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热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09:30:15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热门18篇)
时间:2023-11-16 09:30:15     小编:飞雪

在生活中,总结是一种重要的反思和成长方式。怎样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是学生们共同探索的问题,我们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总结是一种对问题和挑战的思考和总结,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理解。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一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停课不停学”已经成为“宅家学生族”假期的生活主流,我们老师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线上教学。

第一次上直播课,既好奇又紧张,尽管课前结合教师用书认真备课,做好了一切准备,可是直播时难免出现一点小瑕疵。比如:学生互动交流不够,连麦听不清,网络不稳定等一系列问题不断,针对这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我在备课时做好两手准备,如果出现问题就会有备选解决。另外,我会提前把每天要讲的内容写下来,听名师课的时候记录好时间,什么时间停下来和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做好标记,每个环节,每个流程全部写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也不会出现问题。每节课下来,都会反思今天还有哪些没有做好,或者哪个知识点没有给学生讲。

作业评价:采用钉钉家校本,对学生每日作业进行一对一点评,每节课最后会留出五分钟时间进行作业的总体概括性评价,分享优秀作业案例,树立优秀作业模范,以鼓励引导为主。对于不交作业的孩子,课后会以语音、视频的方式单独沟通。孩子们的作业、上课听讲以及与老师的互动情况,会以积分的形式评价,一周一次反馈。背诵作业我会利用课余时间每天抽查8个孩子,用语音进行背诵,及时评价,纠正问题。每篇课文的批注、课后题都会在书上做好记录,及时上传图片。预习任务会结合每课的预习单进行预习并搜集资料。

从早上的起床提醒,到课前的早读提示,再到课后的追踪辅导,我们老师付出的不仅是时间,更多的是身为人师的爱。看到同学们求知若渴的眼神,再看到家长们为了孩子的殷切叮咛,这就是我们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精心备课的动力。除了老师在奋力前行,可爱的同学们也在努力学习。

虽然病毒阻隔了我们相见的步伐,但是我们都在用行动与之较量。相信不久之后,待疫情退去,山河无恙,我们再欢聚一堂。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二

教学创意:

运用符号法批改作文,学生根据符号要求在课上修改,并打分。以此,充分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培养写作兴趣,养成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目标:

1.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2.进行合作交流。

实践。

尝试大胆表达;

3.小组评比、推优,激励全体。

教学重点:

1.原文中修改;

2.交流评比。

课前准备:1。熟习修改符号的意思;2。课前5分钟。

一.本周话题。

演讲。

(科代表安排三名学生上台演讲。)。

二.导入。

同学们,抗日名将吉鸿昌曾说:路是走出来的,历史是写出来的。呢?一说起作文来,大家就有一点点头痛,是不是呀?不要着急,把文章写好,并不是一件难事。那么,作文是怎样出来的呢?(学生吵吵。)作文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上一节作文修改课。

三.同桌互批、评分。

按符号要求,在原文上进行认真修改,并根据评语打分。教师让5分以上的学生举手。

四.小组讨论、评比。

四人一组,对本组每篇作文讨论、评比。要求各抒己见,热烈讨论,评出小组本次优秀文章。

五.小组间交流、评比。

交换优秀文章,每三组评出一篇最佳文章。

六.宣读最佳文章。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对本学期第二次作文《我》做了修改评比。在这一过程中,大家对作文修改做了体验,了解了作文修改的重要性。这里,我还要问大家:作文是怎么出来的呢?(作文是改出来的。)我非常相信,未来,不,不远的未来,你们中会有几个小作家出来。

八.作业。

构思写关于国庆的文章,向我们《鸿鹄报》国庆专刊投稿。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三

财务报告分析工作,一般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一)财务报告分析准备阶段。

财务报告分析准备阶段主要由以下四个步骤组成:

1.明确财务报告分析目的。

明确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是搜索与整理资料、选择合适分析方法、得出正确结论的前提。有了分析目的后,就可以确定分析的内容、范围及重点,并由此制定分析工作方案。

2.确立财务报告分析标准。

分析目的不同,分析标准也不同。根据具体的目的,可以分别采用相对标准、历史标准与预算标准等。只有确立正确的分析评价标准,才会得出准确的分析结论。

3.制定财务报告分析计划。

财务报告分析计划包括财务报告分析人员组成及分工、时间进度安排、拟采用的分析方法等。这个计划可以形成文件,也可能只是口头的。

4.搜索整理财务报告分析资料。

资料的搜集整理需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计划进行;二是要注意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三是要注意经常性、一般性的资料搜集与整理。搜集、整理和核实资料是保障分析质量和分析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性程序。

(二)财务报告分析实施阶段。

财务报告分析实施阶段,即具体分析阶段,是在财务报告分析准备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报告整体分析。

它主要是指运用一些分析方法对各主要财务报表和相关管理会计报表等进行的全面分析,它对全面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状况与财务状况有重要的作用。该种分析的关键是选用适宜的分析方法。

2.财务指标分析。

财务指标能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财务指标分析是对各种财务指标,尤其是财务比率指标进行的分析,是财务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或形式。该分析的关键是正确选择与计算各种财务指标。

3.基本因素分析。

基本因素分析就是从深层次的原因着手,对一些主要指标的影响因素进行的定量分析,以确定各因素对其影响的方向和程度,为企业财务评价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三)财务报告分析报告阶段。

财务报告分析报告阶段是财务分析实施阶段的继续,具体看又可分为三个步骤:

1.得出财务报告分析结论。

分析结束后,要对分析的对象作出中肯的评价,得出明确的`结论,这个结论的正确如否是判断财务报告分析质量的惟一标准。

2.提出可行的措施建议。

财务报告分析的目的是为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因此,分析报告中应当包括分析人员针对分析过程中发现的矛盾和问题所提出的改进措施或建议。这些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建议是解决问题的重要参考或依据。

3.编写财务报告分析报告。

分析结束以后,要把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问题、财务报告分析结论,以及针对问题提出的措施建议以书面的形式表示出来,为财务报告分析的需求主体提供决策依据。编写财务报告分析报告是财务报告分析的最后步骤。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四

双肩经身体前侧靠近(内转),伸展冈上肌、菱形肌和三角肌后侧。收缩胸大肌、背阔肌和大圆肌增加伸展幅度。手肘靠近,保持一会儿,通过刺激肌腱伸张感受器使这个体式的伸展更加有效。

肩关节深度伸展,使手臂在头上方。这个动作伸展肩伸肌,包含了背阔肌、三角肌后部、大圆肌和靠近胸骨的胸大肌。在这个体式中收缩二头肌、三角肌前部、腹直肌和腘旁肌,通过刺激肌腱伸张感受器使这个体式的伸展更加有效。

这个伸展动作为手臂举过头顶的瑜伽体式做好准备,例如下犬式。

肩伸肌的伸展。

肩膀向身体后侧延伸,伸展肩伸肌来增强伸展幅度,这些肌肉包括胸大肌、三角肌前侧、背阔肌、腹直肌和腘旁肌。

这个体式为伸展肩部的体式做好准备,例如后仰支架式。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五

摘要:火炮设计理论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的需求。本文构建以研究型教学模式为理念的教学新体系,阐述了具体实施方法和目的,通过新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效锻炼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了火炮设计理论的教学效果。

火炮专业作为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二级学科,是南京理工大学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火炮设计理论是火炮专业的骨干课程之一,具有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和系统先进的实验教学设备,为我国兵器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根据近些年对我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工作情况的回访,了解到军工企业越来越重视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我校火炮专业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地被安排在技术研发岗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还要有较强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对火炮专业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教学体系将以学生为主体,提倡带着问题学习的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三结合,进而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面宽广、创新设计能力强的火炮专业复合型人才。

一、传统教学模式。

火炮不同于其他机械系统,其工作状态一般处于高温、高压、高速的极端条件,相应的设计理论也有别于传统机械系统,具有专业性强、理?难度大、知识点多的特点。传统的火炮专业系列课程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实验、课后作业则为课堂讲授内容服务,课程考核一般采取卷面考核为主的方式,主要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单纯的知识传授,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和学生的“接受式学习”,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也不符合军工专业本科教育“宽口径、厚基础、能力强、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发展方向。而我校火炮专业具有雄厚的科研创新能力,承接大量的基础性和工程性科研项目,具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实验仪器,这是火炮专业教学的宝贵资源。

火炮专业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伴随着各种新原理、新结构、新方法的出现,火炮设计理论也在不断充实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需要建立以经典火炮设计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新体系。研究型教学模式,也称研讨式教学模式,是指教师以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并在探究中积累知识、锻炼思维、培养能力,以使学生具有“研究性学习”本领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经典火炮设计理论是火炮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是本课程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立足点。根据火炮结构组成,一般可将火炮设计理论分为四大部分,分别为炮身设计、反后坐装置设计、自动机设计和炮架设计。每一部分自成体系,又相互制约、相互影响。为了充分锻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各种能力,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火炮设计理论各部分内容上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图1所示。

炮身设计部分要求学生要掌握身管内部应力应变的分布及规律,能够进行身管弹性强度极限的计算。这一部分以厚壁圆筒理论为基础,以火炮身管为对象,根据强度理论进行身管结构设计。在新教学模式下,精简理论部分讲解,增加学生课后自学内容,新增利用现在广泛使用的有限元方法求解某型火炮身管内部应力应变的内容,通过一个真实的科研课题,强化学生对炮身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数值方法研究工程问题的能力,学会通过不同的方法途径去解决同一科学问题。

反后坐装置设计要求学生掌握火炮发射动力学基本知识,理解反后坐装置的作用,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反后坐装置。该部分理论公式较多,各参数之间相互影响,存在参数优化问题。传统教学模式容易造成理论孤点,不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反后坐装置设计过程,不利于培养其整体思辨能力。在新教学模式下,教师指导学生参与到课题研究中,针对某型火炮反后坐装置,开展人工后坐和实弹射击实验,编写程序进行后坐运动诸元计算,锻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自动机设计部分主要研究利用复杂的机构实现不同的自动动作,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由于课堂授课的局限性,自动机构的结构形式和工作原理需要学生发挥空间想象能力,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为了配合实施研究型教学理念,学校新建了一批自动机结构透明教具,建立了火炮自动机拆解与组合实验室。学生通过拆解组合自动机,了解自动机各部分的结构形式及工作原理,通过直观感受学习领悟各类自动机的设计方法,既锻炼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又激发了其机构创新设计意识。

炮架设计部分要求学生了解火炮各部分架体的结构形式、特点,设计时注意因素,掌握强度校核方法。在新的教学体系下,简要介绍典型火炮的架体主要结构形式,结合具体的火炮架体结构参数,要求学生进行强度校核计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完火炮设计理论的基本知识后,安排一次现代新型火炮和新概念火炮的讨论会。教师通过介绍目前世界上新型火炮的发展趋势和典型代表及各种新概念火炮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引发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对典型火炮设计思想和特点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意识。

通过火炮设计理论教学新体系的建设,实现了授课方式由传统的课堂讲授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效果明显,目前火炮设计理论已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三、结语。

培养综合素质高、竞争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构建火炮设计理论研究型教学新体系,对培养火炮专业高级专门人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通过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索实施,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了系统的锻炼。新的教学体系同时要求教师紧跟学科发展前沿,熟悉行业发展动态,能够将自身的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阎绍泽,季林红,申永胜,等.机械原理实验教学新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4,21(2):102-105.[2]窦建华,潘敏,郭铭铭.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集成电路设计”课程中的探讨与实践[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11,25(2):117-120.[3]朱淑华.研究型教学模式与教师的角色定位[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0(2):117-119.[4]赵元黎,杨海彬.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1(13):71-72.作者简介:刘宁,讲师;张相炎,教授,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江苏省教学名师;杨国来,教授。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六

学瑜伽,一定要坚持,因为只有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学会更多体式,领略到瑜伽的独特魅力。那怎样学瑜伽呢?分享瑜伽教学视频的相关内容给大家,速mark:

1、猫伸展功。

跪坐在瑜伽垫上,收起脚趾,然后让两脚趾的背面挨着地面,双手放在大腿上,然后身体前倾,抬起臀部,并且手臂向前伸展,掌心平放在地面,做拉伸动作。

2、山立功。

站直,两腿靠拢,两臂放在身体两侧,掌心向内,然后向右转,让身体的重量均匀地分布在两脚脚底上。

3、展臂功。

保持身体直立,两臂向上伸展,手腕微微向后倾,坚持数秒,再头向后仰,两手臂向身体两侧打开,保持与地面平行,深呼吸,坚持数秒。

4、雷电坐。

跪在瑜伽垫上,两膝靠拢,两脚趾互相交叉,保持身体平直,慢慢坐在脚上,两手放在膝盖上,深呼吸,坚持数秒,再慢慢还原到原来的姿势。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七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在教室里和学生们一起上课、一起学习。我也一样,开始了我的“主播”工作模式。

从接到线上教学的通知、到备课、再到上课,期初是那么的紧张,同时也非常担心。因为我教三年级,孩子们刚刚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英语,知识储备不多、自学的学习习惯也还没有培养起来,而且这两个班的学生在听力、单词的音形认识和跟读方面都比较薄弱,最重要的是两个班的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比较短,容易溜号。所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我决定整合教材知识,将容易归类、规律性强的知识点,教材中摘出来,将学习内容制作成ppt;在每节课上课之前和课中我都涉及一些简单的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小游戏,比如,看图片找不同、听音写单词等。

从2月25号到现在,线上教学已经开展了有两周多的时间了,我发现线上教学对于学习习惯好、家长关注度高的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对于学习基础偏弱的同学来说,学起来就比较吃力。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课堂上我会在新知识的学习时,先与基础好的同学连麦,让他们给同学起到一个好的榜样作用,然后再找基础稍微差一点的同学连麦,检测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可以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同时我将,新授知识和易错知识录制成小视频片段,通过钉钉软件发送到班级作业里,学生能够反复的.跟读、巩固;时通过钉钉,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录制成视频或语音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就相当于给学生的作业进行了面批。对于学生连麦耽误时间的情况,我会让同学们在课程一开始就申请连麦,然后在同学想回答问题的时候举手,这时我可以直接接通他的连麦,就可以省掉老师点名、同学再申请的时间。

上教学的这段时间也得到了很多家长的支持,他们在家里能够监督孩子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比学生在校学习时与老师的配合还要好。

纵使线上教学有诸多的不便,但是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这件事,我相信停课不停学,不会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我也会在今后的线上教学中,继续总结经验,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八

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农业高职教育与之联系最密切、服务最直接、作用最明显,对推动河南省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就业再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农业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就在于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懂专业理论,又会专业技能。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密切相关,这对我们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传统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待加强。

高职院校农学系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分配到基层,直接指导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和农村基层管理等方面工作,没有较强的实践经验难以胜任本职工作。

(二)实践性教育环节系统性和整体性有待加强。

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受到教学计划和作物生长季节性限制,教学安排很难让学生观察研究、了解到大田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在农学实验中,往往也只能借助标本,让学生了解某个作物品种某一生育期的形态、特征;缺乏现场,不能深入生产第一线,不知道农村现状,对农村、农业、农民缺乏了解;学生缺乏对农作物的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掌握的只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也不系统,在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起来又会走样。

(三)受社会、学校经济条件的制约,实践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由于实习经费限制,对实习环节加以精减,一些实习费用较高的环节只好变相取消。另外,原有的为期4-5个月的分散毕业实习,大多时候难以维系,学生分散实习,实习旅差费、学生生活补贴等费用每年看涨,另外,教师到实习点进行实习指导难度大,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四)就业压力使毕业实习效果大打折扣。

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来就业,众多大学生从三年级第一学期就开始联系工作单位。这给学生的管理带来了新的问题。同时对毕业实习也带来冲击。毕业实习是分散的遍布各个县市,学校不能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一些学生就利用实习时间联系工作单位,毕业实习质量难以保证。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得种植专业原有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社会调查、农业推广、毕业实习、农学实验等6个环节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另外,还由于现有的教育观念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思想落后于环境,与理论教学比较,实践性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实践性环节的质量。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

(一)基本思路。

农学专业的实践对象主要为种植在大田中的作物,有季节性、农时性,不同于实验室实验,因此有必要把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重新整合,组成一个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体系。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农学专业加强实践教学活动,尤其是一些主干课程,如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重点加强实践内容。学生入学后每学期均开设实践性课程“专业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将主要专业课(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等)中的实验、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以“一门必修课程”性质进行定位和建设,改变了原依附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一门与理论课相独立的实践性的专业骨干课程,并使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化。完善了实践教学模式,拓宽了专业口径,扩大了知识面。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教育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

(二)基本内容。

1设置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

根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我系确定了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即社会调查、生产实习、专业实践课、教学实习、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学生三年学习中全面实施不断线。

2.开设专业实践课,并作为实践性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贯穿三年全学程。二三年级还安排4—8周到实践基地进行生产实习锻炼。

3.实践教学三阶段侧重点各不相同。

第一阶段,为一年级专业思想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阶段,以参加农事活动和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式,。劳动技能培养根据农时季节,每学期为30学时。重点训练基本劳动技能和作物生产技术。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巩固专业思想。社会调查安排在假期,使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农民、农业,提高学生社会调查和组织能力。

第二阶段,为二年级专业基本素质培养阶段,通过生产实习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等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进,训练作物大田管理、杂交制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种子经营、农业科技推广技能,作物科研技能等,并加大论文综述、论文设计的份量和力度。实施方式以“学校+公司”联合进行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双方合作,互助互利。

第三阶段,为三年级综合素质训练提高阶段,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见习农艺师、生产技术员或技术推广员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也可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来进行。通过教学与科研、推广相结合,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并重,加大教学、科研、生产结合的份量和力度。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具备试验设计、分析总结等科研能力,具备指导农业生产和进行农业技术承包的能力。

院内建有农学、园艺(果树、蔬菜)、园林(花卉、园林植物、苗圃)、等试验基地;校外建有6个综合实习基地,十几个具有专项教学功能的教学实习点(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践性教学师资合理配备,队伍较稳定,又是各专业的骨干,老中青相结合,有丰富的经验,保证了教学质量。

三、改革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

(一)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而有序。

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避免了两者的重复与脱节,课堂教学时数大大压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更加灵活机动,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特别是改革后所有的校内外实习均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这样,学生大多表现积极,避免了缺课不参加生产实习等现象,提高了实践性教学的教学质量。

(二)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改革后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必须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基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提供了能够很好体现验证—改进—创新过程的实践教学现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校外综合实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三农问题,感受时代脉搏。实践技能训练更加系统,联系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学习和试验研究,同时参加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这对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社会调查,训练了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积累了群众工作经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今后更好从事农业或农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涉及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转变,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是学校能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重大问题。探索和建立以素质能力培养为基点的现代教育模式,新形势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九

1、坐姿类:

坐姿是冥想时使用的体位,包括:简易坐、莲花坐(半、全)、金刚坐、雷电坐、完美坐等等,无论双腿位置如何摆放,坐姿时都要保持脊柱保持自然曲度下的挺直,使脊柱提拔,腹部的内脏不会受到挤压,同时身体和精神也要保持一定的兴奋,不至于陷入昏沉的状态。

双腿弯曲而坐,使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都变得更加柔软和灵活,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风湿,由于双腿弯曲减少了下半身的血液循环,从而加快了上半身的血液循环,身体和头部得到了更加充足的血液供应,对腹部脏器和神经系统有益,脊柱挺直可以强壮脊柱和背部肌肉。但有的朋友在未能很好地完成开髋盘坐时,会错误地将压力给予膝关节,这很容易伤到膝,应把注意放在髋关节的外旋上,以减少膝关节的压力。

2、前屈类:

脊柱是人体最重要器官之一,是人体的大梁,瑜伽很多体位都是针对脊柱练习的,脊柱有六个运动方向:向前弯曲、向后弯曲、左右侧弯、水平左右扭转。

前屈类是指脊柱向前弯曲靠向腿部的体位,这种体位伸展和强壮背部肌肉群,促进背部血液循环,增强脊柱的柔软性和灵活性,轻柔的挤压和按摩腹部器官从而促进消化和排泄,伸张腿部后侧肌肉和韧带,安定心神,使神经系统平静下来。

3、后仰类:

后仰类是指脊柱向后弯曲的体位,后仰应与前屈宜配合来做,也就是做完一个后仰可顺势衔接一个前屈,以使脊椎伸展,椎间盘复位,脊柱得到充分休息。这一点很重要,不要勉强自己去做,以免受到伤害。

后仰类体式不仅需要脊柱柔韧和灵活,还要求脊柱强壮有力,因此可以更加加强脊柱,后仰可以增加脊柱区域的血液供应,使中枢神经系统受益,还能伸展腹部区域调理较弱的腹部器官,增加肩关节的灵活性,扩展胸腔,从而增强肺活量为深呼吸创造条件,后仰还能使肾脏受到挤压增强肾脏功能。

通常有的朋友在后仰时会过度用力压胸椎,这可能造成脊柱反弓,压迫胸腔空间,对身体无益。因此,后仰时更要注意脊柱的伸展感和空间感,做到适可而止。

4、侧弯类:

侧弯是脊柱向左右侧弯曲的体位,侧弯使脊柱更加灵活有弹性,减少侧腰部的脂肪,还可以神拉到左右侧腰平时运动不到的部位牵动腹部内脏。但侧弯体式要注意左右侧保持时间的均等和幅度的对称,避免人为造成脊柱c弯。同时注意不要翘臀压腰,以及过度挺胸,保持脊柱的中立位。

5、扭转类:

扭转类是指脊柱水平向左右扭转的体位,当身体向左右侧扭转时,腰椎、胸椎和颈椎都可以得到强烈的扭转,这对神经系统特别有用,具有安抚和平静心情的作用,轻柔的按摩内脏缓解轻微的背痛。

值得注意的是,做扭转动作时也要关注脊柱的提拔,这主要是由于当脊柱在平面间扭转超过16度时,会加剧腰间盘凸出或脱出的危险性。想规避运动风险,安全联系,就一定要收紧腹背肌群,让脊柱在提拔的情况下柔和扭转。

6、平衡协调类:

平衡类是需要部分肢体支撑身体并保持平衡的姿势,可以锻炼身体的平衡感和协调性,增强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帮助我们找到内心的宁静和稳定。需要提示大家的是:任何平衡的姿势,首先平衡的是心、是思想,最后才是身体。如果你想在平衡协调类的体式中保持状态,最大的窍门就是将注意力放在当下要做的体式上,别走神。

7、倒立类:

倒立类是身体倒置的体位,包括:肩倒立、犁式、头倒立等,这类体位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心脏的负担,减轻双腿静脉血管的压力,从而对静脉曲张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通过身体倒置,使怠滞的内脏器官活跃起来,消除身体的毒素,增加大脑的血液循环和供氧量,使大脑恢复活力,还能有效消除疲劳、缓解失眠、消除紧张情绪。

倒立的姿势虽然广受欢迎,但生理期的朋友注意避免这样的体式,不要使骨盆倒置;颈、肩、腰、背受过损伤的朋友,不宜轻易尝试这样的体式,最好在有经验的瑜伽教练的引导下量力而行。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十

瑜伽体式多,不同体式功效也不一样。练习时,可根据自身情况挑选合适的体式。下面为大家推荐几种体式,如果觉得有兴趣不妨学学:

1、船式。

仰卧在瑜伽垫上,双脚并拢,吸气,双脚和双臂向上抬起,只有臀部着地、并以脊柱骨为支点,保持身体平衡,双手、双脚伸直,手指指向脚尖;如果可以的话,双手拉住你的脚踝,吐气,慢慢将身体放回地面。调匀呼吸,全身放松。

2、侧角伸展式。

双腿打开两个半肩宽,右脚向右旋转90度,吸气双手向上平举,呼气手臂带动身体向右下弯曲,右膝弯曲,右手放于右脚前侧,眼睛看向左手手指指尖,掌心向前,指尖指向天空。注意右膝不要超过右脚脚尖。保持3个腹式呼吸。吸气,手臂带动身体慢慢向上还原,做反方向。

3、鸽子式。

双腿伸直,坐在瑜伽垫上,后背立直。左腿弯曲,小腿弯曲,尽量让大腿向后伸直。右手抓住右脚脚面,让右小腿向上抬起,右手肘关节夹住右脚脚面。左臂在头顶上方伸展。眼睛看向斜上方,保持这个姿势1-2分钟,双腿交换,练习时调整两膝左右成一直线,把注意力放在腰背上。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十一

开展网上教学已经三周了,停课不停学,而我们的学习从没有停止过,听了原老师的课后,使深刻地感受到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同时,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的良好时机。

取得成绩:一是家长和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网上学习,学生学习兴趣也比较高涨。二是老师也能陪伴同学一起观课,进一步掌握课堂教学情况,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三是本周在优教信使上布置了9次作业,布置作业333人,完成作业265人,批改265人,并与学生及时沟通、交流。

存在的问题:一是个别家长,思想不够重视,辅导不很到位,导致个别学生,作业书写较差,上交作业太慢。二是学生没有课本,只看电子书,学生不是很适应,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整改措施:进一步与学生家长沟通,特别是个别不尽心,不尽责的家长,要求他们在家尽可能辅导好孩子,严格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有所提高。

总之,在今后的网上教学中,吸取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想千法,设百计,力争做到更好。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十二

首先,你应该知道,物理中主要有几个大板块的内容,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声学和初步原子理论,其中办学和电磁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必须给予充分重视。这两块内容的题目特别灵活,一般不易解答,而且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很多同学对此感到头痛,其实只要抓住它的规律,它就会变得容易起来。规律的掌握,还是靠平时积累,尤其是在听老师讲课时,你要抓住他的解题思路,并和自己的思路进行比较,看看自己的思路哪些地方是正确的,哪些地方是错误的,从而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方式。

其次,物理考试中综合题较多,这就要求大家能够把几个板块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大家可能一见到这类题就头晕,总觉得纠缠不清,因为它涉及的内容太多了,不易弄清楚,实际上,解这类题时,要注意把复杂的过程分解为若干简单的过程,再分别对这些简单的过程进行解答,这样,题目的难度就降低了。

接下来,我们谈谈画图在物理考试中的重要性。对应于一个物理过程,必存在一个过程图,那么我们在分析物理过程的'时候,何不借助于图形的帮助呢?一个清晰明了的过程图,能够帮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可以说是解物理题的一大法宝。如果我们在平时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做一道题,第一步就开始画图,它就能逐渐变成一种习惯性的解题步骤,从而增强你的过程分析能力。

最后,还应注意光学、声学和原子理论中一些看似简单而又不被人注意的概念、理论。这些东西虽然简单,但如果你没有真正了解它的内涵,做起题来也会觉得无所适从。相对而言,这部分是比较容易得分的地方,我们只需花不多的时间,就可基本上掌握好,所以,应该花的时间我们不吝啬,争取做到没有知识上的漏洞。

总之,要搞好高考物理总复习,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要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最终取得高考的胜利。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十三

过一段时间ps课学习,我对ps运用有了一定的掌握,使我受益匪浅,现将一些学习体会和心得总结如下:

ps指photoshop,photoshop(cs)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多数人对于photoshopcs的了解仅限于“一个很好的图像编辑软件”,并不知道它的诸多应用方面,实际上,ps的应用领域很广泛,在图像、图形、文字、视频、出版各方面都有涉及。它主要应用包括平面设计、照片修复、广告摄影、创意影像、艺术字、网页制作、建筑效果图后期处理、绘画、绘制或处理三维帖图、婚纱照片、设计视觉创意、界面设计、图标制作等13个领域。

而从功能上看,ps可分为图像编辑、图像合成、校色调色及特效制作部分。

图像编辑是图像处理的基础,可以对图像做各种处理:放大、缩小、旋转、倾斜、复制、去除斑点、修补、修饰图像的残损等。人像处理制作中有非常大的用场,去除人像上不满意的部分,进行美化加工,得到让人非常满意的效果。

图像合成则是将几幅图像通过图层操作、工具应用完整合成、传达明确意义的图像,这是平面设计的必用之处。ps的绘图工具让外来图像与想象很好地融合,成为天衣无缝的图像。

校色调色在ps快捷地对图像的颜色进行明暗、色编的调整和校正,也在不同颜色进行切换时满足图像在不同领域如网页设计、印刷、多媒体等方面的应用。

特效制作在ps要是由滤镜、通道及工具综合应用完成。包括图像的特效创意和特效字的制作,如、浮雕、石膏画、素描等常用的传统绘画技巧都可借由ps完成。而各种特效字的制作更是很多设计者热衷于ps研究的原因。

在ps的练习中学会了很多运用,在第一份作业女孩与兔子的练习中,我学会了熟练用钢笔工具画出路径,并对路径进行调整与填充。第二份作业是时尚打折卡的练习,而第二次的作业做复杂繁琐的打折卡对我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在引导的过程中渐渐习惯了用路径做带色图形和高光的练习,最后学会了重复图形的变换及字体的设计,如此一张打折卡就完成了。下面苹果的练习是熟练路径及学习图像附加的锻炼。接下来练习的是火焰文字,在此次练习中我多次失败,火焰字做不出透明感,最后在多次练习中做出了较好的火焰文字,这次的练习主要锻炼我们字体的运用及变形。而芒果的练习学的是物体的真实感,学会了物体的光感及不同方面的光线明暗关系。后面的抠图作业学会了两种抠图方法,一种是画出路径再拖拉,而后面复杂一点的是运用路径及图像的明暗来精准的拖出图像一般这种方法用于比较密集的图像。接下来是字体及抠图的运用,做出一张杂志封面。最后是小汽车的练习,这份作业是对上面所有练习的一份总结,复制而繁琐。

一、实例很重要,在能够激起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遇到不明白的再去看书,这样印象就比先看书深刻得多。

二、所有的快捷键的功能在菜单中都能找到,无须死记硬背。以后你接触得多了,自然就能熟练掌握。

三、要细心去观察别人是怎么用的,这样你就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如果你的周围都没有人在用photoshop的话。

四、不要急于求成。尤其象通道和色彩调整比较深的内容,可以放在后一步。刚开始学习一下抠图以及画一下日用品,并把它放在桌面上,使自己有成就感,以提起对photoshop的学习兴趣。

我感觉学习这门课程要有耐心,要肯下苦工夫,有的图形一次做不好,两次,三次......直到做好为止。上课就要留意简单的处理图片。ps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它也要人的操作,不要把它看的太神秘,不敢去尝试,认真地做。不要死看书那是不全面的看十本书,还不如亲手做一做,做不好也不要气馁。因为你从失败中得到了经验。试图掌握ps的每一个功能,熟悉每一个工具的运用。拿到一个例子的时候要分析图形中的每一个元素,不要看不起每个图形的元素,每个复杂的图形都是由简单的元素构成的,需要用到什么工具。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十四

导入技能是教师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各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方向和建立知识联系的一类教学行为技能。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教学情境,使教学内容紧扣学生心弦,激发学生求知动力,使其自觉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而教师对新课内容的巧妙导入,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能动性,进而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做到成功地导入呢?本文就教学导入方式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

这种方式主要是先让学生观看一段录像或影片,甚至听一段解说等等,由此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热情,在一种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转入正题。在讲授“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类型”这一节时,便可采用这种方式导入。

授课前,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教具,诸如:挂图、模型、实物等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熟悉或不熟悉的.事物、图画等,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学生对于不熟悉的教具,马上就会提出疑问:“这是什么东西呀?”由此,教师可以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使贮存在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由静息状态转变成动作状态(即活跃状态),减少新知识输入的阻抗,为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创造一定的“心智紧张度”。例如,在讲授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时,教师设问:“为什么我们家里阳台上种植的花卉总是朝着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呢?”在学生初步讨论之后,教师进一步设问:“为什么生长素与这种现象有关呢?”通过设问,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形成对新知识强烈渴求,这样就为教学活动的展开创造了前提条件。

例如,在学习生物的遗传规律之前,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孟德尔的生平,由此引出高二阶段所要学习的两大遗传定律,即基因分离定律及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这样,学生不但明白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而且也会想知道孟德尔当时是怎么进行遗传实验的,由此我们可以很自然地引入新课。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十五

音乐学习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二、如何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的一些措施。

案例背景: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整个审美体验的基础,因此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过程,其目的是在听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发展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精细、敏锐的感觉和反应,引导学生喜爱音乐、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实现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

案例描述:

这天,我准备给学生欣赏《蜜蜂》这首音乐作品,我首先用《动物狂欢节》中的《大象》作为导入,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把我们的老朋友大象给请来了,随后请小朋友随着音乐节奏模仿大象走路的样子,旨在让学生体验音乐所描绘的动物形象。接着我对小朋友鼓励地说道:你们模仿的真好!有一种小动物也被你们吸引进来了,请你们猜猜它是谁?这时我播放音乐《蜜蜂》,刚开始孩子们好奇地听了一会,后来我发现很多同学听得不是很投入了,听完以后,出乎我意料的是没有一个同学举手回答刚才的问题,在我的激励下有一个同学终于举起小手了:“那是老虎”。他的回答令我同样的意外,本节课我让同学们欣赏《蜜蜂》这首音乐,主要是让学生感受音乐所表现的“飞”的形象。可是老虎的形象离飞似乎有点远了吧。

就在我疑惑的时候,这时教室里有很多同学举起了小手,我满怀信心地对一位小朋友说:“你觉得会是谁呢?”

“是狮子”

“大象”

……。

教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同学们踊跃地回答着,但我看得出来,这些孩子大都没有经过考虑随便说的,他们的回答已完全经脱离了音乐。只是想表现得积极点而已,这一情况引起了我的思考。

反思与研究:

以上展示的是我在教学人音版小学音乐欣赏《蜜蜂》的教学片段。由于低年级学生具有活泼、好动、较调皮的特点,对于感受和聆听音乐,还处于未知阶段,并且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因此,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成了我们最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在新课标的指引下,通过这堂课的实践,使我有了这样的体会:在欣赏教学中,其中心点是“听”。以音乐为体,从音响出发,以听为主来引导学生实现审美想象,并在聆听美妙音乐的同时,体验情感。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很重要,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教育学生学会安静地听音乐,只有这样,学生审美想象的翅膀才能张开,音乐才能进入人的心灵,才能与心灵的体验浑然一体,审美体验才能有所效果。“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如果想更深感受、体验、理解音乐,就需要有聆听的耳朵。科普兰曾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可见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是学生理解音乐的重要前提。

一、巧设问题引导探知。

倘若我们在环境设置中结合与教育有关的事物,常常以问题情景的设置形成孩子认知冲突,并激励他们深入探究的兴趣。通过对环境中的探索理解问题情景中隐含的条件,从而去关注很多事物的因果关系、寻找各样的解决办法。在这探索、解决的过程中孩子要始终投入、注意力集中最后注意力也得到了发展。于是吸引学生去聆听、培养聆听时的习惯、在聆听中启发深层的体验,成了要解决的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聆听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它可以激起学生聆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还可能会收到学生们充满创意的回答。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受。

在音乐欣赏中,创设具有感染力的情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欣赏管弦乐曲《公鸡·母鸡》时,将教室装扮成“农场鸡舍”,教师则扮演“饲养员”阿姨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乐曲。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捕捉音乐形象,进一步深化学生的音乐感受。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十六

当前,减负增效是每一位教师所肩负的重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在不断探索如何营造欢乐、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来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研究探索中,我们学习了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的教学理论。他认为,通过各种暗示手段的有机结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自信,从而产生强烈的内在动机。在整体设计教学过程中,既考虑学生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认识过程的特点,也要考虑学生的态度、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性格、气质等个性心理特征。在注意学生有意识心理活动的同时,把人的各种无意识的功能调动起来,并使之相互协调,使人脑潜能得到良好的发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汲取了暗示教学法的精华,在音乐教学中运用背景音乐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我在教学中根据教学环节的不同,创设出不同的音乐背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彻底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心情愉快、心气平和、充满自信的参予到课堂活动之中来,用积极的情绪去强化智力活动。

首先,在每次上课前,我会根据本课的气氛来选择几首流行音乐放给学生听。像《奔跑》、《眉飞色舞》等快节奏的歌曲,适合在下午第一节课前播放,这样可以调节情绪,刚刚午休后的学生听了可以精神振奋。同时,由于孩子喜欢和热衷时尚时代感强的音乐,他会马上的调整自己,进入兴奋的状态。又像《暗香》这种慢节奏艺术感强的歌曲,我会选择在欣赏课前播放,这样可以提前给他们一个艺术氛围,能够很快的投入到音乐中。我试过,用流行歌曲引导音乐课效果不错。

在新课中,我将作为背景的音乐又细分为主体背景音乐和辅助背景音乐,使音乐运用的更为得当。主体背景音乐主要用于讲授新课时使用,例如:在《金色的秋天》这课,前半部分音乐情绪应该是淡淡的伤感,并且要求学习新歌曲《西风的话》。这样,我把《西风的话》作为背景音乐,使音乐贯穿整节课,既营造了气氛,又使学生不知不觉得熟悉歌曲,从而更容易的学唱。

辅助音乐主要用于课上其他各个环节之中,这主要是为了避免一节课中,使用主体音乐过多造成的单调、枯燥。例如:让学生回忆新知识,再做同桌练习、小组练习、表演等。我会放一些轻柔活泼的音乐,以引起回忆,发挥左右脑的作用。在笔头练习时,可播放平缓的乐曲,如《月亮河》,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情绪趋于平静,有利于学生思考。

暗示教学法在教学中的成功运用,可以使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发展智力,同时学生的情感,兴趣,气质,性格等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学生的人格更趋于完美。在教学过程中,我在不断深化和完善暗示教学法,力求将音乐教学做的更好。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十七

形式整合指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化教学媒体的整合。在继承传统教学手段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引进近、现代科学技术的成果,使传统教学媒体与现代化教学媒体紧密联系.形成多种媒体组合的教学系统。这样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如写《秋游》,写前老师可带领学生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尽情地玩耍嬉戏,领略大自然的美景,把一个个欢乐有趣的场面用摄像机摄制下来,或用照相机照下来。回到教室,让学生回忆秋游的经过.回忆秋游过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事。这时,可根据学生的回答有选择地把拍摄下来的录像或照片放给大家看看,唤起学生的回忆。再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观察一遍。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了。就可以有顺序地把秋游的经过写清楚了。

传统命题作文的缺陷在于固定了写作内容。给学生定下了一个死框框,束缚了学生的手脚。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就要开放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具有选择性,让学生选取自己喜欢的来写.这样就容易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倾吐出来。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就具有真情实感。就可以写出童心童趣童真。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学生才会喜欢作文课.就不会听说要写作文就“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狠咬笔杆儿”了,就可以自由选择内容,根据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能激起学生的写作情趣,写出来的作文就具有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知、发现和实践的过程。教师只有开放探索过程,精心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导策略。让学生凭借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感受,自己去主动地探索发现,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汲取别人的经验,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传统作文对学生的束缚较多,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现在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丰厚探索过程,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针对学生的习作。进行具体指导,由生与生之间的交流,过渡到师生的交流,使学生在习作与交流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与发展。这样的作文训练。从“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让作文成为交际和表现自我的工具.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作文、用作文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形成了陶冶情感、美化心灵、促进精神文明、优化育人环境的综合效应。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是这多种评价的结合.特别注重学生的评价,把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能得到充分发挥。研究问题的兴趣在评价成功与被评价成功中得到激发,在评价失败和被评价失败中得到激起。教学中要善于捕捉评价的时机。学生得出的结论,教师不要轻易评判.应放手让学生去互评,引起共鸣与争论,教师则担当起“主持人”的角色,特别对学有创见、思有特点的亮点,更应开放评价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共同寻求并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如徐鹄老师的那节作文课,学生完成习作后,大家共同评点。其中有这样一篇习作:一位女生在暑假跟随爸爸妈妈到南京游玩,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根据自己的所见、所想写了一篇习作,并在纪念馆旁拍下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孩面带微笑。在评价时.同学们有的对女孩作文中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作了评价:有的说女孩参观时观察得很仔细;有的说她能按一定的顺序写;有的说能抓住一两个典型场面写。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有的说有两个词语使用不太恰当,等等。此外.有一个学生对女孩拍照时的表情作了评价.认为参观这样的纪念馆,心情应该是沉痛的,拍照时的表情应该是很严肃的,而不应脸带微笑。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始终放手让学生评价,就像一位主持人,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评价,必要时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这样进行评价,没用一种套路去评,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成就感.有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总之,作文教学应尽量使学生在一种宽松的、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情况下完成作文,这样,有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焰,打开他们想说想写的源泉.达到作文教学的目标。

以教为学的教学设计理论篇十八

朗读是教师教语文,学生学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不仅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发展语言、陶冶情操。教师除了在朗读的方法上给予指导,朗读过后的评价也应注重艺术性:“很好,你读得真美!谁也能这样读?谁还能读得更好?”这不仅对学生的朗读活动进行评价、指导,而且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8679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