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号鸟教学教案(汇总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03:39:32
寒号鸟教学教案(汇总18篇)
时间:2023-11-21 03:39:32     小编:琉璃

教案的编写应当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和有效性。教案的编写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并注意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控制。希望以下教案范文对大家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改进有所帮助,欢迎大家参考。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一

《寒号鸟》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出示寒号鸟的图片,然后讲了一个关于寒号鸟的小故事。首先让学生们先从感官上初步认识寒号鸟,然后再从听觉上感受寒号鸟为什么要哀号,在导入课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想要知道寒号鸟名字的由来,以及它为什么如此叫。这样,就巧妙的从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迁移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上,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我在上新课以前都要求学生自己回家做字卡,在做字卡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一个识字的过程。到第二天上课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字卡互相检测。我再去检查、纠正就比较容易。而有些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理解如“打哆嗦,冒汗”。又如“寒号鸟,崖缝,当作”中多音字的`读音,特别出示词语,范读,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

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8个生字,首先让学生观摩每个生字。小组讨论每个生字的结构。然后说一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写,教师进行了范写指导,学生描红。然后找出简单的生字,让小组间合作学习,接着上台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本课学习的生字。但这一环节中我疏忽了对学生所写的字进行展示点评,以致于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认为在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评价语言不能含糊不清,语速要慢,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我认为对于低段学生很重要。其次,本节课的评价机制落实的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

2、在备课中要反复分析教材,抓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和自己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二

《寒号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课文虽篇幅较长,但条理清晰,通过喜鹊两次劝说、寒号鸟两次哀号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并将故事发展用三次时间的变化串联起来,将故事放在了三个不同的背景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及课标要求,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关注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的第一个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对于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最终要的目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运用多种方式将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渗透到课堂中。第一自然段量词的积累,看图说话的练习,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课文中词语的理解,方法多样。表演理解“东寻西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早”、看动画理解“衔来”、联系上下文理解“劝告”、拆字理解“哀号”等。每个词语的理解都和有感情朗读指导相结合,通过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理解后的运用也很重要,在理解了冻得像冰窖后,拓展练习热得像什么、快得像什么等;在学习了得过且过后,创设说话情景,让学生劝说寒号鸟;在理解了“一早”“东寻西找”“衔来”等词语后,让学生体会喜鹊形象。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二)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感悟故事。

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学中创设故事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首先开课用为喜鹊赢得做窝的材料引出词语、句子、课文内容的复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用枯草作奖励,为第二环节学生扮演喜鹊找枯草做铺垫,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东寻西找”“衔来”兴趣盎然。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喜鹊和寒号鸟窝的方位、几阵秋风树叶落尽的场景、北风呼呼的刮着和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场景,精美的场景转换和恰当的音效使用,为学生听故事、学讲故事营造了氛围,也让课堂在场景的转换中节奏感更强。在重点环节两次劝说的教学中,更是通过多层次朗读指导,鼓励孩子分角色朗诵课文、表演课文中人物对话。学生戴上头饰、加上动作分角色朗读,加深了对文中人物性格的了解和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的感悟。

(三)关注助学系统——用好教材资源。

教材中的插图、课后题、小泡泡都是很好的助学系统,编者通过助学系统将自己的编写意图渗透给我们。教学中我用好助学系统,分别在开课读句子环节和课中完成课后语言多样性练习。用课后题“为什么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这一问题统领全课教学,在带领学生探究原因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另外,就是文中插图的运用有一定的创造性,在课文插图的基础上丰富了图片内容,加入动态图,让插图活了起来。

1、课堂容量太大,时间紧张,写字环节处理不够细致,没有留学生写的时间。

2、课堂气氛调动不充分。

1、在备课中要反复分析教材,深入浅出,抓重点,缩减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和自己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2、在教学碰到难点,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三

《寒号鸟》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故事蕴含的道理是: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只顾眼前、好吃懒做、得过且过,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因为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本课教学我以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导入课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故事梗概,在细读课文中分别找出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并以文中的两组对比让学生去思考、发现寒号鸟和喜鹊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

另外,教学中我指导学生多种方式朗读课文,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等,体会喜鹊劝寒号鸟时着急的语气以及寒号鸟两次不听劝告得过且过的心理,从而让学生明白故事蕴含的道理。

最后,教学中我比较重视语言表达,让学生分别评价了喜鹊和寒号鸟,还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后题的词语训练,如:“冻得直缩脖子”、“冻得直跺脚”。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的教学过程有些前松后紧,个别问题引导不到位,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7个生字;会写“面、朗、阵、枯”4个字。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哀号”等词语的意思。

2.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寒号鸟和喜鹊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态度有什么不一样。

教学过程:

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寒号鸟,出示寒号鸟资料。

2.把“寒号鸟”读正确,强调“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式巩固读音,如“号叫、号哭”。

设计意图:

通过讲故事,了解“寒号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

(寒号鸟的住处是在崖缝里,喜鹊住在大杨树上。)。

设计意图:

通过看插图,对照课文明白两种小动物的“窝”是怎样的,在对比中对寒号鸟和喜鹊的形象有初步感知。

2.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图文结合识字,出示“一堵石崖”和“一道缝”。

看图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缝”。识记“堵”和“缝”。

3.观察插图中喜鹊在干什么。(喜鹊衔着一些枯草,忙着做窝。)识记“衔、枯”。

4.从图上看出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寒号鸟的住处是崖缝,不是树枝搭建的,不够保暖;喜鹊的窝里有很多保暖的材料。)。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采用看图观物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堵、缝、衔、枯”,增强生字识记的准确性。

5.让学生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寒号鸟和喜鹊的第一印象。

1.创设问题: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哀号?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用横线画出来。

2.出示两次哀号: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3.请学生朗读,理解寒号鸟为什么会哀号呢?(因为天气太冷了,而它又没有窝,崖缝里冷得像冰窖,所以冻得哀号。)。

4.理解“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得”后面是对前面的补充。

出示课后题:

5.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6.创设问题:天气真的很冷,崖缝里冷得像冰窖,都把寒号鸟冻得直打哆嗦。那天气是一下子变冷的吗?(天气是慢慢变冷的。)再读课文,用波浪线画出和季节变化有关的句子。

7.了解文章的顺序。

(1)指名读读表示季节变化的句子。

(2)将学生读出的句子按顺序一一出示。

(3)板书概括3句季节变化的句子:“冬天快到了”“冬天到了”“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4)根据3个句子复述课文。

学写汉字“面、朗、阵、枯”,重点指导“朗、阵”。

第二课时。

1.出示寒号鸟和喜鹊的图片,回顾这两种小动物的形象,用一个词来说一说。

过渡:寒号鸟这样哀号,邻居喜鹊看不下去了,所以“劝告”它赶紧做窝。

2.理解“劝”。(说服,讲明事理使人听从。)。

1.创设问题:喜鹊是怎么劝告寒号鸟的呢?寒号鸟听了劝告说了些什么呢?用横线画一画它们的对话。

2.出示两次对话。

3.指导学生理解喜鹊的话。(喜鹊关心劝告,语气诚恳。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

小结:从喜鹊说的话,看出喜鹊目光长远,勤劳踏实。

4.指导学生理解寒号鸟的话。(寒号鸟糊涂懒惰,脾气暴躁,不听劝告。)。

5.理解“得过且过”。(过得去就过去,过一天是一天。)。

6.教师示范朗读。学生同桌间分角色练习。

7.分角色朗读。

8.结合朗读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揭示寓意。

1.故事续编。寒号鸟终于冻死在严寒的夜晚。第二天喜鹊呼唤它……想象当时是怎样的情形,把故事继续说下去。

2.故事新编。寒号鸟怎么做就不会死?编一个让寒号鸟没有被冻死的故事。

学了这个民间故事,我们懂得了不能像寒号鸟那样得过且过,而要像喜鹊,看得远,做得早,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懒惰散漫就什么也得不到。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五

《寒号鸟》这篇课文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这是第一次教这篇课文。看看课文插图,再看看“寒号鸟”的介绍,大吃一惊!一直以为“寒号鸟”是一种鸟,竟然不是鸟!“寒号鸟”因其叫声像婴儿的啼哭,身上又长有飞膜,能像飞鸟一样地滑翔而得名。其实,它不是鸟,而是哺乳纲鼯鼠科的兽类。它的足背呈橙黄色,所以又称为“橙足鼯鼠”。主要分布在我国河南、甘肃、云南、青藏地区。

看来,不能想当然。课堂上,通过课件,让学生正确认识“寒号鸟”。别再像我一样错误多年。首先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着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接着我是要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不过我感觉到自己在这里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我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简洁点。

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教学时,抓住课后问题“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引导学生读书,交流。从而明白,自己懒惰,又不听别人劝告,最终没有好结果。

文中对话很有意思,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当时喜鹊的一次次好心的劝告和寒号鸟的不以为然。

课后的词语训练,的确有难度。几乎不会。在老师引导下,才会说几个“急得直跺脚疼得直打滚。”“慢得像蜗牛快得像闪电”。平时学生读书太少,积累太少的缘故。还得鼓励学生多读书,积累语言。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六

本课教学,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的,得出了不同的道理。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

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

我感觉到自己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今后在评价语上下点功夫!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七

对本节课的反思我想先从回顾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思路说起。上一节有独特文化内涵的课?还是上一节中规中矩的课?这是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的疑惑,最终我选择了折中。尤其是因为课时所限,想要完整地呈现完整的设计,需要两个课时才能实现,在一个课时的呈现中就势必有很重要的取舍。

选这篇课文的初衷,是因为这篇文章是我们80后的经典回忆,寒号鸟的“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至今朗朗上口。它的体裁又属于民间故事,我喜欢有历史感和文化内涵的教材,再一次被选入部编版教材,或许也是有它这方面的原因。文化符号是我解读文本的一个视角。

这篇课文另外一个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给我们留下了比较刻板生硬的道德说教,在强调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今天,或许我们可以有新的思维角度。我很喜欢李欧.李奥尼的经典绘本《田鼠阿佛》,这是一个与《寒号鸟》背景相似,角度却完全相反的故事。从心底来说,我更喜欢《田鼠阿佛》的故事和视角,更具审美性。我不断去比较民间相传的故事《寒号鸟》和艺术家创作的故事《田鼠阿佛》。

然而,我的思维和情感也在不断转换,我想起民间故事的特点,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中所阐述的传说故事中的劝善惩恶,这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黑白分明的视角。对于劝善惩恶和明显的善恶之分,我的思维是有一个发展和回归的视角的。从一开始的被动接受,到中间的质疑和知性思考,再到最后用朴实的眼光去看看待劝善惩恶,去理解古代的劳动人民如何借助民间传说或故事来传达这一朴实的观念。没有一些最朴实和本真的信念,人就无法生存下去,这是一个底线。那同样的,要勤劳,眼光长远,不能得过且过的道理也是如此。不劳动,眼光短浅就会有很悲惨的结局。有历史感的民间故事被一代代人口口相传,这个道理更显示出朴实的光彩来。现代社会对一些价值观的判断趋于暧昧,现在的孩子们大部分都生活在优渥的环境下,有父母为他们规划的一切,他们更容易沉迷在当下的享受中,而缺乏长远的眼光。因此,在强调立德树人的今天,这篇课文出现在新教材中又增添这样一层含义。因此,我又想到从民间故事这一视角来解读文本。

细读这篇课文,又发现文章的语言很有特点,简练,有韵律和节奏感,三三对,四四对,五五对。尤其是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以及寒号鸟的叫声。在结构上采用反复的手法,在反复中又有所推进。其中第一自然段是经典的的讲故事模式,很类似“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顶针的格式讲下去,让低年级的孩子孩子们有一种稳定的期待感,进而产生浓浓的兴趣。

节奏与韵律适合低年级,因此我决定以此着手。在第一课时中,我是通过老师讲故事来实现故事的整体感知。这是一个民间故事,孩子们要听才会有感觉,就像过去的老人或长辈坐在火炉前或者大树下,给身边的孩子讲述一个个民间故事。在听中触发孩子的语言敏感。在孩子接触课文前,我给孩子们声色并茂地讲,接着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的第一感觉,这个故事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有的孩子说故事的主人公,寒号鸟太懒惰,还不听劝告;有的孩子说寒号鸟不好好做窝所以冻死了,这是对民间故事道理的一个初步感知;有的孩子说很喜欢“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这句话,这是关注到了这句话的语言特点,节奏、韵律、叠词的朗朗上口;还有的学生说对结局寒号鸟冻死了印象很深,不喜欢这个结局,想让寒号鸟改变那样就不用死了。这是对悲剧这种审美的一种遗憾,也是对故事结局的一种解构。孩子们的这些第一感受就是这篇课文的阅读起点。因此我想要从中抓一些点来展开第二课时的教学。接着我让孩子们结合课文插图再来朗读一遍故事,孩子们普遍出现困惑的表情,并提出疑问:寒号鸟不是一只鸟吗?书上为什么画了一只松鼠?于是第一课时我要完成的首要任务是给孩子们介绍寒号鸟的身份。在寒号鸟到底是鸟还是鼯鼠上,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寒号鸟的故事由来,包括古人给动物命名的传统,后来改编成的童话戏剧、童话音乐剧,以及动画片中寒号鸟的形象,部编教材又是如何把寒号鸟的身份定义成复齿鼯鼠。这些对于当年学过《寒号鸟》并一直以为寒号鸟是鸟的我们这一代来说,很有意义。而对于直接接触新课文的这一代孩子们来说,这个疑惑比较好解除。对于低年级的孩子也没有必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深究,因此我选择了比较简单的介绍和解释。

在第二课时我的教学中,我从民间故事的主人公、道理、语言三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由于时间限制,除了开头的字词句、故事梗概复习和最后的写字教学,中间并没有太多时间展开充分的设计,因此如何取舍就成了关键。首先要抓住本课的语文要素,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其实本课要围绕这个点,还可以延伸出相同意思的递进化表达,如两次对话有相同有递进,两次叫声相同中又有递进,但是我没有在这点上进行深挖,对二年级上学期的孩子来说未免太深。因此,我主要着手在两次对话的语言特点以及相同意思的不同表达上。为什么还要设计两次对话的语言特点,甚至包括寒号鸟的`经典叫声的韵律?我觉得这些都是民间故事在一代代讲述中所形成的最适合给孩子们讲述的语言,是深深贴合孩子们兴趣的语言,背后的朴实道理也是通过这样朗朗上口的语言来传达的,因此这一点不应忽略。而且节奏也是低年龄孩子的一个审美要素,提升孩子的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初步审美能力,这一点不正合适吗?在体会主人公形象上,主要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读。道理上主要引导学生感知不同的行为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并在板书中体现出来。道理是让孩子们在进一步细读故事后联系生活来体会并表达出来。最后的课外拓展既是满足部分孩子对于结局的重新解读,也是引导孩子在阅读中受到不同的思维启发和审美感受。没有在课堂上进行故事的创编,我想这是对民间故事的尊重,也是对经典文本的一种尊重,经典文本是有它独特的审美和价值的。因此我把换一种视角放在了课外,让孩子们在拓展阅读中自由体会和选择,尊重孩子的阅读感受。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如在教学节奏上把握不够灵活,可以在本节课的语文要素上多花一些时间,如,把写冷、热等的不同表达方式读一读,在读中感受表达效果。也可以多探索同样是写风,文章都有哪些写法。在了解“得过且过”这个词语的含义时,联系上文寒号鸟的行为,并对其进行评价,进而理解这个词。但是这个环节进行得比较仓促,应该引导孩子联系上文对寒号鸟进行充分评价,从而真正弄懂什么是“得过且过”。课堂的承载量比较大,很多地方都想要设计,有些臃肿。要做到一课一得,而不是一课多得。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磨课,不断在实践中改进。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八

本节课我先通过描述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引入了课文的时候,利用课题,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然后让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有层次的阅读课文:首先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们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得出了不同的道理。此后,精读课文内容,朗读喜鹊两次劝告寒号鸟的语句,比较分析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态度,以及最终决定的不同的结果。还要让学生弄清时间的顺序——就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我认为在本节课中,我的以下做法是比较成功的:

1、授课过程中,我按抓重点词的方法理解全文,又按图片观察法来体会寒号鸟的处境,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读法来体会文中感情,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2、我以描述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情境,借用古诗《明日歌》帮学生更好地理解寒号鸟的遭遇及处境,进一步启发了孩子们。

3、课堂上,我紧紧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在课堂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4、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读来感受寒号鸟的下场,进一步理解故事寓意。

1、整节课,课堂评价语有些单调,没有使用能激励学生的高效的评价方式。

2、课上碰到难点,有些急于求成,没有做到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没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应该结合课文,深入地去对比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处世态度,不同的做法,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的对与错,这样或许更能深入人心!

我认为在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评价语言不能含糊不清,语速要慢,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我认为对于低段学生很重要,可以通过评价语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备课中要反复分析教材,抓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和自己更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更加流畅。

3、在教学碰到难点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敢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九

《寒号鸟》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结果。喜鹊天天辛勤劳作,冬天来临之前早早做好了窝,最后安逸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天,而寒号鸟却过一天算一天,最终耐不住冰冻严寒,最后冻死在崖缝里。这个故事说明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要靠也必须靠劳动来创造的道理。

本节课我先通过描述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引入了课文的时候,利用课题,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然后让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有层次的阅读课文:首先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们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得出了不同的道理。此后,精读课文内容,朗读喜鹊两次劝告寒号鸟的语句,比较分析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态度,以及最终决定的不同的结果。还要让学生弄清时间的顺序——就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我认为在本节课中,我的以下做法是比较成功的:

1、授课过程中,我按抓重点词的方法理解全文,又按图片观察法来体会寒号鸟的处境,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读法来体会文中感情,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2、我以描述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情境,借用古诗《明日歌》帮学生更好地理解寒号鸟的遭遇及处境,进一步启发了孩子们。

3、课堂上,我紧紧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在课堂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4、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读来感受寒号鸟的下场,进一步理解故事寓意。

1、整节课,课堂评价语有些单调,没有使用能激励学生的高效的评价方式。

2、课上碰到难点,有些急于求成,没有做到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没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应该结合课文,深入地去对比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处世态度,不同的做法,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的对与错,这样或许更能深入人心!

我认为在以后教学中我应该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1、评价语言不能含糊不清,语速要慢,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我认为对于低段学生很重要,可以通过评价语带动学生的积极性。

2、在备课中要反复分析教材,抓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和自己更轻松地完成教学任务,使课堂更加流畅。

3、在教学碰到难点时,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敢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十

成功之处:

首先,我是以描述带入情境的,因为面对的是二年级的学生,我就以一个生动的图片引入课文,会引起他们的'兴趣,在引入了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了课题,很好地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

接着,我试着让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我当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阅读课文,第一次是解决生字词,在这里我顺便联想了新旧词语,让小学生注意字的写法。还有实现了我的目的,整体感知,同学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都谈了自己的感受,他们都说出了不同的感受,得出了不同的道理。我要学生找出描写季节转变的句子,目的是让他们弄清时间的顺序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然后很自然地让学生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注意到了这篇文章的对比特点。不过,这里后来我觉得可以合并为一次阅读更好了,这样第一次阅读,就达到了整体感知,清扫字词,理清脉络,显得更简洁些。

在第二次阅读过程中,我注意到了对比阅读,通过喜鹊和寒号鸟的对比,明白了勤劳的重要性,不能学习寒号鸟得过且过的行为。

不足之处:

我发现自己没有很好地去评价不同的学生,有点赶。今后在评价语上下点功夫。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十一

寒号鸟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乐器,其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十分复杂,但是它却有着迷人的音色和独特的魅力。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一直十分热爱寒号鸟的演奏,尽我所能地教授给学生们。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不断地摸索和总结,最终达到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第二段:认识寒号鸟。

在教学的开始,首先要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寒号鸟。我们可以通过介绍它的起源和历史背景,以及与其他乐器的对比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在向学生展示寒号鸟的外形和结构后,我们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它的吹奏技巧和演奏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寒号鸟。

第三段:教学方法。

在教授寒号鸟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形式时,我发现学生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是通过模仿和感性认识。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演奏家的演奏视频,或者现场演奏来让学生们感受寒号鸟的音色和表现力。在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吹奏技巧后,可以让学生们进行小组合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合奏中的协调和配合。

第四段:评价与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即便是优秀的教师也难以一次性就准确无误地教授所有的知识和技能。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调整和修正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充分听取学生的反馈和意见,根据学生的反应和表现来调整教学重点和方法。

第五段:总结与展望。

寒号鸟是一种需要不断探索和学习的乐器,它的魅力和特殊性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技术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未来,我会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努力让更多的学生了解和喜爱寒号鸟的演奏。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十二

《寒号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在教学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上课时,首先多媒体出示寒号鸟的图片,然后讲了一个关于寒号鸟的小故事。首先让学生们先从感官上初步认识寒号鸟,然后再从听觉上感受寒号鸟为什么要哀号,在导入课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想要知道寒号鸟名字的由来,以及它为什么如此叫。这样,就巧妙的从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迁移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上,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识字教学时,运用多媒体进行摘苹果游戏,大大激发了孩子们识字的兴趣,而有些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理解如“打哆嗦,冒汗”。又如“寒号鸟,崖缝,当作”中多音字的读音,特别出示词语,范读,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

教学时,多媒体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十三

本文通过运用对比手法的描写,叙述了寒号鸟和喜鹊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的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二年级的孩子已经逐渐适应小学的学习,但是在认知水平学习习惯等方面还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在备课前我就多次翻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xx)》,以学生的认知基础来设计适合低年级学生接受的教学。经过多次尝试并和组内老师探讨,最终我把这节课的教学放到以表演法渗透到阅读教学中感悟理解。

第一学段的孩子对任何有兴趣的事情都有好奇心,因此我抓住这一特点,让学生看图片再提出疑问:咦,这明明是一只鼠类的动物,名字里怎么有一个鸟字呢?就这样引发了学生的极大好奇心。通过图片引导学生知道寒号鸟竟然不是鸟,他因身上长有能像鸟儿一样滑翔的膜,又因为他特别怕冷,一到冬天就冻得整夜整夜的号叫,所以人们给它取名寒号鸟,其实他的'真名叫鼯鼠,是哺乳类动物。就这样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引出课题。

课堂应该是师生交流互动的课堂,更应该是学生自由展示的课堂。为了让学生弄明白“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而寒号鸟却冻死了”这一贯穿全文的问题,我首先让孩子们在文中找出天气变化的句子,利用课件播放初冬,寒冬以及深冬不同风声,让学生感受天气的变化,为下文做好铺垫。其次抓住文中喜鹊和寒号鸟的两次对话为学生“搭台”,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喜鹊的两次劝告和寒号鸟的不以为然,并为学生准备了两个动物头饰,这样学生在“舞台”上很快就就进入了角色,边读,表演,越演越入境,越演越入情。孩子们在读中感悟着,在读中理解着。

虽然这是一节校本教研课,但是在通过组内老师们的共同探讨,说课,试课,磨课中,让我在语文教学中成长了许多,也坚定了语文教学的方向。语文教学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我们长期不断的学习,积累,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加魅力无穷。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十四

正式上课以前,在与学生问候以后,出示寒号鸟的挂图或图片,然后讲了一个关于寒号鸟的小故事。首先让学生们先从感官上初步认识寒号鸟,然后再从听觉上感受寒号鸟为什么要哀号,在导入课题的过程中,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想要知道寒号鸟名字的由来,以及它为什么如此叫。这样,就巧妙的从同学们的求知欲望迁移到对课文内容的探索上,自然地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我在上新课以前都要求学生自己回家做字卡,在做字卡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就有一个识字的过程。到第二天上课让学生运用手中的字卡互相检测。我再去检查、纠正就比较容易。而有些词语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表演,理解如“打哆嗦,冒汗”。又如“寒号鸟,崖缝,当作”中多音字的读音,特别出示词语,范读,为阅读课文扫清了障碍。

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本节课需要掌握的8个生字,首先让学生观摩每个生字。小组讨论每个生字的结构。然后说一说哪几个生字比较难写,教师进行了范写指导,学生描红。然后找出简单的生字,让小组间合作学习,接着上台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讲。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巩固了本课学习的生字。但这一环节中我疏忽了对学生所写的字进行展示点评,以致于学生对自己所写的字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另外,不能把生字放到课下解决,这个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不现实,识字任务一定要放到课堂上解决。

1、评价语言不能含糊不清,语速要慢,做到声情并茂,富有感染力,我认为对于低段学生很重要。其次,本节课的`评价机制落实的不到位,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注意。

2、在备课中要反复分析教材,抓准教学的切入点,让学生和自己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3、在教学碰到难点,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十五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学生生字词;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帮助学生理解“现在懒惰,将来难过”这一道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学生:生字卡片。

教师:多媒体课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词。

1.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小组交流生字词学习方法。

3.课件出示生字,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引导学生用合适的方法自主识字。

(2)引导学生用组词的方法巩固识字。

4.指导学生读通课文,并掌握课文中的多音字。

三、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标出课文自然段,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思考问题:

(1)这篇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

(2)喜鹊和寒号鸟为了过冬都分别做了什么准备?

(3)故事的结局是怎样的?

3.指导学生归纳每段内容,按时间顺序理清故事发展过程:

(1)冬天来之前。

(2)冬天来临后。

四、巩固生字,布置作业。

1.总结本课学习内容,巩固本课应该掌握书写的生字词。

2.布置作业。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生字。

2.请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3.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

思考: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学习第二部分。(第5~8自然段)。

思考:(1)寒号鸟总共说了几次“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揣摩寒号鸟此时的心理活动。

(2)想想寒号鸟是真想做窝吗?它口中的“明天”会来到吗?

3.学习第三部分。(第9自然段)。

思考:

(2)喜鹊和寒号鸟的`做事态度有什么不同?

三、总结课文,感悟拓展。

1.总结全文。

2.想一想:课文说明了什么的道理?谈谈自己的感悟。

3.“现在懒惰,将来难过”,交流生活中类似的例子。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十六

《寒号鸟》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结果。喜鹊天天辛勤劳作,冬天来临之前早早做好了窝,最后安逸地度过了寒冷的冬天,而寒号鸟却过一天算一天,最终耐不住冰冻严寒,最后冻死在崖缝里。这个故事说明了好逸恶劳、好吃懒做、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故事告诉我们幸福的生活要靠也必须靠劳动来创造的道理。

本节课我先通过描述带学生进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引入了课文的时候,利用课题,让学生注意了“号”这个多音词。然后让学生去自学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并要求学生进行两次有层次的阅读课文:首先是解决生字词,整体感知。同学们基本了解了文章大意,得出了不同的道理。此后,精读课文内容,朗读喜鹊两次劝告寒号鸟的.语句,比较分析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做法和不同态度,以及最终决定的不同的结果。还要让学生弄清时间的顺序——就是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我认为在本节课中,我的以下做法是比较成功的:

1、授课过程中,我按抓重点词的方法理解全文,又按图片观察法来体会寒号鸟的处境,通过角色扮演和朗读法来体会文中感情,起到了不错的效果。

2、我以描述的方式将学生带入情境,借用古诗《明日歌》帮学生更好地理解寒号鸟的遭遇及处境,进一步启发了孩子们。

3、课堂上,我紧紧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在课堂开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4、我通过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读来感受寒号鸟的下场,进一步理解故事寓意。

1、整节课,课堂评价语有些单调,没有使用能激励学生的高效的评价方式。

2、课上碰到难点,有些急于求成,没有做到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把课堂放手给学生,没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应该结合课文,深入地去对比喜鹊和寒号鸟的不同处世态度,不同的做法,让学生交流一下他们的对与错,这样或许更能深入人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十七

《寒号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表露了自己的特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我感受到它给学生带来了崭新的冲击,更使我对学生的参与价值,让课堂闪烁人性的光芒进行了反思。

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实现角色新的定位,即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从阅读教学课堂的形式上讲就是要实现“教师搭台、学生唱戏”。在教师精心营造的派代表演读、派评委择优贴星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得到了回归,真所谓“人权在手,畅赏自由”。他们能自由赏析他人的演读,同时来“修补”自己的,能在演读中享受特的情感体验,按各自的.喜好来评价他人,投上那可爱的一星。在小小辩论赛中,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欣赏评价能力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之一。在以往的阅读中,学生要能答出老师心中的答案,那便是“大结局”。学生的欣赏评价充其量只是在教师大意见下展开的小争鸣。而在本堂课中,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赏析了他人。像一学生在听了别人的朗读后,他大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觉得他找的挺好,可读得还不好。这里除了读出寒号鸟的懒惰,还要读出寒号鸟的厌烦的心情。同时,从在坐学生情不自禁的阵阵掌声中,也可以看出学生们也在此处找到了快乐。又如一生提出;老师,我觉得加上动作、表情会更好。(生积极自由练读)——抽读;那我们来研究研究喜鹊的话,该怎么读好?(四人小组练读)。

学生们静心欣赏着同学们精彩有朗读,并在心底里给他们打分。待全体代表读完后,各组的评委将自己手中的星星贴给自认为的“冠”。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当故事角色,创造性地表演、欣赏、评价。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生在读中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发展。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再次追求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成功的意念和力量。”“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每个学生都想取得成功,教师能充分利用学生成功的愿望,激励学生取得成功,给人成就感,让学生产生更大的成功愿望。这节课,教师虽评价得很少,可处处都找学生的“闪光点”给以力量。如:“你的读书能力很强,而你的概括能力更强!”、“不错,大有进步!(老师带头鼓起了掌,摸摸学生的头示意坐下)”

为了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巧妙地设计了“竞争”的教学环节。如:“(笑了笑)他在你的基础上有了进步,可你有着很强的欣赏能力,也进步了。老师相信现在的你一定比他读得好,愿意试一试吗?”、“各组派代表赛读,并奖给星星”。

这样,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一心想着要比你更好,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寒号鸟教学教案篇十八

《寒号鸟》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课文。它讲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课文虽篇幅较长,但条理清晰,通过喜鹊两次劝说、寒号鸟两次哀号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并将故事发展用三次时间的变化串联起来,将故事放在了三个不同的背景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学情及课标要求,进行了教学设计和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关注语文核心素养——语言的建构与运用。

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中的第一个就是——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对于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最终要的目标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在教学中,我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理解和运用,运用多种方式将教材中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渗透到课堂中。第一自然段量词的积累,看图说话的练习,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课文中词语的理解,方法多样。表演理解“东寻西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一早”、看动画理解“衔来”、联系上下文理解“劝告”、拆字理解“哀号”等。每个词语的.理解都和有感情朗读指导相结合,通过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理解后的运用也很重要,在理解了冻得像冰窖后,拓展练习热得像什么、快得像什么等;在学习了得过且过后,创设说话情景,让学生劝说寒号鸟;在理解了“一早”“东寻西找”“衔来”等词语后,让学生体会喜鹊形象。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

(二)关注学生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感悟故事。

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孩子爱听故事的特点,教学中创设故事情景,让学生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首先开课用为喜鹊赢得做窝的材料引出词语、句子、课文内容的复习,激发学生的兴趣。接着用枯草作奖励,为第二环节学生扮演喜鹊找枯草做铺垫,学生在情境中理解词语“东寻西找”“衔来”兴趣盎然。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喜鹊和寒号鸟窝的方位、几阵秋风树叶落尽的场景、北风呼呼的刮着和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场景,精美的场景转换和恰当的音效使用,为学生听故事、学讲故事营造了氛围,也让课堂在场景的转换中节奏感更强。在重点环节两次劝说的教学中,更是通过多层次朗读指导,鼓励孩子分角色朗诵课文、表演课文中人物对话。学生戴上头饰、加上动作分角色朗读,加深了对文中人物性格的了解和故事所蕴含的道理的感悟。

(三)关注助学系统——用好教材资源。

教材中的插图、课后题、小泡泡都是很好的助学系统,编者通过助学系统将自己的编写意图渗透给我们。教学中我用好助学系统,分别在开课读句子环节和课中完成课后语言多样性练习。用课后题“为什么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这一问题统领全课教学,在带领学生探究原因的过程中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运用。另外,就是文中插图的运用有一定的创造性,在课文插图的基础上丰富了图片内容,加入动态图,让插图活了起来。

1、课堂容量太大,时间紧张,写字环节处理不够细致,没有留学生写的时间。

2、课堂气氛调动不充分。

1、在备课中要反复分析教材,深入浅出,抓重点,缩减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和自己更轻松的完成教学任务。

2、在教学碰到难点,不要急于求成,要循循善诱,把更多的说话时间留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93229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