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制定的一种详细的教学计划,它可以有效地指导教学的进行,提高教学质量。每一节课的教案都应该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要素。教案的编写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之一。教案的制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以个性化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教案范文中对于学生的学习巩固和反馈评估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和思路。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一
用自己的画法体现游乐园的场景。
通过画画提升画画的技巧能力。
活动准备。
班上每人一份美术用品。
游乐园的照片六张。
活动过程。
一、话题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都去过游乐园吧!里面是不是很好玩啊!有好多小朋友都愿意去玩,老师用画的画给你们展示出来。
二、学画画导入。
1、让幼儿观察人物的动作。
2、人物的动作有那些不同?
3、说一说,自己去游乐园玩的动态。
4、教师讲解,并教幼儿画她们所描述的动作。
三、画一画。
1、老师已经画完了,你们也来画一画吧!
2、提醒幼儿一定要把人物的动态画出来。
3、幼儿画画时,教师要指导。
四、欣赏作品,并鼓励幼儿。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二
3.通过了解中国保守园林艺术的设计思想对现代环保意识的影响,提高民族自豪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了解园林与民居建筑艺术的思想内涵和实质;
2.初步掌握欣赏园林与民居的方法,通过直观的建筑实体,分析出象征的意义;
3.中国园林艺术对现代环保思想的影响。
导入:
让同学欣赏一组本地园林的图片,吸引注意力,常熟是唯一一座县级市园林城市。
进入课题“园林与民居”。我国园林有哪些主要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风景园林。
我国的四大名园是什么?拙政园、留园、颐和园、避暑山庄。
对南方园林的代表——苏州园林拙政园的图片进行欣赏,以和北方园林的代表——北京颐和园的图片欣赏,在欣赏过程中交叉讲解。(或让去过园林的同学谈谈感受,并介绍游园的经历)。
新授:
中国园林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的灵囿(“囿”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园林逐渐形成独特的民族形式,自成体系。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发明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与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溢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
“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我们刚才欣赏的短片中的苏州园林就是典型的代表。我们再来看一些有关园林的图片。(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讲究自然天成,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它的最大特点是一切要按自然美的规律来布置(尊重自然规律,屋内的柱子的朝向依照树木在自然界的状态)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要求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的法则,不要横加干涉自然法则。园林主要是摹仿自然,即用人工的力量来建造自然的景色,中国古代园林,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山水、花木以和建筑等融为一体的游赏环境。
以自然与人工的'关系来划分可分为风景园林和城市园林。风景园林是在较广阔的自然环境中点缀少量人工建筑,如,颐和园,而城市园林则是在人工建筑的环境中安排山池、花木等自然景观,如,苏州园林。分的细一点则,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一种是面积较大、气派宏伟的皇家园林,如清代的圆明园、现存的北京颐和园等;另一种是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园林风格因园主的情趣而异,如苏州的拙政园、网师园等。还有一种是城郊风景区和山林名胜,如杭州西湖、昆明西山滇池等。这种园林规模也较大,多是把自然的和人造的景物融为一体。这三种类型的园林中以前一、二种艺术成绩最高,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特点和精华。但万变不离其中,都是模仿自然,建筑隐于自然山水环境中。)。
小组讨论:
我国的园林建筑有哪些特征?南北方园林建筑有哪些区别?(提示:都有哪些要素构成?建造的目的是什么?规模怎样?)。
扩展:
用手工的方法表示园林。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观察幼儿园的主要建筑和景物,用绘画表现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以及花草树木。
2、根据幼儿园建筑结构和景物位置,学习合理布置画面。
3、尝试将观察对象基本部分归纳为图形的方法,大胆表现它们各不相同的特征。
4、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在幼儿园里散步,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的楼房、运动器具、周围景物等。
2、组织幼儿进行建筑游戏“我们的幼儿园“,初步掌握幼儿园的布局。
3、彩色笔蜡笔、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2、引导幼儿回忆观察过的幼儿园的布局。
3、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提醒幼儿先仔细想好,然后再动笔。在纸上先画楼房,再画运动器具和花草树木,将房子画大一些,画在主要位置上。如果幼儿画面较空,适当启发幼儿补充内容。
4、评价作品,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作品,找一找哪张画上的房子画得很平稳;哪张画上画的幼儿园里的东西最多等。
5、小结:我们的幼儿园真美,今天大家把我们的幼儿园画下来了,我们要爱护幼儿园的一切东西,使幼儿园永远都那么美丽。
活动反思:
通常,讲述、谈话在幼儿园是作为语言教育活动来组织的,与美术活动似乎没有关系。但是,在尝试几次充分的和孩子谈话后,我发现谈话是美术开始的一种很好的方式,绘画活动前的谈话是教师了解幼儿内心活动、引导幼儿思维进程的有效途径。通过谈话中教师引导、启发性的提问、幼儿回答及听取他人的讲述,使幼儿在头脑中已有信息的基础上,产生大量的、变化的、独特的新信息,以利于进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同时,也形成了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思维的互动作用。
幼儿绘画活动中,创造力的培养同样要符合创造活动过程的结构,即提出问题或任务,寻找方法、得出结果。在此次活动中,教师由幼儿的关注点引发问题、提出任务,通过谈话活动中的引导、幼儿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以及相互问的讨论拓展幼儿的思路,寻求个性化的、充满幻想的解决办法,并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自己的想像。
在幼儿期,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词汇量少,对事物的形容表达不够准确、具体,无法将内心中的感受清楚地表达出来,家长和老师也就不能准确地了解幼儿的思维过程。在绘画活动前,如果没有经过谈话、讨论,把幼儿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在创作想像画时幼儿很难进入最佳状态。而将幼儿语言活动与绘画活动相结合,在活动前围绕话题讨论,在活动最后展示、欣赏、讲述绘画作品,既为创造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思维预热时间,也可以使幼儿更多地了解他人的想法,进一步拓展自己的创作想像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同时会吸收大量的新信息,为下一次灵感的爆发做好准备。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四
1、播放歌曲《青花瓷》,幼儿随着音乐一起进入活动室。
二、看ppt,认识什么是青花瓷。
1、播放ppt第一张,各式各样的青花瓷。
a)教师:哇,好漂亮啊。边指着实物边提问幼儿:你看到了什么?(茶杯、碗、瓶子、盘子等等)。
c)最后参观的是青花瓷盘教师提问:这是什么?(盘子)引导幼儿说出有各种各样的图案.而且也都是白色的底青色的花叫做青花瓷。提问:幼儿你们家里有没有盘子啊?都是有什么颜色的图案呢?(请幼儿回答)。
d)今天老师也带来了几块盘子,我们一起来看看?:
播放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说出盘子图案及颜色,并引导幼儿了解这些不同颜色的图案的盘子不是青花磁盘。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盘子,颜色都不一样,所以不是青花瓷盘。
二、播放图片,认识青花瓷盘。
1、教师:这个盘子和刚才那些盘子是一样的吗?请幼儿说出哪不一样。
2、教师:播放图片一,接下来我们看看这个青花磁盘。
4、提问:小朋友有没发现有个什么规律,都是围绕着最里面的一圈图案来画来点缀的,一个图案中间隔着一朵花,一一排着队。我们把这种围绕着中间来绘画的?这种方法叫做中心对称法。
四、教师示范并带领幼儿绘画青花磁盘。
1、教师向幼儿介绍绘画工具(盘子和笔)。
2、教师边讲边试画,并引导幼儿先绘制青花瓷的底部。随后再在外围用不同的线条进行装饰。
3、提醒幼儿在设计青花瓷的时候要掌握规律。
4、鼓励幼儿选取多种图案进行绘画。
五、幼儿绘画青花磁盘。
发放笔、蛋糕盘子播放音乐幼儿开始绘画。
六、活动延伸。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五
1.能通过观察图画、阅读例文《和书籍交朋友》,从感性上认识什么叫板报稿。
2.能结合平时读过的报纸和板报,理解什么叫表扬、批评、报道、感想,知道板报稿可以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3.能将例文和“习作要点讨论”进行细致对照分析,明确报道稿要写清哪些具体要素,报道稿的结构、语言有哪些要求。
4.能从本学期本班开展过的活动中选择一项,先说一说,再写成报道稿。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例文,明确报道稿的结构、内容和语言方面的具体要求。
难点:完成作业的具体操作,写成合乎规范的报道稿。
课前准备。
1.安排开展知识竞赛、文艺表演、诗歌朗诵、科技制作、新闻发布会、资助贫困同学等有益活动,为学生写作选材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源泉。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对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主要经过等方面做好记录。
3.预习课文,初步了解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写法、报道稿的基本格式及本课的写作任务;阅读、收集一些反映学生生活的新闻报道,以便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读文,感知写法。
1.指导观察图画:图上面的三位小朋友在干什么?(板书课题:学写板报稿)。
3.学生阅读思考,教师检查点拨。
4.师生共同小结:
《和书籍交朋友》写的是班级里的同学自己动手办“图书角”、开展读书活动的.事。第l自然段简要介绍了在什么时间、什么范围、哪些人、开展了什么活动。第2自然段着重介绍了办“图书角”、开展读书活动的主要情况:家长的支持、书的来源、开放的时间、借阅的方法、读书的情景、书的调换、读书和做笔记的阶段性成果等。第3自然段总结出开展和书籍交朋友活动的重要意义。
二、默读讨论,明确写法。
1.默读“习作要点讨论”的内容。
2.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阅读了“习作要点讨论”的内容,你明白了什么?
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1)报道稿的正文写法是:第一部分,简要交代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第二部分,比较详细地介绍事情的经过;第三部分,扼要地写出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
(2)写报道稿的基本要求是:标题要醒目,内容要真实、新颖、有意义,篇幅要短小,语言要简练。最后还要写上作者的名字。
4.对照“习作要点讨论”和例文,进一步明确写法。
三、练说练写,运用写法。
1.引导学生交流:你准备选择班级最近开展的哪次活动来写?准备怎样写?
2.在小组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选有代表性的两三人在全班说,师生共同评议。
3.学生质疑问难。
4.学生拟草稿,教师巡视指导。
5.对照“习作要点讨论”,自改或互评互改草稿。
6.选出优秀习作进行讲评,并誊抄在板报栏里。
四、提出办手抄报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六
1、根据废旧材料的特点,运用剪、粘、画、拼接的方法设计、制作服装。
2、知道废物利用,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3、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感受绘画的趣味性,体会创作的快乐。
1、各种废旧材料,如:报纸、挂历纸、包装袋、塑料袋等;剪子、胶水、双面胶、订书机。
2、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生活中的人们的服装,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3、教师事先用废旧材料制作的服饰样品2—3件让3位幼儿穿在身上。
4、时装表演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小明星时装队的小朋友为我们带来的精彩的时装表演。”(播放音乐,幼儿模特队上场)。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时装的样式、装饰方法。
(1)师:“他们最外面的衣服用什么做的?这几件衣服一模一样吗?哪儿不一样?……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幼儿自由交流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幼儿从服装的样式、袖子、做法等地方仔细观察。
(2)探索装饰方法。师:“这些服装漂亮吗?怎样才能使它更漂亮?(幼儿自由回答)以魔术的方式把服装表的更漂亮。
师:“他们是怎样装饰的?”(留给幼儿一定的时间观察想象)。
3、开拓幼儿思维,探索服装的制作方法。
以故事的情节引入主题:“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时装表演大会,小动物们想请我们去参加……。
我们就来当回小小服装设计师,为自己设计一套服装,你们想为自己设计一套什么样的服装?”(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出示收集的废旧物品,幼儿讨论想象)师:拿到一个塑料袋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服装呢?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和好朋友。
师:“先要怎么样?”(撕领口)教师示范。师:“然后呢?”(幼儿自由交流想象)。
4、幼儿制作服装,教师适时指导。幼儿自由分组选择制作方法。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并动手制作。
师:“想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做的不要和别的小朋友一样,看谁的想法最新颖,谁就是我们班的设计大师哦!
5、幼儿穿上服装,自由评价。
师:“你做得是什么服装?你觉得自己设计的服装什么地方最好看?为什么呢?讲讲大家听一听?“你最喜欢谁的服装?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6、师幼共同进行时装表演。
传统的教学地点是学生在教室上课,老师是以“粉笔加黑板”为教学工具,这样学生的课堂空间太小,缺乏创新思维、思路狭窄,不知道自己所做所学是否与企业一致,碰到问题束手无策,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举一反三地解决实际问题,为此,我们尝试下面的做法:
(1)、课堂教学走进企业。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模式,在于其成功地实施了双元制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和内涵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双元制教学模式中,整个教学过程十分重视学生实践技能与技巧的培训。理论教育注重实用性,并与实际紧密相连,服从时间需要,整个教学是针对企业的需要来展开的,整个培训内容是在国家培训大纲基础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的,较好的保证了学生训练项目与毕业后工作的接轨。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是教学的宗旨。让企业走进学校、学校走进企业,通过校企结合使企业的血液得于常流常新,给企业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也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校企结合使学校的教学方向跟紧企业发展方向;从而做到洞悉市场行情,为企业输送新鲜的血液。为服装教育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让课堂走进市场。
职业教育如何把握市场需求的脉搏,培养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加速顺利的走向市场,服务市场经济,这是个崭新的问题。对此,我对服装结构制图教学课堂地点进行了大胆尝试,让学生走出学校,走出教室,走向市场,走向商店,进行真刀实枪的课堂教学。如我们在上西服驳领配领时,教材的配领方法没有对领面进行翻领与领脚的分割,而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西服的领面是进行分割的,其作用是工艺成品之后更服贴。如果光在课堂上直接讲解领面与领脚分割、教他们如何制图,学生会被动接受,但是学生学习求知欲激发不起来。因此,我尝试进行改革,要求学生通过对市场西服领子结构造型的直接感受,弄懂为什么要分割,分割有何好处,如何合理分割等等。这样的教学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增加了我开设第二课堂的信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周末、假日、自习课等时间,对款式结构、色彩、面料等综合性资料的搜索收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缩短了所学内容与市场的距离,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七
时:一课时。
型:设计•应用。
授课对象:初中美术。
教材分析:邮票是国家的“名片”,是预付邮资凭证。它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的“小型百科全书”,是认识世界的窗口。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张漂亮的邮票,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高雅的情操,感受邮票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想象和创作思维。
教学重点: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套有意义的邮票。
教学难点:邮票的设计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别具创意。
教学方法:
1.教法:正确理解邮票作品的精神内涵。
2.学法:了解邮资的价值,版式,表现形式,邮票结构。
教具准备:范画、邮票、课件等。
学具准备:绘图纸、卡纸、油画棒、彩色水笔、剪刀、胶水或双面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本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和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新课标在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中提出:用身边容易找到的、熟悉的各种媒体,通过看看、想想、画画等方法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分钟)。
二:引入新课:同学们,这是张老师准备寄给妈妈的一封信。(首先拿出写的信,再把信装进信封)在信封上我用工整的字体写上了邮政编码、收信人地址和寄信人地址。请问:这样可以寄出去吗?为什么?(学生观察信封,并思考问题)。
生:不能寄出去,因为他没贴邮票。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这么细小的问题都能看出来(教师拿出邮票)。邮票主要是用来支付邮费、同时还可以传播文化艺术知识,并且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学生欣赏邮票)。
师:同学们看,多么美丽的邮票啊,它以小巧精致的外观、丰富多彩的内涵,反映了广阔的世界。
今天这节课我们首先来了解邮票的知识,最后再设计邮票。(板书:邮票设计(….分钟)。
三:讲授新课:师: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邮票。
邮票: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供寄邮件贴用的邮资凭证,是有价证券。
出示两张邮票:一张是1840年5月1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黑便士’在英国开始正式使用。另一张是1878年,中国首次发行邮票,邮票的图案为“江山云龙”。人称“大龙票”。
纪念邮票:为了纪念国内外重大事件或著名人物发行的一种邮票,一般以纪念的事件和人物为主要图案,附有相关的纪念文字。用字母j表示。
特种邮票:为宣传和展现某一特定题材发行的邮票。特种邮票也是一特定的内容为主题,附有相关的宣传文字,但它常常没有具体的纪念对象,也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用字母t表示。普通邮票:是邮票的主要组成部分,面值种类齐全,适合各类邮件贴用。用字母“p”代表。
师:(展示一张邮票)看一看邮票上面都有些什么?
生:有图案,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
师:小结,60分就是邮费、1983就是指发行时间在1983年„„同学们看一看右下角的t.45.(4-1)它是指什么?(板书有图案,有面值,发行时间,发行地区等)。
师:邮票上有一些数字,如“4-1”,这是什么意思?它表示这套邮票共有4枚,这是其中的第1枚,一套邮票多少枚没有统一的规定。多枚可以组成一套,独立的一枚也可以称其为一套。欣赏邮票(小全张、小型张等)生:说说你拿来的邮票各部位的名称,明确含义。
师:了解邮票的知识,设计邮票就方便了,设计邮票分好几类,你可以根据你的想法选择。绘画、书法、剪纸、摄影等。前三个我们可以再课上完成。我们一起来欣赏各种方法设计的邮票。
生:讨论你想用那种方法?如何设计?注意什么?师:怎样设计邮票呢?由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分钟)。
1、(一):构思(板书:构思)一张小小的邮票,要在狭小的天地里叙述很多事情,应精心构思,票题要好,主题要突出,要别具创意,宇宙间的万物都可以记载在小小的邮票上,如人物,动物、风景、故事传说等,邮票多种多样,有的写实,有的变形。
2、确定邮票的形状。
3、发行地区、面值、图案、添加锯齿、发行时间、标记文字、邮票种类等。
同学们请看(教师出示投影片),这枚邮票构图和谐,画面文字精心设置,面值画显得很活泼,富有生气。
小小邮票真希奇,今天我们来设计。开动脑筋想问题,先构思来后动笔。图地协调是关键,色彩搭配要合理。设计形式不单一,邮票组成别忘记。
(三).(学生设计绘制邮票,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在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设计精巧新颖的学生给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邮票)。
四:课堂总结:完成教学任务,展评学生作品。
师:看,设计师们设计了这么多的邮票,漂亮不漂亮啊?有„„你最喜欢哪张邮票?为什么?这张邮票是谁设计的?请你说一说你的设计想法。生:漂亮,构思奇特。
师:评选出你的小组谁设计的邮票最好,将被评为小小设计师。(……分钟)。
五:作业布置。
运用各种材料和表现形式来设计一枚有创意的邮票。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八
1、教学目标2、:
1、学会本课生字,2、理解“相衬相映”等词语的意思。
3、深入研读课文,4、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语感能力。
5、感受家乡的美丽,6、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语感能力。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美、体会美、读出美。
4、教学时间: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出示运用各种字体书写的题目,并询问学生今天这节课的内容.齐读课题。(旨在让学生初步接触字体,为下面文章的学习埋下伏笔。
(2)初步体会文章的美。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要求:1、读准生字;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想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自学情况。
5、围绕“长相忆,6、最忆家乡的桥”进行教学。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说说从文中你能体会出家乡桥的哪些特点?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小桥多、桥形美、桥名美、桥趣多。
2、找出文中你认为写的最美的地方,读出美感。重点指导:a、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夜里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会听到什么?要求读出夜的宁静、和谐、体会情境美。
b、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课件演示“草、篆、隶、楷”字体体会“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词的意思,并通过给各种桥配字体体会“相衬相映”。
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的感悟。
第二课时。
1、提出对文中不2、理解的地方并加以指3、导。
4、能过各种活动体会文章的美。
[《家乡的桥》教案设计:(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九
1、大胆尝试设计、制作服装。
2、体会利用各类纸材料制作服装的乐趣。
3、鼓励幼儿在与同伴互动交往中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1、剪刀、双面胶、透明胶、胶水,各类装饰材料(皱纹纸、蜡光纸、瓦楞纸、包装纸、报纸、卡纸等等)。
2、各类服装款式图片,布置成“服装大舞台”,便于幼儿随时进行观察。
3、提前让幼儿观看服装表演的vcd.
4、裁剪好的服装纸样及成品。
一、观看服装表演的vcd,引导幼儿观察和思考,激发幼儿制作服装的兴趣。
1、观察服装的质地有哪些?如、纱、棉、丝绸、棉绸、毛、麻及各种纸制质的。
2、观察服装有什么款式?如、裤子、短袖、背心、裙子、短裤、外套等。
3、观察服装上的图案是什么样的?如、一个图案的`、多个图案的、对称的、不对称的。
二、出示服装设计图样,请幼儿提出创意和想法。
1、出示服装设计图样,让幼儿观察它们款式的不同。
2、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设计和制作。
3、介绍各种制作材料并提出制作服装的要求。
a、运用各种纸材料制作衣服,
b、制作中要节约材料,不浪费。
c、将完成的衣服适当地加以装饰。
d、制作过程中遇到难题可请求支援,如在课堂上未做完,可留在区域活动时继续完成作品。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创作的意图,选择服装纸样进行制作。
2、鼓励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多种材料进行制作并进行装饰。
3、鼓励幼儿在制作时能相互合作,取长补短。
四、欣赏作品。
1、相互分享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服装,说说创作意图和选用的材料并给作品取名。
2、教师要积极肯定幼儿的作品,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体验成就感。
五、活动延伸、服装表演。
将幼儿的作品放在角色区,鼓励幼儿大胆进行服装表演,充分展示自己制作的服装。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十
题目: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
李臣英。
•材料分析:招贴,又称海报、宣传画、英文称作poster,是一种。公共场合、传递信息的印刷广告形式。
•招贴,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理解。首先从字面上看:招,指打手势、着招呼,吸引大家的视线,用公开的方式叫人来;贴,即张贴、粘帖,是置于人流量大、人们容易注意额场合和位置进行宣传的信息载体。也就是说,招贴如同电视画面、网络页面、报纸版面一样,属于信息的一种载体。其次,从另一个角度看,招贴这一概念可以表示某种信息组合方式,即图文并茂的信息形式,文字、图形与色彩是招贴的基本要素,它可以兼顾文字的准确性,图形的形象性英语色彩的主动性。
•教学方法:讲解,分析,图列讲解。•。
•教具准备:教材资料,范例图片等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招贴的特征。
1)大画面。
当今世界已步入信息化时代,是一个高效率、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要主动或被动地接受数以千计的信息,不论人们身在何处,都会淹没在广告及各种信息的海洋中,在繁杂多样的信息群中,要想被识别出来吸引大家的视线,必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招贴作品可以体现广博的社会生活,内容包罗万象。
招贴的题材广泛,大的方面可能涉及国际局势、政治问题、国家专政;小的方面能表现体育竞赛、文艺演出、展览、展销活动等主题的内容。在公益事业方面,它可以表现交通安全、防灾禁毒、福利、纳税、爱惜能源、保护资源、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等题材;商业方面,特可以表现旅游、矫勇、服务、商品等内容。
如此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是招贴设计具有很强的公共性,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文化环境中迅速发展,成为商业广告中文化含量最丰富的一个形式。
招贴的功能。
1)传达信息。
传达信息是招贴设计的基本功能。人们对信息的热情取决于信息本身。人的视觉停留咋一则信息上的时间为三秒钟,如果三秒钟不能了解信息,就会放弃阅读。作为提示性信息传播媒介的招贴设计,必须在段时间内吸引读者,并能准确地表达信息。
招贴具有艺术审美功能。优秀的招贴作品应符合美学原则,在不准确传到信息的同时,其图形、色彩、编排等组合产生的效果还能给人带来审美的愉悦感,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这种赏心悦目的感受能够进一步吸引大众的注意,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效地传达信息,使其产生消费欲望或行动。
招贴的分类。
(1)表现内容分类。
1商业招贴。
商业招贴是以行销、赢利为目的的广告。2公益招贴。
公共活动招贴的表现对象包含各类展览如绘画作品展、设计作品展、摄影作品。
1)手绘招贴(这类招贴以手绘的方式表达主题内容)2)计算机特效招贴。
综合技法招贴介于以上两者之间,常使用手绘与计算机结合的方式完成作品,能恰到好处的表达招贴主题。
1)单幅招贴。
系列招贴是以一种相对固定的形式或内容,表现一个主题或关联主题的多幅招贴作品。一组系列招贴必须有许多共同点,或者在设计要素方面、或者在风格方面、或者在构图方面。
(4)主题型招贴创作活动。
主题相招贴的内容一般是大众关心的焦点问题,可以提倡一种生活方式,或者发出呼吁、倡议、或由政府号召,或由民间组织。
如“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关爱老人”“反对艾滋”等。
课堂总结。
1)招贴的特征2)招贴的功能。
3)招贴的分类方法4)招贴的类型。
作业。
以保护水资源为主题做小练习,从不同角度构想出三种方案,表达主题信息。
1招贴的特征2招贴的功能3招贴的分类方法4招贴的类型。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一
1、感受色彩美认识同一种颜色的特点。
2、用深浅不同的颜色作一幅画。
教学重点。
认识色彩明度变化。
教学难点。
作画时明度对比的利用。
教学准备。
绘画工具:颜料、毛笔、铅笔。
教学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画单色画。
1、复习学生的色彩知识。
让学生辨别不同颜色。再出示新课内容。
出示较普通的蓝色、示较淡的`蓝色、较深的蓝色请学生辨别。
2、指导:得出结论是不同深浅的同种颜色。
3、问学生如何使同种颜色变深或变浅。
加白加黑还可以加水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做色彩的明度变化。(解释色彩明度概念)。
问学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改变色彩的明度。得出结论,变淡可以涂上本来就淡的颜色。
4、教学生调色,提出要求。
学生大胆练习,先用原色、间色来进行调配,再尝试用复色等进行练习。
课后反思: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二
一、三维目标:
1、了解秦代兵马俑的来源和基本艺术特征,产生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兴趣;学习观赏兵马俑中有代表性的塑像,尤其是通过对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身份的展现和衣饰、车马等的刻画。
2、认识作为写实雕塑的秦佣与我们人类生死观念、丧葬习俗、宗教信仰的密切关系。
3、在对兵马俑的观察和探索中,初步掌握制作面具的手法,学习一些与兵马俑有关的简单的表演动作,并以此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感受的体验“秦”文化的博大。
三、教学难点:
秦兵马俑头像的的观察方法,及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四:教学准备:
查找兵马俑的相关知识,卡纸、剪刀、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
在教学和创作实践中,学生将美术、观赏、表演融合为一体,获得艺术的综合能力。
1、观察:
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兵马俑”一词和教师预先准备好的一组兵马俑图片,以及自己所知道的有关兵马俑的知识和信息,对秦俑的特点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有关动作的模仿等。
2、掌握:
(1)、展示一系列有关兵马俑及其发掘地的照片和影视资料片段,使学生充分领略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风采。
(2)观察秦俑人物性格、动态及服饰的特点学会采用由宏观到微观,以点带面的基本表现方法。
3、结合中国“古代画论”对秦俑的脸型极其特征进行总结归纳(秦俑“人物”头像表现方法归纳):
国:上(上额)下(下颌)同宽,五官紧凑。
申:两端略窄,中间(颧骨较高)稍宽。
根据脸型可分为:用:上下同宽,面庞宽阔。
甲:上宽下窄。
由:上窄下宽。
目:上下同宽,五官比例匀称。
4、引导学生进行秦俑头像的“对号入座”游戏,在游戏中提高。
学生的观察能力。
5、学生练习:
(1)根据观察和理解对秦俑头像进行临摹。
(2)利用身边的废弃物,如用纸壳等材料制作兵马俑的面具,并可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创编关于兵马俑的多种动作雕塑和阵形进行表演以增强学生的记忆观察和理解能力。
六、1、举行学生绘画作品的小画展。
2、师生共同参与表演的创编和彩排,并进行欣赏。
教学小结:本课重在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把欣赏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动手创造能力、人物造型能力等集于一体。使学生在学习中既有深度的知识挖掘又能涉及广度的知识层面,同时又由于本课的特性,教师易于授课,把握重点,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既定的预期效果,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三
1、师生共同找出飞船的主要结构,师边讲边演示各种各样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造型。
2、教师总结学生们搜集到有关宇宙飞船的相关知识,讲述宇宙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以及有关载人飞船、载人航天器组成的知识。
3、教师重点边讲边演示自做的教具模型一一分解几种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结构部件。
4、分组欣赏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外型组成部分。
5、启发每个小组应积极动脑,有创意地并要符合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制作一艘宇宙飞船。
6、学生分组进行绘制草图。
7、师到各小组给予指导。
8、各组学生开始制作活动。
1、组织学生欣赏各小组展示自己组的作品,由各组组长阐释本组所制作宇宙飞船模型的特点与优点。
2、引导学生自评与互相评。
3、收拾与整理:学生整理桌面与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鼓励学生回家有机会制作卫星城,有一定的场景,有多种形状的卫星,并配以一定的交通工具与自然景物。
本节课中学生们了解宇宙飞船的主要结构。在学习和利用各种废弃物来制作宇宙飞船。不仅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非常高!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十四
活动目标:
1.幼儿欣赏邮票,尝试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
2.增进幼儿装饰美和色彩美的感受和经验。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
3.集邮册3本。
活动重点:
幼儿学会用鲜明、柔和的色彩装饰邮票。活动流程:
欣赏邮票--师生讨论--幼儿作画--评价活动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2.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3.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4.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
5.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集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6.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好吗?
7.师生讨论。
8.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
9.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币值,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10.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11.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这样就像邮票了。
1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邮票图案画给小朋友看呢?
13.幼儿示范。
14.幼儿作画。
15.你们想不想也设计一张邮票?
16.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张怎样的邮票,然后再画到纸上。
17.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要在设计好的图案旁留下一条白边。
18.活动评价。
19.谁愿意将你设计的邮票介绍给大家听听。
20.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十五
《桥》是谈歌的一篇微型小说。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很有特色。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本课教学,我采用板块式教学设计,四个板块的.教学环节既并列,又逐层深入。
板块一扣课后提示,领悟表达特色。
1、歌曲导入,学生自由读课文。
3、划出描写山洪和暴雨的句子。
4、品读句子,体会三种表达特色。
板块二抓关键词语,对比中感受形象。
学习3—10自然段。
1、划出描写村民和老汉的关键词。
2、用对比的方法说一说自己的思考和发现。
3、在对比中读词,感受老汉的镇定。
板块三寻一个“情”字,走进人物内心。
1、[出示句子: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指导朗读,体会老汉对儿子的爱。
品、读、议,体会支部书记的高尚情感。
板块四:理解课题,感受“桥”之内涵。
我设计的桥美术教案设计篇十六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颜料或各种辅助材料来装饰石头,体验在石头上做画的乐趣。
2、能大胆的进行石头的组合,创造出新颖的形象。
3、尝试用装饰好的石头造型来创编故事,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养成有序摆放工具、材料的习惯。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的小石头(已洗净凉干并分类)。
2、油画棒、棉签、橡皮泥、各色纸、毛线、假花、双面胶、吸管、稻草、瓶盖、牙签、皱纹纸等。
3、各组一块抹布。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动画片形象引入,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讨论。
问题:1、他们是什么做的呀?
2、你们觉得这块小石头象**吗?
3、**和**有什么不一样的呀?
(二)教师引导幼儿看看、说说、想想石头象什么?
2、和同伴说说你的石头可以变成什么?为什么?
3、如果将石头组合起来,你觉得它又象什么?
(三)教师介绍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先在纸盒内组合石头,然后对石头进行装饰,再用双面胶将石头固定在纸盒上,最后对纸盒进行装饰,完成作品。
(四)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要求:1、小朋友要先想好要把你的小石头变成什么。
2、要用上各种好看的颜色。
3、在装饰纸盒的时候要先想好,你要如何装饰才能编出一个好听的故事来。
(五)幼儿创作石头画,教师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大胆想象,能利用各种石头进行组合,创作出各种造型。鼓励幼儿大胆选择各种辅助材料及工具。
(六)创编故事。
教师组织先完成作品的幼儿利用自己制作的石头来创编故事。
课后反思。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石头是我们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事物,本次活动的生成也是来源于孩子的一次偶然发现,可以说该活动是生成于孩子的兴趣。石头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常见,十分熟悉的。这就符合了新纲要中所提到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要生活化”的精神。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们都体验到了进行石头画创作的乐趣,大多数孩子的作品能够不受老师范例的影响,有自己的创新之处,并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辅助材料。可以说孩子们还是较好的达到了我预定的活动目标。除此之外,我觉得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教育价值的取向还是比较确定的,这节美工活动的教育取向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从技能方面来看,我主要是发挥想象里,能够通过石头的组合来表现事物,在这基础上,在利用各种辅助材料来完善整个石头画;二是从生活化的纲要精神来看,具体的就是我上述的内容。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及提出新的设想。
在这次活动中,经过过后的反思,我认为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之处:
1、老师在向幼儿介绍制作方法的时候,有的孩子却是在张望着他刚刚在摆弄的石头。课后我在思考,如果我把介绍制作方法这个环节提前到前面,过后在让幼儿去操作石头,这样是否比较能够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幼儿操作完材料后,再来听老师的讲解,这时候,太多数的孩子的注意力都被石头给吸引了,而非在老师的语言上了。
2、由于老师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合理,造成了幼儿操作的不便。这个问题在于我课前准备活动时没有考虑周到,没能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待这个材料的摆放。以前我的观念是上好一节课就是在你组织的时候孩子们能够按照你的思路走,能够较好的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可是不然,一次好的活动,除了活动中老师的指导要到位,能够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下达到你预定的目标外,老师课前的准备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这里所说的准备既包括知识方面的准备,也包括老师材料的摆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实际需要,是否便于幼儿操作等等。
3、教师的范例过小,不利于幼儿的观察。我的范例在这次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并没能很好的体现,由于范例过小,就造成了幼儿观察的不便。本来范例在这个活动中是起到一种示范并协助老师讲解方法的作用,可是过想细想,我本未能很好的来体现范例的这一特征,范例在活动中就象走场一样,并无其他用处了。
(三)幼儿的创新之处。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孩子们在这次活动中有许多创新之处。如,卓卓小朋友用石头组合了一个小人,最后用稻草给小人弄了一头美丽的“头发”;欣欣小朋友用吸管为她不倒翁的气球制作了一条绳子,并且懂得用吸管的折叠来体现绳子的动态。另外,也有许多孩子对石头外型观察的十分仔细,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来创作,很多孩子的作品都让我们刮目相看。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3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