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建川博物馆有感范文(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4 17:46:10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范文(16篇)
时间:2023-11-24 17:46:10     小编:薇儿

对于一个项目或任务而言,总结是对完成情况和经验教训的一种归纳总结。对于任何一次总结,我们都应该先明确总结的目的和重点。10.希望通过这些总结范文的分享,能够激发大家写作总结的灵感和动力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一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我们宿迁晚报小记者要到来安小学农耕博物馆参观了,我们心里非常激动,一路上,我们难抑心中的喜悦,对即将看到的博物馆充满期待。

啊,终于到了,进入学校大门,扑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大道两旁栽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两侧的墙上挂着许多标语牌,记录了很多新创作的诗歌。刘老师热情地给我们当起了向导,我们首先来到室外体验区。我看到了几个圆圆的大家伙,刘老师说,这是石碾子,拴在牛的后面,是用来碾压粮食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该多麻烦呀!

接着我们来到展厅的前面,老师指着许多磨盘给我们介绍,这是一条由磨盘铺成的路,扶着石磙墙,踩着磨盘路,走进展厅,我真正体会到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艰辛。

博物馆有三个展厅,分别是农耕器具展示厅、衣食住行展示厅和教育发展展示厅。在这里我看到许多农用工具,有木犁、木耙、铁锹,这些农具看起来都很笨重,用这些工具干活,不知要花多大力气,以前农民太辛苦了。

进入第二展厅,有一把刀吸引了我,刀很大,很显眼。老师说:“这是铡刀,有两部分组成,一块中间挖槽的长方形木料,一把带有短柄的生铁刀。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是人们用来切断草茎的、切碎饲料的,这和现在的碎草机比起来,那可差远了。我还看到了很多图片,照片上不知是什么地方,仔细听老师一介绍,原来是我们家乡——泗阳,我很惊讶,那低矮的房屋是泗阳吗?那泥泞的道路是泗阳吗?和我们现在的家乡相比,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第三展厅的东西我最喜欢,我看到了很多旧课本、旧文具、旧课桌,最特殊的就是学生书包了,有的是竹子做成的书包,有的是用黄黄的布做成一个有盖的书包,有的是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拼在一起的书包,还有皮书包,种类真不少,姚老师说她小的时候也用这种书包。我看也挺漂亮的。

正当我看得出神时,老师叫我们集合了,我依依不舍走出展厅,我的父母、爷爷奶奶生活在那个时代,一定吃了很多苦,今天我们拥有的太多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报答父母。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二

基地分会组织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首博新馆于20xx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和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北京国宝荟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啊!

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五层的民俗文化展最贴近百姓生活,当我们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这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老北京的结婚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70后的人感到新鲜。结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复又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完成了。过年是中国的大节日,过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节了,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财神、买年画、贴对联、祭灶神,充满了年味,大人孩子各个精神饱满,迎接春节。老北京的街头满是热闹的景象,街头卖艺人踩高跷、舞扇、杂耍,一片太平盛世,体现了老百姓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非常感谢工会组织的这次活动,令我们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三

20xx年10月24日下午,我院团委组织参观了石河子军垦博物馆。还未进入馆中,一座高大的王震将军雕像便屹立在门前。王震将军是谁?石河子为什么叫兵团城市?以前的我并不了解。

后来我知道了,在毛泽东主席的命令与王震将军的主动请缨下,屯垦戍边的号角吹响了。1950年2月,王震将军与陶峙岳将军率领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市,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戈壁明珠”——石河子市。在这冬日严寒漫漫,夏季短促酷热的戈壁滩上,他们用锄头、坎土曼、木犁和自己的双手,开拓了我们脚下的幸福沃土。这里的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些老一辈的军垦人们。这座军垦博物馆,便是为纪念这些英雄人物事迹而建立的。

进入展厅,一幅巨大的浮雕映入眼帘:老干虬枝的胡杨树,巍然屹立的天山,一把钢枪一柄锄头交叉在一起,上方是一书军委要求14个师屯垦戍边的命令。辗转向右是关于中央军进疆的历史背景与进军路线,几位将军的半身雕像与个人旧物。上到二楼,“军垦第一犁”深深地扎入土里,几件锈迹斑斑的锄头与那“坎土曼之王”沉默着。简陋的播种机,昏黑的煤油灯,拧巴的脚手架……工具虽然简陋笨拙,却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老一辈的`军垦人就用这些工具和开垦新疆的热情与决心,用双手造就了这年轻又伟大的城!他们穿着单调的军大衣,几乎被磨穿的衬衫,打了一百多个补丁的棉衣;吃着盐水和辣椒面下饭,煮麦粒和玉米充饥;住在闷热的地窝子里,在两面墙上打个孔,两间屋子共用一盏煤油灯;用人力在几百公里外的林区运来木材。一个月一根,五千多次的往返,都是他们用步子丈量的啊!反观如今的我们啊,已是幸福太多太多。

曾经,我以自己是新疆人而骄傲,却根本不了解这个用汗水灌溉,脚步丈量,双手开辟出的西部乐土。前一辈的身躯大多已经像王震将军那样永远留在了天山,但他们的精神永远流传。“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将永远烙印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努力学习,勤劳奋斗,让兵团的明天更加美好。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四

12月15号早上,地质工程专业的卓越班、1班和2班全体学生搭乘校车赴中国地质博物馆进行了一次实习。而这也是我第一次进入这种博物馆参观。作为亚洲最大的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共有五个基本陈列展厅。分别是一层的地球厅,二层的矿物岩石厅和宝石厅,三层的史前生物厅和四层的国土资源厅。

进入博物馆后,一位来自地质大学的大三学姐负责为我们卓越班进行展品的介绍。听她讲得头头是道的样子,我真的好生羡慕。不过,与此同时,她也激发了我对地质工程专业的兴趣,增强了我对地质知识学习的信心——几年之后,我也会有质的转变!

在地球厅中,展馆是以地球的内动力地质作用为主线来设计展品的`。它为我们呈现了火山喷发、断裂和褶皱等地质现象、地震等地质灾害和喀斯特地貌等地质景观,形象地使我们对地球有了一次更深入的了解。

而二层的矿物岩石厅则展出了近千件矿物珍品和典型岩石标本。它以宏观产出状态和微观结构组合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岩石标本及知识。同时,它也让我认识到我现在所学的知识仅仅是一点皮毛,要想将来有所建树,我还需一步步地努力探索。

宝石厅则展出了各种天然宝石和人工宝石,融入了东西方的珠宝文化,介绍了宝石鉴定和鉴赏方面的知识。看着这些色彩缤纷、闪烁耀眼的各类宝石,我不禁有了一个不知该不该有的想法——要是哪天,我能找到一两块这样的宝石,那就太好了!不过,至少目前来说,这还是一个很遥远的幻想。

史前生物厅则以史前重大事件为线索,为我们介绍了生物的发展过程。其主要包括早期的生物大爆发、生物登陆、恐龙和鸟类、生物大灭绝和人类时代等内容。我打小时候就对生物的演化极为感兴趣,而参观过这个展厅之后我对古生物的演化的印象又进一步加深,相信大一下期的古生物学那门专业课应该不是什么挑战。

国土资源厅分类展示了我国土地。海洋、矿产资源的基本知识,反映了我国国土资源工作和地质工作的成果,它是我看到了我国地质工作者艰辛探索的足迹,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总之,参加地质博物馆后,我收获颇多。相信在今后的专业知识学习中,我会一步一个脚印,迈向成功之门!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五

它是中国货币史上唯一统一的时代。它的图案充分表现了经过多年的战争,刚要建立起的新中国,万物复苏的景象!也体现了全国人民焕发出对建设新中国的.高度热情!

现如今,已经发行到第五套人民币了。人民币的诞生,翻开了中华货币崭新的一页!

三月五日学校组织教师参观三峡博物馆.它位于市区人民大礼堂的正对面一座灰色的大楼与人民大礼堂相对屹立.当我们进入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廉的是一幅巨大的瞿塘峡风景画.长江就从两岸山峦中穿过.峡口很窄从远处望去好象要闯山的感觉.当看到这个画面时我不觉想起古诗中的一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好象自己淘醉在三峡的美景中.再往前走是一幅纤夫拉船的塑雕像.解放初长江两岸经常看见纤夫头上裹着白布巾打着赤膊和赤脚,弓弯着身躯将纤绳扛在肩上吃力的向前拉着,把上水船拉着走.他们就是这样常年累月的拉着,维持最低生活.当时交通极不方便,两岸农民全靠一双脚走,运输东西靠肩扛.他们祖祖辈辈就生活在山区,买油盐没钱背东西到集上去换.听说在偏僻的山里穿衣都困难,几人合穿一件衣服,谁出门谁就穿.真是太原始了,太穷了.同是中华民族的儿女,他们为何受生活的煎熬啊!与富裕地区比一个是天堂,一个是地狱.这不合理的现象非改不可.

改革开放后,三峡地区要建大型水库,现代化发电站,由于三峡水库的建设提高了水位淹没许多县区和名胜古迹,于是被淹没地区就要移民,有的移到浙江,上海,广东等郊区.大部分就近安置迁新址,修新县城,修新居点.连名胜古迹也整体迁移如白帝城,张飞庙原貌修复.在新区修公路,建学校,医院,广播,电视,电话,电灯进村库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库区的水,电北调支援建设.三峡工程还没完成.几年后将会出现展新的面貌.库区人民将和全国人民一道走向繁荣富强的幸福大道.库区新貌也是改革开放的硕果.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六

今天,我参观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博物馆是由茂新面粉厂改建而来的,是荣氏兄弟创办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的企业之一。

我先参观了大厅的纺纱机,足有几十米长。接着往后走便是麦仓区。麦仓区有好多古老的机械设备:如抛荞机,贮面机等等。

接着我们参观了二、三、四楼,其主要的展览设备就是解放前从英国进口的`成套面粉生产设备,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解了这套设备的一个生产流程。

接下来,我们去后面一幢楼参观了当时面粉厂的办公区,主要是以一些蜡像为主的展览,有荣德生祖孙三代,还有英国人亨特等一些当时面粉厂的重要人物的蜡像。

通过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对中华民族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不仅对荣氏兄弟有了敬意,而且对荣氏兄弟的伟大创举也感到惊叹,更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历史使命感。所以,我们以后不管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继承前辈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要发扬光大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为民族工商业的辉煌再贡献我们新一代的力量!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七

走下公交车,我们就看见了博物馆的外墙。博物馆外边是一条并不宽阔的“小马路”,路上铺着方形的小石块,两边的树全用齐腰高的石头围了起来,远看像一只只盆景,路灯全是宫灯,整条马路显得干净整洁。

走进博物馆大门,看到博物馆的建筑和我们的住房不一样,粉墙黛瓦,屋面和墙体用深灰色石材做成,与白墙相配,漂亮极了!

参观博物馆要安检,我带了一个易拉罐饮料,谁知是不能带进去的,所以我一下子把它喝完了,差点撑破了肚子。

进去以后,我们先去参观杨明义的“百桥图”。他画的桥全是水墨画。我们看到了苏州的许许多多的桥梁,有大桥、小桥,平桥、拱桥,木桥、石桥。我还看到了我们甪直老家旁边的东美桥和太平桥,画得像极了。苏州是水之乡、桥之都。“小桥流水,人家枕河”是人们印象苏州时用得最多的词,杨明义无论走到世界哪个地方,始终都在家乡的桥头上进行创作,所以才有“百桥图”。

我们还参观了明清文人书斋雅物展、古代瓷器馆、古代服饰馆等,最后又参观了“忠王府”。

转眼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虽然有一点累,但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八

今天阳光明媚,我们学校组织了一个活动:参观海军展览馆。那里很棒!

经过5~1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海军展览馆。这里有武器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和贝壳博物馆...

我们先进了武器博物馆,那里有各种武器:有各种地雷和大炮;有巨大的战舰;和用来模拟战斗的飞机...

参观完武器博物馆,我又进入了历史博物馆。有精致的人物,迷你模型战舰,还有枪炮盾牌等小武器。

最后,我参观了贝壳博物馆。这里有各种大大小小的贝壳,美极了!有五颜六色的爱情壳,有木鱼一样的壳,有蜗牛壳一样的壳……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个巨大的壳和模拟的`海底。那个巨大的贝壳可以做成很多漂亮的珍珠,串成项链。听说可以延年益寿!那个模拟海底真美!有一些可爱的小乌龟,一些长满刺的海胆,还有一些小贝壳。

啊~太好了!贝壳馆对面是一艘名叫海鹰的战舰。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九

今天我参观了被誉为“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肃穆庄严的西安孔庙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刻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来到碑林,我犹如置身于碑的森林。走过一间间藏室,仰望着一座座碑石上的文字,我仿佛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从秦篆汉隶到魏碑,唐宋明清诸多大书法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真迹,里面有我们所熟知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样的大师。但是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中国古代书法家—颜真卿。

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吧,颜真卿是怎么练成的一手好字,在他小时候,颜真卿家境并不富裕,是在没办法他就用碗当做砚,一只刷子当做毛笔,碗里的黄泥浆就是墨,墙壁就是纸。等到墙上被他写满字的时候,就用清水把字冲掉,然后又重新写起来。日复一日,他的刻苦努力让他练就了一手好字。所以在他年轻时,他的书法就已经赫赫有名了,而老年那就更是一位书法家了。

石碑上的汉字告诉我,古人颜真卿用最软的笔写出了最硬的字,顶天立地、落落大方,、我一定要像他一样练一手好字。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

领完门票,我们一行人跟随讲解员参观了一楼的展厅,让我对宁波帮有了基本的了解:宁波帮诞生于唐宋,历经明清的考验,民国的洗礼,一直发展到今天,不仅因为命运的眷恋,更因为宁波帮人士不居人后的开拓精神,那份"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的豪情。宁波帮人士凭借经商致富,"诚信务实"是对他们真实的写照,也是宁波帮在众多商帮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更令我钦佩的是,无论老一辈还是新一辈的宁波帮人士,总是把自己的前途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一颗颗火热的赤子之心,为祖国的腾飞默默的做着贡献。

沿着展厅而上来到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艘艘精致华美的船模,整个房间,柜子里陈列的,墙上画着的,幻灯片上放映着的都是船只,不同造型的,不同时代的,不同用途的,突然想起航运业是宁波帮的主要经营业务,不由得再次看了一下那些精美的船模,这普普通通的船只,竟然将小小的"宁波港"托举为震惊世界的"航运帝国".由衷的佩服宁波帮人士因地制宜的本领,既然身处沿海,就充分利用沿海的优势,这正是宁波帮人士的睿智。离开船舶展厅,各色店铺令人眼前一亮:药铺,钱庄,丝绸等店铺,当铺那古朴的装饰,令人恍惚中似乎置身古代,猛然回神,原来,各行各业都有宁波帮人士活跃的身影。历史上功成名就的人数不胜数,但为世人所牢记的却屈指可数,是什么让宁波帮为世人所敬仰呢?"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是的,正是那份乡土情结,那深深埋藏在宁波帮人士心中的爱国情怀:捐助贫困地区,参加慈善捐款,捐资筹建宁波大学他们是真正的实干家,没有激烈的言语,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最朴素的民族观。参观完宁波帮博物馆,我被宁波帮人士的精神深深折服:那份驰骋商场的勇气,那份独具特色的睿智,那份热爱祖国的情怀!感谢宁波帮!祝福宁波帮!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一

星期五,一个本该在校上课的日子,但我们一起去了位于大邑县的建川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也就是老师们所说的课外教学。在此之前,我对建川博物馆便早有耳闻,建川博物馆,全称建川博物馆聚落,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聚落占地500亩,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刘氏庄园所在地安仁古镇。聚落内将建设抗战、民俗、红色年代艺术品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国内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特别的是这个博物馆并不是由国家投资修建,属政府行为,而是由一位名叫樊建川的个人投资修建的,建川博物馆聚落现馆藏珍贵文物超过100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达121件,这在国内民营博物馆中首屈一指。

我们一大早便抵达了建川博物馆,可能是因为,这是少有的户外教学吧,所以同学们的脸上都毫无倦意。首先吸引我的,是园区里的工作人员的穿着,他们都无一例外的都穿着那时候川军的制服,一下子,我仿佛已经置身于那个特殊的'时代。在解说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名叫“中国老兵手印广场”的地方,远远地便看见了那灰白的广场上鲜红一片,广场的灰白更加突出了那片鲜红,使人不禁心里一紧。走近了看,原来是一个个印在玻璃板上的红手印组成了那片鲜红,每座手印墙宽约1.2米,高约2.6米,每个手印墙上都排满了手印。听解说员随后的介绍才知道,这些手印全都是抗战老兵的手印,当年正是他们的双手挥舞大刀、长矛,投掷手榴弹、埋地雷、炸碉堡,正是这些手当年挡住了来势汹汹的日军侵略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托起。而之所以把玻璃板排成v字形,是为了寓意胜利。

我们没有在那里过多的停留,但那抹鲜红一直占据着我的脑海,以至于后来参观“二战馆”和“武器馆”都心不在焉的。那些红手印大小不一,表明它们来自不同的人,但那些不同的人有着共同的信念,这也是手印墙存在的的原因吧,他们把热血撒在了这片土地,换来了我们现在和平幸福的生活。没错,它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不知走了多久,肚子咕咕的叫着,正常的生理反应,提醒着我们是时候该吃午饭了。所以,当解说员说“我们前往下一个馆”的时候,我看到了大家的脸上有一丝不快,但又没办法,所以只有一边小声抱怨一边前往下一个馆。可当我们看见那大大的馆名时,所有的抱怨声都止住了,整齐得就像约定好的一样。那是“5·12”汶川大地震博物馆,气氛一下子就沉重了起来。因为那是一场我们亲身经历过的灾难,虽然我们并没有处于震中,也没有同学受伤,但那地动山摇的一刻,还是被我们永远铭记在生命中。

建管人应该是希望还原灾难的本来面目,所以场馆里再现了许多地震时的场景,倒塌的房屋,面目全非的汽车,永远停在14时28分的钟表,一切的一切,都仿佛在向我们哭诉着那时的惨烈。当看到那些在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孩子的遗物和照片时,鼻尖的的酸楚感提醒着我,虽然已近事隔那么久,我却还没有忘却。那些年轻的生命,被上帝选中,要提前和这个世界说再见。所以能留下来的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啊!那些孩子的文具,也被展览了出来,那色彩鲜艳的文具,和逝去的生命的黑白,成了最强烈的对比。而在众多照片中,有一张被放大成两层楼高的黑白照片,被悬挂在显眼的位子。那时遇难孩子的家人,抱着孩子的遗像,站在埋葬了自己孩子的废墟上,他们脸上的悲痛并没有被黑白的颜色所掩盖,因为我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不仅如此,展馆还展出了地震时,那些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的英雄们的相关物品,林浩,吴家方,薛枭,范美忠,甚至还有温家宝爷爷当时用过的扩音喇叭,就是通过那个喇叭,温爷爷把国家的关心传达给了受灾民众,也是通过那个喇叭,温爷爷说着让灾区人民安心的话。正是民族的团结,使汶川人民挺了过来。

走出了馆场,回想着今天的所见所闻,我深深的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着,我深深的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而骄傲着,我想,这会是我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是我思想精神上的烙印。

:好看。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二

在11月21日这天,我们的王丽明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16年,在与中国现代科学同步发端、发展的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自然精华和文化遗存,以典藏系统、成果丰硕、陈列精美称雄于亚洲同类博物馆,并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地质标本20余万件,涵盖地学各个领域。中国地质博物馆位于西四,一个很热闹的充满着老北京的风情的路段,所以占地面积并不大,但是里面丰富的矿物展览让我们大开眼界。老师和我们在地质博物馆的门口合了影然后入内参观。中国地质博物馆的基本陈列有,地球厅、矿物岩石厅、宝石厅、史前生物厅和国土资源厅。

我们首先参观了一楼的地球厅,一个巨大的地球仪首先映入眼帘,它绕地轴运动不停的转动仿佛在向我们展示它巨大的力量。地球厅分为东西两厅,东侧展厅用模型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板块运动、褶皱断裂、火山、地震等地质作用及其原理让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体会到了地球内力作用的强大与奇妙,而那仿造的地震后的房屋更让我们心惊胆战。西展厅主要以介绍外动力地质作用为主,并运用模型和多媒体设备向我们展示了水和风的地质作用。这证明地球无论是内力还是外力都是巨大无穷的,是足以让我们敬畏的神秘力量。

矿物岩石厅中有无数的矿物晶石,他们千奇百怪、五颜六色。这里有晶莹剔透,璀璨夺目的宝石,有巧夺天工,各具特色的玉石雕刻。有造型奇特,栩栩如生的彩石制品,还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各种名砚,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水晶王、巨型萤石方解石晶簇标本,精美的蓝铜矿、辰砂、雄黄、白钨矿、辉锑矿等中国特色矿物标本,以及各类繁多的宝石、玉石等一大批国家级珍品。通过它们的颜色特征我们还可以基本掌握宝石的鉴别方法,自己区分天然品与相似品、合成品与模仿品的本质。在博物馆里我们还可以在显微镜下放大并观察一些矿物体的显微结构,直观地认识宝石。无论矿物还是晶石的形成,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且要经历成千上万年甚至上亿年才能形成一小块,这足以说明它们有多么珍贵。

在所有的展厅中,宝石厅展示的宝石、玉石、有机宝石、贵金属等展品最使我们惊叹和震撼。在这里我们了解到宝石按其价值特征可分为三大类,即高档宝石、中档宝石及低档宝石。每一类宝石由于生长环境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各自独有的特性。这些展品旁的文字说明非常简洁,但是在课堂上老师曾经讲解过也用电脑向我们展示过,所以认起来并不吃力。使我们感慨的是,这些精美奇特的宝石标本生动的向人们诉说着它们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在自然界中所形成的原因,它们的感官特征及可供人们使用的特性。

之后我们来到史前生物厅,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动物的化石,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包括植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等化石及其遗迹化石。它是地球历史的鉴证,是研究生物起源和进化等的科学依据。古生物化石不同于文物,它是重要的地质遗迹,是我国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在展厅里,以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系统的介绍了地球史前生物产生,进化,灭亡的过程。此外,该展厅还陈列了大型鱼龙化石、“中华龙鸟”等原始鸟类系列化石,山顶洞人遗址中发掘的石器、石珠、骨针、骨饰,以及鱼龙、中国安琪龙、翼龙化石的模型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古人类化石——云南元谋人牙齿化石。在这里我们可以生动的体会到生物进化过程的艰难以及生物在大自然变化前的脆弱,以及时间匆匆流逝,让我们不得不承认时间过得真的很快。

国土资源厅分为四个部分,即土地资源--介绍了土壤的形成过程、我国土地资源分类、土地利用与土地管理制度。矿产资源--展示我国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关系密切的主要矿种的产地以及矿产与人类关系、矿产资源的可持持续发展。我国的海洋资源--重点展示我国沿海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极地考察标本。我国的测绘工作—以我国的版图作为主题,从测绘技术的发展历史到测绘工作取得的成就。

通过一个上午的参观学习,作为博物馆同行的我们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地质科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感受到了作为一个国家级的中国地质博物馆,历史悠久、馆藏丰富,陈列展览内容全面、形式饱有特色,尤其在展览的主线设置、室内景观的布置、互动设施以及多媒体运用等方面融入了为观众服务的人文设计理念,是公众接受科学教育的理想场所,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三

5月15日参加公司团委组织的54青年节活动,并有幸参观到著名的建川博物馆,我感到意义非凡。

怀着一种平常的心情进去参观,带着崇敬的心情出来。在参观的短暂时间内使我获得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当亲眼看到当年先烈们抵抗侵略者所使用的的装备十分落后时,我的心情是震撼的,打赢这场战争更多的是靠民族的团结,坚定的信念和敢于牺牲的精神,这样的收获比在任何一本书或一部电影中得到的都要多。

我的心情激动难以平复,那一段中华民族的灾难史,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该忘记的。也是这样一段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史,书写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反侵略的伟大胜利,无数的中华英雄儿女挺身而出,奉献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这些也是我们不该忘记的。先烈们英勇的事迹感动着我,一张张图片上年轻的面孔,坚毅的眼神震撼着我的内心世界,这种精神也是对我们面对失败与困难,面对逆境与挫折的一种指引与力量之源。

参观每一个展馆,站在每一个展台前,每当看到日本侵略者的物品都有想冲上去灭了它的冲动,但我知道这不行。这是最好的证据,是对日本修改历史,否认侵略,惨无人道的暴行的`最有力的证明,这也是告知后者这段历史最有力的教材。

一个个英雄,一个个的先烈,有的也正值20多岁的青春岁月,为了抵抗日本侵略者英勇斗争,受尽苦难、折磨,甚至光荣牺牲,比起他们我显得多么的渺小,也更加促进努力学习,认真工作的热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牢记,做为13亿分之一,我该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足于自己的工作岗位,勤于学习,努力工作,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努力的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价值。

对于建川博物馆,我的态度是矛盾的,用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说,叫“纠结”。我很喜欢这个地方,因为它让我那么亲近的感受历史,触摸历史,体会历史演绎的兴衰成败。而我又是如此的怕它,历史太厚重,那一段段不堪回首却又无法抹去的史实,压着我,让我透不气来。时间,可以洗刷记忆,洗刷感情,却永远不能洗刷事实。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四

当坐上返校的班车时,我们这一次的外地实地考察—参观民间最大的私人博物馆建川博物馆也就结束了,回想这一天的参观,感想还是很多…清晨,经过大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期盼已久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比馆由樊建川先生创建,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安仁古镇,已建成抗战,红色年代,汶川大地震,民俗四大系列十三座博物馆,是国家aaaa级风景区。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

第一站是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抗战系列,在这里,我们参观了中流砥柱馆,顾名思义,中流砥柱馆所展示的是一些关于人民顽强抗战的文物,一根高达十来米的红色柱子笔直地立在馆中央,标志着比馆的意义,凸显了此馆的特征,展示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参观了不屈战俘馆,陈列的是一些当时在抗日战争中,面对日本的侵略,仍面不改色,誓死捍卫祖国尊严的人物塑像及画面。其中感触最深的是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在日本军手拿刺刀,另一只手拍自己肩膀,并且满脸凶神恶煞的情况下,他仍然可以面不改色,一点也不害怕,极力无言地反抗;还有一个十五岁的小男孩,在其他俘虏都倒下的时候,他还可以笔直挺立地站着中国军人的姿势,一脸视死如归的表情,这些俘虏,她们受尽了屈辱与折磨,更多的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她们依然不屈不挠,致死都还维护着祖国的尊严,国人的精神面貌,这是多么地感人啊!在对日本的愤怒中,走出了不屈战俘馆,导游带我们来到了一个小湖,这是一个死湖,水面是很平静的,导游说这座湖是专门用来平静参观完不屈战俘馆后人们愤愤不平的心。后来,我们还参观了国防兵器馆,正面战场馆,飞虎奇兵馆,川军抗战馆,这些馆都真实全面地再现了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前那场轰轰烈烈的卫国战争,参观以后不禁让我对那些在战争种牺牲的,伤残的,做出过贡献的国人肃然起敬。

第二站是红色年代系列。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一个两边高高的围墙,围墙上放着各种各样的钟的巷道。原来,这里已经是红色年代章、钟、印馆。在这里,映入眼帘的最多的便是毛主席的.头像。无论是那些壁画还是徽章,都是毛主席的头像,连同红色年代瓷器陈列馆和红色年代生活用品馆,那些瓷器之类的,均是毛主席的头像。这几个馆,真实再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说明了那时大家对毛主席的崇拜,以至于床尾也印着毛主席,用来监督,暗示自己要向毛主席学习,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我们的人民是多么的自觉,学习的积极性是多么地高!

第三站便是民俗系列。这里,三寸金莲文物陈列馆和老公馆家具陈列馆展示了民族文化的百年变革。一双双三寸绣花鞋,不禁让我们想起以前女人的悲哀,一个女孩生下来不久便要在正在发育的脚上裹上绷带,让脚不能再长,其结果必然是脚严重变形,而且相当痛苦,那时,大脚女人是很没有地位的。再看看现在,男女平等,女人再也不用裹脚,也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多好呀!不过那些小脚女人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益的刺绣,也展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特色。她们也是中华民族不可缺的一部分。所以,为了族魂,我们收藏传统。

第四站,也是本次参观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距今最近的一站,地震系列。那里,地震似镜,映出一个对灾情反应快速的政府,一个以开放姿态反对灾难的国家,一个与中国同舟共济的世界,汶川大地震博物馆收集了地震中各种被砸坏了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代表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地震撼天动地,人性,撼天动地,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刚强撼天动地。这里展现了灾难,是为了让我们吸取经验,为了未来的平安!

参观完了,我们在蒙蒙细雨中离开了!留下的不仅仅只是脚印,很多的是对中华民族英雄们的深深敬意与对死去国民的哀悼!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五

我出生于19xx年,一个太平盛世的时代。我的二十年与历史长河中如微尘一粒。所以对于祖国曾经的劫难与复兴都略感生疏。

有幸于20xx年4月25日跟随学校政治部到建川博物馆进行参观。尽管只是跟随导游匆匆一瞥,却感慨万千。从参观一开始到结束,每个人脸上的表情和内心的情感都丰富无比。

有过骄傲:

“眼因多流泪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沧桑”,中国,这条东方的巨龙委实是这句话的真实写照。在参观红色战争系列馆时,我们看到在日军的铁蹄下,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但我们用小米加步枪,用磕掷出去才能爆炸的手雷,用因钢铁缺乏而用陶泥烧制的头盔,还有笨拙的大刀,打败了那个装备先进不可一世的强盗。我们骄傲啊,骄傲于我们有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毛主席,有英明神武决策的中国共产党率领我们脱离水生火热,有铁骨铮铮的中国军民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地拯救苍生于风口浪尖之上。

有过愤恨:

曾听闻过战争的残忍,却不曾料到如此令人发指。原来,赵一曼受的酷刑中有电击,她死去的时候已经被烧得半焦,她还是一位母亲,临死前曾给儿子写过那样一封让人心酸的信。原来,侵华日军进行杀戮时表情不仅仅是残忍,更多的是狰狞与猥亵:他们活埋手无寸铁的民众,或当取乐的射击活靶子抑或是生物细菌的实验品,他们虐待战俘,更为不齿的是将中国妇女当作慰安妇,摧残身心。浏览了一下观众留言的小册子,对于那群衣冠禽兽我们都饱含了难以自持的愤懑。

也有过“惊”:。

惊讶于二战期间美国飞虎奇兵的军装放于当下依然潮流无比,惊叹于那个美国士兵在中国于女友失散后终生未娶,也惊异于三寸金莲馆里的金莲鞋如此的短小精美。

还有过不忍:

地震纪念馆的参观被放到了最后,虽然此馆尚未完全竣工,但就目前呈现于馆中的物品仍能对年的地震可见一斑。

不想看了,不忍看了。唯想记得,我们是铁质的蒲公英。

记得有人评价我们这一代人缺少历史厚重感,是去政治化的一代,将无所作为。请将这样的词句收回。我们不曾忘记历史,也并非无能。或许,我们没有一代代伟人的雄才伟略,但至少我们懂得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至少我们秉承了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信仰做人。

嗨,你好,那段历史,和你打了一个照面,亲切了很多。你已渐行渐远,但请放心,对于你,我们不会忘,也不敢忘。

观建川博物馆有感篇十六

我们到达了建川博物馆。站在建川博物馆的正门口,虽然不似想象中那般气势恢宏,却也自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气势,令人忘记了嬉笑追打,以郑重之心、肃穆之情倾听历史的声音。

滇西边城腾冲,和顺古镇掩映在静谧祥和的田园风光中,滇缅抗战博物馆就坐落在古镇上。这里展示着大量抗战文物,无声地讲述着保卫抗战期间援华物资”生命线“——滇缅公路的悲壮历史。

今天,”新滇缅公路“横空出世,从昆明到滇西边城瑞丽的国道主干线已经全程高等级化,成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大动脉。

往昔的”生命线“,成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往昔的抗日战场,也踌躇满志,谋划着美好的未来。在河北冉庄,地道战纪念馆新馆已经正式对游人开放。与旧馆相比,新馆可参观的地道增长了600多米,并增加了许多互动内容。

”以前年久失修,断壁残垣。现在重修扩建,高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纪念馆前,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馆长闫大森对记者说。

在1944年的衡阳保卫战中,约1.8万人的中国陆军第10军,仅凭野战工事浴血奋战,抗击日寇11万余人的围攻,历时长达48昼夜,打破了日军原计划一天攻陷衡阳的美梦,牵制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力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707021.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