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6:34:05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精选16篇)
时间:2023-11-23 06:34:05     小编:梦幻泡

拓宽自己的眼界,增加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如何写好一篇议论文是许多人感兴趣的问题,下面给出几点参考意见。这些总结范文涉及各个领域的工作和学习经验,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一

像我国纪录片《八廓南街16号》也是这样一种旁观式的记录。镜头对准了西藏八廓南街的一个居委会,摄像机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观察着这个党的最小的职能机构,这么一个党与人民的交界面,等待着事件的发生。对于片中在审讯小偷段落所采用的惟一一次双机拍摄,导演在成片后还叹其为缺憾,认为破坏了单机固定镜头对事件的等待。其他像《重逢的日子》、《龙脊》、《山洞里的村庄》、《影人儿》等也是在沉静的观望中,解剖了一个家庭,一个山寨、一个村庄方方面面,同时也物化了一段历史。

旁观式记录的目的是要对现实作直接的观察,从而让观众对现实有个直接的了解,其长处在于充分地还原了生活的原生态,保留了更深度的心理真实和观众自由诠释的空间,与此同时,旁观式记录在表现人物内心活动、情感及非现实时空等方面有许多不便,观众在接受过程中也可能因为那种强烈的不确定性而无所适从。

不同的记录只能说是针对不同拍摄内容,依据创作者的不同意图和追求而做出的不同选择。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也无优劣之分,只是方式方法的不同,都是记录者接近真实的一种途径,引导观众介入事实的一种方式,而在大部分的纪录片中,这两种记录手法是融合在一起使用的,各显其长,其目的都是为了传达出记录者对于世界的看法。

就实质而言,二者对于生活的介入程度并无太大差别,旁观式记录的.巨大片比足以证明其个人声音的发出是在编辑台上实现的,而参与式记录则是在摄像机的镜头前就开始了。

无论何种记录方式都是以记录者对生活的尊重和真诚为前提的。任何纪录片的真实都是经过记录者重新编码后的真实,记录者的真诚是真实的保障,尤其在今天,这一点就更为重要。过去,摄像机等设备粗大笨重,合成图像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那时,假如要“捏造”某个镜头或场景,需要摄像师或编辑人员共犯。但是,在制作设备小型化、高性能化的今天,制作者一个人可以轻易地完成摄像、录音、画面合成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更加要求纪录片制作人尊重纪录片的本质属性。

3、以科学手段进行的超常视点的记录。

现代纪录片更以科学的手段,超常的视野去记录人与自然,人与科学视野的素材。

人的本质力量常常会辐射在各方面,人与自然,人与动物、植物,与宇宙星空都能对话,纪录片的题材范围也越来越宽广,已深入到人的科学活动、野生动物、地理生态等层面,对历史、对心理、对生命等等进行科学探索。

譬如瑞典科技工作者拍摄的《爱的凯歌》,就是将摄像机同一个深入人体的,直径只有一毫米的内窥镜连接在一起,拍摄了从精子的产生到受精,从胚胎的形成到胎儿生长的过程,既真实又神奇;美国的《大白鲨》是将小型摄像机放在冲浪板上,绑在长竿上,在水中近距离接近鲨鱼,还将遥控摄像机绑在鲨鱼的背上,进行水下摄影,获得了一个类似于鲨鱼自身的主观视角,拍摄了一部既真实又有趣的纪录片;在英国的野生动物纪录片《洞穴里的狮子》中,创作者把摄像机放在一个可以遥控的玩具中,人远远的操纵摄像机追随狮子的足迹,拍摄它的日常起居、捕食、游戏等等,而关于植物的纪录片《植物行走》用了许多高科技手段,高速摄影、延时摄影,使一滴水慢慢落下,敲开果实,飞扬出种子,缓缓地四散开去,形成优美的节奏和韵律,仿佛植物在舞蹈。编导者还将植物拟人化,一颗深山溪流上的豆夹种子落入溪水中,顺着溪流,进入河道,擦过河马的身旁,进入大海,直达大洋波岸,生长繁殖,摄影机不断捕捉其行踪,从岸边、水下、空中拍摄,将高科技与新思维完美组合起来,给观众以清新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它是用科技手段进行的纪实,是科学性的纪录片。

这种全方位视野以及与人文世界、自然世界、精神心理世界的对话,深刻地体现了电视纪录片所带来的文化品质,在文化交流、节目交换上有着广阔的市场。我国虽然也有《神奇的绿色之火》、《朱鹳》、《西藏的野生动物》、《雾海绿洲》等自然生态纪录片,在一个广阔的视野来看待生命、看待人自身,但目前的电视纪录片还多集中在社会生活领域,没有充分认知和实践电视纪录片的应有空间,这也是我们在纪录片工作中需要努力的。

随着制作和拍摄手法的多样发展,纪录片还在不断形成新品种。有的在大量的实拍和历史素材中,运用情景再现,表现某段无法实际拍摄获得的内容,营造某种情景氛围,增强视觉的感受,形成一种特殊风格的文化片,大多在表现旅游风光、文化遗产、历史人物的内容之中运用这种手法,像最近在《东方时空》栏目的《记忆》系列中播出的《梅兰芳》、《瞎子阿炳》等,就是这样的文化片;至于现在也有人对完全真实的素材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组织、摆布拍摄,使人难以用纪录片这一概念来涵括……对于这些新品种,需要我们根据实践的发展来进行定位和正名,认识到不同名目所蕴含的不同属性,既不能忽略这些新品种独有的生命力,也不能因此而对纪录片的认知产生偏差。

纪录片的这种多样化发展,正有待于电视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对其进行界定和研究,需要强调的是,不论出现何种新品种,不论什么手法,对于纪录片而言,它的基本特征是素材来自真实的生活,保证素材的原始状态,历史资料的真实性,即使是有扮演的段落,或电脑制作合成的内容,也应通过明显的申明显示出来,以便和观众取得认同;如果素材是组织、摆布、虚构、想象的,或者是把一些真实的素材当作符号任意割裂、组合,来说明自己观念的,则应属于艺术语言的范畴,这样结构而成的片子只能说是艺术片,而不是纪录片。

文化品质:电视纪录片:电视节目形态研究之六。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二

其三,纪录片要求自身有独立的严谨的结构和个性化的风格样式。纪录片一般都有较长的篇幅,独立成章,表现人文内容应有一定的结构力,有起始、发展、重点段落、某种结果等,创作者还要把握叙事的技巧,注意节奏和韵律,并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叙述方式,形成不同的风格样式。比如《神鹿,我们的神鹿》、《龙脊》、《阴阳》等影片,就各自有不同的风格。

其四,纪录片需要较大的精力和资金的投入,较长的创作周期和个性化的操作方式,因此,难以在日常播出的栏目化生产流水线上操作,事实上,现在各电视台都是组织一支精粹队伍,投入较大的资金,可以说是特殊形式的制片人操作模式,而且随着电视节目市场化的进程,社会投资、个人投资、独立制片人式的操作方式、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会成为纪录片的主要生产方式。

世界市场对纪录片的认同,也是更加人文化、个性化,更长的过程性,更大的时空容量的,所以纪录片应不限日期,不限题材,适于独立制片人的全身心投入。资金运作走市场,将是今后纪录片创作的走向。

基本记录方式。

撇开纷纭繁杂的表象,传统纪录片的记录方式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介入其中的参与记录;其二为作壁上观的直接记录。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对人们的思维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文化产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用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说明我国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取得进展,经济发展模式正在转变之中。纪录片是文化产业中的活跃部分,深受人们喜爱,研究纪录片的策划选择题是非常有必要的。

1策划含义概述。

从现代意义的角度理解,所谓的策划就是在一些信息素材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形成一种思路、创意以及方法等,为后续的实际操作提供依据。这一概念被引入到电视节目创作以后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一名电视人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选题策划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方面,这项工作为节目创新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可以说策划已经成为节目创新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策划是节目制作的第一步,可以有效避免决策失误问题,提升信息及其他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说做好策划工作,一个电视节目就已经成功了一半。纪录片选题策划中,虽然由于节目固有性质导致创作的自由度受到限制,但是选择策划仍旧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际上记录片是将真实事件以艺术的`方式再现出来,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提高节目的感染力。总之,纪录片选题策划工作非常重要,是在现有信息上的一种选择过程或者说是一种创作过程[1]。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四

电视纪录片《信仰》诠释了中国人是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如何坚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胜利。历史选择毛泽东和蒋介石代表各自的阶级和政党,用手中的枪杆和心中的信仰,用对历史的感触,和对未来的预测,在饱经风霜的中国大地上,在进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国的命运也就取决于这两种信仰的博弈。这种信仰成了中国人寻找一条民族的独立和现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这部纪录片让我重新认识了我们伟大的党,以及那始终引导我们坚定不移的信仰。19,《共产党宣言》创造了共产党信仰的起点。1992年,邓小平曾经回忆说: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共产党abc》,正是以《共产党宣言》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停的追寻,坚守自己的信仰,发挥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酝酿着时代的蓝图。开天辟地慨而慷。《共产党员宣言》确立了中国人民自己的信仰,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锋队开始了救亡图存的伟大探索,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共产党宣言》引导彭湃从一个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从他烧田契开始,已经开始绽放出信仰之光。

19,中国共产党诞生,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坚定的信仰,揭开了中国现代历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还要坚守,正是有无数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坚守自己的信仰,才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聆听着片中的入党誓词,再次心潮澎湃,历经各种时期,党的誓词也在不断修改,但毛泽东主席添加的“永不叛党”一句从未更改。绝大多数共产党人在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方曾写过:死,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他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说道:中国一定有个可爱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这样对信仰的坚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现在已经出现。当然,不是所有的共产党人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像陈公博、张国焘等人,他们终将被历史所唾弃。

中国共产党创造历史奇迹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战役陈树湘断肠而死,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表达了对信仰的忠诚,张思德的为人民服务,刘胡兰的“怕死不是共产党员”,无不是对信仰的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奋斗的共产党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从苏维埃到民族解放,从新中国到五星红旗,无数革命先烈前赴后继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让人们凝聚起来,为信仰而奋斗,就是为未来而奋斗。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帜的指引下,我们将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五

摘要:

随着电视机大量普及,一种新的文化形式——电视文化已悄然形成,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领域,电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环境,电视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也日益突出,对幼儿的影响尤为显著。如何更好地认识电视文化的影响,确立正确的电视文化导向,为青年学生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是教育作者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的当今社会,电视已经代替父母与伙伴成了许多孩子的主要伴侣。电视的出现,早已困扰着我们的儿童教育,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均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不断地进行着各类调查研究。然而,各位专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尤其在电视作为教育媒介对于幼儿的影响方面,更是莫衷一是、争论不休。

幼儿对电视具有某种特殊感情,其原因是与幼儿自身的认知特点、电视的特殊功能以及家庭因素分不开的。

(一)幼儿认知特点与注意倾向。

皮亚杰曾用大量令人信服的实验材料证明了儿童的认知与成人有着质的不同,而且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也各具特点。幼儿心理发展具有认识活动的具体形象性、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初具个性倾向等三个一般特点,但也存在幼儿初、中、晚各个时期的不同。其中“无意性”最为显著,其各种心理活动都表现出无意注意、无意记忆、无意想像等典型特征。

发展心理学认为,引起幼儿无意注意的因素有三:客观事物的特征(刺激强度、活动变化、新异性、生动性等)、刺激物与主体兴趣爱好的关系以及主体的情绪与需要状态。幼儿对于新颖的、鲜艳的、强烈的、活动的、多变的、具体形象的以及能够引起他们兴趣和需要的对象,才集中注意力,但又很容易受更加强烈的新异刺激物的影响而转移。幼儿能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记住多次重复的信息和场景,同时对其进行一些简单的复制和模仿。这种无意识心理活动基础上的认知行为,是幼儿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

(二)电视适应于幼儿的独特“刺激”功能。

于存在着一个允许其同化的结构。”电视首先以娱乐传递者的身份掌握了幼儿的心理,避免了父母言教可能使其产生的某些抵触情绪,成了幼儿乐于接受的、有意义的刺激信号来源。换言之,幼儿的认知结构很容易被电视提供的刺激信号所“同化”,因为电视节目保证了他乐于理解、容易理解的信息和场景。电视声音、图像、色彩、动作俱全,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娱乐性,能使同一信息和场景反复呈现,这对注意力易分散、知识经验不足、理解能力差尤其是还不识字的幼儿来说,极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

研究还指出,婴幼儿两三个月时会无意地扫一两眼电视,稍大开始注意画面,一岁左右看到有趣画面会笑或手舞足蹈,一岁半会自己开电视,二岁时有了连续注意,二三岁时可以自己辨认熟悉或感兴趣的事物,“由此形成了最初步的选择能力”。电视作为教育媒介,对婴幼儿语言学习、词汇扩充及认识事物和社会角色方面有很大帮助,在移情训练、亲社会行为训练方面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和老师。这进一步说明,电视对于幼儿具有特别的吸引力和作用。

(三)家庭因素促使幼儿与电视的结合。

国内有人曾对某乡镇中心幼儿园近500名幼儿进行了调查,结果是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占98.5%,4-5岁幼儿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平均为2-2.5小时,多数幼儿晚上及星期天的主要活动便是和家人一起看电视。就是说在婴幼儿所接触的家庭媒介中,电视成了最主要的。客观地说,现在父母或社会最担心的还不是婴幼儿对电视的偏好,而是其童年后期甚至整个青少年期对电视或其他媒体如电脑的沉溺。往往存在这样的事实:在某些家庭中父母会为幼儿经常能“陪”他们看电视感到高兴;又或者由于一些原因,有些父母有时只好拿电视充当看管孩子的“保姆”。生活在农村的人可能对此深有感触。婴幼儿从出生到走进幼儿园之前的三四年中,活动范围仅限于“家”,自然无法避免与电视的高频率接触,除非不打开电视或没有电视,而这在大多数情况下又是不可能的。条件略差的地方,一直到7岁左右上小学前,孩子都处于这种自然沉浸于电视中的状态。

二、电视文化对幼儿发展有着双重的影响。

(一)电视文化信息传播的多渠道对幼儿能力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

电视文化所容纳的知识类型多样、视野开阔、视角新颖,创造了一个现代文化活动方式,开阔了幼儿学习的文化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良好效果。

其一,电视文化集纳广泛,对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技能有着直接的作用。电视具有百科全书式集纳广泛的特点,在形式上从文艺、娱乐、宣传、教育、科技等无所不包,在内容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无所不有。这样就使得幼儿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知识和经验。

其二,有利于幼儿言语能力的发展。幼儿的言语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通过言语实践逐步发展起来的。语言交往实践的多少,对幼儿言语的发展有很大作用。研究表明,从小受到较多言语刺激的幼儿,其言语发展也较快。电视文化的特殊声音艺术,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言语刺激,幼儿在这种良好的刺激中,能逐步掌握正确的.发音、发声技巧和规范的语法,还能丰富作为语言“建筑材料”的词汇。

其三,有利于幼儿的注意能力的发展。幼儿的注意通常是无意识注意占优势地位。鲜明、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刺激物以及刺激物突然的、显著的变化,最易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电视正具有引发幼儿无意注意的这些“元素”。因此,幼儿在观看符合“口味”的电视节目时,能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这样对提高注意的稳定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另外,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也能促使幼儿注意的合理分配。

其四,有利于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幼儿期是想象发展比较迅速的时期,而幼儿想象的产生往往是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的,外界的刺激越丰富,就越有利于幼儿想象能力的发展。电视播放的动画片、艺术表演、音乐欣赏、儿歌朗诵……为幼儿想象力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刺激。另外,电视文化对幼儿感知能力、思维能力及审美能力等等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说过:“所有电视都是教育的电视,唯一的差别是它在教什么。”由于电视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在对幼儿发展发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

其一,电视文化的不可规定性,容易导致幼儿榜样选择的偏差,而使行为失范。幼儿的是非判别能力差,对电视呈现出的各种信息无法做出正确选择,只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加以接受,因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行为模仿。《中国教育报》1993年1月20日“电视的忧虑”载,某幼儿园的一个男孩子强行抱住女孩接吻,在教师批评他时,却振振有词地申辩“电视里就这样”。

其二,电视文化中一些低品味的节目对幼儿知识的掌握、审美的取向产生了误导。近年来,一些电视片为迎合一些人的低级趣味,片面追求娱乐、新奇,传播一些艺术性差、审美层次低、缺乏历史真实性、违背科学规律的内容,影响了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和正确概念的形成。以致于3岁幼儿也开始学着某“歌星”的样子,拿腔拿调,历尽沧桑似的:“我拿青春赌明天……”。

其三,幼儿在电视机前的时间激增,容易导致心理障碍。幼儿过多地观看电视,势必会减少与同辈友伴和亲子之间的交往时间,削弱了家庭生活中形成人格所需的成员之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丧失较多的进行社会比较和社会适应的机会。人际直接交往的减少,造成幼儿社会心理的分离而变得孤癖、抑郁。

其四,电视文化中大量的“舶来品”,不利于幼儿民族自信心的确立。“猫和老鼠”、“机器猫”、“米老鼠和唐老鸭”……等等一大批“儿童片”均来自外国。广告片同样不甘示弱,日本电器、巴黎时装、美国可乐……过多的外来片,容易诱发幼儿媚外的心理,形成“外国月亮比中国圆”的错误心理定势,这便出现了幼儿的吃、穿、玩均以“外国货”为荣的现象,以致于到了“只有开水是中国产”的危险地步。另外,过多地观看电视对幼儿视觉,听觉及人体其它各部分的正常发育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加强对电视文化的规范,扬长避短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

电视文化对幼儿的发展存在着各种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从幼儿身心健康的角度出发,作为家长与教师的我们应该正确的对待电视文化所带来的问题,处理好电视与幼儿的关系,趋利避害利用电视文化的正面影响,避免负面影响以更好的促进幼儿的发展。要做到这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增强“传播者”的教育意识。电视节目的制作者要精心制作出有利于幼儿身心发展的优秀节目,为幼儿发展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精神食粮。从幼儿的生活特点出发,科学地安排电视节目的播放时间和顺序,保证幼儿能接受到积极的、有效的教育。

其次,父母要肩负起“守门者”的职责。

(一)注意控制幼儿的收视时间。

(二)为幼儿选择好的电视节目。

(三)教育幼儿对电视中出现的事物不可以全部相信。

(四)将幼儿的注意力调离电视。

做到这一点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应用,下面简单的介绍几种:

1.陪伴幼儿收看电视。

2.多与孩子一起游戏。

3.教师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与引导。

随着人类向文明社会的不断迈进,电视文化对幼儿的影响也将日益显著。只有全社会都来关心幼儿,并共同肩负起教育幼儿的职责,使电视文化融知识的真、教育的善、娱乐的美于一体,才能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六

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真实,在于记录正在进行的一段时空跨度相对较大的一段现实或历史。那么,无论是新闻纪实类的纪录片,还是历史文化类纪录片,都应立足当下,做到真实、可信,做到“真、善、美”。纪实化,是文化类纪录片的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是纪录片贴近动态现实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必然。文化类纪录片纪实化的主要表现特征为:

(一)从正在进行的一件文化事件入手,运用纪实长镜头切入对文化与历史的表述,让历史与现在交错进行;例如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大多以现实和过去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通过对传统和现代的饮食文化的交错叙述,让观众可以深切地体验到所讲述的事物的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现在一些文化类纪录片也大量运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将历史与现实一起呈现在观众面前,既提高了纪录片的可看性,也令纪录片的讲述更加有理有据,让观众感叹,看一部好的纪录片就像看一部电影,例如酒泉台摄制的纪录片《玄奘瓜州历险记》,选取了玄奘取经路上最险恶的一段,讲述初唐时期玄奘为西行求法,置朝廷通缉于不顾,夜半偷渡玉门关,历经九死一生,终达伊吾的传奇故事,和以往不同的是,这部纪录片不仅使用高清设备拍摄,而且运用了大量的剧情表演,再现了千年前的传奇故事。文化类纪录片还可以通过完整记录一个鲜活的文化活动,例如,婚丧嫁娶、社火、祈雨、祭祀等。

(二)充分运用自然的现场声音。现场声音是表达的另一个主体,因为电视是一种视听语言艺术,声音语言的作用不可缺少。今年年初,笔者拍摄的《尕海湖边的故事》中,效果声的运用就为节目增色不少。在尕海湖边拍摄冬候鸟大天鹅时,清晨清亮的天鹅叫声,顿时让冬天的尕海湖边响起了候鸟的歌声。如何能让观众也能体会到当时尕海湖边的这种场景,光靠唯美的画面是不可能做到的,《尕海湖边的故事》就将常规的效果声的音频指数略微提高一些,突出候鸟的叫声,充分吸引了观众的眼球。

(三)各种声音元素交错进行,扩展声音时空。比如表现崆峒山、武夷山、少林寺,声音除解说、音乐之外,还有钟、鸟、风、游人和做佛事所发出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是文化类节目内容的重要组织部分,也是纪实化不可或缺的元素。在甘肃电视台10多年前创办的.日播文化类栏目《美丽甘肃》中我们看到,天水台反映民俗的《年初一》就是因纪录而取胜,它充分反映了民俗中原生态的摇曳多姿。甘肃卫视的《中国西北角》栏目,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纪实化的元素也在大大增加。

二、文学化是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

纪录片不仅需要真实的影像记录,同时也需要依靠文字的逻辑来推动纪录片的叙述向前发展,而仅靠影像是不能完成推动这一逻辑叙述的发展,所以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文学化的表述。文化类纪录片不是新闻专题,恰到好处的文学化是此类纪录片的必要因素。从《话说长江》到《望长城》,再到近些年出现的大型文化系列片《江南》《苏园六记》以及中央台9套节目的开播,我们可以看到,电视一直与各种文学类型相伴相生,文学化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类纪录片成熟的标志。《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舌尖》体”一时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纪录片的语言表达方式,被观众们所喜爱和接受。文学化是编导对采访对象的发现、创造与想象,是对过往历史的复活。简单、沁人心脾的解说词,可以让观众更好地融入节目当中去。文学化是编导个人情感的投入,画面因情感而复活生动,节目因情感被长久记忆。

三、社会化是节目的深度体现。

社会化的过程是编导将纷繁的采访素材进行系统化的过程,它要求我们不要单一地看待一个问题,而是将采访素材纳入到广阔的社会学空间,来判断取舍,并阐释文化的社会含义。纪录片始终是小众的精英文化,社会化并不等于低俗和媚俗,而是需要更大胆地运用先进的高科技手段,用更完美的视觉冲击力去吸引观众,更好地满足和服务于人民大众。如今,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和4g时代的来临,电视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在网络上放映,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开始运用高清数字化拍摄,运用电脑3d技术合成等。纪录片适应全媒体时代的要求,是纪录片社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说到底,文化类纪录片最后的落脚点必须是对文化的、社会的、现实的透视、提炼、表述与发现,是对社会与时代精神的深度挖掘。中国纪录片应摆脱传统纪录片用冗长的数据或苍白的专家发言来讲述历史的做法,而是应该面对生活,真实地讲故事,这种表达方式才能促进中国纪录片未来的发展。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七

民族声乐是指与说唱、京剧或是民歌等不同的音乐表现方式,它在这些音乐的根底上分离了西方国度欧美声音的唱法和理论,取其精髓而成为了一种比拟共同的音乐。线性是指不同于理学上的各种线上的特性,而是音乐家熟习控制的在歌唱过程中将每个音域之间的过渡表现得十分顺畅与自然,其声音的强弱表现得平滑有力,并且它主要指的是民族声乐的唱歌技巧。在唱歌过程中巧妙地将线性融入到其中,能够起到使音乐愈加动听,愈加吸收人的作用。美学价值是指民族声乐将其他国度的一些唱法交融在一同所表现的一种歌唱价值,那么民族声乐线性歌唱的特性是什么,是如何将民族声乐表现得如此之好?笔者分离文献及平常的积聚将其总结如下:

一、民族声乐线性歌唱的特征。

(一)音色的丰厚使得线性歌唱更具有作风化。

在音乐当中所说的线性和歌唱中的线性并不是我们肉眼可见的那种客观存在的直线、折线或是垂线,而是一种比拟笼统的用于形容音乐特征的一种词句,能够用曲线来形容。由于波状曲线的特性能够用来形容民族音乐,使其音乐具有活动性和生动性以及跌宕起伏的音色。音色发挥的好与不好一局部取决于人的天赋,另一局部取决于后天的锻炼。民族声噪音色特性主要是洪亮、亮堂,以靠前为属性,能够将音乐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例如抒情方式或是灵敏方式等。音色还分为真声和假声两种声音,当一首歌曲歌唱的比拟慢,大都是用真声在演唱;若是歌曲比拟快或是比拟高亢,则大局部都是用本人的假声在演唱。音乐分为多品种型,每一品种型都应用了如此的音色特性,而民族声乐正是将各种音乐特征分离在一同从而发挥它的个性化。在民族声乐中若要将音色发挥得更好,不只仅要留意音色的发音,也要留意音色的运用位置,应在精确的位置内发音,更要将音色彩节好,将气息控制好构成较好的共鸣焦点。只要将这些综合到一同才干将音色的特征发挥出来,这也是民族声乐为何要将音色的特征应用到本人身上的主要缘由。

(二)运用润腔将民族声乐的曲线美愈加突出。

什么是润腔?润腔主要是指用来衬托、渲染、修饰民族声乐的一种手腕,其主要目的是补偿民族曲调的呆板,使民族声乐听起来愈加流利动听,补偿了民族音乐的不圆满的中央。中华民族声乐与国外民族声乐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润腔应用的不同,在我国润腔是以一种虚拟的方式在有色的图谱上跳动,主要存在于那些主干音的四周,但是在图谱上基本见不到其音。润腔主要是用来增加民族声乐的特征的,能够使旋律愈加动听、有力度及有节拍感,更能够使音乐更充溢生气。而在国外润腔是存在于图谱中的,是能够看得见的音,并且关于润腔的运用十分严厉。

二、民族声乐的线性歌唱的美学价值。

线条是声乐最重要的组成局部,它是音乐的一种外在方式,承当着音乐的艺术审美及情感的.丰厚。将音乐的声音线条和旋律线条分离在一同,才干充沛表达民族声乐的艺术感,让人沉醉在歌声当中。而它的美学价值在于经过巧妙的技术手腕,增强音色的锻炼及调理音色的位置,产生强有力的歌声。它不只增加了民族声乐的积极性,也在线条中闪烁出民族声乐的特征,更是给歌手增加了更多的表达本人情感的时机。恰如其分的民族声乐表达也是向其别人表达本人情感的一种方式。

三、总结。

民族声乐线性歌唱在民族声乐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线性歌唱在音色、润腔的应用上分离了国内外较为优秀的音乐特征,使其民族声乐有更多的个性发展方向,打破了传统音乐的约束,将传统音乐自在地分离。在这根底上还分离了西方欧美国度的歌唱方式,在当今的音乐发展中构成了独具特征的音乐。人的内心情感是较为丰厚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喜欢应用音乐来表达本人的思想感情,由于音乐是表达个人情感的最好的艺术方式,而民族声乐正是将这些特性汇合在一同的一种音乐,突破了其传统音乐的单调,乏味的唱法,增加了其音乐的活动相、积极向。也表现了中国音乐发展中关于自在的追求。将来民族声乐会有更多的发展空间,会给更多人带来更多的情感艺术表达方式。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八

摘要:原始玉器工艺发展到夏代,开始出现镶嵌、勾彻、浅浮雕和圆雕等琢玉技术,这就使得夏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走向程式化和复杂化成为可能。几何直方的规整形状,出齿、安柄的细部造型,还有线面结合的构图,乃至浅浮雕式的立体纹饰,均强化了夏代玉器的艺术形式和审美意蕴,形成了匀称规整、多样统一、象征表意和凝重神秘的艺术风格,从而有效地实现了中国玉器主体审美观念从新石器时代“饰玉”向商周“礼玉”的过渡。

关键词:夏代玉器;线刻;浮雕;象征表意;凝重神秘。

根据《史记》、《竹书纪年》等文献资料的记载和碳十四技术的年代测定,夏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年代可基本框定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囊括了龙山文化晚期至二里头文化四期的中国早期文明。以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为中心,并波及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夏县东下冯,内蒙古的夏家店,山东的岳石地区,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以及内蒙古亦峰夏家店遗址的夏代文明,出土了丰富的石器、陶器、玉器、青铜器、骨蚌器、木漆器等原始器物,其中尤其是玉器,以其独特的玉料、精湛的工艺、多样的造型、别样的纹饰以及极富时代特征的艺术审美风格,充分展现了夏代先民的形式感、想象力和社会风尚,这些无疑构成了夏代玉器的基本审美特征。

一玉料和工艺特征。

与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为代表的北方玉器玉料以及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南方玉器玉料相比,夏代玉器所用玉料无论在外在色泽还是内在质地上,都表现出中原玉料独特的审美风貌。据考证,“古代中原地区用玉多为软玉,其结构一般为交织的纤维显微结构的闪透石-阳起石系列矿物集合体。玉的质料致密坚硬,外表又显示出柔润,体胎半透明而又具有光泽”[1]。夏代文化的典型代表——二里头遗址所出土的玉器就鲜明地体现了中原软玉的审美特征。二里头玉器玉料的来源有新密的“密玉”,属白玉;南阳独山的“独玉”,属青玉;还有淅川的绿松石等。因而制成的玉器有的呈乳白色,如二里头遗址四号坑出土的玉柄形器;有的呈淡青色、嫩绿色以及灰褐色等,如二里头遗址三号坑出土的绿色夹白斑的玉戈。这种五彩斑斓的玉料色泽正好满足了夏代先民多种玉器品种的制造。同时,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夏代,基本处于黄土高原地区,玉石作为山地的精英,自然有别于随手抟来的一捧泥土,故而成为某种神秘灵物的表象,承担着原始礼制统治的功能。夏代玉器也正是首先凭借这一玉料的外在特征和内在质地而一跃成为国家重器,承载着礼仪的功能,成为专制社会的代言。因此,夏代玉料以其纯美的色泽、温润的质地,以及神秘灵物的表象,体现了愉悦的艺术审美形式和神秘的宗教礼仪内涵的融合。

极具中原地方特色的二里头玉料同时也促进了夏代琢玉工艺的审美化进程。夏代玉器的制作工艺,由于青铜工具的引入,在新石器时代玉器打磨、刻纹、镂空、抛光的基础上,开始向着更加精细的方向发展,这主要表现在镶嵌、勾彻、浅浮雕、圆雕等工艺及其所形成的审美效果上。

虽然镶嵌工艺在新石器时代早已出现,如红山文化女神塑像中的嵌陶工艺,使得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显得自然、古朴。但真正能体现镶嵌工艺的高难度的嵌玉和嵌铜技术却是从夏代才开始的。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片圆铜器、铜牌饰以及绿松石片、云母片镶嵌漆器等镶嵌工艺不但均属首创,而且制作精良,尤其是镶嵌绿松石铜牌饰,其凸面为二三百块不同形状的绿松石片粘嵌成饕餮形兽面纹,极具形式美感,且营造出庄严神秘的氛围。与女神塑像的眼珠相比,它不仅在镶嵌物的数量上体现出优势,而且还开始讲究镶嵌中纹饰的构图。这不仅是夏代先民对不同质料器物驾驭能力的体现,也是他们对装饰的形式构图的审美追求,故而代表了夏代镶嵌工艺的最高水平,开启了后代青铜器镶嵌绿松石工艺的先河。

勾彻法的运用,主要体现为夏代玉器上的阴阳线刻纹。至二里头文化三期,夏代已出现被称作“砣子”的青铜质料的圆形琢玉工具,它一方面可以在玉器表面刻画出条条细阴线,另一方面在阴线沟槽的一个立面,向外扩展,形成较宽的斜坡面,形成阳刻凸纹。这种阴凹线和阳凸线的形成过程即玉器制作工艺中的勾彻法。夏代玉圭上精致的琢刻菱形雷纹带花纹以及玉柄形饰表面复杂的兽面纹、花瓣纹等纹样图案即为其见证,丰富了纹样的形式,且其精致性有效地提升了玉器的审美品格。

浅浮雕与圆雕工艺在夏代玉器的琢制中一般是搭配使用的。浅浮雕是在阴线刻纹的基础上凸出阳纹而使其具有立体的表现效果,一般用于纹饰的构图;而圆雕则多是为造型美观而使用的雕刻技巧,是整体形象的立体雕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即可构成玉器纹饰和造型相搭配的整体审美艺术风格,如夏代玉柄形饰的制作工艺虽然综合了研磨削切、勾线阴刻、阳刻浮雕、钻孔、抛光等琢磨工艺,但最能体现其艺术风格的却只是两种:在柄形饰的四面用浅浮雕琢出繁复的纹饰,粗节用单线或双线雕成兽面纹,中节及顶部琢成花瓣纹,细节则有二至三周阳刻凸线纹;在柄形饰的四楞用圆雕技术琢出立体的造型,玉柄的四楞处为鼻梁,两侧为半张兽面,相邻柄面结合为一张完整的兽面。这样,浅浮雕与圆雕工艺形成了多样的纹饰图案和独特的立体三维造型,使得整个玉柄形饰柄面上的勾线饕餮花纹中点与直线结合得自然、流畅、舒展,造型和纹饰搭配得圆润、细腻,相得益彰。

总之,夏代先民在玉器制作工具和制作方法上的提高,尤其是双线浮雕纹样和兽面铜牌饰上的绿松石镶嵌工艺,有效地促成了夏代先民审美理想的物化,使他们的审美意识得到了较充分的展现。具体到玉器纹饰的雕琢过程而言,大致经历了由“勾彻法”向“浮雕法”演变,由平面线条向立体浮雕演变的过程。其实这正好体现了夏代纹饰雕琢工艺的审美特征,它一方面体现了夏代玉器雕琢工艺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充分地表达了夏代先民日益细腻的内心情感和审美理想。

二造型与纹饰特征。

极富中原特色的软玉材料和琢玉工艺,使夏代玉器的器形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石器时代玉器的许多造型都还是模仿当时某些动物、植物、人物等现成实物而成形的,如红山文化玉龙、崧泽文化鱼鸟形玉璜等。到了夏代,玉器的创造则基本上走出了对自然物象的直观模仿,更多的是依据人们生活的审美风尚而进行其造型及细部处理的。夏代玉器在造型上趋于程式化,器形大而薄,以几何直方形为主,流行在玉器边缘装齿扉或安柄,并镶嵌异物,形成了自己的审美特征。

据后代史书记载,夏王朝是在战争基础上形成的,这也可以从出土的夏代玉器的器形得到验证。夏代玉器造型表现为:少祥和平静的模仿性装饰玉器,而多抽象的直方形兵器。玉钺为长方形或近圆形,玉圭为平首形,玉刀为长条梯形,尤其是多孔玉刀较以前更薄,更为长大、平滑。这些造型肖似兵器,至少与当时的“尚兵”习俗联系紧密,社会化的审美创造体现了其满足自身功能需要的理性化和观念化。夏代玉器的形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创新,一方面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直觉体验能力,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的抽象想象能力。除此之外,夏代玉器形制还有出齿,即在玉器两侧雕出繁复的齿扉,如玉璋滋乳而成的牙璋,其扉棱显得华美异常。程式化的造型使得玉器在既有质料美的基础上充分流露了夏代先民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体现了先民的理性创造精神和感性生活情趣。

夏代玉器的审美发展主要体现在纹饰上。由于玉材的创新以及几何直方形的平面化造型,尤其是青铜轮工具的引进和勾彻、浮雕、圆雕等工艺的运用,使夏代玉器的刻饰纹饰向多样化、复杂化方向发展成为可能,其独特的审美价值也获得了新的突破。

夏代玉器大多局部饰以平行或交叉的阴刻细线,并以此构成简略而精炼的纹饰构图。夏代玉器纹饰主要有直线纹、斜格纹、云雷纹和兽面纹,仅有少量的动物纹和植物纹。其中云雷纹见于玉圭,兽面纹见于兽面纹柄形饰、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而直线纹、斜格纹见于玉刀、玉戈、玉圭等,这些简约的刻纹装饰,实际上是夏代先民承载和表达其观念和信仰的痕迹,不同的纹样和构图,代表了不同的文化审美心理。

细劲的直线纹、斜格纹是夏代玉器中最常见的装饰纹样,以平行的阴刻细线为其典型特征。斜格纹是由直线纹成组交叉刻成菱形状,整体上使图案更加紧密,强化了渲染的效果。如多孔玉刀两端,以及玉牙璋的内与援相接处就有成组的阴刻直线,线形细劲有力,深而直,使得玉器形象的美观化和礼仪性均得到了强化。

云雷纹在各种纹饰中尤为突出,用柔和的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二者配合,形成一种磅礴的气势和神秘的审美效果。该纹饰多饰于玉器两端的穿孔之间,两边再饰以阴线刻纹将其框住。如二里头遗址三区二号墓出土的玉圭,其二圆穿间有以细阴线刻划的菱形四方连续式云雷纹,琢刻精致,立体感强。夏代的玉圭一般用于社祭,礼云神。因土地需山川之气而致时雨,云行雷响方能有雨,故可是云雷纹以象征之。尽管要借助于“神物”,但其控制自然,驾驭天地的朴素人本意识和人的主体精神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显现。再如七孔玉刀,其近两端处也常琢竖直阴线纹与菱形云雷纹,风云雷电听其号令。

兽面纹为橄榄形眼眶,圆眼珠,宽鼻翼,阔口,这在龙山文化石锛上可找到源头,而且与新寨陶器盖上的饕餮纹饰极为相似,更是夏代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头部的简化或抽象表现。兽面纹以象征手法夸大其头部,强调五官,尤其擅长抓住其眼部特征局部放大,作“臣”字形眼,钻圆圈眼瞳。该纹饰“主要突出它们的头、目、齿等主要器官的特征,省略不重要的细部或对其只作象征性的表现,重要细部圆润婉转的阳线”[2],其中装饰趣味与象征趣味相得益彰,使礼的威严和审美的情感融为一体,后来更多地见诸商周时期的青铜容器。同时,这一脉相承的兽面纹饰的演变也彰显了夏代先民的宗教信仰和对龙崇拜的社会风尚。龙纹图案起源于远古的族徽,最早出现的是红山文化玉龙,而到了夏代,龙形兽面纹饰的手法和主题,经过长期的酝酿,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并且为帝王专用。

总之,夏代玉器的纹饰呈现为两种主要形式:一种主要以线条为主,采用线面结合的方法,构成整个玉器的平面纹饰图案,如细劲的直线纹、斜格纹,回旋的云雷纹;另一种就是浅浮雕式的立体纹饰图案,如立体感极强的兽面纹。纹饰上的线刻和浅浮雕更进一步突出了以上各种纹样的装饰功能和文化意蕴,对商周的玉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艺术与审美风格。

关于夏代玉器的整体艺术风格问题,杨伯达先生曾谈到:“从其前后玉器工艺美术的发展情况来看,夏代玉器的风格,应是红山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玉器向殷商玉器的过渡形态,这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玉器可以窥其一斑”[3]。对此说法我表示赞同。一方面,夏代玉器的艺术风格承袭了新石器时代的审美风尚。就造型而言,玉圭的方形结构和钻孔的审美处理是龙山文化玉圭的延续,玉牙璋则是龙山文化铲形器的进一步完善化和复杂化,玉琮的方圆构形更是受到了良渚文化的深远影响。就纹饰而言,浅浮雕式的兽面纹,其橄榄形眼眶与石家河文化玉器相似,其宽鼻翼和阔嘴巴又直接脱胎于龙山文化石锛;另一方面,夏代玉器在继承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基础上形成的抽象直方的独特造型和神秘威严的兽面纹饰,又均系商周玉器制作的根据,对后代玉器的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夏代玉器的过渡性风格十分突出。但我们若仅仅把夏代玉器的艺术与审美风格定性为一种过渡性,无疑是忽略了其特有的审美文化特征。至少,夏代玉器还体现了以下极具鲜明时代性的艺术与审美风格。

一是匀称规整性。对称、均衡、规范、平整,是玉器造型艺术具有审美价值的重要因素。夏代玉器的这些形式美感不仅体现在整体的结构造型设计上,而且也显现于局部的细微纹饰图案雕饰中。夏代玉器在整体构形时,为补充直方形在美观上的相对不足,常在两端装以繁复的齿扉以及饰以细线纹饰,它们均成对出现,且左右对称。最典型的是玉七孔刀,就造型而言,玉刀扁长呈梯形,上部背端相对厚而窄,下部刃端相对薄而宽,而且近刀背处镂有平行、等距的圆孔七个,使得上背下刃重量均匀得体。同时刀的左右两端又装有齿扉六对,显得极其对称;就纹饰而言,玉刀近两端处表面琢了竖直阴线纹与菱形纹,其下有两条平行阴线与刃相隔。整个玉刀在造型和纹饰的.搭配上将夏代先民的审美形式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二里头遗址五号坑出土的创新形玉钺,呈圆弧背,两侧逐渐外侈呈宽刃,每侧有扉牙两组,每组为三齿,呈对称状,刃呈莲弧形,分四段,左右均衡对称。另外,更多的玉戈、玉圭,以及装饰类玉器,其造型和纹饰也常显示出对称规整的韵律美和整体和谐的审美风格。

二是多样统一性。夏代处于中国国家形成的初始阶段。首先夏代诸方国的玉器受各地区文化生活的影响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风格。如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夏代玉器多为装饰类的臂环、玉管等,而少礼仪器,呈现出祥和的氏族审美风味;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的夏代玉器则多璧、牙璋、钺和多孔刀等,形制和风格倾向于庄重和威严,使灵物与政权统治、等级礼仪紧密相连,巫术性与人文性相交织。同时,受特定时代和地区间相互交流的影响,夏代玉器又形成了统一的艺术审美风格。如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玉器在吸收陶寺遗址文化玉器祥和优美风格和石峁遗址玉器庄重威严风格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身的王权等级色彩,形成了既庄严肃穆又装饰美观的大一统风格。与此相应地,中原二里头的主体审美风格又借助国家的统治王权向四周传播和辐射,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代表社会等级象征的牙璋、圭、钺等玉礼器,这类玉器的传播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夏王朝礼制观念和审美风尚的传播过程。

正如杨伯达先生所说,“到了夏代,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王朝之后,玉文化的形式亦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遂而出现了统一的玉文化,或与地方玉文化暂时并存、对峙”[4]。夏代玉器糅合了史前各地文化的诸多因素,其文化也必然是多元性和统一性并存的文化,其艺术风格也必然呈现出多样统一的审美特征。这种由多样趋向统一的玉器审美风格展现了夏代王朝的宏大审美情怀、独特审美趣味以及鲜明时代特色。如玉器器形一般大而薄,流行的齿扉装饰也由简而繁,且有了细劲的阴刻直线纹;异物镶嵌工艺开始应用于青铜器制造,十字纹青铜方钺上镶有多块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中的兽面纹由200多小块绿松石镶嵌而成,均代表了夏代这一独特时代的审美艺术风格。

三是象征表意性。宗白华先生曾经说过,“中国人的个人人格、社会组织以及日用器皿都希望在美的形式中,作为形而上的宇宙秩序,与宇宙生命的表征”[5],这句话精要地揭示了古代器皿的象征性特征,夏代玉器也体现了这样一种象征表意性的艺术风格。首先,夏代玉器的一个典型特征是玉兵形器增多,这类玉器只是形制似兵器,而非真正的兵器。如数量众多的玉戚、多孔玉刀,以硬而脆的玉石为原材料,一般宽大体薄,也无使用痕迹,结合其特殊的纹饰以及两边的扉齿考虑,它们应为仿兵器形的非实用玉器,是一种象征权力和威武的礼仪玉器。另外,玉刀穿孔均为奇数,从一个到三个、七个不等,这可能与当时偏于阳刚之数的审美风尚有关。再如玉戈、玉钺等,也在这种特定的时代传达着等级礼仪的精神特质,并上升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这些玉器的形式中积淀了社会的价值和内容,远非简单的实用器具所能比拟,是对外在自然的升华,具有高度的象征性审美价值。这一点,尤仁德先生在《古代玉器通论》中揭示得尤其精到:“二里头所出玉戈、玉钺和玉刀,都是作为‘兵杖’形式出现的,它们象征夏朝君王的军权及其在战事中的胜利与凯旋…….夏王朝是经过血雨腥风的长期战争才得以建国和巩固政权;它们所反映的是战争与征服的特殊文化形态,是促使王权强化的主要精神力量”[6]。一言以蔽之,在夏代,礼玉的形制已成为个体身份的标识码,也是社会地位尊卑的具体体现,它同社会意识形态有着明显的联系,充分展现了夏代玉器的象征表意性风格。

四是凝重神秘性。夏代的许多礼仪玉器,造型相对规整,它们凭借自身的高贵地位进入夏代先民生活之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习惯和社会观念;同时,后者又反过来促进了前者的发展,使玉器向着礼仪化和程式化的方向发展。夏代社会浓重的礼制风尚和等级观念,造成了其玉器所突现的人文意识之中始终笼罩着一层浓厚的庄重感和神秘感。“三代时,玉质礼器是贵族们的‘权杖’,朝享会盟,用以表征其身份地位;又是通神的礼器,用以祭拜神灵祖先”[7]。夏代玉器就兼有礼玉和瑞玉的双重身份,既带有朴素的原始崇拜的巫术色彩,同时又孕育着夏王朝等级身份的人文色彩。这尽管只是一种扭曲的人本意识观,但毕竟代表着其觉醒,人本意识打从娘胎里出来就带上了一种礼的枷锁,显得凝重而庄严。以夏代玉器的纹饰为例,由光素无纹向直线斜格纹再向云雷纹和兽面纹的发展,尤其是变形的兽面纹,两眼圆瞪,有一种狰狞的庄严美。这就使夏代玉器逐渐转为沟通天地的宗教法器和社会生活中的仪仗礼器,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夏代先民审美心理由朴素的自然观向极具抽象化的礼制观念的转变,从而形成了夏代玉器神秘化、庄重化的人文风格。

“形而下者谓之器”,夏代玉器集合了中原地区的玉材,开启了青铜工具雕琢玉器的工艺,形成了直方、规整的审美造型和独特而多样的纹饰图案,构成了玉器审美艺术中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外在形式;“形而上者谓之道”,夏代玉器同时又与先民的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与他们的时代审美风尚相合拍,并且玉器的造型和纹饰本身就是这些精神内涵的物质载体,构成了玉器审美艺术想得到悟得出的内在意蕴。总之,考古发掘的夏代玉器既是具体的形而下的器物艺术形式,同时又反映了抽象的形而上的精神文化内涵,充分展现了夏代先民的审美形式感、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将夏代玉器独特的时代审美特征再现于4000多年后的今天。

参考文献:

[1]郑杰祥.新石器文化与夏代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377.

[2]杨伯达.中国玉器的发展历程[a].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玉器,文物出版社,1986:8.

[3]杨伯达.中国玉器的发展历程[a].中国美术全集·工艺美术编·玉器,文物出版社,1986:6.

[4]杨伯达.中国和田玉玉文化叙要[j].中国历史文物,(6):70.

[5]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412.

[6]尤仁德.古代玉器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2:84.

[7]郑淑萍.山川精英·玉器的艺术[a].美感与造形,三联书店,1992:254.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九

辉煌中国,我们有世界上没有泯灭过得最长50礼貌,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但此刻的中国是历史上任何时代也无法比拟的,我们再一次创造了历史,时代人在提高,科技仍在飞速发展,不骄不满,我辈还需继续努力,创造奇迹,为辉煌中国的更远大的崛起尽力尽责,让中华民族永远矗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砥砺奋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转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够说,这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是经济飞速发展的五年,是人民幸福指数稳步提升的五年,更是伟大中国梦逐渐变为现实的五年,是中国走向辉煌、走向复兴的五年。

科技创新的发展成果给中国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变得如此发达,人们出门旅游十分方便,走南闯北带来诸多便利,也给诸多行业带来福利,旅游业、快递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的业绩水平都有明显的提高,交通条件发达带动中国经济收增长入。

总的来说,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创新,在世界竞争中打下扎实基础,为人民群众能够过上幸福完美的日子而努力奋斗。仅有上下同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中国才能实现真正的富强。

片中习近平主席在缅怀孙中山先生的时候说到:“今日,我们能够告慰孙中山先生的是,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本事实现这个目标。”孙中山先生的一生都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顽强奋斗下实现了当年孙中山先生心中的蓝图。在应对一代代中国人对于实现“中国梦”的不懈努力,我们满怀热血,满怀活力,满怀自豪!

放眼望去,我国的大好河山,正如毛泽东同志《沁园春·雪》所写的那般波澜壮阔,看着一代代领导人引领着中国人民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不由得心生一句:“作为中国人,我骄傲。”有人曾说过,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我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每每看见中国在世界上某个领域有了突破,全国人民一齐欢呼,而这就是生长在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团结,奋进,不畏惧挑战,踏踏实实的走好每一步。

什么是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该如何做?砥砺前行,勇往直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嘿!撸起袖子加油干呐!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十

每个个体都生活于较为固定的场景中,每个场景都有自己的文化,在场景中久了,自然便会形成与场景文化相一致的文化心理。对少数民族民众而言,民族便是其所在的基本场景,因此具有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民众的基本特征。场景文化依附于外在物质条件,当外在条件发生改变,个体熟悉的文化氛围转向陌生,个体原有的文化心理和现有物质条件上所承载的文化便会形成冲突。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个体在进入新的环境中时,其必然面临文化心理的适应问题,根据外在条件适当调整自身的文化心理,使自身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是每个个体在环境发生变化时都必然面对的问题,城镇化中的民族民众也不例外。城镇化的本质是在工业环境下把民众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由农业方式向城市化方式转变的过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民融入城市化的过程。与少数民族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相比较,城镇化所带来的变化无疑是巨大的,从居住方式到生产方式,多数少数民族的物质生活被彻底改变。

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变意味着少数民族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距离越来越远,依附于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上的人际关系、风俗习惯、价值体系随着原有生活图景的远去而在城镇化环境中面临着无处搁置的困境。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城镇化不仅是物质方面的城镇化,更需要在精神意识方面的城镇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民众必须适应和调整好民族文化心理,由此才能在新的环境中安居乐业。民族民众在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心理适应可以简单理解为个体熟悉并按照城镇化文化设置生活的过程。

一、城镇化对民族民众的文化心理影响。

(一)居住方式影响。

少数民族所居住的区域多是偏僻、地理条件较为恶劣地区,人口较为分散是民族民众分布的普遍现象。在乡村社会中少数民族民众虽生活条件艰苦,但在居住方面各自独立,按照宅基地各自修建自己的院落。这样的居住方式使得少数民族民众在物质外在上形成了较为自由封闭独立的私有空间,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心理是保守的、独特的。由于城镇化的人口集中化特征,在少数民族民族城镇化的过程中,民众原有的居住方式发生了改变,由原有的独家小院居住方式向社区居住方式转变,原有的独立院落变成了和他人共同居住的楼房,原来散居的人群集中居住于社区,这样的居住方式改变使得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上都有了极大的改变。城镇化的居住方式使得民众原有的生活方式有所改变,如土家族的火塘文化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居住条件改善,不需要再设置火塘,火塘消失,与火塘相关的文化表现也随之消失,火塘文化下面潜在的心理意识在城镇化中难以表达。另外城镇化相对公共化的居住方式与民族民众保守的文化心理有所冲突,因此在原有居住方式上所形成的文化心理因居住方式的调整而难以适应。

(二)风俗习惯影响。

在民族传统的生活场景中,因民族生活需求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娱乐活动及节庆习俗,在这样的生活习惯下,民族民众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思想意识文化。民俗和节庆已经成为少数民族民众原有的文化心理的外在使然,通过这些习俗活动,民族民众表达着自己对民族各种各样的情感。因此在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中实际上蕴含着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心理,风俗习惯是民族文化心理的载体或出口。而在城镇化进程中,游牧民族不再游牧,狩猎民族不再狩猎,与游牧生活和狩猎文化相伴生的各种风俗习惯也随之消失,大多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城镇化进程中因缺乏相应的物质条件而逐渐淡化消失。民族风俗习惯的淡化或者消失,民族民众的文化心理不仅缺失了表达的窗口,也丧失了滋养的土壤。与传统民族文化心理相对应的是城镇化的现代文化环境,这样的环境必然会使民族文化心理不适应。

(三)交际环境影响。

少数民族特有的生活环境使得少数民族民众在交际方面多有不便,民族民众因此也形成了小范围内的熟人交际和定期扩大范围的联欢等交际活动。以西南少数民族为例,当地多个民族于深山峻岭之内,交通上的不便使得民族民众的日常交际往往局限于有限的几户人家,交际是人群的本能,为了有更多的交际机会,多数少数民族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节庆聚会习俗,以便于民族民众的婚恋交流等。草原民族同样也有自己交际环境方面的特征,游牧生活方式使得草原民族难以有更多的人群集中居住,于是便形成了那达慕大会等节庆大会来促进民众交流。少数民族各种各样的交际方式下形成了相应的的人际关系交流心理和秩序观念。而与少数民族原有的交际环境不同的是,城镇化进程中,为了让更多的民众享受现代化所带来的便利,使更多人享受公共设施,必然要把更多的人群集中在一起,城镇化的'方式颠覆了民族原有的交际环境。城镇化所带来的人口集中化也使更多素不相识的个体聚集在一起,而这显然和民众原有村落居住时少数的熟人社会有很大区别。城镇化下交际环境的变迁使得民族民众原有交际观念和思想与现实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冲突,冲击了民族民众固有的社会交际心理。

二、城镇化进程中民族民众的文化心理适应与调整。

(一)坚持开放性的文化心态。

在现代技术条件支持下,多元文化共存是大势所趋,每个个体都必然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文化冲击,并在多元文化环境中找到合适的相处模式。

少数民族民众在民族文化环境下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适应民族传统的文化环境,但是在城镇化进程中,还以这样的民族文化心理模式来应对新的环境,显然是不够的,新的交际环境,新的文化条件意味着民族民众如果坚守原有的文化心理模式,不能对其他文化有所包容,必然要受到各种文化的冲击,在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中,对于民族民众的结果只有一个:难以在城镇化环境中很好地生存和发展。民族文化心理所对应的是民族传统文化场景,如果在城镇化环境下依然固守民族文化心理,用固化的民族文化心理模式来应对各种各样的新变化,无疑是刻舟求剑,自然难以在新环境中适应下来。文化心理源于文化在心理层面的投射,对于民族民众而言,要在城镇化进程中适应并发展,就需要秉持开放性文化心态,去认知和理解现有城镇化环境的文化,从新文化中汲取营养,丰富现有的文化知识,开放性的文化心态将更有利于固有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新环境的和解,从而使民族民众避免与新的文化环境形成心理僵持。

(二)继承民族文化心理的精髓。

多数少数民族长期居住于较为偏僻和封闭的民族地区,在浓厚的民族文化环境下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心理。这种民族文化心理支配着民族民众的一举一动,形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人文景观。民族文化心理与民族传统环境的同根性意味着在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的民族文化心理表现与环境是和谐的。但是城镇化更多的强调众人的参与和交流,城镇化目的是为了更多的民众聚集在一起,享受较为先进的公共设施,改善其物质生活条件,同时在其物质变化的过程中,转变其固有的生产生活观念,使其形成与新的环境相一致的生产生活方式。由于多数少数民族民众与大众生活的区别较大,因此对少数民族民众而言,城镇化相比较其他普通民众而言所带来的变化更多。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场地及生产方式改变,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被淡化或以其他方式取代。因此城镇化环境对民族文化心理的冲击更大,民族民众在城镇化环境中更需要对自身的民族文化心理进行调适。文化无高低之分,虽然少数民族文化相对于大众文化的影响力较弱,但是民族文化维系着少数民族在艰苦的民族环境中世代沿袭。在民族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民众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是民族赖以存在的内在支撑,历史岁月已经证明了民族文化的无可取代性。民族文化心理是以民族文化体系为根所形成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信仰、审美情趣、文化性格等,文化心理是文化在心理层面的投射,文化心理的表现也是文化的表现。虽然民族文化心理并不能完全代表文化,但是在文化心理支配下所形成的民族历史行为和表现已经证明了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性。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外在环境的改变,民族民众原有的文化心理和新的文化环境产生了冲突,但是这并不能否认民族文化心理的价值,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存续的精神支撑。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不能对民族文化心理予以完全否定,民众的民族文化心理需要给予合理地引导,在尊重文化心理本质的基础上,对民族文化心理予以适当继承。

(三)糅合城镇文化的新元素。

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主要是民族文化作用于民族民众心理层面的结果,要使民族文化心理和新的城镇化环境相契合,就需要在民族民众的心理层面上接受城镇化所带来的新文化,并使之内化,当新的文化也成为民族民众文化心理的一部分时,民族民众的文化心理自然与城镇化在内在上达成一致。与城镇化所对应的文化是现代文化,建立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现代文化,是现代文明的代表,相较于其他文化,更加丰富,更加先进。

在对各种有益文化成分的吸收内化中,城镇化所代表的现代文化自然会和民族民族原有的文化心理融合在一起,城镇化所带来的的文化心理的不适应问题自然便难以发生了。

(四)采用合理的心理表现方式。

意识支配行为,而行为对于意识的表达有多种形式。民族文化心理支配下促使民族民众形成各种各样的行为活动,民族场景下形式各异的宗教祭祀活动以及节庆活动中的各种表演形式都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外显。在城镇化之前民族场景下民族文化心理支配下所形成的各种文化仪式活动都是和民族场景相吻合的,但是同样的文化心理表现形式在城镇化这个新场景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表达效果。民族文化心理关涉着民族民众的行为模式、价值选择和人生态度,虽然行为模式是民族文化心理的外显,但是就行为模式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价值而言,其更多地是文化心理的展示,对于文化心理本身并没有决定性作用,这就意味着对于民族文化心理的继承,并不一定要完全继承它的表现形式。而在现实场景中,文化心理方面的冲突往往源于文化心理形式表达,以民族宗教信仰为例,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城镇化中如何处理宗教问题是民族民众心理适应的重点问题。宗教信仰是民众内心对于世界及未来的精神认知,信仰的关键在于民众在内心的理解和认可,相对应地,宗教法器及宗教仪式都是宗教信仰的外在表现或表达方式。个体的宗教信仰并不意味着大众的信仰,当个体的信仰以较为突出的方式呈现于大众眼前时,往往容易引起非议或误解,因此对个体而言,坚持信仰是必要的,但是在信仰表达方式方面也需要考虑大众的感受,以大众能为接受的方式出现可以使个体的行为更容易得到大众的认可。民族民众的文化心理由来已久,这种心理不会因城镇化进程而立即中断,但是对于民族民众而言,更重要地是意识到文化心理在内在层面的价值意义,而不能仅仅执着于形式的固守,新环境下新的文化心理表现形式更有利于文化意识或现象得到大众的认可。

结束语。

少数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文化影响下民族民众固有的文化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等,文化心理是民族维系的内在精神支撑。城镇化进程对于民族民众生活场景的改变,改变了民族文化心理原有的场景,使得民族民众产生了文化心理方面的不适应,对于相关问题的解决不是否定或忽略民族文化心理的存在,而是在正视其前提下,对其进行合理引导,使民族文化心理与新环境融合,由此少数民族民众才能从物质到精神彻底地城镇化。

参考文献:

[1]查明华。民族文化心理概念辨析---兼论民族心理学学科特性的显现[j].广西民族研究,,(1)。

[2]滕驰。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交往[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5)。

[3]程洁。明清时期上海城镇化进程中的民众文化心理变迁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报,2014,(3)。

[4]柳建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城镇化问题探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11)。

[5]赖晓华,聂华。西部民族农村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模式探讨[j].贵州民族研究,2014,(7)。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十一

论文是研究人员在进行科学研究之后,为表述科学研究成果而撰写的理论性文体,又称科学论文,简称论文。科学研究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推动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随着科学的空前发展,新的见解、新的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旧的观点不断得以更新,论文就是这些新观点、新见解、新发明的研究结晶。它通过科学的分析、论证,阐述各个专业领域最新的研究结论,探讨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论文的撰写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接近真理、认识真理的过程。论文一方面可以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整个社会意识形态领域中,另一方面又可以作为一种物质力量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论文可以说是人类智慧的集中反映。

论文属于应用文体,有非常鲜明的特点和严格的规范。无论哪类学科,哪门专业,哪种类型的论文一般都具备以下六点共性:

一、科学性。

论文的这一特点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的。科学研究的任务是正确认识客观规律,揭示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探求客观真理,推动人类社会向更文明的阶段发展。因此,学术论文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这一精神贯穿着论文写作的始终。

首先,论文的论点和结论必须科学。它必须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论点绝对不能主观臆造,不能带有主观随意性和偏见。

其次,论文的论证和论据必须科学。学术论文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调查、实验等,并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对立论进行严密而富有逻辑性的科学论证。所引用的论据无论是实地调查来的,还是实验中来的,或是文献中摘引来的,都要求真实、典型,真正成为论点的支柱。

再次,论文的论述必须科学。措辞严谨,概念准确,条理清楚,结构完整,才能体现正确的认识过程,令人信服地传达科学的学术见解。

论文的科学性要求写作者从探求科学真理的目标出发,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采取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来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揭示出来的客观规律形诸文字,加以科学的表述。

二、学术性。

论文反映的是某专业领域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对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起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的价值即体现在学术性上,而论文的学术性又突出地体现在专业性上。

学术是有系统、较专门的学问,它往往以学科的形式表现出来。学科门类繁多,各学科之间虽然有许多相同、相通之处,但差别是主要的,各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研究领域,有自己专业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科学术语,形成了专门化的知识体系。比如经济学方面的论文,需要研究和解释的是经济领域的问题和现象,那就必须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采用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而管理学方面的问题,其分析问题的方法、工具、表述方式则必须符合管理学的学科要求。

人们通常将学科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大类,两类之下又可逐层划分下去。分工越细,学问也就越专门化。论文要研究和阐述的就是这些专业知识中的某一个问题。因此,只有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对本学科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基本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才能提出有价值的学术问题,从而进行学术研究。论文所论述的内容,使用的语言都必须与所论述的学科密切相关,这是论文的显著特点。

三、独创性。

论文不仅要进行专业化的学术研究,而且还要报告自己独到的研究成果。创造是科学的本质,独创性是论文的.生命。是否有创见,是衡量学术论文价值高低的标准。

论文不同于一般的教科书,它不能重复已有的知识,甚至也不同于一些学术专著。有些学术专著主要用于专业知识的传播和普及,因而比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常规性,但论文绝不能人云亦云,必须创造性地解决某一专业领域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不同的研究者创造能力可以有大小,创造水平可以有高低。大到能够开创一门新学科、创立一个新学派,小到发现一条有价值的资料,但无论对于哪个层次的研究者而言,独创性这一点都必须是研究者从发现问题开始,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到撰写论文的整个过程中自始至终、坚持不懈的追求。

具体说来,独创性可以体现在研究和探索前人未曾涉及的领域;可以纠正或补充前人的观点;可以综合前人的研究,揭示今后研究的方向;可以为前人的立论提供新的事实材料或采用新的研究方法等等,不一而足。

四、理论性。

学术论文不能停留于事实、现象的罗列,必须探究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写论文必须运用理论思维,通过对事实的抽象、概括、说理、辨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将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论文的基本框架是逻辑的,是以中心论点为核心,以分论点为支柱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其中充满了一般与个别、整体与部分、主要与次要、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等事理关系。

很多作者的论文水平不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论文缺乏理论性。没有理论支持的论文,只能囿于事实材料的堆积,不能从一般的现象中看到问题的本质,由表及里,由此及彼,从而达到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论文的理论性是作者的学识水平、理论素养和实践经验的综合反映。

五、实践性。

论文要充分考虑到文章的实践性和现实意义。只有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从科学进步需要出发,才能写出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真正能够体现论文价值的文章。

不同学科的论文,其应用性、实践性的表现形式也不同。自然科学方面的论文,它的应用性和社会价值往往比较直观,甚至可以直接产生社会效益,对生产技术的发展及其所研究的学科本身都具有较明显的现实意义;社会科学方面论文的应用性和社会价值虽然常常不如自然科学方面论文那么直接和明显,但社会科学方面论文提出的新观点、新发现、新理论,对本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同样具有指导和推动作用,因而也同样具有实践性和现实意义。

六、规范性。

论文具有统一的书写格式和语言规范。科技报告、学位论文等的编写格式已由国家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为了便于交流和应用,论文必须运用规范的语言文字系统和符号系统进行表述。这也是论文不同于其他文体的特征之一。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十二

既然是手机的特性,自然是作为一种新媒体与其他媒体不同的传播特性。

总结的看上述分析,手机传播的最主要的特点不是在传播的一端而是在接受的一端。手机的轻便所带来的优势,以及现阶段接受者对手机功能的依赖性都使得手机拥有了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势。

3.1传播中时空束缚的进一步释放。

手机比其他的媒体更有效的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因为手机轻巧易带让接受者可以随时随地的拥有它。电视机太过于笨重而且有大量繁复的线圈缠绕着,注定只能待在某个地方。电脑倒是简单了不少,笔记本电脑更是可以自由活动,加上无线网络使电脑也成为一种很便捷的传输工具。报纸倒是便捷,但是它单媒体的传播途径实在是让人不太满意。对不停发展的各个媒体历史而言,可以看作是后出现的对前一种的传承和发展。例如,相对于报纸,电视有了多媒体,更加形象生动。相对于电视,电脑继承了电视机的多媒体系统同时增加了交互性和及时点播的功能。而手机收纳了电脑的一切优点还克服了方便携带的问题。

以前我们认为网络能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的能力非常感叹,而手机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用电脑控制群发一个短信实在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同时还能确定信息被我们期待的接收者确实收到了信息。

3.2即时联通强迫性的传播。

关于这一点在上一个部分,已经做出比较详细的解释。总结起来因为手机信息的发送成功率好,发不出去的短信很少,一旦手机上收到这个短信就一定无可避免的要先浏览一遍。哪怕从接受到短信再到用户阅读短信内容的时间是不确定的,也无法确定用户对这样的信息是非感兴趣,至少我们可以确定信息已经安全到达了。而直接拨电话的方式,信息的到达与否和信息反馈更是立即明了。同时,因为手机无线通信方式缩短了信息的传播时间也就降低了成本,语音声讯系统更是大大提高了效率,信息反馈的结果也是一目了然。

3.3对信息传播载体的依鞭。

市场上现存的手机功能差别非常的大,这是手机技术发展的速度太过于迅猛而造成的。手机的质量还不错,用个三年五年不成问题,若保护得好估计能永久使用,任凭市面上的机型功能卓越,我们对最基础的功能要求却不高,能打电话就行。先进的技术支持下产生的专属于手机的彩信业务和手机剧功能就被限制了。但这些功能是能够方便人们生活的,普及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手机技术的发展几乎是以超越了人类想象的速度发展的,所以这手机载体在用户中更新速度的问题估计还会在比较长的时间里成为一个限制。

3.4其他媒体的延伸。

以媒体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制作电视的理论和立场相对于报纸媒体而言并没有很大差别,只不过是在能使用的工具上有了飞跃式的前进。再到网络,网络的文字信息跟报纸几乎异曲同工,当然对于网友自行发表的博客内容等不属于这个范畴,他们并不属于专业的媒体人,而视频新闻也是与电视新闻一脉相承。现在兴起的手机报、手机剧概念哪个又不是沿袭传统媒体的概念呢。简单一点,我们可以把媒体的发展看成简单的技术发展,沿用以前的传播理念用于新的载体上,然后在熟悉这新的载体以后我们又创造性的开始发展新载体的新优势,从而形成新的传播理论。科技和理论就如此互相推进的发展。

4结论。

要好好发展新媒体的功能,或者说想尽快的从新媒体里面崭露头角获得好处就应该直接抓住它与众不同的传播优势,比如网络,互动是他明显的优点,所以现在发展的好的有特点的网络板块都是博客和播客一类。对于手机我们也应该学习这一发展思路。

参考文献。

[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之传播理论(第7课)[ob/ol].

[2][加]马歇尔·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如是说(理解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手机传播的定义[ob/ol].

[4]手机通信原理及使用安全[ob/ol].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十三

央视财经频道相继推出过《华尔街》《货币》《公司的力量》《金砖之国》《国企备忘录》《互联网时代》《品牌的奥秘》等财政、经济和管理题材的纪录片,这些选题紧扣国家经济发展的脉动,呈现了“专业化水准,通俗化表达”。201x年,央视财经频道推出的纪录片《五年规划》,在“大主题小故事”的叙事策略方面进行了又一次探索。

一、宏大主题下的个人角度选择。

201x年,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即将出台之际,央视财经频道推出了五集纪录片《五年规划》。这类宏大主题的创作,在“答案已知,主题闭合”的情况下,在价值观层面可以挖掘和探讨的空间很小,题材本身缺乏根本性的价值冲突张力,需要按照宣传主题去发现题材,组织素材。如何超越宏大主题纪录片的局限性,是纪录片人一直在不懈探索的问题,《五年规划》尝试对此作出回答。

1.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系列纪录片的叙事角度分析。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出现了一系列大型纪录片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探索如以个人视角去讲述改革开放三十年在个人身上留下的时间印记。这些纪录片包括《激荡:1978-》《中国故事》《我的1977》《北京记忆》等。第一财经作为专业的财经媒体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经济改革大事件为选题在《激荡:1978-2008》中采访了60余位中国经济改革风口浪尖的“见证者”他们的讲述让观众得以从客观的角度冷静地分析过去三十年中国的成就与失误激扬与反思并存的思想脉络贯穿全片。“把话筒交给这些见证者”而不是记者或主持人。让人民去判断让观众去思考。《中国故事》是央视经济频道当年的压轴大作这十集纪录片讲述改革开放中十位代表性的人物故事包括戴洁天、郭凤莲、张希永、柳传志、龙安志、廖晓义、陈哲、康厚明、张亚勤、樊建川以个人命运见证改革开放对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影响。《我的1977》和《北京记忆》通过1977年参加高考以及经历改革开放的一代北京人的讲述以贴近民众的感性力量唤起一群人的共同记忆。在他们的记忆中改革开放历程是逐渐变化的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每个人都是改革开放的经历者都在谱写着自己的三十年故事。

2.纪录片《五年规划》的叙事角度分析。

如果说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突破性的大事件,并对此后的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那么“五年规划”的经济发展模式,则是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思路体现。在百年总目标的指引下,“五年规划”以系统的全局思维计划国家未来五年的经济建设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纪录片《五年规划》的宏大主题叙事并未采用传统的说教方式,也与“改革开放三十年”一系列纪录片中选择具体的人物、成果或事件进行以小见大、折射式的表达角度不同,而是探索出“宏大主题个人化状态”的表达方式。《五年规划》的“个人化状态”不是历时性的个人故事讲述,而是对相关人物当前生活和工作状态的真实记录。《五年规划》包括六集,分别讲述“五年规划”与中国经济发展、工业发展、民生建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国际贸易与交往和未来展望六大主题。围绕每一集的主题,该片选择相关行业和项目中的关键人物进行跟踪采访,挖掘人物在“十二五”规划最后一年中的真实故事,记录真实场景。每一集都由八九个小故事组成,形成了一幅生动的“五年规划”全景图。“五年规划”不再是抽象的几纸公文或已经完成的宏伟建筑项目,而是研发过程中一次次重复的实验、大型工程中一个个技术难题的解决,是诸多普通劳动者的辛苦付出,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五年规划》“宏大主题个人化状态”的呈现,让国家层面的经济发展规划与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状态紧密相连,具有了人性关怀温度。它扭转了观众对宏大题材纪录片的刻板印象:不再是自上而下的宣教,而是自下而上的共同认知。这种努力从纪录片宣传语可见一斑:“每个人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

二、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的融合。

《五年规划》围绕每个主题,选择相关的行业中正在进行的项目及相关人物进行故事叙述。比如,在第二集《工业强国》中,围绕“五年规划与工业”,选择了钢铁冶炼、轴承制造、叶片制造、民用飞机制造、拖拉机制造、超级电容器制造、曲轴制造、行星架制造、机器人制造等目前工业领域的重要制造项目进行讲述。这种散点叙事结构呈现了当前高端工业的横截面,同时,转向对个人状态的记录,让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以一种奇特的方式进行了融合。

1.通过典型人物的选择,融合个人经历与国家发展。

《五年规划》在每一个小主题下,展开融合个人叙事与国家叙事相结合的叙事点,这些叙事点平行呈现,彼此没有关联,跨越不同行业、领域、项目,共同拼贴成一幅全景图。

片中个人经历与国家发展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每个小叙事点中典型人物的选择。比如第一集《规划中国》的开篇,讲述东北老工业基地化学工业基地的普通劳动者贾永涛的一天工作,表现贾永涛从早到晚吃苦耐劳的中国工人精神,还引入了第一批建设者的代表于万夫老先生,通过他撰写回忆录的事件,回顾中国工业从“一五”计划到“十二五”的巨大变化。同样的叙事策略,还出现在三线建设时期的飞机生产基地生产出山鹰教练机并交付使用的过程记录中,有飞机制造工程师倪师傅的故事,也有首批三线建设者韩吉禄老人的故事,以及岗乌隧道的测量员小赖和他1x岁就当上铁道兵的父亲的故事,等等。

其次是对企业管理人物的选择。纪录片着重讲述的几位管理者,都是在本领域长期历练,见证着行业一个个五年计划的发展轨迹,有资历畅谈行业发展前景的人物。如洛轴吴宗彦、比亚迪王传福、一拖赵剡水等人物,都经历了本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由“一五”到“十二五”的过程,他们也从普通的产业工人成长为企业管理者。

再次,典型人物的选择呈现出在“五年规划”的发展过程中,勤劳的中国人民群像――无论是国家重大基建项目中的普通农民工还是大型企业的技术人员,无论是草原上的年轻导游还是央企的海外工作人员,每一个人都发挥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尽管分工不同,他们对工作的勤勉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是一样的,个人叙事与群体叙事在这里得到融合。

最后,访谈人物中还包括撰写“五年规划”和进行国家经济发展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他们对国家规划的宏观问题进行解释和点评。从实践到研究,《五年规划》访谈人物的设置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

2.通过细节挖掘,融合个人故事与项目进展。

个人故事的叙述由一个个情节段落推动,八九分钟讲完一个故事是一件很考验功力的事情,通常只有在解说词的帮助下才能保证情节叙述的完整。《五年规划》对个人叙事中的细节关注,给纪录片增添了更多的人文气息和人性温度。

首先,纪录片把工作细节与生活细节融合展现,把为“五年规划”奋斗的人们还原成家庭中的角色,展现普通人的特质,他们有对父母的孝心、对爱人和儿女的责任心和爱。在两河口水电站工地运石料的当地藏民扎西顿珠,靠工地工作改善了家里的生活,他最大的愿望是让自己的儿子能够走出大山见到更大的世界。宁波叶片制造厂的技术工作者张铁磊,在研发航空发动机的高温涡轮叶片,解说词讲到“作为飞机的心脏,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水平,体现着国家的综合实力、工业基础和科技水平。为航空发动机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仍旧是中国工业制造的短板”。张铁磊在艰难测试,调整实验参数,“儿子在一天天长大,实验离成功也越来越近了”。彰显国家综合实力的航空发动机制造的关键技术,就是由许多这样普通的科技工作者锲而不舍地努力研究达成的。

其次,运用悬念叙事,抓拍现场细节,形成影像叙事的节奏张力。悬念是叙事中最能调动观众主动性的要素,它使情节跌宕起伏,制造情绪效果,满足观众的心理期待。作为宏大主题纪录片,许多重大事件都处于“答案已知”的状态,《五年规划》在小故事的叙述中着力抓拍事件中的现场细节,以未知结果情境下主要人物的情绪变化紧紧抓住观众的心,形成强大的感染力。比如,讲述跨越三个“五年计划”的港珠澳大桥修建中的一次海底隧道沉管安装,作为22号沉管与21号沉管对接安装总指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成为现场的主角。这位精神矍铄的老工程师总是自信、稳健、侃侃而谈,带领团队以半刚性沉管结构技术实现了中国海底隧道技术的世界性创新。

然而,对接过程中,海底泥沙回淤,沉管初次对接相差10厘米,他紧锁眉头一言不发,现场空气凝滞了一般。工作人员进行海底技术清淤,22号和21号沉管对接成功,我们看到林老紧绷的脸绽放出笑容,片中节奏变得舒缓。《五年规划》对进行中的事件进行真实的记录,运用细节性的视听表达制造悬念叙事,让个人叙事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最大的可视性,实现个人故事与项目推进的融合。

再次,注重数据细节,将个人数据与宏观数据并列呈现,实现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的融合。对于财经纪录片,数据是一个很重要的表述工具,《五年规划》对数据的细节化处理,是其融合个人叙事与宏大叙事的重要方式。比如《规划中国》的第六个小故事,讲述中铁十六局高铁项目经理刘传格的妻子带着孩子去吉图珲高铁项目部探望丈夫。故事结束时,刘传格送走了妻子,他完成了珲春高铁项目也将转战成渝高铁线项目。解说词说,“这是他们的第8条高铁线路,第19座高铁站。从平原到高原,从北国到南疆,国家规划的‘四纵四横’高铁网络正在逐步形成。到中国的高速铁路里程将达到三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数据在这里诠释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3.通过诗意讲述,融合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

《五年规划》是以一个个普通劳动者的动人小故事支撑起六个叙事主题,这让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相伴相生具有了某种诗意,而每一集的片头导语叙述和寓意化的镜头语言更将这种诗意进行了升华。

与传统宏大主题纪录片气势磅礴的解说不同,《五年规划》的解说来自于主持人平和亲近的深情演绎。每一集的片头导语叙述部分,都会有一段诗意的文字,其视听表达形式也奠定了纪录片的情感基调。比如第一集《规划中国》,“每一天,每一个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事,成什么样的人,我们都会规划自己的目标,或远的,或近的,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行的方向,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如此。每个人的未来,就是国家的未来”,辩证地体现了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解说词配以高速摄影下一个个唯美的镜头,让整个段落充满了诗意。

片中对于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的辩证诗意思考还渗透在寓意化的镜头语言之中。在川西藏区最大水力发电工程两河口水电站,从贵州到工地打工的龙同海夫妇正在隧道内的住所和工友吃晚饭庆祝生日,热乎乎的煎蛋盖饭,热闹的工友,夫妻唱起了家乡的歌,镜头细腻地展示了场景细节和人物情感。此时,隧道外面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工地上灯火通明,热火朝天的建设大全景构成了对中国建设者的赞美段落。从人物形象的细腻展现到宏大场景的全面展示,镜头语言一气呵成地完成了叙事抒情。

作为财经纪录片,《五年规划》传达了“五年规划”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展现了“五年规划”目前的主要成就,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典型人物选择、细节挖掘和诗意的讲述,拉近了普通民众与“五年规划”国家建设战略的情感关联,达成了纪录片的传播目的。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十四

今年我给物理系大一新生上公选课,课程的题目是“电视色彩创作技巧”简称“电视色彩学”在上课之前我想了很多,在象以前那样就课论课好象是不行了,这门课虽说是新课,但我以前给美术学院的学生讲过“色彩学”,其本意实质是差不多的,都研究色彩的基本规律和色彩创造。所以我有一定的经验,我的想法是把中国文化中的“老庄哲学”引进电视色彩学,这样既新颖,又别致。让学生听起来还不累,在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学到知识,那怎么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哪?这是我下面该说的问题。

现在不流行穿越剧吗?宫锁心玉;步步惊心;韩片不也有个“来自星星的你”疯迷华人吗?这些片成全了像杨幂和金秀贤一样的明星。那么我今天要讲的课就是穿越课,把两千多年前的老子、庄子思想融汇与贯通到色彩学里,让这门课具有听觉和视觉上的真实意义,改变以前的讲课形式和方法。电视出现的时间比较短,在中国也就三十多年的事。电视色彩学是研究电视剧、电视电影、电视卡通片等等的学科,舞台美术和导演;制片人通过影视剧里不同的环境变化研究其周围的色彩变化的学科,让他符合人们的心理暗示和情景交接的一门技巧。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是春秋末期的楚国人,在两千多年前,老子看到社会道德败坏,在这个世风败坏,人心不古的年代,他辞官乘青牛西出函谷关,在官令尹喜的请求下著书《道德经》,这部巨作虽只有五千言,但却是一部包罗万象影响及其深远的著作,是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神奇的宝典,苏联汉文学家李谢维系说“老子是国际性的”,美国学者蒲绕华肯定《老子》是“未来大同世界家喻户晓的一部书”,纽约时报更是把他列为世界古今“十大名人”之首。就连司马迁都说他:“著书辞称微妙难识”这样的称誉旷古未有,影响之巨,可谓翻天覆地。它包罗万象,自然和电视色彩学能联系上。

我们想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里谈到的“道”就是老子的《道德经》,自然就是大自然赋予给人的情感和力量。我们在来看电视它所播出的节目不就是以自然界所共有的或发生的事情为前提吗,这不正符合“道法自然”这一说吗,电视上的色彩不也是自然的吗?这不也异曲同工了吗?《道德经》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名天地之始;无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妙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我们再来想想电视色彩学符不符合这句话的意思,道指“道家学说”,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认为色彩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认为天是蓝色的,树叶和小草是绿的,雪花是白色的,某个人穿的衣服是红色的。这一观点满足了日常生活人们的许多实际需要,然而忽略了颜色是随特定条件而改变的这一基本事实。有关物质颜色这一观点,和认为太阳每天升起又落下的观点一样的,从根本上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物质和光本身没有颜色。我们常提色彩认为色彩是光的一种性质,牛顿在《光学》一书中曾正确的指出“的确恰当的表述,光线是没有颜色的”。那么光和物体都没有颜色,那么电视所表现出来的色彩肯定也是没有颜色的,然而根据人们的日常需要我们又真真切切的看到了色彩,无论是新闻联播;还是体育频道;百家讲坛;电视连续剧,动画片等等都表现了色彩之间的关系,这是我们能看到的,这就完全和道家理念吻合了,电视色彩的真实是没有的却又让人看到了,这不就是“道可道,非常道”的道理吗?“道”是无的却又能让人感知“道”在天地万物之间确实是存在的,在没有人类的.时候便有了“道”它蕴含在宇宙之间,那名和道就是两种说法,其实是同出一门的,是同一个意思。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天地有了,万物就自然有了,这是有名的开始,“无名”就是“道”蕴含于万物之间,它是万物之母。那么万物都有“道”,那么电视色彩是万物的一种形态,自然也符合“道”了,故常无欲已观其妙;常有欲已观其妙徼。要经常在“无”中观察“道”的奥妙,经常在“有”中体悟“道”的端倪,电视色彩是无的,但在无的基础上去体味它有的奥妙,比如说老版“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空一集,那天上的颜色绚丽多彩,在加上干冰形成的白色雾气,形成了天宫富丽堂皇和神秘莫彻的气氛,这不就是从“无”中去观察到有吗?然而电视上描写天宫的色彩又是真正不存在的,这不就是从“有”中又去认识“无”吗?最后一句“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说“道”是深远之玄妙的,不是一般深远的“玄”,是玄之又玄的,这不正体现了舞美的工作人员,把一个没有的天上色彩变化,给人们展示出来了吗?这不就是玄之又玄的吗?其他的电视节目色彩上的变化也是同理,所以说电视色彩学是完全符合道家“玄学“思想和理念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电视色彩的创造技巧一书在思想上和理念上完全符合“老庄”的哲学理念。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十五

藏族舞蹈审美特征略探作者:

本文通过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身韵、风格以及审美意识、审美理想的研究,探讨了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从而在继承和发展创新藏族舞蹈中,把握古老民族的基本审美特征,使发展中的藏族舞蹈更具有民族特色和审美价值。

舞蹈艺术是伴随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同步产生,并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门最早形成的艺术形式之一。同样,藏族舞蹈也在民族心理素质和审美理想的基础上,伴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发展而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审美内容。

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历史上如何看待舞蹈,以及如何定位舞蹈艺术在藏族文化中的地位。在藏族传统文化典籍“大小五明学“中把舞蹈归于“工巧明”(即工艺学),这就表明舞蹈艺术在理论上被定位于大文化范围之内,并形成具有成熟理论依据的艺术形式之一。在西藏历史上,“羌姆“等舞蹈大多不仅配有文字记录的“舞谱”,还用“线“记录着“舞曲”;“卡尔“舞蹈的音乐“藏文古谱”流传至今。在古代藏族民间歌谣中传唱着众多的有关“说舞蹈“方面的歌谣。在众多舞蹈论述中,什么是舞蹈、形体运用以及“舞蹈艺技九”等舞蹈理论是古代论述藏族舞蹈的`精髓之作,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理论部分。藏文古籍(注:工珠・云登加措:《知识总汇》[m],中册290页(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关于“舞蹈的各种动作姿态是人体塑造的精彩工艺之一“这一论述,首先把舞蹈定位于人,以及人体所做出的各种动作,塑造出的千姿百态的“精彩工艺”。恰恰是这一活生生的“工艺“,表现着当时当地人的思想情感。古人能把审美对象的表现手段论述的如此精辟,充分证明了当时舞蹈艺术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的地位,以及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高度。同时“舞蹈艺技九”(注:桑杰加措:《四部医典蓝流璃注解》[z],第130页,木刻板(藏文)。)中简洁透彻地阐明舞蹈是用人体的“形“,动作语言的“声”、舞动的“情“表现生活和情感。如:“优美、英姿、丑态”都借助人的各种生动的形态来表现;又如同说话一样用人体把“凶猛、嬉笑、恐怖“表演的活灵活现;同样用人体把“悲悯、愤怒、和善”等内心情感表现得有声有色、淋漓尽致。从以上“舞蹈艺技九“的观点中不难看出舞蹈以升华到艺术高度来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形、声、情”和谐运用到舞蹈中,更进一步突出了舞蹈的美学特色。同样,随着社会的进步,种类繁多的藏族民间舞蹈,也由起初的简单模仿、无意识的自娱性逐渐发展成为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一门艺术。值得指出的是,有人认为西藏古代的“舞蹈艺技九“是古印度“乐舞论”中婆罗多牟尼论述的,与藏族舞蹈无关。对此,经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考证,在藏族历史上,人们在吸收印度佛教文化的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相关的艺术理论和技法。“波罗多牟尼在论述‘拉斯’时只提出了八种,后经印度舞蹈家增至九种。这九种‘拉斯’主要作为卡达卡利舞演员的面部表情和眼神训练之用“(注:于海燕:《东方舞苑花絮》[m],第180页,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这与藏文古籍“舞蹈艺技九”中论述的内容相重合的只有“愤怒、恐怖、英武“三种,其余六种则根本不同,而且古印度的“拉斯”也没有提到“形、声、情"和谐运用于舞蹈艺术中的观点。这就有力地证明藏族先人在吸收外来文化时非常重视与本土的审美意识相结合,以民族审美需要和创新精神创造了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舞蹈理论。

[1][2][3][4]。

纪录片电视文化的论文篇十六

10月,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加快纪录片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中央和省级国有影视机构每年要有规划、有重点地推出一批有影响力的纪录片精品,要扩大纪录片的电视播出,对播出纪录片的专业频道、栏目予以政策支持和鼓励,重点培育一批电视纪录片制作经营主体等。一时间,媒体议论纷纷,许多中国纪录片制作人情绪高涨。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副院长何苏六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意见的出台会扩大中国纪录片的制播规模。这个意见是国家把纪录片事业上升到战略高度来对待的表现。

毫无疑问,纪录片作为在国内发展历经沉浮的片种,将如何凭借自身的力量发展壮大,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改进。

一、建立良好的国内纪录片交易市场环境。

1.明确纪录片的商品属性,帮助纪录片所有人建立人的权的法律用语,在经过人的许可之后,文学和艺术作品才可被其他人使用。

电视纪录片要得到长足发展,也必须依托传媒市场的成熟。传媒市场和其他的商品市场是相似的,都由三大市场运行机制构成,纪录片市场要扩大、发展和不断完善,就必须对正确面对和完善这些机制。

(1)价格机制。只有根据市场的`需求,选择符合市场口味的选题,并在市场可承受的价格范围内制定预算,控制成本,才能使价格合理化,从而促进销售的实施。

(2)供求机制。电视纪录片的生产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选题和制作,市场需求某种题材,纪录片生产商即生产这类题材来获得利润。当市场需求不足时,电视纪录片制作方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刺激受众的收看需求,引导受众进行消费。

(3)竞争机制。纪录片市场应当引进竞争机制,纪录片的数量、质量、品牌的信誉度等都应该引入到竞争范围内。在对纪录片品牌的信誉度的竞争上,纪录片生产商也应该像其他的产品生产商一样,重视品牌的效力,树立节目的品牌观念对于深化细分市场、培养稳定的收视群有重要的意义。

3.善于使用多元化的经营理念来销售电视纪录片。

多元化经营是美国电视运营商常用的经营模式,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对纪录片进行二次销售,以实现较大的投资回报率。具体来说,就是把纪录片的素材进行拆分和重构,提炼或重组出各种产品模式来进行销售。这样一来,电视纪录片的销售包括了以下几个部分:素材的销售、整片的销售、收视费、相关衍生商品的开发和销售等。

二、针对国内消费者需求提升纪录片的品质。

1.选择受市场追捧的选题,必要时用市场调研的手段确定选题。

在拍摄纪录片之前,电视制作公司联合市场调研人员,研究确定选题是否符合消费群的口味,或者在网上进行民意调查,研究选题是否被大家关注。这样一来,选题是否可实施,是否可以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就很明确了。

2.提升画面的精美度。

画面的精美程度直接影响着纪录片的整体品质,中国观众熟知的国际知名纪录片《迁徙的鸟》《帝企鹅日记》都是画面出众的作品。

近年来中国的电视节目制作人也开始逐渐意识到画面的影响力,紧随世界潮流,《故宫》《敦煌》等纪录片都是用光讲究,构图准确的作品,镜头画面和解说词的配合相得益彰,同时也能体现和升华情感,深得中国观众的喜爱。

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后,高超的计算机技术开始在纪录片的制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例如通过动画模拟实现情景再现,为已经倒塌的建筑搭建三维模型等。这些辅助作用提升了纪录片的整体素质。中国的电影纪录片《圆明园》就是这样重现当年皇家园林的辉煌盛况的。

3.电视纪录片要有很强的情节性和故事性。

我国的影视产品的批量出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国力强盛发展起来的,虽然目前许多的电视工作者已经意识到要抢占国外市场,但是苦于对国际标准、规则的研究太少,很多送出去的片子往往因为达不到购买要求而被退回来。例如,国际上习惯通过从影片的声画关系上来界定什么是纪录片,那么很多被国内认为是纪录片的东西在国际上都被认为是新闻节目——以解说词为主导的,主要通过解说词来“引导”观众的片子在国际上其实并不被算在纪录片范畴内。因此,少用或者不用解说词,学会单纯的用画面讲故事很重要。用画面讲故事首先要求镜头画面能传递必要的信息。其次是能通过对画面的剪辑表现事件的过程。另外,国际上对于镜头画面的质量也有很严格的要求,认为“视觉品位”可以衡量一个导演艺术水准的高低。我们拍摄出来的画面要干净明快,构图严谨,光线考究,突出主题才可以达到国际上的标准。

与国外际知名媒体机构合作拍片可以在较短时间里提升我国纪录片的水准,达到国际制片标准。早在1979年,中国就联合日本合作拍摄了大型纪录片《丝绸之路》,其揭开了与国外合作拍片的序幕。与国外电视制作机构合作拍片是学习先进制片理念和经验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合作可以清楚的了解他们的制片过程,深入的合作更有助于中国的节目制作人了解行业标准,感知专业差距,同时,与国际知名媒体机构加强交流与合作,也是提高中国纪录片的海外销售份额,促进电视纪录片市场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们许多成功的纪录片,都是有国际合作的背景。央视和日本日本广播协会共同合作拍摄纪录片《新丝绸之路》,中视传媒与英国bbc环球公司合作拍摄了系列纪录片《美丽中国》。为向美国观众更好的介绍中国以及在中国举办的奥运会,中国五洲传播中心和美国pbs公共电视网的共同策划制作电视纪录片《北京:你准备好了吗?》,这些纪录片都是国际合作的产物。《北京:你准备好了吗?》这部片子由于和美国本土电视媒体合作,因此定位精准:美国pbs公共电视网深知美国观众对中国的了解程度是普遍较低的,因此这部纪录片在策划之初就被定位为“深入浅出”。在中美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部片子以一个美国人的视角来关注奥运的进程,针对外国人奥运期间在中国如何方便的旅游和生活做了一系列的介绍。这部电视纪录片播出后深受美国观众的喜爱,同时也被其他国家例如埃塞俄比亚国家电视台播放。《北京:你准备好了吗?》由于国际合作的成功,既向美国观众介绍了中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又达到了良好的销售目的,是典型的双赢。

综上所述,电视纪录片要想有良好的市场化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国内市场交易环境,提升自身的节目品质,加速对外合作交流,只有在此基础上,纪录片产业才能加快发展、快速进步。

参考文献:

[1]宋蕾.中国电视节目市场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刘阳.浅议中国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策略[j].中国电视,.

[3]刘波.转型期中国电视纪录片生存策略探析[d].南昌大学,、12.

[4]杨灿明.世界经济危机与我国的应对策略[j].大家,2009、6.

[5]杨兴泽.编导意识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j].东南传媒,、56.

[6]周鸿铎.传媒产业经营实务[m].北京:新华出版社,.

[7]黄升民,周艳,马丽婕著.广电媒介产业经营新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29263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