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中班教案(实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09:27:13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实用18篇)
时间:2023-11-16 09:27:13     小编:HT书生

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和方法是教师教学时的重要参考,它们能够帮助教师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知识。编写教案时,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学习和借鉴他人的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一

1.通过闯关游戏初步探索弓箭基本玩法。

2.增强幼儿对肌肉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在游戏中掌握射箭的技能。

3.能够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增强幼儿对肌肉的反应速度、准确性和动作的协调性、在游戏中掌握射箭的技能。

射箭装备5套、毛绒玩具、小马、靶心牌、毛线、奖牌、音乐。

一、开始部分:热身运动。

小朋友们我们都是蒙古族的小伙伴,蒙古族的小朋友们喜欢的三大运动是什么?(摔跤、射箭、骑马)

情境导入今天我要和小朋友一起去玩“围猎”游戏。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动起来吧。(音乐律动操)

二、基本部分,幼儿练习使用弓箭、投准的技能,在游戏活

动中掌握射箭的基本技能。

(一)游戏一“翻大山”。

要去猎场首先我们要翻过一座高山,目的:增强上肢力量,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1.幼儿分组游戏,游戏者背着箭囊翻山。

2.在翻山的过程箭不能掉出来。

(二)游戏二“神射手”。

1.幼儿从高山处骑马到指点射箭位置,调整自己的身体按照正确姿势拿起弓准备拉弓。

2.幼儿利用臂力拉弓,将弓调整到可以射箭的角度,和身体成90度。

3.完成拉弓——摆箭——发射——射中靶心。幼儿必须在线外进行射箭。

4.教师小结:幼儿分享射箭经验。

(三)游戏三“围猎”。

1.幼儿4人一组进行游戏,幼儿从起点开始助跑——翻山——骑马到达指定位置——瞄准射击猎物。

2.规则:

(1)脚不能过线或踩线。

(2)箭击中猎物为获胜者,并将猎物带走。

(3)获得猎物多者为获胜者。

3.注意事项:投箭时握箭于箭身前1/3处,靠前摆小臂和抖腕的力量将箭投出,小臂手腕要用力。

4.开始围猎游戏。

5.为“打猎高手”颁发奖牌。

三、结束部分:放松整理运动,交流分享射箭乐趣和感受。

(一)放松运动。

(二)游戏回顾。

(三)分享交流。

安全提示:幼儿射箭时一定要看清出自己射箭的靶心位置,不要将箭头射到其他位置伤到同伴。

环保提示:户外活动时不可以随笔扔掉弃物。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射箭技能掌握的不是很好,有部分幼儿孩子不会使用弓箭,应在幼儿开始练习射箭技能时教师给予正确的示范,或者让能力强的幼儿做示范,在幼儿都会射箭的`基础下让幼儿参与游戏活动。

游戏场地的距离有点远,幼儿等待的时间较长,可以直接让幼儿练习射箭,不用进行爬山骑马,让幼儿在“围猎”游戏中爬山、骑马、射箭,这样会缩短幼儿的等待的时间少一点。

游戏分享环节由于时间关系,有点草率没有让更多幼儿的幼儿分享自己的射箭技能和经验。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二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情感。

2、用简单动作表现蒙古族舞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地垫每人一个,有关蒙古族图片若干,视频课件,舞蹈视频一段。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会。

提问:“那达慕”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出示蒙古族舞蹈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引出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动作(勒马手)(扬鞭手)

2、教师指导规范幼儿动作。

3、教师讲解舞蹈节奏。

4、师幼共同表演蒙古族舞蹈。

(四)再次表演分组表演

(五)结束活动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三

本活动以蒙古族为主线,以蒙古舞“我们是草原小牧民”为中心,结合常识、手工制作,使幼儿在各个方面较深刻地了解蒙古族、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感知蒙古舞的风格特点。

1.使幼儿了解蒙古族,以及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等。

2.学习踏点步、压腕、上下耸肩等基本动作和舞步,感知蒙古舞的风格特点。

3.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1.介绍蒙古族的光盘一盒、电视机、vcd。

2.《我们是草原小牧民》音乐带一盘、录音机。

3.草原风光图片若干。

4.教师示范鞭子一个,幼儿用皱纹纸纸条若干。

1.听音乐《我们是草原小牧民》,教师带领幼儿做跑马步进活动室。

2.“小朋友,我们刚才听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蒙古族)

“你们知道蒙古族人民生活在什么地方?”(内蒙古草原)

“你们去过草原吗?”

3.放影碟,请幼儿欣赏草原风光,教师穿插讲解。

4.结合挂图提问。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四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2、通过欣赏蒙古族音乐,让幼儿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3、乐意与同伴合作游戏,体验游戏的愉悦。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1、课前准备:事先装扮一名蒙古小客人,蒙古族音乐。

2、电脑课件。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盛会。

提问:“那达慕”盛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举行“那达慕”盛会。

在感知蒙古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动作。

1、赛马。

2、歌舞。

(四)结束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五

在以往认识少数民族只是通过图片向幼儿介绍,幼儿感到很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本堂教学活动,让幼儿看看,认认,讲讲,跳跳中,学习认识蒙古族。

1、引导幼儿认识蒙古族的名称,居住地,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国人,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1、了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及服饰特点。

2、区分蒙古人和汉族人的服饰。

1、男,女蒙古族服饰各一套,录音机和磁带(友谊舞曲和蒙古族舞曲)

2、幼儿学会跳(友谊舞)

一、开始部分:

1、引起幼儿观察认识蒙古族的兴趣。

师:今天班级来了两名远方的小客人,你们猜猜他们是谁?请两位穿有蒙古族服饰的幼儿边听音乐边跳舞来到幼儿面前。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那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然后两位小朋友自我介绍:我是蒙古族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认识蒙古族的居住地,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是少数民族。

教师小结:各民族朋友是一家。

2、认识蒙古族的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请幼儿分别比较汉族小朋友和蒙古族小朋友的服饰有什么不同,从中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请幼儿跟蒙古族小朋友齐跳《我也骑马巡逻去》,使幼儿知道蒙古族人能歌善舞,会摔跤,骑马,射箭等。

三、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友谊舞》和两位蒙古族小朋友边唱边表演,表示各族人民是一家,相亲相爱不分离。

1、观看电视录像或图片,继续向幼儿介绍蒙古族的生活。

2、请幼儿绘画各民族小朋友的画像,通过画像进一步区分各族小朋友的服饰不同。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六

本活动以蒙古族为主线,以蒙古舞“我们是草原小牧民”为中心,结合常识、手工制作,使幼儿在各个方面较深刻地了解蒙古族、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感知蒙古舞的风格特点。

1.使幼儿了解蒙古族,以及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等。

2.学习踏点步、压腕、上下耸肩等基本动作和舞步,感知蒙古舞的风格特点。

3.通过手工制作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1.介绍蒙古族的光盘一盒、电视机、vcd。

2.《我们是草原小牧民》音乐带一盘、录音机。

3.草原风光图片若干。

4.教师示范鞭子一个,幼儿用皱纹纸纸条若干。

1.听音乐《我们是草原小牧民》,教师带领幼儿做跑马步进活动室。

2.“小朋友,我们刚才听的歌曲是哪个民族的?”(蒙古族)

“你们知道蒙古族人民生活在什么地方?”(内蒙古草原)

“你们去过草原吗?”

3.放影碟,请幼儿欣赏草原风光,教师穿插讲解。

4.结合挂图提问。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七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情感。

2、用简单动作表现蒙古族舞蹈。

艺术《蒙古族》

地垫每人一个,有关蒙古族图片若干,视频课件,舞蹈视频一段。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会。

提问:“那达慕”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出示蒙古族舞蹈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引出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动作(勒马手)(扬鞭手)

2、教师指导规范幼儿动作。

3、教师讲解舞蹈节奏。

4、师幼共同表演蒙古族舞蹈。

(四)再次表演分组表演

(五)结束活动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八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2、通过欣赏蒙古族音乐,让幼儿尝试创编民族舞蹈。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1、课前准备:事先装扮一名蒙古小客人,蒙古族音乐。

2、电脑课件。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的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盛会。

提问:“那达慕”盛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举行“那达慕”盛会。

在感知蒙古族音乐特点的基础上,尝试创编动作。

1、赛马。

2、歌舞。

(四)结束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九

作为一名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认识蒙古族》大班社会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以往认识少数民族只是通过图片向幼儿介绍,幼儿感到很枯燥,学习积极性不高,为此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设计了本堂教学活动,让幼儿看看,认认,讲讲,跳跳中,学习认识蒙古族。

1、引导幼儿认识蒙古族的名称,居住地,服饰特点及生活习惯。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国人,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1、了解蒙古人的生活习惯及服饰特点。

2、区分蒙古人和汉族人的服饰。

1、男,女蒙古族服饰各一套,录音机和磁带(友谊舞曲和蒙古族舞曲)。

2、幼儿学会跳(友谊舞)。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班级来了两名远方的小客人,你们猜猜他们是谁?请两位穿有蒙古族服饰的幼儿边听音乐边跳舞来到幼儿面前。

2、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那个少数民族的小朋友?然后两位小朋友自我介绍:我是蒙古族的小朋友。

二、基本部分:

1、认识蒙古族的居住地,知道他们是中国人,是少数民族。

教师小结:各民族朋友是一家。

请幼儿分别比较汉族小朋友和蒙古族小朋友的服饰有什么不同,从中了解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请幼儿跟蒙古族小朋友齐跳《我也骑马巡逻去》,使幼儿知道蒙古族人能歌善舞,会摔跤,骑马,射箭等。

三、结束部分:

幼儿听音乐《友谊舞》和两位蒙古族小朋友边唱边表演,表示各族人民是一家,相亲相爱不分离。

1、观看电视录像或图片,继续向幼儿介绍蒙古族的生活。

2、请幼儿绘画各民族小朋友的画像,通过画像进一步区分各族小朋友的服饰不同。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十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蒙古族的兴起、统一和元朝的建立过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统治和经济发展情况。

通过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国历的贡献,使学生了解元朝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讲述蒙古族的兴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国历的贡献,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经济史内容。

“蒙古族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课的重点。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课的难点。另外,本课内容繁多,讲述时如何做到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也是个难点。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腾格尔的《蒙古人》。

由学生介绍蒙古族的情况:生活在蒙古高原,从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1、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纪中国各政权形势图。

当时在中国有哪些政权:金、南宋、辽、西夏、吐蕃。

当时蒙古分为许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记载:“没有逃避地方,只有冲锋打仗。没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杀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动乱岁月。

2、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看录像《成吉思汗》。

思考:铁木真面对逆境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被尊为成吉思汗?

铁木真童年时,父亲被杀,部族背弃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敌追杀。面对这样的逆境,铁木真是怎样做的。

铁木真说过:“拼杀冲锋的时候,要像雄鹰一样;高兴的时候,要像三岁牛犊一般欢快;在明亮的白昼,要深沉细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坚强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难没有把他,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经过多年的征战,铁木真打败了周围的各部落,统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铁木真被推选为大汗,尊称为“成吉思汗”。

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又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

出示《蒙古帝国形势图》。蒙古帝国形势图,讲解成吉思汗的扩张战争。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时间:1271年。

都城:大都。

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灭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谁的诗?你能解释它的意思吗?

这是文天祥的诗。意思是,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争中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高尚的气节。)。

三、元朝的政治与经济。

1、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主要措施。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元世祖。

从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经济政策与蒙古初入黄河流域时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生产。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联系前面学习的“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时,元朝的经济重心在哪个地方?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国家主要的粮食供应来自南方,要运到北方,有哪些途径?

2、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

(1)漕运。

对比隋大运河与元朝的运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开凿了两段新运河——会通河、通惠河,与原有运河连通,使粮船可以从杭州直通大都。

(2)海运。

海运比漕运有哪些好处?

载重量大,费用便宜,所以粮食运输逐渐变成以海运为主。

3、繁华的大都。

当时元朝的首都大都成为繁荣的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

4、频繁的中外往来。

元朝时对外往来的一个使者就是马可波罗。(出示马可波罗旅行路线图)。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国空前辽阔,为了实行有效的统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学生根据《元朝的疆域图》,注意以下地区:

中央:中书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书省。

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

澎湖巡检司,管辖中国台湾和澎湖列岛地区。

广州处于江西行省的管辖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发展。

引导学生简要回忆汉以来,特别是三国以来我国民族融合的史实,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发展和加强。关于民族融合的情况,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出其四种表现。

1、汉族外迁边疆。

2、边疆各族迁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过图片了解回族生活习俗(强调其是由多个民族融合而成,信仰伊斯兰教)。

五、小结(略)。

六、作业:课后作业。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十一

初步理解故事,知道孝心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品质。

材料提供:视频课件。

1、出示孟宗图片,知道孟宗是我国古代非常了不得的一位名人。

2、出示孟宗母亲的图片,知道妈妈是孟宗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人。

3、出示笋的图片,了解笋一般在春天开始生长的生活习性。

1、教师播放视频,重点提问。

——孟宗的妈妈怎么了?

——什么可以治疗她的病?

小结:孟宗的妈妈得了一场大病,只有冬日的笋尖熬的汤才可以将她治愈。

2、重点提问:

——冬天有笋尖吗?

——孟宗是怎么办的?

小结:寒冷的冬天没有笋,孟宗找不到笋,急的大哭。

3、重点提问:

——是什么使得笋尖在冬日也出现了呢?

小结:孟宗的孝心感动了天地,使得笋尖在冬日也出现了。

——你觉得什么是孝心?

——你会怎么对待自己的爸爸妈妈呢?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孩子们的分数,却忽略了一点就是孝顺父母。自古至今,百善孝为先,孝顺父母是人类最高尚的美德,可现在的孩子却成为父母的太上皇,其最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对孩子进行“孝顺”的教育。新世纪的家庭教育,应该重视孩子的孝敬教育,并将之作为人格素质的重要内容,最终达到发扬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十二

音乐教室。

1、了解我国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蒙古人民对自己故乡深沉真挚的恋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及对祖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热爱。

2、欣赏各种艺术形式的《牧歌》感受蒙古音乐独特的长调风格。

3、欣赏《牧歌》感受无伴奏合唱人声的艺术魅力,多声部效果的美感和内蒙古民歌优美的。

1、体验蒙古民歌的风格,把握《牧歌》的特点及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感受无伴奏合唱形式的人声美与丰富的和声效果。

多媒体教学。

同学们,我国有多少个民族?那你都知道哪些民族呢?

生:56个,汉族、回族、苗族、彝族等。

师:今天我带领大家去一个民族,蒙古族,好吗?(课件播放蒙古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

师: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说)。

牧歌:十四世纪发源于意大利,是一种声乐体裁,我国民歌中的“牧歌”属。

于山歌性质,是牧民放牧时唱的歌,内容多为赞美劳动,歌颂家乡和抒发情感。

1、欣赏男声独唱《牧歌》从这首歌曲的欣赏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使你联想到了什么?(速度缓慢、曲调悠扬飘逸、低回婉转、抒情。它的色彩非常丰富:蓝蓝的天、洁白的云、碧绿的大草原、雪白的羊群,把我们带进了一幅很有诗意的画里。)。

设计意图:初步感受,理解乐曲和表达的情感。以视、听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对蒙古草原人民的幸福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粗略的了解,也为后面欣赏活动想象力的发挥作好铺垫,积累物质基础。

(1)通过聆听无伴奏《牧歌》问同学们和我们平时听到的合唱有什么不同?

(2)讲解无伴奏合唱知识,让学生了解无伴奏合唱形式。

在合唱的各种形式中,有一种完全不使用伴奏乐器的纯人声合唱形式,称为无伴奏合唱。

(3)学生认真聆听和我们刚才欣赏的独唱《牧歌》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请同学们谈一谈又有什么感受?(相同点:主旋律基本相同,表达的情绪、速度、节奏都差不多。不同点:演唱形式是无伴奏合唱,歌词也不同。优美、抒情、安静、草原、牧人、热爱草原等)。

师总结:这是作曲家瞿希贤根据诗人海默的词,把这首民歌改编而成的无伴奏合唱曲,同音色的声部交替出现,互相呼应,加上浓郁和谐的和声效果使音乐的内涵更加充实,意境得到升华。使这首优美的民歌形像更加丰满,色彩更为丰富!

赏,自由想象,通过比较法让学生了解蒙古长调的特点,生动直观、加深印象。

3、复听无伴奏合唱《牧歌》分析,讨论作品特点、结构。进一步感受音乐美。

(1)播放音乐,学生认真聆听。

提问:

a、你们能听出那几个声部呀?(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大型的合唱歌曲一般都是女高、女低、男高、男低四个声部组成的。师引导学生说:这四个声部的旋律就像蒙古族的景色,女高音就像(天空的云),女低音就像(广阔的天空),男高音就像(洁白的羊群),男低音就像(无边无际的大草原)。

b、这首合唱可分为几个乐段?(引子部分、第一乐段、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尾声部分)。

(2)分段欣赏。每个乐段表达了什么内涵?

力度意境出现的声部与音色特点。

引子部分:pp草原由近到远女低:饱满柔美舒。

男低:浑厚结实缓。

第一乐段:f草原的辽阔宽广女高:明亮华丽。

尾声部分:ppp意犹未尽余音绕梁女高领唱。

(3)同学们两首牧歌对比起来,你更喜欢哪一首呢?为什么?

生:无伴奏合唱。因为更能显示出草原的宽广,音色空旷优美!

设计意图:先由学生分散发言,对关于作品特点的分析做个简单小结,以对作品有个整体性的了解,可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分析、概括能力,然后再由教师针对学生的发言作必要的补充,使学生对作品,特别是对“无伴奏合唱”这一独具特色的声乐演唱形式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歌曲的意境真美啊,老师也特别喜欢这首歌,现在老师伴随《牧歌》音乐给大家跳一段蒙古舞蹈怎么样?。

设计意图:经过老师的带动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加让学生投入到音乐当中,去感受音乐、表现音乐、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同学们,看你们这么喜欢这首歌曲,我有个提议,为《牧歌》尽上自己的能力,选择其中的一项任务完成。

1、听赏音乐,划出音乐的旋律线或音乐使你联想到的画面画下来。

2、随音乐朗诵歌词。

3、上台表演舞蹈,可模仿老师的舞蹈动作或自编动作。

在创作过程中,老师不停地放《牧歌》音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欣赏:无伴奏合唱《小白菜》。

设计意图:拉近我与学生,学生与音乐的距离、从而使学生对无伴奏歌曲有更深的了解与掌握。

同学们,通过欣赏《牧歌》,我们对蒙古族音乐有了初步感受体验,通过参与讨论和表演,同学们对歌曲有了进一步了解,开阔了视野。不同音乐创作形式带给了我们不同的音乐美感,欣赏无伴奏合唱《牧歌》,老师相信这优美的旋律深留在你们的脑海里,当然这一切都得感谢我们的民歌,正是这些民歌激发了音乐创作者的灵感,给他们提供了音乐创作的素材,才能使我们欣赏到更美的音乐作品,也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民歌吧。

同学们课下搜集一些蒙古民歌或无伴奏合唱歌曲试听、学唱,并自由选则一首歌曲演唱。

通过学生的听、唱、看、感受、体验、创作让学生充分享受到音乐的美,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音乐带来快乐,自豪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我根据学生特长让学生不同形式表现《牧歌》,学生们都乐于参加音乐活动,并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加深了对歌曲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团结协作,在音乐的氛围里练习了技能,并且促进了各学科间的`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艺术氛围中达到课堂的高潮,同时也达到了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的教学目的。

欣赏《阿玛嘞火》《玛依拉》《森吉德玛》。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十三

1、使幼儿知道,不讲个人卫生对自己的身体不利,也会影响他人,要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知道一些保持身体各部位整洁卫生的方法。

4、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自编故事《脏孩子》(内容自定);绘画纸和笔若干。

1、介绍诗歌《小弟和小猫》(柯岩作),组织幼儿讨论,不讲卫生有什么不好?

2、讲述故事《脏孩子》,并组织幼儿讨论,为什么别人不喜欢“脏孩子”?使幼儿知道,不讲究卫生,别人会怎样对待你。

3、把“脏孩子”的变化用绘画表现出来,请幼儿帮助“脏孩子”改掉不讲卫生的坏习惯。

4、将绘画作品张贴出来,请幼儿总结“脏孩子”哪些地方进步了?改掉了什么毛病?

5、自编班级讲卫生手册,内容由教师和幼儿一起商定,并配上简单文字说明,供家长观看。

1、在寝室内放一面大镜子,让幼儿有机会了解自身的形象,随时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2、可挑选个人卫生较差的幼儿表演“小弟和小猫”,使其通过表演受到教育。

3、教师要随时注意自己的仪表,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幼儿的良好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其中还可能有多次的反复,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针对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巩固。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情感。

2、用简单动作表现蒙古族舞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地垫每人一个,有关蒙古族图片若干,视频课件,舞蹈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会。

提问:“那达慕”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出示蒙古族舞蹈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引出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动作(勒马手)(扬鞭手)。

2、教师指导规范幼儿动作。

3、教师讲解舞蹈节奏。

4、师幼共同表演蒙古族舞蹈。

(四)再次表演分组表演。

(五)结束活动。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十五

活动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文化。

2、知道蒙古人也是中国人,萌发幼儿对少数民族的情感。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1、经验讲述:我认识的蒙古族。

2、欣赏影碟带。幼儿讲述看到的蒙古族文化特点。

3、选读幼儿调查表。

4、制作统计表。

我认识的蒙古族。

蒙古族(人)民居饮食乐器。

活动二:表演与创造。

歌曲:草原牧歌。

活动目标:

1、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风格,培养幼儿的感受能力。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和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张纸,一套彩色水笔。

2、介绍蒙古族。

活动过程:

1、告诉幼儿曲名,初步欣赏歌曲。

2、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的风格,(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提问:你觉得这首歌是什么样的'?(慢、很抒情、很宽广、辽阔、很优美)。

3、再欣赏歌曲,幼儿做动作要求动作舒展,符合音乐的性质。

4、学习歌词。

a、欣赏歌曲,提问歌词内容。

b、欣赏歌曲,幼儿跟着哼唱。

5、欣赏音乐作画要求每个幼儿画一幅画,要求符合歌词内容,表现歌曲的意境。

6、边欣赏音乐、边绘画,在音乐声中,教师逐一展示幼儿作品。

活动反思:

本堂活动设计,打破了以往只是教师讲幼儿听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起幼儿自己看,认,讲,跳等,让幼儿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认识蒙古族,从中了解少数民族是一家。达到本活动的目标。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十六

活动目标:

1、了解石头的外形及属性,能用肢体造型来表现软和硬。

2、初步学会念儿谣,尝试用石头堆叠游戏、语词节奏来感应音效次数。

3、尝试能看指挥进行合奏。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语词并感应音效次数。

活动难点:肢体造型感应柔软与尖硬,并尝试能看指挥进行合奏。

活动准备:

1、音乐vcd、故事挂图。

2、大布袋1个,袋子里装一些软、硬、粗糙、平滑的物品。

3、纱巾、布球、石头、水袖、蛙鸣筒、软垫若干。

四、队形。

幼儿半圆就坐在软垫上。

活动过程:

一、暖身部分。

1、故事引导。

蜂,他要大家想想有谁能和小蜜蜂一起玩呢?

2、造型活动。

(1)老师:有什么东西不是轻轻的,也不是软软的,不怕小蜜蜂的.针(引出石头)。

(2)你们会用身体做出坚硬的造型吗?

(3)幼儿:做各种坚硬的造型。

(4)老师:推压学生,测试是否如石头坚硬。

二、儿谣《石头》。

(一)软与硬的触感。

1、游戏《摸一摸》::请幼儿逐个闭目老师事先准备在大袋子里的物品,并描述触感。

2、出示石头,请幼儿说说触摸石头的感受。

3、石头可以做什么?(建筑、作画、游戏……)。

(二)观察外形、练习堆叠。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石头的儿谣,请大家一起来听听儿谣里说了是什么?(第一遍音乐)。

1、小朋友们来说说,儿谣里都说了什么?(启发幼儿学念儿谣)。

2、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教师念谣并随音乐做相应的语词动作。

3、幼儿每人手拿三颗石头(先随老师念谣练习放石头和捡石头,注意休止符),依语词做动作。

4、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边学念谣边玩石头游戏。

(三)石头乐器。

感应次数:刚才,我们和几个石头玩游戏啦?如果只有两颗石头还能玩游戏吗?怎么玩。

1、幼儿每人两个石头。

(1)语词节奏:念儿谣并走出语词节奏。

(2)石头数目:步伐停止,依语词数目来互敲石头演奏数目。

2、两部合奏。

(1)语词节奏:小石头数颗包入水袖,e奏语词节奏。

(2)石头数目:依语词数目来互敲石头。

3、三部合奏。

(1)前奏:蛙鸣筒m刮奏拍子。

(2)语词节奏:小石头放入水袖me奏。

(3)石头数目:两个石头m依语词数目来互敲石头。

(四)石头造型,创意想象排图案。

1、分成4人一小组,各组在软垫上模仿老师排出一样的图案。

2、创作:自由创作各式图案,大家欣赏。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十七

目标:

1、感知乐曲的旋律变化,能够大胆想象并表现表达蝴蝶的故事。

2、感受春天带来的喜悦与美好。

过程:

一、情景导入。

问:你在花园里干什么?(小河边照镜子、嬉戏、采花粉、闻花香、看美丽的风景)。

二、体验旋律变化。

玩好了我们帮助花姐姐传花粉,让他们开出美丽的花朵。(完整欣赏音乐)。

问:刚才你们在采花粉时有没有发生什么事?

打雷时你们是怎么做的?

三、完整欣赏、大胆表现。

1、我们不但采花粉的本领大而且小耳朵特别灵,能够边听音乐边劳动,那么这段音乐你们在哪里听过吗?(完整欣赏音乐)。

我们一起来听听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呢?想到了些什么?

2、这个音乐故事里到底讲了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一看?(欣赏flash)。

问:谁能用好听的话把他编成一个小故事呢?丰富个别词汇。

3、你们想不想听着音乐来表演这两只蝴蝶动人的故事呢?(听音乐表演故事)。

问:你们在表演时觉得哪里特别难表演?

4、两只美丽的蝴蝶到底是怎样与暴风雨做斗争呢,我们来看看?(欣赏后半段)。

5、这两只美丽的蝴蝶不但相亲相爱,而且能与可怕的暴风雨顽强的斗争,最后终于战胜了困难你们愿成为勇敢的小蝴蝶吗?我们一起表演勇敢的小蝴蝶。

蒙古族的中班教案篇十八

1、运用蛋壳进行装饰画创作。

2、通过欣赏感受蛋壳画的艺术美。

1、蛋壳画范例三幅(螃蟹、熊猫、蝴蝶);简笔图案每人一份。

2、幼儿人手两个蛋壳(有淡浅之分),浆糊每组一盘,棉签每人一份。

3、在活动前,先在桌上铺报纸,以免弄脏桌面;展示板。

一、欣赏蛋壳画,感受蛋壳画的艺术美。

师:(出示背景)小朋友,森林里阿有几只小动物,想和我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愿意吗?(分别出示蝴蝶、熊猫、螃蟹)。

师:这几只小动物和你以前看到的一样吗?

允许幼儿摸一摸图画,再说说自己的感受(蛋壳)。

二、对蛋壳装饰画的分析。

师:对了,它们呀都是用蛋壳贴出来的,我们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蛋壳画。我们先来看一下蝴蝶这幅图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师引导,指出蛋壳颜色的不同,这样画面更加清楚,漂亮)。

师:熊猫(师引导,小结:熊猫的眼睛和耳朵是黑色的,脸上是白色毛,所以在贴的时候耳朵和眼睛处不用粘贴了,以此把眼睛耳朵和脸区分开来,画面也更加漂亮)。

师:螃蟹(师引导,小结:螃蟹的身体和腿是两个部位,所以可以用两种蛋壳的颜色来进行装饰,螃蟹腿是从粗到细的,所以在装饰细的地方时蛋壳要掰得碎一点,而且要认真、有耐心)。

三、引导幼儿探讨如何用蛋壳来制作蛋壳画(出示步骤图)。

师:那你知道它们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吗?(先……再……)。

1、让幼儿自由讲述,出示步骤图,教师简单小结,讲述制作过程:

(1)用记号笔画出线条图案;

(2)小心的捏碎蛋壳;

(3)用棉签将浆糊涂抹在图画内;

(4)最后贴上打碎的蛋壳。

2、请2~3名幼儿上前示范操作。

四、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指导、帮助动手能力差的幼儿。

师:我们小朋友真棒,都知道怎样来制作蛋壳画了,现在想不想来试试啊?(想)。

在桌子上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材料,选一张你喜欢的图案,开始吧。

提醒幼儿作画时不把浆糊弄到桌子上、衣服上。

五、展示幼儿作品,与幼儿分享蛋壳画的特殊效果。

师:请完成蛋壳画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85617.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