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安娜读后感(优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1:31:14
你好安娜读后感(优质15篇)
时间:2023-11-22 11:31:14     小编:FS文字使者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如何写一篇具有逻辑严密、表达准确的读后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一

《你好,安娜》延续了蒋韵小说的题材走向:为同龄人画像;但是,由于母亲的逝世,让她对于女性的悲情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拓展并深化了这个主题,这也是她在全书最前面特别写的一句话“献给我的母亲”的意图。

从这部《你好,安娜》,我们能够读出蒋韵小说所包含的大主题下细腻生活的质感,主要人物安娜、素心、三美,关键人物彭承畴,陪衬人物子美、丽莎及几个母亲,有序地从厚重的生活幕布中舒缓地显现出来,她们在流淌的时间进程中一个一个走进读者视线;她们在人生道路上不可预料地遇到曲折弯道时,一点一点地展示出心灵深处的隐秘存在;她们情感生活的轨迹,渗透到了四十年整个中国社会的转折与变化中;她们无力摆脱强大的传统观念与社会环境的制约,只能以悲情的结局表达自己的抗拒。

在波谲云诡的年代,政治、经济、文化的浪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秩序,尤其是左右着青年人的情感归宿。《你好,安娜》中的多个细节和场景构筑成的故事,将安娜、素心、三美以及她们身边的人,都想努力改变郁闷生活的情绪与行为,层层深入地剥开,让她们的心理隐秘防线一次又一次地撕裂。围绕彭承畴和他的那本羊皮笔记本,三个女性无意中设置了一个隐藏的事实真相,于是,她们的生活规律发生了颠覆,人生后半程都走向未知。直到真相大白,可她们为此付出的实在是太多太多了。阅读过程,让我对故事有了一种理性认识:这部小说的大部分情态是属于形而上的,低沉而悲壮,形成了蓝色的调子,让读者感受到人物与故事是凄美的,却又不是绝望的。小说中流露出的一个缝隙是理想主义,像那个年代的很多青年人一样,安娜、素心、三美,几个人难以避免理想主义的照拂,于是出现了生活中为了追求喜欢的男人彭承畴,不惜付出一切,最终把理想主义粉碎。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二

第一段:介绍《你好安娜》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00字)。

《你好安娜》是一部由日本作家岩井俊二执导的电影。故事讲述了一个名叫安娜的女孩在遭受丧偶之痛后,决定以匿名信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个电影通过安娜的行为展现出人性的温暖和善意,并且探讨了生活中的真正意义。

第二段:探讨人性的温暖和善意(200字)。

《你好安娜》通过安娜的善意行为,向观众展现了人性的温暖。安娜的匿名信给予了他人力量和希望,让他们重新找到人生的方向。这些平凡而又温暖的行为,传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让观众感受到了温暖与希望。同时,这种善意也对于安娜自己来说,是一种治愈和救赎。通过帮助他人,她找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并重新走进了生活的轨迹。

第三段:解读生活中的真正意义(200字)。

在电影《你好安娜》中,导演巧妙地通过安娜的经历,探讨了生活中的真正意义。安娜失去了丈夫,也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但她没有沉沦,反而通过帮助他人来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这部电影告诉我们,生活中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个人的幸福和追求,更是通过帮助他人来实现自己的价值。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关心他人和付出善意,找到生活的动力和方向,并获得自己的幸福。

第四段:感悟爱和陪伴的重要性(200字)。

《你好安娜》也反映了爱和陪伴的重要性。在安娜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她不仅改变了他人的命运,也收获了更多的爱和陪伴。安娜通过给予他人关心和温暖,让他们感受到了被爱的感觉。与此同时,她也被他人的关心所感动,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勇气。爱和陪伴的力量不容小觑,它们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照亮心灵,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的幸福。

第五段:总结《你好安娜》的启示和给予观众的启示(200字)。

电影《你好安娜》通过展示人性的温暖和善意,引发观众对生活的思考。它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最重要的,通过帮助他人,我们可以找到生活的意义和动力,并获得更多的爱和陪伴。在忙碌和竞争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人和他们的需求。这部电影唤起了观众内心深处的善意和关爱,使我们意识到爱和善行的力量。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他人,帮助他人,通过善行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生活的更多乐趣和意义。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三

蒋韵的长篇新作《你好,安娜》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她们的诗和远方,是她们精神的家乡。她们对那个世界的热爱,远胜过热爱她们自己真实暗淡的人生。”我认为,这段话说得特别好,语句是富有诗意的,含意是富有哲理的,作用是对这部作品非常形象化的概括。

阅读《你好,安娜》是一次有些沉重却不痛苦的心灵旅行过程,让我对蒋韵的小说创作有了新的体验。总体感受是,蒋韵在坚守文学崇高品质的原则上,努力超越以往的艺术追求,尽力表现出属于她自己的个性来。她以独特的生活积累、独特的女性视角、独特的挖掘人物情感方式、独特的的结构故事手法,描写出了几位不同性格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达到了“隐秘盛开”的境界,写得酣畅淋漓,写得入木三分,写成了诗和远方。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是个性鲜明的形象,有她们的精神家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普遍意义,尤其是关于女性精神世界的剖析,很有启示意义。几千年来,中国的女性一直试图要摆脱男人的掌控,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命运,要追求共同的幸福生活,她们尝试以各种方式奋斗、抗争,结果并不如愿,于是,就总是认为男性太强势,社会不公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女性自己的许多性格悲剧造成的。外在的因素固然是男性的强势,传统力量的重压,但女性自身内在的弱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蒋韵的这部《你好,安娜》以及她之前的多数小说,正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以真挚的感情,讲述女性的悲情故事,分析她们的精神弱点,探讨导致她们的诗和远方,总是最终输给了真实暗淡人生的原因,由此而让读者思考许多社会问题、爱情问题、婚姻问题和家庭问题。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四

蒋韵的长篇新作《你好,安娜》封底有这样一段话:“她们的诗和远方,是她们精神的家乡。她们对那个世界的热爱,远胜过热爱她们自己真实暗淡的人生。”我认为,这段话说得特别好,语句是富有诗意的,含意是富有哲理的,作用是对这部作品非常形象化的概括。

阅读《你好,安娜》是一次有些沉重却不痛苦的心灵旅行过程,让我对蒋韵的小说创作有了新的体验。总体感受是,蒋韵在坚守文学崇高品质的原则上,努力超越以往的艺术追求,尽力表现出属于她自己的个性来。她以独特的生活积累、独特的女性视角、独特的挖掘人物情感方式、独特的的结构故事手法,描写出了几位不同性格女性人物的精神世界,达到了“隐秘盛开”的境界,写得酣畅淋漓,写得入木三分,写成了诗和远方。这些人物在小说中是个性鲜明的形象,有她们的精神家乡;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着普遍意义,尤其是关于女性精神世界的剖析,很有启示意义。几千年来,中国的女性一直试图要摆脱男人的掌控,要主宰自己的人生命运,要追求共同的幸福生活,她们尝试以各种方式奋斗、抗争,结果并不如愿,于是,就总是认为男性太强势,社会不公平。其实,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女性自己的许多性格悲剧造成的。外在的因素固然是男性的强势,传统力量的重压,但女性自身内在的弱点也是不容忽视的。蒋韵的这部《你好,安娜》以及她之前的多数小说,正是站在女性的角度,以真挚的感情,讲述女性的悲情故事,分析她们的精神弱点,探讨导致她们的诗和远方,总是最终输给了真实暗淡人生的原因,由此而让读者思考许多社会问题、爱情问题、婚姻问题和家庭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五

蒋韵的小说具有出色的文体与形式感、诗意唯美的格调、暗藏玄机的故事,以及一些很使“性子”的人物,在晚近的作品中,她用温情感伤浪漫的笔触讲述生活本身的“怕和爱”。打开《你好,安娜》,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河谷平原、绿皮火车、3个正当好年华的闺蜜的俄罗斯文学之旅,一边是素心讲述安娜和沃伦斯基站台邂逅,一边是现实版的安娜和彭在火车上惊鸿一瞥。故事背景始于那个荒芜**的年代,巧合与暗合相遇,像在昭示一个温情浪漫却又危机四伏的开始。小说中和作者差不多同龄的人物以及内陆城市粗陋庸俗的环境,我们并不陌生,但是读着读着,叙事渐渐偏向诗和远方——几个青年男女营造的文学艺术世界。在《你好,安娜》中,蒋韵是以重返、重建的姿态穿梭往返于历史现实间,从更宽阔的视野审视灵魂,表达她对生活的重新想象,呈现出纵深的人性把握方式和对灵魂的不懈追问。这使她的小说有了新的元素:宗教意识、母性情怀。

这部作品副题为“献给我的母亲”。直接动因可能缘于作家深入肌肤的亲情体验,但作者的情感视域远不限于此,而是环顾于作品里形形色色的母爱。安娜母亲生逢乱世而不择手段、蛮横愚直的本能之爱,晚年失忆蜕变升华的无言大爱,素心母亲波澜不惊、理智温馨的“懂你”之爱,素心教母无声传递的精神之爱,三美母亲晚年回馈子女的腹欲舌尖之爱,有的汹涌澎湃、盲目强悍,有的润物无声、绵延不绝,蜿蜒曲折汇入儿女们艰难多舛的成长岁月,滋养着不同的肉体灵魂。这些爱孩子的母亲,同时也在用盲目的爱伤害孩子。那些被母亲爱着的孩子,同时做了惩罚反抗母亲的逆子。蒋韵书写这份母爱的悖论,经常会让人在小说中体验到“疼痛”的滋味。在异性之爱中,蒋韵特别善写女性对男性流露的怜惜疼爱之情,造成充沛丰厚驳杂的母性情感冲击力。但我更看重的是灌注全篇的一种母性情怀,超越血缘、亲情、爱情上升为作家对世界、对人类的感情方式:对历史悲情的理解释然、对人性之罪的悲悯知会、对世相人心的慈悲宽容。而对温情善良的疼惜怜爱、历经沧海桑田,凝练为返璞归真的一声“你好,安娜”。借用小说中的一句话:“拔节、灌浆,生长着,成熟着,原野上有一种生机勃勃壮阔的安静。”文学是有年龄的,这的确是镌刻有蒋韵人生历练烙印的一道文学风景。而且这种情怀在我看来恰与滋养作者及其主人公的俄罗斯文学交相辉映,绵延包容深邃博大,格外深沉动人。

蒋韵的小说是讲究形式感的。小说时间跨度从上世纪60年代直达当下,上篇“天国的葡萄园”是小说中的小说。这是属于彭的初恋秘密,也是一个推动人物命运的“梗”;既是一个爱的悲剧,也是导致新悲剧的罪魁。下篇“玛娜”也包含多重意蕴和功用。玛娜是小说中教母给素心的教名,也是素心的小说题名,记录着她秘密的罪与罚,成为三美发现真相与素心绝交的“梗”。此外,安娜、素心和三美的“三角结构”也颇值称道,暗含“三美”之誉:作者赋予她们不同的文学艺术天赋(素心的写作才华、安娜的唯美艺术、三美的音乐才能)是她们赖以对抗平庸生活,照亮灰暗现实的神奇力量。在人性表现方面,安娜、素心仿佛是人性的一体两极,一个活在文学世界沉默敏感,一个活在现实生活超凡脱俗。蒋韵写了又一个爱的悖论,死去的安娜、活着的素心,是人生的失败者,却都有贯彻到底的人性毅力,她们以螳臂挡车之勇反拨命运却不可避免地惨遭失败。相比较而言,三美是人性居中的倾听者,也是审判者与见证者。小说在这样的架构下试图展现丰富的含蕴:文学与现实、艺术与宗教、复杂的人生、多样的心灵、狭隘和专断、慈悲与宽容,显示出可贵的艺术追求。

蒋韵叙写一代人的故事,其寓意又超出了那一代人。她不无执著浓墨重彩地描绘她们存在的合情合理,一个基本的用意就是要向读者显现生活的无限可能、爱的无限多样、人性的无比丰富。从《隐秘盛开》到《你好,安娜》,从对“爱”的信仰到对“罪”的背负,身负十字架殊途同归,其所作所为直逼人类精神的高度。这样的小说既是针对身外的恶劣和麻木,也是针对心内的沮丧和悲哀,进而以此回应现实生活的巨变,在更深的层次上挑战庸俗与苟且。重返和重建,这个蒋韵式的文学动作意味着什么?归根结底,建构对“罪”的审视自剖关乎现代人的精神救赎、现代认同,重新想象和刻画生活,“打开不止一道洞察当代中国人精神生存状况的审美门户,开辟不止一条能据此深思我们的现在、将来和过去的精神思路”,这正是《你好,安娜》提供的新视野:以“洞穿和澄明”的姿态,为以往文学创作提供一种“遍扫视野”。

蒋韵始终是一个对人生怀着温情和善意的作家,她的笔触依然诗意,情怀也依然浪漫,但你从这诗意和浪漫的背后却能感到一种过去没有的紧张和激烈。这种极致的、近乎“冒险”的人性书写极富挑战性,由此,蒋韵的写作走向又一个孤高的领域,这需要素养和勇气,她借“罪人”素心不无夸张地重复:“我永不会对你说出这三个字:请原谅!请原谅!请原谅——”我似乎听到一个拒绝苟且、把自剖进行到底的声音,一种对于文学写作使命的新领悟。她不但公开亮明自己的姿态,而且在创作中全力去实践它,那是蒋韵持之以恒的完美旅行,也是一个优秀作家勇敢的文学历险。

最后有必要指出,作品对民间智慧的重新认识,对白瑞德为表征的现代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认同,俄罗斯文学情愫的投射和刻意彰显等等,也是饶有意味的写作现象。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六

第一段:引言(200字)。

《你好安娜》是我最近无意中看到的一部电影,故事情节十分引人入胜。主人公安娜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才能,她可以清晰地回忆起她过去的每一个细节。然而,这种才能常常成为她的负担。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对于记忆和时间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也从中获得了一些关于生活和人性的启示。

第二段:记忆的重要性(200字)。

在《你好安娜》中,主人公的记忆能力变得像是一种负担,因为她无法像其他人一样简单地忘记不愉快的经历。然而,这也让我意识到了记忆对于我们的成长和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记忆是我们过去的一段历程,它塑造了我们的个性和价值观。同时,记忆也是我们思考、学习和决策的基础。通过电影中安娜的经历,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记忆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重要。

第三段:时间的流逝(200字)。

安娜拥有的记忆能力引起了我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在电影里,安娜可以回忆起她生命中的每一个瞬间,这让她感受到时间的加速和流逝。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平常过得匆忙,总是在追赶时间的感受。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我们常常陷入终日忙碌的生活,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观看电影后,我开始意识到要珍惜每一个瞬间,并在其中寻找快乐和意义。

第四段:生活的意义(200字)。

通过电影,《你好安娜》呼吁我们要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主人公安娜被赋予了特殊的记忆能力,但她发现自己的生活缺乏目标和意义,她被束缚在过去的记忆中,无法真正地活在当下。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人生的意义不仅仅是回忆过去和塑造未来,更重要的是要活在当下,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我们应该享受每一份快乐,发现自己的激情,追求自己的理想,让每一天都有意义。

第五段:影片的启示(200字)。

《你好安娜》不仅仅展示了一个独特的故事,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这部电影提醒我们要对生活保持热情,勇敢面对过去,珍惜现在。看完电影,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去的回忆和将来的期许,但真正重要的是要好好活在当下。我们应该用心感受当下的快乐,与家人和朋友相处融洽,追求个人的成长与进步。这就是我从《你好安娜》中获得的体会和启示。

总结(100字)。

通过观看电影《你好安娜》,我对于记忆和时间的意义有了新的理解。记忆是我们过去的一段历程,而时间的流逝让我更加珍惜当下的一切。电影也告诉我们要为生活赋予意义,活在当下的重要性。我将从中得到的体会和启示融入我的生活,让自己更加开心,快乐和充实。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七

近期,作家蒋韵的长篇小说新作《你好,安娜》问世。这是她献给母亲之作,小说纵横历史四十年,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探入三个家庭十二位身份不同、灵魂各异的女性的沉浮命运。蒋韵说:“我仍然珍视我生命中某些时刻,某些印记。爱它们,或者,恨它们。我往回走,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我必须溯流而上。水冷刺骨,疼痛刺骨,但是别无选择。”

在蒋韵的少女时代,许多文学青年都有一个笔记本,里面承载的是他们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挣扎,也是对未来的渴盼和希冀。不久前,就这部作品,蒋韵参加活动时说:“我选择了一个那个年代特别常见普遍的物件——笔记本。我认识的每一人都有这样的笔记本,笔记本是我们的共同记忆。在我们那个年代是最常见的军挎包里,笔记本里面抄录的都是《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致大海》。”

关于作品,文学评论家贺绍俊解读道,上世纪50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主要的读物是苏联文学作品,也有西方十八、十九世纪经典作品。这些经典文学对那一代人精神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很多“50后”的人相对来说拥有“天真”的心性,他们的心好像更加单纯,甚至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应付当下的复杂现实,从这个角度来说,蒋韵的小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她提供了这样一代人的人物形象图谱。

蒋韵对上一辈人的文学信仰深有感触,“我觉得他们都是文学的信徒”。她回应道,人类只要有自己的精神,有真实的痛苦,有真实的欢乐,有真实经历的一切,文学就会永存,作家负责记录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歌哭,记忆,他存在过的痕迹。因为作家不是秘书,不为任何人做秘书性的工作,但是要负责记载一代人的情感和精神,要说记载也是一种精神史,或者情感史。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八

《你好,安娜》讲述的是那个年代的故事,是我们上一辈人的故事,说起来真的有点傻乎乎,但这就信任以及愿意为这份信任承担起的责任。和周遭的生活圈不一样的是,活下来的人物们都会有相应的发展前途,几年更多的是几十年后,首先往事还是历历在目,其次当年的误会当年的错过都会给一个缘由,缅怀的同时也让人愤恨不已。

如果当时谁先开口一句,还会有这样的结局吗?那可能还有另外不好的结局吧。有情人终成眷属总归是美好的愿望,一万次的回眸换来的今世也可能是给别人的。宝玉和黛玉的故事无论在哪个年代,都会继续发生。只是某些时候,更加纯真,凄美,绚烂。

安娜走了,安娜还在,安娜又来了。那个年代的时间过得很慢,生活也很缓慢,磨砺也很慢,慢慢磨,磨平了只是表面而已。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九

如果说开篇的绿皮火车出行象征着人生旅程的启航,那么,懵懂之中两人徒步朝圣则是对人生的哲学解悟。人生并不是一趟目的地清晰且路径确定的绿皮火车,更多的时候,人生更像颠簸在大海上的一艘小船。

时代的大背景下,父母们因为不同原因,不得不离开北京,客居这个工业之城;年轻人响应号召,脱离相对优越的环境,到农村或兵团插队,身心开始流浪;更年轻的一代,一如三位主人公,人生的开始就必须面对家庭与社会对个人天性的压制与扭曲......

值得欣慰的是,作者蒋韵并没有和多数小说那样,刻意放大那段历史中丑陋的一面,无论是家庭关系还是社会关系,在小说中既展示了客观存在的冲突,同时也努力挖掘人性中内在的善良:三位主人公的关系以及彭妈妈的临终托孤,让人们看到了那个人性泯灭时代的可贵友谊与信任;围绕着安娜一家,安娜与妈妈、姐姐以及后来与晚辈之间的冲突与和解,彰显了东方式家庭的传统价值;素心、安娜和彭之间若有若无的爱与恨,罪与罚,则无疑是青春浪漫的颂歌与哀叹。

素心和三美心血来潮的五台山之旅,看上去是又一段青春旅行,本质上更像一则寓言:错误的方向,艰难的过程,善良的人类,最后的成功……人生无非如此,但即便是在那个混乱与颠倒的时代,总还是有一些鼓舞人们的正义力量。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

《你好,安娜》是一个关于托付与承诺的故事。早已超越了一个笔记本所能承载的意义,不单单是安娜对于彭承畴的承诺,不单单是素心对于安娜的承诺,也不仅仅是白瑞德对素心的承诺......它是这个故事中,所有年轻而美好的生命,在时代的惊涛、历史的吊诡、现实的逼仄与人性的拷问之间,交付的集体承诺。这是一个关于追寻与失去的故事。它不仅是素心对于文学经典的孜孜以求的探寻,不仅是安娜将文学典籍投射于自身的苦苦追问,不仅是彭承畴,那个时代的文学青年,会背几首普希金的诗就意味着将遵循一条文学的道路,也不仅是三美在追寻自己的歌唱事业时所错失的爱情......它是这个故事中,所有沸腾而蓬勃的生命,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冲突面前,为自己,为读者,奉献的一曲激越而澎湃的青春之交响。这是一个关于信仰与守护的故事。它不只是“彭姐姐”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终身未嫁,不只是追求素心的白瑞德背负的家族使命,它是这个故事中,所有坚定而决绝的生命,为自己提出的永恒命题。这是一个关于美、关于崇高、关于牺牲、关于人性的幽深故事,在任何时候翻开,它都不会过时。

此刻,我只想大声地说一句:“你好,安娜!谢谢您,蒋韵老师!”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一

蒋韵老师的《你好,安娜》,写了一些关于山西太原,龙城的故事。我是在龙城长大的90后,所以一开始看到“太谷”,看到她描写的钢铁城市,就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看过很多描写知青下乡的故事,看过那些热情饱满的青年在困顿岁月的挣扎,唯独没有看过上一代人,在城市中的故事。我不知道他们是怎样的生活状态,不知道他们是否像我们这代人一样,对于城市有些厌倦,向往乡村和草原。感谢蒋韵老师,讲述了一个我不了解的时代,同样可爱的一群人的故事。

前不久,看到许知远先生采访《路边野餐》的导演毕赣,问他,“你有没有试图做一些更宏大、关乎别人、关于人类的思考”。毕赣摇摇头,“先关照自己吧,我们很多时候都没办法真正的关照自己”。或许我们这一代人,更喜欢表达自己的情绪,自我的生命和感受放在第一位。所以文中的安娜,是我一开始最不能理解的人物。我无法想象,一个女孩,为了一份模糊的情感,一份被托付的信任就可以献出生命。可是随着素心、三美故事的深入,让我重新审视了上一个年代的人的情感。他们真诚、热烈、诚恳,安娜与彭短短的谈话,关于普希金的讨论、对阅读的热爱,一些情感的共鸣,居然生成了彼此间强有力的纽带。安娜从小到大在姐姐光环笼罩下的阴影处,终于出现微光。而彭也找到了一个可以照亮自己的人。仔细想想,我们终其一生,不就是在追寻这样一份相知和肯定吗。读到故事的末尾,我仍然为这个单薄脆弱但又坚韧的女孩落泪,她是冬天的冰晶,纯粹剔透,迎来自己的春天,也就消失了。

素心,是一个令我又爱又恨的角色。我理解她的嫉妒,惊诧她的牺牲,同时又不得不感慨命运。明明都是善良可爱的人啊,为什么要经受命运的捉弄。她的一生都是“罪与罚”啊。人性是我们永远在探索的谜题。布莱希特的《四川好人》,企图通过神仙下凡,来辨别好人和坏人的区别。拉斯冯提尔的《狗镇》,撬开了人心底最丑恶的一面。而所有的善恶之分,都是一瞬间的事情。“原来,一个普通人和一个罪人之间,只有这么一念的距离。”素心何尝不是你我的缩影。可人性的无可奈何之处,怕是我们即使明知一念之间是天堂和地狱的区别,也会有那么一瞬间,无法摆脱人性的束缚,做出需要一生赎罪的事情。

三美,在素心与安娜的比较之下,是一个没什么个性的女孩。她面对彭,会直言不讳的说“你真坏”,像个赌气的小孩子。了解素心的故事后,她愤怒、害怕、伤心,把素心定义为一个“坏女人”,但同时又称她为“失散多年的亲人”。除了唱歌的天赋,在遇到导演之前,她都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可梅林午餐肉的商标信,又让人看到了这个女孩子灵动、坚强的一面。姐姐子美,以为三美后来的极端选择是为了导演,可三美否认了。我想,三美只是对爱情失望了吧。爱情支撑着这个烂漫少女度过最艰难的岁月,最后却被爱情抛弃,怎能不令人苦笑。三美的世界很简单,她是一个好人,普通意义上的好人。“不想让这世界上再多一个坏人,这是我能为这世界做的唯一一点好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秉持三美这样的信念,那是不是善与恶也就不需要讨论了。三美和导演的故事,令我对爱情也多了一些想法。看多了海誓山盟的爱情,艰难的时刻我们往往可以看清自己,或者胜利的冲动会掩盖真实的动机。反倒是回归平淡,才能检验出一份真正的爱情。

虽然文章取名是你好,安娜,但最触动我的,反而是丽莎和她母亲的故事。当丽莎带着丈夫,第一次回到家里,敌意丛生。“她的吃相凶猛而贪婪,母亲背过身去,就总是想掉眼泪”。可这些对抗,从来没有消解母女的感情,反而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互相亏欠,成全了母女最默契的联结。当丽莎的母亲因阿尔茨海默症,呆呆的向着丽莎喊出“妈妈”时,我眼泪横流。这一声“妈妈”,像极了一个轮回。这辈子,没有做一个好妈妈,亏欠了女儿,那就下辈子,我来做一个女儿。

中国人的家庭,常常听到一句话,“你就是个讨债鬼”。我们的文化不善于表达爱,父母习惯于牺牲和奉献,儿女渴望自由和平等,常常引发很多矛盾,近年来“原生家庭论”也甚嚣尘上。或许,亲情的和解,是我们与自我和解的前提,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整篇小说中,最令人畅快淋漓的便是素心和三美登顶山峰找到去路的一段了。两个女孩在山上的风雪中迷失,像极了我们在人生中陷入窘境。身边的朋友,网上的网友,大家好像都不快乐。孩童的我们会因为一片树叶而快乐,而现在,深夜的负面情绪像幽深的大海,我们无法抵挡那一波一波的潮水,每个人都在绝望的哀嚎。可是素心和三美,与奇迹相遇,辽阔的山顶带来了更开阔的人生。我与她们一起经历这艰难的登顶之旅,也重新收获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一本好的小说看到结尾总会令人惆怅。陪着那些鲜活的人物哭过笑过痛过,久难释怀。蒋韵女士描写了太原这个工业城市里发生的故事,这里有最呼嚎的北风,最混沌的沙尘,像末日景象一般昏暗。可在她的笔下,这里又多了一点可爱。她尊重人性,允许嫉妒和懦弱,允许“不能原谅”,允许“算了”。或许将来,我们会和身边的人走散,与世界厮杀,与岁月抗衡,跌跌撞撞的走向黑夜,但一定要记住,善良、勇敢、热情的人们,一直都在,他们化身微光,在远处闪烁。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二

一个黑羊皮笔记本失踪四十年后物归原主,带回了退到四十年的真相与原谅。著名作家蒋韵走进青春的深处,也是人性的深处,讲述上一辈人的故事,讲述只属于那个年代隐秘而炽热的浪漫与牺牲。

《你好,安娜》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蒋韵献给母亲之作纵横历史四十年,以一段青春恋情、两个少女的生命悲剧,探入三个家庭十二位身份不同、灵魂各异的女性的沉浮命运,对望恶与救赎,关照当下时代的精神图景。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三

这一段少女时期为了捍卫爱人的秘密而被歹徒夺走贞洁的悲惨往事,让素心在面对爱情的到来时始终是有所顾虑的。

在小说中,描写每一个人物的成长历程时,作者蒋韵都将人物自身的命运与家庭的变迁、国家的发展、时代的变革紧密相连。除此之外,蒋韵始终坚持着自我的独特美学风格——真和美。她笔下的人物,绝不是漂浮于历史虚焦处的、没有现实根基的“符号化”的形象,而是有着自己的来处与归处,有着自身的家学渊源和时代烙印。所以,那些曾在时代里翻云覆雨的弄潮儿们的人生经历,才会令人感到那么的真切,距离我们是如此之近。

安娜选择了解脱。她用死亡,捍卫了这个重托。以自己的赴死,让那个在火车上为大家讲述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的好友素心的余生,都在悔恨和愧疚中辗转反侧。那个连生病也要“病得像一幅画”的安娜,终于与经典文学中的“安娜”狭路相逢,殊途同归,完成了生命意义上的“终极之旅”。

而素心呢,在承受了身体和心灵的巨大创痛之后,她没有勇气再去面对一个传教士的后人、自己学院的同事、有着中国血统的、来自美国的驻唱歌手白瑞德:“此生,我不能跟你,不能跟任何人,肩并肩,站在上帝面前,心无愧疚地,说,我愿意。我早已没有了那资格,不是因为我满身创伤,而是因为,我罪孽深重。”

如果将安娜比作丁香,素心比作兰花,那么三美,则属于充满革命热诚的红枫。安娜香消玉殒,素心以文字抚慰自我的心灵,而作为城市的幸运儿中的一个,三美读了高中,因为自己生就一副好嗓子,所以被剧团吸纳,成为独唱演员,又因为机缘巧合,在一次演出中,顶替了女一号,从此给“导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经历了一系列波折之后,红极一时的女演员三美并未与“导演”走到一起。失望之余,三美决定远赴国外进修。借着回国探亲之名,与素心重逢,修复自己受损的声带和失意的心灵。在一次观看素心的新戏上演之时,巧遇彭承畴。而在这之前,三美提前看望了安娜的身患痴呆症的母亲,才逐渐得知,安娜的姐姐丽莎与丈夫离婚之后含辛茹苦带着两个女儿,依靠自己在北京的一栋别墅里做家政过活,丽莎的大女儿荞荞——像小时候爱跳舞的丽莎一样,替母亲完成了她的夙愿,考进了北京舞蹈学院。这个荞荞,当三美和素心拿着手机里的照片看时,才发现:荞荞的相貌与死去的安娜是那么相像!而丽莎服务的那户男主人,居然是彭承畴。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四

长篇小说《你好,安娜》记述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几个知青的情感与命运遭际,他们美好,浪漫,执着,刚烈,既情义深重,又为爱生忌,以致因为丢失一个笔记本而演成了一系列人生悲剧。一种无辜负罪的青春,在难以宽恕自己的寂寥中逝去,是潜藏在人性深处的亮光和暖意,最终慰藉了那些孤独的心灵,并完成自我救赎。蒋韵用她文雅、细腻而灿烂的叙事,写下了一个特殊时代的悲情与沧桑。

在《你好,安娜》中,蒋韵的笔触依然诗意,情怀也依然浪漫,但这诗意和浪漫的背后却有一种过去没有的紧张和激烈。她不但公开亮明自己的姿态,而且在创作中全力实践,那是蒋韵持之以恒的完美旅行,也是一个优秀作家勇敢的文学历险。

你好安娜读后感篇十五

读蒋韵的《你好安娜》,使我想起了哥德的一句话:“如果你失去了金钱,失之甚少;如果你失去了朋友,失之甚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就失去了一切。”是的,人的勇气不能丢。

翻开这部作品,首先看到的是扉页上的“献给我的母亲”。我想,故事可能发生在我未曾经历过的时代,读着,却又感觉并不陌生:几个女孩青春期的懵懂,对文学的热爱,对艺术的追求,特殊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和遭遇等等,都一一呈现在眼前。

小说讲述的是三个女孩乘坐火车去看望在乡下插队的三美的姐姐,火车上偶遇彭承畴,彭的着墨不多,但他的出现却改变了三个女孩的命运。文章中安娜为了不辜负彭对她的信任,把他交给她的日记本像宝贝一样珍藏着。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一个手抄本可能让人身陷囹圄,这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不能理解的事情。安娜为了保护这个日记本,东挪西藏,忐忑不安。当她发现这个日记有可能被母亲发现烧毁的时候,她把日记本交给素心保管,却引起了素心的嫉妒。素心一直暗恋着彭承畴,她把笔记本视若珍宝,尽管这个日记本并不是彭亲手交给她的。一天下班途中遭遇到意外,素心把笔记本弄丢了。安娜得知后伤心至极,她觉得愧对于彭的嘱托和信任,加上她的不治之症,她绝望了,她不想给家里增加负担,而选择了自杀。她的死从此让素心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枷锁,素心一直都不能原谅自己。

读到这里,我为安娜的死感到惋惜,感叹她的执着,这份纯真美好的初恋虽然没有结果,却单纯而执着,对朋友的承诺和守候,这份感情是多么简单、脆弱而又弥足珍贵啊!素心则是背负着这个沉重的十字架,终生受到良心的谴责。她的教母给她取的别名寓意深刻:玛娜,一个水灵的果实,只能现摘现吃,按需索取,不能贪婪,多摘的会变得腐烂不堪。作品的主人公,用作者的话说是“一个为爱情而盲目和痴狂的少女,就是窃取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整个余生被罪恶感所折磨和惩罚,陷入深渊”。当素心无意中翻阅圣经时才知道玛娜的真正含义:玛娜,是一种救命的恩物,是神的奇迹,是施和舍。“我舍过,我舍出过我自己,在最凶险的时刻,可留下了不该留下的。”从此,素心觉得自己罪孽深重,觉得自己再也没有资格谈恋爱了。她把这桩心事深深埋藏在心里。多年以后,在她的努力下,她的文学才华崭露头角,文学创作成绩斐然,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作家,但情感的世界里却心灰意冷,拒人千里之外,不再接受任何人,在白瑞德向她求婚时,她选择了逃避。而三美在了解安娜的死与素心的私心有关以后,两个闺密从此心怀芥蒂,再也回不到从前,仿佛青春的牧歌变成了绝响,两个人友谊的小船从此搁浅。

作品中安娜的姐姐丽莎更为让人心痛,青春时期的梦想被母亲无情地扼杀,从当年那个在舞台上骄傲的公主到家庭保姆,她的人生轨迹被母亲搅得一塌糊涂,她恨母亲,在母亲清醒的时候,从来没给过母亲一个好脸色,她的家庭生活在岁月的磨砺下早已物是人非,而她却选择了不认输。为了回城里,她给两个女儿最好的教育。她选择了离婚,去做家政、当保姆,不遗余力地供两个孩子完成学业,逼着两个孩子弹琴、跳舞,把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夙愿都强加在两个儿女身上。用荞荞的话说,“这是我卖了自己的童年、少年而得到的礼物……”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和母亲的严厉很像现在的我们,当我们强加给孩子学习任务的时候,是否能想到孩子的快乐?当孩子用整个童年换回来的成功,含着眼泪痛哭着说:“我爱它,我恨我爱它”的时候,想必丽莎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的,这样的成功是否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有人说:“选择大于努力”。很多时候,我们的方向选对了,努力会事半功倍;而方向选错了,再多的努力也只能是离目标越来越远。

自古以来成功就没有捷径,破茧成蝶需要毅力和坚持,虽然不是所有的努力都会有回报,不是所有的付出一定会开花结果,但我们是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还是让孩子长成我们所期待的样子?这是我们应该好好反思的问题。当丽莎拼尽全力、倾尽所有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的时候,她的母亲也终于没能逃过阿尔茨海默综合症的困扰,她选择陪伴母亲,任劳任怨地照顾母亲。她把母亲当孩子一样照顾,跟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多年以前不愿跟母亲提起的过往,她不知道这些话在母亲的世界里是什么,像风声,像雨声,像海浪的声音,还是像蚕吃桑叶的声音?在母亲最想听她诉说的时候,她沉默如铁,而现在她可以毫无保留地说,因为她知道无论她怎么说,都再也伤害不到母亲,她已经走不进母亲的世界了。当读到丽莎母亲喊她“妈妈”的时候,我突然泪奔,这就是人类自然天性的回归,是中国母性返璞归真的最有力的诠释!

震撼心灵的文字往往不需要词藻的华丽,真实的情感更能打动人心。我们在成长期间都背负了太多不属于自己却又强加给别人的负荷。平凡的世界里,我们应该像恩食“玛娜”一样,对万物不过多地索取,不贪婪,用简单和随性去感悟人生,回归自然。大道至简,或许这才是生活简单快乐的真正含义。

青春是无限美好的,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都曾经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努力过,拼搏过,成功与否并不是最重要的,不虚度光阴,不负韶华,不彷徨,不气馁,不负此生,就是美好的人生!

愿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放飞自我,轻装远航!愿青春的牧歌永远漂荡在我们记忆的长河中!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222959.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