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安娜读后感(热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0:21:35
你好安娜读后感(热门17篇)
时间:2023-11-22 10:21:35     小编:紫薇儿

在读完一本书后,我们可以通过写读后感来记录自己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思考。在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读后感时,首先要对所读内容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整理。可以先回顾自己的阅读过程,再逐个分析书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主题思想等方面,并加以概括和总结。下面是一些大众文化作品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娱乐和启发。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一

第一段:引言(200字)。

《你好安娜》是我最近无意中看到的一部电影,故事情节十分引人入胜。主人公安娜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才能,她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她过去的每一个细节。然而,这种才能常常成为她的负担。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对于记忆和时间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关于生活和人性的启示。

第二段:记忆的重要性(200字)。

在《你好安娜》中,主人公的记忆能力变得像是一种负担,因为她无法像其他人一样简单地忘记不愉快的经历。然而,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记忆对于我们的成长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记忆是我们过去的一段历程,它塑造了我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同时,记忆也是我们思考、学习和决策的基础。通过电影中安娜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记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第三段:时间的流逝(200字)。

安娜拥有的记忆能力引起了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在电影里,安娜可以回忆起她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这让她感受到时间的加速和流逝。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平常过得匆忙,总是在追赶时间的感受。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常常陷入终日忙碌的生活,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观看电影后,我开始意识到要珍惜每一个瞬间,并在其中寻找快乐和意义。

第四段:生活的意义(200字)。

通过电影,《你好安娜》呼吁我们要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主人公安娜被赋予了特殊的记忆能力,但她发现自己的生活缺乏目标和意义,她被束缚在过去的记忆中,无法真正地活在当下。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回忆过去和塑造未来,更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我们应该享受每一份快乐,发现自己的激情,追求自己的理想,让每一天都有意义。

第五段:影片的启示(200字)。

《你好安娜》不仅仅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故事,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这部电影提醒我们要对生活保持热情,勇敢面对过去,珍惜现在。看完电影,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的回忆和将来的期许,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好好活在当下。我们应该用心感受当下的快乐,与家人和朋友相处融洽,追求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这就是我从《你好安娜》中获得的体会和启示。

总结(100字)。

通过观看电影《你好安娜》,我对于记忆和时间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记忆是我们过去的一段历程,而时间的流逝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一切。电影也告诉我们要为生活赋予意义,活在当下的重要性。我将从中得到的体会和启示融入我的生活,让自己更加开心,快乐和充实。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二

近期,作家蒋韵的长篇小说新作《你好,安娜》问世。这是她献给母亲之作,小说纵横历史四十年,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探入三个家庭十二位身份不同、灵魂各异的女性的沉浮命运。蒋韵说:“我仍然珍视我生命中某些时刻,某些印记。爱它们,或者,恨它们。我往回走,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我必须溯流而上。水冷刺骨,疼痛刺骨,但是别无选择。”

在蒋韵的少女时代,许多文学青年都有一个笔记本,里面承载的是他们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挣扎,也是对未来的渴盼和希冀。不久前,就这部作品,蒋韵参加活动时说:“我选择了一个那个年代特别常见普遍的物件——笔记本。我认识的每一人都有这样的笔记本,笔记本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在我们那个年代是最常见的军挎包里,笔记本里面抄录的都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大海》。”

关于作品,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解读道,上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主要的读物是苏联文学作品,也有西方十八、十九世纪经典作品。这些经典文学对那一代人精神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50后”的人相对来说拥有“天真”的心性,他们的心好像更加单纯,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应付当下的复杂现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蒋韵的小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她提供了这样一代人的人物形象图谱。

蒋韵对上一辈人的文学信仰深有感触,“我觉得他们都是文学的信徒”。她回应道,人类只要有自己的精神,有真实的痛苦,有真实的欢乐,有真实经历的一切,文学就会永存,作家负责记录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歌哭,记忆,他存在过的痕迹。因为作家不是秘书,不为任何人做秘书性的工作,但是要负责记载一代人的情感和精神,要说记载也是一种精神史,或者情感史。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三

第一段:介绍《你好安娜》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00字)。

《你好安娜》是一部由日本作家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女孩在遭受丧偶之痛后,决定以匿名信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个电影通过安娜的行为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和善意,并且探讨了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第二段:探讨人性的温暖和善意(200字)。

《你好安娜》通过安娜的善意行为,向观众展现了人性的温暖。安娜的匿名信给予了他人力量和希望,让他们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这些平凡而又温暖的行为,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让观众感受到了温暖与希望。同时,这种善意也对于安娜自己来说,是一种治愈和救赎。通过帮助他人,她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并重新走进了生活的轨迹。

第三段:解读生活中的真正意义(200字)。

在电影《你好安娜》中,导演巧妙地通过安娜的经历,探讨了生活中的真正意义。安娜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但她没有沉沦,反而通过帮助他人来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和追求,更是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关心他人和付出善意,找到生活的动力和方向,并获得自己的幸福。

第四段:感悟爱和陪伴的重要性(200字)。

《你好安娜》也反映了爱和陪伴的重要性。在安娜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不仅改变了他人的命运,也收获了更多的爱和陪伴。安娜通过给予他人关心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被爱的感觉。与此同时,她也被他人的关心所感动,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爱和陪伴的力量不容小觑,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照亮心灵,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

第五段:总结《你好安娜》的启示和给予观众的启示(200字)。

电影《你好安娜》通过展示人性的温暖和善意,引发观众对生活的思考。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动力,并获得更多的爱和陪伴。在忙碌和竞争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人和他们的需求。这部电影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善意和关爱,使我们意识到爱和善行的力量。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人,帮助他人,通过善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生活的更多乐趣和意义。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四

《你好,安娜》讲述的是那个年代的故事,是我们上一辈人的故事,说起来真的有点傻乎乎,但这就信任以及愿意为这份信任承担起的责任。和周遭的生活圈不一样的是,活下来的人物们都会有相应的发展前途,几年更多的是几十年后,首先往事还是历历在目,其次当年的误会当年的错过都会给一个缘由,缅怀的同时也让人愤恨不已。

如果当时谁先开口一句,还会有这样的结局吗?那可能还有另外不好的结局吧。有情人终成眷属总归是美好的愿望,一万次的回眸换来的今世也可能是给别人的。宝玉和黛玉的故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会继续发生。只是某些时候,更加纯真,凄美,绚烂。

安娜走了,安娜还在,安娜又来了。那个年代的时间过得很慢,生活也很缓慢,磨砺也很慢,慢慢磨,磨平了只是表面而已。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五

蒋韵的长篇新作《你好,安娜》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她们的诗和远方,是她们精神的家乡。她们对那个世界的热爱,远胜过热爱她们自己真实暗淡的人生。”我认为,这段话说得特别好,语句是富有诗意的,含意是富有哲理的,作用是对这部作品非常形象化的概括。

阅读《你好,安娜》是一次有些沉重却不痛苦的心灵旅行过程,让我对蒋韵的小说创作有了新的体验。总体感受是,蒋韵在坚守文学崇高品质的原则上,努力超越以往的艺术追求,尽力表现出属于她自己的个性来。她以独特的生活积累、独特的女性视角、独特的挖掘人物情感方式、独特的的结构故事手法,描写出了几位不同性格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达到了“隐秘盛开”的境界,写得酣畅淋漓,写得入木三分,写成了诗和远方。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是个性鲜明的形象,有她们的精神家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普遍意义,尤其是关于女性精神世界的剖析,很有启示意义。几千年来,中国的女性一直试图要摆脱男人的掌控,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命运,要追求共同的幸福生活,她们尝试以各种方式奋斗、抗争,结果并不如愿,于是,就总是认为男性太强势,社会不公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女性自己的许多性格悲剧造成的。外在的因素固然是男性的强势,传统力量的重压,但女性自身内在的弱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蒋韵的这部《你好,安娜》以及她之前的多数小说,正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以真挚的感情,讲述女性的悲情故事,分析她们的精神弱点,探讨导致她们的诗和远方,总是最终输给了真实暗淡人生的原因,由此而让读者思考许多社会问题、爱情问题、婚姻问题和家庭问题。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六

如果不是获得“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奖励,压在书堆里的《你好,安娜》可能就永远成为摆设。出于对同城人阅读偏好的好奇,重新找出翻阅,发现《你好,安娜》确实不错。

《你好,安娜》分两大部分,故事主要集中在上篇《天国的葡萄园》,是别样的青春之歌;下篇《玛娜》,是迟暮青春的反思与回忆。

当素心、安娜和三美一起踏上西去的绿皮火车时,三个青春洋溢的少女注定不会想到这是改变她们一生的一次出行。如果不是在列车上意外遇见被素心夸张炫耀的彭(承畴),这次出行最多也就是一次留待未来回忆的青春远游。而就是这意外的一面之缘,姑娘们的人生被残酷地改写,她们真正的人生开始了:安娜用生命兑付了信任,素心用贞操捍卫了爱情,作为见证者,三美则用朴素守护着友谊。

一个好的作家一定是关注时代变迁的,而关注时代变迁,最重要的是关注时代与个人命运的关系。

三个少女的出场就带着浓烈的时代气息:三美带着父母的托付去给远在农村插队的姐姐子美送东西,这些父辈省吃俭用挤出来的东西将被用于打通招工关系,招工成功与否决定着子美的命运;素心、安娜作为三美的好朋友陪同前往,列车上意外遇到了因被教母托付而与素心相识,素心心生暗恋的彭,彭寄托着素心的初恋,也影响了素心的一生;彭在列车上这匆匆一面居然对未多置言的安娜一见钟情,随后唐突地拜访安娜,并将后来惹出所有事端的黑色笔记本交给安娜,结果,安娜为此付出了生命;安娜为了保护笔记本不被受尽惊吓的教授母亲发现,逐将笔记本转交给朋友素心保管,一方面,安娜与素心的友谊得到背书,另一方面,双方的友谊也因此陷入困境;嫉妒与珍爱让素心选择将笔记本随身携带,一分钟都不舍得分离,岂料路遇抢劫,几乎所有人的命运都从此陡然改变:笔记本“被劫”的事实让连生病都“病得像一幅画”的安娜为自己对朋友的郑重托付保护不力的污点心生愧疚,决然自杀;安娜的死除了让所有的亲人、朋友痛苦,更让素心背负上了沉重的十字架,开始了一生的赎罪。

如果没有那段特定的历史背景,三家人可能永远不会相遇,相遇也不会为一个笔记本而遮掩躲藏。正是时代的悲剧造成了个人的悲剧:但坚守还是背叛,每个家庭、每个个人的选择又为时代做了不同的注解。

通过一篇小说的引用,大家知道素心勇敢地牺牲了自己的贞操保护了笔记本,但出于对安娜的嫉妒和对彭的深刻爱恋,她“自私“地选择了隐瞒真相……读到这里,可能所有人都与三美面临着同样的两难局面:隐瞒无疑是导致安娜自杀的直接原因,对此三美觉得无法原谅;但素心为保护笔记本而不惜牺牲少女的贞操,又是何等勇敢的选择?令人唏嘘。素心为了赎罪,默默地自我惩罚,终生不嫁,但与安娜的生命相比,这种惩罚是否足够?而站在当年素心的角度,哪个少女的爱情不是自私的?小说中特意设定了玛娜这一宗教化的意象,玛娜对素心是礼物还是启示?(按照作者接受采访时的意思)如果彭是圣经中“玛娜”,谁的占有又不是贪婪的?也许,玛娜这一意象的存在是作者还可以再多想想的地方。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七

如果说开篇的绿皮火车出行象征着人生旅程的启航,那么,懵懂之中两人徒步朝圣则是对人生的哲学解悟。人生并不是一趟目的地清晰且路径确定的绿皮火车,更多的时候,人生更像颠簸在大海上的一艘小船。

时代的大背景下,父母们因为不同原因,不得不离开北京,客居这个工业之城;年轻人响应号召,脱离相对优越的环境,到农村或兵团插队,身心开始流浪;更年轻的一代,一如三位主人公,人生的开始就必须面对家庭与社会对个人天性的压制与扭曲......

值得欣慰的是,作者蒋韵并没有和多数小说那样,刻意放大那段历史中丑陋的一面,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在小说中既展示了客观存在的冲突,同时也努力挖掘人性中内在的善良:三位主人公的关系以及彭妈妈的临终托孤,让人们看到了那个人性泯灭时代的可贵友谊与信任;围绕着安娜一家,安娜与妈妈、姐姐以及后来与晚辈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彰显了东方式家庭的传统价值;素心、安娜和彭之间若有若无的爱与恨,罪与罚,则无疑是青春浪漫的颂歌与哀叹。

素心和三美心血来潮的五台山之旅,看上去是又一段青春旅行,本质上更像一则寓言:错误的方向,艰难的过程,善良的人类,最后的成功……人生无非如此,但即便是在那个混乱与颠倒的时代,总还是有一些鼓舞人们的正义力量。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八

《你好,安娜》写了多年以前的一群年轻人,但它更是讲述了整整一代人的失败。灿烂的青春,轻于鸿毛的生和死,劫后余生的人们于尘埃里卑微的挣扎…如果一定要用一句话说清这个故事,我想说,有一束光始终在远处,但罪孽深重的人是否有可能接近它。

5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即“50后”,那个时候人们主要是读苏联和俄罗斯的文学作品,也有西方十八、十九世纪的经典作品。这些经典文学对那一代人精神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50后的人相对来说很天真,他们的心好像更加单纯,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应付当下的复杂现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蒋韵的小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她提供了这样一代人的人物形象图谱。蒋韵关于50后的精神成长、精神境界的小说在当代文学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当然有一些作家也写的,但没有蒋韵写得这么充分。

蒋韵在坚守文学崇高品质的原则上,努力超越以往的艺术追求,尽力表现出属于她自己的个性来。她以独特的生活积累、独特的女性视角、独特的挖掘人物的情感方式。独特的结构故事手法,描写出了几位不同性格女性人物——安娜、素心、三美的精神世界,达到了“隐秘盛开”的心灵境界,实现了救赎世界、救赎心灵的目标,写得酣畅淋漓,写得入木三分,写成了诗和远方。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是个性鲜明的形象,有她们的精神的家乡,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着普遍的启示意义,尤其是关于女性精神世界的剖析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九

第一段:引子(150字)。

《你好安娜》是一部以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讲述了一位患有重度自闭症的女孩安娜在解放军第三05医院接受康复训练所经历的故事。这是一部令人动容的电影,让我深思和感悟。

第二段:角色设定及觉悟(250字)。

电影中的安娜患有重度自闭症,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她是一个独立而内向的人,在训练过程中,她表现出强烈的内心觉悟和坚强的意志,在面对困难和痛苦时没有放弃。她在治疗过程中勇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并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安娜的坚持和勇气让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第三段:医护人员的影响(250字)。

影片中,主治医生苏医生非常专业和负责,他教导了安娜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逐渐注重交流。他通过他与安娜的接触,让我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专业精神。在安娜的康复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指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耐心和关怀不仅让安娜感到安心,还点亮了她内心的希望之光。医护人员们的工作使我深受感染,我决心长大后也要为社会做出贡献。

第四段:家庭的支持(250字)。

在电影中,安娜的母亲是她最坚强的后盾。尽管生活压力重重,母亲从不放弃对安娜的期望,并为她提供了无私的支持。母亲的一句“你不是奇怪,只是不一样而已”深深触动了我。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每个人的不同之处都是值得尊重和珍惜的。安娜的家庭成员们用他们的无私爱和理解给予她温暖的鼓励,让她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这个家庭的团结和支持使我领悟到了亲情的伟大和力量。

第五段:启示(300字)。

这部电影深深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我深深地被安娜的勇敢和坚持所感动。安娜在困境中展现出强大的内心力量和无尽的希望。她的人生经历和治疗过程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就一定能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电影也让我明白了自闭症患者其实不是奇怪的人,他们同样有情感和表达的需求,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医护人员和家庭的支持是每个人战胜困难的重要力量,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用爱和关怀点亮他人的生活。

总结:(100字)。

《你好安娜》这部电影让我重塑了对于坚持和勇气的理解,鼓励着我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坚持追寻梦想。通过主人公安娜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和自闭症患者的需要。希望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能够给别人更多的理解和尊重,为那些需要关爱的人们带去希望。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

蒋韵的小说具有出色的文体与形式感、诗意唯美的格调、暗藏玄机的故事,以及一些很使“性子”的人物,在晚近的作品中,她用温情感伤浪漫的笔触讲述生活本身的“怕和爱”。打开《你好,安娜》,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河谷平原、绿皮火车、3个正当好年华的闺蜜的俄罗斯文学之旅,一边是素心讲述安娜和沃伦斯基站台邂逅,一边是现实版的安娜和彭在火车上惊鸿一瞥。故事背景始于那个荒芜**的年代,巧合与暗合相遇,像在昭示一个温情浪漫却又危机四伏的开始。小说中和作者差不多同龄的人物以及内陆城市粗陋庸俗的环境,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读着读着,叙事渐渐偏向诗和远方——几个青年男女营造的文学艺术世界。在《你好,安娜》中,蒋韵是以重返、重建的姿态穿梭往返于历史现实间,从更宽阔的视野审视灵魂,表达她对生活的重新想象,呈现出纵深的人性把握方式和对灵魂的不懈追问。这使她的小说有了新的元素:宗教意识、母性情怀。

这部作品副题为“献给我的母亲”。直接动因可能缘于作家深入肌肤的亲情体验,但作者的情感视域远不限于此,而是环顾于作品里形形色色的母爱。安娜母亲生逢乱世而不择手段、蛮横愚直的本能之爱,晚年失忆蜕变升华的无言大爱,素心母亲波澜不惊、理智温馨的“懂你”之爱,素心教母无声传递的精神之爱,三美母亲晚年回馈子女的腹欲舌尖之爱,有的汹涌澎湃、盲目强悍,有的润物无声、绵延不绝,蜿蜒曲折汇入儿女们艰难多舛的成长岁月,滋养着不同的肉体灵魂。这些爱孩子的母亲,同时也在用盲目的爱伤害孩子。那些被母亲爱着的孩子,同时做了惩罚反抗母亲的逆子。蒋韵书写这份母爱的悖论,经常会让人在小说中体验到“疼痛”的滋味。在异性之爱中,蒋韵特别善写女性对男性流露的怜惜疼爱之情,造成充沛丰厚驳杂的母性情感冲击力。但我更看重的是灌注全篇的一种母性情怀,超越血缘、亲情、爱情上升为作家对世界、对人类的感情方式:对历史悲情的理解释然、对人性之罪的悲悯知会、对世相人心的慈悲宽容。而对温情善良的疼惜怜爱、历经沧海桑田,凝练为返璞归真的一声“你好,安娜”。借用小说中的一句话:“拔节、灌浆,生长着,成熟着,原野上有一种生机勃勃壮阔的安静。”文学是有年龄的,这的确是镌刻有蒋韵人生历练烙印的一道文学风景。而且这种情怀在我看来恰与滋养作者及其主人公的俄罗斯文学交相辉映,绵延包容深邃博大,格外深沉动人。

蒋韵的小说是讲究形式感的。小说时间跨度从上世纪60年代直达当下,上篇“天国的葡萄园”是小说中的小说。这是属于彭的初恋秘密,也是一个推动人物命运的“梗”;既是一个爱的悲剧,也是导致新悲剧的罪魁。下篇“玛娜”也包含多重意蕴和功用。玛娜是小说中教母给素心的教名,也是素心的小说题名,记录着她秘密的罪与罚,成为三美发现真相与素心绝交的“梗”。此外,安娜、素心和三美的“三角结构”也颇值称道,暗含“三美”之誉:作者赋予她们不同的文学艺术天赋(素心的写作才华、安娜的唯美艺术、三美的音乐才能)是她们赖以对抗平庸生活,照亮灰暗现实的神奇力量。在人性表现方面,安娜、素心仿佛是人性的一体两极,一个活在文学世界沉默敏感,一个活在现实生活超凡脱俗。蒋韵写了又一个爱的悖论,死去的安娜、活着的素心,是人生的失败者,却都有贯彻到底的人性毅力,她们以螳臂挡车之勇反拨命运却不可避免地惨遭失败。相比较而言,三美是人性居中的倾听者,也是审判者与见证者。小说在这样的架构下试图展现丰富的含蕴:文学与现实、艺术与宗教、复杂的人生、多样的心灵、狭隘和专断、慈悲与宽容,显示出可贵的艺术追求。

蒋韵叙写一代人的故事,其寓意又超出了那一代人。她不无执著浓墨重彩地描绘她们存在的合情合理,一个基本的用意就是要向读者显现生活的无限可能、爱的无限多样、人性的无比丰富。从《隐秘盛开》到《你好,安娜》,从对“爱”的信仰到对“罪”的背负,身负十字架殊途同归,其所作所为直逼人类精神的高度。这样的小说既是针对身外的恶劣和麻木,也是针对心内的沮丧和悲哀,进而以此回应现实生活的巨变,在更深的层次上挑战庸俗与苟且。重返和重建,这个蒋韵式的文学动作意味着什么?归根结底,建构对“罪”的审视自剖关乎现代人的精神救赎、现代认同,重新想象和刻画生活,“打开不止一道洞察当代中国人精神生存状况的审美门户,开辟不止一条能据此深思我们的现在、将来和过去的精神思路”,这正是《你好,安娜》提供的新视野:以“洞穿和澄明”的姿态,为以往文学创作提供一种“遍扫视野”。

蒋韵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怀着温情和善意的作家,她的笔触依然诗意,情怀也依然浪漫,但你从这诗意和浪漫的背后却能感到一种过去没有的紧张和激烈。这种极致的、近乎“冒险”的人性书写极富挑战性,由此,蒋韵的写作走向又一个孤高的领域,这需要素养和勇气,她借“罪人”素心不无夸张地重复:“我永不会对你说出这三个字:请原谅!请原谅!请原谅——”我似乎听到一个拒绝苟且、把自剖进行到底的声音,一种对于文学写作使命的新领悟。她不但公开亮明自己的姿态,而且在创作中全力去实践它,那是蒋韵持之以恒的完美旅行,也是一个优秀作家勇敢的文学历险。

最后有必要指出,作品对民间智慧的重新认识,对白瑞德为表征的现代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认同,俄罗斯文学情愫的投射和刻意彰显等等,也是饶有意味的写作现象。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一

蒋韵的长篇新作《你好,安娜》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她们的诗和远方,是她们精神的家乡。她们对那个世界的热爱,远胜过热爱她们自己真实暗淡的人生。”我认为,这段话说得特别好,语句是富有诗意的,含意是富有哲理的,作用是对这部作品非常形象化的概括。

阅读《你好,安娜》是一次有些沉重却不痛苦的心灵旅行过程,让我对蒋韵的小说创作有了新的体验。总体感受是,蒋韵在坚守文学崇高品质的原则上,努力超越以往的艺术追求,尽力表现出属于她自己的个性来。她以独特的生活积累、独特的女性视角、独特的挖掘人物情感方式、独特的的结构故事手法,描写出了几位不同性格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达到了“隐秘盛开”的境界,写得酣畅淋漓,写得入木三分,写成了诗和远方。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是个性鲜明的形象,有她们的精神家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普遍意义,尤其是关于女性精神世界的剖析,很有启示意义。几千年来,中国的女性一直试图要摆脱男人的掌控,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命运,要追求共同的幸福生活,她们尝试以各种方式奋斗、抗争,结果并不如愿,于是,就总是认为男性太强势,社会不公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女性自己的许多性格悲剧造成的。外在的因素固然是男性的强势,传统力量的重压,但女性自身内在的弱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蒋韵的这部《你好,安娜》以及她之前的多数小说,正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以真挚的感情,讲述女性的悲情故事,分析她们的精神弱点,探讨导致她们的诗和远方,总是最终输给了真实暗淡人生的原因,由此而让读者思考许多社会问题、爱情问题、婚姻问题和家庭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二

长篇小说《你好,安娜》记述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个知青的情感与命运遭际,他们美好,浪漫,执着,刚烈,既情义深重,又为爱生忌,以致因为丢失一个笔记本而演成了一系列人生悲剧。一种无辜负罪的青春,在难以宽恕自己的寂寥中逝去,是潜藏在人性深处的亮光和暖意,最终慰藉了那些孤独的心灵,并完成自我救赎。蒋韵用她文雅、细腻而灿烂的叙事,写下了一个特殊时代的悲情与沧桑。

在《你好,安娜》中,蒋韵的笔触依然诗意,情怀也依然浪漫,但这诗意和浪漫的背后却有一种过去没有的紧张和激烈。她不但公开亮明自己的姿态,而且在创作中全力实践,那是蒋韵持之以恒的完美旅行,也是一个优秀作家勇敢的文学历险。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三

在《你好,安娜》的扉页上,作者写了一行字——“献给我的母亲”,这是一个来自上一代的故事。面对这样有时代跨越性的故事,作者需要将那些未曾亲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带入到过往岁月真切的生活中,理解是什么样的东西让那些活着或远去的故人在命运的关隘处做出选择,呈现出那个时代独特而鲜明的特质,才更容易被读者接受与铭记。

在《你好,安娜》中,作者呈现出的是一个带有文学底色的年代,清晨四点零八分开往北京的火车,笔记本上一定抄写着、每个人都能背上几句的普希金或屠格涅夫的诗句,这些可以立刻召唤起时代记忆的文学符号浸润在他们日常生活中。还有他们的名字,丽莎、伊凡、差点就被叫做“阿霞”的小妹多多,这些孩子的身上从一出生就开始被寄托了上一代人关于文学的浪漫想象。他们对爱的想象也来源于文学,三美眼中的安娜与彭是天生一对,“他是维特,她就是绿蒂,他是贾宝玉,她就是林妹妹;他是沃伦斯基,她就是她的安娜……”,文学成为了他们认知、理解周遭的人和世界所有关系的坐标。在这样的坐标下,她们心中天然埋下了对美、善、浪漫、理想的永恒向往。在她们还不懂得浪漫的年纪里,就已经被美好的东西吸引,丽莎狂热地爱上舞蹈,素心和安娜沉陷于文学,三美有着黄金一般的歌喉,她也曾被点燃能够演玛格丽特或巧巧桑的梦想。

但黯淡的现实人生并不允许这些虚幻的浪漫存在,作者用诗性的语言和符号还原了那但黯淡的现实人生并不允许这些虚幻的浪漫存在,作者用诗性的语言和符号还原了那个诗与梦的时代,也同样展示了诗与梦是何以破碎的。丽莎告别了舞蹈,与此同时粗暴地毁掉了美好的、骄傲的自己。而安娜这个“不遗余力的唯美主义者”,以“病成一幅画,死成一幅画”完成了自己终生的追求,她们和家中那张远渡重洋而来的胡桃木餐桌一样,华丽,却生不逢时。当曾经在舞台上光彩夺目的丽莎成为一个臃肿而沉默寡言的保姆时,雇主说,“丽莎,名字倒挺洋气的,不像一个保姆的名字”,这些曾被寄予浪漫想象的名字,在潦草的生活面前甚至成了一种嘲讽。曾经被三美理解为眷侣的两个人也难逃离散,不知当时的'三美有没有想过,绿蒂和维特、贾宝玉和林妹妹、安娜与沃伦斯基,虽都是天造地设,但却无一圆满。她们天然知道要追求纯粹的爱与美,但没有任何人和事教给她们该如何面对美的崩坏与梦的破碎。她们只能带着自己无比丰满的理想去那个容不下浪漫的人间碰撞,在那个不再允许信仰宗教的年代里,这些纯粹的追求对她们来说就是信仰,是难以逃开的命运。而当她们跌跌撞撞走过一遭,带回的是残破的病体和心灵,她们不得不背负着这些破碎甚至是罪恶,寻找救赎,寻找可以挣扎着活下去的希望和渴望,继续面对这个粗糙却又热爱的世界。

在这个故事中,素心是和这种信仰与救赎联系最紧密的人。如果说被安娜这个幻影一般的人魅惑是彭的命运,那被彭吸引则是素心无法逃脱的命运。将彭带入素心生命的是她的教母,给了她“玛娜”这个名字的教母。拥有这个名字的少女终究还是没能遵循这个名字给自己的训诫,因一点嫉妒和贪恋,需要付出背负一生愧疚与罪恶的代价。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写:“只有一次,仅此一次,她把吗哪带回了帐篷,可变质的不仅仅是白色的果实,还有她灿如春花的生命”。她余生都在为安娜活着,独自守着曾犯下的错误,拒绝让别人一起承担黑暗的罪恶,为此,她放弃了爱情、友情,这些她曾无比珍视的东西,以此惩罚自己。最终,当年那个在火车上为几个女孩讲述《安娜·卡列尼娜》的那个素心还是回到了文学那里寻找出口。只是,她笔下的文学不再浪漫,也无法美化苦难,这是从那个年代走来的她能为自己找寻到的,唯一的,也是最后的救赎。

作者巧妙地将结尾的相遇安排在了一个剧场,隔着台上台下和过往的岁月,他们互相致意,曾经那些惊涛骇浪般的生死爱恨都被磨平了,他们知晓真相,彼此懂得,连和解都无需言明,只有故去的人是永存的伤痕,永远被铭记,也永远无法祈求原谅。

蒋韵的文字充满温情,顺畅,细腻,动人,饱含着她对那个年代的深情与热爱。她熟练地掌控着自己叙事的节奏和步调,以回望的姿态写出真切的亲历感,隔着岁月奔腾而过的河流,记录并且让读者理解那些曾经生活过的人,以及她们之间如戏一般但无比真实的爱与恨、罪与罚。我相信,会有许多人同她一起记得,曾有怎样一群人,来这人间一趟,看过太阳。也会有许多人同她一起,向从过往岁月中走来的人,轻轻问一声,你好。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四

《你好,安娜》以近半个世纪的时间跨度讲述了几位女性从豆蔻年华到历尽沧桑的人生,走进人性的深处,将“罪与罚”的内心叩问贯穿全书。

书中安娜、三妹、素心三个闺蜜用她们的一生对这个问题做出了回答。她们不断地用亲情、友情去忏悔罪责、弥补过错,最终找到了真相,获得了彼此的原谅,也使得人生不再留有遗憾。”

记载一代人的记忆,书写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图景。

《你好,安娜》是蒋韵献给母亲的作品。小说走进青春的深处,讲述几个大好年华的少男少女,几段浓烈而隐秘的情感,为爱而牺牲,为爱而隐瞒,为爱而原谅,一个藏在嫉妒与救赎中的故事。它以22万字的篇幅,书写了一个时代,以及时代中的人们如何面对他们的命运。

故事含量、覆盖面大,对人性的挖掘深,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史诗。著名评论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贺绍俊赞誉“她提供了成长于六七十年代的一代人的人物形象图谱。”

蒋韵回应道,人类只要有自己的精神,有真实的痛苦,有真实的欢乐,有真实经历的一切,文学就会永存。作家不是秘书,但是要负责记载一代人的情感和精神。

此外,《你好,安娜》复现了许多那个年代的历史细节,比如自行车、军挎包、笔记本、绿皮火车等。蒋韵解读道,好的小说家能够带领读者走向一个比真实更为真实的叙述现场,这也是她努力想做到的。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五

一个仲夏的季节,碧空如洗,安娜乘火车去探望在乡下插队的闺密凌子美。同行的还有凌子美的妹妹三美,以及三美的挚友素心。

十六岁那年,凌子美与安娜咬破手指写了血书,才申请到去内蒙古建设兵团,那时的她们热爱诗和远方,以为将要面对的是屠格涅夫笔下的草原,辽阔而神秘,就算有苦难,也一定是文学里浪漫的苦难。然而等待她们的,却是毫无诗意的枯燥生活。

五年后,安娜为救一只落水的小猪仔,患上了风湿性心脏病,病退回城。凌子美随后被转插到了别的村庄,如今也日夜盼着回到城市。

在去探望凌子美的这趟火车上,素心讲述着她前不久刚读过的小说名著。跟安娜一样,素心也是一个热爱阅读的文艺女孩,她读书过目不忘,讲起冗长的故事也信手拈来,让人听得出神。

突然,一个青年叫了素心的名字,她抬头一看,惊喜地笑了。

男孩叫彭承畴,素心叫他“彭”。彭的书包里,一定装着普希金的诗歌,或者契诃夫的戏剧,书是他的精神食粮。彭和女孩子们聊了几句,大家都被他的风趣逗笑了,但安娜没有笑。这是安娜和彭的初见,尽管没有太多交流,他们却暗暗地记住了彼此。

彭与素心称得上是青梅竹马。彭来自省城,他的亲人早逝,将彭托付给了素心妈妈,尽管彭不常来打扰,但素心与妈妈早已把他当成了家人。彭每次从省城来,都会给素心带书,他们会促膝长谈读书心得,彭像是素心的精神导师,引领她走出这个小小的城。

在素心眼里,彭是个才华盖世的少年,令她痴迷。素心向三美说起彭,就像在描述一个神话,一个奇迹。但在彭的心中,却始终把素心当作妹妹看待。

这场隐秘的单恋原本是美好的,直到那次列车上的偶遇,安娜出现在彭的世界里,羁绊也由此开始了。

安娜的父亲原是教苏俄文学的老师,尤其喜欢屠格涅夫,安娜的名字便出自这位巨匠的小说。

1957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安娜的父亲受到波及,被下放到工地劳动,在工地吃了一根没洗干净的黄瓜,意外中毒身亡。安娜的母亲伤心欲绝,总认为是丈夫对文学的热爱害了他,于是她把丈夫的书通通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发誓要让孩子远离这些虚幻的不祥的东西。

但安娜却热爱阅读,爱到了骨子里。她想尽办法背着母亲看书,渐渐地,阅读使这个女孩出落得越发美丽,美得沉静而深邃。

1966年,红八月的到来,让安娜的母亲变得草木皆兵,她几乎把家里所有带有文字的物品都销毁掉了,生怕它们招来祸端。安娜的日记本,安娜偷偷藏起来的书,全都未能幸免。不过母亲此举,确实让一家人平安地度过了这个特殊时期。

安娜再次见到彭,是几个月之后。这天,彭请三美带他去找安娜。三美有些犹豫,仿佛这是对素心的背叛。当彭出现在安娜的家门口,安娜似乎不怎么意外,她知道他会来。

安娜在家里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卧室,她将简陋的房间布置得很漂亮。安娜邀请三美和彭来到她的房间,彭忍不住赞叹起来:“我好像来到了小说的场景里。”这个房间确实浪漫得让人恍惚,就像安娜一样。

那个下午,他们三人围桌而坐,安娜与彭从油画谈到小说,三美听着他们的交谈,明白了一个词,那就是“天造地设”。

告辞之前,趁着三美去卫生间的空隙,彭从不离身的包里拿出一个笔记本。

“我有时候会写些东西,都在这里了,你愿意读读吗?”

安娜惊讶地点点头,她明白,在那个年代,这是怎样的信赖与托付。但他们都不知道,三美看到了这一幕。

原来,那是一部小说手稿,写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拿到它的那一夜,安娜彻夜未眠,一直读到黎明,泪流满面。她爱上了彭,他的确才华横溢。她将笔记本藏进了枕头里,等着还给它的主人。

不巧的是,家里忽然来了客人,这几天,安娜不得不和母亲同住在卧室。她心惊胆战,生怕母亲翻出枕头里的笔记本。于是她带着笔记本,来到素心家。她知道素心一定会好好保护它。

素心拿到笔记本,却更恨这一切,她的确对笔记本爱若珍宝,把它装在书包里,随身带着。但是,命运的玩笑在此时降临了。

这天,素心深夜回家时,遭到了抢劫,歹徒抢走了书包,素心苦苦哀求歹徒把书包里的笔记本还给她,她愿意用任何东西跟他交换。歹徒答应了,他夺走了素心最珍贵的东西,她的贞洁。

几天后,安娜来到素心家拿笔记本,素心却告诉她,笔记本被歹徒抢走了。安娜很清楚,这笔记本在当下的时局中,会给彭带来怎样的危险。素心不愿说出真相,她做出那样大的牺牲才换回的笔记本,怎肯再交出去?但她没想到,她遇到了最强劲的情敌。

第二天,安娜在公园的湖边自杀身亡。黎明时分,她吞了许多药片,静静地靠在长椅上,那么美,那么宁静。来往的人们直到晚上才发现异样,但她早已离开。

安娜曾说,自己不怕死,只怕死得难看,她想要活成一幅画。安娜做到了。她带着热烈的爱意和自责结束了生命。但素心明白,这是个错误,一切都是自己的罪过,她将用一生来赎罪。

多年以后,素心成为了一名作家,她的笔名叫作安娜。素心用这样的方式纪念着安娜,也纪念着她无法回头的青春。

在《你好,安娜》这本书中,作者描写了几个青年人在动荡年代的爱恨纠葛,他们有太多天真烂漫的向往,又不得不接受现实的残酷考验。对他们而言,最痛苦的不是生活的颠簸,而是精神的流离。

素心挣扎一生,终于找到了归宿,她的归宿里,有安娜的一席之地,这是她对安娜的忏悔,也是她与青春的和解。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六

读蒋韵的《你好安娜》,使我想起了哥德的一句话:“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一切。”是的,人的勇气不能丢。

翻开这部作品,首先看到的是扉页上的“献给我的母亲”。我想,故事可能发生在我未曾经历过的时代,读着,却又感觉并不陌生:几个女孩青春期的懵懂,对文学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特殊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遭遇等等,都一一呈现在眼前。

小说讲述的是三个女孩乘坐火车去看望在乡下插队的三美的姐姐,火车上偶遇彭承畴,彭的着墨不多,但他的出现却改变了三个女孩的命运。文章中安娜为了不辜负彭对她的信任,把他交给她的日记本像宝贝一样珍藏着。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手抄本可能让人身陷囹圄,这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安娜为了保护这个日记本,东挪西藏,忐忑不安。当她发现这个日记有可能被母亲发现烧毁的时候,她把日记本交给素心保管,却引起了素心的嫉妒。素心一直暗恋着彭承畴,她把笔记本视若珍宝,尽管这个日记本并不是彭亲手交给她的。一天下班途中遭遇到意外,素心把笔记本弄丢了。安娜得知后伤心至极,她觉得愧对于彭的嘱托和信任,加上她的不治之症,她绝望了,她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而选择了自杀。她的死从此让素心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素心一直都不能原谅自己。

读到这里,我为安娜的死感到惋惜,感叹她的执着,这份纯真美好的初恋虽然没有结果,却单纯而执着,对朋友的承诺和守候,这份感情是多么简单、脆弱而又弥足珍贵啊!素心则是背负着这个沉重的十字架,终生受到良心的谴责。她的教母给她取的别名寓意深刻:玛娜,一个水灵的果实,只能现摘现吃,按需索取,不能贪婪,多摘的会变得腐烂不堪。作品的主人公,用作者的话说是“一个为爱情而盲目和痴狂的少女,就是窃取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整个余生被罪恶感所折磨和惩罚,陷入深渊”。当素心无意中翻阅圣经时才知道玛娜的真正含义:玛娜,是一种救命的恩物,是神的奇迹,是施和舍。“我舍过,我舍出过我自己,在最凶险的时刻,可留下了不该留下的。”从此,素心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资格谈恋爱了。她把这桩心事深深埋藏在心里。多年以后,在她的努力下,她的文学才华崭露头角,文学创作成绩斐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但情感的世界里却心灰意冷,拒人千里之外,不再接受任何人,在白瑞德向她求婚时,她选择了逃避。而三美在了解安娜的死与素心的私心有关以后,两个闺密从此心怀芥蒂,再也回不到从前,仿佛青春的牧歌变成了绝响,两个人友谊的小船从此搁浅。

作品中安娜的姐姐丽莎更为让人心痛,青春时期的梦想被母亲无情地扼杀,从当年那个在舞台上骄傲的公主到家庭保姆,她的人生轨迹被母亲搅得一塌糊涂,她恨母亲,在母亲清醒的时候,从来没给过母亲一个好脸色,她的家庭生活在岁月的磨砺下早已物是人非,而她却选择了不认输。为了回城里,她给两个女儿最好的教育。她选择了离婚,去做家政、当保姆,不遗余力地供两个孩子完成学业,逼着两个孩子弹琴、跳舞,把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夙愿都强加在两个儿女身上。用荞荞的话说,“这是我卖了自己的童年、少年而得到的礼物……”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和母亲的严厉很像现在的我们,当我们强加给孩子学习任务的时候,是否能想到孩子的快乐?当孩子用整个童年换回来的成功,含着眼泪痛哭着说:“我爱它,我恨我爱它”的时候,想必丽莎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的,这样的成功是否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很多时候,我们的方向选对了,努力会事半功倍;而方向选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

自古以来成功就没有捷径,破茧成蝶需要毅力和坚持,虽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不是所有的付出一定会开花结果,但我们是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还是让孩子长成我们所期待的样子?这是我们应该好好反思的问题。当丽莎拼尽全力、倾尽所有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的时候,她的母亲也终于没能逃过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困扰,她选择陪伴母亲,任劳任怨地照顾母亲。她把母亲当孩子一样照顾,跟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多年以前不愿跟母亲提起的过往,她不知道这些话在母亲的世界里是什么,像风声,像雨声,像海浪的声音,还是像蚕吃桑叶的声音?在母亲最想听她诉说的时候,她沉默如铁,而现在她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因为她知道无论她怎么说,都再也伤害不到母亲,她已经走不进母亲的世界了。当读到丽莎母亲喊她“妈妈”的时候,我突然泪奔,这就是人类自然天性的回归,是中国母性返璞归真的最有力的诠释!

震撼心灵的文字往往不需要词藻的华丽,真实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我们在成长期间都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却又强加给别人的负荷。平凡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像恩食“玛娜”一样,对万物不过多地索取,不贪婪,用简单和随性去感悟人生,回归自然。大道至简,或许这才是生活简单快乐的真正含义。

青春是无限美好的,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曾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过,拼搏过,成功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虚度光阴,不负韶华,不彷徨,不气馁,不负此生,就是美好的人生!

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放飞自我,轻装远航!愿青春的牧歌永远漂荡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七

一个黑羊皮笔记本失踪四十年后物归原主,带回了退到四十年的真相与原谅。著名作家蒋韵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讲述上一辈人的故事,讲述只属于那个年代隐秘而炽热的浪漫与牺牲。

《你好,安娜》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蒋韵献给母亲之作纵横历史四十年,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探入三个家庭十二位身份不同、灵魂各异的女性的沉浮命运,对望恶与救赎,关照当下时代的精神图景。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204334.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