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进行总结和表达的一种形式,通过读后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审美能力。读后感是读书的重要环节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把握,还可以促进个人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探索。读后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让我们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人生的智慧。通过读后感,我们可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迪。读后感是一种承载着个人思想和情感的文字,每个人的读后感都是独特而有价值的,它是个人阅读体验的真实呈现和感悟的表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展开书写读后感呢?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写读后感的技巧和方法。以下是一些读者自发撰写的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思路。
王阳明读后感篇一
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起伏跌宕的曲折生涯,知行合一的生命智慧。
说起王阳明,可以叙述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明史》评价王阳明:“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当危疑之际,神明愈定,智虑无遗,虽由天资高,其亦有得于中者欤。”这是一个完整的时代的呈现,王阳明的一生传奇色彩很是浓烈,在中国历史上,阳明先生是唯一一个文学、武功都开宗立派的人,几乎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与之比肩。在明朝的弘治年间,王阳明的故事可以讲述的东西太多了,尤其是“宸濠之乱”时候的建功,精谋善略下的夺取,足以让后世仰慕的人感念不已。然而,如此出色的一个人,如此波澜壮阔的一生,如此复杂多智的一个人,让人着实也头疼,如何读懂王阳明呢?如果你也是这么困惑,那么,孟斜阳的《王阳明传》值得一读。
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平白无故就得以展现,然而我们要了解一个人,必然要去除那些无相干的细节,保留的是那些足以呈现这个人最精彩一面的内容,王阳明的一生历经了许多大事,廷杖、下死狱、遭贬谪,被诬陷……几乎每一个文成武将在人生经历的各种大小挫折,王阳明几乎都承受过了。但也正因此而成就了他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古今人格的崇高理想就在他身上有了最佳的范本。这样的一个人自然是不可能平常的,无论是正史或者野史都必然是值得后世的人大书特书的。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环境下,想要多了解一下一些人,那么也许你需要参照一下一些正史之外的资料,所以孟斜阳在写作《王阳明传》的时候采用一个大胆的写作方式,先参阅大量的历史资料,然后以详尽考证的事实为基础,把王阳明的一生用故事的方式来讲述,章回体的方式让故事结构和情节在开展的时候不会单纯阅读的是一本传记,更多的是一个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在另外一个比较创新的角度是,采用了很多有依据的史料,王阳明在经历过哪些事件的时候就采用了哪些恰当的语言或者引用哪些具体的诗词,反而让诗歌的写作和文章的写就有了一些具体的背景。
讲述王阳明的故事,如果将这么一个精彩而又复杂的人讲述成刻板的故事,那就实在可惜了。所以《王阳明传》在阅读的时候,最吸引我的还是作者在时代场景的描摹上,单纯的王阳明的故事是一个代入感很强的小说内容,我们完全可以从个人的喜怒哀乐这里来寻求这个人的一生经历。一开始的叛逆少年,对传统道德之下那些鄙夷,然而这么一个少年最后还是走上了仕途,这一段读起来就实在很有意思,不是一个纯粹的批判然后告诉我们一个正统的人应该怎么成长,而是从一个最真实的少年郎来写作。好不容易进入官场了,这么一个人又不适应官场生活,很快变成了一个愤青,什么时候都必须保持自己的激情和愤怒,所以迎来的自然是贬黜。最终的成长,靠的还是机遇,真正的家国和情怀的觉醒是在现实生活里呈现的,心怀家国是因为对百姓的感情。而让他的成就可以最终在历史上留名的,则是因为有自己的真正思考,“格物致知”的良知和追寻,这些才是真正吸引读者的东西。
也许你对阳明先生也很好奇,也许你也知道“心学”但是又不知道入手着手阅读,也许阅读枯燥的历史书籍比较乏味,那么,一本薄薄的小说,一幕精彩的人生,一场惊险的冒险,值得你好好去阅读的,诚如《王阳明传》中借王阳明之后所说,“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心即是理,你就是世界。
王阳明读后感篇二
在豆瓣上才发现这样本好书竟只有区区数人看过,甚为可惜。本书对王阳明的思想体系及其流传做了十分详尽的表达。总而言之,是一本较为详尽介绍阳明心学的书。其结构体系与上段时间看公开课的浙大老师倒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书中的大局部观点及内容,我都在其他书中多少有所涉猎。没有看到令自己耳目一新的'内容,有点遗憾。不过对于想了解阳明思想的人,本书还是值得推荐。考究和论述都甚为严谨。
王阳明读后感篇三
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王阳明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过看当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儿才知道有这么厉害一个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学主张“知行合一”,说“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张“致良知”,说良知既天理,不学而知,不虑而能,为吾心所固有。阳明心学强调主体意识和自主精神,反对迷信权依傍书本,有平民意识,对明后期哲学和文艺影响巨大。王阳明镇压过农民起义和平定“宸壕之乱”,也是一位军事天才。
王阳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绍兴会稽山阳明洞侧筑室攻读,创办阳明书院,别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传习”一词源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今天读到答顾东桥书一章,书中提出了修养的三个层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学知利行,贤人之事”,“困知勉行,学者之事”.意思就是说天生就知道,生来就能实践,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学习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顺利实践,是贤人才能做的事;艰难的获得知识,勉强的用于实践,是学者的事情.
像我这样普通的人,就是艰难的获得的知识都是很难到达的。也许和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吧,虽然四书五经的名字挂在嘴边,但是没有系统的看过一本。真正学习传统的国学也是三十以后才开始的,今年我已经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点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平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结合注释。来兴趣的时候,就看几眼,不高兴的时候,就丢一边。现在的社会各种各样的诱惑太多,看书的时间是越来越少。偶尔看到了一点古人的观点,感觉受益匪浅,知识还是精华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这个国学论道版块,感觉相见恨晚,先抛个砖头,露一小脸。
王阳明读后感篇四
“立志”“勤学”“改过”“责善”王阳明先生用这四个词概括出了一个人这一生应有的为人处世态度。有志者事竟成,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给自己制定一个目标,有目标就会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这就是立志。学无止境,我们只有在学习中才能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标,完成自己的志向,这是勤学。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要时刻认清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改正去完善,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得到升华,这是改过。
与人相处我们要真诚相待,无论是同事还是朋友,只有互相督促才能共同进步,不好的东西不要强加于对方,以真心才能换真心,这是责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王阳明读后感篇五
梁启超提出中国历史上有两个半圣人,分别是孔子、王阳明和曾国藩,其中曾国藩被称作半个圣人。孔子自不必说,王阳明究竟是何方神圣,让后世的曾国藩、孙中山等都视为精神导师。在好奇心和对“知行合一”这一神秘内涵的驱动下,决定读读这本经典——《知行合一王阳明》。
王阳明天资聪慧,四岁前就熟读诗书,立志做圣贤。可命途多舛,理想被残酷的现实频频打脸,经历了牢狱之灾后,被放逐到偏僻的龙场驿站,竟然淡然了许多,开始潜心悟道。由此可以看出人要有自己的终身理想,不断的追问人生的价值,这是人生的驱动力。
老王这前半生虽然很想做圣贤,可是不知道从何做起。兜兜转转研究了好多思想,比如军事、修仙等等。对于当下推崇的程朱理学,所谓的格物致知,始终无法说服自己。只能自己钻研悟道了。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所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心中就有圣贤之道,因为我们心中与生俱来就有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而做圣贤就是要通过自我努力实现最真实的自我。
我们每个人身上既然都有圣贤的因子,那人人就是平等的,谁都没有权力支配谁。只有一个人有权力,那就是我自己。只有我才能支配我自己,我才是自己的主人!
王阳明读后感篇六
“致良知”学问之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并重新绽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它确实有用,也能够应用,而且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各有所得。但是,“致良知”的真谛毕竟经历过许多岁月而覆盖了种种尘埃,使人不能认清其真相。使得墙内开花墙外香,殊为可惜。也就是说,在没有“致良知”的思想影响下,我们仍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也学习其它各种知识,为的是让自己活得不那么不明不白,不随波逐流。只可惜长期以来我们不认识身边有价值的东西,或放着好的东西不用,却在苦苦追求残次的东西,可谓明珠暗投。假如,今天我们能够明白“致良知”的作用并将其实际应用于工作和学习之中,无疑就多了一项强大的心理支撑,保持自尊无畏的心境。
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古人也曾提出过“知行”,但却是分开提出的,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对那些只知道实践却不知道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只知道学理论知识而不去实践的人提出的建议。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则认为,当我们有了知就会有行的出现。
“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没有良知的人,犹如行尸走肉。虽然活着却已死去。
在喧器的当下,我们更应该“头上一片蓝天,心中一方净土”,绝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而出卖了灵魂,违逆了自己内心的准则。以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自己折磨自己,并且会钻牛角尖,会为一点小事而斤斤计较。王守仁提倡众生平等,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所以每个人都不应该把自己看的轻贱。
王阳明读后感篇七
阿龙来送楞严经,我泡茶,给他倒了一盅剑南春,边吃花生边看大片边瞎聊。他说儒太精英,人民群众哪里做得到每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三省吾身呢,做下来太辛苦了,要求简直比、佛教还难。想起他上次来看gz时谈起在西安的生活,“主要是看超女,去年电视里只有《大长今》和超女给我一些安慰”,哈哈一笑。诗人如今只读佛经,书店不入,杂书不读。
近来断断续续读王阳明,守仁先生讲得确实好,字里行间一望而知是亲历之教,非说说而已。就像南怀瑾说楞严是不是伪经,文字上的考据分辨终是外行说个热闹,要按着它去修,才知道所言不虚。然亦觉对人力要求确高,“戒惧之念,无时可息”,便是一处“慎独”,更有几人做得?千年以降,遂只出得几个超贤入圣之人。
近代大潮激荡之下,儒家一脉最后溅起三朵浪花:梁漱溟、熊十力、马一浮,据说,梁以笃行胜,熊以思辨胜,马以学问见识胜。最闻名的要算梁与毛公当堂对阵,幽幽道出一句“匹夫不可夺志”。另2人遭际其实毫不逊色,熊在上海见陈毅不禁大放悲声,吾道不传啊。政策就是要把你养起来,等你死了,你的东西自然就绝根了,连改造的力气都省了。苏联领导人来访,不知从哪打听到马的名字,执意要探访,问其每日做什么,答曰“读书而已”。当红卫兵把马一浮的字画书籍尽数毁抢,老人要求留下一方砚台写字用,当场被抽一个耳光,马亦只能感慨“斯文扫地,斯文扫地”。红卫兵当然不知道,中国的第一本资本论,就是挨抽这位老人从德国带回来的。
熊被梁介绍入南京欧阳竞无门下学唯识,却以《新唯识论》刊布于世,梁觉其乱说一气,马却颇多赞赏。后欧阳师病重,熊探问,被弟子拒之门外,怕师傅见他后太过激动。
日军飞机轰炸,梁端坐中庭读书,逃难香港,海上遇浪毫不动容,乃至建国后与毛对辩,这些段子背后是“吾曹不出苍生何”的意思,颇有大使命感。而马则自谦一介书生,难当大任,蔡元培以北大文科学长相邀,回之以,“古闻来学,未闻往教”;遂不行。终生只做隐士,发愿刻书,多刻一本,即是为中国文化多留一颗火种。梁在访谈录《这个世界会好吗》里推崇的罗汝芳、杨简,就是梁马会时,马送他的。
细读泰合、宜山会语,日寇压境,马先生单拈出横渠四句教以赠浙大诸生,真有地动天倾,赖以柱其间的气象——如今欲问“如何立国致用?”则告之曰:“汝且立身行己。”所得非数语可轻率言尽。
整理笔记,一个百年之前,本雅明的天才老师就看出现代人的流行性格不外两种:乐极生厌和玩世不恭,满世界都是背包客冒险家游荡者技术派。各个追求个性,其实一个模子。其理论路径与韦伯分庭抗礼,本雅明卢卡奇等等几个学生急于叛出师门,却没有一个能传衣钵,可见天纵之才果然是天地间不传之秘。近来坊间关于民主之议甚多,千百年来,聚众之群亦只得此最不坏之办法,乱世为人,只敢求一消极自由。其实无甚可谈,不如一边凉快去也。
或如马一浮遍览中西之后所悟:六艺该摄诸学,西学亦统于六艺。实因一切学术皆发于心,六艺实由吾心流出。初看惊其信仰之坚,然渐觉似乎并不如何狂妄。天才之心,注定相通,那是人类中另外的一群。吾辈穷一生之力,不过勉强证得相面功夫:不至于不识天才而已。
而阳明之说入心处,何妨照着去做:循于理,不着一己的意思,以理行事,物来顺应。而那自由主义者或要跳将出来高声质问:谁来判断是否循于理,如何避免不落入独断专行,不自命真理在手而强暴他人?呵呵,学得前辈样子,且回他:汝但去做,做到需分辨处再提这层意思,自有了断。或许终身照此行事,而终身未遇需辨明此一分别的境地。终身受制于此,而遂终身不行此道。若循理解释,先儒之学立身在一“诚”字,不能分辨处反心自问即可;再穷究下去,文化根子上便是相信性善,相信人人皆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置身中国,自由主义固然信得,然意兴阑珊于此,复沾染经济学习气,动辄以“理性经济人”、“自利人”论说处世,怎一俗字了得。民主也罢,自由主义也好,说到底是人群里的学问,人群之中,多是粗糙简易的东西,不过是要保证那最坏最傻的两个人不出什么纰漏,为货币的增值开路。此一感慨,发于左右分野之外。用今天秦晖在凤凰大讲堂里说民主福利国家时所言——从人性上讲,往好了说,左是追求公平,右是追求竞争;往坏了说,左是出于怯懦,右是出于自私。果然透辟。
天忽落雨,那先落的、后落的,俱入天地彀中。
王阳明读后感篇八
暑假的时候,是一年里面难得有大把空闲的时候,买了一叠书,心情也会不自主地愉快起来。在这叠书里,我印象最深还是《传奇王阳明》,通过对这本书的阅读,我见识了一个更为丰满雄浑的余姚先贤形象。
王阳明的伟大,创立了王学自然是重要原因,但一出世的立志读书做圣贤却显得更为重要,为了这个高远的志向努力了一辈子,终于有了国人的成就。对后人来说,创造新的学派很难,但立志却是可以做的。而且,立志必须以一生的坚忍不拔来努力实现。
在提倡“知行合一”的同时,王阳明创造了“心学”,提出人不一定非要去追寻外面的圣人之道,其实每个人的内心都有“良知”,这个良知是善的、纯洁的、高尚的,做道德的事才是每个人的本心;应该好好地去发现自己的良知,让良知主宰自己。我感觉,良知学说的提出,是对儒家“修身养性”观点的发展,其间明显的有佛家的思想影响。我甚至想到了“万人皆求佛,佛本在我心”佛家禅语。事实上,一个人真正的要优秀,不管怎么学,怎么做,根本的还是内心。而且,良知还有一个扩大的问题,绝不仅仅是内心现有的,境界有多大,良知愈多,实践能力愈强。后世的大人物们,无不是自我修炼和不断扩大境界的典范。
古人言,有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王阳明读后感篇九
寒假里,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传奇王阳明》一书。王阳明是家乡余姚的先贤,之前我参观过“王阳明故居”和“余姚名人馆”,看到过许多关于王阳明先生的事迹,这次当我读到这本书时,感到特别亲切,而且书中情节引人入胜,看得我都入迷了。
书中对王阳明先生各个时期的成长过程、坎坷经历以及最终成为了一代圣贤的描写,让我内心真切地感受到了王阳明的传奇与勇敢、智慧与高尚。但在整本书中,令我最受启发、印象最深的是他“从小立志做圣贤”那远大的人生目标。
王阳明小时候非常调皮,喜欢恶作剧,有意打闹,又有许多怪想法。有一次,他突发奇想便问起老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呢?人生头等大事是什么?”先生回答:“读书才能有功名,头等大事是登第做状元。”他却说:“不对!人生头等大事是做圣贤。”当他在有了这想法之后,他的.一切行动都为实现这个梦想而不断努力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多大的挫折,始终没有放弃。后来王守仁真成了圣贤!
通过阅读本书,我认为,我们只要有自己的目标,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付出,又能真正做到如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把知识当作是实践过程,把实践过程还原为知识”,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也会取得成功获得收获的。
这是我读了《传奇王阳明》之后想到的,现在我懂了,如果要想自己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那么必须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且为实现目标而不断努力。
王阳明读后感篇十
看了《传习录》,看了《论语》,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钱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动。他们的人格光辉仿佛在无尽的黑夜里给我的生命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肤浅和顽劣真是羞愧难当,枉为人也。
人生天地间,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据我对儒家学说的理解,简单地说来就是要做一个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这个不仅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欲横流、道德颓丧的年代和国度,真是太难太难了。用牟先生的话说,这真是中国人最堕落的时代。然而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这光明是什么,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阳明先生就曾慨叹:“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是啊,试问现在哪个学校,哪所大学在教圣人之学呢?这些个学校教的仅仅是用来考试升学、升官发财、入市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说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确实被灌输以做人的道德,那么由于其缺乏圣人之学的引导,仅仅把所谓马列毛邓之流的霸术作为施教的材料,最终只能是误人子弟,而且让人们更加厌烦道德说教。
可是儒家教导我们,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完成,而不应该考虑外在的事功。对于用人者,王阳明说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对于被用的人,他说道:“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虽说,我们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说,然而诚如钱穆先生所言:“然立功有际遇,立言有条件,只有立德,不为际遇条件之所限。”因此,不论是国家领导还是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都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成就,便不该以外在的身份、权力、力量、知识、才学为标准。而应该以他的德性为评价标准。
圣人之学,其实就是教导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只从外在的物质事功上寻求,那么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还有港台海外的儒者继续存养传播圣人之学,那么茫茫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岂不一生无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纸上说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致良知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把我们的良心发挥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学上解释得多么复杂多么深刻多么适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种活的工夫。而圣人之学,也必须以活人来教,来身教。如果没有王阳明这种圣人境界的导师以亲身实践、验证这门学问,读再多的书,经过再好的大学训练,也不一定能体会到这门学问的真理性。
因此,我的理解是,圣人之学根本不适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所谓学院里来教,它不是学术,不需要那些毫无实践的人在理论上争论不休,它是一门活的工夫,必须用实际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亲来表现、验证。王阳明根本就不注重作为学问的训诂、记诵、词章,更不注重外在的富国强兵、建功逐利的霸业,在他看来注重这些的人哪里懂圣人之学呢?因为他们舍本逐末,还放不下功名利禄这些虚的东西。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业;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作为一个立志做学问的人,如果真能放得下这些,才能趋近真理。在王阳明这里,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如果做人一谈糊涂,那么他的学问也是伪学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王阳明读后感篇十一
在明朝中期的王华家中,王华母亲岑氏太夫人梦见天上阳光明媚,祥云缭绕,穿着红衣的众多仙子,击鼓吹萧,乐声悠扬。其中有一位神仙怀抱着个婴儿,脚踏祥云,自空中冉冉而下,一直朝着她家门前而来,把婴儿送入岑氏的怀抱。太夫人十分惊奇,从梦中惊醒。原来是自己有了孙子了。他便是著名的心学创始人――王阳明。
王阳明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他曾问老师:“什么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呢?”老师说是读好书登第做状元。王阳明若有所思,回答说:“只有读书做圣贤,也许才算是人生头等大事。”王阳明认为做圣人不仅要读好书,还要能够保境安民。他十五岁独自一人在塞外练习兵法,记录地形地貌。后来他果然统领三军,平定**,安定国民,成了圣人。从中可以发现,有志向并付诸实践,便能达到目的。
王阳明会独立思考,非常聪明。有一次,他和祖父竹轩先生与一些老朋友吟诗作赋,他们还没想出,年仅10岁的小阳明却已吟出了一首绝妙诗:
金山一点大如掌,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萧吹彻洞龙眠。
大家不禁拍案叫绝。他真是聪明过人。
王阳明同别的孩子不一样,他经常一个人独自沉思道理。后来,王阳明因被人诬告,被贬到少数民族当驿丞。住在石洞里,吃野果粗米维生。他天天静坐,殚精竭虑,终于大彻大悟“格物致知”的真谛,奠定了心学理论,撰写了《传习录》,成为为哲学家。后来他又平定**,谥“文成侯”,名扬中外。
王阳明是余姚人的楷模。看了《王阳明》这本书,更使我坚定这样一个思想,要像他一样成为有德之圣人,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当然勤奋更必不可少。
王阳明读后感篇十二
坚实的基础、切实的手段,都有了。下面就该忠实地执行了。执行的时候最关键的是什么?是人。
不仅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哪个朝代最重要的都是人才。王阳明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虽然他大权在握,可以调各地的部队,却自组新军,绝对不调用原来现成的各部队来打仗。
这时候,有一个和王阳明有共同志向的人才来投奔他,这个人叫做伍文定。伍文定虽然也是一个文人,但从小习武,臂力过人。《明史》评价他,“忠义自许,遇事敢为,不与时俯仰”。就是说伍文定这个人遇事非常敢作敢为,而且不仰人鼻息;虽然身在官场,从不奴颜媚骨。伍文定原来做常州推官的时候,徐达的后代魏国公徐y强占民田,强霸民女,伍文定不畏权势,为民伸张正义。结果徐y后来就勾结大太监刘瑾,诬陷伍文定,把伍文定也下到昭狱。
伍文定和王阳明的经历非常相似,两个人虽然此前不熟,却是同年进士。后来又都是因为刘瑾,被下到过诏狱。伍文定对王阳明是仰慕已久,看他来巡抚南赣选拔人才,便毛遂自荐。王阳明一见,顿时引为知己,认为伍文定是一个不得了的人才。
果不其然,伍文定在南赣平匪患,包括后来平宁王之乱的时候都成为王阳明手下一员干将,被朝廷推为平宁王之乱除王阳明之外的首功第一。
伍文定来投,以及自组新军之后,人才间题、队伍问题也得以彻底解决,可以保障作战策路忠实地执行。万事俱备,只等开战了。
王阳明读后感篇十三
《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乃儒家修炼“内圣外王”之境界的心法。
“八目”是达到“三纲”之条目工夫,是人生进修之阶梯。
“格物”乃阶梯之基也。
然何为“格物”?又“致”何“知”?自古以来各自有说。
刘宗周(明末理学家)曰:“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
如郑玄(东汉经学家,著《三礼注》)曰:“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此‘致’或为‘至’。”
子思(孔子之孙,著《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朱熹(南宋理学家,著《大学章句》)曰:“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
以上说法虽各一,然基本认为“格物”者,乃格心外之物事,从物事上穷理以“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而王阳明不同,其曰:“天下之物本无可格子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又曰:“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又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谓也,正其不正去恶之谓也。”又曰:“为善去恶是格物。”
王阳明认为,“格物”者,乃格心中之物,破心中之贼。以此方能“致知”。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
虽然都是为了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但王阳明认为,从格心外之物事以致知,乃舍本逐末。因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人人本具知天理、知圣人之道、知是非善恶之性,是谓良知。然生而为人,良知之“明月”易被情欲之“乌云”所蔽,以致良知无以致用。所以,格物当格心中之物,拭“乌云”之蔽,复“明月”之明。
是为“格物”,是为“致(良)知”。
以此踏上人生进修之阶梯,以致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读后感篇十四
王阳明是儒家心学集大成者,是明朝时期立德、立言、立功的一代人杰,他的学说使日本在近现代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这是我对王阳明的最初认知。毕业后,我参加入厂前培训,当听到培训老师盛赞王阳明时,我不禁对这位不寻常的人物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特地到书店去买了一本《王阳明全集》,细细研读起来。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王阳明也有过爱做梦的年纪,他立志要当一名圣贤的人,只是寒窗苦读屡不中第,好不容易官拜兵部武选司主事,又遭贬贵州,但是他并未就此消沉,而是在会稽山下开荒种地,继续研究心学,终于悟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
每个人幼年时都会有一个梦想,长大后或是当一名科学家,或是当一名警察,或是当一名画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梦想回归现实,平凡渐渐清晰。记得一年前,我研究生毕业后开始接触采油工作,心中充满了好奇,时而自信满满的独自顶岗,取样、巡检、测电流样样不落;时而兴致勃勃的夜巡查井,骑着电瓶车在漆黑的井场上飞驰而过;时而思如泉涌,将身边发生的事情奋笔疾书撰写通讯报道……当新鲜变为熟悉,热情化作冷淡,日复一日重复着相同的工作,剩下的只有执着和坚守。于是,我执着着自己的梦想,坚守着自己的责任,依旧是每天上班认真巡井;依旧是等班车时翻开《采油工》扫上两眼;依旧会在电脑前撰写修改通讯报道……我想,正是王阳明“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感悟,让我能够以愉悦的心境在平静、平凡中体味着充实和快乐。
困知勉行,学者之事。
在贵州龙场的日子里,王阳明的生活极其清苦,居住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但他仍坚持潜心研究儒学,并在山洞附近办学传经,困知勉行,坚韧执着地追求着自己的梦想,完善了心学体系,对世界近现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年年初,我有幸参加了厂培训中心为迎接油田公司采油工大赛而举办的为期一个半月的封闭训练。对于一名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能够有这样一个快速提升技能的机会非常值得珍惜。记得第一堂理论课,我学得头昏脑胀;第一次实际操作,我累得汗流浃背。那时,我才深刻体会到,要想做一名优秀的采油工并不容易,坚韧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和机敏的思维缺一不可。一个半月的时间里,我不断挑战自己脑力和体力的极限,但最终仍然遗憾落选。幸运的是,不久后,我又有机会参加了厂团委举办的采油工状元擂台赛。面对又一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憋足了劲,在集训中攻坚克难,在赛场上奋勇拼搏,从初赛一直到复活赛,过五关斩六将,终于闯入了决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想,正是王阳明“困知勉行,学者之事”的感悟,让我能够勇于迎接挑战,敢于突破和超越自我。
吾心光明,亦复何言。
王阳明在人生弥留时刻说出:“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纵观他的一生,尽管遭遇过各种挫折和失败,但是阳光的心态让他最终能够取得成功。对于我们来说,亦是如此,任何时候,都要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考验。
采油工状元擂台赛后,我又重新回到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由于经历了大赛的成长和历练,队里决定任命我担任采油井长。工作还未满一年就得到队领导的如此信任,说心里话,我在感到激动和荣幸的同时,也不免有些许不安。我知道,担任井长后,自己的工作量将更加繁重,责任也更大了,不但要干好本职工作,还要管理好井组员工、协调处理好井组内的各项事务。尽管担任井长对于“初出茅庐”的我会有一些难度,但我却充满信心。我想,正是王阳明“吾心光明,亦复何言”的感悟,让我能够时刻以阳光的心态,去积极地应对成长道路上的各种艰辛和考验。
研读完《王阳明全集》后,我感悟颇深。书中富有人生哲理的经典语句总是会蓦然间闪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沁人心脾的阳光雨露渗透滋润着我的心田,让我从中汲取了生命的营养和精华,并化作激励我奋勇前行的无穷动力。
王阳明读后感篇十五
看了《传习录》,看了《论语》,看了新儒家牟宗三、梁漱溟、钱穆先生的著作,真的非常感动。他们的人格光辉仿佛在无尽的黑夜里给我的生命点亮了一盏灯,让我看到人生的出路和方向。想到以前的肤浅和顽劣真是羞愧难当,枉为人也。
人生天地间,真正该追求的是什么呢?根据我对儒家学说的理解,简单地说来就是要做一个好人。然而好人,在如今这个不仅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甚至是人欲横流、道德颓丧的年代和国度,真是太难太难了。用牟先生的话说,这真是中国人最堕落的时代。然而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光明。这光明是什么,就是德性、良知的力量。五百多年前的阳明先生就曾慨叹:“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是啊,试问现在哪个学校,哪所大学在教圣人之学呢?这些个学校教的仅仅是用来考试升学、升官发财、入市谋生的知识和技能。如果说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确实被灌输以做人的道德,那么由于其缺乏圣人之学的引导,仅仅把所谓马列毛邓之流的霸术作为施教的材料,最终只能是误人子弟,而且让人们更加厌烦道德说教。
可是儒家教导我们,一个人应该追求的是人格的完成,而不应该考虑外在的事功。对于用人者,王阳明说道:“用之者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视才之称否,而不以崇卑为轻重,劳逸为美恶。”对于被用的人,他说道:“效用者亦惟知同心一德,以共安天下之民,苟当其能,则终身处于烦剧而不以为劳,安于卑琐而不以为贱。”虽说,我们古人有立德立功立言之三不朽之说,然而诚如钱穆先生所言:“然立功有际遇,立言有条件,只有立德,不为际遇条件之所限。”因此,不论是国家领导还是贩夫走卒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都有可能完成自己的人格。——这就是所谓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因此,我们评价一个人的人生成就,便不该以外在的身份、权力、力量、知识、才学为标准。而应该以他的德性为评价标准。
圣人之学,其实就是教导我们怎么样去做一个真正的人。如果只从外在的物质事功上寻求,那么一生也找不到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怕的是,如果不是还有港台海外的儒者继续存养传播圣人之学,那么茫茫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岂不一生无明,活了也白活,死了也白死。阳明先生所说的“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纸上说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致良知的真正意思,我觉得就是把我们的良心发挥出去,去做好事。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道理,不管哲学上解释得多么复杂多么深刻多么适宜思辨,都不能切中它的要害。它根本上就是一种活的工夫。而圣人之学,也必须以活人来教,来身教。如果没有王阳明这种圣人境界的导师以亲身实践、验证这门学问,读再多的书,经过再好的大学训练,也不一定能体会到这门学问的真理性。
因此,我的理解是,圣人之学根本不适合在传授知识技能的所谓学院里来教,它不是学术,不需要那些毫无实践的人在理论上争论不休,它是一门活的工夫,必须用实际的仁义礼智信忠恕孝悌亲来表现、验证。王阳明根本就不注重作为学问的训诂、记诵、词章,更不注重外在的富国强兵、建功逐利的霸业,在他看来注重这些的人哪里懂圣人之学呢?因为他们舍本逐末,还放不下功名利禄这些虚的东西。
“记诵之广,适以长其敖也;知识之多,适以行其恶业;闻见之博,适以肆其辨也;辞章之富,适以饰其伪也。”作为一个立志做学问的人,如果真能放得下这些,才能趋近真理。在王阳明这里,做学问和做人是统一的,如果做人一谈糊涂,那么他的学问也是伪学问。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17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