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体系实施方案(优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6 09:54:07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优质17篇)
时间:2023-11-16 09:54:07     小编:念青松

方案的制定需要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保证每个人的意见都得到充分考虑。方案的制定需要团队成员的参与和反馈,以便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意见。方案的实施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有解决方案。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一

工作或学习上有时需要我们写上方案,那么关于制度体系建立实施方案怎么写呢?下面带来制度体系建立实施方案范文,欢迎阅读。

为进一步推进行政机关效能建设和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根据市纪委统一部署,在局机关和直属单位全面推行内控制度体系建设工作。

一、总体要求

通过加强内部制度建设和管理创新,探索对权力运行实施监督制约的有效途径。

内控制度建设要注重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形成完整的体系。

突出人、财、物等实权环节和实权部位,抓住容易产生违规和腐朽问题的风险点,重点强化制约和管理。

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目标是:构建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二、工作内容

(一)科学界定权力

1、在去年对各类行政权力清理、确认、编制目录的基础上,组织一次回头看。

尤其是对涉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权力进行进一步的界定,明确权力行使的依据、权力运行的规则和范围。

2、对涉及人、财、物和内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职能进行合理分权,确保每项权力不重复不交叉。

同时,明确“决策—执行—监督以及审批—办理—监管、征收—办理—稽查、推荐—考察—任用—监督”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形成权力对权力的有效制约。

(二)优化流程控制

1、对每一项权力事项的分布、结构、重点及运行规律进行认真分析,进一步明晰权力运行的轨迹。

2、修订完善权力内部运行流程图,既要注意对过去工作流程中冗余部分进行删除,又要注意对过去工作流程中过于简化、权力过于集中的部分增设环节,分解权力。

3、按政务公开相关规定公开权力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

(三)加强风险管理

1、结合本部门、本单位内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每一项权力运行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研究确定各个环节、各个岗位上的权力风险点、管理风险点、政策风险点和人员素质风险点等。

2、针对每一个风险点形成风险化解预案,坚持把对风险的事前预防和事后矫正结合起来,并用制度形式加以固化。

(四)建立监控平台

设立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强化过程控制,随时掌握有关权力事项的受理、承办、审核、批准和办结等信息。

(五)强化制度建设

1、对已有内控制度进行梳理,修改、废止、新建相关制度,注重制度的可行性,制度与制度之间要相互衔接、相互配套,形成体系。

2、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用权、乱用职权造成严重影响的,要严肃查处,公开曝光。

3、严格实行问责,把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的重点来抓。

三、工作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3月25日-4月10日)

各单位、各部门要把内控制度体系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能力建设的一件重要工程来抓,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尽快作出部署安排。

(二)组织实施阶段(4月11日-9月31日)

5月底之前,各单位结合政府信息的公开条例的实施,公开权力目录和权力运行流程图;6月下旬前明晰对风险点预警、监测、分析、矫正的一系列具体措施。

在这一过程中,要切实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同步推进网上电子监察系统建设。

7月底之前,完成制度建设的基础工作,将修订完善的制度规范和风险点控制措施报市纪委执法监察室。

8-9月份,市纪委将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部门、各单位排定的每一个权力运行风险点和形成的权力运行流程图、风险点控制措施、相关内控制度等进行审核把关。

10月份将内控制度和监管措施向社会公布,以便于群众监督。

(三)总结评比阶段(11月1日-12月31日)

对内控制度体系建设进行阶段性总结,推荐、评选、上报一批先进单位和创新举措。

适时召开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经验交流会,提出进一步深化内控制度体系建设的要求.

根据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中共上海商学院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精神,紧密结合机关党总支教育实践活动和制度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制度建设计划方案。

一、思路和原则

(一)制度建设的思路

以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把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作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四风”问题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

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着力抓好落实;对于不适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予以废止;对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予以修订完善;对于制度缺位的.,抓紧研究建立新制度,形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二)制度建设的原则

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本次制度建设应遵循4条原则:一是坚持聚焦“四风”、改进作风的原则,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要求。

二是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简便易行。

三是坚持明确具体、管用长效的原则,确保建立的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

四是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的原则,不重复制定相同的制度规范。

二、建设计划和任务分解

按照制度建设总体思路和原则,我们清理了近几年来出台的涉及“四风”方面的有关制度规定,梳理出需要“废、改、立”制度规定共228项,其中:予以废止的42项,修订完善的132项,需要新建的54项(已新建9项,计划新建45项)。

(一)需要废止的制度规定(42项)

主要是根据中央和上海市委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机关总支实际,对文件规定执行适用期已过、所调整的对象或所设定的情况已消失等情况,经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认真讨论和研究,确定按照党委全面清理学校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予以废止。

(二)需要修订完善的制度规定(132项)

主要是与现行规定不完全一致,但个别条文修改后仍可执行。

(三)需要新制定的制度规定(54项)

一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已建立了9项。

二是根据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的工作安排,结合机关总支实际,计划再新建制度规定45项。

三、组织实施和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抓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解决“四风”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实施。

各牵头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要牵头抓总、亲自主持研究谋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落实。

各责任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组织专门人员力量,集中精力抓好制度规定的“废、改、立”工作。

(二)统筹协调,确保质量

各责任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相互沟通商量。

要坚持开门建制度,采取召开座谈会、专家学者论证评审等方式,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建议。

要统筹进度和质量,既要坚持时间服务从质量,又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取得制度成果。

(三)强化督查,严格执行

要把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坚决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权威性,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

以制度机制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二

整体大德育课程体系的第一个组成部分是认识性德育课程。认识性德育课程也称理论性德育课程,它是通过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的知识、观念与理论的学习与教学(育)去促进学生道德认识、道德观念与道德理想甚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发展。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德育课程相类似,或者说是从这些课程“原型”中脱胎而来的。但是,无论在目的与任务、内容与途径(或组织形式)、过程或规律、原则与方法乃至效果的测试与评定等方面,这种认识性德育课程与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欧美国家德育课程发展史看,从学校教师、校长对学生进行的比较零碎的劝诫、说教、讲演,到《圣经》学习、公民课、社会课、道德哲学、哲学研究、道德科学等比较系统化、理论化的德育课程,都属于从知识、理论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道德品性的知识性德育课程。这种传统的知识性德育课程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法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直在欧美学校中普遍存在着,也正是从那时起,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等因素才受到人们的批评与否定。当时,从理论角度对这种“传统品格教育”提出批评的主要是杜威。在《道德教育原理》等论著中,杜威批评“传统品格教育”中直接讲授道德规范或美德知识的方法与方式实质上是将道德教育变成了“特定的问答教学”,“关于道德的功课”,因而是不合理的,也是无效的。

对于欧美学校中传统德育课程的性质与效果作出科学的否定性评价与批判的是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在本世纪代中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哈桑与梅领导的“品格教育研究会”对当时的德育——“品格教育”进行了科学研究并得出了否定的结论。这一研究发现:人们在口头上主张诚实是道德的价值,但与他们的实际行动毫无本质关系,一些要欺骗的人在口头上会与不欺骗的人一样或者更激烈地反对欺骗;教师在班级内认为的诚实的人数与实验测量出来的人数不相符。

这一科学角度的研究与前述社会变化、理论家批评等因素结合在一起,不仅证明了传统德育课程,特别是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不合理性与无效性或低效性,而且直接导致或加剧了传统德育课程在学校中的.被否定与消失。从中国德育工作的最近几十年历史与现状看,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有如下三类:1.名称不一的各种“正规”德育课程,如公民课、大学生修养、法律基础课、思想品德课、中共党史或中国革命史(及国际共运史)、政治理论课以及各种集会与活动中的道德谈话。我们将这一类课程称作“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2.课外与校外各种班、团活动及其它校内外德育活动。我们将这一类称作“活动性的”或“实践性的”德育“课程”;3.“各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即有关学科的课堂教学中的德育作用。这种德育体系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过其积极作用,而且现在仍在发挥作用。但是,从具体的分析看,这种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例如,上述第三类德育因素或德育“课程”经常因为它是隐蔽的或无形的而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第二类各种旨在德育的活动在多数情形中常常会变成各种单纯的道德行为“训练”的活动,从而在实际上效果不大。至于第一类各种“知识性的”或“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可以从三个方面看。第一,在这种德育课程中,被用来教给学生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的教材或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有关道德的”知识(knowledgeaboutmorali-ty)或“道德方面的”观念(idealsaboutmorality),它们是伦理学与道德学或道德社会学中的知识内容或观念体系,是非道德的(unmoral)知识与观念,而不是道德与道德教育意义上或范围内的“道德知识”(moralknowledge)与“道德观念”(moralldeals)。对于前者的教育与学习在本质上只是一种智育范围内伦理学的知识性教育与学习,只是一种“特定的问答教学”或“关于道德的功课”;而对于后者的教育与学习,只要其正确合理,就是一种真正的德育意义与范围内的教育与学习,它将会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真正能影响与指导其实际道德行为的那种道德认识、道德信念或信仰。第二,在学校的这一类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第三,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总之,这种“知识性德育课程”或“理论性德育课程”,因为其“道德功课”的性质与一定程度的“空洞说教”的缺点,在其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或“教育”作用上,从积极方面看,能让学生们“学会”或“知道”一些“非道德的”知识或观念,即“有关道德的”知识或“道德方面的”观念,但是,在形成真正的道德认识、道德信念、道德理想、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方面就收效甚微了。

对于传统的与现行的知识性德育课程的上述缺点,不少欧美国家采取了不同形式的改革实验。在其中,最值得我们重视、研究与借鉴的是柯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的德育方法,特别是他所创导的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及其德育课程的理论与方法[1]。作为德育课程及其教学领域的一种新探索,它对于学生道德判断发展和道德行为成熟是有积极作用的;同时,它作为一种特定的道德教育方法,某些方面是有限度的;当这一方法与其他教学活动和社团活动及各种隐性课程相联系时,其作用将得到保证和扩大。在我国学校认识性德育课程及说理、讨论、辨别等德育方法的建立、改进、发展与实施过程中,这种课堂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方法与道德推理课是值得批判性借鉴的。当然,借鉴国际经验,建立适合中国实际的科学的认识性德育课程,特别是德育课程的教学方法与途径还有待于大量的比较研究、探索创造与验证性实验。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三

根据《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彭阳县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彭政办发〔xxx6〕61号)要求,现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开展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双公示”工作,要以加快推进减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为基本出发点,确保公示信息准确、合法、无遗漏。

二、主要原则。

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要以法律法规及国家、区、市、县规范性文件为依据,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及其他依法不予公开外,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规范、完整、清晰、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询查看,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三、工作任务。

(一)编制、公开“双公示”目录。

办公室要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结合“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梳理并编制本部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目录,优化业务流程,畅通公开和归集渠道。“双公示”目录将通过彭阳县司法局网站进行公开。

(二)按照规定格式编制“双公示”信用信息。

行政许可承办部门和行政处罚作出部门应按照彭阳县统一制作的“双公示”信息展示格式和数据项模板,编制“双公示”信用信息。

行政许可类,主要包括行政许可决定书及其文号、设定依据、项目名称、行政相对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和审批部门等信息,以及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认为应当公示的相关信息。

行政处罚类,主要包括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执法依据、行政相对人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处罚事由、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处罚结果和救济渠道等信息,以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部门认为应当公示的相关信息。

按照要求公示上报“双公示”信用信息。

要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作出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在彭阳县司法局网站进行公示;并将公示内容报送至县信息中心,同时将公示内容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中国·宁夏”的管理系统在“中国·宁夏”网站上公示。

四、实行时间。

必须于5月底前全面完成“双公示”工作。

五、领导小组。

成立“双公示”工作领导小组,陈宏任组长,负责“双公示”全面工作,海连俊、赵占雄任副组长,成员由各股室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办公室,陈宏任办公室主任,冯丹负责日常工作。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四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教好每一个学生”为目标,动员多方力量,整合多种资源,对广大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形成着眼全体、关注全面、既管又导、整体推进的“全员参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德育工作体系。

二、基本原则。

1、发展性原则。导师的工作必须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指向,在全面了解受导学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2、个性化原则。导师要认真分析研究受导学生的情感、智能、兴趣、爱好等特点,促进学生的特长和个性发展。

3、人本化原则。导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受导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真诚关爱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4、渐进性原则。导师要根据受导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道德水平和认知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学习能力。

5、整体性原则。学校要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德育导师组,发挥团队的力量开展指导工作。

三、方法和步骤。

1、组织建设。本校在区教育部门指导下,建立“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确定分管领导和职能处室,并具体落实德育导师的组织与管理工作;以班级为单位组建德育导师组,全校建立德育导师工作团。

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职责:主要负责制定“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落实德育导师的资格预审工作,确定德育导师的聘请名单;负责《“德育导师制”实施方案》的落实,确定受导学生的名单,并负责对德育导师队伍的培训、管理与考核工作。

2、摸底调查。

(1)调查能够胜任德育导师的学校教职员工。

(2)调查需要导师的学生及辅导的主要内容(学习、道德、行为、心理、体育、艺术等)。需要导师的学生初步确定后,班主任要提供并填写受导学生情况登记表,形成包括学生兴趣爱好、学习优势、学习弱势、学习风格、同伴关系、个性特点、家庭背景等初步材料,作为导师选择学生的依据和导师开展工作的基础。特别要关注家境贫寒、行为有偏差、心理有障碍、学习有困难、家庭教育环境不良、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学生群体。

3、选配使用。

(1)对象: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2)确定:我校将遵循自主、公开原则,采取个人自愿和集体推荐相结合的办法,结合个人的特长、个性、兴趣爱好等情况选配导师,明确工作职责,并颁发聘书。

(3)使用:德育导师人选确定后,将在校园内张榜公布,并在各班提交受导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双向选择最后确定。原则上1位导师可指导3―5名学生,每个德育导师与所指导的学生构成一个小组。

四、职责与制度。

1、德育导师主要职责。

(1)关心受导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帮助并指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关心受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3)关心受导学生的学业进步及特长发展,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指导受导学生合理安排课余生活,引导他们参加积极向上的文化娱乐活动;

(5)经常与受导学生家长及其它科任教师沟通,协调各方面力量帮助他们成长。

2、德育导师工作制度。

(1)导师聘任制度。凡被聘任为德育导师的教职员工均由学校颁发聘书,德育导师与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签订目标责任书。

(2)学生档案制度。为每位学生建立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家庭,学生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跟踪档案,对学生每一周或每一月的表现逐一登录分析对照,绘制学生学业、行为等变化曲线。建立指导学生成长的档案袋,记录所带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对症下药,制订学生的改进和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3)家访联络制度。建立定期家长接待日和不定期的家访、电话联络制度,每月至少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与学生家长沟通,帮助和指导家长改进家庭教育。德育导师必须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包括家庭的结构(单亲、重组、挂靠的更要作为重点)。密切与家长联系,指导家庭教育,共同探索教育方法。

(4)谈心交流制度。德育导师坚持每月至少一次与学生进行较深入的个别谈心,及时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学习时间、方法等方面帮助学生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要求学生每周向导师汇报生活学习情况。建立导师工作台帐,记录师生活动全过程。

(5)小组活动制度。组内活动:德育导师定期与本小组学生集体交流,导师需营造宽松的谈话氛围,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取得的进步或遇到的困难等讲出来,导师与其他成员均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组间活动:德育导师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将同类型的小组成员(如同属学习、道德、行为、心理等某一方面寻求指导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交流,以扩大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取得更好的德育效果。

(6)导师培训制度。学校定期组织导师进行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的培训,举办德育导师工作研讨及案例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德育导师的育人能力、工作水平及研究水平。

(7)考核奖励制度。学校德育导师制领导小组采取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检查导师工作的日常工作运作记载、结对学生的反馈和发展表现、查看学生成长档案袋材料和班主任、教师学生家长的情况反映等对受聘的德育导师进行考核评价,并作为绩效考核和评先、评优、评职等重要条件,学校也将对优秀德育导师给予表彰奖励。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五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办发〔xxx5〕51号)的精神,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认真做好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发改电〔xxx5〕557号)和《关于深入推进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的通知》(发改电〔xxx5〕687号)要求,现就做好我省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以下简称“双公示”工作),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双公示”工作的重要意义。

公开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系列文件精神,促进政务信息公开的具体举措;是打造透明政府、公信政府和法制政府的具体体现;是推动政府职能由事前监管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的有效手段;是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创新,提速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做好“双公示”工作,有利于加强信用信息资源整合,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利于加强社会监督,发挥公众对规范市场主体行为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各市州、各部门(包括垂直管理部门驻甘机构、依法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等,下同)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将“双公示”工作落到实处。

二、把握“双公示”工作的主要原则。

一是坚持“谁产生,谁公示,谁负责”的原则。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和各部门“权责清单”,建立公示目录。做到责任到人、具体到事、安排到位,扎实推进落实。

二是坚持“以点带面,以用促建”的原则。对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领域或行业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进行率先归集、率先公示。要在应用过程中健全公示机制,在应用中促进信息共享。

三是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其他依法不予公开的信息外,应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息全面、完整、规范、清晰、准确地向社会公开,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查询。

四是坚持“多方公示、信息共享”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级政府门户网站、部门网站、“信用甘肃”网站、“信用中国”网站以及其他综合性政务网站等,多渠道公示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并依托全省统一的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三、落实“双公示”工作责任主体。

省发展改革委牵头负责,统筹推进全省“双公示”工作。省级各有关部门应安排相关负责人和具体处室牵头推进本部门、本系统的“双公示”工作。各部门具有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权限的业务处室及相关内设机构应安排专人负责具体落实“双公示”工作。各市州政府应安排分管领导担任负责人,并结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明确牵头部门和联络员,统筹推进本地区“双公示”工作。各市州具有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权限的部门应安排专人负责具体落实“双公示”工作。

四、“双公示”的内容和标准。

各市州、各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推进落实机构编制部门确定的“权责清单”,全面梳理并编制本市州、本部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公示目录。

行政许可信息主要公示行政许可决定书文号、设定依据、项目名称、行政相对人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审批部门、许可日期等内容,以及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部门认为应当公示的相关信息。

行政处罚信息主要公示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执法依据、案件名称、行政相对人名称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处罚事由、作出处罚决定的部门、处罚结果、处罚日期、救济渠道等信息,以及作出行政处罚决定部门认为应当公示的相关信息。

各市州、各部门应在政府门户网站和本部门网站开设“双公示”专栏。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国办发〔xxx5〕51号)第十八条“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息自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上网公开”的要求,在“双公示”专栏公示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相关信息。通过全省电子政务外网,将公示内容推送至省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并与“信用甘肃”网站建立链接。

省信息中心负责在“信用甘肃”网站开设全省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专栏,通过省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将各市州、各部门报送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在“双公示”专栏公开发布,并同步推送至“信用中国”网站进行公示。

尚未建立相关信息系统或网站的部门和市州,可通过数据拷贝或建立数据接口等方式,与“信用甘肃”网站保持数据报送与更新。

六、建立健全“双公示”工作长效机制。

各市州、各部门要将“双公示”工作作为当前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迅速制定出台本地区、本部门和本系统“双公示”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指导规范相关部门信用信息公示工作。要建立权责清晰的分级负责机制和灵活高效的动态管理机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统筹归集本区域的信用信息,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开展集中公示。要按照落实“双公示”工作的现实需要,加快建设和完善相关信息系统、网站、平台等基础设施,强化技术、人员和资金保障,确保“双公示”工作持续、规范、有序进行。

七、有关工作要求。

各市州、各部门应在xxx5年12月31日前,将确定的“双公示”工作分管领导、牵头部门或牵头处室、联络员和负责人员名单,以及本市州、本部门“双公示”工作实施方案反馈至省发展改革委和省信息中心。

各市州、各部门要将今年10月以来形成的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尽快在政府门户网站和部门网站进行公示。从xxx6年1月1日起,全省要全面实行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公示工作。尚未接入省公共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部门,应尽快与省信息中心联系,就数据传输事宜进行对接,确保相关信息的及时上传和公示。

八、加强对“双公示”工作的督促考核。

按照“谁产生、谁提供、谁负责”的原则,省发展改革委将以公示信息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为重要检查指标和依据,对各市州、各部门采取书面检查、实地核查、网络监测等方式,开展“双公示”工作的督查考核,并将检查评估结果上报省政府。各市州、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双公示”工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对本地区、本系统“双公示”的检查指导,确保“双公示”工作扎实推进。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六

一、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扎实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和谐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充分发挥德育在学校工作和学生成长中的导向、动力和保障作用。

在观念上实现“四个转变”,即由简单的纪律约束性德育转变为引导发展性德育;由教师单向灌输转变为师生双向活动;由单一模式向多样化、个性化德育转变;由学校封闭式向社会开放式转变。立足目标小一点,内容实一点,距离近一点,切入深一点,方法新一点,手段活一点,开展好德育工作。

二、工作内容:

1、养成教育。以新《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2、道德品质教育。即以明理、诚信、感恩教育和挫折教育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爱家庭、爱学校、爱劳动、爱科学、爱祖国”的意识,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3、遵纪守法教育。即从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做起,加强对学生的有关法律法规、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护能力。

三、德育主题操练目标:

1、低年段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课内外相结合,说教与训练相结合,规范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

2、中年段以学会学习,诚实守信为重点,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加强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树立奋发向上,立志报效家乡的远大理想。

3、高年段以挫折教育、感恩教育为重点,磨练学生意志,正确面对各项挫折,结合关爱留守子女,教育学生不忘恩情,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老师、社会,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发奋学习,立志成材。

四、具体措施:

1、构建关爱特殊生工作体系,成立特殊学生关爱委员会,认真做好贫困生、单亲、留守子女暨家庭教育滞后学生的关爱及疏导工作,让这些在家庭德育中不能正常受到教育的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及形成健全的意志品质,使他们在德育中也享受公平教育,均衡发展。

2、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职能作用,开展家庭教育辅导活动,培养家长正确的教育子女的方法,教育家长做好子女的德育示范作用,树立家长正确的育人观、人才观、学习观。举办临时监护人职责培训班,让所有临时监护人有明确的责任意识及正确的育人方法。

3、从对教师的评价上体现德育的首要位置,从根本上改变以分数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方法,把对学生德育及教师个人的师德表现纳入到业绩评价中,把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及本身言行示范作用作为常规考核及工作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意识深处提高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水平,从管理评价上把德育放在学生工作的首位。

4、彻底改变师德考核以量化为主的作法,把职能部门量化考核,学生对教师示范作用的评价及师德督查三方面的考核作为师德月考核的主要内容。使师德评价主题及内容多元化,从教师思想深处转变观点,真正把学生德育放在育人的首位。

5、针对目前社会德育的缺位,主要进行革命传统的教育及心理疏导教育。一方面利用德育基地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以教育学生继承传统美德及进行感恩操练;另一方面开展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历练和正确的心理疏导专项教育,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勇对挫折的精神风貌。

6、开展法制教育、明理教育、自爱自护教育、自立自强专题教育及操练实践,在鼓励学生张扬个性的同时,教育学生识大体、明大义、顾大局。尝试开展网络道德教育的探讨,学校组织开展学生喜闻乐见、有感染力的活动,避免学生有过多时间泡在网上。学校聘请校外辅导员,引导和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社会各类阴暗现象,纠正学生在校外的不规范言行。

7、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让墙壁说话、让花草树木育人、布置主题墙壁、主题走廊、让名言警句育人。

8、利用重大节日和重大历史事件的教育作用,开展德育专题教育活动。

9、强化班队德育活动阵地。

五、活动安排:

二月份:开学典礼;制定班级德育活动计划;制定关爱留守子女方案,建立留守子女档案;制定感恩教育、挫折教育方案;以寝室、校园环境整理为重点开展德育活动;聘请校外辅导员;四年级校级班队会。

三月份:结合三・八活动,开展感恩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外植树、学做家务法制教育专题讲座;校园育人环境布置(名言警句征集、主题墙壁、走廊布置);三年级校级班队会;制定师德考核办法。

五月份:社会实践活动――收集和整理有关国际劳动节的知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专题讲座;学生家长会。

六月份:德育实践基地活动;评寻文明学生”和“行为示范生”学生品德评定;留守子女情感基数检测;《德育手抄报》评比;毕业班学生晚会。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七

丹银发〔。

2014。

91。

)

的贯彻落实,推动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绿色经济健康发展,逐步实现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的总体目标,特制定本方案。

按照。

“政府主导、市场导向、生态文明、持续发展、共同受益”的基本思路,不断提升宽甸县旅游业各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增强旅游业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信用意识,有效遏制失信行为,切实改善生态旅游实验区信用环境。

本方案所指的旅游业经营单位,包括旅游文化经营。

景区经营公司、宾馆饭店、涉旅农家乐、旅行社、导游服务公司、文化演艺团体等。

)

单位、重点旅游村镇、观光农业组织。

基地、合作社等。

)

旅游特色产品生产销售等单位及从业人员。

本方案所指的从业人员,主要是上述经营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持有有效导游证、并在宽甸县境内从事导游服务的工作人员。

经过。

3

5

年的信用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实验区“信息共享、资源统筹、机制创新和信用提升”,实现信用档案全建立、金融服务大提升和信用品牌大发展三大目标,旅游业信用环境显著提升,对辽宁生态旅游实验区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

1.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

认真落实《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金融支持生态旅游实验区建设的指导意见》

丹银发〔。

2014。

91。

)

精神,结合我县生态旅游实验区实际和县政府旅游发展工作总体规划的要求,按照先易后难、分步推进的原则,推进我县旅游业信用体系建设。

2.

政府主导,协调推进。

建立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之间的旅游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共同推动生态旅游实验区相关主体提高信用意识,提升信用等级,形成信用品牌,促进融资增长。

3.

点面结合,重点突破。

根据全县生态旅游实验区发展目标,重点围绕“一江二城三湖四带五区”的旅游发展整体规划,以河口桃花源、黄椅山玄武湖、水丰湖、天桥沟、青山沟、绿江等服务集聚区建设为试验区,以各省级风景名胜区以上景区或

a

级以上景区经营单位、星级接待户、旅游特色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旅行社为重点试点,加强信用建设和金融支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推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

以下简称领导小组。

)

由县政府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发展改革局、财政局、旅发委、金融办、人民银行的主要领导任副组长县委宣传部、法院、农经局、文广电局、国税局、地税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及各金融机构、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为成员单位形成统一领导、部门联动的工作格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确定每一轮示范项目。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金融办,由金融办负责人担任办公室主任,县旅发委和县人民银行的分管领导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成员由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负责全县旅游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日常组织协调。

1.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建立旅游业信用信息系统,向成员单位提供信用信息采集模板,统一协调旅游业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信用信息采集工作。

2.

各成员单位定期征集信息按季报送至领导小组办公室,经整理加工后形成信用信息档案。征集信息包括并不限于下列各项:各旅游业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基本信息、经营信息、资产负债信息、法院判决信息、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和奖励信息、税务部门欠税信息、相关证件年检信息以及金融交易信息等,具体分工如下:

县旅发委负责采集和提供全县旅游经营单位名单、从业人员名单及相关信息。

包括但是不限于基本信息、经营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等。

)

县文广电局负责采集和提供全县文化经营单位名单及相关信息。

县委宣传部负责采集和提供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名单及相关信息。

县农经局负责采集和提供涉旅游生产销售企业、旅游农业生产的各类组织名单及相关信息。

县法院负责采集和提供法院判决信息等。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采集和提供年检信息以及档案信息等。

县国税局、地税局分别负责采集和提供欠税信息等涉税信息。

各乡镇负责采集和提供上述单位提供的名单上涉及本乡镇的涉旅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相关信息,包括但是不限于基本信息、经营信息、资产负债信息等。

各金融机构负责采集和提供旅游业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的金融交易信息。

信息采集按照。

“先单位、后个人”,“先示范项目、后及其他”的原则进行,逐步实现信用信息采集的全覆盖。

按照。

“以点带面、项目带动、循序推进”的原则,优先打造示范项目,形成带动效应。

1.

)

体检、年底复查”的要求进行。

2.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旅游信用体系建设启动仪式,选择示范项目点召开现场会,进行首批示范项目授牌。根据信用体检结果,参照日常管理,提出示范项目推荐名单。由领导小组组成评议工作组进行评选,评出示范项目,并在县报进行公示。

3.

1

次,以不断提升全行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意识,减少全县生态旅游实验区价格欺诈行为,降低消费者投诉案件。

4.

县宣传部负责在县各主流媒体开展信用文化宣传活动。

按照。

“政府推动项目、金融跟进服务”的原则加大对示范项目的融资培育和综合扶持。

1.

对示范项目相关诚信经营单位。

政府部门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企业用电、资金申报、各类平台认定、企业品牌申报、抵押登记等工作中积极给予支持。

2.

开展示范项目,诚信旅游企业融资培育活动。

依托“信贷顾问”,建立银行与诚信旅游企业之间一对一的辅导关系,对其进行财务管理、信用管理和融资技能等方面的培训,使其尽快达到银行信贷准入标准,扩大资金实力,增强发展后劲。

3.

进行信用评级和金融扶持。

(1)。

各金融机构对领导小组公示的示范项目、企业进行信贷信用评级。对达到银行信贷条件的经营单位,各金融机构在推进道德信贷、农房抵押、特许经营和收费权抵押、联保及其他信贷产品方面积极创新产品和服务、扩大和提高授信额度、降低贷款利率、简化贷款手续,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品质。

(2)。

各银行机构要加快存取款一体机、旅游一卡通等现代支付工具的推广使用,增强景区及各类旅游从业主体的结算功能,满足游客的需求。

2015。

1

2

次。

4.

整合县直各部门的贷款贴息扶持资金及其他专项资金。

优先支持信用等级较高、但缺乏有效抵押物的旅游业经营单位及个人加快发展。

1.

建立“诚信红名单公示制度”和“失信黑名单通报制度”。

领导小组对示范项目实行流动管理,每年评选一次。对诚信单位及个人授牌公示,对失信单位及个人取消示范项目并联合制裁。

2.

各旅游业经营单位的主管部门在评定旅游业等级、核准企业和从业人员资质、申报财政资金补贴扶持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将查询旅游业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的信用报告作为前置条件,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和个人设置“一票否决”机制。

3.

或星级。

)

结合内部授信规定对不同信用水平的经营单位及从业人员进行评级和管理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上报诚实守信主体和存在不良信用记录的主体。

“诚信旅游文化经营示范单位”,并进行通报表彰和媒体宣传。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八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制度安排,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根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发〔2014〕21号)、《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皖发〔2015〕16号)、《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通知》(皖政〔2015〕88号)以及市县有关文件精神和部署要求,为加快形成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会信用环境,推进“信用青阳”建设,现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坚持贯彻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共建的工作思路,以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建设和完善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为基础工程,以建立“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社会信用机制为核心内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形成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进一步激发青阳的发展活力和竞争优势,助推社会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引导、推动和示范作用,建立和完善信用政策和制度体系,着力信用信息管理、信用服务体系发展、信用信息安全和主体权益维护,促进信用体系建设健康有序发展;鼓励调动社会力量,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开发信用产品,培育信用市场,完善信用服务,形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合力。

针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充分借鉴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我县实际,着眼全局,统筹部署,分阶段稳妥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抓关键环节、关键领域,重点突破。积极推广信用产品的社会化应用,促进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协同共享,健全社会信用奖惩联动机制,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

基本建成以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的覆盖全社会的联合征信系统,信用监管体制基本健全,信用服务市场体系比较完善,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全面发挥作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市场和社会满意度大幅提高。全县人民诚信意识普遍增强,经济社会发展信用环境明显改善。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九

为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河南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和《焦作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意见》,扎实推进我局惩防体系建设,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作中,体现到国土资源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工作目标。

一是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与创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构建惩防体系的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等工作基本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根据《博爱县2008-2012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中确定的各项任务,建立起我局惩防体系初步框架。通过深入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活动,使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

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教育预防机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1.以局领导和中层干部为重点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2.加强面向全局干部职工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

3.建立并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

4.建立并完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

5.建立并完善对惩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制度;

6.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三)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7.规范土地征收和使用权出让制度;

8.严肃查处征收征用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

(四)建立健全查办惩戒机制,充分发挥惩治的重要作用。

9.从严惩治腐败;

10.严格依纪依法办案;

11.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四、实施步骤。

“惩防体系建设”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工作方案阶段(4月上旬至5月下旬)。认真学xxx省、市、县关于惩防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县纪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结合实际,对照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

(二)落实推进阶段(6月上旬至10月下旬)。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狠抓工作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要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努力开拓创新,彰显自己的特色。各项工作实施意见、制度、规定和办法须及时上报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备案。

(三)。

总结。

完善阶段(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对开展我局惩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认真全面总结,写出专题报告。于11月下旬组织专项检查。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并完善2008-2012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我局惩防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将“惩防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局党组加强对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出主意、谋思路、想办法,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涉及相关科室共同承担的任务,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发挥各自优势,互相配合,及时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二)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将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要结合实际,落实好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未按工作进度完成任务或职责落实不到位、工作敷衍塞责的科室和责任人,将严肃追究责任。对工作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予以总结和推广,以推动我委惩防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九日。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十

为增强员工的职责感,规范员工行为,维护良好的工作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1.1、本制度适用于集团公司及各子、分公司的所有员工。

1.2、坚持“奖罚分明、奖优罚劣,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奖惩原则,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建立一支爱岗敬业的员工队伍,为集团公司实现战略目标供给根本保障。

2.1奖励形式。

2.1、奖励形式分为通报表扬、记功、记大功、加薪晋级,以及授予“标兵、能手、模范”称号等,并视不一样情景给予1000元以上或带薪旅游、外出培训提升等奖励。

2.2、奖励范围。

2.2.1、在安全生产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如:避免人身和设备事故、避免企业遭受损失等)。

2.2.2、在技术革新、改造、发明上取得显著效果的'。

2.2.3、在完成工作任务、提高产品质量、降本增效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

2.2.4、在企业管理、市场开拓、业务创新、项目管理、增收节支等方面成绩显著的。

2.2.5、在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及改革发展等方面提出重要的合理化意见提议,经采纳实施后取得显著效果的。

2.2.6、为公司赢得信誉,消除不良影响,事迹突出的。

2.2.7、遇到事故或灾难等突发事件,勇于负责,处置得当,在保护公司公共财产、舍己救人、防止或抢救事故中表现突出的`。

2.2.8、检举违法违规、失职行为,维护公司利益事迹突出的。

2.2.9、同坏人坏事作斗争,维护正常生产秩序、工作秩序、社会治安、抵制歪风邪气事迹突出的。

2.2.10、在其它方面有突出表现,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

2.3、奖励程序。

2.3.1、领导异常嘉奖由集团公司董事长或总裁直接对员工进行嘉奖,也可由下属单位提名,报集团公司相关会议研究决定。

2.3.2、推荐集团公司奖励的,由各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初审,经本单位加注意见,报人力资源处审核后,按奖励事项分别提交集团公司相关会议研究决定。

2.3.3、各子、分公司的奖励由基层队组以上部门推荐提名,报本单位人力资源部门审核,按奖励事项分别提交本单位相关会议研究决定。

2.4、奖励办法。

2.4.1、奖励的组织实施由人力资源部门具体负责,所需奖金分别从集团公司或各子、分公司奖金中列支。

2.4.2、原则上每年评选一次,也可根据情景及时给予表彰奖励。

2.4.3、员工受奖励的资料存入个人档案。对异常突出的事迹和先进经验,党群文化部门要进行宣传和推广。

3.1、惩处形式。

一般为经济处罚,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降职、撤职、留用察看、解除劳动合同等处分。罚款数额一般为100—5000元(造成重大损失赔偿除外),情节严重的应加重处罚。

3.1.1、情节异常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违法犯罪的,连续旷工超过30天或一年内累计旷工超过60天的,除给予经济处罚外,一律解除劳动合同。

3.1.2、属性质严重,影响极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同时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3.2、惩处范围。

3.2.1、迟到、早退一次,处罚当事人100元。

3.2.2、旷工一次,处罚当事人200元。无故不考勤,按旷工处理。

3.2.3、考空勤一次,处罚当事人500元。

3.2.4、顶替他人考勤,处罚顶替者500元。

3.2.5、因事外出,未按规定履行请假手续,按旷工论处;部门及以上负责人请假或公出未告知办公室,处罚当事人100元。

3.2.6、上班期间未着员工服或正装,处罚当事人100元。

3.2.7、上班期间带小孩或用餐,处罚当事人100元。

3.2.8、上班期间闲聊、玩游戏、干私活等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处罚当事人100元(任职人员200元)。

3.2.9、员工睡岗、串岗、脱岗,处罚当事人100元(任职人员200元)。

3.2.10、开会迟到、早退或手机铃响,处罚当事人100元。

3.2.11、无故不参加会议、活动等,处罚当事人200元(任职人员300元)。

3.2.12、工作时间非接待应酬饮酒,处罚当事人200元(任职人员300元)。

3.2.13、领导接待日未当值,值班领导脱岗,处罚当事人200元。造成后果的,追究相关职责。

3.2.14、无正当理由,任职人员失去联系者,处罚当事人200元,并通报批评。

3.2.15、办公场所发现常明灯、常流水现象,处罚当事人100元。

3.2.16、在集团内部公共场所吸烟,处罚当事人200元。

3.2.17、下班后未关门窗、水电等,处罚当事人200元。

3.2.18、未按期报送报表、资料等,处罚当事人200元。

3.2.19、未按要求传达上级指示、文件精神、工作安排等,视情节轻重,处罚当事人200元以上。

3.2.20、在规定时限或承诺期限内,无正当理由未完成工作任务,处罚当事人300元以上;并视具体情景,追究其它职责。

3.2.21、擅自外借公司档案、资料等,处罚当事人300元以上。

3.2.22、浪费或损害公共财物,情节轻微者,处罚当事人200元以上,浪费或损害款额由职责人承担。

3.2.23、超标招待,情节轻微者,处罚职责人200元以上,超标费用由职责人承担。

3.2.24、私自占用外单位馈赠的礼品,处罚当事人300元以上,并责令退还礼品或折价退款。

3.2.25、接听电话不礼貌、不礼貌,处罚当事人100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26、违规派遣公务车辆,处罚职责人200元以上,费用由职责人承担;造成事故的,视具体情景,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27、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安排,处罚当事人200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28、工作安排不合理、故意刁难下级,处罚当事人200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29、工作懒散,虚于应付,经提醒仍未改善,处罚当事人200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30、工作推拖、扯皮、失误,影响工作正常进行,处罚当事人300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31、工作浮夸、弄虚作假,处罚当事人300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32、利用公款吃请、聚餐,处罚当事人300元以上,所涉费用由职责人承担。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33、违反婚丧宴请有关规定,处罚当事人500-2000元(任职人员1000-5000元)。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34、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完不成工作任务,处罚当事人500元以上,调离工作岗位。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35、考勤员考勤失职或违规作弊,处罚当事人1000元以上。情节严重者,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直至解除劳动合同。

3.2.36、无理取闹、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和社会秩序,处罚当事人1000元以上,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37、在工作中发现他人违规违章造成或可能造成公司经济损失或不良影响,不及时制止,不向公司报告或有意隐瞒、处理不及时,处罚当事人1000元以上,并给予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38、违反操作规程和岗位职责,玩忽职守或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事故,使企业财产和员工人身遭受侵害(含本人违章作业造成自我伤害的),处罚当事人1000元以上,并给予严重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39、职责心不强、工作不深入、盲目听从违章指挥,使本单位或部门发生严重违规操作、违法乱纪和重大事故,处罚当事人1000元以上,并给予严重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40、发生突发事故,未能坚守岗位、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处罚当事人1000元以上,并给予严重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41、利用职权或工作便利收受、索取财物,处罚当事人1000元以上,并给予严重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42、生活作风不正或参与社会违法活动,造成不良影响,处罚当事人1000元以上,并给予严重警告及其以上处分。

3.2.43、工作不负职责或工作质量差,生产劣次产品,造成较大潜在经营风险或经济损失,处罚职责人1000元以上,并给予记过及其以上处分。

3.2.44、管理不善、工作不力,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事故,处罚职责人1000元以上,并给予记过及其以上处分。

3.2.45、扰乱企业正常秩序,使公司财产遭受损失或对公司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处罚当事人2000元以上,并给予记大过及其以上处分。

3.2.46、以侮辱、诽谤、恐吓、殴打、损毁财物等手段,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处罚当事人2000元以上,并给予记大过及其以上处分。

3.2.47、滥用职权或利用工作之便,损公肥私,顾私怠公,造成不良影响或使公司财产遭受损失,处罚当事人2000元以上,并给予记大过及其以上处分。

3.2.48、失泄公司或客户机密,处罚当事人2000元以上,并留用察看半年或解除劳动合同;后果严重者,追究有关法律职责。

3.2.49、偷盗企业财物,处罚当事人2000元以上,并解除劳动合同;价值较大的,并追究刑事职责。

3.2.50、违反财务制度,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处罚当事人2000元以上,并给予降级、降职及其以上处分。

3.2.51、其它违反集团公司或子、分公司规章制度,或其它应抑制及惩戒的行为,视情景给予相应的处罚。

3.3、惩处程序。

发生应处罚行为时,由相关职能部门查清事实,提来源罚提议;或由检举人直接向集团公司办公室或所在单位办公室举报,由办公室报请集团公司总裁或下属单位董事长、总经理,安排相关部门查证核实,提来源理意见,提交相关会议研究决定。如确非主观原因、属特殊情景导致的违章违纪行为,经研究同意后,可视具体情景酌情处罚。

3.4、惩处办法。

3.4.1、对因受处分而降低岗位级别的,按岗变薪变原则,重新确定工资薪级。

3.4.2、对员工给予留用察看处分,察看期为312个月,察看期内停发工资,发给生活费,生活费标准根据有关规定执行。

3.4.3、解除劳动合同由其所在单位或部门提出解除理由,履行惩处程序,经工会同意后,由集团公司总裁或各子公司董事长批准,人力资源部门办理解除劳动合同手续。

3.4.4、员工违章违纪所涉罚款一律交至公司财务部门;如惩处标准与《xxx制度》规定有不一致的,以《xxx制度》规定为准。

本制度由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处负责解释,自...x年x月x日起执行。

返回目录。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十一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建立以源头治理和过程控制为核心的企业内控体系,健全和完善对全资、控股、参股公司的管理控制体系,全面提升集团公司管理水平,强化集团公司在国际化建设过程中防范风险的能力,促进集团公司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本方案。

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这些制度的有效执行对提高集团公司管理水平和各阶段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我们对股份公司、****公司等单位内控体系建设调研的情况,以及国务院国资委对中央企业开展内控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看,目前的各项管理制度还没有真正融为一体,成为一套系统化的体系。由此导致了职能部门之间管理界面不清晰、管理责任不到位;下级单位对上级多头汇报、多头请示;同级业务单位之间业务交叉,工作标准参差不齐。这些问题和矛盾的存在,制约着集团公司整体科学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与集团公司的战略发展目标也不相适应,需要我们对现有的各项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并系统化,以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制度化体系。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决策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施的,为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是国内外企业长期管理实践经验的结晶,有助于约束和规范企业管理行为的基本准则,有效规避风险。

(一)实施内控体系建设是实现集团公司整体协调发展目标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将以保障国家油气安全供应为己任,突出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战略,率先建成一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集团。随着集团公司的发展,尤其是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客观上需要集团公司理顺内部管理流程,针对关键的风险控制点,采取积极稳妥可行的措施,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增强抵御内外部风险的能力,为实现集团公司的整体协调发展目标创造适合的环境和氛围。

(二)实施内控体系建设是集团公司提升科学管理水平的需要。

内部控制是企业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企业目标的重要依托。建立并认真执行一套设计科学、简洁适用、运行有效的内控体系,将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和掌握经营管理中的突出风险,有助于企业强化内部管理控制措施,有助于用规范和制度约束管理行为,有助于企业整合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效果。通过对内控体系的长期有效执行和不断完善,将使集团公司各个层面的各项经营活动处于受控状态,全面提升集团公司的科学管理水平。

(三)实施内控体系建设是集团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需要。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是实现集团公司发展目标的重要组织保障。这就要求必须推行内控体系建设,规范出资人与经理人之间的代理关系和授权管理,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强化信息获取、传递和沟通,促使被投资企业实现信息的透明化和信息披露的完整、充分、必要,使集团公司能够从管理上、制度上形成一套规避风险的运行机制,及时获取充分有效的信息用于分析和化解面临的各种风险,实施有力监督,增强有效防范风险的能力,防止出现内部人控制或降低内部人控制的程度,以维护集团公司作为出资人的权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受到了广大企业的高度重视,我国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人员素质不高等原因,在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从总体上看质量不高,对内部控制各要素的设计不系统、不科学,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仍存在着诸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忽略了实施成本问题,虽然制定出了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实行该制度所花费的成本超过了因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缺乏可操作性,得不偿失。

第二,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过于注重制度的文字编写,忽略了制度的执行和其作用的发挥,使制度流于形式,有的企业甚至将制定内部控制制度作为应付相关部门检查、审计的手段,没有真正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

第三,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时对内部控制监督机制设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对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薄弱,难以确保制度的执行和其有效性。由于监督的失效容易出现“内部人控制”的现象,将影响全体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和行为,严重的甚至导致内部控制的失败。

第四,对已经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很多企业未能根据企业的发展状况及时对内部控制制度作出适当的调整,致使内部控制制度不适应企业的发展,难以对企业新的经济业务进行有效控制。第五,在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中忽略了人的因素,须知无论如何完善的制度,最终还是需要人去执行,如果内部控制制度未得到员工的认同和理解,那么制度最终会沦为一纸空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因此,在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过程当中,应该避免走入设计误区,并抓住设计要点进行制度设计,以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合理。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有明确的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是管理经济活动的基本要求、实施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同时也是评价内部控制的最高标准。简单来说,设置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解决了企业为什么要进行控制的问题,为内部控制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中,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位应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应该把握控制目标的动态性、层次性和全面性的特征进行设计。众所周知,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由于发展战略各异,其内部控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具有动态性,进行内部控制目标设计应该随企业的发展而变化,实行跟踪控制;还应该针对企业的不同治理结构层次、内容对企业内部控制目标进行分解,满足内部控制目标的层次性要求,做到目标明确、分而治之。同时,还要在制度上体现对内部控制多个目标间的协调,使整体控制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控制流程是依次贯穿于某项业务活动始终的基本控制步骤及相应环节,控制流程往往是与业务流程相吻合的。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中,控制流程的设计应该是与企业控制目标相适应的。控制流程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很多,如按会计科目设计、按经济业务类型设计、按经营单位或管理部门设计,等等。但是,无论使用哪种(或多种)设计思路,都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所制定的内部控制目标进行权衡比对,从而选择最适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了确保制度设计的科学合理,在进行流程设计之前应该对企业现有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整合和提炼,避免重复设计流程(如控制手段、控制过程相同的不同经济事项被重复进行设计)。另外,在进行控制流程设计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交叉或重复的内容,此时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否则将影响其客观性。

内部控制权限的设计是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精髓之一,控制权限是否设置合理,直接决定了内部控制制度的客观性和有效性。内部控制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合理的授权机制,对内部控制的控制权限进行合理配置。笔者认为,对内部控制权限进行设计要遵循重要性原则、责任明确原则,既要满足控制目标的需要,又要兼顾工作效率。明确内部控制的控制权限应从授权阶段就开始进行控制。管理层在进行授权时,应该统筹考虑授权的范围、层次与责任,将所有的经营活动都纳入授权范围,把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列为权限划分的重要依据,防止出现权力重叠或责任真空的现象,做到权责明晰,为各中间管理层和全体员工以所授权限开展工作提供依据。管理者通过合理授权以保证经营决策得以有效运行、管理制度有效贯彻,实现权力制衡。在设计中实现相互牵制也非常重要,若同一项经济业务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包办,则难以实现管理控制的目标,必须要有相互牵制、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进行控制权限设计同样需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

内部控制监督是经营管理部门对内部控制的管理监督及内审监察部门对内部控制的再监督活动的总称,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评估制度执行质量的过程。在我国,很多企业并非没有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困扰企业的主要问题是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效果不佳,某些参与制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负责人内部控制意识薄弱,致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或出现“对上不对下”的尴尬局面。造成这种不良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忽视了对内部控制监督的设计,监督机制不完善。因此,要确保企业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执行并获得良好的执行效果,就必须对内部控制过程施以恰当的监督,内部控制监督设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进行内部控制设计时,应该关注监督评审程序的合理性、对内部控制缺陷的报告和对政策程序的调整。要将内部控制监督工作列为企业日常工作之一,将内部审计列为重点监督手段,使内部审计充分发挥监督企业经营业务、提供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纠错的建议的作用。同时,畅通监督信息反馈渠道可以使管理层或其他人员在发现企业内部控制缺陷时,能及时向上反馈或提供建设性建议,使企业内部控制的缺陷得以及时、果断处理。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体例是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和骨架,除非遇到特殊情况或特殊需要,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制度的体例是不需要作重大调整的。倘若内部控制制度的体例设计不合理,企业对体例作出重大调整时,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另外,频繁地调整内部控制制度的体例也不利于制度的执行,同时也削弱了制度的权威性。因此,内部控制制度体例的设计至关重要,在设计时,不但要考虑一般的设计问题,还要考虑到所设计的制度体例能够适应今后修改完善的要求,预留一定的修订、完善空间。例如,对内部控制制度条目的排序可以用1.1、1.2、2.1等排序,能够较好地解决对业务流程、控制步骤和控制点进行增补、修改或删除的需要。而在文字编排方面,诸如基本原则、要求、一般规定等应该在制度大纲中描述,而不宜放在具体的业务流程当中。总的来说,就是内部控制制度的体例设计要确保制度整体结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同时可以适应修订和完善的需求。

四、结语。

总之,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必然选择。应该看到,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尚不成熟,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仍存在缺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制度设计人员要在具体执行、正确评价等实践过程当中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真正确保企业控制目标的实现。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十二

为进一步落实环境监管责任,夯实环境监管基层基础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网格化环境监管实施方案精神的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县委、县政府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系列部署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为重点,以实现环境监管执法规范化、全面化、效能化、智慧化为准则,促进区域环境安全,为建设生态提供坚实保障。

二、目标任务。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分类管理、全面覆盖,明确职责、责任到岗”的网格化监管原则,将环境监管触角向下延伸,做到环境监管不留死角、没有盲区、消除隐患,确保排污单位得到有效监管、环境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突出环境问题得到稳妥解决、环境秩序得到有力维护,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三、网格划分及职责。

按照“属地管理”要求,将全乡划分为乡级、村级和组级网格。根据党政同责原则,乡党委政府为责任主体,按照乡级负责监管,巡查小组负责巡查的原则,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环境监管职责,建立健全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环境监管责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划分三级网格,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具体划分为:

1、一级网格1个,全乡行政区域建立一级网格。

2、二级网格12个,以村委会行政区域为单元建立二级网格。

四、机构设置及责任分工。

(一)乡政府为一级网格责任机构。

1、机构设置。乡长为一级网格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并落实2名环保员。

2、工作职责。负责指导辖区内二级、三级网格的建立和运行,对辖区内环境保护负有主体责任,组织开展污染源监管,违法违规建设项目、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秸秆禁烧、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改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负责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工作,协助上级部门进行应急调查处置工作;建立本级网格化环境监管台帐,填报网格化环境监管数据平台信息。大力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着力提高辖区内企业、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各村委会为二级网格责任机构。

1、机构设置。各村委会主任为二级网格内的第一责任人,并兼职环保信息员,在所属网格环保机构的指导下开展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

2、工作职责。负责辖区内各类环境污染、重污染企业、农村畜禽养殖、生态破坏和环境安全隐患等环境行为的定期巡查,及时发现上报,填报网格化环境监管信息。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发动村民、辖区内企事业单位、营造人人关注环保、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切实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五、网格运行。

为切实保障环境保护网格监管的正常运行,我乡监管工作在县环保局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每个网格设置一名负责人具体负责,配备两名监管员具体监管,发现环境违法行为,二级网格信息员可直接向所属网格负责人反映。

1、巡查。网格责任人员、专职环保员和环保信息员要按照职责,对辖区内生态环境、排污企业、信访案件、污染纠纷、环境安全隐患、违法建设项目、饮用水源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情况定期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制止环境违法行为,并向上级网格环保人员报告。

2、查处。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接到环境违法行为报告后,及时调查处理。对不属本级本部门管辖的要及时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受理单位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工作,并将结果反馈移交送达单位,对需要多部门联合调查的,由县政府负责组织实施联合执法。

3、反馈。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结果要及时答复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公开,并告知下级网格责任主体。

4、监督。人大、纪检、社会舆论等对环境监管情况及时监督,建立人大代表、老党员、老干部、环境监督积极人士为主体的协管员队伍。上级网格对下级网格的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不断完善和优化网格化监管体系的运行。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单位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明确相关工作要求,做到任务到人、责任到位,主要负责同志亲自抓,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明确岗位职责。

乡水利员。

1.组织开展地下水保护和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负责全县排水管理和污水处理、再生水利用行业管理,加强对农村饮用水管理的指导和监督。

2.监督、检查、考核城乡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维护,对城乡污水处理设施维护运营单位或污泥处理处置单位产生的污泥以及处理处置后的污泥的去向、用途、用量等进行监管。

3.做好全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工作,开展饮用水源地巡查和监管。

4.参与水污染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乡农技、兽医站。

1.依法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管理,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

2.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和生态农业建设;依法对农药、化肥、农膜和动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业投入品使用情况及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监测。

3.负责指导农作物秸秆及其他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作;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4.组织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加强分区管控。

5.开展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组织实施畜禽及其他农业节能减排项目,实现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减少畜禽养殖污染;负责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督工作。

6.负责依法对农业污染事故的调查处理。

7.负责监督落实生态公益林建设和保护。

乡安办。

1.负责监督检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2.参与因安全生产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

乡村建办。

牵头组织好农村集中居住点的规划和建设工作,确保各项环保设施规划到位、建设到位。完成环境整治任务。

乡社会事业服务中心。

负责对营业性文化娱乐场所进行检查,对不符合国家规定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场所,不予核发文化经营许可证。

乡卫健办。

1.负责饮用水安全卫生的监督管理,参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和饮用水水源污染突发事故的预防及应急处置。

2.负责对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贮存、处置过程中疾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对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实施监督管理,对医疗废水处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3.协助环境保护部门做好医疗卫生机构的核与辐射装置环境管理工作;负责放射源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的准入管理;参与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工作,负责放射源的放射性污染事故的医疗应急。

4.会同相关部门就环境污染事故对公民健康造成的影响程度进行调查,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对患者进行诊疗。

乡小学。

1.负责普及中小学生环境保护教育。

2.负责组织实施“绿色学校”创建活动。

3.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措施。

乡纪委。

1.负责对环境保护财政预算和支出情况的审计监督,监督有关专项资金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对各村及有关单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绩效考评。

乡统计站。

1.负责将环境保护有关数据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2.依照统计法律、法规,及时提供数据支持有关部门开展环境保护绩效考核、减排统计核算、领导干部环境保护经济责任审计和环境问题(事件)问责调查。

3.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统计,严厉查处统计数据弄虚作假行为。

(三)规范运行机制。

1.建立督导检查机制。乡级网格要对乡网格的运行进行督导检查,及时发现网格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进行督导落实。

2.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充分发挥qqq。

群、微信平台等媒体的作用,畅通举报平台。完善信访举报办法,多渠道掌握违法排污信息,对信访反映的环境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并追究责任。定期邀请乡人大代表,对环保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向乡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

3.建立考核评价机制。乡级环境监管网格每半年对本级网格运行情况进行自评,对下级网格进行评价,研究改进措施,评价结果逐级上报。乡政府将对乡和特殊网格的考核结果进行排名,兑现奖惩。

五、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乡政府成立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李仕林、乡长张拥军任组长、分管领导袁茂林任副组长、成员主要由乡安办、综治办、农业服务中心、派出所等有关部门及各村委会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环保办,由何恋负责网格化监管工作的日常工作。各村委会及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将环境保护网格监管工作纳入工作目标,安排专门力量和资金,全力抓好落实,安排乡班子成员下挂下级网格,同时要明确各级的联系人,直接责任人,避免因责任人休、病、事假及出差、培训等原因所出现的管理责任空白。

2、加大经费保障。

为切实保障我乡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工作顺利开展,将环境保护网格信息平台建设和网格化环境监管工作经费列入乡财政预算,确保平台建设和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

3、严格问责。

要积极推进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严格落实各村委会对辖区内环境质量负责的要求,强化相关部门的环境监管责任。将此项工作纳入环保目标考核,实行环保“一票否决”措施。对未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的将给予通报批评;对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环境保护职责的行为,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4、加强宣传教育。

各村委会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网格化监管工作的宣传力度。要充分宣传环境保护网格监管的重要性,充分提高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广大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十三

“现代学徒制”是将现代学校教育思想和传统的学徒培训相结合的一种学校与企业合作的职业教育新范式,校企合作是其前提,工学结合是其核心。最明显的特征是学校、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育人,学生具有双重身份。与我国现行的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相比,现代学徒制下的学生具有合法的企业学徒身份。“现代学徒制”是实现中职教育功能定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真正实现了产教融合。近年来,中职院校对“现代学徒制”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但还需要继续进行深层次地探究。

教学质量是中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借鉴“现代学徒制”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的研究尚未深入开展。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普及,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院校教育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是符合职业教育本质的,是校企之间实现无缝对接的关键,对实现中职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一)以“现代学徒制”为指导思想。

“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一种新形式,从机制体制上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变革,对企业、学校、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及其在教学培养中的作用产生了本质性影响。现代学徒制就是政府介入、由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企深层次密切合作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兼具学徒的身份,具有角色的“双重性。”要真正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就需要彻底突破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同样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上,也要构建一个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付诸实施。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质量观。

传统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以知识性考核为主,而在“现代学徒制”视域下,中职教育关注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质量的监控评价转变为以学生实践能力和素质为主的评价,重视对学生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监控。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方案应当由学校、相关企业和行业一起制定并付诸实施。

(三)“以生(徒)为本”的质量监控原则。

“现代学徒制”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变革,其内在的运作流程与逻辑体系体现职业教育的本质,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它将职业能力、人文素养贯穿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关注学生(徒)个性化的发展,以生(徒)为本,体现培养过程的针对性、适应性、发展性,符合人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就是要建立以生(徒)的本性、需要及基本存在状态为本,实现学生(徒)的个性化发展,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往“学徒制”实施中,学生和师傅往往只是形式上的拜师而已,没有实际意义,更谈不上真正的传授技能,现在学徒制没有真正达到效果。很多学生认为,到了企业就是参加工作,不属于教育阶段,不受学校的管理。企业则认为学生不具备工作经验,把一些复杂的工作交给学生去做,怕引起差错,造成企业的损失。这种情况下,学生失去了进入核心岗位工作的机会,往往从事简单的、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学生对学徒制的兴趣逐渐低落。因此建立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教学质量监控新范式已经迫在眉睫。

(一)监控组织子系统。

当前的监控模式下,监控主体的组织结构是贯穿学校—院系—教研室的“三层式直线”结构。根据“现代学徒制”的特点,首先,要引入政府、企业、行业、家长等监控主体,建立纵横交错的“矩阵式”多元监控系统。对纳入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各部门,要按照多方制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其在教学质量监控终端的工作职责、地位和作用。其次,学校和企业双方应该设立专门的监控机构,学校培养阶段不仅要聘请实践教学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教学督导,还要引入企业技术骨干、用人单位代表、行业专家、甚至家长参加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企业的监控系统也要有学校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培养环节的督导和监控。各方力量的参与形成“矩阵式”的监控组织子系统,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行有效的监控。

(二)监控制度子系统。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的正常进行,使质量监控成为工作机制,必须建立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与“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相适应的一系列配套制度,使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过程有明确的规范。通过实行企业学分认定制度、企业学分与课程学分互换制度、学生考证制度、技能竞赛制度、实践教学管理办法、企业实习检查制度、顶岗实习管理规范、企业学徒管理规定、毕业设计工作规范、校企结对制度等,进一步完善校企双方协同发展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三)监控信息子系统。

监控信息子系统包括信息的收集和反馈。“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质量监控需要建立集专家、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培养企业、社会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收集反馈系统。

1.专家、骨干的信息收集。该反馈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学校教学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由教学专家组成;另一部分是教学培养委员会,由企业技术骨干组成。他们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的设置、核心职业能力的确定和培养进行专题调研,为重大决策和教学改革共同提供建议。校企专家、骨干深入教学第一线,指导企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参与教师授课比赛和企业技术骨干的技能比武,相互之间及时沟通。

2.教师(师傅)信息收集。教师(师傅)是完成学生在学校培养阶段的主要指导者。通过同行听课、示范课、座谈会等形式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通过教师评学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对教学管理的建议。企业指导师傅对学生企业培养阶段的学习安排、实践技能考核、指导情况和学生在企业的表现等信息进行收集。教师在学生企业培养阶段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巡查,收集学生信息。教师和企业指导师傅“结对”建立沟通的渠道和网络,保证信息的及时畅通。3.学生(学徒)信息收集。通过组建教学信息员队伍、学生评教、召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收集学生对课程设置、课堂教学、课外辅导、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建议;通过学生的企业培养周记,收集师傅对学徒的指导情况、学徒接受情况、学徒对企业培养计划的建议等。

4.社会信息收集。收集用人单位、学生家长、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国内外有关的教学信息,反馈学生核心职业能力、工作能力、专业设置和市场适应性等信息,以便及时调整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将以上渠道收集的信息以多种形式,如内部参考、例会、专题分析报告等,反馈到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对照质量标准进行误差修正,使各个教学环节能按照质量标准执行。

(四)监控评价子系统。

认证标准,验证“现代学徒制”模式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优势,从人才培养目标、教师队伍、企业师傅团队、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建立学校与企业、行业的联系机制,增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对产业升级转型的适应性。

(一)加强政策环境条件建设。

企双方人才培养提供反馈信息,为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现实依据。

(三)“一元”教学为主转向“双元”教学评价监控。

中职教育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中职教育教学团队的特殊性,需要一改以往一元教学团队的观念,建立学校、企业双元教学团队。“现代学徒制”通过两个教学团队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在“学”、“工”交替过程中发挥教学团队的整体优势。对于学校专任教师而言,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双师素质。校企双方共同设置教师下企业实践的内容,明确目标和任务要求,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培训和职业能力测评,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协同发展。而企业指导教师,即“现代学徒制”中的师傅,要参加中职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培训,提高指导教师的综合执教能力。对于“双元”结合的教学团队发展的监控,要进行校企双方制度的设计,通过制度的约束和机制的激励,保证教师师傅的数量和质量。校企双方在课程共担、教学研讨、科研合作、专业建设、资源共建等方面努力,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协同发展。

(四)知识评价为主转向创新、发展、能力评价为主。

“现代学徒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关注学生职业能力、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将传统的知识性考核为主转变为以创新性和可持续发展考核为主,建立以目标考核和发展性评价并重的学习评价机制。校企双方要根据“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的基本规律和特殊性,寻求职业岗位目标和学生发展之间的契合点,重视学生创作成果展示和各项评优活动等。

(五)结果监控为主转向实时监控和过程监控为主。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养成职业素养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将监控任务贯穿整个过程,即从培养任务输入到培养效果输出的全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实时监控是监控的重点难点。通过对学校和企业等培养主体、各个环节的实时监控和过程监控,保证整体培养质量的提高[9]。校内监控和企业监控是不可或缺的两条线,都是显性的监控,必须要两手抓。教师和企业师傅双管齐下,随时指导,控制学生学习全过程,才能实现学生与岗位的无缝对接。综上所述,构建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并结合中职院校的实际情况付诸实践,是提高中职教学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中职院校在探索现代学徒制运行时,重新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政策层面加强对教学质量监控的支持力度,形成多元监控主体参与的开放式的监控,将对学生的评价重点由知识评价为主转向以创新、发展、能力评价为主,由结果监控为主转向实时监控和过程监控为主,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和管理中职的教学质量,也能使中职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特色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十四

为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高等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学校实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借鉴国内其他高校经验,结合我系办学实际,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质量控制过程,合理选择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协调各种保障要素,确保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是一项全方位、全程性的质量管理系统工程,这一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涉及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有鲜明的导向性。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指标体系确定必须遵循规范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奖惩结合的优劳优酬性等原则,克服随意性,力求该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督导委员会是法政系设置的教学监控、评估机构,是监控体系运行的职能部门,在监控体系中主要行使下列职能:

1.参与制定监控体系所需的各种评估方案及评估指标体系、实施办法及相关文件;

6.负责面向学生的教学质量调查,并向有关部门和教学单位提供反馈意见;7.负责对基层教学单位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估工作的检查、指导。

(一)教学目标监控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与技能的需求往往是动态的,因而如何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是学校的立足之本。目标监控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结果,来规划与调整各系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指导各系正确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大纲,并监督实施情况。我系应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制订与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报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

1、听课。

由督导委员会制定听课制度并监督执行,各系、各部门应按规定组织听课、并将听课情况交督导委员会备案。

3、教研室活动。

教研室要按学校要求组织教研室活动,应每月至少组织一次集体备课,活动记录由系负责检查,每月检查一次。

4、学生意见反馈。

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各系教学督导组采取随时和定期相结合,个别访谈与召开座谈会相结合,听取学生的意见,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和老师,并报督导委员会备案。督导委员会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

5、教学经验交流与讲课比赛。

系每学期、学校每年应举办一次教学经验交流会。系每年举行一次讲课比赛,并推荐参加学校讲课比赛的老师。学校每年举行一次讲课比赛,讲课比赛成绩作为晋升职称的重要参考依据。

(三)教学结果监控。

1、考查、考试做到教考分离,严格考场纪律、发现违纪及时处理。

2、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方案报学校教务处备案。学校抽查相关报告和听取答辩。

3、学生参加英语、计算机等考级及职业技能鉴定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1、教学检查制度。

常规教学管理,每学期开展期初、期中、期末三次教学检查,期初主要检查教学文件和教辅材料的准备情况。期中主要检查教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期末主要检查教师教学计划的完成情况。总体来说,教学检查覆盖教师教学的备课、课堂讲授、作业批改、实验实习、辅导答疑、考试、阅卷、试卷分析、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等教学全过程。

2、教师准入制度。

所有新教师进校必须符合学校教师准入条件。新进教师上课,应履行试讲报批手续,确定其是否具备任课能力。其程序是,由担任课程的系提出用人意见,报教务处。由教务处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审批。

3、听课制度。

听课制度要求从校级领导开始直至新进校门的教师,每学期必须按要求完成一定的听课工作。校级领导、系主任及行政部门中层干部深入教学第一线定期听课、督查教学过程,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老教师听课对新教师起到督导的作用,新教师通过听课掌握教学的基本技巧,学会如何上好一堂课。

学校设有督导委员会,各教学系设立系教学督导组,在学生中聘任教学信息员,形成一支健全的教学督导队伍并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

4、教师考核制度。

建立教师考核制度,通过学生评教、教师评教等方面,对每一位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做出合理的评价。

5、信息反馈制度。

建立学生、教师、督导教学评教体系,针对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处理。

6、教考分离制度。

各教研室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完善的试题(卷)库,加强考试管理,实现教考分离。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十五

教学工作是学院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院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院综合实力的反映。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利于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促进学院教学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保障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根据中职教育新形势发展的需要,结合学院实际,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建立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目标是保证和提高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借鉴国内其他职业院校的经验,结合我院办学实际,根据学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质量控制过程,合理选择相应的指标体系,并协调各种保障要素,确保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是保障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项全方位、全程性的质量管理系统工程,这一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涉及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带有鲜明的导向性。因此,教学质量监控的各项指标体系确定必须遵循规范性、可操作性、全面性奖惩结合的原则,克服随意性,力求该体系的制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

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提出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教学单位主管教学领导负责下的教学管理制度,主管教学领导和教务管理员全面管理教学工作。

市场对人才知识结构与技能的需求往往是动态的,因而如何根据市场需要调整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人才,是学校的立足之本。目标监控的目的就是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结果,来规划与调整教学单位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正确制订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并监督实施情况。

各教学单位应从实际出发,通过对市场人才需求的预测及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订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和培养目标,制订与调整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及学期授课进度计划,并报教务科审批。

时间:开学前一周。

1、教学检查。

每学期组织四次教学质量全面检查,实行两级检查制度:由教务处、教研与科研部组织实施学院教学检查,由教学单位(系部)负责组织实施教学单位教学检查。并将情况整理备案。

1)开学后一个月后,检查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学生反馈、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抽查。

2)期中考试后,检查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学生反馈、期中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

3)期中考试一个月后,检查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学生反。

馈、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抽查。

4)期末考试后,检查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资料、学生反馈、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

2、听课。

由教务处、教研与科研部制定听课制度并监督执行,各教学单位、各部门应按规定组织听课,并将听课情况整理备案。

3、学生意见反馈。

各教学单位应主动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及时反馈到相关部门和教师。教务处与教研科研部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意见。并将情况整理备案。

4、使用校园网络监控系统实施全方位监控,并将情况整理备案。

5、随机检查:检查内容:上课效果、上课纪律、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抽查等。教务科、教研与科研部每周随机检查不少于3次。各教学单位每天都要进行检查。并将情况整理备案。

(三)教学结果监控。

1、教学单位按照学院的有关考试规定对考试进行组织管理。严格考场纪律、发现违纪及时处理。

2、学生考证内容及结果,留教学单位存档。

3、完成学生的跟岗实习、实训总结,留教学单位存档。

本方案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教务科、教研与科研部负责解释。

2014/2/15教务科。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十六

为对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估、指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院非常重视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建设,构建了以教学督导为主体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多层次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多年的督导实践已取得明显成效,独立建制的教学督导系统在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系统中发挥了把握状态,控制过程,反馈结果,咨询决策四个方面的作用,教学督导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发挥了主体的作用。

为了有效地监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形成动态监控及定期评价并举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我院逐步从过去项目化单一教学过程监控,转变为全方位跟踪教学与管理活动,不断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教学、管理活动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参与学院全面教学质量监控的部门有: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评估办、教务处、各系(部)、学生班干部等,形成了较完整的监控组织机构。

教学质量监控的组织体系:由院、系(部)构成二级监控组织,根据管理的职能,在不同层面上实施质量监控。学院权威性的常设监督机构是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评估办公室、教务处,督导评估办公室是监控执行的中心,起组织协调、分析反馈作用;系(部)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实体,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重要的组织;教研室是最基层的教学单位,是实施教学及管理的最小单位,也是实施教学质量监控最直接与最关键的组织。

建立多元教学质量监控制度,是保证学院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有力保障,学院先后制订了《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评学评教实施办法》、《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督导工作实施办法》、《教学常规检查制度》等教学质量管理文件,教学质量监控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

1.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通过《社会人才需求调查表》、《毕业生追踪调查表》等方法,监控学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否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实用型、高技能型人才。

2.教学基本文件的监控。通过制定《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修订高职各专业教学计划的意见》、《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制定课程教学大纲的规定》、《教学工作规范》等文件,实施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授课计划、教材等教学文件的监控。

3.专业设置的监控。通过对社会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的调查与预测来监控学院的专业设置情况,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对专业设置情况进行论证,做到“以需定学、供求对路”。

(二)教学前准备情况监控与评价。

1.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试讲制度。年轻教师在正式走上讲台前,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和试讲,并接受由教务处、人事处及各系(部)教学专家组成的评估小组的评估,经过试讲合格后方能走上讲台。

2.青年教师导师制。学院对新入校的青年教师实行导师制,即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和实操中对新进教师进行为期一年的指导和培训,一年后,接受由教务处、督导评估办及科研与技术应用中心的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的考核。

3.学期初教学检查制度。开学上课前要求教师必须有规范的教学进度计划、教案及课件,每学期开学前教务处会同督导评估办、后勤管理中心、实训中心、计算中心等部门共同对教学设施,实验设备等进行检查,保障教学正常开展。开学两周内各系组织对教案、教学进度计划、实验教学安排进行检查,从硬件、软件两方面为教学质量提供保障。

1.听课制度。通过各级领导及教学督导专家组深入教学一线的听课、系(部)教师相互听课、观摩教学或示范性的听课等方式进行,并将听课的评议意见及时反馈,以实现对课堂教学效果的监控和评价。

2.教学检查制度。由各级教学管理部门(督导评估办、教务处、各系部)负责检查教师是否按授课计划进度上课,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课堂学习情况以及实习、实训、实验等环节是否按计划和要求进行。检查的内容涉及教学各主要环节,包括授课计划的编写、备课、编写教案、讲课、辅导、作业布置与批改、停课及调代课报批程序、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的上下课情况等。

3.教务工作例会制度。根据《关于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工作例会制度》的有关规定,教学副院长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一,组织召开学院教学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教务例会。学院教学部门负责人畅所欲言,对本部门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报,提出下一月教学工作的安排和计划,分管副院长、院长助理做总结并对教学工作存在的问题集中统一解决,安排下个月学院教学重点工作。

4.学生评教工作。学生评教工作一是通过正方现代教学管理系统填写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信息,进行教学反馈,对于没有达到学院相关要求的教师,根据学院的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

6.教师评教工作。为正确评价我院教师教学工作表现和教学工作水平,考查全体教师遵守《教学业务规范》的情况,通过正方现代教学管理系统对我院所有任课教师进行了评价。考核内容主要包括:仪表大方、衣着整洁、举止文明、团结同志;准时行课,无迟到、早退现象,课堂无违纪(如接打手机等);能严格要求学生,尺度得体,培优帮差;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内容熟练、扎实;有足够的课堂信息量;板书布局合理,书写正确,多媒体教学使用合理;普通话表达清楚、简洁、规范、有感染力;教学方法独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留作业适度,批改情况好,辅导答疑认真;教研教改成绩突出等方面。通过各级领导深入教学一线检查式听课、同一教研室的教师相互听课、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评估办指导性或评价性听课、观摩教学或示范性的听课、来实现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查。

7.教师自评工作。为正确评价我院教师教学工作表现和教学工作水平,考查全体教师遵守《教学业务规范》的情况,通过正方现代教学管理系统对自己进行了评价,主要从教学、科研、课改等方面对自己进行剖析,查找不足,提高业务水平。

8.学风检查制度。由学工处、系(部)和学生会负责对学生的课堂纪律、考试纪律、课堂出勤、图书阅览室学习情况、课外活动情况等进行检查,组织学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风气。

9.对毕业率的监控:毕业率能从一个方面反映出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高毕业率的重要途径是建立毕业率的预警监控机制:当本专业毕业率达不到一定要求(90%以上),应以预警;连续两年毕业率呈现下降趋势应以预警。对毕业率的监控主要由教务处负责,当毕业率需要预警时,应及时向院长汇报,便于院长作出整改决策。

10.对就业率的监控:就业率是反映一所学院办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对就业率实施监控是学院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举措。为此建立了就业率的预警机制: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所在地区同类学院就业率的平均水平,应以预警;就业率连续两年呈下降态势,也应及时预警。

11.考核。通过检查学生考核成绩的方法来检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以此来实现对教学效果的监控与评价。

(四)学生信息的反馈与监控。

1.建立学生座谈会制度。每学期中期,各系组织召开学生座谈会,邀请教学督导室、教务处等相关处室人员参加,认真听取学生代表对本系各门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对教师授课情况的意见和建议,以此督促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追踪调查制度。由招生就业处、各系负责对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通过对毕业生岗位适应情况的调查及对学院教学的反馈意见,及时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院规范了教材使用,应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和能够反映先进技术发展水平、特色鲜明并能够满足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要求的教材,积极鼓励教师编写具有专业特色的自编教材。数控技术专业教师今年出版了一系列数控专业的课改教材,作为今后教学的首选教材。

三、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及调控体系1.教学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系统。

教学信息收集渠道主要以教学质量监控运行系统中实施的各项监控活动获得的信息为主,另外,院长短信热线、各种座谈会和调研等都是教学信息收集的渠道。本系统职责机构为教务处、督导评估办。

实行学院、系(部)两级管理。院教学调控指挥系统由院领导、督导评估办、教务处人员构成。系(部)调控指挥系统由系领导、系教学督导组、教学管理人员构成。通过对信息收集、处理、反馈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审议,明确教学过程偏离目标和标准的有关可控因素,并提出相关处理意见,以一定方式将须调控行为和结果反馈给相关单位。目的使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为一个闭环系统。

四、运行效果良好。

学院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良好运行,取得良好效果。1.规范了教学过程,完善了教学管理。通过几年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增强了各级教学管理人员以及广大教师的质量意识,规范了教学过程。各教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科学与完善,加强了教学管理和教学的基本建设,使各级教学部门准确地获得教学反馈信息,以便及时指导和控制教学工作,保证了教学合理、有序、平稳地进行。

2.通过教学质量监控,提高了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在教学质量评价进程中,突出自下而上的全面评价与自我评价和同行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依靠专职督导,运用听课、评课等评价方式,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效果及学生的学习态度、考试成绩等做出内容比较具体的科学评价,并对每位教师的每门课程教学状况做出量化考核的具体评价,促使教师找准自己的坐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控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改进,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3.深入开展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研究工作。通过各方面对教师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教师教学水平的直观判断,促进了教师主动地探讨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工作,深入进行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也促进了教学管理部门对各反馈系统搜集的大量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开发研究,从中总结出一般规律,并进一步指导教学工作。

4.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几年来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作,“质量意识”已深深扎根于学院各级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脑海之中,教学过程中注重“质”的提高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同时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从我们对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职业素质、业务能力评价较好;同时我院近几年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均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率比较高以及每年招生时考生报考我院十分踊跃等,也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学生、用人单位、社会对我院教学质量的认可。

机械工程系。

信用体系实施方案篇十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国卫老龄发〔20xx〕61号)精神,进一步提升首都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制定本实施方案。

以维护老年人健康权益为中心,以满足老年人健康服务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老年健康事业,着力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努力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实现健康老龄化,建设健康北京。

到20xx年,老年健康事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局面基本形成。老年健康服务机构数量显著增加,服务资源配置更趋合理,服务质量明显提升,服务队伍更加壮大,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与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公平可及、综合连续、覆盖城乡、就近就便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一)加强健康教育。

1.提升老年人健康素养。树立个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将家庭作为维护老年人健康的第一道关口。开展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掌握老年人健康素养状况;向老年人及家庭成员广泛开展生命观教育,宣传推荐健康科普知识,促进老年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增强主动预防和慢性病自我管理、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到20xx年,老年人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不断提高,老年人健康素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广播电视局、市体育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老年健康教育网络。充分发挥村(居)委会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统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动员各级老年社会组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养老服务机构等多方面力量,设置老年健康教育专属阵地,开设中医健康大课堂,将健康教育100%纳入老年大学及社区老年教育课程内容。发挥电台、电视台、报纸、自媒体等作用,培育老年健康传播品牌,面向全社会宣传倡导老年健康理念。以“敬老月”“老年健康宣传周”等节日活动为契机,集中宣传老年健康科学知识和相关政策,营造关心支持老年健康的社会氛围,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广播电视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加强预防保健。

3.开展疾病早期筛查与干预。树立和巩固“预防为主”理念,建立健全老年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失能预防三级预防体系。积极开展脑健康筛查以及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早期筛查和健康指导。充分发挥失能失智老年人专业服务协会的作用,广泛开展关爱失智老年人的社会宣传与公共教育活动。成立老年人健康自我管理小组,家庭医生和全科医生积极参与指导。稳步提升老年人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率。试点并逐步开展老年人群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针对性开展膳食和营养指导。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提高老年人自主生活安全性和便捷性,减少老年人意外伤害和跌倒的发生。(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4.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精准掌握老年人群基本情况,持续提升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和服务质量,到20xx年,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率不低于72%。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为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开展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改善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降低老年人失能发生率。将失能老年人作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重点人群,拓展签约服务内涵,注重签约服务效果,不断提升签约服务满意度。(市卫生健康委)。

5.重视老年人精神和心理健康。提高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务的及时性和普及性。开展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完善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加强对抑郁、焦虑等常见心理问题早期识别和随访管理。优化老年人心理援助热线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加强老年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社区管理和康复,畅通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与基层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渠道。到20xx年,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6.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机制。普及传染病防控和应急知识,提升老年人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完善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机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推动在老年人集中场所安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加强疾病诊治。

7.构建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完善以老年医院和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为核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相关教学科研机构为支撑的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加大老年医院建设力度,推进老年医学科建设,到20xx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50%。推进老年健康指导中心建设,探索老年多学科(mdt)诊疗模式。开展老年人综合评估和老年综合征诊治,为老年人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持续完善120急救网络布局,优化指挥调度系统,提高老年人院前急救能力。积极推动老年医院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建立远程医疗服务站点。(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大家庭病床及巡诊服务供给。开展“老年健康服务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医疗和老年健康服务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办医疗机构提供家庭病床及巡诊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辖区养老机构实际需求提供上门巡诊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并支付相应费用。健全社区与居家中医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网络。持续推进北京中医健康养老身边工程,积极开展中医药膳食疗科普活动,推广中医传统运动项目。(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9.推进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加强医疗机构适老化改造,改善服务环境。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提供多渠道挂号等就诊服务,优化老年人网上办理就医服务。医疗机构100%落实老年人医疗服务优待政策,建立老年人挂号、就医绿色通道,为老年人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服务。到20xx年,80%以上的综合性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加强康复和护理服务。

10.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康复医疗在老年医疗服务中的作用,推进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为老年患者提供早期、系统、专业、连续的康复医疗服务。优化康复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康复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满足老年患者的康复医疗需求。建立和完善康复医学学科及康复治疗人才培养制度。提高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医疗服务能力。(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1.大力发展老年护理服务。建立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加强护理院、护理站等护理服务机构建设。开展老年专科护士培训,完善护理员管理,加强护理服务队伍建设。建立适合本市实际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发展模式,推进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和家庭,形成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的有效转介。到20xx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护理床位占比达到30%。(市卫生健康委、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加强长期照护服务。

12.补齐长期照护短板。探索从居家、社区到专业机构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模式。建立民政、医保、卫健、残联等部门老年人健康和能力评估标准的衔接互认机制。依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以及具备提供长期照护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社区嵌入式长期照护服务,推进家庭照护床位建设,推进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建设。通过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互助组织等形式,为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提供支持服务。(市民政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3.完善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保障范围、参保缴费、待遇支付等政策体系,建立护理需求认定和等级评定等标准体系和管理办法;建立各类长期护理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服务质量评价、协议管理和费用结算等办法;探索长期护理保险管理服务规范和运行机制,逐步形成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互助共济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积极发展长期照护商业保险,满足不同层次、多元化的长期照护保障需求。(市医保局、北京银保监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局、市财政局、市卫生健康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加强安宁疗护服务。

14.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鼓励医疗机构开设安宁疗护科和安宁疗护病区,在肿瘤科、老年医学科等相关科室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开设安宁疗护床位。研究制定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服务标准和规范,推进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推进安宁疗护规范化发展,形成畅通合理的转诊制度。到20xx年,全市安宁疗护床位达到1000张,安宁疗护服务更加普及。(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完善安宁疗护价格政策。营利性医疗机构可自行确定安宁疗护服务内容和收费标准。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提供的安宁疗护服务,属于治疗、护理、检查检验等医疗服务的,按现有项目收费;属于关怀慰藉、生活照料等非医疗服务的,不作为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管理,收费标准由医疗机构自主确定。(市卫生健康委、市医保局、市财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一)强化组织领导。

发挥老龄委统筹协调作用。完善部门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在整合优化资源、引导投入、规范服务、营造环境等方面发挥政策协同作用,统筹推进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要求和任务融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规划,纳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养老、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总体部署,并抓好监测评价和考核工作。鼓励基层改革创新,调动全社会力量,保障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推进。(市卫生健康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政策支持。

进一步完善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补贴制度,做好与医疗保障制度、长期照护保障制度、政府购买服务制度的衔接。探索建立老年健康服务打包付费及按床日付费制度。发挥央企和市属国企的优势,扩大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强化对农村地区政策支持,推动实现城乡老年健康服务均等化。加强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中心等。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跨地区的资源共享和协调机制,健全三地工作协作协商机制,提升京津冀地区整体老年健康服务水平。(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医保局、市农业农村局、北京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人才培养。

发挥首都教育和医疗卫生资源优势,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人才培养和使用规划,支持有条件的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康复、护理、药学、营养学、心理及安宁疗护等相关专业及课程。加强老年健康培训基地建设,开展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加强医疗护理员和养老护理员的培训和管理。改善基层老年健康服务人员待遇水平,完善以技术技能价值激励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体系。探索设立中医健康养老护理员师资和适宜技术培训基地。(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中医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强化科技支撑。

推动老年人健康信息、评估数据互通,促进各类健康数据的汇集和融合,整合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健康状态实时分析、健康大数据趋势分析等智能分析技术的发展,推动老年健康信息科技产业发展。支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健康支持技术和设备中的集成应用,探索远程实时查看、实时定位、健康监测、紧急救助呼叫等服务。支持推进功能代偿、生活辅助、康复训练等康复辅具产品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395245.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