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1 17:05:11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精选17篇)
时间:2023-11-21 17:05:11     小编:梦幻泡

通过总结,可以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总结经验和心得。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一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就必须有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近期通过远程教育系统登录了三明电大网,学习了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培训活动。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并有了以下的了解: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

在十七大报告中就强调过,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社会管理,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中央政法委将社会管理创新列为“三项重点工作”,即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创新决定平安度,创新决定竞争力。只有与时俱进,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科学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

在此我们需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推进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以正确把握和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注重从决策、政策、项目、改革等方面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建设,力争做到凡是得不到绝大多数群众理解和支持的举措坚决不施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还要明确责任分工,严格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工作责任,由各级党委和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

由此可见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建言献策。集中力量,集思广益,提出有见地、有分量、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解决。

我们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桥梁纽带、凝心聚力的作用,为党委、政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当好帮手。一是发挥好“预警器”的作用。利用政协委员分布范围广、触及层面深的优势,深入视察调研,及时上报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和矛盾。利用渠道畅通的优势,深入城区、县份及社区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及时反映群众的利益诉求,继续公开向社会征集提案线索,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工作,让不同利益群体的要求得到充分反映,协调和缓解利益矛盾。二是发挥好“润滑剂”的作用。利用团结面广、包容性大的优势,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合作共事,营造团结合作的良好氛围。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始终。管理者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充分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保护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必须从传统的简单管理转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协同服务,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协调、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这样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才能更好的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

总之这次培训收获非常大,我对创新社会管理有了更深的认识。受益匪浅、感受良多。作为一名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除了集中学习,我还想利用业余时间来进行自身读书再教育。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二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

2、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3、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要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

4、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把人力、财力、物力更多投到基层,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

5、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完善应急管理体制。

6、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7、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要把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按照“积极引导、依法管理、整体管控、确保安全”的原则,健全网络管理法律法规。健全网上舆情引导处置机制,及时跟踪舆情动态、研判舆情走势、评估舆情影响,积极主动地引导网上舆论。

8、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三

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就必须有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根本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为了贯彻落实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年就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以下几点思考。

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基于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加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舆论指导等工作跟不上,致使一些人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解决。

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处理好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救助等问题,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促进社会动态平衡。同时,要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方法进行社会管理。

第一,要着力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要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等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完善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议推广毕节地区“三级视频联动接访”的成功经验,借鉴黔西县成立“群工部”的经验,将信访局改为群众工作部(局),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保护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必须从传统的简单管理转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协同服务,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协调、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往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处理好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救助等问题,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促进社会动态平衡。同时,要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方法进行社会管理。

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第二,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民生工程建设。一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工作。二要推进第四,要着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一要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二要建立健全生产监管体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四

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要形成和保持一定的社会秩序,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保障人民安居乐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就必须有一定形式的社会管理。

一是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计划经济时期许多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现在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下大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二是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封闭、半封闭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加以解决。三是顺应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解决。

二、转变理念,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始终。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充分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必须从传统的简单管理转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协同服务,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协调、自治、自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

一是健全组织。建立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党委负责人要成为第一责任人,设立专门的机构具体抓落实。积极探索社会管理的新路子,从思想上主动适应,从措施上积极应对,从方式上不断创新,动员公众广泛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二是转变作风。干部风清气正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决定因素。密切干群关系,不断在实践中提升做好新形势下社会管理工作的能力。三是加强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多渠道多层次大力宣传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意义,树立典型,推广经验,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良好局面。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五

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年3月中旬,我们赴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就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省是人口劳务输出大省,每年约有700万农民工流入城镇,需要提供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城镇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计划经济时期许多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现在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应承担了相应的社会管理责任。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下大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二是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封闭、半封闭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加以解决。三是顺应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基于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加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舆论指导等工作跟不上,致使一些人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解决。

二、转变理念,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始终。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充分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保护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必须从传统的简单管理转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协同服务,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协调、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往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处理好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救助等问题,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促进社会动态平衡。同时,要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方法进行社会管理。

从我省情况来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许多工作需要做,但必须抓好以推进民生为重点的工作。

第一,要着力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要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等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完善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议推广毕节地区“三级视频联动接访”的成功经验,借鉴黔西县成立“群工部”的经验,将信访局改为群众工作部(局),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民生工程建设。一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工作。二要推进教育工作。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确保各项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加快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师资队伍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以县为单位的业务教育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均衡。三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抓好城镇廉租房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帮助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四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卫生、文化、体育事业,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饮水难、修路难”等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民生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特殊。

人群的管理和服务。一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定出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和房屋租赁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对流动人口的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二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权力保护。推行未成年人违法和轻罪记录消除制度,规范完善工读学校建设,建立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就业帮教基地。三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健全刑事解教人员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刑事解教人员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建立健全吸毒人员人性化戒毒康复机制和重性精神疾患人员监管机制,加强服务救助。

第四,要着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一要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二要建立健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标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确保实现安全生产。三要加强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综合治理,全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对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步伐,深入推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治安整治。四要建立完善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机制,不断完善以警防网、技防网、民防网、保安防范网、调解网为载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地面有特警巡警、义务巡逻警巡逻,道路主要通道有警务工作平台、治安卡点站岗,空中有电子视屏监控探头监视,夜间有城市联防报警、保安值守的立体治安防控网络。五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坚持预防和应急运作、常态和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加强全民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

第五,要着力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一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工商联组织共同参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谐劳动关系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二要强化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登记、谁监管”的原则,积极培育并管理好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活动管理和监督管理,完善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开承诺制度。制定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综治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等制度,构建协调配合机制。三要建立完善网络和舆论引导机制。建立现有网络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流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新警务模式,完善虚拟人口管理系统,强化网络侦防工作,建立网上舆情检测预警、网上舆情导控、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网络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手机、微博、论坛、社交网络等信息媒体的管理。

第六,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忠孝仁爱、敬老慈幼、尚礼崇义、重诺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传统美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二要大力弘扬“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组织动员全社会以志愿服务形势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三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增加全体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引导公民理性合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四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要增强社会诚信,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通过自律、他律、互律,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符合社会共同行为准则。五要大力弘扬民族大团结精神。要教育引导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六

心得体会。

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20xx年4月17日至5月9日,我参加了温泉街道举办的社会管理创新干部培训班。这次培训一共安排了五个课题,分别是“信任、互惠与公共管理创新”、“公文写作”、“个人潜能激发”、“礼赢天下”和“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通过这次培训学习交流,特别是听了几位专家教授的精彩授课,我对社会管理创新有了更深的认识,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人际沟通、公文写作、文明礼仪、危机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技巧,受益匪浅,感受良多。现将学习培训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信任、互惠与公共管理创新”这堂课上,让我明白了个体间的信任与互惠性协作是决定社会群体走上不同发展路径的关键。一些政策实施效果不理想,并非政府能力不强,而是缺乏社会的配合与协同,而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看,工作的时候经常会事倍功半、事与愿违,就是因为缺乏信任。如果能在工作中集合不同的力量,加强协作,共同协商,共同解决,不但能加快办事效率,更能提高办事成果。

二、“公文写作”课上,福州大学公务员培训中心的资深讲师刘蓓根据她多年工作的经验,以及无数次在行政、企业授课的感悟,从实际操作中总结出的一些写作经验和写作方法,应用大量的实践案例分析、公文写作实用模式,在常用公文的写作特性、公文的行文方向和行文方式、规范文书的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提高了我的写作技巧,让我对公文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也会继续努力学习公文写作,把讲师教给我的知识应用到今后的公文写作中。

三、“个人潜能激发”、“礼赢天下”、“公共关系与危机管理”这几堂课的老师也用他们丰富的经验,渊博的专业知识以及精心的指导,让我在沟通交流、语言表达、礼仪着装、危机应变、形象管理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提升。

通过这次培训班的学习,我的思想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使我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对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往往以工作忙、事情多、时间紧为借口,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工作中还缺乏自觉地积累材料、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的意识,还缺乏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工作中有时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工作长时间停留在原有的水平,缺少提高和突破。

学习是无止境的,培训班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应该成为我今后进一步加强学习的开端。学习是一个增长知识,增长才干的过程,也是接受锻炼的过程。我会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认真地、系统地不断学习,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使自己在岗位上发挥更大的能量,做出更大的贡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社会管理的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乡镇是政权的基础、改革的前沿、发展的重点和稳定的关键,其职能作用发挥如何,直接影响民心向背和党的事业兴衰。,凭祥市被确定为全国35个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之一,这对其所辖的乡镇该如何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崭新的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在乡镇工作的经验,谈谈加强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些思考。

一、乡镇社会管理的现状。

xx届四中全会和六中全会分别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提出了“深入研究社会管理规律、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和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然而,现行的乡镇社会管理格局还没有达到这个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乡镇政府管理职能迷失。现在乡镇工作的基本定式是随着上级中心工作走,跟着上级下达的任务忙,围着上级考核的方向转,导致乡镇政府无心履行地方社会管理基本行政职能。

(二)行政老作为,服务老观念。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变化了,可是一些乡镇政府应对问题还是老方法、服务群众还是老观念。在社会管理方面,仍然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对于群众的需求和困难,缺少主动调查了解和上达。

(三)乡镇指导村委会乏力。实行村民自治后,一方面乡镇不能过多干预村民委员会的工作,另一方面乡镇对村委会的指导收效不大。原因在于:一是当前村民自治的水平低,机制极不完善,自治等于不治;二是村干部收入低,没有社会保障等,难以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三是在乡镇指导村委会工作中,缺乏资金、物资和人力等资源的配套实施条件;四是乡镇干部培训学习时间少,指导水平不高,导致工作效率偏低。

(四)乡镇普通干部管理困难。一是乡镇干部普遍待遇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二是干部素质不高,难以适应新时期的需要。三是乡镇在人事上没有提拔任用权,普通干部很难有升迁的机会,导致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

(五)乡镇公益事业建设难办。一是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受益不均,无法建立统一的分摊标准,征收时难度较大。二是外出务工人员常年在外的资金收取难。三是部分农户因家境困难无法一次性交清而产生新的拖欠,造成兴办公益事业胎死腹中。

二、乡镇社会管理创新的对策。

(一)解放思想、转变职能,创造乡镇工作新机遇。当前农村形势正呈现出三个重大变化:一是过去以“取”为特征的农村分配关系已经逐渐向“予”转变;二是过去以“混”为特征的干群关系正在逐渐向“和”转变;三是过去以“补”为特征的城乡关系开始逐渐向“哺”转变。我们要根据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及时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乡镇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夏石镇是全国第二批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区党政“一肩挑”试点镇。崇左市友谊关工业园区落户夏石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明显。夏石镇只有解放思想,从改变服务方式、加强经济合作、转变政府职能中创造新机遇,才能实现优势优先、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二)正确定位、紧扣重点,谋求乡镇工作新突破。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一级政府,处于国家权力和乡村社会的中间,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上级政府和部门的各项工作都要通过乡镇这级来实施完成。转变职能后,当前夏石镇工作的重点是紧紧围绕凭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镇化建设”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全力打造崇左市一流的工业发展洼地镇、现代农业窗口镇、新农村建设示范镇、社会安定和谐镇、队伍建设形象镇。

(三)改革创新、科学施政,赢取乡镇工作新跨越。第一,改革乡镇政权运行新机制,走精简高效之路。要科学设置乡镇机构,采取乡镇党委和政府机构合并设置的办法,设置3至4个综合性办公室,包括党政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等,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提高效率。

第二,在队伍上致力激励约束,完善镇村干部管理新方式,走负重奋进之路。一是用改革与竞岗手段加压力。要按绩效定酬,打破“大锅饭”局面。二是用评分与保障手段强基层。积极探索农村“两委”干部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新模式,推行村干部工资保发、养老保险、医疗保障“三保”机制,解决基层干部后顾之忧。三是用考核与跟踪方法明目标。要制订完善《机关干部岗位目标考核办法》,让每名干部找准坐标,对号入座,定期组织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谈心活动,及时跟踪管理,掌握思想工作状况,让干部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四是用培训与锻炼方式优素质。加大对乡镇干部“充电”、“输血”力度,使之不断掌握新知识,增长新本领。五是用选拔与交流机制造平台。推行干部选拔“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制,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动态交流模式。六是用问责与监督措施保本色。组织干部经常学习《问责办法》,在问责查处上做到“既打雷、又下雨”,加强乡镇干部的纪律监督、审计监督和群众监督。

第三,在主体上全力创造优势,探索培育新型农民新办法,走全民创业之路。建设新农村和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农民是主体,也是内动力,只有提升农民素质,调动全民创业激情,才是抓住了乡镇工作的“牛鼻子”。为此,一要创造人文优势,增强农民的人格魅力。要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和谐。二是创造技能优势,增强农民的适应能力。采取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外出取经、典型观摩、现身讲述等途径,引导农民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三要创造产业优势,增强农民的致富能力。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培育一镇一品、一村一品,并把农民组织起来,变分散经营为规模经营。四要创造管理优势,增强农民的自治能力。尊重好、保护好、引导好、调动好农民的民主权利,让农民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中增强参政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大局意识。

第四,在管理上倾力保障服务,开创农村社会事业新局面,走和谐发展之路。围绕关注民生,抓好以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低保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老有所养、老有所居、困有所助。围绕倾听民意,抓好信访恳谈会和信访导访机制,实行“三变”:变堵为疏,变上访为下访,变日常管理为全程服务。围绕解决民忧,建立乡镇政务中心,推进“一站式”便民服务,推行办点干部下村领办、代办、协办、督办制。围绕温暖民心,突出教育和谐,深入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推行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制”;突出计生和谐,深入开展诚信计生和生殖健康优质服务,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确保计划生育率。围绕促进民安,落实技防设施,创建安全文明乡镇。

贯彻落实总书记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根据省委的统一部署,今年3月中旬,我们赴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就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是解决伴随经济发展产生的社会问题,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我省是人口劳务输出大省,每年约有700万农民工流入城镇,需要提供相应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农村“空心化”现象比较突出,城镇流动人口逐年增加,这就迫切需要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随着我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计划经济时期许多由单位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现在由国家和社会共同承担,包括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也应承担了相应的社会管理责任。在推动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同时,必须要下大力解决各种社会问题。二是适应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在封闭、半封闭环境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全方位、根本性变化,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加以解决。三是顺应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随着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人们的思想意识、法制意识、监督意识不断增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愿望日益强烈,给社会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基于我省“欠发达、欠开发”的省情,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一些民生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加之一些地方和部门对群众的思想教育、人文关怀、心理疏导、舆论指导等工作跟不上,致使一些人心理失衡、道德失范,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问题。这些都需要通过社会管理和创新来解决。

二、转变理念,适应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

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必须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始终。要求管理者在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工作作风等方面,必须充分尊重群众、贴近群众、依靠群众、保护群众,必须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多方参与、共同管理的理念。在社会管理中,一方面要不断提高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成效,另一方面要不断增强社会自我管理能力。必须从传统的简单管理转向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协同服务,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发挥好各种社会力量协调、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树立统筹兼顾、协商协调的理念。当前,我们面临着许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而且往往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老问题与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交织在一起。必须统筹兼顾,正确反映和协调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阶段的利益诉求,特别是处理好征地拆迁、失地农民的救助等问题,既要左顾右盼,又要瞻前顾后,促进社会动态平衡。同时,要运用民主的方式、群众路线的方式、说服教育的方式,尽可能通过平等地沟通、协商、协调、引导等方法进行社会管理。

从我省情况来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许多工作需要做,但必须抓好以推进民生为重点的工作。

第一,要着力加强和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要建立健全诉求表达机制,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以及大众传媒等社会利益表达功能,完善公共决策社会公示制度、公众听证制度、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完善信访工作机制。建议推广毕节地区“三级视频联动接访”的成功经验,借鉴黔西县成立“群工部”的经验,将信访局改为群众工作部(局),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建立健全矛盾纠纷预警机制,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第二,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民生工程建设。一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落实好中央和省关于促进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重点抓好高校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工作。二要推进教育工作。依法保障教育投入,确保各项教育经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加快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师资队伍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以县为单位的业务教育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上的均衡。三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扎实抓好城镇廉租房建设,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帮助解决城乡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四要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卫生、文化、体育事业,提高城乡公共服务水平,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饮水难、修路难”等热点和难点问题,以民生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特殊。

人群的管理和服务。一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制定出台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和房屋租赁管理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建立健全实有人口动态管理机制,实现对流动人口的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二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管理和权力保护。推行未成年人违法和轻罪记录消除制度,规范完善工读学校建设,建立轻微违法犯罪青少年就业帮教基地。三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管理和服务。健全刑事解教人员综合信息平台,推进刑事解教人员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用,建立健全吸毒人员人性化戒毒康复机制和重性精神疾患人员监管机制,加强服务救助。

第四,要着力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一要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制,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健全食品安全应急体系。二要建立健全生产监管体制,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标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确保实现安全生产。三要加强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综合治理,全面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对城中村、棚户区的改造步伐,深入推进城中村、城乡接合部的治安整治。四要建立完善社会治安动态管控机制,不断完善以警防网、技防网、民防网、保安防范网、调解网为载体的治安防控体系,形成地面有特警巡警、义务巡逻警巡逻,道路主要通道有警务工作平台、治安卡点站岗,空中有电子视屏监控探头监视,夜间有城市联防报警、保安值守的立体治安防控网络。五要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坚持预防和应急运作、常态和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加强全民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高危机管理和风险管理能力。

第五,要着力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和虚拟社会管理。一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工商联组织共同参与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谐劳动关系协调联动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二要强化社会组织培育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谁登记、谁监管”的原则,积极培育并管理好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活动管理和监督管理,完善社会组织信息披露制度和公开承诺制度。制定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综治委成员单位、联席会议等制度,构建协调配合机制。三要建立完善网络和舆论引导机制。建立现有网络信息平台之间的信息交流制度,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新警务模式,完善虚拟人口管理系统,强化网络侦防工作,建立网上舆情检测预警、网上舆情导控、网络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网络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手机、微博、论坛、社交网络等信息媒体的管理。

第六,要着力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一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传统美德。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自强不息、忠孝仁爱、敬老慈幼、尚礼崇义、重诺守信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开展传统美德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家庭等多种形式的主题实践活动。二要大力弘扬“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组织动员全社会以志愿服务形势广泛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三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法律宣传教育,增加全体公民知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引导公民理性合法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四要大力弘扬诚信精神。要增强社会诚信,建立和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和行为规范,通过自律、他律、互律,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行为符合社会共同行为准则。五要大力弘扬民族大团结精神。要教育引导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七

有效的社会管理丁作格局必须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只有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各种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才能真正强化社会管理,形成完善的工作格局。

(四)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管理。

有效的社会管理,必须从微观的社会细胞抓起。把社会管理和服务延伸到院落和家庭,分布到社区和居委会,开展村落社区建设各项活动,发挥基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社会管理科学化的必要前提和步骤。实现从“代民做主”到“主动参与”的转变,需要社区组织细胞化,管理服务要延伸到院落;社区管理民主化,社区事务要做到公开阳光;社区服务要自主化,要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享受便利服务。

(五)管理手段创新,服务网络社会。

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的一个新课题。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还要根据信息化技术提高的现代功能,为创新社会管理职能服务。在社会管理的手段上,科技化、技术化同样是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六)维护群众利益,解决社会矛盾。

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要探索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机制和途径,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的积极性。还要加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联系,实现民众自我管理服务于政府组织管理服务的良性互动。

(七)管好流动人口,破解管理难题。

加强和完善流动人口,包括境外人士等特殊人群的特殊管理和服务,完善特殊人群管理和服务政策,使国内的国民享受均等的国民待遇。要建立健全现有人口流动管理机制,建立覆盖全国人口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为我国公安、民政、社保等方方面面的专业管理提供基础性的工具和资料。

(八)完善社会组织,健全社会管理。

通过建立健全培育支持社会组织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度,积极探索解决当前存在各类问题的有效方法,充分运用政府的有限资源调动社会的无限资源,创建完善的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创新多样的社会组织培育手段、创造良好的社会组织发展环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管理,明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八

为认真贯彻执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权力运行活动实施方案》,适应新形势下农村社会管理的需要,探索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模式,拟选定一个村作为试点,特制定试点方案如下。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依法管理、综合施策,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的原则。

二、工作目标

1、创新理念:树牢一个依法管理、服务为先、公平公正、便民利民的农村社会管理理念;

3、创新制度:创立一套群众接受、简便易行、科学合理、运转有效的农村社会管理制度;

4、创新方式:构建一种自我监督、户为基础,自我服务、联户协作,互相监督、激励配合,依法管理、遵规守约的新型农村社会管理方式。

重点通过加强制度建设这个载体,创新农村社会管理的

理念、组织、制度、方式,进而形成村级“两委”有威信,组织体系有活力,群众需求有着落,化解矛盾有依托,管理有序,运转有效,文明和谐的农村工作新局面。

三、时间安排与方法步骤

1、宣传发动阶段(2011年9月20日—9月30日) 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名单附后),召开动员会,广泛宣传发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启动工作。

2、建章立制阶段(2011年10月1日—10月20日) 开展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创新社会管理理念,提出应坚持、新建、修订、完善的具体意见,抓好工作指导,结合工作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十三项制度的创建:

(1)党员、组长、能人服务联系户制度;

(2)创新村民组长管理制度;

(3)精神文明活动创建制度;

(4)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5)公共事业管理制度;

(6)信访稳定制度;

(7)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制度;

(8)计划生育管理制度;

(9)农村宅基地审批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制度;

(10)农村环境保护制度;

(11)遵守村规民约诚信档案制度;

(12)政策性资金群众自愿条件下集中管理使用制度;

(13)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

3、完善制度阶段(2011年10月21日---10月31日) 组织专门人员,对已建制度进行审核,明确详细运行程序,面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4、推行制度阶段(2011年12月1日)

试点工作开始。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镇党委成立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党政办等单位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纪委。

制度办,镇领导小组再集体研究审核。

3、加强学习宣传,保证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村要切实组织人员加强学习,加大宣传力度,使各种社会管理制度内容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以利于制度的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鄢岗各项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一)加强社会建设,是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基础的根本要求。

《鄢岗镇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九

工作中注重“统一”、“快捷”、“整合”、“一线”、“项目”、“考核”等措施,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勇于探索,激发潜能,争当全县、全市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排头兵,为助推渑池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做出更大贡献。

一、工作成效。

(一)、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调解运行机制趋于健全。目前,我县已经在管理指导、协调联动、动态预测、绩效考核等层面,建立了奖惩整合机制、衔接联动机制、分析研判机制和评价考核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加强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劳动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关于建立道路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工作机制的意见》、《关于成立渑池县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衔接联动的意见》,深化了机制效能,提高了运作水平,基本形成了具有渑池特色的调解工作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组织点多面广、扎根基层、联系群众的优势,始终坚持“能调尽调、以调促和”的原则,广泛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和人民调解员开展人民调解质量年活动,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保障了调处工作有序开展、有效落实,提高了社会矛盾纠纷的调处率。积极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仲裁调解“四调对接”机制,不断提高人民调公信力,推进调解协议无障碍执行进程。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月通报制度,对全县每月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同时选登典型案例,通报情况、交流经验、推广典型。今年以来,全县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受理矛盾纠纷156件,调解成功150件,成功率98%,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深入宣传宪法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了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的提升。

出台了xx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点,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衔接管控。对重点的刑释解教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管控,有效防止了脱管漏管现象发生,基本做到了不流于形式、不留死角、不漏管、不失控。根据中央综治委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启用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管理软件,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的人员基本信息进行核查,录入了管理软件,实现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信息管理系统运行日常化。开通了安置帮教信息“飞信”业务,及时将信息发送到乡镇安置帮教管理人员。落实安置政策,加强日常管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特别是对“三无”、“三假”及去向不明、人户分离人员进行了重点排查,摸清了底数,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强化帮教措施。组织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大走访”活动,防止和减少了重新犯罪的发生。今年以来,接受刑满释放人员37人,无一人脱管漏管,无一人重新犯罪。

(三)、创新手段,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开展。

始终坚持依法、循规、制度化管理,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社区矫正工作制度,根据“依法规范、积极稳妥”的原则,努力创新手段,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一是创新组织管理形式。县里设立渑池县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局里设立社区矫正工作办公室,在司法所设立社区矫正工作站。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二是创新衔接管理方法。出台《渑池县社区矫正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矫正适用对象、主要任务、职责分工、工作衔接、工作制度等,要求矫正对象当面填写《社区矫正对象登记表》,发放《社区矫正宣告书》、《社区矫正对象须知》,选配好矫正志愿者和矫正监督人,指定矫正工作人员;分别与矫正对象、矫正志愿者和矫正监督人签订《接受社区矫正保证书》、《社区矫正帮教协议书》和《社区矫正监督协议书》,做到工作环环相扣,逐一落实。三是创新分类教育模式。要求定期组织矫正对象进行集中教育外,依据矫正对象所犯罪行的类别不同,由县组织,分别开展教育矫正工作,既增强针对性,又防止“交叉感染”。改变以往单一说教的方法,丰富集中矫正形式,提高教育效果。四是创新监督管理方式。采取红、黄、绿三分管理法,将不服从管教、有重新犯罪倾向的定为“红”色管理,明确专人跟踪管控,一旦出现规定情形的,及时收监执行;将能够定期汇报思想、定期参加公益劳动、自觉服从矫正的对象列为“黄”色管理,落实矫正志愿者和矫正监督人负责矫正、监控;将经济类犯罪或年龄较大的矫正对象列为“绿”色管理,即常态管理,矫正期间未出现任何问题,矫正期满后,经考核鉴定终止矫正。同时尝试建立社区矫正暨安置帮教基地,出台了《渑池县社区矫正暨安置帮教基地建设方案》。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十

当前,我国社会在转型过程中各种利益诉求交织,社会各个阶层都有自己的利益要求,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社会矛盾与冲突增加,要求领导干部改变以往简单的维持稳定的做法,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社会矛盾,掌握协调矛盾的各种技能,学会运用行政手段、法制手段以及心理疏导等各种途径去解决矛盾冲突。各级党的领导干部肩负着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重要责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对人民群众的利益关切置若罔闻,对人民群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对转型期社会矛盾集中的趋势麻木不仁,总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不良心态,等到矛盾出现的时候手忙脚乱,等到冲突激化的时候不知所措,就为时已晚了。2017年贵州发生的“瓮-安-事-件”、2017年湖北发生的“石-首-事-件”,最初都源于可控的社会矛盾,但由于当地领导议而不决,没有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结果“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酿成震惊全国的严重群体性冲突。长此以往,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削弱党和政府的威信。因此,必须加快推进促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建设,着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创新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动社会建设向着科学发展的轨道运行。

权力与责任相一致的原则是公共管理活动中必须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权与责是对等的、平衡的,既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责任的权力。如果领导干部只享有权力而没有责任,就会造成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决策草率、官僚主义等弊端,给国家行政管理和人民利益带来损害。因此,领导干部必须为其权力的行使及其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前,我国党政机关之间、各行政机关之间的职责划分不规范,职能重叠、多头管理、争利诿责现象严重,正副职之间权力分配不够合理。由于部门利益纠葛等原因,这一行政管理“顽症”至今尚未根本解决。职责不明不仅造成了行政管理运作的不畅,而且使责任追究异常艰难。由于职权不清,难以确定责任人,最终的处理极有可能是行政问责制归之无效和不公平。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快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科学合理地明确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社会管理中的职责,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

在新的社会管理格局中,党委领导是根本,政府负责是前提,社会协同是依托,公众参与是基础。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过程中,政府应更加注重发挥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的职能作用,负责具体的组织管理---包括建立健全社会管理的'政策法规,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公共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推进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等等。

应强化对领导干部履行社会管理职责的考核与监督

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民主生活会、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制等制度,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监督。

要充分发挥各级信访、政风行风热线、投诉中心等载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级行政机关及领导干部履行职责的民-意调查制度。要把党组织的考核与群众的评价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将老百姓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根本标准。

应完善社会管理责任落实保障机制

领导干部对待人们的利益诉求一定要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的导向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使矛盾在人民内部得到妥善解决、合理调节。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都要从对全体人民的统筹兼顾这个观点出发,就当时当地的实际可能条件,同各方面的人协商,作出各种适当的安排。公开透明是促进社会和谐的法宝,要加强信息公开,建立“透明政府”,让老百姓知晓政府运作的状况,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发生原因、处理进程和结果,及政府的改进措施和落实情况,便于群众评价和监督,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落实行政问责制。

《加强制度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十一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扎扎实实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讲话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任务、重点工作。如何深刻领会讲话精神?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陆学艺。

陆学艺的第一句话就直奔主题:“”。他说,要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意义。所谓新形势,是指我们前30年以经济发展为主的阶段转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新任务,就是我们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社会事业建设,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七大报告还专门论述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十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中,把党的奋斗目标由原来的“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总体布局。这标志着,发展的阶段性变化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主要内涵和主要任务

陆学艺指出,什么是社会建设?怎样在现阶段中国特有的国情下进行社会建设、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这是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大问题,也是进行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前提。他介绍了目前国内关于社会建设的四种主要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应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推进就业、社会保障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大收入分配调整力度,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称为“社会事业建设派”。

第二种观点,认为社会建设当前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以维系社会秩序为核心,通过政府主导、多方参与,规范社会行为、协调社会关系、促进社会认同、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应对社会风险,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创造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础运行条件和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称为“社会管理派”。

新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的社会行动。同时,进行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政策,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经济结构相协调的社会结构。称为“社会结构派”。

第四种观点,认为我国目前社会建设的根本目标是要建设一个能制约权力、驾驭资本、遏制社会失序的社会主体,建立一个与政府、市场三足鼎立的社会。认为在工业社会条件下不仅要有市场,有政府,还要有发育良好的社会环境。认为健全的社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称为“社会重建派”。

陆学艺认为,这四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可以看作是社会建设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先从目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要求解决的保障和改善民生事业和社会事业做起,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入手,化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同时,加强源头治理,标本兼治,尽可能防止和减少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的产生,使社会更加和谐。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十二

制定、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方针、中长期目标和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坚持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发挥好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党中央领导下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协调“神经中枢”功能,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增强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和实施主动性、及时性、协调性。

《国家安全法》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地位和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确立了维护国家安全各项制度。要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推动出台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将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全过程,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按照《国家安全法》规定,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投资、特定物项和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和活动,要完善国家安全审查,有效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今后,要把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延伸到经济以外其他领域,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内容和程序,明确违反国家安全审查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努力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火墙”。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根本,事关国家治乱兴衰。要把确保政治安全放在首位,依法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坚决捍卫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保持对暴力恐怖活动的高压态势,组织动员人民群众进行群防群治,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工作,深化反恐怖国际合作,全方位构筑反恐怖安全屏障。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十三

根据贵局的《关于报送我县近年来应急管理工作总结的通知》,我局机关各股室及下属单位对近年来局系统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了梳理,现总结如下:

一、应急管理工作内容。

根据三定方案及我局工作职责,我局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一)行业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城市供排水、城镇燃气、保障性住房等安全应急管理工作。(二)阶段性应急工作。主要为每年5月至10月汛期间,县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周边、在建工地、城镇燃气设施周边、城市供水设施周边的城镇防汛及地质灾害防御等工作。

二、应急领导机构和抢险队伍的建设。

为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的有效开展,局系统成立了已局长李成忠为组长,其他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并分别设置抢险组和后勤组的应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对全局系统的应急工作进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出现险情启动应急预案时,组长根据岗位职责,指导做好应急工作。原则上按局系统在岗男职工为抢险组成员,在岗女职工为后勤组成员分配。各组配备的两名联络员,做好物资、人员的协调、信息收集和报送等工作。

三、突出防重于抢的管理理念。

(一)提升企业安全意识为有效预防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我局在年初分别与各施工企业、燃气企业、供水公司、污水处理厂签定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要求各企业要按标准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同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相关企业开展自查或日常巡查工作,建立问题台账,督促提高企业的安全意识。(二)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和畅通信息传递渠道,及时将国土、气象、应急减灾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传达至各单位、股室以及相关企业。各部门发现重大险情隐患时可直接向领导小组报告;当出现灾害发生前兆紧急情况时领导小组可直接发布预警信号,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争取时间,尽可能减少因灾造成的损失。(三)强化物资保障积极做好应急物资的组织工作,今年我局已与全县17家建筑施工企业签订了《防汛物资储备协议》,要求提供物资储备清单、储备场所、固定联系人,并对其储备的应急抢险机械和防汛物资进行现场清点核实,并纳入台账管理,做到应急抢险心中有数,确保应急抢险物资及时调度。

四、应急预案编制情况。

目前,我局牵头编制的《县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县建设工程施工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已通过县政府常务会审议正式实施,同时为减轻县城区供水突发事件发生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现已完成《县城市公共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待报县政府常务会审议后实施。同时,每年我局都根据自身管理需求,在汛期前编制局系统的《地质灾害防御预案》、《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防汛工作预案》发放给局系统干部职工,要求大家按预案做好相关工作。为突出差异化管理,我局还要求各施工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编制了项目、企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确保遇到突发事故严格按照预案流程处置隐患,及时消除隐患。

五、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汛期值班管理工作汛期期间,严格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并制定了《防汛及地灾防治值班安排表》,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形成上下贯通的应急信息直报体系,提高信息报送效率,确保不出现迟报、瞒报、漏报等问题。(二)积极组织应急演练根据各部门要求,我局已督促供水、供气、施工工地、物业企业做好各类项目的应急预案演练工作。通过演练,一方面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提高了各行业工作人员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六、下一步工作计划。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十四

今年我办结合商务工作实际,深入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决策部署,维护全县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现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开展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工作职责。

(一)把社会管理创新摆在与商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以主任为组长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推进我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二)严格工作考核。把社会管理创新列为年底综治考评内容,细化考核项目、标准和方法步骤,加大检查力度,推动工作不断深入。

(一)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大排查和大调解,确保我办辖区和谐稳定。定期或不定期排查,第一时间稳妥、细致、耐心地分解各类矛盾,严防小矛盾纠纷扩大化,今年以来我办没有发生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

(二)推动我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开展劝导市场主体诚信经营,普及市场经济法律知识,引导消费者合法维权、合理消费等内容为主的宣传教育;履行好我办商业监管职能,重点加强对生猪屠宰、酒类流通、餐饮住宿和商贸物流等方面的监管,依法打击商业欺诈等违法犯罪活动,净化了我县经济发展环境。

(三)大力推进商务公正文明执法,防止激化社会矛盾。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题为着眼点,以保护人民群众和集体利益为落脚点,依法开展了监督检查。讲究工作方法,严格执法,以理服人,做到文明执法,公平执法。目前,我办商务执法口碑良好。

(四)逐步建立起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体系,不断增强了社会管理的合力。我办建立有对重点工作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我办及下属公司(中心)均签订了社会综合管理目标责任状。

(一)抓好管理知识学习培训,我办把对干部职工的业务水平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业务实践提高管理水平。

(二)廉洁从政、求真务实。我办一直以来都要求全体干部职工牢记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做到了清正廉明、实事求是。

四、做好了党务公开工作,为群众依法监督、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渠道。

我办在管理工作开展中保持了充分的公平、公开,适时向党内和社会公开了党组织有关信息。

我办将继续贯彻为民务实求真的工作精神,戒骄戒躁,创先争优,进一步改进工作方法,为维护我县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十五

创新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骨干工程、建设平安中国的基础工程。要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在更高起点上统筹设计好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不仅更新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也为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提供了新手段。特别是利用物理世界之外的“脑力+信息”发展起来的智能产业,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智力水平,也为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提供了新平台。要坚持信息化牵引,积极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确保社会治安防控形成体系、充满活力。围绕整合资源力量,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统一接口和共享模式,推动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各类数据集成应用,发挥最大效益。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力量更好地结合起来,统筹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和物联网等基础设施,为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提供信息化支撑。

如何预防化解易发多发的社会矛盾,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要善于把运用法治的功能与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提升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实效。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依托基层组织,发展信息员,完善社会矛盾滚动排查、及时预警机制,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构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引导群众更多地选择非诉讼渠道和方式解决纠纷。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吸收专家参与技术性、专业性领域纠纷解决工作,提高纠纷化解权威性、公信力。借鉴一些互联网企业开展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协商谈判等做法,善于运用新技术提高纠纷化解水平。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基层基础建设既是根本性任务,也是紧迫性工作。要以基层综治中心为依托,建设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服务管理资源向网格延伸,提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水平。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领导机关拥有的信息资源更加集中,服务基层一线更有优势。领导机关要健全服务基层的情报综合研判和信息推送机制,及时把高质量的预警情报和急需信息实时推送到基层一线。要牢固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通过全面、周到的公共服务,有效覆盖专业工作难以触及的领域,有效采集日常管理难以采集的信息,更好地服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十六

20xx年上半年,我局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住建、规划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国发2号、黔党发15号文件精神为强大动力,按照推进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安排,全局干部职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锐意进取,较好的完成了20xx年上半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xx年上半年城乡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切实抓好规划管理工作。一是完成21点村民集中建房点规划选址和部分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花江、岗乌等乡镇详细性规划编制。二是加大“两违”查处工作。1-6月份,对新老城区新增在建违法建设68户15684平方米实施了强制拆除或强制停工。其中,强制拆除31户7195平方米,强制停工31户8534平方米,切实维护了城乡规划的严肃性。三是坚持城乡规划管理委员会制度和规划许可审批例会制度,提高了城乡规划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截至20xx年6月30日,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42份,用地面积740710·697平方米;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60份,用地面积908529。467平方米;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116份,建筑面积319699平方米,建设工程竣工规划认可证27份,建筑面积59004·88平方米。四是加快落实农村集中建房点规划选点工作,拟在全县规划21个集中建房点,对农村居民建房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强化指导。目前,已经完成规划设计10个,已开工建设6个。

(二)城乡建设项目建设取得丰硕成果。20xx年,我局的城乡建设项目共42个,其中城建项目13个,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18个,房地产开发项目11个,其他项目0个。项目总投资42·71905亿元,本年度计划完成投资21·4940亿元。截止6月30日,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497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9·78%。先后建成及基本建成的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有顶云新区学府路东段及规划十三路南段、顶云司路、老城区背街小巷改造工程、大岩综合市场、花江污水处理厂、顶云新城污水处理厂、海百合休闲广场等;正在加快推进的有灞陵大道项目等。随着基础设施、市政设施的逐步完善及新一轮县城总体规划批准实施,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三)城镇管理取得积极进展。根据县“三创”工作的安排部署,及时制定工作方案,调整充实领导机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三创”工作。市容秩序方面:加强队伍教育管理和制度建设,实行定人员、定岗位、定时段、定职责、定任务的“五定”责任制,县城车站、农贸市场、文化广场、饮食摊点、街道院落等脏、乱突出的区域都有专人管理,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环境卫生管理方面:实行“夜间清扫,白天保洁”制度,消除了卫生死角,城区、城乡结合部无成堆垃圾。城镇公共厕所管理方面:管理人员、保洁人员恪尽职守、工作扎实,抓好县城11座公厕卫生保洁,累计投入资金39余万元实施5所公厕设备设施维护维修,县城“公共厕所脏”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建筑施工管理方面:倡导文明施工,加强督促检查,产生了积极效果,建筑施工做到拉网作业,文明施工。对沿街施工建筑工地,通过发布广告、送达通知书等手段加强宣传,大力开展治理施工运输车辆遗漏、抛洒泥沙、带泥上路等行为。市政设施方面:一是完成了城区各主干道沥青面层修复、背街小巷混泥土路面改造及人行道、排水沟、检查井等市政设施修复,总投资50余万元。二是新增安装路灯600盏,更换和新安装垃圾收集箱187个,总投资488·9万元。三是针对城市“野广告”日益泛滥的实际,依托各个区域和路段城管队员,将治理“野广告”进行划段、分区域治理,给予一定工作经费,要求对各自区域内“野广告”做到即现即除。同时不定期开展治理“野广告”集中行动。上半年,组织多次集中行动,共清除、遮盖各类“野广告”1000余处。

(四)加强监管,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认真履行部门职责,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加大对建设工程招投标活动的监管力度,保护好国家利益、公共利益和投标活动当事人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项目质量。20xx年上半年招投标工程11个,总投资8422·84万元,限额以上工程招投标率100%。无规避招投标、假招标、围标窜标、违法分包现象。严格施工许可制度,全年办理施工许可证12份,建筑面积10·65万平方米。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上半年新开工项目20个,建筑面积244672平方米,竣工项目5个,竣工面积20851平方米,项目均落实了节能设计审查,节能标准执行率96%以上。新型墙体材料收费项目12个,收费172万余元。

(五)住房保障工作不断向前推进。一是保障性住房项目顺利推进。20xx年我县保障性住房总建设套数2138套,总建筑面积132449㎡,总投资84188万元。其中:廉租住房项目1个,建设套数240套;中高等院校教职工公租房项目1个,建设套数96套;环卫工人公租房项目1个,建设套数120套;乡镇教师公租房项目7个,建设套数206套;工业园区公租房项目2个,建设套数90套;其他普通公租房项目5个,建设套数836套;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3个,计划征收550户。目前,项目正在进行二层主体施工。二是做好租赁补贴发放工作,截止6月30日累计发放租赁补贴共610户,发放补贴金额31·9077余万元,居民“住有所居”问题正逐步解决。三是农村危改顺利实施。20xx年市下达第一批农村危改任务数6000户,计划需各级补助资金5355·23余万元,截止6月30日,累计开工3360户,总计开工率56%。

(七)房地产交易与产权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全年共办理《房地产交易市场准入许可证》13户,收取土地收益金0·68万元;认真贯彻执行《房屋登记办法》,注重提高房屋登记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全年共办理产权登记744户,建筑面积86195平方米;抵押登记735户,抵押金额21001·5万元。

(八)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发展势头良好。在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认真贯彻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责任制,积极开展“打非”专项行动、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治理、“安全生产月”活动等工作,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与12家施工企业及23个在建工程项目签订了《20xx年安全生产目标与任务责任书》、《消防安全目标责任书》,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5次,下达《整改通知书》31份,收到整改回复31份,整改率100%;签订安全文明措施费监管协议6份,监督存入安措费438·39万余元,年内未出现施工安全事故。在工程质量监管方面:认真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监督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责任主体的履职情况,对不规范行为及时进行纠正,未发生工程质量问题。

(九)其他各项工作情况。

1、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成立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其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站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就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将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建设工程和物资采购明确到其他班子成员身上。局班子成员和站室负责人要做到“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全局的业务工作中,全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在行风建设方面:一是建立健全考勤制度,将职工考勤结果与评比先进、工资奖金发放挂钩,有效解决了工作作风散漫问题;二是在质量安全管理上坚决做到“二必到三不能”。即对建筑工程必查重点部位县城区2小时内必到,县城外5小时内必到,否则视为查看同意;监督管理中,不能接受服务对象吃请,不能乘坐服务对象及监理单位车辆上下工地,不能接受服务对象赠送的红包。三是将本系统所有行政审批、非行政审批、服务事项进入服务中心集中受理,同时将业务办理量大的房产所、城建站移至行政服务中心统一办公,提高了办事效率,优化了发展环境。在制度建设和创新方面:注重建章立制,狠抓制度创新,初步实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一是制定完善职工考勤、公务接待、公务用车制度,有效杜绝职工上下班散漫和铺张浪费现象的发生。二是建立约谈、通报、问责制度。在日常工作中,实行重要工作定期通报制度。在每周班子例会上对工作实行“一周一汇报、一周一研判”,各分管领导、各站室汇报上一周工作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判,对主观因素造成工作推进不力将作出批评,以此强化工作落实力、执行力。四是建立健全《xxxx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强化监督。凡项目资金安排使用、项目资金管理、大额度资金使用、人事等重大事项,均通过召开局班子会集体研究决定,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五是构建监督体系。精心打造了廉政文化宣传走廊,时刻警醒干部职工廉洁做事、明白做人;设置了廉政信箱,廉政电话等,搭建廉政监督平台;制订住建系统廉政风险点防控手册,在高风险点强化监督。

2、规范了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依申请公开、主动公开、信息发布等制度,确保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收费、服务项目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向社会进行公开,增强政务透明度,接受群众监督,同时督促所属企业实施了厂务公开工作。

3、人口与计生工作落实。调整充实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狠抓建筑工地流动人口管理,与各在建工地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合同书并经常性进行检查督促,使建筑工地不成为计生工作的“死角”。根据县人民政府安排,抽调二名干部专职到乡镇参加开展计生工作。

4、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综治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充实,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成效明显。一是工程质量与安全措施到位,及时排查隐患、督促整改,严防质量安全事故发生。二是城镇供水安全保障有力,水质按时送检、公示,确保市民饮用放心水。三是拆迁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取得积极成果,将拆迁遗留问题进行责任分解,进行排查化解,切实维护安定团结局面,未发生重大不稳定事件。四是组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五是结合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开展“平安工区”创建工作。

5、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20xx年上半年,我局还进一步强化执行力,坚决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批示件办理和县委常委会、县委专题会、县政府常务会、县长办公会、县长专题会议议定事项。

二、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住建系统的工作离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一些困难和问题仍然存在,具体体现在:

(1)小城镇建设与机构、人才队伍的矛盾问题。随着国发2号、黔党发15号文件的实施以及城镇化带动战略的提出,我县各级干部和群众建设家园、加快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愿望日益强烈,推进我县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工作刻不容缓,但我县机构未全面健全,城市建设、小城镇建设人才奇缺,可能对下步的工作推进造成一定影响和制约。

(2)城市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亟待加快。城市供排水等设施不够完善,还需进一步加大建设和投入力度。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加速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工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100个示范小城镇改革发展的十条意见》精神,加大对示范小城镇政策、人才、资金及项目的倾斜,由县城投公司和国资公司通过包装各乡镇资产帮助乡镇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通过选拨、招聘等方式,逐步配齐配强各乡镇村镇建设管理队伍;用足用好增减挂钩、低丘缓坡的政策,大力争取建设用地指标;按照有关规定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大力支持各乡镇创建创业产业园。严格控制小城镇私人建房和分散宅基地建设,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引导农民集中建房,启动21个农民集中建房点建设,逐步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村寨。积极探索并走出一条山区特色新型城镇化路子。

(二)大力推进“两违”查处工作。坚持“控拆结合、以控为主”、“以人为本、疏堵结合”和“依法行政、维护稳定”的原则,加强部门间联系沟通,加强对违法建筑的控制和查处,全面完成好违法建筑查处工作,为依法实施城市建设奠定基础。

(三)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建设步伐,提高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加强顶云新区及永宁示范小城镇建设项目的协调服务及管理工作,确保新区各项工程建设有力推进。

(四)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切实解决好各类群体的住房难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加快20xx年实施保障性住房2138套和60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推进力度,争取建设工程早日完工。

(五)再接再厉,以更高要求完成好城乡建设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任务。着力推进灞陵大道、顶云新城路网工程、顶云新区供水工程、便民利民服务中心、行政中心等项目和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力争实现20xx年城乡建设固定资产投资20亿以上目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学习体会篇十七

1、追求伟大成就的公司,必须在世界要求改变和改善之前就奋力地驱策自己,推动自我激发的`改革和改善。

2、以人为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为了百姓“生活有保障,未来有希望”。

3、学习才能进取,创新方为永恒!

4、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

5、无私奉献,创新发展。

6、为民服务,创先争优。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思路向惠民富民汇集,工作向为民利民凝聚,作风向亲民爱民转变。

9、树立新形象转变为服务民生、关注民生的新作为。

10、取至高之境开独创之域。

11、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真正把为民爱民惠民内容落到实处。

12、坚持传统做法与科技应用、机制创新相结合。

13、服务大开发,争当排头兵。

14、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

15、创新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16、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07321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