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背景介绍、问题分析、调研方法、数据分析和结论等部分。要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首先需要明确写作目标和受众。通过观摩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写作技巧和文采用语的亮点所在。
居民调研报告篇一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当前,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环境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带着这一课题,4月8日至14日,市政协组织相关单位及人员开展了关于环境保护与科学发展调研活动,调研组一行实地调研了部分企业,专题召开了座谈会,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综合形成了此调研报告。
一、我市环境保护现状。
1、空气环境质量状况。
从耒阳环境监测站提供的资料和历年来上级环保部门对我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结果来看,我市环境质量总的来说是好的,耒阳环境监测站对耒阳市城区设了4个大气常规监测点位。多年来,我市城区空气环境质量各项污染物指标均控制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以内,如so2、的年平均浓度值分别为0.017mg/m2、0.020mg/m2,pm10(可吸入颗粒物)20、20的年均值分别为0.049mg/m3、0.048mg/m3,也就是说,造成城区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漂尘、扬尘等颗粒物,根据监测站对部分主要集镇和工矿区监测结果表明,除灶市、余庆地区部分时段出现污染物,不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值标准外,其他地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
2、水环境质量状况。
我市地表水水域属湘江一级支流的有耒水和舂陵江,其中耒水从南至北流经我市,舂陵江为耒阳与常宁两市的界河。耒阳环境监测站按照国家环保的规定,在耒河水设立4个常规监测断面,根据多年监测资料表明,耒河水除城区五一路断面外,其余断面水质均达到地表水三类水域水质以上。耒水耒阳城区五一路断面水质有时出现cod、氨氮量超标现象,这主要是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耒水所致。耒阳市境内其他河流和大中型水库水质均达到了相应的水域环境功能标准,也就是说,我市水环境质量总体来说,还没有出现恶化现象。
3、城市声环境质量状况。
耒阳环境监测站对我市城区环境噪声和交通干扰噪声监测表明,年,我市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值为54.4db(a),城市交通干扰噪声值为66.7db(a),达到了相应的标准。
4、环境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年6月至2008年底,我市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和要求,开展了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根据这次污染物普查数据看,我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现状如下:全市废水排放量2723万吨,工作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1227.5万吨,工业废气中排放so229579吨,烟尘2721吨。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资料表明,我市大气污染呈煤烟型特点,水污染呈有机性污染特点,即造成我市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城乡生活污染、农业生产污染和少数工业企业污染所致。在工业污染中,污染主要来自于电力、煤炭、冶金、建材等行业,其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的90%以上。
二、我市主要的环境问题及特征。
根据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和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我市的环境问题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个别地区环境质量恶化趋势不能得到有效遏制。
我市环境质量总体上维持良好的状况,重点乡镇、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显著下降,环境污染恶化趋势难以得到有效遏制。如遥田、灶市、余庆等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大气污染问题,部分煤矿、煤坪和洗煤厂污染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地区也是污染纠纷频发地区和群众上访投诉集中地区。
二是生态环境破坏现象比较严重。
我市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在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方面,由于大量开采煤炭,造成我市数百处地表塌陷和沉降,地表沉降面积120km2,是全省主要的采煤沉陷区。
三是环境安全隐患不断增加。
近年来,我市上了一大批冶炼企业,这些冶炼企业的原料和废物均是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在自然环境中分解和转移,日积月累后成为环境安全的重要隐患。以来,我市出现4起环境安全事故,均是历史上存在的冶炼厂不合理倾倒固体废物所致。
四是工业布局不尽合理。
近年来,我市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大批企业落户经济开发区,有力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前期缺乏必要的布局规划,入住园区的企业分布随意性很强,冶炼业、加工业、建材业、食品业混杂,并与文化教育区、居民住宅区共为一体,给工作管理和行政执法带来了难度,特别是一些企业超标排污、偷排污现象经常发生,既没能整合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链,又会出现企业间的交差污染,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五是个别企业主环境意识差,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行为时有发生。
近年来,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在环保等有关部门的督促下,上了不少的环保设施,实现了达标排放。然而,这些企业受利益驱使,经常停运环保设施,超标排污,违法排污,严重污染环境,造成个别地区环境污染上访事件屡屡发生。企业环境意识差的另一种现象就是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未经任何部门申批,建设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如仁义乡党田村部分村民,在不到1km2的土地上,建设了4个非法选矿厂。这些选矿厂既污染舂陵河水,威胁下游村民饮用水安全,又形成了严重的环境安全隐患。
三、我市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
分析我市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造成我市当前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突出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市民环保意识和环境权益自我保护意识的日益增强与环境质量难以提高的矛盾。
过去,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很低,只顾自身的温饱问题,没有精力去顾及环境保护。事实上,个别地区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由于当时治理水平和管理措施落后,环境质量状况相当差,如我市灶市地区,原来因环境污染的投诉较少,现在逐渐多起来了。当前,尽管企业采取了不同程度的环保措施,环保效果明显好转。但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环保权益的自我保护意识逐步增强,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每年都反映了一些突出问题,出现了一系列上访事件。
2、不合理的开发行为与环境承载力、资源的有限性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
我市是资源大市,煤炭储量非常丰富,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市煤炭储量达5.1亿吨。过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特别是受煤炭价格上扬的刺激,加之管理上的不规范,我市煤炭开采业异常火暴,小煤窑遍地开花,无序开采,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随着煤炭行业的逐步规范,形势不断好转,但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据专家预测,按照现有速度开采下去,我市的煤炭资源只能挖40年,协调、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
居民调研报告篇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的经济积极跻身与世界前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加大了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投入,提出了一些诸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进,在我国各个社会群体利益格局被重新调整的过程中,分配不公现象日益突出,社会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家庭间的收入也存在着明显的贫富差距。
这个假期我通过对电视新闻的了解以及对家里周围邻居的生活情况,消费水平,及家庭收入的调查,从而对其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1.赵姨家:叔叔是县里医院的外科医生,年收入约万元,阿姨是一名普通公务员,月收入约2500元左右。
2.张伯家:伯伯经营一家私人公司,月收入10000元左右,伯母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月收入2000-3000元不等.还有一做外企白领的姐姐,月收入大于等于4000元。
在农民家庭生活的代表:
1.孙叔家:一家四口,三个人是农民工,月收入都非常有限,一年忙到头,供养读大学的哥哥都非常的吃力,更不用想他们闲暇时能去旅游了。
2.钱大爷家:有两个不是特别出息的儿子,虽然没能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但是由于要娶妻生子,更是让出身于农民世家的一家人犯了难,几乎已经负债累累了。
以上4个家庭虽然不是整体的代表了农村与城镇生活的极大差距,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他们真的极具代表性。处于社会不同的阶层,收入已形成鲜明的对比,凸显了贫富的差距。
正是由于家庭收入的悬殊,导致了他们生活条件有着很大的差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必须抓住贫富差距这一矛盾,集中力量解决这一矛盾,从而避免矛盾其本身造成更大更难更深的问题与影响。
我此次实践的目的就是能够深入的了解百姓生活的真正,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从而可以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提出一些想法和建议,并希望能呼吁更多的人关注这一问题,和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是问题能够更快更好的得到解决!
首先政府要制定一套完整的切实可行的,划分贫富界限的规则,多多关注贫困地区,多多关注弱势群体。根据规则制定一套完整的就业税收保障等政策,同时还要给执行政策的人出台相应的措施,规范他们的行为不要跑偏。另外,还要给那些富裕的私营企业家出台相应的措施,鼓励他们向贫困地区投资和培训贫困地区的人员。鼓励他们提高工人工资,给他们配套的优惠政策。
还要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必要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富裕并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富裕,而是多数人的富裕。而企业存在的目的是创造社会财富,并按其中的工人的劳动而分配企业创造的社会财富。因此,私营企业的发展,则需制度创新,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有效的政策调动其发展的积极作用。
此外,更要注意保证机会均等,社会公平。
相伴而生的。其主要含义是指生存与发展机会起点的平等和机会实现过程的平等。一个和谐公正的社会应该为每个个体提供一种平等竞争的公平环境,提供必要的选择权利和发展前景,只有这样,才能激发社会的活力,提高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发展质量。
从机会均等的角度看,穷人和富人挤入市场展开竞争后,收入之所以不平等,相差悬殊,重要方面是能力的差异,而能力差异除了天赋条件外,主要是受教育机会不平等。改善教育机会的分配则有利于使不同阶层和家庭出生的人都能较为公平的接受教育,在进入市场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有利于分配均等化。增加穷人多受教育机会会尽可能改变他们的贫穷状态,而穷人摆脱贫困的几率也越大。
在发展中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资,其回报率远大于高等教育,这是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此外,信息获取的不均等也使人们在竞争中的起点不同。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向社会各阶层宣传现代化观念,能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改善人权状况及社会公平氛围,从而会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和社会公平。
居民调研报告篇三
新准则框架下的现金流量表部分,较之先前的规定,有着较强的可操作性。随着现金流量表准则的实施,有关现金流量表的分析也应当做出调整,以全面、准确在解释企业流量信息,帮助决策者用以决策。下面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一、新准则下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一)编制基础。编制基础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出发点,它明确了现金流量表所涉及会计要素的范围。我国现金流量表编制基础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1.现金。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是指企业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具体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
2.现金等价物。现金流量表准则将现金等价物定义为“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价值变动风险小的投资”。现金等价物的核心是“支付能力大小。可否视为现金”而不在于其是否是“投资”。例如,企业持有的3个月期的应收银行承兑汇票虽然不是投资,但它的支付能力不次于3个月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并且由于银行承兑汇票能随时贴现和背书转让,其到期收回几乎无风险,所以,其应属于现金等价物。
居民调研报告篇四
根据劳动保障部等部门《关于印发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14号)的规定,参保人员在获得定点资格的医疗机构范围内,提出个人就医的定点医疗机构选择意向,由所在单位汇总后,统一报送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参保人的选择意向统筹确定定点医疗机构。
除获得定点资格的专科医疗机构和中医医疗机构外,参保人员一般可再选择3至5家不同层次的医疗机构,其中至少应包括1至2家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一级医院以及各类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参保人员对选定的定点医疗机构,可在1年后提出更改要求,由统筹地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居民调研报告篇五
按照街道党委、办事处的要求,深入到我帮包的xx居,针对郊区居民失地现状,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活动,宣讲党的惠民政策,实实在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深入调研过程中,为切实掌握第一手详实、鲜活调研资料,一是及时召开座谈会,在召开座谈会中,注重邀请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代表参加;二是深入农户进行走访,在调研期间,走访了部分贫困户或困难党员,深入了解居两委工作制度建设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和不足,了解党员干部勤政廉政作风建设和思想观念中还有哪些需要完善和改进的地方,如何依托地理优势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发展集体经济。听取意见、建议,了解情况。
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是新形势下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近郊农民失去土地,乡村向城市社会经济转化过程的必然选择。但是,农民失地后面临着诸多难题:一是择业难,尤其是失地的中老年农民就业更难。从目前情况看:首先,失地居民就业的机会很小,许多失地居民最需要解决的是稳定的收入来源。其次,由于受文化程度和年龄的影响,完全靠自谋出路。第三,对相当部分的失地居民进行再就业技能的培训已经不可能。二是老年人的生活逐步趋于困难,赡养也是个问题。过去大部分老年人靠种地来解决生活问题,目前地已占完,没有来钱路,只能靠有限的土地补偿费来维持生活。另外,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土地大多是老人所占有,耕地曾经是维系子女的纽带,失去土地后老人的赡养问题难解决。三是生活上的不习惯,对于农民家庭来讲,没了土地就是失去了家庭院落,住进了高楼,卖粮的变成了买粮的;部分居民失去了靠由房屋出租为经济收入来源等。
调查发现:居民最担忧的问题。一是部分年纪较大的'居民因为子女经济收入不稳定,普遍对自己的养老问题担忧。二是土地被征用,由农民变为无业居民,找不到工作,对今后的生活十分担忧。三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农民认为,自己过去是靠卖粮维持生计,当今是买粮度日,手中无粮心发慌。
居民的生活出路问题是xx居两委班子所关注和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近年来,xx居就如何解决居民出路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作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引导居民围绕杏花村、嘉誉干杂海货两大市场搞好服务,发展三产。扶持居民发展家庭经营,进行个体运输、商饮、服务业的开发。
1.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目前来看,除了五保户解决了社会保障外,其他的居民还要逐步享受国家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调查中发现一部分居民家庭是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坐吃山空"。如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过不了几年一旦征地款"吃"完了,生活就没有着落。今后除了给付补偿金外,还要对那些原来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采取诸如以土地换取养老和医疗保障。采取将集体所得的租金部分作为为55岁以上的老人解决养老保险,解决居民的后顾之忧。
2.加强对居民的就业培训、广开就业渠道、消除就业障碍、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由于居民原从事比较简单的传统农业,对自身素质要求不高。但失地后从事的非农产业,与原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要求不能适应,造成就业难问题比较突出。以致部分居民无法找到工作。因此建议:一要加强对居青年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增强劳动力的市场竞争能力,增强就业能力。二要广开就业渠道。解决失地居民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三是壮大居级集体经济。借助伦达商贸城开发机遇,培植骨干企业,发展三产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居集体经济发展,既要充分发挥现有优势,又要突出工作重点,最大限度地挖掘各方面潜能,“面”上抓总量扩张,“点”上抓骨干膨胀,“线”上抓特色培植。群体规模必须加速扩张,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不受规模、速度、范围的限制,真正形成争先恐后、万马奔腾的局面,促进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xx年4月xx居在全市率先举起了城中村拆迁改造大旗,利用了2个月的时间,就顺利完成了266户、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的居民房屋拆迁任务,开创了全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先河”。但是,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急需解决。
为保障居委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在拆迁时政府承诺给居每人10平方经济发展用地至今还没有落实。
积极向街道、市分管领导汇报,及时解决落实居每人10平方经济发展用地的面积、地理位置,争取早开工,早建设,早使用,立足区位优势发展好三产服务业,早日得到效益。
居民调研报告篇六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国家和社会为保障收入难以维持最基本生活的农村贫困人口而建立的社会救济制度。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左右,建立农村困难群众的低保制度,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对川中某市低保的调查分析。
该市是四川西部成都平原一个经济较为发达的中等城市,从开始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6个县市区先后建立和实施了该制度。到9月,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户数达2.66万户,人数达5.48万人。从该市实施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乡“低保”标准差距较大。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仅为城市的40%,月均补差为城市的20%,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最高线为年均1992元/人,低线标准为1560元/人,月均补差为59.25元/人。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一类为年人均800元,二类为年人均720元,三类为年人均600元,人平补差月最高为20.33元/人,月最低仅10.10元/人,全市农村“低保”人均月补差仅有10.98元。这点钱只能买少量生活必须品,解决群众困难的作用十分有限,现行低保政策与实行农村低保的初衷距离存在不小差距。(2)农村居民低保标准低。,该市314.3万农业人口中,实际收入水平低于国家扶贫办核定的年人均纯收入627元特困户标准的农户1135户,农村居民68136人。按目前该市农村低保标准,全市70.58%的低保户,人口享受的低保标准低于年人均纯收入627元的绝对贫困标准,仅按627元标准,已保户数仅占应保数的83.38%,而应保数仅占该保人数的79.41%.(3)农村低保资金投入不足。农村低保尚处于地方试点阶段,中央和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很小,根据对该市的调查报告得知,该市、县(市、区)财政安排的农村低保资金投入仅700余万元,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低。近年来税收体制调整后,县市区级财政收入增长慢于支出增长,严重制约了对农村低保资金投入的增长,使农村低保仍然处于低标准的水平。一些丘陵县债务沉重、工商税收不足,农业税免征后,财政更加困难,对低保投入就更难确保长期落实到位。(4)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确定难。虽然该市制定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暂行办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低收入家庭的房产、储蓄、有价证券、隐性收入等难以合理核定;二是有劳动能力的保障对象的隐性收入核算难;三是农户外出务工收入或临时性收入计算难;四是确定农户具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且在一起共同生活的全体人员收入难;五是因危房基本改建导致生活困难的人员是否列入保障对象不明确。
上述的个案,也是全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从目前全国大多数实施的来看,还存在几个突出的问题:(1)农村低保覆盖的面太小。据统计,截至20我国有2610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668元,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还有4977万农村人口年人均收入不足924元,属于相对贫困。[1]目前已有581.3万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约占农业人口0.6%,与全国实际特贫人口3000万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2](2)农村基层负担重。中央财政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上投入少,各地实际采取的都是地方财政和乡村集体共同负担的办法,具体分担比例视当地经济情况而定,乡村经济条件好则分担比例大一些,乡村经济比较差的则由县级财政负担大头,基层的负担重。因此,需要在深入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更加系统科学地构建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体系。
二、建立和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消除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贯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是实现农民国民待遇和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让人高兴的是年农村家庭得到最低生活保障的多达228.7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39.4%;[3]截止月,全国有15个省,多个县市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但是,还需要不断对这一制度进行补充和完善。
1、合理界定低保对象。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只能是那些生活水平低于或等于国家公布的最低生活水平的人群,一般是以家庭人均年收入指标为标准来界定低保对象。具体来讲:(1)家庭成员均无劳动能力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无劳户,如没有依靠、没有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等;(2)因灾、因病及残疾致贫的家庭;(3)由突发性自然灾害造成生活一时困难或因农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生产经营不善而面临困境的农村居民;(4)有一定的收入来源,但是生活水平低于或等于国家规定的最低生活水平标准的农村居民。农村低保对象界定标准上确有一定困难,如收入难以货币化、收入的不稳定性等因素,因此在界定时,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要以通过最大努力,仍达不到最低生活保障线为衡量标准,在较为全面调查了解掌握贫困家庭的成员结构、收入状况、生活费列出、致贫原因等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的确定,分类别、分情况制定出属于保障对象的条件与范围,防止“搭便车”的行为。2、科学确定低保标准。要发挥最低保障制度应有的功能,重要的在于要科学制定最低生活标准。世界各国大都以恩格尔定律为依据制定各自的最低生活标准。在确定时要考虑以下几方面:(1)力争低标准、广覆盖,既发挥效益,实现满足困难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要这一低保制度功能,又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2)根据地域和发展的不平衡,允许存在层次性和差别性。(3)对于一些情况特殊的低保对象,如孤寡老人和孤儿以及单亲家庭可以考虑适当提高标准10~20%.(4)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不应该在低保制度中解决,而应该参照低保制度的保障方式重新设计国家补助制度,标准应该高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3、建立较为完善的低保资金保障和筹措制度。资金的.保障与筹措是建立低保制度的核心问题。鉴于此,应及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中央财政投入力度,完善财政拨款制度,将低保资金列入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的预、决算,做到“年度预算、定期拨付、年终决算、结余流转”。根据实际情况相对明确中央和省、市、县、乡各级财政和村集体分担的比例,并以社会捐赠和社会互助等作补充。一般中央财政应负担50%,特别困难的地方中央的负担比例还可以再提高,余下的部分,乡村经济条件差的省与地、县、乡三级负担,负担比例可为2∶4∶4;乡村经济条件一般的县、乡、村三级负担比例各为三分之一或3∶3∶4.并且各级政府应建立低保专门帐户,专账要按已定好的分摊比例做好收入账,中央、省、市、区(县)各多少。同时,建议将个人所得税作为支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主要财源。在发达国家,个人所得税约占整个财政收入的30%左右,而主要用于社会保障的公共支出约占财政支出的20~30%.另外还可适当开展社会捐赠活动,充分发挥民间慈善团体的作用。
4、完善低保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一协调、民政部门归口管理、相关部门联动的管理模式。对基层管理机构和服务网络要加强建设,要将工作重心下移,夯实基层工作基础,现在基层单位专项负责的人很少或没有,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在管理上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以户口所在地作为低保救助管理的基本单元,不论贫困人员住在何地,都要纳人户口所在地的乡镇统一管理。同时加强检查和督促,确保低保金及时足额发放。
5、实施相应的配套改革。建立低保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有相应的改革措施与之配套。(1)完善政策法规,实现最低生活保障的法制化、规范化管理。(2)制定与之配套的优惠政策。如对已享受低保救济但生活仍较困难的村民,可对其子女教育费用等实行减免政策;对有劳动能力的农村经营者实行减免税金等优惠政策。(3)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乡镇企业和组织农村劳务输出,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从根本上消除农村居民的贫困问题。(4)营造良好的氛围环境。政府应高度重视,管理部门要加强同财政、劳动保障、工商、税务、教育、卫生等部门的沟通与协调,探索实行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等办法与措施,做好低保工作;社会各界要用理解和爱心,积极认同和参与,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为农村低保提供捐赠和资助,真正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互助互济的良好社会氛围。
居民调研报告篇七
8月份开始,石泉县人大常委会有关委室根据主任会议安排,先后深入到相关部门、部分镇、村、企业和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听取镇村社区、部门、企业和代表与群众意见建议等方式,重点对全县城乡居民创业就业状况和企业用工情况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情况如下:
全县。
11个镇161个行政村(社区),常住人口18.2万人。现有劳动力8.4万余人(男16—60周岁、女16—50周岁),占总人口的48.8%。
全县农村劳动力约。
7.3万人,占劳动力总数的86.9%,其中:从事农业生产约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1.1%;转移就业4.3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8.9%(县内转移就业1.1万人,县外转移就业3.2万人),近期返乡劳动力312人。其中:因自身和家庭原因返乡206人,占返乡总人数的66%;回乡创业就业66人、占返乡总人数的21.2%;因工厂倒闭、停产或裁员返乡12人,占返乡总人数的3.8%;其它原因返乡28人,占返乡总人数的9%。
城镇劳动力。
11552人,占劳动力总数的13.1%,其中:就业人数11043人(机关事业单位在岗职工4945人、占居民劳动力44.8%,企业稳定就业2034人、占居民劳动力18.4%,外出就业2354人、占居民劳动力21.3%,灵活就业人员1710人,占居民劳动力15.5%),占居民劳动力的95.6%;失业人员509人,占居民劳动力4.4%。其中:无就业愿望的112人,占失业人数22%;灵活就业转失业(动态)385人,占失业人数75.6%;省外返乡12人,占2.34%。
截止。
2017年底,全县各类注册经营主体10806户,其中大学生创业220户,返乡能人创业1745户,其他创业8841户。
调查摸底县内企业。
124家,合计用工5691人,其中,65家企业有缺工现象、占调查企业总数的52.4%,缺工人数1866人、占企业用工总人数量的32.7%。
从本次调研的情况,我县的就业总体情况较好,但从长期稳定就业来看,外出务工占比较大,返乡创业占比不高。通过调研,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全民创业就业的宣传声势不够大,宣传面不够广,创业就业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创业激情不够高;不少群众特别是在外务工人员对创业就业的法律法规以及我县创业就业的激励措施、扶持政策不够了解,仍然存在择业观念落后、就业过分挑剔、创业有畏难情绪等问题。
1000——2000多元的工资,宁愿在家失业或宁愿不远千里外出打工,也不愿意在本地就业,导致存在县内企业招工难的现象。
“创”的魄力,存在“怕”的心态,“难”的情绪,导致返乡创业人员不多。
从总体上看,全县上下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创业就业的工作格局还没有形成,部分镇对创业就业工作重视不够,分管创业就业领导和业务人员对本镇创业就业情况底子不清,情况不明。一些部门没有创业就业工作意识,相关职能部门如人社、扶贫、农业等都从各自的业务出发,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没有充分整合资源优势,没有形成合力,不能实现创业就业信息适时采集、传递和共享。
一是就业技能培训吸引力不强,外出务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就业培训层次较低,质量不高,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对接不够,劳动力的技能素质与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矛盾还较为突出。三是培训实效性不够,培训时间过长,培训形式和内容不接地气。四是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作用发挥不够充分,无法有效解决毕业大学生创业知识匮乏、创业实践和创业能力不强的问题。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创业成功典型、政务服务、营商环境的宣传力度,增强和引导创业就业者树立新思维、转变就业观念和劳动光荣意识,切实让广大群众了解、熟悉、用好创业就业政策,引导带动创业就业,营造政府鼓励创业就业,社会支持创业就业,政策扶持创业就业、劳动者想就业、愿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走进创业、走进梦想”;对已享受创业扶持政策的大学生,搞好后期跟踪服务、确保惠民政策和扶持资金落到实处。三是努力发展生态农业产业。选择一批有科技含量、有发展前景、有市场潜力的创业项目,从资金、技术上给予重点扶持,带动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
“石泉县就业信息”qq群或公众微信群,及时采集和发布人力资源供求信息,形成城乡一体、信息贯通、资源共享,切实解决创业就业信息不对称问题,为城乡劳动者提供更加便捷、及时、高效的创业就业服务。
一是要进一步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
多渠道、多方式增加就业岗位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加大落实好创业就业政策,在法规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创新服务方式,放宽或降低小额担保贷款门槛,为创业就业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继续要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对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不断扩大小额担保贷款审批与发放贷款范围,适当提高就业困难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和进城创业农民个人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的额度上限。
一是建立协调机制整合现有的公共资源,加强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管理和考核,落实责任,推进全民创业就业的工作局面;二是完善技能培训机制要从培训的实效性出发,接地气,见实效特别是要兼顾加强第三方培训机构的管理,使培训资金发挥真正的作用。
三是探索建立创业专家咨询团队,为创业就业提供高效的智力支撑和便捷的就业服务;四是强化公共服务,积极做好失业保险、就业援助等工作,不断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政府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努力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居民调研报告篇八
对于性行为:80后的性观念较为开放,其中其中近4成受访者支持婚前性行为,认为性爱是恋爱的一部分,另有40%没有明显的反对,“到时候看感觉”,总计有8成的受访者没有反对婚前性行为。
对于一夜生情:受访者中近七成都不程度接受,其中,46%人表示“只要自然而然,就不反对”,另外三成表示接受不了第一次见面就亲密接触。
80后真的非常自我么?
报告表明:相当多80后以自我为中心。工作对于他们不仅仅是生活和和赚钱,更重要的是实现自我的价值,持该看法的受访者接近半数;另外,对于薪水中最大支出,1/3的受访者是花在自己身上,另有13.3%的最大支出是吃喝玩乐花掉的。他们为了自我而工作,为了自己花钱。
朋友对80后有多重要?
在80后的生活中,朋友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80后工作不开心,排解烦恼时,有42.4%的受访者去找朋友,9.7%的人找同事,半数以上靠朋友和同事;而当出现问题时,80后最先想到的也是朋友(37.3%),这说明交友在80后的生活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网友也成为80后的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工作不开心时,8.5%的受访者通过网友瞎聊排解烦恼;在遇到问题时,80后也尝试通过网络群发寻求网友的帮助(比例为6.6%),这些都说明网友已经成为80后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居民调研报告篇九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总体上讲,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经费保障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但在有些地区由于缺乏稳定、有效的基层司法行政经费保障体制,经费保障不足仍是制约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发展进步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在更大范围内加快建立体制更加合理、机制更加有效、管理更加科学、保障更加有力的司法行政运行体制,已成为摆在司法行政机关面前的重大问题。按照上级要求,为全面掌握我县司法行政经费保障情况,近期,县司法局组织专门人员对我县的司法行政经费实际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司法行政机关经费保障的现状。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目前,县司法局局机关共有行政编制22人,县法援中心及县公证处两个,二级单位共有事业编制11人。全县辖11个乡(镇、街道),共有司法所11个(2010年前为10个乡镇,10个司法所),全县共有司法行政专项编制43名。近年来经费保障的基本情况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司法行政机关经费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
2005年之前,县司法局无论是办公经费还是业务专项经费均未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基本运转毫无保障。2005年后,县财政逐步加大了对专项业务工作开展的支持,专项经费从2005年的3万元增加到目前的23万元,每年均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在现有保障体制之下,相对有效的保证了司法行政机关基本业务的开展。除县级财政加大支持外,中央、省、市政策性转移支付对司法行政机关的投入也不断加大,如中央装备款、办案经费、省财政配套资金、市财政司法所建设补贴资金等,一些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改变了过去司法行政机关经费完全无保障的情况。
(二)办公经费一直未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局机关基本运转仍无经费保障。
受县财力制约,目前,县财政对我县司法行政机关的保障还仅仅是建立在基本业务开展的基础之上。多年来,司法行政机关基本办公经费从未列入财政预算,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既要保障运转,又要办业务,造成司法行政机关在经费开支上时刻捉襟见肘,这直接导致了整体工作的运转困难。
(三)基层司法所基本无任何经费保障,司法所职能发挥受到严重限制。
自2005年司法所收编上划以来,司法所纳入了县司法局和乡镇政府的双重管理。按照收编文件规定,收编后司法所人员的办公经费、福利等仍由乡镇政府负担。由于收编后人员管理与经费划拨脱钩以及乡镇政府财政困难,再加上部分基层领导在思想上有“重打轻防”的习惯性思维,忽视了司法行政工作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过程中的潜在价值和不可替代作用,司法所运转所需经费从未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司法所日常开支只能靠临时向县司法局和所在乡镇政府汇报来解决,事实上大部分得不到解决,极大的限制了司法所业务开展。诸如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人民调解等一些重点工作开展起来都十分困难。
二、基层司法行政经费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司法行政机关保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办公条件也得到日益改善。但是,由于多方面原因,一个完善的经费保障体制在鱼台司法行政系统仍未建立起来,影响了司法行政机关正常有效的运转和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现阶段,我县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在经费保障方面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地方财政困难,司法行政保障受制于地方财力。
鱼台县地处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工业基础薄弱,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较大,县财政收入来源较为单一。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在经费预算上,需要保工资、保发展,因而绝大部分党政机关的办公经费都得不到保障。这是我县司法行政经费困难的根本原因。
(二)司法行政系统公用经费保障制度得不到落实。
财政部、司法部在2006年就联合出台了《关于制定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的意见》,提出要从加强国家基层政权建设、提高基层执政能力的高度,按照“收支脱钩、全额保障、因地制宜、适时调整”的原则制定基层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目前,其他省份都已按照《意见》要求,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制定落实了司法行政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但山东省由于各方面原因,一直未将文件精神向下传达、贯彻和落实,文件棚架在了省一级,导致基层经费落实无依据,申请无办法。自2009年起,我县政法机关中公、检、法三部门的公用经费均已落实了中央两部门的'文件精神,唯有司法行政系统没有落实,给司法行政工作造成了不应有的困难。这是当前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经费困难的关键原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居民调研报告篇十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证行政政法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财政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我们于近期对区本级行政政法单位及两个乡镇行政政法经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区财政及行政政法单位的基本情况。
几年来,全区上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原则,依法理财,制度创新,确保财政收入稳定、有效增长。
20**年我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82万元,其中:增值税173万元,营业税546万元,企业所得税238万元,个人所得税186万元,房产税8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422万元,专项收入242万元,罚没收入226万元,行政性收入321万元。扣除专项收入等后的经常性上级补助收入为2693万元,上解支出687万元,地区可支配财力5688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902万元,其中:
1、工资性支出3960万元。
2、公用经费支出2570万元,人均公用经费0.7万元。
3、社会保障和抚恤支出269万元。
4、离休干部医药费129万元。
5、上级专项配套333万元。
6、其他专项收入安排的支出及上级专项支出3641万元。
全区刚性支出需求情况:最低刚性支出需求6530万元,占地区可支配财力5688万元的114.8,缺口842万元。
财政供养人口情况:全区财政供养人口3609人,其中:行政政法人员948人,其中公检法司人员313人,教育人员1169人。
我区行政政法共设职能机构55个,实有人数948人(其中离退休176人),占同级财政供养人口的26。
二、行政政法单位经费安排及支出管理情况。
一直以来,我区以“从优待警”、“科技强警”为重点,本着优先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的原则,努力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我区一般单位日常公用经费1300元/人,公务用车按车辆编制13000元/车。五大班子和公检法司部门日常公用经费高于一般单位,达到1500元/人,公务用车按车辆编制15000元/车。20**年我区用于行政政法经费支出1902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2,同比增长18.4,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增幅12.5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794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08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388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35。行政政法经费支出1906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0,同比增长0.2。用于人员经费支出902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004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447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5。20**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2092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1,同比增长9.7,略高于收入增幅。用于人员经费支出971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21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03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5。行政政法经费支出2750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3.5,同比增长11.4,明显高于收入增幅4.8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1468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282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17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0。20**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3007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7.6,同比增长29,高于收入增幅16.5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1197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810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33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30。从20**年至20**年的情况看,特别是20**年以来,对于行政政法经费的投入呈明显增加趋势,而且经费增幅明显高于地方收入的增长幅度,最高增幅已超过收入增幅近17个百分点。充分体现出地方财政在财力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对行政政法支出的倾斜。
此次重点调查的六个行政政法单位和两个乡镇在经费投入上也有明显增长。其中***从20**年至20**年公用经费平均增长9;***公用经费平均增长40;***公用经费平均增长35;***公用经费平均增长16;***公用经费平均增长22;***公用经费平均增长8。**镇和**乡近五年来在经费投入上也有所增长,平均达到4和12。
几年来,我区财政在努力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的同时,也确保了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并尽财力可能为公检法司部门配备办公设备及各种必要的办案设施,提高了政法部门的'装备水平。20**年还为公安局和检察院新建了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公安干警的积极性,为保障我区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行政政法单位负债情况。
金需求,区财政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0**年至20**年末,行政政法单位累计负债1194万元,其中:
1、***累计欠款28.5万元,其中车辆维修10万元,工程款及管道维修6.5万元,其他欠款12万元。
2、***累计欠款20万元,其中车辆维修及燃油15万元,会议费3万元,其他2万元。
3、***车辆维修及燃油。
等累计欠款9.7万元。
4、***截止到20**年末共欠外债374万元。其中建办公楼工程款及房屋维修欠款143万元,车辆维修、燃油等其他支出累计欠款231万元。
5、***截止到20**年末累计欠款127.35万元。其中车辆购置及维修欠款14.35万元,新建办公楼欠工程及材料款50万元。其余欠款63万元。
我区涵盖五个乡镇(街),这次主要对***和***进行了重点调研。
***乡累计欠款41万元,其中人员工资29万元,公用经费9万元,其余欠款3万元。
***镇累计欠款110万元,其中建办公楼欠工程款50万元,车辆维修等其他欠款60万元。
四、我区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经济规模小,可支配财力少,满足不了事业发展需要。
2、政策性及体制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减收严重。
一是分税制体制的实行,导致地方可支配财力增长缓慢。二是我区受电厂改制影响,财政减收严重。三是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以及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增点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3、财政风险逐渐加大且明显显露,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关停并转,债务无法偿还,转嫁到财政负担,加之农民基金会借款、世行贷款等政府债务行为财政化,以及财政为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所借债务到期需要偿还。所欠债务8733万元,地方财政难以承担,加剧了财政风险。
五、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1、思想高度重视,突出保障重点。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障行政政法单位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讲在会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必须要牢记在大脑里、付诸于行动中、体现在成果上。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行政政法经费保障重点应该体现在二个倾斜上:一是向重点单位倾斜,即财政要重点保障行政执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二是向重点支出项目倾斜,要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首先保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和行政政法单位正常运转需要,在此前提下,集中财力重点保障行政政法单位重点业务开支需要,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手段,进而提高行政政法单位的整体能力。
2、强化行政政法支出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我区财力有限,在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意义更大。我们财政部门更应该勤俭节约,率先垂范,运用预算分配、财务监督检查等手段,督促行政政法单位求真务实,节约不必要的支出,坚决刹住公款吃喝、公款出差出国旅游等不正之风,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支出监管,把重心从注重资金分配转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上来,做到财政资金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监管就要跟到哪里。
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财政性资金等)全部通过财政实行集中管理,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注重抓票据管理,以票管理费,实行源头控制,防止预算外收入游离于财政专户之外。在中,凡需要保证的支出要千方百计保证,凡能够压缩的支出,竭尽全力压下来,把钱花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实行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应该本着“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原则,通盘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形成涵盖部门所有收支的细化的完整预算,以达到硬化预算的目的。要对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认真界定,并与编制部门认真核实单位编制,确定实有人数,对虚报和超编人员予以清理。要结合资产管理,积极实行政府采购,并按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公用经费。对于有预算外资金的单位,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年初给予核定项目支出,保证预算外资金按时、准确上缴,这样在有些单位的收入中既包括了一般预算收入也包括了预算外资金收入,充分体现出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4、加强对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效率,以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
金需求,区财政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0**年至20**年末,行政政法单位累计负债1194万元,其中:
1、***累计欠款28.5万元,其中车辆维修10万元,工程款及管道维修6.5万元,其他欠款12万元。
2、***累计欠款20万元,其中车辆维修及燃油15万元,会议费3万元,其他2万元。
3、***车辆维修及燃油。
等累计欠款9.7万元。
4、***截止到20**年末共欠外债374万元。其中建办公楼工程款及房屋维修欠款143万元,车辆维修、燃油等其他支出累计欠款231万元。
5、***截止到20**年末累计欠款127.35万元。其中车辆购置及维修欠款14.35万元,新建办公楼欠工程及材料款50万元。其余欠款63万元。
我区涵盖五个乡镇(街),这次主要对***和***进行了重点调研。
***乡累计欠款41万元,其中人员工资29万元,公用经费9万元,其余欠款3万元。
***镇累计欠款110万元,其中建办公楼欠工程款50万元,车辆维修等其他欠款60万元。
四、我区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经济规模小,可支配财力少,满足不了事业发展需要。
2、政策性及体制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减收严重。
一是分税制体制的实行,导致地方可支配财力增长缓慢。二是我区受电厂改制影响,财政减收严重。三是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以及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增点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3、财政风险逐渐加大且明显显露,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关停并转,债务无法偿还,转嫁到财政负担,加之农民基金会借款、世行贷款等政府债务行为财政化,以及财政为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所借债务到期需要偿还。所欠债务8733万元,地方财政难以承担,加剧了财政风险。
五、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1、思想高度重视,突出保障重点。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障行政政法单位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讲在会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必须要牢记在大脑里、付诸于行动中、体现在成果上。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行政政法经费保障重点应该体现在二个倾斜上:一是向重点单位倾斜,即财政要重点保障行政执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二是向重点支出项目倾斜,要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首先保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和行政政法单位正常运转需要,在此前提下,集中财力重点保障行政政法单位重点业务开支需要,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手段,进而提高行政政法单位的整体能力。
2、强化行政政法支出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我区财力有限,在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意义更大。我们财政部门更应该勤俭节约,率先垂范,运用预算分配、财务监督检查等手段,督促行政政法单位求真务实,节约不必要的支出,坚决刹住公款吃喝、公款出差出国旅游等不正之风,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支出监管,把重心从注重资金分配转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上来,做到财政资金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监管就要跟到哪里。
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财政性资金等)全部通过财政实行集中管理,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注重抓票据管理,以票管理费,实行源头控制,防止预算外收入游离于财政专户之外。在中,凡需要保证的支出要千方百计保证,凡能够压缩的支出,竭尽全力压下来,把钱花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实行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体制改。
革的核心。应该本着“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原则,通盘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形成涵盖部门所有收支的细化的完整预算,以达到硬化预算的目的。要对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认真界定,并与编制部门认真核实单位编制,确定实有人数,对虚报和超编人员予以清理。要结合资产管理,积极实行政府采购,并按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公用经费。对于有预算外资金的单位,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年初给予核定项目支出,保证预算外资金按时、准确上缴,这样在有些单位的收入中既包括了一般预算收入也包括了预算外资金收入,充分体现出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4、加强对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效率,以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
居民调研报告篇十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整体防范火灾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尤其是我县“12·15”火灾之后,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以防范火灾事故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系列系列宣传活动和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群众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有所提升,消防设施配备普遍加强,城市防范火灾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然而,由于老城区人口密集、老建筑防火等级较低、消防通道狭窄等原因,其消防安全隐患却难以有效消除,防火环节较为薄弱。为了解我县老城区消防安全状况,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近日,县政协联合县公安局消防大队对我县老城区的消防安全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老城区消防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筑结构复杂,火灾荷载大且蔓延快。
老城区房屋因建设年代久,多为砖木结构的单层或两层建筑,结构复杂且耐火等级低,为三、四级耐火建筑。房屋紧密相连,防火间距严重不足。由于住户多是低收入家庭,他们为了充分利用房子,多采用木板分隔,搭建小阁楼、小房间,内部结构十分复杂,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家庭小作坊、废品收购站,储存有大量可燃物,部分建筑新建、改建、扩建及装修装饰工程,还存在着未经公安消防机构审核、验收合格擅自施工,投入使用情况。一旦发生火灾,极易引起“火烧连营”,且人员疏散十分困难,还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
(二)消防通道不畅、设施缺乏、水源不足。
一些居民住宅少则也有几十年或百年之久,街道少而狭,巷道更小,更有违章占用消防通道等,失火时阻碍了消防车的通行。一些城中新建小区为加强管理,在主要人口处设置了铁栅栏、隔离墩,使消防车道被阻,造成老城区在发生火灾时,使消防车很难临近火点施救,从而贻误灭火时机,使小火发展成大火。随着人口的增长,有的民宅就地翻建,横向扩展,有的甚至视国有土地为已有,擅自搭棚、建房、消防栓等被圈占、砸坏、挪作他用。此外,由于老城区形成时间较早,当时大多没有与之配套的市政消防栓。一般乡(镇、街道),包括县城老区的供水主管道普遍存在口径较细、管壁老化等问题,而且随着人口增加、用水增多,水压也逐渐降低。尤其在用水高峰期间,更不能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老区内的河沟水塘等天然水源不少被填埋,“河变路”、“坑变宅”现象较为普遍。因此,一旦遇到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会因缺少消防水源而造成重大损失。
(三)居民安全意识淡薄,电气火灾多发。
从老城区居住人员结构情况来看,主要有三种人,一种人是老人,这是占老城区居住人员成份最多的人,他们往往是旧民宅的主人,恋旧情节让他们舍不得离开这些住了几十年的房子,这些人群无人照料,自己行动不便子女不在身边,容易造成火灾,致使人员伤亡。二是相对较贫困的人家,他们往往无能力购置新居,只好“委屈”住在这里。三是外来人口租赁住房,这些外来人口又以家庭方式为主,一家一户的往往好几口。因此老城区住户特别是以上三种人,物质条件不是十分富裕,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防火安全不够重视,缺乏安全用火用电常识,处置突发事故的应变能力较差。部分乡(镇、街道)工作人员和社区民警消防专业业务知识不熟悉,检查发现火灾隐患认识不够,处置扑救初期火灾的能力有待增强。而且,老城区电气线路年久老化、乱接乱拉现象、用铜丝代替保险丝,受潮严重,而且又无力检修、更换,特别是在当今家用电器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用电负荷超载,造成电气火灾多发。
二、清除老城区火灾隐患的主要措施。
(一)相关单位整体联动,加强老城区改造。
老城区改造是推进城市化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并完善由政府挂帅、各职能部门广泛参与的消防安全网络,并且做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及时掌握情况,及时处置包括火灾在内的各种突发事件。公安消防作为监督管理的主抓部门,要加强与规划、住建部门的协同配合,优化消防安全布局,规划、建设好消防车道;乡(镇、街道)下设村(居)委会要成立消防安全巡查组,进行日夜不间断巡查,定期挨家挨户对居民家用电器、用火用气设备进行防火检查,制止车辆停放占用消防通道和损坏消防设施的行为;社区民警要经常督促居民委员会、物业管理单位履行消防职责,组织开展经常性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切实做到一旦发生火灾事故,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控制局面,把损失降到最低。
(二)加大车道水源建设,优化消防安全布局。
首先,在加强政府统一领导的基础上,公安消防部门作为监督管理主抓部门,要加强与规划、住建部门的协同配合,优化消防安全布局,规划、建设好消防车道;在道路狭窄街道,严禁任何车辆乱停乱放,保证消防车道畅通。全面彻底清理老城区内的违章违法建筑,必须下决心彻底整治,妥善安置,异地拆迁,同时要拆除危险建筑和陈旧的建筑。其次,按照“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议政府拿出专项资金,尽快对居住人口密集的道路进行消火栓建设,切实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对于老城区,往往无法一下子完全改造,但是可以加强其他消防设施的建设,譬如加建一些消防水池来确保消防水源的稳定,对于棚户区即将拆迁的区域,应指导居民配备扑救初期火灾的水源,如配备一些大的水桶,在火灾发生时,能起到应急作用。
(三)降低人口密度,减轻住房负荷。
老城区旧居民的消防安全工作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降低人口密度,减轻住房负荷,建议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制定计划,实施逐步搬迁,一时难以搬迁的,在完善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的基础上,由片区民警与居民签订消防安全责任状、明确相应责任。二是疏散人口,改善居住环境。由县政府协调规划、住建等部门,通过优化老城区用地布局,减少居住、办公用地,增加绿化、商业服务设施以及道路广场用地。降低人口密度不仅能减轻住房压力,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有效缓解老城区环境承载能力,更避免了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
(四)强化宣传教育,增强消防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各乡(镇、街道)日常宣传工作中,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增强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提高辖区发现整改火灾隐患和应对火灾的综合能力;住建、房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深入老城区、民宅掌握消防安全状况,对消防问题严重的房屋及时进行维修;对没有经过审批临时搭建的房屋,影响消防通道和疏散的,城管部门要坚决予以拆除;供电部门要定期组织人员对电路负荷、居民用电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及时督促更换使用时间长、老化严重、未穿管保护的线路,以前不规范要求的逐步加以整改;派出所要将居民防火工作纳入派出所目标管理中,确保一名所领导具体负责,并落实警区民警的责任。
老城区人口密集,老旧建筑多,是一个城市消防安全工作滞后的地域,一旦发生火灾容易形成火烧连营的局面,将严重威胁到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因而充分认清老城区消防安全工作任务重,矛盾多,难度大和涉及面广的严峻形势,加大力度、下大决心加快老城区火灾隐患的整改工作;在日常管理中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建立健全消防组织责任制度、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特别是对老城区的用火、用电、用燃气要落实强制性措施,全面提高老城区的火灾防控能力,共筑老城区的平安和谐。
居民调研报告篇十二
提要:本文通过对全县九年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能力现状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意在了解全县九年级学生消防意识、消防知识及能力的现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知识缺乏、受到的消防安全教育不成系统、参与消防的热情得不到正确引导等问题,我们认真反思,旨在探索提高学生消防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改变目前现状之路。
关键词:学生消防现状调查反思对策。
一、调查概况。
调查缘由:20xx年3月,我县化学中心教研组课题组申报了一个市级课题《在初中生中开展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为了使课题研究更有针对性并扎实有序进行下去,课题组对全县九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调查时间:20xx年9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在全县六所学校九年级抽取500名学生展开问卷调查。为了更客观真实的了解学生对消防安全的认识和参与意识的现状,对被调查学校学生随机取样,进行调查。总共发放500份,回收484份有效问卷,占总数的96.8%。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全县初中学生消防知识的掌握和参与消防的积极性的一般情况,分析形成消防知识欠缺、意识的淡漠的症结所在,着手在初中生中开展以消防安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从而为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化学、用化学”的认识和能力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
(一)消防在我身边。
调查问题。
选项。
占调查人数%。
1你遇到过火灾吗?
a亲身经历过8.7%。
b听说过59.3%。
c没有32.0%。
2你的家人或者朋友有没有受过火灾伤害的人?
a有且很严重4.8%。
b有但不严重8.9%。
c没有86.3%。
3你的家中备有的灭火器材是?
a灭火器8.3%。
b水缸装满水34.3%。
c没有57.4%。
4你会使用灭火器吗?
a会34.6%。
b看到说明应该会53.7%。
c不会也不敢使用11.7%。
5临睡前或外出时,你和家人是否有检查关闭煤气、电器开关的习惯。
a经常31.6%。
b偶尔36.2%。
c从不32.2%。
(二)消防知识伴我成长。
调查问题。
选项。
占调查人数%。
6你知道我国火灾报警电话号码是什么?
a1103.1%。
b11995.9%。
c1201.0%。
7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______来寻找漏气点。
a划火柴14.0%。
b肥皂水20.9%。
c闻气味65.1%。
8当家里发生煤气泄漏时,应。
a电话报警5.9%。
b迅速关闭阀门,打开门窗90.5%。
c点火查看3.7%。
9火灾初起,应如何应对。
a快速逃出89.5%。
b抢救财物为主8.1%。
c等待救援2.4%。
10用灭火器灭火时,灭火的喷射口应对准火焰的。
a根部69.1%。
b中部5.0%。
c上部25.9%。
11如何穿过浓烟逃生。
a快速奔跑,远离火场11.6%。
b站在高处,等待救援5.6%。
c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巾捂住口鼻83.8%。
(三)消防安全我行动。
调查问题。
选项。
占调查人数%。
12你参加过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吗?
a经常参加11.2%。
b很少参加71.5%。
c从不参加17.3%。
13你愿意向你身边的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吗?
a愿意并经常34.3%。
b愿意但很少54.5%。
c没时间,不愿意11.2%。
14你参加过火灾预警演练吗?
a经常参加10.4%。
b很少参加60.7%。
c没有参加28.9%。
15全国消防宣传日是()。
a1月19日28.1%。
b11月9日57.4%。
c9月11日14.5%。
16您希望学校经常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吗?
a希望69.0%。
b随便26.0%。
c没必要5.0%。
三、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一)消防在我身边。六成同学家中没有配备消防器材,临睡前、外出时不能经常关闭煤气阀门和电源开关。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能自信的认为会使用灭火器。
原因:随着居民居住条件的改善,学生亲身经历火灾和身边收到火灾伤害的人并不很多,加之部分社会人士对消防安全不重视,存在侥幸心理,这些也都影响了学生,造成了学生消防意识的淡薄。
(二)消防伴我成长。八成同学不知用合适的方法检查煤气的漏气点,煤气泄漏时、火灾初起时仍有一成同学不能正确应对,有六分之一的同学不知道如何穿过浓烟逃生,有三分之一的同学灭火时不知灭火器喷射口应对准的火焰位置,这些往往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但一些基本的、学生经常接触的安全常识,如火警电话等掌握较好。
原因:由此可见,学生消防知识和能力的不足是因为他们受到的相关教育缺乏所致。我们发现,供学生学习的教材中涉及到的消防安全知识的很少,且教师也往往为应对考试而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重视不够,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的培训和消防逃生演练很少且不到位。
(三)消防安全我行动。有九成同学很少或从没有参加过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和火灾预警演练,他们愿意参加消防知识的宣传但经常向身边人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只有三分之一,有七成的同学很希望学校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
原因:学校和社会组织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和宣传很少且流于形式,没有很好的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宣传。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知识缺乏、受到的消防安全教育不成系统、参与消防的热情得不到正确引导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对策思考。
四、对策思考。
(一)立足校园,勤宣传,重实训。
1、加大宣传,增强意识。
(1)学校设置一块固定消防警示教育标语:在学校醒目位置设置消防警示宣传标语。作用是时时提醒学生,让学生铭记在心,即看在眼里、记到心上。
(2)经常性进行消防常识宣传:充分利用班队会、晨会、放学集队、旗下讲话等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让学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能听到消防安全知识,不断强化,逐步形成一种潜意识。让消防安全在学生心里扎下根。
(3)建立消防安全学生qq群和家长飞信群。由教师或学生定期发布消防安全知识和一些相关活动信息,尤其在一些特殊的时间点,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节日,火灾易发多发之时,我们会通过飞信提醒学生和家长在过好节日的同时也要预防消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课内、课外加强学习。
(1)结合九年级化学课本进行《燃烧与灭火》的教学活动,教师精心组织《燃烧与灭火》这部分内容的课堂教学,挖掘教材中与消防安全相关的内容,强化消防安全教育,并用纸笔测试检测教学效果。
(2)定期上消防安全教育课:分班级进行,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相关课件,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消防知识教育。
(3)定期印发每生一张的致家长书:《消防知识一起学》。家长、孩子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你学我学,大家一起学。让消防安全知识深入每一家庭,让全社会的人都参与进来。
(4)定期出消防知识墙报:充分利用各班教室后的黑板和学校的宣传走廊出版消防知识墙报,深入普及学校消防安全知识。
(5)定期组织召开消防主题班会:召开消防主题班会,通过演讲、讨论、辩论等各种形式巩固学生消防安全知识。
3、重视实训,增强能力。
(1)结合《燃烧与灭火》的教学内容,开设消防实践活动课。如“争做小小消防员”,在消防知识培训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模拟火灾的灭火演练,学习正确使用灭火器材。
(2)定期举办疏散逃生演练。火灾是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不会逃生自救。因此,加强学生疏散逃生演练,学习逃生知识和技巧是必要的。对这项活动必须精心组织,演练前由老师集中讲解逃生知识和技巧,然后由学校联合当地专职消防队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出疏散逃生应急预案,演练后有总结评比。演练要定期并坚持直至纯熟,确保全体师生能在遇到紧急情况时能从容应对。
(二)联系社会,走出去、请进来。
1、走出去。让学生走出去,激发学生参与消防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1)精心组织学生编排各种形式的有关消防知识、消防意识、消防技能的文艺节目,如:小品、相声、情景剧、歌曲、小游戏……在学校,街道,乡村进行演出,宣传消防安全。
(2)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互查。检查了就要有结果,“谁是最好的”,要评比出消防安全先进班级及个人。人人参与,亲身体验,人人有责,从而增强学生责任心。让学生在参与检查的时学到消防知识,同时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2、请进来。把专业人士请进来,让学生接受专业的消防知识培训和具体的操作演练,提升学生应对火灾的能力。
首先,通过火灾现场图片展览、消防安全报告等形式,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让学生了解火灾带来的严重后果,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增强应对火灾的能力。
其次,请消防队员到校给学生介绍消防器材及其使用方法,并模拟火灾场景进行实践演练。相信这会给参与的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受,切实提高学生应对火灾的能力。
居民调研报告篇十三
根据《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20xx年各专门委员会调研工作计划》安排,7月2日至xx日,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由市政协副主席邓刚任组长,对我市民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县(特区、区)经信委(局)、人资社保局和总工会相关负责人有关民营企业经济发展状况、民营企业职工劳动权益保障、民营企业工会组织建设及职能作用的发挥等情况汇报,实地调研了10家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与企业负责人和企业职工分别座谈,向企业负责人和职工发放问卷调查表共计76份。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民营企业发展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情况。
(一)民营企业发展加速,经济效益明显提升。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有关政策,积极鼓励、扶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我市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涉及领域逐年增多,结构更加优化,规模和市场竞争力逐年提高。主要表现在:1、民营企业主体数量明显增加。截止20xx年底,全市民营企业单位数88689户(含个体工商户79609户),比增长了3.47%,其中,民营企业数9080户,%。民营经济工业项目投资成倍增长,20xx年实施民营经济工业项目43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数297个,投产项目数365个,完成固定投资267.3亿元。民间投资总额从年的73.72亿元增加到20xx年的331.4亿元,增长2.3倍。2、民营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截止20xx年底,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338.93亿元,占全市gtp的45.89%,比2010年增长了36.68%;完成工业增加值202.55亿元,比2010年增长了34.18%。3、民营企业贡献明显增大。民营企业已成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增长、增加财政税收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截止20xx年底,民营企业上交税金69.46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4.43%,比2010年增长了31.28%。在民营企业从业的人员数达42万人。
(二)依法用工意识逐渐增强,职工权益保障有所改善。
一是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意识逐步增强,劳动合同签订率逐渐增高。据调查,20xx年我市已登记民营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率达90%以上。在所调研的10家民营企业66名职工中,已签订劳动合同的9家58人,占调查职工人数的87.88%,未签订劳动合同的1家8人,%。其中,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15人,占已签劳动合同职工数的22.73%;签订固定期限的51人,占77.27%。在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中一年一签的23人,二年一签的22人,三年一签的6人。
二是企业按时足额发放劳动工资意识逐渐增强,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所调研的10家民营企业均能按时发放工资,除1家企业最低工资未能达到市级最低工资1030元的标准外,其余9家企业的最低工资均在1100元至2500元之间。
三是安全防护、健康检查等意识逐渐增强,职工生命安全健康得到一定保障。在调研的10家企业中,从事建材、化工、煤炭、机械等生产的企业都能重视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和安全事故防范。强化对新招进职工的岗前技术培训和身体健康检查,加大对在岗职工的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和职业危害防护知识的学习宣传力度,为全体员工发放劳保用品,并制定规章制度要求员工按规定佩戴和防护。
四是社会保险缴纳逐步推进。人资社保部门不断加大执法力度,依法督促各类民营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并依法缴费。在调研的10家民营企业中,除3家企业未给职工购买保险外,其余7家均参加有社会保险登记并依法缴费,其中,5家购买了五险;1家购买了四险;1家购买了三险。
(三)企业工会组建逐步扩面,发挥维权作用逐渐增大。
1、组建工会组织,搭建维权平台。市县两级总工会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把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截止20xx年底,全市共建民营企业工会1550个,涵盖民营企业法人2953个,企业工会会员8.8万人。
2、健全劳动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一是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全市民营企业共签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xx42份,涵盖非公企业2536个,工资集体协议签订率28%。二是推行平等协商集体合同制度,全市共签订集体合同1509份,涵盖民营企业2908个,民营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率32%。三是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共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389个,与司法、人事社保等部门联合为农民工追讨工资,20xx年为4600余名农民工追讨工资3270余万元。四是建立市、县两级劳动关系三方(即政府部门、工会、企业)协商机制,每年就涉及企业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问题进行协商。
二、民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
(一)民营企业发展问题多,职工权益保障能力弱。
我市民营企业发展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民营企业发展起步晚,基础差,规模小,多数民营企业仍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二是民营企业多数管理水平较低,部分企业是粗放式、作坊式、家庭式生产和经营管理模式,在决策上随意性大,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符合市场和自身实际的长远规划;三是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技投入少科,产、学、研合作程度低,产业升级进展缓慢,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产业结构单一,布局分散,产业链短,有的产品生产“两头在外”,致使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不大;五是民营企业成本相对较高。原材料、煤、电、油、运等价格上涨、融资成本高、结构性通货膨胀、人力成本和物流成本大等因素推高了民营企业的成本;六是多数民营企业存在“用工荒”,实用型管理人才和技术型人才严重缺乏。一方面,企业招收的职工,多数是文化低、素质差、无技术,且工作随意性大,想干就干,想走就走,即使签订有劳动合同也对其无约束力;另一方面,企业因为用工制度不规范、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差、个人发展空间不大、工作环境不好、社会保险保障差等因素而留不住人;七是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有关职能部门履职不力,服务不到位,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政策待遇标准上不尽一致,部分民营企业在发展进程中困难较多。以上诸多因素导致民营企业对职工合法权益保障的能力不足。
(二)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不够,企业和职工维权意识不强。
1、企业维护职工权益意识不强,未能较好地执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部分民营企业的经营者不重视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法律意识淡薄,把职工合法权益当作负担。主要体现在:(1)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特别是一些规模较小或效益差的民营企业,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和解除劳动合同后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一般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企业虽与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但合同条款不符合《劳动合同法》有关规定,有的条款违背了权利义务对等原则;(2)超时用工现象普遍存在。尤其以超市、商场、餐厅和娱乐场所等企业最为突出,职工工作时间长、加班工资被剥夺,休息休假权难保障;(3)职工劳动安全、身体健康得不到充分保障。一些民营企业为降低成本,减少对安全生产设施设备的投入,劳动环境条件恶劣,设施简陋,劳保用品发放不足,缺乏职业病安全保护措施,不依法组织职工进行健康检查;(4)社会保险覆盖面小。在已参保的民营企业中,给职工买全五险的只占少数,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对相关法规宣传不到位、执行不到位,对企业服务不到位、监管督查不到位;(5)拖欠职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在交通、建筑等工程施工领域中尤为突出。主要原因是部分民营企业参加工程招投标中标后,将工程层层转包,层层分利,导致建设资金不足而拖欠职工工资。
2、职工维权意识不强。我市民营企业职工大多是文化程度不高、素质偏低、无技术的农民工,尤其对相关法律法规内容知之甚少,法律维权意识淡薄,少数职工在自己合法权利遭到侵害后,不知道利用法律法规来维权。
(三)劳动保障执法力度不够,合法权益维护难以落实。
一是劳动保障执法力量不足。我市两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的人员配置均未达到专职劳动保障监察员与劳动者配置1:8000的比例要求。
二是劳动保障机构不健全。市县两级劳动监察机构因编制等问题未能实现机构升格,已建立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调解机构,也因人员、经费不足,装备缺乏等原因而不能及时有效发挥调处职工与企业争议的作用。
三是维权保障机制有待完善。市县两级尚未按照《贵州省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规定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财政应急周转金机制;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网格化、网络化)”建设试点中,除钟山区已完成并取得一定成效外,其他县(特区、区)因无资金至今尚未启动,市级的“两网化”建设也才进入方案起草阶段。
(四)民营企业工会组织不健全,维权作用发挥不够。
1、民营企业工会组建率不高。20xx年,在全市9080家民营企业中,仅2953家组建工会,只占民营企业的32.52%。工会组建率低的问题比较突出。
2、民营企业工会维权难。一是民营企业职工入会率不高,20xx年,我市民营企业工会会员8.8万人,入会率仅为20.95%;二是民营企业建立的工会,大多只是为了应付组建任务,真正开展职工维权工作的较少;三是由于民营企业工会受制于企业,且企业工会主席全部属于兼职,工资和工作经费来源于企业,在维权活动中顾虑重重,难于发挥作用。
三、维护民营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建议。
(一)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民营企业健康快速发展,做大做强,是有效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的前提和物质基础。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把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转变作风,强化服务,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1、认真落实政策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各职能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政策和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加强对民营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教育,确保法律法规和国家、省、市各项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二是要清理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性文件,落实各种优惠政策,确保民营企业在建设用地、财政税收、融资支持、人才培训与引进等方面得到有效帮扶;三是制定和完善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真正做到在信贷上加大支持、在担保上强化服务、在市场融资上全力推动、在人才培训和引进上提供平台、在诚信体系建设上加强监督引导、在服务企业发展上纳入行政部门考核。
2、提升服务企业质量,优化企业发展环境。
各级各部门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切实为民营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科学做好园区规划,优化园区产业配置,完善园区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实现循环、配套和集约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延长产业链,为民营企业减少采购和物流成本。加强对民营企业收费监管,规范相关部门对民营企业的收费行为和标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3、落实人才培养引进政策,解决企业人才缺乏问题。
一是要加大对六盘水市民营经济的对外宣传和推介,帮助民营企业提高知名度;二是要拿出专项资金,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本地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切实提高劳动技能;三是要通过举办人才博览会、企业招聘会等形式为企业搭建引进人才平台;四是认真组织实施“9+3”教育计划,加快推进职教园和县级职业学校建设,鼓励民营企业依托院校和科研机构,通过教学基地共建,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携手解决民营企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以促进企业采用新技术、开发新项目、研制新产品、抢占企业发展制高点,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
(二)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增强企业和职工法律意识。
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政治理论学习日等方式,定期组织学习宣传《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一方面要促进企业法人及其企业管理人员学法、懂法、用法,做到守法经营、依法用工,提高维护企业职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主动性。另一方面要帮助民营企业职工了解有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增强职工的守法意识和维权意识。
(三)强化劳动监察队伍建设,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
一是要充实执法队伍力量。在人员编制、设施设备、工作经费等方面,要给予有效保障,以适应日益繁重的劳动监察执法工作需求。
二是要加大执法力度,健全监管网络。变突击检查为日常巡查,健全和完善劳动保障监察追踪检查责任制,对严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在媒体上予以曝光。加快推进劳动监察“两网化”建设进程,尽快实现对我市民营企业全覆盖动态监管,实现多级共同监管的劳动保障监察新机制。
三是要建立劳动争议调处快速通道。探索建立以企业法人、企业工会、地方工会、劳动监察等为主体的劳动争议快调快处的绿色通道,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劳动争议案件,做到快办快结。
四是要建立完善相关维权机制。建立人资社保、安监、环保、卫生等政府部门、工会组织和民营企业三方协商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涉及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研究建立职工维权投诉机制,明确维权内容、维权渠道、维权方式和维权投诉回复时限等;探索制定防止拖欠职工工资的制约机制,推行工资发放保证金制度,遏制拖欠工资行为。针对社会保险扩面难问题,建议:社保部门与安监、煤炭、工商、建设、地税、环保、卫生等相关部门密切沟通协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企业为职工缴纳五险。
(四)加强企业工会履职培训,加大企业工会维权力度。
要充分发挥工会的职能作用,一是要严格按照《工会法》,切实做到企业工会主席由职代会推荐并选举产生,真正实现企业工会主席独立开展工作。二是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工会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组织工作能力和依法维权的能力,特别要强化对工会干部在职工劳动保护、工资福利待遇、集体劳动合同的签订、劳动争议调处、以及矛盾纠纷处理方面的培训力度。三是进一步完善民营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确保企业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建议权,增强职工“企业发展我出力、人人都是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充分发挥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四是企业工会要加强与部门协调,会同安监、卫生、环保、人资社保等相关部门开展专项联合执法检查,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企业提出处理意见,及时予以制止,从根本上维护企业职工合法权益。
居民调研报告篇十四
本次调研报告选择了xx社区100户居民,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考虑到收入来源以及生活方式存在较大差别,一些没有收入及长期稳定的工作者将被剔除,如农村外来打工者、学生等。调查项目主要包括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
三.抽样计划。
1、访问地点:直接到随机抽取的受访者家中进行访。
2、访问对象:必须是具有收入条件的人,严格意义上说是18岁以上的人。
3、如对方拒绝受访,不要过多强求,可以另外访问他人。
4、总之要有礼貌,对于接受受访的人要表示感谢。
四.调研的目的、意义。
通过对居民收入来源、人均年收入、主要生活成本及对目前生活的满意程度这四大项的调查,分析居民收入问题,总结出居民的生活质量。在通货膨胀压力日益增大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居民正常消费并且日常生活不受其影响。并初步分析引发收入差距日益增大的主要原因。
xx社区300多户居民中工资性收入的居民占百分之六十,个体经营收入的占百分之四十。
(一)工资性收入增长。一是居民在非企业组织中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5000元,同比增长2000元;二是由于营经济迅猛发展,居民在本乡地域内劳动得到的收入人均7000元,同比增长3000元;三是居民在本乡地域外从业得到的收入人均5500元,同比增长1800元。
(二)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我社区居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6000元,同比增长1700元。占全部纯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五,仍是居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经营收入中一、二、三产业收入均呈平稳增长态势。
居民调研报告篇十五
近期,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发改、统计等10个部门组成调研组就增加全市城乡居民收入问题开展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十一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瞩目成就,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和绝对水平都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2010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642元和3976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分别达到18.0%和17.2%,高出全省4.3和2.3个百分点。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365元,增长18.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9元,增长26%。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进一步加快。
城乡居民收入中,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呈全面增长态势。构成特点是:
工资性收入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2011年,职工最低工资标准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津补贴增加,国家大型基建项目、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劳务输出,为城乡居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的提高。2011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收入12670元,较上年增长19.6%,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9.6%,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2763元,较上年增长29.7%,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5.2%,工资性收入占据城镇居民收入的主体地位。
经营性收入呈大幅增长趋势。各级政府不断优化创业环境,大力扶持第三产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业产业化不断发展,特色农业起步良好。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增幅较大。2011年城镇居民经营性收入占5.8%,较上年增长13.6%,农村居民经营性收入占34.8%,较上年增长23.8%;其中家庭经营纯收入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32.4%,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4个百分点。
转移性收入拉动效应明显。国家大幅度提高城市低保标准,同步上调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津补贴,实施了城乡养老保险、五保供养、退耕还林、家电下乡补助、四项农业生产补贴等一系列惠民政策,促进了转移性收入的增加。2011年,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占22%,较上年增长20.1%;农村转移性收入占8%,较上年增长11.8%。转移性收入有效拉动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
财产性收入成为增收新渠道。城乡居民积累的财富不断增加,理财手段日益多样化,加之房租上涨,特别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日趋活跃,土地征占用补偿水平提高,带动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幅提高。2011年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占2.6%,较上年增长11.3%。农民财产性收入占2.0%,较上年增长26.9%。
20xx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构成与全省及部分市对照表。
二、存在的问题。
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总体水平虽大幅提高,但存在总量偏低、城乡以及行业差距持续拉大、收入构成欠合理、增收后劲不足等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城乡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所占的比重逐年降低,直接影响了城乡居民收入总量的提升;其次是全市城乡居民收入整体水平偏低,在全省十一个市(区)中,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第九,农民人均纯收入排第十,位次明显靠后;三是城镇居民工资性和转移性收入两项占比超过90%,而这两项收入因素受到国家政策严格调控,内生增长动力严重不足;同时,反映出在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经营性和财产性收入占比过低,深刻表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城镇居民依赖工资、津贴等政策性收入的现象还相当严重,全民创业、自我发展的意识和氛围还远未形成。农村居民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两项占比达到90%,这两项收入因素受市场影响较大,不定因素难以预料和控制,波动起伏难免;四是城乡和行业收入差距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最低的是住宿和餐饮业,相差3.31倍和3.09倍,且仍呈进一步拉大趋势。城乡收入差距仍然逐年拉大,城乡收入比20为3.55,2010年为3.68。
三、影响收入增加的主要因素。
1、自然灾害多发,增收基础不稳固。安康地处秦巴土石山区,平均海拔较高,坡陡沟深,土壤瘠薄,人均耕地只有0.8亩,仅占全国平均水平的60%左右。加之气候多变,农业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居住在中高山区的居民,经常遭受冰雹、雨雪、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侵扰。据统计,自2001-2010年以来,十年有八年受灾,全市因灾返贫人口总计达40万人,常年返贫率在40%左右。
按照省上新确定的.2500元贫困标准,经核实,全市十县(区)全部属于秦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共计有1269个贫困村、116万贫困人口,分别占行政村和农业人口的51.97%、47.74%,有22.6万户88万人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落后的中高山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矛盾尖锐,产业结构调整受生态环境制约极大,成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2、工业实力较弱,增收主力不坚挺。金融、科技、信息、产权等高端市场体系不健全,企业主要集中在对资源依赖性较强的传统产业上,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懂经营、善管理的人才馈乏,产业集群尚未形成。2011年统计的29类主要工业产品中,80%都是初级产品,资源利用率很低。2010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0.5:39.6:39.9,与全国10:47:43相比,第一产业比例明显偏高。2011年全市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127.13亿元,仅占全市gdp的31.22%,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余个百分点,缺乏大企业、大集团支撑,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中小企业发展缓慢,抗风险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较弱。全市千人拥有中小企业约23个,低于全国平均的28个,其中80%以上为平均规模只有2-3人的个体工商户,传统型产业多,新兴科技含量产业少;为生活服务的行业多,为生产服务的行业少;家庭作坊式经营的多,规模集约化经营的少。一些领域难以进入,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企业负担较重,融资难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本应在居民增收中发挥重大作用的中小企业没有稳健发展。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增收门路不宽广。基层政府技术干部奇缺,不能很好体现“小政府大服务”的功能。村干部中“双带”型干部较少,分散经营的农户缺乏有能力有激情的领路人,各类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农村经营仍处于小而散的落后状态;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滞后,农技人员严重不足,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较少,茶叶、食用菌、畜牧等优势项目,难以在产业化上形成大气候。受农资价格涨幅增大等不利因素影响,依靠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实现增收难为久计。加之面临融资难、信息不畅、公共服务不到位,基础设施欠账多等共性问题,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难以迅速提高特色农产品的批量和质量,难以与市场高效对接,应对自然风险和市场变化的能力很弱,农村居民增收的门路很狭窄。
4、人力资源素质较低,增收渠道不通畅。就业市场的供需直接影响居民正常增收。就业难与企业招工难并存,是全市劳动力资源结构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必然反映。当前,劳动力市场正在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技术型转变,全市的劳动力不能很好适应这个转变。一方面,就业难成为影响居民收入增长的大问题,全市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滚动存量约70万人,20就有6.8万人难以转移就业。“十二五”期间全市将引导有条件的35万名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就业压力将更为突出。至2011年底,全市在外地从业人员达到68.4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25.9%,从事采掘、建筑、装卸、搬运等低收入劳动行业的约占72%,创办自己的企业和实体、进入各类企业中级以上管理层的人员很少。就业竞争能力差,报酬待遇偏低,影响就业稳定性;另一方面,招工难成为企业发展的新瓶颈。全市制造业所需技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熟悉营销人才招聘困难,而大量失业人员特别是“4050”就业困难群体,受普通体力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冲击,就业压力愈来愈大,人力资本价格下滑,影响职工收入正常增长。
5、政策变化因素多,增收预期不确定。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是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补贴、购买良种补贴、家电下乡等政策效应,是增加各类津补贴以及工资福利的政策使然,这些政策虽然可望得到延续,但从国家政策上直接增加收入的空间必定受到限制,期望值不宜过高。
分页阅读第1页:一、城乡居民收入现状分析第2页:四、对策建议。
四、对策建议。
“十二五”时期,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的目标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将达到29500元和8000元左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达到或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实现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这一宏伟目标,建议做好如下工作。
1、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夯实增收基础。支柱性产业对强市富民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积极推进安康火电厂一期、金属镍产业循环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依托大企业、大项目、产业园区建设做好配套服务,带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的关联产业。充分发挥地域特色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富硒食品产业集群,建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富硒食品加工基地。以延伸丝绸产业链条、提升生物医药制造水平为重点,着力打造安康丝绸和秦巴医药知名品牌。以矿产资源为依托,大力培育一批新型建材、无机化工、金属采选龙头企业;抢抓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发展装备制造业、生物质能源产业以及日化产品加工、新型建材等产业;大力发展物流、餐饮、旅游、商贸等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着力提升社会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壮大经济实力,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更优的就业机会,为提供公共产品和增加社会福利提供充盈的财力支撑,夯实增收的基础。
2、优化全民创业环境,拓宽增收渠道。就业只能维持温饱,创业才能致富。城乡居民创业,既能增加创业者的财产性收入,又能增加就业者的工资性收入。要积极顺应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不断完善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着力构建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机制。要鼓励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复员退伍军人、残疾人、返乡农民工、农村转移劳动力等群体自主创业。要把在城镇创办民办创业园区作为推动全民创业的抓手,在各县城以及资源、交通等支撑条件较为优越的村镇,集中规划创业园区,鼓励、吸引和支持有条件的居民在园区兴办各类经济实体和小微企业,促使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创业大军中来,既能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经营收入,又能使搬迁居民稳得住、能致富,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
要本着创新和改革精神,全力优化全民创业的管理机制,全力营造全民创业的社会环境、激发全民创业热情。从事个体经营的,免收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凡是法律法规未禁止和限制的行业和领域,允许和支持个体资本、个体经营实体进入。凡申办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律不受注册资(本)金限制。允许农民以承包土地或者山林经营权出资办企业,允许普通合伙人以劳务、技能、管理等生产要素出资设立合伙企业,支持投资者以股权、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财产作价出资设立公司或增资。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可免于提交房屋权属证明,申请人可持市场开办单位、居委会、村委会、业主委员会出具的同意该场所从事经营活动的相关证明,办理注册登记。鼓励银行和中小企业开展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和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进行融资,并设立政府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以贴息、补贴、奖励等方式,对创业培训、创业基地、创业项目等给予支持。要鼓励和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加快发展。市、县区都要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信息咨询、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开拓、管理咨询、法律维权等服务。
3、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民增收速度。要以既增产又增收为目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立体农业、观光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推广节地、节水、节能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重点发展蔬菜、特色瓜果、名优花卉、食用菌等设施农业;以福润、阳晨、鸿盛等龙头企业为依托,加快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建设,构建畜牧养殖和深加工产业体系。加大名优水产繁育力度,推广绿色养殖和综合生态渔业技术,推进水产品冷藏、运输、包装和深加工建设,打造汉江渔业品牌。
各级政府要努力搞好农技推广和服务体系改革与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技推广服务,每年从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录一批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毕业生充实到农技部门,提高基层政府的科技指导服务能力。加大支农项目争取和投入力度,加快水利、道路等涉农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为农业增产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土地山林流转机制改革,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促进土地山林向规模化经营发展。要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和壮大农产品营销主体,破解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难题;积极扶持农产品加工、贮藏、运销龙头企业,努力培植一批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外向度大的农产品加工支柱企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
4、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化解增收难题。要认真落实国家《新十年扶贫规划纲要》精神,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思路,大力整合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资源,将贫困人口增收脱贫与全市整体经济发展相结合,集中资源,综合开发,实现面上整体推进。要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到户方式,瞄准贫困户,找准致贫点,有针对性的实施避灾扶贫搬迁、贫困户增收、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保障式扶贫和社会扶贫等六大工程,统筹解决贫困问题,加快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
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连片扶贫、鼓励生态搬迁扶贫、推动农民进城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重大政策机遇,千方百计使贫困人群摆脱恶劣的生存环境。把加快城镇建设与转移农村劳动力相结合,加快发展三产,把城镇建成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使农民进城创业增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转移劳动力相结合,重点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转移,增强农村经济活力,增加农民收入。
5、努力搞好培训,提高增收能力。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把提高劳动者职业素质和用工需求对接起来,使经过培训的劳动者在规模、结构上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中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劳动力的需求,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缓解就业压力。以提升综合素质为目标,综合开展就业技能、维权法规、劳动纪律等知识培训,推动培训从重数量向重质量转变。加大培训资源整合力度,人社、扶贫、农业等部门和职教中心相互配合,扬长辟短,共同打造职业培训品牌。加大财政对培训的投入,将培训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比例逐年递增。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就业一人、培训一人”、“培训一人、提高一人”的目标。
6、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现公平增收。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相关政策,建立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的长效机制,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投入,积极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等化;积极争取中省出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增资政策和提高福利政策,逐步提高工人最低工资标准,确保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按照“提低,扩中,调高”的思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建立和完善工伤预防、补偿和康复相结合的现代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救助、城乡医疗救助等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提高低保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家庭应保尽保,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加大民生项目建设投入力度,通过项目的实施切实改善民生,促进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持续改善。
要依法加强对垄断性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强对社会养老基金的运营监督,严肃及时查处企业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大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积极落实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待遇,逐步实现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一体化。积极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民营企业家积极参与慈善捐助,唤起企业和公民的社会责任,形成良好的慈善捐助氛围。
7、落实目标责任,确保持续增收。各级、各部门要把确保居民增收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践行执政为民理念、体现服务人民宗旨的核心内容,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到更加突出位置,建立健全相应的工作机制和责任制,制定更加系统的、具体的政策措施,加大政策支持、产业扶持、项目引导、信息服务等力度,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列为各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重要内容。各部门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和特点,围绕实现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的目标,明确任务,制定措施,狠抓落实,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到城乡居民增收目标如期实现。
居民调研报告篇十六
xx居位于市政务中心西临,西接长途汽车总站,善国中学紧靠村旁,xx大道穿居而过。据《沈氏族谱》载:清朝中期(公元1733——1822年)沈氏从后屯迁此,随之岳姓迁来共建村,名岳家庄,今称xx。根据xx政发81号文规定,更名为xx居委。该居地理位置优越,商贾云集、商贸繁荣,是宜居、宜业、宜商的理想乐土。xx居共有土地320亩,为配合全市实施的沈庄xx城中村改造项目,征用该居土地280亩,现有土地40余亩;人口433人,其中参加分配人口288人;计划生育育龄妇女98人,一男孩户38户,一女孩户24户,双女户1户;党员16人。
近年来,xx街道在服从服务城市发展中,不断拓宽发展空间,搭建发展平台,通过城市建设不仅改善了群众的居住环境,而且在上项目、壮实力、促就业,为全市更好的项目落地腾出空间做出了积极贡献。当前正在实施的xx居城中村改造,使得xx居大量土地被征用,现仅有土地40余亩。在xx居居民房屋被拆迁后,居民全部在东七、孙庄等居租房居住。在失地居民群众中,有稳定工作岗位和从事服务行业者约占20%,有较高的经济收入,生活比较富裕;获得不稳定就业岗位和自行外出务工或在市内务工者占70%,生活水平没有明显提高,部分还有所下降;没有就业者约占10%,生活水平一般,这部分失地群众年龄较大,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商品经济意识差,缺乏技术和经营经验,不能从事商业活动,有的还疾病缠身,没有其它出路。总体来看,失地居民就业不稳定和失地保障政策不完善,是一个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失地群众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
二、引导失地居民就业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失地居民的就业能力弱,面对就业竞争,由于年龄、知识、技能方面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求职比较困难。就xx街道而言,可提供的就业空间不少,竞争虽然激烈,但由于失地居民文化程度、技术条件等的限制,导致用人单位不愿聘用,大多数居民从事市场配货运输、家政服务等。xx居失地居民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群体。一是女35岁男40岁以上的大龄失地居民,即使能找到一份工作,大多也不稳定。二是失地前完全依赖种地为生的纯农民转业能力差,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大多数人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三是就目前的政策而言,种田的农民可以享受粮食直补等各种扶持政策,下岗职工可得到再就业技能培训和各种优惠政策,对农村、农民的各种社会保障也是普遍面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而专门针对失地农民就业等问题的激励政策还不完善。另外,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不能适销对路”,造成效果不佳。近几年,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的投入不断加大,统计的受训人数也比较多,可收效不是很好,适应不了失地农民就业的实际要求,反而造成人、财、物的浪费。
随着我市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周边失地农民的群体将会越来越多,这是由农业向工业、乡村向城市转化过程的必然选择。如何做好因失地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各级政府迫切关注的问题。
1、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广大失地农民不能象城镇人口一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养老保障成为失地农民最担心的问题,仅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只能“坐吃山空”。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征地过程中,应对失地农民进行开发式安置,除给付补偿金外,还应替农民考虑长远之计,逐步建立、规范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帮助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
2、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力度。由于失地农民原来大多数从事比较简单的传统农业,对自身素质要求不高,但失地后从事非农产业,造成就业难问题。因此建议:一要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及竞争力;二要广开就业渠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消除就业障碍,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三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失地农民就业,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加宽泛的就业政策、资金等方面的环境及条件。
3、引导农民发展二三产业。发挥基层组织的积极作用,发展集体企业,拓宽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的空间,在推动集体经济发展中,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最有效的途径,既可以把失地农民组织起来,让其通过做工收入保证生活来源,又能够解决一些矛盾和问题,有利于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因此建议:鼓励农民发展家庭经营,进行个体运输、商饮、服务业的开发,减少对土地的依赖性。
4、逐步建立和完善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长效机制。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征地安置方式,建立解决失地农民长久生计的长效机制,使城市支持农村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将失地农民的利益与企业发展融汇在一起,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应按照市场化原则,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平等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引导和教育失地农民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思想,提高自谋职业、竞争就业的自觉性和能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市场化就业。对吸纳失地农民达到一定数量的二、三产业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对失地农民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对消化失地农民、促进失地农民就业为主而兴办的二、三产业,政府应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同时,认真贯彻执行商业用地安置有关事宜,力争实现失地不失业、农业转商业、农民当老板的既定目标,彻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居民调研报告篇十七
最近网上一直在流传对80后评价,如今我把这篇调研也转载一下,希望80后的朋友们看看是不是果真如此...
近日,由搜狐新闻、中国最大的上班族网站忙否网与知名咨询公司大度咨询共同发布了《80后上班族生存状态调研报告》,在北京cbd地区通过走进公司访谈的方式进行了1对1调研,原始调研样本超过1000人,年龄限定在80-85年出生的用户,最后由大度咨询对数据进行严格的审核整理、分析,最终生成调研报告。80后上班族如何看待70后58%的“80后”讨厌70后。
报告中指出:58%的受访者讨厌70后。其中,15%的受访者认为70后抠门,20%的受访者认为70后太死板老套,23%的受访者认为70后太假不敢讲真话。42%认为70后很强。
调研报告同时显示:也有42%的80后认为70后很强,而且比80后要强很多。80后与70后的巨大观念差距再次暴露无遗。
80后上班族工作状态:
报告指出,只有30%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工资表示满意,40%的受访者表示工资太少,根本不够花销。而另外30%的受访者则认为自己本来就应该拿更多的薪水,满意度如此之低让人惊讶。
有47%的受访者准备跳槽,表示有好的.机会就会选择离开现在的公司。还有13%的受访者表示不需要想那么多,不开心立刻就走人。仅有14%的受访者认为现在不会主动考虑换工作。
这个数据提醒我们:
80后上班族对薪酬的满意度普遍很低,一方面反映出公司对80后上班族的薪酬安排可能有失均衡,另一方面更让我们看到80后上班族对薪酬的预期过高,这个数据值得企业管理者高度关注。
80后上班族对工作稳定性并不在意,企业管理者应该更多的关注留人策略,否则员工的流失势必造成企业人力资产的流失。
80后生人的性与情。
68%认同网友初次见面就很亲近80%不拒绝婚前性行为。
报告披露:68%的受访者接受第一次和网友见面就开始亲近,其中更有9%的受访者认为“第一次和网友见面就可以发生性关系。”有32%的受访者无法接受第一次网友见面就开始亲近。
都说80后是开放的一代,但68%的用户支持网友首次见面就很亲近还是让人很意外。
报告同时显示,80%的受访者不拒绝婚前有性生活,其中更有38%的受访者认为“发生性关系是谈恋爱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仅有9%的受访者表示坚决反对婚前性行为,而另外的11%受访者则表示不赞同婚前要发生性关系。都说80后是开放的一代,但80%的用户支持婚前性行为让人大跌眼镜。
居民调研报告篇十八
进入年以来,我区区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消费需求不断增长,市场繁荣物价稳定,农村居民家庭整体收入水平提升。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16元,同比增长9.7%;人均期内现金收入7955元,同比增长10.0%;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02元,同比增长13.4%,呈现出全面快速增长态势。
一、农村居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快速增长。
据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期内现金收入为795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25元,增幅达到10.0%。从收入分类情况分析请看下表:
从上表内容看:工资性收入5648元,同比增长12.0%,原因为近年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已经成为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较快增长的第一要素,也是拉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力;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为1382元,同比增长11.8%,与去年同期相比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幅下降了14个百分点,而工资性收入增加了6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在我区农村居民收入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财产性收入138元,同比下降52.6%;转移性收入为787元,同比增长19.2%,其中:占转移性收入一半左右的养老金及离退休金收入增长最为显著,同比增幅达到11.7%。
二、农村居民期内现金收入结构变化情况。
1、收入结构小幅调整。
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期内现金收入比重呈“三升一降”,变动幅度均小于3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比重71.0%,比去年同期增加1.2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比重17.4%,增加0.3个百分点;财产性收入比重1.7%,下降2.3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比重9.9%,增加0.8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仍为农村居民期内现金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而转移性收入比重近两年来也在逐渐上升。
2、转移性收入中,离退休、养老金收入比重上升较快。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离退休、养老金收入为391元,占转移性收入的50.0%,因实施“镇保”和农村托底养老等政策,今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养老金收入比重快速上升。
三、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平稳增长,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5002元,同比增长13.4%。
8.杂项商品及服务2.43.2-0.8。
从消费支出构成表中看:食品支出比重最高,占到生活消费支出的37%,比上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其次为居住支出,占16.9%,比重上升了6.5个百分点;交通及通讯支出占12.5%,居第三位;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占12.0%,居第四位;医疗保健支出占7.8%,居第五位;衣着支出占6.0%,居第六位;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占5.4%和2.4%,分别居第七和第八位。
四、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体现四个特点:
1、农村居民食品更加注重营养。近年来,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继续提高,粮油类消费趋缓,副食品消费上升,在食品消费中,人均粮油类支出同比增长3.6%,农村居民在食品支出中更加关注绿色食品,把握营养均衡成为消费趋势。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干鲜瓜果类支出增长24.4%,人均糕点奶及奶制品支出增长36.5%,人均糖烟酒饮料类支出增长20.8%,肉禽蛋水产品及制品支出增长13.1%;蔬菜消费支出增长23.7%。生活节奏加快,快餐及方便食品受到青睐,饮食服务消费较快增长,农村居民在外餐饮支出成为热点,人均消费达到了254元,比上年增长12.9%。
2、消费观念更新,衣着支出快速增长。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农村居民消费观念也不断更新,一些手感好、面料新、个性化强的服装受到欢迎。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支出298元,比上年增长20.6%,其中人均购买各类服装支出195元,比上年增长47.7%;鞋类消费增长较快,人均支出64元,同比增长20.7%。
3、追求居住质量,居住支出大幅增长。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村居民在居住方面的支出也随之不断增长。今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845元,比上年增长83.7%。农村居民在原有的住房条件上不断改善自己的居住环境,其中住房装修支出增长超过一倍,住房装修支出的增长表明人们不断地追求居住质量,使自己住得更舒服,更遐意。
4、农村居民文教娱乐及服务支出下降。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学杂费有所减免,我区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服务费支出447元,同比下降8.9%。其中:义务教育学杂费下降10.1%。今年前三季度我区农村居民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54元,比上年下降41.7%。其中;人均文化娱乐用品支出108元,下降44.9%;人均文化娱乐服务支出46元,下降6.1%。
五、关于农村居民增收的几点建议。
为了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政府已制定出一系列的农村优惠政策,农民也因此得到实惠。但是,农民增收问题仍然是当前的一个难点问题。为了加快农村经济建设的步伐,我们建议:
1、发展农村经济,要有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从目前情况看,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其经济效益远高于第一产业。但农业也有其发展空间和不可替代的战略性地位。虽然,第一产业由于目前其产品价格偏低,显得效益不高,但是,当市场格局一但发生改变,第一产业的经济效益必将显现,耕地的价值必将提升,到那时,有限的农业用地将会变得宝贵。另外,从粮食生产安全的角度看,应确保粮食的产量,尽量不减少粮食的播种面积,提供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村居民播种水稻。而从长远的发展战略考虑,保有足够的农业用地对于确保粮食安全和今后整体经济的长远发展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地方政府在制定发展农村经济政策时,应当更加注重扶持农业生产,注重保护农业用地,确保粮食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农村城镇化建设,必然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激活农村剩余劳动力市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整体收入水平。因此,有条件的镇(区)应根据当地集镇风貌,科学规划城镇建设,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贸市场。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确保交通便利,通水通电,信息灵通,从而带动地值的提高。这也是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搞活地方经济的有效方法。
3、合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生产由于投入大,成本高,产品销路不畅,市场价格走低,造成经济效益不高。为此,各镇(区)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科学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重点发展既具市场潜力,又有区域优势的农产品。要继续扩大经济作物的生产,在地少人多的地方更要注意增加蔬菜特别是大棚蔬菜的种植,因为大棚蔬菜的用工密度和资金收益都明显的高。养殖业中,规模养猪的收益高于散养。增加市场意识,加强农技推广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以降本提效增收农民。
4、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文章。非农产业的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增长源,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转化,是确保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途径。当前,要着重抓好三项工作:一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素质,要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通过培训,使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改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一定的实用技能,从而增强就业的竞争力;二是加强协调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加快建立农村劳务输出的协调服务机构,健全农村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大力发展劳务中介组织,切实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领导和协调服务,有组织的开展农村劳务输出;三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鼓励和引导农民向小城镇转移。
促进农村经济增长,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的问题,还有很多方面值得研究,只要多从劳动生产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利用多种手段,设法为劳动生产者提供有利条件,采取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引进优良品种,提供市场供求信息,为农业生产提供价格补偿等办法,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们相信,我区的农村居民收入能进一步提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395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