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经验的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写总结时,可以结合个人的思考和感悟,赋予总结更多的个人特点和魅力。优秀的写作范文可以给我们指引和启示,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一
**村位于城头镇政府东南部两公里处,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村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人口1418人,党员31人,村两委人数共6人,退休村干部9人,人均0.78亩,该村在前曾是城头镇的经济强村,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原有的5家镇办企业,21家石灰厂全部倒闭,闲置镇办企业土地600余亩。三年来,市民经委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薄弱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搞好帮扶工作,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涝泉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级班子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农民增收渠道大幅拓宽,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对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部署以后,市中小企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主任办公会议,成立了由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任组长,副局长韩涛、王文生、刘合生、李成伦任副组长,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作为市中小企业局转化帮扶工作驻村干部。xx区民营经济发展局积极配合薄弱村帮扶工作,并选派王永副局长共同帮扶。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带领局全体党组成员每季度深入涝泉村开展调研,与村委会负责同志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制订发展民营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的得力措施。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积极主动为群众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发展的核心带动力。
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党内生活、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理清了工作思路,增进了班子团结,提高了凝聚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为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帮扶期间改选了村委班子,从思想进步、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致富能人中选出新的村领导班子。
三、扶贫济困,积极救助贫困家庭。
通过走村入户调查访问,选出10户生活困难和上学困难的特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每逢春节期间,局领导同志带领驻村帮扶干部,走访慰问了残疾人特困老党员等10户缺乏致富能力,生活特困家庭,每户一袋面粉,两桶油,保证了家家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真实体现出组织对经济薄弱村的关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协调资金6万元帮助村两委修通村东南北街120米,并修复生产路600余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达到户户通水泥路。二是投入资金3万元,实施了村委大院维修改造工程,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整修改造了村委办公大院,添置更换了部分办公和会议桌椅;办公室粉刷了墙面、铺设了地板砖、吊上了天花板。三是实施了自来水户户通工程,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协调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建设工程,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五、实施了富民工程,不断增加村民收入。
一是根据该村的实际为了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突出了该村的农业生产特点,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以马铃薯和棉花为主的种植业,并聘请专业种植能手前来指导培训,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发展村内养殖业,利用村内闲置学校办起了娄山良种养殖场,发展养殖个体户,并对村民认真开展技术指导与市场服务,为村民发展畜牧养殖业解除后顾之忧。为给养殖户提供及时、全面、规范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帮扶干部广泛联系,邀请区畜牧局领导、镇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讲座、培训班,入户为农民现场指导。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城头镇豆制品产业集群争取省扶持资金400万元,有力促进了集群内民营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解决该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保障,三年来解决村民就业260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20达到6144元,比增加1149元,预计达到6758元。
帮扶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市中小企业局与涝泉村已经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将继续关注涝泉村的发展于建设,对涝泉村今后的发展和建设给予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筑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市委、市政府把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列为“富民兴枣”十大工程之一,在全党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关键时刻,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全市启动了百个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工程。今天上午,市委、市政府为你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你们的到来,一定能够加速推进台儿庄经济薄弱村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在此,我谨代表台儿庄区委、政府,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
台儿庄区位于全市最南端,苏鲁两省结合部,辖5镇1个街道办事处,211个行政村(居),总面积538.5平方公里,耕地40万亩,人口28.5万人。20xx年,全区生产总值完成43.96亿元,同比增长18.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47亿元,同比增长32.2%。粮食总产量达17.56万吨,比上年增长28.7%;农业增加值达6.89亿元,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77元,增长11.6%。全区基本形成了桑蚕、林果、畜牧、“三水农业”等六大优势主导产业,培植了宏润木业、山佳乳业、馋神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但是,全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增长的同时,在农村还存在着为数不少的经济薄弱村,一些村收不抵支,负债较为严重,部分群众生活困难,村级班子软弱涣散。你们要帮扶的22个经济薄弱村就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但是,薄弱村的群众致富的愿望更迫切,发展的要求更强烈,相信在你们的帮扶带动下,一定能够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
市直部门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你们来自上级机关,素质较高、能力较强、作风过硬。有独挡一面、能力较强的县级干部,有年富力强、工作敬业的后备干部,有政治素质较好、熟悉农村工作的单位骨干,可以说是一支由精兵强将组成的队伍。你们心系群众疾苦,积极投身一线的精神,十分令人敬佩,让人感动。相信你们驻村帮扶薄弱村的工作定能游刃有余,定能发挥重大作用,为百姓解忧,为群众造福,使经济薄弱村早日实现脱贫转化。
区直各帮包部门的同志们,你们也都是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基层工作经验,精力旺盛,事业心强,你们一定要稳定心神,扑下身子,深入群众,深入农户,勤奋工作。要围绕村级班子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两个重点,帮助村庄理清发展路子,配强村级班子,实现“有能人管事”、“有实力办事”、“有规章理事”的目标。你们要配合好市直单位同志们的工作,共同驻村工作。在驻村工作中,要刻苦、要艰苦、不怕累,协同市直部门切切实实为人民办事,以自己实际行动,干出实实在在的效果,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帮扶单位要关心下派帮扶同志的生活,支持他们的工作,为他们搞好帮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各镇(街)和经济薄弱村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增强主观能动性,借助市、区两级帮扶转化的机遇,认真研究制定镇(街)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积极开展镇(街)经济薄弱村的转化帮扶工作,促进村级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同时,你们要全力支持工作组工作,为工作组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为工作组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尊重工作组的指导意见,开展工作多与工作组交流,多征求工作组的意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最后,预祝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帮扶工作组的同志们在台儿庄期间生活愉快,身体健康,事业有成!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三
同志们:
这次全区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调度会议,主要目的是调度前一阶段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开展情况,交流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动员各部门提高认识,拓宽思路,不断提升帮扶工作的总体水平,推动全区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刚才,区公安分局、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区政府办公室、区人武部、区新华书店五个单位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交流发言。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着重讲三个问题:
一、明确责任,落实措施,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开局良好、进展顺利。
全市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实施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把转化帮扶工作当作一项重要的任务,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在市、区、镇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在帮扶单位、帮扶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的开局,成效也初步显现。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全市帮扶动员会后,区委、区政府两次召开各镇、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会议,确定了我区驻22个经济薄弱村的区、镇两级帮扶干部,成立了区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办事机构,配齐了专门人员,22个区直帮扶部门也都成立了帮扶领导小组,由单位“一把手”任组长,明确分管领导,落实具体帮扶干部,形成了市、区、镇三方联动的帮扶格局。3月下旬,区里召开了全区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工作动员大会。副市长、区委书记陈兆同亲自作了动员讲话。为使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意见》,对驻村帮扶的单位部门及驻村干部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区委、区政府召开了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座谈交流会,邀请22个市驻村帮扶干部交流发言。同时,区里出台文件要求各单位落实帮扶干部待遇,保证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应该说,全区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开局较好,氛围很浓,为三年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区委、区政府坚持把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项具体内容,区级领导经常深入到所包镇经济薄弱村通过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察看等形式,了解薄弱村的村情民意,分析薄弱村经济落后的原因,掌握第一手资料。这一措施既为镇和区直帮包部门作出了表率,又起到模范导向作用,推动了全区帮扶工作的扎实开展。副市长、区委书记陈兆同多次到经济薄弱村调研,与村干部和市、区帮扶干部进行座谈,帮助分析落后原因,探讨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和办法。一些帮扶单位“一把手”不止一次带领帮扶干部和有关职能科室,多次深入帮扶的薄弱村进行调查研究,与村“两委”班子、帮扶干部一起理思路、定规划、定措施,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体现了区直帮扶部门对帮扶工作的高度重视。市、区驻村帮扶干部,责任心强,吃苦耐劳,经常与村干部一起研究帮扶工作,出点子、出思路,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金12万元,协调资金13万元,捐款捐物折合3万余元,救助贫困户49户。22个经济薄弱村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班子建设等都得到了改善和加强,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发展意识、发展思路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
二、正视问题,统一认识,切实增强搞好帮扶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应该说,今年以来我区帮扶经济薄弱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一年打基础、三年完成帮扶目标开了个好头。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看到,帮扶工作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思想认识上有差距。从区直帮扶单位看,少数单位领导对帮扶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真正把帮扶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帮扶措施不具体、不得力,对帮扶工作流于形式。也有一些区直帮扶干部与原单位工作没脱钩,平时很少到薄弱村去,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是工作措施上有差距。一些区直单位尽管主观上也想把帮扶工作搞好,但思路不宽,路数不多。有些区直单位觉得帮扶无从着手,难有作为,存在畏难情绪。也有部分单区直位存有协调配合观念,认为配合市帮扶干部开展好工作就行了,本单位既不出钱,又不出力。甚至有的区直部门连区直帮扶干部的待遇补助都没有解决,导致区帮扶干部不能安心开展帮扶工作。
三是“造血”功能有差距。有些村受地理位置、自身基础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没有找到合适的经济发展路子,一些区直部门只是利用帮扶资金搞一些村内的社会事业,没有把增强薄弱村“造血”功能摆上议事日程。这些问题说明,全区帮扶薄弱村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任务相当艰巨。各单位、各部门决不能掉以轻心,要自觉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认识帮扶工作的重要性,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真心实意,加大力度,努力实现帮扶工作大的突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的合拍,行动才会有力,工作才会有好的成效。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实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是市、区为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步伐,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开展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一方面是体现区委、区政府对薄弱村的高度重视,以此激励经济薄弱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改变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就是要通过机关部门与薄弱村的帮扶,进一步密切机关与基层的联系,增强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更全面、更广泛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意愿。经济薄弱村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是经济收入水平低,他们苦于致富无门,需要有人帮助理清发展思路,寻找致富门路;他们愁于致富无术,需要有人为他们“传经送宝”.对此,区直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要视帮扶工作为已任,在配合市帮扶干部开展工作的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为薄弱村诚心诚意办事,尽心竭力解难,千方百计增加收入,团结和带领薄弱村群众共同致富。
三、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扎实推进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市委、市政府确定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期限为3年,因此,各级帮扶干部对帮扶工作的艰巨性、长期性要有充分的认识,要有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工作中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不能一蹴而就。要坚决打好第一年的攻坚战,为今后两年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要把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列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时间长,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做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必须落实各方责任,形成整体合力,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区直各帮扶部门要把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本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切实按照“队员当代表,单位作后盾,领导负总责”的要求,切实发挥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落实一名班子成员专抓帮扶工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帮扶工作的重要性,端正思想认识,自觉摆上位置,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使命,扎扎实实做好帮扶工作,动真情、抓落实。
(二)要开源节流,拓展发展空间。区直部门充分挖掘薄弱村的优势,拓宽思路,广辟集体经济增收的渠道,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新路子。要立足眼前,集中力量为薄弱村改善村容村貌,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等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千方百计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薄弱村的发展积蓄后劲、注入活力。一方面,引导帮扶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在帮助薄弱村发展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上。通过整合村级资源,借助外力,招商引资,积极引进企业项目,解决经济薄弱村长远发展问题,所有引进的项目,不论企业建在区工业园区、还是建在镇、村,只要建在台儿庄境内,地方税收留成部分都按规定返还经济薄弱村。另一方面,根据薄弱村的实际,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同时,要妥善处理与市帮扶单位的关系,加强相互交流与配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积极出钱出物,出智出力,在帮扶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要认真落实驻村帮扶干部的工作生活待遇。驻村帮扶干部在帮扶期内,与原单位业务工作原则上脱钩。各帮扶单位要关心驻村帮扶干部的工作和生活,要负责解决驻村帮扶干部在帮扶期间的生活补助和待遇,标准按照市驻村帮扶干部的规定执行,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帮扶期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当好帮扶干部的坚强后盾。
同志们,搞好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迎难而上的胆识勇气,团结一致,真帮实扶,为全面完成三年帮扶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四
同志们:
近年来,全区各级党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进程,农村经济呈现出发展明显加快、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和农村社会团结稳定的良好局面。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区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村级收入总体水平不高,经济薄弱村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还相当突出。这已经成为制约全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市委、市政府把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列为“富民兴枣”十大工程之一,这既是一个有效的工作方法,又是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搞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加快村级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是解决农村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全党提出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就我区来说,仅有城镇的繁荣和发展,没有农村特别是经济薄弱村的发展与稳定,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经济薄弱村由于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往往容易诱发治安、上访、赌博、迷信等社会问题,计划生育等基础工作也面临很大阻力。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会对城乡协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培植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是保持农村社会平安稳定、和谐发展的治本之策。
第二,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是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开展“四强”竞赛活动的带动下,全区涌现出了一批强镇、强企和强村,极大地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仍有一些村经济发展缓慢,基础设施薄弱,村容村貌落后。造成这些村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基层组织薄弱。村级班子软弱,发展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的办法不多、能力不强。二是集体积累空虚。在全区212个村(居)中,70左右的村年收入在万元左右,约有10左右的村集体收入为零,是事实的“空壳村”。三是自然条件差,地处偏远,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条件和设施落后。实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抓后进、促平衡,有利于尽快改变经济薄弱村的落后面貌;有利于调动各级各部门向农业倾斜,向经济薄弱村倾斜,形成支持农业、关心农村的强大合力;有利于促进机关作风转变,引导广大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推动全区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第三,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客观要求。村级经济是农村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团结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物质基础,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从实践看,凡是集体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村,经济有实力,服务有手段,修路、架桥等群众关心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解决,干群关系十分融洽,党组织一呼百应,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相反,经济薄弱村由于村集体缺乏经济实力,有的村“两委”连最基本的办公经费也没有,更谈不上由村集体拿出钱来为群众办实事。当前,全区上下正在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党的先进性在农村最直观地表现就是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多为群众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组织抽调优秀党员干部深入农村,深入实际,同基层干部群众共谋发展大计,宣传和落实党的农村政策,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就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行动。各级一定要把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作为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二、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加快经济薄弱村转化步伐。
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各项具体扶持政策,已经非常明确,现在的关键是抓好工作落实。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务求实效,努力在促进经济薄弱村转化上实现新突破。
(一)要在推进集体经济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发展集体经济是实现经济薄弱村快速发展的关键,是转化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各帮扶单位要围绕集体经济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进村入户开展调查研究。
与村干部共同研究发展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共同确定帮扶方案从每个薄弱村的实际出发坚持“因村制宜、各展所长、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使本地的传统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推动薄弱村改变落后面貌。一是开发利用好经营性资产。要利用产权制度改革的办法对村里废弃的土地、河滩、沿街店面、固定设备、水利设施等经营性资产采取承包、租赁、拍卖、参股等多种形式进行整合、利用帮助经济薄弱村盘活沉淀性资产提高利用效率和获利能力。二是大力开发农业资源。开发利用集体所有的“四荒”等资源采取股份合作、招标承包的方式经营林场、鱼塘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第三借鉴强村的成功经验借助外力加快发展。近几年全区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加快发展的好经验、好典型比如马兰屯镇闫浅村通过招商引资去年以来新发展民营企业29家实际到位资金4500万元有效增加了集体经济实力。他们的成功经验值得经济薄弱村学习借鉴。要在积极争取帮扶单位的人、财、物、技术、信息等方面支持的同时大胆走出去与外界加强联系以资源作资本广泛寻求合作发展民营经济培植税源增加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二)要在引导农民增收致富上实现新突破。增加农民收入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各部门各单位要立足于为农民办实事、谋福利,立足村情民情,着眼长远,因地制宜,实行开发式扶贫,让群众尽快富裕起来。一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要引导农民根据当地的比较优势,瞄准市场搞调整,围绕我区确定的林果、桑蚕、畜牧、“三水农业”等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经济林、规模养殖、观光农业等现金收入更多的行业。二是放手发展庭院经济。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庭院经济,扶持农户广泛开展庭院特种种植、养殖,兴办家庭手工作坊,使庭院经济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邳庄镇邳庄村、马兰屯镇坝子村等一些村在这方面已走出了成功的路子。邳庄村通过发展庭院立体藕渔种养,去年实现人均庭院经济收入1000元。坝子村利用庭院养蚕和发展加工业,去年人均庭院经济收入1300元。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要发挥经济薄弱村的资源、人才、传统产品等优势,广泛发动群众,依靠外力,启动民力,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专业村。邳庄镇小集子村发展板材加工厂12家,每家年收入3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全村总收入达30多万元。四是抓好科技服务。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是最具潜力的农民增收渠道。要加大科技帮扶的力度,及时为经济薄弱村送技术、送信息,科技开发项目要重点向经济薄弱倾斜,培训农民、指导农民,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农民可支配收入。五是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促进农民增收。事实证明,转移一个劳动力,就能富裕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去年,我区共向外地输出劳务人员1万人,年创劳务总收入近亿元,人均9000元。各帮扶单位,特别是劳动保障、农业等部门要把经济薄弱村劳动培训作为重要职责,采取多种方式培训农村劳动力,努力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健全就业信息网络,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加快经济薄弱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三)要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上实现新突破。帮助经济薄弱村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是帮扶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群众感受最直接最得实惠的实事。各帮扶单位要积极发挥优势,为经济薄弱村办实事、办好事,帮助他们修路架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他们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造福一方百姓。要积极开展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基地建设,千方百计改善他们的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要帮助经济薄弱村建立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人口,给予一定的救助,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四)要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是这次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各帮扶单位要把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作为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重点。要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经济薄弱村工作,注重选拔优秀复退军人、农村经济能人和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中的优秀分子进村“两委”班子。要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员干部的培训,提高基层干部素质,引导农村党员干部学一门技术、上一个项目、带一批群众、富一方经济,为加快经济薄弱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同时,要认真落实好转化帮扶的各项政策措施,兑现薄弱村“两委”人员工资补助等政策,充分调动经济薄弱村干部搞好工作的积极性。
帮扶经济薄弱村工作,时间跨度长,任务重,要求高,必须投入大量的精力,做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必须落实各方责任,形成整体合力,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要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对帮扶工作的领导。区委、区政府决定成立区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的日常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各镇(街)要建立健全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积极配合开展帮扶工作。要建立帮扶工作领导责任制。县级干部要根据包帮镇(街)分工,把帮扶经济薄弱村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切实担负领导责任。各镇也要明确分工,把责任落到实处。要建立帮扶工作情况调度通报制度。由区帮扶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对各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工作进展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调度,每半年进行一次工作通报。要建立定期例会制度。区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调度会议,交流经验,推广典型,研究解决帮扶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下一步工作措施。要建立督查巡视制度。区领导小组或办公室要组织成员单位,不定期到经济薄弱村督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帮扶工作顺利开展。
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关心支持帮扶工作的良好环境。电台、电视台要开辟专栏,营造声势,在全区上下形成关心支持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的浓厚氛围。要及时总结推广帮扶单位的成功经验,发现和推广典型经验,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
各镇和各经济薄弱村要发挥主力军作用,增强主观能动性,借助市、区两级帮扶转化的机遇,认真研究制定镇级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方案和政策措施。同时,也要抽调机关干部协助市、区驻村帮扶干部,共同搞好镇级经济薄弱村的转化帮扶工作,促进村级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镇和经济薄弱村要全力支持市、区驻村帮扶干部的工作,及时为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为驻村干部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在工作中要多征求帮扶干部的意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希望区、镇驻村帮扶的同志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摆正位置,履职尽责,真正把自己看作是薄弱村的一员,不能有临时观念,不能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工作上要高标准、高质量、严要求,以实实在在的政绩加快村级经济的发展。要与基层干部群众搞好团结,树立机关干部的良好形象。区、镇帮扶单位要关心下派帮扶同志的生活,支持他们的工作,为他们搞好帮扶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齐心协力打好帮扶工作的总体战。
市驻村帮扶的同志们,你们来自市直机关,都是本部门、单位的骨干和优秀人才,思想解放,思路开阔,具有智力、资金、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对你们寄予厚望,经济薄弱村的广大群众对你们寄予厚望。希望你们充分发挥部门优势、整体优势,关心台儿庄建设,支持经济薄弱村加快发展,与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协力推进经济薄弱村早日实现脱贫转化摘。
同志们,搞好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以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迎难而上的胆识勇气,努力把经济薄弱村建设成为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小康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五
同志们:
这次全市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总结今年以来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相互观摩,交流经验,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熟悉,拓宽思路,强化措施,把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扎扎实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昨天,大家利用一天的时间参观了五区一市帮扶工作现场;刚才,六位同志作了典型发言,还有一些单位和个人书面交流了经验做法。从参观的现场和交流的情况看,各帮扶单位对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许多好经验。希望同志们认真学习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下面,我就搞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熟悉,切实增强搞好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调解决水泥30吨,用于硬化道路,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居委会已达到了市级文明生态村的建设标准,等等。许多经济薄弱村为帮扶工程起名“思源井”、“连心路”、“爱民渠”、“党恩桥”。新华社、经济日报、农民日报、大众日报、大众网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了我市的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使这项工作在全社会非凡是广大农村产生了强烈反响。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进展不够平衡,有的帮扶单位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帮扶行动比较迟缓,工作力度不大;有的工作思路比较窄,工作重点抓得不准;有的存在畏难发愁情绪,主观能动性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这些问题要引起各单位的足够重视,在下步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在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整体上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新形势下,将农村工作重点适时转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事实充分证实,搞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是解决农村各种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做好“三农”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方针,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意义重大。我市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的目的、任务,都是直接切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要害问题,思路对头,政策对路,符合中心精神,符合农村实际。全市各级党政、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充分熟悉做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的极端重要性,采取扎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推动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更快更好开展,为努力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治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贡献。
帮扶工作的任务目标和工作重点,在全市动员大会上已经做了全面安排。全市各级各部门非凡是各帮扶单位,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采取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深入扎实地开展结对帮扶,努力推动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再上新水平。
(一)帮扶重点要再突出。帮助经济薄弱村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是搞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广大农民群众非凡是经济薄弱村的农民群众,最盼望的`就是早日摆脱贫穷落后,最大的心愿就是尽快过上富裕的日子。能不能富有成效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能不能帮助村级经济尽快走出困境,能不能切实带领农民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是衡量各级干部群众观念强不强、工作作风实不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效果好不好的试金石。各级各部门非凡是帮扶工作组,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这个中心,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促进经济薄弱村实现新的根本性变化。
了收购合同,解除了饲养户的后顾之忧,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饲养种兔的积极性,仅此一项该村年收入可增加25万元,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以上。各帮扶单位要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等标准化农产品,逐步形成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培植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拉长农产品产业链;鼓励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积极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体系,大力促进农村劳务输出,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三是要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为重点,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整治村容村貌。要充分利用国家的各种优惠政策,加大向上争跑的力度,广泛争取资金,努力在通路、通水、通电、通讯、节能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下大气力改善农村教育、医疗、文体、卫生等基础条件,使更多的经济薄弱村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向文明生态村目标迈进。
四是要以关心农村特困群体为重点,做好扶贫济困工作。经济薄弱村的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部分特困群众生产生活还有许多困难。各帮扶单位要积极主动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送暖和活动,切实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非凡是目前冬季已经来临,各帮扶单位要时刻把特困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认真搞好调查摸底,有针对性地搞好扶贫济困工作,确保特困群众不受冻不挨饿,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暖和。
五是要以增强村级班子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为重点,按照村级党支部建设“五个好”的要求,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要进一步改善村两委办公条件,健全各项工作制度,把村班子配备好、培训好、教育好,增强他们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同时,要全面推行“四民主两公开”,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逐步向富裕文明的新农村迈进。
法经营、科学发展。三是要处理好救济式帮扶与开发式帮扶的关系。在对一部分非凡困难户进行救济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典型带动、政策促动、技术服务推动等办法,开展以知识帮扶、技术帮扶为重点的换脑筋工程,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愿调整、自主经营,加大农业开发力度,最终走上勤劳致富、发展致富之路。四是要正确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帮扶工作中要注重发挥村两委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依靠农村干部群众去落实帮扶任务,实现帮扶目标。要抓住村两委班子建设这个要害,坚持扶贫又扶志,帮助村两委班子不断增强发展集体经济、脱贫致富的志气和决心,激励他们振奋精神,更新观念,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三)工作作风要再深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做好帮扶工作的前提。驻村帮扶干部要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对群众的感情深深地融入帮扶工作实践中,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围着群众转,顺着民心办,和着民意干”,集中精力,身心到位,坚守岗位,遵守纪律,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参谋决策、协调指挥作用。要带着感情搞好帮扶工作,进一步密切机关与基层的联系,增强干部与群众的感情。要深入了解村情民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尽力帮助村里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各有关部门要把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作为本单位的一件大事来抓,对帮扶工作优先研究、帮扶资金优先落实、帮扶服务优先到位,真正做到“一人帮扶,全员参与”,“前方出题目,后方做文章”,创造良好帮扶环境,为开展帮扶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搞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要害在领导,要害在落实。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发扬不怕困难、连续作战的作风,知难而进,乘势而上,切实把这件大事抓在手上、抓出成效。
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政要切实加强对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的领导,把这项工作真正抓在手上。市“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例会,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阶段性总结研究,提出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和政策措施。市几大家领导要继续协调组织好所负责区(市)的帮扶工作。各区(市)要认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扎扎实实搞好帮扶工作,对帮扶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主动协调解决。要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加快本地其它经济薄弱村发展的具体措施,推进全市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平衡发展。
要严格工作制度。要坚持转化帮扶工作情况调度和通报制度,市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要按照每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半年一总结、年底进行考核的要求,加强对各帮扶单位帮扶工作的情况调度。要严格帮扶工作督查和巡视制度,各级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不定期对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指导帮扶工作顺利开展。要严格年终考核验收和目标治理制度,市帮扶领导小组和帮扶办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预备今年的考核验收工作,为年度评选表彰奖励做好预备。
要大力培植典型。各级要大力培养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的先进典型,大张旗鼓进行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帮扶工作深入开展。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和兑现相关政策,积极配合,主动服务,齐心协力打好帮扶工作的总体战。各新闻单位要加强对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的宣传力度,在全市上下形成关心支持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搞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这次会议的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熟悉,加大力度,埋头苦干,促进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六
**村位于城头镇政府东南部两公里处,是一个独立的行政村。村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总人口1418人,党员31人,村两委人数共6人,退休村干部9人,人均0。78亩,该村在前曾是城头镇的经济强村,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和管理等方面的原因,原有的5家镇办企业,21家石灰厂全部倒闭,闲置镇办企业土地600余亩。三年来,市民经委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高度重视,针对薄弱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搞好帮扶工作,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涝泉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村级班子建设得到有力加强,农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农民增收渠道大幅拓宽,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人均纯收入得到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市委、市政府对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作部署以后,市中小企业局领导高度重视,立即召开主任办公会议,成立了由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任组长,副局长韩涛、王文生、刘合生、李成伦任副组长,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经济运行科科长隋甲卫同志作为市中小企业局转化帮扶工作驻村干部。xx区民营经济发展局积极配合薄弱村帮扶工作,并选派王永副局长共同帮扶。市中小企业局局长王洪军带领局全体党组成员每季度深入涝泉村开展调研,与村委会负责同志共同分析问题,研究制订发展民营经济使农民脱贫致富的得力措施。通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制定了帮扶工作方案,积极主动为群众致富出主意、想办法,受到村民一致好评。
二、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发展的核心带动力。
帮助村两委建立健全党内生活、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制度,理清了工作思路,增进了班子团结,提高了凝聚力和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为改善党员队伍的年龄结构和文化结构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帮扶期间改选了村委班子,从思想进步、致富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致富能人中选出新的村领导班子。
三、扶贫济困,积极救助贫困家庭。
通过走村入户调查访问,选出10户生活困难和上学困难的特困户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每逢春节期间,局领导同志带领驻村帮扶干部,走访慰问了残疾人特困老党员等10户缺乏致富能力,生活特困家庭,每户一袋面粉,两桶油,保证了家家过上一个幸福快乐的节日,真实体现出组织对经济薄弱村的关怀。
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一是协调资金6万元帮助村两委修通村东南北街120米,并修复生产路600余米,解决了群众行路难、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达到户户通水泥路。二是投入资金3万元,实施了村委大院维修改造工程,改善了村两委办公条件。整修改造了村委办公大院,添置更换了部分办公和会议桌椅;办公室粉刷了墙面、铺设了地板砖、吊上了天花板。三是实施了自来水户户通工程,改善了村民的生活条件。协调投入资金10万元,完成了自来水建设工程,解决了村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问题。
五、实施了富民工程,不断增加村民收入。
一是根据该村的实际为了加快调整农业结构,突出了该村的农业生产特点,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以马铃薯和棉花为主的种植业,并聘请专业种植能手前来指导培训,发展高效农业,提高粮食产量,增加了农民收入。二是发展村内养殖业,利用村内闲置学校办起了娄山良种养殖场,发展养殖个体户,并对村民认真开展技术指导与市场服务,为村民发展畜牧养殖业解除后顾之忧。为给养殖户提供及时、全面、规范的技术和市场信息服务,帮扶干部广泛联系,邀请区畜牧局领导、镇畜牧兽医站的专业技术人员,进村举办讲座、培训班,入户为农民现场指导。三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20**年为城头镇豆制品产业集群争取省扶持资金400万元,有力促进了集群内民营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为解决该村劳动力就业提供了保障,三年来解决村民就业260人。村民年人均纯收入显著增加,20**年达到6144元,比20增加1149元,预计达到6758元。
帮扶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市中小企业局与涝泉村已经结下了深厚友谊,我们将继续关注涝泉村的发展于建设,对涝泉村今后的发展和建设给予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今年,在市交通运输局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紧紧围绕消除隐患、关爱生命为主题和“平安交通、平安单位”创建活动为内容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工作方针,不断推动落实到基层和各科室,认真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确保生产安全无事故,和无治安案件发生。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尽好一方责任。
今年来,局党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单位”工作摆上议程、抓在手上,践在行动上,纳入全局中心与交通建设、运输管理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建立并坚持了专题工作制度,听取创建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创建工作,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保障。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行责任分解。坚持落实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分工负责的责任制。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层层分解下达各单位,以责任书形式纳入年度工作目标全面考核,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奠定了坚实的责任基础。
二、完善机制,加大创建力度。
开展创建是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和重大举措,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长期任务。为此,我们坚持结合本单位实际,以建立完善管用有效的长效机制为抓手,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提出了“管行业必须管综治”的思路,力求在创建活动中创新机制,在创新机制中巩固和提高扩大创建成果。
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大力实施治安防控工程。一是确保内部消防、治安防范投入。多年来,我们不断增加投入,改善设施。一是对全区道路临水、临崖、高边坡、高落差等高危地段,组织30多人为期一星期的安全隐患大排查。不断完善通村公路标志标线和安保设施,投入安保设施开展了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整治,机动车维修市场专项整治,城区运输市场专项整治;二是强化了重点要害部位、特种行业的安全防范措施。三是加强交通行业的安全防控,在货运方面,与公安局、安监局联合开展了道路化学品运输安全专项整治,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危险化学品运输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对驾驶员、押运员、操作人员进行了专门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在客运方面,重点抓了春运、五一、十一国庆黄金周的安全运输工作,做到了节前完善应急预案,对工作人员进行了安全培训,在社会上,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教育,节中宣传监管到位,与经营户及驾驶员签定了安全协议书,悬挂宣传安全横幅5条,张贴安全标语20余条,发放宣传材料400余份。同时,各级领导和运政稽查人员深入一线加强对运输市场的监管,多年来,在春运和黄金周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责任事故。
三、调处矛盾,构建和谐交通。
针对交通行业涉及老百姓出行的切身利益的特点,我们以“三个代表”为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构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程,落实信访归口调处责任。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过程中,严格实行分级排查、归口调处、领导包案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部门和单位,提出带着感情抓信访,真抓实干搞排查,将心比心解难题,把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和涉及稳定的问题做为排查的主要任务和关键去做,综合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手段和教育、协调、调解等方法,提前发现矛盾,及时化解纠纷,疏导群众情绪,努力把矛盾纠纷和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了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交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四、强化基础,确保深入推进。
“创建平安单位”的重点在基层,关键在基础。为此,我们把基层创建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是按照创安“八字做法”和“三个加强”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推进平安创建工作“发展、稳定、创新、规范、平安”目标的实现。结合机关效能建设长效机制,突出抓了基层综治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对基层组织的管理控制能力,强化综治队伍建设和网络制度建设,二是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例会制度,三是严格创建标准,规范管理制度。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的通知,全局综合治理和“创建平安单位”档案资料实行统一标准、格式,按照规范化建设的要求,实现了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工作程序化的运作,有力地推动了创建平安单位的深入开展。
五、多管齐下,扩大预防能力。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结合工作实际,把创建平安工作与创建文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思想防范上抓教育,在制度防范上抓落实,在设施防范上抓硬件,在素质防范上抓培训,在责任防范上抓考核,形成了创建的合力。按照“预防为主、教育疏导、依法处理,防止激化”的原则,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依法调处结合起来,责任部门疏导化解与群众自汉自管结合起来,有效地防止了群众性事件、集体上访、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强了本单位预防和控制犯罪的能力。
通过一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深刻体会到,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单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各级党政领导重视是关键,落实领导责任是保证,健全“创安”长效机制是根本,群众参与是基础。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创建达标要求还有差距。今后我们将继续在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努力开展平安单位创建工作,为全区交通建设健康发展,实现“平安?亭、平安交通”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按照xx市农村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做好第二轮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成扶贫领〔〕1号)文件要求,我县从20**年全面启动对口帮扶**市八个贫困村的工作。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贫困村广大干部、群众和16个对口帮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对口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年末至20**年末,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达17%以上,由2008年的4080元增加到的5632元,基本实现了贫困村“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有较大改善,农民收入有较大幅度提高”的主要目标,现将两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市上第二轮第一批启动村对口帮扶目标任务下达以后,我县高度重视,确定对口帮扶工作由县政府副县长分管、具体工作由县扶贫办牵头,政府办、县委办等16个单位为对口帮扶工作成员单位。要求各单位充分认识对口帮扶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工作责任心、深厚的兄弟情谊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集中精力做好帮扶工作,保证市上下达的帮扶任务能圆满完成。
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做好定点帮扶xx市贫困村的实施意见》文件(郫扶领办【2009】1号),并于每年年初制定《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和《xx县对口帮扶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将帮扶任务分解下达到各成员单位,并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目标考核内容,建立起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帮扶工作责任制。各成员单位按要求确定了一名分管领导,落实了承办机构和联系人,切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三、狠抓落实,措施得力。
(一)科学规划,突出扶贫工作重点。我们多次组织对口帮扶成员单位到贫困村了解情况,在充分调研和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扶贫规划,以当地老百姓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灾后重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民办实事、农民技术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方面进行投入,全面增强造血功能,夯实脱贫根基。—20,全县投入到xx市的帮扶资金共计达到233。54万元。
(二)整合资源,积极参与灾后重建。为支持贫困村灾后重建工作,确保灾后重建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我们把对口帮扶工作和灾后重建结合起来,整合人力、物力和财力,全力推动灾后重建和新农村建设工作,贫困村很快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均超过地震前的水平。例如我县国土局,两年来共计投入人民币近70万元,帮助龙门山镇国坪村完成了村庄规划编制,委托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开展了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考虑到国坪村受灾严重、基础薄弱的实际状况,在该村党团活动室重建完毕后又帮助他们配备了桌椅板凳、电脑、电脑桌、档案柜、文件柜(夹)、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用品,保证了基层组织的顺利运转。
(三)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发展环境。从20全面启动对口帮扶xx市贫困村以后,我县以城乡统筹发展为统领,结合灾后重建、新农村建设、“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和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等工作,整合各项支农、惠农资金,全面加大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帮助贫困村群众改善安居难、行路难、灌溉难、用水难等问题。两年来,累计帮助贫困村建成(新建或改建)道路27。71公里,新改建住房159户,铺设道路涵管30根,安装输水管道4000米,新建防洪堤200余米,新建蓄水池3口,新建沼气池10口,新建(维修)三面光沟渠11200米,建成村级卫生站一所。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
(四)因地制宜,不断探索扶贫新路。我们根据xx市贫困村的实际情况,大胆实践,勇于创新,走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产业扶贫新路子。一是扶持发展观光旅游,着力打造“万亩荷塘”、“蜀水荷乡”项目,带动一、三产业互动发展。二是结合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投入部分资金进行结构调整,鼓励农民发展高效益的种、养殖业,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两年来,共新增核桃种植面积1070亩,发展食用笋竹3000亩,发展中药材(厚朴、黄连)种植面积3500亩,仅此一项就帮助农民人均增收800元;成立专合组织两个,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养殖,引导农户养殖野猪、土鸡等养殖效益高的物种。截止年11月,肉牛存栏量达100余头,七彩山鸡存栏达10000余只,跑山鸡存栏达15000余只,黄羊、种羊存栏1000余只,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三是立足于区域互动、共谋发展的工作思路,加强和贫困村的联系和沟通,多次组织县内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贫困村进行交流联谊,积极为贫困村发展优势产业出谋划策,帮助联系当地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建基地、下定单的方式进行产业扶贫,促进了贫困村优势产业的蓬勃发展。
(五)关注民生,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质量。坚持把提高贫困村人民生活质量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最终归宿。以“不唱高调,务求实效”的工作作风,从最穷的村、最穷的人抓起,扎扎实实为贫困村群众办一些实事,解决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两年来,在贫困村新建村卫生所1所,开展送医、送药活动2次;开展劳务培训3次,培训农民200余人次,实现劳务输出500余人,扶持贫困学生上学30人;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5次,慰问农村贫困户、贫困党员720户,发放慰问金27万余元,受到贫困村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六)强化督查,确保扶贫工作措施落实。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我们把督促检查作为完成对口帮扶目标的重要手段。县扶贫办充分发挥在对口帮扶工作中指导、督促和协调作用,及时通报帮扶工作进展情况,并多次组织各帮扶单位及相关技术人员深入到帮扶的贫困村,就产业发展等情况与镇、村进行磋商和交流,检查帮扶项目的落实和扶贫资金的使用情况,并对帮扶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并予以解决,有力地推动了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两年来,全县共出动车辆300余台(次)、人员800余人(次),实施项目35个,至此,市上下达给xx县的第二轮第一批启动村的定点帮扶工作目标已全面完成。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七
同志们:
今年以来,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大力推动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改革和发展取得新的成就。
初步预计,全省生产总值可完成800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12以上;全部财政收入完成75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89.2亿元,分别增长19.1和15.9(按可比口径,全部财政收入可达812.4亿元,比上年增长28);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为9270亿元和6350亿元,分别增长16和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00亿元,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505亿元,增长15;进出口总值完成130亿美元,增长45,其中出口91亿美元,增长50;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70元,增长8.7;农民人均纯收入3150元,增长10;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均可圆满完成。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积极、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积极的、有作为的工作方针,注意把握好宏观调控的节奏和力度,适时适度,区别对待,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不搞“一刀切”,不搞“急刹车”,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保持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势头。
按照中央统一部署,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认真清理投资项目,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全省共停缓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64个,减少投资498.6亿元;撤并各类开发区110个,核减规划用地面积5.24万公顷,分别占开发区总数、原有规划面积的61.8和56.7。钢铁行业是宏观调控的重点领域。按照“品种、质量、整合”和“增高减低、上大压小、扶优汰劣”的调整思路,制定实施《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指导意见》,停建缓建27个项目,减少投资93.9亿元;预计钢铁行业投资增幅为21,比一季度回落153个百分点,产业产品结构得到改善。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强化电力生产和调度,保证现有机组稳发、满发,抓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高峰供电应急机制,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千方百计搞好运力协调,增加煤炭、油品供应,基本保证重点企业、重点用户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需求。重点监控企业达到300户,约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总量的60,在生产要素上给予重点保障。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40亿元,增长22。
(二)切实把“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省委六届五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省政府制定了《关于做好农业和粮食工作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政策的意见》。全省组织4万名干部下乡,宣讲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六届五次全会精神,用政策激励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坚决落实“两减免、三补贴”为重点的各项惠农政策,取消除烟叶以外的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税率降低3.06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16.6亿元;兑付粮食直补资金6.08亿元,落实良种补贴3100万元、农机具购置补贴1171.5万元。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全年粮食总产量可达2480万吨,增长3.9。深入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全面放开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以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治为重点,加快推进全省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坚持“抓两头、带中间”,实行财政激励政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不断拓展四项重点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首批获得国家确认的61个急需建设项目已有41个开工,唐钢超薄热带深加工等38个项目已建成投产,曹妃甸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蔚州煤电路一体化开发项目进入实施阶段。装机20xx万千瓦的电源项目通过国网公司审查,在建电源项目总装机容量892.5万千瓦。投资800亿元的铁路建设项目签署了省部合作纪要;新开工高速公路15条(段),在建里程1205公里;新增电信用户610万户,达到3100多万户。制定实施《服务业振兴计划》和《服务业利用外资总体规划》,服务业完成增加值2600亿元,增长12。直接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省共有9家优势企业在境内外证券市场实现首发和再融资,融资额达66亿元,比上年增长35.5。
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职工身份转换为关键、国资监管到位为保证,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省属6户整体改制试点企业取得突破性进展,35户省属企业划转属地管理,29户企业破产终结,63个辅业单位与省属企业分离,88户省直厅局属企业完成改制脱钩。市县属国有企业新改制和二次改制1092家,全省有739户中小企业国有资本全部退出,19.3万名国有企业职工身份实现转换。完成中石化、中石油和铁路系统等中央企业分离中小学、医院的接收工作。制定《河北省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实施办法》和一系列国资监管文件,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规范产权交易行为,规范国企改革操作程序,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随着国企改革的深入推进,企业活力增强,省国资委监管企业可实现利润62.7亿元,上缴税金103.2亿元,分别增长30和29。
认真落实“六放”方针,毫不动摇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民营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在市场准入、土地供应、融资税收、法制保障等方面出台11个配套文件。全省共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30家,筹措担保资金20.2亿元,缓解了部分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重点支持100家规模民营企业和100家成长型民营企业加快发展,预计实现销售收入548亿元,增长21。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扶贫开发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民营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预计完成增加值3600亿元,增长15。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大力拓展发展空间。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效率,成功举办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等招商活动。实行项目工作责任制,强化协调调度,抓好重大利用外资项目的落实。拓宽利用外资渠道,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民营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取得积极进展。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9.2亿美元,增长23。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增长60、65,加工贸易和民营企业出口分别增长27、111.4;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外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增长较快。对内开放取得积极成果,引进省外资金420亿元,技术4600项,人才4.1万名,分别增长27.9、7.7和7.1。区域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成功举办环渤海地区合作论坛和东北亚地区国际合作论坛,初步建立高层对话和协作机制。与内蒙古和国电集团签订三家协议,合作建设大型煤电一体化项目。
(四)坚持用“五个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着眼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薄弱环节,把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向“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和生态环境建设倾斜。
全面实施城市化战略。出台《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修改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组织编制区域中心城市、省级重点镇、省域综合交通网络等重点地区规划和专项规划。城市公用事业改革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坚持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统一城乡就业政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新修农村公路2.4万公里,新增农村电话用户75万门。开展创建文明生态村活动,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促进了城乡共同发展。全省城市化率达到34.5,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加快发展中间一线,积极推进南北两厢”的战略构想。以石、保、廊、唐、秦为中间一线,建设经济发展的隆起带;以邯、邢、衡、沧为南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张家口、承德为北厢,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经济发展新跨越。进一步完善总体布局,加强区域分工与协作,推进特色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实施《张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年投资达到84.8亿元。
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新增本科院校4所、高职专科学校4所,全省地方普通高校招生21.5万人。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和布局结构调整,改造中小学危房97万平方米,撤并中小学523所,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600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20万人次。科技创新能力有新的提高,环京津创业带、高新区再造工程、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等重点科技工作进展顺利,完成科技成果1126项。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乡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和活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省85以上的疾控建设项目已经完成,首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取得良好效果,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开始启动。加快体育事业发展,竞技体育取得新成绩,我省运动员在第28届雅典奥运会和第12届雅典残奥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成功举办第11届省运会。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以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为重点,狠抓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全省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比上年降低10个百分点。截止12月10日,省会二级以上天气达到270天,比上年同期增加63天。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京津风沙源治理和退耕还林等工程建设取得新进展。制定实施《河北省开展资源节约活动方案》,加强资源开采、加工、运输、消费的节约管理。稳定计划生育政策和低生育水平,推进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着手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五)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从解决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外出农民工的就业工作,转移农村劳动力160.4万人次。做好“两个确保”和城市“低保”工作,推进“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全省发放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分别为110亿元、4.7亿元,做到按时足额发放。筹集10亿元用于解决历史拖欠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问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平均每人每月提高39.5元,同时,财政出资每月增加企业退休人员生活补贴20元。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增加19万人、15万人、88万人。与此同时,开始建立企业补充保险,推动商业保险发展。全省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00亿元,增长25。调整失业保险金发放标准,从今年7月1日起,人均月增55元。提高城市最低保障水平,全省城市低保月人均补助额达到57元,比去年增加25元。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工资指导线,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由20xx年的250-350元调至420-520元,企业工资指导线由上年的0-17提高到3-18。机关事业人员职务津贴人均同增100元。省财政对部分困难县(市、区)给予转移支付补助,解决了前几年国家两次增资政策不到位问题,支持贫困县落实今年我省提高职工津贴的政策。提高城市居民住宅取暖补贴标准。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中央下达和我省配套扶贫资金12.9亿元用于扶贫开发,解决了50万人的温饱问题。加大济困力度,对特困群众实行定期定量救济制度。投资2.2亿元,解决了70万农村人口饮水难问题。坚决纠正土地征用、城镇拆迁、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过程中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以及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共清偿拖欠工程款64.1亿元、农民工工资8.7亿元;历年拖欠的农民征地补偿费已全部补偿到位,今年共补偿农民5.62亿元。治污绿化、公共文化体育建设、农村教育扶持工程等,也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六)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政企、政资、政事分开,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努力把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到主要为市场主体服务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上来,建设服务型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设法治政府。全面完成与国务院决定取消、改变管理方式、下放和保留行政许可项目的衔接工作。基本完成对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及文件的清理,取消地方设定的许可项目253项。加强行政监察,提高行政效能。
大力优化发展环境。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出台了《关于政法机关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环境的决定》等配套文件。积极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努力帮助企业和投资者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31家外商投资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开展以食品、非法采供血和保护知识产权为重点的专项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注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加强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坚持廉洁从政,深入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活动。围绕建设学习型政府,重视公务员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今年经济工作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河北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主旋律,团结奋斗的结果。
越是形势好,越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分析了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针对长期积累、制约全局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出了四个“刻不容缓”。我们要认真对照,寻找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必须看到,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虽有缓解,但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一是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固。虽然今年粮食增产较多,但品种结构矛盾仍比较突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较大,而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较小,对农民的有效服务不足,农民继续增收困难。二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仍然很重。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不快。装备制造业不强,配套加工能力弱。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比重偏低。民间投资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投资与消费比例不够协调,消费需求不足。这些结构性矛盾如不尽快解决,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难以提高。三是煤电油运供求紧张的矛盾尚未有效缓解。发电设备超负荷运转,但缺口仍很大,重点电厂存煤仍低于合理水平;企业原材料和产成品运输还十分紧张。四是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由农村征地、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等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增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还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长期性和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就业压力巨大,将是长期需要面对的严峻问题。城乡、地区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问题相当严重,资源特别是水资源约束矛盾突出,环境压力加大。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远未消除。在一些现实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交互作用下,经济运行又出现一些需要认真对待的新情况、新问题。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努力完成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xx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宏观调控成果、保持经济社会良好发展态势的关键一年,也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对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明年全省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这个主题,进一步破除思想障碍和体制障碍,以积极的、有作为的态度落实宏观调控政策,突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四项重点工作,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把各项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促进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按照这一总体要求,明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全部财政收入可比增长10以上,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可比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
明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0,高于今年预期目标,低于今年的实际增长率。提出这样的目标,是为了更接近经济增长的实际,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真正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实践中要力求发展得更快、更好。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最根本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并切实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着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抢抓发展机遇,切实增强紧迫感。发展是硬道理。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是全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主题。当前,外部环境总体上对发展比较有利,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较多,同时也面临竞争和挑战。从全国其他省份看,明年确定的预期增长目标多数与我省相近或高于我省,内蒙古高达15,山东、浙江、陕西等省都在10以上。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敢于领先,敢为人先。以敏锐的眼光认识机遇,以高效的工作抢抓机遇,充分利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全力加快河北发展。
第二,立足发展阶段,遵循客观规律。当前,我省工业化进程正在加快,经济发展正由资源推动型向投资推动型转变。保持较快的投资增长速度,有其必然性。随着全国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消费结构逐步升级,对钢铁、水泥、石化、有色金属、机械装备等重化工业产生巨大需求。我省的重化工业、能源、运输业,传统优势明显,发展空间广阔。准确把握这一阶段的发展大势,要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和速度,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同时,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的关系,更新消费观念,完善消费政策,改善消费环境,鼓励、引导和扩大消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第三,突出发展重点,着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实践,根本目的是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把加快发展的重点转向优化经济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逐步消除可能导致经济大起大落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实现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宏观调控将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不存在何时结束的问题。我们要把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作为新的发展机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当前,要继续做深、做实重大项目建设、深化国企改革、发展民营经济和加快对外开放“四项重点工作”,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把存量调强、增量调优。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增强竞争力。
第四,激活发展动力,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革开放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的根本措施,也是解决经济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治本之策。各项经济工作要充分体现以改革为动力的要求,围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新突破。坚持把国企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推进股份制改革,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扩大对外开放,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第五,创新发展思路,落实“五个统筹”的要求。从全局的、系统的角度,理清思路,确立目标,制定措施。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各项工作新的内涵。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从政策措施、资金投入和工作部署等方面,着力加强“三农”、社会发展和欠发达地区等薄弱环节,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加快实施“一线两厢”战略,实现各地区优势互补和共同繁荣。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速壮大县域经济。
第六,扩大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得到更多实惠。坚持以人为本,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在改革发展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认真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要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使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全体人民。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深入做好群众工作,努力建设和谐河北。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明年的各项工作。
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很多,要统筹安排,抓住关键,精心组织,重点做好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的政策措施。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实施宏观调控并不都是经济的紧缩,更不是全面紧缩,根据不同时期经济运行的情况和问题,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会有所不同。我们要继续坚持积极的、有作为的工作方针,从河北实际出发,落实好明年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
巩固和扩大宏观调控成果。当前,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效还是阶段性的。要准确把握经济走势,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问题。更好地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把握好调控的力度和重点;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运用好价格、税收等经济杠杆;更加注重用改革的办法解决经济生活中不稳定、不健康的问题。通过深化改革,把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规范化、制度化,用机制、制度、法制来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坚持依法用地和优化信贷结构。认真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实行最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加快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大力推进依法、节约、集约用地,经营性用地要实行招拍挂。深入开展土地挖潜,集中盘活存量土地,努力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着力优化信贷结构,继续支持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企业,尽力满足流动资金贷款的需要,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
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搞好重要原材料供需衔接,增加电力、煤炭等重点生产要素供应,加强重要物资的运输协调,提高运输通达效率,进一步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状况,保证重要行业、重点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
强化市场物价监管。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切实把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在预期目标之内。抑制生产资料价格持续上涨,保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基本稳定。加强对食品等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的调控,强化对垄断行业的监督检查,治理整顿市场价格秩序。把握好公共服务产品价格调整的时机和力度,做好价格监测、信息发布和政策宣传工作,正确引导群众的心理预期。
(二)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年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农民继续增收。
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按照中央“两减免、三补贴”的要求,农业税税率再降低2个百分点,对40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免征农业税;继续实行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在稳定现有各项农业投入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形成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增加对贫困地区农村人畜饮水、乡村道路等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扎实做好第二阶段各项工作。积极稳妥地搞好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和县乡公共财政制度等配套改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深化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转变经营机制。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依法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深化征地制度改革。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毫不放松地抓好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突出抓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推动优质小麦、专用玉米主产区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培育区域特色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进一步壮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推进千万吨奶工程,扩大奶牛、肉牛、瘦肉型猪、肉羊等畜产品养殖规模。提高设施菜、错季菜、品牌菜、无公害蔬菜比重,发展名优特果品,营造防护林、速生丰产林。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普及应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开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推广“公司合作组织农户”、“订单农业”等经营形式,完善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更好地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农业产业化经营率提高2个百分点。
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我省136个县(市)生产总值占全省70%以上。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要健全和完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继续实行定额分享、超收全返的财政激励政策。这项政策原定三年,明年到期。从实践看,效果很好,去年和今年分别给市、县多返还财政收入4.4亿元和10亿元,极大调动了各级政府增收的积极性。为支持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省里决定将这项政策延至20xx年。各地要用足用好,钱要花到关键地方。加快推进简政放权步伐,实行管理重心下移,减少管理层次,提高行政效率。扩大部分县(市)经济社会管理权,增强县域经济自主发展能力。各地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增强整体实力。坚持“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全省县域经济共同繁荣。
(三)一着不让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抓住影响结构优化和协调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促进城乡结构、区域结构、所有制结构调整,努力实现速度、质量、结构、效益的统一。
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实施第三个“项目年”活动,着力抓好200项省重点项目。特别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好若干重中之重的项目。建立重大项目责任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沧化40万吨pvc、泛亚龙腾纸业、衡水电厂二期等50个项目竣工投产,山海关百万吨造船工程、承唐高速公路等50个项目开工,南水北调中线河北段、建滔化工等项目加快进度,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以上。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和前期工作,确保曹妃甸矿石、原油专用码头和保定汽车工业扩能改造等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推进与中石油、中石化、深圳华为、东风、长安公司的项目合作。各地都要谋划一批对生产力布局和结构调整有重大影响和决定意义的大项目,为实现第二个翻番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培育壮大主导产业。适应投资体制改革新要求,抓紧制定并实施冶金、医药、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建材建筑、食品、纺织、信息技术、现代物流、旅游等十大主导产业专项规划。围绕推进钢铁大省向钢铁强省转变,狠抓“品种、质量、整合”和“增高减低、上大压小、扶优汰劣”,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引导生产要素向沿海地区、矿石原料基地集聚,向精深加工方向发展。抓紧研究提出《振兴河北钢铁工业总体实施方案》,明年要在产业整合方面迈出实质性步伐。推动大型民营钢铁企业联合投资,参与河北钢铁行业整合,按现代企业制度组建大型钢铁股份制公司。
积极利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把企业技术改造与企业重组和改革结合起来,鼓励和支持企业并购、联合和重组。能够利用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都要立足现有基础,着力盘活用好存量资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加强新医药、半导体材料、软件基地建设,加快石家庄信息产业园、保定新能源和能源设备产业基地发展,组织实施福达高性能感光材料等82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重点抓好天鹅化纤竹浆粘胶长丝等56个产业技术研发项目,着力推进三鹿新型乳制品等12个创新能力项目建设。大力实施名牌战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快发展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流通、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发展信息、保险、社区服务和会计、律师、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加快石家庄、邯郸、廊坊、唐山、张家口等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完善运输体系,降低物流成本。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重点的现代流通。发展红色旅游、特色旅游、休闲健身旅游,加强旅游项目建设,搞好旅游景点升级改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能源、资源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目标。要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广泛开展建设节约型经济、节约型社会活动,切实做到从节约资源中求发展,从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发展循环经济中求发展。树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新思维,开展资源循环回收利用。抓紧制定《河北省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认真落实《资源节约方案》,抓好节能(水)降耗工作,加快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开发节能降耗新技术。坚决实行高能耗、高物耗设备和产品淘汰制度。重点抓好钢铁、水泥、造纸等行业节能、节水技术改造,强化管理。深化水价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改革资源开采体制,坚决制止能源资源开发中滥采乱挖和严重浪费现象。明年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推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节约、降耗、减污。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环境保护技术水平。
(四)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抓住当前经济形势好、各方面改革意识增强的有利时机,着力推进改革。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申了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和中央全会提出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出国有企业改革仍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按照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坚定不移地推进。着眼于增强活力和竞争力,做好“两增、两减、两分”工作,为加快企业整体改制创造条件。要紧紧围绕产权制度改革、职工身份转换和出资人到位等关键问题,加快推进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抓好华药、承钢等省属重点企业整体改制,基本完成厅局属企业改制任务。市县属国企产权制度改革不到位的要实施二次改制,确保全省国企改革第二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加快推进国有产权流动重组,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抓好煤炭、钢铁企业间重组整合,做大做强一批大公司大集团。要畅通国有劣势企业退出渠道,优化国有资本质量。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逐步实现整体上市。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进一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全面实行年度经营业绩责任制和任期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制。今年,我们在省国资委监管企业中公开招聘了9名高级经营管理人员,明年在这方面要继续深化和完善。加快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国资监管体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维护出资人和职工的合法权益。
切实推进投资体制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逐步完善和规范《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核准实施办法》,抓紧研究制定其它配套文件,建立健全投资监管体系。加快投资立法进程,加紧制定《河北省投资条例》。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真正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加强政策引导,动员社会资本投资项目建设,提高自主增长能力。规范政府投资范围和行为,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推行“代建制”。建立严格的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国有企业投资决策责任制,严格实行重大投资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责任。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出标准体系、财政预算项目库。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努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加强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建立支出效益评价、考核监督、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结构,逐步解决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明年减收增支因素较多,要大力开展增收节支。在依法加强税收征管的同时,精打细算,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不能大手大脚地花钱,把有限财力用在刀刃上。加强财政监督,严肃查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根据国务院批准我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实施方案,抓好管理体制改革,力争明年一季度完成省联社的组建,并开始履行职能。认真组织各县(市)农村信用社做好清产核资,摸清底数。开展增资扩股,争取各县(市)农村信用社达到发行专项票据的条件。采取措施,落实责任,清收不良贷款,依法打击逃废债行为。全面开展产权制度改革,根据各地自行选择的产权组织形式,抓紧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以县为单位统一法人社。搞好各项管理和支农服务,确保农村信用社在稳定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加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资本、产权、土地、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市场。进一步加强示范市场建设,搞好农产品流通,做大做强一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大型零售市场等商品市场。按照“自主设立、自我管理、自律运行、自我发展”的总体思路,制定并实施行业协会、商会改革指导意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抓好专项整治,深入开展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侵权违法行为。打击各种形式的商业欺诈行为。打击走私、偷逃骗税、洗钱和非法传销。
(五)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解决民营经济面临的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创新乏力等问题,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加快发展,促其上数量、上规模、上水平。
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民营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在政策、市场准入和监督管理上一视同仁。国务院近期将出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意见,要结合我省实际,认真贯彻。尽快制定《河北省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的行业和领域,在垄断行业、公用事业、社会事业、金融等领域,凡法律法规未禁入的,非公有资本均可进入;凡外资可进入的,国内非公有资本均可进入。扶持100家规模民营企业和100家成长型民营企业,培育100个名牌产品,支持一批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加大“三乱”治理力度,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各专业银行信贷主渠道作用,加强信贷服务,推进银企合作。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扩大规模,规范运作,防范风险。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增强诚信意识,创造诚信企业。积极探索企业债券、上市融资和股权融资等直接融资方式方法,帮助一批有条件的企业上市。
加强对民营企业的引导。引导民营企业适应宏观调控新形势,在企业制度、经营模式、增长方式等方面加快实现转变,努力提高产业层次、产品档次和企业素质。加强政策信息和行业规划,帮助民营企业把握投资方向,防止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推进民营企业拓展新领域,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有效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扶贫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民营科技型、外向型、劳动密集型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引导民营企业改变家族式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诚实守信,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质量、安全、环保、土地等市场准入标准,尊重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六)全面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当前,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我们一定要牢牢抓住国际资本向我国转移和国内南资北上的重大机遇,审时度势,因势利导,积极进取。
突出抓好利用外资大项目。重视寻找战略合作伙伴,加强与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500强和国内大公司、大集团的合作,提高我省企业的竞争力。推进利用外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的落实,加快在建大项目建设进度。认真谋划筛选和实施一批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强、带动作用大的招商项目,避免引进资源消耗过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项目。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实效。搞好开发区建设,发挥其吸引外资“聚集、集约、示范”的作用,增创开发区发展新优势。建立和完善分层管理、分级负责外资项目建设责任制和外商投诉协调机制。在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更要注重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把利用外资与结构调整、国企改革结合起来,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环保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拓宽利用外资领域,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着力优化出口结构。抓紧做好入世后过渡期的各项工作。明年关税将进一步降低,配额、许可证等非关税措施都将取消。认真研究策略,提高应对国际贸易磨擦的能力。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农产品出口,支持纺织、服装、医药、陶瓷、钢材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坚持以质取胜,努力提高出口商品的质量、档次和售价,增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减少高耗能、低水平产品的出口。贯彻《对外贸易法》,落实外贸经营权放权规定,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壮大外经贸经营主体。全方位开拓国际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挖掘加工贸易潜力,发挥出口加工区的带动幅射作用,发展加工程度深、技术含量高的加工贸易项目,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抓好出口基地建设。适当扩大我省急需的重要原材料、关键技术和重大设备进口。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以资源和市场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具有比较优势、有较强实力的各类所有制企业走出去,加强同国外的技术合作,增强企业技术和市场开发能力,开发境外资源。支持我省纺织、医药、建材、轻工、食品等优势产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带动我省设备、零部件和劳务出口。尽快出台《关于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若干政策》。加强外派劳务管理和培训,重点培育一批外派劳务基地。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以推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为重点,积极参与环渤海地区的统筹规划,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做好京津冀一体化规划编制工作,精心组织好首届5?18环渤海国际商务活动。发挥环渤海区位优势,实施既定规划,推动海洋经济。抓住东南沿海发达地区项目、资金北上的有利时机,组织项目合作洽谈活动,签订一批新的合作项目。做好对口支援工作,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七)积极推动“一线两厢”战略实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抓紧制定并实施《河北省“一线两厢”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指导意见》。坚持统筹兼顾,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完善区域整体布局,谋划调整区域交通体系、能源生产供应体系和水资源调配体系,加强区际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努力推动“一线”、“两厢”发挥各自优势,互助互动,实现中间加速、两翼腾飞。
加快发展“中间一线”。“中间一线”五市,要发挥经济基础雄厚的优势,突出重点,明确目标,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着力提高经济素质和竞争力。加快产业升级,推进与京津对接,全力打造带动全省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在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带动作用。
积极推进“南北两厢”。大力推进“南厢”地区结构调整,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邯郸、沧州两市要进一步增强区域经济中心城市、港口城市的功能和辐射作用,衡水、邢台也要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继续实施《张承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大对“北厢”地区扶持力度,增加基础设施投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建设生态型产业体系,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加速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抓好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力争明年全省城市化率提高1.5个百分点。进一步增强大城市的综合辐射带动能力,注重形成中小城市的比较优势和产业特色,引导小城镇走集约化发展道路。加强城市发展的科学规划,维护城市规划的严肃性、权威性,促进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体现特色。提高产业聚集程度,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强化城市功能。加快公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公用事业改革步伐。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合理确定规模,适时调整布局,实现两个规划相协调,确保城市建设和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八)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明年,省委六届七次全会将专题研究科技、教育工作,出台加快科技、教育发展的《决定》。各地要高度重视,加快科技、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把经济增长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科技创新要有新进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要切实加强和改善科技创新条件,抓好5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50家省级研发中心建设,构建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体系。选择并实施一批对全省产业升级具有推动作用的重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促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主体,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重要作用,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重点解决体制机制僵化、产学研分割问题,促进知识、技术、资本的有效结合,促进科技、教育和经济互动发展。开展重大产业科技项目攻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提高科技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教育改革要有新突破。坚持从河北实际出发、从改革和建设事业需要出发,制定教育发展的思路和工作方针。以农村义务教育为重点,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巩固“普九”成果。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现代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稳步发展高等教育,以加强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为重点,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实力和办学水平。认真做好对农村家庭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落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加快实施人才兴冀工程,加强多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法制化、规范化。
文化卫生事业要有新起色。抓紧修改完善并尽快出台文化大省建设《纲要》及相关文件,落实好各项建设措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广辟资金渠道,增加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抓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传媒工作,加强艺术精品生产和文化市场管理,繁荣燕赵文化。精心组织好第十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加快全省广电网络整合,充分发挥网络效益。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进一步提高城乡文明程度和公民素质。加快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做好全国十运会备战参赛工作,发展体育产业。推进城镇医疗机构改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完成全省公共卫生体系项目建设,抓好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步扩大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少生快富”扶贫工程试点首先在部分重点扶贫村进行。加强农村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服务。进一步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例失衡。做好老龄人口工作。
生态省建设要有新成效。加紧出台生态省建设规划,发展生态经济,改善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经济社会与生态良性循环的生态河北。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重点资源开发区、生态良好区“三区”建设,抓好21世纪首都周围水资源利用规划、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确保区域生态安全。加强环境保护,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抓好水和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深入开展环保模范城、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城镇、环保先进企业、绿色单位创建工作。省会石家庄市要以治理大气污染为重点,下大力抓好环境保护,明年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下降10以上,水资源保护和污水处理要迈出新步伐,加快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景美”的生态城市。廊坊、秦皇岛两市要努力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其它各市要争创省级环保模范城;滏阳河、滹沱河、磁河等重点河流地区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6以上。文明生态村,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深入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是改变农村面貌的一场伟大革命。明年力争把全省10左右的行政村建成文明生态村,有条件的地方要向乡镇拓展。
(九)努力构建和谐河北。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努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要继续把实施“十项民心工程”作为总抓手,切实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这里,着重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把就业再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和控制登记失业率的预期目标。坚持在发展中解决就业的原则,逐步确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尤为注重发展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形成更多的就业增长点。促进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把财政投入、小额贷款、免费培训和税收减免等政策落到实处,推动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加大资金投入,落实财政资金用于再就业的制度性安排。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就业服务水平。建立劳动就业监测预警体系,强化失业调控,控制失业人员过快增长。创造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条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高度重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落实“两个确保”、“一个低保”,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深化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年金。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行职工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补充保险,积极发展商业养老、医疗保险。探索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制度。坚决控制医药价格和费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搞好扶贫开发,尽快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明年解决2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做好受灾地区的救助工作,切实保障特困群体的基本生活。新发展农村沼气户50万户。新建农村公路1.8万公里,争取年底前实现全省乡乡通油路、90的行政村通油路。认真检查职工最低工资制度和工资指导线执行情况,督促企业按时足额发放职工工资。下大力解决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对20xx年年底前拖欠的农民工工资,要在20xx年春节前全部清偿。对20xx年年底以前已竣工的政府投资项目拖欠工程款,要在明年年底前基本清偿完毕;房地产等其他社会投资项目,要在20xx年年底前全部解决。要抓好对拟建和在建工程项目的清理工作,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解决好征地、拆迁中的遗留问题。
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断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引导群众树立大局意识和法制意识,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做好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工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各行其职,各负其责。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各类群体性事件的形成要素和演变过程,研究化解群体性事件的基本规律,建立和完善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机制、化解矛盾的排查调处机制和运转高效的处置工作机制,真正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根本的是要靠发展。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近一段时间以来,我省连续发生了几起重特大事故,特别是邢台沙河市“11?20”铁矿火灾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教训极其深刻,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扎扎实实地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审批和执法部门的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制度,下决心、出重拳打击腐败现象。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增加对安全设施的投入。抓好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加强对重特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和监控。突出抓好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搞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明年还要抓紧做好“十一五”规划和远景目标的制定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改革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努力使“十一五”规划成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体现“五个统筹”的规划,成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规划,成为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认真做好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
四、转变职能,加强服务,不断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水平。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各地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站在提高执政能力的高度,统一思想,明确任务,统筹兼顾,狠抓落实,进一步提高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一,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和保持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凡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应当全力以赴地去做,凡是不符合的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去改。坚持“干事、创业、为民”,抓住根本,把握大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新思路,改进方法,努力开创明年经济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当前,我省改革进入整体推进的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全面提升的关键时期,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在一起,需要我们去解决、去处理。面对这些难啃的“硬骨头”,我们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既要打好“攻坚战”,又要打好“持久战”,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形成发展的新动力。那种遇事久拖不决、把矛盾后移的不良倾向,遇到困难绕着走、害怕触及矛盾的畏难情绪,使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落空,必须坚决克服。改革滞后,延误的是河北发展。我们一定要以牛玉儒同志为榜样,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第三,全面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推进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机制和管理方式创新,真正把政府职能转到搞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做到科学行政、民主行政、依法行政。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推行政企、政事、政资分开。各级政府及各部门要坚决把不该由政府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进一步交给企业、市场和中介机构。在加强和改进政府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对市场监管、公众服务的能力。制定出台《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的意见》,建立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决策机构决定的机制和重要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决策水平。创建学习型政府,在省直开展建设学习型机关活动,形成“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带学习”的良性机制,推动建立学习型社会。
第四,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大力推进《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规定》的贯彻落实,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举措来抓,集中解决思想观念、办事效率、管理公开公正、司法保障及社会诚信等方面制约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建设良好的投资和创业环境。在加强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更加重视软环境建设。深入实施《行政许可法》,建立健全行政许可统一办理、联合办理、集中办理、收费、听证、公开承诺等制度,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实施行政许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精简审批事项,凡是国家没有规定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明年上半年,国务院将对地方和部门贯彻《行政许可法》情况进行检查,各地要做好有关工作。加强政府诚信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
第五,深入开展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性方针,努力构建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严肃行政纪律,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深入开展民主评议活动,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服务承诺、收费公示等制度,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坚决查办违法违纪案件,保持严厉打击和惩治腐败的态势。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综合治理,创新体制、机制和制度,加大治本抓源头工作的力度。加强行政监察工作,充分发挥廉政监察、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的作用,强化对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行为的监督检查,提高行政效能和依法行政水平。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做到勤政、务实、廉洁、高效。敢于坚持原则,敢于严格管理,敢于批评错误,反对敷衍塞责、推诿扯皮。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惩治和预防腐败,坚决反对和制止奢侈浪费。
明年的大政方针、目标任务都已明确,关键是抓好落实。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把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进一步转变作风,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情况,真抓实干,切实做到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
家宝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强调岁末年初要做好今冬明春的农业生产、煤电油运供需协调、增收节支、市场监管、节假日公共安全和关心群众生活等六项工作,我们一定要抓好贯彻落实。元旦春节临近,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灾区、贫困地区、困难企业,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使广大群众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定的节日。
让我们在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继续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齐心协力,开拓创新,艰苦奋斗,扎实工作,努力完成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八
为壮大西二村村集体经济,结合村文化中心地段优势以及本地特色孝廉文化,通过对村文化中心的整体装修和文化布展,将村文化中心打造成为融合地方特色孝廉文化和党建元素的主题农家乐,并由村集体统一经营该主题农家乐。目前,该村文化中心主体工程已完工,内部简易装修已完成,整体装修和文化布展正在设计中,工期90天,预计2020年4月农家乐启动运营。项目总投资145万元,其中文化中心主体工程投资95万元,整体装修、文化布展投资50万元。该项目拟争取省管党费资金20万元,其余资金从历史文化村落专项资金中安排解决。项目实施完成后,依托村文化中心地段优势,参照周边农家乐经营情况,该项目近期将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经营性收入七万元以上。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九
结合xx茭白产业规模大、高山冷水品质高的优势特点,以及茭白市场运行不规范、品牌效应不强等突出问题,拟实施各村联合成立农产品经营推广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具体实施内容为xx乡8个行政村经济合作社联合成立“云中xx”600农产品经营推广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负责茭白市场的整体运维管理,包括大型冰库在内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茭白品牌的宣传、大型企事业单位食堂、大型超市的定向营销,以及茭白基地内产品输出端品质的管控、筛选。
通过项目实施,一是xx茭白较为突出的科学用药问题在各村集体的共同监督管控下得到极大缓解,xx茭白品质实现提升。二是茭白交易市场管理秩序得到规范、管理水平得以提升,茭农经济效益得到进一步保障。三是通过品质管控、品牌宣传以及产品输出端的筛选机制,在实现xx茭白进大型食堂、大型超市的同时,实现xx茭白品质与经济效益的良性互动循环,整体带动xx茭白品质与效益的同步提升。四是各村集体通过成立配送公司的形式,在茭白产业链从存放、交易、物流等各个环节中实现收益,公司每年将为8个村集体带来经营性收入约50万元,集体经济实现增收壮大。
目前,该项目已确定公司董事会成员,启动公司成立各项筹备工作。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十
在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县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年工作,安排部署年工作。下面,根据县委常委扩大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最后,李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
刚刚过去的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全县上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呈现出近年来少有的好形势。
(一)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继续增强。初步预计,全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民营经济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占比重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万元,同比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元,增长%。
(二)农村经济蓬勃发展。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业税降点、取消特产税等政策,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大为提高。在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不利形势下,通过扩大播种面积、推广优良品种、加强精细管理等有效措施,优质粮油、茶叶、板栗、紫云英等支柱产业面积进一步扩大,规模优势逐渐显现。全县粮食产量达万吨,同比增长,油料总产万吨,同比增长,结束了多年徘徊下降的局面。积极实施退耕还林,不断优化调整林种结构,争取国家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万亩,林业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加强畜禽防疫,大力推广地方特色畜禽规模养殖,畜牧业健康发展。积极申请原产地标记注册,商城茶油、商茯苓、商桔梗、天香菜、商天麻五种地方特产成功申请原产地标记注册。农村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农民负担大幅度减轻,大力开展农村劳动技能培训,劳务经济效益明显,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涉农项目进展顺利,灾后水毁工程基本恢复。
(三)抗洪救灾夺取胜利。・特大洪涝灾害,致使全县全面受灾。水利、交通、电力、通信、市政、民房、中小学校舍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面对灾情,全县人民没有退却,迎难而上,自力更生,奋起自救。各级各部门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筹措资金,落实帮扶措施,全力以赴抓好灾后重建,当年基本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共建房间,户搬进新居,已顺利通过省、市政府验收。
(四)重点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省道线、线城关至汪岗段、河凤桥至汤泉池油路、上石桥火车站公路、丰集大桥、鲇鱼山大桥已正式通车;苏仙石至安徽金寨跨省公路、汪岗至四顾墩公路、金刚台、黄柏山旅游公路土路基已完成。西城新区黄柏山路南扩、温泉大道西进一期工程已完成。黄柏山路贯穿金刚台大道、崇福大道、温泉大道的三个“十字架”正式形成,县城面积扩大到平方公里。西苑小区开发成功启动,西气东输天然气利用工程管网铺设进展顺利,花园路二期改造、金刚台大道慢车道改造及美化亮化工程已完成,城市的品位进一步提升。第二期农网改造全面完成,商固万伏高压线路及变电站建成,城网改造进展顺利。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全面推进,施氏高中、陶家河橡皮坝、县城污水处理厂已正式开工。
(五)改革开放成果丰硕。户国有企业已完成破产户、终止解散户、完成产权出让户,正在运作产权出让户,其余户企业全部进入破产程序,正在积极推进债务清收、资产变现和职工安置。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已完成企业富余职工分流任务,正在推进企业重组。全面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强化财务支出监管。信用社改革、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启动。加大招商力度,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发布招商项目多个,引进资金亿元,成功招进了金刚水泥、好运来商贸、温州鞋业、华联购物、施氏高中、长竹园铁矿等一批项目。全年共申报各类项目个,已到位资金亿元,成功争取了污水处理厂、陶家河橡皮坝、汤泉池大桥、温泉大道西进二期、苏仙石至金寨跨省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对外贸易进一步提升,全年外贸出口创汇完成万美元。
(六)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强力实施“民营富县”战略,认真组织引导,强化服务协调,促进生产要素资源向民营经济转移和重组,催生了一批新型民营企业。金刚水泥、天源净水、禹王机械全部改制成为新的民营企业。大力实施“回归工程”,全县新上各类项目个,新增产值亿元,新发展民营经济户,新增从业人员人。加强重点民营企业改造,东方木业、山信米业、宏发制鬃、其鹏名茶、恒泰编织等民营企业通过技改扩建,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明显增强。
(七)社会保障更加完善。狠抓“两个确保”,继续巩固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老有所养”、“失业有救济”、“病有所医”的局面已经形成。工伤、生育保险已启动,全县参保人员达多人。积极开展技术培训,广开就业门路,多渠道吸纳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全年实现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安置人员人。进一步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共发放低保金万元,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改善,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
过去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县干部群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顽强拼搏的结果。回顾和总结去年的经济工作,我们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正确处理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努力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去年以来,我们自觉服从国家宏观调控大局,坚决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上来,同时,正确领会宏观调控的精神实质,把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作为我县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立足县情,坚定信心,适时调整工作思路和重点,着力加强薄弱环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持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建成和开工了一批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全局的交通、农林水利、生态、社会事业项目,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
二是正确处理总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努力在创新中加快发展。在经济工作的总体部署中,注重保持县委、县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和重点工作部署的连续性,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和领域,重点抓了体制改革、项目建设、招商引资、旅游开发、民营经济、灾后重建、安全生产等工作,力求实现新的突破和进展。在工作方法上,既重视整体工作推进,统筹兼顾,更注重突出重中之重。强化督查,通过政务督查、领导督查、人大代表督查、媒体督查等手段,促进工作落实。在县政府各部门广泛开展“一抓一”竞赛活动,公开承诺的件实事全部完成,列入年度工作任务的项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三是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努力在统筹中协调发展。高度重视计划生育工作,突出抓改革,抓基础,抓稽查,抓经常性工作,计划生育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扭转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局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出台了加快科技进步,引进人才的政策措施,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安排专项资金万元,用于改造农村中小学级危房平方米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动员社会力量办学,吸引民间资金多万元,新建教楼、宿舍楼、餐厅等办学设施平方米万平方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初步展开,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进一步完善,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区建设项目已经启动。投资万元改造乡镇卫生院所,方便群众就近就医。加强社区建设,建成崇福社区、三里桥社区。加强耕地保护,治理整顿土地市场秩序,搞好土地储备。坚持生态立县,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环境,努力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示范县创建工作成效显著,被国家环保总局正式命名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其他各项事业都取得长足发展。
四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在和谐中保障发展。去年,随着改革的纵深推进,各种矛盾凸现。面对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县上下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仔细研究改革措施,周密制定改革方案,注意把握推进改革的时机和节奏,尽力保持大局稳定。无论是在工业企业,还是在粮食、商业、供销、外贸、物资、医药、市场服务等流通领域,都能坚持向改革要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实现了局部稳定,从而确保了大局。坚持以人为本,清欠农民工工资,落实军转干部待遇,兑现土地征用、城市拆迁和安置补偿,及时发放赈灾款物,切实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度重视信访工作,主要领导主动上前,亲自接访,直接对话,疏导情绪,化积消难,各级没有来自商城的干扰。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全年没有发现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维护社会的稳定,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营造和谐、安宁的社会环境。
五是正确处理发展环境制约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努力营造真抓实干的氛围推动发展。过去的一年,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明显增多,资金、土地供应偏紧,煤电油运瓶颈制约突出,各部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衔接,争取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千方百计调动社会投资的积极性。充分挖掘企业生产潜力,加强电力调度,确保供电需求。加快建设项目的审批,减少中间环节,加快工作节奏。这些工作有效地缓解了瓶颈制约,确保了经济的平稳较快增长。各乡镇在财力紧张,民力受限的情况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想方设法,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办成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在改革任务艰巨、稳定压力较大、发展制约突出、遭受罕见洪涝灾害的大灾之年,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大发展,这主要得益于全县上下加快发展的责任意识、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基础依然脆弱。目前,全省人均已突破美元,我县只有美元,仅是全省平均水平的%;全省财政收入占的比重达%,我县只有%;全省人均财力元,我县只有元。二是经济结构矛盾依然突出。农业不稳、工业不强、三产不旺的问题亟待解决,农业生产靠天收,龙头企业不大,产业链条不长。经济运行信贷投放严重不足。三是经济增长方式粗放。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问题严重。四是部分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经济发展的环境还不够宽松。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根据县委关于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增长%左右,其中一产增长%,二产增长%,三产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以内。实现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十项工作:
(一)更加重视“三农”,保持农民继续增收。
一要继续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农业投入,继续落实好粮食直补,争取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对产粮大县的扶持,保护好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要稳定在万亩,争取粮食再有一个好收成。
二要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生态特色经济。在巩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国家级生态示范县的优势,加快发展林、牧、渔业,不断提高其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林业经济,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项目,保护林业生态资源,提高林业生态经济效益。优化畜牧业结构,突出发展淮南猪、淮山羊、商城麻鸭、商城土鸡等优势畜禽,加强畜禽防疫,促进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充分利用水面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围绕原产地标记注册的资源,继续抓好“双低”油菜、紫云英、油茶、茶叶、板栗、甜叶菊、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的基地建设,力争叫响品牌,壮大规模,提高效益。从今年起,所有产自本县的农副产品都要贴上生态示范县的标签。相关部门要搞好创意策划,尽快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通过农副产品的深加工,不断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积极争取农业结构调整贴息项目,扶持山货、茶叶、茶油、板栗、粮食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技改步伐,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三要继续落实各项政策,切实促进农民增收。按照省里要求,今年要全部免征农业税。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按照要求抓好落实,确保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继续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加大对增加农民负担和坑农害农案件的查处力度,切实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用足用好国家对贫困地区的特殊扶持政策,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四要继续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做大劳务经济。劳务经济已经成为我县的一项重要产业。至年底,全县外出务工人数要稳定在万人。要疏通渠道,简便手续,简化程序,大力组织劳动力成建制输出。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打造商城劳务品牌。要多渠道、全方位对外出务工人员实施职业技能培训,逐步实现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智力型转化。继续实施“金桥工程”,建好民工工会,加大双向维权力度,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要利用政策感召、亲情牵引、利益趋动等“磁场效应”,吸引外出务工的成功人员返乡投资创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确立主体地位,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一要做大做强现有工业。牢牢坚持工业强县的指导思想,强力推进重点企业发展,做大做强现有工业。要按照“围绕资源办工业,突出特色创品牌”的思路,加快企业改革,争取项目,引进资金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进一步扩张环保机械、猪鬃、建材等传统优势企业规模,重点抓好鬃刷出口、甜菊制品综合开发、移动式格栅除污机三个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围绕茶叶、油茶、山货、板栗等资源,重点发展粮油加工、林产品综合利用等资源加工型企业。按照生态化、标准化、专业化的要求,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开发专、精、特、新产品,提高特色工业竞争力。要认真抓好工业经济规划区建设,为工业发展提供载体。今年,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功能,综合开发,分步实施”的要求,实现水、电、路、讯四通,为项目进驻提供条件。
(三)夯实发展基础,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要加快重点项目建设。一是交通主要抓好叶信高速公路、线、苏仙石至金寨跨省公路、冯店至湖北国债公路等续建项目。开工建设汤泉池大桥、北部七乡镇循环公路网、金刚台、黄柏山旅游路等项目。二是电力主要抓好城网三期改造、输变电站项目。三是农林水主要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灾后重建水毁工程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项目。四是城建主要抓好花园路改造二期工程、污水处理厂、陶家河橡皮坝、西苑小区开发等续建项目。开工建设文体中心、商城迎宾馆、滨河路亮化美化、花园路三期改造工程、温泉大道西进二期工程等项目。着手启动东叉河治理工程。五是社会事业主要抓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乡镇卫生院改造、疾控中心和传染病区、施氏高中建设等项目。
二要保障重点项目建设。要广开资金筹措渠道,积极协调银行落实承诺贷款,开展直接融资,大力吸引社会资金。继续实行领导联系、法人代表和企业主管部门四项责任制,坚持重点项目倒排工期、日常督查、联席会议和目标考核四项制度。要切实改善建设环境,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审批、用地、配套资金、施工环境等问题,确保工程进展。要切实抓好重点项目工程质量,从设计、施工、监理、验收每一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监督,全面落实完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确保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
三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要立足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县实际,着眼于“十一五”规划,抓紧筛选和储备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重点项目库。今年,在继续加大已获准项目后续工作力度,争取更多资金的'基础上,要抢抓国家最新出台的投资政策,谋划申报一批项目,重点争取一批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项目、好项目。要重点争取铁佛寺水库除险加固、灌河大桥及灌河治理、淮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风力发电、伏山至安徽跨省公路、汤泉池旅游综合开发等项目。对所有项目都要实行“三专”运作,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跑,努力提高项目成功率。
(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建设。
一要加强县城建设。进一步加快县城各项硬件设施建设步伐。继续坚持开发新城为主,兼顾改造老城的思路。老城改造主要在完善城市功能和搞好基础设施配套上下功夫,新城开发的重点是严格按照规划高起点建设,要坚持规划的严肃性,杜绝随意性,努力做到速度、品位、特色兼顾。要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多渠道筹措城市建设资金。要加大土地储备,对温泉大道、黄柏山路、金刚台大道两边的土地全部储备起来,控制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要认真做好城市拆迁和安置补偿工作,确保各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
二要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开展创建生态园林城市、文明卫生城市活动。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认真治理脏、乱、差,全面推行“门前五包”,门内达标,开展文明单位和花园单位创建活动,规范管理各类市场。要强化责任,健全规章,部门联动,综合治理,努力提高县城管理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强对居民的教育,不断提高广大居民的文明素质,努力提高城市品位。
三要加快集镇建设。进一步完善集镇基础设施,健全集镇功能,强化集镇管理,提高集镇品位,优化集镇人居环境。沿干线道路的乡镇要进一步加强集镇管理,加快集镇开发步伐。要加强村镇规划,加强干线公路规划控制。强化工商管理,提高市场服务能力,在上石桥、达权店、余集、汪桥等中心集镇规划建设一批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农贸市场和农副产品物流中心。
(五)培植新型经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一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抓住全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机遇,促进我县旅游业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制定旅游资源开发和景区建设管理办法,认真执行规划,坚决克服有规不依,盲目开发,破坏性开发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按照市创建优秀旅游城市的总体部署,完成汤泉池创建、金刚台、黄柏山创建任务。创新思路,进一步开发汤泉池、观音山、三教洞、金刚台、黄柏山旅游资源。借助国家生态示范县招牌,做大做强自然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温泉疗养度假游、金刚览胜游、农家游、民俗游等项目。要整合旅游资源,加大营销力度,培训导游队伍,实现旅游推介经常化、系列化。加大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宣传,积极申报争取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精品景区,进入精品线路。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努力缓解产业发展瓶颈制约。
二要大力发展服务业。要用足商城交通区位优势,以“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引入投资者,引导多元化资金,积极培育超市、连锁经营等物流型态。以强化城镇产业支撑为切入点,加快发展社区服务、家政服务、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要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为人民群众创造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促进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六)增强发展动力,致力深化各项改革。
一要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紧紧抓住产权制度改革这个重点,本着抓重点,保稳定,促发展,重实效的原则,以产权转让,股权多元,分块出售等形式实现国有资本的有序退出。对菊糖公司、通用机械实行整体出售,尽快推进到位。要加大对破产企业的资产变现、职工安置、债务清收工作力度,加速破产重组。要切实抓好产权出让企业和破产重组新兴企业的组建和规范完善,加强协调服务,帮助理顺各种关系,促进企业发展。要进一步加大流通企业改革力度。要继续采取多种方式放开搞活,推进乡镇集体企业改制。
二要继续深化农村税费改革。要抓好免征农业税政策的落实,确保农民得到更大的实惠。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同时,还要积极稳妥地扎实推进乡镇机构、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县乡公共财政制度等改革,防止出现新的乡村不良债务和农民负担反弹。
三要不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加快粮食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全面完成分流安置富余职工的任务。巩固改革成果,搞好库存超储粮销售工作。
四要强力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重点抓好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等工作,使农村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达到中央银行规定的要求,确保拿到央行票据。进一步增强农村信用社支持“三农”的发展后劲,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主力军作用和联系农民纽带作用,确保改革发展两不误,两促进。
(七)优化发展环境,继续扩大对外开放。
一要优化发展环境。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吸引力。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身体力行造环境。靠诚信的理念吸引人。出台的政策必须全面落实,作出的承诺必须兑现;靠精到的服务招徕人。从安商、亲商、护商抓起,抓好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管理,减少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靠独特的魅力留住人。致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文明向上的文化环境,生态优美的生活环境和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要以极大的决心和严肃的处理来抓环境,对损害发展环境的人或事从快、从重处罚,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使我县成为投资者致富的“沃土”,客商心颐的“乐土”。
二要大力招商引资。要把招商引资作为硬任务,力争我县实际利用外资有质的突破。要采取多种形式招商,通过以商招商、以会招商、以亲朋招商、以驻外机构招商、以中介机构招商和电子网络招商等形式,进一步建立起全方位、多渠道、宽领域的招商引资新机制。要千方百计扩大猪鬃、山货、甜菊糖的出口规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八)高度关注民生,妥善安排群众生活。
一要继续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进一步扩大就业再就业,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努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严肃查处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
二要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制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把私营、个体、灵活就业人员作为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的重点,使更多的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依法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和监管,做到应收尽收,增强社保基金的支撑能力。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努力扩大覆盖范围,努力做到“应保尽保”。
三要重视解决关系人员群众切实利益的问题。继续加强灾后重建工作,努力争取灾后重建资金。保证教师、干部职工工资发放,不允许出现新的拖欠。争取和安排专项资金,逐步解决部分地区群众饮水问题。继续搞好开发式扶贫。
(九)抓好财政金融,提供发展保障。
要增强财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顺应国家稳健的财政政策,强化收缴管理,严格支出控制。在农业税全免等减收因素影响下,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补助。继续贯彻落实好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退耕还林奖励政策。加强公共财政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支持“三农”的力度。推行“乡财县管”改革,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改革。落实偿债准备金制度,着力化解县级财政风险。
要增大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努力把农村信用社建成产权明晰、机制健全、管理科学、支农服务增强、效益良好的地方性现代金融企业。加强银企联合,努力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缺口大和贷款难问题。积极推进企业信用体系、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建设,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担保基金发展,防范金融风险。
(十)谋求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强化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全面落实人才工程。实施名牌战略,加大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全年要改造级危房平方米万平方米。继续动员社会力量,调动民间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助学制度。全面完成义务教育由“五三”学制向“六三”学制平稳过渡。加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积极发展文化产业。重视广播电视、地方志、档案、文物及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依法管理,强化流动人口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继续做好民族宗教、侨务、对台、气象、史志、统计、审计、物价等工作。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工作。深入开展“双拥”和军民共建活动。
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成疾病控制中心和传染病区,逐步完善乡镇卫生院改扩建。重视艾滋病等重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进一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改善农村卫生状况,进一步推广和普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加强土地管理,规范土地市场,搞好土地储备。继续推进生态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巩固生态示范县创建成果,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完成。
(一)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要用科学发展观去衡量工作、指导实践、评价政绩,同时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切实体现“五个统筹”,提高工作预见性、科学性和指导性,牢牢掌握持续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在制定工作决策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做到量力而行,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可能,切忌以牺牲资源为代价,盲目攀比数字速度,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二)积极推进依法行政。
要按照合法行政、高效便民、诚实守信、责权统一的要求,严格实施并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要继续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牢固树立依法治县、依法行政的观念,努力建设法制政府,切实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认真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公和多头执法、执法扰民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各级政府和各部门都要实行“阳光政务”、实行政务公开,下放行政审批权限,坚决把不该管、管不了、也管不好的事,交给企业、市场和中介机构。要建立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行政效能和政府公信力。
(三)大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各级政府必须把强化社会管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在重要的位置,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做好新形势下的稳定工作,必须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维护公平、规范秩序三个着力点,努力提高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做好群众工作、疏导群众情绪、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尤其是解决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以及涉法涉诉上访等突出问题。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从制度建设入手,从责任追究抓起,做到经常性监管,确保全年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要以创建“平安社区”、“平安村镇”为载体,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整治力度,确保人民群众有真正的安全感。要建立完善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不遗余力地真抓实干。
工作靠抓,事业靠干,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抓落实为重要导向和内容。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下一步关键在于不遗余力抓落实。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各项工作都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群众的检验和历史的检验。要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好任务分解、目标到人、定期汇报、督促检查、公开通报、考评奖惩等一系列制度,形成抓落实的长效机制,靠制度促进落实。要扑下身子干工作,深入一线抓落实,形成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风气,坚决克服低水平、差不多和浮漂、散漫、虚假等不良倾向,使所做的事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五)要着力抓好当前工作。
一要关心群众生活,做好救灾解困工作。新春佳节将至,各级各部门要多关心困难群众的生活,多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农村救灾解困、城镇帮扶、下岗职工低保金都要落实到位。春节期间,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灾区、深入基层,走访慰问困难群众,切实把他们的生活安排好,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欢乐、祥和、安定的节日。
二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要切实落实安全责任制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一次再部署、再检查、再落实,不许走过场,不许留死角,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三要切实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双节”期间,在外打工的民工大量返乡,要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认真落实好计划生育工作的各项措施。
同志们,今年经济建设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领导下,齐心协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使我县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而努力奋斗!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十一
同志们: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正确研判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经济工作。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讨论意见,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正确认识我市经济工作面临的形势。
今年是辽源加快转型、全面转型特别关键的一年。站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科学分析判断辽源发展面临的形势,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形成统一的思想、意志和力量,是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前提。
要充分估计到面临的不利因素,始终保持清醒冷静。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上升,投资、出口、消费动力不足,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同时,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和全球整体流动性宽松双重因素推动下,通胀压力明显增大,今年的宏观环境将更为严峻复杂。辽源自身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时刻提醒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尽管我市经济在转型中保持快速增长,与省内其它地区的差距在缩小,但仍然面临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矛盾。经济总量偏小,经济发展质量不高,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城乡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比重偏低。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低,非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高;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占gdp比重较低,缺乏具有较强经济支撑能力的大项目和大企业。在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影响下,政府平台融资受困,区域性基础建设受到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困难。项目建设用地指标受限,产业和城市发展面临环境约束。企业招工难问题仍很突出,征地拆迁面临诸多困难,新城区开发的体制机制还有待理顺,农业生产抗旱防汛形势严峻。另外,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社会矛盾凸显期带来维护稳定的压力增大等问题也是影响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更要看到发展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从宏观经济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可持续发展区间,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经济稳步增长的趋势明显,基本面仍然向好。同时,国内产业梯度转移步伐加快,发展要素由沿海向内陆流动趋势明显;民营经济蓬勃发展,民间投资日趋活跃;国家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迈出实质步伐,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长吉图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对辽源的辐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我省统筹实施“三化”、“三动”战略,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不断增强,辽源作为吉林省中部城市群中重要支点城市,将获得省里更多的实质支持。从辽源本身来看,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条件。通过推进经济转型,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去年我市投资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位于全省前列,新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六大接续产业占工业经济比重达75.2%,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初步显现,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辽西高速、辽长铁路今年将启动建设,工业园区和城市新区开发全面启动,城市功能品位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加速,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去年增速名列全省第一,经济发展活力和后劲显著增强。创新驱动步伐不断加快,制度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企业技术创新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全社会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开放意识、合作共赢意识不断提高,争取利用外部资源的能力显著增强。
必须看到,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市场都是无限大的;对任何一个地区来讲,发展资源也是无限大的。面对宏观环境趋紧的大环境,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主动应对,拼搏实干,措施得力,就完全能够趋利避害,加快发展,跨越赶超。
二、全力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
我市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化”统筹、“三动”并举,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全面转型、跨越赶超,统筹实施开发开放、区域联动、产业升级、文化振兴四大战略,努力扩大投资和消费,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全面加快特色城镇化,进一步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扎实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强劲势头。
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全面转型、跨越赶超,是今年我市经济工作的主基调,这个基调是按照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的'要求提出的,核心是加快发展,立足点是升级晋位。我们要全力以赴保速度、提质量、增效益,既要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又要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经济总量扩张。
第一,努力扩大投资和消费。要坚持投资拉动,继续引导投资向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集中,以项目承载投资增长,以增量推进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要增长30%以上。要集中力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围绕六大板块组织实施投资3000万元以上项目329个。在基础设施板块,重点实施辽西高速、辽长铁路等65个项目;在工业板块,重点实施麦达斯轨道车辆型材、利源铝业轨道交通车体材料、方大锻造大型锻压生产线等137个项目;在服务业板块,重点实施融展汽贸城等23个项目;在房地产板块,重点实施辽河北岸城市综合体、辽河半岛东侧高档商住区等42个项目;在民生和社会事业板块,重点实施工矿棚户区改造、辽源国家矿山湿地公园等40个项目;在农业产业化板块,重点实施东丰梅花鹿产业园、麒鸣牧业畜产品加工产业园等22个项目。要努力解决好审批、环评、土地、资金等实际问题,落实好项目建设要件,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十二五”规划确定实施的重点项目要全面铺开,抓紧组织推进。要继续深入开展项目谋划工作,精心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好、成长性强的大项目,及时充实项目库,做到动态储备一批、持续推进一批、集中开工一批、竣工见效一批。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要增长22%以上。要落实惠民政策,继续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工资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着力提升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要进一步完善促进消费的政策,鼓励扩大本地消费。继续举办房交会、汽车展销会,活跃房产和汽车交易,加快推动汽车、住房等大宗消费,家电、家居用品等热点消费。同时努力促进文化、旅游、健身、养老、家政等服务消费,积极创新消费产品,培育新兴消费业态,发展新型消费模式,拓展新的消费空间。要加快改善城乡消费环境和条件,积极引进大型零售商,规划建设大型商场、购物中心以及钢材、建材、农机等生产资料交易市场,提高消费供给能力。要着眼于活跃农村消费市场,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强农村市场网络建设。特别要加快推进“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餐对接”,加快农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改善农村消费基础设施。要认真落实质量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行为,让百姓安全、放心消费。
第二,加快推进结构调整。坚持以结构调整提升经济素质,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以结构调整壮大实体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要加快发展接续替代产业。继续以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提升装备和技术水平,提高装备制造、冶金建材、纺织袜业、汽车零部件等产业核心竞争力。要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张,精心组织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3年发展计划,按照市场主导、创新驱动、突破重点、引领发展的要求,加快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产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环保设备产业。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组织推动,加快壮大产业规模。要推进产业园区化、集群化发展。加快8个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环境容量,提高承载项目能力。要按照“五必有、三落实、一完善、一安置”的要求,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吸引和促进生产要素加速向工业园区集聚。要坚持集约节约用地,提高投资强度,严把项目准入标准。要结合推进棚户区改造,加快城区内企业退城进区步伐。富迪、辽纺等企业要制定搬迁方案,富奥泵业、百康药业、汇丰电机等企业要实现整体搬迁。要着眼调动经济开发区和东辽县两个积极性,完善利益共享政策,理顺管理体制和行政区划,整合开发区和东辽工业集中区,加快建设辽白经济带,推动辽源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要支持东丰经济开发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要以工业园区、重点企业和主要产品为依托,着眼于实现要素集聚和生产集约,加快推进相关项目进入园区,加快上下游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形成集群发展态势。重点建设钢铁铸造、高精铝加工、纺织袜业、医药健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建筑塔机等七大产业集群。要启动实施大企业培育工程,支持重点企业加快发展,催生大企业集团。产值超亿元企业力争达到200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要增长30%以上。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制定实施服务业发展专项计划,积极扶持现代物流、信息服务、文化旅游、房地产等服务业发展。重点实施亨通物流园区、中鑫粮食物流园区、融展汽贸城、苏宁购物中心、三海新天地体验式购物广场、粤海电子商贸园区、玉圭园水上游乐场等项目,加快建设市中心区、辽河半岛、开发区、南部新城、北部城区5大商圈。要积极引进大型房企,加强市场调控,优化结构,控制总量,促进房地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50万平方米,商品住宅122万平方米。大力培育优势文化产业,加快发展乒乓球培训、琵琶培训、东丰农民画、东辽剪纸等特色产业,培育壮大创意、动漫、传媒、数字制作等新型业态,不断壮大文化产业规模。要加快发展旅游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发浅山区生态游、农家乐山庄游以及反法西斯遗址群落游等精品旅游景点和旅游线路。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机制和生产组织方式,推动产加销结合、贸工农配套,拓展和延伸农业产业链条。要做大做强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金翼集团、麒鸣牧业、睿康生物等重点企业打造产业链和开发新产品。要推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探索多元化投入机制,建设粮食高产核心区、畜牧产业精品区、园艺特产示范区、农畜产品精深加工区、生态农业观光区等现代农业园区。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精细种植业、精品畜牧业、精深加工业。重点抓好10个示范园区、50个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和6个特色村镇建设。要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抗旱水源工程,强化抗灾减灾措施,确保粮食稳产增产。启动实施畜牧业“四年提升计划”,加快推进现代牧业发展,新建标准化牧业小区30个。积极发展棚室瓜菜、食用菌等园艺特色产业,新建标准化棚室1000栋。继续推进劳动力转移就业和新型农民培育,拓展增收渠道。积极扶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要发展到1000个以上。要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制定更加完善的扶持政策,支持民营经济做大做强。全市民营经济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要增长32%以上,民营企业户数同比增长10%以上。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3年成长计划、创业者培训行动计划。积极争取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加大小企业培育力度,力争30户规模以下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加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组建中小企业服务联盟。年内建成市中小企业创业服务大厦,吸纳资产评估、信用担保、抵押登记以及信息、技术、管理咨询等中介服务机构入驻,打造成国内一流的中小企业综合服务机构,争创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5个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力争培育1个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每个县区都要培育1个创业孵化基地。要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加快发展担保业,力争新增2户担保公司。要整合国有资产,增加担保公司资本金,提高担保能力。要加强“互保池”融资建设,力争新增4个“互保池”。积极争取民生银行设立驻辽分支机构,支持农村信用社申报组建农商行。组织推动银企保对接。做好增发10亿元企业债工作。继续组织pe走进辽源,促进企业与基金对接。加快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争取德春米业年内上市,金翼蛋品、麒鸣牧业等企业上市取得重大进展。
第三,全面加快特色城镇化。要把城镇化作为“三化”统筹的重要载体,坚持“产城融合、双轮驱动”,全力推动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两个层面的城镇化。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发展规划。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建设,强化规划控制,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结合实施“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市和重要节点镇建设发展规划,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加强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形成配套的规划体系。对南部新城建设规划进行深化和细化,充分体现现代城市风格,提高城市建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深化辽源矿山湿地公园详细规划,突出生态恢复、环境治理的发展理念,突出山水林城特色,突出休闲旅游核心功能,确保上半年开工建设,加快打造沉陷区治理全国样板。加快制定金州、建安等城市组团建设和发展规划,启动城市组团发展。制定物流建设规划,深化、细化市区五大商圈规划,合理划分城市功能分区,推进城市协调发展。要加快中心城区规模扩张和功能提升。着眼于建设吉林省中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坚持“南开北拓、西进东扩、建设三环、发展组团”的思路,按照“建设南部、优化东部、西连东辽、强化北部开发”的时序安排,全面加快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不断增强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要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把城市规模做大,把城市功能做强。要加快推进南部新城建设,“两纵两横”路网框架年内完成,博物馆、图书馆、群众艺术馆、规划科技展览馆建设年内实现主体封闭。加快职教园区建设,启动行政中心建设,带动相关配套设施建设。要加强规划控制,加快完善寿山新区和北部新城基础设施。继续加强城市道路建设,加快构建“三环、四纵、六横”主体框架。要动态规划和滚动实施一批新的基础设施项目,推进开发区基础设施向白泉镇延伸,加快实现公交、电信同城化。要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五城联创”为载体,力促城市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继续加强城市绿化和公园、广场建设,新增植树20万株,巩固省级园林城创建成果。继续加强“五边六小”整治,加快改善城市卫生环境,尽快具备省级卫生城申报条件。加快实施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和省级生态城建设,争取实现重大突破。继续加强国家级文明城创建工作,逐步完善创建要件,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深入实施“城市建设管理年”活动,努力建设特色文化街和管理示范街。进一步加强城市美化、亮化工作,全面完成龙首山、向阳山、北山亮化工程,推进渭津河、梨树河河口景观化。强化城市综合执法,规范城市秩序,建立常态运行机制。加快“数字辽源”建设,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智能化水平。要加强城乡基础建设。突出抓好水利、交通、电力等重大工程。重点实施库河联调工程,杨木水库供水复线工程,做好“引松入辽”工程前期工作。启动北城区供水改造和中心城区二次供水改造,加快中水回用工程建设。继续向上争取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加强重点河流流域综合治理。全力推进辽西、集双高速和辽长、四松铁路辽源段“两高两铁”项目,争取辽西高速上半年开工,辽长铁路下半年开工,集双高速、四松铁路前期工作实现突破性进展。完成仙城客运站和公交客运枢纽站工程。继续加强能源基础建设,加快推进智能电网和“气化辽源”工程。启动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力争建成垃圾发电项目。要加快推进重点镇发展。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以产业发展支撑城镇化稳步推进,以城镇化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充分发挥县城在统筹城乡上的作用,以县城为中心,推进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共同发展。重点抓好东丰西城区和东辽北城区建设,推进两个县城扩容,提高集聚发展要素和带动县域发展的能力。坚持产业规划与城镇规划同步推进,加快推进渭津、三合、那丹伯、横道河等重点镇建设。加快完善重点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以及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提高承载项目功能。坚持一镇一业,培育壮大对乡镇经济具有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要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拓展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促进优势产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同时配套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形成特色产业集聚区,建设各具特色的经济强镇。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十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驻村帮扶相关文件精神,完成好扶贫攻坚重要政治任务,积极落实扶真贫、真扶贫的决策部署,现将我局本周脱贫攻坚工作动态信息总结如下:
一、县司法局深入联系点助推脱贫攻坚。
我局于8.3日深入乡村积极开展脱贫攻坚行动。活动中我局领导班子成员通过深入村组、农户,面对面与村干部进行座谈,实地走访群众的形式,对贫困户的家庭状况、收入情况、健康情况等信息,进行摸底排查和精确复核,并认真分析每位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帮助对象户制定有针对性且操作性强的脱贫规划,切切实实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二、县司法局深入联系点认真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工作。
8月15日,我局局长带领2名干部深入联系点乡村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工作,工作中对驻村扶贫工作的台账、脱贫规划、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成效的相关资料进行了详细了解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十三
同志们:
我村党支部自9月换届以来,任期将满,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等文件规定,今年必须进行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根据中央工作安排,今年四季度要在全党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了保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委决定,农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在5-6月份进行,为认真做好我村的党支部换届选举工作我谈几点意见:
第一,如何正确认识这次支部换届选举工作的重要性。
前段时间,我在互联网上看到某市三个县的县长免职,其原因没有别的,只给他们一条理由,就是在近几年的领导中,没有抓住近几年快速发展动力,错失了几个县发展的良机,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毫无进步,是失职。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一个领导一个班子的素质,与我们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不要认为选你也可以他也可以,与自己没有关系。我们知道,现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处在大刀阔斧的变革中,未来的几年对于我们村的发展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抓住了这个机遇,我们村也许能高速发展,错失了这个时机,我们可能就要远远落后于别人。一个村的领导不能失这个职,我们每一位在选举时也不能失这个职,选错人同样是我们的失职。实际上,现在我们需要的是敢作敢为,有作为有抱负的干部,不是要混日子的干部。所以在坐的诸位首先要站在这个高度上来参加这次选举,正确行使选举权,选好人,选对人。
其次,支部换届选举是党内民主生活的重要内容。我们党之所以有这样大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有她的组织性、纪律性。而我们就是这种组织性和纪律性的实践者。这种组织性和纪律性要求我们做到进行选举时,要以德能来选干部,不能以个人关系来选干部,要着眼集体利益来选干部,而不能从个人利益来选干部。这也是我们民主生活的要求。
第二,如何正确认识村干部。
这个村干部包括支部成员和村委会成员。首先从名利上去分析村干部的得失。现在的村官不好当,首先是没有利,即使是有工资标准,但这个工资少得可怜,仅200元左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有的坐在家里打打麻将,一天的出入就有这么多,做点工子吧,每月也能拿个500、600的。况且现今多数的村上连工资也开不出,实际上没有拿工资啊。但他们也要养家糊口。如果说村干部有外快,连我也不敢相信,我一个副镇长都没有,何况一个村干部?但他们每月付出的电话费、交通费有很多都是自已出的。无利可图!如何说为名,一个村官名有多大!何况在现今,矛盾多、麻烦多,今天得罪这个,明天又要得罪那个,又有何名呢!
既然你说名也没有,利也没有,那为什么又有人当村干部呢?大家可以看到,村干部队伍中不乏有为名利而来的,但他们名利都没有捞到就灰溜溜地走了。当村干部究竟图什么!我讲,当村干部首先要有一种责任感,要有为民办实事,带动村经济发展的责任感,要有奉献的精神,这样的人才能当村干部,才会当好村干部。全村得到发展,村民得到实惠,大家肯定他,赞美他。这就是当村干部的名,当村干部的利。村干部得到的是这些,也应该为这些而来。
第三,选什么样的人当村干部。
在农村贯彻落实“三个代表”,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富民,解决富民问题关键是选好带头人。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必须抓紧培养、造就一支与这一要求相适应的村干部队伍,提高他们带领群众加快发展的本领,也就要坚持德才兼备,保证选配质量。必须严格坚持选人的五条标准,即:拥护“三个代表”、勤劳守法致富、愿为村民服务、得到村民拥护、具有“双强”本领。这五条标准是政治上靠得住、发展上有本事、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具体化,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缺一不可。绝不能把标准与个人财富简单地划等号,否则就会误导群众,就有可能产生“认钱不认人”、“谁有钱谁就能当村干部”的错误认识。在选人用人标准问题上,一定要做到坚持标准不含糊,执行标准不变通,落实标准不走样。
要选政治上靠得住,不关心政治的,思想与政策不主动保持一致的,没有政治责任感的,就必然不能带动群众顺应时代发展方向发展;要选德性好的人当村干部,只有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的人才会得到村民拥护,才会愿为村民服务,才会把自己的政治生命与村集体与群众的需要结合在一起。那些德德性不好的,只顾着自己的,必然没有心思为村民谋富利,也就会给全村带来不幸。要选经济上有开拓精神的,经济生活不是一成不变的,只有具有开拓精神,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规律,带领大家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
第四,如何正确看待村干部的权力。
1、必须使权力为人民发挥出最大效能,为人民谋取更大利益。对权力的掌握和运用,是事关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一个重大的经常性问题。党的宗旨不仅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上,也更体现在广大党员干部的行动中。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总是通过所接触党员干部的实际行动来看党是不是真正为他们谋利益。所以,干部作为一个执掌一定权力并担负相应责任的人,一定要万分珍惜自己的岗位,在有限的任职期间做更多的工作,使权力为人民发挥出最大的效能,为人民谋取更大利益。因为在权力的运行和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条件下,权力的行使容易带来盲目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权力掌握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手中,就会为老百姓服务,为群众谋利益;如果掌握在某些以权谋私的人手中,就会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就得不到很好的贯彻执行。所以,选好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是群众的要求。
2、一定要把权力用于促进经济发展。由于我们党执政,人民群众就把自己的幸福、命运、利益全部寄托在党的身上,希望并要求党的领导能够逐步实现他们的利益。党的威信的高低,取决于满足人民群众利益程度的大小。对一名干部来讲,无论在当前和今后,发展是始终面临的大事。要善于从战略全局上研究发展,善于从党的工作大局上研究发展,善于从直接关系群众利益的重大建设上研究发展。要始终把改善群众的生存条件和工作条件、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我们加快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许你认为我们不就是一个村么,研究这些大问题干什么?我说不尽然。要高瞻才能远瞩。不研究这些问题,你就不知道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不了解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你也就无法做项目。
3、一定要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不是为了做官的,是为了路程的,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为人民服务体现在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上。对此,干部要深察之、深省之、深警之,自觉做到官为民仆,把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始终把群众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群众富裕作为第一目标,真正做到真心实意爱民,发展经济富民,强化服务便民,稳定社会安民,廉洁勤政为民。
第五,如何正确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在此,为避免在选举中出现不必要的、不应该出现的现象,有必要对如何正确行使选举权作一解释。
你选某人或不选某人的动机是行使党员权利,不是为某人当干部而选;选举是组织建设的需要,不是追求名利的需要;选举要以选人的标准(即德才的标准)为依据,不能以个人感情、个人好恶、个人关系为依据;选举要讲组织原则和组织纪律,不能无组织无政府主义.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十四
各位领导,同志们: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问题,非常及时,非常重要,对于我们进一步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必将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去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化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建设,狠抓特色农产品生产,不断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十分可喜的发展势头。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部分村的集体经济还比较薄弱,农民人均收入还不够高,村级班子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市委、市政府实施百个经济薄弱村转化帮扶工程,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将紧紧抓住这一契机,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促进经济薄弱村尽快转化,推动全区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快速发展。具体工作中,将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输血”“造血”并举,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做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既要及时“输血”,为其解决燃眉之急;更要注重“造血”,增强村级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使其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从根本上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一是强化输血功能,夯实经济薄弱村发展的基础。经济薄弱村大多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基础条件较差,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开展工作,自身发展能力不足,当务之急就是确保村级组织正常有效运转,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帮扶转化创造条件。我们将在用足用活用好市委、市政府财政转移支付、专项资金扶持等优惠政策的同时,实行配套联动,区、镇两级财政每年也将拿出相应数额的专项资金支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兴建一批农业基础设施,集中解决经济薄弱村存在的行路难、吃水难、通讯联络难等问题,使经济薄弱村各项工作能够步入正轨,为下步发展打牢坚实的基础。二是增强造血功能,激发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活力。实现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关键是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我们将利用好市委、市政府的税费超基数返还、信贷优惠、集体留用地发展等激励政策,借助市各帮扶单位的支持,积极引导经济薄弱村做大做强畜牧、林果、蔬菜、桑蚕、优质专用粮、水产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庭院经济、生态农业,特别是要鼓励兴办一批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尽快壮大薄弱村集体经济实力。区里将对经济薄弱村招商项目和现有企业在薄弱村驻地所创税收地方留成部分,按一定比例划入村级集体收入。切实加强村级经营性资产的管理,对现有“四荒”、小型水利设施以及闲置校舍等废弃场地,采取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制等多种形式,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之产生效益,千方百计增加集体收益。三是创新农村社会化服务,优化经济薄弱村发展环境。以科技信息为重点的农村社会化服务是加快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我们将用活用好科技信息扶持政策,充分发挥农业高新技术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力度,加大经济薄弱村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快经济薄弱村农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把薄弱村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之上。同时,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推行“支部带协会”的发展模式,为群众提供信息及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二、治标治本结合,建好经济薄弱村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实现经济薄弱村转化,关键在村级领导班子,根本在广大党员队伍。一方面,我们将把选好配强“两委”班子作为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重点和当务之急;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大村级后备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力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民主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配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紧紧抓住村两委班子换届的有利时机,按照“能人治村”的工作思路和重点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的要求,在重德才、重民意、重政绩的前提下,不断扩大选人视野,拓宽用人渠道,真正把熟悉经济管理、办事公道、作风正派、乐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优秀人才选拔进村两委班子,实现建一个班子、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群众的目标。继续深入开展以村级党组织建设为重点的“三级联创”活动,深入落实区、镇、村“三级帮带”机制,实行区级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村、区直有关部门包村、镇干部驻村、强村结对弱村“四抓并举”,不断提高村级班子带头创业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借助将要开展的农村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切实把薄弱村的村级班子建设成为思想先进、政治坚定、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集体。二是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坚持村级班子建设与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干部一齐抓,重点在复退军人、知识青年、外出务工人员和致富能手中培养党员和后备干部,努力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彻底解决薄弱村党员老化、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为薄弱村发展注入活力、积蓄后劲。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阵地作用,着力抓好对党员和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继续深入开展“两个一”工程建设,为每个经济薄弱村培养一名具有法律大专学历村干部,为每户培养一名法律明白人,从而全面提高薄弱村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增强薄弱村干部依法致富和带头致富的本领。三是大力提高村级班子的民主决策水平。为进一步推进村级班子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在健全完善村级各项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在经济薄弱村大力推行群众问事、集中议事、及时办事、定期评事的四步议事制度,充分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严格实行村干部年终个人述职、党员和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优胜劣汰机制,让想干事、会干事、能干事的有机会、有平台、有地位。同时,按照“多劳多得、绩效挂钩”的原则,落实好经济薄弱村“两委”成员工资补助政策,以调动经济薄弱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三、切实加强领导,为经济薄弱村顺利转化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抓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只有落实领导责任,完善考核机制,上下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经济薄弱村转化工程才会取得实效。为此,我们将努力做到三个“强化”。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区委将建立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从有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办公室,明确专人,一抓到底,具体负责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的调度、协调和落实。同时强化镇街领导作用的发挥,要求各镇街也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实行上下联动,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近期,我们将组织人员针对经济薄弱村现状开展调查研究,搞好工作规划,制定配套政策,落实工作措施,加快项目推进,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二是强化责任考核。区委、区政府将把经济薄弱村帮扶转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制定我区加快经济薄弱村发展的有关政策和帮扶工作方案,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有关部门单位具体抓的工作格局。为确保经济薄弱村转化达到预期目的,我们将实行副县级领导干部包村、区直部门包村制度,把全区25个经济薄弱村全部分包到具体单位、具体人;镇街也建立起副科级以上干部帮包薄弱村制度。为明确帮扶单位、帮扶人的责任,督促其搞好帮扶转化工作,按时完成帮扶任务,区里还将制定配套考核奖惩制度,纳入帮扶单位、帮扶人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每月调度一次进展情况,每季度进行一次情况通报,分年中、年未两次组织考核,三年帮包期满后进行验收、表彰。对帮包措施得力,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分别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帮包不力、成绩平平的,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其继续帮包,直至所帮包村实现转化为止。三是强化配合意识,为帮扶工作创造宽松环境。为使市级帮扶单位的领导和干部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将主动做好工作,在交通、生活、办公场所等方面最大限度地提供方便,使帮扶人员能够集中精力为经济薄弱村转化提升出思路、想办法、办实事、谋发展。同时,定期召开座谈会、现场会,虚心听取帮扶单位的意见和建议,改进工作、总结推广好的典型和经验,促进经济薄弱村的发展。领导和同志们,实施经济薄弱村脱贫转化工程,是发展农村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我们一定认真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借鉴兄弟区市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抓好经济薄弱村转化工作,以扎实的工作和出色的成绩,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十五
按照县委的统一部署,县民政局作为村驻村帮扶单位,建立了相应工作制度,并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吃透村情的基础上,确立了驻村帮扶工作的整体思路。
一、村的基本情况。
村是乡党委、政府所在地,距离稻城县14公里。全乡耕地面积880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4亩,草地面积278亩,全村退耕还林面积297.2亩。现有常住户78户,人口380人。其中劳动力176人,残疾人8人,低保人数152人,孤儿4人。粮食播种面积391.6亩,粮食总产量92.7吨(主要为青稞),村主要收入来源为农业生产、虫草采挖、少量牧业产品。村民年人均收入为3161元,收入微薄,处于全乡低下水平;现有党员15名,其中女党员1名,困难党员1名,预备党员1名。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一)健章立制,规范管理。
驻村以后,我们工作队及时成立了驻村工作领导小组,从健章立制入手,重点建立了四项工作制度:一是例会制度。规定每周一为工作队例会日,要求工作队员对上周开展的工作进行汇报,讨论工作存在的不足,并安排部署下周工作。二是学习制度。每周四下午为学习日,学习有关的理论、方针、政策,以提高自身的政策理论水平。三是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县委的统一要求,工作队员坚持吃住在村,坚决做到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四是请销假制度。切实做到有事请假,确保了驻村帮扶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落实帮扶措施,实现预期目标。
1.宣传贯彻各项扶贫政策,密切联系群众,了解民情民意,反映群众呼声;。
4.建立强有力的基层组织,通过对村两委班子成员集中培训和交流谈话,提高两委班子成员工作素养,建立一支在脱贫攻坚中能起带头组织作用的基层队伍。
5、打破靠地吃饭、固守土地这一传统观念,让更多的闲散劳动力走出土地,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由于该村紧邻县城,具有良好的区域优势,便于围绕县城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此,我们将重点搞好四个引导:一是选树典型,引导更多农民弃农经商,到县城做生意;二是引导村民进城打工、劳务输出,让更多的村民走出土地,开阔眼界,转变观念;三是引导农民学技术,通过学习,让他们掌握一定的实用技术,以增强自己发家致富的本领。
6、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解决村风村貌问题。一是帮助村里搞好村容村貌建设和整治;二是帮助村里搞好村室建设,帮助协调解决基础设施建设;三是积极协助村两委搞好村镇规划;四是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其他问题,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驻村帮扶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计划。
从上半年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来看,我局在帮扶工作中还主要存在着与乡党委政府衔接力度不深、帮扶工作问题实际不足的情况,我局在下半年将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在当地乡镇党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村两委开展工作。
2、驻村帮扶必须紧紧抓住村两委班子建设,把选强配优村两委领导班子,作为驻村帮扶的一项重要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3、驻村帮扶工作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通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这个有效的载体,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4、驻村帮扶工作要切实解决农民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为村里办一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实事、好事,切实赢得村民信任、开展好驻村帮扶工作。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十六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今年工作,安排部署明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加快推进全面建成小康辰溪的进程。下面,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我讲几点意见。
刚刚过去的,在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习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弘扬辰溪精神,紧紧围绕“一化四建”发展战略,着力抓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件大事,县域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较快发展,荣获全省水利建设“芙蓉杯”竞赛一等奖,继续保持全省人口计生工作模范县、平安县荣誉称号,并有望成功摘取省级文明县城殊荣。
1、主动应对下行压力,经济发展稳中趋优。县委统揽全局,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形势研判,积极沉着应对,经济发展在全市排名无论是总量、增速还是质量都有了前移,实现了经济总量、发展质量、人均均量“三量齐升”目标。可以说,辰溪的经济形势是自金融危机以来最好的年份。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9、1亿元,完成公共财政收入6、56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05亿元;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96亿元;实际引进境内外资金28、7亿元,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农业增加值14、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
2、始终坚持民生为重,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坚持政策托底,加大民生投入,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年县财政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支出达16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75%。推进各类社会保险扩面提标,合并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省、市、县确定的33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000人。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全县41个贫困村1、75万贫困人员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92元,增长12%。
3、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增强。启动了10大类30小项改革工作。重点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消83项,调整合并135项,下放41项到乡镇;全面推进“221”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在全县30个乡镇443个村(社区、居委会)都建立健全了便民服务网络,方便人民群众办事。全面推行财政全口径预算、公务卡结算、国库直接支付和政府性投资实行财政评审等系列改革,做到“资金拨付到哪里,财政跟踪到哪里、问效到哪里”,全年节支财政资金1200余万元。
4、狠抓安全维稳工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始终以平安辰溪建设和法治辰溪建设为主线,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全面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严格推行安全生产事前责任追究,高度重视信访问题,积极应对洪涝灾害和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5、着力改进工作作风,干群关系明显改善。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九项规定、市委和县委相关规定,突出“五抓五治”,着力抓作风、转作风,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落实的制度机制,扎紧制度笼子,规范权力运行,强化干部执行,全县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凝心聚力抓落实的新风尚。
总体来看,20我县经济发展是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各项社会事业推进也是卓有成效的,人民群众是比较满意的。但也应清醒认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工业经济面临多重挑战,新的增长点发育壮大尚需时日,加上去年我县发生煤矿事故,已有23对煤矿关闭退出,保留的煤矿仍在停产整顿,加剧了经济增长下行压力。二是安全维稳形势严峻。各级安全工作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仅“6、15”双木湾煤矿透水事故就造成9人死亡,影响很大,教训深刻。另外,从民调和综治考评结果来看,我县二项排名直落谷底。三是社会风气不尽人意。突出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利益当前,唯利是图,毫无廉耻之心,不惜以身试法,攫取不当利益,尤其表现在重点项目建设上。四是“为官不为”依然存在。少数党员干部大局观念不强,分不清大是大非、轻重缓急,该为之事不为,该管之事不管,特别是还有部分领导干部缺乏担当精神,遇事想到的首先是自己名、利、官,推一下动一下,有的甚至还推而不动,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这些都严重影响辰溪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工作总结篇十七
1、县域经济实力稳步增长。xx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33.6亿元,比xx年增长136%;财政总收入完成31219万元,增长188%;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完成6.79亿元,增长248%,乡镇企业增加值完成15.14亿元,增长373%,骨干企业、民营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力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6亿元,增长38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亿元,增长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702元,增长109%,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3126元,增长46.4%。
2、结构调整迈出较大步伐。
一是市场型农业框架初步建立。连续实施了两个农业三年调产规划和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农林牧主导产业向优势区域合理聚集,优质蔬菜、水果、特色干果经济林基地面积分别达到16.5万亩、15万亩和13.6万亩,养殖小区发展到130个,规模养殖占到养殖业总量的80%。以农产品无公害认证、绿色认证、商标注册为主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历史性突破,国青饲料公司同盈牌鸡蛋两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成功上市。龙海公司、牛肉集团、国青饲料等龙头企业,龙浪果品、丰裕农林、宏源果业等果品贮销大户以及宁固农贸、南城蔬菜等农贸市场有效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初步形成了龙头连基地、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在全省首家成立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全县各类涉农协会、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00余个,有效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的市场化组织程度。
二是工业支柱地位继续巩固。五年来,我们狠抓技改上项增强活力、园区建设优化布局、环保治理提升层级、龙头培育扩张规模四个重点,全县工业技改上项累计完成投资11亿元,煤化公司60万吨机焦、峰岩集团50万吨机焦、兴华公司120万吨精洗煤、陆源公司300吨钕铁硼等一批传统产业提升改造和新型产业接续项目建成投产,10余户企业进入工业新区创业,连续五年大力度实施环保攻坚,共取缔落后焦化企业110余户,关停其他行业土小企业150余户,煤运公司、煤化公司等47户规模以上企业成为工业经济的主力军,全县工业企业纳税由xx年的7509万元增加到2.1亿元,增长近两倍,占到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二。
三是旅游业国际化进程快速推进。我们深度挖掘古城文化内涵,形成了以22个文物旅游景点、6条特色街区、100余家旅游商铺、40余家民俗客栈以及文化表演项目为框架的产业链条,古城知名度和影响力迅速攀升,成为全省旅游业的一大龙头,迎接了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及外国政要莅平考察。平遥古城整体景观质量不断提升,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区华夏第一古城品牌”,双林寺、日n昌、文庙、县衙4个景点成为国家4a级景区(点)。古城墙、双林寺、镇国寺等文物单位得到有效保护,xx年获得“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称号。杜家庄乡南良庄村温泉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在建和投入运营的星级宾馆达到5家,6家民俗客栈通过了星级标准评定。在旅游业的带动下,牛肉、推光漆器、长山药、手工布鞋和剪纸等特色产品生产渐成规模,旅游客运车辆发展到400余辆,旅游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达到4万余人。xx年接待游客73万人,门票收入5750万元,综合收入5.3亿元,分别是xx年的4.5倍、7.4倍和6.8倍,旅游业已成为我县发展快、带动强、辐射广、潜力大的优势产业。
3、改革开放取得明显成效。
我们全面落实农村税费改革政策,xx年开始免征农业税,全县农民人均减负68.5元,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和林权发证的开展,拉动了民营水利、民营林业的蓬勃发展。我们以深化产权制度和理顺劳动关系为核心,完成了33户国有集体工商企业的改制,粮食购销企业改制已经完成了职工身份置换,牛肉集团、煤化公司等改制企业机制转换、活力倍增,成为新型骨干企业。我们先后组建成立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及房管局、执法局、环卫局、旅游派出所、古城消防站、规划局、园林局等机构,古城保护和城市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扎实推进国有土地储备制度改革,五年共出让经营性国有土地300余亩。同时,不断引深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集中采购、财务集中核算、收支两条线管理为重点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推进以农村信用社改革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在全国5个小额信贷试点县中率先组建了纯粹由民间投资的日升隆和晋源泰两个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揭牌运行。
我们不断扩大对外文化合作交流,与法国普罗万市正式缔结为友好城市,首开全世界两个遗产城市之间合作交流的先河,成为中法文化年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了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加快了平遥走向世界、世界了解平遥的步伐,五年共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展出图片4万余幅,国内外100余家新闻媒体的近千名记者对平遥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在欧洲等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五年共有50多个国家的15.2万外国游客来平观光旅游。欧莱雅、阿尔卡特、法国桦榭集团、香港凤凰卫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加盟支持,大展逐步纳入国际化运作轨道,已成为内陆省份对外文化交流的一个成功范例,成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成果和文化品牌,成为展示当代世界摄影发展水平的重大节庆和国内外公认的国际文化品牌,xx年荣获“国际节庆协会(ifea)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十大节庆活动”奖。
五年来,全县合同协议引进资金2.68亿元,与国家开发银行正式签订了1.8亿元的古城旅游综合整治项目借款合同,以焦炭、铸件、玻璃器皿、推光漆器、针织内衣、小杂粮为主的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产品远销20余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创汇3119万美元。
4、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
我们相继出台了《平遥县城总体规划》、《平遥古城保护详细规划》、《平遥旅游目的地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涉及城市建设、古城保护、旅游开发方面的规划,进一步完善了城市规划体系。建成柳根路、高速路引线、康宁街、东关大街等城市骨干道路,新城发展框架基本确立。相继铺开峰岩・秋雨新城、柳根花园等8处房地产开发项目,总面积52万平方米,部分已经投入使用。城市集中供热、集中供气、污水处理厂等功能配套项目进展顺利。对古城内近百条中小街巷进行了硬化缆化改造,平遥中学、人武部、房管局等单位搬迁出城,监狱、法院、质监局搬迁工程开始启动,古城内人口降至3.5万人左右。我们大力加强绿化工作,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8.8%,人均绿化面积达到4平方米,以旅游通道和历史街区为重点,配套完善亮化工程,城市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我们以增水、节水为重点,持续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相继实施了尹回水库除险加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柳根河城区段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五年累计新打井配套1650眼(处),新增水地4.6万亩,124个村、4.5万农民的饮水困难得到有效缓解,香乐防病改水工程投入使用,农村户用沼气工程累计完成“一池三改”农户2100余户,农民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五年来交通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累计完成投资近4亿元,262个行政村通了水泥路、油路,通达率达到96%,建设里程1311公里。列入“十五”计划的5条循环线、5条出境线基本完成,平孟线、平文线国债项目顺利完工。全省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县级二级汽车站即将投入使用。开通农村客运线路16条,覆盖14个乡镇、262个行政村、47.4万人,农村客运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同时,我们积极推进教育、卫生、体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五年累计新改扩建中、小学校44所,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在全省同类县市中连年夺冠,xx年平遥中学挤身全国百强中学,中医院、人民医院传染病区等项目顺利完成,关爱女孩行动扎实开展,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全面落实,大运体育走廊建设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平遥人民广播电台恢复播音,城乡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9万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全面启动,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交通、通讯、住房、旅游等成为新型消费热点。
同志们,过去的五年,可以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是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总结、改革、提高、前进的五年。在这期间,我们依托世界文化遗产这块国际品牌,在全国、全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凭借科学的判断和准确的把握,有效克服了宏观调控趋紧、市场形势急剧波动、经济要素供给紧张、受环保政策约束严重以及“非典”和禽流感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保持了经济的平稳和社会的安定;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通过几年的实践,高度统一了全县上下对平遥发展的定位,形成了对平遥新的发展战略的广泛共识,可以说这是我们在“十五”时期得到的最为宝贵的成果。通过五年的工作实践,我们应该得出这样一些启示,进而形成共识:
第一,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强化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五年中,我们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决策和行政的第一信号,在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社会保障、城市拆迁、土地征用、扶贫解困等各个方面关心群众疾苦、解决具体问题,妥善解决了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特别是城市困难群体、农村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的关键问题,以改革发展的实惠调动了全县上下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巨大热情,形成了共谋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二,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确立符合实际的发展思路。五年中,从实施“三大战略”,推进“四化进程”,加快“三县建设”,到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再到致力打造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我们的思路不断完善,经过了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把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作为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保证了全县经济社会良好的.发展态势。
第三,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运用重点突破的工作方法。从xx年开展环境治理年行动、xx年实施六大工程,到xx年农村路网建设攻坚、xx年项目攻坚,我们一年一个主题,一年一个重点,全力推进,重点突破。我们运用工程统领、项目带动的工作方法,先后实施了涵盖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200余项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60亿元左右。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县的发展基础更加夯实,发展后劲明显增强,为我县在区域竞争中凸现优势、赢得主动、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四,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确立锐意改革的进取意识。我们坚持将深化改革作为解决问题、推进发展的关键措施,不断向深层次、多领域推进,旅游运行、门票管理、城市管理等体制改革逐步完善,经营城市机制逐步建立,农村改革取得明显成果,工商企业改制有效推进,正是因为我们敢于通过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才使我们在种种不利形势和困难面前赢得了主动,实现了突破。
第五,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营造利于发展的优良环境。我们矢志不移地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推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一项战略,紧紧抓在手上,规范性文件清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效能监察、行风评议、政务公开、公路“三乱”治理等一系列措施得到落实,有效改善了发展环境,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按照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把山西建成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目标,市委、市政府把晋中建成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的目标,县委十一届四次全会提出了“致力打造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县“十一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定位和战略方向。在“十一五”规划开局之年,今年的经济工作推进如何、成效如何,对实现县委十一届四次全委会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们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对存在的困难和面临的形势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把握。
一方面,客观形势逼人,我们必须奋力赶超,缩小差距。
第一,立足平遥看平遥,问题仍然很多。一是经济总量小,发展后劲弱。xx年我县生产总值总量约占全市的十分之一,而我们的人口占到全市的六分之一,人均占有量在全市排位非常靠后。就三次产业来看,农业基础设施十分脆弱,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非常缺乏,传统农业真正向市场农业、现代农业转变还有很长的道路,农民增收压力很大。工业污染仍然比较严重,对资源的依赖性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骨干企业向大企业、大集团迈进的步伐缓慢,面对巨大的包袱和成本,企业改制步履艰难,进入了相对胶着的状态。旅游业的品牌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旅游经济还处在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过渡的初始化过程中,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城市带动经济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二是微观经济管理水平还不高。我们的一些决策程序还不很规范,对科学决策的把握还有差距,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在制定规划和执行规划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脱节。三是干部观念和作风仍有差距。部分干部思想落后,以市场化配置资源和依法办事的理念尚未完全形成;有的抓经济发展的精力不集中,喊得多、干得少,安排多、落实少;有的不能正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不是迎难而上,而是避重就轻,回避矛盾,工作波澜不惊,死水一潭,没有起色;有的甚至大局意识淡薄,在县委、政府不惜血本大力招商引资的同时,破坏投资环境的现象仍有发生,严重影响平遥的对外形象。
第二,跳出平遥看平遥,形势咄咄逼人。从全国形势来看,新一轮竞争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各地加快发展的势头异常迅猛,东部大发展、中部大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大振兴的格局正在形成,不进则退、不争则慢、不追则衰已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从全市来看,市委、市政府提出把晋中建成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的奋斗目标,各县市区凭借自身的独特优势,掀起了又一轮新跨越、新发展、大竞争、大比拼的狂澜。榆次凭借市辖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独特优势,提出要全力打造现代晋商中心区,介休依靠雄厚的工业基础,提出要致力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灵石在财政收入突破10亿元大关、挤身全省财力十强县的基础上,提出要在综合实力上进入全省十强县,祁县凭借玻璃器皿、碳素等七大优势产业,提出要建设成为晋中独具特色、最具发展潜力的县域经济特色县,太谷提出要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东山各县也都依托各种条件,引进大项目,推进大发展,竞争的态势很逼人,容不得我们有半点松懈。
第三,面向未来看平遥,任务异常艰巨。今年作为“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能不能开好局、起好步,我们受到方方面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衡量整体发展水平与步伐的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城乡居民收入等刚性任务,更容易受到宏观经济、市场形势乃至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甚至左右。xx年年要圆满完成本届政府确定的各项目标,并在较短的时期内把平遥打造成为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确实时间很紧、任务很重、压力很大。
另一方面,现实条件具备,我们更须抢抓机遇,乘势发展。
一是加快发展有机遇。今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投资将会向老工业基地、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三农”倾斜,我们在扶持政策、产业布局等方面将会得到更多支持;国家今年在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将会迈出更大步伐,也为我们营造了有利于发展的政策环境;随着东部发达地区要素制约趋紧,产业向西部梯队转移进程加快,为我们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提供了很好的机遇;随着环渤海经济圈辐射程度的增强、太原大都市圈的建设、晋中建设山西中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带和城市群战略的实施,我县可以更多地主动承接产业辐射,主动接受产业带动。
二是加快发展有优势。平遥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这一知名品牌,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资源,也是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巨大无形资产和独特优势。旅游产业是我县经济格局中最有前景的产业和结构调整最有效的突破点,也是我县经济实现历史性跨越、形成支柱产业的最佳领域,对县域经济发展有着极强的带动和主导作用,倾力打造具有明显区域经济特色的旅游产业,是我县核心竞争力所在。在去年年底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省长强调,要“大力培育现代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四个新的支柱产业”,作为全省经济结构调整“1311”工程旅游产业的两大龙头之一,作为晋中“推进旅游国际化、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晋商文化旅游区”战略目标的龙头,平遥理应也必将能够真正举起龙头、舞好龙头。
我们必须顺应时势,把加快平遥经济发展作为解决一切矛盾的首要前提,作为压倒一切的紧迫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根据以上把握和判断,xx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全局,坚定不移地实施三大战略,走好四条路子,突出三新建设,主抓六项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在致力打造国际更具知名度、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道路上扎实起步。
主要指标是:全县生产总值38亿元,比xx年增长13.1%;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8.2亿元,增长15%;乡镇企业增加值17.67亿元,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13.44亿元,增长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亿元,增长13.8%;接待游客80万人,门票收入6500万元,旅游相关产业综合收入6亿元,分别增长9.6%、13%和13.2%;财政总收入保3.6亿元,增长15.3%,争3.8亿元,创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5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3460元,增长10.6%。
今年的工作任务相当繁重,我们要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新型工业的新项目、塑造国际型旅游业新形象这“三新”统领全年工作,加快发展、提升发展、创优发展,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成效。第一个“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是“十一五”开局之年需要认真实践的重大课题,必须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管理”的要求,理清思路,搞好规划,开始试点,要坚持点面结合、稳步推进,全县抓好10个示范村建设工程,各乡镇也要分别确定两到三个典型村,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第二个“新”,是实施新型工业的新项目。重点抓好对新型工业强县建设起着重要战略作用的十个项目,即:2×50mw的煤矸石电厂、金昌物资工贸集团的60万吨机焦、澳大利亚非织造布、峰岩集团的1万吨石墨化碳素、减速器有限公司的减速器生产线、煤化集团60万吨机焦化产回收系统、牛肉集团2万吨肉制品生产线、思瑞沃重工有限公司(原三江煤机厂)焦炉设备生产线、双庆铸造公司的10万吨电机壳加工生产线、华兴铸造有限公司5万吨和永坚铸造有限公司的2万吨树脂砂生产线。第三个“新”,是塑造国际型旅游业新形象。就是要紧紧围绕打造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这一长远发展战略,致力提升创优,塑造旅游软环境和城市硬环境的新形象。要以4a级景点景区创建和扩张为主要抓手,进一步推动景观质量的上档升级和旅游秩序的彻底好转,全面启动全国首批旅游强县创建工作;要以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的规模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档次,高标准定位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功能,打造一批精品街道、精品小区、精品广场、精品景观、精品建筑,实现旅游中心城市和城市一体化并轨发展,建设百姓舒适、游客满意的现代化城市。通过旅游、城建软硬件环境的提升创优,为把平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摄影会展基地、国内有影响力的艺术采风制作基地、影视拍摄基地、金融管理培训基地和民间传统工艺品生产基地,为把平遥初步建成初具现代化水准、大旅游城市格局、全明清文化特色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创造良好条件、奠定坚实基础。
围绕上述思路和目标,今年的重点工作是:
(一)、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确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新开局。要遵循“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农强农、以工促农、以城带农、以游活农”的战略,做到五个坚定不移:
1、坚定不移地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着力狠抓种植、林果和养殖基地建设三项重点,培育主导产业的新优势。按照平川区、城郊区、丘陵山区分别建设高效农产品生态区、生态旅游区和林牧生态区的方向,分区域发展各具特色和集群优势的主导产业,稳定粮食生产,扩大特色种植面积,加快老果园改造步伐,发展干果经济林,培育规模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和养殖专业村,提高养殖业集约化水平,加快畜牧强县建设步伐。
2、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三项重点,培育农民增收的新亮点。要稳步扩大标准化生产实施面积,努力完成6个产品商标注册、10个产品无公害和绿色认证,建设2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重点扶持龙海公司、牛肉集团、五阳实业、国青饲料、勇康乳业、同康芦笋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定单式培训,年内完成5000人的培训转移任务。
3、坚定不移地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着力狠抓工程项目实施、农田基本建设和科技兴农三项重点,注入农村发展的新动力。高标准实施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打井配套、节水灌溉、土地开发整理等项目,扩大粮经、粮粮、经经等立体种植和温室、移动大棚等设施栽培面积,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科技兴农进程。
4、坚定不移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着力狠抓村镇建设、农民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三项重点,塑造农村发展的新风貌。要以5个建制镇和108国道沿线乡镇为重点,提高小城镇建设水平,加大农村路网建设力度,实施好农村户用沼气、饮水安全等惠民工程,以国省县乡道路和旅游通道为重点,全面推进植树造林、农田林网、通道绿化等生态林业建设。
5、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着力狠抓农民减负、农村改革、扶贫攻坚三项重点,实现支农资源的新配置。要继续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把种粮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退耕还林粮款补贴等各项政策落在实处,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加大移民扶贫工作力度。
关于“三农”方面的工作,在春节过后的农村工作会议上将做专门安排部署,所以这里就不再多讲。
(二)、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加速经济转型有新成效。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平遥古城这一世界文化遗产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牢固确立旅游带动的核心战略地位,牢固树立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观念,辩证地处理好旅游带动与工业支撑、农业强基之间的关系,千方百计提高其它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联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对其它产业的拉动作用,实现各个产业围绕旅游竞相发展的良性互动,加速经济转型。
平遥的旅游产业经济虽然还不完善、还不成型、还在起步,但已经显现出很大的发展潜力。首先,从富民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我县的宾馆、饭店、旅行社、电瓶车及旅游产品等相关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各类涉及旅游服务的商店、铺面等场所发展到560多个,旅游相关产业从业人员由xx年的不足1万人增加到xx年的4万余人,在这当中,除部分外来打工者外,大约有2.5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将近1万名城市无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实现了就业和再就业,旅游业作为一项富民产业的作用已初露倪端。其次,从富县的角度来看,xx年到xx年,我县的地税总收入从3695万元增加到8063万元,增长了4368万元,其中以旅游为带动的餐饮、购物、旅游产品等第三产业提供的地方税收就由1220万元增加到3290万元,净增长2070万元,对壮大全县地方可用财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再次,从推动产业发展方面来看,由于世界文化遗产品牌的因素,环保政策对我县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的约束作用显得更加明显,但站在另一个角度,这种约束恰恰对加快新型工业发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近两年来,一些煤焦企业开始转嫁市场风险,积极在其它领域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做了有益而成功的尝试。煤运、四贡、煤化三个公司拆巨资进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建设城市集中供热、集中供气和天然气输送工程,煤运公司和四贡煤化成功创办了全国第一批小额贷款公司,峰岩集团公司投资开发了峰岩・秋雨新城住宅小区,创办了电脑公司,并开始兴建酒店,永祥实业公司建成福星苑住宅小区,开办了昌升隆大型超市,鸿发煤化公司在古城内开发了鸿发民俗宾馆等等。这些从煤焦产业中基本完成资本原始积累的民营企业借助平遥古城的遗产品牌,逐渐走向理性的发展轨道。我们的牛肉行业也正是依托平遥古城的品牌效应,在产业提升、品牌塑造与保护方面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最近,“冠云”牌平遥牛肉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在全市首开先河,“平遥牛肉”证明商标也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成功注册,成为全省第一家,为牛肉集团乃至全县牛肉行业的快速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因此,我们全县各个产业、各行各业一定要确立好旅游产业经济的发展理念,努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我们就是要通过发展市场型农业,为旅游型农业搭建框架、提供平台,就是要通过推进新型工业战略,为实施旅游带动战略提供基础条件,为改善人民生活提供财力保障,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硬支撑,逐步培育形成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加工业、旅游手工业等边缘产业、接续产业,繁荣发展第三产业,形成规模大、潜力大、后劲足、带动强的旅游产业集群,进而将平遥的名牌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将旅游景区优势发展为旅游中心城市优势,将旅游产品优势提升为旅游产业优势,将县域经济优势转化为区域经济优势,真正使旅游产业成为支撑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支柱。
1、开发农村旅游资源,拓展农业发展空间。依托汾河三坝温泉、尹回水库、超山自然保护区等资源,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机结合,延伸农村旅游线路,规划建设休闲型、观光型、采摘型、体验型农业旅游园区和景点,吸引更多的农民依靠旅游产业就业增收。积极鼓励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民群众从事旅游产品开发,重点开发品质好、包装精、档次高的红枣、山蘑菇、小杂粮、粉条等旅游即食食品和旅游土特产纪念品,实现产品有效增值。
2、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巩固工业支柱地位。一要以“点线面”结合的手段治理工业污染,建立完善环境保护的决策、监督、管理、协调机制。“抓点”就是要积极推进企业污染治理和达标排放,强化项目“三同时”管理,每个煤焦企业年内要启动上马一个清洁型非煤项目;“抓线”就是要对主导产业进行整顿,采取强硬措施,取缔土小企业,促进行业结构调整,并为优势企业拓展空间;“抓面”就是要落实好《环境综合整治规划》,从宏观层面上铺开中长期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工业经济良性循环发展。二要对传统产业实施革命化、彻底性、有空间、有潜力的改造升级,促进传统产业向上游、下游、边缘拓展发展空间,特别是煤焦、铸造等重工业产业,要为平遥的长远发展、为平遥的旅游环境留出更多的空间,重点是按照循环经济的方向和资源集约的要求,致力培育形成煤焦化工、铸造机械加工、纺织染制等产业链,鼓励污染型企业退二进一、退二进三,开发旅游工业产品,发展集工业生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工业型旅游观光景点。三要支持大项目向大企业集中。明年要将项目实施与龙头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筛选、储存、确定一批适合县情的配套项目、深加工项目以及科技转化、嫁接项目,帮助煤运、煤化等重点企业上马一批项目、储备一批项目。在重点抓好十大项目外,要在农副产品加工、玻璃器皿、针纺等轻工行业方面储备和上马一批新型项目,力争在打造主业突出、行业带动作用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旗舰型龙头企业方面有所突破。四要加快形成以工业新区为代表的块状经济优势,打造成新型工业强县的平台。在完善设施、政策优惠的同时,严把入区门槛,加快同产业集聚,培育小产品、大产业、小企业、大群体、小商品、大市场的区域化、特色化产业群,年内大部分入区企业都要建成投产,并力争新进10个左右的企业,扩大新区规模。同时,对于中都和南政铸造区、段村重化工工业区、岳壁肉制品加工区、卜宜玻璃器皿区,要按照清洁型、低污染、高科技的发展方向,尽快做出科学的规划,尽快规范完善,加快资源和要素集聚。五要加快现代企业建设。广大企业家要科学地、理性地进行战略选择,确定本企业在产业链中的经营地位和发展空间,充分利用和发挥比较优势,着力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充分认识到品牌经营的重要性,实施品牌战略,实现规模与品牌互动,提高市场的占有率。要善于将先进技术能力与廉价劳动力、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推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形成企业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3、构建大旅游框架,提升旅游产业层级。一要夯实旅游发展的基础,始终把文物保护放在最突出的位置,重点做好古城墙保护国家计划单列项目的争取、国拨文物保护资金项目的实施和重点文物本体的抢险维修。二要下大决心、加大力度强化行业管理,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顿,让游客在平遥感到舒心、舒服、舒畅。要依托旅游相关部门,牵头组建成立旅行社、宾馆饭店、客运、推光漆器、手工制鞋等行业协会,制定行业内部的游戏规则、准入制度、诚信和信用评价体系、服务标准以及违约责任体系,利用交纳信用保证金、评定优质经营单位等措施,做到互相监督、互相制约,有效杜绝各种自杀性的黑社黑导、欺客宰客、哄抬物价、压价竞争、回扣竞争等行为,提高规范化服务水平。下一步,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对规范运行、合法经营、维护平遥整体利益的行业协会以及加入协会的成员,要给予政策倾斜、资金帮助、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鼓励和扶持。希望有关部门和广大经营者对此引起高度重视。三要按照“一城、一山、一水、一线”的大旅游框架,积极调整旅游产品结构,目标是培育形成以古城核心区为主体的特色文化服务型景区,以汾河三坝温泉旅游渡假区为主体的休闲娱乐和田园风光景区,以镇国寺、慈祥寺、金庄文庙、毛家大院为主体的人文景区。今年要在延伸产业链条,推新旅游产品上务求突破,扶持培育1―2个集加工、制作、展览、销售于一体的旅游产品购物点。要围绕旅游六大要素领域,设计推出民俗风情、古建筑参观、特色小吃品尝、民间艺术欣赏、传统民间生活体验等新的线路,提高平遥大戏堂服务水准,完成云锦成演艺中心文化娱乐表演项目。
(三)、提高城市建管水平,确保城市环境面貌有新变化。
1、打好基础,完善城市规划。要从大处着眼,高标准完成古城环城带、高速公路引线东侧、城南小区、东城新区、城南堡、惠济河的“一带、四区、一河”片区规划,完成城市绿化、排水、集中供气供热等专业规划,根据发展实际,修编和调整《平遥县城总体规划》,做好城市建设最基础性的工作。另外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规范新城区道路和住宅区的冠名,并向社会公告。
2、拉好框架,加快道路建设。古城内要围绕电力主线和旅游通道,完成10条中小街巷硬化缆化,并配套完成线缆入地、线表入户、供水管网铺设等消防系统改造,打通南马道,有效缓解交通压力。新城区要完成柳根新区的兴平路、上西关街建设,改造曙光路、西外环和南外环,向南延伸春蕾路,启动南二环新建工程,拉开西、南新城区发展的道路框架,拓展城市空间。
3、搞好配套,完善城市功能。重点抓好热电联供、垃圾处理、污水处理、集中供热、集中供气等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项目,加快柳根花园、城南小区等住宅小区,启动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城中村、村中村改造,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好古陶镇东城、南城、城南堡等住宅小区,结合城南堡村城中村改造,启动柳根路南的旅游功能配套区建设,加快法院、监狱、质监局等单位的搬迁新建工程。
4、树好形象,美化城市环境。绿化是今年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绿化规模。重点搞好南城墙以南区域拆迁后的广场绿化、西环城公园建设、曙光路和南外环改造后的行道绿化、城区主要干道两侧的拆墙透绿、古城内街道盆景美化以及城区周边租赁土地植树绿化等7项工作,让城市越来越美观。要以城墙和城区主要道路亮化为重点,实施路灯配套,营造古城夜景,让城市越来越亮丽。要继续加强城市环卫工作,参照全国卫生城市的标准,进一步完善清运、保洁等制度,让城市越来越干净。
这里要重点强调一下南城墙以南、柳根路以北、东西环城路之间区域的拆迁工作。去年年底,我们与国家开发银行正式签订了1.8亿元的贷款合同,这笔资金我们主要用于上述区域的拆迁补偿和拆迁后的广场绿化建设,这是我县有史以来最多的一笔外来资金,也是我县城市建设历史上规模最大、拆迁量最大的一项古城保护和城市美化工程。要结合近期即将出台的古城环城带建设规划,提前做好拆迁规划、调查摸底、宣传发动等工作,提前确定好安置方式和补偿标准,严格遵循拆迁法律法规,按照先单位后居民、先通道后两侧、先中心后外围的步骤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希望农业局、教育局、质监局、水务局、广电中心、工商局、县供销社等相关单位以及古陶镇、南社区、南城村以大局为重,积极主动地做好协调配合工作,确保此项工程顺利进行。
(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确保跨越式发展有新活力。一个地方的外向型程度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我们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离晋商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和国际旅游目的地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我们必须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招商引资捆绑在一起全面推进,力求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增强发展的活力。
1、改革开放要大胆彻底。一要积极探索农村综合配套改革,巩固税费改革成果,深入推进水、林、土等农业要素领域改革,放手发展民营水利、民营林业,建立法律框架内和农民意愿下的灵活的土地流转机制。二要采取县级领导和改制工作组合包企业的办法,一企一策,倒排日程,展开企业改制攻坚。按照全市的安排部署,今年要基本完成火柴公司、机械制造公司、一针、二针、纺纱厂、水泥厂、泉永集团、纺配厂、肉联厂等9户企业的改制,明年要完成所有企业的改制。三要牢固确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对可储备国有土地、国有房产、城市公共设施和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有形、无形资产开展全面调查,按照合作、发展、共赢的思路,实施开发权、经营权、冠名权等相关权益的市场化运作,最大限度地盘活存量、引进增量,推进城市市场化建设,在保障城市秩序和居民生活的前提下,扩大民营经济和社会资本进入城市公益事业服务的领域,促进城市供热、供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医院、学校等事业的快速发展和完善。四要以全国小额信贷试点县为契机,改善投融资结构,大力扶持日升隆、晋源泰两个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发展壮大,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扶持发展社会投融资担保中介服务机构,探索建立财政贴息、封闭贷款、授信贷款、联保贷款等投融资新机制。五要继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把更多的资金向乡镇倾斜,向农村倾斜,向老百姓最关心的教育、卫生、交通等社会事业倾斜。六要创造条件,积极稳妥地推进村委变居委、村民变居民的城郊村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城郊型经济向城市型经济转变。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4210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