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天文学发展迅速,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对我们认识宇宙、探索外层空间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总结要精炼凝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核心思想。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和借鉴。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一
我不喝酒,甚至讨厌喝酒的人。一个饮酒过度的人,浑身上下散发着颓废,糜烂的气息,这种气息渗透到肌肤里面,甚至连周遭的空气里都弥漫着这种气息。我不明白酒有什么好喝的,啤酒是苦的,白酒是辣的,红酒是涩的,爱喝酒的`是傻子。第一个喝酒的人大概与喝马尿的感觉是差不多的。我也不理解为什么我喜爱的金庸先生总会让他笔下的英雄人物与天同饮,与地同醉,乔峰松鹤楼初识段誉剧饮千杯,令狐冲一醉累月轻王侯,郭襄二八芳龄宴群豪。
直至寒假中读到《大中华上下五千年――酒文化》。流传千古的文化艺术很多都是在酒精的刺激下产生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孔融,印象中是一个谦让恭顺的人,却嗜酒,他曾这样感叹:“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正因如此,这位喜欢思考与喝酒的男人成了一位思想家。东晋时期大诗人陶渊明,素有“酒圣”的雅号,对于酒有一种特殊的偏好,“吾常得醉于酒足矣”,由此写下很多了流传千古的田园诗,“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一生嗜酒,在他写给妻子的信中提到:“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一首《将进酒》更是千古绝唱,以酒入诗,在他为后世留下的诸多作品中,酒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代著名的文学家苏轼,也是酒徒一枚,在他的诗词当中,散发着浓浓的酒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此意自佳君不会,不杯当属水仙王。”从古至今,酒催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创作灵感。
酒不仅能激发诗人的灵感,对于画家、书法家的思绪也有活跃的功能。画圣吴道子,每次挥毫泼墨前总先畅饮一番;风流才子唐伯虎酒尽阑珊后,诗文书画无一不能;张旭酒后狂草飘逸奇妙,逸趣横生,挥毫落笔如云烟。
因酒而出的酒器文化,陶酒器、青铜酒器、漆酒器、瓷酒器、金银玉制酒器,以及延伸出来的酒礼、酒令、酒祭、酒俗无一不渗透于中国千年文化历史中去。
饮酒,大约饮的是一种气氛,一种情怀吧。一种不适合我的情怀。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二
:我国是一个泱泱大国,而在时代的繁衍生息当中,不断孕育着全新的文化内容,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完善。现如今,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已然得到了迅速的传播,相应的文化价值全面地体现出来。尤其是其与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和渗透,使得体育文化具有了更加鲜明的色彩,能够被人们广泛地接受和认可。本文主要对中国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与渗透进行了研究。
:茶文化;民俗体育;融合发展。
在中国传统的茶文化当中,有很多的思想内容都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全新阐述,民俗体育文化在近些年的发展当中,已然成为了人们开展体育活动的重要思想内容之一,将其与茶文化进行有效的融合,可以使得体育活动的开展更加合理有效。而中国传统茶文化在民俗体育文化当中的融合,主要可以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基础的体育思想文化融合。茶文化当中有很多的思想见地与体育文化有着较高的重合之处,如茶文化十分倡导身心自然,而体育文化当中也要求身心上的自然一体化。其次,茶文化能够配合当前的民俗体育活动开展。将茶文化与体育文化进行融合,可以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运动体制更加和谐,满足实际的体育文化发展要求。
茶文化,指的并不是单一的品茶文化,其包含了一个巨大的茶文化体系,而在这一体系当中,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多,不仅有基础的品茶、泡茶文化,还包括了深层次的茶文化思想,而在众多的茶文化思想当中,和谐属于十分重要的茶文化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形成了全新的发展方向,并且生成了十分合理的发展趋势,能够被人们广泛的认同和接受。尤其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很多文化内涵进行了一定层次的融合,使得自身的文化更加合理明确。对于我国传统的茶文化而言,其本身是对茶文化的一种阐述,但是这样的茶文化是不完善的,并不能完全彰显出茶文化的本质意义。到了现代,我国呈现出了思想文化一体化的趋势,而茶文化也在这一时期,与相当多的文化内容进行了深层次的融合和交流,并完善了自身思想内涵方面的内容。现如今的传统茶文化,已然被相当多的文化活动作为基础的思想内涵。体育文化也在这一时期,开始广泛地接触茶文化,以期与茶文化产生深层次的交流,接纳其中的优秀内涵,进而使得最终的体育活动处于较为健康合理的开展状态。
2.1思想观念上的一致性。
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融合,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首先,其在思想观念上,有很多内容都表现得十分一致,尤其是在基础的文化理念上,茶文化的思想注重于自然的和谐,讲求在实际的发展当中,需要尊重文化自身的本质,并以文化本质作为实际的发展方向,而这样的文化内涵体现,需要完全地与实际的活动内容相结合。体育文化十分注重对人的身心健康教育,要求通过活动的形式积极开展一些特殊的文化活动,来改善当前人们对体育形式的不同认知。同时,思想观念的一致性,还体现在不同的民俗体育文化当中,都肯定了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如太极拳体育活动,其讲求呼吸的过程要较为平缓,做到与自然合一,才能够深层次地提炼身心。
2.2活动内容开展的有效性。
在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时候,通常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作为基础的支撑,但是在实际的体育文化思想当中,大部分思想都强调了健身的重要性,却没有其他方面的文化思想内容。但是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要求全面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和身心方面的,而体育文化过于偏重身心,转而忽略了对人们的思想教育。这样的状况导致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十分不健全,难以得到良好的思想文化支撑。在这一形势下,体育文化活动必然需要寻求更加完善的文化作为自身的文化内涵,并能够与当前的体育文化相结合。而与体育文化有着明显一致性的,首先便是茶文化,并且茶文化的中心思想十分强调和谐,因而与多种文化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够有较高水平的融合。
3.1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融合。
在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十分注重对民俗文化的合理倡导,而民俗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有着很大的区别,尤其是文化活动的开展上,其强调开展一些基础的文化体育活动,包括各种戏剧、舞蹈,但是其他方面则没有过多的强调。在这样的状况下,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发展便呈现出了一种消极的发展状态,与其他体育文化思想有着较大的冲突。为了切实改善这一状况,民俗体育文化必然需要与其他的文化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和融合,促使自身更加完善,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文化需求。而茶文化由于本身的思想与民俗体育文化有着较高的一致性,因而融合起来更加有效。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融合,需要注重对思想文化内涵的强调,将茶文化当中的和谐,与体育文化当中的自然统一较好地融合起来。同时,也不能忽略传统体育文化当中的本质内涵。传统茶文化与民俗体育文化的思想内涵,都对自身的文化韵味进行了多个层次的凸显,在体育文化活动中增添一定的茶文化韵味,会使得体育文化更加富有美感。而且这样的改变无疑是对体育文化的一种创新,可以保持民俗体育文化的活力,得到更多人群的接受和认可。
3.2民俗体育文化与茶文化融合后的创新开展。
民俗体育文化,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人们热爱的文化形式之一,而且它与其他的文化形式不同,在与茶文化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其本质内涵需要注重对茶文化的深层次讲解,要求尊重茶文化的主体性,与茶文化的各种基础理念和思想进行切实的融合,不能忽视其中的各部分内容。民俗体育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需要考虑到茶文化的不同意境体现,比如对于民俗体育活动的各种彰显形式,茶文化思想在其中的运用不仅是一种创新,更多的是对其的一种尊重和渲染。但是现阶段的民俗体育文化活动开展过于拘泥和传统,没有太多的新意可言,很难得到人们的切实认可和推广。而将其与茶文化的思想内涵进行深层次的融合,可以形成全新的文化活动开展模式,而这样的体育文化活动必然会因为有了茶文化基础,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能够得到人们的切实认可。民俗体育文化与茶文化融合后的创新开展,还需要包含一定的时代气息,如各种广场舞活动,便是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一种全新阐释,其中的美感和意境都相当的高,可以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
总而言之,伴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国的各项文化开始进行了多方面的融合和创新,而民俗体育文化作为其中的一种文化,有着其独特的美感和文化倡导,但是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由于其对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太高的重视,导致其与当前群众的观念出现了很大程度上的冲突。为了保障其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够重新迸发出全新的文化韵味和活力,需要对其加以合理的升华和改善,尤其是与茶文化思想内涵的合理融合,能够使得其中的魅力全面地凸显出来,以获得人们的认可。
[1]孙庆彬,凌颖,周家金.民族传统体育校园化改编的方法探析———以民间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编为例[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xx,(05):78-82.
[3]兰玉珊.赣南客家民俗体育项目采茶舞的形成、演进与发展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xx.
[5]王汭男.福建茶文化创意产业园模式构建的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xx.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三
中国素有“酒的故乡”之称。
据考证《吕氏春秋》和《世本》等较早的文献都认为酒为仪狄所造。
《战国策・魏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指出了仪狄造酒的时代;《世本》认为这是造酒之始“,仪狄始作酒醪,变五味”。
但在同一本《世本》里又有杜康造酒之说,《事物纪原》也说“少康作秫酒”。
张华《博物志》也有“杜康作酒”,陶潜《述酒诗》序说:“仪狄造酒,杜康润色之。”仪狄,相传为夏禹时人;杜康,也叫少康,殷商时人。
后来,仪狄造酒之说渐隐,杜康造酒之说益显,遂使杜康成为酒的代称。
关于“酒文化”,萧家成撰文提出其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酒文化就是围绕着酒这个中心所产生的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精神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现象总和。
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和消费,特别是它的社会文化功能以及它的所带来的社会问题等方面所形成的一切现象,都属于酒文化及其相关的范围。
酒文化是以酒为物质载体,以酒行为为中心的独特文化形态。
酒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同时还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影响,与其他文化现象紧密联系。
同时,中国酒文化也是一种地道的社会文化,酒不是生活必需品,却是一种特殊的饮食。
“酒食所以合欢也”、“饮食男女”等等,其中“饮”便是指酒,所以在中国,“饮”与“食”同样具有极强的亲和力,把这一亲和力用之于人际交往,就形成了一种社会文化。
酒作为中国人追求个性自由的基本需求的替代物,与政治军事、皇权社稷、世俗人情、悲欢离合、亲疏远近、喜怒哀乐、性情风度等有着密切联系。
三、酒文化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渗透。
酒,可谓是中国人饭桌上不可或缺的东西。
朋友聚会觥筹交错间,距离拉近。
家人聚会中举杯盏影间,流露着默默温情。
同时,各种社会风俗习惯中也离不开酒。
如新人结婚,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要前去喝“喜酒”。
孩子满月,其父母会大办操持一场“满月酒”,以祝福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端午佳节,人们要喝雄黄酒,寓意驱邪避祸。
清明重阳更是要以酒祭祖,表达对先人逝者的怀念。
可见,酒在中国传统习俗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更有一句俗语“无酒不成席”,可见酒的重要地位。
1、婚俗中约定盟誓功能。
在中国人的婚嫁庆典上,无论是在中国当今社会还是传统社会中,酒是婚俗中不可或缺的点缀品,甚至在许多民族的.婚嫁中,自始至终都有酒的参与。
酒固然有喜庆的含义,但同时酒还有约定盟誓的功能。
结婚的序幕是“订婚”,许多民族订婚的俗仪,都是酒字当头,所以婚俗的帷幕就是由酒来拉开的了。
例如在东北,男女双方经媒人的中介议婚后,第一步就是“喝相亲酒”。
相亲酒宴上,被相的男女要出场敬酒。
双方无异议时,席面上由双方的主婚人交换酒杯一饮而尽,或由媒人举杯饮尽,谓之“端盅”,以示婚约已成。
而在陕西安康一带,新娘被送至男方家时,一进门,便有两个妇女向之递酒,名曰“喝迎门酒”。
随后拜完天地,进入洞房,新婚夫妇双方还要共喝“交杯酒”。
交杯酒是由“合卺酒”发展来的,“卺”是葫芦,一分为二成为两瓢,夫妻双方各执一瓢盛酒同饮。
酒在此便是约定盟誓作用,表达了夫妻双方合二而一、不分彼此、祸福同享的决心。
2、酒的交际礼俗功能。
在现代人们的交际生活中,喝酒应酬扮演了重要角色。
同时在少数民族传统习俗中,以“酒”示仪的传统礼俗更是比比皆是,表达了对客人的欢迎和真挚热忱的情感。
如广西瑶族的喝“三关酒”的礼俗,当有贺客来临之时,主人就在屋外组成三关,每一关都敬客人两杯酒,以示款待之诚。
瑶族有喝“笑酒”的习俗,当亲朋聚饮之时,或提出笑话佐酒,或边喝边唱“笑酒歌”或者吟“笑酒词”。
还有广西壮族喝“交臂酒”的礼俗,主人和客人喝酒时,要主客交臂,各饮自己所执的杯中之酒,以示情谊之深。
人们推杯换盏的举动,就是互敬互让的表示,所以感情越喝越厚。
3、酒的祭祀功能。
传统的汉族祭祀活动大都有三祭:春节祭、荐新祭(收获季节的农耕习俗)、清明祭,这些祭祀活动中都离不开酒的存在。
以春节祭祖的习俗为例,祭祖寄托了后世子孙对祖先“水源木本”的情思和“慎终追远”的悼念。
除夕前一日,家人都把“宗谱”悬挂在堂屋的北墙上,下设供桌,摆上供器、供品。
贴上对联吊钱等物,作为祭祖的神坛。
除夕的上午,家中老少要带着烧纸和白酒去先人的坟头烧纸奠酒,意为给逝者带去钱财、酒肉。
烧完纸,奠完酒,要点上一饼爆竹,意为请先人在此“喝酒拿钱”。
同时。
除夕十二点除焚高香、烧大纸、供酒、奠酒的祭仪外,还要添加供饭、子孙们磕头礼拜的祭仪,酒在这里又一次充当了主祭品的角色。
除祭祖的活动外,一些少数民族还有祭天地、川泽、山林、社稷、芒神、蚕神、财神、龙王爷、药王爷、牛王爷、马王爷等祭祀活动,寄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口平安的愿望。
五、小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酒从不单纯的作为一种饮食,而是作为一种传达寄托情感的媒介,一种交际往来的手段和符合。
中国传统酒文化有着浓郁的精神文化特点,它被寄寓了丰富的个人希望和社会期待。
同时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酒文化也具有独特的功能,它的功能和价值都已经远远超出了酒自身所具备的内涵。
所以中国酒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具有把广阔的精神文化内涵和实际社会功能相统一的文化功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徐少华.中国酒文化研究50年.酿酒科技,,(6):15~18.
[2]王宁,谢栋元,刘方.《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3]吴小如.诗词札丛[m].北京出版社,1988.
[5]韩伟.汉字所蕴涵的酒文化信息.河南大学学报.第44卷第五期.9月。
[6]杨利.酒文化及酒的精神文化价值探微.邵阳学院学报.第4卷第2期.4月。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四
在中国,茶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并且已经形成了中国茶文化。与此同时,茶有益于我们的健康,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面。谈到中国的茶叶。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它是从唐代与宋代兴盛起来的。从此茶的精神渗透到了宫廷和社会,深入到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和医学。几千年来,中国积累了大量关于茶叶种植、生产的物质文化,而且丰富了有关茶的精神文化。
高三:古拉尼斯。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五
:西餐是对欧美等西方国家菜点的统称。近百年来,随着西方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西餐也以它独特的风味,美观新颖的外形,丰富合理的营养,在世界范围内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在我国大陆,西餐经过100多年的不断渗透与发展,已经逐渐地构成了足以冲击中国餐饮市场的饮食潮流。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的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多元的中国文化决定了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西餐在中国的环境中受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促使餐食,菜品的营养更加合理科学;在进餐环境方面,西餐更加注重适合中国文化的环境改造;在饮食模式上,经过中国饮食文化影响的西餐不仅涵盖了中餐的餐饮文化特点,而且将这种特点经过凝练,形成了西餐自身的创新特点。
西餐进入中国后,经历了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其间,西餐在受到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地互生成一些不可剥离的共性:首先,两种饮食都是以补充人体膳食,改善人们营养结构为主要的目的,两种餐食都是采用蔬菜、肉食以及过制品来进行加工的;其次,中国饮食与西餐不仅是改善人体机能的填充物,而且在饮食文化上具有极高的一致性,它们分别承载了种族文化与国家文化的精髓,对于推进中西方文化建设与中西方文化交流具有积极的作用;再有就是中国饮食与西餐的用餐工具,尽管有所不同,但是只是在用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在餐具的使用总量上,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同点;最后是中国饮食与西餐在追求营养价值,制作工艺精美以及改进和创新的方式上也有着极高的共同点。
1.饮食观念。
中国饮食文化注重营养的搭配与手工艺的精湛,在制作中采用了煎炸烹炒的方法,尽可能的做到了色香味俱全,中国饮食文化在这方面体现出了提高营养,全面搭配的饮食观念;而西餐注重热量的汲取,在制作方面比较简单,色泽、工艺相较而言没有中国的那样考究,西餐在注重简约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健康与互补。
西餐以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肉食为主,而食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成分的食物偏少,而我国则主要从谷物中摄取热量。这就是为什么西方人大多易患肥胖症、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和癌症,而中国人不少营养缺乏、体质偏弱的原因。在烹调方式上,西方采用机器操作进行大规模化生产,要求营养、方便、快捷,中国饮食则注重细火慢温,把菜肴做得精细,以香诱食欲为特征,以调和五味为根本,以色彩艺术为精华,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要求色香味形俱佳。
3.饮食结构。
饮食结构表现着民族生活习惯,构成饮食结构的是民族习惯、地理气候、地区物产及烹调方法。西餐以肉类食品为主,蔬菜和米面通常用以佐餐,且菜肴多以大块和较整体出现,于是进餐工具为刀叉,同时促成了分餐的良好的进餐方式。从初级原始的切割食用演变成的分餐制,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十分科学的,它既有利于各人口味的选择,增加进餐的自由度,又可避免无谓的浪费,也避免了病菌交叉感染的机会。相对而言,中国饮食是以谷类纤维为主的膳食结构,大多菜肴工序长,制作手法深奥,进餐主要用筷子和勺子,也是比较适合中国人的饮食习惯的。
尽管不同的社会历史、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地域特征,造成中西方迥异的饮食文化背景,但从本质上讲,“吃”的内涵并不会因为这些差异而改变。中国饮食与西餐无论是个性变化多么丰富,总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共性。就当前国际饮食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中西方都在扬长避短,逐步走上互补的道路。讲究品种多样、营养平衡、搭配合理、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饮食科学的共识,这是中国饮食文化与西餐交流融合最重要的基础。随着更多的交融合作,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西餐的经营,制作无论是膳食结构上还是制作工艺上,都已经融合了中国饮食文化,特别在中国大陆,这种改变不仅仅是对西餐饮食观念的改善,更是对西餐文化的一次洗牌;其次,中国饮食文化在吃的过程中追求的气场,热闹,现在在更多的西餐厅也随处可见,人们往往把聚餐的地点选择在了肯德基、必胜客等这些西餐经营场所;再有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色香味俱全也在西餐中逐渐地得到了体现,西餐经营者在逐渐适应中国人的口味后,已经摸索出了一套适应与中国饮食文化的膳食结构,比如最近在各地电视台中常出现的一句广告语“到肯德基吃饭。”这一理念的转变就恰恰迎合了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影响的基调。
随着西餐在我国发展趋势日益看好的局面形成,中国饮食文化对西餐的影响也越来越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研究者其实更多的应该是在交流融合上创新,使之互补性更强,膳食的营养更加科学,从而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长远发展。
[1]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xx(05).[1]罗露莎。浅析中西饮食文化差异[j].双语学习,20xx(05).
[2]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01).[2]王洪玲。中俄饮食文化差异探析[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xx(01).
[3]万建中。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1995(03)等。[3]万建中。中西饮食文化之比较[j].中华文化论坛,1995(03)等。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六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作为作为开门七件事之一,在古代中国十分普遍。中国从何时开始饮茶,众说不一。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
几千年来中国不但积累了大量关于种植和生产茶叶的物质文化、更积累了有关茶的丰富、深厚的精神文化。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千年来,茶的精神渗透了中国社会,在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等众多领域都打下了深刻的烙印。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与“茶风俗”、“茶道”相比,“茶文化”的范畴要深广的多。茶以文化面貌出现,应是在魏两晋南北朝时期。
有关茶的诗词歌赋随着文人饮茶的兴起,开始逐渐问世。茶开始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带有了一定得文化内涵,对社会起着一定的精神作用。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制度的形成,上至帝王、贵族,下至一般官吏乃至士人,都聚敛成风,皆以夸豪斗富为荣。对此,一些有识之士便提出了“养廉”的问题。于是,陆纳、桓温以茶代酒之举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出现了。在陆纳、桓温手中,饮茶已不完全是人为地使用它的自然使用价值,而是带有精神文化的内涵,进入了精神的层面。由此开始,饮茶并不仅仅为了提神解渴,它开始成为以茶待客、用以祭祀并表示一种精神、情操的手段,具有了独特的社会功能。除此之外,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文化思想交融碰撞。在众多思想中,玄学独树一帜,十分流行。而玄学家们,大多是所谓的名士,爱好虚无玄远的清淡。因此,在东晋、南朝时,出现了许多清谈家。后来,清谈之风渐渐发展到一般文人。虽然最初的清谈家有很多好酒,可是与酒相比,茶可整日长饮,令人清醒,从而保持思路的清晰和心态的平和。因此,许多玄学家、清谈家便从好酒转向了好茶。而在他们那里,饮茶已经被视为一种精神现象了。紧接着,随着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兴起,饮茶开始和佛教、道教联系在一起。因为坐禅是佛教徒日常中的重要环节,而坐禅要求头正背直,静心专一。这样长时间静坐,容易导致疲劳困倦,需要清心提神,因此饮茶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最好的途径,茶成为了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而在道家看来,饮茶能够帮助修炼“内丹”,升清降浊,轻身换骨,从而帮助达到长生不老的效果。中国茶文化也由此初见端倪。因为尽管这个时候完整的宗教饮茶仪式和阐明茶的思想原理还没有形成,但很显然茶已经脱离了作为饮食的物质形态,具有了显著的社会、文化功能。
中国茶文化在隋朝基本初步形成。茶在先前都是药用,而到了隋朝,之所以能形成全民普遍饮茶的形势,也多是因为百姓认为饮茶有益于身体健康。“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在茶文化发展历史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780年,陆羽所著的《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也以此为标志。《茶经》阐释了茶的自然和人文两方面的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的艺术,并把儒教、道教、佛教的思想精神与饮茶相结合,首创了中国的茶道精神。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茶经》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在茶文化的历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以后大量茶书、茶诗的开始出现,如《煎茶水记》、《十六汤品》、《采茶记》、《茶述》等。此外,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还与与禅教的兴起有关。上部分提到,由于茶有提神益思、清心静气的功能,所以寺庙崇尚饮茶。许多寺院不仅在周围植茶树,还为了专门从事茶事活动而制定了茶礼、设立了茶堂。
茶业到了宋代有了很大发展,这也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专业品茶的社团开始在文人中出现。如由官员组成的“汤社”、由佛教徒组成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也十分好茶,甚至在宫中设立了茶事机关。赐茶成为皇帝笼络大臣和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给国外使节的赏赐中茶叶必不可缺。在平民百姓中,茶文化更是充满生机、绚丽多彩: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
可是,尽管宋人拓展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也因此十分兴旺,但走向繁复、琐碎、奢侈的茶艺,已经失去了唐代茶文化的深刻思想内涵,茶文化的精神也淹没在过于精细的茶艺中,失去了其高洁深邃的本质。不论是朝廷、贵族、还是文人,喝茶都成为了“喝气派”、“喝礼儿”、“玩茶”。因此在元代以后,茶文化进入了曲折发展期。北方少数民族饮茶,主要是出于生理上的需求,对品茶煮茗等文化精神方面的活动兴趣不大。而汉族人面对故国破碎,异族压迫的情形,希望通过饮茶表现自己的情操,磨砺自己的意志。这两股思想潮流在茶文化相互融合,促进了茶艺的返璞归真。
明清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也已经改成“撮泡法”。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都是文人雅士关于茶的传世之作的代表。随着茶的种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质地、款式、花纹也各不相同、千姿百态。到了晚明时期,饮茶的境界又有了新的突破,文士们开始讲究“至精至美”之境。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认为应当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茶叶出口到了清朝也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更是数不胜数。
新中国成立后,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宏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以茶为载体,经济发展也得到了促进。
总之,茶文化注重“和”字,千百年来在缓解压力、凝神静气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即使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也不例外。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茶文化也必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下去。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七
中国的茶是从三国时期开始的。一直到现在,喝茶还是中国人的习惯。唐代是茶叶生产和贸易兴盛的开端。茶叶从唐代中期开始便为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人们喜欢,并从南方传到中原,再传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唐代都这么有名,那么其他朝代的茶就更加有名了!
在宋朝饮茶之风日益兴盛,宋代茶文化在唐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深化并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品位,随着唐宋朝代的更迭,茶文化随着茶叶发展开始由兴到盛。
历史中元朝是一个平淡的朝代。但这个朝代对普洱茶很有研究。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由最原始茶种的茶箐制成的。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八
马邑文化提出已有十余年,一些学者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作为朔州人,我们对马邑文化也很感兴趣,但由于长期从事理论工作,对历史比较生疏,资料少,基础差,现只能谈些粗浅的看法。目的是为了引起更多学者关注马邑文化,研究马邑文化。
1.地理环境。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整个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生产力的发展还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时,地理环境起着决定作用。地理环境就是指特定社会所处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河流、地形、自然资源和矿藏资源等。
朔州地处山西省的北部,大同盆地的西南端。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风大雨少,气候干燥,一年四季有风,春季大风多,沙尘暴频发。年降水量400多毫米,多集中于夏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山西缺水,朔州同样如此。境内有数条河流,最大为桑干河,流量7立方米/秒。其它像恢河、元子河、浑河、沧头河流量都比较小。这些河流河深岸高,不利于用来灌溉。直到明清之际才出现了一些小型引水工程。
朔州属黄土覆盖的高原地区,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26.5%、34.3%和39.2%,平原地区有不少盐碱地。山地和丘陵地区适宜发展畜牧业,桑干河两岸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农业以粮为主,种植单一,而且是广种薄收,正常年景亩产也不足100公斤。
明朝中后期,随着人口增长和做饭取暖的需要,植被遭到了彻底破坏。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只有1%左右。一半以上土地存在水土流失、沙化严重、土地肥力下降的现象。
朔州是一个多灾地区,仅明清两朝的史书记载,旱灾、风灾、霜灾、虫灾就多次造成全境大面积减产或绝收。
明朝兵部尚书王越的一首诗反映了雁门关外荒凉的自然环境,“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过山头雪,狂风遍地起黄沙。说与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袄午穿纱”。清朝前期,朔州地区经济仍然相当落后,康熙皇帝路经朔州,见地瘠民贫,曾免当年和次年应征地丁银米。
山西分晋南,晋中、晋北三大部分,地理环境差异明显,社会文明的发展也呈现出由南向北的态势。
2、悠久的历史。
古人类很早就生活和繁衍在朔州大地上,考古资料显示,位于朔城区桑干河上游的后圪塔峰石器遗址,距今约10万年,属旧石器中期,与阳高县的许家窑遗址属于同一体系。后圪塔峰人来自何处?与许家窑人是什么关系?有两种可能:一是许家窑人和后圪塔峰人同为某地(很可能是北京人)古人类的两个分支,一支到达了许家窑,另一支到达了后圪塔峰;二是许家窑人和后圪塔峰人同为某地古人类的一支,他们先到达许家窑,随后不久便有一部分人来到后圪塔峰。后圪塔峰人在朔州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证明了朔州的历史已有10万年之久,而不是有些史书所说的近3万年。
旧石器晚期的峙峪人,距今2.8万年,可能是后圪塔峰人的后代。峙峪遗址出土的石器小巧玲珑,北方细石器的特点基本定型,是细石器文化的直接先导,被考古学家称为“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或“北京人文化—峙峪人文化。”峙峪遗址在我国考古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被写入不少史书和大学教科书中。
新石器早期遗址有怀仁鹅毛口遗址,距今近万年。鹅毛口遗址是我国华北地区发现的一处大型石器制造场,它与内蒙古大窑和广东的西樵山合称为我国新石器时期的三大石器制造场。新石器中晚期遗址在应县、平鲁、朔城区、右玉均有多处发现,这说明六千年前的古人类的足迹已遍布朔州各地。
朔州三面环山,多条河流贯穿其中,山上茂密的森林,山下广阔的草地,是古人类采集、捕鱼、狩猎的理想场所。
大约在五千年左右,中国人类社会开始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据《史记》记载,黄帝“北逐荤粥(薰鬻)”(北狄先期的称谓)。传说中的黄帝不一定确有其人,黄帝应该是部落联盟的称号。黄帝部落联盟同北方的荤粥部落相邻而居,发生“北逐”在所难免。
黄帝之后,有《墨子》尧“北教乎八狄”的记载,说明炎黄尧舜时代,朔州地区一直有人类生存。
朔州地区在夏商时期属冀州,西周时归并州。春秋战国时代,晋国的势力最早进入朔州地区,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破林胡、楼烦,置云中(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古城)、雁门(治所在今右玉县)、代(河北蔚县东北)三郡。秦置马邑县,北齐置朔州,此后的历朝历代,朔州地区都有各种不同的行政建置。
3、频繁的战争。
战争伴随着人类社会,大概在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之前,战争总是要发生。人类社会最初的战争发生在原始人群与原始人群和部落与部落之间。黄帝与蚩尤之战,黄帝与炎帝之战,时间之久,规模之大,远古时代实属罕见。
当汉民族在中原地区形成后,同四周的其它民族冲突就接连不断,特别是同北方民族的冲突更是频频发生。
古代北方民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东北地区的肃慎系统、大漠南北的各族、西北新疆一带的西域各族共三大系统。狭义是指大漠南北的各民族,大体可分为三个族系,一是匈奴族系;二是突厥族系;三是东胡族系。古代北方各民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称谓,但他们概源于上述各大系统。
汉民族与其它民族的区分,大概最早源于新石器时的不同区系文明,炎黄时代为汉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时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部落率先进入农耕文明,而四周的其它部落却还基本上生活在捕鱼狩猎的原始状况,于是中原地区的部落成为最早的华夏民族(汉朝称为汉族),四周的其它部落分别称为北狄、西戎、东夷、南蛮。
古代北方民族同汉民族的战争最早发生在黄帝时,传说黄帝“北逐荤粥”。商朝时北方的土方和鬼方被武丁征服,成为商的方国。当商朝后期国力衰退,朔州一带的燕京戎曾战胜商的王师。西周时康王、穆王也曾多次征伐北方的戎狄。春秋末,戎狄在河北北部和朔州地区建代国和楼烦国。公元前458年,赵襄子灭代。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灭东胡、林胡、楼烦,置云中、雁门、代三郡,赵国的版图北达阴山。从此,朔州地区成为北方的主战场,朔州古城成为军事要塞。赵国名将李牧守边,秦始皇筑长城,蒙恬北征匈奴,西汉的白登之战、马邑之战,东汉的马邑战役,唐初的新城突厥之战、定襄之战,裴行俭朔州击突厥之战,宋时的陈家峪之战,元兵占领朔州城、俺答进犯朔州,李文忠马邑抗元等战争波澜壮阔,震撼华夏。纵观发生在朔州地区的战争有三大特点。(1)时间长。从赵襄子灭代算起,到清朝灭亡,在近2400年的时间里,战争相当频繁,究竟发生了多少次,根本无法统计。在中原新的王朝诞生后,为了巩固北方领土,要同北方民族发生战争;当一个中原王朝没落时,北方民族南下攻城掠地,建立自己的地方政权;就是在中原王朝的中期,北方民族也常常侵袭不断,掠夺人口,枪夺钱物。(2)规模大。战国时李牧驻守代郡和雁门郡,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0余万;秦时蒙恬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西汉初刘邦亲率32万大军同匈奴作战,被匈奴40万精骑围困于白登山;十六国的诸强之战,兵力常常多达10万以上;唐初李世民10余万兵分四路大破突厥:宋时的宋辽大战;明初同残元的战争等,大战之多难以计算,为全国所少见。(3)参与民族多。以汉民族同北方民族的战争为主,北方各族之间也互有战争。南北朝的多民族混战;宋元时的辽金,蒙古同金与西夏之战,尤为突出。在朔州这块不太大的土地上,几乎所有北方的民族都参与了战争,真可谓蔚为壮观。
4、长期的胡汉杂居。
当汉民族在中原地区形成后,便有了胡汉杂居的问题。胡汉杂居始于炎帝和黄帝时期。传说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东),为羌人氏族部落的宗神。传说匈奴和南方的“蛮夷”为黄帝之后。北魏鲜卑族拓跋氏自认为其始祖为黄帝,“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资治通鉴》卷140,《齐纪六》)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1976年版)认为黄帝是北方部落的袓先,而在北方部落联盟中有不少戎狄。不论传说或史书的记载,它反映的事实可能是炎帝和黄帝时期胡汉之分刚开始,炎帝和黄帝的部落联盟中就有一些四夷的部落;或是炎帝部落和黄帝的初期时,一部分人到了中原地区,逐渐形成汉族,一部分人仍生活在原地,被视为四夷;或是溶入汉族后,一部分人又迁往东、南、西、北各方,与四夷杂居,成为是四夷的首领。胡汉之分没有确切时间,炎帝和黄帝是否是四夷的共主无需深究,但炎帝和黄帝时期就有了最早的胡汉杂居应该是事实。
炎帝和黄帝之后的尧、舜、禹时代也是胡汉杂居,尧“北教乎八狄”就是当时情况的反应。
春秋时期,周王朝国力衰微,北方戎狄日渐强大,大量南下进入晋地与华夏杂居,晋国立国时所处今晋南“河、汾之东,方百里”(《史记·晋世家》),“晋四面皆狄”(高士奇《左传纪事本末·晋卿族废兴》)。晋悼公时,采用了大夫魏绛的“和戎”之策,与分布在大同、朔州一带的北戎友好相处,形成了汉民族与戎狄接壤或插花杂居的状况。
从赵武灵王设三郡到秦汉设马邑县,大量军队进驻朔州,朔州地区现存的许多战国墓和汉墓就是证明。此后胡汉杂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北方民族南迁。有的北方民族被汉王朝征服,臣服于汉王朝,导致大量内迁;有的是朔州地区被北方民族占领,成为其居住地。二是汉民族北迁,汉文帝即位后,就曾幕民充实边境。以后的历朝历代,新王朝初建立时,由于战争的原因,朔州地区人烟稀少,都需要大量移民充边。不论是南迁还是北迁,规模之大在全国少有,有时是几十万,多达上百万。小规模的,自发的迁徙不计其数,而且持续时间竟长达二千多年。同时,几乎所有的北方民族都进入了朔州,先秦有戎狄,秦汉有匈奴,南北朝有柔然、鲜卑、羯族、氐族等,隋唐时有突厥、回纥、沙陀、吐谷浑等,宋元明有女真、蒙古等。
在马邑文化形成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转变。第一是马文化向牛文化的转变。马文化是对游牧文化的形象命名。因为马在游牧民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马是游牧民族放牧、交通、运输、战争、体育活动的重要工具,马的作用渗透到了游牧民族的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牛文化是对农耕文化的形象命名。牛是农耕民族的重要生产工具。用马命名游牧文化和用牛命名农耕文化自然十分确切。
早在新石器时期,即距今六七千年前,朔州先民就开始定居,也就开始有了原始的农业生产和家畜饲养业。
朔州的马文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重要的养马基地。马文化是指人类把野马驯化为家马。中国的马文化形成新石器晚期。朔州的养马从现有的资料看,大概在春秋战国时规模已很大。《左传昭公四年》有“冀之北土,马之产地”的记载,朔州为冀之地。赵国的祖先原为游牧民族,擅长养马、御车,打猎,故被赐予赵城。(王崇德、王纪山主编《文明街流》卷)战国时战马名驰天下。秦建马邑大规模养马。古代朔州的养马,既有官养,又有民养。秦时班壹“致马牛羊千群”而富极一时(《汉书.叙传》),北魏时尔朱荣以牧为业,富甲一国,为其放牧人多达数千。第二阶段从唐到清末为养马和买马的混合期。从唐代开始在北方设马市,用高价买马。唐代、辽代和元代时,朔州仍然养马,畜牧业很发达。但开设马市原因有两点,一是养马已不足国用,需要买进;二是朔州马的质量不如北方少数民族的马。汉武帝时就从西域引进汗血宝马,可见马的质量问题确实很早就存在。这两点都表明从唐开始,朔州的养马规模不如从前,这可能与隋唐时的“转牧为农”政策有关。唐以后,朔州的马市规模越来越大,明清时期,每年交易数量多达几千匹。
朔州的农业始于新石器的中晚期,起步较早,但发展比较缓慢。大体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石器到隋唐时为混合型农业,即畜牧业和农业并重。晋国时魏绛和戎,开创了北方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大转变,但直到隋唐时期,朔州农业发展总是时好时坏。在政局稳定、政策鼓励下发展就快,当战乱开始或在豪强掠夺下就倒退。农业始终难以成为主业。第二阶段为屯田制农业。曹操最先在北方屯田。从隋唐时实行屯田政策一直到明清,朔州的农业一直以屯田制为主。到清朝雍正三年(1725年)屯田仍占总耕地面积的76%,私田只占24%。大概到了清末屯田才被私田所取代。这可以从民国初年的土地占有情况间接证明。据《朔县志》载:“民国八年(总耕地面积)为1187893亩”,而“全县农户为1252户,户均占有耕地94.5亩”,总耕地面积同农户占有面积相一致,可见屯田已不存在。屯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唐初,粮食产量不仅可以满足驻军的需要,还可以“岁剩粟万余石”(《隋书·郭衍传》),清朝末期,朔城区是有名的“雁门关外的米粮川。”
由农牧并重转到以农业为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到了明朝这种转变基本完成。
第二是从胡汉杂居逐步向以汉民族为主转变。胡汉杂居是北方民族融合为汉民族的主要途经,无论是通过战争进入汉民族地区,还是经过迁徙进入汉民族地区,杂居的结果是北方民族慢慢被汉化,融合为汉民族。东夷首领蚩尤同炎帝和黄帝发生战争,东夷族很快融为汉族。西戎的一部进入河南一带,也被较早地融为汉族。商王文丁赐燕京戎以国姓子姓,揭开了北方民族融为汉民族的序幕。春秋战国以后,朔州地区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冲突的主要区域,自然也成为民族融合的主要地区。南北朝时期,多个北方民族进入黄河中下游,形成民族融合高潮,唐末和辽金元时期出现又一次民族融合高潮。大概到了明代,汉民族和北方民族以长城为界,胡汉杂居基本结束。
这里还需要讲一下什么是民族融合,也就是融合的标准。斯大林曾给民族下过一个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的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选集》上卷)“四个共同”就是民族融合的标准。达到了“四个共同”的标准,就说明北方民族已经融合为汉民族。当然,我们对标准只能相对地理解,北方民族的一些非本质的东西还会以不同的形式保留下来。
民族融合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人数少的民族会被人数多的民族融合;二是文化落后的民族容易被文化先进的民族融合。此外,政治环境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比较短暂。文化的先进更具根本性,汉民族对其他民族的融合,归根到底在汉民族的文化先进。
民族融合主要有四种形式。一是主动融合。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力度大,手腕硬,影响广,是主动融合的典范。虽然有一定程度的反复,但改革效果显著。二是自然融合。由于长期在同一地区生活,北方民族不断吸收汉族文化,慢慢融合为汉族。大规模的主动融合并不多见,自然融合是一般的常见形式。三是通婚融合。相互通婚是民族融合的重要形式,可以造成种族血缘的混合,直接引起语言和习俗的变化。据史书记载,晋国率先冲破“华夷之别”同戎狄互相通婚。此后汉朝的“和亲”,隋唐皇室同少数民族的通婚时有发生。一般老百姓之间的通婚就更为普遍了。四是战争加速融合。在古代,战争成为民族杂居的主要推进形式,不论是中原王朝的北征,还是北方民族南侵,最终形成胡汉杂居,北方民族逐步被汉化。
(1)峙峪猎马人。生活在距今约2.8万年的峙峪人心灵手巧,制造了无数件打击石器,发明了精美的弓箭,大大提高了捕获猎物的能力。在峙峪人捕获的动物中,最多是野马,故被考古界称为“猎马人”。
峙峪人只是捕获野马,还不会驯化野马为家马。但峙峪人在大量捕杀野马的过程中,最早掌握了野马的习性,为后人驯化野马奠定了初步的基础。所以,李元庆先生把峙峪人的猎马现象称为原始马文化或史前马文化。
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发现了许多石器遗址,但只有峙峪人被称为“猎马人”。是峙峪人首创了中国原始马文化,昭示着朔州马文化的源远流长。
峙峪人大量捕杀野马,那么比峙峪人更早的后圪塔峰人主要捕获什么动物呢?是不是也是野马呢?野马化石最早发现在山西丁村遗址,丁村人同后圪塔峰人同属于旧石器中期。丁村在山西南部,峙峪在山西北部,这是否说明在原始社会的山西,生存着很多野马,尤其北部野马更多。依此推理,后圪塔峰人捕获得野马数量一定不少。峙峪人猎马的经验可能就源于后圪塔峰人。后圪塔峰人极有可能就是原始马文化的最早奠基人。
(2)马邑古城。随着朔州的建市,朔城区的市区面积不断扩大,原来的西古城和北古城已被无知毁坏。考古证明,朔城区的古城就是秦时修建的马邑城。秦马邑城的修建,流传着一段神奇的故事。《晋太康地记》曰:“秦时建此城辄崩不成,有马周驰,驰走反复。父老异之,因依之筑城,遂为马邑。”循马迹而筑不崩,此马乃神马也。神马指引筑城,筑城是为了养马,真是妙趣横生。
(3)尉迟恭擒海马。神头因海而名,因海而兴。当你望着那海水波光粼粼,望着那鱼虾自由漫游时,一定会想起尉迟恭擒海马的故事。
传说在神头海的金龙池内住着一匹海马,每当夜深人静时就出来吃老百姓的庄稼。一年夏季,当绿油油的麦苗再次被海马糟害时,力大无穷,胆量过人的尉迟恭决心把海马制服。一天夜里,当海马一跃上岸之际,尉迟恭瞅准机会,猛地一下骑在了海马背上,这时海马四蹄腾空,想进入海中,尉迟恭一只手死拽马鬃,一只手搂住岸边的一棵大柳树不放,海马无法挣脱,绕着柳树转了三圈,把柳树扭成了麻花。精力大减的海马猛然向东一跳十几里,(朔城区的马跳庄村名由此而来)向洪涛山头而去。被驯服的海马从此成为尉迟恭南征北战的坐骑。
(4)用马命名的村庄很多。
村名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或小群体的行为色彩,蕴涵着一定的文化信息。朔州从古到今畜牧业发达,长期以来一直是养马和马市重地,这些都给朔州留下了难以消失的印记。全市用家畜命名的村庄共有60多个,其中用马命名的村庄多达40多个。
朔州的马文化多姿多彩,缤纷异常。神马和海马的传说反映了朔州人对马的深情,反映着对马文化的升华和超越,使朔州的马文化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和境界。
2、别具一格的边塞文化。
(1)特殊的地理位置,重要的边塞古城。
朔州地处内外长城之间,雁门关、宁武关、偏关外围,如果说外长城为第一道防线,内长城为第二道防线的话,那么朔州既可以驰援外长城,又可以藩卫内长城三关,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被称为“南北咽喉”(清雍正《朔州志·方舆》)“全晋之巨防也”。(《读史方舆纪要·朔州》)。
马邑古城因边塞重镇而名,她经历了太多战争的考验,阅历了两千多年人间沧桑。秦筑马邑城,养马防边;汉代韩王信都马邑;刘邦32万大军战匈奴,被困白登山;汉武帝拟设伏兵袭击匈奴的“马邑之谋;北魏时的群雄争战;隋末刘武周起义,称帝马邑;宋辽大战,杨业兵败朔州;明代蒙古铁蹄屡次进犯;明末李自成大战宁武关;清光绪四年熊振德起义;清初人民的抗清斗争。无数的战争渲染着这座古城。
(2)名将辈出,彪炳青史。
从三国算起到清末,朔州地区名留青史的重要将领40多人,一般将领近250人。三国张辽,北魏的庾业延、尔朱荣、尔朱兆、朱瑞等,北齐的斛律金、斛律光、斛律羡,唐代尉迟恭,五代周德威等,名声显赫。特别是尉迟恭被尊称为门神名传天下。在中国武将中,被广大人民普遍认可而尊为神者,大概只有山西的关公和尉迟恭。明清之际随着晋商的崛起,关公由武圣人被尊为财神;而尉迟恭因护守唐太宗李世民防鬼而被尊为门神。
无数的战争,演义出许多故事,其中杨家将抗辽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杨家父子血染金沙滩、老令公撞死李陵碑、杨六郎镇守三关口、杨家将大战李元昊、金沙滩上“荒粮堆”、六郎神箭、六郎城、五爷庙等等。杨家将的故事反映了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崇拜,激发着人们保家卫国的热情。
(3)众多的边塞遗迹。
特殊的地理位置,频繁的古代战争,为这里留下了众多的古关、古城、古堡、古长城、古战场和汉墓群。
在冷兵器时代,人们把城墙可以有效御敌的作用延伸,修筑了长城。朔州境内的外长城西起平鲁北墩村,经右玉到左云、全长约125公里;内长城由偏关老营丫角墩入境,经利民、阳方口、由山阴东南到平型关,全长约128公里。右玉的杀虎口是闻名中外的重要关城,它不仅是内地通往内蒙古地区的交通要口,更是重要的军事要口。除关城外,内外长城还有城堡30余座和许多烽火台。
内长城的偏头关、宁武关,雁门关,史称外三关。位于朔州东南的雁门关,与朔州境内的内长城和关前的防卫重镇新旧广武城形成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古城遍布朔州,大约有20多座。朔州的不少村庄的村名为铺、营、所、堡、寨、卫等,带有明显的军事色彩。大型的古墓群有金沙滩汉墓群、马邑汉墓群、梵王寺汉墓群、平鲁汉墓群、威远汉墓群、广武汉墓群等等。小型的古墓遍地都有。仅广武汉墓群就有汉墓293座,到2004年底,马邑汉墓群共挖掘战国和汉代墓葬3000余座。
3、特色鲜明的融合文化。
朔州长期处于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结合部,马文化和牛文化不断接触、碰撞、交流、融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融合文化。融合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马文化和牛文化结合产生的新文化,另一部分是朔州人独创的民俗民风文化。
(1)新文化。
姓氏:分两种情况,一是朔州人不少姓氏源于古代游牧民族的古姓,如安、米、狄、党、单、查、戈、八、哈、劣、缶、库、那、茹、善、凌、俎、勾引、索、脱、逮等;二是不少姓氏为汉化改姓。如匈奴独孤改为刘姓,北魏时鲜卑拓跋改为元姓。尉迟改为郎,贺鲁改为周、叱罗改为罗、柯拔改为柯,步六孤改为陆等等。唐代皇帝赐姓党项羌族为李,到了宋代皇帝又赐姓党项羌族为赵。明代时有些少数民族把复姓改为单姓,如公孙、叔孙、长孙、士孙、王孙改为孙;司徒、司空改为司;获狄步丁改为丁,清朝的满族后来改为金、罗、洪、富、荣。(据雷云贵整理的资料)。
民间音乐与歌舞:以大小洪拳为形式,表现梁山泊英雄故事的踢鼓秧歌;颇具塞外之风,粗犷刚健,广阔奔放的民歌和大秧歌;与元曲有联系的耍孩儿。
语言:一些地方土语深受蒙古族语言的影响,如“嘎渣子”(不走正道,干坏事的人),“忽辣盖”(奸滑、骗子手)、圐圙(围起来的草场)、不浪(木棒)等。
饮食:大漠草原之风的盐煎羊肉,嗜饮砖茶,涮锅子,喜饮烈酒等。
衣饰:历朝历代变化很大,赵武灵王改穿胡服,是对汉服的第一次大改革。后受蒙古族的影响穿毛鞋、皮袄,戴瓜壳帽、狐皮帽等。
村庄:受民族交融影响的村名,如薛圐圙、察罕铺、吴儿城。
祈雨:个别地方的祈雨民俗是两大文化融合的产物。“神头三大王庙的祭祀仪式是在拓跋氏原始祭天仪式的基础上,经过道教、佛教的渲染,在汉化的过程中保留下来的”。(范金荣《古代朔州祈雨民俗》)。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朔州人根据自己的自然特点和经济条件,吸收其它文化的有益因素,慢慢形成了一些颇具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
饮食:朔城区的粉浆、黄儿;应县的石子饼、牛腰;怀仁、应县一带的糖干炉;朔州地区的杂各、羊拐弯、凉拌莜面,烂腌菜、豆面蘸糕、菜滚水,醋糊糊、沤酸饭、沤苦菜等。朔州是著名的杂粮之乡,粗粮细作,吃法多样是饮食的一大特色。
十四、神头五月初。
五、井坪镇六月初。
六、利民镇六月初。
一、凤凰城七月。
十五、古城镇三月。
十八、新城镇七月初。
一、怀仁七月初。
十、应县四月初八等。
语言:地方土语很多,尖舌音、超尖舌音和入声多,形成了许多地方语言的谚语、趣语和所答非所问语。
文化:多种形式的民间游艺、民间歌舞曲艺形式的喜乐,起源农业生产劳动的歌舞小戏发展而来的秧歌剧。朔城区大秧歌在省内外有很高的声誉。右玉道情委婉动听、深受群众喜爱。
马文化、边塞文化、融合文化三大特点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只讲其中的一点,不能反映马邑文化的全貌。
文化就是人的创造,人创造物质文化、也创造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把这三种文化条理化可分为三个层次:物质文化为表层文化、制度文化为中层文化(包括风俗、礼仪、制度、法律、宗教、艺术等)、精神文化为底层文化。精神文化就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观念、思想、理论等。精神文化处于文化的核心地位,表层和中层反映着底层的内涵,底层引导并制约着表层和中层的变化。
1、主要思想。
马邑文化的思想内涵非常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尚武习拳。朔州自古以来多战事,为了自卫和保家,尚武习拳渐渐形成风俗。朔州名将辈出并非偶然,就是一般老百姓也喜欢舞拳弄棒,会武术的人往往很受人尊重。直到民国年间,朔州仍有不少武术高手坐坊传业。
(2)勤劳俭朴。朔州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的环境中,农作物的收成如何,辛苦很重要。广大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仅需要精耕细作,而且要利用空闲时间饲养一些马、牛、羊、猪等家畜。由于干旱少雨,风大灾多,收成好的年景不多,人们的生活普遍比较贫寒,精打细算,省吃俭用成为当地民风。
(3)包容性强。朔州从古到今,人口流动较大,北移南迁常有发生,来自四面八方的人需要互相谅解、包容、尊重。尤其是朔城区,地处交通要道,县州治所,人来人往,接触广泛,养成了不排外的思想。这种好的风气一直延续至今,建国六十多年,朔城区从未发生过排外事情。
(4)民风淳厚:朔州人老实忠厚,乐善好施,与外人打交道,不怀戒备之心。历史上南方人哄骗朔州人,把朔州的宝物盗走的传说很多。当村里人有困难或需要公益事业建设时,人们量力而行,慷慨解囊。
(5)经商意识差。北方地区经济长期落后,重农轻商,工商业不够发达。在明清时,晋商在山西纷纷崛起,朔州的工商业总体上规模小,数量少。手工业多为一些季节性的木、铁、石、皮等简单加工业,农村隔三差五来个乡间货郞。以朔城区为例,民国年间县城商铺共45家,由外地人经营的占到38家。这些店铺经营资本最多五、六千元,年营业额最高超不过三万元。
(6)因循守旧。古代社会交通工具不发达,人们出行主要靠双脚,活动范围很小,不过方圆二、三十里,许多人一辈子连县城都没去过,再加上商业不发达,更显封闭。按老规矩种地,按旧习惯生活,接受新鲜事物迟缓,缺乏敢闯敢创的精神。“好出门不如赖在家”的俗语就是朔州人心态的真实反映。
2、正确认识马邑文化。研究马邑文化,是为了传承和弘扬马邑文化,做到“古为今用”。这就需要正确认识马邑文化,辩证地把握马邑文化。
(1)马邑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马邑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文化是一般,马邑文化是个别。“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个别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马邑文化既有特殊性的一面,也有与中国文化相同的一面。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儒、佛、道为主体,特别是儒家思想,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在朔州的影响很广很深,时至今日,“求神拜佛”、“宗族思想”、“重男轻女”、“人体依附”等封建思想在朔州仍然很有市场。讲马邑文化,一定要看到马邑文化中这些不健康的东西,只有勇于同这些东西决裂,才能真正做好传承和弘扬马邑文化。
(2)马邑文化特殊性中也有消极因素。研究马邑文化,可以不讲马邑文化与中国文化相同的一面。但马邑文化特殊性中也有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像勤劳俭仆、包容性强就是积极因素,经商意识差,因循守旧就是消极因素。只有勇于同这些消极因素决裂,才能真正传承和弘扬好马邑文化。
(3)传承不是盲目继承。马邑文化中的积极因素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生成的,它体现的是传统思想的价值观。必须经过改造和加工才能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部分。像“孝”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需要继承发扬。但古代的“孝”文化是在“三纲五常”的伦理环境下生成的,“父为子纲”是其核心。现在讲孝顺父母,是建立在父母与子女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的。再如“尚武习拳”,过去兵荒马乱不断,“尚武习拳”既可防身,又可保家卫国。现在是和平年代,社会主义年代,“尚武习拳”主要是为了强身健体。研究马邑文化,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取舍,合理扬弃,才能真正做好传承和弘扬马邑文化。
1、马邑文化的上限和下限。
马邑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古文化,大家对此没有疑义。作为历史文化,就有上限和下限。李元庆先生第一次对马邑文化的上限作了界定,他在《马邑文化三论》一书中说“所谓马邑文化,大体上可以说就是以马邑为总称谓的今朔州之地的历史文化,或者说以今朔州为地理载体,以马邑古城为中心蔓延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秦设马邑县,距今2000多年,马邑文化的上限以秦设马邑县为始。
我们认为以秦设马邑县为马邑文化的上限是欠妥的。文化是人类的生存方式,简单讲就是人化。文化是人创造的,是人类与动物相区别的主要特征。有了人就有了文化。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提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并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人类创造的最早工具是石器,就是说,石器是最早的文化。考古已经证明在朔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旧石器中期就有人类活动,从目前来看马邑文化,至今已有十万年。
把朔州地区存在的古文化命名为马邑文化,跟马邑建置是两回事,文化的存在不取决于行政建置,取决于人类活动的存在。所以把朔州地区存在的古文化命名为马邑文化,是因为其它概念都不如马邑这一概念确切。不把马邑文化命名为朔州文化除马邑建置早于朔州外,主要在于马邑文化恰如其分地显现了朔州古文化的特点。马邑县因马而建,马是马文化和边塞文化的重要象征,也是朔州地方文化的重要特征。马邑文化形象地写照了朔州的古文化。
确定马邑文化的下限有两种分法。一是按照中国历史分期的办法,把古代的下限定在1840年,另一种是按传统习惯划分,把古代的下限定在清朝灭亡的1911年。这两种办法对马邑文化内涵的界定关系不大,但在朔州人们的眼里,古代就是民国以前的旧社会。为了同人们的看法相一致,把马邑文化的下限定在1911年为妥。
2、马邑文化的地域范围。李元庆先生给出的界定是“以今朔州地理为载体,以马邑古城为中心”。应该说不论古马邑还是古朔州其所辖范围大体相当于今朔城区,都没有达到今朔州全境,但今朔州其它区县存在的地方古文化同今朔城区存在的古文化并无多大差别,同属一类型,以马邑文化为总称谓来体现今朔州地区的古文化是恰当的。由于古马邑和古朔州大体相当于今朔城区,今朔城区就自然成为了马邑文化的中心地带。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长期以来人口的迁徙、流动,马邑文化还影响到了朔州邻近的忻州、内蒙的一些市县。
3、马邑文化与三晋文化和雁门文化的关系。李元庆先生在《马邑文化三论》中对三晋文化、雁门文化、马邑文化三者的关系作了详细的论述。马邑文化是雁门文化的亚型文化,是三晋文化的次亚型文化。按照李元庆先生“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大层次的方法论,三晋文化属宏观,雁门文化属中观,马邑文化属微观。从宏观的层次讲,马邑文化同三晋文化没有明显的区别。从中观层次讲,马邑文化同雁门文化在马文化、边塞文化、民族融合文化方面是一致的,但在表现方式上和程度上有差别。从微观层次讲,马邑文化的地区特色非常明显,自成一体。
最后说一下马邑文化与朔州文化的关系。朔州文化可以分为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马邑文化就是朔州文化的古代部分。
主要参考书目。
高海编纂:《朔州通史》。
高海著:《朔州历史沿革》。
五崇德、王纪山主编:《文明衍流》卷。
郭沫若主编:《中国史稿》。
谭明武、支立新主编:《朔州历史与文化》。
杨善群、郑嘉融著:《话说中国》。
李元庆著:《民族文化融合背景下的马邑文化》。
李元庆著:《马邑文化三论》。
熊国章著:《马邑与马》。
钱穆著:《黄帝》。
[清]汪嗣聖纂修:《朔州志》。
钟声扬、李尧主编:《朔州民间文化》。
朔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朔县志》。
雷云贵选编、熊国章订补:《古代朔州军事资料辑录》。
赵向东、蔚文彩主编:《印象朔州》。
林翰著:《东胡史》。
张传玺著:《中国古代史纲》。
(文/张改梅刘文新)。
(编辑:康晓玲)。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九
解说员:在国外,汉族人通常被认为是中国唯一的文化。尽管汉族在中国人口数量上占了绝大多数,但是实际上中国是由许多少数民族组成的。这些更小的民族群体在文化上与汉族有所不同,有的拥有自己独立的语言和习俗。因为当今中国高水平的扩展和发展,有人认为,在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消逝之前,把它们记录下来,这是十分重要的。有一个人致力于把这些迷人的民族生活记录下来,他就是纪录片制片人--bryanschmeck。
在schmeck看来,被称为“中国的56个民族”的中国的民族,包括汉族和其他55个其他少数民族。为了找到他们,(他)必须到中国遥远的边缘地区去。在这里,居民一直保持着一种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几乎没有变化的生活方式。
就长相和语言来说,某一些(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国的主流文化有着显著的差别。这些差别不仅表现在他们的长相和语言,而且体现在艺术领域,比如他们文化中的歌曲和舞蹈。几千年来,通过与世隔离使他们保存了自己的传统,但现在,即使是最偏远的乡村也正在融入地球村。
布莱恩:我觉得,他们看到了从未见过的外界,而且他们也喜欢上了他们所看到的。解说员:一年半以来,电影制片人布莱恩已经游遍中国,他迫切地想要在少数民族文化销声匿迹之前做完关于这些民族的的影像档案。
年前,这个地区很少有外来游客。现在,城市居民,比如梅州人,来这里观光旅游。对于中国的城市人来说,呆在这迷人的村庄给他们享受大自然的机会。随着城里人的高涨的(旅游)热情,当地的居民现在也能够靠旅游业来谋生,而且他们似乎真的享受他们的工作。
纳西族人民已经在云南西北的一个小山村至少生活了1500年。在大多数时间里,他们很大程度上都与外界(其他人)隔离,主要是因为没有公路通向这个村落。村里的一位领导说现在孩子们可以步行2个小时到新建的公路上坐汽车上学。但是他担心年轻人接受了教育之后,也许不会回来。
农村人正涌入大城市,寻找他们知道存在的而在村子里不能得到的东西。
布莱恩:现代化便利设施,我的意思是,很棒的居住条件。他们喜欢这些并且希望能这样生活,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他们逐步过着更美好的生活,但是他们却渐渐忘记了他们来自哪里。
解说员:对于中国55个少数民族里大多数的来说,他们似乎急于融合到其他民族。但是如果你相信多样性很重要,那未必是好的。
布莱恩:他们即将被中国主流文化所吸收。你将会在一个晚宴或者一个夜总会上看到这现象。或者你可以去参观一下旅行者公园,一大群穿着各种服装的人们会向你展示当地文化。
老传统,这是很重要的。多样性丰富了我们的世界,所以必须鼓励人们保存中国的多样文化。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
艾孜买提5102049017。
摘要:“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无数珍贵的文化财富。众所周知,文化也是人类进化的产物,而文化本身也是不断的进化,不断地积累。回溯时间的长流,中国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就有了对于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的思考。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历史的进化,我们会发现早期的对历史的进化思想有着很多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其实说到进化思想,进化的思想并不是在19世纪末才如神兵天降般影响到中国的史学界的。早在千年之前的先秦及两汉时期,便已出现了朴素的、带有哲学思辨性的进化思想。
中国的史学自古便是极为发达的,早在上古三代时期,《易传》就充分肯定了事物变易是具有必然性的,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们在阐述各家思想的同时,也不时透露出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其中最为有名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亚圣”孟子,以及他提出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孟子提出了“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二元循环的,盛衰之世在循环之间又以五百年为单位交替向前变易,而且历史的推动力不是人民,不是生产力,也不是某些偶然事件,而是天降的圣人。
由于孟子在中国思想界的崇高地位,他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难以避免的影响到了后世的史家们。即使有史家希冀提出具有进化思想的理论,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的怪圈之中,但是在历史循环的每一个阶段内,也蕴藏着历史进化、变易、发展的趋势,二者可谓是矛盾的统一。如下是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最突出的几个史学思想。
首先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为载体的“五德终始说”。此说是一种解释王朝更替与历史变易的学说,包括两个解释系统。其一是由战国阴阳家邹衍创立的按照“土木金火水”相胜之序来解说自黄帝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二是西汉经学家刘歆创立的按照“木火土水金”相生之序来解说自伏羲以来的中国历史。两种说法都认为每一朝代都有它的一德,就好象每一个人都有属相一样。不同的是,前者认为一德克一德,一个朝代取代另外一个朝代是依靠“逆取”、“革新”,这就叫做“五行相胜”;而后者认为一德生一德,前朝将天授之大位“禅让”于后朝,五德彼此相生。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都是为了证明新朝代旧朝乃是承上天之意,是合理合法合乎统绪的。从中我们能看出“五德终始说”的提出者们在创建这一思想时,是带有一种朴素的进化思想的,前朝气数、德运已尽,故新朝携新生或新胜之“德”,已全新进化之姿态接受天命,登上历史舞台。但即使如此,“五德终始说”也还是难以跳出历史循环的怪圈,只是从孟子的二元循环变为了五元循环。
而汉初的史学、经学家们则将此类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及天人感应色彩的历史循环或进化思想继续发扬光大。
首当其冲的便是西汉经学大儒董仲舒及其“三统”说。董仲舒的史学思想无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易传》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他提出了“有道伐无道”之说,自夏以来是“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的一个相克相胜过程。但董仲舒的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还是“三统”说。“三统”说是一种肯定历史朝代必须按照黑、白、赤三统依次循环更替的学说,此学说认为凡是异姓王受命而王,都必须改正朔,由于正朔不同,物萌之时的颜色各异,也就有了黑、白、赤三色。三统说从其表述形式而言,无疑是一种历史循环论,其最强调的就是一个“复”字,但就其实际内涵而言则是进化的。首先,董仲舒的三统说是一种体现亲疏之义的尊崇新王之说,主张新王与上两代旧王并为一轮之三统,新王需存二王之后,且帝王愈远愈疏、愈近愈亲,这种尊新王思想,无疑是一种历史进化论。再者,与“三统”相对应的是忠、敬、文“三道”,此乃一朝之礼乐制度,三道的循环是以变革礼乐,对前朝礼乐制度进行损益为主要内容的,当然也是一种进化论。因此董氏的三统说是一种以循环为表、进化为里的史观。由于儒家及其发展形式——经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历史循环变易论一直占据着史学界的主流地位。
中国文化中展现出的早期的历史观其实就是“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g.b.维科认为历史的变化经过3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历史变化经历了这个阶段以后,就会重新回复到原始时代,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历史观的进化,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也开始逐步融入世界,以进化论为主导思想的史学观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史学界,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文化思潮。为此奔走疾呼得最为卖力的当属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著作《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中,便开宗明义的宣称,“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而另一位思想巨匠严复则用妙笔生花的译作将西方进化论介绍至中国,除了最为有名的《天演论》外,严复翻译的另一部西方社会学著作《社会通诠》则明确展示了西方历史的“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的进化历史观。用形象的说法来描述进化历史观就是,历史是一条由野蛮到文明的“直尺”,尺上有诸多“刻度”,代表了历史进化的各个阶段,常见的“刻度”有“石刀期—铜刀期—铁刀期”、“渔猎—畜牧—耕桑”、“野蛮自由时代—贵族帝政时代—君权极盛时代—文明自由时代”。整个历史进化过程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代代嬗变而来的,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此数种时代,无论何国何族,皆循一定之天则而递进者也。”历史进化论思想可谓彻底改造或颠覆了过去中国史学界那种在循环与进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史学思想,进化论将过去可能是一个圆圈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拉直了,直线两端伸向无穷远。而持历史进化论观点的史学家们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便是历史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所谓“优”与“适”,并非是传统史家所谓的有道德的,恰恰相反,无道德的,甚至野蛮强势乃至无耻者才在进化之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只有且必须通过变法图存才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与强者为伍。不然,若只是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弱小悲凄,或者说是“占有道德的制高点”,便只能走向灭亡,而这一思想便为清末的一系列改革变法乃至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持。
或许当年达尔文在书桌前为自己的巨作《物种起源》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万没有料到,他的思想早在千年以前,便以一种朴素的形态影响着万里之外的一个古老的国度,他更不会想到的是,他的思想还未经过太久,便已在那古老神秘的国度掀起了思想乃至政治的滔天巨浪。我想,历史的趣味便在于此吧。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一
【导语】本站的会员“hr123”为你整理了“中国传统文化论文”范文,希望对你有参考作用。
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
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正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走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但是现在不少人有这样一个幻觉,以为只要中国还在,中国人还在,普通话还在,关于中国的学问和文化遗产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还安安稳稳地存在着,甚至是发展着,不管是令人欣喜地还是令人讨厌地。所以我们会同时听到“二十一世纪将是中国文化的世纪”和“走向开放的中国仍然面临铲除封建主义的重任”的声音。可是现在的问题恰恰在于,这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的共同前提,即中国传统文化的活生生的存在,几乎快要消失了。
儒家乃至传统文化中的独特是否还活在人们心中呢?情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经过白话文运动和以拼音文字为目标的简化字异变,再加上民国后禁止在学校中读经,以及语文。
教学。
中的西式“科学化”的影响,当今的年轻人极少能够直接进入传统文化的语言世界,即能够直接阅读传统经典并能用古文写作散文和诗词。传统语言目前只能以“成语”、“引语”一类形式残存于人们的话语。看看他国的做法吧,印度人在建国后,花大气力复活梵文这个早已死去的古代文字,法国政府为了维护纯洁法语、对抗英语的话语霸权也是不惜工本,而中国人何以对维系祖宗文化的语言龙脉就如此绝情?在成年累月地阅读和体会通俗文和英文之后,偶一读到古文,那种领会的透亮、亲切和理解的丰富入微让人如饮仙酿。中文的悠久、丰厚和灵性在世界文字中是无与伦比的,摧残它真比砍伐原始森林、变草原为沙漠还充满罪过。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同时传统文化的保护也不是对其进行隔离,跨文化的接触和族际之间的互动也是一个文化自身发展的必须。因此那种认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就是将其一切传统都原封不动的保留,甚而采用与外界隔绝的方式,人为地阻绝其文化的变迁的思想是不妥当的。无论是流于形式或刻板的“仿古”现象,还是仅仅加以保存和记录,都不是真正的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正确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传统文化得到顺利的发展。有些人一提到传统文化就会想到那些封建习俗和生活方式,比如穿长袍、留长辫、读文言文和繁缛的礼节,传统文化更不是裹小脚、童养媳、一夫多妻、三从四德等封建习俗;当然也不仅仅只是民风民俗、民间工艺、传统节日、戏剧文学、园林建筑、琴棋书画等外在的表现形式,其实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一种信仰、精神和一种价值观。
就拿中国的传统节日来说吧,“清明节”表面上看祭扫和修整祖墓,其实更是一种对祖先的怀念;还有“重阳节”,古代是要祭飨天帝和谢祖先恩德的,之后又添加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内涵,这两个节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孝文化”。还比如“端午节”难道仅仅是吃粽子、赛龙舟吗?“端午节”体现的是一种爱国的精神和对爱国人士的一种敬仰和尊重。春节民间有祭灶神、放鞭炮、大扫除等风俗习惯;祭灶神是对赐予我们食物的灶王爷表达感恩之情,而放鞭炮和大扫除则是寓意驱赶灾难和破旧立新的愿望以及辞旧迎新的祈求。另外中国古典戏剧文学大多是宣传惩恶扬善、体现仁义道德和真善美的传统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调客观以及包容的理性精神,与西方传统文化所拥有的科学和宽容的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它们都符合人类社会的文明和思想进步。因此,我们根本不必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有一种失望乃至鄙视甚至彻底摈弃的悲观态度。西方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原来就具有的宝贵之处。
文化与文明是有着本质不同的。前者是人类社会在进化过程积累起来的一种自然意识,有着显著的时空局限性;后者是人类社会对自身文化进行反省反思后形成的一种自觉意识,具有跨越时空的普遍性。任何传统文化,都有着其自身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理由,但也有着进一步按照科学和理性的精神加以改造和提升的必要。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以现代文明的眼光来重新审视它,并引入科学和理性的方法来改造它、提升它,使之更加符合人类文明进步的大趋势,并更好地为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贡献。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二
这个学期我选修了“中国文化概论”,学到一些中国文化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虽然只是皮毛,亦颇有体会。在学习儒家文化的过程中,我以为儒家文化中一些理论对于当今社会仍能有一定意义。特别是它的伦理思想,对于当今正建设的和谐社会,更有指导意义。儒家思想曾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一贯的主导思想,自汉以降历朝历代都以其为统治思想,它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统治者的治国方略,百姓的生活指导。
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而早在两千年前,孔子便建立起了一整套完善的道德标准,提出了以此“孝悌”为核心的“仁”的思想。这套思想是值得借鉴的。在《论语·学而第一》中有这么一段话:“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意思是说,为人孝悌而喜欢犯上的人,世间是很少见的;而不喜欢犯上却喜欢在扰乱社会的人,那是从来都没有的;君子应该追求根本,根本建立起来,道义便从中产生。孝悌,就是“仁”的根本。
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已被大大削弱,而经济与文化的不同步发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今天的道德真空。社会上经常可以听闻一些家庭内部的暴力、遗弃和虐待事件。这些家庭不和睦的事件的影响是比较大的:一方面家庭不睦导致了一部分家庭的破裂,使得社会上不稳定因素增加;另一方面,在这些不和睦的家庭中,家庭教育总是存在一些缺陷,从而导致这些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心理上,或者说精神上产生不良的倾向,甚至使一些孩子成为社会上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成为危害社会和谐发展的导火索。由此可见,家庭的和睦对于社会和和谐发展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细胞产生病变,则作为肌体的社会也不能“健康成长”。故建设起和睦的家庭,才能使社会和谐发展。儒家的“孝悌”之道,正是解决家庭和睦问题的良药。
“孝”,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悌”,指的是弟对兄长的尊重。在儒家的学说中,对人的各种仁爱都是由孝悌这种父子兄弟之爱推衍出来的,即上文中所说的“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富裕起来的人们,便需要教化。而根据儒家学说,“孝悌”是“仁”的核心。因此,教人以“孝悌”,才能使人们学会“仁”。
如果家庭和睦,父母爱自己的子女,子女们便会报之以爱,都能孝敬父母,听从父母合理的教诲。从“爱父母”加以引导,可以让人们将爱扩展到邻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所谓“泛爱众而亲仁”是也。
怎样才能家庭和睦呢?“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就是要用“仁爱”的心灵去关怀、爱护自己的家人。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本能升华而来的爱,是天经地义的。而“孝”可以说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引起的女子对父母的爱的回报。如果没有父母之爱,也就无所谓子女之爱,即无所谓“孝”。同样,“悌”也是如此。教之以孝悌之道,则父母子女兄弟手兄互敬互爱。而相爱的家庭很少不和睦的。
家庭和睦,则可把这种“仁爱”扩展到邻人继而扩展到所有人,使人们推己及人,从而天下“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与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是相似的。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应当借鉴儒家的“仁爱”伦理,激发“仁爱”情怀,使“以人为本”成为人们立身做人的基本原则,在日常平凡工作中,能够自发去尊重、关心他人,使人们守望相助,患难相扶,使“仁爱”成为全社会人们的自觉行动。若能做到如此,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到来,就指日可待了。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三
【论文摘要】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世博会为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提供有利契机,可以扩大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世博科技,和推动群众文化发展。因此,把握世博契机,弘扬民族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和加强群众文化建设成为眼下迫切任务。
(一)“世博效应”与民族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系统主要辐射源之一,具有独特而旺盛的生命力,但民族文化具有积极性和负面性的“二重性”,2010年上海世博会通过构建全球文化交流的平台,一方面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增强国人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感召力,另一方面带来世界其他各民族的优质文化,“每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都能够在同域外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博会将民族文化致力于世界性的格局中加以观照,以平等的态度和全球的眼光对西方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加以吸收,彰显民族文化发展的开放性思路,消解在过去单一封闭环境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负面性因素,突破民族文化保守主义和狭隘主义的藩篱,在坚持民族性和发展时代性的双向互动中,创生中华民族文化的新活力、新品格、新状态.
(二)“世博科技”与文化产业的发展。
世博会“博”的就是科学技术文明,而科学技术作为一种文明力量决定了世界的主流文化,它对文化产业促进作用也必将是全方位、多领域和深层次的。首先,“世博科技”作用于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领域,为文化产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不仅能有效提高我国文化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变革,促进高端文化产品的发展,提升文化生产的信息化、集约化、现代化程度。其次,“世博科技”有利于构筑文化产业新的流通方式,创生新的流通符号,扩展新的流通空间,促进我国文化产品的全球流通和世界认同。最后,“世博科技”有利于催生更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驱动新一轮的文化消费动力。通过世博会对普通群众的展示,实现高端文化产品和广大消费者的有效对接,引发新的市场需求,刺激文化产品的再生产,实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世博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发展。
从自然辩证法来看,一个系统要在某一环境中良好地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是开放的系统,远离平衡的系统,并不断同其他系统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2010年上海世博是提升我国群众文化主体实力的难得机遇,不同的异域文化激荡和冲击着文化主体原本保守而封闭的精神气质,文化的广泛交流和碰撞激发了文化主体的参与欲望,提升了文化主体的鉴赏水平。其次,以最新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世博科技”带来了全球文化和精神价值的多元景观,许多富有创意的文化形式、新颖的文化产品、参与型的文化活动被我国人民广泛接受,有效丰富群众文化的建设资源.再次,世博会独有的开放视野,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科技传播方式,推动群众文化从单一的物理空间向全新的虚拟世界转变,变革固有的文化传播模式,拓宽群众文化的发展空间,从而使群众文化的发展涌现出新领域、新路径、新层次。
(一)发挥世博效应,积极发展民族文化。
1、强基固本,自强不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一是整合民族文化发展的国内资源。在世博效应的推动下,通过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资源综合开发,优化配置自然、人文特色资源,使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其次要坚持开发和保护相协调的原则,尊重文化发展的规律,在保护中开发,获得更多形式的文化产品吸引更多层次的文化消费者,从而创造良好的保护文化资源的社会氛围.最后要加大对文化资源的反哺,创设特色文化基地,加强对独特的、珍贵的、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化资源的扶持力度。
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体系中的核心和灵魂,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支撑和动力,因此,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必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首先,通过多样化途径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提升中华民族精神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认识,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通过民族精神实践活动,培育新的更具时代性的民族精神。
2、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培育中华民族先进文化。
一是注重输出,创新民族文化传播形式。决定文化力量不仅包括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在于被传播的深度和广度,文化的力量只有在传播中才能实现.首先,通过与科技元素整合,创生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中包含的'民族精神、价值取向、时代魅力.其次,通过建立中华民族文化的立体传播体系,综合运用媒体的力量,提高文化产品的时效性,提高民族文化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完善文化传播的反馈系统,增强文化交流的互动性,提升民族文化的世界性。
二是注重输入,推动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交流。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与当代世界文明的交流和融合,才能成为推动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加强文化外交,以开放的姿态应对文化的全球化,提倡各民族之间平等的对话,一方面积极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特有的非凡和生气,另一方面,避免走狭隘民族主义的保守道路,注重吸纳西方文化的有益成果,总之,中西文化的双向互动既要保持一定张力以求发展,又要警惕过分的冲突导致民族文化的萎缩。
(二)抓世博契机,努力发展文化产业。
1、抢占文化产业发展高端,提高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实施高端文化产业人才工程。要充分发挥我国人口资源丰富的优势,整合现有的文化产业人才资源,加大对相关研究人员的扶持力度,健全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对文化产业后备人才的培养,构建一套人才培养的长期有效模式和文化产业创意人才的资格认证机制,放大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效应,实现“创意核的层层扩散”。
二是启动高端文化产业集群战略。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集群优势”,2010上海世博会集中展示了人类最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因此,要充分利用世博会对我国高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催化作用,推动高端文化产业的集聚,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的联动,形成新兴科技高端文化产业园区,实现我国高端文化产业的集群式发展。
2、打造文化产业知名品牌,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国际地位。
一是整合文化资源,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要以中华文化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打造具有区域特色、鲜明时代特征和东方风格气派的文化标志和形象;重点整合民俗特色、戏剧表演、文化旅游和武术文化等有比较优势领域的资源,推动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二是制定文化产业品牌发展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台湾等相继颁布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确立了创意产业发展的近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积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本国或本地区在知识创新时代的国际竞争力。”基于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要合理布局文化产业,分析制约文化品牌的因素,加强对特色文化产业的扶持和引导,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内部的关联度,形成特色鲜明、结构优化的品牌体系.
(三)乘世博东风,提升群众文化水平。
1、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
一是大力发展经济,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基础。生产决定消费,群众文化消费水平的高低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生产力发展水平,从而带动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实现群众文化良性循环的发展机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层次文化需要。
二是加强对群众的文化熏陶,这是提升群众文化水平的根本出路。社会文化环境对群众文化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因此,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学习氛围,以高尚文化引领群众文化的旨趣,提升培育群众主体的文化欣赏能力。其次,着力营造积极的文化参与氛围,综合运用多种方式鼓励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在实践中实现自我素质的提升和完善.最后要着力营造良好的文化创新氛围,实现群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
一是建立稳定的、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务支持体系.政府部门要健全扶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政策和法规:相关群众文化事业管理单位要积极加强文化资金的管理和核算,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各类文化团体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群众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协会力量、企业力量是对群众文化基层建设的有益补充。
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机制。转换政府角色,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统筹规划公共服务机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建设群众文化服务场所,其次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形式,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信息化水平,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满足群众的多层次需要,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四
摘要:汉中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产茶胜地,有着品质上乘的汉中绿茶,独具魅力的秦巴茶艺、汉茶茶礼,丰富多彩的茶风习俗等独特的茶文化。
旅游部门应更新观念,重视汉中茶文化旅游开发,打造一批生态茶园旅游品牌,积极营造茶文化氛围,加大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开拓汉中茶文化旅游市场,加强汉中茶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工作,使汉中茶文化旅游创造出其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世纪是休闲的时代,体验的时代,人们的出游选择更加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审美体验。
各种以文化为特色开展的旅游活动顺应了这一市场,正在如火如荼、蓬勃发展。
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联姻,是以茶为核心的物质功能、社会风向、文学艺术风韵的有机汇总,经过长期发展,已形成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体系。
汉中有着悠久的产茶历史、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优良的茶树品种,研究汉中茶文化并开发茶文化旅游对促进汉中旅游业的发展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茶文化发源地之一,历史悠久的产茶胜地。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
”茶史钩沉,能不忆汉中?汉中是我国北方茶区中最优良的茶叶适生地,常年良好的生态环境被公认是地球上同经纬度地带中最适合人类生活、也最适合茶树生长的地方。
而汉茶种植历史悠久,始于战国,兴于秦汉,盛于唐宋,自古就是茶马互市的重要供养地。
汉中茶叶创造过历史的辉煌,盛极一时并影响深远。
中国最早的一部地方志书《华阳国志》中记载,约在公元前12世纪,古巴国的人们把茶叶作为地方特产敬献给周天子武王,贡品茶“形似月亮,紧压成团”,名曰“西乡月团”,应该是世界上最早的贡茶之一。
“西乡月团”大约产自今天汉中市的镇巴、西乡县一带。
大巴山产茶,在唐代陆羽所著《茶经》开篇即云:“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唐代的朝廷即以汉茶赐贡。
宋代“汉中买茶,熙河易马”,茶马互市,更为繁荣。
汉中因茶赋而成为大宋王朝同成都、开封并列的三大财源城市之一。
明代每年以“汉中茶三万担易边马三万匹……”汉中茶叶成为当时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
(二)品质上乘的汉中绿茶。
“纬度高、海拔高、云雾几率高、富含锌硒、远离污染”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长环境使汉中茶具有“香高、味浓、耐泡、形美、保健”五大特点。
“汉中是我国罕见的高香茶区”,而且是洁净、卫生的全天然有机茶产区。
茶叶中普遍富含有机锌和有机硒,同时汉中茶没有污染。
全市所有的茶叶不经任何技术处理,经中茶所测定,全属无公害茶叶,90%以上达到或超过绿色食品的a级和aa级标准。
美国有机食品专家对汉中茶区的生态进行了实地考察后,给出的评估结果为“金”级。
据中国有关茶叶科研机构测定,汉中名茶氨基酸含量达4%左右,咖啡碱达4.5%左右,茶多酚达40%左右,水浸出物达46%以上,有较好的品质表现。
(三)独具魅力的秦巴茶艺、汉茶茶礼。
“尽揽春色品茗时,茶香笑迎客做伴”,汉中把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作为宗旨,收集、整理、发掘古朴浓郁的品饮方式及饮茶习俗,加以创新利用,开发出古朴而又不失现代的茶艺表演艺术。
西乡的“秦巴茶艺”,通过动态的冲泡以及表演者服饰的配合与古筝音乐意境的烘托,将秦巴茶艺的大气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茶艺表演的汉茶茶礼,展现出了汉朝时代的礼仪和茶文化风情。
茶道表演将盛唐宫廷茶道用现代茶道的形式表现了当代的礼茶理念。
茶技精湛,动作娴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四)汉中民间的茶风习俗。
解放前后,汉中地区的茶馆设备都很简单,仅有桌凳、火炉、水壶和茶具,但店家招待茶客十分殷勤,语言谦和,态度和蔼,使人有一种回家的亲切之感。
近几年来,随着时代和经济的发展,茶馆新增添棋类、纸牌、画报、书刊、音乐电视节目。
有些还邀请乡土艺人弹琴说书,活跃了茶人的文化生活。
这类茶艺馆,形成了一种崭新的茶俗,增添了客人的雅兴,深受人们欢迎。
在乡村集镇,一家一户也是个茶馆,不仅自己养成了喝茶的习惯,还形成了“客来先敬茶”的习俗语。
客人登门,茶水当先,为客沏泡名茶,连茶具也很讲究,一般都要做到开水洗烫消毒。
献茶时双手捧杯,轻递轻放,亲切招呼,颇有茶礼。
过去关门制茶唯恐“独门绝艺”被人学去,如今聚集一起亮绝艺现场“斗茶”。
巴山深处著名茶乡西乡县罗镇数千名茶农聚集一起“斗茶”,进行采制茶比赛。
只见穿着醒目红、黄、粉色浅色衣服的茶女们,臂挎竹篮穿行在青翠的茶山,她们唱着采茶歌熟练地采茶。
茶女们采摘的都是一芽二叶鲜叶,随后由制茶历史都在以上的“老把式”登台亮相,进行鲜叶杀青、揉捻、初干、复干和足干这些制茶流程,角逐茶叶采制能手。
随着“斗茶”比赛的开展,该镇茶农们也出现了争学科技、大斗茶艺的热潮。
(一)更新观念,重视汉中茶文化旅游开发。
旅游业作为一种文化经济,只有深入发掘文化旅游资源,提高旅游地文化品位,树立市场品牌,才能提高旅游者的消费档次,形成效益型增长。
为了促进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汉中必须大力发展融自然风光、地方文化于一体,强调参与性、知识性的特色旅游产品。
茶文化旅游可让游人在美的享受与游的乐趣中,学习和体味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感受“礼让、友谊、亲和”的中国茶德,起到教育国人,促进茶文化复苏与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的作用。
游人在对茶文化的了解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形成了赏茶、爱茶的心理,客观上起到了培育茶和茶文化旅游消费者的作用。
以茶文化旅游为龙头,可以带动茶文化旅游沿线景观、景点、茶商品购买、茶会娱乐和茶旅住宿的兴旺,为旅游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汉中旅游管理部门及业界应该抓住这一良好机遇,转变对茶文化旅游不够重视的观念,顺应市场需求,大力发展汉中茶文化旅游事业。
(二)打造生态茶园旅游品牌,开展茶乡生态游。
汉中北依秦岭,南屏巴山,气候温润,产茶历史久远,种茶地域广泛,茶园规模空前,深受游客青睐,选择条件适宜之地,如西乡、勉县、宁强、南郑等地,发展茶乡山水生态游。
建议有关部门大力将发展茶园产业与旅游联姻,共同引导开发一些茶园观光游项目,集采茶、制茶、品茶、茶艺表演、茶园观光等于一体,让游客在欣赏汉中茶园独特美景的同时,更好地去领略汉中茶文化的魅力。
西乡县以发展生态茶园为依托,开辟了茶园观光旅游线路,大力发展茶园农家乐,开发出品茶、观光、娱乐、健身等多种旅游项目。
同时,还成立了县茶叶中等专业学校,开设了茶艺表演班,专门培养茶艺表演人才,为西乡乃至汉中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较好地实现了“以茶促旅,以旅促茶”的双赢局面,为汉中进一步打造更多的生态茶园旅游品牌树立了榜样。
(三)积极营造茶文化氛围,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开拓汉中茶文化旅游市场。
“2010中国陕西(汉中)首届茶业茶文化节”,随处可见宣传汉中茶文化的图片和信息,社会反响非常好。
建议将营造茶文化氛围作为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
比如,可以在出入汉中的交通要道旁悬挂大型广告牌,宣传汉中茶文化;在城市的商场、车站、广场等行人密集处安装电子显示屏,讲解汉中茶文化;与央视或其他新闻媒体、出版社等合作,推介汉中茶文化。
同时,要将类似“茶文化节”的节庆活动一直办下去,因为现在的节庆活动已与发展旅游密不可分,节庆活动已成为宣传旅游、招徕游客的又一特殊平台。
特别是汉中茶叶协会将汉中几大名茶整合后打出“汉中仙毫”的品牌并成功推出,使得汉中茶业走出了盆地,走向了全国,也使得汉中成了众多游客关注和向往的地方。
(四)加强汉中茶文化旅游商品开发工作。
购物是旅游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汉中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注重茶商品开发研究工作,茶商品从狭义上说是指各种品牌的茶叶;从广义上讲是指以茶为龙头的包括茶具、茶食、茶画、茶书法、茶工艺品、茶旅游纪念品等涵盖茶文化各个方面的旅游商品。
有关部门应加强对茶文化商品的研究开发工作,成立专门机构设计开发文化内涵、品味较高的旅游商品。
如,在茶叶包装上可以根据茶叶产地,在盒子表面印上当地的著名旅游景点图片及简介,比如:勉县定军茗眉茶盒上可印武侯墓和武侯祠,西乡午子仙毫茶盒上可介绍午子山,南郑汉水银梭茶盒上可印南湖、红寺湖,宁强雀舌茶盒上可介绍青木川古镇等。
另外,还应根据汉中客源市场的特殊性,推出一些特别品牌包装盒。
如,汉中的两汉三国文化和“东方红宝石――朱”常常引得日本和他国友人前来品味和观赏,因此,可以在茶盒表面增印上日文或英文,在方便游客的同时,更好地宣传汉中茶文化和旅游,也为早日把汉中旅游推出国门积蓄力量。
目前,汉中拟建造一座集茶商品贸易、茶精品展示、茶文化交流、茶信息传播、茶科技研究,休闲、旅游、娱乐、会议于一体的西北最大的'汉中茶城,以此来提升汉中城市品位。
此项目的完成将会填补汉中无大型旅游购物点的空白,从而大大提升汉中旅游品位,促进汉中旅游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汝百乐,徐友.云南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7.
[3]史延廷.振兴茶叶的关键所在是发展茶文化旅游.中国旅游报,2000.2.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五
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小编整理的中国茶文化毕业论文,供参考!
:在工商管理
专业
人才培养中,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而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利用茶文化构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能够规范学生的学习
习惯、建立工商管理专业师生之间茶文化信息交流,能够以茶文化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打造现代工商管理,使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内涵的使命。:茶文化;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并且2017年党的会议的召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趋势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规格和能力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而在现如今的高等教育中,茶文化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茶文化彰显着中华民族的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文明成果的积淀。由此为了提升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利用茶文化构建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成了一种有益的尝试,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
我国是茶叶的发源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和饮用的过程中,我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礼仪,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人文知识和思想。茶文化内涵丰富,如: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精行俭德”的精神。首先,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茶文化内涵充分地反映出了我国社会对人文修养的渴望和重视,包含着丰富的人文知识,与我国许多学科密切结合,如:传统科技、经济、
旅游
、医学等,是我国社会人文知识和精神最主要的外在形式,尤其是糅合了我国传统的儒道佛家等哲学思想。其次在茶叶技术发展过程中,我国茶文化将雕塑、绘画等糅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审美意识内涵,充分反映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力及审美能力。茶文化具有融会贯通的功能,特别是茶俗、茶礼以及艺术的表现力,融合了歌曲、小说、诗歌等文学艺术。另外,饮茶目的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生理满足,茶文化拥有人文道德内涵,将饮茶与处世哲学糅合在一起,追求“天人合一”,并将道德升华视作最终的追求,注重修身养性。自古以来,我国的茶事活动就已经超脱了物质享受的生理局限[1]。
现代社会的专家、学者对茶的精神内涵不断深入挖掘和探索,随着人们的日常
生活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各种科技手段的涌现,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也日益突显,茶文化功能进一步增强,中国茶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在此基础上,茶的育人功能也在不断加强,并发扬光大。茶的育人功能主要体现在美育和德育两个方面:一以茶为媒介,通过茶所囊括的方方面面内容,可以使人感受到美、鉴赏到美、学会创造美,从而增强人的审美情趣和审美文化;二茶文化的内涵涉及中华礼仪及道德约束等多方面,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由此,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来说,合理利用茶文化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并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人文素质是人所具备的基本品质,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具有极深的影响。21世纪,经济不断地深入发展,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工商管理专业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成了教育中的重中之重。而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传递的修身、养性、齐家、治国的道理,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可以促进大学生自身素养的全面提升。并且我国的茶文化融合了儒释道等各派思想,能够使大学生获得道德上、
心灵
上的帮助,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通常,工商管理专业对口就业是高、中、底层的管理岗位,人才培养目标都定位于:培养能够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从事相关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并且这些人才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而管理者的人文思想决定着组织团队的人文氛围,这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主要是培养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和实践技能,但是这样导致学生缺乏人文素质和综合素质,工商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着很大不足,需要逐步形成传统的优秀价值理念,如:诸如家国天下、敬天
爱
人等。由此,为了教育和培养工商管理人才,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利用茶文化中的人文思想成了一个有益的尝试。目前,我国各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分为三大模块,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而在公共基础课程设置上,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略显不足,课程之间的有一定的重复,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只占了总学分的30%左右,内容安排流于形式,尤其是占据了相当比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而导致学生毕业后人文与科学素养出现严重的问题,一些必要的人文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却不见踪影。
同时,各高校都是遵循教育标准进行排课,而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相比,工商管理专业基础课学生知识面广,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等。基础课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过多过泛,专业个性不足。另外,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能够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等方面工作,培养具有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需要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力。但是事实上,很多工商管理专业新城了以抽象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专业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与培养应用型人才需求不符,课程体系不顾现实社会对毕业省的真正诉求以及市场的反馈信息,严重偏离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过分追求理论的系统、完整和高深,教育目的依然是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2]。
3.1重视茶文化、增加茶文化在通识类课程中的比重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90后的.大学生普遍缺少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与传统的报刊和浩如烟海的典籍接触甚少,社交、购物和休闲娱乐等方面,学生差不多都使用智能手机。为了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工商管理专业可以利用茶文化进行通识教育,有选择地开设
关于
茶文化课程,如:《中国茶文化》《茶道》等。并为了使学生具备今后作为一个管理者必备的素质,结合学生的日常品行,将所学的经典教义落实在学习生活上,引导学生充分了解茶文化,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仁、义、礼、智、信品行。目前,虽然有些高校也设置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茶文化、酒文化》等课程,但是这些课程的学习很难做到将茶文化思想内化为学生的气质,大多流于形式,课时较少,极少得到真正的重视;或者不重视和德育结合,只当作知识来教学。由此,高校应该改进教学方法,重视茶文化、增加茶文化在通识类课程中的比重。
3.2增加有关茶叶传统经营管理思想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中的比重
德国史学家利希霍芬曾经说过,犹太人和中国人是世界上最会经商的民族。目前,在工商管理专业中经营管理的相关理论课程中,中国传统的经营管理思想只是一带而过,不管是一级学科还是二级学科,主要是以西方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为主。这样的课程设置不利于教学目的的达成,不符合国情。中国茶叶经营管理思想留下很多精华的思想,如:《茶经》就记载了很多精辟和实用的经营管理思想,但却没有像西方学术那样形成体系。并且还有许多关于茶的管理思想散见于历代经典中。在课堂上,高校可以分门别类编著教材,汲取各家各派思想的精华,从而提升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3]。
3.3用茶文化强化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艺术鉴赏力和创造能力
蔡元培曾经说过“并非人人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但是人人都有感情,由于情感推动力的薄弱,就要有待于陶养,才能由弱转为强,由薄转为厚。陶养的工具和作用是美的对象,被叫做美育。”利用茶文化进行美育能够让人超越个人狭隘的偏见和私欲,由此以茶文化为核心的美育课程可以作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良好补充。
同时,管理也是一门艺术,一门具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只有创新的思维才能使管理进行创新。而逻辑思维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和前提,灵活性和创造性则更加能够提升管理的艺术性。一个人的创造力与审美能力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一个人的创造力水平是由审美能力高低决定的。黑格尔指出:“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也就是说,审美是一个人进行非逻辑思维活动的前提,可以使人的心情愉悦、精神舒畅。在商业经济中,美育的价值更大地存在于他对学生创造里的培养上,由此,为了提升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加大和加强以茶文化为核心的美育教育是一种有益的途径。
[1]倪文豪.茶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关系[j].福建茶叶.2017(05).
[2]董志媛.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问题与解决途径[j].现代经济信息.2015(10).
[3]杨学成,隋越.探索工商管理研究创新之路———中国工商管理研究年度高端论坛(2017)综述[j]经济管理.2017(07).
中国马文化论文篇十六
一、封面格式: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
姓
名:学。
号:院。
部:专。
业:
年级:
二、期末论文选题:
1、儒家文化(任选儒家文化的某方面来分析论述)。
如:分析孔子“礼”的思想;从“仁爱”思想来看孔子对人性的关怀;试析孟子的民本思想;试论孟子的理想人格;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人的启示;试析孟子的义利及对今人的启示。
2、道家文化(任选道家文化的某方面来分析论述)。
如:分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庄子名利观对当代人的启示;陶渊明田园诗的道家思想底蕴;魏晋玄学对士人心态的影响。
4、法家文化。
如:从韩非(商鞅)之死来看法家人物的精神;试述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试析管仲在齐桓公霸业中的作用;法家与“依法治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法家与儒家历史观之比较。
5、科举制度。
6、姓氏文化。
如:姓氏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或影响);姓氏与家族本位观念的形成。
三、写作要求:
1、任选一题的一个方面来写,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格式规范,字迹清楚;
2、不准抄袭,否则不及格;
3、必须列举参考书目;
4、要求手写,正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统一用大学稿纸。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3974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