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大全(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07:45:21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大全(13篇)
时间:2023-11-25 07:45:21     小编:XY字客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预测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前做好备课准备。教案的编写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差异化教学设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一

目标:

1、感受乐曲中4拍子的乐句。

2、跟随歌曲节奏正确做游戏动作。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体验歌唱活动带来的愉悦。

准备:

呼啦圈、鼓。

过程:

1、感受乐曲中的4拍子节奏。

――事先在地上放置呼啦圈,排成3排,每排4个。

――教师先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边在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

――请幼儿轮流尝试走呼啦圈,教师从旁念口令并在换下一个呼啦圈时敲一下鼓进行提示: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第二位幼儿走第一排转至第二排时,请第三位幼儿接着走第一排,依次类推。

――播放歌曲,请幼儿轮流随着歌曲节奏走呼啦圈,教师仍从旁敲鼓提示。

2、学唱歌曲〈泼水歌〉。

――教师范唱,请幼儿说说歌里唱了什么。

――幼儿说出,教师唱出完整的一个乐句。

――幼儿跟唱,掌握歌词及曲调。

――鼓励幼儿配合歌曲,表演歌词中的情节。

3、请幼儿边唱歌边走呼啦圈。

反思:

在活动中,教学手段和策略紧紧围绕目标进行,从讨论角色分配――分角色演唱――分角色表演(自愿选择、交换角色)――创编动作――分角色游戏――体验创编的动作,让幼儿既接受挑战,又体验乐趣。通过游戏情境使幼儿的`情绪逐渐达到xx,体现层层递进的教学策略。

该活动让我从孩子们爽朗的笑声、积极的参与、丰富的表情,感受到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和教学设计的成功。

而我作为一位组织者,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比如:如何应对孩子的突发提问?怎样有效评价孩子的回答?如何让孩子更易吸收我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正如冯晓霞教授说的:“教师职业的内在魅力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智慧的对话、生命的呼唤”。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二

1、探索根据歌词表演《泥娃娃》,用肢体语言和歌声表达对泥娃娃的喜爱。

2、在表演的'过程中会找合适的位置,互相不碰撞。

3、乐意做泥娃娃的爸爸妈妈。

泥娃娃一个、录音机、动作图谱、磁带。

2、幼儿一句一句创编。

师: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可以做什么动作?眼睛不会眨可以做什么动作?谁愿意来编动作?请个别幼儿上来表演,老师整理幼儿的动作,然后出示图谱,根据图谱动作一起学一学。

3、用同样的方法教幼儿学习第二、第三、第四句。

1、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套动作,请大家看老师来表演一遍。老师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学一学。

2、请小朋友自己找一个合适的位置听着音乐来做一做。

3、请表演动作优美到位的幼儿大单的表演给大家看。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三

1.感受歌曲情绪,能以活泼有趣的歌声和形象的动作分角色表演。

2.能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

3.体验和同伴交换角色进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已学过歌曲《泼水歌》,能根据歌曲内容做“路过人”的动作。

2.根据歌曲情节每制作图谱(反面用不同颜色区分)。

3.道具:小水桶、小椅子一张。

4.场地准备:一个大圆。

活动过程。

1.根据图谱复习歌曲《泼水歌》。

2.分清角色,体验分角色表演的乐趣。

(1)分析歌曲的两个角色:泼水的人和路过的人。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讲的是几个小朋友之间发生的事情,哪两个小朋友呢?

这首歌中哪几句是这个泼水的小朋友唱的呢?

除了这一句,这些都是谁唱的?(指图谱)。

最后一部分“噜啦啦”表示什么意思?高兴了大家就一起唱。(翻图谱)。

(2)分角色表演。

a.分角色唱歌。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

b.教师边唱边做“泼水人”的动作。

c.两位幼儿和教师一起表演。

d.幼儿自愿分角色面对面表演。

e.交换角色表演。

3.根据歌曲情节创编“高兴”的动作,激发幼儿表演欲望。

幼儿创编并请个别幼儿到集体面前表演。(其他幼儿跟着学一学)。

4.音乐游戏《泼水歌》。

(1)介绍游戏玩法。

一人站圆中间,以椅子为家门口,手拿红桶扮演“泼水的人”,其他人围成圆圈,扮演路过的人,根据歌词做动作。

(2)尝试游戏一遍。

教师做“泼水的人”,幼儿做“路过的人”进行游戏。

(3)讨论并采用“点兵点将”的方法,在第二句“噜啦啦”时交换角色。

(4)游戏两遍,教师适当提醒。

(5)提高要求,继续游戏。

引导幼儿唱“噜啦啦”时,将拍手的动作改为自己创编的动作,其他幼儿向他学。

5.结束活动。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及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跟随歌曲节奏进行音乐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

重点难点:。

1.熟悉歌曲旋律及四拍子的节奏,学唱歌曲。

2.跟随歌曲节奏进行音乐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挂图:《泼水歌》。

:《泼水歌》。

:.《泼水歌》。

4.呼啦圈12个。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观看dvd,了解歌曲。

1.你在歌曲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二、教师带领幼儿慢慢唱歌曲,熟悉歌词,并且请幼儿一边唱歌,一边拍手,每一节拍手四次,熟悉歌曲的四拍子节奏。再请幼儿尝试通过拍腿、跺脚等动作来熟悉节奏。

三、教师展示挂图,请幼儿看一看画面中的小女孩随着歌曲做了动作,请幼儿跟着学一学,做一做。再请幼儿观察左边的小朋友用呼啦圈玩的'音乐游戏,了解呼啦圈的摆放和游戏方法。

四、教师将呼啦圈按照挂图中的示例放置在地上,并示范玩法:从第一排开始,每个呼啦圈里原地走4步,边念口令“1234、2234、3234、4234”,再转到第二排,继续同样边走边念口令,一直走完第三排为止。请幼儿轮流走呼啦圈,当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一排,第一位幼儿走完第二排转至第三排,请第二位幼儿接着走第二排,以此内推。

五、幼儿知道了呼啦圈的玩法后,便可尝式边走呼啦圈。一开始请幼儿唱得慢一点,让唱歌和走呼啦圈的节奏能够正确对应起来,等到幼儿熟悉后,可以播放cd,幼儿跟随cd边唱边走呼啦圈。走完三排呼啦圈的幼儿就回到座位上或集中到一个地方坐下。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五

这是一首灰谐,风趣,活泼的歌曲,然而在歌曲中还渗透了礼貌方面的教育。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歌词和弱起节拍是重难点,所以在学习时会有一定的挑战性。

昨天我打从你门前过,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了我的皮鞋上,路上的母鸡吓的咯咯咯,你什么话也没有对我说,你是眯着眼睛望着我,噜啦啦……“老师这个歌词好难啊,我都学不会”,这首歌比较欢快,歌词也比较复杂,副歌有两段,孩子们都觉得这首歌很好听,可是歌词都唱的不清楚,于是我就把这节课的重点放在了歌词上。

首先我想让孩子们听录音,听了两遍,问:在录音机里听到了什么,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印象,说了一些词如:母鸡,咯咯咯,眯着眼睛,皮鞋等,虽然不连贯但也有了基本的了解,然后我请幼儿看一副图,就是一个男孩子提着一桶水往外泼,泼在了女孩子的皮鞋上,旁边还有母鸡吓的飞起来的图,问: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根据这幅图编一个故事,幼儿根据录音里的内容加上图上的内容,说出了更多的关键词,最后我把挂图拿出来,每一句歌词都有一幅图,根据图在加上歌词,很多小朋友慢慢的`熟悉,我们还玩了一个幼儿,我唱一句小朋友指出相应的图片,然后我指图片他们唱相应的一句,通过这些环节后,幼儿对歌词,也比较熟悉了,跟着钢琴跟唱了几遍后,孩子们,被这轻快的节奏,有趣的歌词所吸引,兴趣也很快来了。

根据幼儿的兴趣点着手,在熟悉了歌词后,老师加上了动作,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这不仅帮助幼儿熟记歌词,还让幼儿体会到了歌曲的风趣与活泼。因为有副歌词,所以老师在幼儿全部会唱此曲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分声合唱,用多种方式来表现此歌曲。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六

游戏中共分两个角色,“魔仙”和“王子或公主”。

前奏:“王子或公主”变好雕像准备。

“魔仙”的手指停在“雕像”的一个部位准备。

a段:“魔仙”弹奏动作:

每个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身体的一个部位做。

“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弹弹1弹0”的节奏。

(每一个乐句换一个身体部位弹奏)。

“王子公主”动作。

每个乐句:魔仙在那个部位弹奏,“王子或公主”的这个部位在每句音乐完后动—下,马上停住一动不动。

b段:“魔仙”点指动作,“王子或公主”动的动作。

前4拍魔仙点—下“王子公主”身上的某一地方,王子公主在后面的4拍就动—下,以上动作共重复4遍。

每两拍点—下,魔仙在“王子公主”身上从低到高点8-f,王子公主的身体每被点—下后跟着动—下。以上动作重复2遍。

a段:重复前面a段动作。

c段:“王子或公主”复活动作,魔仙模仿“王子或公主”的复活动作。

前面8小节,身体随着音乐一扭一扭的动起来(舒展的);接着9.10两小结,先一只手动一下;11.12小结另外一只手动—下;13小结一只脚动,14小结另外一只脚动。

a段:“魔仙”弹奏动作:

第一乐句:随音乐一只手的手指在“王子或公主”身体上激烈的弹奏。

“弹弹弹弹l弹0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弹弹弹l弹o”的节奏。

第二乐句:“弹弹弹弹1弹0弹弹弹弹i弹0弹弹弹弹l弹弹成功i耶0”在成功耶的“耶”的时候摆合作造型。

“王子公主”动作:

身体剧烈的晃动起来,在第二句“成功耶”的“耶”的时候和魔仙摆出合作造型。

1、感受乐曲的旋律和结构,并能用弹奏、点指、舒展等相应动作表现abaca’的回旋曲结构。

2、通过故事情节、乐曲图谱和游戏情境让幼儿充分感受与表现,主动建构对音乐的.认知。

3、在两两互动学习表现中体验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快乐。

1、《化石》音乐。

2、观看过各种各样的雕塑造型。

3、乐曲图谱。

仙来解救她们,魔仙富有两种神奇的魔法,一种是弹奏法,另一种是点指法。

提问:乐曲里魔仙好像在干什么?

(1)尝试表现弹奏动作,并跟随教师辅助语言大胆表现弹奏动作。

(2)跟随a段音乐弹奏手臂动作。

(3)创编随乐句弹奏身体的不同部位。

(l)边欣赏b段乐曲,边观看教师随音乐画图谱。

(2)在身体上尝试随b段乐曲做点指动作。

5、尝试用舒展的动作表现c段乐曲。

6、借助图谱感受乐曲abaca’的回旋曲结构。

(1)跟随教师完整合音乐表现“魔仙的指法”故事过程。

(2)讨论随音乐动作的先后顺序,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谱。

(3)师幼合音乐完整用弹奏、点指、舒展的动作表现故事情节。

7、教师扮演魔仙,全体幼儿扮演王子或公主,互动游戏一遍。

8、教师扮演公主,请一位幼儿扮演魔仙演示解救公主过程。

9、创设游戏情境,两两互动(一位幼儿扮演魔仙,一位幼儿扮演公主或王子),合作表现。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七

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白云悠悠,阳光柔柔,青山绿水一片锦绣,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

歌词:《公共汽车的轮子》。

看,公共汽车轮子转呀转,转呀转,满街的'跑;听,公共汽车喇叭嘟嘟嘟,嘟嘟嘟,漫天地响。

歌曲:表情歌。

我高兴,我高兴,我就拍拍手,我就拍拍手,看大家一起拍拍手。我生气,我生气,我就撅撅嘴,我就撅撅嘴,看大家一起撅撅嘴。我着急,我着急,我就跺跺脚,我就跺跺脚,看大家一起跺跺脚。

歌曲:乔尼用一个钉锤干活。

乔尼干活用一个钉锤,一个钉锤,一个钉锤,乔尼干活用一个钉锤,乔尼用一个钉锤。

歌曲:小马。

小马小马摇着尾巴,跟着爸爸去玩耍,东边跑跑,西边跳跳,包古里包古里摔一跤,包古里包古里摔一跤。小马小马肚子饿了,跟着妈妈去吃草。爬过小山,走过小桥,包古里包古里吃个饱,包古里包古里吃个饱。

歌曲:太阳喜欢。

你也生气了,我也生气了,不理不睬,不理不睬,小嘴巴往上翘呀,小嘴巴往上翘。你伸小指头,我伸小指头,拉拉勾,拉拉勾,拉拉勾,我们又做好朋友呀,我们又做好朋友。

歌曲:《举你的右手摆一摆》。

来来来,朋友们,举你的右手摆一摆,向前摆,向后摆,绕一个圈圈跟我来。来来来,朋友们,把你的身体摆一摆,向右摆,向左摆,转一个圈圈坐下来。

歌曲:蓝天白云。

蓝天蓝蓝,蓝天蓝蓝,蓝天蓝蓝,白云飘飘,白云飘飘,天空晴朗,太阳红红,太阳红红,太阳红红,晒晒太阳,晒晒太阳,心情多么好。

歌曲:《小兔子的菜园》。

小兔子跳跳,小兔子跑跑,跳跳跳跑跑跑,来到小菜园呀!哈哈!有青菜有萝卜有南瓜还有毛豆,吃掉了青菜,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吃掉了萝卜,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吃掉了南瓜,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吃掉了毛豆,啊呜啊呜啊呜啊呜,哎呀呀哎呀呀,搞坏了小菜园。

小兔子跳跳,小兔子跑跑,跳跳跳跑跑跑,来到小菜园呀!咦!有办法了,种上了青菜,种啊种啊种啊种啊,种上了萝卜,种啊种啊种啊种啊,种上了南瓜,种啊种啊种啊种啊,种上了毛豆,种啊种啊种啊种啊,小菜园啊真美丽真美丽!哈哈!

歌词:《买菜》。

今天的天气真呀真正好,我和奶奶去呀去买菜,鸡蛋圆溜溜呀,青菜绿油油呀,母鸡咯咯叫呀,鱼儿水中游呀,萝卜黄瓜西红柿,蚕豆毛豆小豌豆,哎呀呀,哎呀呀,菜儿多又多。嗨!

歌曲:扮家家。

我来做爸爸呀,我来做妈妈,我们一起来呀,来玩扮家家。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啦,小菜炒好了呀,味道好极啦呀,娃娃肚子饿呀,我们来喂她。(第二段重复第一段歌词)。

歌曲:健康歌。

左脚预备,右脚预备,全身预备,一二三四。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抖抖手呀,抖抖脚呀,勤做深呼吸,学爷爷唱跳跳永远不会老。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抖抖手呀,抖抖脚呀,勤做深呼吸,学爷爷唱跳跳永远不会老。(念):我也不会老!一二三四,二二三四,三二三四,四二三四。

歌曲:运动会之歌。

哈罗哈罗爸爸,哈罗哈罗妈妈。我们一起快乐做运动。我们一起跑跑,我们一起跳跳,大家一起做运动。你也来呀,我也来,快乐运动每一天!

歌曲:哈罗哈罗。

哈罗哈罗,哈罗哈罗,我们都是好朋友;哈罗哈罗,哈罗哈罗,朋友见面真开心;拉起小小手,我们一起来唱歌;拉起小小手,我们一起来跳舞。

歌曲:小指勾一勾。

伸出你的小指头,伸出我的小指头,勾一勾,勾一勾,我们来做好朋友。勾一勾,勾一勾,我们来做好朋友。伸出你的小胳膊,伸出我的小胳膊,手挽手,手挽手,我们来做好朋友,手挽手,手挽手,我们来做好朋友。

歌曲:三只猴子。

三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两只猴子在床上跳,有一只猴子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一只猴子在床上跳,它的头上摔了一个包;妈妈急得大声叫:赶快下来别再跳!你看床上静悄悄,猴子们都不知道到哪儿去了,床上床下都找不到,它们躺在医院床上不能动了。

歌曲:谢谢您。

昨天我打从你门前过,你正提着水桶往外泼,泼在我的皮鞋上,路上的行人笑呀笑呵呵。你什么话也没有对我说,你只是眯着眼睛望着我,对不起对不起向你敬个礼,请你不要对我那么的生气,没关系没关系向你还个礼,我会对你笑嘻嘻。

歌曲:小乌龟上山坡。

小小乌龟上山坡,嗨嗨呦,嗨嗨呦,爬呀爬呀用力爬。汗水流呀流。

小小乌龟上山坡,嗨嗨呦,嗨嗨呦,爬呀爬到山坡上,心里乐悠悠。

歌曲:让座。

乘上公共汽车,乘客实在多,叔叔站起身来,给我来让座。前门又上来了一位老婆婆,我忙拉着她的手,婆婆您请坐。婆婆您请坐,婆婆搂着我。

歌曲:对不起,没关系。

我和小刚在一起做游戏,一不小心我把他碰倒在地,我快快扶起他,说声对不起,他笑着对我说没关系。

歌曲:小雪花。

是谁敲着窗户沙沙沙沙沙,是我是我,我是小雪花,我从天空中飘下来,告诉你告诉他冬天来到了。

儿歌:赛车和吊车。

小南有一辆赛车,小兰有一辆吊车,小南用开得快的赛车,换小兰开得慢的吊车。小兰用开得慢的吊车,换小南开得快的赛车。小南和小兰玩得乐呵呵。

儿歌:捉迷藏。

黑夜用长长的手帕,把太阳的眼睛蒙起来了。趁着它还在数着:一二三四五六七八……颜色们赶快找一个自己喜爱的地方,静悄悄的,躲在里面。绿色太多了,挤不下,有的躲在树叶里,有的躲在小草里。黄色躲在菊花里,白色躲在白朵里,蓝色躲在天空里,红色躲在玫瑰里。大家都躲好了,黑夜就把手帕解开。太阳睁开眼睛,一下子就把它们全都给找出来啦。

儿歌:拼小人。

火柴棒一根根,我用棒棒拼小人,拼个小人立正站,拼个小人跨步走,拼个小人打篮球,拼个小人爬山坡,小人个个爱运动,身体健康棒棒棒。

儿歌:猴子翻跟斗。

猴子翻跟斗猴子翻跟斗,左一个跟斗,右一个跟斗。抓一把花生,抓一把绿豆。哎呀呀……猴子摔跟斗。花生和绿豆,全都混进小竹篓。谁来帮帮忙,捡出花生和绿豆。

儿歌:我会小心过马路。

我开汽车滴滴滴,红绿信号分得清,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行。斑马线上要小心,红灯亮,不前行,绿灯亮,再前行。小心看,快步走,先看左边再看右,我过马路会小心。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八

1、能跟着音乐有节奏地动作,表现造房子的情节。

2、能大胆想象造房子的各种动作和房顶的.造型,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音乐磁带。

幼儿参观过建筑工地,对房子的建造有一定的了解。

1、回忆造房子的过程。

提问:小朋友,我们参观过建筑工地,那你们知道房子是怎么造出来的?

2、听音乐感受旋律、节奏,并创编造房子的动作。

提问:在这段造房子的音乐中,你听见了那些声音,好象看见建筑工人在干什么?(幼儿边说边创编挖泥、打地基、砌砖、抹水泥等动作)。

3、听音乐完整动作,并创编房顶造型。

提问:刚才你造的是什么样的房子?你还想造怎样的房子呢?(请幼儿用动作表示)。

4、合作表演造房子。

(1)、师生合作表演造房子。

(2)、幼儿分组合作表演造房子。

(幼儿讨论好房子的造型和抹水泥的人之后,再进行表演。)。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九

本周我参加了团队教研关于音乐欣赏的两次公开课试教。虽然从教案的设计、教具的制作、音乐的寻找等环节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我很享受这种辛苦的过程,因为在这样的磨练中,我的教学经验也提高了。

俗话说:“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确实如此!平时在看别人的公开课时,总能看出很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可是到了自己上公开课却发现虽然课前思考得很多,但是实践操作中还是存在一些很常态的问题。同时也让自己能更正确看待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具体反思情况如下:

1.教学方式:音乐欣赏应侧重于让孩子欣赏音乐,能分辨出音乐的不同乐段变化,但在这一环节上,老师带得太多,给予孩子主动、自主欣赏的成分少了。

改进办法:a: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心急,给予孩子思考的时间,哪怕时间只是一两秒。b:在后面整体欣赏上再加一遍完整欣赏,配合多媒体教学。

2.提问技巧:在分段欣赏时,当孩子倾听音乐后,教师不应该直接告诉幼儿这段音乐讲述的是什么,可以让孩子自己先去感受。

改进办法:可以这样说:“你觉得这首乐曲的节奏怎样,它讲述的应该是故事中的小鸭子在做什么事情呢?”

3.前期铺垫:班级孩子的动作协调性还有待提高。

改进方法:功在平时,加强孩子自身的音乐素养,多进行音乐欣赏和舞蹈律动的教学渗透和学习。

4.活用教具:如何更好发挥图谱的教学功能,还需要多动脑筋多思考。

活动后各位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方法,需要我慢慢消化、吸收。对我而言,这次公开课不论成功与否,但我从中学习了、提高了,就是值得的。我期待着能有更多这样的机会让自己历练、成长,只有这样才能看见更绚丽的彩虹!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十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aba结构,学习用小鸭子走路和看花等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2、探索表演各种花的造型动作,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体验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现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的神奇。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组织幼儿观察过多种姿态的不同颜色、不用形状的花。

小鸭子、鸭妈妈以及各种造型的花卉图片或桌面教具。

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逛公园。

(2)幼儿围成大圆圈,开展音乐游戏《逛公园》。

2、布置花卉场景,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操作小鸭子和鸭妈妈教具,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1)鸭妈妈带着可爱的小鸭子在赶路,他们去花会观赏鲜花,花会上的花千姿百态,真漂亮呀!鸭妈妈带着宝宝看得真开心。天黑了,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再次欣赏音乐观看表演,引导幼儿感知小鸭子去公园赶花会和小鸭子回家的音乐是一样的。

3、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角色,开展《赶花会》韵律活动。

(1)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赶花会,你觉得他们高兴吗?

(2)教师唱谱,带领幼儿随着a段音乐,欢快地表演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花卉展览区》到了!花儿真美丽呀!看一看,做一做花儿开放的动作。

(4)教师唱谱,带领幼儿探索表演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反馈,幼儿练习。

(5)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唱谱,欣赏b段音乐,并做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可用动作及语言给予提示。

(6)天黑了,小鸭子和鸭妈妈逛花卉也很累了,我们跟着音乐走回家吧!教师边唱谱边随着音乐表演鸭走路的动作。

(7)教师带领幼儿连贯完整地听音乐表演《赶花会》,在开花前和变化动作前,教师均可用手势提示幼儿变换动作。

4、讨论活动:去公园赶花会人很多,在路上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醒幼儿学会找空地方行走,避免和他人发生碰撞。

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开展想象创作,学习小鸭子走路等动作,然后重现秋游中的赏花活动,激发幼儿通过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并乐意参与到游戏中去。

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动作,除了幼儿单个的造型,还有两个幼儿合在一起做开花造型动作,也有三个及更多幼儿的合作造型,还有幼儿结合了我们春游时看到的美丽的花卉做了造型,这些都给活动增添了一些亮色。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十一

此曲由[url/ur960年。乐曲以四川民歌《采花》为主题,经过多次的呈示变奏,表现了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花会”佳节中,人们兴高采烈、载歌载舞的欢乐情景。

乐曲一开始,主题的呈示轻巧、活泼,富于歌唱性。叙述了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花会,一时花香鸟语,百花吐艳,人群熙攘,欢声笑语。

接着,作者创造性地运用了[urlur摘”的手法,和主题曲调同时进行,来模仿民间敲打盅盘伴唱的情景,生动而极富生活的情趣,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之后,音乐转入了欢乐热烈的场面。首先,在属调性上,运用扫轮的组合手法,铿锵有力而果断,似乎是白族的男青年们弹着大三弦,跳起了剽悍的劲舞。接着,是运用长挑轮演奏的,含有6/8拍式轻盈的舞蹈性旋律,似乎又是女青年们边唱边跳起婀娜多姿的软舞。紧接着,运用大摭分和夹扫,把音乐推向了兴奋高潮。

最后,主题又在长挑轮间运用两次变奏,旋律更加柔和而甜美,整个画面也渐渐地淡化隐去,把人们带入了充满幸福的美好遐想之中。

乐曲旋律流畅,情绪热烈欢快,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色彩。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十二

3.在与同伴共同表演时,会寻找空地方,学会协调表演、合作表演。

二、活动准备。

1.音乐《赶花会》并分段进行录音;

2.花卉图片ppt、魔法棒。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赏花会1.教师出示ppt,幼儿欣赏。

(1)请幼儿欣赏花卉盛开的造型。

(2)幼儿用肢体模仿图片上的花卉造型。

2.引导幼儿可以个人、小组、集体的方式来表现花朵的盛开,教师扮演摄影师给鲜花拍照。

(二)创编律动《赶花会》。

1.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回忆乐曲aba的结构。

2.请幼儿创编a段音乐。

(1)幼儿创编小鸭子出门系列动作。

(2)幼儿讨论出门路线与回去路线。

(3)播放a段音乐,幼儿表演出门和回去动作与队形。

3.重点复习b段音乐。

讨论(1)在音乐中1朵花盛开可以怎么开?(教师哼唱音乐,请个别幼儿表演)。

(2)在音乐中几朵花盛开可以怎么开?(教师哼唱音乐,个别小组幼儿表演)。

(3)在音乐中所有花都盛开可以怎么开?(教师哼唱音乐,幼儿集体表演)。

(4)播放b段音乐根据幼儿刚才的讨论表演一遍。(表演前要求幼儿2-4人自由分组,找空位面朝观众(家长)自由站位。)。

(三)表演律动《赶花会》。

(1)完整播放乐曲,幼儿完整表演律动《赶花会》。

(2)邀请爸爸妈妈也加入到赏花的队伍中,与幼儿组合在一起,表演b段音乐开花的盛况。

大班韵律泼水歌教案篇十三

《赶花会》全曲旋律流畅,情绪时而热烈欢快,时而柔和甜美,具有浓郁的民间地方色彩。下面是《赶花会》教案,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的旋律和aba结构,学习用小鸭子走路和看花等动作分别表现a段的欢快与b段的悠扬。

2、探索表演各种花的造型动作,表现b段各句的起止和过程。

3、体验用不同身体动作表现各种不同形状的花的神奇。

活动准备:

音乐磁带、录音机。

组织幼儿观察过多种姿态的不同颜色、不用形状的花。

小鸭子、鸭妈妈以及各种造型的花卉图片或桌面教具。

鸭妈妈头饰一个,小鸭子头饰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1、音乐游戏:逛公园。

(2)幼儿围成大圆圈,开展音乐游戏《逛公园》。

2、布置花卉场景,教师随着音乐的节奏,操作小鸭子和鸭妈妈教具,让幼儿初步了解乐曲的`结构。

(1)鸭妈妈带着可爱的小鸭子在赶路,他们去花会观赏鲜花,花会上的花千姿百态,真漂亮呀!鸭妈妈带着宝宝看得真开心。天黑了,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开开心心地回家了。

(2)你听到什么?看到什么?你觉得哪些地方是一样的?再次欣赏音乐观看表演,引导幼儿感知小鸭子去公园赶花会和小鸭子回家的音乐是一样的。

3、教师扮演鸭妈妈、幼儿扮演小鸭子角色,开展《赶花会》韵律活动。

(1)鸭妈妈带着小鸭子赶花会,你觉得他们高兴吗?

(2)教师唱谱,带领幼儿随着a段音乐,欢快地表演小鸭子走路的动作。

(3)《花卉展览区》到了!花儿真美丽呀!看一看,做一做花儿开放的动作。

(4)教师唱谱,带领幼儿探索表演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反馈,幼儿练习。

(5)幼儿完整地倾听教师唱谱,欣赏b段音乐,并做开花摆造型动作,教师可用动作及语言给予提示。

(6)天黑了,小鸭子和鸭妈妈逛花卉也很累了,我们跟着音乐走回家吧!教师边唱谱边随着音乐表演鸭走路的动作。

(7)教师带领幼儿连贯完整地听音乐表演《赶花会》,在开花前和变化动作前,教师均可用手势提示幼儿变换动作。

4、讨论活动:去公园赶花会人很多,在路上我们要注意什么?提醒幼儿学会找空地方行走,避免和他人发生碰撞。

让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开展想象创作,学习小鸭子走路等动作,然后重现秋游中的赏花活动,激发幼儿通过动作尽情地表达自己对花的喜爱之情,并乐意参与到游戏中去。

活动中引导幼儿用身体来表现不同的花的造型动作,除了幼儿单个的造型,还有两个幼儿合在一起做开花造型动作,也有三个及更多幼儿的合作造型,还有幼儿结合了我们春游时看到的美丽的花卉做了造型,这些都给活动增添了一些亮色。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861372.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