通过互唱情歌达成的。通常情况下,彝族的男女都是选择在田间劳作时、在放牧牲畜或者是在私下相遇时进行情歌对唱,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感觉和情愫。彝族音乐中的情歌也可以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个类型,牵挂之情、倾诉自己对对方的爱恋之情、表达自己的择偶标准、抒发与对方永不分离的情感等,这样的情歌都具有感情直白、语言质朴的特点。一般彝族人们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歌曲有《啊呀马嘎》《古朱合》等,这两首歌可以说是在彝族爱情歌曲中名列前茅。很多表达爱情的歌曲有大致的曲调,但是其中的填词需要由唱歌的男女自由发挥,这样对唱的男女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二)酒歌。

在彝族人们的饮食文化中,酒歌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彝族有谚语“汉家贵茶,彝家贵酒”,“无酒不成席,有酒便是宴”等,这说明了酒文化在彝族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彝族地区的酒歌大多是沿用原始彝族对酒歌,彝族人们在唱歌的过程中进行感情的抒发,具有一定的娱乐性。对彝族的酒歌进行分类,主要由歌颂前人、歌颂历史、欢迎宾客、行酒令、男女订婚期间通过酒歌了解对方家庭等。通常的酒歌由四句五字或者是四句七字,也有一部分酒歌不具有整齐的规则,随情随景,自由歌唱。彝族的酒会在不同的环节都会由有不同的酒歌,一般在酒会正式开始之前可以演唱“迎客歌”,在酒会进行的过程中可以演唱“摆菜歌”,在酒会进行到高潮的环节时可以演唱“敬酒歌”,这样一成体系的演唱,逐渐把酒会的氛围推向高潮。

(三)打猎歌。

由于彝族人民主要居住在高山地区,所以打猎是原始彝族人民生活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打猎歌也就由此而生。打猎歌一般分为平腔形式和高腔形式,高腔形式音域比较广,唱起来慷慨激昂,一般高于十二度音,甚至有高过两个八度音,节奏相对自由。高腔形式也会有不同的调式,有商调式、羽调式、宫调式和徵调式等,这样类型的打猎歌主要出现在男青年在打猎过程中;平调式的音调主要为抒情,曲调悠扬、音乐美妙悦耳,具有比较鲜明的节奏和节拍。平调式的整个音乐过程都处于比较平稳的状态,音域也不会很宽,大约为十度,这样平调式的打猎歌在各个年龄段都会出现,并且具有十分高的传唱度,形式也相对更加丰富。

(四)出嫁歌。

出嫁歌在彝族的婚俗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彝族的出嫁歌具有简明、质朴的特点,山野气息比较浓厚,曲调优美,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受。由于在彝族的婚俗文化中,新郎亲自登门娶亲是不吉利的,一般男方会选择善歌的青年才俊代替新郎求亲,这样女方同意之后,还需要新娘戒食几天,其间女方需要歌唱“出嫁歌”,以此来表示对女方出嫁的认可。在彝族最为流行的一首出嫁歌是《妈妈的女儿》,一般彝族的女孩在十二三岁就会学习这首歌,倘若在出嫁时不会演唱这首歌还会遭到嘲笑。出嫁歌中的主要内容是歌颂父母养儿育女的辛劳,并对新娘的美丽进行夸赞,让新娘在以后的家庭中勤勤恳恳,预祝一对新人今后的生活安安稳稳。其他的很多出嫁歌的歌词也不是既定的,一方面可以沿用他人的演唱,一方面也可以根据当时的情景自由发挥。彝族的嫁女通过演唱出嫁歌,表达自己的内心既喜悦又悲伤的情感,既是对美满爱情和以后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表达对家中父母的难舍难分之情。很多新娘演唱的出嫁歌感情真挚,内容广泛,所以很多出嫁歌的曲调比较拖长,引吭高歌,众人也可在新娘演唱过程中随声附和。

(五)新民歌。

随着彝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的交往原来越密切,彝族人们在生活、政治和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很多歌者在进行歌唱的过程中都会表现出新生活的变化,所以这称之为新民歌。新民歌是在沿用传统彝族民歌的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些与现代音乐有关的音乐元素,这样使得彝族的民歌变得更加丰富,并且在表现形式上也更具有多样化,目前很多彝族音乐也登上了舞台,歌者通过将彝族音乐的某个特点与现代音乐进行结合,将现代音乐中夹杂彝族音乐,使现代音乐更具有特点,并且彝族音乐也在不断发展中得到丰富,现代音乐与彝族音乐的结合,为彝族因素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元素。

彝族音乐文化的由来主要是由于其生活的环境和在这个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民俗活动,这对彝族音乐特点的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彝族音乐特点形成的内部原因主要有彝族的语言、音阶以及彝族的审美意识等等。彝族音乐一方面体现了彝族人民的内心精神世界,也体现了彝族文化与外部文化相结合的结果,这是我国非常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彝族音乐来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者进行钻研,对彝族地区的歌曲特点和色彩进行全面分析,从而为彝族民歌的传承起到促进作用,并且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光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师说的论文篇十四

管乐艺术教育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赏析、演奏和创作,从而达到审美教育的功效,是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大学生的培养和提高,不但可以依靠第一课堂教学来实现,第二课堂的训练和社团活动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一、管乐艺术教育可以拓展团队协作精神。

管乐艺术在表演过程中,不但有个体的单一演奏,还有多人的合奏与重奏。管乐合奏是通过多件乐器间的相互配合来演奏不同的声部,这就需要多人来协作完成。如果没有团队的协作精神,各自为政,那么演奏出的音乐将失去旋律的优美、节奏的统一、音色的和谐,从而失去人们精神的愉悦需求。高校大学生可以通过管乐团队训练活动,通过不同声部的演奏、人与人的共同协作,在完成音乐作品演奏和再创作的同时满足他们对实践操作环节的好奇心和兴趣。管乐艺术教育是一种具有创新性、趣味性、挑战性、思想性的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大学生可以通过管乐的训练、演奏和创作,拓展团队协作精神、提升学习成绩、提高工作效率,同时也使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二、管乐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工作的需要。

国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就审美教育做了大量的工作,出台了大量的文件。管乐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大学生在欣赏、表演和创作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要对作品进行分析,并从中获得相关的人文信息,通过眼睛、耳朵、嘴、手的相互配合使用,使自身的罗辑思维、感性思维得到发展。高校教育不但要重视理性的理论教育,还要重视感性的感情教育。既进行了学科知识传授,又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管乐艺术教育以优秀的音乐作品为载体,使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因素,通过审美实践活动,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素质;通过浅层显性的教育环节,挖掘和开发了对大学生深层隐性的教育;通过素质的拓展训练,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管乐艺术教育在审美教育中具有了一定的优势。相对于钢琴、弦乐等艺术种类来说,管乐的学习周期较短,完全可以从零开始,通过一至两年的学习,就可以掌握一些基础的演奏技能,演奏一些简单的音乐作品。所以在高校中普及管乐艺术,能够使大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功的愉悦和美的体验。

三、管乐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的审美教育直指大学生的心灵、情感,关乎生命状态。目前,社会各界对高校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持有一定的怀疑态度,一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又有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许多普通高校都处在转型期间,育人环境令人担忧。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一种不容乐观的态势,特别是大一学生适应不了与高中截然不同的大学生活,容易产生情绪郁闷低沉、缺失奋斗目标、自控力不足等负面现象。管乐艺术教育不仅是掌握一件乐器的演奏,或是一首乐曲的表演,而是通过学习实践的过程,进行情感体验,通过演奏过程展现自身的良好风貌,体现精神美与行为美,帮助学生在艺术活动中进行审美体验,产生愉快的心情、良好的精神状态,寻找自信心、自尊心,纠正一些不良的的身心行为。

四、管乐艺术教育是高校团学工作的需要。

当前,是“互联网+”的时代,高校大学生都沉浸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人与人的交际变为了人机互动,对现实社会活动缺乏融入感。高校通过组建管乐表演团队,开展演出交流活动,给予了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正确的导向和帮助,帮助大学生逐渐融入社会活动,丰富文化艺术生活,为艺术展示提供舞台,让其成为推动国民艺术教育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综上所述,国家大力开展审美教育、素质拓展教育,其目的就是通过高校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的人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世界观。本文中分析了管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教育拓展的作用,希望高校在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教育中能加强对管乐艺术的关注,使之成为美育的一种重要形式。

参考文献:

[1]何哲弦.高职院校管乐教育对大学生素质拓展的作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3).

[2]林华.音乐审美心理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师说的论文篇十五

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

高山之上,枝杈茂密,绿树成阴,本是永远的无忧无虑,让前人发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得意之语,却忽略了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的道理。

留得青山,人就觉得有了东西可以依靠,而且似乎可以靠得很塌实,有了整坐青山,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忘记

珍惜

,忘记居安思危,只知靠山吃山,却忘记了坐吃山空。

留得青山,我们会习惯了它的巍峨,习惯了它的郁郁葱葱,习惯了它为我们的

生活

带来便利。慢慢的,我们会忽视了潜在的危险。也许,就在不久的一天,一场大火将会席卷整漫山遍野,最后留下荒芜一片。到那时,我们会悔恨当初的`疏忽,会悔恨当初的大意,可一切都随着时间逝去,留下的只有我们的一句最凝练的悔悟:

留得青山在,也怕没柴烧。

师说的论文篇十六

从鲁迅的小说《故乡》《祝福》《伤逝》,郁达夫的《春风沉醉的晚上》,沈从文的《长河》《边城》,到萧红的《呼兰河传》《生死场》等,构成了一幅壮观的“诗性”小说场面。于是,在此背景下,小说的“诗性”问题便成为一个重要论题,研究者纷纷从不同视角来关注和论证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内涵。但是,截至目前,研究者更多的是从文体层面,即从诗的形式特征入手来认识“诗性”小说,他们主要关注小说外在形式特征的诗意与诗化,如语言的诗化、结构的散文化、象征性意境的营造、艺术思维的意念化和抽象化等。认为“诗性”小说就是将诗的某些文体特征吸收、消融到小说的创作中来,将小说用诗和散文的笔法写成,使其具有诗的意境和韵味,体现出小说与诗歌、散文的相互渗透。这种仅停留于文体学层面对小说的“诗性”进行解读,必将使其陷入概念歧义和片面化的误区。

如张箭飞的观点颇具代表性,“诗化小说是现代小说的一种形式,即用诗歌的方式组织叙事,为了最大限度的逼近诗,削弱散文小说叙述结构的统一感和逻辑性,作者需要利用诗歌的特色手段来替换或转化散文性叙事的形式技巧———诸如强调关键词语,有意重复某个意象,富有暗示意义的细节、节奏等”[3]。我们应该认识到,“诗性”这一概念从外在形式到内在深度都具有丰富的内涵,涉及到了文学、美学、哲学、宗教等各方面内容。它“并不取决于华丽的语言,韵律的整饬层面,而诗主要体现在其反应生命的‘内在深度’方面,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及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寻”[4]。

因此,在当前对小说的“诗性”问题研究时,不能仅仅从“诗性”小说与传统小说的文本表层的外部特征进行区别与论证,而忽视对“诗性”内涵多元意义的解读,忽视对“诗性”小说的文学“主体性”精神的关照,将“诗性”内涵的两个层面分开解读,使各定义间相对独立或隔绝,特别是停留在文体形式层面只关注诗歌形式对文学的渗透,而忽略“诗性”本体论层面对人性、人生的探索。这最终会限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从而导致“诗性”概念的泛化和误读。

在文体学层面,“诗性”小说即对小说风格的诗化处理,指的是一篇小说作为完整的艺术世界所具有的诗的意境和情致。它与传统小说在语言的运用、结构的设置、叙述的方式及人物形象的刻画等方面有着不同的追求目标和审美特征。在语言上,与传统小说相比,“诗性”小说作家将语言的诗化放在首要位置,语言具有明显的本位地位,语言的风格构成“诗性”小说风格的基础。其语言追求清新明丽,隽永含蓄及精炼自然,节奏感强,富有内在韵律,而且能构成抒情意象,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和音乐美。语言的“诗化”是“诗性”小说的最基本特征。在结构形态上,与传统小说相比,“诗性”小说不再讲究叙事的连贯性,情节的集中紧凑等特点,而采用了诗化、散文化的情调、情绪结构形态,不再讲究故事情节的完整性和严谨性,而是通过创造零碎的场景和强烈的主观抒情来淡化叙事情节,使小说结构趋于散文化,作者往往将“一种主情主义的美学意识带进小说当中”,以深层的内在意蕴将生活的片段、简单的故事情节以及复杂的情感思绪贯穿起来,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体现出“诗性”小说形散而神不散之美。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诗性”小说不同于传统小说,它非常注重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在人物的肖像描写上往往不求精细,而是简单勾勒,甚至模糊不明。在人物的语言上也往往不求个性化,人物对话很少,甚至没有对话,却很重视对人物心理进行细致入微,感人至深的刻画。在叙事方式上,传统小说本来以叙述故事、刻画人物为中心,而“诗性”小说却以意境的创造为中心。丰富深厚的象征意蕴是“诗性”小说的又一突出特征。人物、事件、环境不过是用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寄托作者的某种心情。这样人、情、景相互交融,构成诗的意境。从而与一般抒情小说区别开来。

在文学本体论层面,“诗性”是人性深层对人生本源性的追寻和共通性向往,是诗人在“失落于历史之中,通过语言中介去寻访表现诗意、信仰、爱、追求人生皈依等本体性问题,从而诗化人生”[5]。中国“诗性”小说是在五四时期“人的主体性精神觉醒”的历史语境中产生的,是对传统小说中“人的意识”的整体性缺失的补合。“五四”时期张扬“人性”、“人道主义精神”,使“为人生”的自觉、积极的诗性意义,成为小说的基本主题,使文学对传统形态下人性集体无意识进行自觉诉求。它实质上是潜伏在人意识深处的种种生命本能凭借着一种新的言说方式获得升华,从而完成人性的解放,其本质在于作家对理想人生方案的寄予和表达。

综上所述,对于“诗性”这样一个具有丰瞻性的概念,我们不仅要从语言的诗化、节奏的整饬等文体层面去界定,更要从其反映生命的“内在精神”方面,对人的存在、人类的命运及生命意义的追问与探询等本体论层面去诠释。本文提出这一问题也就是意图引入一种较为全面、深刻的理解思路,突破对“诗性”小说概念化、形式化的研究,沟通现当代小说的形式研究与人文研究,以此深入地解释张承志作品艺术魅力常在的原因。这也有助于深化、提升“诗性”问题研究的对象,进而恢复“诗性”内涵的欲望、宗教、存在等意义。

在小说中采用诗歌的语言表现和散文的结构模式,用具有丰厚象征意蕴的意象营造一种象外之象、味外之旨的象征性场景,把浓烈的情感融入小说的叙事中,对生活中的人、事、物做诗化处理,从而使其小说成为“诗性”小说。他的小说作品,几乎都是激荡着生命热情、蕴意深刻的诗篇。可以说,“诗性”小说不仅是他的一种创作追求,更是一种强烈的内心情感倾诉的需要。小说所蕴含的,是全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喷发出来的、充满牺牲精神的崇高诗情。对张承志小说的“诗性”研究,早在其作品刚刚发表的80年代就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兴趣与追求。一直以来,评论界也有着较为持续而热情的关注。但是,截至目前,笔者发现,对张承志“诗性”小说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文体层面,更多的是将其作为“小说体诗”来研读和分析,而没有从小说“诗性”的内在精神、生命强力等文学本体论层面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探析,没有用一种整合的思路从文体学、文学本体论两个层面相结合来研究张承志小说的“诗性”特征及其内涵。因此,本文将从张承志小说的“诗性”外在表现特征及其对生命与人生的探寻两个层面入手,坚持从形式向内在深度掘进,全面探究和认识他的小说创作的“诗性内涵与价值意义。”

张承志的小说是“诗”的。他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追求,“叙述语言连同整篇小说的发想、结构,应该是一个美的叙述。小说应当是一首音乐,小说应当是一幅画,小说应当是一首诗,而且全部感受、目的、结构、音乐和图画,全部诗都要依仗语言的叙述来表达和表现,所以小说首先应当是一篇真正的美文。”[7]他的“诗性”小说作为小说与诗相结合的产物,在文体上打破了小说最基本的规范,呈现出一般小说所没有的诗的外在特征。其在文体层面的诗性表述体现在诗的语言、诗的结构、诗的色彩三个方面。

1.诗的语言。

对“诗性”小说来说,语言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意义,所履行的不仅是媒介的功能,它的某种审美的有序构成本身就是一种特定内容的揭示。对于“诗性”小说,我们首先从其语言中就能感受到诗的韵味。语言的诗化,正是“诗性”小说突出的文体特征。张承志对小说的语言高度重视,“我是一名从未向潮流投降的作家,我是一名至多两年就超越一次自己的文字作家。我是一名无法克制自己渴求创造的血性的作家。我用十年功夫磨练了自己的文字语言。”[8]由于特殊的人生阅历,张承志有幸领触了皇城根文化、北方游牧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等亚文化的恩泽,也由此而形成了他艺术创作中独特的诗的语言风格。在张承志的“诗性”小说中,小说的语言不仅是载体、是形式,而且是内容、是本体。这种语言是经作者创作过的新鲜的、有活力的、有表现力的语言,而且富有丰厚的底蕴与深味。在张承志的小说中,语言节奏时而短促紧迫,时而舒缓绵长,富有内在韵律;句式上长短相错、灵活多变;标点符号时有时无,这些都成为人物内心世界的律动和情感起伏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如《危险的生命》中的一段景物描写:“笔直下滑的黑黑斜坡上,生着一颗颗垂直的树。叶子枯黄,沐着阳光,美丽的如黄金薄片。如厉鬼肩上的花一般,那金箔般的叶子给了我如镂如刻的印象。在漆黑而滑向无底深渊的斜壁上,这种美丽的金黄真不可思议;我不断的联想到生命的危险”[9]。

这几个整齐匀称的排比句,将主人公瞬间涌上心头种种复杂而强烈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增强了节奏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激荡读者的心灵。由此可见,张承志“诗性”小说的语言,语句的长短、语速的徐疾随着情感的起伏跌宕而变化,长句舒缓,短句急促,长短有致,快慢徐疾交错变化,外在的语言节奏与主人公的情感的跌宕起伏相辅相成,使张承志的小说具有了独特的韵律感,给人以美的享受。

2.诗的结构。

综观张承志的“诗性”小说不难发现,作者非常习惯于以诗的结构模式来构思小说。他的“诗性”小说打破了小说的传统模式,不再追求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连续性、完整性与严谨性,不再囿于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而是采用了以大笔描绘客观世界与充分抒发主观情思相融合的符合传统民族审美趣味的主体构思。作者倾向走向内心、走向情感、走向主观的体悟,有感而发,而不是纯客观的叙述再现。以深层的内在意蕴将生活的片断、简单的故事情节以及复杂的情感思绪连缀贯串起来,呈现出开放性、多元性,体现出形散而神聚之美。在张承志的“诗性”小说创作中,首先,他摒弃了传统小说以故事矛盾冲突进行结构的单一模式,也摒弃了以意识流动来结构小说的极端的情节结构,而是借鉴诗歌“随物宛转,与心徘徊”的情绪流动的结构方式来组织心绪;通过人物内心世界发展的轨迹及情绪流动来组织结构,从而凸现出诗的抒情结构。比如:《黑骏马》的构架是白音宝力格与索米娅的爱情情感及索米娅艰难生活的命运。小说并没有对他们爱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做全面、详细的叙述与交待,作者只是用白音宝力格回忆的形式,作了粗线条的陈述,人物的外部特征和客观情境的描写也是粗疏的,但却把浓墨倾泼在主人公白音宝力格的内心感触上,重点刻画他在带着“缺憾、歉疚和内心创痛”重返草原,寻找他从前失掉的东西时,所留恋、所遗憾、所悔恨的沉重心理,更多把笔力投向人物的精神世界上。

小说中在“我”骑黑骏马返回草原的随想中,简单的故事情节被古老的草原牧歌《黑骏马》的曲律所分化和演进。主人公白音宝力格那反复不断的内心思索和反省,使小说从头至尾布满了种种的感触、思绪和联想,造成情绪的流动,形成情感的节奏。它们不仅充分揭示出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人物有血有肉、有灵有情地站立在我们面前,而且加深了作品质的深度,扩大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其次,张承志的小说,大多选择了一个简单的线索与结构,但这种情节简单性的缺陷往往被诗的内在激情所弥补。事件的过程和情节往往被“诗化”掉了,但结构的开放之中仍然有紧凑感,放任之中仍然有内在的统一感。这种结构的统一感来自于弥漫整个作品的诗意。这使得作品不致成为一些随机片断的随意堆砌。如《北方的河》的简单故事是我为了报考研究生及立志考察北方河流的志愿。这种简单的情节,如果不以诗的激情和思想激情去充实,有可能就是一种空洞的结构。但张承志却在这种简单的构架中容纳了十分复杂的生命内涵,从而使艺术作品充满着一种内在的张力。总之,张承志在创作中自觉追求小说的诗化结构,不再以完整的故事来架构框架。没有死板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明显的斧凿痕迹和故作惊人的悬念气氛。真正网络作品结构的,是作家的内心世界和特定激情在作品中的再现。

正如王蒙在评价张承志的《绿夜》时说“:没有开头,没有结尾,没有对任何人物和事件的来龙去脉的交代,没有静止的对于风景、环境、肖像、表情、服饰、道具的描写,不造成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境的逼真感,不借助传统的那些久经考验、深入人心、约定俗成的办法:诸如性格的鲜明性、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戏剧性,结构的完整、悬念的造成、道德教训的严正……摆在你面前的,是真正的无始无终的思考悄绪的水流,抽刀也断不开的难解难分的水流。”[12]王蒙的这一评价不仅对《绿夜》,对张承志的其他小说也是比较贴切的。

3.诗的色彩。

张承志“诗性”小说中的色彩,是张承志对生命与人生的理解与显现,也是他特殊的情感体验在文学世界中的激情投射。对色彩的追求与迷恋,极大地增强了他小说的阅读美感。无论是读他的《北方的河》《黑骏马》《绿夜》,还是读《金草地》《心灵史》,我们都能在作者如歌如诉的描述中看到他向我们描绘的发射出强烈光彩的金黄的山川、一望无际的绿色的大草原、火红的太阳、高远蔚蓝的天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悲壮、雄浑的力量。

比如在《黑骏马》中有一段描写:“……极远极远的、大概在几万里以外的、草原以东的大海边儿吧,耀眼的地平线上,有半轮鲜红欲滴的、不安地颤动的太阳露了出来。从我们头顶上方一直延伸东去的那块遮瞒长空的蓝黑色云层,在那儿被火红的朝阳烧毁了边缘。熊熊燃烧的,那红艳醉人的一道霞火,正在坦荡无垠的大地尽头蔓延和跳跃,势不可挡地在那遥远的东方截断了草原漫长的夜。”[13]这段景物描写,使人不禁联想到那波澜壮阔的草原静置于广袤无垠的天幕下的太阳雄壮与凝重。红、蓝、黑三种色彩的交相辉映,给人的视觉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除了视觉的享受,你还能感受到一种博大的情怀,它能带给你一个宽广的视野。在这样的地方呆上一阵,你更会觉得自然的伟大,人类的渺小。像这样美的画面在张承志的作品里还可以找到很多处。张承志对色彩的理解,也许是受到了梵高的影响。张承志在许多作品中都流露出了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崇敬和热爱。他作品中的色彩多少承袭了他的艺术风格。“梵高则让他懂得了线条与光泽的价值”[14]。

尤其是梵高的“我不是尽力想精确地复制眼前的东西,所以我可以更为武断地运用色彩,这是为了强有力地表现我自己”[15],这种色彩观念对张承志的影响更大。不是“精确的复制”,而是“为了强有力地表现”自己,这种表现就是作家内在的感受和一种包含个人底蕴的精神活动。在张承志的作品一次次浓墨重彩的描绘中,我们看到他醉心于对七色光彩的追求,善于依据各种色彩的象征意义所伴生的情感特征来选择和描绘景物,使之与人物的心境相契合。

从文学本体论来看,张承志的“诗性”小说是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宗教追寻精神的激情表达,其作品通体激荡着高亢的生命旋律和生命意志,表现了人类追求精神家园的执着以及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孜孜以求,同时又对病态悲观的生命形态进行积极的反驳。与此同时,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宗教追寻的“诗性”素质,使张承志的“诗性”小说充满了奇特的艺术魅力。

1.崇高的生命意识。张承志的小说创作,几乎都是激荡着生命热情的、内蕴深刻的诗篇。他在作品中探讨生命的价值,寻找人生的'意义,讴歌青春的理想,讲述民族历史的重荷、苦难人生的轨迹、青春的启蒙、爱情的呼唤、男性的粗犷与深沉、女性的温柔与母爱的伟大、社会人性的复杂及其光明的前途。他的“诗性”小说作品,是一部关于人生与人性的富有生命激情的奏鸣曲。比如在《北方的河》这部小说中,作者以第三人称独特的笔触展开叙述,展示了一位在波澜壮阔、气势磅礴的大河哺育和娇惯下长大的青年主人公“他”对河流的热爱以及在“河流”中破风斩浪、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主人公“他”作为一个充满着青春活力和英雄气概的人物,在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中,仍然有着一颗不向命运屈服的赤子之心,他拼命地追回被历史耽误而流逝的青春,以英雄的气概和热情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未来。朝着理想之路勇敢前进,成为“他”生活准则和生命的全部意义。河流的粗犷博大,养成了他自信、坚韧、不安分的性格。早在青春年少之时,他就无所畏惧地轻松横渡了黄河,并且把跟着的一位陕北老乡狠狠地甩在后面。当他青春流逝,再次面对黄河的时候,又不顾年轻女摄影记者的劝阻,再次畅游了这条正汹涌着大浪的喧嚣大河。虽然此时肉体背叛他开始衰老,但青春的理想依然存在。在专业方向的选择上,也显示出了他的执拗与自信。他本来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等生,本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但是,不听从众人的劝告,执意要考人文地理学研究生,而一旦主意已定,便不顾一切地着手准备。他下决心运用书本上的知识和实地调查的第一手资料,去“轰炸”那张考卷,让导师对他刮目相看。他也曾遇到许多困难和障碍:没有钱去黑龙江考察,母亲病重住院,手臂疼痛难忍,报名遇到了麻烦,准考证没有着落……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他向既定的目标冲刺。他那种志在必得的自信和燃烧着的不可遏止的激情,使读者无不受到强烈的感染,而且深信他一定可以实现他的奋斗目标。这个永不放弃与生命搏斗的好汉子,他的身上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随时决心与命运“斗一场”。他相信青春,期待青春。他认为只要是青春就会是美丽的。他要奔跑着生活,以此来追回过去浪费掉了的宝贵青春,他的身体是累的,可是心里却是自由的、轻松的,充满了希望。由此,我们看到,这个被北方的河把勇敢和深沉、粗野和温柔、传统和文明灌注到血液中的年轻人,已经显示出了坚强的奋击者的性格,“他”从这些奔流不息、永不衰竭的河流中领悟到生命和青春的启示,“他”与辽阔苍茫、粗犷坦荡、深邃博大的北方大河精神容二为一。在这里,北方地貌河流无不成为人的生命激情的具象表现,成为整个民族精神的象征。

2.宗教追寻的“诗性”素质。张承志是一个有着虔诚信仰的作家。宗教信仰始终贯穿在他为文为人之中。这成为作家创作的“诗性”精神积淀。作为一个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教徒,信仰已深深根植于其灵魂深处而无法回避。但要真正理解张承志的宗教,哲合忍耶却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他的宗教更多的则应是一种带有终极意味和具有超越性、普泛性的精神超越与价值意义,它贯穿于作家文章之中,形成一种无形且无边的诗意。张承志对宗教的追寻源于他对都市现实生活的清醒认识与反抗。“周围的时代变了,20岁的人没有青春,30岁便成熟为买办。人人姜缩成一具衣架,笑是假笑,只为钱哭。十面理伏中的我在他们看来是一只动物园里的猴,我在嘶讯时,他们打呵欠。”[16]美好的价值追求与现世的虚伪混浊,使得张承志变得愤怒和焦灼,为了寻找理想的人格模式,追寻纯真的人性,为了重建想象的净土和追寻“清洁的精神”,他选择了抛弃与流浪,抛弃那种世俗的龌龊的生活,在流浪中寻找自己“洁净”的精神世界。这种追求是对生命的强调和重新阐释:只有守卫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才能消除今日主体认同的危机感,获得完整的生命感受。

理想主义的张承志在流浪中苦苦追寻着理想的净土,找寻精神的依托,于是他的三大小说系列,即草原小说系列、北方小说系列和回民小说系列告诉我们:在那无际无涯的草原,在那贫瘠穷苦的黄土高坡,那村庄的古老和农民的淳朴,绿色的原野和金色的牧场,这里是心灵的憩园、清洁精神的栖息地。他的《绿夜》《黑骏马》等草原小说,悲壮而感伤。这些小说带有苦难的幸福观,充满宗教的意味。额吉的博爱精神和宿命地对待人生苦难的态度,很接近佛教和基督教的观点,《金牧场》中的男性主人公对待人生积极进取、“九死不悔”的“朝圣精神”,又是和儒家文化吻合的。这时张承志还没有某一个明确的宗教信仰,宗教情感是基于个人现实阅历自然形成的,又由于张承志虽然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但在汉文化环境中生长,所以这个时候他的宗教是复杂而丰富的,混杂了不同文化的因素。从《北方的河》开始,他的小说出现了一个父亲形象。他称黄河是“父亲河”,以一种非常复杂的心情表现对父亲的感情,这种中国标准的祖先崇拜是最普遍的宗教主题之一。

但是,真正让张承志似乎找到了自己宗教追寻的终点,则是他的母族信仰。他高扬起生命意识,彻底的皈依宗教,当世人在的舞场和饭厅堕落和颓废时,张承志却选择远离都市灯红酒绿,远离世俗人群,走向了悲凉的哲合忍耶,在那里他看到了生命的坚韧,感受到了信仰的震撼。《黄泥小屋》中的苏尕三,17岁出门,背井离乡,千里迢迢地漂泊迁徙,下死力气,日复一日的挥锄舞镰,就是为了一个“黄泥小屋”的念想,这黄泥小屋那么神秘,那么令人悠然神往。

在这里,张承志用一个实体的黄泥小屋象征着一个抽象的念想,一种对净土的憧憬,一种对精神的渴望。在第八次从大西北回来之后,他凝结了全部心血写出了自己文学顶峰的作品《心灵史》。《心灵史》则用文学与宗教联姻的方式,通过对回族哲合忍耶教派发展历史全景式的描述,再一次集中反映了回回民族灵魂不灭的历史。作品通过对宗教神秘主义的描绘,去揭示超乎一般宗教意义上的更深层的内容,心灵魅力,提高人们参与拔河运动的意识。通过各种渠道去宣传拔河项目,或通过重大节日去拓展拔河运动,使之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方式之一,通过组织拔河赛事为主要手段,可带动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体育设施、器材如拔河用的麻绳、拔河鞋等各种各样体育产品消费活动的发展,带动拔河相关产业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本文作者:苏茜、马斌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师说的论文篇十七

笔者大体上按照时代先后介绍包括600~700万年前的原初人和撒海尔人的最早期的人类、地猿、南方古猿、扁脸肯尼亚人、能人、鲁道夫人、格鲁吉亚的化石人、东南亚的`直立人、魁人和弗洛勒斯人、欧洲的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非洲的匠人、罗德西亚人.接着介绍中国的直立人(俗称猿人)的主要特征,并对中国其他人类化石作了简略的介绍.其后用具体资料说明人类进化早期身材逐渐增高,这种趋势停止于大约180万年,人类的脑量则一直存在着增大的趋势,后期增速更快.笔者还简单叙述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最后介绍关于现代人起源的争论,特别是从人类化石的形态,古文化遗物,古气候环境等方面的资料对中国现代人起源进行了讨论.

作者:吴新智wuxin-zhi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100044刊名:自然杂志isticpku英文刊名:chinesejournalofnature年,卷(期):32(2)分类号:q1关键词:人类进化身高发展趋势脑量发展趋势现代人起源

师说的论文篇十八

大学里的体育课可谓是五花八门,想要刺激的可以去参加定向越野,想要安安静静做一个美男(女)子的可以去打太极,追求优雅的可以打高尔夫,喜欢接地气的可以练五禽戏……除了课程内容精彩丰富,有些课程规定也是你没见过的,比如不会游泳不能毕业……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学长们的经验之谈吧!

l学长(广西师范大学):“定位,狂奔,披荆斩棘,风里来雨里去,只为在荒草中找到目标,然后打卡,再找,归队……不脱层皮你都不好意思说上过一节定向越野课。最恐怖的一次是老师把场地设在某偏远的郊外,荒草丛生,那里有一片坟场,然后我拿到的地图上有一个目标就定位在某座坟墓前面的草堆里,看官们自己脑补我打卡时的心理阴影面积吧……”

c学长(蚌埠学院):“我至今也不太懂为何大二上学期我选修了这门体育课,每每看到操场上练散打、学剑术、打排球的同学的身影,我的内心是羡慕的,他们是那样的酷炫、自由、帅气,而我只能撅着屁股模仿五种动物的动作……想到这里我的内心是崩溃的`。”

m学长(郑州大学):“风里雨里,太极等你。对于肢体不协调的人来说,打太极真是太痛苦了……”

有一名女大学生为了帮助同学记住太极拳动作,应对体育课考试,做了一套“武林秘籍”,引来各路“江湖高手”围观,看过的同学纷纷表示“武艺大增”!

清华大学2017年全校教职工大会上传出消息,从2017级本科新生开始,游泳将与毕业绑定。新生入学后将进行游泳测试,不会游泳的学生必修游泳课,通过者才能获得毕业证。

看看此消息发布后各路人馬的热议:

p学长:“首先,你得考进清华……”

l学长:“等学校有了游泳池再说吧……”

n学长:“对于一个从大一到大三都学不会游泳的人来说,简直……”

j学长:“昨天吃饭,说到大学体育课,我说我校尽是些篮球排球太极剑术啦啦操,深大毕业的少年说,‘什么鬼?我们都是必修高尔夫。然后,今天少年带我们夜游深大后,我们纷纷表示——妈妈,再给我一次高考的机会吧!”

z学长:“时代进步了。”

m学长:“幸福来得太突然……”

师说的论文篇十九

:开展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活动,应该更好地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把握好人才培养定位,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本文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对该学科人才培养定位进行了探讨,以期达到提升人才培养成效的目的。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其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为社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满足社会和企业的用人需要。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需要对才人的培养作出科学的定位,这样才能明确人才培养需求,更好地让人才教育工作的价值得到体现,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的问题,比如:职位不匹配,就业面过窄等。因此,为了有效解决当前的人才培养问题,人们要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做好人才培养的定位工作。

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下,大众化教育已经成了主要的人才教育理念,不同领域学科专业人才数量大幅度提升,但是高端人才的数量和比例依然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尤其是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继续进行深造和参与学术研究的学生数量很少,整体比例基本维持在千分之几的层面上,绝大多数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都是从事企业和事业单位的文字类工作。所以,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教学活动过程中,人们应该要对学科设置状态进行明确,并且对社会用人需求进行充分的探究,在具体课程设置上,既考虑语言文化方面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的用人需求,增加更多应用型文学的内容。但是应用型汉语言文学本身的专业基础与其他理科专业和科研项目学科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在具体学科领域和专业设置方面,当前集中于“广义文学”和“狭义文学”两种学科设置特点,对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来说,以往教学活动更多地关注艺术化的“狭义文学”特征,而对实际社会生产方面的文字需求没有进行更加全方位的应对和考量。

第一,品德素养定位。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要对学生自身的品行、道德、素养进行准确的定位,确保人才本身需要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事业观,这样才能确保人才可以在自身岗位工作中,踏踏实实地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具备文明诚信、爱岗敬业、团结奋进的良好品质和较强的责任感。对于人才教育培养来说,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修养,可以让自身不断地反思和内审,让人才自身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意识得到不断的发展。“一方面具有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理解(知识层面),另一方面深受古典与现代人文精神的熏陶,能够在坚持个人的独立、自由中以天下为己任,担当国家、民族、社会以至整个人类的命运(精神层面)”。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让学生能传承良好的文化精神,具备良好的人文品性,真正地站在社会文化的前沿,为中国社会精神文明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新时代的新知识分子。第二,知识定位。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人才来说,其本身需要对于汉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具有较高的掌握水平,同时具备开拓的视野和扎实的写作功底。在专业办学的过程中,应对本专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地跟踪,让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基础。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主要集中在文字工作领域,只有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更好地应对实际社会岗位上的诸多需求。学校要科学地对自身的专业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融入更加科学的教育理念,切实地打造一套更加完善的理论知识教学体系。第三,能力培养定位。对于新时期的人才来说,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人才所必备的能力,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更是如此。在人才培养中,只有明确能力培养需求,才能不断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思考能力和质疑能力,对汉语学科的前沿问题有着浓厚的探索兴趣和探究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可以对于不同领域的写作技能方法进行掌握,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和语言文字材料加工的能力。同时,人才也需要具有足够的沟通能力,可以在日常工作中胜任各类工作的需求。以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能力培养定位为基础,人们需要对于实践教学活动进行更好的创新,融入对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全面目标。例如,在专业技能训练和具体实践活动中,通过展开与岗位结合紧密的实训活动,让学生自身实践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在学生进行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对学生信息获取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进行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技能比赛、专业技能认证,提升学生整体的综合素质。

总而言之,由于当前对于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学科特征了解不够深入,人才培养定位工作开展不够准确,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要想切实地落实好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人们必须要对学科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找准切入点,提升办学体系的科学性。

师说的论文篇二十

通过对沈从文小说理论文字进行综合、系统的阅读和研究,我们发现他的小说理论以“人”为中心,并由此辐射到“人性”、“生命”、“神性”、“自然”、“民族”、时代乃至整个宇宙的方方面面,他在创作中坚持独立的人格,以及对“诗性”的追求,对生活“深度”的倾心,对小说“真善美”的永恒守护,其小说理论不仅融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还吸收了现代主义,这些特点与经验永远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因此可见,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对于繁荣二十一世纪小说理论无疑将具有珍贵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是对传统小说理论的突破,成就了现代小说理论的辉煌。

传统观念是轻视小说的,认为小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在读书人心目中,只有诗、文、词才是正经的“文学艺术”。虽然经过梁启超等人的“小说界革命”,提高了小说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地位,但小说在文学上的正宗地位,并没有得以肯定。直到“五四”文学革命倡导时期,小说的文学正宗地位才得以确立。“五四”时期,沈从文和胡适一样,都是将小说视为文学的正宗的,不仅在理论上予以重视,而且用自己的创作来确立小说的文学的正宗地位。他后来在《我怎么就写起小说来》一文中说:“动摇旧社会,建立新制度,做个‘抒情诗人’似不如做个写实小说作家工作扎实而具体。因为后者所表现的,不仅情感或观念,将是一系列生动活泼的事件,是一些能够使多数人在另外一时一地,更容易领会共鸣的事件。”[1]这是沈从文创作小说的出发点。在变幻莫测的小说理论世界,沈从文自始至终都认为艺术应该为人生、应该拥抱人生的宗旨。与当时文坛领军人物鲁迅重视用小说来改造国民精神不同的是,沈从文企图通过对人性的表达和对“生命神性”的探求,来获得“生命的明悟”,以缓解现实的痛苦,从而达到社会重造与生命重造的目的。更值得一提的`是,沈从文把“人性表达”看得超越于时代,却不脱离现实生活,避开阶级、政治、商业角度单纯刻画人性,这成为沈从文小说人性观的独特之处。

沈从文是个有鲜明创作个性和独特风格的作家,他在小说创作上勤于学习,勇于探索,从不墨守成规。在传统小说理论的基础上,他创造性地发展了抒情小说这一体式,创造了诗意的抒情小说文体,或诗化抒情小说体。他实际上是把诗和散文引进小说之中,打破了三者的界限,从而也就扩大了小说的表现领域及其审美的功能。他还表示,“将文学限于一种定型格式中,使一般人以为必如此如彼,才叫做小说,叫做散文,叫做诗歌”,这样的习惯观念会束缚住“自己一支笔,无从使用,更使一般人望而却步,不敢用笔,即用笔,写出来和习惯不大相合,也不成功!”短篇创作应当是“揉小说故事散文游记而为一”,“自成一个新的型式”。[2]沈从文是诗化小说的代表作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废名开创的诗化小说的传统,并在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达到大成。沈从文的小说风格直接影响了他的学生汪曾祺,而汪曾祺的小说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后来的张承志的小说创作。从废名始,这些作家的作品显示了诗化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发展进程。

米兰·昆德拉说:“小说家存在的意义不是对既成现实作出准确的临摹,而是必须对存在作出判断和思考。”他提出了“情绪的体操”与“抽象的抒情”的创作方法,这体现出的是一种生存的焦虑,是作家对我们现实生活处境的深刻洞察,是对生命的诗性关照。

二、沈从文的小说理论大大推进了小说理论的现代化进程。

沈从文的小说理论既借鉴西方现代小说理论的某些观念和观点,又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开拓,沈从文虽然没有正式进入大学学过西方文学理论,但从事教学和编辑工作的大量经验和超凡的艺术感悟力,已使他的理论触及到了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和浪漫主义小说的某些实质问题,这集中的体现在他声称所受契诃夫和屠格涅夫等作家作品的影响,但他从不拘泥于前人的认识和成果,而是“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6]却又依据自己的文化个性和审美趣味,取其精华,然后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契诃夫和屠格涅夫两位作家对社会最底层人民的关注与同情,对沈从文的理念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人物塑造上,沈从文主张“表现社会下层人们的生存状态”,要求小说积极反映社会下层现实,关注普通人的命运,这无疑代表了某种现代意识的觉醒,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提倡的通俗、平易的“国民文学”、“写实文学”及“社会文学”等观念的先声。屠格涅夫“把人和景物相错综在一起”的叙事方法对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文学创作产生影响,不过沈从文在此基础上作了更深的探索和发掘,从而形成其独特的浪漫理论。他自称是20世纪“最后一个浪漫派”,这种浪漫不同于西方浪漫主义对现实极端不满,在藐视中自觉地疏离现实,而他的小说不仅表现了一种田园牧歌情调,或呈现出诗意的风格,更是充满忧伤和艰辛的人生图景。另一方面,西方浪漫主义秉承希伯来文化的神秘、怪诞传统,拒绝理性、平凡,强调“真正的诗所唯一承认的东西,是令人惊叹的东西,不可思议的东西,神秘的东西。”[7]而沈从文所向往和一心希望建造的是一座供奉“人性”的希腊小庙,这种与“人性”关联的其人其事其情并不荒诞也不神秘,都真真切切地来自现实生活,给人们一种亲切感。

三、对中国整个乡土小说创作、小说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

从当代小说理论的视野来看,沈从文小说理论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不对中国整个乡土小说创作、小说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沈从文在小说题材上主张“乡土生活与民族精神”的结合,着重表现中国乡村恬静和谐的生活与淳朴率真的人性,既反映出东方文化的博大、淡远与时代的空灵和浪漫,又具有历史的悲剧和文化的反思,从而扩展了鲁迅以来乡土小说追求“乡土批判”的内涵。他主张的“乡土”一方面要表现当时乡土小说的一些共同特征,如乡民的生存状态、民情风俗、乡愁情绪等等;另一方面,又要通过对湘西民众生存与异域情调的描述,倾尽全力地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是从来就有的,生生不息的,它融化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变成了一种人的道德、信念、人情、人性,或者说是一种无所不在的“地域文化”,这种“地域文化”是边城独有的。在风俗画中蕴含丰富的文化,就使这风俗画显得余味无穷,也使沈从文的“乡土”观念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作家的作品,从而形成了沈从文独特的现实视象。这对后来的许多作家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韩少功、贾平凹为代表的寻根作家都“企图利用神话、传说、梦幻以及风俗为小说的架构,建立一种自己的理想观念、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观念和文化观念”。这种风格的营造不难看出沈从文界定的小说即“人事现象和梦的现象”的混合影子。

沈从文对当代乡土小说艺术的突出贡献,还在于他善于运用非常个性化的方言、土语,精心建造一个神秘莫测的美好的湘西世界,在小说的抒情诗手法和田园诗风格等方面取得了自己独特的成就。他对乡村现实的想象没有流于一般的革命模式,更富有抒情诗意味的地域小说比起吴祖缃、张天翼、沙汀和艾芜等人更具政治教化意义的现实主义作品,给后来年轻一代作家带来了特别大的鼓舞。此后的很多作家诸如萧红等就受他抒情诗手法的影响,其小说中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内涵也在以后的文学创作尤其在建国后的寻根文学中得以继承。金介甫曾在《羊城的晚报》的访谈录中指出,沈从文对世界华文文学的影响很大,包括台湾在内,新时期的年轻作家,像何立伟、古华、韩少功、孙建中、贾平凹、阿城,还有他40年代的学生汪曾祺,直接继承了他的田园牧歌风格。另外,寻根文学在审美上突出“善”和“美”,具有一种浪漫主义的精神内核,其对文化功利性和文学艺术性的自觉追求表现出浪漫主义的风格,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种审美特征受到了沈从文小说理论和创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12卷)[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414.

[2]钱理群编.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理论资料(第4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457.

[3](捷克)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m].北京:三联书店,1992.158.

[4]沈从文.沈从文小说[m].浙江:浙江文艺出版社,.

[5](美)金介甫.沈从文笔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虞建华,邵华强译)[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6]沈从文.从文自传[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7]刘小枫.诗化哲学[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30.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34586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