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观建川博物馆有感(通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3:26:10
最新观建川博物馆有感(通用18篇)
时间:2023-11-24 13:26:10     小编:紫衣梦

总结是思维的碰撞,是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为了写出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我们可以先分析总结的关键要点并进行整理。想要写一份优秀的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灵感。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一

余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文物古迹举世闻名。尤其是河姆渡遗址,这是我们祖先创造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的摇篮,距今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了。

漫步在博物馆广场,首先印入眼帘的是“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这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这还是江泽民爷爷亲笔题的呢!

去发掘现场会使你大开眼界,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是当地村民在1973年夏天兴修水利时发现的,先后两期共发掘2800平方米,经专家们的分析研究和放射性碳14的科学测定,确认河姆渡早期文化遗存,距今已有六千九百多年的历史,总面积达4万平方米,是属于我国早期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之一。经两次考古发掘,发现它由四个互相叠压,又有内在联系的文化层组成。第一、第二层距今5000至55,属母系氏族公社末期;第三、四层距今约六七千年,属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每个文化层里,都有大量的文物、遗迹。

更使人惊叹的是,在河姆渡遗址的第三、四文化层中,发现了大片木构建筑遗迹,经古建筑家鉴定,河姆渡先民的住房是目前发现最早的“干栏式”建筑。这种已经成熟地使用榫卯的木结构建筑,设计之科学,规模之宏大,不仅是我国所罕见,亦是人类建筑史上最早的杰作。如果说发掘现场使人大开眼界,那么文物展览厅会使你叹为观止。一跨进博物馆大门,展现在眼前就是第一展厅,这里陈列着遗址中出土的大量动物骨骼,有鸟类、爬行类和类等,展示了昔日河姆渡是古木参天,水草茂密,虎吟象吼,鱼跃雁飞,一派生机盎然的动物世界。

走过通道,来到第二展厅,这里展示的是“稻作经济”,形象地反映了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令人称奇的是展出的一些7000年前人工栽培的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同时展出的还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盘等全套耕作、加工工具,以及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钵、釜、盆、罐等容器,不仅充分证明了我国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而且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已基本形成,饮食文化已很丰富了。

转弯进入第三展厅,让我们领略了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的河姆渡人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画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展现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在展出的众多艺术品中,以象牙雕刻件最为珍贵,作为遗址标志的“双鸟朝阳”碟形器最为醒目。徜徉在遗址公园,目睹着河姆渡人各类生活、生产场景,面对着这些河姆渡人创造的原始文明,耳边仿佛传来了河姆渡人用骨哨吹奏的悠扬的曲调,在向你倾诉着那段历史,不由得使人思绪绵绵。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劳的双手、非凡的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原始文明。身为河姆渡人的子孙,应该知道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化值得我们骄傲,也值得我们去更深入地研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刻苦学习,长大了,为祖国,为家乡创造出更伟大、更辉煌的奇迹。这样,我们才不愧为河姆渡人的子孙。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二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我们宿迁晚报小记者要到来安小学农耕博物馆参观了,我们心里非常激动,一路上,我们难抑心中的喜悦,对即将看到的博物馆充满期待。

啊,终于到了,进入学校大门,扑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大道两旁栽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两侧的墙上挂着许多标语牌,记录了很多新创作的诗歌。刘老师热情地给我们当起了向导,我们首先来到室外体验区。我看到了几个圆圆的大家伙,刘老师说,这是石碾子,拴在牛的后面,是用来碾压粮食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该多麻烦呀!

接着我们来到展厅的前面,老师指着许多磨盘给我们介绍,这是一条由磨盘铺成的路,扶着石磙墙,踩着磨盘路,走进展厅,我真正体会到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艰辛。

博物馆有三个展厅,分别是农耕器具展示厅、衣食住行展示厅和教育发展展示厅。在这里我看到许多农用工具,有木犁、木耙、铁锹,这些农具看起来都很笨重,用这些工具干活,不知要花多大力气,以前农民太辛苦了。

进入第二展厅,有一把刀吸引了我,刀很大,很显眼。老师说:“这是铡刀,有两部分组成,一块中间挖槽的长方形木料,一把带有短柄的生铁刀。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是人们用来切断草茎的、切碎饲料的,这和现在的碎草机比起来,那可差远了。我还看到了很多图片,照片上不知是什么地方,仔细听老师一介绍,原来是我们家乡——泗阳,我很惊讶,那低矮的房屋是泗阳吗?那泥泞的道路是泗阳吗?和我们现在的家乡相比,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第三展厅的东西我最喜欢,我看到了很多旧课本、旧文具、旧课桌,最特殊的就是学生书包了,有的是竹子做成的书包,有的是用黄黄的布做成一个有盖的书包,有的是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拼在一起的书包,还有皮书包,种类真不少,姚老师说她小的时候也用这种书包。我看也挺漂亮的。

正当我看得出神时,老师叫我们集合了,我依依不舍走出展厅,我的父母、爷爷奶奶生活在那个时代,一定吃了很多苦,今天我们拥有的太多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报答父母。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三

暑假,我与妈妈一起来到了省博物馆,参观心仪已久的楚文物展览—“凤舞九天”。

来到博物馆,只看见到处人山人海,入口处人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象一条舞动的长龙。

跨入展馆大厅,我就被馆内那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所感染,我不由得也肃然起敬。

通过简介我了解到这次展览主要分四个部分——“尚武修文”、“尊礼崇乐”、“蕴美求奇”、“好巫祈福”。它全面的展示了楚国的政治、军事历史、礼乐文明、艺术成就、思想文化与社会生活。楚国独步一时的青铜器、领袖群伦的丝织绣品、巧夺天工的漆器,五音繁会的乐器、雕琢精美的玉器与诡谲奇异的美术成就,都在这次展览中一一展现。

我和妈妈先进入了以“尚武修文”为主题的中厅。厅内集中了大量的兵器和车马器。最吸引我目光的是越王勾践的铜剑。每个欣赏它的人都发出”啧啧”的惊叹声。讲解员介绍说越王勾践铜剑出土时非常锋利,它能将16张白纸划破。史书评价它: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而且它做工精致,漂亮无剑能比……我都恨不得摸一下它了。听妈妈说,越王勾践是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在年轻的时候被吴王夫差打败了,被抓到吴国去做牛做马。虽然他的生活非常艰苦,但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他的梦想,他睡在稻草上,舔着苦胆。十年之后他又回到了越国,重新努力,最后带领越国的百姓消灭了吴国,成为了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我听完了越王勾践的故事,再看着锋利的铜剑,觉得真是越来越喜欢。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以“蕴美求奇”为主题的南厅,这里陈列了许多生活用器和以装饰品为主的玉器。其中曾侯乙铜冰鉴最有意思,除了能保温还能起到冰箱保鲜的作用。我不禁由衷的佩服古人的智慧和想象力。

我们还陆续参观了以“尊礼崇乐”为主题的北厅和以“好巫祈福”为主题的东厅。

很快我们结束了这次楚文化之旅。通过参观这些见证楚地历史的各种艺术品,让我了解到了楚国的历史,我不得不为祖先古老的文化喝彩。这些琳琅满目、精彩纷呈、绚丽多姿的楚文物,揭开了楚文化的神秘面纱,使我们体会到楚人的智慧与灵气,领略了更多的楚风古韵,感受到了湘楚文化的深远与神奇。

下次我还要多参加这种活动,多了解中国的历史。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四

基地分会组织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首博新馆于20xx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和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北京国宝荟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啊!

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五层的民俗文化展最贴近百姓生活,当我们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这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老北京的结婚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70后的人感到新鲜。结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复又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完成了。过年是中国的大节日,过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节了,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财神、买年画、贴对联、祭灶神,充满了年味,大人孩子各个精神饱满,迎接春节。老北京的街头满是热闹的景象,街头卖艺人踩高跷、舞扇、杂耍,一片太平盛世,体现了老百姓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非常感谢工会组织的这次活动,令我们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五

今天,我参观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博物馆是由茂新面粉厂改建而来的,是荣氏兄弟创办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的企业之一。

我先参观了大厅的纺纱机,足有几十米长。接着往后走便是麦仓区。麦仓区有好多古老的机械设备:如抛荞机,贮面机等等。

接着我们参观了二、三、四楼,其主要的展览设备就是解放前从英国进口的`成套面粉生产设备,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解了这套设备的一个生产流程。

接下来,我们去后面一幢楼参观了当时面粉厂的办公区,主要是以一些蜡像为主的展览,有荣德生祖孙三代,还有英国人亨特等一些当时面粉厂的重要人物的蜡像。

通过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对中华民族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不仅对荣氏兄弟有了敬意,而且对荣氏兄弟的伟大创举也感到惊叹,更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历史使命感。所以,我们以后不管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继承前辈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要发扬光大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为民族工商业的辉煌再贡献我们新一代的力量!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六

前段时间,在好朋友的推荐下,陪同她一块儿从湖北一路自驾过来广汉,她说她唯一有兴趣的地方就是三星堆了,在她看来感到很神秘的地方,她是真的很期待。

这是我第一次,可以说到目前为止第一次,进到一个收费的博物馆,也是第一次请这么高收费的短暂且不细腻的解说(当然,也是在朋友的期待下很乐意地安排了解说带领着我们),还令我不禁想到了很多年前去参观莫高窟的时候,有讲解员带领的感觉是很不错的。

三星堆遗址博物馆全程下来大概没用多久的时间,共参观了不太大的两个馆。讲解结束后我们的感觉挺不好的,也可以说在整个过程中,我都基本上在一边自己看文字介绍,同时断断续续听解说员另外一边的讲解。内容的主要部分是带你看出土的物品并解释(参杂了猜测、神话渲染)物品上的一些细节。

如果说要总结她说了什么,能肯定的是出土物品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至今属于什么文明来源不详。对于你的疑惑和提问,有些也接不上来的话,就会说些类似见仁见智的话。

要说三星堆本身就有太多的未解之处,也还不能证实,是可以理解解说员解释不了研究学者们都没有办法证明的问题的,但并未能把它体现出来。起码的严谨是需要的,对于存在争议的问题是有必要将两种观点甚至是有三种观点的都一起摊开来,以让人们去有思考空间,而不是因为单一的误导或是不严谨不全面地解说,弄混了大家对历史的认识。

解说祭祀图腾,把所有东西都统统丢给了神秘与崇拜,在讲解内容上占比过大,让胡编乱造(指的是莫须有的神话)来添油加醋一番的感觉。整个欧亚大陆文明起源,哪一个不是与祭祀、神话、宗教…息息相关,更可以说是影响甚大,这并非三星堆的特例。

所以几百块钱的流水线,就单纯地给你讲了一通物品的造型像什么,用来干什么…这真的达到了博物馆应该带来的效果?(这也是普遍问题,介绍出土物品都以考古人员的视角来介绍,我想了想,是不是从宏观角度来剖析才更容易领会到“独特”)。

听闻推出来源埃及或印度的猜想(不是解说员提的,朋友在此之前了解了一下),这个我个人也想参与这个推测中表示不支持。

古代文明的起源说法也不是完全确定的,但大部分都相信是独立起源,中国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当时可以说是封闭的,其他地区文明更迭散聚的时候,它在独自发展,与其他文明建立联系也是相对较晚的。中国文明能是唯一一个最独特悠久且延续至今的历史文明也是有原因的。

尽管在商朝甲骨文此前没有系统的文字,但出土的青铜及物品也说明了文化流通的存在,中国内部之间并不是完全封闭的。那它的消亡我就理解的比较粗暴简单了。雅利安文明的消失目前为止不也只是大部分权威学者认同的猜测吗,始终没有充分足够的证据来证实。但由于中国的人口与文明的稳定,很容易就同化掉其他小型的地区文明,就像入侵的蛮族那般,所以我的大胆猜想,要么它成为了中国文明母体一部分被同化了,要么出于某些原因消失了(地震?天灾?至少它是否能构成文明仍然没办法证实,不单单是存在争议)。

既然博物馆景区主张无法进行解释,部分风格独特的物品也没有参考,都只是靠推测,还在研究…等营造它的神秘感,讲解却没有在它与中国文明的.普遍认知鲜明对比上做解释,突出它的不同之处(听朋友介绍的都比解说员清楚)。

继续说太极图。古蜀到底有没有成熟的文字是没有确切的答案的,不像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以及商朝甲骨文的表象文字,没有足够的证据以支撑。如果它只是图形,而没有被证实为文字,博物馆解说员也没有提出来说清楚,只能误解成那些就是古蜀文字,一锤子坐实了研究和考古学者们都没结论的问题。

参观完以后,朋友真的很失望,就是应了那句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说它是差的博物馆,和收费当然有点关系,门票和高价解说员并没有带来等价值的效果,并且糊弄的成分足够让我们膛目结舌,一直吐槽和差评了。

博物馆在外观建设上是上了台面的,可内在就很虚了,相比后来去的四川省博,那省博的专题以及内容做的还是好很多的。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七

在11月21日这天,我们的王丽明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在与中国现代科学同步发端、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文化遗存,以典藏系统、成果丰硕、陈列精美称雄于亚洲同类博物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西四,一个很热闹的充满着老北京的风情的路段,所以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是里面丰富的矿物展览让我们大开眼界。老师和我们在地质博物馆的门口合了影然后入内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厅、史前生物厅和国土资源厅。

我们首先参观了一楼的地球厅,一个巨大的地球仪首先映入眼帘,它绕地轴运动不停的转动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它巨大的力量。地球厅分为东西两厅,东侧展厅用模型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及其原理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体会到了地球内力作用的强大与奇妙,而那仿造的地震后的房屋更让我们心惊胆战。西展厅主要以介绍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并运用模型和多媒体设备向我们展示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这证明地球无论是内力还是外力都是巨大无穷的,是足以让我们敬畏的神秘力量。

矿物岩石厅中有无数的矿物晶石,他们千奇百怪、五颜六色。这里有晶莹剔透,璀璨夺目的宝石,有巧夺天工,各具特色的玉石雕刻。有造型奇特,栩栩如生的彩石制品,还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各种名砚,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各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大批国家级珍品。通过它们的颜色特征我们还可以基本掌握宝石的鉴别方法,自己区分天然品与相似品、合成品与模仿品的本质。在博物馆里我们还可以在显微镜下放大并观察一些矿物体的显微结构,直观地认识宝石。无论矿物还是晶石的形成,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形成一小块,这足以说明它们有多么珍贵。

在所有的展厅中,宝石厅展示的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展品最使我们惊叹和震撼。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宝石按其价值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即高档宝石、中档宝石及低档宝石。每一类宝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自独有的特性。这些展品旁的文字说明非常简洁,但是在课堂上老师曾经讲解过也用电脑向我们展示过,所以认起来并不吃力。使我们感慨的是,这些精美奇特的宝石标本生动的向人们诉说着它们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在自然界中所形成的原因,它们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

之后我们来到史前生物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动物的化石,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鉴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在展厅里,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系统的介绍了地球史前生物产生,进化,灭亡的过程。此外,该展厅还陈列了大型鱼龙化石、“中华龙鸟”等原始鸟类系列化石,山顶洞人遗址中发掘的石器、石珠、骨针、骨饰,以及鱼龙、中国安琪龙、翼龙化石的模型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云南元谋人牙齿化石。在这里我们可以生动的体会到生物进化过程的艰难以及生物在大自然变化前的脆弱,以及时间匆匆流逝,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时间过得真的很快。

国土资源厅分为四个部分,即土地资源--介绍了土壤的形成过程、我国土地资源分类、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制度。矿产资源--展示我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主要矿种的产地以及矿产与人类关系、矿产资源的可持持续发展。我国的海洋资源--重点展示我国沿海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极地考察标本。我国的测绘工作—以我国的版图作为主题,从测绘技术的发展历史到测绘工作取得的成就。

通过一个上午的参观学习,作为博物馆同行的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地质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国家级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陈列展览内容全面、形式饱有特色,尤其在展览的主线设置、室内景观的布置、互动设施以及多媒体运用等方面融入了为观众服务的人文设计理念,是公众接受科学教育的理想场所,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八

对于建川博物馆,我的态度是矛盾的,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说,叫“纠结”.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它让我那么亲近的感受历史,触摸历史,体会历史演绎的兴衰成败。而我又是如此的怕它,历史太厚重,那一段段不堪回首却又无法抹去的史实,压着我,让我透不气来。时间,可以洗刷记忆,洗刷感情,却永远不能洗刷事实。

20xx年4月25日,作为理工大学思想政治课题参观的服务人员,我有幸参加建川博物馆的参观活动。早就久闻大名,此次能亲自前往,自是十分激动。到达博物馆群,天空忽然飘起小雨。这样的天气,跟今天的主题很符,毕竟,这是一次沉重的旅行。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红色年代章·钟印馆”“中流砥柱馆”“正面战场馆”“不屈战俘馆”“飞虎奇兵馆”“国防兵器馆”“川军抗战馆”“红色年代瓷器陈列馆”“三寸金莲馆”“汶川大地震馆”“红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陈列馆”.每个馆的内容我就不一一说了,说起来恐怕十篇纸也记录不完。况且,历史的内容哪是几句话,几个字就能表达的。个中滋味,只有自己体会,才能了解。

这里,我想说的只是一些令我难忘的细节和片段。

首先,是博物馆群的布局和设计。建川博物馆聚落建在大邑县一个古镇旁。周围没有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没有大型现代化工业基地。是一个清净的地方。这正好符合了博物馆的气质“博物明志,宁静致远”.让我能如此清晰的嗅到历史的味道。还有一个是中流砥柱馆的地面,有黄铜铺就而成。导游解释道,之所以用黄铜做地面,越磨越亮,暗示着“历史越来越清晰,公正的展现。”诸如此类的设计还有很多,例如“不屈战俘馆”出口处的静心湖,“三寸金莲馆”凹凸不平的地面等等,每一处均体现了设计者的独具匠心,令人惊叹。

其次,我想说说“汶川大地震馆”.这个馆是我最想去,也是我最怕去的。如果说抗战,红色年代离我们太远,感触不深刻,那么汶川大地震给我的就是刻骨铭心的记忆,特别是在我们这些80,90后的心中。我现在仍然无法找到一个词形容我在看到那些曾经出现在抗震救灾现场中的东西时的感受。它们就那么近,那么真实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脑海里不断闪现当初只在电视上看到的情景。当初我是多么渴望能前往汶川,参与救灾活动,现在它们就摆在我面前,我却有些怕了·····这种震撼,无法用言语形容。我看到那些在废墟中找到的书包,和杂物。看到那辆曾载过“亡妻”的摩托车······如今,他们只是静静的陈列在博物馆里,但它们的曾今,却是如此的悲壮,惊天地,泣鬼神。心痛,悲伤,震撼。也许我能表达的只有这些。因为任何言语在这些东西面前都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力。

千言万语道不尽感慨,只愿,天下平安。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九

川博物馆作为成都市内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是一座集科学、艺术和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近期,我有幸到川博物馆参观,并且从中得到了很多收获,因此,我想要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感受和体会。

第二段:对川博物馆的综合性展览的肯定。

川博物馆有全面的综合性展览,可以让参观者了解到川博物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资源。川博物馆的综合性展览并不仅限于古代文化和艺术,而是涵盖了当代艺术,同时也包括科技以及自然历史等多种领域。川博物馆的展览不仅可以让人了解其中的深度,还能提供不少趣味性和互动性的体验。

第三段:对历史文化展览区的印象。

作为重庆市最富文化魅力的城市之一,川博物馆在历史文化展览区也呈现出了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在那里深入的探索各种各样的文化遗产和文物,并且更好的了解到成都多元化、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此外,还有一些体验性比较强的活动,例如放飞孔明灯的环节也非常受游客欢迎。

第四段:对艺术展览的认可。

除了历史文化展览区,川博物馆还有大量的精美艺术展览。我们可以在其中找到来自全球的不同类型和风格的艺术作品,例如名人画像、现代装置、影像等艺术形式。展区面积宽敞,布置简约而有气质,而且针对性极其强,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参观者的注意力和惊叹。

第五段:总结。

通过本次参观川博物馆,我认识到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川博物馆提供的各种资源和展览,同时也在感受其中兴奋与愉悦的同时更深入的理解了川博物馆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我相信,通过这些展览,我将会对成都和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

我出生于19xx年,一个太平盛世的时代。我的二十年与历史长河中如微尘一粒。所以对于祖国曾经的劫难与复兴都略感生疏。

有幸于20xx年4月25日跟随学校政治部到建川博物馆进行参观。尽管只是跟随导游匆匆一瞥,却感慨万千。从参观一开始到结束,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和内心的情感都丰富无比。

有过骄傲:

“眼因多流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沧桑”,中国,这条东方的巨龙委实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在参观红色战争系列馆时,我们看到在日军的铁蹄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但我们用小米加步枪,用磕掷出去才能爆炸的手雷,用因钢铁缺乏而用陶泥烧制的头盔,还有笨拙的大刀,打败了那个装备先进不可一世的强盗。我们骄傲啊,骄傲于我们有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毛主席,有英明神武决策的中国共产党率领我们脱离水生火热,有铁骨铮铮的中国军民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地拯救苍生于风口浪尖之上。

有过愤恨:

曾听闻过战争的残忍,却不曾料到如此令人发指。原来,赵一曼受的酷刑中有电击,她死去的时候已经被烧得半焦,她还是一位母亲,临死前曾给儿子写过那样一封让人心酸的信。原来,侵华日军进行杀戮时表情不仅仅是残忍,更多的是狰狞与猥亵:他们活埋手无寸铁的民众,或当取乐的射击活靶子抑或是生物细菌的实验品,他们虐待战俘,更为不齿的是将中国妇女当作慰安妇,摧残身心。浏览了一下观众留言的小册子,对于那群衣冠禽兽我们都饱含了难以自持的愤懑。

也有过“惊”:。

惊讶于二战期间美国飞虎奇兵的军装放于当下依然潮流无比,惊叹于那个美国士兵在中国于女友失散后终生未娶,也惊异于三寸金莲馆里的金莲鞋如此的短小精美。

还有过不忍:

地震纪念馆的参观被放到了最后,虽然此馆尚未完全竣工,但就目前呈现于馆中的物品仍能对年的地震可见一斑。

不想看了,不忍看了。唯想记得,我们是铁质的蒲公英。

记得有人评价我们这一代人缺少历史厚重感,是去政治化的一代,将无所作为。请将这样的词句收回。我们不曾忘记历史,也并非无能。或许,我们没有一代代伟人的雄才伟略,但至少我们懂得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至少我们秉承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仰做人。

嗨,你好,那段历史,和你打了一个照面,亲切了很多。你已渐行渐远,但请放心,对于你,我们不会忘,也不敢忘。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一

这一天终于来了,在前半夜我激动得睡不着觉,自己在心中抑郁不住兴奋,即使再三告诫自己睡觉有利于明天的旅行,但是蠢蠢欲动的我不允许自己休息下来。

下午,我们抵达刘氏庄园,这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地主——刘文彩的庄园。富丽堂皇的家具,看得我眼花缭乱。映入眼帘的是几张木凳,若它们是金色的简直可以与皇上的龙椅相媲美,中间皎洁澄净的玉石让人的心中有一种舒适感,就想在上面坐着小憩一下,那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这红木制成的木凳,可谓价值连城,所有同学们都惊叹不已,纷纷拿起相机照下这华贵的椅子。紧接着,我们走进瓷器室,瓷瓶上鲜艳夺目的花纹以及彩绘不由得使我心醉目迷。中式的有着古朴美观的气息,西式的有着休闲华贵的风味,真是别具一格。渐渐走到刘文彩一家各自的卧室,霎时间,我被这一切给愣住了了——盘旋着金龙的床柱,绵软细腻的床被,昂贵稀有的化妆品,一句话:凡所应有,无所不有。一般人都为之惊叹不已。再到书画室,“松、竹、梅”的画像不计其数,每一笔都遒劲有力、豪迈洒脱,充分展现了我国书画家的高洁气质。真是美不胜收。

一天就这么结束了,但这次记忆将在我的脑海里长存,永垂不朽!

初二:刘茂林。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二

我们经历着时间,但其在思想层面的意义,我们确是无法解答的。我们仅仅将一天天进行平面化的切割,将其切割成独立于历史宏厚立体空间的平面,而非将其纳入经历,触摸它的厚度。

就像我们去问一个种稻老农“水稻是什么?水稻的性质是什么?”他是不能回答的,他依靠的是世代相传的经验和机械的重复。时间之于我们正如水稻之于老农,我们用自己的经验丈量时间,却忽视了它本身的内涵。

推而广之,上升至更高层次。发问:“既然你是中国人,那么中国是什么?”。我们用自己日复一日的平庸的生命是无法丈量中国的宽度的,但当我们把自己当成文化对象,我们就承担起一种用生命去感知中国文化温度的职责和使命,在过程中我们把生命的长度紧贴中国文脉的长度,把生命的宽度仅靠中华文化的宽度。

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古蜀之地已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在这里生活,也许那时的江安河河水浩浩汤汤,有一群亚洲象正涉水而过。我们的思考驰骋千年,而历史经过这样的思考渗入我们的身体发肤。

未跟随学院大部队参观博物馆,我选择在一个午后独自前往。个人思想的独行,应是比流势汹涌的大众舆论浪潮更深刻和理性的吧!

“九天开出一成都”,李白如此赞颂成都的古老和壮丽。进入先秦时期展馆,原始纯朴的画面,便扑入脑中——人们奔跑在风中,头顶的毛发在随风飘舞,鸟兽呼吸着野草的清香,阳光散碎在河流的涟漪中。

多数人来博物馆就是要满足新鲜感,新鲜感依靠相机来喂饱。按下快门的那一刻,增加的是内存数量,阻塞的是心中思索。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但我们都已对它习以为常。我现在站立在这个头像面前,就是要把我们都习以为常的概念和反应拎出来——“我们体验的历史是一些东西吗?我们要怎样建立彼此之间的关系而非仅仅在此生中擦肩而过?”若非这样的考虑,那么你作为一个人的存在,其具有的思维功能就是无意义的。你没有将展厅的历史遗温当做你躯体的一部分,你没有把此次游览浸入跨越时空的对话中。

在另一个小展厅的一角,“羊子山土台”的模型静静伫立。其为商末周初时期古蜀人重要的祭祀场所。祭祀活动对人类精神的安顿作用在历代都留有印记,这体现在社会各个阶层对祭祀活动的重视和恪守中。而在我们对祭祀重视的行为过程中,国家历史定位的问题已然明确。中国国家历史的定位在很大程度上是人民群众个体与国家关系的写照,在祭祀的传统中,我们更容易地把个人生命样态建立在国家社会发展的前提上,由此,这样的命运相连的日子,我们称之为历史而非时间。彼时,我们调动了与天地对话的思维来与国家交流,这才是对话,这才是生命经历历史的真实写照。

我们总是不能跳离这个现代社会,被囚禁在给定的都市文化规则的监狱中;自我否定意味着自由的可能性,我们也总是不去自我否定,我们重复着自己,使自己享受世俗的自由,使自己与这个社会无异。但分类往往是文化产生的开始。所以我们的个人行为总是不能呼吁到自己的文化诉求,不能在时间干瘪的躯体中填上文化的魂,使之被称为历史。

后记:在离开隋朝展厅时,我回头一撇,望见一个母亲拿着相机,她的小儿子站在镜头前和文物合影,脸上满是无知和懵懂。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三

今天,我们一家人来到建川博物馆,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jiandchuanmuseumcluster),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安仁古镇,是刘氏庄园所在地。聚落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场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中流砥柱馆,该馆规模居各馆之首,展厅面积为2435平方米,是一个橘红色的方形馆,位于主道路最前方。以历史照片、资料、实物、文献以及地等方式陈列,通过三个主题单元——“民族的脊梁”、“敌后之岁月”、“根据地建设”,生动展示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敌后民众八年抗战情况,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的光辉历史。

那里的英雄人物数不胜数。

让我深受震撼的是“5·12”地震馆,对征集来的地震实物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地记录地震发生当天至6月12日一个月中,灾区每天发生的事情。30多个展厅,分为震撼5·12—6·12日记、地震美术作品馆、地震科普馆等,包括实物、照片和文字等,再现了抗震救灾过程中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在灾难面前,我们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发起募捐献血活动,我们心一齐指向汶川,汶川挺住,汶川加油!——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在这当中发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如一个地震中的母亲在她的手机上编辑了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孩子,如果你还能活着,你一定要知道,妈妈爱你!”

是中国最骄傲的一年,但那年发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一次大地震,那场地震死了几十万的同胞,这样的灾难发生让我的心都在震撼,我在“5·12”地震馆还看到了“猪坚强”他傻乎乎的睡着觉,时不时的还打着呼噜,看它的样子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活到了现在。

走出博物馆,回想起我今天见到的一切,不得不为我的国家而感到骄傲,也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四

暑假里,我和妈妈出去旅行,旅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重庆,参观了建川博物馆。

走进建川博物馆,我立刻被眼前大自然的美景所吸引住了,四周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花园里桂花飘香,香气袭人。

建川博物馆是由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创建,位于中国博物馆小镇――四川省重庆市兵工署第一工厂旧址,是刘氏庄园所在地。聚落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拥有藏品8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29件。博物馆以“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为了安宁,收藏灾难;为了传承,收藏民俗”为主题,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抗震救灾四大系列30余座分馆,已建成开放24座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本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富的民间博物馆。

在一个广场上,立了很多玻璃屏,那上面有很多红色的手印。你一定想知道那是谁的手印吧!那一个个手印象征着一个个老兵。年轻的`时候,老兵们拿着枪在战场上与敌人战斗,他们留过血,流过汗,但他们从来没有流过泪。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了祖国的旗帜,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美满生活;他们把手印留在那里,不光是要提示我们珍惜及今天的幸福生活,还要提醒我们一定勿忘国耻,不要让悲剧再一次上演。看完这些手印,我的心里感慨万分,于是我在留言册上写下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接着,我们又去参观三寸金莲馆,那里面展览的全是过去女人穿的鞋,所有的鞋子都是又小又尖的,那就是古代“三寸金莲”们的鞋。可以想一想,用一根长长的布条活活的把脚趾扯断,让她们的脚变成“三寸金莲”,想着都觉得可怕呀!这些都是过去那吃人的社会留下的呀!

最后,我们还参观了红色年代人们的生活用品,还有当时人们居住的各种房间,有农民之家、供销社、幼儿园……十分逼真!

在建川博物馆参观一天,不光让我知道了古代的陋习和人们的艰苦生活,更让我看到了抗日英雄们浴血奋战的场景。我们身为祖国的花朵,一定要为祖国的未来而努力。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五

本文要讨论的是“建川博物馆心得体会”,这是一次非常难忘的参观,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博物馆的魅力。在这五段式的文章中,我将与读者分享我的体验,包括博物馆的历史、展品、参观体验和感想。

第一段:简介。

建川博物馆是我国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位于四川成都市。一开始,我对博物馆只有模糊的认识,但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想看看这里有什么值得一看的东西。随着参观深入,我对建筑、展品和博物馆的整体氛围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第二段:历史。

建川博物馆是由成都市政府和中国国家文物局合作建立的,是一座典型的现代化博物馆。如今,博物馆建筑面积有8万余平方米,内部装修非常华丽,让人赞叹不已。此外,博物馆的建筑设计非常具有代表性,将现代与传统相结合,足以傲视其他博物馆。

第三段:展品。

建川博物馆的展品包括文物、艺术品、历史文献等等,数量令人惊叹。并且,展品还包括人类文化历史上的重要物品。例如,博物馆中展示的古代陶器、书法、织物等,都是非常珍贵的文物。此外,展品还包括当代艺术及当代文物展示,创新性的展示形式给人以耳目之新的感受。

第四段:参观体验。

参观建川博物馆,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因为你不仅要欣赏展品,还需要亲身了解其背后的故事。在博物馆内有专业讲解员带领游客,你可以听他们介绍展品的来源、历史、文化背景等等,增加了解博物馆的机会。此外,如果你带上手机,可以通过博物馆应用程序了解更多信息,这是一次非常好的互动体验。

第五段:感想。

至此,我受益匪浅,深深感受到了博物馆的魅力和文化的升华。参观建川博物馆不仅给了我一个震撼的视觉体验,还帮助我了解文化历史与社会现状,让我更加珍惜身边的文化遗产。总之,建川博物馆是我认为在中国文化领域里一座非常值得参观的博物馆。

总结:

通过参观建川博物馆,我对历史和文化方面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我强烈建议读者也去拜访一下。在这里,你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交流学术见解,增长自己的文化底蕴。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励更多的人拜访建川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魅力!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六

领完门票,我们一行人跟随讲解员参观了一楼的展厅,让我对宁波帮有了基本的了解:宁波帮诞生于唐宋,历经明清的考验,民国的洗礼,一直发展到今天,不仅因为命运的眷恋,更因为宁波帮人士不居人后的开拓精神,那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豪情。宁波帮人士凭借经商致富,"诚信务实"是对他们真实的写照,也是宁波帮在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更令我钦佩的是,无论老一辈还是新一辈的宁波帮人士,总是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颗颗火热的赤子之心,为祖国的腾飞默默的做着贡献。

沿着展厅而上来到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艘艘精致华美的船模,整个房间,柜子里陈列的,墙上画着的,幻灯片上放映着的都是船只,不同造型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用途的,突然想起航运业是宁波帮的主要经营业务,不由得再次看了一下那些精美的船模,这普普通通的船只,竟然将小小的"宁波港"托举为震惊世界的"航运帝国".由衷的佩服宁波帮人士因地制宜的本领,既然身处沿海,就充分利用沿海的优势,这正是宁波帮人士的睿智。离开船舶展厅,各色店铺令人眼前一亮:药铺,钱庄,丝绸等店铺,当铺那古朴的装饰,令人恍惚中似乎置身古代,猛然回神,原来,各行各业都有宁波帮人士活跃的身影。历史上功成名就的人数不胜数,但为世人所牢记的却屈指可数,是什么让宁波帮为世人所敬仰呢?"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是的,正是那份乡土情结,那深深埋藏在宁波帮人士心中的爱国情怀:捐助贫困地区,参加慈善捐款,捐资筹建宁波大学他们是真正的实干家,没有激烈的言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朴素的民族观。参观完宁波帮博物馆,我被宁波帮人士的精神深深折服:那份驰骋商场的勇气,那份独具特色的睿智,那份热爱祖国的情怀!感谢宁波帮!祝福宁波帮!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七

去参观博物馆后有啥体会呢?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观博物馆有感,希望您喜欢!

“五一”节放假,到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游览。

一进安阳地盘走在了人民大道上,由东向西刚行不远,路北一座气势恢宏新型的建筑跃入我的眼帘,它金碧辉煌,远远地看去像是很开阔的一片大地上铺满了金子,光芒四射。随即喝令停车,这就是我们要参观的《中国文字博物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国家文化历史名城——安阳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博物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专题博物馆。是“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我国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我们一行四人随即下车,漫步走到博物馆的正前方。只见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很像是人们在赶庙会。我拿出手机对准最前面的地面上的牌子进行拍照。

牌子的名字是由江泽题的《中国文字博物馆》。牌子的前面地面上摆满了鲜花,簇拥着牌匾,更显得牌匾的靓丽、醒目。抬眼望去,匾牌的两侧有两只金黄色的甲骨型的玄鸟。后面屹立着高大的字坊。字坊高18.8米,宽10米,取甲骨文、金文中“字”之形。字坊之后是通向展馆前的既开阔又整洁的广场。广场两旁是青铜甲骨片组成的碑林,由中国文物学会青铜修复委员会委员、殷商青铜工艺研究所所长兼总工赵乾民制作的28片极具代表性的青铜甲骨片,隐含了殷商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元素——甲骨文和青铜器。这批甲骨文精品大都来自《甲骨文合集》《小屯南地甲骨》和《花园庄东地甲骨》,最大尺寸高达1.4米、宽0.9米,总重量3吨,青铜甲骨片背面则为这些甲骨卜辞的释义。同时,28片向上天卜问吉凶祸福的甲骨片又代表着28星宿,象征人与自然密切相连,是我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生动体现。

由字坊再向前走,通过中间整洁的广场,上博物馆的台阶。台阶上有许多个大柱子,我们一行手拉手,三个人还抱不住。红色底面上绘有黑色图案,看上去非常壮观、气势磅礴。之后我们进入博物馆内。

环顾大厅四周,是四块巨大的白色浮雕,大气磅礴。大厅顶部采用穹庐顶的样式。北面的浮雕介绍的是中国文字发展简史,南面的则是一片甲骨惊天下,东面的是中国书法简史,西面的是少数民族语言文字。

我们乘电梯到二楼,开始细细地参观并品味着中国文字从甲骨文到现代简体文字的全过程,不觉已是三个多小时,大饱了眼福。再看看表,已是下午一点多,肠胃已经多次报警了。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中国文字博物馆,到餐馆安抚肠胃去了。

中国文字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专题研究中国各民族文字、文字历史、文字文明的专题博物馆。它荟萃了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中国文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反映中华文明与中国语言文字的研究成果,展示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这对进一步提高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展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起着重要的作用。将对我国文字、文化、文明的传承和保护、研究和发扬产生深远影响。

这一次的参观,增长了很多知识。中国的文字有着很悠久的历史,这里蕴含着劳动人民的辛勤汗水,也展示了中华民族先祖们的智慧。中国文字所独具有的魅力会使这座气势恢宏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将对中国以至于全世界具有很深远的影响,会对弘扬民族文化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从93年来北京上大学,到现在有20xx年之多了。20xx年来,每天生活在这个城市,却有一种“不知庐山真面目”的感觉,除了上学时的历史课本之外,再没有真正立体全方位的去了解过我们的首都。

参观首都博物馆新馆给了我这个机会。首都博物馆新馆坐落于西长安街延长线白云路的西侧,外观雄伟,气势磅礴。进入之后,按照导览图一一参观,不知不觉沉醉于祖国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通过参观首都博物馆,我对首都的认识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一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仅限于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次系统详细的参观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不禁感慨祖国首都的文化底蕴之博,物产资源之博,艺术内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怀,包容和养育着生活在这里的20xx万人民百姓。二为史。北京是古城,历史悠久。曾有多个朝代以此为都,北京的历史中填充着无数色彩缤纷的故事。

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三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风土人情是闻名世界的。展厅中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从头到尾透着诚恳和热情;还有日渐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风情,街坊邻里们谈笑风生,互相帮助,谁家有事,一声招呼,一个院落携手共济,不是亲情而胜似亲情,让我们现代人无比羡慕那美好的和-谐。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温和的、谦逊的,这是需要我们现在去重温,去寻找和拾回的。四为美。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再看从博物馆本身的建筑设计,到展区展品的设置,无处不在的贴心服务,到细心品味的参观人群和天真活泼、认真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也展示了我们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个城市,才会真正热爱她。参观之后这一个月以来,我走在街上总是有意无意的用欣赏的目光去观察路边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损市容市貌的行为时心中总是想,这么好的城市,我们为什么不能好好爱惜她保护她。首都博物馆是一个窗口,应该面向社会各界免费开放,让大家都来了解北京,热爱北京,进而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人民。很难想象一个乱贴小广告或随意扔垃圾的人会是一个对首都,对国家充满感情的人。因此,倡议各中小学校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参观,倡议我们同事带家人和孩子前去参观,倡议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首都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不久前,我校组织参观了海南解放60周年的纪念活动,来到博物馆庄严的大门前有着圣神的感觉,在门前我似乎就能感觉得到历史的气势和宏伟,那呐喊着解放海南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的时候到了,我开始带着那份尊敬认真的观察这里的历史。

走进纪念海南解放60周年大型图片展展厅,开启了一扇了解海南沧桑巨变历史的窗户。血与火、硝烟与呐喊、面容与情怀穿越岁月,深深地感染和打动每一位参观者。

一艘木船,一列火车,分别呈现在两个展厅的前面。设计师独具匠心的摆设,寓意着展览两大主题:“解放”和“开放”。走进不同的展厅,观众感受到的是不同的震撼。

为了解放海南我们的渡海作战部队不惧惊涛,勇对骇浪,在琼崖纵队的配合下,依靠简陋的木帆船强渡琼州海峡,创造了“木帆船打败军舰”的世界战争史奇迹。创造了我们下一代的幸福这是难忘的并且永远的刻在我们心中。

历史上,为了强岛富民的理想,为了让每一位岛上居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孜孜以求,努力探索各种发展海南经济社会的方向、道路和模式,即使为此遭受损失,蒙受冤曲,甚至抛撒热血,也矢志不移,誓死追求。正是靠着他们的坚韧和坚持,海南坚实地走过了漫长的历史。今天,我因继承先人理想,接过发展重担,正是当代人无可推卸的历史责任。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绘就一个更美丽的海南,以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做一名有利于社会的青少年。

我认为落后就要挨打也是导致这场悲剧的重要原因,我相信日益强大的中国可以和这样的悲剧说再见了,我也会祈祷祖国的明天会更好!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八

我们到达了建川博物馆。站在建川博物馆的正门口,虽然不似想象中那般气势恢宏,却也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令人忘记了嬉笑追打,以郑重之心、肃穆之情倾听历史的声音。

滇西边城腾冲,和顺古镇掩映在静谧祥和的田园风光中,滇缅抗战博物馆就坐落在古镇上。这里展示着大量抗战文物,无声地讲述着保卫抗战期间援华物资”生命线“——滇缅公路的悲壮历史。

今天,”新滇缅公路“横空出世,从昆明到滇西边城瑞丽的国道主干线已经全程高等级化,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大动脉。

往昔的”生命线“,成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往昔的抗日战场,也踌躇满志,谋划着美好的未来。在河北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馆已经正式对游人开放。与旧馆相比,新馆可参观的地道增长了600多米,并增加了许多互动内容。

”以前年久失修,断壁残垣。现在重修扩建,高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纪念馆前,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对记者说。

在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中,约1.8万人的中国陆军第10军,仅凭野战工事浴血奋战,抗击日寇11万余人的围攻,历时长达48昼夜,打破了日军原计划一天攻陷衡阳的美梦,牵制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63498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