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汇总2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7:30:08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汇总21篇)
时间:2023-11-25 07:30:08     小编:HT书生

读后感是读完一本书或者观看一部电影后对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考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我最近读了一本很好的书,感觉需要写一篇读后感了吧。写读后感时,如何将自己与书中世界完美融合,下面是一些技巧,供您参考。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有趣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一

在我的十多年教学中,脑海里经常浮过的是”我们的教育究竟是为谁而服务”。这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这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项措施。

1)生活教育的目的: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3)生活教育七项措施:

第一,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活本领;

第二,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

第三,要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

第五,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

第七,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

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1)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首先,它教学生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其次,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而不教劳力者劳心。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

2)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

首先,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其次,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在其他教育篇章中,也不时可以看到陶先生关于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比较。比如说:

传统教育注重的是人才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平民教育,普及教育;

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

读了这本书后,我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得很远!经常以”分数”的高与低论英雄,我们是否该醒醒啦!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二

学习是为了借鉴。“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以最少的时间读到更多的好书,特别是一些教育经典名著,进而提升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充实自我人生……这本书给了最好的答案。

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教师读此一书,等于读了一本教育学与心理学合编的著作。

书中有一句经典话,值得学习提倡:“研读教育名著,做学者型教师。”了解教育史上的巨人是谁,他的肩膀在哪里,本书通过对教育经典名著的精概与引读,旨在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最大的收获,在有限的时间了解更多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让我们的教师更有文化和教育涵养,更加理性的思考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通过“读、议、省、写、用”,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不断的前进。

读到马卡连柯最著名的一部代表作《教育诗》时,他说: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尤其是教育新人的过程更如同诗歌创作一样,其间充满着艰难困苦的探索,同时也极富浪漫传奇的色彩。他在书中叙述了教养院的流浪儿童,从不遵守纪律的一群乌合之众,在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下,改造成为社会新人的故事,其文笔娴熟而幽默,叙述充满激情,更由于在创作中表达出的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使本书影响深远。

引用陶行知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生活实践中,通过不间断地学习和研究,不断地完善和提高个人的修养和能力。以此相应具备以下品质:有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热爱、相信、关心和了解孩子,教师教育才能的基础上,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对人的由衷关怀是与教育才能血肉相连的;热爱科学,有渊博的学科知识;掌握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掌握把热忱与智慧结合起来的艺术;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擅长某项劳动技能或有某些特殊爱好;保持着一颗童心,等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可以收获命运。

愿每个孩子都成为一个善良、丰富、高贵的人。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三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者亚米契斯先生写的。这本书是以一个小学生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他在学校里一年的'所见所闻。书里洋溢着同学之间的爱,姐弟之间的爱,子女与父母间的爱,师生之间的爱,对祖国的爱等等,这么多的爱,读后让我感觉到自己就在爱的怀抱中成长、在爱的海洋里徜徉。

在没读了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爱到底是什么。读了本书后,我才知道爱有好多种。

一种是母爱,母爱是慈祥的,也是伟大的。我曾看了一个故事,讲了一个孩子家里很贫穷,没钱上学,他妈妈为了让孩子上学,不顾病痛的身体四处奔波,终于凑足了钱,让孩子上了学,可她的身体却越来越差,越来越差,为了供孩子读书,这位母亲却舍不得花钱治病。终于这个孩子考上了重点大学,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却永远离开了他亲爱的儿子。故事中母亲的这种爱让我知道了母爱的伟大、无私,我们也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

一种是师爱,老师的爱有时是仁慈的,有时是严厉的。有一次,上课我在上课时看课外书,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没收了我的书并叫我下课去办公室。下课我来到办公室,心里害怕极了,老师却仁慈的对我说:“下次上课千万别看课外书了,这样会对你学习有影响。”还有一次上课铃响了,可教室里还是吵闹一片,如同下课一般,老师来到教室,严厉地批评了我们。老师的爱让我们懂得了守纪律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种是同学的爱,同学的爱是关心的爱,是互助的爱,还是快乐的爱。有一次,我摔伤了,同学看见了忙把我送到医务室擦药,看到同学们关心的模样,我从心里觉得很温暖。还有一次快考试了,而我的同位却发现忘了带铅笔盒,她急得快哭了,我立即借给她铅笔和橡皮,让她完成了考试。同学间的爱使我们每天都在快乐的学习、快乐的玩耍,我们将会度过一个快乐的童年时光。

祖国让我学习,祖国让我安宁,祖国让我幸福,还有一种是对祖国的爱。当读到安利柯描绘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为国炸断了双腿,淋弹死守家园的动人场面时,我不禁想到我们祖国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华儿女的血。同样是为了自己国家的光明,同样可以抛弃一切地厮拼,我被这至高无上的爱的境界折服。我们从小就应该以他们为榜样,树立爱祖国的思想。爱祖国,平时应体现在爱人民,爱集体,关心同学,爱护公物。爱祖国就一定要为祖国而奋斗,是自己具有为祖国建设服务的本领,将来也像他们一样,要为祖国增光添彩!

读了这本书,我真正明白了爱是一种神圣的信念,爱是一种高贵的人品,爱是无限的,爱是博大的。这本书让我懂得了只有学会爱别人、爱集体、爱国家,才能同样使自己享受到爱所带来的幸福、快乐。

《爱的教育》真是让我受益匪浅。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四

文章通过学校和社会上的小事教会我们爱。“爱”是什么?是爱父母,爱国家,爱身边所有的人:帕多瓦的爱国少年因为有人母爱了他的国家,宁可挨饿,也不要骂他国家那些人的钱;伦巴帝的小哨兵为了观察形势牺牲;《达达的看护人》中的无名少年对医院里一个重病人像对自己父亲一样;菲鲁其奥为了救自己的外婆,而与世长辞,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

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爱”的存在。记得那时我才上四年级,当时正好要放学了,可天上的神仙们不知因为什么事,一直哭个不停。这让我为难了:这么个“哭”法我啥时能回家呢,雨伞有没带,妈妈的车又坏了,爸爸又不在家,怎么办,除非奇迹出现。我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到了能躲雨的地方,希望老天爷不要再哭了。

在那儿我看见许多家长带着雨具来接孩子回家,不由得问自己:“我妈妈会来吗?”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雨一点儿都没有要小一点的意思,然而学校这儿的家长和孩子也越来越少了。我决定不再等下去,直接冒着大雨冲回家。就在这时:“欢欢……”急促的呐喊声让我震惊,“会是妈妈吗?”我半信半疑的问自己。我迅速回过头,“天哪,果真是妈妈。妈妈竟然骑着自行车来接我而且连雨衣都没穿。我飞快地冲向妈妈,现在已分不清楚哪些是泪水哪些是雨水。妈妈拿出雨衣让我穿上,然而我发现袋子里还有一件。正是妈妈急着来接我,而连自己的身体都不顾了。我望着妈妈,也分不清哪些是汗水哪些是雨水。我让妈妈赶紧把雨衣穿上,妈妈竟然说穿着雨衣骑不快。我索性也把雨衣脱掉,妈妈居然骂了我,我知道那是充满“爱”的话语,让我更清楚的知道妈妈有多么爱我,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我永远都不会忘记那天的情景.

读完《爱的教育》我才发现其实爱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很少有人会去发现。其实爱往往反映在小事上:冬天出门妈妈替我围上围巾;从外面回来给父母递上一杯水;考试没考好是父母鼓励我;放学时老师提醒我们路上小心……只有善于发现“爱”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

我想《爱的教育》这本书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五

丹奈评价简・爱:“并不美,但却神秘地,无法抗拒地诱引人。纯洁、坚强、勇敢、聪明,是一个天真的孩子,又是一个成熟的妇女,端庄而又吸引人,难以捉摸。”是的,文中的简・爱其实并不美丽,可以说只是相貌平平,为什么能成为主人公?定有其过人之处。我认为《简・爱》一书最突出的就是女性对独立自主与个人尊严的追求与呼唤。简・爱作为底层社会的代表,她的坚强天真反抗都在那个时代定格。

《简・爱》创作于19世纪中期。那时英国女性的地位并没有因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发生改变,仍然一如既往的低下,她们上学是为了使她们日后能在充任家庭主妇这一角色时举止端庄。那个时代的女性都向世俗低头,在孤寂无聊中度过平淡的一生。而简爱大胆地喊出“我们的灵魂是平等的,各有其芬芳和美丽。”她极力追求自由,平等,最后成功了。

但是我认为这个结局是否太过于美好,在那个时代,这样的结局脱离了社会情况。为什么在落难时恰恰好被救助并拥有了意外之财?开头用了太长的篇幅来叙述她幼时的情景。但是我感觉到的是,在叙述简爱这个人物时,夏洛特不曾将自己离开这个躯壳,所以她也没有用全知角度叙述。如此一来,她所描述的差不多可以认定是她的意见。我在简爱身上,看到的是某种情绪化的自卑,而后是近乎于传奇的爱情――惟其传奇性,昭示了某种不真实与幻想性――和最后一个几乎有点硬凑的结尾。开头非常真实,中间段非常精彩,但是隐伏着不安,到了结尾,则几乎归于俗套,最后无疑是皆大欢喜。我觉得在简・爱离开山庄后的一切比之于前可能来说是有些拙劣的,这是有些可惜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六

去年儿子拿回来一本书《爱的教育》,本意是和儿子一块读书,激发儿子的读书积极性。看的时候本意是随便翻翻,做个样子,谁曾想一口气看完了全书。

书中讲了一个四年级的意大利小男孩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发生在他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全书共一百多篇,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爱,是什么,自古以来,每人都有新的意义。其实爱并不是虚无飘渺的东西,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就总被我们忽略,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在《爱的教育》中有这样一篇日记--"爸爸的护士",讲述的是一个乡下孩子进城探望生病的父亲的故事。在医院里,孩子日夜守护着医生指定给他的爸爸。喂水、喂药,病人每呻吟一声,孩子的心就跟着紧缩一下……可在后来,故事并没有按照我们惯常的想象往下发展,而是发生了一个另人难以预料的转折:就在孩子为自己的"爸爸"担心焦虑时,他的真爸爸突然出现在他眼前,望着要带自己离开的爸爸,孩子这样说:"不,爸爸……他愿意我在他身边,现在他病很重,再忍耐一下吧,我没有勇气离开他……"就是这句朴素的话语,能让任何一下健谈的、自以为高尚的成年人哑口无言。爱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就是桥梁,能沟通人们的心灵;记得去年暑假我们一家三口去爬华山,吃过晚饭,便和素不相识的人们在山谷中前行,暗淡的路灯伴随着我们,对着山谷长啸,尽情释放出心中的压抑和约束。唱着歌,互不相识的人们相互叫喊呼应着,你唱完前句,马上就有人唱出后句,此时此刻没有了隔阂和顾虑,只剩下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无羁与洒脱。在征服一个个险峰时人们相互帮助、相互鼓励,达到人和人、人和自然的完美和谐。这时没有了疲劳,没有了隔阂,这就是爱。使人融入了风景,使人也成了风景的一部分。

在我们中国古代,有许多人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给的答案是“仁者爱人”。其实爱就在我们的心里,只要我们打开我们的心扉,爱就会无处不在。我们就会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有了爱,我们才可爱,世界才可爱。

《爱的教育》每个小故事所表达的爱,生动丰富,都是融入了生活的。读这本书,让自己的心灵得到洗涤、升华,让我们每一个现代人少一点浮躁,多一点沉稳和真实,给自己的孩子做个真正的榜样,用爱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七

《爱的教育》不仅是一部教化学生,要求学生要学会勤劳、正义、感恩、善良、爱心等美好的品质;也是一部教师和父母看的读物——这本书充满了童心,让为人师者或者为人父母者知道如何对待孩子,如何引领孩子认识这个世界。

夏丏尊先生翻译的这本《爱的教育》不仅包括了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反映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也包括孟德格查的《续爱的教育》,阐述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逐步进行自然教育,让孩子在自然世界里成长。

在《爱的教育》这本书中,安利柯由三年级升上了四年级的这一年里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和认识的人的记载。在这本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里,表现了小孩子之间的真诚与善良,表现了下层劳动者子弟的坚强、乐观与勤奋;还洋溢了浓浓的师长之爱和父母之爱。

《爱的教育》塑造了很多善良可爱的形象,他们正是我们处在那个年龄段的佼佼者,是所有小学生学习的榜样。正直的卡隆是我最喜欢的孩子,他惩罚了欺侮驼背的耐利的坏孩子,充当了耐利的保护人;他为无意中把墨水瓶扔向先生的克洛西支持公道,甚至顶罪,他乐于助人,善良又正直,是所有小朋友喜欢的对象。而优秀的带洛西虽然是一位富商的儿子,但是从来不把自己的绅士地位当做一回事——他勤奋、聪明、好学,而且富有正义感,年年拿一等赏,是那种明明可以考背景,却偏偏要靠实力的人,是所有孩子羡慕的对象。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来自下层劳动者的儿子:专营买卖的“商人”卡洛佩、卖菜人家的孩子克洛西、铁匠的儿子泼来可西、柴店的儿子克莱蒂等等,他们尽管贫苦,但是都是些善良、勤劳、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好孩子。

在展现童真美好恶同时,作者也不忘表现人性之中最常见的丑恶:嫉妒、虚荣、恃强凌弱。总爱穿漂亮衣服的华梯尼竟然向一个盲少年炫耀自己的计时器;而勿兰谛简直承包了这本书中所有的坏角色:欺负弱小的同学、不尊重先生、令母亲伤透了心,是坏少年的典范,是反面教材,是人人唾弃的对象。

而《续爱的教育》则是上初中后的安利柯在养病期间,与舅父相处所领悟的人生哲理。舅父一直强调要有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意志,要有正确的价值观。这段时期的教育都是通过自然景物表现出来的,结合舅父大段大段的说教,读之使人醍醐灌顶。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八

冷启中在他《教师必备的十大职业精神》一书中提到一条: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多么熟悉的字眼,仿佛就在昨日,自己还是学生,每次写教师节祝福都会把教师赞美为园丁。东北师范大学的校园里有一块大碑石,上面赫然刻着:人民教师的摇篮。自己转眼就长成为了园丁,长成为了摇摇篮的人。今天,是我站在讲台上的第210天,教书育人之路才刚刚起步,所以,关于“爱的教育艺术”这个话题,我可能关注更多的是自己对爱的教育浅薄理解,离艺术还差的很远。

教育,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词汇,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时至今日,人们对什么是教育,怎样教育,怎样评价教育依然在研究,不过棍棒教育看来已经被历史所淘汰,取之以爱的教育,激励教育等等。棍棒教育只能治教育病痛之标,而爱却能治其本。爱就像黑夜的火炬,照亮也启迪了学生;爱就像狂风暴雨中的臂膀,庇护也温暖了学生;爱就像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引导也鼓舞了学生。被照亮了人生之路的学生更有动力朝目标奋进;被温暖了新房的学生更容易被感动;被鼓舞了士气的学生更能斗志昂扬,坚持不懈。

但是爱却不等于一味赞美。有爱的批评更能让学生铭记与感动。有时候自己就在赞美和批评中寻找平衡。

爱不仅仅体现在课堂上,生活中,对学生的爱更是至关重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我看来:爱的教育就是尊重的教育;爱的教育就是聆听的教育;爱的教育就是信任的教育。没有尊重,聆听和信任,就不能有和谐的师生关系,爱的教育就更无从谈起了。

教育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九

少尉皮却林是个二十五岁左右的沙俄军官。出身于彼得堡的名门贵族。他有贵族式的小手,苍白而高贵的前额和足以证明上流人习癖的洁白耀眼的衬衫。他从小过惯了上流社会豪华奢侈和生活。后来,他对这种生活感到厌倦了,想寻求新的刺激。便出发到高加索军队去服兵役。途经黑海岸边的一座小城--塔满。他借住在一个走私贩子的家里。他从看家的盲孩子那里打听到房主人是个女人,她还有一个年青的女儿,刚好,她们都出去了。

晚上,皮却林因不能入睡,看到白天那个盲孩子竟挟着包裹向海港走去。皮却林好奇起来,便偷偷地跟在他的后面。他看到盲孩子走到海边停住了。这时,又出现一个女人。他们向海上眺望着。从他们交谈中,可以看出,他们正焦急地在等待一个叫扬珂的人归来。他们担心船是否遇到风浪或被巡逻船发现了。不久,海上出现了一只船。一个很勇敢的水手走下船来。于是,他们便从船上搬下许多东西。

第二天,女房东和她的女儿回家了。女儿大约十八岁光景,身段苗条,有着浅黄色长发,端正的鼻子,微微晒黑的皮肤。在她的斜睇里,皮却林看出“某种犷野和多疑的神情”。她在房顶上唱着一支很奇特的歌。皮却林被她的风姿所吸引。他向她探听昨晚发生的事,她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皮却林便以告发来威胁她,她才惊慌起来。晚上,这位迷人的“女水妖”来约皮却林到海边小船上去。皮却林应约前往。她把船轻轻地划到海上。当他们在拥抱时,她摘掉了皮却林的手枪,让它落进海中;然后,她抱起皮却林要把他扔进海里,但皮却林力大,反把她扔进了海中。原来,她把皮却林白天对她的恐吓当成是真的,寻他报复。当皮却林把船划回岸边时,他看到她已从海中游上岸了。在暗夜中,皮却林听到她和那位叫扬珂的男子在说“事情糟了”。他们都害怕政府捉拿他们,便一同坐船逃下海去。皮却林回到住房时,他的钱袋、军刀、短剑一概不见了。但他没有去告发,当作是他来高加索的第一桩奇遇。

伯纪高尔斯克是高加索的一个山城。这里有温泉。人们都爱到这里来就浴和消夏。皮却林在这里遇见一个陆军士官候补生葛鲁式尼茨基。这是个“身段很好,皮肤黝黑,长着黑色头发”的青年男子。他话说得流利而且辞藻华丽,喜欢高谈阔论。他告诉皮却林说,从莫斯科来了一位里高夫斯基公爵夫人和她的女儿玛丽,她们是来疗养的。他自己正在追求这位被称作“公主”的小姐。

玛丽长得很美,“样子显得那么妖媚动人,就是从未领略过美的秘密的人都一定会发出赞叹”。在她周围总是跟着一大群崇拜者。但她“纯洁得象只鸽子”。她不喜欢交际,喜欢谈些关于感情和热情一类的东西。皮却林为了解闷,下决心要把玛丽夺到手。他向经常出入公爵夫人家的魏涅尔医生打听玛丽的情况,并使出他在上流社会学会的一套勾引女人的手段。开初,他尽量不在玛丽面前表现自己。甚至,他装得傲慢、不礼貌。但在另一些场合下,他又夸夸其谈,弄得别人对他捉摸不透。刚好这时,公爵夫人住处来了一个漂亮的亲戚维拉。这是皮却林从前爱过的女人,她被皮却林抛弃后,便嫁给了一个跛脚的老贵族。有一次,他们在井泉边遇上了,于是又燃起了以前的热情。维拉邀请皮却林去结识公爵夫人一家。他同意了。

玛丽最初对皮却林不怀好感,因为他曾在一个商人那里和她抢购过一张地毯(其实这是皮却林耍的花招,他有意要伤她的自尊心)。后来,皮却林选择了一个很好的时机,来挽回玛丽对他的印象。那是在一次舞会上,一位龙骑兵上尉为了报复玛丽对他的情人的傲慢行为,故意叫了一个喝醉酒的长胡子老头和玛丽跳舞。他那粗鲁的语言和动作,几乎使玛丽要晕倒了。她想求援,可是近处又没熟人。这时,皮却林突然出现了,他推开醉鬼,说小姐已答应和他跳舞了。玛丽很感激。她把这事告诉给她的母亲。公爵夫人便向皮却林道谢。此后,皮却林天天上公爵夫人家去,维拉还以为他是去看她的。

皮却林在玛丽面前,以讲自己生平奇遇和冒险故事去打动她,使她感到他是个不平凡的人。同时,当他看到葛鲁式尼茨基和玛丽一起交谈时,他有意走开,把他们留在一起,这样使玛丽感到皮却林很少有“私心”。玛丽并不爱葛鲁式尼茨基。当皮却林第二次有意躲开时,她便发火了。然而,皮却林所做的一切纯粹是为了征服她、玩弄她,并不是为了爱情。他说:“为什么我要这么执拗地专心地去赢得一位我并不愿意诱惑的、而且又决不会来结婚的年青的姑娘的爱呢?这多半是她被我看成一位不可征服的美人。”同时,他认为女人在青春时,犹如一朵小花,“在它美好的香气发散着去迎接清晨的阳光时,就把它摘下来,尽情吸收着它的香气,过后就把它丢在大路上”。纯洁的玛丽不了解皮却林,她上当了。

有一次,他们和游客一同去看火山喷火口。皮却林有意对玛丽诉说:“我准备去爱全世界--但却没有一个人了解我”,引起玛丽对他的同情。回来,她把自己对皮却林的好感告诉了维拉(她并不知道维拉是皮却林的情人),这使维拉很伤心。

葛鲁式尼茨基被提升为军官,他穿了新制服去看玛丽,满以为她会大吃一惊。可是,她却很冷淡。当他明白皮却林夺去了她的爱情时,他在别的军官的怂恿下,提出和皮却林决斗。决斗的条件很苛刻,双方都站在悬崖顶上开枪,相距只有六步远。只要一方受轻伤,就会从崖顶上掉入溪谷摔死。葛鲁式尼茨基在抽签时,抽中先射击。他本来可以把皮却林打死,但在发射时,他又不忍心打死朋友了,他放了空枪。轮到皮却林射击了,他要葛鲁式尼茨基向他请求饶恕。葛鲁式尼茨基不愿意承受这种屈辱。皮却林开枪了,把他打下了山崖。

因决斗事,皮却林被放逐到偏僻的n要塞去。临行,他和公爵夫人告别。夫人告诉他,她女儿正为他而生着病,要他和玛丽结婚。但他拒绝了。玛丽苍白得象大理石一样,她向皮却林说:“我恨你!”皮却林却恭恭敬敬地鞠了个躬,走了。

n要塞座落在特勒克河畔。要塞的负责人是一位五十岁上下的老军人马克西姆·马克西米奇上尉。他在高加索生活了很长的时间,为人善良而富有同情心。在马克西姆眼里,皮却林是个既出色又古怪的人。在要塞附近,住着一位土司。土司有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那男孩才十五岁,叫亚沙玛特,常骑马到要塞玩。他性子刚暴,受到激怒便去找他的短剑。

有一回,土司大女儿出嫁,请要塞的军官们去赴宴。婚宴上,主人的小女儿贝拉对着皮却林唱诗。她是一个美丽的姑娘,“身材苗条,眼睛象一只山羚羊的那样黑,照彻人的心灵。”这位年青的山民女子,深深吸引着皮却林的注意。

参加婚礼的还有一个叫卡比基的当地山民,他也爱贝拉。他有一匹十分出色的马,被土司的儿子看中了。亚沙玛特要卡比基把马让给他,他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甚至可以把姐姐贝拉偷出来给他,但卡比基不肯用马作交换。于是,他们打起来了,引起一场骚乱。

军官们回到要塞。马克西姆把这场纠纷的原因告诉皮却林。皮却林便盘算着一个坏主意。当亚沙玛特再次到要塞玩时,皮却林极力称赞卡比基的马,弄得这位小鞑靼心里痒痒的,再也按捺不住了。皮却林便向他提出,他可以帮他弄到那匹马。条件是要他把姐姐弄出来给他。亚沙玛特答应了。当天晚上,他们乘土司外出时,弄来了贝拉。第二天,卡比基到要塞卖羊,皮却林便帮土司的儿子骑走了卡比基的马。

贝拉被抢后,一直在哭泣。皮却林用各种方式去安慰她。终于,她停止了哭泣,因为她也爱他。卡比基错认为亚沙玛特偷他的马是获得土司许可的。他埋伏在路上,把土司杀了。不久,皮却林对贝拉的感情冷淡下来。他感到“一个蛮女的爱情比起上流社会贵妇的爱情来并不好多少”。贝拉也看出他对自己的疏远。她对马克西姆说:“如果他不爱我,那么就把我送回家。”马克西姆象对女儿那样关怀她、宽慰她,并陪她去散步。这样一来,贝拉被卡比基看见了。一次,当皮却林和马克西姆出去猎野猪时,卡比基到要塞把贝拉劫跑了。皮却林和马克西姆随后追去。眼看要追上了,卡比基便残忍地用短刀把贝拉刺死,扔下马来。马克西姆开枪打伤了卡比基,但最后他还是跑了。

要塞生活枯燥而单调,军官们都无所事事。有一次,皮却林到哥萨克村子和军官们玩纸牌。他们讨论到命运和“定数”问题。皮却林从中尉乌里奇苍白的脸上看出了“死亡的迹象”,他断定他在本日内必死。乌里奇不信,与皮却林打起赌来。乌里奇有意用手枪朝自己头部开枪,枪不响。结果中尉赌赢了。可是,当他回家时却被一个醉鬼砍死了。那醉鬼住在村子尽头的一间房子里,人们都不敢前去捕捉他。皮却林想去试试命运。他爬进醉鬼房里,醉鬼开枪未击中他。他便把醉鬼捕捉了。从此,他更加相信命运的安排,成了一个宿命论者。

皮却林调离n要塞后,还到过格鲁吉亚一段时期。后来,他准备到波斯去旅行。一次,在旅途中,马克西姆遇见了他。这时皮却林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失去了过去的热情,神情变得十分颓唐,“走起路来是懒洋洋的,当他把身子移到小凳上时,他那直挺的躯干弯曲得就象脊背上没有一根骨头似的,他周身的姿态表现出某种神经上的衰弱”。从此,马克西姆没有再见到他了。后来,皮却林从波斯回来后,便默默无闻地死了。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

闲暇时间,我拜读了《优秀是教育出来的》以及《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等学术作品。读完之后顿觉收益匪浅,在这些书中,作者力图将学生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地教导学生、管理课堂的方法和信息提供给教育工作者,使我们能更易于把握新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发展趋势,有效地形成和学生的互动,共同成长。

在研读《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一书时,作者多次强调了学生的优秀是教育出来的,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天赋和可塑性,只要让他们置身于教育的氛围中,只要让他们感觉到是被需要、被爱的,即使是问题学生也能培养好的修养”。

在这本书中,作者可谓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推心置腹的和我们在讨论一个个教学管理中常会遇到的问题,细致地帮助每一位阅读者从问题入手剖析平时的管理。一遍通读,仿佛也在经历着一次重新认识自己、审视自己的过程。试问自己的工作中有没有在匆忙的工作中停下来看一看自己,看一看你为工作的付出是不是有效的教育手段。在阅读中,发现原来在面对同样问题时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法,开拓了新的思路,使原来觉得无从下手解决的问题处理起来也有章可循。

不仅如此,书中所提供的55个细节从微处入手,却是处处切中要害,就像是为我们的教师管理提供了工作指南,如良好的学习习惯、社交礼仪、社会公德等方面的细节,提醒我们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注意自己怎样以身作则,帮助我们在孩子的德育中一一落实。

实际上,我们在教育的课堂管理中,更加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教师如何处理这些事件,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直接影响到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一书特色鲜明,描述了如何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规律,帮助教师整合各种经验,在课堂上做出明智的教育决策,成为优秀的教育者。

作者提出身处教育改革浪潮中的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有意识的教学”,需要对教育心理学原理有更清醒,透彻的认识,明智地运用于实践,改善教学。

大量案例的分析深入浅出,倡导教师在大多数时候应当着眼于学生个体本身的差异,试图从学生自身寻找教育的切入点,尤其是弱势群体的教育问题。特别是作者对特殊学生群体的深入研究,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只有帮助营造适宜于特殊学生的教育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一书通读,“用爱团结集体,用策略组织课堂”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从中收益非浅。

教师通过广泛的阅读,拓宽专业知识,获得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有助于充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有助于教师用更广阔的视野来思考和实践新课程,用更为厚实的文化底蕴来支撑教育教学,用更完善的人格魅力去熏陶和感染下一代。古语说得好:“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知识人”,才能领略到“教”。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一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middot;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证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能够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好处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盼,她期盼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盼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盼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盼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齐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状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我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务必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务必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我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推荐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理解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但是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就应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我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我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就应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杯具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忙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一样的方法。

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理解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这本书值得一看。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二

我一直认为《爱的教育》是适合孩子读的一本好书,闲暇之余,我翻阅起了儿子的这本书,一读起来却爱不释手,于是一口气读完。我认为这是一本适合任何年龄段都可读的好书。

读了《爱的教育》使我感受到一种纯真的友情,博爱的亲情,无私的师生之情,这些都是人间最美的情感。亚米契斯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他在校内、校外的所见所闻,并且写成一个个很小的故事,如:《小小抄写员》、《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都令人潸然泪下。从中让我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份情感。充满爱心、献身教育事业的老师;对孩子关怀备至、拳拳之心的父母;清纯善良、活泼可爱、见义勇为、心灵高尚的小学生,还有那使安利柯永生难忘的小学校园生活。它会让你感动,让你读起来就好象在充满爱的海洋里翱翔。

非常佩服作者亚米契斯他没有用普通人常用的枯燥无味的说教来教育人,而使用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日常小故事来教会我们爱:宽宏大量的卡罗纳,令人佩服的德罗西,勤奋能干的科列蒂,爱国少年帕多瓦。还有那些盛气凌人的诺比斯,不知廉耻的弗朗蒂等等。通过对比,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个性人物。

《爱的教育》这本书,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的近乎完美的爱。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无不诉说着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使爱在升华。

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阳光之爱可以熔化冰雪,春风之爱可以萌发草木,雨露之爱可以滋润禾苗・・・・・・爱想空气一样,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想《爱的教育》这本好书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的教育名言,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致力于教育改革。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著》,它犹如一丝曙光,引领着我走出教育的误区,走向光明。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即教育"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同时陶行知又认为"好生活就是好教育,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有选择地生活,选择生活就是选择教育,不是把教育简单地生活化。任何生活都是教育,但任何生活不都是我们理想的教育。只有"健康的生活"才是我们健康的教育。"生活教育"另一层意义是人类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社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育什么。学生需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生活,受面包的教育。学生进入青春期,就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生活教育"可以找到现实需要的根基,"生活教育"也是学生需要的教育。学生喜欢同现实生活、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知识;学生喜欢能用生活的事件来解释学科知识的老师。

因此,以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要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内容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情景创设"。在教学中大胆鼓励,积极引导,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促使学生投入到教学中来。

陶行知3。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

伸展在学生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平坦,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四

人在年轻气盛的时候,最容易浮躁,被自己的心气儿和理想遮住双眼,将自己放大化,将理想放大化,殊不知,浮得高,跌得重!重点就在这个“浮”字,意味着你没有强有力的依靠和依托,也就是基地!高加林不是没有能力,而是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家庭或贵人依扶,所以再所谓努力,也是一个人的奋斗,一个人的挣扎,走错一步,便跌入谷底,因为他没有所谓理想的“后路”。

路遥的小说总给人一种朴实中加以哲理的感觉,高原质朴的气息混着时间的打磨历久弥新。

在他用文字抽丝剥茧般展示给我们的那个世界里,有辛酸,有感动,有人性的挣扎与无奈。专属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被他用文字定格成永远,一代代传承。

读罢全文,一种忧伤的情绪如乌云般笼罩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高加林的悲剧,说到底是他自己一手酿成的,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个这样费尽心思却悲剧告终“高加林”呢?突然想起以前见过的一首诗:没有什么使我停留,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我是不系之舟”,这或许是许多人潇洒的口头禅,可真正能做到“不系”的有几个呢?生活的道路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也许你只看到那光鲜亮丽的外衣,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开启,就再也无法停息。金钱、地位、利益,甚至生命,诱惑可以将一颗纯洁的心灵瞬间侵蚀得满目疮痍。“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果这样,也许我们的人生不会飞黄腾达,至少可以活得洒脱,活得自在。

正如书中所说:“一切毫无办法,严峻的生活把他赶上了这条尘土飞扬的路。”既然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就要活出我们的滋味。是雄鹰,就要展翅翱翔搏击风浪;是大树,就要汲取养分奋力生长;是嫩叶,就要燃烧生命奉献自然。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回程,所以才更要加倍珍惜。

人生没有回头路。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五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

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构成了其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

人生是一段漫长的修行,因不断追求梦想而伟大,但是在追逐过程中不应忘记初心。

小说中的高加林就是在追求梦想中因挫折而迷失了方向,没守住初心,便没了根。德顺老汉对抛弃了巧珍的高加林说:“归根结底,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棵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啊!你现在是个豆芽菜!跟上一点土也没有了,轻飘飘的,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这是来自一个几乎走完了整个人生的老汉的忠告,可惜“有文化、有理想”的高加林并不放在心上。

当然,高加林的“豆芽”还体现在对待刘巧珍和黄亚萍的问题上。其实从巧珍和他表白的那一刻就会发现,高加林其实是对巧珍没有爱慕之情的,只是因为那种情窦初开的刺激,他才会冲动地吻她。后来又因为一种报复的心理,也被巧珍的一些品行感动,才和她在一起。高加林面对有知识、有理想的黄亚萍,开始厌恶了巧珍,分别时的山盟海誓是如此不堪一击。而高加林对黄亚萍的感情只是源于年少时的仰慕和虚荣。在对待爱情问题上,他的行为从不扎根于内心和良知。

但是高加林并不是一无是处,也有很多优点,在复杂的环境中,他成为了一个复杂的人。面对挫折,高加林没有顺其自然,选择创造自己的命运,“扼住命运的咽喉”,但是迷失了自己的初心,一味地追求虚荣,让这个看起来苦命的年轻人,挨了命运一记又一记响亮的耳光,冒雨报道抗洪救灾一线情况,体现了个人英雄主义,可是他又给这个精神蒙上了一层虚荣与炫耀。在他的性格中,既有自尊、自信、自强、富有理想的一面,又有自卑、自负、自私的一面;既有乐观、倔强、由于追求的一面,又有悲观、懦弱、虚荣的一面;既有反抗的一面,又有妥协的一面。

黑格尔说:“人的特点就在于他不仅担负多方面的矛盾,而且还忍受多方面的矛盾,在这种矛盾里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忠实于自己。”高加林就是在这种复杂的矛盾中而迷失了自己。

小说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没有结尾,作者还特意在最后一章标注了“不是结尾”,从古至今,多少人都没有办法用有限的文字去记录自己的一生,留给了读者无限的想象。

怎么样的人生,才算是成功的人生?有的人追求感受,有的人追求意义。追求感受的人,或许他这一辈子都很平庸,但是他做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快乐。追求意义的人,或许他这一辈子有很多光辉事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一定也做出了不小的牺牲。我们很难去评判一个人的人生是成功或失败,因为每个人评判的那杆秤都不同。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人生》的评价都表露着自己的人生观。

有追求、有梦想是对的,但是,无论遇到何种挫折,都不应牺牲良知站起来,无论飞得多远都不应忘记初心。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六

前几个星期,我挤出时间,读完了《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终于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现实中,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20xx.12.5。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七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涩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

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中国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中国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中国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美国的孩子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科选择不同的学段进行学习,而我国的孩子只能按年级学习各门功课,可见美国教育重视个性发展;美国的孩子在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写调查报告,而中国的学生在上大学时,才开始学习写调查报告,可见美国认识到社会对孩子成长作用很大;美国的孩子每到一个地方,社区里都有球队可以参加,而中国的学校里很少有自己的球队,看来美国比较清楚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培养团队意识;美国的孩子从小学开始,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搞一个“职业日”,请社会上各行各业,甚至“三教九流”的人到学校来给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什么律师啦、拍卖行的拍卖师啦、汽车推销员啦、消防队员啦、警察啦、运动员啦、作家啦,等等等等。

从“职业日”里,孩子们学到的并不主要是干什么能赚多少钱,他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社会上的人到底是怎样存活的?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彩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中国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中国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

“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中国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读《不跪着教书》有感读《不跪着教书》前是书名的独特吸引了我,读《不跪着教书》后是作者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启迪了我。该书是著名教育家吴非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空洞的说理,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读完耐人寻味。何谓“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又该怎么教书?带着期待与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一边读一边深深地被它吸引了。书中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正如吴非老师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不跪着教书,教师怎么样做呢?在书中给了我明示:“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有高尚的师德情操。师德是为师之本,是教师的灵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里所做的一切,都应当包含深刻的道德意义。”因此,高尚的师德情操应当成为教师追求的首要目标,而热爱教育,献身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则是高尚师德情操的基石。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保持高尚的情操,这才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实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给与学生快乐与幸福的人,一个能够感染学生,给与学生良好品德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想起来就会含笑于心的人……“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教研能力。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难,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r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意识、专业技能,包括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和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念。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教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根本所在。更新知识,学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求创新,会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身心健康,这是师能的呼唤,这更是“站直”的教师的追求所在。“不跪着教书”,教师还应与时俱进,永具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将是21世纪教育的宝贵财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发展、创新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价值,做到在继承的同时有所超越。经验诚可贵,创新价更高。

有专家说,以前的知识是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时间。可见多读书,不断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拓创新便是教学的源头活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的教育放在首位,人文为本,育人为先,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人文教育,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健康成长。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八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教育名著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

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恍然的感动,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书中这样写道:“我们今天的世界确实需要雷厉风行的教育改革家,需要意气风发的行动开拓者,他们站在时代的潮头,引领着现实教育的走向。但这个世界同样需要默默的思想者,他们把目光停驻在喧嚣的背后,寻思现实和历史中那被热闹、浮华所遮蔽、遗忘的问题之域,在无言中追索他们心中的朴素和静谧的思想之路。他们可能常常被名之为实际的脱离者,时代的落伍者,但他们依然在寂寞中执著地思索。他们同样是可敬的!”

书中字里行间洋溢着温暖的“人间情怀”。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作为教师,“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多让孩子们读书,在阅读故事中,他们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十九

今天,我看了一篇《国家孝德教育篇》,里面有许许多多的教育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而我最感兴趣的是第四篇:《孝的培育》,(.)我知道了:那里面写着妈妈和爸爸是我们最重要得人,世界上最没的声音是妈妈的呼唤,父母亲是最温暖的阳关,妈妈的罗嗦是为了我们好的',除了孝敬爸爸妈妈还要孝敬爷爷奶奶。所为父爱是山母爱是海。这些句子让我感到了:“父母亲的爱是那么的重要。没有父母的爱,就向一个冷酷的黑暗世界,那些可怜的孤儿是多么的不高兴的。

这篇教育篇,我觉得里面非常有许多知识和教育,非常让人觉得好看,教会我们很多知识……看了我这篇观后感,那以后就要孝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你们要记住哦!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二十

最近我拜读了美籍华人留美博士黄全愈先生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此书叙述行云流水一般,让读者轻松、悠闲、随性,这里没有繁琐的、干_的教育观念,也没有长篇累牍的论述,我厌倦那种自命不凡、咄咄逼人的高不可测的论理书。作者以自己的儿子在美国的学习中的“小故事”为素材,通过一个又一个立体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美国素质教育的特点,在对比中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_目前教育所面临的困窘,发人深思。值得一提的是黄先生书中的许多问题很有价值,很有见地,值得我们探讨。如“创造性能不能教?”“教育要不要平等?”“要不要惩罚孩子?”等等。第一章《创造性能不能教》中,作者讲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在国内,作者就开始让三岁的儿子接受_画的启蒙教育,儿子的国画有板有眼、像模像样。来到美国后,作者把有着绘画天赋的儿子送进了迈阿密大学美术学院办的绘画学习班,可是在这个班里,儿子却无法落笔画画,因为老师什么也不教,只让学生涂鸦似的乱画,甚为不满的作者立即让儿子退出了这个“误人子弟”的绘画班。

可后来,作者通过观察,发现美国孩子在绘画的时候有着充分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从不问“像不像”,而是问“好不好”,也就是画得独特不独特。而_孩子评判一幅画好坏的标准却是“像不像”,像不像老师的画,像不像现实中的实物。我想如果没有一个参照物,_的孩子就根本无法下笔。

由此,我不禁想到:我也是一位教师,参加课程改革也有十年了,素质教育天天高喊,可是,我们的素质教育和美国的素质教育究竟有何区别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一口气看完了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和反省之中。

因而,孩子们对职业的选择从小就是五_缤纷、五花八门的,也能了解到社会竞争的残酷。而我们_的孩子受几千年的陈旧思想观念影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的了解少之有少,在父母的庇护下把社会想象的过于美好,长大后社会竞争力低下。从这些对比中不难看出美国在教育真正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他们把人看成教育的主体,那么教育面对的“人”就是学生,也就是现在我国讨论的“谁是教育的主体”的问题。当我们把学生看作是教育的主体,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人。

我们正在进行课改,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组织者,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_思考、大胆质疑、自己动手动脑动手,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快乐还给学生,让孩子们在极度轻松自如的心境下自主探索与体验生命本体的状态,例如我们现在开设的活动课或综合实践课就是要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活动,还可以增加一些了解社会、接触社会的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权利选择体验的职位,学会承担、学会接受。但是,我们对学生所进行的素质教育还仅仅只限于各个学校,学校不可能包容整个社会,它不可能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而社会又没有积极有效地配合学校,建设相应的设施,开展各种相应的活动,所以,_的素质教育只浮于表面,还没有深入。

素质教育要走向完全成熟,需要教育者有开放的视野,有创新的教育理念。“仿我者死,创我者生”,陶行知先生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真谛。创造是教育的核心、灵魂,愿_教育创造之花像陶先生所期望的那样开得更美更艳!

当代教育名著的读后感篇二十一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的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1.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生活教育的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他给生活教育下的定义是:“生活教育是生活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到处是生活,到处是教育。这是一个由生活教育的目的、原理、原则和基本途径构成的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具体表现为一个目的、三大原理,七条原则,七项措施。

1)生活教育的目的:

生活教育是“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的提高、进步而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大众为生活解放而办的教育”。

2)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3)生活教育七大原则:

陶行知在《生活教育之物质》一文中提出:生活有六大特质,即生活的、行动的、大众的、前进的、世界的、有历史联系的。结合其他教育名篇,可以确定生活教育的七大原则,即:实践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前进性原则;全民性原则;终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全面性原则。

4)生活教育七项措施:

第一,要改造城乡教育,以培养学生“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生活本领;

第二,要普及全民教育,以达到个个识字,人人明理;

第三,要普及科学教育,推广现代科学技术;

第五,创办新型的试验学校,探索教育改革新路子;

第七,创造适合国情,适合生活需要的大教育体系,使社会与学校打成一片,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打成一片。

2.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的区别。

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中,非常精辟地对两者进行了比较。

1)传统教育是吃人的教育。

首先,它教学生吃自己。传统教育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它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它不教学生动手、用脑。在课堂里,不许提问;好一点的,在课堂里允许提问了,但不许学生到大社会里、大自然里去活动。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十六年的教育下来,等于一个吸了烟的虫;肩不能挑,手不能提,面黄肌瘦,弱不禁风,在加上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等考试,到了一个大学毕业出来,足也瘫了,手也瘫了,脑子也用坏了,身体的健康也没有了。大学毕业就进棺材,这叫做读书死,也就是教学生自己吃自己。

其次,教学生吃别人。传统教育教人劳心而不劳力,它不教劳力者劳心。更明白一点,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民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民、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民、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

2)生活教育与传统教育完全相反。

首先,生活教育不教学生自己吃自己,而教学生做人。生活教育反对杀人的种种考试,教人读活书、活读书。

其次,生活教育也不教学生吃人,不教人升官发财。生活教育只教中国的民众起来做自己的主人,做人中人。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得很远!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59956.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