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将散乱的思绪整理成一篇有逻辑性的文章。在写总结时,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说明。这些优秀的演讲稿,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和思考。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一
向彬。
【教学目标】。
1.理解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过程。2.了解电功的概念,并会应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3.认识电能表,并会由电能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用电器消耗的电能。【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电能表和电能的计量。
教学难点: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教学方法】。
实验分析法、分组讨论法【教学准备】。
一、电能。
请学生集体回答各发电厂和电池产生电能时能量转化的过程。总结: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提出问题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用电器的作用是什么?
展示四种用电器,带领学生集体分析各用电器消耗电能时能量转化的过程总结: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
二、电功。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90页第一段,教师板书:
1.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就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电流做功的多少叫做电功。分析电能与电功的关系:
(1)介绍实验电路,并说明电流通过电动机做功提升重物,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连接1节干电池,闭合开关,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这个过程中,电流做功将电能转化为什么能量?总结:电流做功的大小就等于重物克服重力做功。(3)保持电压、电流不变(连接1节干电池),改变电流做功的时间,比较两次重物被缓慢提起的高度。
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实验中哪些因素保持不变,改变了哪些因素。引导学生总结:电流做功时间越长,电功越大。
提问:电功还和哪些因素?
(4)保持电流做功时间不变,改变电源电压(连接1节或2节干电池)。比较两次电流做功的大小。
分析:为使在不同电压下,保持电流做功时间不变,我们调整重物的质量,使两次试验重物均缓慢上升,从最低点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不变。
引导学生集体表达:调整重物质量后,重物质量越大,提升重物过程中电流做功越多。总结:电压、电流越大,电功越大。
科学家通过更精确的大量实验发现:电功w等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u、电路中的电流i和通电时间t的乘积。
表达式:w=uit。
强调单位统一,即1j=1v·1a·1s。
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例1,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正确规范解题。课件展示规范解题步骤,强调单位换算。
提出疑问:生活中用焦耳作为家庭电路消耗电能的单位不方便。引出度(千瓦时)。
三、电能的计量。
引出电能表。
板书2.电能表:用来测量电路消耗电能的仪表。分小组观察电能表,并讨论分析电能表上重要参数的物理意义,并要求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
教师巡视,并参与学生讨论。
播放视频,观察40w灯泡和1000w电热水壶分别单独工作时电能表转盘的转动情况。学生完成导学案上的例2。
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二
何**。
20**年12月5日。
20**年12月8日。
1、理解和掌握电功率的概念、公式和单位;
2、理解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
3、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简单的电功率问题。
1、电功率的定义、公式和单位;
2、额定电压、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及其关系。
36v40w电灯1只,洗衣机、电动机铭牌若干,电流表、
电压表各1只,变阻器、电源各1个。
复习引入、演示实验、归纳总结。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
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
1、电功率。
(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电功率。用p表示。
注: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公式:
根据定义:p=w/t,w=uit。
所以,p=w/t=uit/t=ui。
上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3)单位:瓦、千瓦,1kw=1000w。
由公式得w=pt得。
w=pt=1kw×1h=1kw·h。
=1000w×3600s=3.6×106j。
即:1kw·h=3.6×106j。
(4)演示实验:(运行课件)。
实验数据比较:
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
(1)定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
(2)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的关系:
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
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
u实。
三、小结:电功和电功率的比较。
四、作业: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三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要“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探究物理”。在“探究”中提出物理问题,在“探究”中经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历程,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跟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探究”中将物理学习最终归于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将科学探究的要素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使学生在探究中敢于质疑、勇于辩论,在充分交流中比较、筛选出最佳的实验方案。而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的指导作用突显出来,从而使师生互动不再停留在形式上,而具有实质意义。这样一堂鲜活的课上完后,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还收获了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培养、提高。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四
1.知道电功率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知道电功率的单位是w或kw。
2.会用电功率的计算公式p=w/t进行简单的计算。
3.会用电功率的概念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体验电能表表盘转动快慢跟用电器电功率的关系。
2.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探讨,加深对电功率概念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五
1.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2.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1.通过观察、小实验和阅读资料,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2.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培养学生研究的兴趣,能对问题进行认真探究。
能量间的储存和转化。
1.学生准备:铁丝。
2.教师准备:电扇、电灯。
2.电使电灯亮起来了,我们把通电后能工作的机器统称为“用电器”(板书),同学们的家里肯定有很多“用电器”吧?这些用电器有了电才可以工作,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板书:能量)叫做电能。(板书:电能)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电能和能量》。
1.电能是一种能量,除电能外,你还知道哪些能量吗?
4.出示人体运动的图片。
我们身体也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哪里?生说到“食物”,再出示各种食物的图片,师述:各种不同的食物进入人体后,通过化学变化,分解成人体所需的营养。原来“食物”中储存着能量,但这种能量须经过化学变化之后才能发挥作用,我们将这种能量称“化学能”。(板书:化学能)。
6.师小结:像煤炭、汽油这些物体通过燃烧发生化学变化,能让车子开动,能把水烧开,这种能量也称化学能。
7.自然界中,除了我们刚才讲到的这些能量外,当然还有其他的能量。现在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课题,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呢?(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有联系吗?各能量之间呢?)。
1.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有联系吗?让我们以“电灯”为例来讨论一下吧。
2.电灯输入电能,输出时将其转化成了什么呢?原来能量并没有消失,只是电灯输入电能后,转化成了光能和热能了。(板书:光能、热能)。
电灯可以做的工作照明输入的能量形式。
光、热。
4.学生交流、填写。
5.交流调查表。师生共同补充。(师提醒:认真倾听,发言同学讲的跟你想的是否一致,若有意见提出来补充)。
6.师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发现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能量。电能是直接转化成其他能量的吗?(电能通过什么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用电器)。
7.经过用电器之后,电能可以被转变为风能、热能、光能等等,这说明“用电器”其实就是“电能转化器”。(板书)人们利用电方便地得到需要的.动力,得到需要的光、热、声和磁通过电能与其他能量之间奇妙的转化,使得我们的生产、生活变的越来越方便了。
(1)先用两手互相摩擦,有什么感觉?想一想:这是()能转化为()能。
2.师小结:这两个实验都将机械能转化成了热能。(板书:例:机械能---化学能)。
3.你还能举出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例子吗?
4.演示:。
(1)机械能变电能、光能(手摇手电筒)。
(2)音乐盒。
5.小结:原来不但电能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其他形式的能量间也能相互转换。现在让我们轻松一下,来做个游戏吧。
课件出示p62的两幅图,逐一讨论:你知道这幅图中的能量是怎么转换的吗?学生交流。
第一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
第二幅交流完后:课件点击出示:化学能转化为声能、热能和光能。
2.这一关过,还想试试吗?出示p62页的最后一幅图。
学生交流。
(2)引导学生说出漫画中的能量转化太阳能—植物果实储存的化学能----人体储存的化学能-----自行车的机械能----发电机的电能----电炉的热能---水蒸气的热能。
(3)同学们找找看,能量的源头在哪儿呢?(太阳)是的,各种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
3.同学们让我们想象一下:假如自然界没有能量,将会怎样?
4.师总结:原来任何物体的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了,也就没有生命了。那么其他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吗?也就是电能从哪里来?下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相互转化。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六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和“动”起来,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引导,以降低探究难度。
本节课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电功率的概念是本节内容重点和难点之一,要巧妙地利用前面所学“速度”和“功率”的概念进行类比,使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探究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实验,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前面实验探究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探究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要根据实际情境设计问题让同学解答,在解题中激发兴趣。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和思维的方法,所以在在设计本教案的时尽量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来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七
本堂课在教法上,采取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亲身体验探究过程,真正做到让学生“活”和“动”起来,同时在教学中结合了多媒体课件,对学生科学探究过程进行引导,以降低探究难度。
本节课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电功率的概念是本节内容重点和难点之一,要巧妙地利用前面所学“速度”和“功率”的概念进行类比,使概念的得出水到渠成。探究电功率跟电压和电流关系的实验,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在前面实验探究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探究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本课要根据实际情境设计问题让同学解答,在解题中激发兴趣。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去获得研究和思维的方法,所以在在设计本教案的时尽量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及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来教给学生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重视获得知识的结果,更要突出知识形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不是只要学生仅仅记住某些结论,进而发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能,把握物理知识内在的规律,培养学生对物理规律和概念的领悟能力,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重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教育,从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出发,创设问题情景引入课题,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灵活运用观察、实验、分析、归纳等科学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八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具有创新的物理实验突出了本节课的亮点;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的再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
首先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电功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并得出电功的计算公式,最后是巩固和联系。这样的安排可能最大的优点就是流畅,但缺乏的`就是创新和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这样的重新设计:在讲电功、电能的概念分析到电功的实质时我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实例思考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可引起哪些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光、发热;或发生化学变化等等,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做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的大部分外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开放性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采用对比机械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引导他们思考、分析、讨论,自然而然引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强调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2、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转都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
本堂课不足之处:
1、由于课堂多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板书设计过于简单,这种失误,往往只注意了课件的精美,而忽略了板书。这也是以后我应该注意的问题。
2、梳理学生的猜想时显得经验不足,我想这也许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是一种经验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灵活处理的问题,所以我应该把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3、这节课的内容,表面看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教学中发现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不能用知识拓展的办法来解决,这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来讲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从现象的分析人手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知识的外延。这一点本课做得不够。至于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多过深。
4、在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过分地强调了过程,由于时间有限而忽略了结论的得出,这样的探究有些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表演了。课后我觉得探究前应做好两个工作,首先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猜想,不至于他们杂乱无章,没有边际的乱猜,起不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创设情景时,我可以通过两个灯泡的亮度使学生体验到电流做功的大小不同,从而猜想电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设计实验表格,使学生注意实验记录,得出结论,避免了他们实验时不知道做什么,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如果这样的引导,同学就能通过实验成功地测出一些有效的数据,并能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出实验结论,可以说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知识的达成度也很高,注意了课堂的时效性。课堂应该是有控制的开放,探究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初步探究,所以根据我们的学生特点怎样做好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达成一定的知识目标,又能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九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工具,了解电能表的参数;
3.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知道电能的计算公式及单位;(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1kw·h的电能的作用,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电能、电能的计量和电功三部分组成,电能是由各种各样的电源提供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它也是各种用电器工作的能量来源,离开了用电器来谈电能是毫无意义的。电能的计量,电能表的认识是与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知识点,可以结合实际电能表来学会利用电能表来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由于电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利用类比的方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功。
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难点: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三、教学策略。
电流流过用电器时电流也会做功,要消耗电能。结合生活中各种电源来认识电能的来源,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生活中各种用电器都是来消耗电能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电能表的认识与读数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对此已经有初步认识,再通过展示电能表与实物投影,把电能表接入实际电路,观察电能表转盘的转动、电能表数字的跳动,了解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使学生实际体验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把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接入电路中,观察电能表表盘的转动,介绍1度电的作用,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力学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力对物体做功的问题,功和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利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它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认识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本节课中不作为探究实验研究。
在本节课中是在介绍了电功的计算式w=uit之后,引导学生尝试去结合实例来分析影响电功大小的三个因素,能举例说明,并不需要通过实验得出具体的结论,体现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本实验设计还使用了转化的思想,把电路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电流做功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突出教学中物理方法的重要性,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物理知识,还掌握了物理方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电能表、家庭电路演示板(含电能表、插座、开关等)、功率不同的用电器(灯、取暖器等)、秒表、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电费缴费单。
展示各种各样的发电厂、电源的图片,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人们如何使用电能?学生说出不同的电源中能量的转化,总结出:它们是把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5分钟)展示生活中各种用电器的图片,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播放停电的视频。电能的单位是什么?电能是如何来计量的?学生说出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总结出不同的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
新课内容(25分钟)电能的单位是kw·h,也叫“度”,物理学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它们之间如何换算?1kw·h=__________j学生利用组合单位的方法把kw·h换算成j。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熟悉单位换算。
电能的计量是利用电能表,展示电能表实物,了解电能表的参数。“220v”“10(20)a”“600revs/(kw·h)”“50~”
给出一张电费缴费单,你能读出上月家中消耗的电能,需要缴纳的电费吗?介绍分时电能表、ic卡式电能表等不同电能表。学生阅读课本上电能表的各参数。利用电能表读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计算电费。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会读电能表电能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你知道1度电可以做哪些事情吗?介绍生活中一些用电器工作中消耗电能情况,如电饭锅烧一次饭需要消耗0.5kw·h电能等。把不同用电器接入电路,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动情况。学生阅读课本中“1kw·h电的作用”,了解电能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说出其它生活中1kw·h电的作用。知道不同的用电器接入电路后,电能表转盘转动速度不同。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展示工作中的用电器。电功就是电流做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举例说明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举例说明。
电功的计算:w=uit举例说明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1.手电筒和家用白炽灯的电流差不多,相同时间内白炽灯消耗的电能比手电筒多;
2.空调和白炽灯的工作电压相同,但流过空调的电流大,相同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多;
3.同一用电器工作时间越长,消耗电能越多。结合实例说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培养学生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在黑板上演示下面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题:有一只节能灯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09a,计算这只灯使用5h用电多少千瓦时。
解:w=uit=220v×0.09a×5h=0.099kw·h所以,这只节能灯工作5h消耗的电能为0.099kw·h。
总结(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能利用电能表测量某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吗?
3.你会利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计算电功或电能吗?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1.认识电能表、电能的单位及计算。
2.可以利用电能表的某段时间内读数的差值来测出电路消耗的电能。
3.电功的大小可以利用w=uit计算。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按要求完成。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工具,了解电能表的参数;。
3.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知道电能的计算公式及单位;(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1kw·h的电能的作用,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
本节内容由电能、电能的计量和电功三部分组成,电能是由各种各样的电源提供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它也是各种用电器工作的能量来源,离开了用电器来谈电能是毫无意义的。电能的计量,电能表的认识是与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知识点,可以结合实际电能表来学会利用电能表来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由于电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利用类比的方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功。
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难点: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电流流过用电器时电流也会做功,要消耗电能。结合生活中各种电源来认识电能的来源,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生活中各种用电器都是来消耗电能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电能表的认识与读数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对此已经有初步认识,再通过展示电能表与实物投影,把电能表接入实际电路,观察电能表转盘的转动、电能表数字的跳动,了解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使学生实际体验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把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接入电路中,观察电能表表盘的转动,介绍1度电的作用,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力学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力对物体做功的问题,功和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利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它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认识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本节课中不作为探究实验研究。
在本节课中是在介绍了电功的计算式w=uit之后,引导学生尝试去结合实例来分析影响电功大小的三个因素,能举例说明,并不需要通过实验得出具体的结论,体现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本实验设计还使用了转化的思想,把电路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电流做功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突出教学中物理方法的重要性,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物理知识,还掌握了物理方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电能表、家庭电路演示板(含电能表、插座、开关等)、功率不同的用电器(灯、取暖器等)、秒表、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电费缴费单。
展示各种各样的发电厂、电源的图片,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人们如何使用电能?学生说出不同的电源中能量的转化,总结出:它们是把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5分钟)展示生活中各种用电器的图片,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播放停电的视频。电能的单位是什么?电能是如何来计量的?学生说出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总结出不同的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
新课内容(25分钟)电能的单位是kw·h,也叫“度”,物理学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它们之间如何换算?1kw·h=xxxxxxxxxxj学生利用组合单位的方法把kw·h换算成j。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熟悉单位换算。
电能的计量是利用电能表,展示电能表实物,了解电能表的参数。“220v”“10(20)a”“600revs/(kw·h)”“50~”
给出一张电费缴费单,你能读出上月家中消耗的电能,需要缴纳的电费吗?介绍分时电能表、ic卡式电能表等不同电能表。学生阅读课本上电能表的各参数。利用电能表读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计算电费。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会读电能表电能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你知道1度电可以做哪些事情吗?介绍生活中一些用电器工作中消耗电能情况,如电饭锅烧一次饭需要消耗0.5kw·h电能等。把不同用电器接入电路,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动情况。学生阅读课本中“1kw·h电的作用”,了解电能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说出其它生活中1kw·h电的作用。知道不同的用电器接入电路后,电能表转盘转动速度不同。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展示工作中的用电器。电功就是电流做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举例说明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举例说明。
电功的计算:w=uit举例说明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1.手电筒和家用白炽灯的电流差不多,相同时间内白炽灯消耗的电能比手电筒多;。
2.空调和白炽灯的工作电压相同,但流过空调的电流大,相同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多;。
3.同一用电器工作时间越长,消耗电能越多。结合实例说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培养学生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在黑板上演示下面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题:有一只节能灯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09a,计算这只灯使用5h用电多少千瓦时。
解:w=uit=220v×0.09a×5h=0.099kw·h所以,这只节能灯工作5h消耗的电能为0.099kw·h。
总结(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能利用电能表测量某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吗?
3.你会利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计算电功或电能吗?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1.认识电能表、电能的单位及计算。
2.可以利用电能表的某段时间内读数的差值来测出电路消耗的电能。
3.电功的大小可以利用w=uit计算。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按要求完成。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一
《电能电功》这节课的内容,表面看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教学中发现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不能用知识拓展的办法来解决,这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来讲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从现象的分析人手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知识的外延。这一点本课做得不够。至于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多过深。
在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过分地强调了过程,由于时间有限而忽略了结论的得出,这样的探究有些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表演了。课后我觉得探究前应做好两个工作,首先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猜想,不至于他们杂乱无章,没有边际的乱猜,起不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创设情景时,我可以通过两个灯泡的.亮度使学生体验到电流做功的大小不同,从而猜想电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设计实验表格,使学生注意实验记录,得出结论,避免了他们实验时不知道做什么,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如果这样的引导,同学就能通过实验成功地测出一些有效的数据,并能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出实验结论,可以说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知识的达成度也很高,注意了课堂的时效性。课堂应该是有控制的开放,探究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初步探究,所以根据我们的学生特点怎样做好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达成一定的知识目标,又能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二
1、知道电流做功的过程就是消耗电能的过程,了解不同用电器能量的转化;。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工具,了解电能表的参数;。
3、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知道电能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二)过程与方法。
熟悉电能表的各项参数,会用法电能表测某段时间内电路消耗的电能,会通过电能表计算电费。
(三)情感看法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1kw·h的电能的作用,对节省用电有进一步的熟悉。
本节内容由电能、电能的计量和电功三部分组成,电能是由各种各样的电源供应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熟悉电能,它也是各种用电器工作的能量来源,离开了用电器来谈电能是毫无意义的。电能的计量,电能表的熟悉是与生活联系较紧密的学问点,可以结合实际电能表来学会利用电能表来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由于电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同学不易理解,利用类比的方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熟悉电功。
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难点: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电流流过用电器时电流也会做功,要消耗电能。结合生活中各种电源来熟悉电能的来源,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生活中各种用电器都是来消耗电能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熟悉电能。电能表的熟悉与读数与生活联系特别紧密,同学对此已经有初步熟悉,再通过展现电能表与实物投影,把电能表接入实际电路,观看电能表转盘的转动、电能表数字的跳动,了解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使同学实际体验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把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接入电路中,观看电能表表盘的转动,介绍1度电的作用,使同学从物理走向.,对节省用电有进一步的熟悉。
在力学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力对物体做功的问题,功和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利用做功可以转变物体的内能,可以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它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熟悉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凹凸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同学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本节课中不作为探究试验讨论。在本节课中是在介绍了电功的计算式w=uit之后,引导同学尝试去结合实例来分析影响电功大小的三个因素,能举例说明,并不需要通过试验得出详细的结论,体现掌握变量的思想在试验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本试验设计还用法了转化的思想,把电路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电流做功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突出教学中物理方法的重要性,使同学不仅学习了物理学问,还把握了物理方法。
电能表、家庭电路演示板(含电能表、插座、开关等)、功率不同的用电器(灯、取暖器等)、秒表、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电费缴费单。
教学环节。
老师活动。
同学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5分钟)。
展现各种各样的发电厂、电源的图片,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人们如何用法电能?
同学说出不同的电源中能量的转化,总结出:它们是把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制造课堂情景,激发同学的爱好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
(5分钟)。
展现生活中各种用电器的图片,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播放停电的视频。
电能的单位是什么?电能是如何来计量的?
同学说出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总结出不同的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能。
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培育分析与总结力量。
新课内容(25分钟)。
电能的单位是kw·h,也叫“度”,物理学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它们之间如何换算?
1kw·h=__________j。
同学利用组合单位的方法把kw·h换算成j。
培育同学动手力量,熟识单位换算。
电能的计量是利用电能表,展现电能表实物,了解电能表的参数。
“220v”
“10(20)a”
“600revs/(kw·h)”
“50~”
给出一张电费缴费单,你能读出上月家中消耗的电能,需要缴纳的电费吗?
介绍分时电能表、ic卡式电能表等不同电能表。
同学阅读课本上电能表的各参数。
利用电能表读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计算电费。
培育观看思索、自学力量,会读电能表。
电能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你知道1度电可以做哪些事情吗?
介绍生活中一些用电器工作中消耗电能状况,如电饭锅烧一次饭需要消耗0.5kw·h电能等。
把不同用电器接入电路,观看电能表的`转盘转动状况。
同学阅读课本中“1kw·h电的作用”,了解电能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说出其它生活中1kw·h电的作用。
知道不同的用电器接入电路后,电能表转盘转动速度不同。
对情感看法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节省用电的意识。
展现工作中的用电器。
电功就是电流做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举例说明电功。
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凹凸、通电时间的长短都。
有关系。举例说明。
w=uit。
举例说明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1.手电筒和家用白炽灯的电流差不多,相同时间内白炽灯消耗的电能比手电筒多;
2.空调和白炽灯的工作电压相同,但流过空调的电流大,相同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多;
3.同一用电器工作时间越长,消耗电能越多。
结合实例说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培育同学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在黑板上演示下面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题:有一只节能灯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09a,计算这只灯用法5h用电多少千瓦时。
解:w=uit=220v×0.09a×5h=0.099kw·h。
所以,这只节能灯工作5h消耗的电能为0.099kw·h。
同学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
解:w=uit=48v×10a×1h=1.728×106j。
所以布满电后大约储存了1.728×106j的电能。
培育同学利用物理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总结(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能利用电能表测量某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吗?
3.你会利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计算电功或电能吗?
拓展:如何利用电能表的参数测量较小的电能。
同学梳理本节课学问内容。
1.熟悉电能表、电能的单位及计算。
2.可以利用电能表的某段时间内读数的差值来测出电路消耗的电能。
3.电功的大小可以利用w=uit计算。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三
1、本节课有两个重点内容:
一、电功、电能的概念;
二、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教材的安排,首先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通过自己的尝试,总结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具有创新的物理实验突出了本节课的亮点;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的再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
首先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电功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并得出电功的计算公式,最后是巩固和联系。这样的安排可能最大的优点就是流畅,但缺乏的就是创新和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这样的重新设计:在讲电功、电能的概念分析到电功的实质时我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实例思考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可引起哪些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光、发热;或发生化学变化等等,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做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的大部分外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开放性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采用对比机械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引导他们思考、分析、讨论,自然而然引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强调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2、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转都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
本堂课不足之处:
1、由于课堂多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板书设计过于简单,这种失误,往往只注意了课件的精美,而忽略了板书。这也是以后我应该注意的问题。
2、梳理学生的猜想时显得经验不足,我想这也许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是一种经验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灵活处理的问题,所以我应该把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3、这节课的内容,表面看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教学中发现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不能用知识拓展的办法来解决,这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来讲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从现象的分析人手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知识的外延。这一点本课做得不够。至于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多过深。
4、在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过分地强调了过程,由于时间有限而忽略了结论的得出,这样的探究有些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表演了。课后我觉得探究前应做好两个工作,首先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猜想,不至于他们杂乱无章,没有边际的乱猜,起不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创设情景时,我可以通过两个灯泡的亮度使学生体验到电流做功的大小不同,从而猜想电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设计实验表格,使学生注意实验记录,得出结论,避免了他们实验时不知道做什么,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如果这样的引导,同学就能通过实验成功地测出一些有效的数据,并能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出实验结论,可以说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知识的达成度也很高,注意了课堂的时效性。课堂应该是有控制的开放,探究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初步探究,所以根据我们的学生特点怎样做好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达成一定的知识目标,又能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四
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家庭电路的基本组成。家庭电路与生活实际联系十分紧密,应把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教授给学生,同时也由于现在施工日益注重美观,所以家庭电路中的许多线路都埋在墙内,讲解起来可观察性差,应努力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1、理解家庭电路的组成,懂得相线(火线)和零线的概念。
2、理解保险丝的作用。
3、了解插座及家用电器接地的作用。
4、了解测电笔的构造及使用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运用学过的电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兴趣,对学生进行尊重科学,遵守操作规程的教育。
(四)美育渗透点。
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重点:1、家庭电路的连接方式。
2、火线、零线、地面之间的电压。
3、电能表的最大功率。
难点:1、保险丝的作用。
2、电器金属外壳接地的作用。
3、测电笔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1、本节课的内容是一些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有趣、有用的知识,对于基础知识采用谈话的方式让学生从课本上找到、说出即可。
2、对于各种仪表、仪器的使用采用当堂演示和让学生实际操作的方式教学。
3、课件虽然不能代替实验但是可以给教学和实验带来很好的辅助作用,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和教学效率,所以用课件演示各种现象也是本节课的重要教学手段。
1、自学课本,找到说出掌握家庭电路和各种家用电器仪表的基础知识。
2、联系实际,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3、观察演示,观看课件播放,提高学习兴趣,抓住细节和要点,从中得出规律性的结论。
4、动手操作,掌握相关仪表仪器的作用和安装方法。
教具:家庭电路示教板一块,电能表,闸刀开关,三孔插头插座各一个,测电笔二只,
保险丝,铜丝,铁丝,火柴,多媒体课件。
学具:测电笔若干组,学生自带的灯座,保险盒等。
教学构想:
由于本节课内容零碎,知识点繁多,又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为了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的:
1、对于较简单的知识点,采用谈话的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讨论或从课本上找到答案说出即可,这样就节约了时间,便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东西。
2、对于重点和难点,我利用课件里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材料,通过学生的思考、讨论、查阅资料,在师生、生生的交流中进行突破。
3、在淡化基础、简单知识的同时,强化对疑难问题的探究。
4、教师少讲,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回答,提高学生的素质。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五
2.知道电能表是测量电能的工具,了解电能表的参数;。
3.结合实例理解电功,知道电能的计算公式及单位;(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1kw·h的电能的作用,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由电能、电能的计量和电功三部分组成,电能是由各种各样的电源提供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它也是各种用电器工作的能量来源,离开了用电器来谈电能是毫无意义的。电能的计量,电能表的认识是与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知识点,可以结合实际电能表来学会利用电能表来测量电路消耗的电能。由于电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利用类比的方法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功。
重点:电能和电能的计量。
难点:对电功的理解及计算电路中电流做的功。
三、教学策略。
电流流过用电器时电流也会做功,要消耗电能。结合生活中各种电源来认识电能的来源,电源是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生活中各种用电器都是来消耗电能的,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认识电能。电能表的认识与读数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对此已经有初步认识,再通过展示电能表与实物投影,把电能表接入实际电路,观察电能表转盘的转动、电能表数字的跳动,了解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使学生实际体验电能表的参数与读数。把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接入电路中,观察电能表表盘的转动,介绍1度电的作用,使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对节约用电有进一步的认识。
在力学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力对物体做功的问题,功和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利用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可以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电流做功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它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从能量的角度来认识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限制,在本节课中不作为探究实验研究。
在本节课中是在介绍了电功的计算式w=uit之后,引导学生尝试去结合实例来分析影响电功大小的三个因素,能举例说明,并不需要通过实验得出具体的结论,体现控制变量的思想在实验设计中的应用。同时本实验设计还使用了转化的思想,把电路消耗的电能转化为电流做功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突出教学中物理方法的重要性,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物理知识,还掌握了物理方法。
四、教学资源准备。
电能表、家庭电路演示板(含电能表、插座、开关等)、功率不同的用电器(灯、取暖器等)、秒表、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整合网络、电费缴费单。
展示各种各样的发电厂、电源的图片,它们在电路中的作用?人们如何使用电能?学生说出不同的电源中能量的转化,总结出:它们是把不同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引入新课(5分钟)展示生活中各种用电器的图片,你知道它们的作用吗?播放停电的视频。电能的单位是什么?电能是如何来计量的?学生说出不同的用电器工作时能量的转化,总结出不同的用电器是把电能转化为不同形式的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
新课内容(25分钟)电能的单位是kw·h,也叫“度”,物理学中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它们之间如何换算?1kw·h=xxxxxxxxxxj学生利用组合单位的方法把kw·h换算成j。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熟悉单位换算。
电能的计量是利用电能表,展示电能表实物,了解电能表的参数。“220v”“10(20)a”“600revs/(kw·h)”“50~”
给出一张电费缴费单,你能读出上月家中消耗的电能,需要缴纳的电费吗?介绍分时电能表、ic卡式电能表等不同电能表。学生阅读课本上电能表的各参数。利用电能表读出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计算电费。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会读电能表电能是人类生活、生产的重要资源,你知道1度电可以做哪些事情吗?介绍生活中一些用电器工作中消耗电能情况,如电饭锅烧一次饭需要消耗0.5kw·h电能等。把不同用电器接入电路,观察电能表的转盘转动情况。学生阅读课本中“1kw·h电的作用”,了解电能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说出其它生活中1kw·h电的作用。知道不同的用电器接入电路后,电能表转盘转动速度不同。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节约用电的意识。展示工作中的用电器。电功就是电流做功,就是把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举例说明电功。电流做功的多少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通电时间的长短都有关系。举例说明。
电功的计算:w=uit举例说明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
1.手电筒和家用白炽灯的电流差不多,相同时间内白炽灯消耗的电能比手电筒多;。
2.空调和白炽灯的工作电压相同,但流过空调的电流大,相同时间内空调消耗的电能多;。
3.同一用电器工作时间越长,消耗电能越多。结合实例说出电功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培养学生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在黑板上演示下面例题的计算过程。
例题:有一只节能灯接在220v的家庭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为0.09a,计算这只灯使用5h用电多少千瓦时。
解:w=uit=220v×0.09a×5h=0.099kw·h所以,这只节能灯工作5h消耗的电能为0.099kw·h。
总结(5分钟)。
课堂小结: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能利用电能表测量某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吗?
3.你会利用电功的计算公式计算电功或电能吗?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1.认识电能表、电能的单位及计算。
2.可以利用电能表的某段时间内读数的差值来测出电路消耗的电能。
3.电功的大小可以利用w=uit计算。
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4题按要求完成。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六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就是:恰当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共同发展;具有创新的物理实验突出了本节课的亮点;作为一门科学的物理,电功概念的本身固然很重要,但作为教学中的物理,概念的形成则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猜想、实验、讨论等方法,尽可能的再现了知识的发展过程。
首先引入电功概念,然后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出电功的大小与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有关,并得出电功的计算公式,最后是巩固和联系。这样的安排可能最大的优点就是流畅,但缺乏的就是创新和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考虑到以上的因素,我对这节课进行了这样的重新设计:在讲电功、电能的概念分析到电功的实质时我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实例思考电流通过用电器时可引起哪些变化:或牵引物体运动;或发光、发热;或发生化学变化等等,让学生知道电流做功的多种表现形式。这样做学生虽然没有完全掌握概念的内涵,却掌握了电功的大部分外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开放性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采用对比机械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引导他们思考、分析、讨论,自然而然引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强调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生的理解。
2、在电能表的教学中,由于实物太小,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所以我用电脑设计了一个小动画,使电能表的数字跳动和旋转都一目了然,直观而有效。
本堂课不足之处:
1、由于课堂多次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板书设计过于简单,这种失误,往往只注意了课件的精美,而忽略了板书。这也是以后我应该注意的问题。
2、梳理学生的猜想时显得经验不足,我想这也许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问题,它可能是一种经验和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灵活处理的问题,所以我应该把这种教学方式运用到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增强课堂应变能力。
3、这节课的内容,表面看简单,学生学习也不会有什么困难,但在教学中发现在定性实验后直接给出电功公式,不能用知识拓展的办法来解决,这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来讲有一定的困难,这需要从现象的分析人手加深学生的印象,拓展知识的外延。这一点本课做得不够。至于更本质的属性,学生将来到了高中和大学将会继续学习,这里不必讲得过多过深。
4、在探究电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过分地强调了过程,由于时间有限而忽略了结论的得出,这样的探究有些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的表演了。课后我觉得探究前应做好两个工作,首先通过实验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猜想,不至于他们杂乱无章,没有边际的乱猜,起不到一定的实际效果。创设情景时,我可以通过两个灯泡的亮度使学生体验到电流做功的大小不同,从而猜想电功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其次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并通过设计实验表格,使学生注意实验记录,得出结论,避免了他们实验时不知道做什么,达不到实验的目的。如果这样的引导,同学就能通过实验成功地测出一些有效的数据,并能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用精练的物理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出实验结论,可以说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参与过程,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知识的达成度也很高,注意了课堂的时效性。课堂应该是有控制的开放,探究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初步探究,所以根据我们的学生特点怎样做好引导,在有限的时间内,既能达成一定的知识目标,又能体现学生的参与过程。这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探索。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七
本单元叫《能量》单元,前五课的学习活动,使学生明白了电和磁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明白电和磁这两种能量的相互转换,不过一直没有提到“能量”二字,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本课,通过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能量——电能,使学生了解到电能、能量,以及各种能量相互转化的关系。
对于电能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能量,学生还是能够较好地掌握的,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关键是多举些实例,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各种能量的表现形式。对于机械能和化学能的概念,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这个在作业中能够看出部分学生掌握的并不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结合实例予以说明,帮助学生加强理解,教学反思《电能和能量教学反思》。而结合各种家用电器来说明电能的转化,学生还是可以理解和掌握的,这里要强调的是,在各种家用电器中,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并不是单一的,往往会同时转化成多种能量表现形式。在交流中,学生提到“冰箱”,说是电能转化成了“冷能”,虽然是有“冷能”,但用在这里并不合适。我向学生解释为:电能转化成压缩机工作的“动力能(机械能)”,从而使压缩机工作而制冷,同时压缩机工作时又产生一定的热量,消耗部分能量。
最后一部分的两幅图和一幅漫画,是结合实例了解其他能量的转化关系。学生有了前几个例子的训练,说起来倒也不难,但在介绍鞭炮的能量转化时,应先介绍一下做鞭炮(火药)的原料,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是化学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最后一幅漫画,蛮有意思,学生也比较感兴趣,通过讨论交流,能较好掌握各种能量的转换过程。老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生活中再找些例子,来说明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过程。
总之,本课教学中应较多地结合实例进行讲述分析,让学生在联系日常生活的各种事物、现象的过程中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科学概念。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八
电功率是重要的电学概念,且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就要求我们要具备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知识内容来看,电功率部分概念多(电功率、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公式多(计算公式p=ui=w/t,推导公式p=i2r=u2/r等)、计算量大、综合性强(如解题时要求灵活地应用串、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关系及功率分配特点等),因此本部分可以认为是整个初中物理中最难的一章。由于本部分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较多,既有跟力学的联系,又有跟热学的联系,在各种考试中,常以本章知识内容为背景出一些“压轴题”,难度大且分值高。这就要求我们予以高度重视:。
1.打好相关知识基础。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要牢记在心;反映电压、电流、电阻关系的欧姆定律要能灵活应用。
2.能化简电路。先简化电表,简化开关,将滑动变阻器“化动为静”,再用解决一般问题的方法处理。
3.对具体的用电器,应区别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要学会计算用电器在具体电路中的实际功率。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全面的学习了初中物理电学知识,但学生的知识相对比较零散,缺乏系统的知识整理和提炼归纳;对现实生活中的电学现象不能正确分析和用准确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而对于电功率公式的选择和运用,是解决电功率问题的关键点。
三、设计理念:
1.密切物理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以学生熟知的“恐龙灯会”作为切入点,使学生感到格外亲切,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把社会生活情境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理论问题的能力。
2.根据《标准》精神和学生实际,适当拓展。如电功率的导出公式和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归纳,同一用电器不同状态下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的定量关系等,让学生有体验成功的喜悦。
3.优化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任务。本节课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采用“课题解决式”的教学方法,利用明晰课题复习方向和利用有效的实例深化课题从而体现课题复习的价值。给学生有自主思考、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4.为了促进物理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的实现,我注重了帮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构建和方法的获得,通过及时归纳小结,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方法的过程中,学会反思、纠正和提高。另外,我还特意安排一定的辨析题目,鼓励学生对物理现象持健康的怀疑态度,从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设计思路:
1.三维目标:
通过研究生活中不同用电器电功率与其消耗电能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电功率公式的运用。
3.教学方法:根据以上分析,我采用设疑激情、知识建构、讨论交流、综合运用、方法总结的设计思路,运用观察、辨析讨论、归纳概括多种方法,并且引入多媒体增加了教学容量,让学生“有说有看”。
4.学法指导:我在教学中设法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给学生知识,还要给他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等。
学生准备:电功率知识清单。
六、重难点突破。
1.辨析建构——面向全体,合作讨论。综合学生平时作业中出现的易错点,设计相应的辨析题,明确电功率公式p=i2r=u2/r的选择运用,正确区别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
2.质疑解惑——。
(1)针对知识建构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师生共同探讨、推导出相应的规律和特点:
如:在串、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特点(对于两个用电器在同一电路中):
(2)精选典例,精讲点拨,整合知识。选题注意知识的典型性、整合性、综合性,体现“通法通则”。讲解时注意规范学生的解答格式,点拨方法、学法、小结和提升。
3.整理升华。
针对学生平时作业中暴露问题,突出重点和补救性。变式整合,让学生独立解答、限时、讲评,自批。
4.反思转新。
总结知识点、方法与注意事项,交流有效的学习方法与对策,提出尚存的疑惑,自评或互评复习过程与效果,培养学生自我纠错和反思的习惯。
七、教学反思。
1.现代教育社会发展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促进了物理学科教学的改革和不断发展,教师应充分认识这一变化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策略,并体现在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各个环节之中。
2.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对电功率的概念并不会陌生,经常接触到哪个用电器省电、哪个更费电等问题,电灯的瓦数也偶尔会有一些接触,所以教学中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也会激发学生对知识的认同感,利于形成较强的学习动机,也能培养关心社会实际生活,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中要注重知识的呈现方式,增强知识的灵动性,增进知识和学生之间的亲和性,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命在场”。
电能电功教学设计篇十九
本课既与上一课知识有联系,也是上一课教学内容的延续。上一课讲电能可以转化成各种能量,这一课要探究这些电能是从哪儿来的,其实也是了解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转化成电能,从而懂得能量的相互转化。教学的第一部分希望通过介绍各种电池使学生懂得生活中使用的电从哪儿来。本课的一个难点是使学生懂是电是怎么来的?这个问题。电,是一个虚幻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借助器材,使学生能看到电的产生。手摇发电机是个不错的工具。我用了一台手摇发电机,演示给学生看,演示过程中,学生看着手摇后小灯泡亮了,还能过两根导线将产生的电流引出,使灯座上的灯亮了,,学生看着这些蛮新奇,也急于想了解里面到底是怎么样的。经过观察,里面是没有电池的,但有个类似于小电动机一样的东西,通过转动摇柄,使电动机的轴快速转了起来,然后就有电,灯就亮了。其实,这里的电动机准确的称呼应该叫发电机了,它的工作过程和电动机是相反的。电动机是由电生磁,而发电机是由磁生电。
这样,学生就了解了发电机转动是能够产生电流的,自然联系到生活中大型的发电机是不可能靠人力驱动的,那靠什么?靠大自然中的各种力量。对于这些力量,学生的举例说明有一定的生活经验,还是比较容易解决的,从而了解到人们生活中所用到的电能均直接或间接来自于大自然,也进一步认识到了能量的相互转化过程。最后,给学生看了些利用太阳能、风力发电站的图片,看了段水力发电的片断,那么庞大的发电机组在水流的冲击下转起来,使学生更有感性认识了。
本节课的最后我安排了一个自制电池的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同学们在家里就可以自己做,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对电池能产生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4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