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课标语文(精选2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08:01:04
全国课标语文(精选22篇)
时间:2023-11-24 08:01:04     小编:书香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总结是记录成长过程中的点滴收获。在撰写总结时,应该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结论,同时注重合理的论证和论据支持。阅读总结范文有助于我们提高对总结内容的理解和把握,进一步提升文章的质量和实用性。

全国课标语文篇一

看红尘,几行清泪。

一片飞花,一丝愁绪,

惟有孤独长相随。

――题记。

孤独的美丽。

一个深不见底的幽谷,一个高不可攀的断崖,不知在何时,它们之间绽放出了一朵美丽而淡雅的兰花。她虽然没有玫瑰的色彩缤纷,没有栀子的小巧玲珑,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茉莉的气味芬芳;然而,在这幽谷与断崖之间,在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在这个野草丛生的地方,她的存在,无疑是一种美,一种震慑人心的美。因为有了她的存在,这个地方开始多了一丝生机,一抹色彩,一缕花那独有的绝美韵味。每天清晨,她都用最美的笑脸迎接太阳,那晶莹的露珠在阳光的照射下,折射出动人的光芒。但是没有人知道,那清纯的露珠是她内心深处那份不为人知的孤独所凝结成的泪水。因为她在这里,没有同伴的支持,没有心灵的慰藉,只能独自一人迎接风霜雨雪的洗礼。不过,她不悔,因为她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创设出了这里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孤独的心酸。

一颗颗流星划破了时空,一位位伟人浮现在眼前。他们为世界、为人类成就了无数的辉煌,同时也折射出自身的无限魅力。可是,又有几人能够看到,在这眩目的光辉背后,有着一份不被了解的孤独与心酸。就说那一代伟人诺贝尔。曾几何时,他和家人在一起研究火药,但一次次的失败,却如惊涛骇浪,不断地席卷而来,无情地冲击着他的心灵。家人的逝世,政府的驱逐,让他只能租了一条小舟,独自一人在河流上漂泊。在舟中,他不断地研究着,研究着,而陪伴着他的只有那份不被了解的孤独,孤独中的无助,无助中的悲哀。不过,他从不曾放弃,因为他不悔。最后,火药的问世见证了他的价值,那份孤独,那份执著也有了回报。他的名字,他的功勋被记载进了史册,留在了千秋万代人的心中。

孤独的遐想。

独坐窗前,感受夜晚那份难得的静谧,任由皎洁的月光轻柔地抚摸着我的脸庞。仰头看着空中那轮美丽的月亮,不禁勾起了我无限的遐想。如此地对视,我仿佛能与月宫中的嫦娥共语。看着她,那绝美的容颜中夹带了几丝淡淡的忧伤。或许是看见了人间家家户户,聚首团圆,共享天伦之乐,从而触动了她内心深处那根思乡的弦。一丝淡淡的惆怅,一点孤独的哀伤,奏响了那一曲美丽传说的千古绝唱。此时,我不禁想起了那紫色的勿忘我。勿忘我,不要忘记我,或许就是害怕那份被人遗忘之后的独自伤感的孤独吧!

孤独,无处不在;。

孤独,入人心扉;。

孤独,生死永随。

因为孤独,

人生变得更加完美。

――后记。

全国课标语文篇二

在大千世界中,人,总是坚强地活着。他们为了美好的明天,创造出了一段段激扬的凯歌。但多么辉煌都离不开那片养育我们的空间——大自然。

大自然,是你给了这星球上第一个生命,你孕育着人类的第一种语言,不敢想:没有了你会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你曾经愤怒,山崩地裂,海水翻滚,你拥有可以毁灭一切的能力;你曾微笑,春暖花开,绿荫环绕,你拥有可以包揽一切的胸怀。

有人想了解你,想探求海底的秘密,想追寻绿色的神奇。也有人害怕你,因为他们不懂你的魅力。

我无法将它读完,也未必全能看懂。带着意犹未尽的情绪将它合好,回想:那广阔的自然中我只是沧海一粟。我把它交给农民,农民在二十四节气的旋律中读懂了“春华秋实”的意蕴;农民把它交给了工人,工人在春夏秋冬交替的节奏中读懂了“时间就是效益”的哲理;工人把它交给了诗人,诗人在云霞雾岚的微笑中读懂了人世间的温馨与亲情……但是没有人能将大自然读懂!并不是人类的懒惰,而是没有人拥有大自然一样宽广的胸怀。

大自然,你以独特的方式散发着个人的光芒,而你的光芒显露在世界各地。我想用手中的笔描写你的容颜,可我不能,只能凭空想想你的模样。给我些时间,再次翻开那本厚厚的书,可我不能,我读不懂你的意境。没人使你改变!你却能改变我们,我们只是这本书中的一个字眼儿,占据着极小的空间。在那片空间,创造辉煌,改变明天。

我们看不清自己,更读不懂你的真心——大自然,那片耐读的空间。

全国课标语文篇三

四周静得可怕,连一声鸟叫都没有,我独自一人坐在寄宿家庭的有木质围栏的阳台上。凉风拂过发丝,我大口呼吸着清晨特别纯净的空气。在美国波士顿郊外的科德角海湾,那一天,我起得很早。

我发现这是自己来美国后第一次静下心来,独自去面对这个陌生的世界。此刻心中没有杂念,一种不寻常的安定的力量在心间缓缓升起。清晨的运河美景吸引着我,内心的真正所求此刻似乎渐渐明晰,安静多好,心无旁骛,多好!我突然想到了尼采的一句话——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在这个不寻常的一个人的清晨,一切都那么宁静、祥和,没有往日的喧嚣和压力,我的心静如运河的水波,这份安静更能让我去发现那个真实的自己。

漫步在运河边,心儿变得前所未有的开阔,我陶醉其中,运河里起伏的波涛,就像一杯流光溢彩的红酒,需要我独自慢慢品味。清晨的美景就像一张无形的大漏斗,把往日那个尘俗中的我过滤、沉淀,安静的心儿像山间的泉水般清澈,平日里积压的烦心事儿也烟消云散。我的嘴角微微上扬,这朵无人欣赏的笑发自内心深处,送给此刻享受独处时光的自己。

鸟鸣渐渐多了,邻家的狗开始叫唤,运河上的白鹭鸟在捕食,间或有一些歇在不远处的岩石上望向我,我并没有吓走它们,也静静的与它们对望。在柔软温暖的晨曦中,我的心里充满了宁静,我明白,此刻这片土地苏醒了,感谢这个清晨难忘的独处时光。

全国课标语文篇四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绝望极了,认为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看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共出现两个核心人物――船主和修船工,联系二者的事件是补洞和感谢。这些就是写作立意时的关键信息,可从两个人物的角度分别立意:

一、从修船工角度立意。

1.乐为小善。

从小事做起是一种习惯和品质。“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材料中的修船工在船主要求刷漆的情况下,顺手将船底的小洞也给补了;而且他认为“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相对于给整个船刷漆的工作,补船底的那个小洞的确是件小事,而且是不在他工作范围之内的小事,但对于今后驾船者来说却是关乎生命的大事。生活中,很多人不愿意去做那些只需举手之劳的小事,如捡起脚下的垃圾,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给迷路的人指明方向等等。可以以此为主题切入行文。

2.小细节折射大素质。

小善源自大德。从修船工在刷油漆的过程中顺手修补漏洞的细节中,可以看出他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这个材料中,细节关乎船主的孩子们的生命。重视细节,做好细节,才能真正彰显个人品质。可以此切入写“于细微处见精神”(本网网)“细节的力量”等。

3.职业责任感与职业道德素养。

船主本让修船工给船刷油漆,修船工发现船底的小洞后就顺手给补了。修洞不是船主的要求,也不是修船工分内的工作,但他主动做了。这体现了修船工崇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因为他清楚这个洞对于行驶在大海上的船只来说意味着什么。没有这种对工作与事业的敬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责任感,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可从这个角度谈“担当责任与敬业精神”“分内与分外”“责任与良知”等。

一、从船主的角度。

1.知恩图报。

船主在得知孩子们划船出海并平安归来之后,意识到船底的漏洞是修船工刷油漆的时候给修补的,便去向修船工道谢,他明白是修船工的善举救了孩子们的命。船主的举动告诉我们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选此角度展开写作。

2.对待隐患的态度。

船主明知道船底有漏洞,却没有及时修补,当他得知孩子们划船出海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要不是修船工将漏洞补上,岂不酿成了大祸。所以做事情切不可疏忽大意,无视隐患。可由此写“做事情要细心细致”“马虎大意酿大祸”“隐患意识”“小疏忽大灾祸”等。

三、从整体联系的角度。

1.善行与善报。

俗话说:“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材料中修船工的小小善举赢得了船主的感激与回报,修船工和船主的行为都值得肯定和赞扬。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见危不救和恩将仇报的事例时有发生,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而只有保护善行和感恩善行,行善的人才会越来越多,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满。

2.修补人生的小洞。

小到一件物品,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洞”,我们要及时将“洞”补上。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总之,写好此文要在紧密联系文题材料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现象构思行文。

考场佳作。

保持善良的本性。

河南一考生。

罗曼・罗兰说:“灵魂最美丽的音乐是善良。”

罗素说:“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是最重要的。”

――题记。

有一种光芒,始终笼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有一种火焰,始终跳动在古老而广阔的中华大地上;有一股暖流,始终奔流在文明前进的步伐中。这便是善良。

修船工在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使船主的孩子幸免于难。修船工为什么能“顺手一补”呢?因他有一颗善良的心。保持善良的本性,在不经意间便会帮助他人。

保持善良的本性,她是“最美妈妈”。

倏然之间事情便发生了,没有犹豫和权衡的时间。她不假思索地伸出双手,托住了孩子,而自己却因剧烈撞击,造成左臂严重骨折。然而,她从未后悔。面对摄像机,她微笑着说:“谁的孩子不是孩子,我也是母亲,我知道失去孩子的痛苦。”

她是“最美妈妈”吴菊萍。她托起了“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彰显了善良的本性。

保持善良的本性,她是“飘落凡间的天使”。

曾以《罗马假日》夺得奥斯卡影后的奥黛丽・赫本,不仅拥有美丽的容貌、过人的演技,更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她是最早披露马里儿童因内战和干旱遭受困苦的外国人士之一,她还在埃塞俄比亚投入大量精力,甚至在病重后,还念念不忘那些孩子。她告诉家人,“我最依依不舍的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被饥饿折磨的孩子。你们要多帮助他们。”

赫本赢得了人们的尊重,拥有比美貌更长久的魅力,这缘于她有一颗善良之心。

请不要害怕被“伤害”而不为。三毛说:每人心中一亩田,种桃种李种春风,梨花开尽春又来。在心中播撒善良的种子,我们的世界定会鲜花朵朵,芳香弥漫!

【点评】。

文中运用了丰富而有说服力的素材,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厚的知识积累和较高的语文素养。如运用了罗曼・罗兰、罗素和三毛的名言,选取了社会上的焦点人物素材――“最美妈妈”吴菊萍、“凡间天使”奥黛丽・赫本等事例,而且运用时详略处理得当,事例典型,内容充实。

全国课标语文篇五

春日的午后,偶尔的小资一下,择一幽静的咖啡屋,临窗而坐,洒落的日光折射在落地玻璃窗上,有些刺眼,却能清晰的闻到久违的阳光的气息,喜欢这样独处,暖暖的阳光下,慵懒的心情,浓浓的咖啡味弥漫着小屋,没有嘈杂,舒缓的音乐柔柔的响起,轻柔得有种灵魂飘飞的错觉,此刻,放空自己,思想也静止,空洞的仅仅是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从眼前飘过,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是谁的谁,就这样匆匆的擦肩而过。

独处,是一种美,一种凄凉的美。

远方的那座城,远方的那个你是否也不曾安眠,倚窗台,执一笔多情的墨,书一段不了情,寄明月,托春风,捎去你无尽的相思,此刻,只想静静的这样想你,哪怕没有你相伴的日子,这样的独处有点凄凉,却依然陶醉,感怀与你的不期而遇是千万份之一的机遇,偶然的相遇、相知、相守着一起度过了千百个日日夜夜,无数个不眠之夜对自己说,许我这辈子就傻一次吧,只一次足以感动我一生!哪怕你是天边的那弯上弦月,遥不可及,‘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与明月共眠,与春风相拥,感温你丝丝温情,片片情深!哪怕你我永远是两条没有交点的平行线,我愿隔着时空,在线的两端牵起你我心灵之手,与时光漫步直到生命的尽头,那曾是我向往的归宿!

全国课标语文篇六

常常子夜的时候,我独自静坐在书房里,寂寞也就成为一个可以自我飞跃的舞蹈,此时的思绪也找到了一个属于自我的空间。习惯蜷在这属于我的一席之地,长着寂寞,和着泪水,把一些零七八碎的心情,用文字去组装。这里开着寂寞的花,这里吐着寂寞的香,这里也有着最寂寞的执着。

叫我不能忘怀的,是滚滚红尘里那的一缕忧伤,苍老了几个世纪的红颜,却依然叫人心甘情愿,落下伤痕累累,在风里流传;在我眼帘里散漫的,是那眼泪里的那份无奈,爬满生活里的角落,也没有洗净白发苍苍的期待,更改当初的誓言;在我梦里纠缠的,是那来自生活给予人的最深的痛,在忙碌的人群里依然反复重演,如花盛开的娇艳,哪怕最后只是昙花一现,依然叫人无怨无悔。

喜欢一个人,只须几秒,忘记一个人,得用一生。羡慕别人,一个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所有的细节就已荡然无存。是自己太傻,还是所谓的顽固,本知是一杯苦酒,还品得津津有味。试着用左脚跨出,右脚就在门里钉之不动。一个离去,却弄得自己如此狼狈不堪。

透过玻璃窗,看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楼阁,看霓虹灯下的飞速而过的车影,看熙熙攘攘的擦肩而过。眺望远方,万家灯光,远方会有一盏灯为我而亮吗?会有一个儒雅的身影以加速度向我走近吗?你会如我一样深深地念着我吗?摹一张幻觉的影,穿过唐时风,宋时雨,翩翩风采坐在累积的心事里,迫使星空飘落了一场伤心的雨。

自己是天边最细小的星星,你从那纤弱的光里,读懂我的透明的伤,透明的爱。你诗意地挥洒人生,从你一刹那的神伤,读懂你高深的寂寞和无奈。如果你累了,倦了,想着有我在这里等你,为你沏一杯香茗,放一曲轻柔的音乐,写一份轻轻淡淡的心情,说上一句淡淡的话语:“认识你也很幸福很幸福啊。”

如果梦可以不醒来我宁愿沉睡。没有一种梦可以不醒来,但是我们可以努力让梦变成现实啊!

永远有多远,天有多长地有多久,海什么时候枯,石什么时候烂?我真的不知道!也当然不想知道。

但是我知道只要我的灵魂还在,那些眉目的思念就不会消散。

全国课标语文篇七

高考语文命题选取丰富素材,寓基础性考查要求于知识、能力与素养的融会贯通,引导考生增长知识见识。

20全国高考语文命题继承以往成功经验,并不直接设置单独的知识考查试题。全国卷统一遵循顶层设计原则,分别设置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四大模块,以对语文学科最为核心的阅读素养、表达素养及语文关键能力的.考查为导向,将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查融会其中。命题引导考生系统掌握扎实的必备知识,诸如词汇、语法、文化常识、标点符号用法,各种文体及相关的修辞、表现手法、论证手法等,并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优秀的语文能力和素养。

全国课标语文篇八

晨末,最后一丝凉意收起,东方的那抹光早已在等待,温暖的感觉很悠然。

我,也是这样残冷吗?我很自由,可是我却破坏了这些生物的自由。一想到这,心中的悲伤就无法控制。我一味的吸收大地的精华,可我从没为这个世界贡献过任何东西。然而,我的自以为在这一刻彻底崩溃。也许,当我生命走到了尽头,我也不会懂得橡树那样的悲伤。

曾今去过一片花海,那里是神圣的。花瓣纷飞,以最美的姿态点缀大地,天地万物的美好在这一切凝结着,让我飘泊不定的心也怔住了。这是怎样的震撼,我紧闭双眼,伸出双手企图挽留这美丽的精灵。它们没有被我捆绑,以自由的姿态飞舞在空中,睁开双眼,我会心的笑了,我多么希望时光停留在这一刻。但,光阴会流逝,我会离开,在短短几十年的时光,我又能怎样创造这样的美好。

想起花的自由,再看看周边的树,我更加觉的它们可怜。

树,挣扎过,渴望过,为自己的自由争取过,它们即使失败了,也有那么美好的瞬间。我呢?我没有挣扎,没有渴望,没有争取,我什么都没做过。最可笑的是,我居然认为我自己很自由。是的,我的躯壳可以飘到天涯海角,但我的灵魂永远被自己所锁住,所以,自由从来就没有来过我的世界,一切,只是自己的骄傲而已。

又一个晨末,我突然觉得阳光的气息很温暖,我知道我已经不是该等待,而是好好珍惜生命,好好做有意义的事,有一天,我会明白自由的含义。

一切,只源于两列平常的树……。

全国课标语文篇九

我在骄傲,自满的帮助下赶走了亲情,友情与爱心,家里变得安静多了,所有的一切都只属于我自己,我尽情的在金钱的海洋中游荡,可是好景不长,我渐渐地感觉到了孤独的滋味,但我还是不肯承认,直到有一天我生病了,处在昏迷状态的我不停地叫亲情给我倒杯水,可是始终没有回应,我愤怒了,睁开眼刚想大声训斥,只是我没有看到亲情,反而是骄傲他们的嘲笑。于是我决定寻找他们,从新构建我的精神空间。

在一位高人的指点下,我得到了三把钥匙,他让我寻找三间小屋,到那时我就能找到我的亲情,友情与爱心。我来到了一片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饥渴难耐我依然坚持着,坚持着,因为我坚信我一定会找到他们的,终于我看到了一间小房,是亲情的房子,我拼命地朝它跑去,可是刚冲过去,眼前却什么也没有,我沮丧了,但是我没有放弃,我依然前进,终于我又见到了它,但是我犹豫了,我害怕再次的失败、我站在原地,不禁回想起以前与亲情的点点滴滴,当我无助之时是亲情给予我无限的鼓励,使我能够从阴影中走出来,勇往直前,不畏惧沿途的艰险一路走向金字塔的顶峰,如果没有亲情,我的精神空间就不会完整,因为没有亲情,我就不会一直被爱呵护,成长到今天。于是我拿着钥匙打开了第一间小屋,这是一间十分温暖的小屋,在那里我找到了给我温暖,给我支持,给我鼓励的亲情。

安顿好亲情,我又继续开始了我的寻亲路,一路上,我不断回想起过去在我困难之时,友情的鼎力相助,在我感到孤独时,友情的无私陪伴,在我伤心哭泣时,友情的耐心安慰……哎!中国有句俗话“朋友能共患难,不能共富贵”难道真的是这样吗?不、不我一定要找到亲情,想着想着,眼前又浮现出一间小屋,我快速的将它打开,果然我看到了友情,是的,友情还在怪我,在我的忏悔之下,友情终于原谅了我,正当我和友情准备回家的时候,一个叫花子出现在我眼前,我毫不犹豫地说了一声“滚”将叫花子踢得老远,友情惊愕地看这我,说“____你的爱心呢?你没有找到他吗?”我猛地反应过来,赶忙去扶那位要饭的老人,忙说对不起,这时友情与亲情笑了,说“你的爱心终于又回来了”我不信,一摸爱心的钥匙,果真没了。我会心的笑了。

我的精神空间,亲情、友情、爱心终于全回来了,他们将伴我前行,一起冲破前方的艰难险阻,走向世界之巅。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

自一个人呱呱坠地以来,他就占据了一个空间,每个人从生到死都有许许多多的空间的陪伴,生存的空间,想象的空间以及,心灵的空间。

心灵的净土不在纯净,不在宁静。时光流转,岁月蹉跎,社会发展的节奏愈加愈快,人越来越多,而属于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少。现在的人类太可悲,心灵的空间在被一点点的腐蚀,他们却浑然不知,还在过着以往那种空虚的日子。现在的每一个人,都已经很难再找到那么一块净土,去容纳自己卑微的心事。即便有那么一块空间,也会马上被利益所驱使,被社会高速运转的车轮所带动,无暇去寻觅那块纯净的田园,心灵的净土。

还记得那个伟大的灵魂,举世闻名,曾以累累巨着,伟大思想哺育民众的杰出人物托尔斯泰吗?在一条羊肠小道上,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可见一个长方形的土堆,你可知这就是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墓冢??被茨威格称为“世界最美”的坟墓。这里散发着一种动人的美,树荫投影,鲜花摇摆,风儿掠过,是一种久违的青草香,沁人的泥土香的扑面而来,这美是心灵的美,心灵的震撼。是“一种历尽忧患后重归童年纯真的感叹,是筛陈奢华回归自然的舒畅。”为什么托尔斯泰要把他的墓冢建在这呢?我想就是为了寻找心灵的净土吧!没有纷争的圣地!圣地,让我想到了海子,他曾说过这么一句感人的话语:“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这多么惬意啊!把世间万物看作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进行相互灵魂的沟通,多好!我也懂了,当海子毅然的走向山海关那冰凉的铁轨时,是为什么,因为在这尘世之间已无他净放灵魂的净土,他要在“生与死的瞬间成就永恒的宁静。”。

我需要一个空间,你也需要一个空间,每一人都需要一个空间,就让我们创造一个让心灵休息的地方,独守心灵的家园,“于平静中冷眼观世态炎凉名利追逐,”而自己享受一份风清云淡的清贫,“坐看云舒云卷,闲听花开花落。”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一

人生活在世界上,总是要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肉体的空间,也有心灵的空间。空间有大有小,小的空间只能盛得下自己和私欲,大的空间则能盛得下世界和历史。

精神的空间。

他是乱世中一管清幽的长笛,他是铁马铿锵中孤独的菡萏,他弘扬了道家学说,又用自己独到的见解诠释了它。他用一颗睿智的心参透了虚无中的渺茫,达观中的放诞。他——庄子,之所以能像大鹏那样“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因为他拓展着自我的精神空间,思想上的丰盈才让他能够自由地翱翔于宇宙之间。从此濮水河畔就多了一位不羁的老者,钓鱼作赋,他为自己造了一间精神的小屋,一间置“楚国相位于不顾”的小屋。

拓展自我的空间,成就了这位智者,更使先秦诸子中多了一位不朽的领袖。

历史的空间。

皎洁的月光下,身陷囹圄的他在奋笔疾书,身上的桎梏限制不了他活跃的思想,天生的才华注定了他今世的悲哀。他是历史的记录者,更是历史的创造者。他用蚕头燕尾的汉隶感悟官场的黑暗,人生的苦短。他——司马迁,之所以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得益于他丰富的历史空间。拓展历史空间,他才能够熟知中华千年历史,才能够提出如此深刻的见解,从此,二十五史以他为首,中国多了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着作。

拓展历史的空间,造就了这位史学家。更为华夏子孙留下了一部恢弘巨制。

民族的空间。

冲天的海涛动摇不了他坚定的信念,茫茫的雾气阻断不了他深邃的目光。他肩负着传播佛法的重任,又是一位民族友谊的使者。他用一颗仁爱之心去包容万物,去教化他人。他——鉴真,之所以能够不远千里,去日本传播文化,是因为他知道他是在拓展民族的空间,传播佛法,宏扬中华文明,他在东隅之国拓展着民族空间,中日之间也多了一条文化的纽带。拓展民族的空间,造就了这位高僧,更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段不可磨灭的光辉。

拓展自我的空间,丰盈自我的内心世界,就像那一杯茶,朦胧中,香了自己,醉了他人。

拓展自我的空间,直立于天地间。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二

进入课堂,教师的得体打扮让我们听课的老师感觉到端庄、得体、亲切,更容易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从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充分体现三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知识。

3、教学过程精致。

从每一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都是经过了精心准备的,每一句话都很精炼、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恰到好处、板书也充分体现知识的结构体系。每位教师能根据自己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在知识深难度的把握上处理得很好,都能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课堂中的突发事件老师们都能冷静的处理。调控课堂的能力强,

4、了解学生。

从听课中我也发现这些教师在课前跟孩子培养一定的感情,让学生放松.在课中运用丰富的肢体,加上幽默的语言,适时的鼓励常常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投入,专心学习。

总得来说,通过这次的听课,它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三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四

10月15日,教育部考试中心在重庆召开高考命题调整座谈会。现将我区参会老师梳理的会议信息发给各位高三语文教师。仅作参考。

年底出2016考试大纲。总体上体现高考改革方向,弘扬时代精神,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法治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创新能力等四个方面的考查,形成“一点四面”在命题中的教育功能。

重庆用哪套题,根据这次调研给重庆考试院建议,但决定权在重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几套题难度差不多,均分最多是小数点后的区别,考试样题重要。

与传统命题以字词句篇为中心立意不同,新课标卷以能力为中心立意,同学业水平考试有预设性区分。最基础的是学业水平考试,高考不会关注。似乎暗示语音文字类不设题。

4、论述类文属必考;文学类和实用文体类选做是对新课改选修必修的呼应。全国4万份抽样统计,实用类得分与文学类得分差别不大,今年尽量使两类题的难度一致。考不同文体,便要体现文体特征;探究题是呼应课改要求设定的,其实作文更能体现对探究的考查;不固定在某处考,而由实际的文体文本特征来决定;这道题难出也难阅,历年考试结果,这道题常常成无效题。

5、选浅近文言文,考读懂文言材料的能力。涉及的古文化常识不会偏难怪,考的形式还在思考中。

7、语用题有小调整。

8、作文评分主动权交给考试院,但会强化要求到各省市,消除社会误读。

[高2016级语文全国课标卷命题相关信息]。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五

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新课标ii全国卷(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六

若要我用三个关键词给外国友人来呈现我印象中的中国的话,我愿意用广场舞、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这三个关键词。这三个词都围绕着中国人口多的国情特点,人口多,广场舞能火热,共享单车有市场,移动支付可流行。

首先是广场舞,它是近几年来才出现的休闲活动。城市居民尤其是其中的大妈们成群结队来到广场、公园等开阔的地方一起跟随着音乐的节奏跳着动作较为简单的舞蹈,随着这种活动的火热,就诞生了一个新的舞种-广场舞。广场舞的流行不是偶然的,它大概有以下两个原因。其一,城市人口密度大,城市居民特别是其中中老年人的休闲活动很单一,活动范围很有限。除了家里,广场、公园、和大街为他们休闲活动的主要场所。其二,体育锻炼是维持身体健康的主要手段,而常规的体育锻炼因为其强度大的原因,更适合于年轻力壮的人,并不适合年纪稍大者。而反观这广场舞,节奏感强,动作简单,还可以结交其他一起跳广场舞的人,既能满足健身的需要,又能满足社交需要,这对于提高中老年人的身体、心理素质很有帮助,因此,广场舞成了中老年人休闲活动的首选。而随着广场舞的火热流行,一些年轻人也随着家里人加入到广场舞者的行列,广场舞也从城市流行到农村。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行广场舞活动,原本有限的活动空间变得更紧缺。广场舞者们不仅在公园、广场跳广场舞,有部分广场舞者还在篮球场进行,这妨碍了年轻人进行的篮球运动,同时,跳广场舞时放的音乐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一个新兴的中老年人的休闲方式因为人多而能形成大氛围,也因人多而遭遇挑战,这需要更好的管理方式。

然后是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是在一些大城市新兴起的事物,共享单车可以作为人们短途的代步工具,租金便宜,使用方便,同时还能减缓交通压力。共享单车的流行与它的便捷以及便宜的租金不无关系,人口众多的国情使得中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使用的人数多降低了单车运营公司的成本,最终的结果是运营公司和单车使用者的共赢。尽管近来有竞争者故意损坏共享单车的现象,但也无法阻挡共享单车的流行。而移动支付,是指在移动网络下进行的在手机等终端进行的交易活动。它的建立在中国众多的人口基础上的较低的收费和便捷,使得人们纷纷选择移动支付。人们在中国用手机刷公交,用微信、支付宝的支付功能进行购买或者出售商品的活动,解决了出门要带现金的烦恼,这可谓是中国历史上的突破,但移动支付过于依赖网络,有被电脑病毒影响的隐患。

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要了解中国,也必须要了解中国人当下的生活方式,特别是人们的新流行的休闲活动――广场舞;人们的新流行的出行方式――共享单车;人们的新流行的经济交易方式――移动支付,尽管这些新方式各有优缺点,但是瑕不掩瑜,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当下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七

由于2022年全国甲卷语文答案还未公布,下面小编会在高考结束后,为大家及时更新最新的2022年全国甲卷语文答案,以供大伙使用!

高考志愿填报:可以这样准备。

笔者曾提醒考生注意要尽早重视高考志愿,并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为高考志愿做些准备。那么,各位考生和家长准备高考志愿,究竟要准备些什么呢?下面,笔者结合个人长期研究志愿的经验和接触的考生案例,为考生和家长做一些提示。

一、思想准备。

(一)思路保持连贯。

这里说的思路连贯指的是,考生在报志愿时要和今后的人生发展相联系。在选择高校时,是毕业以后就准备就业?是考研深造?还是出国留学?这些都应该给予考虑。以毕业后就准备就业为例,在选择学校时就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就业率、就业方向和就业质量。对于希望考研深造的考生而言,院校的师资学风就显得特别重要,就读院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就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学校是否设有研究生院;学校的本科学生能否保送外校研究生,保送的比例有多大?对于打算出国的考生而言,你所选择在国内就读的院校在要留学国家的声誉就显得很重要了。一般应选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强,在国外权威杂志发表论文比较多,和国外院校交流比较密切的院校。

(二)先进理念指导。

1.学生填报志愿选择学校是考生实现自己人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一次重要选择。从这点出发,选学校、专业时要和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紧密相连,要考虑到今后的发展。既要考虑上大学,更要考虑大学之后的发展,要有前瞻性。上大学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加油站不是终点站,选学校、专业必须要考虑将来的发展。

2.填报志愿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里边有分数因素、学校因素、专业因素、地域因素、就业因素、经济因素、身体等诸多因素。要多种因素通盘考量,考虑的面越宽越好,在不能求全情况下要注意从全局考虑,不能仅考虑其中的一两个因素。上大学要看分,但不能仅凭分数。仅凭分数报的志愿,不会是一个好的志愿。而很多家长和考生填报志愿的误区之一就是过分看重分数因素而忽略其他因素。如,认为凭最低分走进院校的志愿是最好的志愿,否则就是分数浪费。

3.就像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从个性心理特征的角度来讲,考生也没有完全相同的考生。由于考生存在着个性差异,再加上兴趣、爱好和潜能的不同因此反映在志愿上忌讳雷同。对于a、b两位都是620分的考生而言,a考生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对他来讲是一个理想志愿,但对b考生来讲未必就适合。笔者认为一个理想的志愿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适合你的长远发展。(2)你能够实现。

二、信息准备。

搜集信息是填报志愿的一项重要工作,信息掌握得越多越准,就越有可能降低志愿的风险从而填出理想志愿。在做这项准备时要注意:

(一)招生政策。

考生在填报志愿前应认真研究国家、省(区市)招生部门颁发的有关招生具体政策和规定。如招生条例、录取体制、投档原则、体检标准、照顾政策及填报志愿细则。了解当年招生政策和上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是否出台了新的举措,这些新的举措会对志愿的走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所设批次为例,有的省份在本科一批、二批均设a、b段,有的省份只在一批设置a、b段,有的省份不设a、b段,这些都会对志愿走向产生影响。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中,有的实行的是完全平行志愿;有的是部分平行,即第一志愿和第二平行志愿结合;在实行完全平行志愿的省份中有的设3个平行志愿,有的设4个或5个平行志愿。再如院校的招生政策也有差异,如以加分政策为例,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是投档承认、分专业也承认即完全承认;有的院校仅是在投档时承认,分专业时按考生实际文化课分数分专业,有加分政策的考生同等条件(同分)下优先录取。这些不同的政策表述,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前都要认真研读、弄懂弄通,做到合理利用规则,填出理想志愿,寻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二)招生形势。

(三)分数段。

本省(区市)近几年文理科重点、本科、专科最低控制线是多少?自己拟报的学校和专业近三年到五年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分别是多少?高分考生都选择了哪些专业?分数段较低院校造成低分的原因是什么?是一直比较低还是忽高忽低?这些都必须通盘考虑,并仔细分析。

总之,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问题上时间越提前,信息越完整,准备越充分越好,从而有效规避志愿风险。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八

《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围绕事关贾府家事利益的贾宝玉人生道路而展开的一场封建道路与叛逆者之间的激烈斗争为情节主线,以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叛逆者的悲剧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家族没落过程的生动描述,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种.种黑暗和腐朽,进一步指出了封建社会已经到了\'运终权尽\'的末世,并走向覆灭的历史趋势。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它不仅是曹雪芹先生的真实写照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从而使一个繁荣的荣国府走向衰败。曹雪芹先生历时十年完成这部著作,用细腻和巧妙的文笔叙述了一个繁荣一时的荣国府。当我看完了《红楼梦》后,我感到无比的心酸,我甚至有点怨恨作者为什么把这《红楼梦》的结局写得这么悲惨,这与《红楼梦》前部分的那生气、繁荣的景象一点有不符合。但后来我渐渐的明白了,当时的社会就是这么黑暗,这只不过就是社会的演变过程罢了。

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林黛玉,虽然很多人都不喜欢她那生性猜疑,多愁善感的性格,但我却似乎知道她的苦衷似的。她从小父母双亡,又寄人篱下,她感到自己的世界有多么的孤独,为了保护自己,她只能用刻薄的语气去对待他人,这也是她养成生性猜疑的情感的因素。林黛玉在凄凉中死去,身边只有服侍她的一个丫鬟在默默的为她哭泣。这时我也想起了她那被预言的悲惨的一生。贾宝玉,一个外表看上去柔弱带点天真的男孩子,其实也有刚强男子的一面,也许到最后谁也想不到他会去出家,是因为他看破了红尘吧,他是一个渴望得到自由的人,当姐妹们成家后都抱怨着生活中的事,他的内心渐渐的成熟了,更何况在这种“指腹为婚”的时代,对他来说更是一种水深火热。同时他又是一个痴情的人,他对林黛玉可以不顾一切,从这也可以看出林黛玉之死对他的打击有多大。我不禁替贾宝玉感到惋惜,美好的青春就这样被断送了。

《红楼梦》中的人物命运几乎都是悲惨的,从王熙凤的“一从二令三休”到薛宝钗的“可叹停机德,金簪雪里埋”再到林黛玉的“堪怜咏絮才,玉带从中挂。”都能体现出来。曹雪芹先生曾惨痛的写道:“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寞时,试谴愚忠,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岁月流逝,生命的年轮在不停的轮转,但又有谁能读懂这曹雪芹的梦中泪。樱花——林黛玉她兀自低吟:“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连着凋零的花瓣,也要把那满怀心事长眠在地下。让那无尽的思念化在扑簌簌晶莹的泪珠里。她浪漫风流,才气纵横和最后冰冷的结局催人泪下。她绽放的太美,让上天都嫉妒了,于是化成一片云淡风轻,只留下樱花瓣美丽的回忆。

樱花惹人怜爱,娇柔可人,只是阳春三月一过,它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林黛玉的韶华容颜,化作樱花的惊魂只有香如故。栀子花——晴雯晴雯,对红楼梦不熟悉的朋友,可能未必太多注意到这个名字。的确,她没有姣好的容貌,没有居高的地位,他只是怡红院的二等丫头。可是她却拥有敢爱敢恨敢怒敢骂的刚烈性格。书中的她被描绘成芙蓉仙子,而她短而无救的颊,像极了馥郁的栀子花。这样的美食刻骨铭心的,美到深入骨髓。晴雯的病逝给了混乱的局势最大的讽刺,她的刚烈性格,我铭记于心了。百合花——薛宝钗提起这个女子,可真是不简单,她上能讨好老爷太太们,下能团结打杂丫头。大气而聪颖,像百合一样高雅流露出丝丝智慧。。。。。。

一个女子,一种花语,每个人都绽放着她独一无二的美丽。这别样的美丽,渲染着红楼梦的凄美。当我读完《红楼梦》时,几乎发了半天呆。书中红楼女儿的悲惨下场,令我悲痛万分,宁荣二府从“金满箱、银满箱”到“陋室空屋”的惊天巨变使我不禁倒抽一口冷气,真好似“呼啦拉大厦倾,灯惨惨黄昏近。”想当初,宁荣二府车水马龙,繁华一时,极为奢华,到头来却陋室空屋、衰草枯肠。宁荣二府中的人物都曾拥有过金银珠宝,住着华丽堂,谁曾想沦为贱民,他人皆谤?宁荣二府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让我沉思良久。是人无止尽的贪婪和欲望,因为嫌弃乌纱帽太小,可却怎么料到枷锁扛身上,一些人妄想不劳而获,可是最终却被送进了铁窗下。

权力的争斗,社会的黑暗,导致了红楼大厦的倾覆。在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大观园中的男男女女们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虽然林黛玉琴棋书画无不精通,才情气质人人赞,可到头来,年纪轻轻就郁郁而死;宝钗凡事稳重,识大体,诗词赋会样样精通,原是金玉良缘,可偏只念木石前盟,可叹端娴处子,到底误终生;迎春才貌双全,可叹却遇中山狼,一味骄奢淫荡,叹芳魂艳质,一载去悠悠……才情万种的红楼儿女们散的散,去的去,曾经的繁华人生如一场梦。美梦终究一场空。韶华散尽,容颜衰。独坐烛前痴痴叹,才觉泪痕爬满容。过往如云不可及,镜中双鬓已成霜。膝下遗腹已成人,房空冷清如往昔。闲来无事仰望月,无语能诉,唯有泪空流!

全国课标语文篇十九

有人说:善待生活,善待他人,不苛求,不计较,这就是宽容,这也是智慧。而我从一件小事里,了解了什么是宽容,懂得了什么是生活的智慧。

那天星期二我的科学书丢了,只有等到周末买,可这个星期五刚好有一节科学课,这可怎么办?为这事我可急坏了时间不等人,一下子就到星期五了。只好向别人借,向谁呢!我急得焦头烂额。这时她从身边走过,我们不算太熟,只是互相认识,但死马当做活马医,我硬着头皮,往前走了几步“××,你今天有科学课吗?”“有啊,什么事”太棒了,终于找到救星了,我不禁这样想。“你在想什么,怎么不说话?”“哦!我想向你借本科学书,可以吗?“好啊,她跑进教室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崭新的科学书,说:“这可是新买的,可别弄坏了!”“好,好”我兴奋不已,早把她的叮嘱丢在脑后。上课之前,我还特地为书换了一身衣服,写上自己的名字。这下,我就高枕无忧了!,上课了,老师边讲,我边在书上标名,似乎这书真是自己的,我可不是装,是忘记了这是借来的书。

真是祸不单行,一个和我很要好的女同学,想看一下我的新书,我心生恐惧,不敢给她看,她就开玩笑似的,扯了一下书,这下可不好了,书被她撕了一大块,我这才从梦中醒来,这是别人的书!脑里的这个念头,越来越清晰,渐渐变成了事实,我该怎么办,我苦笑着,叫朋友赔?我怎么好意思开口,自己扛下来,背这个黑锅?心里不好受。最后,我忍不住,对朋友大喊:“你怎么回事啊!这是别人的,现在弄坏了,你还给她,说是你弄坏的,我都没脸见人家了!”我抽噎着,泪花布满了双眼,朋友似乎被泪眼朦胧的我,吓坏了,显得不知所措,只好跟着别人在一旁安慰我。我觉得她很讨厌,为什么要弄坏呢?我已经把书弄丢了,我已经这么倒霉了,为什么还要火上加油,雪上加霜,给我找麻烦呢!我把所有的错都推给了她,虽然我们以前很要好,可此时此刻,我对她只有埋怨,指责。

但就算我怎样说她,也挽救不了这个事实,我赶快把自己的笔记擦了,让朋友送回去,那个过程我不知道,只是焦急地在教室里等待,过了一会朋友走进教室。“怎么样,她有什么反应,很生气吗?要不要赔,她没问是谁弄坏的吧!”她一进来就被我得稀里糊涂,“你说什么啊!你太杞人忧天了!她接过书,说没关系,就拿书去打男同学了!”“哈哈,哈哈”听了同学的回答,我立刻破涕为笑,心中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后来,我还是原谅了自己的朋友,不过为此她可花了不少力,一直安慰我求我原谅,人心又不是铁做的我当然原谅了她。

事后,回忆起来,自己一点都不宽容,别人对我没有一点怨言,就算那本新书被我朋友撕了一大块,而我却为了小事,指责,埋怨朋友,差点毁掉我们的友谊!这是明显的对比,自己应该向××多学习学习!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从自觉中认识的,不能施加于人:宽容是一种风度,可以将矛盾冲淡为和平,把急躁之火冷。

学会宽容,用宽容的心去善待每一个人!我们将受益一生!

全国课标语文篇二十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全省各地语文人齐聚东外,沉于语文灵动课堂,感悟名家多元风采。3月28日―29日,我有幸参加了“首届东外杯・全国中学语文名师会课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集结了9位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名师、新秀,为与会老师展示了名家课堂风采,引领语文人深入思考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层拓展。整个活动为时一天半的时间,时光虽短,但精彩纷呈,给与会的全体教师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在接下来的活动中,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郑桂华、z老师、张悦、肖培东,苏派新生代语文名师许友超、郭静娟、华俊萍、郭晓倩、韦叶标等9名教师同台献艺,展示语文教学的魅力。各位语文名师轻拢慢捻抹复挑,以独特的教学魅力向我们呈现了精巧的教学设计、卓越的课堂生成、高超的语文素养、师生配合默契,共话语文之曼妙,给与会者,奉献了一道道精美的语文的“大餐”。

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高万祥老师,对9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特别是黄玉峰老师从教材的选择、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回归传统的语文课堂等几个方面谈及当下语文课堂教学的可探寻点,尤其是几位老师上完课后,他以五首形质兼美、趣味盎然的小诗表达了对上课名师的溢美,这又如三月春风拂上与会老师的心头。

除了9节精彩的课堂呈现外,z老师、张悦老师、郑桂华老师、肖培东老师又紧扣其教学,进而生发到语文的教学,给与会者做了精彩的微型讲座。

全国课标语文篇二十一

20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3年新课标ii全国卷(适用省:内蒙古、贵州、甘肃、青海、西藏、海南、吉林、新疆、黑龙江、云南、宁夏)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全国课标语文篇二十二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改革,应以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成改得失,借鉴各**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努力建设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语文课程,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够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言语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小学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三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4.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4.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5.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6.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7.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10.喜爱图书,爱护图书。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7.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10.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领会要点,并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对方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4.能具体主动地讲述故事,努力用语言打动他人。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4.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5.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7.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8.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9.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11.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4.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5.能根据表达需要,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6.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7.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40分钟能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四)口语实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做简单的发言。

6.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第三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材编写建议。

1.教材编写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感情。

4.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5.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

6.教材应注意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语文知识、课文注释和练习等应少而精,具有启发性,有利子学生在探究中学会学习。

7.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8.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应避免模式化,鼓励灵活多样,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和研究性专题,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9.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2.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3.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还应当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与社区建立稳定的联系,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4.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三、教学建议。

(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

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1.关于识字与写字与汉语拼音。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的要求应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2.关于阅读。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还应注意学主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主。

3.关于写作。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

中小学语文教育历来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研制,是在系统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的历史经验,吸收了国外母语课程标准研究的新成果,分析了语文教育的现状及时代发展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语文教育的目标体系。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语文教育一是给学生真、善、美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让学生掌握恰到好处的语文能力和知识。

一段时间以来,人们将语文学科的任务局限于工具性的一面,忽视其他语文素质的培养,社会各界和家长曾对语文教育现状提出尖锐的批评。针对语文教育存在的弊端,此次课程改革,重点进行了语文课程功能的开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二是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中的地位,并根据课程的特点,将其贯穿于各阶段的目标中;三是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而不是靠灌输。

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纷争。

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课程标准开宗明义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为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语文能力:方方面面很现代。

为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研究国际课程改革发展趋势,总结我国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如强调学会阅读和朗读,掌握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根据需要快速搜集所需信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是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能根据对象和场合,文明、得体地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吸纳与宽容、欣赏与质疑。重视写作实践,提出了阅读、书写与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比如,小学高年级学生40分钟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初中生45分钟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习作,初中生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此次课程改革更新了教学内容,注重关心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努力吸收人类进步文化的营养,强调选文的时代性、实用性、广泛性。并且提出尊重和理解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尤其值得强调的是,突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比如,提出了综合性学习方式,提倡独立阅读、自由阅读、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鼓励自主写作、自由表达、有创意的表达。鼓励有独到的见解,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鼓励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学习。

语文教学:要有新策略。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而且,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因此,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比如,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有所不同,1-2年级要多认少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但不应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口语交际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教师要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

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

实践: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

以往,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上百个知识点、能力点,围绕知识点、能力点设计大量练习题,让学生反复机械地做练习,造成了语文课程的繁、难、深、多,而实际收效甚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语文课程标准从三方面进行突破。一是强调实践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二是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三是突出整体性。

语文课程标准简化头绪,突出重点,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整合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尤其提倡多读书,少做题。如何学好语文,有专家认为,学好语文有两个不可或缺的东西,一是扩大学生的储存量,二是发展学生思维加工能力。学生语文水平不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阅读太少。为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现状,此次语文课程标准把多读多写提到重要位置,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要求通过朗读、诵读、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增加文化的底蕴。为加强阅读,语文课程标准还明确规定了背诵篇数和课外阅读量。

增加阅读推荐篇目,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

阅读推荐篇目小学、初中、高中通盘考虑,互相衔接,推荐篇目大多是古今中外一流大家的精品。强调重视朗读,要求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品味、揣摩、感悟、积累,逐步学会欣赏,防止把理解与欣赏变成支离破碎的作品分析和文学知识传授,提倡学生在读书思考的基础上,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思考,学会读书。同时,课程标准对阅读的速度有了量化指标,并要求学生学会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

在语文教育的大讨论中,作文教学中的问题成为社会议论的焦点。此次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要求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鼓励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小学淡化文体,鼓励不受拘束地表达,少写命题作文,提倡多写观察日记、生活笔记、书信和随感。重在激发学生练笔的兴趣,在具体要求上,不再从中心、条理等方面提过高的要求,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实用的书面表达能力。初中要求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要改变语文教学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活动的弊端,就必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为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语文课程标准首次提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广泛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和校外学习资源,特别强调家庭也是值得重视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此次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语文学习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对语文教育规律的把握突出体现在重视积累和对文章的总体感知,淡化分析性操作,不要求学生背诵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加强对诵读、积累、感悟、熏陶的要求,避免繁琐的分析和机械重复的练习。这些要求都切中时弊,体现了全新的语文教育观。

教学评价:定性多于定量。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方面有了显著突破,明确提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过去,语文学习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听、说、读、写能力及基础知识的掌握,评价注重近期的显性的效果,衡量的指标是刚性的、偏于理性的,评价方法单一,强调定量分析,大多是笔试题、客观题。此次课程改革,强调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把语文教育长远的隐性的效果放到重要位置考虑。

比如,对识字与写字的评价,要求从音、形、义的结合上,全面评价学生的识字能力,重视评价学生识字和写字的兴趣与习惯。对阅读的评价,要求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在口语交际方面,重视考查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环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对于写作的评价,重视对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同时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不仅要考查学生占有什么材料,更要考查他们占有各种材料的方法。通过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访谈、阅读、思考等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于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由于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语文评价不能完全采用量化和行为化的手段,而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随机评价,主要用于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对于某一阶段教学活动的结果评价,应重在评估学习成效。评价方式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除采用传统的书面测验和作业外,应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阶段性特点,根据各学段的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54395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