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出调整。写总结时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或案例,借鉴别人的经验。以下是企业管理专家总结的一些成功经验,值得每个人学习。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一
1、使学生了解测量的意义,认识标杆,卷尺,测绳等测量工具,知道他们的用途。
3、使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里的应用,培养学生进行测量的基本技能。
学生分组,定好组长;标杆若干、每组一个卷尺、一根测绳;安排测量场地(如操场)。
一、引入新课
1、测量的意义。
说明:我们在生产、生活里经常要测量土地。例如在平整土地、修筑堤坝、开河挖渠或者造桥、修路、建造房屋等方面,都需要测量土地。怎样进行土地测量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实际测量。(板书课题)
2、认识测量工具。
分别出示标杆、卷尺和测绳,介绍结构、用途,让学生认识。说明测量较近的距离,可以直接测量。让学生用卷尺测量教室的长和宽。
二、组织测量
1、说明:测量比较远的两点间的距离,要先通过两点测定一条直线,再沿直线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2、让学生按事前分好的小组,到测量场地。
要求观察要测量的a、月两点之间的距离,能不能直接测量。思考怎样测量。
3、指名一组做示范。
说明:先在a、b点各插一根标杆(让学生示范)。
提问:在两根标杆中间再插一根标杆,怎样才能看出三根标杆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让a点的学生指挥,另一名学生在中间插标杆,使中间的标杆挡住b点的标杆(让学生示范)。
请每个同学到a点看一看,三根标杆在同一条直线上吗?谁再来插一根标杆,使它也在这条直线上?(让a点学生指挥,另一名学生插标杆。) 4、说明:沿着这条直线上的标杆,一段一段测量,可以测得a、月两点的距离。
让示范小组的学生测出两点间的距离。
三、学生测量
1、每小组按老师的指定,测出教师事先确定的两点之间的距离。
2、事先在一点固定一根标杆。
组织学生测量,每组从一个不同的点测出到标杆的距离。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步测和目测教学要求:
1、使学生了解步测和目测的方法,学会步测的计算,初步学会通过步测和计算求两地间的距离。
2、使学生初步学会目测的方法,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实际距离的大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量出一段30米的距离、准备步测。在操场上量出50米的距离,每隔10米插一根标杆;再在另一条直线上分别量出20米、30米和50米的距离,并设置目标(例如放上篮球)。
一、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用测量工具来测量距离。当没有测量工具时,或者测量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也可以用步测和目测。(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什么是步测,什么是目测,初步学会步测和目测的方法。
二、教学步测
1、说明步测的意义。
什么是步测呢?就是如果已知自己一步有多少长度,再一步一步地量两点之间的一段距离一共有多少步。(板书:一步长度有多少步两点之间的距离)这样就能求出两点间大约相距多少米。这种方法就叫步测。
2、教学步测的方法。
(1)提问:想一想,用步测的方法测量地面上的距离,需要知道哪些条件?那么怎样可以知道自己一步的长度呢?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先量出一段几十米的距离。(板书:量出距离)自然均匀地走上三、四次,(板书;走三、四次)记下每次的步数,接着算出平均每次走多少步,(板书:——每次走多少步)再算出一步的平均长度。(板书:一一步长度)
(2)教学例1。出示例1,读题。
(3)教学例2。
提问:知道一步长度,怎样就可以测出两个地方之间大约多少米?用什么方法来算?(在前面板书中完成:一步长度x有多少步:两点之间的距离)出示例2,读题。让学生列式计算。
提问算式和结果,老师板书。
(4)谁来说一说,怎样进行步测?(让学生根据板书说出步测的过程)
3、组织实践活动。
把学生带到准备的步测场点。让学生按“练一练”第l题的要求进行,在课本表上填出距离30米,再走四次,每次填上步数。要求课后算出自己每步的平均长度。
三、教学目测
1、提问:我们学校门口大约到哪里是1千米?你是根据什么来估量这一段是l千米的呢?说明:我们用眼睛看来估量一段距离大约有多长,这就是目测。
2、初步建立实际距离的观念。
把学生带到目测场地,在50米目测距离的5个标杆旁各站一名高度相同的学生。让学生观察10米、20米、30米、40米和50米的长度,并要求看一看标杆和学生相应的高度。
3、组织目测实践活动。
让三名同样高度的学生分别站在另一段距离的20米、30米和50米处,组织学生看一看,到各个目标大约是多少米。
让学生分组,各找一个目标,估计大约距离多少米,再用步测测量大约多少米,然后用卷尺量一量实际多少米。比较结果,看目测、步测的结果与工具测量各相差多少米。
四、组织练习
1、测量教室。
让学生用卷尺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在作业本上计算教室的面积。
2、室外练习
让学生量出篮球场的长和宽,记下数据。
(1)在某点设置目标,让学生目测,写出大约多少米。让每人步测,算一算步测结果大约多少米。用卷尺量一量实际多少米,使大家知道。
每人对比步测、目测的结果与实际距离相差多少米。
(2)在另一点设置目标,让每人目测,写下大约多少米。告诉学生实际多少米,让学生比一比目测与实际相差多少米。
五、布置作业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二
1、理解长度测量的意义,体验测量的乐趣。
2、尝试探索及学习不同的长度测量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知道不同的测量工具会带来不同的测量结果,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一寸虫图片1张,集体记录图表1张,投影仪。
2、幼儿测量用图(知更鸟、苍鹭、老鹰、巨嘴鸟、大雁操作纸)、1寸和2寸吸管若干,黑色记号笔若干支。
一、引出测量我明白了,你们是看出来的,准确地说,你们使用目光测量出来的。
二、故事引导,理解测量。
1、导入情景,初步测量。
2、提出测量要求:一寸虫会做的事情你会做吗?那么,听清楚我的要求:不搬小凳子到桌子上,用小碗里的一寸虫去测量一下知更鸟的尾巴,看看你用了几条一寸虫长?3、简单测量,操作后引导孩子表述操作结果,提问:谁能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们测量的?追问:3条一寸虫的长度就是——3寸。(强调一条紧挨着一条测量,用投影仪展示测量方法,首尾相接。)。
三、探究方法,表达见解。
1、引导孩子交流操作情况。逐个统计测量结果,并提问:你测量的是什么鸟?测出来的长度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出示各种鸟的测量结果,并将幼儿用到的方法用图标列出来。)。
2、引导幼儿探究最准确的一种测量方法。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辅助提问:用什么方法测量最准确。
四、运用方法,再次测量。
教师小结:的确,测量工具的不同,会造成测量次数的不同,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就越少。
1、抛出问题,形成冲突:如果请你来测量一下我们的教室有多长,你会选择一寸虫吗?为什么?你觉得用什么工具则两比较合适?(活动目标:将经验成功迁移,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根据进行测量)。
2、幼儿自由讨论,留下尾巴,引发欲望。(保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记录表使用得较为成功,较好地呈现了本次活动的主要重难点的内容,在知识点的展现、归纳上比较清晰的。作为科学活动的常规模式来说,列表归纳的方法应该推广使用,用着十分便捷的作用。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三
1、引导学生通过亲身试验,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
2、在实践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1、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魔方和牙膏盒)怎样求出规则物体的体积?
2、(出示橡皮泥)怎样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
3、(出示石块、土豆、苹果)猜测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引出课题。
二、讨论方法,探索方案。
1、小组讨论交流: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学生演示不同方法。
3、强调测量注意事项。物体要完全浸没,我们在用溢水法测物体体积的时候,要用到量筒。先把量筒放平,读刻度时,视线要与水面在同一平面上,现有的量筒容积比较小,溢出的水一次可能装不下,就应该先一次倒到最高刻度,几次测量的和就是溢出水的体积。
4、课件展示具体方法,给方法命名。(溢水法、升水法)。
5、教师演示:"苹果浮在水面上,如何测量它的体积?"抛出问题,引起思考。
(1)教师介绍"沙测法"。
a、将物体放在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中,装满沙子。
b、用尺子刮平。
c、将物体和沙子一起倒在长方体的盒子里。
d、将沙子倒回1立方分米的透明正方体容器中,将沙面摇平。
e、用尺子测出容器中沙的高度(或测出沙面到容器口的高度)。
f、利用长方体体积公式就可以计算出容器中沙的体积(或利用体积公式直接计算出物体的体积)。
g、物体的体积=1立方分米—容器中沙的体积。
(2)解决如何让物体完全沉下去的问题。
三、拓展延伸。
1、师: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2、读《数学万花筒》。
四、小结。我们今天运用转化的思想解决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问题。生活中更大的物体的体积该如何测量呢,这个问题就留个同学们课后继续去思考解决吧!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计算方法。
2、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周长的概念,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难点:实际测量、拼图的理解和计算。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一根毛线。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出示图形。
找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说一说他们的特征。
2、这些图形的周长在哪里?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请学生来描一描。
3、如果现在老师在三角形的里面填上几条线,它的周长改变了吗?
(没有)追问:为什么三角形的周长没变?
4、周长——围成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围成三角形的边有没有变?还是几条?(3条)。
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1、老师想请同学们算一算这两个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你首先要怎么做?(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
(2)师标出:
2厘米。
4厘米2厘米。
(3)现在你能算出它们的周长了吗?
(4)交流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2、p66第1、2题。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15厘米。
20厘米10厘米。
三、实际应用。
2、p66第4题。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了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四、操作题。
1、p66第5题。下面3张书签的周围围上了金线,先估计一下哪张书签用的金线最长,再想办法量出每张书签大约用了多少厘米的金线。
(1)交流估计方法。
(2)同桌合作测量金线的长度。
1、p67第6题。拿出自己的长方形纸,和你的同桌合作拼一拼,算一算。
不同的拼法,得到的图形的周长也不一样。
你能把你的想法画一画吗?
2、做个小小设计师。
(1)学生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3)如果老师现在要求,要设计成正方形的话,应该怎么设计?
(4)如果要设计成长方形,你有几种方案?
长方形的周长=2个“长+宽”=20米长宽。
“长+宽”=10米9米1米。
8米2米。
7米3米。
6米4米。
3、思考题:右图是由6个边长都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你能算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吗?
今天我们有学习了一种计算图形周长的方法!(移一移,补一补)。
五、布置作业。
练习六第2——4题。
板书设计:
练习六。
长方形:4条边、对边相等、4个直角相同点:4条边、4个直角。
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4个直角。
长方形的周长=长+长+宽+宽。
或(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或边长×4。
课前思考: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综合练习。教材上练习的内容由浅入深,逐步拓展,注意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放性。当然,仅局限于这些练习内容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还安排了一些补充题,这些补充题,同样注重了练习内容的基础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五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有趣的测量》教学反思《有趣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延伸与发展。以往旧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只在习题中出现过,新教材却将它纳入例题范围,这是因为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同时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了基础。
在本节课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保证数学思考的时间,提高数学思考的有效性。
数学学习是通过思考进行的,没有学生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而思考问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能够有条理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并说明理由。因此学生在思考时,教师一定要耐心等待,一定要给予他们充足的思考及交流思考成果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思考的实际效果。虽然在等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冷场的感觉,但短暂的冷场后,也许就会换来学生惊人的发现。在教学本节课时,测量方案的设计是不能在三两分钟内就完成了的,在学生得出石块的体积=水槽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后,我就进一步追问:为什么石块的体积=水槽底面积水面上升的高度?学生一时表述不清,但他们思考后就意识到:水面上升的原因是投入了石块,水增加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还有一些学生,先是疑惑,停顿几秒后,就都豁然开朗了。思考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真正经历了整个思考过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给予耗费学生思考的时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
二、注重思维方法的引导,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
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不过是授人以鱼;带着学生走向知识,才是授人以渔。在教学时,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不规则的石块体积必须要转化成规则物体的体积,水可以充当这一转化过程中的中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怎样在水中体现石块的体积,学生思考后,结合生活的实际可知:将石块放入盛满水的容器里,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学生充分理解这一方法后,我又问:你还有其它测量石块的体积的方法吗?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将石块放入盛有一定量水的长方体容器里,上涨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把石块放在一个长方体容器里,往里面倒水,没过石块后,再把石块取出,下降的水的体积也可以是石块的体积。多独到的思考!在此,我就为学生创设了自主学习的空间,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每个人有自己的想法后,在交流中造成冲突,又在观察、讨论、思考中相互接纳,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尽显了学生的潜在能力,发挥了课堂教学中的多种交互作用,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六
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利用步长估测教室的长度。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观察和测量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及时间的测量是最基本的物理测量。刻度尺的使用和读数方法,是使用温度计、天平以及电子仪表等有刻度仪器、仪表的基础,所以,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并学会读数十分重要,它是学生真正步入物理殿堂的第一步,也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良好时机。
本节《走进实验室》是本章《走进物理》的中心节。本节课先带领学生参观了实验室,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了两种基本测量工具的使用,认识了国际单位制及误差。通过本节的学习,为下一节《像科学家一样探究》奠定了测量的基础,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测量对物理学的重要意义。
一、知识层面
学生在小学学过长度测量,实际生活中也可能尝试过对一些物体长度的测量,但细致和严密的长度测量可能不会有很多学生经历过。
二、能力层面
初三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急进冒动,遇事常对三落四,以形象思维为主,简单的抽象思维也需要具体事例的支撑,容易产生片面性。由于日常生活的粗略性和简略性,使学生虽有一定的使用刻度尺经验,但在实际使用中往往觉察不到测量错误,漏写单位也是学生初学测量常犯的错误。尽管学生前面学习过大部分长度单位及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对于指数的科学计数法有了一定的了解,但不熟练。
1、知道时间和长度的单位,会进行单位换算。
2、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长度。
3、知道测量有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的区别。知道测量的注意事项。
4、通过观察实验室,了解观察对物理学的意义,了解收集信息的途径。
5、体验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长度和时间的方法。
1、通过“模块一”中的长度的测量以及“反馈练习一”,检测目标1、2的达成效果。
2、通过“模块二”以及“反馈练习二”,检测目标3的达成效果。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先分小组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让组长带笔记录小组同学观察实验室的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并记录学生观察过程中提出问题。结合课本第7页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观察结果,引导学生阅读《相关链接》,了解观察的相关知识。
2、在班级找两位身高相似,但由于体形等原因容易造成视觉错误的两位同学(事先考察),分别站在讲台的左右两侧。
提问:目测,哪位同学高一些?
比较,用一人的身高去测量另一人的身高,引出原始尺(一人的高)。找一参照物,分别与他们的身高比较,引出刻度尺(参照物)。
提问:若一人在我们教室,而另一人在遥远的美国,怎样方便地知道谁高呢?师生共同合作讨论,确定解决方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七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头的试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在观察、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水槽、水、不规则石头。
同学们乌鸦喝水的故事都听过吗?现在老师把故事中的画面再现出来,谁能用数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乌鸦能喝到水?(幻1-6)
那么不规则物体体积怎么测量呢?引入课题。
1.以小组为单位,先制定测量方案。
(幻7-11)方案一:
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 量出水面的高度;把石头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
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高” 计算出水面升高的体积。
得出:水面上升部分的体积=石头的体积
石头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上升的高度
1.向容器内加满水。
2.把石块放入容器中。
3.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
4.直接读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即:溢出水的体积=石头的体积。
3、听故事:传说两千多年前的一位国王命令金匠制造一顶纯金的皇冠,皇冠制好后,他怀疑里面量少了,便请阿基米德鉴定一下。解决这个问题需要测量出皇冠的体积,阿基米德一直解决不了这个难题。你有什么好主意吗? 四、课堂小结:(幻18-19)
同学们你们觉的数学有趣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有趣的测量
石头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上升的高度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有趣的测量》
学校:骊山中心小学姓名:任园
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过程:
(1)复习长(正)方体的体积,体积和容积单位的换算。
(3)观察(石块土豆)的形状,与长方体或正方体比较引出不规则物体(并板书)。
故事中的皇冠也是不规则物体吗?
石块和土豆再比较,哪个物体更不规则,指出今天我们就来测量石块的体积。(板书)
1. 拿出桌子下面的测量工具,根据给出的测量工具,各小组想好测量方案,该做哪些工作(分工)。分工协作:
方案一 ,取水,测量底面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放入石块后再测量水面到达的高度,用底面积乘高度的差就是石块的体积。(注意点:水的量应适中,不要太少也不能太多,刚好能让石块浸没而升高的水又不至于溢出就可以了。)
2. 小组汇报各自做法,老师边听学生汇报边板书。(适量的水:升高部分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加满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石块的体积。)
真不错,大家测出了石块的体积,请把水倒回水桶,下面小组交换一下测量工具,重新测量石块的体积,来验证一下测量的结果是否大致相同。
3. 除了上面的两种方案,还有其他的测量方案吗?说说看, 我们班是不是会出现曹冲第二呢? 预设一:小物体---直接有量杯测出体积。
预设二:把石块先放入容器,往容器里加入水,直到水高过石块,测量水的高度,把石块捞出,再次测量水的高度,把容器的底面积乘两次的高度差就是石块的体积。
预设三:当装的水过高时,我们可以把升高的这部分水的体积加水溢出的水的体积也能求出石块的体积。
预设四:有称重的办法求石块的体积,把我们量出的石块称一称,看重多少,再根据这对数据求出任意大小石块的体积。
今天大家的表现真不错,有些方案老师也没能想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我们来看看小黑板的题目怎么做。
1. 一个长方体容器,底面长2分米,宽1.5分米,放入一个土豆后水面升高了0.2分米,这个土豆的体积是多少?(生独立完成。)
2. 测量一颗跳珠的体积。
数25粒跳珠,放入一个盛有一定量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水的体积,再算出一颗跳珠的体积。(学生实验并计算出体积)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我学会了求石块的体积,我学会了怎样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我学会了把一个物体转换成另一个物体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书第54——55页,有趣的测量及试一试第1、2题。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头的试验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操作中,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不规则石头、长方体或正方体透明容器、水。
老师出示准备好的不规则石快。
师:这个石块是什么形状的?(不规则)
什么是石块的体积?
你有什么困难?
1.测量石块的体积
(1)小组讨论方案
师:我们不能直接用公式计算出石块的体积,可以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2)小组制定方案
(3)实际测量
方案一:找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容器,里面放一定的水,量出水面的高度后把石头沉入水中再一次量出水面的高度。这时计算一下水面升高了几厘米,用“底面积×高”计算出升高的体积。也可以分别计算放入石头前的体积与放入石头之后的总体积之差。
师:为什么升高的那部分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方案二:将石头放入盛满水的容器中,并将溢出的水倒入有刻度的量杯中,然后直接读出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头的体积。
师:为什么会有水溢出来?
这两种方案实际上都是把不规则的石头的体积转化成了可测量计算的水的体积。让学生说出“石块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石块的体积”。
1.实际应用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你是怎么想的?
(3)学生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反馈,订正。
让学生运用在探索活动中得到测量的方法,即“升高的水的体积等于土豆的体积”,然后用“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2×1.5×0.2=0.6(立方分米)
学习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有什么提高?
1.书第55页第2题。
本题引导学生开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一粒黄豆比较,先测量100粒黄豆的体积,再计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
2.学生再找一些实物,测量出体积。
有 趣 的 测 量
方案一:
方案二:
“底面积×高”的方法计算。
2×1.5×0.2=0.6(立方分米)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八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体内部的秘密”第二课《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1.能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并做出猜想和假设;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会收集资料并分析资料;能对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
2.愿意合作与交流;养成细致观察的学习习惯和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能够做到珍爱生命。
3.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名称及人体呼吸的过程,知道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产生和预防。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人体的呼吸过程,明确人体的呼吸器官。
2、设计实验验证人体呼出和吸收的气体是否相同。
教学准备:
胶管,水槽,玻璃片,火柴,集气瓶,烧杯,澄清的石灰水,气球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师:我想和大家一起做个游戏,愿意吗?
师:好!请同学们起立。游戏时请你们闭紧嘴,用手捏住鼻子憋住气,坚持不住就坐下松手。
师:能谈谈刚才屏气时的感觉吗?
生:难受、胸闷、头晕等。
师:总之憋气的感觉好受吗?如果憋不住了我们就要干什么?
师:这节课咱们就研究呼吸。(板书课题《我们的呼吸》)。
二、探究活动。
师:老师有时会听到有的同学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不吃饭了!但大家有没有听到过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不呼吸了!是啊!呼吸就意味着生命存在,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
师:既然呼吸对人类这么重要,那关于呼吸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或者有什么问题要问?可以先在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问题,引导出为什么呼吸、怎么呼吸、用什么呼吸、呼什么吸什么?等问题。
1、认识呼吸器官。
师:首先我们先来搞清楚用什么呼吸,你觉得我们都用什么来呼吸?
生答部分呼吸器官,师记录在黑板上。
师:可能有的同学对于身体里面都有哪些器官不太清楚,我们也没法把他打开来看一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身体内部的结构图,你可以在图上把他们圈出来,一个小组一张。
师:鼻子里边有鼻毛,可以把大颗粒的微尘挡住,而嘴巴不行。另外鼻子还有什么?对鼻涕,它可以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使鼻腔保持湿润,鼻腔还能温暖吸入的空气。所以我们一般要用鼻呼吸。
师:从鼻子进去以后,空气又到了咽、喉、气管、支气管再到肺,然后再出来,怎么出来?对又原路返回。(别讲解位置边介绍器官的构造)。
2、吸什么呼什么。
师:那么到底我们吸什么呼什么,光靠猜不行,我们要去验证一下。
(1)收集气体。
师:来,谁先给老师送点你吸进和呼出的气体用用?
怎么啦?不舍得吗?来,你给老师送点,行吗?
生面露难色。
(生分组讨论。)。
师:刚才,各小组同学讨论得很热烈,一定找出了好办法,哪个小组先说说?
学生可以想到吸进的气体就是我们周围的空气,所以就把集气瓶放在桌子上,它里面盛得就是我们吸进的气体。
师:吸进的气体我们收集到了,那呼出的气体怎样收集呢?
学生交流想法,引导出学生说出排气集气法,并介绍排水集气法。
师:我的这种方法叫排水集气法。请看屏幕(边讲边演示)用这种方法收集呼出的气体时,首先要将集气瓶装满水,然后将集气瓶倒立在水槽中,用手扶助瓶子,接着把胶管的一端伸进集气瓶里,从胶管的另一端向瓶子里吹气,等瓶子里的水排出去了,在水中用玻璃片将瓶口盖严,最后将瓶子从水中取出,口向上放在桌上。
生分组收集气体,师巡回指导。
师:两种气体我们收集到了,那怎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对不对呢?谁有办法?
师:看来有一定的难度,不要紧,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火柴,小组同学可以根据大屏幕上的提示讨论一下。(氧气有支持燃烧的性质,二氧化碳则不支持燃烧。)。
(小组讨论。)。
师:谁先说说你们想到的办法?这个小组。
学生应该可以讨论出把点燃的火柴放在瓶子里来验证那瓶的氧气多,那瓶的二氧化碳多。然后动手操作,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实验时瓶盖上的玻璃片移开一个小口就可以了,火柴是伸进瓶口而不是扔进瓶里,做完后及时把玻璃片盖上。仔细观察,还要做好记录。
(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
师:刚才,同学们在实验中配合得非常默契,哪个小组上来说说你们在实验中的发现?(报告单大屏幕展示。)学生交流汇报。
办法1:用胶管向石灰水里吹气,看能不能变浑浊?
办法2:把石灰水倒进集气瓶里,摇一摇,看是否浑浊?
师:那赶快动手试试把!(生动手)怎么样?石灰水变浑浊了吗?
师:看来,我们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含有什么较多?
生:二氧化碳。
师:对,从这两个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呼吸就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板书:氧气二氧化碳)人体只有连续不断的得到充足的氧气,经过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才能与氧气发生反应,转化为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呼吸。
3、怎么呼吸。
出示动画演示。
师:其实在呼吸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就是膈(在图上指出),那么膈有什么作用呢,咱们来做个模拟实验。
出示呼吸模拟装置,让学生认识装置各部分模拟人体的器官,然后演示操作。
生:感冒、咳嗽、哮喘、鼻塞、肺炎等。
生: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保护环境卫生,不污染空气,锻炼身体,经常呼吸新鲜的空气等。
师:很好!同学们,你们说得真不错。关于如何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老师也查阅了许多资料,这里有一组图片,咱们一块来看看。
师:(大屏幕播放播放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做起,从自我做起,保护环境,爱惜自己的呼吸系统。
四、肺活量。
生:想!
师:请小组长上台来领。(每人一个气球)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请听好要求:先深深的吸一口气,然后尽最大的力气来吹气球。只吹一次,不能吹第二次。然后把气球拧紧,别漏气。听明白了吗?准备好,开始。
(生吹气球)。
师:请同学们把你吹的气球举起来,大家互相看看,一样大吗?
生:不一样大。
师: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不一样大?
生:因为我们的力气不一样大。
师:是吗?谁还有不同意见?
生:因为我们的肺活量不一样。
师:你说得很正确。能解释一下什么是肺活量吗?请看屏幕,谁来读一下?(抽生读)它是检测我们呼吸器官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医院里有专门测肺活量的仪器。刚才,有的同学吹得气球很大,说明你的肺活量大,而有的同学吹得气球比较小,说明你的肺活量较小。不过,没关系,我们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加我们的肺活量。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54—55页《有趣的测量》。
新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中“做”比“知道”更重要。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自主地提出问题,自主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一)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活动情境,经历测量石块体积的过程,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在实践与探究过程中,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活动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活动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生1:可以捏成规则的物体,在测量它的长、宽、高,算出体积。
生2:也可以把它浸没在水里,用水的体积表示它的体积。
2、提出问题:[出示钢笔水瓶]它(钢笔水瓶)的体积也能用刚才的方法求出来吗?
生:不能捏了,而且墨水瓶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只能放入水中来解决了。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墨水瓶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板书课题)。
这个墨水瓶的体积我们又该怎样才能知道?你能想到什么方法?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学生思考、交流。)。
生1:水溢出的方法。
师:能不能用一个等式把你们组的方案表示出来?(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明确活动要求。
生1:物体要完全浸没。
生2:注意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最低处平行。
生3:测量时要注入整数体积的水,既方便读数,又能减少误差。
同学们想的真周到,老师也有几点下提示与大家分享,请看屏幕。
1、实验前:制定测量方案,明确分工;
2、实验中:轻声交流,注意安全,保持卫生;
3、实验后:整理结论,回顾反思。
2、学生小组合作:请小组内同学首先讨论并制定测量方案,并填写报告单,然后开始测量。(教师发现不同情况及时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3、小组汇报。(一个同学汇报,组内同伴演示实验过程。)。
测得墨水瓶的体积是多少?板书三种方案测得的数据。
4、同样的墨水瓶测得的结果不相同,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分析误差的产生:1、不同方法误差的产生;2、同一种方法为什么结果也不相同?)三种方案比较中择优,水上升的方法在理论上误差最小。想更精确,我们可以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老师在课前运用水上升的方法多次测量后得到墨水瓶的体积大约为115立方厘米。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
6、请选择桌面上1—2个喜欢的物体,就运用这种转化的思想来进行测量。(引导学生将上浮物体的情况提出来。)。
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如何解决的。
生:将上浮物体系上一个重物来测量;
生:将上浮物体埋入沙子中,运用沙测法。(板书)。
7、我们还有哪些知识运用到了这转化的数学思想呢?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老师这有一粒黄豆,怎样知道它的体积?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生1:可以放在量筒里测量;
师演示。行吗?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多放?为什么用整百粒?)。
(四)回顾整理评价完善小结。
1、水是液体,当物体放入盛水的容器中,能排开一部分水的体积,而排开的这部分水的体积恰好就是放入物体(物体占据一定的空间)的体积。我们只要计算出这部分水的体积,就可以间接地计算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了。一般我们称这种方法为“间接法”。早在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这种方法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
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如果我们面对的不规则物是个能吸水的物体或是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又该怎样去计算它们的体积呢?课后我们还可以展开讨论,把你的设想告诉老师。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
一、复习导入:
1、复习认读生字:
师:小朋友们,想走进神秘的大森林吗?只要你能解开这把数字锁的秘密,森林之门就会为你打开!
2、观看播放《狮子王》录像片段:
师:瞧!大森林在欢迎我们了!他想向我们介绍谁呢?
3、谈话导入:
师:能不能说说狮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读课文、取名字:
1、创设情境:
2、提出要求:
师:不过,取名可要有根据,请你好好从课文中找找依据,想想名字,划出你找到的理由,把想好的名字写在学习小助手上。
3、交流:
(1)勤勤:
他每天练习哪些本领?看生字做动作:滚、扑、撕、咬。
(2)懒懒:
你能读出懒洋洋的感觉吗?
(3)情境引读:
三、深入研读:
重点:懒懒能成为真正的狮子吗?为什么?
1、读课文,找原因。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一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写说明文的基本能力,说明文写作指导。(形式:列提纲、写作、修改)。
教学重点:
写作。
教学难点:
写作。
教具:
胶片(1张)。
教学设想:
前面教师与学生共同、系统地学习了有关说明文的知识,并且学生进行了片断练习。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写说明文方面有所进步,为了趁热打铁,提高基本的能力,我准备在此再进行一次大作文指导。
其基本步骤是:
(1)讲述片断作文的缺点,引入新课。
(2)出示作文题目,《我们的教室》,并分组讨论“我们的教室”应向读者介绍的内容,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说明文写作指导》。
(3)写作。
(4)交换修改。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上次片断作文,导入新课:
优点:
(1)基本上合符了说明文的要求,不再象过去一样写成记叙文。
(2)并且能够综合地运用几种说明方法。
缺点:
(1)介绍事物不能抓住事物的特征。
(2)缺乏条理性。
(3)在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时,过多地叙述了用来作比较的事物,给人留下了似乎在介绍两件事的感觉。
二、出示题目。
出示练习题目:《我们的教室》。
三、让学生尝试着列提纲,其中提纲内容应包括如下方面:
1.你想介绍我们教室的哪些方面。
2.在介绍教室的各个部分时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3.按照怎样的顺序。
四、教师根据学生的提纲,给学生作写作提示:
教师应强调以下几点:(要求幻灯显示)。
1.关键是要说明其整体上的特征。包括形状上、结构上的特征。
2.建筑物占有空间,其构造的各个部分都有一定的位置。因此,在介绍整体特征后,要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有序地展开说明,如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前到后,由上到下等。
五、练习。
调整提纲,并进行写作练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二
天气系统通常指引起天气变化和分布的高压、低压和高压脊、低压槽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气运动系统。
常见天气系统教案。
一、课程标准: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课程标准分析:
(1)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并解释天气变化现象。这是本节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也是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
(2)本节课有很强的实践性,要对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予以重视,能运用天气图分析天气状况,主要从:气温、气压、湿度(包括降水)、风等方面分析天气系统的特点,综合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进一步明确天气系统移动前后的天气变化。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本章内容是紧扣住大气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来讲的,各节内容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前面已近介绍了大气的组成、分布、热力状况以及大气的运动等方面的知识,为本节课打下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本课在前面的基础上,密切联系实际,来讲述影响我国天气变化的几种常见的天气系统,从而使学生学会识读简易天气图,听懂广播、电视等的天气预报,为实际生活服务。本课涉及到一些具体的天气实例也为后面学习气象翟海的学习做了铺垫。
学情分析:(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气团、锋面、锋线、锋、冷、暖锋、准静止锋、高、低气压、气旋、反气旋的概念。
2、学生能够举例分析出某个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及其气流特点,总结出各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3、通过实际的案例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天气变化与不同天气系统之间的关系和天气变化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阅读等值线图和简易天气图的基础上能够识别出锋、低压、高压、气旋、反气旋等常见天气系统并绘制冷暖峰示意图。
2、运用列表比较法使学生归纳出各天气系统的形成原因、特点以及影响的异同。
3、会运用简易天气形势图分析各地天气系统及天气变化趋势。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对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和对各种天气系统形成、变化规律的认识,逐步树立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2、学生通过对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的学习,了解这一类灾害性天气系统对我国的危害,增强忧患意识,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注意由于三维目标是针对本节课的内容(即常见天气系统)所制定。
的,本节课内容打算用三个课时来完成以上目标,所以每个课时可能只会达到三维目标中的某一目标,所以请老师别误会)。
四、教学课时与方法: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授气团冷暖锋的概念)、归纳演绎法(教师用归纳演绎法讲解冷锋过境对天气的影响)、对比分析法(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冷暖锋的对比以及冷暖峰过境对天气的影响的对比)。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锋面系统分类及其对天气的影响。
低压系统、高压系统与天气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经历不同的天气变化,那么你们知道这些变化着的天气是如何形成的吗?它们又是如何发展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下这些问题。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
播放一段近期北方冷空气南下的天气预报视频:(一分钟以内)。
提醒学生关注天气预报中的的一些关键词,如“冷空气,降温,大风,雨雪,等等。”
(设计意图:多媒体创设情景,自然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
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过程:
(板书)一、气团。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三
科学概念: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过程与方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在家里有没有帮爸爸妈妈打扫卫生的爱打扫吗?拖过地?
生:有。
师:前两天,老师也在打扫卫生,分别在这两个地方朝一个方向拖地,一个是在水泥地上,一个是在瓷砖上,你们认为老师在哪个地方拖地相对来说累点?生:水泥地上。
师:真聪明,还真被你猜对了,拖完地老师觉得是水泥地上比较累,为什么是水泥地上会相对累点呢这是为什么呢?生:水泥地粗糙。
师:嗯,这个大家在生活中都有感触,你觉得我在粗糙的水泥地上拖地比较累的原因是什么?生:有摩擦。
师:这摩擦对于我往前拖地起到了什么作用?生:阻碍。
师:生活中你有感受到摩擦力吗?并请你演示一下。生:走路。。。。
二、摩擦力的测量。
师:摩擦力无处不在,那我们能不能把这摩擦力测出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他是如何测量摩擦力的。
师播放视频。
生:水平拉、慢慢拉、刚拉动时读数。
(如果学生说不出,再看一遍视频)。
师出示注意点,师:老师标注的红色字体一定要注意。
师:现在老师让你们来玩一下,但是有要求:利用桌上给定的材料,想办法使小木盒获得最大的摩擦力与最小的摩擦力。
生开始游戏。
生汇报最大摩擦力和最小摩擦力,并询问如何得到。
师:在这个游戏中,你觉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生:物体的重量、接触面的光滑程度。
师: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关系?
生: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师: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什么关系?
生: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师在猜测中打2个问号。
三、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生:用砂纸,木板,砂纸的反面来分别拉小木盒,看看测力计上的读数是多少。
师:那请同学们摸一下,这三个面的光滑程度是怎么样的,如何给它们排序?
生:砂纸最粗糙,砂纸的反面最光滑,木板较粗糙。
统一三种材料的光滑程度排序。
师:这是你们改变了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不变的条件是什么?
生:物体的重量。
师:我们统一3个钩码。
师:你觉得在这个实验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需要提醒同学们?
生:固定这三个面,水平拉动,刚好拉动读数,记录并分析,整理器材。
师:很好,请同学们把数据记录在记录单上。ppt,并分析数据写出你们的发现。
生实验,师巡导。
师请几组学生汇报,同时展示数据。
师:所以你们刚才对于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的猜测是正确的。擦掉问号改打钩。
四、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
师:验证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这个实验根据上一个实验,你们能否自己做呢?
生:可以。
师:谁来说说这个实验当中的改变条件和不变的条件分别是什么?
生:不变的条件:接触面光滑程度。改变的条件:物体重量。
师:你打算在哪个面上实验?
生:砂纸上。
师:物体重量打算怎么改变?
生:0个、2个、4个钩码。
师:好,我们就按照这同学的说法进行实验,都统一在砂纸上做实验,分别放0、
2、4个钩码。同时完成你们的记录单。
生实验,师巡导。
师找学生汇报。
师:所以对于摩擦力大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的猜测是正确的。擦掉问号改打钩。
五、课堂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六、课后思考。
如果老师穿着轮滑鞋与你拔河,你有信心把我拔赢吗?
板书:
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
光滑。
小
粗糙。
大
摩擦力。
物体。
重
轻
阻碍运动大小。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四
过程与方法:
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教学难点】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纪录。
【教学过程】。
一、导入1、降水也是天气的一个重要特征,那么,我们怎么判断雨下得多大呢?
生自由说:通过观察雨滴的大小,雨下的时间长短。
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雨的等级的。
二、探究内容:
(一)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1、出示自制简易雨量器。
生根据制作说明书,尝试制作雨量器。
3、小结。
4、模拟降雨,初步感知怎样收集和测量降水量。
(二)降水量的观察和测量。
1、讨论:雨量器使用的注意事项。
如:收集完“降水”,注意不要让雨量器内的“降水”溢出;读数时,要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视线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平行。
2、指导记录“降水量填充图”
3、指导学生课后开展降水量测量和记录活动。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五
科学概念:
1、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2、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3、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推测、验证活动获得数据,并转化为证据,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2、整理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形成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物体的沉浮现象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我们认识的。
【教学重点】。
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钩码、一个马铃薯、一个弹簧秤、一杯清水、浓盐水、糖水、酒精、量筒、天平。
【教学过程】。
一、测量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2、讨论:怎样用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3、用钩码代替马铃薯进行研究。按照第6课学过的方法,分别测量钩码在清水、浓盐水、糖水和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然后把数据进行比较,验证原来的推测。
钩码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
清水。
浓盐水。
浓糖水。
酒精。
在液体中的重量。
受到的浮力。
4、根据钩码受到的浮力大小,进一步类推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小情况,从而验证学生原来的推测。(建议:在这个分组实验中,测量钩码在酒精中受到浮力大小的活动,只要有一个小组完成即可,这样可以节约实验材料,又不影响验证的结果。)。
二、推测与验证:
2、从马铃薯和液体的重量去比较会有什么结果?比较重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要在同体积的情况下比较重量。)。
3、推测同体积的清水和浓盐水重量是否相同,进一步推测与同体积的马铃薯比较,重量是否相同。
4、如果要验证我们的推测,那么怎样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
5、用天平比较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得出数据。
同体积的.马铃薯、清水和浓盐水的轻重比较。
马铃薯。
清水。
浓盐水。
重量。
6、分析表中的数据,我们知道马铃薯沉浮的秘密了吗?物体的沉浮与液体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马铃薯比同体积的清水重,而比同体积的浓盐水轻,这就是造成马铃薯沉浮变化的原因。
三、判断塑料块的沉浮:
1、观察教科书提供的资料,判断塑料块在不同液体中的沉浮情况,并说说判断的理由。
2、观察教科书第20页中间的2张图片,根据这些物体的沉浮关系,我们能判断这些物体的轻重吗?注意:判断轻重的前提条件是同体积。
四、沉浮原理的应用:
比重计的作用可以教师讲解为主,或者用多媒体课件配合讲解。
五、整个单元的总结:
这是对整个单元的科学概念的梳理和总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简单到复杂进行梳理,从现象到本质进行梳理。可以设计一些有层次的问题进行整理:
1、怎样用浮力和重力的关系,来解释物体的沉浮现象?
2、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有什么规律?
3、石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石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4、木块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木块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5、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水的轻重比较有关)。
6、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同体积的物体与液体的轻重比较有关)。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六
科学概念目标:
测量纸带具有更方便携带,测量和计数的特点,可以代替小方格进行测量。
科学探究目标:
通过研讨体验测量工具的由来,在标记计数方法过程中感知不同的技数方法。
利用自制的纸带测量一些物体,包括圆形物体的周长。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在教师指导下,针对测量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体会工具的改进给人们测量带来的便利。
二、教学准备。
印有小方格的纸若干,十个小方块,固体胶,记录笔。
一、复习入课。
师:1.哪位同学来说说,用小方格来测量桌子的长度,怎样才能测得准确?
2.用小方格测量桌子的长度,先要找到起点,确定起点,(物体的起点,小方格的头和尾),量的时候要做到小方格首尾相接,接紧。测好后数出小方格的个数就是长度。
二、新授。活动一:制作纸带。
1、测量腰围,感悟不同的物体需要的测量工具也不相同。
现在,老师想请一个同学用小方格来测测老师的腰围,看看老师的腰围有多少个小方格长,请同学们来当裁判,看看测的方法是否正确,测出来的长度是否准确?(提醒两个起点,测量工具的起点,测量物体的起点)。
测好后,追问:用小方格准确的测出老师的'腰围容易吗?你认为那些地方不容易?
(小方格直的,没法弯曲,小方格太短了,接不好。)。
2、那你有办法比较准确的测出老师的腰围吗?
1.用纸带。
2.拿出纸带让学生来测腰围,首先要确定好起点,量好以后要做好记号。
3.展示长度。请同学来说,你说说看,老师的腰围要有多少长吗?
4.老师想知道腰围有多少方格长,怎么办?
5.用方格再去量纸带,怎么量,将小方格画在纸带上,然后数出来。
6.请同学上前演示画格子,老师帮忙。
数格子。
(小结:用小方格组合体测量圆的物体,比较麻烦,而且还太短了,用纸带测量能更加方便测量)。
8.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一下子就读出多少方格长?
标数字,
9.你认为标数字首先应做什么?
用彩笔画出起点,在按顺序标出数字。
活动二:讨论数字的标法。
选择三种表数字的方法测量两块物体。
1.挑一位第一格是零的和第一格是一的同学比较,哪一种比较好,用纸包好两种个小方格进行测量。证明两种可以用。
2.用同样的方法测量两格半长的物体,提出使用更加方便的一种。
3.出示尺子的标法,学生重新再标。
活动三:指导学生用纸带测量桌子的长度,桌子的高度和桌脚的周长,回报数据。(注意起点和终点,注意首尾相接)。
三、课堂总结:
1.问:纸带与小方格相比,你会选择哪种来测量。引出便于携带。
用纸带测出来的数据都是一样的,更加准确和方便了,统一了我们的标准,并且它的携带更加方便了。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七
本课是让学生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知道摩擦力是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认识摩擦力的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系;与被拉动的物体的轻重有关系.能自己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获得有关数据的基础上,作出物体在粗糙表面运动比在光滑表面运动摩擦力大,小车重量越大摩擦力越大的结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或即将产生运动时,两个物体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力就是摩擦力。
2、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
3、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2、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2、对科学产生兴趣,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什么是摩擦力,知道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教学难点: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本课从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手与桌子之间的摩擦让学生亲身感受到摩擦的存在,再通过对比新旧鞋底和轮胎然后引出摩擦力,继而通过学生的讨论、演示,认识摩擦力的大小、方向并学习测量摩擦力的大小、通过学生设计、动手操作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最后再以拔河比赛结尾,认识到摩擦力在日常活动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我们要进行一场拔河比赛,有谁愿意参加?(两个学生进行拔河比赛)。
2、为什么这位同学会输呢?大家想不想知道?那同学们这节课好好表现,学完这节课我就告诉大家其中的秘密。
二、讲授新课。
(一)感受摩擦力。
1.出示新旧鞋底和新旧轮胎的图片,你发现了什么?
小结:看来摩擦力与运动密切相关,研究摩擦力就离不开运动。板书:运动与摩擦力。
2、讨论:你见过的产生摩擦力的现象。
小结:生活中到处都有摩擦力,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1摩擦力的大小该怎样测量呢?2.大家预习课本,教师演示测量过程。
3.再一次播放测量过程,并总结摩擦力的大小等于使物体刚好运动或保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力。
4布置练习:测量下列物体在桌面上运动的摩擦力。记录。
(三)、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同学们猜测一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会有哪些呢?
今天我们重点研究接触面的光滑程度与物体的重量对摩擦力的影响。
2、讨论探究实验方案,注意实验中的变量和不变量分别是什么。
3、小组认真完成实验并填写实验报告单6汇报实验,你有什么发现?
三、知识总结。
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你都学会了哪些知识,下面我们进行一下总结。
四、课堂小练。
1、这节课我们学的怎么样呢?下面我们进行自我检查,看谁做的又快又对。
2、同学们这节课表现的真棒!下面我就告诉大家在刚才的拔河比赛中a力气大的同学会输的原因。(木棒的一侧抹了一层油,减小了摩擦力)。
六、课后作业。
由于摩擦力的存在导致我们的鞋子穿一段时间就会受到磨损,那我们让摩擦力消失掉行不行?假如有一天摩擦力突然消失了,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的呢?请同学们课下继续查阅资料了解摩擦力的利与弊。
测量的教学设计篇十八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制作简易的雨量器,并学会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在“天气日历”中记录降水量。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观察习惯,能在课后持续地进行降水量的观测。
教学重点。
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2、会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记录一个月的降水量。
教学方法。
讨论法。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直筒玻璃杯或塑料杯,带有刻度尺的纸条,胶带纸;喷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制作雨量器。
1、出示气象站的雨量器。介绍气象学家是用雨量器来测量降水量和根据水量来区分雨的等级。
提出:我们能不能制作一个雨量器呢?
2、阅读课文中制作雨量器的方法。
3、分析讨论:
a、需要哪些材料?
b、为什么要用直筒透明杯子呢?(杯子口径大底小或小底大对测量降水量各会有什么影响?)。
c、刻度单位以什么计算?
d、0刻度在什么位置?(与杯子内测底部对齐)。
4、分组制作雨量器。
三、模拟测量降水量。
1、模拟测量降水量。
a、用喷壶模拟降雨30秒。
b、观察降水量。(雨量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1)平放。(2)视线与水面保持平行,不能俯视或仰视。)。
2、交流:
在测量降水量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3、阅读气象学家对降水量的分级。
4、分析:刚才模拟降水中下雨的等级是多少。
5、指导画降水量的柱状图。
四、课后练习,观测记录降水量。
1、在下雨的天气里测量24小时的降水量。
2、记录每次的降水量并画出柱状图。
3、记录、统计一个月的降水量。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088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