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让心自由读后感(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5 13:45:16
最新让心自由读后感(优秀16篇)
时间:2023-11-25 13:45:16     小编:雨中梧

将读完的书籍中所感悟的内容进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书中的主题和思想。在写读后感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借鉴他人的思路和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读后感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相信会对写读后感有所帮助。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一

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我花三天的时间学习完了。

对此我有点自己个人的看法。

总的来说,这本书强调的主要是先要给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自由,才会培养出更加独立的孩子。观点还不错,全书的经络很清楚,整个的目录和引言我都十分的感兴趣。我当初在当当上购买的时候,主要是看了它的目录和目录引言,觉得讲得很有道理,而且十分的实用。但是,拿到手上,细细读完,发现其实内容很一般。

第一,其实它大多数的篇幅都是关于蒙氏教育的一个中国化的解说和发展的实例,并没有太多的自己的见解,或创新的内容。之前最早让我接触到蒙氏的书籍是冯德全的早教方案。它是在蒙氏的基础上,加上了中国家庭和宝宝的实际情况,案例,来编写的一套书,比较实用,也比较通俗。也有些很专业的知识,分析得也不错。后来我开始对蒙氏的教育理念感兴趣。在网上听到很多的妈妈推荐了孙瑞雪老师的这本书,据说是很不错,很有教育意义的。加上我在当当上看评价也好,看书页设计和目录设计也好,也觉得不错。但是,全书看下来,也就是一个蒙氏园的教育讲座。感觉上像是在宣传蒙氏园的优势啊什么的。书的序言里讲到,以前孙老师没有出书前,是经常参加各种讲座的。后来应很多听众的要求,才开始出书的。我个人感觉上,如果只是演讲稿的话,的确是不错的,也很值得妈妈们去听,去参考一下。不过,出书的话,还是有很多的欠缺。里面的案例很多是重复的。同时可以说明很多问题的案例,在一个论题里讲到过,在另一个论题里又完全重复一次。而且本来书的版面在设计上就有很多空缺,一页的内容原本就很少,加上又有太多重复,所以,如果这本书原来我在书店里见过的话,我不会考虑买,我只会想到在网上查阅全文就够了。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或者说对我的孩子来说吧!

第二,其实我觉得完全的蒙氏教育在中国不现实。如果一个家长想让孩子接受蒙氏的教育,最好从家长开始,不论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都要是这个的推崇者,这样才能像书里讲到的,可以培养出一个具备乐观,坚强,宽容,自信等优良品格的孩子(当然,我所指的是一般情况,也有很多孩子天生就具备这些的)。书里有个很明显的例子,是这样说的。讲的是孙老师的儿子(辛辛)。孙老师有个朋友来她家里玩,辛辛正抱着饼干在吃。朋友就想到要逗下他,于是找他要饼干吃,辛辛不给。朋友就假装说:“你不给,我抢了啊!”并做出抢的动作。辛辛一下子吓哭了。这个时候,朋友就跟孙老师说:“你儿子还是蒙氏的呢!这不行,这样就哭了,我家孩子就不哭,知道你是在跟他玩的。”孙老师说:“我的孩子在蒙氏没有接触过这个,所以他不能理解,而且蒙氏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长做这样的事情来引导他,这对他没有好处。”但是事实上,很多的家庭都会有这样的情况。家里带孩子的往往是爷爷奶奶,相信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很普遍。如果送孩子去了蒙园,在园里没有接触到这些,但在家里接触了,不是一样会造成孩子的混乱?也有很多的妈妈反映,蒙氏的理论说起来很容易,可是真正实施起来太难了。因此我认为,如果要完全学蒙氏,就必须有个好的环境,要有蒙氏的环境才可以做到。换句话说,就是在完全蒙园里的孩子,跟普通园的孩子相处,一定有很多的摩擦。然而,现在更多的孩子都进的是普园,总不能让这些优秀的孩子活动的环境和范围受到局限吧!我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完全依赖蒙氏,也许我这叫没有远见,但在我吸收的育儿理念下,我的孩子发展得也还不错,也有些蒙氏的思想,但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孩子的个性在里面。我的想法是,蒙氏的教育只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部分,她更多的时间是和周围普通的人和环境在一起的,必须要适应的是自己目前的生活。

第三,本书的重点在自由。孙老师还讲到,要给孩子充分的自由。比如对孩子的零食。我不知道一般的家长是怎么安排的,反正我家的孩子是每次进超市只要一样,而且跟她说好,要是吃零食就不能同时玩别的,比如喂鸽子,划小船等。她一般答应了就是接受了。买到的零食都是当时可以吃完的。如果有客人送来了,很多的话,我们都是放在食品柜里,等她想吃的时候,给她自己选,但仍然一次只能选一样。孙老师的意见是,零食最好不限制她,放在她能够得到的地方,想吃的时候自己去拿,想吃多少就吃多少,给孩子充分的自由,这样对她将来的独立性和完成自己理想的实践性很有好处。这个观点我不能认同。我觉得,孩子在吃的方面的自制力不是天生的,要靠大人的正确引导(注意是引导,不是强迫),完全的自由实际上是放纵,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的。

第四,我觉得,任何的教育理念,都需要家长去分析和挑选,只有适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现在很多的育儿观念都是矛盾的。有的说,当孩子很专注一个画面或图片的时候,最好不要打扰他,让他自己学会去观察或思考,但有的又说,当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画面或图片的时候,要趁机教他画面上的东西,培养他从小看图说话的能力,以及发现新事物,想像的能力,不能错过了他学习的好时机。在我看来,两种说法都对。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做。所以,目前我的做法是,当孩子在看儿歌或者dvd的时候,我一般不打扰她,但在看图片的时候,如果她愿意,我会告诉她图片上的内容,以及颜色啊,东西啊什么的。可是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对不对。

现在我在看的书是《怎样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很实用,用书里的方法对孩子,我感觉,自己的脾气少了,孩子开心了,也慢慢能理解大人了。至少处理问题里,有效了。等这本书完成了,就应该又有一些想法了吧!

另外还有一本书是《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还没有开始看。看完了再来写心得。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二

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用各种事例诠释了“爱和自由”对培养人格健全的孩子的重要性。强调给孩子的爱要有科学的方式,即在对儿童成长规律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利用蒙氏的各种训练方法,给孩子充分的自由的选择,促成儿童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

怎样才能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得到爱呢?给予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这些须建立在你对儿童生命发展了解的基础上,这就是爱。

尽量给孩子爱,让他充分享受到爱,这对他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对这一点人们是普遍认同的。但说起来容易,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尤其要了解孩子的发展状态。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孩子一旦开始独立,父母就会说“这孩子太犟了!”“这孩子怎么会这么不听话。”实际是孩子要成长!要照他自己的意志去成长,孩子的意志同父母的意志开始产生矛盾了。我们要学会理解孩子成长需求。

当成人不能理解孩子的某些做法,而孩子在哭闹着坚持时,我们难道不能问个为什么吗?难道是孩子太贪心?不!不能用成人已经被世俗蒙蔽的思路去理解孩子。当你不知如何办时,给孩子自由难道不是个好办法吗?尤其在儿童小的时候,正是他的审美观形成和建构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一定要在这个时候给孩子提供形成审美观的条件和机会。

给孩子充分的自由——充分发展潜力的自由,充分认知的自由。有这种自由,他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摸清事物的规律,才能够去认识、认知。有了自由,孩子就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因为有兴趣,他就会反复做,就变得专注;在长久的专注中,他逐渐感知并把握了事物的规律;把握了事物的规律,他就愿意遵守它,就有了自我控制力。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三

   世间万物都是同一个生命的化身,万物本是一体的。我们本来都是纯粹的爱,纯粹的光,人的感觉不过是光感觉光而已!

   人人都是镜子,万物都是镜子,都会反光,都能生成光的映像,每个人都可以从其他人或物里看到自己的存在!

   当我的大脑接收到这样的信息之后,我便时常在周围的人事物中寻找属于“我”的那一部分。第一次有深刻的感觉,是通过前前看到了我内在的抱怨和嫉妒。那时,我们还都服务于土豆班,整理环境是我们的共同任务。但是,我的内心深处总会升起一个抱怨的声音:“为什么又是我来做!她怎么总是那么拖拉!她怎么就看不到这里的混乱……”

   这样的声音一直在我心底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我静下心来与前前,与我心底的那份抱怨连接。然后,我看到了我所有抱怨背后隐藏着的,都是对自己的不满。我不满于自己的拖拉,我不满于我不能偷懒,我不满我所做的没被看见!

   当我看到这些后,我的内心升起了一股喜悦与接纳。当我看清了自己内心的小伎俩时,我开始接纳前前,我知道,所有对她的抱怨,只是因为我还没有接纳我自己。爱,便从这一刻开始扩散,我知道我爱的不止是前前,更是我自己!

   每个人身上都有我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我可以在每个人身上看到我原本就有的和我期望能够拥有的。

   我在林老师身上看到了很强的组织能力,统筹能力,精准的表达能力与分享精神;我在贝贝身上看到了那种对宝贝的爱以及对工作的热爱;我在青萍身上看到了清晰、逻辑、有条理、平衡、优雅等等;我在每一个宝贝身上都能看到爱与接纳!

   在他人身上搜寻“我”的时候,我感觉到我的心更加的平静,更加的喜悦,更加的接纳——原来我是可以这样的美!当我在他人身上看到了“我”,我便开始放下了我所有对人的评判,我了解了,所有对人或事的评判,最终都返回到了我自己的身上。当我在内心评判别人的拖拉时,同时也是在评判自己的拖拉,当我有情绪升起时,我会看到,这只是我还没有能力去接纳事件的发生,跟其他的人与事都没有关系。

   不忘做评判;不受别人影响;不作假设;行动,尽力,投入,这四个约定从此进驻我的精神。我在生活中学习应用这四个约定时,我看到了我的另一个模式——活在梦境之中!

   在我的梦境之中,我给自己作了太多的假设——假设我的生活是另外一种样子,拥有像林老师一样的统筹能力,能像青萍一样优雅,有条不紊……假设我拥有所有我在别人身上看到的优点。在我的假设之中,我常离开了现实,活在梦境里。虽然在这样的假设里,我也为自己积蓄了一部分成长的力量,但我看到,更多的时候,我是活在自己的梦里,别人的阴影里,那个实实在在的我并没有存在于当下。

   不作假设,与生活面对面,是我人生的一大功课!我非常习惯没有事实依据的空想,也习惯于在自己的脑海里编造一切。因着这样的假设,对于人与事总是带着一份深沉的期待,如果事实不符合我的假想,我便陷入痛苦之中。

   所幸的是,我已经看到了我内在的这一荒谬的模式,我看清了我的假设,看到了我所做的梦!我便开始更多的关注自己真实的想法:我这样做其实是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我渴望得到更多的肯定及爱。我也了解了别人的想法并不影响我的价值,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真实的存在!

   感恩遇到了《让心自由》,感恩我开始在生活中与自己重新订约,重新开始建构我的信念系统,我相信由此我会获得与以前不一样的生活状态!

   每个人都有一个过去,也因此遗留下了一些不为人知或不可为人知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常常令我们感到不自在,使得我们不得不隐藏了自己。不愿看清自己,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为了可以适应现实生活,暂时远离痛苦,我们变得爱自欺欺人——掩饰过去,逃避未来,只是得过且过,因为要看清自己总令人心生畏惧,这是一件既麻烦又困难的事情。

   为了自在,首先要不“自在”。

   拿到《让心自由》这本书,“自由”二字并未立刻植入我的心里,只是看了一个开头便放下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的心对自由有一份深埋已久的渴望,然而似乎又冲动不起来。那为何‘既是渴望又似乎无动于衷’呢?在那一刻,我并未深思与探究,而且像是有一种本能的意识,竟然不自觉地把这事给放下了、不提了、忘记了、过去了。

   当一些事情是你无法回避,会感到不自在,而且必须直面时,在你克服了每一个不自在后,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克服了不自在是这么自在的一件事啊!比如,要做一件事,想到了,是用笔记本记下来呢,还是只是记在脑子里呢。显然,记在脑子里来得容易,而用笔记下来,可就麻烦了,既要拿笔纸,还得写。通常,这时我们会习惯了先记在脑子里,或者回头再记回本子上,不就是这点事嘛,不会忘记的。这是一种假设,可能会记住,也可能不会忘记,而事实上很多情况下会忘得一干二净。如果不作假设你可以绝对记住,然后全心全力地克服各种麻烦,用本子记下来,放在你可以随时看到的地方,确保你可以及时准确地完成这件事,那么你一定可以从不自在中获得自在。

   最近,发生了几件事情,刚好把我的心拉回《让心自由》这本书中来。我说说其中两件事,恰巧是去培田的一前一后。

   在去培田的前几周,为了恢复体力,备战明年初的马拉松,我开始了跑步。不料,在去培田的前几天,“旧患”复发:右膝盖因为负担过重,开始酸疼,在之前的训练中因此而中断过一次。之后几天,一直不见好,开始有些担心,真怕影响了培田之行,更影响参加明年的马拉松,直到去了培田后心依然悬着。或许是因为在培田事情较多,这事在没有更多关注的情况下,坚持了几天。有趣的是,经过八九天的高强度行走,尤其是最后两天的连续爬山,结果却是右膝盖已经很多天不再酸疼,这令我恢复了自信。如果是在之前的那一次,或许我就会放弃继续练了,因为那时我真觉得我的腿以后不能再跑长跑了——我给自己作了个假设,在没有任何验证的情况下接受了一个假设的事实,也许只是怕酸疼而已,或者少了个坚持下去的理由,其实我的腿还是棒棒的!退一步讲,就算不敢再练下去,好歹也要去医院检查一下嘛!死也要死个明白,这才是行动力。

   培田回来后,又有一件事使我不自在了几天,中途还差点想放弃呢!不过,“行动、尽力、投入”之后我却感到无比的自在。一张收据引发的纠结。培田的一天,我支付了一笔钱,然后开了一张收据,回来后要报销却难住了我。收据上有两个付款记录:买辣椒的费用和买醋的费用,而我记不清哪一个是我付的,原因是我觉得我可以记得住,没有另外作记录;再加上买辣椒费用的记录写在第一行,根据我的经验,先付先写了,所以我觉得我付的就是辣椒的费用,而第二行只是顺带写上去的。经过核实买辣椒的费用已经付了,而我却不清楚到底我付的是哪一个,只好再去核实了。折腾了好几天终于在打完了第四个电话后弄清楚了,醋的费用才是我付的。尽管这几天感到不自在,又要打好几个电话,会很麻烦,还担心弄不清楚,但是事情总算清楚了,心里倒自在了些。

   作假设,只是让你一时的自在,一旦事情包不住,将会有更多的不自在涌向你。不作假设,便需要去澄清或验证,事实上这是在看清你自己,所以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甚至会让人感到艰难。因此,只有尽心尽力地投入到澄清的行动才可以让假设真正地远离我们。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四

当我拿起孙瑞雪老师写的《爱和自由》的时候,我觉得抓住和把握一个儿童的前六年,真的太重要了,我们都以为自己很爱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爱孩子,往往也便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但是,这和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听下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恐惧,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焦虑和习性。

爱就是爱,恐惧就是恐惧,焦虑就是焦虑,认为就是认为,一切如是。我有候就会觉得,我们真的要像孙瑞雪老师说的那样,学会从一切如是里面将爱剥离出来,那样的时候孩子才可以真的的接受到爱的礼物。

在今年六月份的时候,我听过一堂孙瑞雪老师关于《爱和自由》的讲座,那时候,对于一切还是很茫然,包括对于孙老师这个人都是一样的,充满好奇,可是,当见到她的时候,原来,她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的高高在上,就像我们身边的一个大姐姐一样,朴实,真诚,让人很愿意去跟她靠近和沟通交流,突然让我想起,她写在书中的一首最爱的诗:让我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你,而又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

如果儿童要创造自己,他就必须生活在爱和自由里,他必须拥有时间空间,必须拥有爱的照顾和支持,这样,他才拥有创造自己的机会,就像儿童成长在自由当中,如果你想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你必须给他一样东西,那就是自由,只有把自由给他,他才能成为他自己,否则的话,他就要跟他的自我分离,这就是心理学中常说的一句话,“你这一生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成为你自己”,你要成为你自己,而你成为你自己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你必须拥有自由。

好多的家长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都觉得很庆幸,因为每一个人在育儿方面都有一些欠缺,而这本书里面又有太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阶段的成长期,敏感期的关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我认为自己的内心会得到一个豁然开朗的答案,这真的是一本适合教育者以及家长去读有深度的好书。

书中说:以爱的感情唤醒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的创造热情和自我意识,以规则的内化形式形成儿童的社会秩序和内在智慧,以平等的关系引导未来社会的和谐和文明。的确,幸福和快乐感一定要在童年经历,经历了,体验了,感觉了,就会对幸福和快乐有了认识,将来就会成为这样,这正是幸福成长的内涵,幸福也是要成长的,所以之前所说的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这并不是我们以往认为的想做什么就是什么,而是你可以按自己的意识,执行自己的计划,你的计划不被任何人破坏。

可能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遇到过很多头疼的事情,不妨每一天抽出十分钟,二十分钟的时间来看看这本《爱和自由》,当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你便会发现,这是一扇窗,发现儿童,亦发现自己。

我想,我们一生能给予孩子的,只有一样,那就是爱。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五

故事讲述了非洲王子阿曼即将成为阿曼斯村的酋长时,突然遭到奴隶贩子的袭击,被卖到了美国。他先被卖到一户人家做下奴隶,十五年后又转卖给一个皮匠。这是一段漫长而艰辛、屈辱的岁月。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他一直努力获得自由。

在他的顽强努力下,他遇到了一些好运气。在皮匠家里,他学到了最好的手艺,为他的自由赢利了条件。他把所有的钱用来赎回自由。他老了,但他终于成了自由人!这一刻,让人为他感到高兴,为自由的`含义感到震憾。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阿曼真是一个坚强的人,一个善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无论生活多么残酷、命运多么不公平,他总是那么积极、乐观。

而我自己呢?哪怕只是一次考试分不高,或者一件很小的不顺心的事,我都会倍感挫折,拿爸爸当“出气筒”,比较之下,真令人惭愧。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六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的事,不求己益,不动怒,不图谋恶事,不以不义为乐,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这是看《爱和自由》最初打动我的地方,短短的几句话却让人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从事幼儿教育四年来,自认为是位充满活力与爱心的教师,可是看完孙瑞雪教师的《爱和自由》,我突然领悟我们的爱对于我们的宝贝来说是一种“虐待”。我们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够,总感觉孩子就是孩子,他们的本事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成果,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们总是让孩子事事听从我们的安排,孩子总是问为什么,而我们的理由就是:“因为我爱你们。”可是这样恰恰违背了孩子发展的成长规律。

幼儿教师最担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儿园发生事故,哪怕是小擦伤也好也会让我们觉得无法向家长交代,所以我们处处细心,时时留意,这个不许,那个不让,始终让孩子在我们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们整天对宝贝们说:“孩子们不能这个样貌,不能碰那个东西会划伤你的手,你们就听教师的吧,教师是为你们好,教师爱你们。”我相信,这是大多数教师都在做的事情。看完《爱和自由》,作为80后教师必须要改变自我想要驾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认为是有原因的行为,要做一个有心人,去仔细观察孩子的所需所想,仅有这样我们才能看到一个在爱和自由里健康成长的孩子。同时,我们在自我改变的同时,也要把这种思想传递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家长,我们的教育需要家长的大力配合,仅有家园密切合作,我们才能给予我们的宝贝真正的爱与自由。

看完《爱和自由》还有的一个感触就是关于知识,我们是引领幼儿前行的教师,我们怎样去“教授”知识呢。,我认为我们应当改变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带着孩子去认识,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很多从生活中学习而不是课堂学习的过程。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

孙教师说爱与自由并重,我们要把爱带给身边的每个孩子,同时,也适当放手给他们自由,仅有爱没有自由,孩子就会失去自我,仅有自由没有爱,孩子便会冷漠。爱与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导和体恤,让孩子们要学会相信,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必定会欢乐、坚强、充满创造力和勇气。

我们这一代人大多数是在指责中长大的,此刻我们忘记了自我的童年,忘记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记自我童年的愿望,忘记自我被束缚后慢慢被磨蚀的没有个性的痛苦!这是我们的遗憾,所以我们更应当让我们周围的环境充满爱、自由与温情,对宝贝更是应当用心去关爱,弥补我们的遗憾。

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

亲爱的教师们让我们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热爱孩子,让他们充满欢乐,我们给与孩子爱与自由,孩子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完美的未来。因为“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是礼貌之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七

故事讲述了非洲王子阿曼即将成为阿曼斯村的酋长时,突然遭到奴隶贩子的袭击,被卖到了美国。他先被卖到一户人家做下奴隶,十五年后又转卖给一个皮匠。这是一段漫长而艰辛、屈辱的岁月。但是他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他一直努力获得自由。

在他的顽强努力下,他遇到了一些好运气。在皮匠家里,他学到了最好的手艺,为他的自由赢利了条件。他把所有的钱用来赎回自由。他老了,但他终于成了自由人!这一刻,让人为他感到高兴,为自由的含义感到震憾。

读了这个故事,我觉得阿曼真是一个的人,一个善于掌握自己命运的人。无论生活多么残酷、命运多么不公平,他总是那么积极、。

而我自己呢?哪怕只是一次考试分不高,()或者一件很小的不顺心的事,我都会倍感挫折,拿爸爸当“出气筒”,比较之下,真令人惭愧。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八

读完《爱和自由》这本书,内心都激荡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并伴随着些许悲哀和无奈。悲哀在于,还有许许多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和发展,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而是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单靠儿童自己是办不到的。

爱是土壤、是根基。《爱和自由》中,爱的定义为“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可是这种爱又何尝不是相互的呢,儿童身上也具有爱的能量,儿童在敏感期中那种对周围事物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他对所处环境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爱,也是智力发展的需求。同时成年人也是儿童爱的对象,他从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对儿童来说,成人是令人尊敬的。园长一再叮嘱我们,不停的对孩子表达我爱你,仿佛也唤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儿童也在用他们的爱唤醒着我们,唤醒着快消失的生机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爱的气息!

《爱和自由》也强调说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上,这个自由的含义很深很广,我对自由的理解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这种能力不是一从与父母的指导,而是自动自发的,尤其是在感觉的练习中,这种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这种练习能够重复多次,这种自我教育就会使孩子的心理感觉更加完善,进而帮助他从对事物的感觉转移到对物体的观念。而他只有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身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务必要以“爱和自由”这个精神向导来要求自己,使之与自己的灵魂相融。

对于爱和自由这个话题似乎一直都有很多话要说,可是这个话题太大太大又让我不知从何说起,不是一一妈的督促,还不知道这个作业什么时候能交呢。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面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很多观念强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应该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面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应该清楚知道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lin凯的妈妈,从小就一直告诉她宝贝,你一定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直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积极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一定会是美好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今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间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每每读完《爱和自由》的各个章节,内心都激荡着震撼和深深的思考,并伴随着些许悲哀和无奈。悲哀在于,还有许许多多的家长没有意识到儿童拥有一种积极的精神生活。我们不能再无视儿童的心理和发展,而且必须从一开始就去帮助儿童,这种帮助并不在于塑造儿童,因为这一任务属于自然之神,而是在于观察儿童心理发展的外在表现,在于能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手段,因为这种手段单靠儿童自己是办不到的。

爱是土壤、是根基。《爱和自由》中,爱的定义为“给与孩子成长的机会,并让孩子感知到你的爱,为孩子的发展和每一个生活细节提供条件和帮助”。可是这种爱又何尝不是相互的呢,儿童身上也具有爱的能量,儿童在敏感期中那种对周围事物不可抑制的冲动,实际上就是他对所处环境的爱,这种爱不仅仅是情感上的爱,也是智力发展的需求。同时成年人也是儿童爱的对象,他从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对儿童来说,成人是令人尊敬的。园长一再叮嘱我们,不停的对孩子表达我爱你,仿佛也唤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儿童也在用他们的爱唤醒着我们,唤醒着快消失的生机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爱的气息!

《爱和自由》也强调说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上,这个自由的含义很深很广,我对自由的理解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一种这种能力不是一从与父母的指导,而是自动自发的,尤其是在感觉的练习中,这种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这种练习能够重复多次,这种自我教育就会使孩子的心理感觉更加完善,进而帮助他从对事物的感觉转移到对物体的观念。而他只有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爱和自由”仿佛是一个灵魂向导,贯穿于整个蒙氏教育体系。身为一名新老师,务必要以“爱和自由”这个精神向导来要求自己,使之与自己的灵魂相融。

虽然读完了这本书,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还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兴趣的就是作者所举出的例子,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没想过这些现象意味着什么?不记得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不要轻易对孩子说“不”,不要以大人的观点去告诉孩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要让孩子在过程中自我去确定事物的真伪对错。思索自我的行为,每日从我们口中吐出多少个“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纪律的基础上,也是说,当孩子的行为超越纪律的范畴时,我们应当是有权利说“不”的,但这个“不”要怎样说,以什么方式去引导,去告诉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为了心灵让步。比告诉孩子对错更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灵不受到伤害。孩子是经过感觉来认知这个世界的,经过感知而发现宇宙的定律,或许我们简简单单一个字眼,就会伤害到这幼小柔嫩的花朵。

读完这本书,不得不承认,在教育这方面,我了解的还远远不够,但任何一种教育理念都不能让它走向一种极端,这本书里触动我心灵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明白自我的不足,就要确定自我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我会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之成为自我教学工作的强力支撑,加油!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些发达的国家里早已有了水族箱。一只刚刚从蝌蚪转化为青蛙的青蛙被人抓入了一个家庭水族箱。在这个水族箱里还生活着一只龙虾、一条小泥鳅、两条小鲫鱼和三只小螺丝。小青蛙问小螺丝:“你们是什么时候来到这儿的?”“嘿,哥儿们,别去打扰他们,不然,他们会爬到你身上来的,我有这种经历——很难受!”龙虾插话了。“那么谢谢!”青蛙耸耸肩,继续问:“那龙虾先生,您知道怎么样才能逃出去吗?”“哦,不!难道你不喜欢这种衣食无忧,安逸舒适的生活吗?”龙虾尖叫起来。“我喜欢光明和自由!”

青蛙轻轻地叹了口气。终于,青蛙找到了出逃的路口——排水管道。小泥鳅、小鲫鱼、小螺丝都跟着青蛙逃走了,只有那只龙虾还待在水族箱中。上帝赐给小动物们希望,排水管道的出口是一条大河!他们这一次的出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他们找到了光明和自由!龙虾最终被主人吃了。临终时,他想:“要是我跟着青蛙出去,那该多好呀!原来不管人还是动物,都要想想将来,不能只顾着眼前的利益啊。”

今年是我走进“爱和自由”教育的第三年。三年后重读《爱和自由》这本书,可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三年前的我,刚从大学出来参加工作,那时候,对于“教育”两个字包含的含义,没有太多的认识和感受,最多也就是:“我要当一个孩子们都喜欢的老师,坚决不打不骂。”对于各种教育理念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浅显的字面意思上。但是当我第一次读完这本书后,我的感受是:“这样的教育状态简直太美好了,我一定要成为这样的老师。”于是带着满腔热情与憧憬,化理念为实践。但是在刚开始的阶段,在实施“爱和自由”理念的道路上,当面对孩子各种各样的问题束手无策时,总会有一种无力感。当时的我,深刻地体会到了“爱和自由”教育理念实践的困难。

但是我们一边摸索、一边学习、一边前进,我们不停地重读《爱和自由》,重复地开展读书分享会,一遍又一遍地分享、讨论,每读一次,都对《爱和自由》有不一样的理解和感受。书里说,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爱表现在:洞察孩子的行为,理解孩子的心理,滋养孩子的心灵,协助孩子成长,给予孩子能量,允许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成人的目的。当我们想通了这一点,也就不会像以前那样焦虑了。爱孩子是需要学习的,学习用正确的、科学的意识取代过去从生活中积累下来的潜意识,然后再把正确的意识变成潜意识。书里也说到“我们都以为自己很爱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爱孩子,往往也便认为这就是爱孩子,但是,这和真正的爱孩子是有差别的。或许我们真的需要听下来看看:我们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恐惧,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焦虑和习性。”

如果说从第一次读《爱和自由》这本书到现在,我得到了什么,我想应该是一种“力量”。一种内心更加从容的力量,以及心态上的转变。我们改变了以前那种传统的固有的语言模式,学会真正地尊重孩子、平等对待孩子。我们学会了自我觉察,学会了真正的理解与倾听,对自我的接纳度提高了。

我们知道儿童喜欢重复做一件事。反复听一个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烦。他从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书,要让他吸收好东西。

儿童的感觉、思维、智力、思想的最初发展需要的时间比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复。蒙特梭利说:“如果反复进行练习,就会完善儿童的心理感觉过程。”“反复练习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她又说:“指导教师必须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从具体到抽象,到概念之间的联系。”有过孩子的人知道,或者接触过孩子的人也知道,儿童喜欢重复进行一件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给孩子讲故事,成人一般看一遍就不再看了,反复让成人生厌。但是儿童不这样,儿童是今天听这个故事,明天也听,后天也听,十天半个月他老听这个故事,不让换新的。儿童从故事里的吸收的首先是逻辑,然后是情景,然后是准确的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细为儿童选书,最好你先读一读。因为很多书逻辑上有错。如果你没有自信心,最好选名著,或是名家译的,名家配画的,好出版社出的,这样就放心得多。

孩子的感觉训练也经常是这样。如果他今天摸这个瓶子,他会不断地反复地摸,摸呀摸,然后你告诉他:“这个是瓶子,”把概念同孩子大脑内的感觉配上对。当你把瓶子拿起来让孩子触摸的时候,他感觉到的就是一个具体的概念。

但是,如果我们把瓶子的照片印在纸上,再让儿童看,它就是一个半具体半抽象的东西,甚至是纯抽象的。如果这个时候用文字告诉孩子“瓶子”,这时候它已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儿童对世界的认识必是从感觉开始,当他不断触摸、感知后,他会对他所感知的东西进行组织、分类、归纳,然后产生一个概念。这个过程和机会要把握好。教育儿童要从现实出发,从具体出发,从事实出发,从生活出发,尽量避免想像,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则。这个原则使现实充满了意义,使概念生成过程是完整的,从而使概念密切结合于现实,这个原则使儿童发展起驾驭现实的能力,而不是去“神游”。

一旦掌握了某个概念,儿童就会使这个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联系起来。比如说儿童今天经验了“瓶子”,又经验了“圆”,有了这两个概念,儿童就会把这两者之间联系起来,这种联系不用人教。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儿童刚刚开始说“妈妈,爸爸”,突然有一天就一长串一长串句子说出来。这就是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很多概念,他把这些概念连接起来,由他自己来组织,不依靠成人。

老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孩子从感觉走向概念表达。有时当我说“给孩子自由”,很多人就说:“那照你这么说,农村的孩子应该发展得很好,因为没有人管嘛,一天到晚在荒滩野地里玩!”这里的问题在于语词表达的学习和正确概念的建立。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幼儿院来了一个孩子,他在农村长到四岁。他见了牛说“肉肉”,见了鸡说“咕咕咕”。其他很多概念也是一塌糊涂。他知道牛,但他不知道这个东西叫牛,他叫牛“肉肉”。我当时感到很惊讶,就跟老师说:“他在农村,他本来应该知道这些概念的。”实际不是这样,因为他在农村接触过这些东西,也有感觉,但没有人给他概念正确表达的语词,他的精神从未得到过提升和发展。那么这个人的心智就不会发得很好。

如果你用色板给孩子解释颜色就不同了,那是一个隔离出来的实物。儿童看色板的时候,他的视觉能排除任何其他颜色的干扰、刺激和引诱,而单独感觉这一个色,并建立一个概念。你问:“这是什么颜色?紫色,它的准确名字叫紫色。”如果你是用色板给孩子这样说紫色,孩子可能就会对你说:“你穿的衣服也是紫色的,我们幼儿院开的什么花也是紫色的,还有我们那个教具也是紫色的……”这个过程显然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普遍的过程。儿童早已在生活中看到和感知到了紫色,但并未概念化,这一概念一旦建立,儿童就会把这个颜色使用在任何一个物品上。如果你用花教的话,儿童会认为花是红色,红色是个花。

蒙特梭利给教师提出了一些要求,她提出的第一点要求是:教师教学时说的话必须要简单,只引起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或抽象概念之间的联想。我举一个例子,比如说三角形,蒙特梭利教育中要求只教名称和它代表的物体之间的概念的联系。也就是说?我拿出这个三角形的时候,我会直接告诉孩子:“这是三角形”,不再说别的。

与此同时重要的是,如果要让儿童概念掌握得准确、快捷和彻底,你还必须准备两三件供儿童对比抽象的东西,比如色板,你要在两三个不同色板中指示颜色。比如三角形,你要在不同形状中对比,比如在圆形、方形中指示三角形。不然的话,儿童会把语词暂时存在记忆中,等待抽象的机会。这个过程可能很长。

儿童可以通过名称建构他的意识活动。比如,儿童对球体的认识可能来自于皮球,也可能来自于球体(教具的一种),也可能来自于圆月等,当成人说到球体或圆时,儿童可以通过记忆,在思想中把名称和物体联系起来。这是从普遍意义来讲的。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使用教具用三段式教孩子某个准确而具体的概念,当儿童不能指给我们这一物体,我们就可以从中发现儿童还没有将名称和物体产生联系的能力。让我们学着等待儿童的这种心智状态的来临吧。

蒙特梭利说:“如果孩子没有犯什么错误,老师便可以唤起和这一物体概念相关的活动。”这个“错误”指的是,儿童是否准确、清晰地掌握了新概念。前不久,我对六岁的儿子说:“你一生追求什么?”他说:“玩!”我说:“我指崇高的理想。”他问:“你说什么?”我说:“真、善、美怎样!”他说:“打针的针吗?”我心想:“我不能说真理的真,他不懂。”我说:“真实的真!”他哈哈大笑说:“你为什么不说真理的真呢!”“真实”、“真理”,恰是相近概念的发展。也就是儿童完全掌握了这个东西的时候,你才能加入另一个内容。

当我们给孩子讲生物链时,我们讲到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腐烂之后的动物如何滋养土地,生出更茂盛的植物,那些概念掌握得很好的孩子会马上说:“噢,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大孩子会说循环。甚至一个小孩子,他不断用手比划着,想表达什么,画了一圈又回到起点。这时我们只说“循环”。把这一词汇同他的大脑的概念配上对就足够了。

蒙特梭利说:“关于将孩子所学的概念一般化的问题,即把这些概念应用于他所处的环境中,我并不主张在一定时间,甚至在几个月内上这样的课。”儿童如果将他已掌握的概念,在对环境的自发的探索过程中一般化,这是一个内在机制转换的过程,也是儿童掌握概念的目的。它需要时间,有的儿童可以马上做到,有的需要更漫长的时间。这是个认知的延迟问题,不仅儿童,成人也有。当你告诉儿童这些内容的时候,可能儿童一年都不使用这个概念。但是一年以后,孩子遇到相同环境的时候,他可能突然就说出来了,并领悟了它全部的意义。有的孩子是当时就用,有的孩子是在很久很久以后才用;有的时候你以为孩子没有掌握,其实他已经接受了,只是他还没有使用而已。

我儿子四岁时,我和他一起使用色板。他对色基本上认识了,但从不对我谈起,似乎对色一无所知。前不久,我孩子突然开始对我说:“妈妈,你看,这个颜色是浅粉色的。这个颜色比这个浅色深一点,是深粉色的。”一天到晚总给我说,我也没在意。说多了我才感觉到,逻辑化的色板(色板第一组是三元色,第二组是间色,第三组是从深到浅,有七块深浅不同的色)他已经掌握得很好,并能自由使用了。也就是说,他已经将概念一般化了。

关于蒙特梭利教具我们还有另外一个小故事。我们的色板大都是木头做的,中间一块板子,两边是白色的。我知道有些色板是塑料做的,塑料跟木头在感觉上不一样,塑料的.很轻,你拿一下木头和塑料就会发现。如果我们在路上看到一块很漂亮的木头,一块像方砖一样大小的木头,你一定会捡起来。如果是一个塑料块你很可能不去捡起来。到底什么原因我不知道,我们做了成人,我们已经不太能说清我们更原始的感觉了。但我认为大自然非常奇妙,生命的本质可能跟自然的东西相通。儿童喜欢摸木头的东西,确实,就我们感觉,色板如果做成塑料的话,它有可能给孩子产生一种玩具的感觉,非常有可能。有的木头做的乘除法板很大,抱起来是很有重量的。有时候孩子抱不不动,贴在肚子上靠腹部的力量来抱。如果做成很小的,或者做成塑料的,那个感觉就全部消失了。

做教具的刘老师拿了一块木头,像书那么厚,像成人的手掌大小。我儿子看见以后就要了来。结果那块木头在那一周就“吃香”得不得了。幼儿院的孩子一般不强制拿别人的东西,但那块方木块例外。只要辛辛不小心放到哪儿,一回头方木块准就不在了,立刻被另一个孩子拿走了。那个孩子一不留神,又被另一个孩子拿走了。晚上辛辛站在门口大哭,说:“我的木头让琪琪拿回家了。”我说:“什么木头?妈妈再给你找一块。”“不!就那块木头,就那块木头!”后来我问刘老师,他说:“是我们工厂的一块木头,我觉得特别好,摸着特别好,我就给辛辛了。”我对儿子说:“你不要着急,妈妈明天给你拿来。”

第二天,那个木块又出现在幼儿院里,一个传一个。后来我就问:“这个木块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刘老师全家都是木匠出身,他说:“木头很奇怪,尤其那种‘言林术’,拿在手里的感觉妙不可言。”至于这个“妙不可言”妙到什么地步我说不出来,但是我们的老师都有感觉,刘老师说他“极喜欢摸”。这就让我想起日本的一本小说,一个小孩子摸葫芦,上课摸,睡觉也摸,干什么都摸,最后别人把他那个葫芦硬是给砸了。这当然就破坏了孩子对这个葫芦的感觉能力。

这个木头块那段时间成为孩子们的黄金块,它传了很久,我儿子为它哭过好多次,一个月后,它神秘地消失了。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九

孙瑞雪老师的《爱和自由》好多年前读过一次,但已经渐渐忘记,这次重新拜读再加上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进行思考,别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看书的过程中,会回忆到自己儿时的记忆,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学习的记忆,更多是玩。所以对于孩子来说,这个时期学习的过程更多像是玩的过程,从中来获取感受,就像孙瑞雪女士说的,幸福和快乐的感觉实在童年时期建立的,这种认识将持续整个人生;安全感、独立性、自信都是源自一个稳定的哎的环境;让孩子成为自己,需要的是自由。正如书名“爱和自由。”

爱,是给孩子充足的爱。不是给予肉体的生命,而是从身体的完整到精神的完整。儿童带着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在接触到幼儿教育之后,我的意识发生变化的是,关于孩子,并不是单纯的给孩子带来生命,在生理发育上,满足孩子的吃喝拉撒。而是在儿童0—6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感受到儿童的情绪、心理、智力,而这些衍生出来的,而是让孩子拥有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这影响到孩子自我、尊严、幸福、价值的感受。作为老师,在指引的过程中,不是直接给予结果,或先入为主。而是需要引领孩子,在认知过程中帮助孩子去区别概念,理解概念,让孩子感受自己的感觉,慢慢长大。

培养儿童的认知和感觉。书里有一个孩子玩瓶子的例子,儿童内在精神的冲动支配着身体去实现,这个过程的变化,行程了儿童自身的实体化。这就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从注意到一个感兴趣的物体。通过精神的冲动支配着身体去感受事物,建立概念,在与现阶段的认知形成连接,产生了认知。但对于大人来说,习惯从自己的经验干预孩子,从而让孩子产生认知的过程,总忍不住破坏孩子探索的过程,不自觉的破坏了孩子的发展点。而殊不知儿童,也需要在感受中形成自己的认知,和经验的累积。

儿童的心智发展。我们都知道,随着现在社会竞争给予成人的压力,会让我们将感受到的这种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可以变得优秀来应对这种社会压力。所以很多大人会给孩子报很多提升自己的课程,却没去尊重孩子是否感受到压力,因为儿童的语言有限,其实不会清楚的表达自己接受还是拒绝,只能通过哭、逃避、不专注来做反馈。所以,儿童心智发展是重复和连接的,是需要时间的,不可过分的干预。不是纯粹的知识输入,却与生活无关,通过知识量去判断儿童的智力水平。而是儿童可以独立的观察、思考,从而感触,感受,顺其成长规律的理解了物体的概念,掌握了技能方法,这个过程就是智力的形成过程了。

孩子的自由,是独立。独立从外部因素上,有生活常识上的经验,表达,自主。从精神上,是有安全感、自信、与幸福感。对于孩子,我们应该将孩子放在与我们平等的水平线上,从语言的沟通,行为的秩序,保持着耐心与不约束,让充足的爱使孩子独立,自由,心有归属。

这本书也让我丰富了对幼儿的认识,对儿童的行为习惯有了判断与方向。并提醒我,与孩子相处,尊重孩子的思想,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给予孩子完整,独立的童年。对成年的我们,学习什么是爱,爱会使人独立,心安,踏实,精神上的安全感。从而变的自信,做到真正的爱和自由。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十

《爱和自由》的作者是孙瑞雪,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教育精神的创始人;“完整的人和完整的成长”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儿童敏感期的创始人;这本书的写作是基于蒙特梭利的教育理论。

看到书名——《爱和自由》,我们首先会思考爱是什么?自由又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是不同的,无法用言语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作为老师的我们对孩子的爱也是伟大的爱,但是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的定义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简单的说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这本书可以说自由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面对孩子,有时我们却又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

对于孩子的爱和尊重,我们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到自己孩子身上,把自己很多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己梦想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得很累,所以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我知道给孩子爱和自由,如果只是所说那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但是要真正的做到却不是那么轻松的,传统的教育,传统的文化,传统的风俗,好多好多的传统限制着我们今天的精神活动和行为,当我们觉得孩子是这样的时候,他们呈现的却总是另一个样子;我们给他们的偏不要,我相信父母此时一定在想,我都把最好的给他了,他总是不要,我有给他爱啊,我是如此的爱他,为什么他还是不如我的意呢?要做到真正的给孩子爱和自由,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我们自己内心的痛,面对即使是孩子从你身上掉下来的肉,但是他是他,你是你的这个事实,要放下对孩子的期待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即使我是一名教师,也需要面对这痛的,期待是老师的期待,如果将其投射在学生身上,那便是在禁锢他们的自我发展,是在压抑他们的自我发展,要给他们全然的自由和爱,必须先放下内心的期待,放下对孩子们的那些不允许,只有这样才能给孩子们自由并且给他们真正的爱。

爱孩子,要时时刻刻关注他们的心理发展,在生活中给予点点滴滴的爱,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天接触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们老师通过更多的主动关心,真诚的爱,坚持不懈的努力去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这样学生才愿意给我们沟通,因为这是一本爱孩子的书而不是教孩子的书,希望让我们的爱像阳光一样包围着孩子们而又给我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十一

教育教学中教师眼里要有一面欣赏性的镜子,当孩子犯了错误时,就用凹透镜看,那么就会多一些宽容、理解;当孩子有了进步时,就用凸透镜看,那么就会有更多欣赏、信任。让我们持续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盼的目光放的远一些,再远一些,用一个细微的眼神,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真诚的微笑,一次轻轻的抚摸,一份小小的礼物,去带给孩子更多的惊喜、笑容、感动、幸福和无限的生机。我们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赏学生,摒弃用分数衡量孩子存在价值的做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乐健康的成长,使我们的教育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春天。

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样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义在不一样的领域又是不一样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我的意愿决定自我的行为。在我看来自由是人类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够说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这本书中的自由能够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貌,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我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可说实话,应对孩子,有时我却很难把握“自由”和“原则”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扰很多父母的问题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尺度不好把握,话扯远了,谈谈我对这本书里感受最深的二点吧。

一、爱和自由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中国很多父母都喜欢把自我很多观念强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遗憾和未曾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为自我梦想中的那一个,孩子背负着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孙老师曾说过的“同情儿童的苦难”!读过这本书的父母就应都有所收获,能更宽容应对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从孩子的立场为孩子着想,从而更理解他们的想法,理解是沟通的最直接的桥梁。

二、书中说到其实教育的整个目的就是为了发展人自身的潜力,“我们总是把掌握某种技能作为智力发展的标准,实际上技能不重要,六岁以前儿童根本就不用学习任何一门技能,他所要学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对此观点我是赞同的,为人父母,就应清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什么东西是对于孩子的未来是最重要的?通常伟大的人物后面都有着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过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们有个伟大的父亲分不开的,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环境下,她们的爸爸宋查理就经常告诉她们:“我宋查理的女儿都是将来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玫琳凯的妈妈,从小就一向告诉她“宝贝,你必须行!”,就是这样一种信念一向伴随她走过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梦想、自信、用心乐观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孩子的将来必须会是完美的,他会学会享受生活给他的一切经历,把困难当成挑战,把挫折看做是磨炼,天堂和地狱其实都在我们的心智之间。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的成功、升迁、成就85%是来自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来自于我们的技能,这天很多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整个教育体系教会我们的都是技能,却没有人教会我们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实与数字”仅有10%在于“感觉与态度”,花90%的时光来研究只有15%和我们幸福相关的东西,我们的教育体系是不是有点问题呢?个人成长是我们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心理的成长过程,而不是一个智力的成长过程,智力成长是附着在心理成长上的。”我认为的成长是在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慢慢走向成熟和优秀,再迈向卓越。

还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们中国的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十二

《爱和自由》一书里表达的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对孩子的爱和尊重。如果你爱孩子,让他的精神愉快,你给了他们美好,儿童就能给我们带来一个金色的未来。

认识事物的过程好比吃饭,经过消化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东西是智力。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周围的环境都是这样教的:普通的“教”的本质了,让孩子把注意力转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觉,更不是深入的感觉。孩子小的时候看到的和大的时候看到的不一样,如果我们总是指引她看我们看到的事,那孩子大时可能就看不到小时候能看到的事物了。

在身边经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我一拿起书,没几分钟孩子就跑开了!”或者“我觉得这本书孩子会喜欢,可是一拿到孩子面前,孩子就说,我不要看。”这个时候我通常会问一句,“孩子不要看书的时候,在做什么呢?”家长的回答一般就是“他就是喜欢玩!”于是我回答:“那你就和他一心一意的玩呗。为什么一定要他这个时候和你看书呢?”当儿童有感觉的时候,将词语同他内在的感觉及时配对上,不要打扰,破坏他的感觉和观察。此时,词语捕捉了感觉,稳固了感觉,清晰了感觉,加深了感觉,使模糊的、稍纵即逝的感觉成为清晰的属他的对象。

智力中没有一样东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觉。《爱和自由》这本书强调的主要是先要给孩子更多的爱,更多的自由,才会培养出更加独立的孩子。蒙特梭利认为:儿童的感觉来源于内部,也就是说,儿童不是一个空瓶子,不需要大人往瓶子里“灌”什么东西。可能很多家长不认可这种观点,他们认为孩子必须要“教”,孩子就是个空瓶子,就是一张白纸,你给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这只是我们的传统填鸭式教育。儿童对所有东西的热爱应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是一种熏陶,我们不强迫,但是我们不能不让她接触,孩子对周围的一切不都是从她的触觉、嗅觉、味觉、视觉、听觉感知到的,在我们读给儿童听故事的时候,不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吗,不是听觉的一种享受吗?我们更多一定要关注的是孩子的每个敏感期,要学会尊重孩子。

“让儿童在爱和自由中成长!儿童只有依靠爱和自由,才能获得成长的全部能量,以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让我想起一个学者的一句话:“以爱的情感激发儿童成长的积极性;以自由的空间确立儿童自我意识的主动性……”爱,是什么?无数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每个心灵对爱的认识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无法用语言说清,爱,是一种巨大的宽容和理解,有了爱,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给孩子发展的基本权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让孩子经自由走向独立。爱是生命的秘密。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那更是世界上最无私最伟大的爱,这种爱更需要的是一种正确的表达方式,让埋藏在孩子内心深处的种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虽然我们的父母也爱我们,但是回想这一路的爱,自己还是觉得有缺憾,虽然我们也很爱很爱父母,但是我们不能说他们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我们自由的爱,宽容的爱和理解的爱!爱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计算他人,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对“自由”的定义和“爱”一样,是没有确切答案的,自由的定义在不同的领域又是不同的,简单地说在心理学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自己的意愿,在这本书中的自由可以说是一种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样子,不给孩子太多的规则和束缚,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书中有一段讲的是孙老师的儿子(辛辛)。孙老师有个朋友来她家里玩,辛辛正抱着饼干在吃。朋友就想到要逗下他,于是找他要饼干吃,辛辛不给。朋友就假装说:“你不给,我抢了啊!”并做出抢的动作。

辛辛一下子吓哭了。这个时候,朋友就跟孙老师说:“你儿子还是蒙氏的呢!这不行,这样就哭了,我家孩子就不哭,知道你是在跟他玩的。”孙老师说:“我的孩子在蒙氏阶段没有接触过这个,所以他不能理解,而且蒙氏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长做这样的事情来引导他,这对他没有好处。”成人给对孩子的每个动作,每个语言,孩子都在吸收,家长,老师,对孩子所做的事情和语言都应该是正向的,因为孩子没有辨别事情真假和好坏的能力。无论好坏他都会吸收。我们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每个敏感期都应有关注和指导,我们要在儿童“自己发展”时给他们尊重,如果不做到尊重、孩子独到的思维能力就丧失了。就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

蒙特梭利说,一个优秀的蒙特梭利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一名儿童如果在零至六岁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内驱力,他一生就是为了不断完善自己。人类的创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他6岁以前能够成长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进入更高状态的人类的思想、人类的情感和人类的一切科学理论,如果我们被某一种东西禁锢的话,我们只能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童年尤其是0-6岁,同成人相比是人生的两极。

就像地球南极跟北极一样。7岁不是6岁的延续。实际上在6岁以前他所奠定的一切是为他整个一生做基础的,而不是为某种文化,或者某个学校,或者某种知识的转化作准备的。在爱和自由中成长的孩子是睿智的、自信的、快乐的。

我也越来越明白“爱你如是,非我所愿”这八个字的意义。书还是那本书,看书的人和看书的感觉已经不一样了,这是一本需要反复阅读反复感受的书,相信随着自己的成长每一次的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十三

今年春节期间看了《爱和自由》第四版,和以前看过的第三版比较,感觉第四版的实际操作性更强。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第四版里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在实际中作为参考。

看完这本书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八章“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中写道的:“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成人听懂并相信这一切,我们在对待儿童所谓种种执拗的行为时不再会感到焦虑和生气,而会觉得很坦然。这样我们成人就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的发展自己的空间。

前些天,我的先生对我说:“我发现你这段时间对小米越来越有耐心了。”是的,我们必须知道,在儿童0-6岁发展自我的阶段,不是他们对某件事固执,往往是我们成人自己太固执了。我们固执于我们的经验与需求,而禁锢甚至责怪孩子,这无疑阻碍了儿童的内在发展。

整本书还有其他很多细节都让我顿悟: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的。

感谢这本书带来的一切!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十四

正如题目所言,在这本书中,蒙氏幼儿园的园长孙瑞雪通过大量的实例来论述自己的观点:只要给孩子充分的爱、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儿童按照自己的内心发展成专注、宽容、坚强的、完整的人。

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过,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本来嘛,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欠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淘气的行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

这件事也许是个案,但确实让我在一段时间之内对中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担忧。《爱和自由》就有一个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案例:某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蒙氏老师想:这回老师没话说了吧!接着,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老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

怎么着都是孩子的错!可想而知,经常被这么指责的孩子必然会胆怯、不自信、内向、对别人也不会宽容到哪儿去,并且对什么都没信心,也不敢去挑战自己,更不用提什么创造力了!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就会更加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十五

自10月3日收到《爱和自由——孙瑞雪儿童教育演讲录》以来,我翻看了其中大部分内容。不时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比照。有时这种比照让我很心痛,是愧疚之痛。我对一些教育现象及其本质知道得太迟了。错过了多少教育时机,又造成了多少遗憾!

比如昨晚看到的关于“神游”一节。“神游”指胡思乱想,想的跟做的不一样。这是心理障碍的表现:心里想做某件事,却受到压抑,不敢做,转而去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或者只是幻想、胡思乱想。

这样的孩子何其多哉!昨天下午我带心悦去外边玩“钓鱼”游戏(用带磁铁的鱼竿吸水里的带铁的塑料鱼)。有个男孩坐在那里用小鱼网捞鱼。他妈妈看见后迅速过来说,孩子,这鱼是让钓的,不能用手捞。说着,夺下男孩手里的鱼网,把一根鱼竿塞到孩子手里:你看,就这样,用鱼竿钓鱼。那孩子自始至终脸上毫无表情,目光迷离。他的选择权被妈妈的好心剥夺了。他只是想用鱼网尝试一下,却被横加阻止了,而他的妈妈对此毫无知觉。

我们玩了钓鱼以后去荡秋千。一个约5岁的小女孩正在荡,荡得很低。她妈妈显然对此很不满意,就口授“要领”:“宝贝,你把腿往前伸,然后往回缩;再往前伸,往后缩;再往前,再往后……”态度生硬,还有点漫不经心。那小女孩听了并没有多大反应,而是看了我们一眼。我感觉她的眼神里有一种难堪。在一个小妹妹面前被妈妈以教训的口气教授荡秋千,一定让她很伤自尊。经过一番指导,她荡得比刚才高一些了。又荡了没几下,她就跳下来走了。她根本没提起兴趣来。这位妈妈跟女儿说话的语气就像一位严厉的体育教练,不像一位母亲,生硬,没有感情,简直不顾及女儿的感受,甚至还因为女儿动作的不协调而嗤嗤笑了一下。而她的爸爸,就在一边玩跑步机,这一切似乎与他无关。

学校里有不少孩子,明显缺乏家庭教育。他们对很多事情都不懂,没有规矩,不懂节制。他们的家庭背景,恐怕都相似吧。

让心自由读后感篇十六

关于儿童,连弗洛伊德这样的大师所言也未必正确,我们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过,作者的这一观点,我倒是深表赞同。本来嘛,小孩子如同一张白纸一样来到人世,对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脚等都是儿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儿童探索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经验欠缺,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大人看起来淘气的行为。如果真的爱孩子,又了解了这一点,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让他去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完善,岂不是能塑造孩子!

这件事也许是个案,但确实让我在一段时间之内对中国的幼儿教育产生了担忧。《爱和自由》就有一个老师粗暴对待学生的案例:某幼儿园,老师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师扔了一个球给孩子,孩子没接住,“笨死了,连个球都接不住!”接着是孩子把球扔给老师,结果,老师也没接住。当时看到这一幕的蒙氏老师想:这回老师没话说了吧!接着,令人惊愕的一幕发生了,老师说:“笨死了,连个球都不会扔!”

怎么着都是孩子的错!可想而知,经常被这么指责的孩子必然会胆怯、不自信、内向、对别人也不会宽容到哪儿去,并且对什么都没信心,也不敢去挑战自己,更不用提什么创造力了!

当我们理解了这一点,是不是就会更加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个纷乱的世界呢?

今年春节期间看了《爱和自由》第四版,和以前看过的第三版比较,感觉第四版的实际操作性更强。无论是作为家长还是教育机构工作人员,第四版里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在实际中作为参考。

看完这本书让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八章“孩子达到顺从的三个阶段”中写道的:“当儿童有时顺从、有时不顺从时,那是他还没有具备顺从的能力。”、“所有的儿童发火、发脾气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为某种需求、某种发展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当我们成人听懂并相信这一切,我们在对待儿童所谓种种执拗的行为时不再会感到焦虑和生气,而会觉得很坦然。这样我们成人就给了孩子一个自由的发展自己的空间。

前些天,我的先生对我说:“我发现你这段时间对小米越来越有耐心了。”是的,我们必须知道,在儿童0—6岁发展自我的阶段,不是他们对某件事固执,往往是我们成人自己太固执了。我们固执于我们的经验与需求,而禁锢甚至责怪孩子,这无疑阻碍了儿童的内在发展。

整本书还有其他很多细节都让我顿悟:哦,原来孩子是这样的。

感谢这本书带来的一切!

看了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感受很多,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蒙氏理论的书,拿到书后才一翻,就马上被吸引住了,一边看一边打心眼里认同,合上书本,内心充满了接触到真理的激动。

都说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会特别认同,现在却已经想不起来到底是书里哪些案例和说法触动了自己,只知道一边翻阅一边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从小能在“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长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种冲动,恨不得把书上的文字腾印到父母的脑子里,告诉他们当年那种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怎样伤害和扼杀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总之,由此“爱和自由”的理念已经深深扎根在心里,看着孩子们无邪的笑脸,作为老师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华,看着孩子的脸,在心里对她们说我也要“让我的爱象阳光一样包围着你们,而又给你们光辉灿烂的自由。”

爱是什么呢?“爱是忍耐,爱是慈祥,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无礼不求益,不动怒……只喜欢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爱是永不止息的等待。”书中是这样的定义“爱”的。“不动怒、相信、盼望、永无止息的等待”是打动我最深的字眼。

在爱孩子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以现有的经验对待孩子,因为现有的经验早已过时。”曾经,我也认同一个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个人,要有个人“镇”得住他;认同孩子小的时候讲不通道理的时候,至于道理,长大了就会懂了;认同一个凌厉的眼色使过去,孩子就噤若寒蝉的“威严”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成长的,我们从小按着“乖孩子”的模式去听话、不惹事、好好学习、不贪玩,就是好孩子。

我们了解自己开始,了解生命的意义,了解成长的规律,认识到并尊重每一个新的独立的个体,蹲下来,时刻关注自己和她的成长,用真正的、无限的、无条件的爱滋润彼此的心灵,让“内心的小孩”和现实的孩子一起快乐、自由地成长!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4955593.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