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体系方案(精选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5:49:07
四大体系方案(精选15篇)
时间:2023-11-18 15:49:07     小编:GZ才子

方案的评估和调整是持续改进的重要环节。制定方案时,我们应该考虑当前的资源和能力,以及可能的限制因素。以下是一些制定方案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技巧,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受益。

四大体系方案篇一

比特网(chinabyte)1月28日访谈——集团管控一直就不乏关注的目光,特别是在经济危机过后,央企“重组工程”即将推向下一个高潮之时。然而集团控制管理体系的落地则更多地依赖于信息化的手段。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集团管控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集团企业特别是央企关注重点之一。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以医药分销、医药和生物技术产品科研和生产为主业的中国最大的医药产业集团。旗下拥有二十二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国药控股一家h股上市公司及天坛生物、国药股份、一致药业三家a股上市公司。2009上半年,集团在141家中央企业中营业收入排名第47位,利润总额排名第40位。2009年销售收入预计达到625亿元。旗下拥有国药控股和一致药业两个a股上市公司,中国医药集团作为中央企业中最大的医药健康产业平台。2009年9月中国医药集团又与国内最大的生物制品生产商——中国生物强强联手,业务涵盖到医药产业的全产业链。

经过多年、持续的集团信息化建设,国药集团已经形成以集团为主的管理、决策、分析平台,全国一体化的物流平台,及各个子公司围绕着主营业务建设的信息系统。为主营业务发展、集团精细化管理、集团管控,以及对市场快速响应、满足国家救灾防疫、突发事件的医药调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国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信息部副主任雷万云博士在参加比特网(chinabyte)《cio百家讲坛》栏目录制时,就郑重地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全面完成了国药集团it转型。”

国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信息部副主任雷万云博士。

雷万云视频访谈。

国药集团是由原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医药批发站等国资企业,通过长时间的重组、并购、整合形成。分散、孤立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随着集团业务战略的明确——打造一个“贸、科、工一体化”的一个医药行业航空母舰,与之相统一的信息化战略也随之明确。

“从信息化管控体系、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和重点、关键项目的建设入手,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雷万云说:“要落实集团的信息化战略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管控体系,也就是信息化的管控体系。这也是这几年我们致力于建设的软环境,它是一个组织体系,包括制度和各项措施,以提升集团信息化的执行力。”

国药集团“1567工程”

在国药集团,管控与服务信息化平台和集团的主数据管理系统——也叫国药编码系统,部署在了集团层面,由各分支机构共享。而医药一体化分销、物流平台部署在了集团最大的控股公司——国药控股。其它各相关公司的主营业务系统,则分别部署在了二级和三级公司。正是这样的it架构促使“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得以融合,统一的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等问题,分散的业务系统又确保了经营的灵活性。

根据集团的发展战略、管控情况、主营业务的构成和中央企业的实际状况,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以及新医改体制之下,国药集团未来三年内将逐步完成对各大信息系统平台的迁移和建设,最终完成集团信息化规划目标——1567工程。

雷万云为比特网(chinabyte)记者详细解释了“1567工程”的含义。“1”指的是建立统一信息管理与集成平台,也就是管理决策分析平台,集团信息化建设将在这个统一的业务协同、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平台基础之上进行。集团总部,二级公司,甚至三级公司领导以及业务管理部门都在这个平台上对相关业务进行管理与控制。

“5”是指落实五大业务一体化应用系统。五大系统是根据集团业务战略梳理区分而来,包括了商业——物流、零售、分销一体化系统,科技一体化系统,工业——医药工业、中药材工业和器械工业一体化系统,工程服务一体化系统和会展服务一体化系统。

国药集团的六大信息化体系,也就是“1567工程”中的“6”。集团将通过六个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化应用体系、信息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及it管控体系。

“7”是指七大板块协同部署。按垂直的业务管理与横向的产业链协同原则,国药集团将五大业务一体化应用系统有效地部署到了七大业务板块,形成特有的价值网络,实现了集团对各大板块的有效管控。

国药集团的“1567”工程编织了一张无形的信息化网络,各子公司在集团统一信息管理和集成平台上进行管理、决策、分析,使数据更加完整、准确、及时,实现了集团的有效管控。

标准化与价值网络。

“世界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加剧,导致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点对点的竞争,链条对链条的竞争,而是网络对网络的竞争。基于现状,国药集团提出了构建医药行业全产业链医药健康平台,包括有贸、科、工等不同的板块,以及不同的产业链。”雷万云用价值网络的概念定义了新一轮企业竞争。而国药集团的信息化价值网络则是强调了纵向的集团一体化管理和横向的产业链协同。

将信息化价值网络落实到集团it架构上,纵向体现为综合管理、决策分析、共享服务平台,而横向产业链协同指的是商业一体化平台、工业一体化平台、科研一体化平台、会展服务一体化平台及工程一体化平台。平台与平台间同样存在着协同,通过集团管控一体化平台将产业链有效串联,通过信息集成、应用集成,以及基于soa流程集成,最终形成完整的国药价值网络。

雷万云认为:“集团企业一体化管控体系的前提是信息一体化。在实现战略之前,必须确。

保信息的一体化,而信息一体化的基石则是标准体系的建设。”

国药集团近年来,非常重视标准体系的建设,发布了集团标准体系框架,并形成了以国药编码为主的信息标准体系。随着医药监管及医药行业质量监管的深度发展,通过几年来的积累,已经形成十六万条的国药编码库,其中包括有药品编码,客户和供应商编码等。在信息推进的过程中,标准体系已嵌入到各三级公司的主营业务系统,有效地支持了集团一体化管理的信息集成共享需求,为集团的信息共享打了一个良好基础。2010年国药集团还将通过升级、改造集团主数据管理系统进一步支持集团标准体系的建设。

2009年9月中国生物并入国药集团后,一体化标准的it平台,也使得原本挠头的it对接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国药集团计划今年将医药工业产品板块,包括新进的生物制品板块的编码和标准体系增加到集团的主数据库中,为新生物板块一体化建设打造同样良好的标准化基础。

cobitit管控架构。

雷万云曾经说过“主营业务和信息化融合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局部考虑某一块的业务或局部建立erp就能够完成”。这个观点更加适用于集团企业,尤其是环境复杂、结构复杂的“央企”。

在雷万云看来两化融合,首先是对外部环境、企业战略及企业的组织、流程的深刻认识。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要把企业战略逐步分解、落实形成信息化战略,而这个过程就是两化融合的过程。

第二,it系统要有敏捷度和可见度,尤其是大规模性的集团企业。需要落实自上而下的管控体系,在信息化战略制定和系统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它的敏捷度和灵活性。根据战略不断更新流程,升级系统,使系统与业务不断的融合。

雷万云特别强调,在落实战略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it管控体系,这个过程就是融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信息化发展的执行力。国药集团的it管控体系架构参照了美国it治理研究院的cobit模型,它重点关注企业需要什么,而不是企业需要如何做。cobit从战略、战术、运营层面给出了对it的评测、量度和审计方法。最后是符合行业、集团特点的标准体系建设。

通过it管理控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国药集团信息化与企业业务高度融合,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则是其它公司和集团模仿不了的。

集团信息化建设四部曲。

在采访的最后,比特网(chinabyte)记者问到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与单一体制企业相比有何特别之处。雷万云基于国药集团信息化建设经验概括出了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四部曲。

首先,从集团发展战略到信息化战略的映射、落地,并加强信息化战略管理。要不断、持续完善集团信息化规划,将企业规划通过信息化落实形成企业战略的管控能力。

第三、建立集团信息化标准体系,为集团信息集成共享打好基础。对集团企业来说要进行信息的集成共享,要有比较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这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些企业管理者往往觉得标准体系构建时间长、见效慢,但在企业并购、重组的关键时刻,缺乏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集成或一体化应用是没有法进行的,形成信息孤岛也是cio们的无奈之举了。如果这方面做好了,集成共享则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第四、做好集团层面的信息化项目建设,实现集团管控、应用集成和管理创新。集团对信息化要做到四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标准。

国药集团近年来遵循集团信息化建设四部曲的指导,信息化得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年集团还将进一步完善管控体系建设,完成集团管理、决策分析系统建设,及商业板块bi系统的升级改造。主数据系统的升级改造也将在2010年完成,主营业务系统将逐步升级成一体化erp系统,完成国大药房一体化零售业务系统、一体化的分销、物流系统,国药外贸的医药进出口外贸平台系统,一体化中药材科研、种植、流通平台,以及一体化的工业erp系统建设。

最后雷万云说:“未来三年内我们将完成集团1567工程建设,为国药集团进军世界五百强打造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

四大体系方案篇二

(二)劳动工资负责员工薪酬政策的具体实施,根据政策和制度的规定核定员工薪资的级别,以及薪酬调整的具体事宜,每月负责员工的工资表册的制定,并与财务加强工作联系,做好工资发放工作。

(四)公司总经理负责薪酬政策方案的审批,并对其实施予以督察。

(一)公平性原则。

不同职位的人员应获得与其职位价值相当的薪酬;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只要作出相同的薪酬。

(二)认可性原则。

首先是要得到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认可,也就是不能违背国家政策,凡是国家规定应给劳动都应有的保障,在薪酬中均应有体现。同时还应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三)公正性原则。

薪酬管理方案是从各职位对公司的相对价值,工作表现和员工基本保障方面进行设计的。薪酬管理的基础是职位评估结果,职位评估的核心是各职位对公司的贡献的相对价值,因此员工的薪酬应与员工的贡献紧密挂钩,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四)适度性原则。

是指薪酬系统要有上限和下限,在一个适当的区间内运行。下线要使员工感到安全,保证基本的需求;上限应能对员工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

(五)平衡性原则。

指薪酬系统的各个方面平衡,薪酬体系设计时要全面考虑,既要考虑到需要,又要考虑成本控制;既要注重直接薪酬与金钱薪酬,又不可忽视非直接薪酬与非金钱奖励。

(一)薪酬总额释义。

薪酬总额是在公司和各子公司完全达到年度经营计划和目标的基础上的人力成本总各,也是公司年度人力成本控制的标准,是根据公司的经营发展战略、年度目标、经营效益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公司和子公司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所核发的超额绩效工资另行规定。

(二)薪酬总额的构成。

1.高层经理薪酬总额。

2.总经理基金。

3.预留薪酬。

4.保险福利。

5.特殊职位津贴。

6.可支配薪酬总额。

(三)高层经理薪酬总额。

这是指实行年薪制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年薪总额。他的薪酬将与公司年度的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直接挂钩,根据公司目前政策。

(四)总经理基金。

1.使用范围。

(1)对于做出特殊贡献和实出贡献人员奖励;。

(2)公司对外交谊的招待与礼品费用;。

(3)根据行业(市场)薪酬水平,调节特殊职位薪酬水平。

2.总经理基金的确定。

3.总经理基金的使用。

公司总经理拥有该基金的使用决定权,部门经理和其他高层经理拥有建议权,基金的发放需在人力资源部备案。

(五)预留薪酬。

1.使用范围。

依据公司年度人员需求计划,为体年度招募员工预留薪酬总额。

2.预留薪酬的确定。

每财务年度开始,由公司人力资源部提交公司年度人力需求计划,由公司决策层、人力资源部研究确定,并以些为依据,确定本年度的预留薪酬总额。

3.预留薪酬的使用。

符合年度人员需求计划的新招募人员,由所在部门部长提出薪酬建议,公司总经理决定。对于超计划招募人员,在招募前应提交申请,总经理批示后,由人力资源部备案。

(六)保险福利。

按照公司福利管理体系设计方案,公司福利使用范围分为基础福利、中级福利、高级福利三大类,保险福利分两种情况,一是国家政策规定的部分,公司完全按规定执行,对于由企业自己掌握的保险福利,则按公司效益灵活掌握。核算保险福利总额应参照公司“福利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七)特殊职位津贴。

1.使用范围。

这是针对在工作职责、工作环境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职位所给予的补贴。目前公司涉及到这方面的有以下职位:

(3)长期在外埠工作,应补充外埠与本地的薪酬平均水平的差距,每月补贴额应视不同地区由人力资源部核定。

2.在特殊津贴覆盖的职位中,以下状态的人员不享受特殊津贴:

(1)试用期内的人员。

(2)各类休假期内的人员。

(3)临时抽调执行其他工作任务,离开原岗位人员。

用于核发公司员工(不包括年薪制的高层人员)基本收入的薪酬总额,即员工的基本工资和达成目标的基础绩效工资的`总额。

薪酬总额包括了基本收入和其他收入,基本收入有基础工资和基础绩效工资和超绩效工次,其他收入包括了津贴、福利、保险、。基础绩效工资和超绩效工资组成了绩效工资。

(二)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是指津贴、福利、保险的总和。所有员工都有其他收入,但核发的内容不一定相同,有的项目都一样,大家都有的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作餐补贴等;有的项目则只能是某些职、位才能核发如特殊津贴等。每个员工的其他收入,由人力资源部按照公司“福利体系设计方案”的政策规定进行核定。

(三)基本收入。

1.员工的基本收入由两部分组成:基本工资(占基本收入的60%)与基础绩效工资(占基本收入的40%)。

2.基础工资的考核依据是出勤。

3.基础绩效工资的考核依据是工作目标(任务)。

(四)超额绩效工资。

这是通常所说的奖金,指完成本期工作目标(任务)之外的超额部分应得的报酬。

(五)员工薪酬发放实例及政策说明。

假设某员工的其他收入(津贴、福利、保险)为200元;基本收入1000元其中基础工资600元(基本收入的60%),基础绩效工资400元(基本收入的40%);当月工作超产经核定超额绩效工资为300元。

1.、该员工当月就得薪酬为:

其他收入+基本收入+超额绩效工资=200元+1000元+300元=1500元。

3.如果该员工完成当月任务,则应根据其未完成的工作量在基础绩效工资内扣除,但最多只能将400元扣完则不再扣除。

5.以上没有计算员工的其他扣款与其他奖项。如果员工有缺勤或违纪处罚等制度规定应扣工资的,应在当月薪酬总额中扣除;同样若员工有其他特殊贡献如合理化建议奖等也应按规定发给。

员工的基本收入就是指日常说的员工基本工资,只有确定了基本工资才能进而按比重确定出员工的基础工资与绩效工资。同时基本工资的核定,关系以每个员工的切身利益,这也是薪酬体系中,员工最关注也是最敏感的环节,所以要重点研究与设计。

公司对员工基本工资可分三大系列,即管理岗位系列、技术岗位系列、操作岗位系列;每个系列下面又可分四个不同的系列;每个不同的类别下面又按工作强度分为三个不同的级别,具体如下:

(一)管理岗位系列基本工资设定表。

(二)技术岗位系列基本工资设定表。

(三)操作岗位系列基本工资设定表。

(四)有关说明。

1.强度是按工作量的大小,或劳动的强度来划分级别的。

2.类别是按工作责任的大小,、或技术的高低来划分的等级的。

3.部长以上高层管理者为年薪制不在此设计范畴,但每月预支的薪酬额可按管理岗位系列的最高等级支付,到年终再总结算。

工作分析是确定员工职位基本收入(基本工资)的前提,工作分析同时也是岗位设置、人员招聘、绩效考核的依据,是职位评估前的重要工作。工作分析的主要产出是职位说明书。

(一)工作分析的主要内容。

1.对组织中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的分解。

2.确定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任务、权限以及组织内处的各种关系。

3.确定岗位的绩效指标。

4.提出岗位任职者的基本要求。

(二)工作分析要素。

1.做什么(what):分析岗位的具体职责内容。

2.为什么做(why):分析岗位设置的具体目的。

3.在哪里做(where):分析工作环境、工作地点等因素。

4.何时做(when):分析工作时间及频率;。

5.什么人做(who):分析应当由具备什么样素质的人来做。

6.为谁做(whom):明确本岗位对谁负责,以及工作的前后关系;。

7.如何做(how):分析工作流程及工作的方式与方法。

(三)工作分析步骤。

1.确定工作分析的目标。

2.确定工作分析的侧重点;。

3.确定欲收集的信息。

4.选定收集信息的方法。

5.信息量收集与整理。

6.确认与调整。

7.形成职位说明书。

(四)当发生以下事件时必须进行工作分析,并形成新的职位说明书。

1.新的组织建立时,分解、确定各项工作的内容。

2.组织发展变化产生新的工作内容时;。

3.制度发生重要变革;。

4.由于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出理使工作性质发生变化时。

(五)职位说明书应当包括如下关键内容。

职位名称、所属部门、直接上级、下属职位、工作目的、主要职责、衡量标准、内外关联、主要权限、晋升替代、知识技能、教育程度、工作经验、所需培训等。

职位评估是系统地测定职位在整体组织结构中价值的技术。

(一)目的。

1.建立企业的职位体系:明确划分职位级别,便于了解职位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科学组织招聘、员工晋升等工作。

2.建立具有公平性的薪酬制度:公平调整组织中间的薪酬差异:公平反映员工对企业的投入和贡献大小;相对企业外部同类职位具有公平性和一定的竞争性。

(二)意义。

1.确定职位的相对价值,使得不同的工作之间可以进行比较:

2.保证职位体系的平衡与薪酬制度的公平(依据职位的工作内容等关键内容进行评估,在职位本身发生重大变化时,需要重新评估职位的相对价值)。

(三)职位评估的方法步骤。

1.选择可比较的因素。在企业中各职位之间进行比较的因素一般是以下四个方面:

(1)职位对企业的重要及所担负的工作责任大小。

(2)完成职位的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的难易程度;。

(3)该职位所处的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的状况;。

(4)职位工作量的大小及工作需要支付的劳动强度大小。

4.确定基准岗位工资。为了防止个人的认识偏误,可成立一个评委会,根据每一个可比较因素来确定基准岗位工资,以及相关的工资范围。确定工资的依据主要是市场价格。

5.对所有岗位的工资都予以确定。因为有基准岗位工资可参照,其他岗位可以以此为比较,根据不同的岗位确定出不同的职位工资。

6.评估结果的综合平衡。为保证各职系之间薪酬的公平性,必须将管理岗位系列、技术岗位系列、操作岗位系列相互进行对比、衡量修正,使整个薪酬体系通能整合平衡之后,各职位的相对价值,更加准确和公正。

(一)影响员工薪酬调整的因素。

人力资源部将根据以下因素的发生情况及时对员工的薪酬予以调整,具体如下:

1.员工的学历、司龄发生变化时;。

2.绩效考核结果引起的调整;。

3.员工职位职责发生调整变动;。

4.公司机构发生重大调整对人员重新组合时;。

5.经过总经理书面批准的特殊薪酬调整。

(二)对员工高学历的薪酬调整。

1.员工在原有核定的薪酬基准情况下,对以下学历者给予津贴并按每月在工资中发放:

(1)硕士以上学历者月津贴为200元。

(2)大学本科学历者月津贴为100元。

(3)大专学历者月津贴为50元。

2.人力资源部对高学历者办理津贴时应做好学历证书(原件)的验证工作。

3.员工学历发生变化需要调整薪酬时办理程序如下:

(1)由员工填写《员工工资调整报告》。

(2)将调资报告及学历证书提交公司人力资源部审核。

(3)人力资源部审核后,退还学历证书留下影印件并在调资报告中签署意见后报总经理审批。

(4)总经理审批同意后,由人力资源部在月末工资变动报表中确认并通知财务执行。

(三)对员工入司期间司龄的薪酬调整。

为促进公司员工热爱公司以公司为家和增强团队的聚合力,公司实行司龄薪酬津贴制度。

1.凡在公司服务一年以上者,从第二年开始月薪增加20元,以后每年圴按20元增加。

2.凡离职后,又重新进入公司者,以前司龄不得计算,按新入司重新计算司龄。

3.员工病假、事假、产假及脱产停薪求学者,不影响连续司龄的计算。但长达一年的假期应扣除司龄。

(四)员工绩效考核对薪酬的调整。

公司需要的是能够完成本职工作任务的称职的员工。通过绩效考核,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员工,公司将发给超额绩效工资,并大力表彰;对于不能完成工作任务的除了酌情扣发基础绩效工资之外,公司还视情况按以下规定办理:

1.如果连续三个月不能完成任务则降低该员工基本工资一个级别。

2.如果降低一级工资后该员工能在今后三个月内能连续完成工作任务则应恢复该员工的原工资级别。

3.如果该员工降一级基本工资后继续不能完成工作任务,公司将调整该员工的工作岗位。

(五)当岗位职责发生重大调整时对薪酬的调整。

这种情况应按以下程序执行:

1.由员工所在部门拟写工资调整报告交公司人力资源部;。

2.重新进行职位评估。

3.评估结果由人力资源部进行整合。

4.人力资源部将评估结果及工资水平与员工所在部门主得沟通并确认。

5.由员工所在部门分管副总经理审批同意。

6.报总经理审批后执行。

四大体系方案篇三

为认真落实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河南省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办法》和《焦作市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实施意见》,扎实推进我局惩防体系建设,特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作中,体现到国土资源系统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

二、工作目标。

一是反腐倡廉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与创新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二是构建惩防体系的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处等工作基本进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三是根据《博爱县2008-2012年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总体方案》中确定的各项任务,建立起我局惩防体系初步框架。通过深入开展“惩防体系建设”活动,使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

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教育预防机制,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1.以局领导和中层干部为重点开展反腐倡廉教育;

2.加强面向全局干部职工的反腐倡廉宣传教育;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机制,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保证作用。

3.建立并完善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制度;

4.建立并完善规范国家工作人员从政行为的制度;

5.建立并完善对惩处损害群众利益行为的制度;

6.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三)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7.规范土地征收和使用权出让制度;

8.严肃查处征收征用土地、矿产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

(四)建立健全查办惩戒机制,充分发挥惩治的重要作用。

9.从严惩治腐败;

10.严格依纪依法办案;

11.重视和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

四、实施步骤。

“惩防体系建设”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制定工作方案阶段(4月上旬至5月下旬)。认真学xxx省、市、县关于惩防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县纪委十届五次全会精神,结合实际,对照工作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

(二)落实推进阶段(6月上旬至10月下旬)。按照制定的工作方案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狠抓工作落实。在实施过程中,要理清工作思路,抓住工作重点,努力开拓创新,彰显自己的特色。各项工作实施意见、制度、规定和办法须及时上报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备案。

(三)。

总结。

完善阶段(11月上旬至12月中旬)。对开展我局惩防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认真全面总结,写出专题报告。于11月下旬组织专项检查。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提出并完善2008-2012年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各项工作任务,使我局惩防体系更加科学化、系统化。

五、几点要求。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将“惩防体系建设推进年”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与反腐倡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局党组加强对惩防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动出主意、谋思路、想办法,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涉及相关科室共同承担的任务,要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发挥各自优势,互相配合,及时沟通,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工作,确保任务落到实处。

(二)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将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分解细化,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要结合实际,落实好惩防体系建设工作任务,真正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促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未按工作进度完成任务或职责落实不到位、工作敷衍塞责的科室和责任人,将严肃追究责任。对工作中形成的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及时予以总结和推广,以推动我委惩防体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

二〇一〇年三月十九日。

四大体系方案篇四

各股(室)、协会、分局、所(队):

现将《枝江市工商局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单位职责,认真抓好落实。

枝江市工商局办公室

20xx年12月23日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制度机制巩固作风建设成果,是改进作风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保障。

根据市局党组印发的《全市工商系统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工作方案》(宜市工商党组〔20xx〕41号)和《宜昌市工商局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工作方案》(宜市工商办[20xx]43号)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本系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重点任务

按照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围绕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紧密结合实际,把握制度建设工作重点,修订完善已有制度,建立健全新的制度。

(一)认真梳理已有制度,健全制度体系

结合市局履职实际,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已有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列出清单,认真做好立、改、废工作。

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认可的制度,予以重申,着力抓好落实;对于不适应密切联系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予以废止;对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予以修订完善;对于制度缺位的,抓紧研究建立新制度,切实形成利于遵循、方便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

(办公室、法规股负责)

(二)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明确落实责任

1、第一方面,重点建立健全体现群众意愿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工作落实机制(人事股、办公室负责),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评价体系(人事股、督察队负责),完善规范各类会议、文件、简报、调查研究、评比表彰和达标活动(办公室、督察队负责)等方面的制度规定,制定规范协会管理规定(人事股、消协、个私协会负责)。

2、第二方面,重点建立健全领导机关、领导干部以及执法监管机构和服务窗口单位履职尽责的相关制度规定,完善建立基层联系点制度、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和畅通群众诉求反映渠道制度。

(办公室、登记注册分局、公平交易分局、经检大队、消保分局、党办、消协及其他相关科室、单位负责)

3、第三方面,重点建立健全全系统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的制度规定,规范领导干部住房、用车、办公用房等方面的工作生活待遇(人事股、办公室、财务股负责);完善公务接待制度,细化接待标准,严格审批管理,强化监督执行(办公室、财务股负责);完善因公出国(境)管理制度,严格任务审批,严肃外事纪律(人事股负责)。

4、第四方面,重点建立健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制度规定(办公室负责);完善“三公”经费预算管理和公开制度,控制预算总量,严格审批程序,增强刚性约束(财务股负责);建立健全节庆、论坛、体育运动会等方面管理规定(办公室、党办负责)。

(三)加大制度执行力度,从严从快问责

加强制度公开和宣传,推动制度落实(办公室负责)。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通过自查、抽查、督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制度执行中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督察队负责)。

进一步畅通信访、新闻、网络、电话等监督渠道,让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监督制度执行情况(办公室、监察室负责)。

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全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奖励惩处的重要依据(人事股、监察室负责)。

严查违规行为,对违反制度规定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依纪依法严肃处理;对顶风违纪的,要从严从快处理,绝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监察室、督察队负责)。

二、工作步骤和时间安排

(一)制定工作方案

20xx年12月20日前,由市局活动办负责起草《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工作方案》,经市局党组会审议同意并报宜昌市局第三督导组审核通过后,印发全系统执行。

(二)全面开展制度建设

全系统要按照上级和本局党组的要求,紧紧围绕治理“四风”问题,紧密结合各自实际,出台有针对性的制度措施。

具体制度建设工作包括:

1、清理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各直属单位及相关股室(协会)按照要求,先行梳理各自制定的制度和规范性文件,由法规股负责集中清理市局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及时作出继续有效、废止、失效、修改等处理,由办公室综合上报。

办公室、人事股、财务股、监察室、党办、督察队等负责清理各自曾经承办或出台的涉及作风建设方面的各项制度和规定,着力解决制度建设中情况不适应、不协调、不衔接、不一致的问题。

清理工作要在20xx年6月底前完成阶段性目标。

2、加快市局机关制度建设。

省市局已经出台有关制度,本局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配套制度或对市局已经出台的有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省市局相关制度未出台的,待省市局有关制度出台后,本局再进行研究制定或修改完善。

本局制度建设由局办公室牵头,相关股室和直属单位按照制度建设重点和职责分工,负责研究起草有关制度,经局党组会或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印发。

本局制度制定计划报宜昌市局办公室备案。

20xx年1月15日前专题上报本单位制度建设综合情况。

(三)报送备案

12月30日前,各相关直属单位和股室将本单位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定的有关制度报市局活动办备案。

三、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股室、直属单位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主持制定制度建设计划,精心组织实施,抓好任务落实。

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加强组织协调和跟踪指导,注意跟踪了解情况,及时提出明确要求。

(二)健全规章制度。

各单位要在前段工作基础上,深入分析产生“四风”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改进作风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已有制度,制定新的制度,废止不适用的制度。

要注意把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制度形式固定下来、坚持下去。

(三)提高制度质量。

要用系统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建设重在管用、长效,不重复建立制度,不层层制定相同的制度规范;制度建设要务实管用、配套衔接,防止内容繁杂、空洞无物,确保建立的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坚决防止和克服在制度建设中搞形式主义的现象。

出台有关制度要请基层干部和群众参与,特别是对涉及基层干部和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充分听取干部和群众意见。

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基层干部和群众关注度高的制度,要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明确牵头单位,搞好任务分工,加快工作进度。

要强化制度执行,划出“红线”,标出“雷区”,架起“高压线”,切实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四)强化督促落实。

分管领导要加强对制度建设情况的督促指导,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加强指导、严格把关,对制度建设大而化之、应付了事的,该重建的重建,该完善的完善,确保制度建设成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保证。

根据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四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加强制度建设的通知》、《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和中共上海商学院关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精神,紧密结合机关党总支教育实践活动和制度建设的实际,制定本制度建设计划方案。

一、思路和原则

(一)制度建设的思路

以国家总书记重要讲话、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把落实为民务实清廉要求作为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四风”问题做好制度“废、改、立”工作。

对于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群众认可的制度,着力抓好落实;对于不适应密切联系群众、加强作风建设要求,与现行法规制度相抵触、不一致的,予以废止;对于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相适应的,予以修订完善;对于制度缺位的,抓紧研究建立新制度,形成便于遵循、便于落实、便于检查的制度体系,着力构建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

(二)制度建设的原则

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本次制度建设应遵循4条原则:一是坚持聚焦“四风”、改进作风的原则,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要求。

二是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的原则,注重制度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使各项制度相互衔接、简便易行。

三是坚持明确具体、管用长效的原则,确保建立的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检查、可问责。

四是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的原则,不重复制定相同的制度规范。

二、建设计划和任务分解

按照制度建设总体思路和原则,我们清理了近几年来出台的涉及“四风”方面的有关制度规定,梳理出需要“废、改、立”制度规定共228项,其中:予以废止的42项,修订完善的132项,需要新建的54项(已新建9项,计划新建45项)。

(一)需要废止的制度规定(42项)

主要是根据中央和上海市委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机关总支实际,对文件规定执行适用期已过、所调整的对象或所设定的情况已消失等情况,经责任单位和相关部门认真讨论和研究,确定按照党委全面清理学校规范性文件的要求予以废止。

(二)需要修订完善的制度规定(132项)

主要是与现行规定不完全一致,但个别条文修改后仍可执行。

(三)需要新制定的制度规定(54项)

一是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已建立了9项。

二是根据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对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的工作安排,结合机关总支实际,计划再新建制度规定45项。

三、组织实施和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抓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制度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是解决“四风”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实施。

各牵头领导是主要责任人,要牵头抓总、亲自主持研究谋划,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落实。

各责任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主要领导要亲自负责,组织专门人员力量,集中精力抓好制度规定的“废、改、立”工作。

(二)统筹协调,确保质量

各责任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相互沟通商量。

要坚持开门建制度,采取召开座谈会、专家学者论证评审等方式,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建议。

要统筹进度和质量,既要坚持时间服务从质量,又要加快工作进度,尽快取得制度成果。

(三)强化督查,严格执行

要把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制度执行情况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加大制度的执行力度,坚决维护制度规定的严肃性、权威性,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到位。

以制度机制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

四大体系方案篇五

为了加快推进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科学预防,强化工作细节末端落实,实现由“管结果”向“管过程”的转变,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贯彻习主席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在公司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对风险点实施标准化管控;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全面排查、及时治理、消除事故隐患,对隐患排查治理实施闭环管理,进一步提升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确保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组织领导。

(一)全面开展动员部署。

各部门、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两个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目的和工作内容,宣传两个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显示屏、微信群、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加强两个体系建设的宣传教育,发动全体员工深入查找身边安全风险,形成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受益的良好氛围。

(二)科学组织风险辨识。

各部门科室要认真排查、分析所管辖范围内事故易发点、多发点及可能存在安全风险的部位,实施超前辨识;结合以前曾经发生的事故和险情,围绕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良因素和管理缺陷等要素,全方位、全过程排查和辨识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风险点,对排查和辨识出来的风险点按照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进行辨识、分级,确定风险等级,并建立安全风险工作台账。

(三)强化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实施定人、定责管控,并定期组织评估,确保风险可控;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按照落实整改目标、整改责任、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时限的“五落实”原则,及时消除、治理,确保安全生产。

1.明确管控措施。针对辨识出的风险,各单位要结合“安全生产网格化、实名制”建设,将风险点逐一明确到各部门、岗位,落实具体的责任科室、责任人和管控措施(包括制度管理措施、视频监控措施、现场管理措施、应急管理措施等)。

2.风险公告警示。要将主要风险点、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进行明示,让每名员工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应当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等。

3.排查消除隐患。针对各个风险点制订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企业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

4.加强应急管理。各部门、科室根据风险辨识、评估情况,科学编制应急预案,重点岗位要制定应急处置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要经常性开展从业人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

(四)全面督促推进工作。

1.提高认识。建立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贯彻落实习主席十九大报告精神,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重点工作。各部门要充分认识两个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围绕工作中“认不清”、“想不到”问题,积极想办法、出实招、求实效,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抓好落实。2.加强领导。公司将成立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机构,安排专门力量负责督导协调,分管领导要组织分管科室人员学习实施方案,细化分工,明确时间进度,狠抓工作推进。

3.配合联动。公司将建立情况交流、考核通报和跟踪督办制度,精准发力,推动落实。各科室要建立信息沟通渠道,充分调动岗位人员的积极性,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动员全体职工参与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职工岗位安全责任,推进群防群治。通过宣传栏、电子屏、微信圈等方式,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场地作用,大力开展风险意识和风险防控宣传教育,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4.要将两个体系建设与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两个体系建设情况作为重点内容同步进行。

5.严格考核。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由以事故为重点向以风险为重点的转变。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改进考核方式,坚持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从事后问责向事前问责转变,切实加强对风险预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的过程监督和考核问责。要建立安全通报制度,对工作被动应付,体系建设落后的部门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沂水县盛通公交客运有限责任公司。

2017年12月29日附件1.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

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周玉松。

四大体系方案篇六

比特网(chinabyte)1月28日访谈——集团管控一直就不乏关注的目光,特别是在经济危机过后,央企“重组工程”即将推向下一个高潮之时。然而集团控制管理体系的落地则更多地依赖于信息化的手段。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集团管控能力,已经成为当前集团企业特别是央企关注重点之一。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以医药分销、医药和生物技术产品科研和生产为主业的中国最大的医药产业集团。旗下拥有二十二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国药控股一家h股上市公司及天坛生物、国药股份、一致药业三家a股上市公司。2009上半年,集团在141家中央企业中营业收入排名第47位,利润总额排名第40位。2009年销售收入预计达到625亿元。旗下拥有国药控股和一致药业两个a股上市公司,中国医药集团作为中央企业中最大的医药健康产业平台。2009年9月中国医药集团又与国内最大的生物制品生产商——中国生物强强联手,业务涵盖到医药产业的全产业链。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经过多年、持续的集团信息化建设,国药集团已经形成以集团为主的管理、决策、分析平台,全国一体化的物流平台,及各个子公司围绕着主营业务建设的信息系统。为主营业务发展、集团精细化管理、集团管控,以及对市场快速响应、满足国家救灾防疫、突发事件的医药调拨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国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信息部副主任雷万云博士在参加比特网(chinabyte)《cio百家讲坛》栏目录制时,就郑重地告诉记者:“我们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全面完成了国药集团it转型。”

国药集团信息化专家组组长,信息化领导小组副组长,信息部副主任雷万云博士。

雷万云视频访谈。

国药集团是由原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医药批发站等国资企业,通过长时间的重组、并购、整合形成。分散、孤立的信息系统各自为政,随着集团业务战略的明确——打造一个“贸、科、工一体化”的一个医药行业航空母舰,与之相统一的信息化战略也随之明确。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从信息化管控体系、信息化的标准体系和重点、关键项目的建设入手,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雷万云说:“要落实集团的信息化战略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管控体系,也就是信息化的管控体系。这也是这几年我们致力于建设的软环境,它是一个组织体系,包括制度和各项措施,以提升集团信息化的执行力。”

国药集团“1567工程”

在国药集团,管控与服务信息化平台和集团的主数据管理系统——也叫国药编码系统,部署在了集团层面,由各分支机构共享。而医药一体化分销、物流平台部署在了集团最大的控股公司——国药控股。其它各相关公司的主营业务系统,则分别部署在了二级和三级公司。正是这样的it架构促使“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得以融合,统一的平台解决了信息不对等问题,分散的业务系统又确保了经营的灵活性。

根据集团的发展战略、管控情况、主营业务的构成和中央企业的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实际状况,尤其是在“后危机”时代以及新医改体制之下,国药集团未来三年内将逐步完成对各大信息系统平台的迁移和建设,最终完成集团信息化规划目标——1567工程。

雷万云为比特网(chinabyte)记者详细解释了“1567工程”的含义。“1”指的是建立统一信息管理与集成平台,也就是管理决策分析平台,集团信息化建设将在这个统一的业务协同、信息集成与共享的平台基础之上进行。集团总部,二级公司,甚至三级公司领导以及业务管理部门都在这个平台上对相关业务进行管理与控制。

“5”是指落实五大业务一体化应用系统。五大系统是根据集团业务战略梳理区分而来,包括了商业——物流、零售、分销一体化系统,科技一体化系统,工业——医药工业、中药材工业和器械工业一体化系统,工程服务一体化系统和会展服务一体化系统。

国药集团的六大信息化体系,也就是“1567工程”中的“6”。集团将通过六个方面进行信息化建设,包括信息化应用体系、信息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安全体系,及it管控体系。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控。

国药集团的“1567”工程编织了一张无形的信息化网络,各子公司在集团统一信息管理和集成平台上进行管理、决策、分析,使数据更加完整、准确、及时,实现了集团的有效管控。

标准化与价值网络。

“世界竞争格局的变化和加剧,导致现代企业间的竞争,不再是点对点的竞争,链条对链条的竞争,而是网络对网络的竞争。基于现状,国药集团提出了构建医药行业全产业链医药健康平台,包括有贸、科、工等不同的板块,以及不同的产业链。”雷万云用价值网络的概念定义了新一轮企业竞争。而国药集团的信息化价值网络则是强调了纵向的集团一体化管理和横向的产业链协同。

将信息化价值网络落实到集团it架构上,纵向体现为综合管理、决策分析、共享服务平台,而横向产业链协同指的是商业一体化平台、工业一体化平台、科研一体化平台、会展服务一体化平台及工程一体化平台。平台与平台间同样存在着协同,通过集团管控一体化平台将产业链有效串联,通过信息集成、应用集成,以及基于soa流程集成,最终形成完整的国药价值网络。

雷万云认为:“集团企业一体化管控体系的前提是信息一体化。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在实现战略之前,必须确保信息的一体化,而信息一体化的基石则是标准体系的建设。”

国药集团近年来,非常重视标准体系的建设,发布了集团标准体系框架,并形成了以国药编码为主的信息标准体系。随着医药监管及医药行业质量监管的深度发展,通过几年来的积累,已经形成十六万条的国药编码库,其中包括有药品编码,客户和供应商编码等。在信息推进的过程中,标准体系已嵌入到各三级公司的主营业务系统,有效地支持了集团一体化管理的信息集成共享需求,为集团的信息共享打了一个良好基础。2010年国药集团还将通过升级、改造集团主数据管理系统进一步支持集团标准体系的建设。

2009年9月中国生物并入国药集团后,一体化标准的it平台,也使得原本挠头的it对接成为了水到渠成的事情。国药集团计划今年将医药工业产品板块,包括新进的生物制品板块的编码和标准体系增加到集团的主数据库中,为新生物板块一体化建设打造同样良好的标准化基础。

cobitit管控架构。

雷万云曾经说过“主营业务和信息化融合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局部考虑某一块的业务或局部建立erp就能够完成”。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这个观点更加适用于集团企业,尤其是环境复杂、结构复杂的“央企”。

在雷万云看来两化融合,首先是对外部环境、企业战略及企业的组织、流程的深刻认识。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要把企业战略逐步分解、落实形成信息化战略,而这个过程就是两化融合的过程。

第二,it系统要有敏捷度和可见度,尤其是大规模性的集团企业。需要落实自上而下的管控体系,在信息化战略制定和系统建设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它的敏捷度和灵活性。根据战略不断更新流程,升级系统,使系统与业务不断的融合。

雷万云特别强调,在落实战略的过程中要不断完善it管控体系,这个过程就是融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标志,也是信息化发展的执行力。国药集团的it管控体系架构参照了美国it治理研究院的cobit模型,它重点关注企业需要什么,而不是企业需要如何做。cobit从战略、战术、运营层面给出了对it的评测、量度和审计方法。最后是符合行业、集团特点的标准体系建设。

通过it管理控体系的不断完善,使得国药集团信息化与企业业务高度融合,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这则是其它公司和集团模仿不了的。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集团信息化建设四部曲。

在采访的最后,比特网(chinabyte)记者问到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思路与单一体制企业相比有何特别之处。雷万云基于国药集团信息化建设经验概括出了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四部曲。

首先,从集团发展战略到信息化战略的映射、落地,并加强信息化战略管理。要不断、持续完善集团信息化规划,将企业规划通过信息化落实形成企业战略的管控能力。

第三、建立集团信息化标准体系,为集团信息集成共享打好基础。对集团企业来说要进行信息的集成共享,要有比较科学、完善的标准体系,这是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有些企业管理者往往觉得标准体系构建时间长、见效慢,但在企业并购、重组的关键时刻,缺乏信息化标准体系的集成或一体化应用是没有法进行的,形成信息孤岛也是cio们的无奈之举了。如果这方面做好了,集成共享则成了水到渠成的事。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统一管理、统一标准。

国药集团近年来遵循集团信息化建设四部曲的指导,信息化得到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0年集团还将进一步完善管控体系建设,完成集团管理、决策分析系统建设,及商业板块bi系统的升级改造。主数据系统的升级改造也将在2010年完成,主营业务系统将逐步升级成一体化erp系统,完成国大药房一体化零售业务系统、一体化的分销、物流系统,国药外贸的医药进出口外贸平台系统,一体化中药材科研、种植、流通平台,以及一体化的工业erp系统建设。

最后雷万云说:“未来三年内我们将完成集团1567工程建设,为国药集团进军世界五百强打造强有力的信息化保障。”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四大体系方案篇七

作为一家知识性的企业,在旁人看来,复星的发展仿佛也受到特别的眷顾,漂亮地实现了很多企业梦寐以求的发展中速度与效率的平衡、发展和稳定的平衡、以及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平衡。

其实,在漂亮的业绩的背后,可以给我们更多启示和借鉴意义的是复星在建立强大产业投资和产业经营能力过程中,对于横跨多个产业、拥有集群企业的大型企业集团的集团管控方法的艰辛探索之路。

众所周知,复星集团以“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融投资”为投资管理理念。通过适度多元的投资,构筑“利润和现金流平衡、成长性和稳定性并重、国内国外二个市场依存、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并举”的产业结构,使整个集团能够长期稳健成长;通过专业化经营,在所投资的每一个分支领域均达到国内同行前三名,并积极扩展对标体系,努力成为有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企业;通过专业化融投资,保证专业化企业融得的资金在本领域专业化使用,并通过自有资金增量、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伙伴和适当的借贷实现融资形式的多样性。

复星产业运营成功的关键有两点:集团战略上对于产业的整体把握,及集团资源的有效共享;产业上及产业中的核心企业在专业性和主观能动性上,得到充分发展。两者结合复星拥有敏锐的行业发展预测能力、良好的项目掌控和运做能力以及独特资金运做能力;同时在企业的管理方面具有持续的战略规划能力,良好的战略执行能力,良好的集团管理体系。能够结合这两点优势的只有——集团管控。

其实,复星有效的集团管控体系并不是与生俱来,也不是郭广昌精明的大脑凭空想来的,而是在经营管理中遇到困难,甚至遇到危机不断逼出来的。

复星的创始人深刻的认识到:企业要做大要发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做企业的高度。只有从产业的高度来经营企业,企业才能发展成为行业的龙头,才能真正成为具有控制力的企业。但是,企业经营与产业经营之间有一条天然的沟壑:企业经营是一个企业,产业经营是几个企业的联合,各企业之间如何协调,如何发挥能动性,形成最大合力,建立产业优势,而不是内部竞争资源,内耗不断,在外部市场丢城失地?解决产业经营的问题绝对不是有先进理念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单纯的理念往往是失败的隐患。

1.2如何兼顾母公司有效控制和子公司的专业化经营?

复星集团敏锐地感觉到对于产业的管理,对于子公司的管理问题解决的好坏将决定复星战略中产业经营的成败!但前面所论述的问题,似乎失之于抽象和宏观。问题可以更精练的概括,但是无法简单的解决。

复星与华彩合作,对于复星集团管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对所发现的问题进行解剖,正确的诊断是改进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问题挖掘。

深层原因剖析。

解决思路概览1。

集团战略协调性差,协同效应难以发挥。

建立分级战略管理体系和战略经营计划及全面预算管理体系2。

集团冲突,内部资源争夺激烈,整体效率低下。

集团权责分配不尽合理,界定不清,导致灰色空间大,各方积极性没有充分技法。

优化母子管控模式,调整并明确集团职能和权利划分3。

原有管理制度不尽合理,导致制度不断虚化,边缘化。

集团风险管理缺位,母公司风险被显著放大。

从战略、经营计划、预算、财务、审计、监察和偏差分析诸方面建立立体风险防控网络5。

对产业、子公司高层经理人员绩效管理薄弱,绩效不好,且认同度较低。

母公司规模过大,效率亟待提高。

母公司强化项目前期投资分析、营销策划和规划设计的管理。

四大体系方案篇八

本文以下将能力与绩效的可晋升薪酬体系以及其特点进行简单的概述,并且将传统的企业晋升薪酬体系进行了分析与介绍,同时,针对其中的问题进行了改进与创新而提出了几点有效对策,最后,本文以下将企业的薪酬设计过程进行了综合阐述,从而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企业高层领导、行政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从而有效激发本企业员工能够积极参与到企业活动的信心,进而全面提高自身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水平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企业能力与绩效的可晋升薪酬体系是根据内部员工个人能力、所获得奖励、岗位工作年限、技能等级以及个人绩效等要素,并且将上述能力以及绩效进行量化而根据相应权重统筹设计,最终形成薪酬要素来设立的系统,企业可以通过此可晋升薪酬体系来对员工能力进行分值计算,从而以判定是否对其岗位、薪酬进行提升或降级处理。一般情况下,能力分值的计算需要按照下述几个标准来进行,例如:管理类、技能类、技术类,如此一来,企业内部员工可以实现岗位晋升或者加薪酬的目的,与此同时,员工在不晋升岗位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提升薪酬待遇,这样不仅有效缓解了岗位有限的矛盾问题,而且还有效激发了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外,能力与绩效的可晋升薪酬体系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首先,利用多元化的可晋升薪酬体系来放宽薪酬待遇,从而以激发企业内部员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积极性,进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其次,这种体系有效地为员工们建立了管理类、技能类、技术类等职业晋升渠道,不仅有效帮助员工们实现了个人发展的目的,而且还使得企业员工们能够对未来的目标有了清晰的认识;第三,基于能力与绩效的可晋升薪酬体系是一种结果与过程有机结合的系统,使得企业员工能够对能力与绩效之间的关系有了全面的认识,在提升自身绩效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另外,这种体系还使得员工的目光聚集到提升就业能力方面,而不是提升职位方面,从而使得员工能够尽心尽力为企业经营发展而做出重要贡献。

根据传统企业晋升薪酬体系来看,几乎以“军事化管理”制度来严格划分薪酬等级,一般情况下,薪酬等级可分为24层等级,如果一旦企业员工被安排在某个岗位工作上,其能力以及绩效将被该岗位固定住,以至于其薪酬精神可能系数大大降低,这是由于企业内部薪酬序列位置是相对固定的,如果其岗位没有变化,则几乎没有晋升加薪酬的可能性,因此,传统的企业晋升薪酬体系不利于自身内部员工的发展,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严重阻碍本企业的发展。企业为了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对传统的企业晋升薪酬体系加以改革与创新,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使得员工的创新能力得以凝聚,为此,而推出了基于能力与绩效可晋升薪酬体系设计方案,从而有效解决了上述所存在的问题,该体系中包括以下几个构成部分,例如:绩效工资、岗位工资、技术职务工资以及其他各种奖励待遇等,其中岗位工资是员工从事某个岗位而拥有的固定工资,绩效工资是根据企业的经营效益而结合所得的工资,而其他待遇是根据员工的具体表现而给予的鼓励奖额,从而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首先,企业需要对本内部组织架构等进行梳理清晰,以了解各个工作岗位的价值评估,从而以制定各个工作岗位的价值序列;其次,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定岗安排活动完毕后,需要对每一个员工进行一次初次评岗活动,根据员工的个人绩效、工作年限以及技能等级等要素进行量化、计算处理,从而根据员工的表现而判定其岗位、薪酬等进行提升或降级处理;第三,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每个月对员工进行一次绩效考评,并且将员工的绩效考评分值进行记录,从而为本企业岗位等级分值以及晋升计划而提供有力依据,进而有效激发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内部员工能够在企业经营活动中不断提高提升自身能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继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而推动本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结语:综上所述,本文以上将能力与绩效的可晋升薪酬体系以及其特点进行了简单的概述,并且将传统的企业晋升薪酬体系以及改进对策进行了分析与陈述,最后,本文将企业的能力与绩效可晋升薪酬体系设计过程进行了综合阐述,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为企业赢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另外,笔者希望通过本文的叙述能够为相关研究学者以及企业高层领导、人事部门等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从而有效全面提高自身企业综合竞争能力水平,进而推动本企业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1]王淑德.煤炭企业薪酬管理的误区及对策[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xx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xx.

[2]蔺桂瑞.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与我国的职业指导[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xx.

[3]王蕾,朱健强.研究所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探讨[a].发展篇――上海科技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和人才管理研究会论文选编第十辑[c].20xx.

[4]洪素恒.论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工作中的律师职能[a].20xx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下)[c].20xx.

四大体系方案篇九

(二)劳动工资负责员工薪酬政策的具体实施,根据政策和制度的规定核定员工薪资的级别,以及薪酬调整的具体事宜,每月负责员工的工资表册的制定,并与财务加强工作联系,做好工资发放工作。

(四)企业总经理负责薪酬政策方案的审批,并对其实施予以督察。

(一)公平性的原则。

不同职位的人员应获得与其职位价值相当的薪酬;在相同的工作岗位上,只要作出相同的薪酬。

(二)认可性的原则。

首先是要得到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认可,也就是不能违背国家政策,凡是国家规定应给劳动都应有的保障,在薪酬中均应有体现。同时还应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这样会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三)公正性的原则。

薪酬管理方案是从各职位对企业的相对价值,工作表现和员工基本保障方面进行设计的。薪酬管理的基础是职位评估结果,职位评估的核心是各职位对企业的贡献的相对价值,因此员工的薪酬应与员工的贡献紧密挂钩,需要做好这方面的评价工作。

(四)适度性的原则。

是指薪酬系统要有上限和下限,在一个适当的区间内运行。下线要使员工感到安全,保证基本的需求;上限应能对员工产生强烈的激励作用。

(五)平衡性的原则。

指薪酬系统的各个方面平衡,薪酬体系设计时要全面考虑,既要考虑到需要,又要考虑成本控制;既要注重直接薪酬与金钱薪酬,又不可忽视非直接薪酬与非金钱奖励。

(一)薪酬总额释义。

薪酬总额是在企业和各子企业完全达到年度经营计划和目标的基础上的人力成本总各,也是企业年度人力成本控制的标准,是根据企业的经营发展战略、年度目标、经营效益情况等因素综合决定的。企业和子企业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所核发的超额绩效工资另行规定。

(二)薪酬总额的构成。

企业薪酬总额由以下六个部分构成。

1.高层经理薪酬总额。

2.总经理基金。

3.预留薪酬。

4.保险福利。

5.特殊职位津贴。

6.可支配薪酬总额。

(三)高层经理薪酬总额。

这是指实行年薪制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年薪总额。他的薪酬将与企业年度的经营目标的实现情况直接挂钩,根据企业目前政策。

(四)总经理基金。

1.使用范围。

(1)对于做出特殊贡献和实出贡献人员奖励;。

(2)企业对外交谊的招待与礼品费用;。

(3)根据行业(市场)薪酬水平,调节特殊职位薪酬水平。

2.总经理基金的确定。

3.总经理基金的使用。

企业总经理拥有该基金的使用决定权,部门经理和其他高层经理拥有建议权,基金的发放需在人力资源部备案。

(五)预留薪酬。

1.使用范围。

依据企业年度人员需求计划,为体年度招募员工预留薪酬总额。

2.预留薪酬的确定。

每财务年度开始,由企业人力资源部提交企业年度人力需求计划,由企业决策层、人力资源部研究确定,并以些为依据,确定本年度的预留薪酬总额。

3.预留薪酬的使用。

符合年度人员需求计划的新招募人员,由所在部门部长提出薪酬建议,企业总经理决定。对于超计划招募人员,在招募前应提交申请,总经理批示后,由人力资源部备案。

(六)保险福利。

按照企业福利管理体系设计方案,企业福利使用范围分为基础福利、中级福利、高级福利三大类,保险福利分两种情况,一是国家政策规定的部分,企业完全按规定执行,对于由企业自己掌握的保险福利,则按企业效益灵活掌握。核算保险福利总额应参照企业“福利管理体系设计方案”。

(七)特殊职位津贴。

1.使用范围。

这是针对在工作职责、工作环境等方面有特殊要求的职位所给予的补贴。目前企业涉及到这方面的有以下职位:

(3)长期在外埠工作,应补充外埠与本地的薪酬平均水平的差距,每月补贴额应视不同地区由人力资源部核定。

2.在特殊津贴覆盖的职位中,以下状态的人员不享受特殊津贴:

(1)试用期内的人员。

(2)各类休假期内的人员。

(3)临时抽调执行其他工作任务,离开原岗位人员。

(八)可支配薪酬总额。

用于核发企业员工(不包括年薪制的高层人员)基本收入的薪酬总额,即员工的基本工资和达成目标的基础绩效工资的总额。

四大体系方案篇十

鉴于项目物业目前运行的薪酬体系结构单一、缺乏激励机制,在吸引优秀人才、激励员工业绩和成长、留住优秀人才方面已不能满足项目物业发展需要,在对原有薪酬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合物业行业特点和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本激励性薪酬体系设计方案。

制定本薪酬体系的目的在于使员工能够保持足够的工作热情,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个人的努力工作与公司一同分享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收益,把员工个人与公司的短期收益、中期收益与长期收益有效结合起来。

1、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体系首先体现的是效率优先原则,即把岗位对公司发展贡献大小和员工工作业绩作为分享收益、获取报酬的第一评判标准;同时考虑多方面因素,把员工间的收入差距控制合理的范围之内,一定程度体现社会公平,有效地兼顾效率和公平。

2、激励原则。

本体系旨在最大限度发挥薪酬作为激励员工重要手段应有的作用,即通过薪酬引导员工不断提升自身技能、强化责任心和提高工作绩效。

3、充分肯定原则。

虽然不同的员工之间相对能力有高低,但每个人都有特长的一面,都需要公司给予认同和肯定。本体系立求做到这一点,给予每一个员工肯定和认可,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4、成本控制原则。

任何一个薪酬体系都必须以公司的承受能力为前提,根据公司的经营情况控制在一定的支付水平。

5、简单易行原则。

工资计算未采用任何模型和函数,而是采取最简单且适合实际情况的算术方法,从而使工资核算简单易行。

项目物业员工薪酬(收入)由工资、奖金、福利三部分组成,具体项目如下:

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加班工资、补帖等。

奖金:包括全勤奖、年终奖、工作任务奖、特殊贡献奖等。

福利:包括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人身意外伤害险)、有薪假(包括病假、婚假、产假、慰唁假(丧假)、年休假、公休、法定假等)、食宿、节日慰问、工服等。

(一)工资。

1、基本工资:所谓基本工资就为保证员工基本生活需要而支付的货币报酬。为体现员工生存权利的平等,本公司的所员工基本工资均定为1380元/月(烟台市最低工资);基本工资随当地最低工资调整而调整。

2、岗位工资:岗位工资是根据工作岗位的相对贡献大小而支付给在该岗位工作且能胜任工作的员工的货币报酬,具体标准见《岗位工资等级标准表》。

四大体系方案篇十一

随着隆庆祥企业集团不断地发展,企业的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配合董事长提出的“加强基础管理、扩大业务领域”的经营发展目标,20xx年,我们采取了调整管理机构、调整商品结构、调整业务范围、调整人员结构等多项管理再造的措施,管理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必须细化工资结构,使员工工资能够更合理、更准确的体现出岗位的重要性与技能要求和员工实际工作能力与劳动贡献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现行整体工资水平稳定不变的情况下,细分等级,依据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严格进行绩效考评。

1,以行政职务划分工资等级。

目前,我公司实施的各级人员的工资等级,都是以每个员工实际工作内容套用一个行政职级作为工资标准。在工作中,岗位的实际工作职能容易与行政工资级别出现混淆。例如,行政文员类岗位均享受经理级待遇,通常被理解为在该岗位工作的员工职务是经理,实际上文员是辅助管理岗位,并不具有完整的行政管理职能。

2,单一工资等级标准。

同一行政职务的工资等级标准相同,除非是行政职务得到升降,否则工资没有上升或下浮的空间。不利于体现工作岗位性质与职能的区别,也不能体现出任职者的能力大小,是否符合岗位需要。

3,多种职能不同的岗位套用同一工资等级。

隆庆祥企业集团由四个经营性质不同的公司构成,每个公司的每个岗位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职能差别,管理类、营销类、技术类、生产类、辅助类岗位都在套用行政职务工资,对于工种的特点、职能的特性、技术等级的高低、劳动强度的大小都没有明确的体现。

4,薪资结构没有细分,不便于执行绩效考评。

现有工资体系中,各岗位的薪资没有划分板块,工资内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基数,同样也没有考核基数,一旦实施绩效考评,不便于体现出考评的公证性与客观性,影响激励的效果。

综上所述,现行薪酬体系的缺点集中表现总体缺乏弹性,对内缺乏激励力度,对外缺乏吸引力。

依照隆庆祥企业集团的组织机构与岗位设置,我们将薪酬体系划分为:管理类、营销类、生产计件类、技术类、辅助类五个岗位性质不同的类别,薪资标准与行政职务分开,重新依照岗位工作性质、技术含量、对任职者的综合能力的要求界定薪资标准。

b,细分薪酬等级。

在每一个薪酬类别里,按照职务、职级的不同,将同一类别岗位的薪资划分为多个等级,依照任职者的称职程度给予相应等级的薪资,并给任职者一定的薪资晋级的空间,从薪资收入方面激励员工不断学习,积极提高综合能力,每个人都可以从工资等级的提高和行政职务的升迁两方面同时获得报偿。

c,细分薪酬结构。

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级的薪酬总额都划分为基础工资、岗位工资、考核工资三个板块,三个板块依照功能不同各自发挥作用,既要使劳动者的业绩与收入挂钩,同时也给予劳动者相应的'生活保障。

a,按照岗位性质确定薪酬类别,按照岗位贡献确定薪酬等级,坚持按劳取酬的原则;

b,既要确保员工获得最低生活费保障,同时在薪资中定量进行绩效考评;

d,现有员工的薪酬等级应严格依照上述原则调整或套用,由人力资源部负责核定。

e,预设薪资结构。

预设薪资结构。

岗位类别。

薪资结构。

考核比例。

年奖。

行政管理类。

技术管理类。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30%。

年终视企业赢利情况。

30%。

营销类。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30~35%。

销售提成。

生产类。

基本工资+计件工资。

计件类100%。

辅助类。

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

12.5~20%。

其他说明:

1,取消学历补贴、驻外补贴、技术补贴;

3,岗位工资按照出勤天数发放。

1,身兼多职的员工,其工资标准按照最高的职务执行,不再重复发放。

2,具备特殊技能,并被本企业特聘在专门岗位工作的员工,其薪酬按合同约定额度发放,不受薪酬体系限制。

3,其他岗位不属于本企业的正式编制,其工资标准不列入薪酬体系范畴。

4,未指定见习工资的岗位,其员工见习期工资按照工资总额的80%发放。

5,不符合岗位需求的员工,其工资级别应降级核定。

从统计情况上看,管理岗位的薪酬标准稍有提高,并预留了上升的空间,涨幅根据岗位工作性质略有不同。其中有必要说明的是:

2,部分岗位为新设立岗位,与原有薪酬体系中的薪资标准不具有可比性;

4,辅助类岗位的薪酬依据其岗位特点作部分调整,纳入薪酬体系;

5,生产系统技术岗位按照实际工作性质分别归入新的薪酬体系中,原薪酬计算方式不再执行。

四大体系方案篇十二

什么是档案利用体系?就是利用档案资源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服务对象、服务范围、服务方式、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和服务体制机制等各个方面。从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现有的利用体系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服务面比较窄且利用形式单一,绝大多数档案馆还是坐等利用者上门,处.于被动服务状态,服务方式不够灵活多样;开发利用力度不够,“重保管、轻利用”的思想束缚严重,一些巫待开发利用的档案资料仍束之高阁,还没有对外公布开放;利用效率不高,进出档案馆大门的麻烦、手工检索的繁琐、管理手段的落后、服务设施的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还不适应利用工作的需要;编研成果欠缺,一些编研产品质量不高、实用性不强、利用效率低下,缺乏有深度、广度的编研产品,还不能满足利用者的需求。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建设。

应当怎么建立档案利用体系?我们知道,服务是档案部门永恒的主题,是档案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是档案利用体系建设的核心所在。我们不能空喊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必须把这些大道理同档案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必须在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同时,树立尽职尽责为档案服务的宗旨意识;必须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树立以档案为本的服务理念;必须在建立健全为现实服务的体制机制的同时,建立健全为历史服务的体制机制。要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在为档案服务的具体工作中,换句话说,要用为档案服务的具体行动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以档案为本的行动中,用以档案为本的实际成效践行好以人为本的理念。档案服务包括为现实服务和为历史服务两个方面。为现实服务,就是在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下功夫、挖潜力,打破一些“条条框框”的束缚,拓展档案服务领域,丰富档案服务内容,创新档案服务机制,完善档案服务手段,改善档案服务条件,提高档案服务质量,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被动利用为主动利用,满足社会各方面和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需求。为历史服务,就是在收集档案时保证齐全完整,在保管和提供现实服务中,最大限度地保证档案的安全,不影响其历史寿命,这就是最好的为历史服务。把这两个服务搞好了,档案利用体系建设自然就完善了。

务,决不能忽视为历史服务,因为这两者有时会是矛盾的。如:现实中一些不光彩的档案资料怎么办?是不是从现时政治需要出发对应人库的档案作出取舍?绝对不能。这类档案可以暂不公开,但必须如实完整地保存。所以,在某些时候,为历史服务甚至要高于为现实服务,这才是真正的“史官”应该做到的。

四大体系方案篇十三

金秋时节,又是留学咨询的小高潮。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出国留学虽成为不少毕业生的新选择。然而,高昂的留学费用依然是阻碍准留学生顺利出国的重要因素。尽管有人认为,中国的家长舍得为子女的教育投资,但在众多行业普遍不景气、预期收益不乐观的大环境下,出国留学怎样省钱,如何合理规划显得越来越重要了。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1000万高中生参加国内高考,但是优质的国内高等教育资源十分有限,竞争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中国每年有大约600万的大学毕业生,今年的本科毕业生要面对更加激烈的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

选择海外名校留学深造的观念,打造自己将来的就业竞争优势,已被很多的学生及其家庭所认可。因此,在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经济低迷期内,中国学生的留学热情并不低,反而有上升的趋势。关键的问题是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提前的准备,来有效地降低出国留学的成本。

出国留学的成本不低,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更需要学生及其家长提前规划、合理规划。有四种方案,可以有效地降低留学成本。

美国高考sat考试成绩,是国内高中生申请美国名校及奖学金的'最重要的依据。一般而言,国内高中生经过培训后,可以考到1800分以上的分数,依据这一成绩,考生就可在美国排名稍后的重点大学中,申请到一万美元左右的奖学金。考生要想在美国名校中申请奖学金,sat成绩要在2100分以上。

有效地缩短在海外院校学外语、读预科的时间,这也是节省留学成本的重要途径。托福和雅思是目前国内学生到海外留学必经的两大留学考试。如果考生的托福成绩在70分以上,或雅思的成绩在6分以上,就可以实现免语言、免预科直读本科的目的。这样的话,就省去了再到国外学习语言的时间成本,经济费用自然也就减少了。

节省和降低留学费用的另一个办法是,国内学生选择生活费用偏低的国外城市去留学。其实,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公立大学的学费,在每一个国家中都差不多,好大学也遍布其国家各地。但各地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相差很大。因此,在大学档次差不多的情况下,如果要降低留学费用,可通过选择那些生活费用偏低的地区。

除以上三个方法可以降低留学费用外,还可以采用分阶段留学的方式实现留学费用的节省。具体方式有三类:第一阶段,学生可以考虑费用较低的留学项目。比如,先在美国或英国的社区学院、专科院校读完前两年的本科课程,然后在第二阶段再转至其所对应的大学完成学位课程。另外,学生可在国内选择被教育部授权认可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完成课程后,再出国留学,学生可通过教育部网站获知这些项目信息。此外,学生也可先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完成前两年的本科课程,再转至相应的大学和国家完成学位课程。

从根本上说,学生的留学规划实施得越早,留学成本越低;学生的留学准备越充分,外语水平越高,留学成本越低;学生的留学规划越细致,选择越科学,留学成本越低。

四大体系方案篇十四

所谓薪酬体系是指薪酬的构成,也就是一个人的工作报酬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一般来说,企业员工的薪酬主要有基本工资、奖金、津贴与补贴、福利等。构建现代企业薪酬体系之目的就是为了引导职工更好地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从而为更好地提升企业利润作为贡献。有鉴于此,形成一整套富有成效的薪酬管理体系,这对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对于薪酬体系之理解较为陈旧,未能对薪酬管理体系实施全面的战略性谋划。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大力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情况下,必须加强现代企业的薪酬体系建设。

1.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指单位每个月支付给职工的劳动性报酬,也是其薪酬待遇中最为稳定的组成部分。这一部分的设置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企业总体薪酬管理体系的稳定程度。企业一般都会为其内部的各个岗位明确相应的价值,依据当前劳动力市场所体现出来的供求关系,并结合职工本人的技术能力、付出程度、工作难易程度、所需承担的责任大小以及工作环境等各种因素,从而明确固定工资的金额多少。可以说,基本工资是薪酬管理体系当中最为基本的一种薪酬支付方式,能够反映出企业所具有的文化特征,也是判断该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是否公正、合理,是否符合国家或者当地政府所出台的现行最低工资标准。比如,对于从事施工的企业而言,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可实施和年度经营业绩相匹配的年薪制,而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可实施岗位工资制,工人可结合实际使用计时工资制或者计件工资制。此外,企业所急需的人才则可实施特聘工资制。

2.奖金。奖金把薪酬和职工岗位绩效密切联系起来,可视为是对职工固定工资所进行的调整。薪酬体现出职工的工作业绩,这一部分就被称为绩效奖金,而体现出企业经济效益的部分被称为效益奖金。假如企业不设立绩效奖金与效益奖金,企业的薪酬体系就会和职工的工作成绩与经济效益出现脱节,而绩效奖金与效益奖金则可以月度或季度、年度为单位发放,绩效奖金必须和职工的工作成绩紧密结合。

3.津贴与补贴。企业应当合理地设置津贴与补贴,这主要是对内部一部分特殊工作以及特殊岗位所进行的一种补偿。与此同时,还要相应地提升企业薪酬体系所具有的灵活性。一般来说,企业可以设立的津贴与补贴有岗位津贴、交通补贴以及通信补贴等。

4.福利。因为福利品种之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当中的各位职工所具有的具体利益,这不仅对于企业目前的短期利益会产生影响,而且还会直接地影响到企业以后的长远利益。因此,必须制定出符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发展现状的福利体系,这是企业以及本企业全体职工都共同关注的课题。目前,企业福利产品主要是由国家的法令来进行强制推行的,主要是一些法定福利。鉴于时代在不断发展,职工的需求也将越来越多元化,而不同的职工也会有各不相同的需求,以往那种统一化的福利已经难以满足大多数职工之要求。因此,必须认真实施弹性福利产品之开发,从而提供更为多样化的福利,以提升职工群体的福利选择权利,让福利之效能实现最大化,从而提高职工对于企业所具有的凝聚力。企业为了让更多优秀人才能够积极加入,能够提供一套符合本企业实际的非法定性福利措施,从而作为对国家统一福利项目所提供的有益补充,比如职工健康保障计划、非工作时间带薪假期、职工培训费用报销、饮食福利等。

1.合法原则。合法原则是一切企业制定所有制度都要实施的重要原则,而薪酬制度之设计自然也是这样的,例如,国家所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养老保险等规定均是企业落实薪酬制度之重要依据。

2.公平原则。企业薪酬制度一定要是公平的,而公平性可以说是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之基础,也是企业激励作用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而企业薪酬所具有的公平性主要体现在个人公平、内部公平以及外部公平等不同方面,也就是说,职工不但要将自身所得到的报酬与所进行的努力进行比较,还会将自身与企业中的其他职工或者外部同行进行比较。职工对于企业所付出报酬之满意度将直接涉及到职工所具有的工作态度与对企业之忠诚,当企业职工觉得报酬公平之时,才能产生满意的成效,进而才能激发出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3.激励原则。心理学家马斯洛所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分成五个层次。按照该理论的解释,假如了解到被激励者所追求的需求而且全力以赴地去加以实现,如此就能够较为容易地实现激励之目的。可见,企业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完全可借鉴该理论,比如,在进行薪酬设计时,可以分别设计出各个不同的薪酬标准,从而激励职工为了实现自身需求而积极工作,这样就能更好地提升职工的薪酬等级。那些积极开展工作,业务能力强的职工能够得到较高的报酬,反之,那些工作业绩较差,而且还不思进取的职工,则可以降低其薪酬标准的方法进行警告。此外,还可适当增加企业职工薪酬结构当中的可变薪酬之比例,从而为职工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运用薪酬以激励职工努力工作之目的。

1.实施薪酬调查。开展薪酬调查可以说是企业薪酬设计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开展调查之目的在于依据本地区与本行业的实际薪酬情况,从而制定与调整本企业所应当实施的薪酬标准和结构,这样就能让企业具有更大的市场竞争能力,保障企业薪酬管理体系具有外在的公平性。这一体系所能够解决的是薪酬对外竞争力以及对内公平等问题,这是全部薪酬体系设计之重要基础。唯有进行了客观、公正、详尽的薪酬调查,才能让企业的薪酬设计尽量实现有的放矢,从而更好地发挥出企业薪酬的激励性功能,进行薪酬个性化与更具针对性之设计。一是要对企业的薪酬状况开展调查。企业可以进行科学规范的问卷调查,主要是从薪酬水平应当实现的三个公平,也就是内部公平、外部公平以及自我公平等角度来了解当前企业薪酬体系当中出现的主要障碍和造成这些障碍的原因所在。二是实施企业薪酬标准调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当注重于搜集本地区中同行业职工的薪资发展情况、薪酬结构的差异、各个不同岗位与级别职位薪酬变化的数据、企业的奖金与福利情况、企业出台的长期激励措施和今后薪酬形式分析等各类具体信息。三是要进行薪酬影响因素的调查。应当着重考虑到企业薪酬所具有的各种外部影响因素,比如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状况、通货膨胀情况、本行业具有的特点、行业竞争现状、人才供应情况。同时,还应当考虑到企业内部的各种影响因素,比如,盈利能力、支付能力、职工素质情况、企业人才需求情况与招聘难易程度等。四是要开展薪酬政策、增长率以及岗位设置等情况的详细调查。要通过调查来了解涉及到企业薪酬福利有关的政策标准,企业目前的薪酬情况、增长情况、组织结构与详细岗位设置等等。五是要开展企业职工的薪酬满意情况调查。要通过这些调查以了解职工对于企业薪酬管理所进行的评价与期望值等等。

2.找准市场定位。企业的薪酬体系是否合理,在整个同行业市场当中的薪酬情况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这样一来,企业薪酬才真正具备一定的竞争力,这样就能尽量吸引更加优秀的人才。一旦企业的薪酬比市场标准显著偏低。这一方面将导致职工的严重流失,不利于稳定本企业内部那些能力与素质都比较强的职工,一旦难以得到其所期望得到的薪酬,他们就十分容易地在积累相应的经验之后再到其他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高素质人才望而却步,由此而造成企业在持续招聘新职工来满足运行需要之同时,又出现了老职工的不断离职这一不良倾向,这对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是一种非常大的浪费。为了对市场进行合理的定位,就一定要在明确职工薪酬标准之时维持合理的度,不仅不能更多地进行支付而导致成本的增加,而且也不能更少的支付,无法保持如今企业发展所应当维持的人力资源状况,持续提高对外竞争实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应当实施人工成本之核算,通过对人工成本进行核算,企业应当了解到自身使用劳动力所需要付出之代价,从而找到一个适合人工成本的投入点与产出点,以实现用最小投入来得到最大经济效益,而且还能调动职工主动性之目的。

3.明确薪酬导向。薪酬导向之确定是薪酬体系设计的重要前提。为了全面了解当前企业的薪酬管理状况,要以此为基础,明确薪酬分配之标准与原则,从而明确本企业的具体分配政策和导向。比如,不同的层次与系列的职工收入差距之标准,薪酬组成以及各个部分之比例。薪酬导向之确定主要可分为水平策略、结构策略以及模式策略等诸多方面。企业所选择的薪酬水平策略有市场领先、市场跟随以及成本导向等策略;薪酬结构策略则具有高弹性、高稳定和调和型策略;模式策略则分别有以职位、以能力、以业绩为中心等三种具体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企业最后要选择哪一种策略,应当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进行职位评价。实施职位分析以及评价是实施企业薪酬设计的基础性环节。对企业的职位进行分析和评价,重点是对工作实施重新设计,从而减少那些不必要设置的岗位,并且落实相应的岗位规范,制订出组织结构图以及职位说明书。职位评价的重点在于落实好薪酬所具有的对内公平性要求。评价主要有以下两个目的:其一是对企业中的各重要职位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以得出具体的职位等级重要性排列;其二是要为薪酬调查形成统一和标准化的岗位评价标准,从而消除各企业之间出于职位名称之差异,或者虽然职位的名称一致,但是具体的工作要求与内容有所不同而造成的岗位难易程度差别,让各个不同岗位间能够具有可比较性,进而为保障企业岗位工资之公平确定良好的基础。这是实施职位分析自然而然所产生的结果,同时又将岗位说明书作为实施的依据。其主要步骤有:紧密结合企业现阶段的经营目标,通过实施业务分析与人员分析,进而确定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责、各职位的职责,并进行具体职位职责的详尽调查与分析,最后再由职工个人、职工直接领导、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来共同做好职位说明书的制定。

5.建立薪酬体系。在以往传统的企业等级薪酬结构之下,企业职工的薪酬增长水平一般都是取决于其个人的职务是否能够提升,而不是取决于其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是由于即便其能力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一个水平,然而,只要该企业中尚未出现其合适岗位之空缺,该职工依然难以得到一个比较高的薪酬标准。如今,企业应当转变观念,努力做到技术和管理并重,建立起能够满足职工提高薪酬的多元化发展途径。这新型企业薪酬体系设计的思路中,职工不需要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升职上,而是可以更多的关注企业所需技术能力,只要技能得到提升,同样能够得到合理的报酬。这样一来,职工就不再需要为了一点薪酬的提高而耿耿于怀于自身职位的晋升问题,这样就能向广大职工尤其是基层技术类职工传递出以绩效与能力为重的企业文化,这样也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团队,进而提高本企业的向心力与市场竞争力。同样,实施以能力为导向的薪酬体系还可以激励优秀人才安心于自身工作,而不必一门心思地去谋取报酬较高的管理岗位。

综上所述,当前社会的竞争实质就是人才竞争,而现代企业的薪酬体系对于人才竞争而言具有极为重要之影响,尤其是当企业从快速成长期朝管理整合期发展阶段中,薪酬体系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难题,因而必须强化薪酬体系建设,从而提升企业管理层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实现企业职工权益和公司发展之共赢。一套适合于企业自身发展现状的薪酬体系能够很好融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之中,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大体系方案篇十五

目录:

运营模式及发票开具。

财务人员配置和岗位设置。

信息化建设。

1.1当前目标。

根据公司实际和行业特征搭建财务运行环境,保证开业后能正常开展财务工作,实现运行财务的功能。

1.2中长期目标。

以公司战略规划为导向,以信息化建设为载体,充分发挥财务核算与监督的职能,提升财务和业务的融合度,为管理决策提供精准的财务支持,最终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财务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企业要想将所有工作细节都落到实处,就必须将管理工作精细化。财务管理体系由11大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都需从六个维度进行设计,这六个维度包括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工作流程、执行工具、实用表单和实施方案,如下图所示。财务管理人员应从这六个维度入手,熟练掌握井运用每个维度中的各项设计要素,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工具化、标准化和实务化,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企业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

2、运营模式及发票开具。

2.1公司经营采用统一收银、联营扣点模式;。

2.2收银方式:。

2.2.2现金收银:每一楼层配备收银台,由商场统一收取现金。

2.3收银制度的制定及落实:。

2.4公司经营范围所涉及的增值税税率:

2.5发票开具流程:公司根据商户实收营业额开具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商户按公司实际返款额给公司开具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对于应开具专票而未开具专票的,公司应扣除“代商户开具增值税专用(普通)发票”的相等金额。

示例:公司实收10000元,扣点率20%,则应返商户款8000元,税率为6%。则公司代商户开具的发票金额为8000元,税额为8000/(1+6%)*6%=452.83元,商户应开具同税率、同税额、同经营范围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2.6毛利率与扣点率差异的测算模型和分析:

(请参见模型测算表)。

在相同条件下,商户应提供相同金额、相同税率、相同经营范围的増值税专用发票,若不能提供或提供的不一致,导致公司无法抵扣为商户代开的税金,则扣除不能抵扣的税款。

3.1初始期组织架构。

注:初始期组织架构,以满足公司运营为主,能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分析。

3.2中长期(成长期、成熟期)。

组织架构。

注:中长期组织架构旨在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财务管理体制,此时的财务管理不仅要满足公司运营,更注重财务的内部控制和决策支持。提升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最终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4.1按照公司战略规划的要求和组织架构的设置,编制财务管理制度。

4.2结合财务管理制度要求,制定财务管理流程,明确权责,提高财务工作效率。

包含:资金审批流程、费用报销流程、对账管理流程、收银管理流程等。

制度是企业为完成其组织目标、维系其组织稳定,针对生产经营及管理活动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性、反复适用性、权利义务井存的行为准则。

管理制度一般指企业为完成某项任务或目标,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财务管理制度设计作为财务管理各体系中的一个维度,主要作用是使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按照制度的规定开展工作,确保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注:制度必须以公文形式发布才能正式生效,而用来发布制度的公文、通知本身不算制度。

•1.管理制度的条款构成•良好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可以保障企业财务部门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降低企业财务部门的运作成本,而且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管理制度的条款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2.管理制度的文书形式。

•财务管理制度一般是由企业财务部制定,以书面形式表达,井以一定方式公示的针对某项事务的处理规范。管理制度文书包括如图所示的五个部分。

管理制度框架设计制度的内容结构常釆用“一般规定—具体制度——附则”的模式,一个规范、完整的制度所需具备的内容要点包括制度名称、总则/通则、正文/分则、附则与落款、附件这五大部分。管理制度设计人员应注意每一要点,以使所制定的制度内容完备、合规、合法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针对性强、内容较单一、业务操作性较强的制度,正文中可不用分章,可直接分条列出,而总则与附则中有关条目不可省略根据制度的内容结构。

5、财务人员配置和岗位职责。

财务岗位的设置应遵循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原则,并实现一岗多能,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例如:出纳不得进行记账凭证的录入,但可以负责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

在总经理的领导下,履行财务管理职责,组织和协调公司的经济运行工作,负责完成财务管理、资金资产管理、税收筹划、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内外部沟通协调、财务人员管理、自查自纠等工作,确保公司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6.2资金会计。

严格执行资金管理制度,保证资金安全,负责与银行日常对接、资金的收付、资金台账的登记资金计划的编制等工作。

5.3总账会计。

严格执行公司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负责日常会计核算、会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对会计核算工作进行审核,编制财务报告。

负责资产、税务、往来、费用报销、各种台账的登记、会计档案管理等核算基础工作,保证基础数据真实准确。

5.5收费(银)员。

负责水、电等费用的收取。

•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岗位要求人员去完成的工作内容以及在该岗位上的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岗位职责作为财务管理每个体系中的第一个维度来设计,通过对财务管理岗位进行合理有效的分工,促使财务管理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完成岗位任务。

•工作分析的系统模型:设计岗位职责必须进行系统的工作分析,包括建立系统模型、规范流程、信息来源、设计方法、模板设计、具体编写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岗位职责的信息来源:企业在设计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时,首先应了解各项岗位职责信息。岗位职责信息的来源如下图所示。

.岗位职责的设计方法:企业在设计财务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时,应掌握如下图所示的设计方法。

.岗位职责的编写。

.填写原则。

·一般用1~3句话表述。

·说明该岗位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简述该岗位的核心职责及重要的限制条件。

.填写要领。

·填写的模式如:为了……,在…..的指导下(影响下),(负责)……(工作);

·完成该岗位的关键职责详述后,再填写职责概述,会较容易。

示例。

.预算会计岗位。

岗位概述。

预算会计的岗位职责是负责制订本公司的预算计划,控制公司日常的预算执行情况,编制预算调整方案,为优化公司资源配詈提供决策依据。

.工作职责诊断与优化。

.主要是列举本岗位的主要职责,是一个从输入,到加工,到输出的过程描述。

.工作职责应按照工作内容的重要阳往行排序。

岗位说明书是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岗位说明书的编写,要按照系统思考的原则进行设计。

编写优化不是人力资源部门单独可以完成的,要以其为主,吸收其他管理业资深人员参加,也可以请专业的咨询公司,而且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正常工作需协调。

针对“岗位”,而非针对”个人“;着重那些“应该”做的工作,而非“目前正在”做的;分析岗位的职责,而非岗位的明细。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需要不断地修改、补充和完善才能逐步优化与提升。

岗位说明书的编制过程复杂,工作量大,涉及人员多,要有足够的全方位准备。

6、信息化建设。

结合公司战略规划的目标,在满足业务和财务的需求下,软件应具备数据共享与安全、数据立体化、集成化管理的优点,硬件能满足软件的运行要求,最终达到优化企业资源、改善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的目标。

6.1对信息化的需求。

6.1.1数据的共享与安全(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

6.1.2财务对业务的实时监控;。

61.3多公司、多行业、多组织的会计;。

6.2信息化模块的设置。

6.2.1运营模块。

包含销售管理、合同管理、客户和供应商管理、收银管理、往来管理、数据分析。

6.2.2财务模块。

包含资产、总账、报表、合并。

6.3信息化建设支出(需询价)。

一、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

中小企业经营一直受“融资难”问题所困扰,其融资的政策环境和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机构和完善的融资服务体系,现有融资体系也不利于中小企业长期融资。由于中小企业的贷款管理成本平均是大型企业的5倍左右,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跟踪监控费用增加,使其从自身利益出发,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二)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部分企业资金紧张。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是“两防”继续收紧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已累计达14.5%。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申贷条件更为严格,资本市场经过前几年的快速发展后,近两年来资金紧、融资难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多数企业反映资金严重短缺,而融资又异常困难。宄其原因,中小企业自身存在负债过多、融资成本高、风险大,其信用等级低、资信相对较差。从银行角度来说,商业银行普遍推行“信贷终身负责制”使银行信贷人员在投放贷款时十分谨慎。

(三)财务控制薄弱,缺乏科学性。

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财务控制薄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对现金管理不严,导致资金闲置或不足。不少企业认为现金越多越好,大量现金未参加生产周转,造成现金闲置浪费。还有些企业的资金使用缺乏计划安排,过量购置不动产,无法应付经营急需的资金,使财务陷入困境。二是应收账款周转缓慢,资金回收困难。多数企业没有建立严格的赊销制度,缺乏对客户进行有效的资信调查和信用评价,更缺乏有力的催收措施,大量应收账款不能兑现或形成呆账,流动资金紧张,生产举步维艰。三是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缺乏深入的市场调查,盲目生产,存货积压,占用大量资金,轻者影响资金运营能力,重者完全中断资金链,形成资金呆滞,周转失灵,直至停产。四是缺乏对收入、成本、利润的分析,平时只关注现金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挽救。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会计控制薄弱内部控制制度指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法律法规和经营管理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避免或降低各种风险,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会计控制和内部审计控制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核心是实行权责明确、相互制衡的内部牵制制度。一些企业的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一些基本制度不健全;虽然建立了其中的几项制度,但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内部审计在中小企业中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企业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有的是将审计部门与其他部门合并,或在财会部门内设审计人员,这样不能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中小企业内容控制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会计控制的薄弱、监管不力。具体表现为:对现金管理不严,造成资金闲置或不足;违反现金管理制度,常有超过规定限额的现金支出未按规定通过银行结算和坐支销货款现象发生;固定资产管理失控,固定资产增减不记账,日常核算中不计提或多计提折旧,账面与实际严重不符;应收账款周转缓慢,造成资金回收困难;存货控制薄弱,造成资金呆滞;资产流失浪费严重;成本控制水平落后,成本费用核算不实等。

二、解决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措施。

(一)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中小企业在财务会计制度建设中,应当遵循针对性、操作性和强制性原则,制定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一要设立专门的财务管理机构,统一负责企业的资金融通、现金出纳、财会管理、工资核算、固定资产及预算编制、决算实施等工作;二要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现金、采购、报销、稽核等制度,实行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三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强化监督机制。根据各岗位的权利和责任,规范财务工作程序,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坚决杜绝不规范、不合法的会计业务和财务行为的发生;四要要求企业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审计监督,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通过这些制度的实施,将财务管理工作与中小企业的经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财务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

(二)强化信用观念,提高信用等级,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备要素。若不尽快解决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就缺乏发展的后劲和活力,很容易被市场淘汰出局。中小企业要想摆脱目前融资难的困境,一方面必须强化信用观念,主动提高自身信用等级,做到诚实守信,规范经营;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加强与大企业的联系,借助大企业的信用为其担保,获得银行贷款。还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利用城市每年举办的银企对接会等活动不断向银行通报企业经营情况,让银行能够把握住企业资金的流向,取得金融机构的信任,并按银行信用等级评定标准规范中小企业的各项制度,积极争取银行的信用等级评定。

(三)强化资金管理,加强财务控制。

1.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中小企业资金的管理把好财务控制关。

2.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比如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比如应收账款什么时候可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否则,易造成收支失衡,资金拮据。第三,合理地进行资金分配,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有效配合。

3.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决不能把资产管理、记录、检查核对等交由一个人来做。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4.加强对存货和应收账款的管理。近年来,很多中小型企业陷入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加强存货及应收账款管理是重要的解困措施。加强存货管理,尽可能压缩过时的库存物资,避免资金呆滞,并以科学的方法来确保存货资金的最佳结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办法,严格控制账龄。对死账、呆账,要在取得确凿证据后,进行妥善的会计处理。

(四)提高管理水平和投资决策科学化水平。

中小企业进行投资时要正确处理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进行整体的战略规划。要根据财务部门提供的各项指标为依据分析企业自身的状况,树立正确的投资方向。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看各项投资是否与企业的资金、技术操作、管理能力相适应,同时也要规范项目的投资秩序。

(五)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搞财务人员的素质。

长期以来,中小企业存在着“财务”与“会计”不分的情况,财务管理从属于会计工作,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往往仅限于营运资金管理。在财务管理已取代生产管理成为企业管理核心的今天,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为此,中小企业应重视财务预算和营运资金管理、财务控制等工作,确立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中心地位。同时,要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中小企业还应聘请和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员。这些财务人员的责任不仅限于对企业资金、资产的记录,其工作重点应放在对已有资金的控制、对各项资产的管理、对企业的投资、筹资进行合理的管理上,应能从较高的理论角度进行经济活动分析,从数字变化的表面分析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和活动,为改善经营管理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09741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