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读后感应该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读后感有所帮助,同时也能够激发大家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热爱。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读后感的写作要领和技巧,同时也可以拓宽我们的思维和视野。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些精彩的读后感,分享我们的观点和感受吧。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一
近日我读完了由张岱年、方克立两位先生共同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一书,该书是1994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该书的核心主要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年轻人认识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的内容,了解传统文化,思考与评价其价值,同时展望其未来命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新文化.认识民族自身、提高人文素质,创造美好未来,挖掘经济价值所以在阅读该书时极度认真,感悟尤多,故而写下这篇读后感与大家分享一下,探讨一下。
我的感悟有以下几条:
首先是古人的文化魅力在于坚持与传承是在不断的改革发展中壮大完善的这一点是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发扬的,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最早的中国文化只不过是是二层次: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而后期就是三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再到后期就是四层次: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这是历史和人类不断改革进步的必然体现所以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难道不应该更好的发扬和维护这种精神吗?这便是我的第一个感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更好的维护坚持改革创新的文化精神。
接下来是我的二个感悟:制度文化是把双刃剑。在文化的传承当中少不了制度的功劳,正是因为有好的制度,古人的思想才会开放,才会进取这就好像是科举制度,能为国家网络人才创建文化但制度也有另一方面是不好的消极的,列如:宗法制亦为专制制度也就是说古代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这样的制度从一定角度来说限制了人才的流动和取用。对文化的交流发展给以屏障性,这样的制度就明显没有后期唯才是举的科举制好,当然这些都是没办法和现代比的。所以说古代制度是把双刃剑我们应该学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把好的一面无限扩展,争取用到最大。
接下来我要说的是第三个感悟文化应有斗争精神这体现在以下三点,我归纳总结为:
1.与自然斗争。中国文化的创造有其物质基础,而在古代中国,这个物质基础就是农耕生产方式。中国神话传说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
3.推陈出新的改革精神。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变法到我们现在的改革精神。我个人比较崇尚的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所谓我们应当有斗争精神这便是我的第三条感悟,下面说说我的第四条感悟文化应有龙马精神。这种精神我是这样理解的龙与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同步诞生。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美好和威力的象征,代表兴盛和发达,吉祥和幸运。龙成为中国文化奋发精神的象征。龙是以多元兼容、综合创新、开拓奋进、造福众生、与天和谐的精神底蕴,成为中华民族的图徽和象征的。而其中的“开拓奋进”及“造福众生”,就很适合马,尤其是骏马、千里马。可以这样说,龙的精神汲取、蕴含着马的精神,马的精神是龙的精神的.一部分。龙马精神就是以强健的姿态开拓奋进,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这好像是像博客这样的网络文学它的宗旨多半不是谋利而是带给别人幸福,欢乐是心灵的避风港。
第四个感悟:文化不应只存于精神,应与物资文化同步在这个问题上古陶神玉就是最好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它便是古人文化的载体史前陶器和玉器的制作是与史前农业相律而发生发展起来的。从陶器和玉器的产地分析,可用“西陶东玉”来表述。黄河流域上游的仰韶文化以彩陶的制作为代表,东北红山文化和长江下游的良诸文化则以五器最为发达。
炎黄时代的陶器和玉器涌现出大批珍贵的艺术品,开始形成中国造型艺术的特点,显示出中国艺术传统的发展方向。在中国文化中,玉器最初是装饰品。新后器时代中晚期以后,小型玉器被大型玉器所取代,具有了一定的政治意义,渗透进社会等级观念和原始宗教意识。往后,又发展成为标志高尚道德品质、象征吉祥如意贵重器物,所以对于物质文化我们也应该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并合理的进行利用和保护这便是我的第四条感悟了。
下面说我的最后一条感悟文化应该天人合一《老子》讲重天道自然无为。这便是墨翟,主强兼爱与非攻。法家的是商鞅与韩非子,变法革新,法术势三者合一。这便说明文化思想只有交流贯通才能体现出社会的美好和谐。
以上就是我所有的读后感啊,欢迎老师阅读批评指正,但是拒绝谩骂打击。
msn(中国大学网)。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二
1、“社会学”这个词首先是在(c)第四卷中提出来的`。
a.《社会学研究》b.《社会学是什么》。
c.《实证哲学教程》d.《社会学原理》。
2、“社会学”一词在中国流行,开始于(b)翻译出版日本学者岸本。
能武太的《社会学》一书(1902年)。
a.严复b章太炎c梁启超d孙本文。
3、首先提出实证主义方法论的是(c)。
a.涂尔干b韦伯c孔德d斯宾塞。
4、进一步论证和补充实证主义方法论,并引进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的。
是(c)。
a.达尔文b涂尔干c斯宾塞d韦伯。
5、严复将斯宾塞的(c)译作〈〈群学肄言〉〉。
c社会学研究d社会学大纲。
6、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学中心由欧洲转移到(d),得到迅速。
和持续的发展。
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
7、社会学的形成时期为(b)。
a.19世纪30年代到19世纪末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20世纪初至二战d。二战以后。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可读性,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尽管我在读第一遍时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许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内涵的一种深刻,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姑且不谈读完后我对中国文化又多了多少了解,单是那种巨大的时间跨度就会让人忍不住在内心生出无尽的肃穆和庄严之感。用半年的时间读完千年的历史,恍惚中总感觉半年的时光就如同已过了千年。也许这种感觉并不奇怪,用一个半年用一双眼睛去见证中国人从上古到今日的千年文化史,怎会不令人慨然?其中点点滴滴记载了中国的辉煌,透射着历史中灿烂的光芒,也详述了中国千年文明中所走过的所有曲折的路,让人读来自然会感到几分沉重。
不难看出,同样沉重的是历史,是文化。然而,在一种浩瀚的沧桑感之后,其实我觉得更有必要去思考一下文化本身的内涵和它在人类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种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行为的指导,没有文化的民族应该是不会存在的,即使是有,也注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走到今天其实也同样面临着一场文化的抉择。中国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该走向何方?在本书的末尾,本书的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化指出了方向。然而抛开一种言论的说教以及思想上的控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一种文化的真正走向或形成往往并不会因为一种貌似客观甚至超脱的语言解释而定型。它需要的是实践的考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的决定者是历史。
笔头落下上述文字之时,正听着那首小刚的《黄昏》,多少有种伤感,所以读史一定不能再听着伤感的音乐,否则那份慨叹足可令人窒息,因为人总是在不经意中把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际遇相结合,两相交映,便是一个沧桑的时代。由此我想到中国文化在今天发展的状况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人们曾经把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定位为迷茫的一代,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古今文化碰撞,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波动与混乱,也就因此造就了一批思想波动混乱的人,读后感《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这些人面临历史向前的滚滚大潮,在一种思想的多元但又不能彼此相安的状态中变得无所适从,也因此,这一代人又常被戏称为没有希望的一代,其实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些人由于文化的不定性,始终无法让自己找到一种让自己信服的文化价值系统,所以理想是模糊的,前途是模糊的,他们伴随着经济的超速膨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中国新时代文化的真正定型过程还远未结束,中国文化依旧任重道远。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处处透射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但细读这本中国千年文化史的终极目的绝非是去一味追索一种昔日的文明,去单纯重温昔日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历史的真正作用是告诉后来人,不要再走前人曾经走过的错误的路,或是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指导未来,因此文化始终与历史相融。
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感慨。我们可以在书卷中穿越时空,走过这历史的千年,不胜唏嘘。然而当曾经的八零后最终开始登上社会的舞台时,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百年,就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因为恰恰是无数的人生百年才凑成了历史的千年。
我也是一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啊。
《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李宗桂先生的力作,这部著作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文化概论》,如果只是看书名并不太象一部学术专著,不过即使写成“概论”,对研究中国文化来说是不容易的。“文化”这个词听起来很普通,大家都不感到陌生。不认识字的人,可以说是没有文化,但这些人的行为、心态都会受到民族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可是要说清楚什么是文化,要对此作出科学的界定,都似乎又成为难以捉摸的东西。关于文化的定义,据国内外不同资料统计,有说一百种,也有说二百种,总之,至今没有一个为人们共同认可的科学界定。
此书取名《中国文化概论》,这与文化史有所不同。后者是按照顺序,阐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式和变化发展的历程;而作为“概论”,则要按其内涵分类作专题论述。虽然有些专题也要讲述其发展顺序,但重点还是要阐明各个专题的特殊内容。书中对于中国文化的流变和分期,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道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的文体内容、核心、类型、特点、理想人格、价值取向、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基本精神,都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对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教,以至尊先五,重传统的社会习俗,书中都分别立专章进行论述。各章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全书经纬成文,论史结合,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从而显示出中国文化整体的概貌。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四
11《改变你的服装,改变你的生活》[美]乔治·布雷西亚。
12《睡眠革命》[英]尼克·利特尔黑尔斯。
13《过你想过的生活》[美]泰勒?本-沙哈尔。
14《你的身体,是一切美好的开始》[美]卡梅隆·迪亚茨等合著。
15《粉红牢房效应:绑架思维、感觉和行为的9大潜在力量》[美]亚当.奥尔特。
这本书是有积极心理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泰勒.本-沙哈尔。他想通过101个简单使用的方法+故事的模式,帮助我们主动寻找并创造人生中的各种可能性,拥有真正的幸福。不过说实话,看到第六个故事的时候,我已经看不下去了。
在我看来完全就是鸡汤加香菜的模式,而且是在一个特别大的锅里一起煮。作者想要用一个个智慧的故事来打动读者,可是我真的觉得没有什么意义。
只有续当中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着选择,而这种选择,日积月累决定了我们的走向。对一段时间来说,我们可以选择用愉悦的心情度过,也可以选择用愤怒焦虑的时间度过。这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只有主观意识发生改变,迫切的想要做某些事情,你的思维中不会把苦难当成痛苦,而是当做成功路上对自己的磨砺。
记得儿子英语班的老师召开家长会,对一些佛性教育家长说的一段话我记忆犹新:很多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活的快乐,不要那么辛苦,其实是帮助孩子放弃了自己做选择的权利。等他有能力做选择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选择项已经少的不能再少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五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选读),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华夏。
科瑟《社会学思想名家》(选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0。
杨善华主编《当代社会学理论》,北大出版社。
杨善华、谢立中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北大出版社。
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华夏出版社2000。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
贝斯特、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中央编译。
《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上海人民。
夏光《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理论》,社科文献2003。
阎明《社会学与中国――一个学科与一个时代》,清华大学。
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弗格森《市民社会史论》。
韦伯本迪克斯《韦伯思想肖像》、广西师大版韦伯著作系列、其余自查(主要为三联书店版)。
涂尔干上海人民版《涂尔干文集》及袖珍文库中个别短篇著作。
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旧制度与大革命》。
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重建时代的人与社会》。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
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日常接触》。
希尔斯《论传统》。
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现代性之后果》《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民族国家与暴力》。
布迪厄《实践与反思》《国家精英》《区隔》。
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性》。
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意识形态之终结》。
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
利奥塔《后现代状况》。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
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
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
布希亚《生产之镜》《消费社会》。
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两卷),《个体的社会》。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三联书店。
三相关领域入门史论――必读,然后选择兴趣方向。
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丁杰《法兰克福学派史》,广东人民出版社。
麦克里兰2003《西方政治思想史》,海南出版社。
约翰斯通《现代基督教思想》(上下)。
斯威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商务印书馆。
彼得伯克《历史学与社会理论》,姚朋等译,上海人民。
何兆武等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
丹尼斯史密斯2000《历史社会学的兴起》,周辉荣等译,上海人民。
阿普尔比、亨特、雅各布1999《历史的真相》,刘北成等译,中央编译。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
伊格尔斯2003《20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
……(文学、法律、人类学-王铭铭)。
四其他。
《余光中谈翻译》、思果《翻译研究》《翻译新究》。
《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学》第一至三卷、《思想与社会》辑刊。
五英文阅读第一期(中文侧重点另定)。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六
传播学概论课本,从各个方面介绍了传播学要研究的内容及其传播的意义。课本的理论知识有很大的难度,但只要抓住个章节课本知识的重点话语,加一自己的理解及一些资料的辅助,就能大略的掌握课本理论知识所要表达的意思。
我比较感兴趣的章节是第5章:传播学的社会功能。它主要介绍的内容就是大众传播以及人际传播信息的社会作用,功能,以及传播理论所涉及的一些特殊功能性。比如: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环境检测功能。社会协调功能。文化传递功能。娱乐功能。
这个章节也是我认为的,对我的传播学学习以及新闻专业知识学习具有启发性的内容之一。新闻传播的学习以及专业新闻报道。采访的学习,首先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传播的社会功能及它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让我们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意识到春播信息对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造成的影响和作用。才能要求我们抱着严谨的态度来学习新闻学以及传播学的知识,严格要求自己今后在传播信息,创作新闻作品时,考虑到的更多是自己的社会责任与社会作用,以次来严格要自己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成为合格的新闻人才。
我认为最难学习及理解的章节多是一些理论性知识占主要内容的章节,比如。第12章—传播学的批判学派。以及个章中理论知识的部分,它们大多涉及传播学研究的一些传统和现代的各种派别的理论成果,语言比较专业拗口,读起来比较生涩难懂。
我认为应该重点讲解的内容有第5章—传播学的社会功能,第7章—内容分析和信息交流。第9章受传者研究及第10章—传播效果的研究。这些章节的知识内容较为难懂,而且与我们所学的新闻专业有很大联系,对我们新闻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写作新闻,采访技能等有只管重要的作用,只有弄清信息传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弄清信息传播的效果—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弄清信息受众学要什么样的信息,才能个好的为我们的信息传播,新闻创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打好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让我们在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几实践中,更家得心应手。既然如此,当然,这些章节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完全可以运用于今后的生活中的,为我们的学习及工作提供充分的"知识武装"。
传播学作为一门多科学的边缘学科是植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传播现象,它的诞生是有条件的,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各类科学不断延伸并相互联系,各种新理论,新学说大量涌现,就为传播学的产生作好了铺垫,同时,由于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世界的各个地区的交流日益频繁,客观上成为传播学产生和发展的催化剂,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传播学在美国问世了。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十分广泛的,广义上讲它包括人类社会所有的传播现象和传播活动,而从狭义上讲它又可以分为两大派别,一派是以美国为中心的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在内的传统学派,另一派是和美国对立的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面对如此庞大的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研究领域,要想取得好的传播效果,研究的方法相应的也应该是多种多样的,然而,事物之间的联系总是多层面和多角度的,这就需要没一种研究方法又相应的存在几种不一样的特点,以满足对事物某一侧面的深入研究和调查。
无论是什么样的传播学都离不开传受者和受传者这两个主体。它们之间的沟通对于传播的效果好与坏是至关重要的,传播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受传者的信息需求,而受传者作为信息的接受者更渴望从传受者那里接受到自身感兴趣的信息,这就需要传受双方之间建立一种互动关系,即传受者对受众进行调查,受众给予传播者信息反馈,。
虽说传播的直接明显的目的是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而效果的产生自然对社会产生影响,而社会的发展也会给传播学的方方面面带来变化。科技的进步日益丰富着传播的媒介,提高传播速度,扩大传播范围,使得传播学更好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让新鲜的信息能够一最快的速度传递到每一寸空间,让传播学的曙光照亮整个大地。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七
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可读性。尽管我在读第一遍时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许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内涵的一种深刻,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姑且不谈读完后我对中国文化又多了多少了解,单是那种巨大的时间跨度就会让人忍不住在内心生出无尽的肃穆和庄严之感。用半年的时间读完千年的历史,恍惚中总感觉半年的时光就如同已过了千年。也许这种感觉并不奇怪,用一个半年用一双眼睛去见证中国人从上古到今日的千年文化史,怎会不令人慨然?其中点点滴滴记载了中国的辉煌,透射着历史中灿烂的光芒,也详述了中国千年文明中所走过的所有曲折的路,让人读来自然会感到几分沉重。
不难看出,同样沉重的是历史,是文化。然而,在一种浩瀚的沧桑感之后,其实我觉得更有必要去思考一下文化本身的内涵和它在人类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种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行为的指导,没有文化的民族应该是不会存在的,即使是有,也注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走到今天其实也同样面临着一场文化的抉择。中国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该走向何方?在本书的末尾,本书的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化指出了方向。然而抛开一种言论的说教以及思想上的控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一种文化的真正走向或形成往往并不会因为一种貌似客观甚至超脱的语言解释而定型。它需要的是实践的考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的决定者是历史。
笔头落下上述文字之时,正听着那首小刚的《黄昏》,多少有种伤感,所以读史一定不能再听着伤感的音乐,否则那份慨叹足可令人窒息,因为人总是在不经意中把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际遇相结合,两相交映,便是一个沧桑的时代。由此我想到中国文化在今天发展的状况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人们曾经把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定位为迷茫的一代,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古今文化碰撞,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波动与混乱,也就因此造就了一批思想波动混乱的人。这些人面临历史向前的滚滚大潮,在一种思想的多元但又不能彼此相安的状态中变得无所适从,也因此,这一代人又常被戏称为没有希望的一代,其实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些人由于文化的不定性,始终无法让自己找到一种让自己信服的文化价值系统,所以理想是模糊的,前途是模糊的,他们伴随着经济的超速膨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中国新时代文化的真正定型过程还远未结束,中国文化依旧任重道远。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处处透射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但细读这本中国千年文化史的终极目的绝非是去一味追索一种昔日的文明,去单纯重温昔日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历史的真正作用是告诉后来人,不要再走前人曾经走过的错误的路,或是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指导未来,因此文化始终与历史相融。
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感慨。我们可以在书卷中穿越时空,走过这历史的千年,不胜唏嘘。然而当曾经的八零后最终开始登上社会的舞台时,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百年,就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因为恰恰是无数的人生百年才凑成了历史的千年。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八
《传播学概论》这本书"集中探讨了人类社会的传播现象及其规律"。其中包括传播学。传播功能。信息。传播媒介。受传者。及传播效果的研究。包罗万象的,如果静下心来看这本书,基本上还是能读进去的。但是它并没有向书中所讲的那样,运用n多技巧来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首先它的书皮儿就很烂,像80年代的出版物。其次,是它的印刷,就算做不到80克双铜板纸,也不好这样粗制滥造吧,跟卖药广告差不多。好吧,我就当是为我们学生省钱得了。下来说说它的瓤。
有关传播过程的理论,传播模式以及传播控制研究这几处的抽象概念很多,比较不容易理解。相反的介绍传播的社会功能,信息,受传者的文章通俗易懂,可读性高。而且了解传播的作用及受传者的心里对学习新闻传播很有帮助。
在网上,无数的在线信息网站及上千的小广播台和电视台都依赖google所提供的新闻来获取信息,google对4600个出版物进行搜索,发现新闻,而且对这些新闻从高到低进行排位。专家担心google会成为信息的把关人,决定人们对信息的取舍。google担心那些有偏见和不正确的新闻会排在质量新闻之上,作为一种修补,google提出了项新闻技术的专利申请,即根据来源质量排列先后。
新闻网络topix的总裁ct有着不同看法,他认为google这样做是强调新闻来源和权威。网络杂志webpronews的作家dm则说"网络上不需要任何把关人,一切由计算机所产生的客观性来决定。"美国技术研究分析专家de也认为,现在搜索引擎成了把关人。确实,搜索引擎公司的"把关人"作用越来越突出,它具体潜在的控制大量在线活动的能力。
在我看来,要不要把关这是个问题,是不是客观这根本不是问题。我希望看到信息的本来面目,但我知道这不大可能,因为我与信息之间始终隔着那个该死的.把关人。
大众传播与分众传播。
在第八章"传播媒介与有关理论"中,主要介绍了大众传播与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出现于印刷媒介的诞生,准确的说是现代印刷媒介——书籍和报刊的先后问世。大众传播在人们生产活动中产生了日益巨大的影响。而现在除了大众传播外出现了另一种传播方式——分众传播,即从满足大众需求转向满足部分人、满足某方面需求的转变,也就是从“大众”向“分众”的转变。
比较而言,大众传播的特点是信息传递一点到多点,体现的是集体的、社会的、国家的意志,分众传播的特点则是信息传递多点到多点,体现的是承认差异、尊重个体,从必须“求同”,到允许“存异”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出现的重大变化,这种转变是技术的进步,是文化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转变的主要动因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化,就是社会和媒体发展的第二次进步”。
最后还要说说我认为的生活中那些方面可以用到传播学的理论和知识。
这样说吧,一句话,传播无处不在。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九
一、名词解释:(每个5分,共10分)。
二、问答题:
1、就国际旅游而言,对于哪些人应纳入旅游统计的范围,哪些人不应纳入旅游统计范围,目前世界各国已原则上达成共识,试结合我国的旅游统计情况,说明这一共识何在。(15分)。
2、什么是奖励旅游?自其向以来为什么会迅速发展成为很多旅游企业所关注的重要市场?(15分)。
3、不论从哪个层次上讲,旅游规划与开发都是旅游目的地在发展旅游业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对此你有何评论?理论依据是什么?(15分)。
4、有人想出“旅游业是一项具有高度文化性质的经济事业,同时也是一项具有高度经济性质的文化事业。”你在何种程度上赞同或反对这一观点?为什么?(15分)。
5、试列出和分析使旅游资源遭受损害式破坏的原因。(10分)。
6、假定国际来访游客在某旅游接待国的`消费额为1000万美元。这些资金注入该国经济后,使该国增长2500万美元的产出,使该国净收入增加500万美元,并创造出个直接就业机会和1800个接就业机会。试据有关各类旅游乘数的概念和案例中的有关数据,计算全部可能计算出来的各类旅游乘数值。(20分)。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十
人类学就是对人类过去和现在所有的生物复杂性与文化复杂性的研究,是关于人的科学,它是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学科群。它包括,生物人类学、考古学、语言人类学、文化人类学。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研究人类学对当今世界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人类学则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种种行为的学科,它研究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的过程、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差异,试图探索人类文化的性质及演变规律;其最有成就的工作是对人类婚姻家庭、亲属关系、宗教巫术、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作为人类学的分支,文化人类学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其他人类学方面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人类学乃至世界的发展。文化人类学也有很多分支,增强每个方面的研究,对人类生活的进步有很大作用。
古典进化论学派是文化人类学史上的第一个学派,它的诞生可以说是文化人类学作为一个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在达尔文进化论出现之前,人们在人类研究方面更加注重人的生理方面,即人的生物性。所以开始的人类学注重解剖等行为。
但是自从达尔文进化论提出,人们对“人”这种动物开始有了清晰的认识,所以人类学开始去关注一些与人有关的问题,可以说达尔文对人类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是第一个在科学意义上为“文化”下定义的人,他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员所习得的其它能力和一切习惯。”古典进化论学派认为文化是独立创造的并且他们坚持这三个观点:
一、用人类本质的一致性观念来说明文化发展的单一性。
二、各民族文化都循同一条路线向前进化,目前各个社会发展的不同程度实际上代表这条路线的各个阶段,各阶段在程序上是固定的,只是时间上的不一致罢了。
三、整个世界依然是自然法则所掌控的。
传播论学派则把人类文化或社会中的变化归因于物质文化和习得行为从一起源社会散播到其它社会。传播学派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德奥历史传播学派,另一部分是英国极端传播学派。传播论学派认为文化的传播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内容,全部的人类文化史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传播、借用的历史。我本人比较赞成传播论学派的观点,我也认为在历史进程中文化传播的影响大大超过了文化的独立创造。因为我觉得随着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地的交流也不断加深,流动的人口以及工商业很容易就引起文化的流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我国四大发明的传播,以及我国茶文化对世界各地的影响。
如今四大发明使世界各国受益,不可否认其独立创造的确很重要但是若是这些东西没有传播出去没有经过外国人的发展与改造它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大的作用。正如英国开始并没有饮茶的习惯,直到他们在荷兰商人那里见到了中国的茶叶后才兴起茶文化一样,这世界并不是每个地区亦或是民族都有独立创造文化的条件,所以我也认为文化传播的功能更大一点。
第三个学派是文化历史学派,他们认为文化人类学的一般任务是研究“社会生活现象的总和”,通过这种研究来“构拟”人类文化和文明史。但他们所主张的“文化史”不是指世界各国的一般历史而是指各个民族的具体历史;因为每个文化集团都有其独一无二的历史,而他们认为只有具体的东西才是历史的可靠的。
礼,在中国过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封建统治者维持社会秩序,等级制度的工具。如周礼。同时,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我觉得这也是人区别于其它物种最重要的标志。我认为礼仪、仪式与节庆,是多数人作为社会个体为了适合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被大众广泛接受的行为,是特定人群里的一种文化符号,有区分不同文化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来说,仪式是具有表演性质的,是一种“秀”。
虽然我对这个说法开始不太能接受,总觉得这是对仪式的亵渎,但话说回来,没有作秀就没有关注,我们今天很多文化的'流失正是缺乏这种“作秀”的精神。我觉得我们应该改变自己对待礼仪、仪式、节庆的态度,学会用自己的热情去感知,它们就是我们所持有的文化的果实,否则我们的传统文化终将离我们越来越远。
世界各地由于地域以及文化的差异其所表现出来的饮食文化也大不相同,一个民族的特质往往能形成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同样一种食物,有些人认为很美味而另一些人则觉得很恶心。比如说皮蛋在中国人眼中非常好吃,但美国人确认为其难以下咽。这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生活文化环境不同造成的。
在我们中国,大家喜欢围成一大桌,大家都在盘子中夹菜,筷子你来我往不亦乐乎。然而西方的人却每个人面前摆一个单独的盘子,非常注重独立思想,并且主人也不会去给客人夹菜,服务周到就是他们对待客人最大的热情。我觉得这样的饮食文化就是由不同的民族文化所造成的,西方国家深受海洋意识的影响人们推崇冒险追求个人的独立价值而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宗族伦理制度的影响,人们很少注重自己的独立个人的自由。所以就造成了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总之,我认为饮食文化的差异可以映衬出文化的差异。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茶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并且对世界各地有着重大的影响。相对于英国茶文化的高雅日与本茶文化的“和敬清寂”,中国的茶文化已达到了一种雅俗共赏的状态,这也表现出我国茶文化的发达。在中国的街道,你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茶馆,这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人人面前一碗茶,这样简简单单的就可以度过一下午的时光。
同时在中国“高雅”的茶道中也融入了儒家,道家,佛家三家的思想内涵,饮茶有三个阶段: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指饮茶的艺术,也可说是饮茶的方式技艺;饮茶修道,是指通过饮茶来正心修身、志道立德。在饮茶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情操,成为真君子;饮茶即道则是最高的境界了,“道”就是真理、本源,它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说不定你在喝茶的时候对心中一直不能释怀的事顿悟,获得另一个世界。中国雅俗共赏的茶文化是一种艺术,不仅是一种生活的艺术更是一种人生的艺术!
语言在人类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语言与文化也有很多联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重要的载体,文化对语言也有制约作用。我们很容易在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为什么我们今天能够研究古代的文化,很重要的而一个原因就是古代留下了很多可供我们使用的文献资料,从这些书面语言中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到古代的文化。
再说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在我们中国体现得尤为明显,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不仅这些方言现象并且它们的变化与发展都会表现出了文化的差距!为什么东北话和吴侬软语听起来完全是不同的感觉,一个粗犷沧桑,另一个则尽显“小家碧玉”。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这两地的文化氛围完全不同,所以所孕育出的人的性格差距也很大,自然所说出的语言也大有不同,这就是文化对语言的一种制约。
还有就是最近几年盛行的网络语言、神马都是浮云、快到碗里来……其实这些网络语言都是社会生活文化的一种反映,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将会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只属于某个时段的“流行语”。其实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在我看来,由种种原因,我们每个人作为个体所看到的所能够感知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所以为了不被个人的狭隘视野所蒙蔽,为了能用自己有限的视线看到无限的世界,文化人类学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表现出不同群体之间的共性与差异,让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的人群能够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这无疑会促进人类文明的进程。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十一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作者主要说明了中国在此之中吸收到的有益部分,但我认为其有害部分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侵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入侵。不得不承认,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接触逐渐频繁,商品经济也越来越获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不在少数的中国青少年越来越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反正崇洋西方文化,甚至有不少人更多的看重物质、将自己物质化,导致中国文化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反正变成了现代社会下视为“傻”的东西,比如各种行业中都存在的潜规则,不赚昧心钱的商人反而会被同行嘲笑。
所以,对于外来文化,还是需要用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恶意输出,吸收其有益部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十二
第十四章。
1、社会变迁: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到基本形态的变异。
2、国体:即“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人类社会的国体的变迁大体经历了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
3、政体:即“政权构成的形式问题,指的是一定的社会阶段人采取何种形式组织那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
4、社会倒退:是社会局部或整体已经达到的较高发展阶段向较低变化的过程。
5、社会改革:是人们有意识地规划并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的社会局部调整或全面改良的过程。
6、社会革命:是一种急剧的、对整个社会进行根本改选的社会变迁形式。
7、整体变迁:是整个社会体系的变化,是各个社会要素变化合力的结束。
8、局部变迁:是社会要素及它们之相互关系的变化。
9、自发变迁:指被动地参与或盲目地顺从社会变迁。
10、有计划变迁:指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或控制社会变迁。
11、社会发展计划:是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
12、社会现代化:是现时代社会变迁的新形式,是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它是以经济发展为核心,涉及政治、法律、社会结构、心理、变化等诸多领域的全面性发展过程。
13、民主化:现代化的政治方面又叫“政治现代化”,主要是指传统政治社会向现代政治社会的演变过程。其实质是从专制制度向民主制度的转化。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十三
经过近一个礼拜的“奋战”,终于拿下了雷蒙・阿隆的《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本书,说拿下,也许言过其实了,因为要完全掌握了其思想要旨才算“拿下”,所以用“拜读”一词更为准确。看完之后的感觉可以概括为:既煎熬又享受。煎熬,是因为这本书内容太多,难以消化,再加上高强度地阅读,每天回到宿舍身心俱疲;享受,是因为这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在世界上有那么一些人是为了人类的普遍利益而工作,而思考,人类社会的出路何在?对我造成的思想冲击不言而喻。
我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看这本书的缘由。在库老师借给我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在图书馆借了(确实有名还有人给我介绍过),可能是这本书太新,或者根本没有去仔细翻阅,从而也就发现这本书的魅力,所以也就耽搁了。但是为什么我就能把一本1988年在中国翻译出版的价格只有六块多的纸张泛黄老旧的同样一本书一口气连续几天把它看完呢?我觉得有几个因素在起作用:书本泛黄陈旧(确实有点贱,好好的新书不读);对理论的兴趣;库老以前读研时读过的然后借给我的。对理论的兴趣也许是主要的,但是书本泛黄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我听很多人说对老旧的书更有感觉,觉得有历史厚重感,我也不例外。至于库老师读过的,也就使我从涂尔干那一章开始读,因为那章的笔记很多,而且明显被读厚了,也是库老精心专研的一章。所以自从开启了涂尔干的源头,就一发不可收拾,不赶紧把整本书读完就不快。然后接下来的是帕累托的那一章,然后韦伯、孟德斯鸠、孔德、马克思、托克维尔。显而易见,我是受了库老的影响,从涂尔干开始先把第二部分后面几章看完,再回过头去看第一部分的前几章。
我想用医学上的概念――把脉、“望闻问切”(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治疗――来贯穿下面的表述。社会学家们是怎样为所处的时代把脉的?把脉结果如何?最后又是如何来治疗整个社会的?他们提出了什么建设性的建议?我将按阅读思想家的顺序一一道来。
由涂尔干(1858―1917)开启了思想盛宴的序幕。本书作者是按照涂尔干的著作来展开描述的,依次是《社会劳动分工论》(1893),《自杀论》(1897),《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1912),《社会学方法论》(1895)。为了章节论述的完整性,我补上后面两节:社会学和社会主义,社会学和哲学。正是在这一章中,让我对此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雷蒙・阿隆的写作风格与治学严谨深深吸引着我,让我钦佩。更有涂尔干的思想让我折服,思想之光就此绽放。尤其是涂尔干对“社会主义”一词的解读,更是对我造成思想的冲击。(因为从小就受着这样的教育)现在才知道原来社会主义的涵义变化极多,在涂尔干看来,大概就是把社会合理地组织起来以更好地为国家的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此时还不是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社会主义,而且还把古代的城邦共和制与之比较。总体上来说,涂尔干奉行社会至高无上的准则,最高利益是社会利益,最高价值也是社会价值,其他价值都是从属于它的。因此,当天主教教育和世俗教育的冲突在法国蔓延时,“要社会还是要上帝”这句话起了导火线的作用。按照涂尔干的说法,社会学既要论证理性主义的个人主义的正确性,又要宣传尊重集体准则。
接下来的人物是一位奇才,他就是意大利的帕累托(1848―1923)。作者是这样分章节来评述的:非逻辑行为和科学;从表现到感情;剩遗物和派生物;社会学综合;科学和政治;有争议的著作。在帕氏看来,剩遗物指人性中固有的情感或情感的表现,派生物指个人用来掩饰情欲或赋予一些本没有理性的主张或行为以一种理性的外表的辩解的知识体系。实际上,人是一种无理性的,但能理性思考的动物。虽然他们很少合乎逻辑地行事,但总想使他们的同类相信他们的行为是合乎逻辑的。帕氏区分了六中剩遗物:组合的本能;集合体的持久性;通过外部行为表露感情的需要;与社会性有关的剩遗物;个人与其附属物的完整性;性的剩遗物。前两种是互相对立的,第一种是有改革、更新、激进的倾向,在精英理论中,有这类倾向的精英是狐狸型的,比较狡诈;第二种有保守、稳定的倾向,有这类倾向的精英是狮子型的,比较暴力。第四种通常与第二种有关系,起主要作用的两个种别就是组合的本能和集合体的持久性。帕氏的主要著作是《普通社会学》,在阿隆看来,如果这本书的第一部分没有足够的心理学内容,那么第二部分的心理学内容太多了。因此,阿隆在最后提出来的反对意见可用原话表述:“因此,我的反对意见如下:一方面,帕累托用精英阶层的心理学而不用政权或社会的组织来确定各种制度的特性,另一方面,他又说最一般的东西是最重要的东西。这样他就把一切社会共同的特征与一切社会秩序的基本特征混为一谈了,贬低了历史差异的价值,几乎剥夺了变化的任何意义。”“我的最后一个意见将涉及逻辑和非逻辑理论。”总之,帕氏的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剩遗物与派生物的理论;精英循环理论。其推理行为和感情行为的逻辑行为和非逻辑行为的思想引导帕氏对人性作出了一种二元论的描述,随后引导他对精英和制度作出了二元论的分类。
接下来要出场的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重量级人物,德国人,理解社会学的开创者,马科斯・韦伯(1864―1920)。阿隆的写作顺序是:关于科学的理论;历史学和社会学;人类条件的矛盾;宗教社会学;《经济和社会》;韦伯,我们的同时代人。雷蒙・阿隆这样写道:“社会学是一门理解社会行为的科学,理解意味着把握行为者赋予行为的意义。帕氏是按旁观者的认识程度来判断行为的逻辑性的,而韦伯的目的和着眼点则是弄清每个行为者赋予自己行为的意义。对主观意义的理解要求对各种行为作出分类,最终把握住各种类型的行为的可以理解的结构。”韦伯区别了价值判断和价值关系,同时创立了各种理想类型。韦伯的著作数量繁多,内容庞杂,加上我对他比较感兴趣,反而让我不知道从何说起,因为有太多东西值得一书。韦伯认为,世界历史的结果必然导致一个醒悟的世界(去魅的世界)和备受奴役、丧失最崇高情操的人类。韦伯对理性主义和官僚主义在世间各种活动中的普遍开花感到忧虑,持有悲观主义的'态度。后来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理论就是针对此而提出来的,哈氏认为韦伯对理性行为的定义太狭窄了,只看到了目的理性,而忽略了其他行动理性。尽管如此,哈氏的理论所描绘的人类的美好图景也是一种“乌托邦”――真正理性的相互之间的平和沟通很难达成。总之,韦伯虽然对国家的一些政策很恼火,也批判社会的丑态,热爱自由而又念念不忘德意志帝国的强盛,反对威廉二世而又忠于帝国制度,这种矛盾立场使他产生了用议会制改革帝国宪法的想法。因此,其民族气节、国家意识、对国家的热爱令人敬佩。
在阿隆看来,涂尔干、帕累托、韦伯这三位作者的风格是各不相同的。涂尔干是武断的,帕累托是讥讽的,韦伯是伤感的。涂尔干要证明的是科学和道德的真理;帕累托设想的是不完整的、暂时的科学体系;韦伯则致力于探索生活的意义,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不管是命中注定的还是自己选择的。涂尔干(法兰西文化)是法国哲学教师学衔获得者;帕累托(意大利文化)是一位不抱幻想的意大利贵族,一位反对一切形而上学的工程师,一位不带偏见的观察家;韦伯(德意志文化)接受的是历史学派、法学家、经济学家的教育。总之,他们三人从同一历史背景出发考虑科学和宗教的关系这一命题(我对这一问题也关注已久,极度重视,一直想写点这方面的东西),并致力于从社会的角度来解释宗教,又从宗教的角度来解释社会。社会的人也是宗教的人,各种宗教的信徒都是社会的成员。他们对上述问题极为关注说明他们把社会学当作一门科学,为它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下面这位是“三权分立”学说的提出者,法国古典哲学家,孟德斯鸠(1689―1755)是也。阿隆按照首先从“政治理论”到“从政治理论到社会学”再到“事实与价值”最后到“可能的解释”这样的顺序对他展开了评述。阿隆主要用《论法的精神》这本书来体现孟德斯鸠的思想。阿隆把《论法的精神》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十三章,论述了三种类型的政体,他把政体分成共和政体(其道德不是一种精神上的道德,而纯粹是一种政治上的道德,即:尊重法律、个人忠于集体)、君主政体(其取决于荣誉,是一种“哲学上的假荣誉”,它要求人人尊重各自的地位所赋予的一切)和专制政体(取决于恐惧,是一种低等的,或者亚政治性的感情),这一理论可以称之为政治社会学。同时把他的制度分类法与古典的传统相比,如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民主政体和贵族政体;第二部分是自第十四章到第十九章,论述影响人类、人类道德和人类的管理机构的气候和土壤,即物质和自然的原因;第三部分是从第二十章至第二十六章,先后研究贸易、货币、人口、宗教等社会因素对人类道德、习俗和法律所产生的影响。阿隆还提到了孟德斯鸠的《罗马盛衰原因论》。阿隆还写道:“阿尔都塞指责孟德斯鸠援引普遍的理性法则。他提出孟德斯鸠只需就法则的特殊性对各种法则作出决定论的解释,只需提出从这种决定论的解释中得出的实际建议。阿尔都塞是像一个马克思主义者那样提出这个意见的。然而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反对援引普遍的理性法则,那是因为它在朝实现人类数世纪以来所期望的制度发展着的历史运动中,找到了与理性法则相同的东西。”孟德斯鸠不相信进步,因为他关注的是政治制度,因而他就必然看不到历史进程中的某个运动会单方面朝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只能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找到进步的经济哲学,在奥古斯特・孔德的著作中找到科学引起人类进步的哲学。
接下来要说的是提出了“社会学”一词的法国实证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阿隆是这样来写的:孔德思想的三个阶段(神学时代、形而上学时代、实证时代);工业社会;社会学是一门人文科学;人性和社会秩序;从哲学到宗教。为了简便,我还是只概括几个主要概念:工业社会、社会动力学、社会静力学、综合各门科学、人道教等。主要的几句话概括如下:“人类的组成是死人多于活人。”“孔德希望共同的信念和唯一的友善目标能把人类团结起来,尽管人类将注定要世代不绝地在彼此隔绝的世俗社会中活下去……而把团结看成一个目标或理想,那么,除了寄希望于团结一致的人类外,还能有别的什么出路吗?”
下面的这位是中国大部分人都熟知的伟人,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卡尔・马克思(1818―1883)。阿隆这样展开:对资本主义所作的社会―经济分析;《资本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含糊不清之处;马克思社会学思想的含糊不清之处;社会学和经济学;结束语。《共产党宣言》的中心命题是阶级斗争。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因素分析社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最后一位出场的是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1805―1859)。阿隆这样展开:民主与自由;美国的经验;法国的政治悲剧;民主社会的理想类型。托克维尔的两本主要著作:《美国的民主制度》和《旧制度与革命》。托克维尔列举了美国的民主政体之所以是自由的民主政体的原因:美国社会的偶然的和特殊的地位;法律;习惯与风俗。地理和历史地位不如法律重要,而法律则不如习惯、风俗和宗教重要。条件相同,风俗习惯和法律不同,就会出现另一种社会。美国社会能够把宗教意识和自由意识结合起来,而法国社会则备受教会与民主、宗教与自由之间相互对立之苦。托克维尔是一个一面写作一面不停作出判断的社会学家,就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属于不作评论就无法分析各种制度的古典政治哲学家传统。我们必须承认托克维尔是一个很有文采的思想家。我把有意思的几句话摘录如下:“不为钱财工作的职业是没有的。工资是一切职业的共同点,它使所有的职业都像一家人一样。”托克维尔在政治上是属于自由党的,作为社会学家则是属于孟德斯鸠派的。他把社会学的描写方法、政体和社会类型分类,以及通过少量事实确立抽象理论的倾向这三者结合起来。总之,托克维尔把美国和法国的状况进行对比,希望找出治疗法国社会的良方,最后还是很失望。
到此,这趟社会学思想之旅就结束了,其过程既艰辛又享受。内容太多,难以一一阐述,写点东西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吧,也是对作者花了十二年时间写就的著作的尊重吧。就此罢了。
总之,《社会学主要思潮》这本书很值得一读,个中滋味只有读过才知道,希望以后可以再次拜读,慢慢品味、消化。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十四
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个半钟头,看了前面的序言,习惯概论,还有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给自己触发蛮大,边用记录的方式来整理自己的思维。
为认真读它之前,以为又是一本讲述速成论的书,后来导师kevin说此书对他影响颇大,并赠书一本与我,便对内容有了期待。看来自己对待事物的判断力,很大程度上会依赖于跟自己关系良好的朋友师长。带着他人给你的信心去读一本书,态度真的是要认真很多倍。
回到正题。
“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思维”
关于
习惯,其实是“知识”(做什么
,为什么做)“技巧”(如何做)和“意愿”(想要做)相互交织的结果。而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必须经过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者称之为依赖(dependence)--独立( independence)--互赖(interdependence)三个阶段。我们必须经历这样的过程,才可以实现互赖。积极主动,便是从依赖期过渡到独立期所需要培养的第一个习惯。通常的,我们对于外界的`刺激,都会作出回应。一些是本能性的,一些是习惯性的。而这样的回应其实是被动而机械的。重复这样的回应,我们渐渐地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变得消极,麻木,失去对事态的掌控力量。积极主动,便是要意识到,在刺激和回应之间,我们还拥有"选择的自由"。比如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们能做的是选择自己看待它的方式,而不同的看待方式,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回应方式及这种方式会产生的后果。
不由想到自己的一个例子。在深夜时听到宿舍外面有钻机的声音,持续且没有减弱的趋势。一向对声音很敏感的我,睡眠肯定会因此受到影响。可当我告诉自己,可能是某个宿舍出了故障,在深夜施工是为了排除故障。自己竟然睡着了。我想,如果一直抱怨这噪音的话,结果会很不一样。
接着前面的。要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并非是忽略客观,胆大妄为。我们需要做的是找到自己的关注圈和(通常情况下)在关注圈之内的影响圈。在我们所关注的事物中,只有一部分是可以由我们施加影响的。因为人的注意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要实现高效能(注意,不是高效率),就必须有意识地让自己着眼于那些我们能施加影响的事物。对于这样的事物,我们常常能用”我可以,我打算,试试看“这样的话来开始行动。培养积极主动的习惯,其实也是扩大影响圈的过程。
而更具体的关于积极主动的内容,便是要做出承诺和信守诺言。这也被作者称为”培养高效能习惯的根本力量”。
(在《尽管去做》一书里也同样提到,我们失败常常是因为撕毁了自己与自己或者他人定下的诺言。)
plan(摘自原书)
用30天的时间,来实践第一个原则
把全部精力放到影响圈内,从各种小事开始,许下承诺并予以兑现
学会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不是评判对错的法官
以身作则,而不是一心挑错
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事端
action(摘自原书)
你应如何以积极主动的原则应对?
在心里演练积极的应对方式
提醒自己,刺激与回应之间存在空间
想自己承诺,要抓住选择回应的自由。
文化人类学概论读后感篇十五
在哲学中,要从三个方面来了解一个东西——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换句话来说,要了解一个东西的第一步就是了解它是什么。所以我阅读的第一本书是哈维兰的文化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上这堂课这是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仔细思考这五个字,文化和人类都是大概念的词汇,包罗万象。可是通过这本书,我对文化人类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或者说更具体的明白它到底是什么。
首先,文化人类学是什么?书中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概念,人类是研究任何地方,任何时代的人,试图形成关于人及其行为的可靠知识,既涉及与他们想区别的东西,也涉及他们共享的东西。而文化学强调对史前史和新近西方文化的研究。具体来说,文化人类学可以划分为考古学,语言人类学和民族学。考古学研究物质遗存。语言人类学研究人的说话能力,民族学研究现在的文化。这些答案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那么为什么要研究文化人类学呢?从共性来说,所有的学科就是为了帮助人类更好地生活。从文化人类学自身的特点来说,文化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功能。
一、文化具有共享性,因为人们分享共同的文化,他们能在社会中良好的生存,并且和他人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社会成员通过共同的身份感而团结在一起。研究文化人类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与社会融合。
二、文化是可习得的,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不同的文化。研究文化人类学,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不同的文化并且学习先进的文化。
三、文化是整合的,处在文化社会的我们能对文化有全面而清晰的认知。研究文化人类学,可以我们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化,发挥文化更大的作用。其实联系我们高中的知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三,我们要如何学习文化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体来讲,我么可以从上面三个分支来考虑如何学习。
首先,考古学研究过去的文化,我们要了解人类文化的起源以及加强对人类祖先的认识。
其次,在语言人类学方面,我们要掌握语言的性质以及在当下社会环境不断发生语言变化。
第三在民族学上,我们要关注当今社会的万事万物。它包含人的成长,生计模式,经济体制,性与婚姻,家庭和家户,亲属和继嗣,政治组织,宗教等等。这些都值得文化人类学重要的研究对象。最后,我们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实地研究和调查文化,得到最科学的答案。
总之,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帮助就是让我对文化人类学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370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