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研究方法(五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1 09:36:50
纪录片研究方法(五篇)
时间:2023-01-11 09:36:50     小编:zd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纪录片研究方法篇一

老师说,要分析一部纪录片要先看清楚他是一部真实电影还是直接电影

 我认为《海洋》可以算是真实电影,理由如下

1.《海洋》前半部分意识形态不强,似乎是一部直接电影;但是最后十分钟加入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得前半部分完全成为最后十分钟的铺垫,整体大逆转成为一部观点鲜明的具有故事片特质的真实电影。

2.摄影机是和被摄体有互动的,有肢体上的访谈的;《海洋》使用了大量的先进摄影机和摄影设备,以达到各种刁钻的摄影角度要求,有些镜头就仿佛是摄影机和鲸鱼在大海中翩翩起舞,可以理解为摄影机参与进入影片,虽然没有语言,但是形成了一种肢体上的访问,个人认为这是直接电影的表象,但却是真实电影的形式。

3.《海洋》使用了大量的故事片叙事手法,将割裂的场景和镜头连在一起,而不是直接电影那样按照被摄体本身的进程发展。虽然《海洋》制作团队难以干预各种海洋生物的行为,亦未干涉大海的发展进程,在解说和音乐的使用上也非常谨慎,这是直接电影的特征;但是通过强势的视听语言和剪辑手法,打乱了大海的逻辑,而影片结构也是精心安排,全然没有了即发的特性,真实电影的人工痕迹非常明显。4.最明显的就是该片有演员参与表演,还制作了仿真模型代替难以拍摄的物体,如机械控制的鲨鱼代替被捕捉的而砍去鳍沉入海底的鲨鱼。这都有违直接电影的原则。

5.总体看来《海洋》这部纪录片,虽然有很多直接电影的元素,但是更多偏向于真实电影。

我将先选择1:03:40-1:04:00的这一个镜头来分析画面

这是一个在空中的运动镜头,起幅是一个远景,在广阔平静的湖面上,纵深是连绵的远山被云层覆盖,画面中央有两条座头鲸的尾巴露出水面,仿佛在旋转着舞蹈;随着镜头前移,镜头向下扣,直到湖水充满屏幕,两条尾巴已经到了水下,水面打着转,形成一个浅浅的漩涡;落幅水面平静,但是漩涡中心水流翻涌,同时配着座头鲸的鸣叫,让人感觉水下将要发生什么事情

这个镜头前五个镜头开始起悠扬的笛子音乐,配着平静的水面;到这个镜头音乐止,座头鲸的鸣叫从远到近;

紧接着下一个镜头是一大群座头鲸冲出水面。

据花絮片所描述,这是2007年7月剧组追踪这个座头鲸群从夏威夷来到阿拉斯加占单海峡时拍摄的画面。剧组坐在一个小橡皮艇上接近鲸鱼群,而摄影机夹在三维稳定仪上,用装在橡皮艇上的摇臂进行拍摄。

这个镜头,作为一个过渡作用的承上启下的镜头,以向前的运动、水面的漩涡和鲸鱼越来越逼近而急促的鸣叫声,将整个平静的节奏打破,观众可以清楚地感觉到水下隐藏着蠢蠢欲动的庞大生物,随时会窜出水面。

在器材方面,使用的是arri435摄影机,该机器使用钢性连接,可以升格至150,其后座头鲸冲出水面的两个镜头就使用了这个机器的升格功能。摄影机通过一个万向稳定器连接到摇臂上,因为稳定器的使用,使得即使在晃动的小船上也能保证画面的高质量。同样的,为了获得各种刁钻艰难的画面,制作小组使用了遥控直升机,防水外壳,大型摇臂等等先进的摄影设备,甚至在法国国防部的帮助下将一枚鱼雷改装成摄影机,只是为了拍摄一个鱼群追着摄影机游泳的镜头。

 好了,现在我要截取 9:52-13:45 南非 海豚和海鸥捕猎沙丁鱼群段落 来分析他的拍摄和剪辑

节奏控制方面

从剪辑的镜头长度来看,在前半部分海豚和海鸥前往目的地的时候,镜头长度由长变短,从13秒变成6秒,接着稳定在2-4秒,逐渐缩短;在随后的捕猎阶段出现了大量1秒的跳接;而捕猎结束后镜头长度又回到4秒以上,并以一个14秒的镜头结束了这段激烈的捕猎。而音乐上,平静的海面悄然无声,第6个镜头急促的低音弦乐预示着危险的到来;直到11镜雄壮的低音管乐伴随着全屏幕的海豚在海面上跳跃,海豚群仿佛一支军队,英勇无畏地行进;随着乐器越来越丰富,节奏越来越快速,音调越来越高亢,节奏即将达到顶点;

突然31镜一只海鸥的俯冲升格让整个世界安静下来,32镜成为整个捕猎的分界点,随着32镜海鸥入水的那犹如炮弹发射的一声闷响,嘹亮的高音管乐突然响起,如同军队的冲锋号一般将整个捕猎推向高潮,空中的海鸥群展开了全面进攻,雨点一般落入水中;

整场战役最终在海鸥海豚酒足饭饱之后由一头蓝鲸的介入而结束,蓝鲸窜出海面的巨响使得音乐戛然而止;配着镜头长度的增加,舒缓悠扬的钢琴乐起,捕猎者大获全胜,凯旋而归。

景别角度

舒缓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大量远景,而紧凑的捕猎高潮多用中近特来拍摄;随着景别的越来越紧凑,节奏也越来越推向紧张。

蓝鲸作为一个极佳的亮点的出现着实让大家眼睛一亮,借用其大体型动作缓慢的自有特点,将几乎就要失控的捕猎一下控制下来。

亲,这哪是动物世界,简直就是海空联合大作战啊有没有 器材方面

和阿拉斯加的很像,万向臂稳定器的先进机械结构直接保证了在海浪颠簸如此极端恶劣的拍摄条件下仍能获得稳定的高质量影像。

华丽的空中俯拍镜头得益于航拍遥控直升机,起降方便,便于携带;

而技巧高超的潜水员使用水下摄影机提供了漂亮的水下画面。

 那么最后,全片导演构思与导演创作的分析如下

整部影片的出发点是一个问题:“海洋是神马?”,而导演呈现给我们的,并不是科学角度的了解,而是理解,靠近他们,融入他们,理解他们;这使得《海洋》超越了一般的科教作品,而成为一部寻求感动,探究生物和自然之间的直接关系的电影。

导演在5年前策划影片拍摄对象的时候曾犯愁该在25万种海洋生物中挑选哪些来拍摄,后来,制作组抛弃学名和数字,而是按照行为方式对生物进行分类,挑选出一批能够表现大海的汹涌暴烈的生物;“人与鲨鱼”便是一个典型的选择,而导演组为了精确达到叙事的目的,甚至为这些无法预测的野生生物设计了分镜。

为了从数百部表现海洋的纪录片中脱颖而出,制作组决定以生物的快速和强大的生命能量来表现海洋的汹涌和暴烈;最终,海豚和金枪鱼进入导演视线,他们快速,顽强而聪明,完全符合表现目的,而为了完美捕捉他们的动作,剧组开发了各式各样的机器,以在海面快速前进的航拍直升机,船基吊车;在水中潜行的潜水推进器,水下摄影机;这些设备在帮助剧组客观地传达了大海的魄力的同时也带给了所有人全新的视觉感动。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当属“乔纳斯”——剧组和法国国防部合作开发的鱼雷摄影机;这枚鱼雷的制作只是为了完成一个从未有人尝试的在鱼群前拍摄的镜头;乔纳斯的开发非常成功,最终画面里,我们看到鱼群追随着摄影机,如同领头的鱼的视角,仿佛摄影机和鱼群翩翩起舞,真正做到了靠近、融入海洋的理解与感动。

除去复杂高端的机械的使用,优秀的潜水员和水下摄影师也是整个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完成表现海洋汹涌暴烈的目的,经验丰富的潜水员从鲨鱼身边游过,按照设计的分镜草图拍摄了大量与鲨鱼共舞的镜头。如水下摄影师所说:“为了理解生物,我们只能亲自去体会,他们是非常美丽的生物;虽然是支配者,但并不是怪物;相反的是警戒心很强,胆小的生物;难的并不是和鲨鱼的对峙,而是静静地靠近他们,需要相当冷静,控制住着急的行为,表现出崇高的敬意,肩膀和鱼鳍凑在一起”。

我想这就是导演想要在这一部拍成了战争片的自然类纪录片中想说的,海洋汹涌而暴烈,难的并不是与海洋与自然的对峙,而是静静地靠近她,表现出足够崇高的敬意,靠近海洋,融入海洋,理解海洋。

——————————————————————fin————————————————————————— 雅克贝汉帅爆了有没有 等我截张图

嗯 再来点废话 你能想象拍纪录片都做分镜的么 他居然把每个镜头画出来了 然后再去拍一样的画面

你见过8米摇臂装在轨道上的么 要6个人推 就是最后这个截图这场里用到的 我说那炮有8米都是保守的了

另外 雅克贝汉最早是个演员,《天堂电影院》就是他,拿了威尼斯金狮之后转行制片拿了两个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然后导纪录片做了《迁徙的鸟》《海洋》

不过就纪录片而言,相比雅克贝汉我更喜欢ronfricke,《天地玄黄》《轮回》的导演,这个疯子居然是自己导自己拍,他是有多么精力充沛。

讲到最后惯例都要讲一下本土制作,我觉得中国的纪录片装逼的太多,大概是我没有那么喜欢人文题材的纪录片,不过画面都不讲究是公认的;但是就我最近接触的几个做纪录片的朋友来看,对画面的态度有要求有提高;这是好事,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观众来关注本土纪录片嘛。

嗯,最后啰嗦一句,我是一个苦逼的摄影,我的主业是剧情片;我讨厌没办法控制的场面,尤其是在非常混乱的地方拍纪录片。

纪录片研究方法篇二

记录片的分析方法

一、影视纪录片的基本艺术特点:

1、真实性。作品内容必须是真实发生的,编导只能选择素材,不能像电影一样杜撰情节。

2、时政性。具有一定的思想层次。

3、叙事性。与生活的关系密切。

二、主要类型:

1、历史文献类。偏重于革命历史,如《忠贞》就记录了开国元勋的夫人,《较量》是记录的朝鲜战争。

2、历史文化纪录片。传达了历史文化的信息和在发展中遭遇的国难。具有浓厚的文化气息和抒情意味。如《故宫》《圆明园》《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

3、社会人类纪录片。又被称为“人类文化学纪录片”,学术价值比较高。如《最后的山神》《德拉姆》等。

4、自然环境类。如《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等。

5、其他。

三、应注意的问题:

1、讲故事。

2、注意编导对普通人、平凡生活的表现,即凡人小事、平民视点、草根特色问题。

3、情景再现。

4、纪实风格。

5、声音效果:

a、只有音响,没有音乐

b、连解说词都没有,只有音响和主人公的原声。

c、与故事片一样,三种声音元素都具备。

d、关注被采访对象的声音,这往往会让作品拜托居高临下的教育意义。

e、后期与同期录音。

四、对纪录片主要艺术特点的把握:

1、严格的纪实风格,如《马背上的法庭》。

2、紧贴时代的新闻风格,如建国六十周年时的“复兴主题”。

3、强烈的思辨的政论特色,如《大国崛起》。

4、虚实结合的诗意的风格,如《百年名琴的深圳传奇》。

5、新闻片风格的解说词,口语化风格的解说词,政论式风格,诗化的风格,无解说词即地道的纪录片。

纪录片研究方法篇三

纪录片《魅力肯尼亚》赏析

纪录片:魅力肯尼亚

播出信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在2011年12月20日间举行纪录片《魅力肯尼亚》首映式;《魅力肯尼亚》共3集,于2012年1月6日晚20点在央视纪录频道(cctv-9)首播;2012年6月8日晚22:40,央视综合频道(cctv-1)《魅力纪录》栏目播出了纪录片《魅力肯尼亚》的高清版,将原本75分钟3集的篇幅浓缩为长达50分钟的1集。

内容介绍:《魅力肯尼亚》表现了肯尼亚的自然风光,同时了展示并存于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片中,展现的是人类与自然共享其乐的肯尼亚,传统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肯尼亚。第1集,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那库鲁国家公园、安波塞利国家公园,与大象、狮群、角马近距离接触,一路走,一路拍;第2集在肯尼亚南部,进入到马赛人的部落,纪录他们的日常生活细节;第3集,在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捕捉国际化都市的时尚感觉。

传播效果分析

1、向观众展示肯尼亚这个国家的风土人情。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周围世界的知觉与印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众传播媒介。电视作为重要的传播媒介是向观众展示世界的有用方式,而纪录片是最为客观个真实的方式。在《魅力肯尼亚》中,观众可以最直观地了解肯尼亚,因为肯尼亚远在非洲,实地了解未必都能实现,反而这样的方式更清楚明了。

在第1集《大地的呼吸》中,我们看到的是肯尼亚的自然风光,本集跟随了一对英国情侣的旅游足迹展示了肯尼亚有代表性的景物。首先在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公园,对当地野生动物的拍摄以及动物迁徙画面的插入,对大象、犀牛、野水牛、猎豹等进行近距离展示,通过解说和导游彼得的讲述我们得知肯尼亚大量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以及当地政府和民间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措施和决心。

在第2集《部族的图腾》中,主要介绍了在肯尼亚西南部和坦桑尼亚北部广袤的草原地带,自古生活着非洲最富传奇色彩的原始部族——马赛族。本集通过马赛青年肯塔经历了人生的两个重要时刻,“成人仪式”和“传统婚礼”。从而表达马赛族人的独特文化。同时,也介绍了马赛商人雷欧纳德。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传统首饰和服装开发成马赛特色旅游商品,同时也悄悄地将他们融入现代市场经济社会。

在第3集《城市的脉搏》中,我们可以看到通过历史悠久的东非铁路,连接起肯尼亚的三大城市首都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众多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联合国人居署总部都设在这里都设在内罗毕;在肯尼亚最东边,是肯尼亚第二大城市的蒙巴萨,这里既是东非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肯尼亚最著名的海滨度假胜地。从内罗毕沿着东非大裂谷一直往西,基苏木市邻近维多利亚湖,这里是非洲最大的淡水湖,产鱼量占肯尼亚渔业生产总量的90%。渔民所罗门正在为一年的好收成而忙碌。

2、对肯尼亚的宣传效果。

肯尼亚是非洲一个地域并不广袤且只有四千多万人口的国家,在相隔如此之远的亚洲更是鲜为人知。这部虽然只有三集的纪录片让我国观众了解了肯尼亚,也扩大了肯尼亚在我国观众中的知名度,包括其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新旧文明的展现,这些在我们中国是不可思议的。在纪录片中可以知道肯尼亚的旅游也是其收入来源的一部分,这部纪录片在展示地域人情的同时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地游客,为其旅游提供宣传效果,为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3、影响观众认知。

在我国,大部分观众对肯尼亚也许并没有特别深刻的印象和感受,可能其中一部分观众是第一次对肯尼亚进行一些了解。因此纪录片的选材和拍摄范围对观众的认知产生一定的影响。纪录片《魅力肯尼亚》分为自然风光、部落特色和现代化城市三个比较具有特色的方面向观众展示,这些比较具有代表性,但是并不是全部肯尼亚的内容,使观众形成的印象基本为古老与现代相结合,保留较好的自然风光,这样形成最初的认知。

4、播出平台较少。

《魅力肯尼亚》是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媒介也是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和综合频道,并且一部分是在晚间节目,收视率有限。由于其他电视台对纪录片的播出能力有限或者版权的问题,没有播出此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之后只能通过相关的网站观看,需要观众自主自觉地去搜索,所以其受众范围受到限制。纪录片的制作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受众程度和收视率均比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挥良好的传播效果。

运作方式分析

1、制作方式

由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制作团队制作

出品人:胡占凡

总监制:罗明

编导:肖崴

策划:丁邦英 宋嘉宁

摄影:刘畅 郑毅

撰稿:田晓琴

视觉导演:刘华

录音:杜晓辉

解说:李易

剪辑:原媛 屈铖

音乐编辑:高宝喜

音频合成:九方明座

技术:王少飞

非线编辑:王瑄

调光调色:王世杰

翻译:范圣迪

制片:田传海

国际制片:mark guo eunice wang

国际统筹:张苡芊 李万新

运营管理:刘茜 杨海莉 王同业 周俊

执行制片人:田源 徐欢

制片人:史岩 陈晓卿 石世伦

总制片人:周艳

监制:张宁 刘文

2、运营方式

①《魅力肯尼亚》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次全程在境外拍摄的作品,不仅深入非洲草原腹地,也把目光投向非洲现代都市,拍摄了大量生动的影像。

②《魅力肯尼亚》是“以中国人的视角纪录非洲”,符合中国市场需要,这区别于国外同类题材。影片把镜头对准了当地最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古老神秘的原始部族和迈向现代化的肯尼亚。

③纪录频道与肯尼亚政府部门建立了良好的联系,也得到了肯方的大力协助。非洲是举世瞩目的纪录片拍摄地,央视纪录频道非常看重非洲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为此频道已制定了一个关于非洲纪录片传播的长期规划,《魅力肯尼亚》是该规划实施的第一步。

3、运作局限性

①由电视台独立制作,成本比较高,人员调配幅度大,这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拍摄的商业风险,前期的投资量大。

②由于是由中央电视台独立制作,其播出平台也受到了一定限制,电视台只在中央台播出,网络上只在纪录片网站和中国网络电视台播出。

③纪录片带来的商业收益较少,中央电视台由国家相关部门管理,纪录片的拍摄以国家支持,对商业利益的考虑就比较少。

制作特点分析

1、题材选取

题材确定在非洲,是举世瞩目的纪录片拍摄地,而肯尼亚又是一个现代与古老相结合,原始与进步并存的国家,特色鲜明,选择这个题材拍摄有比较广泛地受关注程度,有利于其扩大市场影响力。

2、风格确定

《魅力肯尼亚》是一部旅游地理类型的纪录片,节奏明快、色彩鲜明是纪录片《魅力肯尼亚》的主要风格特点。这样的风格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草原景象和丰富的物种资源清新开阔,马赛族色彩艳丽的首饰和服装,现代都市的发展变迁,用一种节奏的快和色彩的亮突出了肯尼亚当地的特点。

3、拍摄选材

本部纪录片在马赛马拉国家公园、那库鲁国家公园、安波塞利国家公园、马赛人的部落、内罗毕、蒙巴萨和基苏木等地点拍摄,这些足够具有代表性,又具有对照的特点,让观众了解到最有特色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古老神秘的原始部族和迈向现代化的肯尼亚。

4、拍摄方式

拍摄角度的选择恰到好处,例如在表现动物形态时候采用的是进行,在表现动物迁徙时使用航拍展示气势宏大的形象,在每集的结尾处使用大全景展示整体形象,为观众交代了一个全面又细致的肯尼亚。

5、结构设置

纪录片分为大地的呼吸、部落的图腾、城市的脉搏三个部分,实际上是以肯尼亚的向现代化的发展为线索。大地的呼吸保留了肯尼亚最原始的野生动物群体,是肯尼亚最古老的部分;马赛族部落是原始与现代的集合,既有部落风俗和生活方式的介绍,也有部落与现代市场相结合把手工饰品与人交换的介绍;在第三部分三个城市的介绍中,则是完全过渡到肯尼亚的现代化发展。这样的结构设置也给观众一个缓冲和过渡的环节,按照从古老到现代的顺序去了解肯尼亚。

6、人物线索

在三集的纪录片中,编导安置了对应环节人物的拍摄,第1集前去旅游的英国情侣、第2集马赛族少年肯塔、第3集中国老板刘小姐、探险家约翰·汉宁·斯皮克发现维多利亚湖等。这些用人物穿插纪录片的方式使整部片子更具有趣味性,也提高了观众的积极性,由此可见导演的情节设置还是很合理很成功的。

7、语言安排

纪录片《魅力肯尼亚》采用当地人物解说和后期解说相结合的方式。当地人的解说更加真实反映出他们的状态,配合当时的环境、动作更加生动形象;解说员李易先生是我国纪录片中比较成功的解说,他的解说缓慢悠扬,更能深入人心,这样的搭配使整部片子都在声音方面都比较和谐。

8、后期剪辑

因为纪录片的真实性要求,后期剪辑很少使用剪辑特效,大多采用切的方式,因为拍摄的画面精美和清晰,剪辑方式的使用对整部片子的影响不大,反倒是镜头的组接要求较高,需要一定的逻辑性。

9、制作不足之处

观众看到的《魅力肯尼亚》只有三集,每集25-26分钟,虽然片子选取了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分,但是仍有意犹未尽之感,我觉得为读者展示出的内容还不太充分,如果可以再多方面的展示出肯尼亚的各种特色就更完美了,例如整个民族的特色、国家的经济现状、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等,我们所看到的的三集有些片面,作为观众我更想全面地了解肯尼亚。

艺术特色分析

1、真实性

真实是纪录片艺术各种功能和价值赖以生存的最重要基石。《魅力肯尼亚》同样也不例外。纪录片虽然在题材选择、拍摄方式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编导的意图,但展示出的画面和反映的思想都是当地最真实的情况,而本部纪录片更是深入到肯尼亚内部展示出了最真实的肯尼亚风土人情,首先体现出的艺术特色就是纪录片的真实性。

2、知识性

《魅力肯尼亚》是一部旅游地理类型的记录片,它所展示的是大众所不太熟知或者完全不知道的肯尼亚,所以对于观众来说也是丰富阅历、增加知识的一种方式。本片选择了肯尼亚具有特色的方面进行拍摄和描述,是观众了解肯尼亚最直接的方式,这样的题材选择也容易吸引观众,加深印象。

3、故事性

本部记录片中部分采用平铺直叙、部分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这样增加了整部片子的趣味性。尤其是对人物的讲述,跟随人物的脚步更具有线索性,通过人物的生活展示当地的习惯个特点,这样既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又达到了以小见大的目的。

4、自然性

广袤的草原,日出日落,晕染出一幅幅浓墨重彩的画卷;辽远的天空,云蒸霞蔚,书写着一首首雄浑奇幻的诗篇。伴随着狂野的鼓点,粗犷的歌声,火烈鸟展翅高飞,长颈鹿悠然漫步,沉睡的狮子缓缓睁开双眼。纪录片拍摄的选择更多的使用自然意向表现,也使整部片子更具有艺术性。

5、人文性

《魅力肯尼亚》不仅是对肯尼亚当地风光景色的展现,也体现了了当地的人文性。例如对野生动物的保护、马赛族人的生活、维多利亚湖的捕鱼,这些都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使内容更丰富。

6、音乐与节奏相符合

在开篇与结尾表现肯尼亚宏大的全景时使用的是比较宏大的音乐,在表现肯尼亚人欢乐的景象时使用欢快的音乐,这些都与整个片子的进度和节奏相符合,能够烘托主题,渲染气氛,有利于带动观众。

7、不足

我认为《魅力肯尼亚》三集之间的联系不是很密切,如果不把三集进行对比,不是很容易发现之间的练习,会有轻微的跳跃感。此外,在结尾处有宣传的意味,这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出编导的主观意图。

纪录片研究方法篇四

纪录片《故宫》第一集——肇建紫禁城

大型纪录片《故宫》全面、客观,又细腻、生动的向我们展现了它的历史,那恢弘的建筑,不为人知的神秘往事,以及那珍贵的文化精髓,都给观众带来了一场精彩的饕餮视觉盛宴。本片为清晰,客观的将这伟大的奇迹展现给观众,在制作上独具特色。高超的特效,完美的声画处理,精彩的镜头语言,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观众的需求。

以第一集肇建紫禁城为例,以时间为线索,向我们讲述故宫的修葺过程。紧闭的宫门缓缓打开,镜头慢慢向后拉,由细小的人物一直到俯拍故宫的全景,瞬时造就了一种大气磅礴的基调。精彩的特效便是本片的独到之处之一。片中多次出现电脑特技、三维动画等技术进行历史的还原,情景再现。当历史还原到建文帝朱允文于燕王朱棣二人的“靖难之役”时,逼真的特效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水平,空旷的天地下一阵寂寥的箫声奏起,给人十分真实质感。

大量的推拉镜头、降格拍摄等塑造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在对光线的控制上也把握的很好,天空中流动的浮云,表现出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沧桑。具有运动感,动静结合。

片中还善于制造悬念,伴随那个极具历史厚重感的声音,我们会思考,那大量的木材是如何运送到目的地的?那些沉重的石料又是怎样运输的? 然后再运用特效将历史还原,俯拍的河流中飘满巨大的木材,仰拍众多的采石矿工,逆着阳光,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与付出的艰辛。不同角度对各种工匠的特写,突出了故宫建造工程的浩大与难度。正是因为这无数的人的自我奉献、牺牲精神,才有了我国建筑,文明史上的奇迹。

本片的声画结合也是相得益彰。无论是恢宏大气的乐曲伴随着宏伟的宫殿,还是故宫修葺时急切的鼓点,抑或是制造悬念时那空灵飘渺的中国古典乐曲,无一不使得影片整体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那个极具表现力的解说词,也起到了灵魂般的作用。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本集中将我国的文化特色充分的体现了出来。故宫,正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个缩影,片中将我国的绘画艺术也融入其中。《燕京八景图》中精妙绝伦的景色独具特色,细腻的笔法描绘出当时北京的美景与风情。不得不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部大型纪录片——《大国崛起》。气势同样是大气磅礴,多运用电脑科技,复原了大量的历史原型,用历史的眼光进行情景再现。这两部历史题材的纪录片,在价值上平分秋色,表现上却是有些雷同。我们会发现,国内所拍摄的宫殿庙宇的影片,通常以开、关门为表现手法,不免有些单一。这类纪录片的难点之一就是讲述历史事件,由于时间的跨度,人物,事态的发展很难表现的尽善尽美,本片在这方面做的已经相对完美了,在人物的动作,语气,场面调度上都显得相当细致。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这根深蒂固的封建皇权与沉重的历史,天际的太阳缓缓而落,映红了天空与云霞。《故宫》是一种历史的记载,是一种文明的延续,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当镜头又一次拉出、俯拍故宫全景,我们看到这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世界共同的文化遗产。我们知道,历史的车轮虽已渐行渐远,但文明却犹如一张永不退色的水彩画,为世人所铭记。故宫,承载历史的文明

当历史的车轮渐渐远去的时候,中国华夏五千年文明却在延续着它既有的辉煌。

见证历史更迭的故宫没有因为天火而失去它宏大的气势,也没有因为长年的战乱失去它已有的风采,故宫---一所皇家宫殿,却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人类文明,犹如一张水彩画永远铭记在后人的记忆里。

紧闭的大门缓缓打开,一派君臣晋见商议朝中大事的景象映入我们的眼帘,从此,故宫开始了它长达十年的建造过程,而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最气派、最奢华的皇朝宫殿将要矗立在世界的东方,故宫所蕴含的华夏文明将要续写历史的记忆。

《故宫》记录了中国一代气派宫殿的建造过程、建筑风格、建设环境以及建设技艺,通过这些展现中国高超的建设水平,从而反映中国历史深厚的人文气息、辉煌文明。在这部影片中,故宫不再单纯是一座皇家宫殿的影化,相反它却承担了中国人类文明、皇权稳固、封建礼教以及行政变革的使命。全景下的庞大建筑队伍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工程的巨大,而这份巨大却成就了未来的历史;天子犹如太阳,皇权却是太阳的化身,当这个太阳慢慢升起的时候我们感受到封建皇权的根深蒂固,感受到皇权根基的稳固和强大,但是这一切却没有继续下去,一道天火打破了封建王朝的束缚,也结束了明朝朱棣永驻皇城的梦想,天际边的太阳慢慢落山,映红了夕霞,落寞了一代世人,远景如此深切而又如此悲凉;城墙上远去的白云没有留下它灿烂的身影,远去,永远没有停歇,皇城犹此,文明没有泯灭,辉煌依然延续。

影片画面朴实,而这份朴实的后面又是一份深厚,当我们在驻足回头那堪称精美绝伦的伟大建筑时,我们迟疑了,因为那道天火,因为那份强权,因为那份泰然。恢宏的建筑留给后人太多的思考,而我们带着这份思考想得到什么答案,也许从来没有答案。宫殿内柱子的摇拍镜头使人悲痛,一根柱子,一份文明,而这就是故宫所要揭示给我们深刻意义的最好见证。

《故宫》,带给我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强烈的心灵震撼;故宫,记载一段历史,延续一种文明,传承一种精神,更重要的是留给后人深深的思考……

纪录片研究方法篇五

纪录片《圆明园》影评

纪录片《圆明园》详细讲述了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皇家园林的演变过程。从皇家园林的由来到圆明园的兴建再到圆明园经历的一个世纪的扩建直到圆明园最终的毁灭该纪录片都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同时,《圆明园》也记录了在园中皇家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侧面记录了整个大清王朝的兴衰历程。《圆明园》贯以纪录片之名,实际上与传统的纪录片有相当的差异。对于一个不复存在的建筑群体,人们无法以写实的风格来进行叙述。为此,影片灵活将剧情片的多种叙事方式与纪录片进行“联姻”。采用演员演绎宫廷帝王生活与修筑、毁灭圆明园的历史,采用数字技术以虚拟的方式再现历史上“真实的圆明园”,再配以展示绘画、档案文献和圆明园遗址的纪实手法拍摄,讲述了圆明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辉煌到毁灭的整个过程。在“三朝天子齐聚牡丹台”、“雍正炼服仙丹”等故事桥段加入了趣味、幽默、轻松的情节,增添了影片的观赏性。这种现实与虚拟、历史与演绎多种表现手法的交叉运用,是对历史纪录片的一种大胆尝试,发展了纪录片的表现方式,可以称之为一部记录历史的故事片。

作为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而言《圆明园》的纪录方法是丰富而又精致的,就如同乾隆年间的建筑奇观圆明园一样挤时间园林之美于一身,却又和谐而典雅。

一、大量3d复原景观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片中大量出现的3d复原的圆明园景观。没有什么能比复原这些精美绝伦的建筑更能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心灵上的震动。当这一幕幕动态的美轮美奂的景观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仿佛置身其中充分感受到那被世人称道的圆明园的魅力。在影片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中西合璧的欧洲式水法,它的规模之大与它的神奇是我们所有的人都叹为观止。并且大清的皇帝还可以用世界上三分之一的财富去取悦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为她建立它喜欢的草原与建筑。它的富丽堂皇就不言而喻了。似乎任何一个建筑都是美的化身。该片为我们重现了辉煌的建筑,也使我们更加了解了中国历史上甚至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建筑,虽然这一切都成为了历史的画卷。其实火烧的又哪只是圆明园呢,他烧的其实是精细皇家三山五园,焚毁的范围远远要比圆明园大得多。然而焚烧的又何止是建筑呢?焚烧的是一个个中国人的骄傲,世界的奇迹。

二、形象生动的人物扮演

影片中形象而又生动的再现了历史的情境。这不仅使我们更加形象的了解了几百年前的皇家所发生的任何事同时也为厚重的历史增加了几分生活的情趣,让更多的观众能够愿意观看下去。此外,片中人物的服装、造型、所处环境置景、道具设计无时无刻不在细节上体现着大清王朝的历史文化。实景拍摄的场景中,场景光效非常生动,仿佛回到了繁华的时代,如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人在牡丹花丛中其乐融融的场景,给人印象深刻。尤其是片中说到皇帝喜欢扮演各种文人角色时,扮演皇帝的演员便换上了各种服装在不同的场景里做不同的事,再与典藏的画卷交相出现着实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

三、大量中国历史典藏的画卷、史料、圆明园的施工设计图及模型以及西方画作、资料

片中大量的中国历史典藏画卷、史料都为历史作出了充分而有力的证明。片中的画作、奏折、史书都大量记载了皇家的历史以及圆明园的历史。一张张画卷、一张张图纸、一份份资料不仅让我们共同见证了历史同时也为片中大量的3d复原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数据和资料。

除了大量的中国历史典藏画卷、史料片中还引用了大量西方画作资料。片中的第一人称讲述着就是当时在京王朝的外国画师郎世宁,所以片中随着他的讲述就伴随着大量西方的画作资料。这些画作从另外一个角度再次证实了那一段厚重的历史。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就是圆明园。”法国文豪维克多·雨果在他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写道。当时他的小说《悲惨世界》正接近完成,该军官来信大吹大擂,述说英法联军在北京的战果。雨果拍案而起,愤怒指责:

“然而,这个奇迹已经不复存在了。……在历史面前,有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一个叫英格兰。”

片中多处引用雨果的原文来表达对圆明园的内心感受很具说服力。当然,雨果并未到过中国,他对圆明园的印象,完全源自于他的想象。对现在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雨果当时代表了一种主持正义的力量。当然,他的想象和迷恋也在于:1989年中国某作家拜访雨果的故居时,发现雨果收藏的中国珍宝,都来自圆明园。这也证明了,为什么与国会对圆明园的毁灭如此心痛。

四、大量具有纪实性、代表性的西方人的记录

片中大量具有纪实性、代表性的西方人的记录也为该片打下了坚实的纪实基础。主要以外域人土为视角,以当时传教士和英、法军人的通信、日记作为切入视点,其中尤以作为外国宫廷画师的朗世宁为主要叙事线索。以朗世宁和英法联军的随军牧师麦吉的旁白作为贯穿全片的画外音。这种表述有别与传统的以“己方”为视角的手法,以“他方”的言语讲述圆明园的建筑历史与遭际命运,避免了历史评判的“主观性”,增加了揭密历史的“客观性”。如此,以全新的“他方”视角阐述一段历史,任何人企图否认这段历史的真相都是徒劳与无意义的。

五、圆明园现今遗址影像、图片记录

通观全片,导演采用了大量的对比手法。将数字化还原的原明园与今天真实的圆明园遗址进行大量的交错展示,激起人们阵阵的痛息之情。曾经金碧辉煌的宫殿化作灰烬,唯有一段段残垣断壁映射出它的富丽与苍凉。曾经盛极一时的东方博物馆已是荡然无存,唯有一件件散存世间的艺术珍品见证着她的与尊贵与悲痛。痛定思痛,《圆明园》化作一段真切的盛世危言,让生活在莺歌燕舞和平时代的人们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经过血与泪的洗礼,我们拒绝历史悲剧的重新上演。

六、不同情感基调的场景画面色调的变化配上音乐所带来的1+1>2的效果

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全片运用的整体冷色调给人庄重严肃真实之感,仿佛使人历览了圆明园所有兴衰过程。

片中很多表现圆明园的镜头极富动感,能够产生一种美的视觉冲击效果。在圆明园的修筑过程中,影片笼罩在夕阳黄金般的色调下,伴随的是悠长、舒缓的音乐,恬静而又富有生机。在圆明园的历劫时,主导荧幕的是传统黑白的青灰色彩,伴随着深沉、悲怆的音乐,流露出一种令人几近窒息的绝望与悲凉。这些无疑有助于将观众融入影片讲述的历史之中,与创作者做心灵的沟通,激发内心的民族情感。

七、带有西方发音的普通话第一人称旁白叙述

多处使用郎世宁而或外国人的角度平静而真实的描述历史事件。从郎世宁进宫开始展开的故事,将圆明园与大清帝国的命运紧紧联系。从爱好科学的康熙到勤政冷酷的雍正再到热爱写诗而又自负的乾隆,三位皇帝的更迭描述中夹杂了许多对于圆明园美景的描绘,用郎世宁旁观的眼光,平静但深刻的突出了圆明园即使是狂想也难以形容的美好。它明确告诉人们那段历史到底都发生了哪些事,历史的事实,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最后,我想以雨果的话也是《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开端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解说词来结束:

请您用大理石、汉白玉、青铜和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屋架、披上绸缎、缀满宝石,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放上神像,饰以琉璃,饰以黄金,饰以脂粉。请诗人出身的建筑

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请您想象一个人类幻想中的仙境,其外貌是宫殿,是神庙。

圆明园对于当时的雨果来说是一场美丽梦,然而对于现今的我们却是一场悲愤的梦。《圆明园》这部纪录片则是希望将这场对于今人始终处于想象梦用声画的方式带到现实中来,并将他的兴与亡都放在了这场梦里。笔者所罗列的不过是建造这场视听梦宴的几个方式,只是梦的冰山一角罢了。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0815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