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展示个人阅读理解和思考能力的一种方式。读后感中可以适当引用书中的语句或段落,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以下是一些读者对同一本书的不同读后感,让我们来看看各种不同的观点。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一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还是在高中,那时上基本能力课时,老师曾向我们推荐过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是罗曼。罗兰,他曾因本书而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因此我对这本书一直很期待,这次终于在寒假时有幸借阅。
《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共十卷,石油罗曼罗兰从1904到1913年以每年以一卷的速度完成的史诗般的巨著。他通过主人公一生的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了人道主义与英雄主义,描写了主人公的一生,从儿时的觉醒到青年时代的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与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我喜欢读书,但却不擅长读书。当我获得一本好书时,我并不急于去读完它,而只是想慢慢的享受它,就像当我遇到一个朋友,我并不急于去了解她的全部,而想与她慢慢熟悉渐渐的去了解她一样。因此,我只在每晚睡觉前读几页,所以,对于这本书我只读了其中的七卷,但却已被主人公深深的折服,深深的感受到他是一位既伟大而又平凡的人。
约翰是平凡的,因为他想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平常朴素的情感。对于友情他是绝对坦诚的,在与朋友的交谈中他是毫无顾忌的。对待朋友他又是温柔的,例如,在他与儿时的朋友奥托的信中,他会亲切的称他为:我亲爱的,我的灵魂。同时他又是慷慨的,他曾这样说过:虽然我不富有,但是我还是有能力款待我的朋友,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拿出来给我的朋友,这是我最大的快乐。但有时他对朋友也是严格的。由于他是那样的真诚,自己完全坦诚的对待朋友,同时也希望朋友对自己也是完全真诚,不允许有丝毫的谎言和虚伪。
在爱情方面他是纯真的,当米娜外出旅行沉浸在游玩的乐趣而没有按时返回时,他却在故乡终日思念,为她是否生病担心。当他与萨比娜单独在一起时,黄昏中,他们只是静静的坐着,甚至不说一句话。他心中的爱情犹如早晨带露的玫瑰,芳香而又清新,不染一丝尘埃。
在亲情方面他十分热爱着他的家人,尽管他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对于父母他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对于弟弟他是一个懂事的哥哥。由于父亲的颓废,家境衰败,以致他常常忍饥挨饿,甚至在十几岁时就担负起养活全家的重担。
约翰又是伟大的。因为他一生坎坷,遭受重重阻碍,但他却从未向困难屈服。为了追求真理,他不迷信权威,不虚伪奉承,甚至激烈的抨击那些在他看来高高在上的人物,而使他自身陷入舆论的围攻,但他却依然顽强的战斗着,在流亡法国时,面对各种低俗文化的影响,他依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保持着自己对美好信念和高尚优秀品质的不懈追求。在艰难的生活环境中,依然执着于自己的音乐事业,保持着乐观的精神。
坎坷的经历促成了他心灵的升华,一连串的危机震撼着他的心灵,荡涤他的灵魂,通过炼狱之路,他一步一步到达了自由的境地。他的奋斗史无不向我们昭示着虽然人生既有明媚的阳光与,也有凄冷的风雨,但无论在何种环境下,我们都应坚信我们的信念,永远保持着一颗乐观向上之心,积极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在生活的风浪中磨砺自己,使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二
1915年,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年份。而对于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来说,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他的长篇著作《约翰·克里斯朵夫》,登上了诺贝尔奖的宝座。
一个世纪过去,一个懵懂的少年怀着对先哲的敬仰,毅然翻开了那本长篇著作。全书共分为上下两部,一共1000多页,看似页数不算太多,可是字密密麻麻。情节算是比较平缓,不时有着关于政治、哲学的论述,对于如今的我来说,实是有些“超纲”。这本书,它给我的,不仅仅是思想的改变,更是灵魂的触动。
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克里斯朵夫。它放荡不羁,它特立独行,它善良天真,它坚定不移。它虽才华横溢却被世人抛弃,而它能依旧坦然前行,从不止步。谁能否认,他不曾幻想过这样的人生?而当一个作者笔下“真实”的克里斯朵夫呈现在我眼前时,可想而知,我灵魂中最为热血,最为真诚的一部分,被唤醒了。我虽不如他那般天才,可也不甘于芸芸众生中消逝人生。我也想和他那样,与人斗,与地斗,与天斗,战胜命运之轮。虽千万人,吾往矣。这是青壮年时的克里斯朵夫,那样的他,是无数男生憧憬成为的人。
也许到了今后人生的某个路口,我会豁然开朗。克里斯朵夫,他,从未改变。我,也要坚守。
我想送给大家一句非常喜欢的句子,作为文章的结尾,“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一个生机勃勃的人,为什么要到本身以外寻找阳光和生命呢?”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三
漫步人生,常常感慨生活过于坎坷,总有些意外突如其来让你不知所措。是失落低沉,消极躲避?还是重整旗鼓,愈挫愈勇?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必然要面对无数的苦难,也必然要承受命运之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天才的一生,与苦难作斗争的一生。少年时的克利斯朵夫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做过公爵府上的钢琴师,做过音乐家教,过早承担生计的责任给小克利斯朵夫身心带来了深深的伤害。青年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了一些“反传统”的作品,立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攻击。老年时刻骨铭心的恋人格拉齐亚去世更是让他伤心欲绝。主人公命运的底色是苦难,但罗曼·罗兰更倾向于表现克利斯朵夫承担苦难的力量,苦难是他人生的障碍,也是他超越自我的基石。
他的一生苦难重重,然而正如文中屡屡提到的莱茵河河水一样,流水愈急,波浪愈大;苦难愈多,反抗越大。他生命中的反抗,主要集中在对死亡的反抗、对自我堕落的反抗以及对不公社会的反抗。
死亡自他出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他的成长,年幼的克利斯朵夫目睹了祖父之死而生病,病好后一直思考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他知道自己被控制在一个破坏之神的股掌并任其宰割。然而,他并非束手待毙,相反还怒火填膺,反抗意识由此在小克利斯朵夫心中扎根。
然而克里斯多夫也有过放弃生命与反抗的念头。随着奥里维不幸之死,克利斯朵夫伤心欲绝,不愿继续生活,此时他在死神的对抗中无力而又无奈。自我堕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黑暗之处,但人生于世必须反抗自己的自我堕落,大自然的广袤美丽与刻在骨子里的生命意识让他坚持了下来。我们不喜欢苦难,然而却必须拥有承担苦难的力量,拥有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仰。克里斯朵夫一生经历了亲人之死、爱人之死、友人之死,他坚强的心由于死亡的冲击更加坚强。所以克利斯朵夫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他没有畏惧,没有痛苦。此时他认为属于死亡的一切都是在磨练强者的意志,只能使他更加自强不息、潇洒从容。
在一方天地间,或平平淡淡,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我想《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是与苦难作斗争的倔强,是不畏困难的勇气。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也会不断突破障碍,挑战自我,让自己的人生路更加充实而丰盈。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四
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书主要反映了社会的腐朽,黑暗的现实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的背景,还告诉了我们,遇到困难要像克利斯朵夫一样去顽强的拼搏,雨后总会有彩虹,凡是都有光明的一面,只要你努力,困难终究会被克服。
轻轻合上书页,吸入一口夹着书香的空气,啊,我要和一个个跳动的小精灵告别了,也得与约翰·克里斯朵夫挥手告别了。合上眼,脑海中还回荡着书中最后一句话:“我是即将到来的日子。”
约翰·克里斯朵夫出生于德国的一个贫穷的音乐世家,祖父和父亲都曾是公爵的乐师,祖父很早就发现了他非凡的音乐天赋,六岁就被引荐给了公爵并获得赏识,八岁被戏称为“宫廷音乐师”,十一岁成为真正的宫廷音乐师。祖父在他成名后去世了,生活的不幸随之降临,家境早已经败落,父亲嗜酒如命,经常殴打他,在父亲去世后,养家的重担便落在他幼小的肩膀上,童年提前结束了。
青年时期,他桀骜不驯,批评所有看不惯的作品,其中甚至包括大作曲家贝多芬、舒曼的代表作,遭到了所有人的唾弃,失去了公爵的赏识,被革职了,生活不如意让他借酒浇愁,不巧又杀了人,被迫逃亡到法国巴黎。
在巴黎,他也曾被周围的人们所接受,也许是他的性格使然,他认为法国社会肮脏下流、粗俗不堪,并将想法宣之于口时,和德国一样,一幕相同的经历上演,甚至差点被饿死。最后再次因为杀人而逃亡瑞士。
他的一生中没有几个朋友,结识了苏兹老人,但是不久去世了,最好的朋友奥利维在一次“五一”节示威游行中被警察杀死,弟弟们并不亲近,和恋人始终不能在一起。
到了老年,放弃了愤世弃俗的理念,不再批评别人,凭借庞大的乐曲创作量,约翰·克里斯朵夫的名字广为人知,他回到了巴黎。过了一段时间,当恋人葛拉齐亚的女儿和好友奥利维的儿子结婚后不久,他安详的与世长辞了。
约翰·克里斯朵夫继承了克拉夫脱家族固执、暴躁的脾气,直言不讳的性格,加上对音乐美好的追求,他得罪了数不胜数的人,他在报纸上批评一切他认为是虚伪、造作、浮夸的音乐作品及作者,包括早就被世人认为是伟大的作品,比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和舒曼的《a小调协奏曲》,自然被社会所抛弃。
我总是想,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人生悲惨吗?应该说是十分悲惨:幼年就经常被酗酒的父亲殴打得遍体鳞伤,很早就承担起养家的重任,生活大多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两次因为杀人逃离他乡,三次罗曼史均以悲剧结束,被世人耻笑,好友早逝,生活总是不停的在摧残他的心灵,也许,我想他可能会这样认为:“不,我的人生十分完美,我尝到了人生所有滋味,如了自己所愿。”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人生好似大海,起起伏伏,无人可以预测,总是充满狂风暴雨,最终是风平浪静。也许人生也可以像沙漠,有一望无际让人绝望的沙海,也有充满生机的绿洲;也许人生像一条路,看不见尽头,会有很多分叉,会有很多坎坷,一不小心就可能走上一条充满坎坷的道路,但是不管如何,我们都要学会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暂时的失意并不可怕,自要不停地前进,终会有美好的未来。
我睁开眼,再次抚摸厚厚的书本,站起身,将它们放回书架,打开窗户,望着天际,阳光灿烂,那里有我的未来。
反思。
当然,我关注的内容、细节已经变了。然而,一个人的历程里,总会有一些东西能够激起你的共鸣,让你在回味中沉浸,在沉浸中回味。
我欣赏《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什么呢?很多,比如情节,比如人物,比如语言。但是,许多时候,读书不是读情节,不是读语言,只是读一种感觉,一种感受,一种能撼动你心的真情。我从克里斯朵夫的世界里,感受着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情感美、崇高美,我想这是一种普遍的升华了的美,是平常生活里压抑了的美。这种美在每个人的心里,在心灵深处,在许多人渴望的世界里。人是多么孤独的动物啊,然而有时又是多么热闹。走在喧嚣的世界里,和很多人交流,但在内心深处,有个地方,却很少为谁打开过。难以打开。如同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一直延伸着,一直凝望着,一直寂寞着,一生一世。但是却根本不需要改变。
是的,不需要改变,在那个角落里,宁静地守候、微笑,就像日升月落,春华秋实,云卷云舒,花开花谢。大自然以其恒久的美简简单单、平平凡凡,人类的心路历程也在不断地变化中不断地改变,升华。活着的个体,总有其神圣的一面,体现在永远的追求中、奋斗里。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生是追求的一生,是挣扎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是得到与失去的一生……罗曼罗兰借助主人公为我们描写出了一颗坚强刚毅的心是如何战胜自己心灵深处的怯懦卑鄙的阴暗面,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心灵历程。在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生命世界里,无论世事怎样纷纭,他却始终保持着那颗心的渴望和追求,这使他能够不断超越自我,能够达到心灵渴望的高度。理想、爱、壮志、精神,诸多不可或缺的东西,令他的心灵丰富,反映在他的音乐世界里,那就是伟大、辉煌、真诚、美。小说通过刻画约翰·克利斯朵夫对正义和艺术的执著追求以及他的顽强的生活意志和斗争精神,给阅读者以深刻的启迪和。
教育。
读之,心灵得到震撼。
我喜欢这部著作,我喜欢主人公,我喜欢富有追求的生命,喜欢心灵的丰富与充盈,喜欢真诚、善良、美,喜欢理想、纯洁、伟大……凡是使人类灵魂高尚、充实的精神、情感,同样也会在琐碎的俗世里给我深深的感动,令我神往。
最近利用两周多时间读完了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第一本,25多万字。恰逢初冬,冷冽的寒风呼啸,吹的行人只哆嗦,我想到小说主人公克里斯多夫忧郁的童年和叛逆的少年,想到了写。
读书笔记。
我读完了前三卷,分别为《黎明》、《清晨》和《少年》。小说中有很多风景描写,美不胜收。读小说也是欣赏文字,罗曼罗兰的文字有其特有的质感,娓娓道来,对主人公心理状态的描写也是恰到好处。
小说以克里斯多夫出生为开始,老音家米歇尔即约翰的爷爷,他身材高大精神矍铄,是当地的宫廷乐师,是当地的名人。然而他的儿子曼希沃却是个酒鬼,经常烂醉如泥,这使得米歇尔和妻子路易莎无奈。路易莎也是克里斯多夫的母亲是个典型的清教徒,她逆来顺受,勤勤恳恳地照顾着一家人。克里斯多夫就就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他童年叛逆,可有祖先血液里流淌的音乐基因,偶然的机会被父亲曼希沃发现了他的音乐天赋,他被迫。
学钢琴。
即使他不愿意也被凶悍的父亲逼迫着学琴。克里斯多夫借音乐表达自己的愤怒被爷爷米歇尔发现了孙子的音乐才华他把孙子的奏曲写成乐谱并加上他自己的思想署上孙子的名字。这样克里斯多夫很自信甚至他为公爵开了演奏会。至此克里斯多夫走上了音乐之路。
后来老音乐家米歇尔与世长辞,家境日渐没落,父亲曼希沃也是无人管理,肆无忌惮地酗酒,终于不明不白的去世。这时候的克里斯多夫俨然是个大人,他承担起家庭的重担,当钢琴教师养家糊口。一个过早承担家庭责任的他依然内心火热,但少了同龄人的单纯,他郁郁寡欢。他也没有朋友,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富二代奥多,两个人从密友走向决裂,是社会阅历和家庭环境不同,一个是懦弱无能的富家子弟,而克里斯多夫是叛逆冲动的穷人孩子,他们的友谊只是孤独寂寞时的陪伴,注定要分道扬镳。
后来克里斯多夫邂逅了第一次爱情,当他在弥娜家作音乐老师时,他得到克里赫母女的照顾,他误以为这就是美好的感情。然而克里赫是典型的没落贵族,她根本看不起克里斯多夫,她是个虚伪的人,口蜜腹剑,她的温柔是表面。
文章。
她骨子里羡慕着上层人的生活。当她得知女儿弥娜和克里斯多夫意乱情迷时她毫不留情地浇灭了克里斯多夫的初恋而且彻底粉碎了孩子的痴心妄想反映出世态炎凉。后来弥娜和克里斯多夫的爱情不了了之。
父亲的去世使家庭破败不堪,贫穷和痛苦使克里斯多夫和母亲路易莎搬了家。此时母亲路易莎已经麻木,被岁月折磨地痴傻,克里斯多夫再次撑起了这个满目疮痍的家。他少年老成,可艺术家的激情使他继续创作,可少年火热的身躯不得不让他感情丰富。他搬的新家是社会中层保守主义者,读后感年轻的丑女洛莎对他情有独钟,可是有浪漫气息的克里斯多夫爱上了邻居寡妇萨皮纳,萨皮纳是是梦一样的美人,少年怀春的克里斯多夫只有爱的情愫,却羞涩地不敢表达,只到萨皮纳香消玉殒,他才痛苦万分。后来结识了平庸的少女阿达,他们交往,可惜阿达对音乐和艺术一窍不通,他们的爱情也是少年情乱意迷的昙花一现,注定是忘却的一段插曲。
最后谈谈克里斯多夫的舅舅,一个沿街叫卖东西的贩子,他独来独往,却有着哲人的思索。他教克里斯多夫。
唱歌。
他讲道理他说:“虔诚地面对每一天吧。不要总想着一年以后、十年以后的事。你想想今天吧。把你的那些理论搁置一边。所有的理论就算是道德理论都是愚蠢的是骗人的对人有害的。千万别试图用暴力去扭曲人生。先把今天过好。你应该虔诚地过好每一天。你得爱它、尊敬它、尤其不能玷污它不要阻碍它的萌芽生长。热爱每一天!即使是像今天这样的忧愁黑暗的日子你也得爱它。你不用着急。你先得学会等待。现在是冬天一切都睡着了。而不久的将来美好的大地总会苏醒过来的你只要像它那样有耐心就行了……”
她在四五岁的时候,字还写得歪歪扭扭,比楔形文字还要粗细不均——虽然现在也并没有多大本质上的改良——就开始在小本子(与其说是本子,不如说是用订书器固定起来的一叠纸)上写小说了。写一些其他星球上的。
故事。
她不说那是火星还是月球之类,因为知道上面确是没有人的,她只说是什么别的星球。
“你还是把字练好看些罢。”成年人们看了多是这样的回应她。她很疑惑为什么[不看内容]简直成了一种可原谅的普遍性行为。(虽然内容比她的字还要荒.唐就是了)。
她的外祖母是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外祖母读她的小说是很认真的,还常常拿了厚厚的垫子和她坐在吱嘎作响的地板上,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那是一个这样的地方……”
“啊,那你写的,不是和西方极乐世界有一点相似吗?”老人总是用她的理解,来解读她的内容,她本意虽然不是这样,但看到有人认真和她谈话却也高兴极了,于是愈发认真地重新解释起来。祖孙两个人这样的聊天往往彼此都极认真、极虔诚的。
与克里斯朵夫相反地,小时候的她是一个安静而且几近于软弱的人,比她年幼而且个子矮小的孩子全都敢于而且乐于欺负她。有一次她心爱的玩具被摔在地上,有一次她自己也被推到地上。而她甚至连站起来谴责他们都是不愿意的。
“喂,你们不能这样做!“一个娇小的身影挡在满身尘土的她面前,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他们的鼻子大声说……后来她觉得,这个女孩子简直是她人生中的一道光。
大概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罢,把[保护别人]当成了奇奇怪怪的人生目标之一。但那个挡在她面前的娇小的女孩子早就搬家了,两个人再没见过,说不定早就忘了。
没关系……这种事,我不忘记不就好了嘛。她是这么想的。
她在看到操场上被踏死的蝴蝶的时候并不会觉得恶心或者可怕,而是会用树叶小心翼翼地把它盛装起来,挖一个小土坑把它埋起来。也曾经尝试过自己谱曲结果因为不好好学习乐理而非常失败,以后再也没有尝试过。所以在读到书中描写的自然之音乐美的时候,她丝毫不觉得夸张了,反而相对真实些。一个人在经历了一些难以立即恢复的挫伤的时候,往往可以在常规的事物中有更深刻、更夸张的体验。克里斯朵夫所做的,并不是绝对的顽强,而是[增强了感知的能力]从而借此来平衡生活上的磨难。虽然这相对地为他融入社会带来了困难,并造成了精神上的混乱和负担,但确实使他更加愉快了。事实上很多的文人、艺术家都会[不自主]地选择这样做,这不是一种逃避,这也是一种面对苦难的方式。与其一成不变地被痛苦的洪流淹没,做出牺牲与改变是积极的选择,至少是抗争过了的,是一种[可能性的拓展]。写入文学作品中之后,这种选择会让许多读者体会到[悲剧美学]所能带来的感受,但我们仅仅看到主体斗争的一面、勇敢的一面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也应该体会他们妥协的一面、软弱的一面,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性。一个人经受多大的痛苦,并不是由痛苦直接决定的,而是由痛苦作用于这个人对其产生的影响决定的。从这一角度来看,克里斯朵夫确实是一位精神上的强者了,他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应当批判地吸收他的精神——因为并不是对每个人、每个时代一样适用的(指契合度)。
在回家的火车上,她一口气读完了三百页《约翰·克里斯朵夫》,毫不夸张地说,简直是又哭又笑地看完的。后面的就读得慢了,因为没有前面的有意思,准确地说,从少年时代的克里斯朵夫身上,她可以较为客观地看到自己(事实上,很多评论都认为这部书让人认识到人在精神上的共通之处),后期的克里斯朵夫则是越来越复杂的人格叠加,经历的事情总是不断地相似重复,但他的反应又显然不同,她因为还没有经历过,从他的身上就不能明显地看到自己了,只肤浅地觉得格外无聊——只能从文学角度欣赏作品在她仿佛是很没意思的。总是从名著的男主角身上看到自己,这是不是过于自恋了?(她这样责问自己)《红与黑》的于连也是……难道说是因为这种[普遍性],名著才被叫做名著的吗?(她这样为自己辩白)。
克里斯朵夫的普遍性与独特性,对于这部作品的成功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缺一不可。她今天读这部作品,首先不是带着同情的态度去读的,其次不是带着崇拜的态度去读的。在了解一个人乃至于了解自己之前,很难做出正确的预判。那么,她大概是在[认识]克里斯朵夫这个[人]的过程中,发现了他生活中可借鉴的部分的罢,就像对她的每一个在她看来优秀无比的朋友一样。
说实话,书的封底的一句话她实在不太满意。大概是“知道受苦的不只你一人,就会感到宽慰”这样的意思。干嘛要拿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宽慰呢?这不是太奇怪了吗?但是看了整本书,她似乎并没找到类似的内容,克里斯朵夫的整体情操也并不是这样的,她就放心了。
差点因为封底错过了一本这么好的书。她庆幸。差点就错过了,还好没有。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件值得羡慕的事情。生命本身是值得羡慕的事情。
书上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或是活成他之前生活中的一个影子。
但是活着还是死去,从本质上来看——我认真的说——是完全由我们自己选择的。这篇读后感看上去比较混乱。这种奇怪的文体(没有文体)只是为了尽最大可能把我读这本书时的感受还原出来。
漫步人生,常常感慨生活过于坎坷,总有些意外突如其来让你不知所措。是失落低沉,消极躲避?还是重整旗鼓,愈挫愈勇?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必然要面对无数的苦难,也必然要承受命运之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天才的一生,与苦难作斗争的一生。少年时的克利斯朵夫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做过公爵府上的钢琴师,做过音乐家教,过早承担生计的责任给小克利斯朵夫身心带来了深深的伤害。青年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了一些“反传统”的作品,立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攻击。老年时刻骨铭心的恋人格拉齐亚去世更是让他伤心欲绝。主人公命运的底色是苦难,但罗曼·罗兰更倾向于表现克利斯朵夫承担苦难的力量,苦难是他人生的障碍,也是他超越自我的基石。
他的一生苦难重重,然而正如文中屡屡提到的莱茵河河水一样,流水愈急,波浪愈大;苦难愈多,反抗越大。他生命中的反抗,主要集中在对死亡的反抗、对自我堕落的反抗以及对不公社会的反抗。
死亡自他出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他的成长,年幼的克利斯朵夫目睹了祖父之死而生病,病好后一直思考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他知道自己被控制在一个破坏之神的股掌并任其宰割。然而,他并非束手待毙,相反还怒火填膺,反抗意识由此在小克利斯朵夫心中扎根。
然而克里斯多夫也有过放弃生命与反抗的念头。随着奥里维不幸之死,克利斯朵夫伤心欲绝,不愿继续生活,此时他在死神的对抗中无力而又无奈。读后感自我堕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黑暗之处,但人生于世必须反抗自己的自我堕落,大自然的广袤美丽与刻在骨子里的生命意识让他坚持了下来。我们不喜欢苦难,然而却必须拥有承担苦难的力量,拥有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仰。克里斯朵夫一生经历了亲人之死、爱人之死、友人之死,他坚强的心由于死亡的冲击更加坚强。所以克利斯朵夫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他没有畏惧,没有痛苦。此时他认为属于死亡的一切都是在磨练强者的意志,只能使他更加自强不息、潇洒从容。
在一方天地间,或平平淡淡,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我想《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是与苦难作斗争的倔强,是不畏困难的勇气。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也会不断突破障碍,挑战自我,让自己的人生路更加充实而丰盈。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五
罗曼·罗兰史诗般展现一个平凡而伟大生命波澜壮阔一生的这本书,多少年来,我总是常读常新,惊异着人类非凡的创造力博大的爱情和精深的美。
败落了经济的家庭、音乐的灵魂上的薰陶,是约翰·克里斯朵夫生长的沃土。正如鲁迅说的,从繁华坠入困顿,才最能感受人世间的冷暖炎凉。一切灾祸的好处就是,它像一根鞭子,时时抽打着,不允许你闲散。艰难中的亲情,更容易化成束缚肉与灵的责任。倒是一个衣食无忧无牵无挂的人,临到一片空虚的时间,就会毫无依傍,没有强迫他往前走的驱动力,他的前行只是习惯,他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该到哪儿去。
而约翰·克里斯朵夫在很小的年纪上就要工作。正如伏尔泰说的:“工作免除了三大流弊:生活乏味、胡作非为、一贫如洗”也成长了他一生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性。而人啊,不管一生成就了一些什么,品性就是构建成功质量的原材料。
正在世界观形成的当口,深刻认识了祖父成功的阳光,父亲堕落的阴影。他看出了父亲是给人生打败的,这颗不幸的灵魂,随波逐流放荡不羁地向着“欲壑”滑落,全然没有一点反抗的勇气,最后只得对着虚度的一生哀嚎叹息。呵呵,这个倒霉的父亲,给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不仅是这些,他遗留给儿子的,是天性里的天真和人生最可宝贵的好奇心,这好奇心不会被时间冲淡而是越来越强烈。
正如罗曼·罗兰写的,大半的人一过青春就死掉了,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着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的日子里做的、说的、想的、喜欢的一切,一天天地重复着,而且越来越机械越来越离谱出格。这种天真和好奇,做成了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活泼泼的生命力。
祖父“个人奋斗”、出人头地的教育中最危险的部分:骄傲与没落的贵族气,被他母亲的“温良恭俭让”的榜样和舅舅“做个平常的人,做好份内的事”、虔诚、欢乐、安贫乐道的思想影响给克服了。只要我们肯进入到民众深处,我们就有机会遇到他舅舅那样的人,思想、人生的重大话题,在他们那里变得亲切,变成人之常情。而每一个成年人,只要他心里有爱,有游经人生社会的阅历,有足够的聪明,他都有机会成为约翰·克里斯朵夫的舅舅那样深刻而亲切的人。
约翰·克里斯朵夫没有经过系统文化教养,造成了他本质上的纯朴“粗野”、性格上的豪放“不羁”。他不须刻意、花大力气兴许仍不会如意的“反朴归真”,确定了他的平民性,同时音乐的魅力——身为长子有机会耳濡目染祖父的辉煌和艺术,使他早熟,且一陷到底,造就了他思想的丰富多彩。
音乐如禅,正巧是“直击人心,不立文字”的。
有朋友问我冉阿让的一生幸福吗?(他是一个高尚的人)我说:不!他过得是半个人生,因为他没有拥有友情和爱情,他过的是孤独的一生。而约翰·克里斯朵夫生命中最生动的部分,是由友谊和爱情充实着的。
友谊和爱情是人类相互吸引先天带了性与灵的色彩,它是灵魂思想甚至肉体最好的营养。罗曼·罗兰用了抒情的笔调写了这段总会给我感动的话:“我有了一个朋友了!……找到了一颗灵魂,使你在苦恼中有所依傍,有个温柔而安全的托身之地,使你惊魂未定之时能够喘息一会:那是多么甜美啊!”爱情,不过是友情的深化物而已。
童年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第一次“呼朋唤伴”是在母亲做“佣人”的女主人家里羞辱地被排斥。加上他过早地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使他奠定了孤独的人生基调,他的每一次交友,在他都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
少年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同几乎一切人一样,异性的朋友总在同性朋友之后。同性朋友的亲昵就带了性“启蒙”的意味,罗曼·罗兰在这本书里,给约翰·克里斯朵夫青少年时代的每一个朋友,在后来都有了一个对应成熟的人。
约翰·克里斯朵夫最早的朋友是奥多。奥多身上的女性成份与约翰·克里斯朵夫男子汉气魄的相互吸引,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性渴望吸收异己品性的表现。
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奥多的友情简直像爱情,他们热烈相拥地作“短途旅行”、一天没见着就相互地写信。约翰·克里斯朵夫热烈地写道:“爱是没有两种方式的……噢,不!的确有两种,一种是把整个身心去爱人家,一种是只把自己浮表的一部分去爱人家——但愿我永远不要害上这种心灵的吝啬病”,全然用的是情书的口吻。
如果说爱情是嫣红,友情就是粉红色的。我也得学罗曼·罗兰的样儿,赞美纯洁的友情——人哪,就像黑暗里赶路的过客,隐忍着孤独的'恐惧和落寞的苦闷,怀着相同心思和愿望的人们,因了相互地不认识而防备着、怀疑着,时时还或有不意地碰撞造成了相互的伤害。《牛虻》里蒙泰里尼就这样在亚瑟就面前惨痛地忏悔后,带着滴血的手和破碎的心猝然离世的(哦,也就是亚瑟和琼玛的误会,造成了他们一生的疼痛)。
人,需要相互地联接,因为每一个生命就是一个世界,就是自然界力的一种表现方式。而天才一半就是因为他能把周围的伟大都吸收过来使自己强健有力的。仔细看了看,隔离人们的,全是人类自己的缺乏自信的自傲和自卑(在我眼中,傲和卑有一样的性质)。
萨皮纳,这个萌动着“性”之芽、“灵”之根的女性,吸引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是她布尔乔亚的清高、对人生之剧无力感情引起的懒洋洋的处世态度和性情上的真诚与纯净。和她对应的,是葛拉齐亚——我也爱这个女人。
约翰·克里斯朵夫和她们完成了一场灵的爱情。在这里,我不由想起一个朋友对这种爱情的定义:纯灵,纯精神的爱,是真爱。世所罕见,它不具有任何欲望和需求,因而超越普通爱的归属、忠诚、承诺、责任,因为它是一种心灵追求,所以没有所谓的背叛,也不会有痛苦。它所以难得,一是它本来就境界高,二是它又要求两个人都具有同样的境界。它的表征是,在扰攘不息的心头始终保持着一片平和。
正如葛拉齐亚说的:“我认为这样更好。我们没有让友谊受到共同生活的考验,没有在日常生活中把最纯洁的东西亵渎了,不是更好吗?”难怪王小波说罗曼·罗兰把美写得清清楚楚,这可是人世间的一种大美呢。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六
“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造有一天,我将为了新的战斗而再生。”这是我初二的时候硬着头皮第一次看完《约翰克里斯朵夫》时唯一能记住的话语。只是那时候,我却不知道这些话的真正含义。刚脱离孩子气的我甚至不知道痛苦、流浪为何物,因为我不曾流浪,也不曾真的痛苦,也就更不能理解一个音乐世家出身,六岁便能够在宫廷开音乐会,11岁便做了宫廷音乐联合会的第二小提琴手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为何会痛苦、流浪。
我已经忘却了我到底看过多少遍这部巨著了。我只知道,每每当我面对困苦,面对理想动摇的时候,我就会恭敬的从抽屉里拿出书。认真的看上一看,直到我确定我已经可以坚定的沿着理想走下去的时候,我才搁下这部巨著。这或许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慰藉苦难的精神神曲吧!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是挫折的一生,是斗争的一生。我敬佩他的勇气,敬佩他的力量,敬佩他的精神。一个永远不屈的灵魂,站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啊!但他,一直努力地站着。搁下书,看看现实中的我们吧!
父母稍有责备,便动不动就用不学习或不吃饭以表示抗议;事业稍不如意,便觉人世不公、不断沉沦;爱情稍不如意,便想着如何去殉情。我无法去判定他们做得对错与否,我只觉得苦难是一笔财富,而且每个人都会遇到麻烦。所以译者说:“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罢!”
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这是译者给予读者的希望,更是约翰克里斯朵夫之所以受尽生活种种灾难却屹立不倒的真正法宝。
无论任何险恶和遭遇都不能阻止他心中不泯的理想。期待有一个华丽的人生,故而即使受苦,奋斗也值得骄傲,即使苦难也富有诗意。现在我才终于明白,我们的理想不是被风吹散的,而是被我们的懒惰所摧毁的;我们也不是被命运和苦难打败的,而是在一开始,我们就败给了我们自己那颗年轻的浮躁的心。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七
读到《约翰克里斯朵夫》卷四时候,我就迷糊了,像走进了迷宫,摸不到头绪了。克里斯朵夫虐无忌惮的抨击他的前辈,他的偶像,不管任何一个人嘲讽他,他一如既往的对一切谎言一改摒弃,我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样的举动,若现在放在我们班里,大家一定跟风似的边鼓掌变凑热闹的喊到:好……好……好……,然后是一阵阵诡异的笑。
人就是应该对自己自信一点嘛,自己认为对的就去做,即使错了,那自己也吃一堑长一智了。干么要为人家说你几句,你就改变本来你的性情啊。看在大学里的芸芸学子,他们通常是为别人而活着,特别是女孩子,最要不得别人的闲言碎语。比方说,我一同学花了想心血钱好几百去买了一件短袖衣服,哎呀,欢欢喜喜的`穿新衣服去上课,女同看了学肯定是用很惊奇的眼光看,不时发出“哇…”的声音,自己听了心里还是沾沾自喜的,心想好不容易花了血本买了一件衣服,终于没有白买啊。就在这时,一个调皮捣蛋的男同学嘻哈的说啊:“哇,你这衣服怎么穿上去感觉你老了好几岁啊?”这话一听,完了,我同学心里甭提有多憋屈了,三番五次的问我们“我是不是穿了这衣服真的老了好几岁啊?”,最后还没反驳就在心里决定再也不穿这件新衣了。
你说你是不是傻啊,你难道还不知道那捣蛋的同学平时就有一张多嘴巴吗?你看看,这多浪费啊,刚刚买的这么贵的一件衣服,就因为一句话就这么白瞎了,你想想看,自己现在还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却快活的花着父母赚来的钱,你说花了那就花了吧,下次检点一点就行啦,看来不是自己赚的还真的不知道这钱来不得不容易啊,你何必就因为一个人片面的眼光而把一件原本适合你的衣服给压箱底了呢,你生来难道就是专门花钱的啊。我真是服了。
这是普遍的校园现象,每个人都太在乎别人是怎么看自己的,不管自己在做什么,只要有一个否定的声音,那基本上是进行不下去的。我们真的太需要克里斯朵夫的精神了。出现不一样的声音的时候,自己应该要听清声音,仔细判断,衡量得当,综合采纳。
有一段是这样写克里斯朵夫:“他看看周围,想想自己,一点束缚都没有,他是孤独的……孤独的!多快乐啊,独立不羁,完全自主!多快乐,摆脱了他是束缚,摆脱了往事的纠缠,摆脱了所爱所憎的面目的骚扰,多快乐,生活而不是为生活所俘虏,做着自己的主人!”。是滴是滴,要做自己的主人,该出手时就出手,当机立断,不要犹犹豫豫,叫你做你就做,扭扭捏捏像啥样啊!
这个世界并不缺少机会,缺少的只是抓住机会的心。阻碍我们成功的往往不是无人给我们机会,而是我们没有让机会发现自己的胆量。我们之所以与成功无缘,便是太在乎他人的看法,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八
今天,我读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小说,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本小说,非常有感触。《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成名作,他花了8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一百多万字如史诗一般的长篇小说巨作。
小说的主人公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国的一个贫穷的音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拉小提琴的艺术家,但是这个“音乐家”不求上进、借酒消愁、克里斯朵夫在现实生活中痛苦而艰难的挣扎,甚至因为饥饿,险些丧命。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他在不段的抗争。他6岁时在乐坛上崭露头角,11岁担任宫廷乐师。他为人正直善良、愤世嫉俗、勇于反抗,这使他受到了不少磨难。他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许多宝贵的友谊,同时靠着个人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了伟大的音乐大师。他临终前的自白:“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作……有一天,我将为了新的战斗而再生。”让我深深感动。相比之下,我们要比克里斯朵夫幸福的多。我们不用去低声下气地捡公爵的'赏钱,不用在十几岁就担起家庭重任,不用面对一个酒鬼父亲,不用到处流浪谋生……在父母的呵护和照顾下幸福的学习和生活。
克里斯朵夫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教会了我遇到挫折不能退缩,不能放弃梦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面对一切困难或挫折,“任它风吹雨打”,让自己变得坚强!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九
生命没有脚步,却健步如飞,年华就象流水,逝去无情。生命赋予我们幸福的同时也降临了无数的苦难,有了苦难,有了遗憾,才会知道什么是幸福。
儿童时代,“安多纳德是个美丽的褐发姑娘,一张法国式的妩媚而忠厚的小圆脸,眼睛很精神,天庭饱满,下巴很细气,小鼻子长得笔直,——好似一个法国老肖像画家所说的,是"那种清秀的,很有格局的鼻子,有种微妙的小动作,使她显得神情生动,表示她说话或听人说话的时候心中很有点儿细密的思潮"。这时的她,是多么美丽,傲气!在富裕温馨的家庭里,安多纳德越长越出众,不仅别人告诉她,她自己心里也高兴也知道。美女历来有美好的前程的吧。恰是这样的美女在苦难的面前会比常人来的撕心裂肺的疼。
安多纳德的父亲让人给骗了。早该知道会被骗的。像老实人受骗一样,他们在做这种事的时候,会瞒着所有的人。“一个人一生常有这种糊涂事,仿佛到了某个时期非把自己弄得身败名裂不可;而且还怕有人来救,特意避免一切能够挽回大局的忠告,象发疯般迫不及待的往前直冲,好让自己称心如意的沉下去。”
一夜之间,死了父亲,失去了全部,顷刻之间,财产、地位、名誉、尊敬、朋友,就连梦想都毁于一旦啊!世态炎凉,债主逼债,安多纳德不得不随母亲逃亡巴黎。贵族的傲气,劳累疾苦,母亲也撇下安多纳德和弟弟奥里维,离开了人世啊!
正处花季年龄,放飞梦想年龄的安多纳德不得不独自挑起重担。“她唯一的念头是教养弟弟,直到他进高等师范为止。一朝进了高师,他一生不用再愁生活,前途有望了。所以非要他达到这一步不可,无论如何都得活到那个时候。那不过是五六个辛苦的年头:一定能撑到的。这个意念给了安多纳德很大的勇气,使她整个身心都振作起来。”
一个人无论再怎么艰难困苦,都需要精神支撑。“安多纳德已经没有当年才子佳人的梦,不再是娇生惯养的孩子,把人生想作在美妙的日子和情人散散步那么回事了;如今她认为生活是一场艰苦的斗争,每天都得来过一次,永远不能休息一下,要不然,你年复一年,一寸一尺的苦苦挣来的,就可能在一刹那间前功尽弃。她觉得倘使能够在一个朋友的怀抱里躺一会,跟他共尝甘苦,由他来守望而让自己闭一会眼睛,一定是非常甜美的。她知道这都是梦想,可还没有勇气完全丢开这个梦。”
胆小、懦弱、没用的弟弟辜负了姐姐,落榜了。“安多纳德勉强笑着,仿佛事情并不严重;但她的嘴唇在发抖。她安慰弟弟,说那是运气不好,容易补救的,下年一定能考取,名次还可以高一些。她可没有说,为了她,他这一年是应该考上的,她身心交困,恐怕不能再撑一年了。”“六年以来,她大大的改变了。从前她是多么大胆,什么都吓不倒的,现在却养成了静默与孤独的习惯,反而以脱离孤独生活为苦事。幸福的岁月过去了,嘻嘻哈哈的,快活的,多嘴的安多纳德也跟着消灭了。忧患使她变得孤僻。”
好不容易在德国谋到一份教职,却因在戏院遭遇克里斯朵夫而被辞退了。柳岸总会花明,苦难总会过去,光明总会来临。奥理维考上了高师。“安多纳德牵着奥里维的手,把他带到父母的遗像前面,那是靠近卧床,在屋子的一角,对他们象圣殿一般的处所。她和他一起跪下,悄悄的哭了。”
似乎安多纳德完成了抚养弟弟的任务后就要静悄悄的离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安多纳德这盏生命灯终于要耗尽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想到给克里斯朵夫写信,她是深深爱着克里斯朵夫的。这个羞涩的少女临终了还不知道要写什么,要说什么,她语无伦次的叫他,跟他说她爱她。她真的完全麻痹了,这是一封永远不会寄出去的信,没用地址,没有人收。安多纳德只想给自己最后的情感安慰。
她完成最后的心愿,走了,哼着那首歌:我将再来,我的亲爱的人儿,我将再来…… 接着她又昏迷了……她离开了世界。”
安多纳德活着读者的心中。她的生命因蜕变而延续升华。在活着的这一刻,让我们感受生活的无限魅力,酣畅、自由、满足。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
“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憎。”这段名言是这部书中最广为流传的名言。在疫情严峻,困居在家的日子里,这部有关英雄主义的书伴随了我一个月,作为读者,我也随着克利斯朵夫的成长而获得了启示。
克利斯朵夫的身边大致是这样几种人:无聊的艺术工作者,他们不知晓真正的艺术,只是崇拜权威,打压新的艺术风格;大肆在刊物上攻击克利斯朵夫的无聊记者;与克利斯朵夫精神相同但生命意志过于孱弱无法给予克利斯朵夫支持的伙伴,比如那位老者,比如奥里维还有与克利斯朵夫相伴走完自己人生最后一程的葛拉齐奥;欣赏克利斯朵夫艺术造诣,但又碍于地位尊严,贬斥他的钢琴家;爱克利斯朵夫但又无法理解他的母亲鲁意莎。出身寒微的克利斯朵夫在悲惨的童年生活中成长,他丰富活跃的创造力,倔强刚强的性格使他天然的排斥贵族,也同样对所谓的艺术大师(瓦格纳,贝多芬,勃拉姆斯)不屑一顾。他是如此的坚持自己的判断力,以致于不管在任何场合听到有悖于自己见解、对庸俗音乐的赞美都会勃然大怒,也不管对方的身份地位,直接驳斥,不留情面。“为了无聊而作恶的人是永远不肯罢休的,因为他们永远是无聊的”。他鄙视的态度使他处于外界的夹攻之中,生活陷入了窘困。他并不为自己经济上的困难发愁,他只凭借自己的信念与整个颠倒的世界对抗,缠斗使他精疲力竭。
与德国士兵发生了冲突之后,克利斯朵夫逃亡法国。在知音与挚友奥里维的陪伴之下,他创作进一步得到升华,认识到自己对于古典音乐的批判过于偏激,在德法两国社会弊病的刺激之下,也引发了对民族主义的思考,两国的对抗毫无意义。这部小说情节并不丰富,但其思想性在当时来看是非常可贵的。有一个情节是克利斯朵夫在剧院里看到一个女子(这个女子正好是奥里维的姐姐)想看歌剧,于是邀请她到包厢看,结果被人看到了,于是这位女子被开除了家庭教师的职务。这引发了对于女性问题的思考,克利斯朵夫并不认为女性应该圈养在家,应该有与男子一样的社会角色。虽然这无关作品的整体思想,但是这个细节也体现了伟大的作品在细节处也是极为动人的。
从僵局中走出来之后,在一场暴乱中丧生。这使得克利斯朵夫极端厌恶暴力革命。奥里维的妻子享受舒适的生活,精神的空虚使她在徒劳的追逐中失去了活着的意义。剩下勉强生活的人“既没有勇气保护他的信念不受时间一点一滴的磨蚀,也不能自欺欺人,自以为还相信他早已不信的东西,他便尽量嘲笑自己过去的信念”。与碰壁之后的放弃信念相比,克利斯朵夫对生活显得处变不惊,不断用深刻的认识充实自己的作品,使之成为真正的艺术精品,他撕碎了以前的幼稚之作,重新开始,这也显示了极大的勇气。最后克利斯朵夫在宗教的启示下归于永恒,宁静平和,奋斗的一生也画上了句号。用荷尔德林的诗句来描绘,“与生命万有合一,在至乐的忘己中回归自然宇宙,这是思想和欢乐的巅峰,它是神圣的峰顶,永恒的安息地,正午失去了闷热,雷霆失去了声音,沸腾的大海宛如田野的麦浪”。
这部书所要表达的英雄主义与音乐结合在了一起,也就是与象征着真、善、美的音乐,这让剑拔弩张的沉重氛围有了可供释放的空间。在其他人面对无路可走的困境中,克利斯朵夫尚可在热爱的音乐,也是生活唯一向他揭晓的真相中寻求慰藉。普通人的一生总是伴随着很多挫折,有的时候也许拼尽全力却无法改变残酷的现实,但人的一生永远要相信自己所坚守的是有意义的,不要轻易动摇与改变。无情的岁月可以让利剑出鞘,血脉贲张,也让熔岩冷却,抹平棱角,尽管无情对面是山河,仍要怀有信仰与坚守走过人生路。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一
每次读完长篇都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尤其是这一次读《约翰克利斯朵夫》,花了1个半月时间。据说这本书影响了很多人,我却有点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完整地读下来。
作者对人的各个时期的心理把握得十分到位。从克利斯朵夫小婴儿的时候,到少年,到青年,到中年,到老年,各个时期遇到的不同问题,人会产生什么心理,都清楚地分析出来。以时间为主线,穿插了克利斯朵夫的几个重要的人生片断。如小时候,他与祖父和父母的关系,少年时期的友情和初恋,青年时期的爱情和事业,中年时期的友情和爱情,老年时期的友情等。整个作品的结构设计得很精巧。当然这是一部获得了诺贝尔奖的小说,毫无疑问是本好书,可是如果早几年遇到这本书,我却不一定对他感兴趣;而现在,受制于表达能力,我也不一定能讲出来他的好。
写几个我印象比较深的片断吧。
评价克利斯朵夫的父亲:“他不是一个坏人,而是一个半好的人,这也许更糟,他生性懦弱,没有一点儿气魄,没有毅力,还自以为是慈父、孝子、贤夫、善人,或许他真是慈父孝子等等,如果要做到这些,只要有种婆婆妈妈的好心,只要像动物似的,爱家人像受自己一部分的肉体一样,而且他也不能说是十分自私,他的个性还够不上这种资格。他是哪一种人呢?简直什么都不是,这种什么都不是的人真是人生中可怕的东西!好像一块挂在空中没有命的肉,他们要往下掉,非掉下不可;而掉下来的时候把周围的一切都拉下来了。”
(有没有觉得,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这种什么都不是的人,真是人生中可怕的东西。)。
克利斯朵夫想要离开家乡外出闯荡的时候,他的母亲不同意,他的两个弟弟也趁机出来抨击他们的哥哥,说他不孝顺,其实他这两个弟弟才是不孝。他的妈妈整天向他诉苦,就怕他离开。甚至她还用错了方法,她向邻居抱怨克利斯朵夫不孝顺,结果邻居们也说他不孝,简直把他气死了。后来克利斯朵夫不得不逃亡到法国,他们俩又和解了,克利斯朵夫常常写信回家,老母亲也写简单的回信。在老母亲觉得自己不行了的时候,克利斯朵夫不顾被捕的风险,硬是回家见了妈妈最后一面。
克利斯朵夫的生命中有几段感情,但是都没有发展到结婚,这真是一个巨大的遗憾。如果说他初恋的女孩不值得他爱,他爱过的单身母亲也配不上他,那个傻傻的阿达更是一个笑话,那么他后来遇到几个人都有几分可惜。
那个法国女教师与他的爱情,像一朵在半夜盛开的昙花,还没来得及被人欣赏就凋谢了,而且很巧妙的是,她的与她相依为命的弟弟却恰好是能欣赏克利斯朵夫才华的人,两个人后来的相知相扶更是感人,她的弟弟代替她成为了克利斯朵夫最好的朋友。
之后,克利斯朵夫和一个女歌手好了。她也有着悲惨坎坷的童年,很辛苦才爬到现有的位子,被很多人潜规则过。她和他都是生命的强者,就像那野草生生不息。书里这样评价他们的爱情:“克利斯朵夫不会爱上给他好处的人,而宁愿爱一个使他受苦的人。两个极端才会互相吸引,人的本性老在寻找能毁灭自己的东西,他倾向于尽量消耗自己的,热烈的生活,不喜欢俭约的谨慎的生活。对于克利斯朵夫这样的人,这办法是对的,因为他所求的并非在于尽可能的活得长久,而是在于活得轰轰烈烈。”
(好一个轰轰烈烈,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理想中的恋爱对象不能和自己走进婚姻殿堂的原因之一吧。大多数人都希望爱得热烈,却没有对热烈过后平淡的生活有心理准备。)。
再后来,克利斯朵夫爱上了朋友的妻子,他用音乐解开了她的禁锢,并且点燃了她的热情之火。然而这终就是不被祝福的爱,而且是困难重重的爱,有着连勇敢的克利斯朵夫也不能冲破的篱笆---道德。多年后克利斯朵夫想到她,在教堂里,他们相见了,却没认出彼此,就这样擦肩而过。生活又恢复到一坛死水的状态,哪怕你心里翻起巨大的浪花,却也只能是曾经的沧海了。
最后出场的是我欣赏的一位女性,这样的女性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她在十几岁的时候就悄悄爱上了克利斯朵夫,当时他只是教她堂姐音乐,顺便也教她。而她却是真正地欣赏他的音乐,赞叹他的才华。然而她后来嫁给了伯爵,她仍然通过自己的力量暗中帮助克利斯朵夫。当克利斯朵夫超长的反射弧终于意识是谁在帮他的时候,她却要搬家了。克利斯朵夫想要她的爱情,可是timing早已经过了。当克利斯朵夫去意大利又遇上她时,她的丈夫已故,还留下一双儿女。克利斯朵夫想要和她结婚,可是她说她经历了婚姻,觉得婚姻会破坏他们的友谊。而后来克利斯朵夫再也不敢提起的时候,她又想给他想要的东西---婚姻。然而,她的儿子,一个小恶魔,对克利斯朵夫怀有敌意,生生地把这两个相爱的人再次拆开。他们的爱情一直在阴差阳错之中,但是他们为了爱所做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有意义。因为她的出现,克利斯朵夫变得平和多了。克利斯多夫还促成了她女儿和他最好朋友的儿子的婚姻,那时他是一个可爱的老人。
书中最后说:古教堂门前圣者克利斯朵夫像之下拉丁文铭文为:
当你见到克利斯朵夫的面容之日,
是你将死而不死于恶死之日。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之于我的理解,我觉得当读者了解了克利斯朵夫一生的故事,应该能从他的遭遇里看到希望,勇敢的克利斯朵夫会给你启示,让你能够正直地走自己的路。克利斯朵夫也是在生活的磨砺下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既能和这个世界和平相处,又能坚持走自己的路。这是一条战斗者之路,也是一条强者之路。
最后,我觉得应该感谢傅雷先生,我觉得他翻译得很棒,谢谢他把克利斯朵夫带给中国读者。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二
我爱音乐,因为在音乐的殿堂里,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能给予我心灵上深深的震憾。我爱文学,不论是托尔斯泰的凝重,或是徐志摩的醉情,都无法改变我对罗曼罗兰的那份衷情。他使我第一次听到了文字的声音,感受到苍白的文字,犹如化成一阵阵氲氤的水汽,拂过我的耳畔;一串串音符,冲撞着我的心灵。我仿佛清晰地听见了书中的文字正在呐喊;听见了作者笔下英雄心脏永不停歇的跳动声。
克利斯朵夫是幸运的。因为他有着奥利维埃这样的知己,使他因为饱受生活坎坷而疲乏的心灵沐浴到友谊的滋润。当克利斯朵夫获悉自己有了一个朋友,是那么的激动,以至于忘记了身边发生的一切,忘记了这个世界的存在。克利斯朵夫又是不幸的,在他正需要朋友的关怀时,奥利维埃却为了反抗统治、获得自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虽然生活布满了荆棘,但克利斯朵夫用他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点燃了横在前进路上的阻碍,开辟了通往自由的路。
《约翰·克利斯朵夫》不仅向我们展示了一份崇高真挚的友情,更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为了自由与权利而奋斗。
我爱克利斯朵夫。因为作者把他的人物形象塑造得那么真实:少年时的善良单纯,青年时为了真理“桀骜不驯”地不懈奋斗,老年时成熟清醒地认识这个世界及一生为之奉献的事业。作者流畅地叙述了主人公一生的奋斗史,而又总能在不知不觉间让读者的心灵与主人公的命运紧密相连。文字华丽而不失真实,情节曲折但可以给读者充分思考与回味的空间。一本好书就是在读者掩卷瞑思时才发觉自己已欲罢不能,萌发再次阅读的兴趣,点燃重新品书的热情。在我眼中,《约翰·克利斯朵夫》就是如此。
读《约翰·克利斯朵夫》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真谛——奋斗的目标,不屈的意志——是人通往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克利斯朵夫的一生是成功、伟大的,正如其作者的一生。约翰·克利斯朵夫将在我心中永存。也许正如其死后最后那声满怀期望的呐喊:“有一天,为了新的斗争,我还会再生。”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三
这一卷‘女朋友们’,除了对雅葛丽娜、塞西尔、法朗梭阿士、亚诺太太的大篇描写,还提及了弥娜和葛拉齐亚。
弥娜,克里斯朵夫的初恋。在克里斯朵夫的记忆里,是个美丽的像鲜花般的少女。
克里斯朵夫回到故乡的时候,偶然碰到了弥娜。他耐着性子,想在这个如今美丽而肥胖、一直叽叽呱呱、大声叫嚷的女人身上找到他的小弥娜;然而,他失败了,他的小弥娜,从这个女人身上已经几乎寻觅不到了,真是相见不如怀念,一些美好的回忆只能让它在记忆里沉睡吧!
葛拉齐亚,这个充满了自然灵性的女子,她认识克里斯朵夫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和表姐高兰德一起跟着克里斯朵夫学习钢琴,那时候她就觉察出了克里斯朵夫的可贵之处,默默的喜欢着他。
克里斯朵夫终于见到她了,他们愉快的交谈,克里斯朵夫对葛拉齐亚既感动又有温情,他爱上了葛拉齐亚(作者这么写的,可是我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突兀,不过,爱情本身就是莫名其妙的,谁知道怎么就爱上了呢,爱情本身就是一个谜。),而葛拉齐亚如今对他,只有恬静的友谊了。
短暂的相见,葛拉齐亚就要随着丈夫离开巴黎去美国了。
他们的这次相遇,就这样结束了。不过我觉得,他们终还是要有交集的。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四
今天我看完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书,这本书是法国的文学家罗曼罗兰写的,读完了这本书我有很大的震撼。
这本书主要讲了:克里斯朵夫从小生活在贫苦的家庭里,他从小就有音乐天赋,可是他并不被人们认可,他为了要让人们认可,他从不屈服命运。
读了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被套着的大象》,它讲了在泰国被绑住的大象随处可见,也许你会惊奇,但这是习以为常的事,因为他们总是在象的小时候就把它们抓住,然后套上铁圈把它们拴住,被套上铁圈的象总会挣扎,可是无论如它都无法挣脱被铁圈的拘束,于是它放弃了,等到它长大了它只要轻轻一用力就可以逃走,可它们没有这样做,因为它们向命运屈服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会有崎岖和坎坷,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五
看完《哈利·波特》不久,小莲藕就要求看大部头,无奈我极力推荐老舍,看完两本,她又提出来,我手头上刚好有年少时极喜爱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拿给她。
这两天,她跟我说的常常是:我看到他六岁了,他十二岁了,他父亲死了……。
今天在星巴克一下午,她看完了第二本,出来的路上,她说:“妈妈,我觉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父亲不爱他,他不愿弹钢琴的时候,总打他。”
我想了想说:“对于有天赋的`孩子,父母怎么样对待才好呢,比如莫扎特、比如郎朗,他们几乎没有童年,父亲逼他们练习,郎朗父亲甚至不允许他见他母亲,因为母亲太仁慈,如果你有音乐天赋,妈妈是逼你一天十个小时吹长笛好还是放任你随意练习好,这也值得深思,如果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父亲不严格,那么世上少了一位音乐家,多了一个普通人,到底是普通人快乐还是沉浸于音乐快乐,也只有莫扎特和郎朗自己知道了,当然我们都是普通人,妈妈只想让你快乐成长!”
小莲藕长舒一口气:“幸好我是普通人。”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六
《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主人公约翰出生在莱茵河畔的音乐世家。他的家族很多人都从事音乐事业,而且他本身也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天赋。由于受到舅舅和祖父的影响,他对音乐有很强的情感,他非常坚强,音乐水平也有很大的提升,但是他的思想却没有被世人理解,他非常孤独。后来因为卷入一场斗争而被通缉,被迫流亡法国。
在法国许多人看到了他的才华,但是由于他不愿意向上层人士屈服。最终他经过不断地努力成为了一代音乐大师。
这是一部通过主人公一生经历去反映现实社会一系列矛盾冲突,宣扬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长篇小说。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奋斗的一生,从儿时音乐才能的觉醒、到青年时代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再到成年后在事业上的追求和成功、最后达到精神宁静的崇高境界。
我读完以后感受到克里斯朵夫其实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但是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被嘲讽甚至被诽谤,但是他始终没有选择低头和放弃。
从这部小说中,我想到一句话“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是不可以被打倒”。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压力,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往往选择放弃,这是一种非常不可取的。但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希望以后我们尽量改正自己,独立面对问题。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七
我早就听说作家罗曼·罗兰凭借《约翰·克里斯多夫》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所以我一直期待着阅读这部史诗般的巨大作品,这次我终于有幸在寒假借阅了它。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一生经历,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并宣扬了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
主人公约翰是一个普通人。他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有着简单的情感。他是如此真诚和善良,但同时,他也是伟大的。虽然他一生坎坷,遭受了许多障碍,但他并没有屈服于困难。他追求真理,不迷信,不虚伪,面对舆论,他依然顽强地战斗。
约翰坎坷的'经历促成了他心灵的升华,一系列的危机震撼了他的心灵,净化了他的灵魂。最后,他通过炼狱之路一步一步地到达了自由的境地。
约翰是我们的榜样,也是我们生活的导师。通过阅读他的奋斗史,我们知道生活不仅会有明亮的阳光,还会有坎坷和危机。然而,无论如何,在各种环境下,我们都应该向约翰学习,相信我们的信念,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学会积极迎接生活的挑战。
当我翻过书的最后一页时,深夜很安静,但我的心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平静下来。愿我学会在生活的风浪中磨练自己,让自己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八
漫步人生,常常感慨生活过于坎坷,总有些意外突如其来让你不知所措。是失落低沉,消极躲避?还是重整旗鼓,愈挫愈勇?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给我带来一个很大的人生感悟,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部命运交响曲。寻找生命意义的旅途,必然要面对无数的苦难,也必然要承受命运之重。
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一生可以说是天才的一生,与苦难作斗争的一生。少年时的克利斯朵夫必须承担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做过公爵府上的钢琴师,做过音乐家教,过早承担生计的责任给小克利斯朵夫身心带来了深深的伤害。青年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按照自己的理解创作了一些“反传统”的作品,立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攻击。老年时刻骨铭心的恋人格拉齐亚去世更是让他伤心欲绝。主人公命运的底色是苦难,但罗曼・罗兰更倾向于表现克利斯朵夫承担苦难的力量,苦难是他人生的障碍,也是他超越自我的基石。
他的一生苦难重重,然而正如文中屡屡提到的莱茵河河水一样,流水愈急,波浪愈大;苦难愈多,反抗越大。他生命中的反抗,主要集中在对死亡的反抗、对自我堕落的反抗以及对不公社会的反抗。
死亡自他出生以来就一直困扰他的成长,年幼的克利斯朵夫目睹了祖父之死而生病,病好后一直思考死亡和生命的关系,他知道自己被控制在一个破坏之神的股掌并任其宰割。然而,他并非束手待毙,相反还怒火填膺,反抗意识由此在小克利斯朵夫心中扎根。
然而克里斯多夫也有过放弃生命与反抗的念头。随着奥里维不幸之死,克利斯朵夫伤心欲绝,不愿继续生活,此时他在死神的对抗中无力而又无奈。读后感自我堕落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黑暗之处,但人生于世必须反抗自己的自我堕落,大自然的广袤美丽与刻在骨子里的生命意识让他坚持了下来。我们不喜欢苦难,然而却必须拥有承担苦难的力量,拥有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的勇气和信仰。克里斯朵夫一生经历了亲人之死、爱人之死、友人之死,他坚强的心由于死亡的冲击更加坚强。所以克利斯朵夫走向生命的终点时,他没有畏惧,没有痛苦。此时他认为属于死亡的一切都是在磨练强者的意志,只能使他更加自强不息、潇洒从容。
在一方天地间,或平平淡淡,或跌宕坎坷,相同的是生活,不同的是人生。我想《约翰克里斯多夫》这本书所带给我们的,是与苦难作斗争的倔强,是不畏困难的勇气。而在岁月的长河中,我也会不断突破障碍,挑战自我,让自己的人生路更加充实而丰盈。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十九
我觉得克里斯朵夫很勇敢,意志很坚定。如果是我,我不可能在自己这么小的时候就可以养活全家人,而且能在自己最难过的时候和妈妈一起分担生活上的痛苦,一起渡过最艰难的日子。
克里斯朵夫的坚定和坚强,让他有了无比的力量,可能他做的一件事,我们一生也不会做出来的。但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也要像他一样,在家人最艰难的时候去帮他(她),鼓励他(她)。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二十
今天,我读了《约翰.克里斯朵夫》这本小说,就深深的喜欢上了这本小说,非常有感触。《约翰.克里斯朵夫》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成名作,他花了8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部一百多万字如史诗一般的长篇小说巨作。
小说的主人公克里斯朵夫出生在德国的一个贫穷的音乐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拉小提琴的艺术家,但是这个“音乐家”不求上进、借酒消愁、喝醉打老婆、虐待孩子。克里斯朵夫在现实生活中痛苦而艰难的挣扎,甚至因为饥饿,险些丧命。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他在不段的抗争。他6岁时在乐坛上崭露头角,11岁担任宫廷乐师。他为人正直善良、愤世嫉俗、勇于反抗,这使他受到了不少磨难。他的真诚和热情赢得了许多宝贵的.友谊,同时靠着个人的艰苦奋斗终于成为了伟大的音乐大师。他临终前的自白:“我曾经奋斗,曾经痛苦,曾经流浪,曾经创作……有一天,我将为了新的战斗而再生。”让我深深感动。相比之下,我们要比克里斯朵夫幸福的多。我们不用去低声下气地捡公爵的赏钱,不用在十几岁就担起家庭重任,不用面对一个酒鬼父亲,不用到处流浪谋生……在父母的呵护和照顾下幸福的学习和生活。
克里斯朵夫这种勇敢无畏的精神教会了我遇到挫折不能退缩,不能放弃梦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面对一切困难或挫折,“任它风吹雨打”,让自己变得坚强!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二十一
知己的失去,克里斯朵夫精神上委顿了。他“……虽然眼里燃着生命之火,但精神上已经有些东西给摧毁了。”
欺骗和背叛朋友的心灵枷锁压在克里斯朵夫的心头,他终于忍受不了这样忧急、悔恨和爱情,他逃走了,隐居在瑞士的汝拉山脉的一个孤独的农家。
偶然遇到的一个被病魔打败的德国作家点醒了他,他问那人:
“你瞧什么啊?”
“我等着。”那人一动不动地低声回答。
“等什么?”
“等复活。”
克里斯朵夫打了个寒噤,赶紧跑了。这句话像火箭一般地射到他的心里。
这一卷看得有些心疼,奥里维的早逝,克里斯朵夫的痛苦,仿佛能感受到他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而后他如燃烧后的荆棘,复活重生了,用我们东方的思维,是凤凰涅槃重生,是置之于死地而后生。
克里斯朵夫终是英雄式的人物,可以这样获得重生。而实际的生活中,该有多少人被各种各样的苦难打弯了腰,再也不能挺立的站起,只是苟且的活着。
但愿我们都能活得像克里斯朵夫这般的坚强罢!
摘录喜欢的句子:
“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心里有阳光。”
“狐狸,狼,绵羊,天生吃人的野兽,和天生被人吃的野兽,因为阶级相同、利害相同而集合在一起,但大家伸着鼻子嗅着,彼此都认了出来,毛都竖起来了。”
“人生有些年龄,机构的内部会酝酿一种蜕变,肉体与心灵特别容易受外界的打击;精神疲惫,有种说不出的惆怅,对一切都觉得厌倦,对过去的成就毫不留恋,对前途也看不出一点儿端倪。在发作这些心病的年纪上,大多数人有家庭的责任把他们束缚着;……固然,在那种情形之下你牢骚满腹,藏着不少的`隐痛……还得永远地往前走……没法躲避的作业,对于家庭的照顾,逼着一个人像一匹站着打盹的马似的,在两根车辕中间拖着疲乏的身子继续向前。”
“忽然最好看的一朵花谢了,落英缤纷,在空中散开来,好比一个无邪的美丽的生命就这样平平淡淡地消逝了……”
“而习惯才是忠实的盟友;我们有时会把一切的生活意义都失掉,只有它始终如一,永远跟着我们,一声不出,一动不动,只瞪着眼睛,抿着嘴唇,用它那双稳定的,从来不哆嗦的手,带着我们穿过危险的行列,直到我们重见光明,对人生又有了兴趣的时候为止。”
“……痛苦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的水源。”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二十二
作家木心说: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来。小说具有交响乐一般的宏伟气魄,音乐不仅渗透到人物性格和情节之中,还影响了作品的结构和性格描写方式。独立自由的音乐精神贯穿始终,成为小说的精神主线。
约翰·克利斯朵夫作为一名音乐家,其音乐人生就成为小说描写的主要内容,而他对音乐精神的理解与不懈追求,对现实生活平庸和势力习气的反抗,就成为小说刻画其坚强意志和反抗精神的重要线索,所以自由不羁的音乐精神成了克利斯朵夫高尚灵魂的体现,也构成了小说内在的精神主线。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个为追求真诚的艺术和健全的文明而顽强奋斗的平民艺术家的形象,更主要的是,作者用他对音乐精神的深刻理解,描述了病态堕落的艺术与健康奋进的音乐之间的斗争,歌颂了一种充满生命力的音乐理念。同时又通过音乐折射了不同民族精神的融和与冲击,把二十世纪初叶那一代人的奋斗与激情,用宏大优美的艺术手法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真实写照。音乐中的交响曲一般分四个乐章·《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著作,分成四册书,从结构上看正象交响乐那样,分成序曲、发展、高潮和结尾这四个乐章,气势浩荡,浑然一体,鸣响着时代的强音。
第一乐章(黎明、清晨、少年)描写了克利斯朵夫少年时代的生活,描写他的感宫与感情的觉醒;第二乐章(反抗、节场)写克利斯朵夫像年轻的西格弗里德一样,天真、过激、横冲直撞地征讨当时社会的艺术谎言,攻击德法两国的节场。第三乐章(安多纳德、户内、女朋友们)和上一乐章的热情、僧恨成为对比,弥漫一片温和恬静的气执,是咏叹友谊与爱情的悲歌。第四乐章(燃烧的荆棘、复旦)写的是生命中途的大难关,是“怀疑”与破坏性极强的“情欲”的狂飘,是内心的疾风暴雨,差不多一切都要被摧毁了,但是结果仍趋于清明高远的境界,透出另一世界的黎明的曙光。音乐描绘了一幅大自然绚丽的画面:在广阔的田野上,大地和小鸟快乐地合唱;主人公克利斯朵夫像一株小草,沐浴在阳光和雨露下成长。其中序曲表现了“黎明”、“清晨”的场景,衬托出主人公感官与感情的逐渐觉醒,揭开了“生命赞歌”的序幕。接着一股强烈的音流从远到近,以弱到强向我们流来,逐渐展示成一位倔强、反抗的少年形象,他正是成长起来的主人公克利斯朵夫。接着主部和副部跳动的节奏音型不断地交换力度,由渐弱、弱到最弱,由渐强到强。它们像太阳在冲破乌云,闪烁出灿烂的光辉,象征着主人公在少年时期同黑暗势力英勇博斗。
其中有生活在阶级界限森严的环境里的克利斯朵夫,他看不惯母亲低声下气地接受主人家的恩赐;对父亲把他训练成一头玩把戏的动物而非常愤慨;特别是他和贵族小姐弥娜恋爱的悲剧,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创伤,进一步孕育了他反抗的情绪,这种斗争有时失败,有时胜利,变幻无常,乐曲的变化,正是反映了主人公思想感情的变化。这时节奏的发展与声音的渐强相结合,造成在力度上的巨大高潮。当密集的音群达到顶点的时候,便开始逐渐分化成辉煌的颤音,起初是在高音,以后逐渐下降,最后回到最初跳动的音调,于是完成了克利斯朵夫生命的少年阶段。
如果我不接触《约翰·克里斯多夫》,我有一些体验,内心隐秘的东西,还有深埋心底的某些情愫,可能一辈子都不会被激发出来。可是读书的过程,作家用娴熟的技巧,深入人心的细致入微的笔法,竟一点点把你那些精神上的内核级别的东西都激活了。它使你意识到生命在苏醒的感觉。你开始真正称得上审视你的内心。因为克里斯多夫奋斗的一生所遇到的艰难险阻你也会遇到或者正在经历抑或早已伤痕累累,罗曼罗兰借克里斯多夫的所思所想,恰恰和你某一些想法不谋而合。一旦你开始产生共鸣,你便接着开始接纳那种思想。于是凡不够作者崇尚的标准的,在作者价值观中,不符合对应年龄应该有的情感以及理智的力量,统统被你拿来与自身做对比,然后在这个过程之中修正自己的很多不好的看法。作品中的田园风光的描写,正像一部“田园交响诗”。它那浓郁的,具有乡土气息的音乐旋律,呈现给读者的是大自然和农村生活的图景:这里有美妙的溪畔景色;也有村民们愉快的聚会。这些画面反映了人的崇高和生活的欢乐。这旋律清新、明快,给人一种艺术享受。这种优美、动人富于幻想的“田园交响诗”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的精神世界,表现了其对幸福、欢乐生活的向往。
作品描写了克利斯朵夫一生的奋斗历程,实现“欢乐”生活的心愿,对他来说,是一种精神安慰,虽然这种欢乐生活对他是虚幻的,这种安慰也是画饼充饥。但是“欢乐”也可以看作是作者留给世人的精神遗嘱。什么是“欢乐”?“欢乐”就是斗争,人们必须在斗争中求得欢乐。贝多芬的一句名言,“通过痛苦,得到欢乐。”罗曼·罗兰很喜欢这句话,把它作为人生的格言,并引用在《约翰·克利斯朵夫》序言里,这句话也成了克利斯朵夫的座右铭。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二十三
这一卷‘女朋友们’,除了对雅葛丽娜、塞西尔、法朗梭阿士、亚诺太太的大篇描写,还提及了弥娜和葛拉齐亚。
弥娜,克里斯朵夫的初恋。在克里斯朵夫的记忆里,是个美丽的像鲜花般的少女。
克里斯朵夫回到故乡的时候,偶然碰到了弥娜。他耐着性子,想在这个如今美丽而肥胖、一直叽叽呱呱、大声叫嚷的女人身上找到他的小弥娜;然而,他失败了,他的小弥娜,从这个女人身上已经几乎寻觅不到了,真是相见不如怀念,一些美好的回忆只能让它在记忆里沉睡吧!
葛拉齐亚,这个充满了自然灵性的女子,她认识克里斯朵夫的时候,还是个小姑娘,和表姐高兰德一起跟着克里斯朵夫学习钢琴,那时候她就觉察出了克里斯朵夫的可贵之处,默默的喜欢着他。
克里斯朵夫终于见到她了,他们愉快的交谈,克里斯朵夫对葛拉齐亚既感动又有温情,他爱上了葛拉齐亚(作者这么写的,可是我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突兀,不过,爱情本身就是莫名其妙的,谁知道怎么就爱上了呢,爱情本身就是一个谜。),而葛拉齐亚如今对他,只有恬静的友谊了。
短暂的相见,葛拉齐亚就要随着丈夫离开巴黎去美国了。
他们的这次相遇,就这样结束了。不过我觉得,他们终还是要有交集的。
约翰克里斯朵夫读后感篇二十四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题记。
他无力地在黑暗中挣扎,歇斯底里地释放激情,换来的是木讷,是嘲讽,或是舆论。
他热爱艺术,他会抨击无知的文字,幼稚的音乐,他会用自己的生命去诠释自己的音乐。
他渴望过快乐的童年,美满的生活,酗酒的爸爸折断了他最初的梦想翅膀。
他渴望有一段炉火纯真的爱情,背叛、欺骗、拒绝,在爱情的道路上一无所获。
他渴望自己的友情是亘古永恒的,然而,命运注定他将是孤独的。
不!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有音乐,他有梦想!对,他就是克里斯朵夫。
青年时期拼命奋斗,为的要控制自己,战胜一切,跟别人争取生存的权利。就是胜利以后,还得日夜警惕,守护者他的战利品,并小心不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经历了友谊的快乐的考验,登上了艺术的高峰,他不胜骄傲,以为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了,不料峰回路转,丧失、情欲、羞耻……这些上帝的先遣队无情地把他打得头破血流。但他任然坚持着与命运做斗争,因为他是克里斯朵夫,是一个真真实实的自己。
我欣赏克里斯朵夫,欣赏他在冲破黎明的黑暗之前的从容与淡定,而我做不到。
其实我也想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一个简简单单的自己,但是总是忍不住会去抱怨生活,抱怨命运。不知道该怎样去改变生活的一切,每天总是忙忙碌碌地做着一些重复的事情,也会忐忑不安,觉得不该就这样去挥霍自己的青春。
我欣赏他的超凡托俗却又出类拔萃,他的音乐中有自己感情的迸射,他把自己对音乐的追求看作是上帝的要求,缪斯的宠爱。为着音乐的梦想,他铿锵有力地抨击那些无知的阶级者。克里斯朵夫走在音乐梦想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终于到达了重生的彼岸。有时候我也会傻傻地想,命运会给一个人重生的机会吧,但更多的我还是会相信命运。以前或许我也会傻傻地说上帝把音乐造诣的光环投给了克里斯朵夫,而我什么也没有,我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女生,不会有像他一样辉煌的成就,会在那拼命地抱怨命运的不公。但是现在不会了,其实想想,克里斯朵夫的一生比任何一个幸运的人都更黑暗吧,上帝只不过给了他一个美丽的音乐基因,却夺走了他的父爱,夺走了他的尊严,夺走了他的友谊与爱情。而给我的是完整的家,珍贵的友谊还有世间最宝贵的一切。我该怎样去拥有?克里斯朵夫能在黑暗的质点里学会坚强,难道我却只是一味地抱怨命运的不公?不!绝不能!
他筋疲力尽地冲破黎明前的黑暗,他结束了他一生的斗争……我懂了,我的斗争刚刚开始,我的道路并不被黑暗所包围,在我的道路上,隐隐约约,我能看清方向。光明最终将战胜黑暗,一定,一定!
努力之后,划过黑暗的会是美丽的流星,绚烂,多彩……。
――后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569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