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虎丘风景区导游词篇一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它以灿烂的佛教文化和绮丽的自然景观为特色,是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旅游示范点。它与清凉佛国五台山、光明佛国峨眉山、海天佛国普陀山并称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
九华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的西南部,古名陵阳山,唐朝以前以“此山奇秀,高出云表,峰峦异状,其数有九”故名“九子山”。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曾三上九华,先后写出了“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等名句,在诗中他把九子山的九大主峰,比作九朵盛开的莲花。因古汉语中“花”通“华”,于是在天宝十三年,九子山更名为九华山,山名一直沿用至今。
九华山不仅以奇峰峭石、飞瀑流泉、清幽秀丽的自然美景而闻名,更是以“地藏菩萨道场”而著称于世,素有“东南第一山”“莲华佛国”等美誉。目前九华山现存寺院99座,其中9座寺院为全国重点寺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九华山的开山主寺——化城寺吧!据佛经中记载:一次释加牟尼与小徒下乡布道,走了很远,小徒饥渴交加,坐在地上不起来了,这时佛祖手指前方说:前有一城,速去化斋,徒弟立马就来了精神。其实所谓化城就是佛祖点化而来的。
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一下,大家在走进寺庙的时候一定要一脚跨过门槛,寺庙的门槛是佛祖的肩膀,大家一定不要踩上去,这是对佛主的敬重,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去看看吧。
化城寺是九华山历史最悠久的晋代古寺,寺的建筑依山布局,反映了高超的建筑设计艺术。寺前高悬赵朴初题写的“九华山历史文物馆”横匾,遒劲秀美。寺内有一口高一丈有余,重约20xx斤的古钟,铸造精美,声音洪亮,用槌撞击,凝重清扬的钟声,在山谷回荡,往往使人有超凡脱俗之感。“化城晚钟”遂成为“九华十景”之一。
现在请大家顺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就是著名的“百岁宫”,一座建在悬崖上的殿堂。其匾额上书有“钦赐百岁宫,护国万年寺”十个金字。现在就让我们乘坐百岁宫的地面缆车走近百岁宫吧!据说,在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无暇的和尚,26岁来到九华山,在东崖峰摩天岭禅居,他戒律精严,刻苦清修,耗用28年,刺舌血拌和金粉抄写《大方广佛华严经》,历时20年,抄完经书81卷。天启三年秋,无暇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召来众生告别后安详而逝,终年110岁。众徒们遵照他的嘱托,将他的肉身装入缸中。三年之后,他的徒弟慧广经常见到缸中出现霞光,于是开缸,发现无暇颜面如生,身体完好,于是装金供奉。明崇祯皇帝知道后封他为“应身菩萨”。大家请看,那头戴僧帽,身披红色袈裟,端坐莲台之上的就是无暇和尚的装金肉身。古人云:“不到百岁宫等于一场空,到了百岁宫万事好成功”这次大家都来到了百岁宫以后肯定会事事顺利的。
接下来让我们去九华山的天台看看,去天台要经过凤凰松景区。凤凰松位于九华山中闵园,是九华山的一大景观。大家请看,松高7。68米,胸径1米,造型奇特,恰似凤凰展翅,故名凤凰松。主干扁平翘首,如同凤冠,两股枝干一高一低,状似凤尾,根部周围绿草如茵,松尾下有很大的园石,人称“凤凰蛋”。这棵凤凰古松,史载见于南北朝,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如今仍然枝挺、叶茂、苍翠。凤凰松以其雄姿和传奇故事成为古今众多诗人、画家、摄影家的赞美诗和优美画幅中的主角,被誉为“天下第一松”。
现在让我们上天台看看吧,天台峰是九华山的主峰,海拔1300多米。有“不登天台,等于没来”的说法。从九华街上天台,约15华里山路,沿路经过很多风景点。当你气喘吁吁,到达天台正顶,眼前的景色,将使你胸襟开阔,疲劳顿消。四周群山匍伏,远望九华街,只有巴掌那么大了。极目远眺,天地浑然一体,长江如练隐隐可见。清冽的山风送来阵阵松涛、竹喧,令人陶醉。周围的岩石,奇形怪状,多呈黝黑色。有一巨石上刻“非人间”三字,此时此刻,真使人有身临蓬莱仙境之感。在天台上看日出,据说其瑰丽景色不亚于在泰山日观峰看日出。因此“天台晓日”被列为“九华十景”之一。
下面就让我们到肉身宝殿看看,请大家看一下扁额上的的字:月身宝殿!为什么叫月身宝殿呢?因为在以前月和肉是通假字,所以现在很多形容人身体部位器官的字都会有一个月字旁。肉身宝殿的建筑非常有特色,“殿中有塔,塔中有缸,缸中有肉身”,这肉身即是地藏王金乔觉的肉身,唐元贞十年,金乔觉在九华山苦修了75年,于唐贞元十年农历7月30圆寂,寿止99岁,佛弟子依照浮屠之法将金乔觉盖缸三年,三年后开缸发现各种迹象与佛经上所说的地藏菩萨极为吻合,众僧认为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的转世,因金乔觉俗家姓金,佛教徒们便尊他为“金地藏”,其肉身在九华山神光岭上的肉身宝殿里供奉,遂被尊为地藏王菩萨。走进肉身殿,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地藏大愿:众生渡尽,方证菩堤;地狱未空,誓不成佛。所以地藏菩萨又被称为大愿菩萨。大家可能还不是特别了解地藏菩萨,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同时以“大孝”和“大愿”的德业被佛教广为弘传。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相信有大愿菩萨的庇佑,各位今后也一定能好运常伴。
关于九华山风景区的介绍就为大家讲到这里,现在大家可以自由参观一下,按照计划的时间回到这里,祝大家玩得愉快。
虎丘风景区导游词篇二
各位朋友大家好!都江堰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今天,就由小梦来陪大家一起畅游都江堰,了解水利工程,祝大家吃好喝好玩好睡好。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灌口镇,是中国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齐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于公元265年左右修建的,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大家都知道二郎神吧,二郎神便是李冰的儿子,由于李冰无子,传说而来。为纪念父子俩,修建了我们旁边的这座二王庙,也是观看都江堰最好的观景点。今天,我们来一个逆向思维——倒着走。都江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今天,我们先从鱼嘴看起。
鱼嘴分水堤又称“鱼嘴”,因其形状像一张鳄鱼的嘴巴而得名,昂头于岷江江心,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东边的内江用于灌溉农田,西边的外江则用于排洪。鱼嘴主要起到两个作用:四六分水,二八分沙。二八分沙是指沉淀在河床上的泥沙经过鱼嘴上的一颗颗排列整齐的小石头,而使其外江的沙占八成,内江的沙占二成。这样,灌溉农田的水就会十分清澈,因为大多数泥沙已被外江排走。四六分水则根据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大家请看旁边的几个小岛,冬春季江水较枯,水流经几个小岛而绕成“s”型,使其主流直冲内江,内江进水量约6成,外江进水量约4成;而夏季雨水增多,水位上涨,汹涌的水势不再受小岛所影响,主流直冲外江,内、外江江水的比例便会自动颠倒:内江进水量约4成,外江进水量约6成。就是这样的“鱼嘴”,保证了当地人民在枯水期的农田用水以及人民生活用水,又在洪水期防范了洪水泛滥的发生,真是功不可没。当然,没有几个小岛和百丈堤、杩槎、金刚堤的协助,“鱼嘴”也不可能完美地完成任务,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朋友的互帮互助。
现在我们奔向下一站——飞沙堰溢洪道。飞沙堰具有泻洪、排沙和调节水量的显著功能,主要在洪水期将宝瓶口多余的内江水排到外江,如果遇到特大洪水,它还会自行溃堤,让江水流入泄洪道,使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以保证成都百姓不受洪水灾害。它的第二大功能就是排沙,当江水疾驰而来,会由于离心力作用形成漩涡,将泥沙或冲上岸,或带入泄洪道,把多余的泥沙排入外江去。古时飞沙堰,是用竹笼卵石堆砌的临时工程;如今已改用混凝土浇铸,以保一劳永逸的功效。
下面就是我们的最后一站——宝瓶口。宝瓶口因形像花瓶而得名,起"节制闸"作用,能自动控制内江进水量,是湔山伸向岷江的长脊上凿开的一个口子,它是人工凿成控制内江进水的咽喉。宝瓶口的水会被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以此来灌溉平原,送到每一家每一户去。换句话说,若是宝瓶口被堵上了,那么60%的成都人就没有水喝。所以宝瓶口和飞沙堰还真是一对“帮人排忧解难”的好兄弟。
都江堰是由三个主要的水利工程组成,如果把都江堰想象成一条鱼,那么“鱼嘴”处就是鱼的头,飞沙堰就是鱼的身子,而宝瓶口,则是鱼的尾巴。都,成都;江,岷江;堰,堤坝。这就是都江堰名字的由来,希望大家记住这个“水利工程的鼻祖”哦。
不知道大家玩得开不开心呢。经过一番游玩,大家的肚子都“咕咕”叫了吧,现在我们就向食物大军进发!
虎丘风景区导游词篇三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
欢迎各位来河南观光游览!我叫....是河南旅游集团的一名导游员,大家叫我小伟或者小、耿就好,我代表我们河南旅游集团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在我身旁的是我们此次旅程的安全大使安师傅,安师傅具有多年的驾驶经验和娴熟的驾驶技能,我们的安全问题大家可以放心,在车上大家可以尽情欣赏沿途的风景,我们俩个都很荣幸也很乐意的为大家服务,在旅程之中,如果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是什么建议都可以给我们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接受,尽心尽力给大家提供最好的服务,预祝各位河南旅游愉快,万事如意!
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让黄河小浪底风景区给你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俗话说“有缘千里来相会,百年修得同船渡”我们业可以是说是百年修得同车行吧!相聚就是一种缘分,我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份情谊,在相聚的时间里,相互关心,相互爱护,为这段旅程留下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首先,请允许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河南的概况,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流域的中原腹地,简称“豫”,素有“中原”.“中州”之称,在16.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9800万的中原儿女,厚实的文化底蕴,神奇的古老土地,特殊的民族情结,优美的自然山水,使这里成为凝聚华夏文明的地方。古时,河南处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长达3000余年,先是:九朝古都洛阳.七朝古都开封.殷商古都安阳和商都郑州。今日的河南改革步伐加快,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丰富的资源,四通八达的交通,灿烂的文化,快速发展的经济成为中国重要的省份之一,gdp连续多年保持全国第5名,中部首位,是我国第一大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农产品转化大省,第一劳动力输出大省,俩句话:不到河南就不知道河南的过去,不到河南就不知道河南的现在!
中华之源,锦绣河南热切地欢迎你们的到来!
今天我们要参观的是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大家请有秩序的下车,关好车窗,带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小浪底提起这个名字,大家觉得很好奇,许多游客会问为什么叫小浪底呢?我在这里给大家作个简单的解释,由小浪底大坝上溯25公里是闻名遐迩的黄河三峡,其中八里峡河床比较狭窄,水流比较急,浪花汹涌,掀起一个接着一个的大浪,但是出了八里峡,进入小浪底,河床相对宽阔,水流变缓,河面只能卷起小小的浪花,居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就把这里称为小浪底,意思是大浪到头,小浪到底。小浪底工程坝址就在黄河南岸的孟津县小浪底村,按照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命名习惯,大都是以地域命名,所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也就是由这个村庄而得名的。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即可较好的控制黄河供水,又可以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它是一项集防洪、防涝、减淤、供水、发电等综合效益为一体的特大型控制性,防洪库容40.5亿立方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解决了对下游的洪水的威胁,每年可增加供水量40亿立方米,改善黄河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条件,抗旱面积可维护2500万亩,年使用发电量可节约煤炭210万吨以上。这是中华民族治理黄河史上的一个奇迹,工程采取银行贷款,国际招标兴建,共分为三个标段,涉及51个国家和地区,700名外商和中国万名建设者。
小浪底工程结构异常复杂,施工难度亦非寻常,仅主体工程开挖土石方就达到了8811万立方米,所有泄洪排沙和引水隧洞共16条,大径洞和近百条各种支洞都集中布置在北岸那一单薄的山体内。其中规模最大的3条导流洞总长3480米,每个洞的直径达到了1405米,足以装下两栋四层楼房,泄洪系统流进水塔上下重叠,纵横交错的蜂窝状洞室巨大而复杂,堪称世界之最。室内的新型多孔消能装置在中外水利工程中也是属于罕见的。3条泄洪洞口建有世界上最大的消力塘,而山体是由缓倾角的砂岩和粘土质粉岩组成,有20多条层线,如千层馅饼,在山体内施工难度很大,单是山体外隧道进口岩石加固和支护就用了12米的锚杆3224根,30米至40米的锚索578跟,钻12米深的排水孔1382个,把岩壁钻的密密麻麻,人们形象的称为纳鞋底子工程。在土石大坝的下面,有70米厚的沙卵石,为了防止泄露在大坝下面筑起了一道混泥土放渗漏墙。人们称其为地下长城。另外,土石大坝中还埋设了几百种先进的仪器,像是眼睛一样随时的检测着大坝的安全状况,整体设计施工难度破解了10项世界难题,创造了3项世界第一,6项全国第一。好了,大家在此休息一会,不要走远,我们20分钟后集合!
郑州黄河风景区导游词三:
各位朋友:
古人云: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死”。今天,我们就要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去参观。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河游览区的基本情况。
郑州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约30公里处,北临黄河,南依岳山、广武山。它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约17平方公里。这里过云曾是一片荒山秃岭和贫脊川原,经常是风沙起时天上、地面、水里浑然一体的黄色景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已发展成为一年之中两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全年可游的郑州黄河游览区了。
好了,黄河游览区到了。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垦利县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流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所以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上最浑浊的河,每年经黄河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3-5厘米,所以,下游的河床高出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地面要高出7米。
在历史上,自然和人为的因素也曾使黄河泛滥成灾,3000多年以来,黄河中下游决口泛滥达1600多次,它吞噬过无数的生命财产,因而成了害河,历代民众迫切希望根治黄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黄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治理工作,40多年来,黄河再也没有泛滥过,而且,治理后的黄河水被充分利用于城市用水、农田灌溉和发电,它又成了一条造福于人民的河流。
总之,黄河对人类社会既有破坏,也有创造,正是这条大河孕育了中华儿女,那边那个白色塑像,就生动地表现了这个主题。我舞来看这尊“哺育”塑像,它高5米,重30吨,用白色水泥塑成。母亲身着唐装,头挽魏髻,象征黄河,怀中健壮的婴儿象征中华民族,整个塑像形象地表达了黄河与中华民族密不可分的骨肉亲情。黄河流动着炎黄子孙共同的血液,她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和无与伦比的凝聚力,这是一种民族感情的凝聚力。
现在请大家看一下周围的山岭,这一带的山称为邙山,是从洛阳绵延至些的,过去这里曾是荒山秃岭,经过绿化,现已绿树成荫。山上的制高点那些亭台楼阁是一些与黄河风光相匹配的建筑特,若登监最高处极目阁远眺,更能体会“登北邙居高瞰远气象万千广阔无垠伟伟乎神州大地,观黄河抚今追昔波涛澎湃奔流不息悠悠然华夏摇蓝”的意境。诸位请看右边的山头,那里有一些古象的雕塑,欢腾奔驰,妙趣横生。大象雕塑唤起人们对河南远古历史的幽思。早在四五十万年前的河南是亚热带,当时有许多亚热带的动植物,其中就有古象。而且,据出土的甲骨文中一人牵一象的象形文字证明,三千多年前河南还有古象存在。另外,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河南古属豫州,豫即多象之意,因此“豫”这个字仍然用作河南的简称。山上的大象塑像反映了这个历史典故。
接下来诸位请往左边的山上看,那里是旅游区的另一个重点项目----古代黄河治水传 宇中的大禹塑像。大禹是4000多前前的治水英雄,传说大禹的父亲鲧曾因治水失败而遭到惩处,大禹继承父志,终获成功,其“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故事,午百看来激励着后人不懈奋斗。我们来看,这尊塑像高10米,重150吨,大禹头戴斗笠,右手持耒,左手指向前方,仿佛在号召人民治理洪水。他发明的疏水导流的科学治水方法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他治水的成功,也使他打下政治权力的基础。民谚有“治水者治天下”,正是对治水重要性认识的真实写照。
博大精深的黄河文化,在这里突出地表现为现代黄河碑林,炎黄二帝巨型塑像,砖雕和黄河澄泥砚民间艺术等,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黄河碑林是正在筹建的一处当代石刻艺术宝库,目前已刻碑1500多块。作品有真、草、隶、篆、行,刻碑手法有平、圆、尖、麻、光。黄河碑林以歌颂灿烂的黄河文化,社会主义的光辉业绩,祖国的大河风光为主要内容。建成后将分书法艺术馆,名人书法馆、民族书法馆国际书法馆和五大部分,其中汇集了中国书法巨擘手泽东、舒同、启功、张大千、林散之、陈书亮等人的书法精品,石碑以古朴、多样、生动、浑厚为特色,其卓然不群的艺术形象必然成为新时代的文化里程碑。
炎黄二帝巨型塑像是体现黄河文化的又一力作。塑像设计高度为106米,并于1991年9月12日破土动工。她的兴建对全球炎黄子孙将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激发海内外炎黄子孙强烈的爱国激情。目前,炎黄二帝巨型塑像前的广场上,已安置了钏鼓九鼎的主鼎“炎黄鼎”。鼎高6.6米,重20吨,内部铸有“炎黄始祖,万代景仰”八个篆文,鼎座四壁铸有“炎黄鼎”三个金文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陈去同志的题词,体现了亿万炎黄子孙对人文始祖的敬仰。“炎黄鼎”文化内涵十分丰厚,工艺、铸造均属上乘,是当代最具的青铜大鼎,是炎黄子孙瞻仰子中华人文始祖的主要礼器。
大家知道,黄河自古难行船。但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克服了道道难关,在20世纪80年代末,研制成功了“郑州号”水陆两栖气垫船,使千百年东游黄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郑州黄河气垫船是高科技的结晶,它是由般下的大型鼓风机向船身下充气,使船下产生一个强大的气流把船身向上抬升20-50厘米。船体借助船后两个巨型螺旋桨产生的推动力向前行进,几分钟内便可以飞抵黄河彼岸。大家可以乘坐黄河气垫船到母亲怀抱进行40分钟左右的黄河漫游,在40分钟的时间里自东向西逆水而上,穿越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桃花峪,到达公元前发220xx年楚霸王项羽与汉王刘邦争天下时的古战场遗址---汉霸二王城,在河中心的沙滩上将停船十几分钟,大家可以出船拍照留念。
今天的讲解就要结束了。黄河将我们的心紧密联系在一起,激励我们踏上新的征程,愿我们将来再次相会,谢谢大家。
虎丘风景区导游词篇四
今天主要游览的是距蓟县城12公里,处于京、津、唐、承四角交汇地带的盘山。盘山于20__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景区并被列入全国__大名胜之一,以“京东第一山”著称于世。在整个游览过程中各位有任何疑问都可以提出,我会尽最大努力帮大家解决。同时也希望各位能给予我最大的帮助。在这里先谢谢大家并预祝各位路途愉快!
对于盘山,在乾隆《游盘山记》中是这样描写的:“连太行,拱神京,放碣石,距沧溟,走蓟野,枕长城,盖冀州之天作,俯临众壑,如星拱北而莫敢与争也。”古时盘山被称为盘龙山、四正山、无终山。元朝姬志贞《云山记》所说:“古有田盘先生自齐而来,栖息至此,因名盘山。”清诗僧智朴《盘山志》所说:“魏田畴隐居于此,故名田盘山。今不曰田盘而曰盘山者,亦犹匡庐之谓庐山也。”这是有关其名称由来的两种说法。
盘山海拔400~600米,海拔最高的挂月峰高达864.4米。挂月峰前拥紫盖峰,后依自来峰,东连九华峰,西傍舞剑锋,号称“五峰”。盘山还有东五台之说,“东”者,是与山西佛教圣地五台山东西对应。紫盖峰为中台,先师台为南台,九华峰为东台,自来峰为北台,舞剑台为西台。
古人又把盘山分为上、中、下三盘,称为三盘胜境。自来峰一带为上盘,劲松苍翠,盘曲翳天,是为松胜;古中盘一带为中盘,嶙峋嵯峨,千奇百怪,是为石胜,晾甲石一带为下盘,万泉响涧,泻玉喷珠,是为水胜;可谓“松风水韵,潭影岚光”。除此,盘山还有26处名石,典志中记述较多的是8大怪石,即:位于由青松岭东顶通达挂月峰路上的将军石、位于上方寺南龙风庵遗址上附近的悬空石、紧邻悬空石的喝断石、位于千像寺北边的摇动石、在少林寺东南山坡的蟒石、在蟒石南边的菱角石、以及盘山水库内的晾甲石和帐房石。
目前是早上十点三十分,我们已到达目的地。车现在停在了景点区停车场内,下午三点的时候我们在停车场这里集合。请大家记住我们所乘的车是蓝色金龙客车!车牌号是津a12345。下车时请大家注意安全,贵重物品请随身携带,妥善保管。
盘山主要有三条游览路线:东路、西路和中路。我们选择其中最美的一条游览线路——中路,步行登山。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东侧一座造型独特,宏伟高大的彩绘牌楼,高10米,宽14米,正中匾额上书“京东第一山”,为爱新觉罗·溥佐手书;牌楼背面匾额书写:“层峦叠翠”,为著名书画家王学仲题留。
走进山门,迎面的巨石上,镌“三盘暮雨”四个大字,是原天津市副市长、市政府顾问毛昌五所书。“三盘暮雨”是盘山的独特景观,位列“津门十景”之一。“三盘”说的是盘山的“三盘胜境”,“暮雨”是傍晚的云气。每当阳春三月,桃花、杏花、梨花漫山遍野,远望上盘犹如一堆堆的白雪点缀于苍松翠柏之间,春风吹过,花瓣随风飘落,好像降雪一样;雨后初晴,中盘则云雾缭绕,雾雨蒙蒙,似雨不雨,似晴不晴;下盘却是阳光夕照,一碧如洗。形成:“上盘雪花飘,中盘雾雨渺,下盘夕阳照”的天然奇观。
我们顺石磴小路向北行,几十步后到达的便是东浮青岭与西浮青岭间的峡谷地带,谷口东侧面南,一块巨石矗立,上镌“入胜”两个大字,字径五尺,遒劲有力,出自清末军机大臣文华殿大学士荣禄的手笔。意即从此就进入胜境了。
穿过从翠屏峰流下来的飞帛涧上的小桥。大家可以看见西峭壁上,有两行摩崖刻字。一行是“四正门径”,另一行是“鸣驺入谷”。盘山又名四正山,因此“四正门径”意为此乃通向盘山的大门;“鸣驺”是指豪门车马声。古时帝王、达官贵人,为了表示对佛门的虔诚,进山礼佛,常常銮舆随从传呼喝道,前呼后拥地进入山谷,所以称为“鸣驺入谷”。
距此不远处有一块巨石当道而卧,高数尺,长丈余,上宽下窄,形似元宝,这就是有名的元宝石。元宝石略向路边倾斜,上边刻着几行正楷大字:“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
进入四正门径,一路向北,一幅优美的画面呈现在大家眼前。
迎面这株巨大的古松就是盘山的“迎客松”干围八尺,高足三丈;松下一桥横卧涧水之上,简洁古朴,为花岗岩条石建造,称为偏桥;西岸,一座茅亭卧在涧水之旁。大家可在此稍作休息,借此机会我给各位讲一段发生在这桥上和乾隆皇帝有关的轶事。
乾隆47年(公元1783年),乾隆皇帝带着满朝文武大臣、太后、贵妃到承德热河避暑山庄避暑。据清史记载,当时热河一带,连年干旱,颗粒无收,百姓们生活十分艰难。听说万岁爷带这么多人来此避暑,都非常气愤,于是就传出了一个民谣:“避暑山庄真避暑,百姓皆在热河中”。民谣一传十,十传百的就传到了乾隆皇帝的耳朵里。乾隆听后非常生气,派两个太监去民间私下查访,但始终查不出结果。无奈之下乾隆与其母商量,决定回京。回京时,途经长城,便到河北省遵化市马兰峪的清东陵去祭祖谒陵,中途在蓟县的行宫住了一夜。因天气酷热,母子二人谁也没休息好。次日天明,两人经商量决定改道来到盘山。在迎客松前,乾隆下马,步行登山,随行的有东阁大学士刘墉,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纪昀等。一行人从静寂山庄出来,由中路进山游览,乾隆走得气喘吁吁,刘墉凑过来,说“我主上山,前背高后步。”
乾隆听了自然高兴,马上反问道:“我要下山呢?”
刘墉急忙说:“我主下山,后步高前步。”乾隆微微摇了摇头。刘墉灵机一动,说:“我主下山,后背倒比前胸高。”乾隆一琢磨,心中不禁一喜。
来到偏桥前,乾隆见这里风景很好,降旨休息并随口说出一上联:“游盘山走盘道盘桓数日”
刘墉抢先对出下联:“逛热河饮热河酒热闹几天”
本想忘记热河之事的乾隆听后甚是不悦,刘墉见此情形,急忙把话岔开,说:“万岁,这儿的景致多美啊,您应该再出个上联,让大伙儿对对。”随即乾隆站起身来,手指大石桥,说:“八方桥桥八方站在八方桥上观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此联一出,顿时难住了在场的几位大臣,连刘墉也噤若寒蝉不吱声,只有纪昀低头微笑。乾隆见状,便说道:“纪爱卿,这个下句就由你来对吧。”
纪晓岚一听点到自己头上了,马上站起身来,边走边想:用什么妙句才能哄得乾隆高兴呢?遂已来到乾隆跟前,不禁灵光一闪,跪在乾隆面前对答道:“万岁爷爷万岁跪到万岁爷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乾隆听后龙颜大悦,御笔提书:“幽深处,曲涧小桥横,细薄云归千丈影,弯弯泉放百般声,立立又行行。”
故事讲完了,我们继续沿着曲径通幽的石阶小路,边前行,边欣赏周围的怪峭山峦。
一路走来,我们已经来到天成寺景区了,寺门东面,有一个石砌的巨大高台,高台上有座宏伟的建筑,那便是卧云楼。
蓟县古称渔阳,古渔阳有八大胜景,即:清池春涨、白涧秋澄、采村烟霁、铁岭云横、盘山暮雨、独乐晨灯、崆峒积雪、瀑水流冰。
其中,“盘山暮雨”说的就是盘山雨后之景,似晴非晴、似雨非雨、似雾非雾这一奇特景观。雨后的卧云楼是这一景观的代表。每当夏天傍晚的时候,雨过初晴,常见一抹云霞,在微风的吹动下,穿二楼楼窗而过,故此得名卧云楼。
观赏了卧云楼,便来到了被乾隆皇帝称为“奥穴区域”的天成寺,该寺始建于唐代,辽、明、清数代都曾扩建重修。天成寺旧名福善寺,犹如天造地设一般,取天成图画之意,故名天成寺。又称“天成法界”。
步入寺门,便见江山一览阁,这曾是乾隆皇帝下榻之所。此阁直通院中的曲廊,曲廊长四十余米,廊间上彩绘风景,翎羽花卉,民间故事栩栩如生。
天成寺正殿建在翠屏峰下,朱红的明柱,光灿的彩顶,面阔三间,雕梁画栋,上面悬挂乾隆皇帝御书匾额“清静妙音”。殿内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周围是十八罗汉雕像。
殿东有一座规模稍小的配殿,殿前耸立着乾隆御制碑,碑正面刻有乾隆皇帝巡幸盘山时留下的《游盘山记》,背面则是其咏盘山的诗作《游盘山》。
殿前的临坝台处,有两株树龄八百年的银杏,均高25米,干围3.1米。银杏树起源于古生代,素有“活化石”的美称,仅存于我国。一般,银杏树为雌雄异株,可大家面前的这两颗均为雌性,而且都结果实,这是因为,在县城农机院内有株雄性银杏树,每年春天借助风力传播花粉,开花结果。
殿西有一座很大的方形条石台基,台基上,巍然屹立着一座浅黄色的古塔,这就是天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佛舍利塔,塔身通高22.63米,边长3.38米,八角十三层,结构精巧。塔基由花岗岩须弥座和三层仰覆莲花组成。塔身正面有门,内置佛龛,侧面有浮雕花窗。出檐为仿木作砖雕斗拱。十三层密檐上,挂有104个铜铎,金光闪闪,山风徐来,叮铃作响。塔前有一株古柏,千年以上,测定为天津市年代最久的树,躯干粗大,枝杈盘曲与翠屏峰、飞帛涧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塔影穿幽壑,晴岚迭翠屏”的天成画卷。
古佛舍利塔是辽代天庆年间建的,相传塔内藏神龙亲奉舍利三万余颗。明代崇祯年间重修。为修这座佛塔。名僧如芳和尚刺血书经七年,卖经积钱。兴工时,传说“感白光烛天,如玉桥,竟日不散。”在塔内发现有石函、舍利和佛像等物。
塔东侧立一石幢,上为辽书。明万历年间,磨其三面,改刻“无垢净光陀罗尼佛顶真言”等字及“金佛燃灯记”。
古佛舍利塔西面,有彻公长老和尚灵塔。塔下有善蛇洞,相传洞里藏七十二条善蛇,白天潜于塔下,夜里攀在塔身前以护卫佛塔。有时还潜入殿堂,蟠伏坐下,恭听老僧说法。
大雄宝殿后有两个方形水池,池中有水,名涓涓泉。水池深不足三尺,清彻见底,水质甘甜清冽,常年不涸,将这里的泉水注入杯中,凸出杯面三毫米不溢流,平面放一枚五分硬币飘浮不沉。经有关部门检测,这是难得的低钠高硅的优质天然矿泉水。
此外,寺西有一“飞帛涧”。每当夏秋时节,雨量充沛,涧水从翠屏峰飞泻而下,气势壮观。
出寺门继续往上,盘山的其它景区大家可自行游览,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我会在景区停车场等候大家,请大家准时回来,游览时请注意安全。
虎丘风景区导游词篇五
游客朋友们都知道“福如东海,寿比南山”这句祝福的话吧,说的就是我们烟台的东海与南山啊
您到此一游,就是进了福寿之地、财富之乡,祝您好运!
南山古称卢山,此山虽然不能与江西的庐山相提并论,但也自古有名,史书上说卢山“山色苍秀,水光清沁,青松缀翠,秋柿萦红”。唐朝的开国功臣尉迟敬德曾经在此修建过道观,宋朝皇帝宋神宗曾经亲笔题写山门匾额,明朝的最后一位宰相范复粹在这里一住就是20xx年。
当然,古时候的卢山和今天的南山相比,那是小巫见大巫。现在提起南山,人们就把它和福联系在一起,和寿结合在一块,南山成了福寿的象征。南山风景区建成之后,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和各级领导多次到这里视察,国际友人也纷至沓来。
好了,欲识南山真面目,随我慢慢来参观。
宗教文化园
各位游客,我们南山旅游景区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宗教文化园,包括佛教的香水庵、南山禅寺和开光不久的世界第一锡青铜铸大座佛——南山大佛,道教的南山道院和灵源观等。第二部分是历史文化园,这是一处以朝代为序,以不同风格的建筑群和大量的文化内涵建造的大型主题公园。大家现在参观的是第一部分——宗教文化园现在我们就去参观南山景区最大的亮点南山大佛。这尊举世罕见的锡青铜大坐佛,高38.66米,重约380吨,连底座高47.46米,莲花座下,有三层建筑,总计高度为18.8米,面积为8900平方米,包括功德堂、万佛堂和佛教文化艺术博物馆。底座前面这个台阶共有360级,高58.66米。从底面到大佛头顶,高达102米。大佛由232件佛体,108块莲花瓣、302个发髻,总共642块锡青铜铸件组合而成,内里骨架钢材达120多吨。38.66米有多高,47.46米有多高,102米有多高,打个比方,它分别相当于一幢十层、十七层和三十五层楼房的高度。
在中国,高度22米以上的青铜大坐佛共有四尊:一尊是宋朝开宝元年铸造的22米高的河北正定隆兴寺大佛;另一尊是1920xx年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铸造的26.2米高的“强巴大佛”;第三尊是1990年香港大屿山木鱼峰上耸立的高26.4米的“天坛大佛”。今天我们看到的这尊“南山大佛”超过了“正定大菩萨”、“强巴大佛”、“天坛大佛”,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高的青铜大坐佛!
这位大佛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释迦牟尼是北印度人,他是迦毗罗国王的太子,姓乔达摩,名字叫悉达多,关于他的成佛,佛教界流传着一个十分动人的传说故事。他从小生活在宫廷里,过着十分优裕的生活,父亲见他天资聪慧,相貌奇伟,能文善武,对他希望很大,期望他继承王位以后建功立业,成为一个“转轮王”。可是悉达多看到当时古印度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看到人世间众人所经历的生老病死等种种苦难,决心寻求摆脱世界上这些苦难的办法,终于在29岁那年(一说是19)舍弃王族的豪华生活,换去太子的衣服,剃去头发,成为一个修道者。春去冬来,在六年的苦行生活中,他做了种种残酷的自我折磨,但换来的却是消瘦的面容和虚弱的体质,事实使他懂得苦行是徒劳无益的。因而他毅然放弃苦行,步入尼连河,洗净身上的污垢,随后又接受了一位牧女供养的糜乳。在恢复了气力以后,他独自来到伽耶城外的毕钵罗树下,盘腿而坐,排除各种诱惑和干扰,静静思考,终于在第七天深夜获得大彻大悟,成为佛陀。因为他是释迦族人,所以人们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又因为他最终成了觉悟者,也就是佛,所以尊称他为释迦牟尼佛,他成道的那个地方称为菩提场,毕钵罗树则被称为菩提树(菩提的意思是对佛教的、真理的觉悟)。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徒认为农历十二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于是就把这一天定为“成道节”。
南山大佛双目垂视睿智慈祥。不论你靠近或远离,他的眼神都在向你张望。随着人的靠近或远离,眼睛仿佛在微微开合,靠得越近就愈觉得佛祖在关切您一样:他的嘴角似笑非笑,欲言而未语,使人倍感亲切,引发种种遐思和联想。
现在我给大家讲大佛的手势。右手的招手之势,叫做“施无畏印”,表示拔除痛苦。左手放在膝上,掌心向上,叫做“施与愿印”,表示给予快乐,愿普天之下众生都无忧无虑,尽享欢乐。
请大家继续往下看。“南山大佛”的坐姿叫做“结跏(jia)蚨(fu)坐”(盘腿而坐,脚背放在股上,是佛教徒的一种坐法),那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坐在莲花座上呢?佛经中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上百瓣,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莲花开放于炎热的夏季之中,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莲花为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有从烦恼中得到解脱而生于净土的人,都是莲花化生的。所以他们或坐或站,都在莲台之上。
最后,让我们用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诗句,来赞颂这尊世界上最高最大也是最重的锡青铜大坐佛: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现在是大家自由观看的时间了,赶紧行动吧,十分钟后我们集合.
虎丘风景区导游词篇六
石林位于昆明东南78公里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11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的,处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剑状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被列为地球“八大自然景观”,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景观。
石林景区包括大、小石林,乃古石林;长湖、月湖;奇风洞、芝云洞;大叠水瀑布;圭山国家森林公园八个片区。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是大、小石林和乃古石林两个片区,行程约6公里,需要游览两个半小时。下面就请大家与我一起游览石林吧。
石林湖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第一个景点“石林湖”。它是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而修建的。1955年4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到石林游览,周总理看到这,洼地里只有少许的水,再看看石林的景观后,就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听了总理建议,人们就把原溶蚀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使原来小小溶蚀水池变成了今天的石林湖。
各位请看,在这平静的湖水中,石簇擎天,恰似天然的大盆景。在这丛丛石峰中有一石酷似传说中的观音,各位请仔细找一找。对,就是她,好一尊“出水观音”,正因有此观音石,有人也把此湖称为“观音湖”。
狮子池和狮子亭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池名叫“狮子池”。大家看,池边的大狮子正在照看着池中几只嬉闹的小狮子,而这整座山也是一个大狮子,守护着神奇的石林。现在各位请随我上山,去纵览石林全貌。狮子亭是我们今天游览行程中最高的地方,海拔1768.9米,是远眺石林全景最佳的位置之一。登上狮子亭,朝南可指点石海惊涛,苍茫浩瀚的大石林奔来眼底;向东可俯视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石林湖一览无疑。有人称石林是“中国风景之最”,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淞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也有人说石林是“中国造园之源”。
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起石林的成因,这就要追朔到距今5亿7千万—2亿5千万年前的泥盆纪到早二叠世时期。那时候石林所在的滇东一带是一片大海。当时气候温暖潮湿,使海洋中的生物生长快且种类繁多,这些生物死亡后其骨骼与砂、泥质一起沉积。直至2亿7千万年前石林成为热带浅海,海底沉积了巨厚的石灰岩。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石灰岩层抬升露出海面,在海水、雨水、地下水等的溶蚀、冲刷和风化下,才形成了如此大规模的岩溶地质地貌。
青牛戏水
参观石林,随时间的不同,角度的变化,光线的强弱,会产生不同的景观。还要提醒大家,游览石林您可一定要发挥想象能力。各位请看,这是个小小的池塘,发现塘里有何“物”?仔细看来,会发现两头小水牛正在戏嬉,脊背时隐时现,一派田园情趣。这是石林中的一景——青牛戏水。
虎丘风景区导游词篇七
双休日,爸爸妈妈准备带我到宜昌的儿童公园里去玩,我高兴极了。
今天,我们都早早的起了床。梳洗好了,吃了早点,就出发了。我和爸爸妈妈坐了一个小时的车,终于到了宜昌,我和爸爸妈妈一下车就看到了宽广的停车场,里面停着大大小小的汽车,走到停车场外,我看到了宽宽的马路,马路边摆放着美丽的鲜花、整整齐齐的,人行道上没有一点垃圾,干干净净的。
我们来到儿童公园的大门前,公园的正中央摆着许许多多的鲜花,五颜六色,非常漂亮;两旁栽着我叫不出名字的树木,长得十分茂盛,郁郁葱葱。
走到公园,我一眼就看到了鸽子,有白色的,有黑色的,有粉色的……看着好多小朋友在那儿喂鸽子,我也跃跃欲试。爸爸见了,买了包玉米递给我,我从玉米袋子里拿出几粒,放在手里,几只鸽子朝我走来,用尖尖的嘴啄着玉米粒儿,我感觉到手痒痒的,真好玩。
喂完了鸽子,我们朝前走着,突然,我看到了又高又大的摩天轮,我对爸爸妈妈说:“我想玩摩天轮,你们可以陪我一起玩吗?”
“可以呀”爸爸说。
妈妈买来三张票,我们走到了摩天轮前,有工作人员把我们送到了车箱里,我们坐在车箱里,车箱慢慢地升高了,我从窗户往外望,“好高啊!”我叫了起来,我又从上往下望,看到了草坪,许多人在草坪上玩耍,车箱升到了最高外,我简直不敢往下望了,心都快掉出来了,我紧紧拽住爸爸的手,生怕掉下去,还好,车箱又慢慢地下降了,我们走出车箱,我都有点站不稳了,头晕晕的,不过我觉得很好玩。我想:如果再来的话,我还会玩摩天轮。
我们还玩了沙画、打汽球、碰碰车……公园里还有很多很多好玩的呢!
一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傍晚,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公园。
今天真是快乐的一天。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159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