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写下来的一种文章。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思考自己的观点。读后感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想我们都应该写一篇读后感了吧。怎样提升读后感的可读性和深度?我们需要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个人感受进行分析和论述。下面是一些读后感的经典范例,希望能够激发你写作的灵感。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一
我们也都知道,沉溺于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之中,就像吸食鸦片一样,让人无法自拔、痛不欲生。可是,我们仍旧不能放下。
很多人甚至不愿意醒来。他们沉浸于信息时代带来的快感之中,怡然自得。对于他们来说,那是生活中唯一的乐趣、思考和精神生活。
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无疑是我本年度以来看过的最精彩的书,也解释了我心中积淀已久的困惑。
书内只是研究了以电视为主的媒体对人类的影响,证实了赫胥黎的“科技会让人毁灭”预言,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类生存的现状有过之无不及。
文字成为我们拿来炫耀以及窥探的工具。朋友圈的生存现状基本上是:90%在晒,5%吐槽,还有5%的友情转发。
人类正手拉手,走向不自知的毁灭。
对于传媒业,尤其是新媒体,我产生了巨大的失望和担忧。这确乎是一个形式大于内容、信息—行动比严重失衡的时代。只是我,突然不想再制造更多的信息垃圾了。
如果你只有半杯水,还不够自己止渴,怎么能够恩泽他人?跟不停地制造笑点比起来,这辈子,我只做好一件事,一件能引起人们的思考的事,就够了。
或许,你真的放不下9.9元的电影票、半价吃大餐、各式各样的一元游。
那么,就拼命地赚钱,狠狠地赚,直到你的物质基础强大到可以摆脱金钱上的束缚。
或许,你放不下的还有那虚弱的存在感、敏感的神经。但是,如果书籍和经历不能给你以存在感,那么手机更加不能。
用大把的时间,去爱、去思考、去在阳光下奔跑和跳跃。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二
《娱乐至死》是我读的尼尔波兹曼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童年的消逝》。两部作品都旗帜鲜明地对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尖锐的批评。作者大力宣扬印刷媒介将人类带入理性、文明的时代,而电子媒介尽管在技术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但给予人们更多的是享受、娱乐,使人们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言,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几十年过去了,尼尔波兹曼的预言发展如何呢?《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想告诉读者的是赫胥黎的预言,即毁掉我们的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非奥威尔的预言,即极权压迫。(时间有限,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未读),为此我特地读了下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农场》,即另外一种预言。读罢,冒一身冷汗。尽管中国现在民主法治逐渐步入轨道,奥威尔的预言似乎与我们再无瓜葛。但是,回头看看历史,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纳粹时代的德国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极其吻合的展现了奥威尔笔下的世界;放眼当下世界,刚刚垮台的卡扎菲政权、持续遭受军政府统治的缅甸、屡屡挑衅国际法而不知悔改的北朝鲜等均经历过或正在水深火热的极权压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波兹曼笔下的美国,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持续享受着相对自由的政治、高度发达的经济与科技、繁荣的文化所带来的种种福利。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似乎从奥威尔的笔下一步步走到了波兹曼的笔下,改革开放是转折点,尽管随之而来一些先前没有的问题,如贫富差距、贪污等,但瑕不掩瑜,即问题掩盖不了历史的巨轮向前推进产生的辉煌,最终也不会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
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娱乐性会把人类从理性的公民变成不再思考的傻瓜,他显然严重低估了受众的智商和情商。即使电视如波兹曼所说,“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此种情况下娱乐是仅仅是手段,而手段可以大于内容对观众产生影响力。由此看出,波兹曼是“魔弹论”的忠实信徒和发扬者,他忠实的相信电视以娱乐手段作用于观众的强大力量,并且不限内容,只须有一种娱乐手段就能产生出枪弹射入身体的效果。要达到波兹曼所说的效果,观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电视成为唯一接触外界事物的媒介;电视说什么就信什么;只看电视而不再进行人际沟通;分不清电视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等。显然,电视环境下长大成人的美国人依然有众多好手考上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而且他们取得的成就丝毫不比前人(即生活在电子媒体出现前的人)差。
由此可见,电视没有阻止精英的辉煌。波兹曼号称印刷时代的人多么具有理性的光辉、思辨的能力,但史上种种丧失理性的群体暴力事件均出现在印刷时代或以印刷为主的时代,法国大革命、德国法西斯等,电视的流行是人们变得不再思索、感情用事,但却再无此类破坏巨大的事件。当然这其间的主要差别并不在于印刷和电子的差异导致,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明电视也好,报纸也好,均是一种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并不起关键的支配作用。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技术,而非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人。“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议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种隐喻”,我同意技术存在隐喻,但揭示隐喻的是人,而且人在隐喻起作用的过程中扮演决定性角色。所以,比起尼尔波兹曼,“魔弹论”观点的代表者夸大其词的能力显然略逊一筹。
人有追求快乐的权利,而人活着的最终目的也无非就是不断追求更大的快乐。同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差异化的,即对快乐各有各的定义和理解。政客争权,商人逐利,学者求真,都是对快乐的向往。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衣食无忧、家庭和睦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他们对于政治常常不抱太大兴趣。波兹曼认为电视将政治娱乐化,一个选民同时又是电视观众的话,恐怕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只能浪费手中的选票,最终丧失政治话语权。按照波兹曼的观点,如果选民不是一个电视观众,而是一个崇尚阅读的人,他必将在选举中做出理性的选择,选出合适的公职人员。我完全同意比起视听元素文字有助于培养理性思维的观点,但是这一点在政治上不灵。人类历史发展表明,精英统治平民、平民有所制约是目前最为合理、有利的政权组织形式,如果二者角色对调,往往引起轩然大波和动荡。相比较,精英是理智的,平民在这方面较为欠缺,如果平民通过学习开始变得理智,那他会逐渐向精英阶层流动,或者推翻现有的精英阶层,自己掌权。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广大平民并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而他们也没有必要具备。因此,波兹曼无需为他们担心,政治是复杂的游戏,平民多是看客,而看客只需带着眼睛和好心情就行。尼尔波兹曼担心的是统治阶级以以娱乐麻痹民众,这样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比起历史,如今可以娱乐政治是社会开放和民主风气的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文明不是一步到位的,循序渐进才有章可循。
在看书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敢苟同的观点,如对麦克卢汉的盲信,电视“信息—行动比”极低,电视取代教室的功能等。有趣的是,对于一些作者引用的观点,我却极为推崇。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中小学教育不用再说,一切为了分数。高校的学生不再苦恼于分数,但毕业时找工作、考研的种种心态和动作极其吻合了西塞罗的说法。约翰杜威在《经验和教育》中写道,“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这个观点主要是有感于自己的考研过程和过年回家遇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侄子贪玩、不爱学习。一段时间积极努力的自主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受益终身。如果小孩从小就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来恐怕很难在学业上走得更远。在中学时代,所谓“差生”不如“优等生”的地方不在于小学那点皮毛知识,而在于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它们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学,有可能是一生。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三
初选《娱乐至死》这本书原因是书名比较喜欢可以让我这个不爱读书的人继续读下去。读完以后发现书的内容很简单易懂但给我们了许多思考和可以借鉴的话语。本书大致是说电视在美国的兴起使得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从文化、宗教、政治、教育等方面阐述这些都开始毫无怨言的成为了娱乐的附属品失去了本来的意思。借我们都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本书的第一章是媒介即隐喻,隐喻是一种修辞手法,作者说媒介即隐喻也就是想说媒介在用一种隐蔽的但强有力的方法左右人们的道德和价值观。媒介的产生创造了一种新的文化但同时也影响着文化。它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接受并没有加工那么我们就成了媒介的牺牲品。
第二章是讲媒介即认识论,从印刷品到电视的出现谈人们对认识论的改变,电视出来的认识论劣与印刷制品,而且对于本身还有一定的危险,并且这种危险在逐渐蔓延。而为什么说媒介即认识论呢?我有些困惑。认识论是一个很大的概念简单的来说认识论是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也就是说大量的媒介的出现它开始承载知识,决定知识的形式,它所表现的无论对错好坏都成了知识。
“思维方法在以文字为中心的文化和以图片为中心的文化中不同体现”在作者看来人们的阅读只停留在在了一些符号,读者没有了判断力。电报技术和广告的出现是原本理性倾向的人们开始倾斜。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问题而去搜寻信息,而现在人们是得到了一些信息而去找这些信息的来源。我们的媒介环境变了,人们开始更少的去思考了。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四
21世纪是信息时代,我们每天习惯通过各种媒介获得信息,享受着先进的传播媒介带来的种种便利和快乐。然而美国作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一书中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
作为新闻系大一学生,原先我对媒介的理解仅仅就是书本上麦克卢汉的一句“媒介即信息”。在看过书中的前两章“媒介即隐喻”及“媒介即认识论”后,我对媒介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我们所认识的世事是通过我们自己发明的交流技术同自己进行对话的产物,而这种对话工具,即媒介,它的转变也就从根本上不可逆转的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对比一下美国的铅字时代和电视时代:铅字那种有序排列的,具有逻辑命题的特点需要读者具有相当强的分类、推理和判断能力,它要求思考。而电视本身具有视觉冲击、营造非连续的语境和凸显着表现艺术的性质决定了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它要求娱乐。我们在看完一则谋杀的新闻后,主播说:“下一则新闻”,我们就跳跃地进行下去,心情不需要有过大的波动,因为这不是电视文化所鼓励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一种媒介的表现形式不可以和这种媒介本身的倾向相对抗”,媒介形式将影响传播的思想内容。
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中国人信教的毕竟是少数,宗教内容在电视上也鲜少出现,所以我对书中提到的电视对宗教的影响感触不深。但是我对书中提到的电视广告、电视新闻、电视教育等内容感触颇深。
广告作为电视台的主要收入,在我们收看电视节目时简直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各式各样减肥药品、令人眼花缭乱的化妆品、时尚服装、手机、汽车......以前是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现在是在广告中插播电视剧。更有甚者,出现了广告剧一说,湖南电视台的广告剧《丝丝心动》即为其中典型代表,观众被种种信息垃圾包围,却也无可奈何。
电视新闻一向被认为是电视节目里最正经严肃的,波兹曼却认为电视新闻由没有逻辑、理性的话语构成。“所有的电视新闻节目里面的开始、结束或中间都要插入一段音乐。音乐和新闻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有音乐?我想,这可能是和在戏剧和电影中使用音乐的道理是一样的——制造一种情绪,为娱乐提供一个主体。如果没有音乐——就像有时电视节目中会插播新闻字幕一样——观众会猜想一定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例如死人了。但只要有音乐在,观众就知道没什么了不得。”书中波兹曼定义了新闻的奥义:“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以视觉刺激代替思想:准确文字已经过时。”当一个个画面闪过时我们不会思考是必然的,因为简短大量的画面稍纵即逝,我们无法思考其中的道理,我们只能回味那些刺激眼球的画面而不会思考分析。从新闻中,我们确实接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量信息,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想过那些新闻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何作用。澳大利亚的洪水缓解不了我们西南的旱情,朝韩和谈对我们的统一大业也无甚帮助,我们不停地获得信息,却不关心信息的质量和用途,仅供娱乐而已。
再就是我们的“电视教育”,我们国内很著名的电视科普节目。当然我并不说电视科普不好,我自己就曾经一度追捧cctv—10的百家讲坛。但是我认为硬要用电视做科普的话,无非是两种结果:一是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结果,做出的只是娱乐节目,但这偏离了我们初始设定的那种科普目标;另一种可能,是按照标准的科普目标去做,结果,因为与电视这种传播形式不相容导致传播上的失败。以百家讲坛来言,他的确使更多的人知道了易中天,于丹,钱文忠,但是,请注意这个但是,他们的风格或有不同,有一个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戏说,同时,他们也引发了这几年来对各朝各代历史的戏说,而这其中我想不用明说也可以了解有多少的滥竽充数。而我正认为这并不比那些改编的面目全非的电视剧的祸害更小一些。由百家讲坛引起的“国学热”,我们到底是正光复这百家诸子的荣耀,还是黯淡了中华五千年的悠久。
再想想近几年风靡全国的电视选秀节目。自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节目以来,各种选秀节目刺激着少年少女们一夜成名的欲望。他们梦想着通过娱乐的舞台让自己成为耀眼的明星。不少人荒废学业、不顾父母反对,远离家乡到处参赛。电视台暴露选手隐私,策划煽情片段来吸引观众注意,评委哗众取宠,“语不惊人死不休”,热心粉丝手持选票积极为偶像呐喊组委,哭泣感动,完全入戏。俨然就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娱乐盛宴,但是一场热闹过后,还剩下什么呢?空虚、无聊而已。
看到作者忧心忡忡的叙述,情不自禁想到上学期学到的柏拉图的洞穴理论。电视、网络等媒介像洞穴一样,而我们人类就像被困在洞穴里的囚徒,只能看见木偶被火光投射在前面墙上的影子。因此,确信这些影子就是一切,此外什么也没有。我们一旦没有了手机、网络、电视,我们的生活将变得惶惑不安,就像只有在洞穴里我们才能有安全感。长期的囚禁会让我们丧失分析和判断能力,一旦当把我们解放出来,并让我们看清背后的火把和木偶,我们中大多数反而不知所措而宁愿继续待在原来的状态,有些甚至会将自己的迷惑迁怒于那些向他们揭露真相的人。这是多么可悲的一种状况啊!
然而让人感到欣慰的是,还是有少数人能够接受真相,这些人认识到先前所见的一切不过是木偶的影子,毅然走出洞穴,奔向自由。刚走出洞穴的这些人不禁头晕眼花,开始,他们不敢直接正眼看光明的世界,渐渐地,他们可以直接看、仔细看清阳光下的一些,最后,他们甚至可以直接看清阳光的源头——太阳。作为新闻系的学生,未来很有可能从事媒体工作的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走出洞穴的人们中的一员。
该书的封面是一幅发人深省的插图: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地坐在电视机前观看电视节目,然而,原本很和谐温馨的画面却让人脊梁骨发凉——这四个人都是没有头脑的!这画面让我想起书里最后一句话所警告的: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波兹曼在书的最后提出了改变“娱乐至死”的状况的方法,那就是我们的教育和学校。我们的教育和学校要帮助年轻人解读文化中的象征,帮助他们学会疏远某些信息形式。这一点我非常赞同,教育让我们跟一般的受众不同,我们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头脑在泛滥的信息里寻找真理和真相,而不是一味地沉溺在感官的娱乐里。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五
“娱乐至死”,应该说作者想要给我们传达和表达的是这样一种信息:如果沉浸在以电视为主的电子媒介中,慢慢地失去思考,那么电视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最终将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的思考,自我意识的剥夺进行彻底的、全面的揭示和强调,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比较,引用。作者先把媒介的本质以他的观点向我们作了阐释,“媒介即隐喻,媒介即认识论”,接着详谈了印刷时代下的美国的'变化,涉及美国的宗教、政治、广告及传媒业等,述说了印刷时代下的书面文化带来的优势,促进人们的发展。再着,讲述了电报的发明发展给传统媒介带来的影响,以及电视兴起后以娱乐为主的娱乐业的发展带来的后果。最后,着重讲了以图片形式、视觉角度的电视节目给我们思想、思维方式等带来的影响,尤其是提出了教育的形式的变化,以电视节目为载体的娱乐形式成为了教育的趋势主流带来的问题。以各个领域在从印刷时代进入到电视时代的变化背景下为例,显示出与以前的对比变化,引人思考。
这本书重点放在了媒介形式对于媒介所承载的内容的决定性影响的阐释上。前部分讲解了印刷机下的书面文字,后部分讲解了电视机里充斥的图片与音乐。媒介所承载的内容若想通过特定的媒介来得到传播,那么必须要符合该特定媒介的特性和本质要求。就好像河道里流的是液体而不是气体,媒介形式就是河道,媒介承载的内容就是液体。这样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电视需要的是图片,传播的是视觉,需要人们来看,而印刷时代则是以书面文字为载体,需要人们来阅读,而不是看电视的“看”。
可是,以电视为主的电子传媒时代,它究竟有什么不妥呢?电视实质上是电报与摄影的延伸。在电报创造信息的时代,“人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人们对于这种信息无能为力,或是无关紧要,没有必要采取行动。比如某些国际事件,虽然看起来是很有重要性的,但是对于我们又有什么相关呢?它只是告知我们发生了什么,但是我们却无法做什么,事件发生地与我们所处的地方的距离增加了信息的“无关性”。摄影也差不多,只是“像电报一样,照片把世界再现为一系列支离破碎的事件”。电视,是“一种媒介”,而不是“一种技术”,“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却不需要我们动一点脑筋”,“电视把娱乐本身变成了表现一切经历的形式”,“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就是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以电视的形式表现出来,正如作者在本书中举的例子,宗教传教士若将传教搬上舞台,制作电视节目,那么他传布道义的初衷就变了,凡是以电视节目为形式的内容,终将以最大限度吸引观众为最高目标。“并不是所有的话语形式都能够从一种媒介转换成另一种媒介的”。
谈及电视的广泛普及,不得不谈电视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正是由于电视的广泛普及,它的影响之巨大是其他媒介所不能比及的。我想,主要是电视给我们带来了最大限度的娱乐与精神享受。的确,电视节目的多样性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给我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刺激与满足,现在的我们不仅仅满足于以往书本上的描绘与刻画,还不断追求视觉上的新鲜,形象的美感和好奇感。于是,我们就逐渐进入了所谓的读图时代。现在的人们更倾向于读图,而不是全览白纸黑字。图片确是对世界的展现,但却把我们的世界分割成一张张毫无联系,前后不相连接的片段。电视带来了丰盛的视觉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植入了娱乐的细胞,况且把这种思维观念称作为细胞,是因为我认为娱乐性终将在我们这样物质欲望不断膨胀的特定的社会背景下成为我们所追求的第一精神需求。并不是说娱乐本身不好,读完这本书,我却对娱乐产生了一丝反感与思考。娱乐是能够给我们带来精神愉悦,缓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承受的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但是娱乐过了度就恰得其反了。
当前的趋势,全国都兴起了一股娱乐潮,凡事都以娱乐为目的。首先在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就可以看出这种趋势。不管是已经红了10年多的《快乐大本营》,还是《天天向上》,以及今年走红的《非诚勿扰》,这些栏目都是以娱乐大众为目的。当然,作为娱乐节目,娱乐大众,吸引收视率本身就是其原则,但是我们应当思考这样的模式,这样的传媒效应带来的社会影响和对大众长期进行而终将形成的心理暗示——一切以娱乐为准。电视,电视节目以其独有的魅力,一步步将我们这些受众变成了一个个不加思考,不加分析,不持批判主义的盲从者,顺留者。这种影响还波及到受众的现实生活,而非仅仅局限于受众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上。何以见得?娱乐的时代,浮躁的时代,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倾向于追求过度的娱乐与快乐,不仅仅娱乐自己,还要尝试娱乐他人,甚至达到迅速蹿红的目的。这就是为什么众多博客,众多视频网站频频出现所谓恶搞内容,甚至涉及暴力、凶杀、色情内容的思想根源和动机,其实这也是社会上出现的网络亚文化现象的原因。人们为什么会关注“春哥”、“曾哥”、“犀利哥”、“凤姐”这些网络“热点”?无非就是娱乐本身的影响所致。
电视确实让我们暂时忘记了思考,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需要纠正,只要是在意识层面持有批判和怀疑的态度,并不是屏幕上所展现的都是真实的,正确的,可信的,有用的,我们还是需要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抬眼观望,有区别地对待电视节目和电视给我们所呈现的内容。电视节目娱乐性过重的问题,其实不是节目制编人们的错,而是电视这个媒介本身所具有的无法避免的缺陷。电视媒介,以传播新鲜,视觉刺激,动态的内容,不允许电视节目制编人以传统的书面形式传播信息。
总之,在电视媒介给我们带来巨大冲击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冷静,否则危险就将来临。正如作者在书中举例谈及宗教与电视节目的问题,“真正的危险不在于宗教已经成为电视节目的内容,而在于电视节目可能成为宗教的内容”。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六
《娱乐至死》并不是书籍,作者尼尔.波茨曼是一位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对当今的社会特别现代美国文化非常有启发意义。
综括全书,波兹曼主要提出了两个观点:
二、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主持人机械的“来看下一条”,就轻巧地将观众注意力转移,而包含在每条新闻中的应有情感正在丧失,无论观众还是传媒都在变得冷漠。
以上两者,是对上世纪80年代美国的描述,也可看作是对今天中国的预测。
当然电视给那些老弱病残以及汽车旅馆里那些孤独的人们也带来了很多慰藉。
以前在印刷时期,也就是书籍时代,美国人读书的风气蔚然成风,也怕魔鬼利用人们的无知来欺骗,所以教会大学不断兴起。美国整体的思维都是比较理性和严谨的。记得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持续了7个小时,中途人们还回家吃饭,而且这个也不是到后期级别很高的总统辩论。双方的句子结构,长度和修辞都是不落与书面。整个逻辑,修辞,隐喻是要求听众有很多素养。但是大家就是喜欢听这些,这个也是人们生活一部分,大家抱着孩子,有人吆喝着卖东西,有人喝点茶和酒。
这个时代可以说是阐释年代,一种思想的模式和学习方法,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
但是到19世纪中期,电报和报纸开始登上舞台,为娱乐时代奠定了基础。电报消灭了地理的界限。开启了一种新的话语定义。当地新闻和那些没有时效性的新闻边失去了报纸中的中心位置,比如浙江省的人和云南省的人似乎可以交谈了,但是交谈的内容往往是大家不了解的或者根本不关心的。通过产生大量无关的信息,它完全改变了我们所称的“信息—行动比”,就是说以前我们接受的信息和行动比是基本平衡的,我们了解的信息具有影响行动的价值,比如村里要停电的信息,我就马上去买蜡烛。
但慢慢信息量越来越大,却与我们关系不大。因为电报的特点是适合于传播转瞬即逝的信息,因为会有更多新的信息取代。所以新闻标题是——耸人听闻,结构零散,没有特别的目标受众。而且一个消息和后面一个消息基本无关系。智力就是我们知道很多事情,而不是理解它们。
这中间的变化有个例子,纵横字谜开始流行,这个是很大的一个改变,因为以前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索信息,现在开始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娱乐开始。
之后摄影术开始发达,因为照片没有句法,这使他无法和世界争论。他与语言差异很大,语言只有表现一系列主题时,才有意义,不能把字单独抽出来。而照片不存在脱离语境的问题。非常直观。接着电子和图像革命。
电视粉墨登场。电视展示给观众的主题虽多,但是不需要我们动一点儿脑筋,看电视目的是情感上的满足,娱乐化大行其道。就算是新闻报道,播音员说,明天同一时间见。为什么要再见?照理,几分钟的屠杀和灾难让我们一个月难以入眠。播音员面容姣好,亲切态度,开始前和后播放美妙音乐,生动活泼的镜头和绚丽夺目的广告。实际上告诉大家没有理由为电视上的不幸哭泣。
接下来很长篇幅作者继续讨论电视的娱乐性,人们开始手术直播,强奸案直播,慢慢教会开始有很多的电视台,教育也用娱乐方式直播,总统竞选也是电视播放。虽然说这些人初衷并不坏,但是他们忽视电视背后的话语权,有些事情看起来你在利用对方,而实际是对方控制你。
比如电视新闻往往是严肃不安+轻松广告,人们也习惯了电视的不连贯,我们不会因为播音员刚播完核战争新闻之后插入麦当劳广告,而晕倒。而且主播的言语也会越短越好,避免复杂,无需精妙含义,否则你会失去观众,而且在民主的社会就是不能让别人感觉自己没文化。电视节目超现实的外壳下是反交流理论,哲学上交虚无主义,精神病学上叫精神分裂症,用舞台语言就是娱乐。
再比如总统竞选,实际后来更多的人关注的是形象和说些俏皮话,比如里根总统,实际经常说话自相矛盾,但是大家很理解他,形象好气质佳,而且经常表演性的俏皮话,把大家逗乐了。
最令人深思的是教会的很多电视,虽然动机不坏,但是效果却使得人们越不敬虔了可能。很多时候为了收视率,结果很坏。而且电视上,真正让人出彩的不是记住上帝,而是那些经历丰富,正装的传教士。因为电视是以具体形象进入人心,而不是抽象概念进入的。而且真正的宗教是需要一定环境和一定礼仪,而通过娱乐的电视,会远离上帝。试问你在看电视台的时候,是否挺着身子正坐,还是可能也吃着东西。
一个40岁的美国人他的生活中基本已经观看了100万条广告,退休前还会看1万条,请问他的大脑的组成部分是否已经改变。而且广告从19世纪末,商业广告已经背离了语言陈述,比如麦当劳广告,没有可以验证的符合逻辑的观点,里面有美女和俊男买汉堡包,享用的表演,以及为自己的好运气而狂喜,没有任何意见,观众只能找到某种感觉,大量的广告使得人们称了信赖心理表演疗法的病人。而且广告不断压缩时间,因为太长使得人厌烦,瞬息疗法的伪寓言。
你想象一个看过100万条广告的人,可能认为所有的政治问题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方式快速解决,复杂的语言让人无法信任,争论让人反胃,而且没必要在政治和其他社会生活中划定一定的界限。
实际上真正的是电视改变了人,你想看光100万条广告的人,怎么才能在教会里安静听道。一个经常看广告的人,被广告里的汽车和珠宝等表现的家庭幸福所寓言的人,怎么能安静嫁个人。
一切都值得我们好好思索,其实不只是电视,我们周围的很多很多。
之后又讲了些芝麻街的教育电视,实际主体还是娱乐。美国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国家。我们呢,正在路上,看看跑男就知道了。。。。。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七
在2020年的最后2个月,我机缘巧合走进了公司的图书室,从某个书架上翻出了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在几天上下班的路途上,书本替代了手机,一页一页又一页,很快就看完了这部作品。
中途我几度回顾书面上那些简短精辟的推荐,封面的配图,好似那个被娱乐时代信息轰炸后身首异处的自己;书里的一字一句,都是对我混混沌沌又麻木无聊大脑的深度剖析。波兹曼的言语,好似当头棒喝,唤醒了疲劳驾驶的我,又在我那不知开向何处的车头挂了个吊钩,牵引我们走出迷途。
《娱乐至死》这本书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波兹曼忧心那时代蓬勃发展发展的电视媒介和衍生出来的电视娱乐文化,忧心成长在内涵浅薄、逻辑断裂、造句幼稚的电视节目和新闻广告轰炸下的大众,忧心我们的精神世界终将有一天死于那些仅会让我们开心的事务上。
不得不说,波兹曼是一位令人崇敬的媒介研究的智者。即使他未能预见到计算机与网络文化发展的新一轮改变,他的著作对于审视如今这个混杂着二次元、三次元、鬼畜、小视频、24小时段子、热搜、微博追热点、网红等各种圈子的媒介文化,也丝毫没有过时。甚至来说,现在从物质到精神层次的快销文化,正是《娱乐至死》最好的脚注。
可惜的是,波兹曼没有预见到,当人们不再重视文化的深度与广度,当人们沉溺于快速和海量收集信息的乐趣,当人们不知疲倦的追逐一轮又一轮的瞬间热点,印刷文化也免不了卷入其中了。
娱乐时代下,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出书立传,他们的思想或糟粕都得以传播了。
不过至少,当我看了《娱乐至死》后,再翻开一本书,我至少可以分辨出哪些书是准备死磕一个主题,哪些书只是想要印刷一些信息。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一个拖延症患者或者缺乏勇气开展长期项目的患者,你应该读一下《娱乐至死》;如果你是一个被娱乐过度注射导致阀值较高进而看什么都没有兴趣的患者,你应该读一下《娱乐至死》;如果你是一个每天会花几小时刷小视频小新闻的信息收集症患者,你应该读一下《娱乐至死》;如果你是一个很久没有读过书想重新投入书本怀抱的患者,你应该从《娱乐至死》开始。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八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书中写道“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书中还提出这样一种预测:“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句话充满警示意义,我们要客观地看待一些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活动,当然,在我国,就目前而言,政治不太可能成为娱乐的附庸。
芒福德的著作《技术与文明》中,展示了从14世纪开始,钟表是如何把人变成遵守时间的人、节约时间的人和现在拘役于时间的人。“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难觅踪影,对日月变化和季节更替熟视无睹,时间都成了精确的数字,冰冷得让人麻木,但它的流逝又让我们慌乱。
时间究竟是怎样的存在?《时间的秩序》作者卡洛·罗韦利认为“记忆把分散在时间中的过程联结在一起,而这些过程组成了我们。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存在于时间中。”这个观点其实苏轼也同样表达过,“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虽然一切偶然无定,但若有共享回忆之人,便拥有了人世间的温馨,因此要注重人生体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作者还在书的最后写道“我们渴望永恒,我们忍受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因时间而受苦。时间即苦。”听起来,很悲观,就像叔本华说人生本就是无意义。你可以选择相信,也可以认同,甚至践行上述观点,当然,你还可以有其他的观点。
作者尼尔·波兹曼在书中写道“在阅读的时候,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面对印在纸上的句子,读者看见的是一些冷静的抽象符号,没有美感或归属感。所以,阅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当然也是一项理性的活动。”我审视自身,我平时说话喜欢用热梗,聊天离不开表情包,算不算对理性阅读消亡的妥协呢?能静下心阅读,更多的时候是在读专业书籍,复杂术语和晦涩难懂的语言不得不用尽脑力去理解。可是,大脑总容易偷懒去接受奶头乐,刷刷微博,逛逛豆瓣,玩玩知乎,看看b站,接收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又看了些什么。柯勒律治有言到“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可以喝”,也许很能代表现在的信息环境:我们身处信息的海洋,寻找有用的信息却如此费力。作者提出“现代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态度:过去人们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搜寻信息,现在是为了让无用的信息派上用场而制造问题。”作者说伪语境的作用是为了让脱离生活、毫无关联的信息获得一种表面的用处。其实,网络上很多视频仿佛要告诉你各种经验,然而对我们生活其实也没有真正的联系和作用,唯一的用处是娱乐。
作者在论及电视时评价道,无聊的东西在我们眼里充满了意义,语无伦次变得合情合理。在如今网络时代,脱离了热门梗和表情包,便显得无趣呆板,严肃地公众对话转化为幼稚的婴儿语言,许多人已面临着文字失语的问题。此外,很难想象过去创造计算机的人在期望未来的人如何使用计算机创造什么伟大的事情,怎么会预料到我们很多人用手机在看猫咪拉屎的视频(当然,我不是说猫咪拉屎就一定是小事哈),又怎么会体验到我们整活恶搞视频的乐趣?甚至,如果我们中的某些人不能适应这个时代的模式,那么在我们看来,是这些人不合时宜、行为乖张,而绝不是这个时代有什么问题。
相信,我们不少人已经发现生活的空虚和痛苦之处,苦恼着自己为什么沉迷于奶头乐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人的成长是依靠自我反思和内省,当被喂各种杂七杂八的思想时,这个人是被视为没有尊严的客体,无论怎么竞争,也不过是垃圾群里竞争,看谁不那么垃圾,最终,整个社会朝着没有希望的方向发展。不妨,停下来,,着眼于自身,不被各种高效做事技巧和时间管理方法迷了眼,有些人可能热衷于这些技巧和方法,因为我曾是这样的,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对浪费的时间也会懊恼不已,确实,我收获了某些成果也失去了某些体验,更多的时候我倍感压力和空虚,总在积极和消极两个状态里反复横跳。承认自己的不足,承认时间的有限,承认自己不得不荒废一些时间,无须对充满着缺点的自己过于懊恼,慢慢来,不急,只要你是在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血淋淋的资本而活,不是为吃人的机器助纣为虐,而是拥有作为人的尊严而生活。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九
令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这是一本写给电视时代的图书,但是其所蕴含的道理与关怀在网络时代也毫不过时。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脑,那些花边新闻如洪水般涌入,即使是严肃的新闻,也多配以噱头的标题和血腥的图片,或干脆用戏说的形式。久而久之,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来消化所得,我们的感官感受更甚于我们头脑的追求,而电视这些媒体终将通过控制人们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而使人们失去印刷时代时所具有的品质。我们的文化终将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这是我们大家不想看到的,作者为了把这种不易察觉的文化伤害以及对人自我意识的彻底剥夺表达出来,在本书中一步步地向我们解释、举例、引用。
作者一直强调一个观点“媒介即信息”。他认为,深入一种文化的最有效途径是了解这种文化中用于会话的工具。把握了传播的把柄,就会把握传播信息的主动权。在书里,波兹曼又有一种更为深入的认识――媒介即隐喻,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而媒介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它指导着我们看待和了解事物的方式,但它的这种介入却往往不为人所注意。因此,媒介就好比是一剂精神鸦片,它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对其产生依赖,当完全上瘾后,你明知痛苦与自由的`丧失,但却无法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补救,因为这剂鸦片已经深入你的灵魂和骨髓了。
波兹曼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他说“我们并不一定是为了看时间而去看表”因为“有部分人只是好奇于表示时间的方式”。当传媒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而只是满足当代人浮躁的社会心理与挑剔的口味,那么娱乐业就应运而生了。在印刷时代,印刷品的出版与读者意见的反馈是有时间差的。因此,当我们发现只有报纸与杂志才能达到承载海量信息的功能时,一定程度上变成了读者去适应印刷品的品味乃至排版要求。这时就需要人们思考,选择汲取知识,所以在纯印刷年代,娱乐对于传媒的影响很小。
但是,电视时代的到来,宣布了“娱乐”概念的汹涌澎湃也同时到来。电视作为一种新媒体,具有反馈快、形式多、内容大等特点,因此对于观众口味的转变,电视制作部门往往能获得第一手资料,这除了与信息时代到来有关外,与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息息相关的。
我们都知道,评价一个电视节目是否受欢迎的指标就是收视率,你只需动动鼠标,就可以知道你的以及其他竞争对手的节目在群众中的被认可程度。所以这说明了为什么每当一档节目走红后,会有无数的跟风者一拥而上,如《非诚勿扰》《中国达人秀》。
而赚取足够的收视率又有另外一个好处,那就是广告收入的增长。电视台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那些形形色色的广告,我们常常听说什么格莱美、《中国好声音》拍出破纪录天价广告费。这样一来就可以理解电视台为什么那么热衷于追求收视率了,虽然收视率本身并不会赚钱,但是它会带来源源不断的经济收入。所以当经济命脉也变得商业化时,节目的商业化也不可避免,为了满足社会浮躁心理带来的对快餐文化的渴求,电视节目愈来愈往戏说、炒作等方面发展。比如看《非诚勿扰》,看《快乐大本营》,我们张大嘴巴肆元忌惮地笑,但是等节目结束,我们往往是捧着有些酸痛的面颊,然后头脑空空地再次投入生活斗争的苦海之中。
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对娱乐文化有疯狂的追求,这可以理解。可是,当一个社会的精英阶层也倾向于用娱乐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观点时,我只能用疯狂二字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了。
某次竞选失败,气急败坏的尼克松拒绝检讨自己,反倒跟自己的化妆师大发脾气,一口咬定该次失手,原因全在于化妆师蓄意破坏……如你所知,这样的茶余饭后的笑点其含义已经和八卦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了。至少,它让我们在听说当下任何一位政客在如火如荼的竞选热浪中亦不忘为自己特聘“笑话”参谋这样的新闻时,不再惊诧……“政治”正演变为一种娱乐――尽管刘晓庆的脸、周杰伦的女友等其实无关政治。
但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一切都可以成为可能。记住,这不仅仅是玩文字搭配的游戏,是我们的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在消费年代里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娱乐的附庸。
如果以上我所说的还让你觉得将信将疑,那么我来举一个你肯定熟悉的例子:一直都很受欢迎的让学术与明星联姻的电视节目《百家讲坛》。固然,用电视做文化普及很好,很不错。但是一旦需要与电视的表现形式相适应,就会慢慢偏离我们初始设定的目标。以《百家讲坛》为例,它的确让我们记住了于丹,记住了钱文忠,他们或许风格迥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戏说形式:戏说三国,戏说明史,戏说红楼以至戏说《弟子规》。个中引起的争议,我想大家应该知道很多了。当学术成为了“戏术”,当一个社会的学者和知识分子,也开始向娱乐献媚,我想这只能引用孔老夫子的一句话来抒发我的心痛:觚不觚,觚哉!觚哉!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十
看完很震惊,发现自己就是快要娱乐至死的一个典范。
微信的公众号推送,都是碎片化的信息,微博,今日头条将全球的信息实时分享给大众,但是我们却消失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最可怕的是我们很大一部分人并没有发现自己被各种娱乐所侵蚀。反而还洋洋自得地认为通过知乎、微信公众号的阅读,掌握了很多知识。
下面来谈谈阅读这本书的感受。
本书开篇先论述了印刷术对于现代人类的影响,美国曾经有一个时期,男女老少社会各阶层都会拿着莎士比亚的书籍去阅读,可以连续7个小时去听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
读者的反应是孤立的,他只能依靠自己的智力。
这也正是作者所说的“媒介即语言”。因为文字与生俱来的特点,使得人们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逻辑性,培养了自己在阅读中思考的能力。
哪怕在现在的娱乐性更重的互联网时代,微信长文的作者依旧会非常注意段落之间的逻辑性。可能就是因为我们在写文字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要求文章的连贯性。
电视为我们提供纯粹的娱乐事最大的好处,它最糟糕的用处是它涉足严肃的话语模式——新闻、政治、商业和宗教,然后换上娱乐的包装。
电视的出现首先改变了信息的媒介,从印刷的文字改成了有声音有画面的电视。人们逐渐被画面所影响。慢慢地政治家不再以才干和智慧来取胜,取而代之的是化妆术。人们对新闻主播也有了外貌的要求。因为人们喜欢看美的画面,人们不再去关注事务最本质的东西。
同时,电视的出现使脱离语境的信息合法化,也就是电视的信息不再取决于其在社会和政治对策和行动中起的作用,而是取决于它是否新奇有趣。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如今的美国总统竞选辩论,变成了短平快的唇枪舌剑,而不是辩论。如今的美国总统竞选辩论可以说是一个豪华的娱乐节目。
甚至由于电视这个媒介,我们在渐渐失去了共情能力。当新闻主播播报完灾难事件后,马上接上“好……现在我们将播送巨无霸汉堡的广告“,人们丝毫不会对前面的灾难事件报道有任何思考。在长期的影响下,我们会渐渐麻木。
他就不可能保留它原有的场景。神圣的场合逐渐开始迎合观众的喜好,去请演员,歌手参加宗教场所,进行重点拍摄,来做宣传。而最原始和重要的步骤却被省略,其原因竟是因为无法吸引观众。
《芝麻街》的出现对美国的教育行业有着革命性的影响,让人们相信教育是可以娱乐的方式展现出来的。电视让人们得出了“当信息通过戏剧化形式表现出来的时候,学习的效果最明显,电视在这方面比其他媒介都做得更好。“因而美国教育部等官方媒体花365万元去打造教育类节目,做一些与教育准则背道而驰的事情。
事实却是,我们不应该思考电视可以为教育带来什么吗?,而是思考“应该教育学生如何看电视?”最后,希望我们在这个娱乐横行的年代,还可以保持独立思考,阅读的能力。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十一
“在这里,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尼尔·波兹曼。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们坐在一起却各自玩着手机,这一调侃的话与《娱乐至死》中作者反应的问题不谋而合。书的封面是一个只有躯干没有头颅的四口之家,画面很骇人但也引人深思,过度娱乐的生活挖空了人们的头颅,吞噬了人们的思维能力,我们越来越忽视灵魂的需求,单纯地凭借眼、声与肉体的感官快感去衡量所见所闻,评价信息,做出判断。
《娱乐至死》是对20世纪后半叶美国文化中最重大变化的探究和哀悼,印刷术时代步入没落,而电视时代蒸蒸日上,电视改变了公众话语的内容和意义,政治、宗教、教育和任何其他公共事务领域的内容,都不可避免的被电视的表达方式重新定义。电视的一般表达方式是娱乐。一切公众话语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而且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本书写的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社会转型时社会文化的整体娱乐化现象。文化不再是上层民众身份地位的象征,不是少数人可以享受的物品而成为商品,廉价便捷通俗,充满单纯的感官刺激。作者在文中提出电视“泛娱乐化”的原因:媒介。他认为每种媒介都有自身的特点,而这些特点规范并控制了传播内容的形式,甚至规范了决定了话语的内容。所以当媒介的形式改变,我们看待世界的角度甚至整个思维方式都随之发生改变。
综括全书,波兹曼主要提出了几个观点:一方面,电视介入政治使得原本严肃的竞选仿若综艺节目,民众热衷于政治家的花边八卦,对他们的着装外表评头论足,并让这些毫不相干的因素直接影响手中的投票器。另一方面,电视新闻报道的强势覆盖,大规模轰炸,使得原本多元情绪的新闻事件都变得淡化和娱乐化。电视1900年诞生至今不过百年,但它已将政治、新闻、教育乃至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哗缤纷的"杂耍"。波兹曼精准地剖析了娱乐的`篡位过程。在印刷术统治世界的时代,报纸和图书是人们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当时的人们通过阅读报纸获得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行动与信息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切随着电报的发明而改变,电报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即时性,全球各地的新闻穿越时空距离被罗列到人们眼前,这迫使人们在无形中修正了信息的定义:它不再是对人们生活工作有着巨大影响的要素,而只是一大堆看上去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实际却毫无意义的文字符码,而接下来的“图像革命”则更具有强烈的冲击,随着摄影技术的发明和大规模应用,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开始统治人们的眼睛。
波兹曼在书中对西方媒体的娱乐倾向持一种批判的倾向,但是在展开批判的过程中,他也道出了媒介发展的大势所趋:一切都在朝着娱乐化的方向迈进。娱乐化并没有错,关键是如何能把娱乐和电视的其他功能结合起来,这是目前电视最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当今天,从政治到学术,无论什么内容,如果不披上娱乐的外衣,不屈从于观众浅表阅读的口味,就无法能够有效的传播。这或许是出现了一种病态,用波兹曼教授的话来说:对于一个因为大笑过度而体力衰竭的文化,我们能有什么救命的良方?在我看来,"娱乐至死"更多地表达的是在这个消费时代大众审美的趋势。毕竟,人是矛盾体,这就仿佛人体内的调节反馈机制。迟早,人天生的对崇高的追求会激发,引领正确的道路。媒体应当成为拓宽我们认识世界的途径,而不是扭曲和异化人本身,剥夺我们思考的能力,将我们的灵魂变成机器媒介冰冷的附属品。我希望媒体延伸我们的器官,用他们独有的特性将我们人自己的思考变得更有力量,而不是造出批量的文化复制品;我希望媒体锻炼我们的器官,用声、色、触给我们更加敏锐的直觉器官而不是磨钝我们的感觉,变得麻木,变得不断偶求更强的感官刺激。这是一个娱乐的世界,但这个世界需要会思考的灵魂。莫让媒体时代娱乐了你的灵魂。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十二
《娱乐至死》是我读的尼尔波兹曼的第二部作品,上一部是《童年的消逝》。两部作品都旗帜鲜明地对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做了深刻的反思和尖锐的批评。作者大力宣扬印刷媒介将人类带入理性、文明的时代,而电子媒介尽管在技术上取得了更大的进步,但给予人们更多的是享受、娱乐,使人们逐渐丧失了思考的能力。正如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所言,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几十年过去了,尼尔波兹曼的预言发展如何呢?《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想告诉读者的是赫胥黎的预言,即毁掉我们的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而非奥威尔的预言,即极权压迫。(时间有限,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未读),为此我特地读了下乔治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农场》,即另外一种预言。读罢,冒一身冷汗。尽管中国现在民主法治逐渐步入轨道,奥威尔的预言似乎与我们再无瓜葛。但是,回头看看历史,斯大林时代的苏联、纳粹时代的德国与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极其吻合的展现了奥威尔笔下的世界;放眼当下世界,刚刚垮台的卡扎菲政权、持续遭受军政府统治的缅甸、屡屡挑衅国际法而不知悔改的北朝鲜等均经历过或正在水深火热的极权压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波兹曼笔下的美国,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持续享受着相对自由的政治、高度发达的经济与科技、繁荣的.文化所带来的种种福利。新中国成立到现在,中国似乎从奥威尔的笔下一步步走到了波兹曼的笔下,改革开放是转折点,尽管随之而来一些先前没有的问题,如贫富差距、贪污腐败等,但瑕不掩瑜,即问题掩盖不了历史的巨轮向前推进产生的辉煌,最终也不会阻挡历史前进的脚步。
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娱乐性会把人类从理性的公民变成不再思考的傻瓜,他显然严重低估了受众的智商和情商。即使电视如波兹曼所说,“所有的内容都以娱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此种情况下娱乐是仅仅是手段,而手段可以大于内容对观众产生影响力。由此看出,波兹曼是“魔弹论”的忠实信徒和发扬者,他忠实的相信电视以娱乐手段作用于观众的强大力量,并且不限内容,只须有一种娱乐手段就能产生出枪弹射入身体的效果。要达到波兹曼所说的效果,观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电视成为唯一接触外界事物的媒介;电视说什么就信什么;只看电视而不再进行人际沟通;分不清电视里的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等。显然,电视环境下长大成人的美国人依然有众多好手考上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等名校,而且他们取得的成就丝毫不比前人(即生活在电子媒体出现前的人)差。
由此可见,电视没有阻止精英的辉煌。波兹曼号称印刷时代的人多么具有理性的光辉、思辨的能力,但史上种种丧失理性的群体暴力事件均出现在印刷时代或以印刷为主的时代,法国大革命、德国法西斯、中国文革等,电视的流行是人们变得不再思索、感情用事,但却再无此类破坏巨大的群体事件。当然这其间的主要差别并不在于印刷和电子的差异导致,我在这里只是想说明电视也好,报纸也好,均是一种媒介,对人的思想、行为并不起关键的支配作用。技术是为人服务的,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技术,而非有什么样的技术就有什么样的人。“每种技术都有自己的议程,都是等待被揭示的一种隐喻”,我同意技术存在隐喻,但揭示隐喻的是人,而且人在隐喻起作用的过程中扮演决定性角色。所以,比起尼尔波兹曼,“魔弹论”观点的代表者夸大其词的能力显然略逊一筹。
人有追求快乐的权利,而人活着的最终目的也无非就是不断追求更大的快乐。同时,人与人之间又是差异化的,即对快乐各有各的定义和理解。政客争权,商人逐利,学者求真,都是对快乐的向往。对于平民百姓来说,衣食无忧、家庭和睦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他们对于政治常常不抱太大兴趣。波兹曼认为电视将政治娱乐化,一个选民同时又是电视观众的话,恐怕很难做出理性的选择,只能浪费手中的选票,最终丧失政治话语权。按照波兹曼的观点,如果选民不是一个电视观众,而是一个崇尚阅读的人,他必将在选举中做出理性的选择,选出合适的公职人员。我完全同意比起视听元素文字有助于培养理性思维的观点,但是这一点在政治上不灵。人类历史发展表明,精英统治平民、平民有所制约是目前最为合理、有利的政权组织形式,如果二者角色对调,往往引起轩然大波和社会动荡。相比较,精英是理智的,平民在这方面较为欠缺,如果平民通过学习开始变得理智,那他会逐渐向精英阶层流动,或者推翻现有的精英阶层,自己掌权。学习是要付出代价的,耐力和汗水必不可少,而广大平民并不具备这样的特质,而他们也没有必要具备。因此,波兹曼无需为他们担心,政治是复杂的游戏,平民多是看客,而看客只需带着眼睛和好心情就行。尼尔波兹曼担心的是统治阶级以以娱乐麻痹民众,这样的担心有一定道理,但比起历史,如今可以娱乐政治是社会开放和民主风气的表现,是历史的进步。文明不是一步到位的,循序渐进才有章可循。
在看书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不敢苟同的观点,如对麦克卢汉的盲信,电视“信息—行动比”极低,电视取代教室的功能等。有趣的是,对于一些作者引用的观点,我却极为推崇。西塞罗说过,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的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了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中小学教育不用再说,一切为了分数。高校的学生不再苦恼于分数,但毕业时找工作、考研的种种心态和动作极其吻合了西塞罗的说法。约翰杜威在《经验和教育》中写道,“也许人们对于教育最大的错误认识是,一个人学会的只有他当时正在学习的东西。其实,伴随学习的过程形成持久的态度也许比拼写课或地理历史课更为重要。因为这些态度才是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的东西。”这个观点主要是有感于自己的考研过程和过年回家遇见刚上小学一年级的小侄子贪玩、不爱学习。一段时间积极努力的自主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受益终身。如果小孩从小就缺乏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将来恐怕很难在学业上走得更远。在中学时代,所谓“差生”不如“优等生”的地方不在于小学那点皮毛知识,而在于多年来养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它们影响的不仅仅是中学,有可能是一生。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十三
游戏人生,娱乐至死《娱乐至死》读后感(3月)但凡戏霸,必在旁枝末节上纠缠不清,大戏霸袁世清听戏看戏,还爱给角儿说戏,往椅子上一坐指鼻子教训楚霸王,别人的霸王都走六步,你怎么走了四步,《娱乐至死》读后感(3月)。六步四步,说破天差不过一米,短了省力,长了也不能就饭吃,但在内行看来,六步有六步的端重,四步有四步的轻佻,一来一去,整个楚霸王的性格就跃然台上,两步虽短,迈开来却两种人生。
我不是戏霸,只能跟着看个热闹,但要说戏迷,我也有份,因为谈起暴雪谈起黑岛我也能做到如数家珍,当然这个戏不是京戏,而是游戏,过去的老人儿听戏看戏,现在的人玩游戏,戏这个东西,不管冷不管饿的,就是个消遣,不登大雅之堂,但当下这世道今非昔比,温饱早就不成问题,过去随便就分得清破衣麻布细软绸缎,粗茶淡饭玉盘珍馐,人五人六一目了然,现在却是地摊衫做出国际水准,燕窝还是窝头都在肚子里装着,拉出来都一个屎样,都说长相是标签,可被这美容时尚整的,走大街上人跟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一串串流光水滑,大街上你喊美女保准十人有九人回头,剩下一个还是纯爷们,想做个人口普查,都不知道眼前的这位大姐刚才查过没有。
于是,这年头若想了解人与人的不同,消遣方式反就成了差异的重点,要拿游戏品种给人分类,分出来的准比国籍民族还靠谱,别看上班上学人都呆头呆脑跟木偶似的,一挨到下班放学,四面八方撒欢往外跑,有钱的去洗浴ktv玩别人,没钱的猫被窝里玩自己,这边寓教于乐的,那边自娱自乐的,就单说这电脑游戏吧,有玩网游的,有玩单机的,有用游戏赚钱的,有玩游戏赔破产的,同样是玩,却玩出了五花三层七荤八素,同样是人,却分出个车炮马卒三六九等。见过的游戏多了,不敢说戏迷戏霸,好歹也能算个玩家,过去总有些一起玩游戏的朋友,待到周末节假,三五成群聚到网吧,挥手鼠标猛点,抬头炮火齐鸣,时而青筋暴起汗流雨下,时而大呼小叫捧腹爆笑,岂不快哉。近来游戏玩得少了,同玩游戏的朋友也常抓不着影,本以为缘于柴米油盐成长的烦恼,好不容易逮着一个,上来就问我个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种菜不?我呆若木鸡,他见我两眼发直反应迟缓,又问我,停车不?我转身想逃,他见我支支吾吾欲言左右,再问我,开心不?一问三不知,直问得我精神崩溃,摇头翁般反复摇头,叫朋友掂出了我的斤两,道不同不相为谋,彼此无言以对,遂分道扬镳各奔东西。开心网的第一条规则是,必须谈论开心网,如你所知,第二条也是这个。本来半生不熟的人见面不大容易聊开,聊多了失言,聊少了冷漠,常常三言两语就直接大眼瞪小眼,自从有了开心网,就像有了组织,上来一句暗号,种菜不,同道中人必定两眼放光,聊成一团,谁偷了谁家人参果,谁拐走了谁家小象,嘁嘁喳喳可遇上了知音,你要对句宝塔镇河妖,立马出局,土匪跑这儿来凑什么热闹,读后感《《娱乐至死》读后感(3月)》。
不光是开心网,还有qq游戏,校内,大多休闲游戏走的都是这路子,玩的人多了,范围就广了,再说这玩意还是实名制,天南海北跟你有点过往的人都能把你找着,跟传销似的,别说同学同事,亲戚朋友,就连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顺藤摸瓜偷到你地界来,刘德华要玩这个都能加你做好友,简直成了无往不利的交际法宝,这可乐坏了红男绿女们,找不着对象的,还惦记梦中情人的,缺乏父爱的,童年阴影的,缺心眼的,从条条大路奔向开心网,鸡鸣狗盗,各得其所,本来你的交往圈子这么大(参见白纸上的黑点),现在突然变成了这么大(参见马桶盖),这年头只要东西一大就能叫人兴奋,别管是你种的菜,是交往圈子,是胸围,还是那啥。
开心网的第三条规则是,偷你所认识的`任何人,不然你永远发不了财。专心种地的人总会被偷个血本无归,守着偷盗的人总赚得盆盈钵满,我并不是说这玩意倡导了一种不良的价值导向,就是个游戏,但你三更半夜不睡觉熬得两眼跟红灯记似的,就等着谁家菜园丰收谁家畜生产仔,然后去偷上一圈,睡觉都能美得淌哈喇子,这就有点过了,耽误事不说,就被这么个破游戏牵着绊着,跟跟拴上条绳似的寝食难安,恨不得上厕所都得搬着手提看着顾着,丢不丢人,傻不傻,听我有个朋友说,他同事一个年过半百的老教授也玩这个,每天上课故意迟到几分钟,就为了偷班里女生的菜,偷不着还好,偷到了兴奋得嗷嗷一嗓子能吓死几个,有被偷的女生在网上跟他撒娇,他就更嗨了,满脸涨红,气喘吁吁,荷尔蒙顺嘴角淌下来,跟偷着个黄花大闺女感觉差不多。见过各种上瘾的,但都比不上这个上瘾不靠谱。
开心网的第四条规则是,有钱在这里同样重要。如果你在办公室里突然听见某人说他住进了根本买不起的房子,或者有了这辈子也别想的车,千万别以为他中彩票了,也别打电话报警,不用说,肯定又是个开心痴迷者,忘吃药了。我见过玩这东西一大款,现实中穷得叮咣响,月供房贷,下养家小,靠着没日没夜守着停车偷菜,终于手头积攒了几套别墅,几队名车,毕竟是苦出身,富了也不忘慈善,今天赠别人一辆雅阁,明天赠套房子,网上人皆以大哥相称,每天排着队的人要去偷他,偷一次顶十次。我想说的是,游戏虽然不至于拔高到影响国计民生的程度,但全民开心,却是一个时代民众心理和价值取向的完美体现,全民以偷为荣,以穷为耻,偷到不被抓到是本事,偷不到的自认倒霉,掉块馒头大家偷,手快有手慢无,本分挣钱老无所依,人人都想另辟蹊径,偷钱得手为富豪,偷人得手为情圣,欺穷不欺贼,笑贫不笑娼,现实这样也就罢了,流行个游戏竟是虚拟现实,上天入地,简直想逃都没处逃。
最后我还要说,到底什么是游戏,有人说游戏嘛,不就是玩嘛。小时候拍洋画,上面印着关公秦琼,弹玻璃球,地上划有黄河刀坑,骑马打仗,上轿娶亲,长大后玩仙剑,玩星际,玩反恐,有人扮侠客,有人扮将军,有人扮警有人扮匪,炮火纷飞,快意恩仇,游戏是战争,是江湖,是探索,是愁肠,是和平年代的元帅梦,是浮躁时代的孟婆汤,归根结底,游戏是什么?游戏就是一个民族的想象力啊,想象力延伸到哪里,未来的终点就在哪里,而当一个民族最受欢迎的游戏竟然是现实的翻版,种地,偷菜,停车,买房,理想与现实完全重合,想象力一头扎进脚下黄土,就地终结,那么放眼望去,单向度的人漫山遍野,娱乐至死,当人人低头看脚下的路,有几人仰望头顶灿烂的繁星。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十四
1、作者说到有两个因素为娱乐化时代奠定基础。这一部分讲到了第一个因素——地区概念的消失。
当信息的传递可以忽略了空间的限制时,信息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时效性和有趣与否,而不在于这个新闻的社会和政治价值。其实我们生活中获取的大多数新闻都是不起作用的,最多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并不能引导我们采取有益的行动。如果非要谈到作用,它倒是给我们带来了支离破碎的注意力和一地稀碎的时间。
2、电视时代几乎所有信息都是以娱乐化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的,就连最该严肃的新闻播报也是这样。播音员在播报任何形式的新闻时都是操着同样的语速和保持得体表情的,包括严肃事件和灾难新闻。新闻播报确实是表示严肃正式的一种方式,但同时也消解了报道本身的情感。(其实灾难新闻出现次数太多,也会消耗人的同理心。)广告和音乐也是娱乐化的帮凶。广告把人们的注意力带走,仿佛在强调之前出现的新闻其实与你关系不大。新闻报道中也会出现bgm,似乎是在暗示你此时应该带有怎样的感情来接受以下的资讯。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十五
《娱乐至死》这本书看过有段时间了,内容基本忘记了,只觉得现在的情况要比书里描述的更甚何止千倍万倍,书名对描述现状倒是极为恰当。
起因是派派的广告,“上派派,偷红包”,各路大牌明星,邓紫棋、冯绍峰、洪金宝、柳岩、大张伟、关晓彤、佟丽娅等等齐上阵,据说单广告投资就有2个亿,我真的是呵呵了。这个广告竟然光明正大的导向“偷”,虽然这不是盗窃罪的那个偷,但是又差多少呢?在网上习惯了这种行为,泛化到现实中也只是时间问题。
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接受力强,判断力弱,这种导向让社会发展朝向什么呢?当然这也不是第一次“以偷的名义”来宣传的活动,前几年流行的qq农场,偷菜也是火遍大江南北,现在是由偷物变为偷钱了,要说性质嘛,现实中不是谁都喜欢菜的,偷菜更是没有多少机会,但是几乎人人都喜欢钱不是吗?看看明星们为了搂钱都接这种广告了呢!
另外是公交站台知乎的广告,我不知道知乎的盈利模式,但是这种导向求知的广告我还是很欣赏的,尽管为了博眼球也有一些耍小聪明的宣传语,这个另当别论。
真的要进入一个人人唯利是图、事事娱乐至死的时代吗?想来不禁有些悲凉。而我能做的又有什么呢?这真的是一个问题。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十六
波兹曼认为“媒介即隐喻”,摄影术和电报的出现使得新闻的严肃性被消解,电视将新闻的内涵外延至超越时空和脱离个体的一切事物,使新闻失去了对现实生活的实用性和指导意义,成为了一种娱乐形式,并伴有大众泛娱乐文化的副产品——即所有的内容都被电视以娱乐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媒介使人们逐渐告别“阐释年代”,最终拉开了娱乐业时代的序幕。
电视媒介顺理成章地中断了印刷术时代下成长起来的重视逻辑和理性的父辈一代的传承,培养出了新的媒介语境下的“电视人”和“容器人”——轻逻辑、重感性的娱乐化受众。在波兹曼看来,集影像、音响、图片、文字于一体的电视媒介取代报纸成为新闻载体并不能真正产生教育意义和新闻价值,因为电视信息传达形式娱乐化的特征注定要葬送新闻的功能性定义并重塑话语结构,破坏掉原本逻辑分明、辩证理性的传统语境。
我年幼时曾疑惑,电视主持人为何能在播报了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后迅速转换表情微笑着播报下一则新闻,仿佛刚才消息中的悲剧从未发生。在这一点上,《娱乐至死》也做出了解读。它认为电视新闻本质是一种娱乐,目的是“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主持人担当着表演的角色,也就是说,新闻播报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受众关注新闻本身,而是为了取悦受众。电视创造了一种“假信息”,这种“假信息”分散破碎且流于表面,离人们的生活很远,无法作为个人和公共事务的参考,从而使得人们对电视中真实发生的事熟视无睹。
书中关于辩论的阐述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美国的辩论传统,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了辩论(包括争论、假设、讨论、说理、辩驳等演说的传统方法)作为一种复杂而理性的话语的意义。美国在教育中强调辩证与逻辑,这在各类考试,诸如托福、雅思,以及ted演讲节目中都能发现,可以说是有洞见的人在竭力传承这一文化的结果。我也总能从周围的美国人中感受到他们对辩论的热情,虽然他们的辩论思维在现如今远不及印刷术时代,但总算未完全丢失。
作者对逻辑和理性的强调,以及自白的方式,提醒了我时刻辩证地看待他的观点,对此我心存敬佩。当然,我得承认,得出这些观点,我占了时代的优势。
需求推动变革,优胜劣汰的法则下,电视和互联网媒介成为了新的载体,但是内容本身是客观的(这种客观可以是娱乐性的,也可以是严肃性的),形式是主观的。波兹曼认为电视的形式完全是娱乐的,我却不太赞同,或许我们关于娱乐的定义是不同的。他认为电视新闻不再是严肃新闻,但视频、音频的保真性却更有助于排除掉虚假新闻,缩小主观误差。此外,书中关于电视新闻的描述并不完善,当时的电视新闻播放类型和形式还不成熟,电视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现场直播、嘉宾访谈、纪录片等在后来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新闻播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认为电视新闻是一种娱乐,本身是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态度的轻视,忽视了其不断探求、寻找真相、做好新闻的努力。
缩小主观误差。此外,书中关于电视新闻的描述并不完善,当时的电视新闻播放类型和形式还不成熟,电视专题报道、深度报道、系列报道、现场直播、嘉宾访谈、纪录片等在后来逐步发展起来,形成了新闻播报的全方位、多层次的视角,认为电视新闻是一种娱乐,本身是对电视新闻从业人员职业态度的轻视,忽视了其不断探求、寻找真相、做好新闻的努力。
娱乐至死读后感篇十七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
正如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独裁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欲望”。在《一九八四》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
这本书想告诉大家的是,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而不是奥威尔的预言。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77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