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进行调整和完善。写教案要注重细节,包括时间控制、教具准备和课堂管理等方面。接下来是一些教学设计完善的教案范例,愿与大家分享共同成长。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一
师:你见过小鸡的生长过程吗?你见过一个小小的婴儿会长大吗?你见过蝴蝶是怎样变化来的吗?你知道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植物的吗?这些都是小小的生命,生命是美妙的,生命是生物所特有的,让我们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珍爱生命吧!(板书课题)
1、观察记录周围的生物。
(1)师:要了解生命,首先要观察周围的生物,就要制定观察计划。
(2)学生制定观察计划,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3)汇报观察计划,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4)学生开始观察周围的生物,并进行记录。
(5)小组在全班汇报观察记录情况,汇报共发现了多少种生物。
(6)交流观察到的生物,选择两种生物向全班同学介绍它们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8)阅读科学在线,了解科学家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准。
(9)检查观察过程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是不是正确。
(10)师:判断38页图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11)小组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和理由。
2、认识更多的生物。
师: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实地考察来认识更多的生物,收集有关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变化的资料并记录下来。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二
2、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2、提前准备用于课堂教学的细菌、真菌、病毒等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2课时。
微生物及其种类、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繁殖特点。
探究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方式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引入:食用的蘑菇是植物吗?食物的腐败与哪种生物有关?引起非典型肺炎(sars)的病原体是生物吗?导入本节课的学习主题。
指出教材中p53图18-2中的第三个图是电镜下看到的冠状病毒。xx年春季在我国广东、北京及世界许多地区流行的非典型肺炎(sars),其病原体就是冠状病毒的变种(世界卫生组织xx年4月确定)。此处可结合预防“非典”,稍做展开。
问题串:
问题1:什么是微生物?
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问题2:微生物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微生物种类繁多,在生物圈中分布广泛。上至10000m的高空,深至11000m的海底,都有微生物存在。土壤里有微生物生活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的主要活动场所。动植物体表和体内的各种条件适宜微生物生活,也是微生物活动的`重要场所。此外,科学家们在营养贫乏的岩石、矿山、荒漠都发现了微生物的踪迹。
问题3:微生物有哪些种类?
大多数微生物是单细胞生物,如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蓝藻、以及酵母菌、单细胞藻类等;少数微生物是多细胞生物,如各种霉菌和大型真菌等,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问题4:我们的身边是否有微生物?
〖学生活动〗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
微生物个体微小,我们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如果制作一种培养基,为微生物生活提供需要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在培养基上会迅速繁殖和生长,并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落。根据这个原理,可以通过实验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着微生物。
【问题】。
组内围绕“探究我们身边是否存在微生物”的主题,进行充分讨论后提出一个进行探究的问题:。
【作出假设】。
我们组对这个问题所作的假设是:。
【材料器具】。
根据我们组的实验假设,需要的实验材料是:;
需要的实验器具是:。
【方法步骤】。
我们组实施实验的方法和步骤是:
【实验预期与结果】。
我们组预期的实验现象是:。
我们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结论】。
我们组分析实验结果并得出的结论是:。
【思考】。
1.本组的实验结果与假设的预期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全班交流了各组得出的实验结论后,你对身边微生物的分布状况有哪些新的认识?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三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3、归纳出光合作用的概念。
4、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
2.光合作用的条件。
1、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设计及操作。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讲解实验过程同学们,你们还记得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得出的产物是?那如果没有了阳光,植物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吗?还能生成有机物吗?我们进行就通过实验验证一下。
提前布置了学生把纸片遮住叶子的一部分,但很多学生并不了解为什么这样做,所以实验开始让学生回忆实验过程,并根据自己的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这样设计实验。
1、把植物放在黑夜中处理一个晚上。(但因为场地不同,所以我们没有做到这一步,为什么要做这一步?)
2、用黑纸片把叶子一部分遮盖。(为什么)
3、摘叶去纸放于酒精中加热,使叶绿素溶解。(为什么是酒精而不是水?)
4、清水漂洗,把叶片放在培养皿中,滴碘液,观察现象。绿叶,阳光,水,二氧化碳
学生提前把纸片放在叶子上,上课时把叶子拿回实验室继续实验。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分析实验结果叶子中有黑纸遮盖过的地方没有蓝色出现,而没有被遮盖过的地方,变成蓝色。
经验证明,淀粉遇碘后会变成蓝色,那么你们根据这个实验的结果,得出什么结论?
1、不遮出处变蓝色,证明叶内有淀粉生成
2、遮光处没有变蓝色,证明叶内没有淀粉生成
得出结论:光合作用需要光的参与才能制造出有机物。
得出结论:叶子需要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光是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书本p121
光合作用不只是产生了有机物书本p128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解释各实验步骤的原因1、蜡烛和兔子都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过多。
2、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且放出氧气供蜡烛。
3、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并且放出氧气供兔子。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四
1、知道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2、尝试将动植物按食物链进行排序。
3、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幼儿操作材料:食物链操作底板三张,麦苗、小羊、老鹰图片。
1、观察各种动植物的图片,进行分类。(动物类、植物类)。
(1)观察动植物图片,认识动植物。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哪些是动物,哪些是植物吗?认真想想它们的名字。
(2)将动植物进行分类。
2、知道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1)思考、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教师:动物平时吃什么来生存?
(2)了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海藻的食物链。
教师:大鱼生存要吃什么?小鱼呢?
(3)观察食物链操作底板,观察微课出示的三组底板,幼儿自己的操作材料拿出将动物图片按照自己所想的贴在相应的底板中。
教师引导幼儿,待幼儿完成后揭示三组食物链的排序。
4、引导幼儿指导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幼儿环保意识。
提问:如果生活中没有食肉动物会怎样?(吃草的动物越来越多,导致土地没有了草,慢慢的土地就变成了沙漠,人也无法生存。)激发幼儿思考,食肉动物缺失后带来的后果。
引导幼儿想到食物链上的每一种动物和植物都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保护食物链的`完整,保护生态平衡。
5、科学活动《大鱼吃小鱼》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我大胆挑战了科学领域,选择了幼儿喜欢动物相关的课程,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对于动物喜欢吃什么,是怎样生活、活动的,幼儿非常有兴趣,又通过操作底板,让幼儿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思。
本次活动就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从动物入手,帮助幼儿整理已有经验,让幼儿在主动探究、经历探究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本次活动的优点:活动内容幼儿有兴趣,环节层层递进,教师思路清晰,语言精练,声音童趣,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在每次提问后教师都会稍作停顿,让幼儿有时间思考、操作。体现了孩子的主体性。
1、动植物分类到讨论大鱼吃小鱼中间衔接还不够自然。
2、在讲到环保方面,没有给幼儿时间进行如何保护环境的讨论和思考。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五
【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ppt幻灯片。
xxx。
(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学习科学就是这样,当你掌握的知识越多时候,反而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就更多。
这个学期开设的《分子与细胞》模块,将为我们在化学分子的层面上,解释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命活动。解答在初中阶段没有办法解开的谜团,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事件以及科学家访谈录。
师:要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我们先来看一个我们国家在这方面的杰出成果。(展示出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背景资料)。
(三)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教材、学习方法和意义。
2.高中新教材的特点:需要学生更多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增加了探究活动(什么是探究活动、探究活动的流程:发现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作出结论)、模型制作等,这些都要求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
3.学习生物学的意义:生物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相关领域的成果,各个学科之间。
的边界已经模糊,而出现了多学科的交叉;学习生物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互动,更加是能力培养和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的过程。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六
1、认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2)、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分析总是表达观点的能力。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与他人协作的精神。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物的情感意识。
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共性,初步了解生物的生命现象;学练习,进一步熟悉生物的主要类群。
多媒体介绍部分生物易于识别特征的背景资料。
(展示张謇及南通博物苑的图片)同学们,作为南通人,一定知道张謇先生,张謇先生生开1905年创建了中国人自己的第一所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南通博物苑不公陈列了大量生物标本,还有一个在全国所有博物馆中独一无二的特色,那就是它除了室内展馆,还有室外展馆。创建时张謇先生特意设立了植物园和动物园。张謇先生这样做就是为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师法自然”的思想。师法自然也就是向自然学习,研究大自然中活生生的生物,从中获取无穷无尽的灵感。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周围的生物(展示图片)。
那么,什么是生物呢?(展示树林图片)。
当我们徜徉在这样一个幽静的树林中,脚下踏着湿润的泥土,感受着清新的空气,触摸着透过树叶倾泻而下的阳光,聆听着小溪潺潺的流水声。我们想问泥土、空气、阳光、水是生物学吗?(请学生回答)。哪些是生物呢?(请学生回答)。泥土、空气、阳光、水等被称为非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请学生回答)。生物的英文是livingthings;即有生命的东西。非生物叫nn-livingthings,即无生命的东西。由生物和非生物共同构成了生机勃勃的自然界。也许有同学又要问了:什么是有生命呢?作为生物会表现出哪些生命现象呢?让我们欣赏完大自然的几个精彩片段之后,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展示含羞草图片)这是什么植物?含羞草。用手碰碰含羞草,它会有什么反应?(请学生回答)。(展示光合作用、狮子、甲壳虫视频)。下面我们要看的是针鼹,一种卵生的,却能哺乳的奇怪的动物。(展示针鼹、荷花、种子萌发、蝌蚪发育、仙人球视频)。
来自大自然中的几个精彩片段,我们已经欣赏完了,在其中,你们发现了哪些生命现象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我们已经总结出了这样一些的生命现象。你们还能说出生物其它生命现象吗?我们来作点提示(展示父子、母子照片),这张照片上,你们能发现什么生命现象?看看这一张,这是我和我儿子,你们看,我儿子小眼睛单眼皮,我可是大眼睛双眼皮。这说明生物上下代之间会出变异的.现象。(展示尿尿小童的图片)。现在你们想到了生物什么生命现象?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展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图片)。我们再来看这一张,这是植物细胞,这是动物细胞,除病毒以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有规律地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也就是说生物都有严整的结构。形形色色的生物居然有我们将继续讨论。现在,让我们来轻松一下。请大家欣赏一场特殊的足球比赛。(展示机器人足球比赛视频)。
我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图片,讲座上面的是不是生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些生物。蚯蚓、蜗牛、蝴蝶、鲨鱼、青蛙、蜥蜴、鸡、狮子、油松、肾蕨、葫芦藓、海带。除了这些生物以外,在我们的周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哪些其它生物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汇报结果)。地球上已知的生物有180万种以上。如此繁多的生物,我们怎么样才能更好地研究、利用和保护它们呢?需要进行分类。让我们来做一些尝试。我们把同学们举出的生物归纳在这儿(打出生物名称),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看它们跟哪一幅图上的生物是同一类。(请同学们参考背景资料,分组讨论,汇报结果)。
如果要把图中的生物分为两大类,应该如何分?(学生回答)。动物可以分为两部分,蚯蚓、蜗牛、蝴蝶是一部分,鲨鱼、青蛙、蜥蜴、鸡、狮子是另一部分。请你们想一想,这两部分动物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学生回答)。前者被称为无脊椎动物,后者称为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总数的95%。进一步细分,植物中,海带、紫菜等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地钱等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凤尾蕨等属于蕨类植物;无脊椎动物中蚯蚓、水蛭等属于软体动物;青蛙、蟾蜍等属于两栖动物;鸡、鸽子等属于鸟类;狮子、兔子等属于哺乳动物。
(学生进行分类练习)。
地球上众多的生物有着奇妙的生命现象,我们应该关爱所有的生物。有人会说关爱生物,我懂啊,像国宝大熊猫、可爱的白暨豚是需要关爱,像路边的小草等生物就不需要关爱.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为什么?(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讨论回答。)。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今年的主题是“生物多样性:全人类食物、水和健康的保障”。它提醒我们生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在地球上,我们还拥有许许多多跟我们共同生活的生物伙伴。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在地球上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关爱生物、呵护生命。关爱身边的生物,也就是关爱人类自己!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七
师:你见过小鸡的生长过程吗?你见过一个小小的婴儿会长大吗?你见过蝴蝶是怎样变化来的吗?你知道一粒种子是怎样长成植物的吗?这些都是小小的生命,生命是美妙的,生命是生物所特有的,让我们尊重生命,了解生命,珍爱生命吧!(板书课题)。
1、观察记录周围的生物。
(1)师:要了解生命,首先要观察周围的生物,就要制定观察计划。
(2)学生制定观察计划,教师进行适当的指导。
(3)汇报观察计划,教师提出观察要求。
(4)学生开始观察周围的生物,并进行记录。
(5)小组在全班汇报观察记录情况,汇报共发现了多少种生物。
(6)交流观察到的生物,选择两种生物向全班同学介绍它们的特征和生活环境。
(8)阅读科学在线,了解科学家判断生物与非生物的标准。
(9)检查观察过程中的`生物与非生物是不是正确。
(10)师:判断38页图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11)小组交流自己的分类结果和理由。
2、认识更多的生物。
师: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实地考察来认识更多的生物,收集有关生物在生长过程中变化的资料并记录下来。
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八
(1)知道固氮微生物的种类和生物固氮过程。
(2)识记生物固氮的意义。
(3)了解生物固氮在自然界氮循环中的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所有的生物都需要氮元素。在活细胞内,氮是所有氨基酸、核酸(dna和rna)及其他许多重要分子的主要成分,大部分生物不能直接利用大气中的氮,仅能利用氮的某种形式的化合物。形成这些化合物的过程统称为“固氮”,这时氮与其他元素结合,被“固定”在含氮的化合物中。某些豆科植物含氮元素较丰富,氮素如何获得?(根瘤中的根瘤菌将大气中的氮“固定”供给植物。)。
如果小麦、水稻也能固氮,将给人类带来哪些方面的好处?
每年,大气中被固定下来的氮,大都是由微生物“固定”的,再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生化过程成为生物体内所需要的含氮有机物。
什么是生物固氮?哪些生物可完成生物固氮?生物固氮如何完成?
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分子态氮还原为氨的过。
1.什么是共生固氮微生物?以根瘤菌为例研究:
(1)了解根瘤菌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点、某些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且具一定专一性的关系以及根瘤菌的代谢类型。
(2)根瘤的形成及作用。
(3)共生固氮微生物概念。
2.什么是自生固氮微生物?
(1)自生固氮菌的形态特点。
(2)实例:圆褐固氮菌。
介绍其生活环境,分析其代谢类型,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提出问题:为什么固氮微生物可在常温常压下完成“固氮”有关反应?(酶的作用)固氮酶:由固氮基因编码控制。固氮过程简介。
2.练习题:(略)。
氮元素是生命所必需的。分子态氮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丰富,约占79%(v/v),但绝大多数生物无法直接利用。只有当游离氮被“固定”成为含氮化合物后,才能被这些生物吸收利用,氮成为活细胞的一部分并进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氮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复习概念和特点)。
氮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涉及一系列相当复杂的.过程,这些过程大多是由微生物调节的。
1.大气中的氮气可通过三条途径被“固定”。
2.生物群落中的氮素传递是以有机氮形式通过生物的同化作用实现的。
3.动植物遗体、排出物(如尿素等)、残落物中的有机氮是通过微生物的氨化作用及硝化作用转变成为植物再度利用的形式。
4.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硝酸盐被反硝化细菌等多种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并且进一步还原成分子态氮,分子态氨则返回到大气中。
1.比较分析工业固氮与生物固氮过程。
区别:工业固氮需要极高的温度和压力,对大气产生严重污染;生物固氮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完成,对大气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分析原因:氮气分子中的氮—氮三键是很强的,要将此三键拆开并转化为氨,需要相当大的能量。因此,化学固氮必须在高温、高压及催化剂的作用下才能使h2与n2反应。工业固氮需高温(500℃)和高压(20000—30000kpa)条件,而生物固氮在固氮酶作用下消耗生物自身能量,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大大节约了能源,对环境无污染。
3.据科学家估算,每年生物固氮的总量占地球上固氮总量的90%左右。可见,生物固氮在地球的氮循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意义。
1.20世纪初以来,全球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不断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氮素化肥的施用量不断增加。农作物依赖于施用氮素化肥所获得的增产实际上是以消耗能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的。在现代化农业中,生物固氮具有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增强土壤肥力的作用。
2.土壤获得氮素消耗和补充的途径。
3.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拌种、绿肥。
4.人类自从发现豆科植物与根瘤菌共生结瘤固氮现象以来,对生物固氮研究己有一百多年之久,我国对生物的共生固氮现象也进行了长达六十余年的探索性研究。围绕着培育新的固氮植物,通过生物技术改造固氮微生物和现有的农作物,使新的固氮菌与新的农作物更容易形成共生固氮关系。可以肯定,生物固氮工程的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扩大生物间共生固氮范围和将豆科植物的固氮能力转移到非豆科植物中的研究已呈现出希望之光。随着生物固氮研究地不断深入,将逐步实现禾本科农作物与固氮微生物共生结瘤固氮的美好愿望。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九
1、概述人体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2、举例说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3、描述计划免疫,列举计划免疫的实例,认同计划免疫的意义。。
1、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区别。
2、计划免疫的意义。
特异性免疫和免疫的概念。
教法讲授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主要环节)。
集体备课个性展示。
2、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两大部分?
3、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的特点:
4、什么是抗体?什么是抗原?两者的关系是什么?
(1)为什么患过水痘的人能抵抗水痘病毒的再次侵袭?
(2)患过水痘的同学对腮腺炎有同样的.抵抗力吗?
(3)人体的免疫器官及免疫细胞的组成及作用是什么。
练习达标1、凡是能刺激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叫做。
a病原体b病毒c抗原d病菌。
2、能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红细胞b淋巴细胞c吞噬细胞d血小板。
3、烧伤病人常用自身皮肤进行植皮治疗,不植入外来皮肤是因为。
a、神经血管不易接通b、外来皮肤相当于抗原。
c、外来皮肤含菌量大d、会产生免疫反应。
4、将他人的器官移植到患者体内,一般不宜成活,这种免疫属于免疫。从现代免疫的概念看,移植的器官相当于。
拓展提升根据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研究牲口炭疽病的实验,回答:
(1)实验中甲组绵羊在第二次注射后没有发病,这一现象属于免疫,其原理是。
(2)甲组绵羊第一次注射的是毒性较弱的炭疽病病原体,它进入羊体作为起作用,使体内产生的具有免疫力的物质,其化学成分是。
(3)乙组绵羊在实验中起的作用是。
作业设计a、什么是计划免疫?
b、你打过预防针吗?举三个例子。
c、什么是非特异性免疫?包括哪两大部分?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十
2、知道绿色开花植物的两种传粉方式,能够举例说明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结构特点和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通过识别风媒花和虫媒花,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维的能力。
通过学习“风媒花和虫媒花”对传粉的适应特征,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1、花的传粉方式和风媒花、虫媒花的特点,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植物生长到一定的时间就要开花,花开才能传粉,传粉的结果是产生种子和果实。植物的这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传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不同的植物,它们的传粉方式是不一样的。对于某一种植物来说,传粉的方式又是相对稳定的。植物具有什么样的`传粉方式,这与植物本身花的结构有关,是长期对环境适应的结果。只有了解了不同种植物的传粉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和提高植物的授粉率,为多结果实和种子奠定良好的基础。
2、从教学的安排看,讲到风媒花和虫媒花的时候,北方的学校已进入了秋季,而秋季开花的植物相对春季、夏季要少得多,给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教师可根据所在地的环境特点,有计划的提早安排采集的种类、时间、地点。也可以在不同的开花季节,照些像片,也可以把像片制成幻灯片以备课上之用。
花的传粉方式;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征。
对虫媒花和风媒花的观察和比较。
: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对于开花和传粉的概念,学生本身具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一定准确,所以本节课通过学生对录像的观察和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并进行更深一步的了解。
(1课时)。
一、导入:
复习提问:1、花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花的结构中哪些结构最重要?
组织学生回答,引出本节课题。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十一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你们好!
值此“六一”国际儿童节之际,我很荣幸能以一名校外辅导员的身份,并代表我村党支部、向你们致以节日的祝贺!衷心的祝你们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你们朝气蓬勃、充满青春活力。你们正值花季年龄,这个年龄既是长知识长见识的年龄,更是学习科学文化、求知明智的年龄。因此希望你们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刻苦学习、发奋图强,今日的努力为明天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理想是人生的太阳,是催人奋进的动力。少年有志,国家有望。不论今后你们想做什么,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成长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牢固树立起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立志为民族争光,为祖国争光。
其次从小养成优良品德。这是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根本。只要人人心中有国家、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美好。你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逐步养成文明礼貌、团结互助,诚实首信、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好品行,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得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当然从小锻炼强健体魄,这是建设祖国的本钱。当代的少年儿童不应该做温室里的花朵,而要做搏击风雨的雄鹰。要坚持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断增强体质。要磨练勇敢顽强的意志,不向困难低头。
最后,我再一次衷心祝愿同学们节日快乐,愿老师们青春长驻,童心永存;祝所有的朋友身心健康,万事如意!
更多。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十二
1、说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通过小组讨论,说明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区别,提高分析对比能力。
3、体会生物多样性,提高对动物的保护意识。
重点: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区分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
(一)新课导入。
教师提问:之前已经学习了两栖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又有哪些代表生物呢?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代表生物有青蛙、蟾蜍、蝾螈等)。
播放各种爬行动物的图片,让学生欣赏观察,并提问:两栖动物虽然能在陆地上生活,但仍然没有脱离水环境的限制,那么图中的这些动物是否和两栖动物一样呢?带着问题,引出新课。
(二)新课教学。
1、蜥蜴的特征。
播放蜥蜴生活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蜥蜴的活动有哪些特点?
教师注意引导观察顺序,师生共同总结。
(蜥蜴的头部后面有颈,因此它的头可以灵活的转动;蜥蜴的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迅速爬行;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教师继续提问:这些特点对于它们的生活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拿出准备好的蛇皮让学生亲自感受。
(头部灵活、爬行速度快更容易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角质化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2、蜥蜴的生殖。
让学生亲自观察蜥蜴卵模型,并拨开卵壳,观察视频,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蜥蜴在体内受精,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卵壳很坚硬,可以保护内部结构,同时也可以防止水分散失。
继续追问:它与青蛙的生殖有什么不同呢?让学生对比进行有效区分。
(青蛙在水中受精,并将卵产在水中,幼体在水中生活;而蜥蜴将受精卵产在陆地上,卵外还有坚韧的卵壳保护,使卵能在陆地环境中发育成幼蜥,真正的`适应了陆地生活。)。
教师补充蜥蜴能在陆地上生活还有肺的作用,要比青蛙的肺更发达,能满足在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将青蛙和蜥蜴的区别通过表格对比的形式进行总结,小组代表进行展示。
3、爬行动物的特征。
教师分发多种爬行动物的资料卡(龟、鳖、蛇、鳄等),请学生仔细阅读,并同桌两人共同总结出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总结补充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硬的卵壳。
(三)巩固提高。
教师呈现几种动物,让学生判断是否为爬行动物。
(四)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作业:思考人类与爬行动物的关系。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十三
认知目标:1、描述生物学的概念。
2、举例说明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情感目标:
举例说明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学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点。
1、生物学的概念。
2、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3、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科学探究法。
五、重、难点突破。
导入部分: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的周围,总会碰到不少引人思考的问题:春华秋实、北燕南飞、蜘蛛结网??自然界中这些纷纭众多的生物现象神奇奥妙、饶有趣味,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板书课题]。
科学探究部分:
科学探究一:
(一)生物学的概念。
探究过程:
1、学生分组,列举生活中与生物学有关的一些现象。
2、各小组根据例子归纳总结生物学的概念。
3、各小组交流讨论结果,最后得出生物学的概念。
(二)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探究过程:
1、学生4人一组,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讨论生物学与人类关系,每小组推选1名主持人,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
2、学生根据生产生活展开讨论。
3、各组交流讨论情况,汇总生物学与人类关系的例子。
4、讨论后,每人写出总结、交流。
情景渗透材料:
生物学与人类的关系。
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农林牧渔生产、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离不开生物学知识。
我们从事各种学习和工作,需要有健康的身体,生物学是医要卫生的基础,防治疾病、卫生保健、计划生育、优生优育,都需要生物学知识。
我们生活需要良好的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有助于解决环境问腿,使日益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改善。
我们研究先进的生物技术,如基因工程,即利用改变遗传物质的方法来创造生物的新类型;仿生学,即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的原理来改进工业技术;抗癌药物的研制、试管婴儿的研究等,更是离不开生物学知识。
科学探究二: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探究过程:
1、学生4人一组,结合《袁隆平和杂交水稻》一文及生产生活实际和利用报刊、电视媒。
体所获得的信息,讨论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2、各组交流讨论情况。
3、通过讨论、交流,每人就“生物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写出总结、交流。情景渗透材料:
当代生物学的新进展。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生物科学的众多分支学科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划时代的巨大成就,使生物科学成为当代成果最多和最吸引人的学科之一。
1963年,我国的医务工作者陈中伟在同事的陪合下成功地将断离的肢进行再植的手术,后来又接活了各种断肢(包括断掉的手指)。这项成就至今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陈中伟被国际医学界誉为“世界断手再植奠基人”。
1965年,我国科学工作者用生物化学的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就——结晶牛胰岛素。标志着我国在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及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取得了重要成就。
美国科学家在1978年成功地培育出能直接生产能源物质的新品种在——“石油草”,这种植物的茎被割开后,就会流出白乳状的液体,经提炼就得到石油。
在利用细菌治理石油污染方面,由于石油的不同组成成分往往需要用不同的细菌来分解,美国科学家就将不同细菌的基因分离出来,集中到一种细菌内,从而得到了“超级菌”,这种“超级菌”分解石油的速度比普通菌快得多,净化石油污染的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十四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体内以什么形式存在(单质还是化合态),分析时结合学生了解的生物体组成的化合物来分析,总结归纳出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盐:1-1、5%。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7-10%。
核酸。
糖类:1-1、5%。
脂类:1-2%。
二、水。
说明:引导学生从水的生理作用、水的存在形式等方面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水分的相关知识。归纳总结如下: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
(3)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结合水(4、5%):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2)自由水(94、5%):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如:种子烘干(水分为自由水)。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3)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无机盐。
说明:引导学生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无机盐的生理作用等方面分析无机盐的相关知识,既要通过介绍实例(见下面总结)来启发学生分析,也要鼓励学生自己举例分析。归纳总结如下: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离子态。
3、生理作用。
(1)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镁离子:叶绿素;铁离子:血红蛋白。
(2)维持生命活动。
钙离子:激活凝血酶原,缺乏时表现抽搐现象。
(3)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生理盐水:保证细胞正常的渗透平衡。
四、糖类。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糖类出发,分析糖类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糖类的共同特点过程中分析糖类的元素组成和生理作用,教师再结合特定的事例(见总结)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糖类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1、组成元素:c、h、o。
2、分类(根据水解情况分类)。
(1)单糖:不能水解,五碳糖、六碳糖。
葡萄糖:光合作用的产物。
细胞重要的能源物质。
半乳糖:乳汁中。
(2)二糖:水解后产生两个单糖。
植物二糖:蔗糖、麦芽糖。
动物二糖:乳糖。
(3)多糖:水解后产生多个单糖。
植物多糖:淀粉、纤维素。
动物多糖: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3、生理作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分。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五、脂类。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脂类出发,分析脂类的分类,再引导学生分析脂类的共同特点过程中分析脂类的元素组成和生理作用,教师再结合特定的事例(见总结)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脂类的特殊的生理作用。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1、组成元素:c、h、o、(n、p)。
c、h比例高,彻底氧化释放出更多能量。
2、分类及生理作用。
(1)脂肪:储能物质。
维持体温恒定、减少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
(2)类脂:磷脂(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脑磷脂、卵磷脂。
六、蛋白质。
说明:引导学生从自己感知的蛋白质出发,分析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及生理功能,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蛋白质功能的结构基础及结构特点,详细地分析讲解蛋白质的相关知识。最后归纳总结如下:
蛋白质被称做是生命活动的体现物质。在细胞的各种结构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成分。大约占细胞干重的50%,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或叫生物大分子。
1、相对分子量大。
几千到几十万个原子,分子量几万到几百万。
如:乳球蛋白3、6万。
2、分子结构复杂。
1、种类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
分析原因:
(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不同--多肽链多样。
(2)空间结构多样。
2、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载体蛋白);。
(4)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核酸是从细胞核中最初提取出来的酸性物质。分为两类:dna、rna。
1、分子量大名称rnadna。
分子量104106。
分布细胞质细胞核。
2、结构复杂。
(1)元素组成:c、h、o、n、p。
(2)结构单位:核苷酸。
分类:核糖核苷酸:4种。
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化学结构:多核苷酸链。
(4)空间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注:第六章详细讲解)。
3、种类多样:每种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过渡:六种化合物,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核酸是生命活动的调控者,二者最为重要,都是生物大分子,而糖类和脂类主要是作为能源物质出现的,同时参与一些生命活动调节,水和无机盐作为生命活动的辅助物质,这六种化合物共同组成了细胞的物质,即原生质。
八、原生质。
分析:当然不能。
原生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活细胞。
原生质具有特定的结构。
所以:1、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2、原生质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如自我更新);。
3、原生质分化成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进一步了解生命的本质,需要研究细胞的结构。
板书提纲。
第二节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
一、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
二、水。
1.含量:最多。
(1)不同生物含量不同:水母97%、毛豆60%。
(2)不同结构含量不同:骨22%、肌肉76%、脑86%。
(3)不同生长阶段含量不同:婴儿72%、成人60%、老人50%。
2.存在形式:
(1)结合水(4、5%):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2)自由水(94、5%):以游离形式存在,可自由流动。
3.生理作用:水是生命之源。
(1)细胞核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2)良好的溶剂,利于体内化学反应的进行。
(3)利于细胞内物质运输。
三、无机盐。
1.含量:很少。
2.存在形式:离子态。
3.生理作用。
(1)细胞内某些复杂的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2)维持生命活动。
(3)维持细胞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四、糖类。
1.组成元素:c、h、o。
2.分类(根据水解情况分类)。
(1)单糖:
3.生理作用。
(1)核糖、脱氧核糖是核酸的重要组成分。
(2)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3)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五、脂类。
1.组成元素:c、h、o、(n、p)。
2.分类及生理作用。
(1)脂肪:储能物质、维持体温恒定、减少摩擦、缓冲外界压力等。
(2)类脂:磷脂(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六、蛋白质--生物大分子。
1.相对分子量大。
2.分子结构复杂。
(4)空间结构:蛋白质--一条或多条多肽链形成空间结构。
3.种类多样性:蛋白质的多样性。
原因:(1)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序列不同--多肽链多样。
4.功能重要:一切生命活动的体现者。
(1)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结构蛋白);。
(2)有些蛋白质有催化作用(酶);。
(3)有些蛋白质有运输作用(载体蛋白);。
(4)有些蛋白质有调节作用(激素蛋白);。
(5)有些蛋白质有免疫作用(抗体)。
七、核酸--生物大分子。
dna和rna。
1.分子量大名称rnadna。
分子量104106。
分布细胞质细胞核。
2.结构复杂。
(1)元素组成:c、h、o、n、p。
(2)结构单位:核苷酸。
(3)化学结构:多核苷酸链。
(4)空间结构:dna的双螺旋结构。
3.种类多样:每种生物均不同。
4.功能重要: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1)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2)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八、原生质。
1.原生质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
2.原生质能表现出生命活动(如自我更新);。
3.原生质分化成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十五
兹聘请**市边防检查站的**指导员为我校校外辅导员,聘期自201*年9月1日至201*年8月31日。
**小学。
201*年9月1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我校特在社会上诚聘了一批校外辅导员来校指导各中队工作,为使其更好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学校于每年8月份向社会诚聘一批热心教育,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士为我校校外辅导员。
2、校外辅导员定期就有关安全、卫生、思想道德、优良传统教育等召开专题讲座。
3、校外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好监督青少年文明上网,拒绝邪教的工作。
4、重大活动校外辅导员要及时参加学校活动,同校内辅导员共同制定活动方案,确保活动正常开展。
5、校外辅导员定期同学校加强沟通,互通信息,努力形成共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猜您想看:
1.校长聘任书模板。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十六
说明:
教案可不必用表格,请大家按自己的习惯来写,不要过分拘泥于模板,切不可抄袭。
以下材料仅供参考,但里面的各项环节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教案中体现出来,可多不可少。
“xxxxxxxxxxxx”团课/主题班会课教案。
课题。
学校年级。
授课教师。
教学内容。
(简写,可适当删减环节)导入部分:第一环节:
正题部分: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
第四环节:
升华部分:第五环节:
结束部分:第六环节:
教学目标。
(顺序不可颠倒!)初中。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能力目标:
3.知识目标:
高中。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1.
2.
3.
4.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示例:讲授法、讨论法。
时间教学程序(可自由发挥,不必拘束于模板)板书或多媒体手段设计。
创设情境。
导入班会。
(7分钟)第一环节:看视频,知亚运。
预期学生回答:亚运会。
教师:对啦!老师很高兴看到同学们对时事的关心。第16届亚运会将在我们广州举行,这是我们每个广州人的骄傲。那么同学们对亚运会到底了解多少呢?下面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同学们可要睁大眼睛看,因为在里面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富有广州特色的东西哦!(说完播放视频《广州亚运理念宣传片》,视频播放的同时在黑板上板书“我迎亚运”及亚运会举办时间)。
设计目的:
(1)通过提问学生,吸引学生注意力,并通过夸奖学生,带动学生积极性,自然导出主题。
(2)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对广州亚运会有初步的印象,为后面的授课奠定基调。
正题部分。
正题部分。
3
分
钟第二环节:看图片,识会徽。
教师:不知道同学们刚才有没有注意到视频的最后一个图像。有没有同学告诉我这是什么?(ppt展示会徽图像)。
预期学生回答:亚运会会徽。
教师:这个难不倒大家。那同学们在会徽上又看到什么图案呢?
预期学生回答:太阳,跑道,五羊,火炬,guangzhou(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板书,最后展示相关ppt)。
教师:大家知道,亚运会会徽的设计都是有象征意义的。“五羊”象征着亚运会举办城市羊城广州,造型酷似火炬的五羊外形轮廓,象征着亚运会的圣火熊熊燃烧、永不熄灭。大家看这个会徽,是否会觉得它动感十足呢?对,这就是亚运会所传达的属于运动的动感和激情。
7
分
钟
第三环节:亚运吉祥物我来演。
教师:说完了会徽,我们再把焦点转向亚运会必不可少的吉祥物。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贝贝、京京、欢欢、迎迎和妮妮呢?其实广州亚运会也有五个可爱的吉祥物哦!今天我们将把它们都请到我们的教室。在哪里呢?它们就在你们周围。下面,我要请五位同学上台来扮演我们亚运会的吉祥物,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乐洋洋。下面的同学也有任务,大家要猜出他们扮演的是哪只可爱的小羊,并评选出哪位同学扮演得最像,这位同学将获得老师送出的小礼品哦!
学生举手。
角色扮演:课前准备好五张写有吉祥物自我介绍的纸片,挑选五位同学上台抽签,并引导他们分角色扮演吉祥物,同时引导台下同学进行猜想。如果学生无法辨别,可提示如下:阿祥的颜色代表珠江,阿和的颜色象征千年古城的文化积淀,阿如的颜色是广州市花的颜色,阿意则是白云山的颜色,乐洋洋象征主办城市“穗城”。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五位吉祥物扮演者戴上相应的吉祥物头饰。最后播放ppt,揭晓答案,在黑板上板书“祥和如意乐洋洋”,并对扮演成功者进行奖励。
教师:通过刚才的角色扮演,相信同学们对这五只可爱的小羊都有了深刻的印象了吧!五只吉祥物的名字合起来就是“祥和如意乐洋洋”,表达了广州亚运会将给亚洲人民带来“吉祥、和谐、幸福、圆满和快乐”的美好祝愿,也同时传达了本届运动会“和谐、激情”的理念。
8
分
钟
第四环节:亚运运动项目介绍。
教师:同学们,认识了亚运会的会徽和吉祥物之后,我们将来了解运动会最重要的东西--运动项目。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视频,同时也有一个任务交给大家,大家要从这段视频中找出你们所知道的运动项目,越多越好。(说完播放视频《第16届亚运会会徽宣传片》)。
预期学生回答:跑步,跳远,链球,高低杠,跳水,柔道,吊环,鞍马,武术,跨栏(根据学生回答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最后展示相关ppt)。
学生自由发言(冷场应对措施: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体验,万一学生积极性不高,老师可以讲述自己的一些亲身经历,引起学生的共鸣。)。
教师:大家知道吗?每届亚运会除了传统的田径,游泳等项目之外,举办城市还可以根据城市自身特色新增一些非传统运动项目。第十六届亚运会也不例外。大家不妨先睹为快吧!(展示相关ppt)被称为“脚踢的排球”的藤球,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竞技性。流传了两千多年的赛龙舟,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体现出人们心中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被人称颂为“绅士游戏”的板球,崇尚体育精神和“公平比赛”,能锻炼身体的协调能力。武术是中国的传统体育项目,又称“国术”,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长期积累起来的一宗宝贵的文化遗产。
设计目的:通过介绍广州亚运会的会徽,吉祥物和运动项目等基本常识,让学生对亚运会有基本的了解,使学生增进对亚运会的感情,为下面的升华部分做好准备。
升华部分10。
分
钟第五环节:我运动,我快乐。
预期学生回答:运动让人身体健康,身材变好,少生病。
教师:既然运动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你们平时有没有运动的习惯呢?
预期学生回答:有或没有(引导学生讨论平时运动的时间和项目)。
学生自由讨论。
教师:据科学研究,在同学们这个年龄阶段,每天运动30--60分钟是最适合的,同学们只要坚持每天利用课余半小时进行锻炼,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当然,在运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要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例如女孩子可以去操场跑跑步,跳跳绳,男孩子可以打球。其实骑自行车也是一种很不错的运动项目,既健身又环保。当我们选定了适合自己的运动之后,就要持之以恒啦!就像学习一样,运动也是一项要长期坚持的活动哦!“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取的。可能有的同学会问老师,是不是运动量越多越好呢?其实我们的祖先有一句非常智慧的话,叫“过犹不及”,意思就是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是一样,都是不可取的。运动也是一样,适量就好了,不宜过度,而且要特别注意保护自己,不做过于剧烈的活动。那我们的同学们可能要问老师,什么样的运动才是“适合”的?老师在这里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展示相关ppt)同学们可以发现,运动就在我们周围,在家里帮妈妈扫地抹窗也是一种运动,爬楼梯也是一种运动。而少玩电脑和游戏机,对我们的身体也是很有好处的。我们班里不用戴眼镜的同学举手。
学生举手。
教师:能和我们大家分享自己平时的运动习惯吗?你平时在家花多长时间看电视和电脑呢?
学生回答。
教师:(若该同学有较良好的运动习惯,则引导学生向他/她学习;若该同学运动习惯不佳,则对他/她提出建议,引导其改正。)老师刚才讲的这些,就是希望大家更多地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这也是政府举办亚运会的目的之一。“我迎亚运,快乐健身”,让自己的身体健康起来,这是我们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一大贡献。(在黑板上板书“快乐健身”)。
设计目的:从亚运会的运动项目联系到学生日常的运动,以亚运会为契机,提高学生运动积极性,以达到主题班会课的设计目的。
结束部分5。
分
钟第六环节:欣赏歌曲,总结知识。
教师:“我迎亚运,快乐健身”,亚运会正一步一步向我们走来。作为广州的小主人,我们要以健康而文明的形象迎接各国宾客。下面我们一起朗读亚运歌曲《广州之约》的歌词。前半部分让女生来读,后半部分轮到男生来读。老师要看看是女生还是男生读得好哦!(展示相关ppt)。
学生朗读。
教师:大家都读得十分地投入,那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动人的歌曲吧!(播放音乐《广州之约》,并在黑板上板书“广州之约,感动世界”。)在这节课结束之前,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刚才所上的内容。(结合黑板板书内容,与学生一起回顾亚运会的相关基本常识)。
设计目的:通过朗读与欣赏亚运歌曲,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结束课程,并通过回顾知识,加深对所授知识的记忆。
黑板板书如下:
初高中生物教案篇十七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化石。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里程,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1、通过对化石的观察、比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应用已有知识,对问题的答案提出科学的设想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关目标:
1、结合我国出土的化石事例及其研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结合生物进化历程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学生与生物和谐相处的教育和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1、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2、难点:生物进化的证据和历程。
【提出问题,引出新课】各种生物是经过漫长的时间逐渐进化演变形成的。这一观点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是我们要问:
(1)人类是如何获得这个结论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3)为什么生物会不断发展,原因是什么?即生物是怎样进化的?这是这节课我们将要讨论的问题。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时发现生物进化的历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科学家是如何了解进化的历程的?科学家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曾经生活过什么类型的生物?生物化石可以作为研究地球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材料,通过化石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我国宋朝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就谈到他在太行山和其他地方看到的动物化石和植物化石。根据太行山山崖上的化石,沈括认为太行山曾经是海滨。
什么是化石?生物化石是指由于某种原因,埋藏在地层中的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原有的特点,所以被用来研究古代生物,它们可以直接或间接证明某种生物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化石有很多种,有由生物体的坚硬部分形成的遗体化石,如骨骼化石、贝壳化石等;有保存植物叶片痕迹的印痕化石;还有遗迹、遗物化石等。为什么化石能够说明生物的进化?地球的地层形成有早有晚,不同的地层中有不同的生物化石。根据存在于各个地层中的化石,可以判断生物类型和生存的年代。对不同地层中的化石进行分析比较发现:
(1)最古老的地层中没有化石。
(2)从大约39亿年前的地层中开始发现生物化石。
(3)越古老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中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4)古老的地层中水生生物的化石较多;晚形成的地层中陆生生物的化石较多。
讨论:科学家的这些发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小结】。
(1)通过对化石的研究,我们得知原始地球是没有生命的,生命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2)根据对化石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发展过程。
二、生物进化的历程与原始生命起源一样,生物进化的历程也是极其漫长的过程。现在地球上的丰富多彩的生物界是经过漫长的历程逐渐进化形成的。
在进化的早期,由于营养方式的差异,原始生命的一部分进化为具有叶绿素的原始藻类,另一部分进化为不含叶绿素的原始单细胞动物。以后,这两类原始生物分别沿着一定的历程发展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科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历程过程中对不同类群的生物进化比较,对比不同类群的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习性,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的特点。一般说来,亲缘关系近的生物类群,相同的特点较多,反之较少。根据分析比较,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顺序。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对植物和动物两类生物中的不同类群分析比较,认识它们的进化历程。
1.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供各类群植物代表植物的挂图或投影片,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比较分析,哪类生物结构简单,比较低等,哪类生物比较复杂,较为高等,最后总结植物进化的历程。
提问:植物进化的历程可以反映生物进化的`什么趋势?
从生活环境看,进化的历程是从水生到陆生;从结构分析看,是从简单到复杂;植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低等向高等发展。
1.动物进化的历程:科学家采用同样的方法研究动物进化的过程。
2.提供各类群动物代表动物的挂图或投影片,比较各类动物的特点,并归纳动物进化的历程以及进化的趋势。
3.生物进化的趋势:根据生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的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向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2929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