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精选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8:44:09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精选12篇)
时间:2023-11-13 08:44:09     小编:ZS文王

每次读完一本书,写读后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下来。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从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背景描写等方面展开思考和评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每篇读后感都具有独特的见解和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大家可以阅读这些范文,学习其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升自己的读后感写作水平。读后感是对所读内容的思考和感悟的重要环节,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所读内容,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表达和思维能力。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一

作者季羡林。东方学大师、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季老师集各种大家于一身,让人肃然起敬。

这是季老先生80多岁90多岁到外面去讲课访问等留下来的文字,非常朴实。

本书收集了季先生的一部分游记,包括欧游散记、非洲之行、下瀛洲、尼泊尔随笔、曼谷行、延边行、台游随笔、佛山心影八个专辑。按照时间顺序编排的季老行走欧洲、非洲、亚洲等以及台湾、国内各地时的一些随笔,文笔功力深厚,诙谐幽默,却发人深思。

《一生的远行》书中的前半部分写了先生在德国留学十年的一些回忆和华发鬓白之后再次访问德国,见到了几十年未见的朋友,也见到了青草萋萋的墓地。蓦然回首,已走过了半生。与阔别几十年的良师益友告别,说起“下次有机会再聊”,但是彼此的心里都知道,下次是没有的,一转身就是永别了。

人的一生,总是会有远行的。有我们期望的,也有我们不期望的,终究还是去走了。有一次性的,也有多次性的,反正最后都成为过去的人生经历。人生的轨迹不可逆,脚步只能向前,过去的就再也回不去了。于是,这些旅行和经历就显得格外珍贵。

一生的远行,季老一生坎坷多磨难,却乐观始终。

季老的文字,朴实无华,读来朗朗上口,使人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也许是受过磨难看透生死,也许是经历丰富学识过人,文字里透着浓浓的慈悲之心,满是祝福祈祷,往后年至耄耋就越发感恩斯世的情怀。

一个人的一生,在各种年龄段都应该如实地反映出来。季老先生是非常好学的人,在求学生涯中,学习英语、德语,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越是优秀的人,越是谦逊刻苦,他的学生评价他,不摆任何价值,成就再高,他也像普通人一样上班下班,平常人一样,平淡生活。

品读季先生的散文游记,感受其朴实的文风和细腻的文字,甚是惬意,文如其人,令人更折服的是大师的风范和谦和的人格魅力。

《一生的远行》是一本关于人在旅途的书籍,让人可敬可佩的是季先生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字里行间所透出的思想境界始终是一份宁静和执着!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二

收拾好了行装,我们便踏上了漫长的旅行。时间在旅程中不断的改变着我们的空间位置和角色。岁月的流逝让我们终于明白,最先认识的那两个人--我们的父母不可能一直陪着我们走向终点。他们会在你无法预知的某一站下车,不管你是否接受、不管你是怎样的伤心欲绝,这个离别都教你无法挽留,甚至让你无奈到近乎于残忍。而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呆呆的坐在那里,看着空荡荡的原本是他们的位置,伴着心碎的声音任泪水肆意的流淌。我们不是悲观主义者,但愿能用这泪水涤清我们曾经被玷污的心灵,让自己沉静下来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去珍惜、懂得去善待曾坐在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以及那些和你擦肩而过的那一个短短的瞬间。

有时候,我们要学着坦然,要学着去面对很多人和事,没有人会教我们咋样去做,怎样去承受?生活是承载不了太多太多的压力和负荷,就像这场旅行,上车的人很多,下车的人也很多,上上下下,形形色色,生命的载体能承载多大的压力和枷锁?有太多太多的伤心和难过都无处诉说,或许风不懂云的漂泊,就像你们不懂我的伤心和难过。人这一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知道还有多少失魂和落寞等着我?在这个时而感觉漫长、时而令人难舍的旅程中,我们经历着无数次的换乘,有无数的人从你身边擦肩而过,总有些人让你不知道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离开了自己,而有些人却让你永远无法忘怀他(她)曾经来过你的世界。他们中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的朋友、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和自己曾甘心为之付出的人。在这列车里时常会上演着一场场苦辣酸聚散离合,和那一段段亘古不变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有的时候我们很随意的离开了自己的位置,想去寻找更适合自己或是自己更喜欢的位置。可只有当我们在拥挤的车厢里,找到除了疲惫不堪就是心灰意冷的时候,才蓦然回首间发现只有自己最初选择的才是真正能够属于自己的,似乎在美的风景,也找不到原先感觉。只是在也回不到原先的位置了,此时的自己也只能远远的坐在角落里,慢慢的回忆或是美好或是苦涩的过去。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三

在离开德国35年后,1980年,季先生又回到了自己曾经留学十年的母校哥廷根大学。

从6岁离开家乡山东临清来到省城济南,然后19岁来到北平清华大学上学,再然后24岁去往德国留学,最后35岁再回到北京大学任教,直至终老燕园,先生一生都在离家一生都在远行。

“我终于要走了,沿了我自己在心里画下的一条鸿沟的这一岸的路走去。天知道我会走到什么地方去;这条路真太渺茫,渺茫到使我吃惊。以前我曾羡慕过漂泊的生活,也曾有过到外国去的渴望。然而当希望成为事实的现在,我又渴慕平静的生活了。”

这又是先生在《去故国》结尾时的自言自语,他说这条路太渺茫,渺茫到让他吃惊,但是,当时的他只是不舍故国的默默自语,那知道这一句自语后来却成了真,去国10年,流落异邦,一语成谶,终生漂泊。

前后的随笔漫谈是先生遗留下来量最大的部分,除了。

文革。

后对牛棚生活的杂忆和对早年的点滴记忆以外,大量的文章属于应景之作,或者是应时之作。先生视野广阔、阅历丰富、知识积累丰厚,文章处处体现大家作风,信手拈来亦成佳作,但已经没有了早年的雕琢和矫情,也就失去了早年的锐利和思索,平实成了先生后期文章最大的特点。

《一生的远行》这本集子正是最显明地代表了先生散文随笔前后的巨大落差。其中,欧游散记部分是该集子中最让人爱读的部分,非洲之行部分是60年代的应时之作,下瀛洲、尼泊尔随笔、曼谷行、台游随笔这四部分则是普通的出游记忆,而延边行、佛山心影部分我则以为可以归为应景之作。

有一位读者曾经在微博上对这本书留言:“但是才发现,除了第一篇之外,其余的都达不到,甚至远不及首页文章的水平。剩余的文章充满了对时代的赞美,但不免让人觉得是在迎合。所以常想,为什么写于30年代的文章可以如此洒脱倜傥,全然没有顾忌与逢迎?”

这位读者读后的感觉也是我自己的感觉,为什么经过几十年,先生的那种洒脱倜傥都不见了呢?当然,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本书编辑的失策,他将这些文章汇集到一处反而突出了这种前后时期的反差,其实,季先生一生都在游走,他用脚和心灵在游走,他的许多现实和心灵游记都是非常优美吸引人的,可惜编者没有这样的感悟,没有选到合适文章,仓促成书,打着先生亲定的旗号反而误了先生的声誉。

当然,非要从《一生的远行》中选几篇吸引人的文章也不是选不出来,我自己觉得《去故国》、《听诗》、《重返哥廷根》这几篇还是很不错的,虽说这几篇都是先生初到德国留学时的感受,但是,读来亲切、睿智,还有些许感慨,应该是代表了先生游记中的精品。

《去故国》文中除了对自己远行的顾虑,最让人感动的是对现实母亲的思念。

“让母亲一个人凄清地躺在故乡的地下,忍受着寂寞的袭击,上面是萋萋的秋草。在白杨簌簌中,淡月朦胧里,我知道母亲会借星星的微光到各处去找她的儿子,借西风听取她儿子的消息。然而所找到的只是更深的凄清与寂寞,西风也只带给她迷离的梦。”

母亲,是先生一生中觉得最愧对的人,也是最最思念的人。无论是遇到困难、遇到伤心,抑或是遇到快乐,先生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母亲。当他离开故国将要远行时,首先想到别离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其实,那个时候先生的母亲已经离他而去两年多了,而在母亲去世前他也有8年时间没有见到母亲了,想来这对一位游子来说是莫大的遗憾和伤心。我们不知道这8年母子没有相见的确切原因,但是我们能够体会这8年对于母亲的煎熬对于游子的困扰。《去故国》让先生有一个机会去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和愧疚,它远胜过一个普通游记的意义。

《听诗》,一个崭新的话题,但却是先生难忘的一段记忆。听,是先生文章中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光《听雨》先生就写过两篇文章,而写于1936年的《听诗》应该是先生听系列最早的作品吧。

对于听诗的兴奋,先生有过一段生动的记述:

“终于盼到念诗的日子,从早晨就下起雨来。在哥廷根,下雨并不是什么奇事。而且这里的雨还特别腻人,有时会连着下上七八天。仿佛有谁把天钻上了无数的小孔似的,就这样不急不慢永远是一股劲地向下滴,抬头看灰黯的天空,心里便仿佛塞满了棉花似地窒息。今天的雨仍然同以前一样,然而我的心情却似乎有点不同了。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仿佛正有一个幸福就在不远的前面等我亲手去捉;在灰黯的不断漏着雨丝的天空里也仿佛亮着幸福的星。”

文中可见先生的兴奋和期盼!而这种兴奋和期盼也是属于游记范畴吗?我很困惑。对于编辑选文的动议实在不敢苟同。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四

《一生自在》是一本体现季羡林人生智慧的作品。全书共五章,分别是“书卷伴青灯,足以慰平生”的读书自在;“从容坦荡,心装万物”的处世自在;“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的心境自在;“见识天地,遇见自己”的求学自在;“与其完满,不如自在”的感悟自在。

文集涉及人生的方方面面,都是短文。书籍是贮存人类智慧代代相传的宝库。团长要求我们读书是有道理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方知世界之大。希望你们都是大侠,心里装着书籍的武器,手无寸铁,一举手一投足却是十八般兵器。关于时间的论述,我印象极为深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不论是日出日落、沙漏、日晷、还是钟表,那种流逝让人揪心,拖延症或懒癌患者应该好好看看沙漏里细沙不经意的一点一点变少或者钟表的秒针滴滴答答走个不停。我曾经也是一个拖延症患者,只可惜生活将你逼上了绝路,高效率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可以支配。珍惜时间,珍惜光阴,宋代诗人朱熹充满韵味的诗句“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桐已秋声”也能唤醒我们对时间的理解。

季老留学德国的经历对我来说印象最深,因为有故事情节。我第一眼看到的是阿根廷,可一想不对啊,这是一个城市名。“哥廷根仿佛是我的第二故乡。”季老这样定义他当年远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的留学经历。1935年,青年学子季羡林赴德留学,开始了十年羁旅生涯。数十年后,学术泰斗季先生已近耄耋之年,记述了先生当年抛家傍路赴德求学的经过。特别是在哈尔滨到莫斯科的火车上,被人反复检查铁皮水壶、打开水、吃“裂巴”、抢厕所等情节,足见生活之困难。在赫赫有名的哥廷根大学,先生几经辗转选定印度学为主修方向,遂对其倾注热情与辛劳,最终获得博士学位,论文和口语获得了四个sehrgut(优),也由此奠定了毕生学术研究的深厚根基。在此过程中,先生饱尝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霾带来的戏剧性苦难,而于苦难之外,又更难忘学长深思,友人情深。

“午夜时分,往事历历,纷至沓来。其中不尽是美事:痛苦、错误、未尽之事,以及令人羞愧和悲伤的种种往事,一齐涌上心头。但是一切,无论好与坏,痛苦与欢乐,都描绘进了丰富的人生画卷中,都成了我思想的粮食和进步的动力”,季老引用了作家梅·萨尔顿关于成长的论述,只有将经历变为经验,人生才有沉淀和积蕴,厚积薄发,吹进狂沙始到金。

“这里风光却更加旖旎,高树蔽天,浓荫匝地,花开绿丛,蝉鸣高枝;荷塘里的荷花正迎风怒放,西山的紫气依旧幻奇”,季老对景物的'描写很有立体感,正所谓格局、眼界使然。“我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搅和在一起,但是绝没有像调鸡尾酒那样美妙”,对心理描写又充满了生动和幽默。

文集中的文章基本都写于20世纪90年代,毕竟时间已经过去了20余年,有些观点也有局限性,如对广告的逆反心理。随着时代的日益快速发展,外部环境有的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希望读者结合实际,选择性吸收。

季老凭借自己一生的坎坷经历和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深邃透彻,行文驾轻就熟,充满了思辨魅力和哲学美感。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自在不是随波逐流、肆意放纵,是遵照本心,发扬天性,是拼尽全力后的顺其自然。

余生,愿你我都能挺过生活给的重锤,永远生猛。无论生活怎样,希望你,保持自律,保持清醒。昨日之深渊,今天之浅谈。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五

有两个小朋友,问他们的爷爷和奶奶,为什么他们的皮肤皱皱的?爷爷说:每个人小时候都会这样啊!后来他也说了很多他成长的故事;没有当上科学家,却当上了电影明星;怎么和阿妈结婚,之后生下爸爸和扶养他的经过。

当我刚读这本书时,觉得很有趣,原来我的小时候也是像老爷爷一样有很多皱纹,可是我好像没有像那个小孩一样这么顽皮,我会帮忙做家事,而且还很喜欢上学哩!

读到最后时,让我想到了已经往生的外公,想起他还活着的时候常带我们去爬山和买糖果,可是一场无药可医治的癌症夺走了他的性命,让我了解到生命的可贵——要好好把握现在。

不知道现在外公变成了什么?不过我相信外公人很好,他一定到了极乐世界,在那里保佑我们;我也相信他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会永远怀念着他。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六

1、如果人生真的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

2、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

3、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第一,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第二,人与人的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在内;第三,个人心中思想与感情矛盾与平衡的关系。这三个关系,如果能处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则,生活就有苦恼。

4、我认为,我是认识自己的,换句话说,是有点自知之明的。我经常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剖析自己。然而结果并不美妙,我剖析得有点过头,我的自知之明过头,有时候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5、昨夜一夜大风,今天仍然没停,而且其势更猛。北平真是一个好地方,唯独这每年春天的大风实在令人讨厌。没做什么有意义的事——妈的,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气,还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么东西。

7、在旧中国,清华西洋文学系名震神州。主要原因是教授几乎全是外国人,讲课当然用外国话,中国教授也多用外语(实际上就是英语)授课。这一点就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夷考其实,外国教授几乎全部不学无术,在他们本国恐怕连中学都教不上。因此,在本系所有的必修课中,没有哪一门课我感到满意。反而是我旁听和选修的两门课,令我终生难忘,终生受益。旁听的是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选修的是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就是美学。

8、我主张,一个人一生是什么样子,年轻时怎样,中年怎样,老年又怎样,都应该如实地表达出来。在某一阶段上,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偏颇,甚至错误,决不应加以掩饰,而应该堂堂正正地承认。这样的文章决不应任意删削或者干脆抽掉,而应该完整地加以保留,以存真相。

9、德国民族是异常勤奋智慧的民族,办事治学一丝不苟的彻底性名扬世界。他们在短短的一两百年内所创造的文化业绩,彪炳寰中。

10、我年届耄耋,前面的路有限。几年前,我写过一篇短文,叫《老猫》,意思很简明。我一生有个特点:不愿意麻烦人。解我的人都承认的。难道到人生最后一段路上我就要改变这个特点吗?不,不,不想改变。我真想学一学老猫,到大限来临时,钻到一个幽暗的角落里,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人世。

11、人世间,云谲波诡,因果错综。只有能做到“尽人事而听天命”,一个人才能永远保持心情的平衡。

12、我原来为自己定下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地完全客观地加以叙述。但是,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气儿也来。我没有办法,就这样吧。否则我只能说谎。

13、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准备出版我在上海《新民晚报》“夜光杯”这一版上陆续发表的“人生漫谈”。这当然是极令我欣慰的事。出版这样一个小册子,本来是用不着写什么“自序”的,写反而像俗话说的那样“六指子划拳,多此一指”。但是,我想来想去,似乎还有一些话要说,这一指是必须多的。

14、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人的本性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这同中国古代一句有名的话,完全是一致的:“食色性也。”食是为解决生存和温饱的问题,色是为解决发展问题,也就是所谓传宗接代。

15、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但完满的人生,也需要低潮。

16、吐火罗文残卷只有中国新疆才有。原来世界上没有人懂这种语言,是西克和西克灵在比较语言学家w。舒尔策(w.schuze)帮助下,读通的。他们三人合著的《吐火罗语语法》,蜚声全球士林,是这门新学问的经典著作。但是,这一部长达五百一十八页的煌煌巨著,却决非一般的入门之书,而是异常难读的。它就像是一片原始森林,艰险复杂,歧路极多,没有人引导,自己想钻进去,是极为困难的。读通这一种语言的大师,当然就是最理想的引路人。

17、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18、这几年,我们家庭的经济情况颇为不妙。每年寒暑假回家,返校时筹集学费和膳费,就煞费苦心。清华是国立大学,花费不多。每学期收学费40元;但这只是一种形式,毕业时学校把收的学费如数还给学生,供毕业旅行之用。不收宿费,膳费每月6块大洋,顿顿有肉。即使是这样,我也开支不起。我的家乡清平县,国立大学生恐怕只有我一个,视若“县宝”,每年津贴我50元。另外,我还能写点文章,得点稿费,家里的负担就能够大大减轻。我就这样在颇为拮据的情况中度过4年,毕业,戴上租来的学士帽照过一张相,结束我的大学生活。

19、四十年代中叶的香港同今天的香港,有相同的地方,就是地少人多,但是不相同的地方却一目然:那时的香港颇有点土气,没有一点文化的气息,找一个书店都异常困难。走在那几条大街上,街上的行人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头顶上那些鸽子窝似的房子中闹声极大,打麻将洗牌之声,有如悬河泻水,雷鸣般地倾泻下来;又像是暴风骤雨,扫过辽阔的大原。让我感觉到,自己确确实实是在人间,不容有任何幻想。在当时的香港这个人间里,自然景观,除海景和夜景以外,几乎没有什么可看的。因为是山城,同重庆一样,一到夜里,万灯齐明,高高低低,上上下下,或大或小,或圆或方,有如天上的星星,并辉争光,使人们觉得,这样一个人间还是蛮可爱的。

20、我始终主张,老年人应该为青年人活着,而不是相反。青年人有接力棒在手,世界是他们的,未来是他们的,希望是他们的。吾辈老年人的天职是尽上自己仅存的精力,帮助他们前进,必要时躺在地上,让他们踏着自己的躯体前进,前进。

21、至于哪几部书对我影响最大,几十年来我一贯认为是两位大师的著作:在德国是亨利希·吕德斯,我老师的老师;在中国是陈寅恪先生。两个人都是考据大师,方法缜密到神奇的程度,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个人兴趣之所在。我禀性板滞,不喜欢玄之又玄的哲学。我喜欢能摸得着看得见的东西,而考据正合吾意。

22、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23、我从不把自己估计过高,我甘愿当一个平凡的人,而一个平凡的人,如果美欧金光闪闪的博士头衔,则在抢夺饭碗的搏斗中必然是个失败者。

24、虽然在清华大学时都是同学,但因行当不同,接触并不多。此时却被迫聚在一起,几乎都成推心置腹的朋友。我们闲坐无聊,便上天下地,胡侃一通。我们都是二十三四岁的大孩子,阅世未深,每个人眼前都是一个未知的世界,堆满玫瑰花,闪耀着彩虹。我们的眼睛是亮的,心是透明的,说起话来,一无顾忌,二无隔阂,从来没有谈不来的时候,小小的车厢里,其乐融融。也有一时无话可谈的时候,我们就下象棋。物理学家王竹溪是此道高手。我们五个人,单个儿跟他下,一盘输,二盘输,三盘四盘,甚至更多的盘,反正总是输。后来我们联合起来跟他下,依然是输,输,输。哲学家乔冠华的哲学也帮不他。在车上的八九天中,我们就没有胜过一局。

25、笑声虽然萦绕在耳际,早已恍如梦中的追忆,我只有一颗心,空虚寂寞的心被安放在一个长方形的小屋里。我看四壁,四壁冰冷像石板,书架上一行行排列着的书,都像一行行的石块,床上棉被和大衣的折纹也都变成雕刻家手下的作品。

27、我考虑一下,决定不删,一仍其旧,一句话也没有删。我七十年前不是圣人,今天不是圣人,将来也不会成为圣人。

28、专以学界而论,有的人并没有读几本书,却不知天高地厚,以天才自居,靠自己的一点小聪明……中国老话:“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9、梦里遇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

30、一般人虽受相当教育,但缺乏判断是非善恶的能力;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未能整合,阻碍教育整体的发展,亦且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

31、她不会做荒唐的梦,极小的得失可以支配她的感情。她有一颗简单的心。

32、我这样干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不愿说谎话,讲些为国为民的大道理。我只能说,这样做能使自己心里平静。如果有一天我没能读写文章,清夜自思,便感内疚,认为是白白浪费一天。习惯成自然,工作对我来说已经成痼疾,想要改正,只有等待来生。

33、纵观动物世界,我们会发现,在雌雄之间,往往是雄的漂亮、高雅,动人心魄,惹人瞩目。拿狮子来说,雄狮多么威武雄壮,英气磅礴。如果张口一吼,则震天动地,无怪有人称之为兽中之王。再拿孔雀来看,雄的倘一开屏,则遍体金碧耀目,非言语所能形容,仪态万方,令人久久不能忘怀。但是,一讲到人美,情况竟完全颠倒过来。我们不知道,造物主囊中卖的是什么药。她(他,它)先创造人中雌(女人)。此时她大概心情清爽,兴致昂扬,精雕细琢,刮垢磨光。结果是创造出来的女子美妙、漂亮、悦目、闪光。她看到自己的作品,左看右看,十分满意,不禁笑上脸庞。

34、时间终于慢慢地走过去。——白天里悲痛袭击着我,夜间里黑暗压住我的心。想到故都学校里的校舍和朋友,恍如回望云天里的仙阙,又像捉住一个荒诞的古代的梦。眼前仍然是一片黄土色。每天接触到的仍然是一张张阴暗灰白的面孔。他们虽然都用天真又单纯的话和举动来对我表示亲热,但他们哪能解我这一腔的苦水呢?我感觉到寂寞。

35、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与其舒舒服服,懵懵懂懂活一辈子,倒不如品尝一点不平常的滋味,似苦而是甜。

36、人生是一首诗,微笑着对它,拾取点点诗意。

37、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38、越是看惯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

39、谈到匕首和投枪,我必须做一点自我剖析。我舞笔弄墨,七十年于兹矣。但始终认为,这是自己的副业。我从未敢以作家自居。在我眼目中,作家是一个十分光荣的称号,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作家的。我写文章,只限于散文、随笔之类的东西,无论是抒情还是叙事,都带有感情的色彩或者韵味。在这方面,自己颇有一点心得和自信。至于匕首或投枪式的杂文,则绝非自己之所长。像鲁迅的杂文,只能是我崇拜的对象,自己决不敢染指的。

40、wadschmidt的教学法是典型的德国方法。第一堂课先教字母读音,以后的“语音”“词形变化”等等,就一律不再讲解,全由我自己去阅读。我们每上一堂课,都在读附在书后的练习例句。19世纪德国一位东方学家说,教学生外语,拿教游泳来做比方,就是把学生带到游泳池旁,一下子把学生推入水中,倘不淹死,即能学会游泳,而淹死的事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甚至是根本不可能的……学习外语,让学生一下子就跟外语实际接触,一下子就进入实践,这比无休无止地讲解分析效果要好得多。不过这种方法对学生要求极高,每周两小时的课,我要费上一两天的时间来备课。

41、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也希望每个人对我都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果真有一个人,人人都说他好,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极端圆滑的人,圆滑到琉璃球又能长只脚的程度。

42、我想,现在遍布五湖四海的清华校友也无不如此。清华的一切成就我都感同身受。眼前清华蒸蒸日上的局面,我老汉看也不禁“漫卷诗书喜欲狂”。我相信,清华将同像北大这样的友校一起,永葆青春,永远充满活力,阔步向前,巍然立于世界名校之林,为我们伟大祖国增添无量光辉。

43、1930年夏天,我们高中一级的学生毕业。几十个举子联合“进京赶考”。当时北平的大学五花八门,国立、私立、教会立,纷然杂陈。水平极端参差不齐,吸引力也就大不相同。其中最受尊重的,同今天完全一样,是北大与清华,两个“国立”大学。因此,全国所有的赶考的举子没有不报考这两所大学的。这两所大学就仿佛变成龙门,门槛高得可怕。往往几十人中录取一个。

44、在中国,影响我最大的书是陈寅恪先生的著作,特别是《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寅恪先生的考据方法同吕德斯基本上是一致的,从一个不大的切入口切入,如剥春笋,每剥一层,都是信而有证,让你非跟着他走不行,剥到最后,露出核心,得到结论,让你恍然大悟。寅恪先生考证不避琐细,但决不是为考证而考证,小中见大。

45、一个人要想精通本国语和外国语,必须付出极大的劳动;穷一生之精力,也未必真通。可是要想达到一般交际的目的,又似乎非常简单。洋泾浜姑无论矣。有时只会一两个外国词儿,也能行动自如。

46、我一辈子考试的次数成百成千,从小学一直考到获得最高学位,但我考试的运气好,从来没有失败过。这一次又撞上喜神,北大和清华我都被录取,一时成人们羡慕的对象。

47、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

48、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

49、如果有一天我没能读写文章,清夜自思,便感内疚,认为是白白浪费一天。习惯成自然,工作对我来说已经成痼疾,想要改正,只能等待来生。

50、晚上之琳来,在长之屋谈话,陈梦家亦来,真有诗人的风趣。有点呆板,说话像戏台上的老旦。谈到熄灯以后才散。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七

看完《奇特的一生》,最受启发的不是柳比歇夫56年坚持如一日的时间统计管理法,而是他在早年的时候就定下的确切的人生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他一生始终忠于他青年时代的`选择,忠于自己的爱好和理想。

他的时间统计管理方法让他获得了大量的时间去做达到目标的事情,为他创造了高度理智和健康的生活,因此”他的一生生气勃勃、和谐统一”。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我们也许学不来,也不用照搬去学习,因为它只是一种方法。但是我们可以去思考,该如何规划我们有限的这一生,如何才能生活得更好。

就像这本书的编者所说:或许我们永远学不会时间统计法,永远不能成为柳比歇夫这样一个人,但至少,我们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个光辉的人曾经存在过,他自己设定了很好的一生。好像在茫茫人海中,看到这样一个人,你觉得,甚至自己都亮了。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八

人到了老年,每每喜好回想往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当然也不克不及成为例外。英国人常说什么“昔日的可爱的韶光”,实有会于我心。我这样的经历,已往的知识分子经历者恐怕不是太多。我对世事沧桑的阅历,情面世态的社会,恐怕有很值得别人借鉴的中央。本日年轻的知识分子,甚至许多中年知识分子,多数不克不及领会。有时候同他们谈一点已往的情况,他们每每瞪大眼睛,像是在听“天方夜谭”。我走到了一个支路口:一条路是桃花,一条路是雪。开满了桃花的路上,云蒸霞蔚,前程似锦,不由得你不想往前走。堆满了雪的路上,则是暗淡无光,摆在我眼前是终生青衾,老死学宫,每天为饭碗而屠杀,时时引“安静”为警戒。究竟何去何从?我逢到了平生第一次庞大抉择。

其实每小我私家都有相雷同的经历,当我们念兹在兹一样东西,而且将之珍贵地寄存于心中,不停的等待,却等待来了满目疮痍。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心态不停活在残存的记忆了,然而期间是生长了,统统都处于变革之中。只是这种反差我们临时承受不外来,因此绝望悲凉了。直冒着一句话——你变了,变了。想想这黑白常离谱的话,统统都在变革,难道我的变革就有违犯人性,就应该受到谴责?只是处于你不克不及接受的自私吧。这样想的话,就会发现原来是自己活得狭隘了。但是我在此并不是要谴责季老的狭隘,只是为了表现一种变革的强势,让如此头脑开通前进的季老也承受不住,这多少是值得那时的中国人反思的。

我喜欢看书,但是不是全部作家的书都喜欢看,譬如像林语堂等装腔作势者,十分不屑,然而我甚爱季老的笔墨,平淡简洁,字字肌肤,语语经络。想想季老那本终身的远行,厚厚的,大大的,十分吓人。但是我却爱得不行,丝毫没有压抑的恐惧感,而是不尽的兴致与豪情。我追随着季老从山东到北京,再到黑龙江上亚欧大陆桥的轨道,过莫斯科,通瑞士。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九

今天,我读了李白:一生不忘事权贵这篇文章,颠覆了我对李白的看法。

初读这篇文章,我简直不敢相信,李白竟是这样的人。在我的眼里,他一直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月下独钓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谁又能想到,他当初读书是为了做官呢?于是,我又抱着疑问看了第二遍,的确,李白一生确实不忘事权贵,他的朋友众多,但大多数都是一些和皇帝有关的人,为的就是可以当官。

当今社会上,也有一些人梦想着当官,因为当了官,他手里会有一定的权力,便会借机发财,于是,他们托人走后门,或是贿赂别人……总之,想尽一切方法让自己有机会做官。可是,官非但没有做成,还连累了别人。可见,为了当官动歪脑筋是会偷鸡不着蚀把米的。

想当官固然是好事,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手中的.权力和丰厚的工资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干部。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十

讲述本书的主人公罗伯特·艾格,工薪阶层普通家庭出身、从abc体育部的普通员工,到大都会/abc广播公司的总裁和首席运营官而后成为全球最大娱乐公司迪士尼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个人职场生涯的故事。

看后感触颇多其中包括职场晋升、同事关系、业务学习、争取待遇、管理业务、识人之明、用人之智、商业竞争、危机处理、企业规划、格局眼光、时代和创新、做人和做事……文末附录还总结了一些领导原则语句,如:我的前老板丹·伯克曾经给过我一张字条,上面写着:“不要做制造号油的生意。

你或许会成为世界上最棒的号油制造商,但话说到底,全世界每年消费的号油也只有几升而已!”他这是在告诉我,不要在耗损公司和我的资源但回报甚微的项目上投资。对刚参加工作的职场新人,或处于上升中的各层管理者,或是最高层的公司负责人来讲,都能在本书里从艾格对自己经历的描述,对每件事的思考中,发现借鉴意义、得到启发。值得一看!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十一

季羡林《一生的远行》是游记,整本书里,季先生将他的人生分为几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留德十年和印度行、神洲行,书里不仅有风景描写,还有他求学的经历,他对各地人文景观的感想,文章内容很丰富。

可是照我看来,这本游记很不尽人意。

季先生是一个很爽朗很开阔的人,他的文字里面婉约善感细腻的成分不多,眼中的风景虽然美且动人,却难以形诸于笔端。

单举一两例就可以窥斑见豹了:在《一个抱小孩的印度人》一文里,他写道“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人当然很多: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工人、农民、学生、士兵,还有政府官员模样的,大学教授模样的,面型各不相同,衣服也是五光十色,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给。”在《望雪山》一文里,他写道“大人、小孩、男男女女,在草地上溜达着。”此种分类方式在书中出现过多次。还有一句诗在这本书里也出现过多次“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以及“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写游记不是件容易的事。山川、河谷、红花、绿树,看起来养眼养心,写起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大美无言!太美了,就觉得用什么形容都不合适!写游记不像拍照片,可以拍出千万种不同的绿色,万千种不同的红色来,也不能像画画,可以将感情寓于风景里,擦揉皴抹,一支墨笔就能画尽天下所有颜色。文字在风景面前单薄如篾片,就像少男遇到心仪已久的少女,终于得见,却是什么话都说不出,只知道“美啊”、“好啊”、“真好”、“好极了”,顶多可以有几句眼睛像葡萄黑发像瀑布类的赞美,说完了,又觉得不能总说重复的话,又不知所措了!

这些年来,我走过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景点,却发现不管是怎样的的,不管是当时觉得愉悦的还是觉得一般的,在心里可以有一些印象,但是怎么都写不出来。看过西安的秦兵马俑,也被那雄伟的地下兵阵感动着,却觉得那感动积于心感于怀,并不能遣于字句,更无法形成文章。看过洛阳的龙门石窟,那么大一面山都被凿成了一个个佛像,尽显肃穆虔诚之意,却也不能用语言表达那种动人心魄的美。

我记得在一次公司的小型会议上,领导让出差的同事讲述出差感想。一位女同事说“那里风景很美、工厂很大、工人很累”。当然,话语比这更丰满更生动。可是,领导听完她的讲述,只说了一句“你这感想,就好象我家上小学的`女儿,去了儿童公园回来,说好大好漂亮好好玩噢。能不能深刻一点?”领导的这句话一直记得。好象它督促着我不能浅薄不能幼稚一样。所以我不写游记。我宁愿被人看作没人去过那些地方。

《一生的远行》不够好,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觉得不能忽略:我认为季老先生对这本游记是敷衍的,理由有二:一是序里,季老写道“我本来希望像我的老师陈寅恪先生那样,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不求闻达,毕生从事学术研究,又决不不关心国家大事,决不是不爱国。然而阴差阳错,我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人。应景文章不能不写,写序也推脱不掉,‘春花秋月何时了,开会知多少’,会也不得不开。事与愿违,尘根难断,自己已经垂老矣,改弦更张,只有俟诸来生了。”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季老先生对很多文章是厌烦的,但是又不得不写,在楔子里,他写道“我目前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没有太多的余闲,我只能分段解决。”我们完全可以想像,这本书也许就处于他“应景的文章”之列,是他不能推掉的事务,而自己事务繁多,只能简单了事。理由之二是整本书里,有几篇游记是写得相当好的,尤其是神洲行里面的一些篇章《观秦兵马俑》、《登黄山记》、《延边行》等,我认为这几篇才是体现了季老先生的真正水平。

按说,对季老先生,小如我辈是无权发言的,再怎么次也比我们这些小朋友强很多倍。但是我觉得对人不可迷信,不能因为他是著名国学大师就认为他什么都写得好。

我坚定地认为,这本季先生的《一生的远行》文字真不怎么样。不过我喜欢他那种爽朗干净利落的文字风格,我期待着看他更多的“不应景的文章”。

一生的远行读后感篇十二

五六十年以前,一股浓烈的留学热弥漫全国,其声势之大决不下于今天。留学牵动着成千上万青年学子的心。我曾亲眼看到,一位同学听到别人出国而自己则无份时,一时浑身发抖,眼直口呆,满面流汗,他内心震动之剧烈可想而知。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仔细分析其中原因,有的同今天差不多,有的则完全不同。相同的原因我在这里不谈了。不同的原因,其根柢是社会制度不同。那时候有两句名言:“毕业即失业”;“要努力抢一只饭碗”。一个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后门,照样找不到工作,也就是照样抢不到一只饭碗。如果一个人能出国一趟,当时称之为“镀金”,一回国身价百倍,金光闪烁,好多地方会抢着要他,成了“抢手货”。

当时要想出国,无非走两条路:一条是私费,一条是官费。前者只有富商、大贾、高官、显宦的子女才能办到。后者又有两种:一种是全国性质的官费,比如留英庚款、留美庚款之类;一种是各省举办的。二者都要经过考试。这两种官费人数都极端少,只有一两个。在芸芸学子中,走这条路,比骆驼钻针眼还要困难。是否有走后门的?我不敢说绝对没有。但是根据我个人的观察,一般是比较公道的,录取的学员中颇多英俊之才。这种官费钱相当多,可以在国外过十分舒适的生活,往往令人羡煞。

我当然也患了留学热,而且其严重程度决不下于别人。可惜我投胎找错了地方,我的家庭在乡下是贫农,在城里是公务员,连个小官都算不上。平常日子,勉强糊口。我于1934年大学毕业时,叔父正失业,家庭经济实际上已经破了产,其贫窘之状可想而知。私费留学,我想都没有想过,我这个癞蛤蟆压根儿不想吃天鹅肉,我还没有糊涂到那个程度。官费留学呢,当时只送理工科学生,社会科学受到歧视。今天歧视社会科学,源远流长,我们社会科学者运交华盖,只好怨我们命苦了。

总而言之,我大学一毕业,立刻就倒了霉,留学无望,饭碗难抢;临渊羡鱼,有网难结;穷途痛哭,无地自容。母校(省立济南高中)校长宋还吾先生要我回母校当国文教员,好像绝处逢生。但是我学的是西洋文学,满脑袋歌德、莎士比亚,一旦换为屈原、杜甫,我换得过来吗?当时中学生颇有“驾”教员的风气。所谓“驾”,就是赶走。我自己“驾”人的经验是有一点的,被“驾”的经验却无论如何也不想沾边。我考虑再三,到了暑假离开清华园时,我才咬了咬牙:“你敢请我,我就敢去!”大有破釜沉舟之概了。

省立济南高中是当时全山东唯一的一所高级中学。国文教员,待遇优渥,每月一百六十块大洋,是大学助教的一倍,折合今天人民币,至少可以等于三千二百元。这是颇有一些吸引力的。为什么这样一只“肥”饭碗竟无端落到我手中了呢?原因是有一点的。我虽然读西洋文学,但从小喜欢舞笔弄墨,发表了几篇散文,于是就被认为是作家,而在当时作家都是被认为能教国文的,于是我就成了国文教员。但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深知自己能吃几碗干饭,心虚在所难免。我真是如履薄冰似的走上了讲台。

但是,宋校长真正聘我的原因,还不就这样简单。当时山东中学界抢夺饭碗的搏斗是异常激烈的。常常是一换校长,一大批教员也就被撤换。一个校长身边都有一个行政班子,教务长,总务长,训育主任,会计,等等,一应俱全,好像是一个内阁。在外围还有一个教员队伍,这些人都是与校长共进退的。这时山东中学教育界有两大派系:北大派与师大派,两者勾心斗角,争夺地盘。宋校长是北大派的头领,与当时的教育厅长何思源,是菏泽六中和北京大学的同学,私交颇深。有人说,如果宋校长再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与何在国外也是同学,则他的地位会更上一层楼,不止是校长,而是教育厅的科长了。

总之,宋校长率领着北大派浩荡大军,同师大派两军对垒。他需要支持,需要一支客军。于是一眼就看上了我这个超然于两派之外的清华大学毕业生,兼高中第一级的毕业生。他就请我当了国文教员,授意我组织高中毕业同学会,以壮他的声势。我虽涉世未深,但他这一点苦心,我还是能够体会的。可惜我天生不是干这种事的料,我不会吹牛拍马,不愿陪什么人的太太打麻将。结果同学会没有组成,我感到抱歉,但是无能为力。宋校长对别人说:“羡林很安静!”宋校长不愧是北大国文系毕业生,深通国故,有很高的古典文学造诣,他使用了“安静”二字,借用王国维的说法,一着此二字,则境界全出,胜似别人的`千言万语。不幸的是,我也并非白痴,多少还懂点世故,聆听之下,心领神会;然而握在手中的那一只饭碗,则摇摇欲飞矣。

因此,我必须想法离开这里。

离开这里,到哪里去呢?“抬眼望尽天涯路”,我只看到人海茫茫,没有一个归宿。按理说,我当时的生活和处境是相当好的。我同学生相处得很好。我只有二十三岁,不懂什么叫架子。学生大部分同我年龄差不多,有的比我还要大几岁,我觉得他们是伙伴。我在一家大报上主编一个文学副刊,可以刊登学生的文章,这对学生是极有吸引力的。同教员同事关系也很融洽,几乎每周都同几个志同道合者,出去吃小馆,反正工资优厚,物价又低,谁也不会吝啬,感情更易加深。从外表看来,真似神仙生活。

然而我情绪低沉,我必须想法离开这里。

离开这里,至高无上的梦就是出国镀金。我常常面对屋前的枝叶繁茂花朵鲜艳的木槿花,面对小花园里的亭台假山,做着出国的梦。同时,在灯红酒绿中,又会蓦地感到手中的饭碗在动摇。二十刚出头的年龄,却心怀百岁之忧,我的精神无论如何也振作不起来。我有时候想:就这样混下去吧,反正自己毫无办法,空想也白搭。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这辆车还没驶到山前,等到了山前再说吧。

然而不行。别人出国留学镀金的消息,不时传入自己耳中。一听到这种消息,就像我看别人一样,我也是浑身发抖。我遥望欧山美水,看那些出国者如神仙中人。而自己则像人间凡夫,“更隔蓬山千万重”了。

我就这样度过了一整年。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148149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