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和工作习惯进行整理和优化。写总结时要避免主观性和片面性的评价,要以客观事实和真实体验为依据。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每一次经历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一
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一、复习线段、射线和直线.。
(2)全班汇报.。
2.判断反馈.。
(1)一条射线长5厘米.()。
(2)通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3)通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
(4)通过一点可以画一条射线.()。
1.什么叫做角?请你自己画一个任意角.。
提问:根据你画的角说说,怎样的图形是角?(板书:角)。
2.复习各部分名称.。
学生填写各部分名称.。
教师提问:(1)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画的长短无关)。
(2)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是什么?
3.复习角的分类.。
教师说明:根据角的度数,可以把角分类.。
教师提问:我们学习过哪几类角?每种角的特征是什么吗?
(板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三、复习垂线和平行线.【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教师提问: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你能举出日常生活里的例子吗?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说两条直线平行?
谁来举出平行线的例子?
2.画图.。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一组垂线和一组平行线.。
(一)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你能够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b.按照角分类。
2.教师口述,学生作图.。
(1)等腰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断.。
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
4.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二)复习四边形.【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四边形?
1.复习图形特征.。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二
教学过程:
直线、射线、线段。
提问:1)分别说一说什么叫直线、射线、线段?
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区别?
完成123页上面的“做一做”。(学生笔做)。
角
提问:1)什么叫做角?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整理:把表中的空格填写完整。
完成123页下面“做一做”的1题、2题。
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大于0°。
小于90°。
垂直与平行。
提问: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有哪几种情况?
2)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
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
回答:下面几组直线中,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哪组的两条直线互相平。
完成教材124页的“做一做”
三角形。
提问:
1)什么叫做三角形?
2)在下面的三角形中,顶点a的对边是指哪一条边?
先笔做:以顶点a的对边为底,画出三角形的高,并标出底和高。(前页一幅图)。
在下面的表中填写三角形的名称和各自的特征。
名称。
图形。
特征。
回答: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联系与区别。
四边形。
提问:什么叫四边形?
回答:看图说出下面各图的特点,再说一说图中各字母表示什么。
完成125页“做一做”中的1、2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研究、类推等数学活动,理解倒数的意义,总结出求倒数的方法;通过互助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通过自行设计方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倒数的含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找找下面文字的构成规律。
呆---杏土---干吞---吴。
2.按照上面的规律填数。
--()--()--()。
能根据分之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个名吗?揭示课题:倒数。
(二)教学实施。
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学习倒数的含义。
1.观察教材24页的例1,归纳,总结倒数的含义,
2.举例验证:4和1/4,7和1/7,3和1/3。
4乘1/4的积是1,所以4和1/4互为倒数;7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把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后就是1/7,所以7和1/7互为倒数。
归纳: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特殊数:0和1(引导学生辩论0有没有倒数,1有没有倒数,是多少?)。
教师归纳板书:0没有倒数,1的倒数就是它本身。
4.学习例2--求倒数的方法。
5.
完成教材24页的“做一做”,完成练习六的第3、4题。
(二)课堂练习。
找一找下列数中哪两个数互为倒数。
2101/21/10。
填空。
1的倒数是(),()的倒数是2/3。
10的倒数是(),()没有倒数。
(三)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我们知道了乘积是1的来年各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0没有倒数。
课后反思:
整理复习。
教学目标:
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在分数乘法中的推广和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分数应用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及良好的审题习惯。
教学重、难点:巩固分数乘法的意义,提高灵活计算的能力,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熟练掌握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1/2×6=2/3×5=2/5×8=。
口算。
75×2/15=3/2×1/3=4×3/8=36×5/9=。
以上几道题有的是整数乘分数,有的是分数乘分数,都可以看成是一个数乘分数,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什么?分别说出以上几道题的意义。
(一)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新课标第一网。
让学生看教材第26页的第1题,问:为了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该先做什么?(先约分,再做乘法)在本题中,都有一个因数是整数,约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二)复习乘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问:我们学过哪些乘法定律?它们在分数乘法中适用吗?然后独立完成第26页第2题,练习七第1、4题,再请个别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做的,着重说说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运用了什么定律。
(三)复习分数乘法的应用题。
1、完成教材第26页第3题,练习七第2、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同时请一名学生板演,并讲一讲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在计算中把什么数量看着单位“1”。教师要进一步强调在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时,一定要找准单位“1”。因为分数乘法应用题是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的,求哪个数量的几分之几,就是要把哪个数量当做为单位“1”。在解答两步计算的分数应用题,要注意每一步是把什么数量关系看作单位“1”,在两步计算中的单位“1”可能是不同的。
(四)复习倒数的知识。
什么是倒数?怎样求一个数的倒数?完成教材第26页第4题及27页第7题。
课堂小结:
通过复习,我们能正确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可以熟练地求出一个数的倒数。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四
长方形:长长方方的,有4条边,每条边都是直直的。
正方形:四四方方的,有4条边,每条边都是直直的,并且一样长。
平行四边形:4条边都是直直的,其中一组对边是倾斜的。
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圆:由一条曲线围成,圆圆的。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五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35页。
1、知识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让学生们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态度,养成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初步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实物教具、图形卡片。
一、复习铺垫。
2、拿出三棱柱,问:看见过这种形状吗?猜猜它的名字。
二、引导探究。
(一)初步感知。
2、大家都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那么你们能不能在其他物体的面上找到别的图形呢?把你找到的图形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学生小组交流)。
3、谁来说说你找到了什么图形。老师要当记者采访几位同学。
生1: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2:我在长方体上也找到了正方形。
生3:我在圆柱体上找到了圆形。
生4: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生5: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长方形。
4、刚才大家从物体上找到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它们都是物体上的一个面,这些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
教师边说边从教具上撕下贴在面上的纸,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的道理。
(板书:长方体 正方体 圆 三角形)。
(二)进一步认识。
1、你能想办法让物体面上的这些图形跑到纸上吗?想想怎么办。
生1:把物体按在纸上,沿着图形的边画出来。
生2:在物体的面上涂上颜料或印油,印在纸上。
生3:可以剪下来。
生4:把物体按在纸上,把纸沿着图形的边折起来,就可以折出上面的图形。
师:你们真聪明,想出了很多种办法,想不想动手试一试?
“要求小组合作,每种图形至少要有三个,请组长先分好工,谁做什么,谁做什么,再动手做。比一比哪组做得多,做得快,哪组合作的最好。”
(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2、你们采用了什么方法?让什么图形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跑下来。我又要采访几个小朋友了。
3、互相欣赏一下你们的劳动成果。再把纸上的图形分类,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
师:你们的作品完成得真好。老师有个请求,每个小组能不能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送给我,留作纪念。
4、玩“帮图形找家”的游戏。
出示的图形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在黑板上划分每种图形的家,请学生“帮图形找家”。
5、老师看长方形和正方形,觉得它们很像,都差不多,怎样把它们区分开呢?
6、同学们已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小组里互相说说它们都是什么样子。(小组交流)。
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一想长方形的样子,用手在空中画一个长方形,再依次画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三)实践应用。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我们今天学过的图形?
(四)小结:回想一下,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图形?它们都是什么样子?
三、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图形,同学们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学生出示相应的图形。
3、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
4、拼图形活动。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六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体会“面在体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体会“面在体上”。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一盘沙子、一盒印泥、1~2张白纸、一盒水彩笔。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物体娃娃,认识的,就跟它们打个招呼。好吗?(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
生:你好,长方体!你好……。
生:愿意。
师:你们真棒!立体图形都掌握得很好。
二、探究与体验。
1、从体上取面,体会“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
师:喜欢这些平平的面吗?
生:喜欢。
师:那谁能想办法把你喜欢的这些平平的面从这些立体图形上面取下来,展示给大家看。
生1:老师,你看!我是这样把我喜欢的这个面在沙子上一按,就行了。
生2:老师,我是在我喜欢的面上涂了印泥,然后再纸上一按,就行了。
生3:我是把我喜欢的这个面放在纸上,然后用笔沿着它的边滑下来的。
生:……。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你喜欢的平平的面取下来。
生取面,分类展示较好的作品,提问作品中的各个面是哪个立体图形上面的哪个面,并指给大家看。
(1)认识长方形。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长方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生:长方形。
师:对!他们就叫长方形,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反问学生:你是怎么发现的,说出你的方法。)。
生:这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看着好像是相等的,那到底是不是呢,还需要我们验证一下。(师生验证结果。)。
归纳总结: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对边是相等的。
(2)认识正方形。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正方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生:正方形。
师: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
生:正方形四条边都是相等的。
师:同样,也需要验证!(师生验证结果。)。
归纳总结: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但是它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
(3)认识三角形。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三角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概念和特征,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正确运用公式,熟练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复习。
基本练习(立体图形的认识)。
说出各图形的名称,说一说图中各个字母表示什么。
如果把这些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为什么?
说一说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特点?它们有什么不同?
说一说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完成131页“做一做”中的1、2题。
巩固练习。
练习二十八1、2、3。
第六课时。
巩固练习(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掌握立体图形表面和体积公式的推导,并能熟练运用公式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基本练习。
说出各图形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联系。
说出它们的表面积应怎样计算。
圆柱体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
134页第11题。(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理由)。
第七课时。
综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目标: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概念,熟记它们的公式,正确计算,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说一说你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它们的计算公式各是什么?
比较。
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有什么不同?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单位有什么不同?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量单位有什么不同?
巩固练习。
149页练习三十三和153页练习三十四自编练习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八
认识平面图形的内容编排在《认识立体图形》之后,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入教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所以在第一次教学中我首先问学生“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这一问题情境,既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习的立体图形,也自然地过渡到平面图形的认识;更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调动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觉得数学有用,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本节课是通过通过猜一猜、认一认、辨一辨、画一画、拼一拼、数一数、等环节的设计,使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一步一步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在体验中感知、深化、巩固知识。通过大量的动手操作,利用“摸”面、“找”面、“画”面、“说”面几个环节的学习活动,既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又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模型)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的感性认识,体会“面”由“体”的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同时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在画一画这一环节上,学生通过合作操作,把任务完成得比较理想,也得到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效果。并且在以上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与交流有了初步的感知,知道小组成员应该互帮互让。因为在老师让他们找出自己最喜欢的立体图形的时候,学生们并没有因为没拿到最心仪的物体而有微词,也是高高兴兴地拿起其他物体与同组小朋友进行交流,有个别学生与别的同学商量着互换手中的物体。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
第一次试教也存在着不足之处:
1、学生在“摸一摸”的活动中对面的感知不够,我的引导也不够到位,如学生说出有的面是有点粗粗的,次次的,而有的面是滑滑的,我没有及时指出这是材料的质地问题,而是直接把话题引到“面是不是平平的”上来。这样对平面图形的“平”字的理解就有点不够。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
2、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提出要求:请大家回忆,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2.进一步要求;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
引导学生认识到: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分为一类,由曲线或由曲线和线段共同围成平面图形分为一类。
4.让学生在画出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上作高,在画出的圆中用字母标出圆心.半径和直径。
1、三角形的概念。
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请同学们自己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教师巡视。
大家已经会画三角形了,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
在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看一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指一下每个顶点的对边。
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
2、三角形的分类。
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两种标准: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它们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3.出示三角形的集合图。
提问: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个图形的?
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你能用学过的其他知识来解释上面的结论吗?
4.完成练习与实践第8.9题。
第8题让学生先独立选一选,再要求说说选择时是怎样想的。
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算一算.填一填,再指名说说计算时的思考过程。
1、四边形的概念。
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自己画个四边形。教师巡视,
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的底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怎样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自己画一画。
还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图形间的关系:
教师根据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逐步整理成下图。
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
(1)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4)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提问: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怎样表达?
2、指导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题。
提醒学生要借助工具规范地作图,再指名说说具体的画图过程。
第10题先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分割图形的方法,并试着分一分,再通过交流和评点,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不同分割方法的特点。
思考题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再数一数三角形一共有多少个,并说一说这些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一)填空。
1.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正好等于其余两个内角的和,这是一个()三角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72o,它的底角是()度。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最多是()厘米,最少是()厘米。(第三条边为整厘米数)。
4.用圆规画一个周长是12.56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是()厘米。
5.用36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长度的比是1:2:3,它的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和()厘米。
(二)选择。
1.人们常用三角形的()性生产自行车大梁,运用平行四边形的()性应用电动大门。
a.稳定性b.易变形c.平衡性。
2.平行四边形有()高,梯形有()条高,三角形有()条高。
a.无数条b.一条c.三条。
3.圆的半径扩大2倍,则它的直径扩大(),面积扩大()。
a.2倍b.4倍c.8倍。
课前思考:
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时一、要抓住从直观图形到抽象知识的概括,由具体的某个图形再进行归类,找出共同特征。二、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它们与三角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四边形具有怎样的关系?正方形.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具有怎样的关系?圆的圆心.半径.直径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三、解决练习与实践的7.8.9题时,要注重学生方法的指导,画法要规范,围三角形时要考虑全面,求角的度数时的方法是否最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十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为了使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连贯性,深刻体会“面在体上”,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了以下两个方面:
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了解了立体图形各面的特征。在教学中让学生借助认识的立体图形拓出相应的平面图形,使学生对立体图形各面的特征有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感受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学习了图形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重视学生的观察、发现与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对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及表达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把不同大小、不同形状的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放在一起,然后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同时对平面图形特征的了解更为深刻。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体、正方体、直三棱柱、圆柱、白纸、剪刀等。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我带来了很多有趣的图案,和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图案)。
师:同学们,这些图案漂亮吗?它们都是些什么图案呢?
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同学们来认一认、指一指。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图形贴在黑板上。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学习新课之前,创设具体的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使学生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操作实践,学习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课件出示一组立体图形)。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立体图形吗?
(学生说出这些立体图形的名称)。
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些图形的家就在这些立体图形上,你们能找到吗?现在请同学们4人一组,在学具上摸一摸、找一找,并小组交流你们从哪个立体图形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小组交流,小组代表汇报)。
小结: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直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和长方形。
师: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家都在立体图形上,老师想把这些图形从立体图形中搬出来放到纸上,你们能帮我想想办法吗?(课件出示课堂活动卡)。
生:沿着立体图形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4人一组,每人画一个图形。画完后,请把它们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们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生:立体图形有好多面,剪下的图形只有一个面,平平的。
师:对,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这些图形就是平面图形。
2.观察发现,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
(1)认识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一组)。
师: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各有什么特征?
预设。
生1:长方形的特征是长长方方的,有4条边,每条边都是直直的。
生2: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4条边都是直直的,其中一组对边是倾斜的。
生3:三角形有3条直直的边。
师:这些图形的大小不同、形状不同,为什么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生:虽然这些图形的大小不同、形状不同,但是它们的特征是相同的,所以应该属于同一种图形。
(2)认识正方形和圆。
(课件出示大小不同的正方形、圆各一组)。
师:正方形和圆的特征各是什么?
预设。
生1:这些正方形都有一个相同点:四四方方的,有4条边,每条边都是直直的,并且一样长。
生2: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圆圆的。
师:找出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
(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4.小结:我们今天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都是平面图形,都是物体(立体图形)的一个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先利用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再剪下来摸一摸,不仅使学生感受到“面在体上”,同时也体会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显著区别,在此基础上进行观察、总结,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特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巩固练习。
1.抢答。
师:我这里有很多图形,请你们在看见一个图形时,大声喊出它的名字。
(从准备好的教具袋中拿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名称)。
2.完成教材5页1题。
先让学生说说需要涂色的是什么图形,再涂上相应的颜色。
3.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图形画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课堂总结。
今天你又认识了哪些图形?
布置作业。
教材5页2、3题。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十一
1、能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行和圆这些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七巧板拼组图形,能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初步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立体图形。
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二、展示交流,探究新知。
1、想一想: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2、学生小组讨论并且小组小结最后派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三、反馈与检测。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四、拓展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五、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本课是在学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我在课上引导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物体,发现它们身上存在的平平的面,然后在纸上把它们拓下来,从而得到要认识的平面图形,再仔细观察,发现这些图形的特点,能够在找出它们,并能用这些平面图形拼组新的图形,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十二
教学案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认识平面图形。
活动一:
在复习立体图形老师创设情境引出平面图形后,开展了以下几个活动:
师:你们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先自己找一找,摸一摸,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我发现长方体中有长方形。
生2:我摸出了三梭柱中有长方形也有三角形。
生3:我看到了圆柱的上下面是圆形。
生4:我发现这个牙膏盒中有正方形也有长方形。
生5:我发现正方体中有正方形。
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些平面图形就在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的身上。
(课件演示:从正方体分离出正方形,从圆柱体上分离出圆,从三棱柱上分离出了三角形,从长方体上分离出长方形。)。
活动二:
生:能。
师:先自己想一想,再小组讨论,比一比,哪个组想的办法多。
生1: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画一圈。
生2:用纸包在立体图形的上面,用手沿着边便劲摁,就会有痕迹。
生3:用立体图形的一个面,用印泥印在纸上,纸上就会有图形。
生4:我用圆形印章来印,纸上就会有圆形。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的还要多。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画一画或印一印。
生:想。
师:小组合作完成,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每种图形至少要有2个,(在黑板上展示学生的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的是什么?最后点生到黑板上把图形分类摆放。)。
活动三:游戏活动。
1.找一找:
让学生离开座位去观察、找一找、摸一摸,我们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
2.猜一猜:
老师说出图形的特点:让学生猜老师身后手里的图形是什么?
3.拼一拼: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行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的图形拼组。
学生拼出太阳、汽车、小草、还有房子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开放,学得十分积极主动,玩得开心,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些活动有以下特点:
《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的经验和活动是他们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还很模糊。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揭示了体和面的关系,获得新旧知识的连接,同时,通过小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悟出由物体可以抽象出面,同时,通过小组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再创造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探索,再创造的活动。你能想办法让他们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住在纸上吗?学生经过积极自主地思考,创造了不少的方法。有的孩子说可以把这些盒子放在纸上,用铅笔沿着盒子周围画一圈。有的孩子说:可能印一些印泥,再印在纸上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从而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获得长方形、正方形、圆和三角形。让学生在真实有趣的情景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采取游戏的形式巩固所学的知识,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学生离开座位自由地找一找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学习的图形,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猜一猜,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放手让学生自由拼图,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在学生的作品中,我能感受到学生丰富的想象,拼图活动让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整个数学学习活动充满情趣,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玩中掌握。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十三
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解决问题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从物体表面抽象出平面图形。 ?
建立平面图形的观念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 复习立体图形。
2. 启发学生动手操作,用学具摞出体。
二、以旧引新、导入新课
1. 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观察书上第三、四幅例图,并仿照图用正方体、三棱柱体学具在纸上描出正方形、三角形。
问:(1)你刚才从书上第三、四幅图中学到了什么?你是怎么做的?
(2) 摸一摸描在纸上的正方形、三角形,感觉怎样? 小组讨论:体与面的区别。
2.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几个新朋友?(根据学生回答,在图形下板书名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板书课题),这四个图形都是平面图形。
三、多层练习、巩固提高
1. 想象印证 电脑演示:由体引出四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2. 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请你们去找一找,摸一摸。(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 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4. 分类:新老朋友欢聚一堂,你们能根据它们的特点,为它们分一分小组吗?(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
5. 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十四
教科书第129131页,做做中的题目。
使学生掌握各种平面图形(直线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教师把教科书第129页和第131页的两个表画在小黑板上。其中第129页的表可先不写表中的字,只画出图形:
2.按照教科书第131页做一做第2题的要求,做一个活动的平行四边形。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直线、射线和线段(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从上到下板书:直线、射线和线段),每人各画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让一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其他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看学生画图的情况。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教师:根据我们画的图形,想一想,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相同点:直线、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的;不同点:直线没有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线段有两个端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书成如下的形式:
做教科书第129页中间的做一做:先让学生自己独立画一画,然后让学生讨论结论是怎样的。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过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而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教师还可以告诉学生,用插标杆测定直线的方法,就是应用了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的道理。
1.角的概念。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角,请同学们自己画一个角。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画,教师巡视,看大家一共画出几种角。请把不同的角画在黑板上。
教师:同学们都会画角了,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角是什么样的图形?(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接着提问:
角的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顶点和边。)
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角的大小与所画角的边的长短有没有关系?(没有。)
角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
计量角的大小单位是什么?用什么符号表示?
2.角的分类。
教师:o;我们可以把小于180。的角分成哪几类?每一类的名称是什么?(分成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
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小黑板。提问:
小黑板上画的每一图形是哪一种角,它的度数在什么范围内?让学生在教科书上独立填写,集体订正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小黑板上的表填写完整。
3.画角和量角。
教师:我们还学过画角和量角,同学们还记得是怎样做的吗?让学生自己任意画一个角。量一量自己画的角的度数是多少。
教师:如果让我们任意画一个角,用直尺就可以了。要画一个指定度数的角就必须用量角器画。让学生做教科书第129页下面的做一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1.垂直和平行的概念。
教师: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有哪几种情况?(平行和相交。)
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什么线?(垂线。)
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什么?(垂足。)
什么样的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平行?(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什么线?(平行线。)
教师:平行线和垂线是就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谈的,只能说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或垂线:
教师:怎样判断两条直线垂直或平行?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方法,然后让学生独立判断教科书第130页做一做上面的图形。教师巡视。看学生判断的方法是否正确。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2.画垂线和平行线。
教师:我们已经会判断两条直线垂直或平行,实际上用同样的方法还可以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或平行线。同学们想一想应该怎样画?然后让学生独立做教科书第130页的做一做。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教师:什么叫做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从这点到直线所画的垂线段的长度。)让学生量一量4点到直线的距离。
1.三角形的概念。
教师:我们已经学过三角形,请同学们自己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画完后让学生说一说各画的是什么三角形。
教师:大家已经会画三角形了,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图形。(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三角形具有什么特性?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这一特性?让学生举例说一说。
教师:在三角形中一个顶点的对边是哪一条边?看一看自己画的三角形,指一下每个顶点的对边。每个学生自己指,同桌的同学相互检查指得对不对。
教师:想一想三角形的高指的是什么,怎样画一个三角形的高。让学生画出教科书第130页下面三个三角形的高。教师巡视,检查学生的画法是否正确。集体订正时,让画得好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画的。
2.三角形的分类。
教师:同学们刚才画了几种不同的三角形,它们有什么不同?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两种标准:按角分类,按边分类。)
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成几类?它们分别叫做什么三角形?
(可以把三角形分成三类: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每类三角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我们学过什么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让学生独立把教科书第131页上面的表填完整。要提醒学生先要判断是什么三角形。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各种三角形的特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准备好的小黑板上把表填完整。
1.四边形的概念。
教师: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自己画个四边形。学生独立画,教师巡视,
接着,指名说每个图形的特点。如平行四边形:
什么样的图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
平行四边形的底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平行四边形的高指的是什么?用什么字母表示?
怎样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让学生自己画一画。
其它图形可以仿照上面的提问进行。还要引导学生说一说图形间的关系: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教师可以用准备好的活动的平行四边形进行演示。
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教师根据各种四边形之间的关系逐步整理成下图。
2.课堂练习:
做教科书第131页做一做的第1题。学生独立画图,教师巡视,对画法不对的学生及时进行辅导。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十五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p.32页认识物体和图形。
1.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通过将图形送回家以及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 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应用意识。
3. 初步认识几何知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的创造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
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辨别。
(学生抓到可疑的图形,然后全班一起验证,一起破案,教师印上印泥,在投影下和学生一起辨别凶手。若学生说错,教师也印到纸上,加以验证。)
1. 认识这些脚印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这么多脚印,我们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们。
2. 老师这里啊,还有几个平面图形。(出示平面图形)让我们一起来把它们送回家。
a. 学生将每个图形送回各自的家。
b. 评一评,送对了吗?
c. 说一说,根据什么来送的?同一家的图形分别有什么特征?
长方形:有四条边,而且是方方正正的
正方形:有四条边,也是方方正正的,并且四条边都相等
三角形:有三条边
圆:没有尖尖的地方,非常圆
1. 用图形进行创作。
a. 同桌互相合作,利用手中的各种立体图形,在纸上画各种图形,使他们组合成一幅漂亮的图画。比一比,哪一组的画最漂亮。
b. 统计图形个数。将每个小组的作品分别展示出来,并统计每幅图中图形的个数。
2. 先依次说出图形的名称,再观察每行中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3. 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的面是今天我们学过的图形。
学了今天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感受?填一填。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十六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4页)。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白纸,彩色笔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早上好。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四种图形,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师实物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平面图形。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发现,感知"面在体上"。
请大家从桌面上拿一块积木,看一看,摸一摸,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下,你拿的什么体,摸的面是什么形说完后把图形还给组长.
个人汇报。
课件演示——面在体上及分离过程。
2,操作探究,体会"面在体上"。
启发再现。
我们通过观察知道,长方体藏着什么形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呢。
(2)你能利用这些立体图形吧我们刚才见过的图形搬到纸上吗你有什么方法。
(3)个人思考,汇报。
方法:描印画你是怎样想到的。
小结:同学们真聪明,想到的办法比书上的还要多.
(4)动手操作,小组合作。
下面,每个人按照书本34页的方法,画一个你喜欢的图形,一个小组画在同一张纸上,轮着画.一个画完再到下一个同学,小组长拿出纸,小组合作,开始吧.
(5)全班交流。
请第一组和第二组交换欣赏,第三组和第四组交换欣赏.
(6)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把平面图形搬到纸上.请小组长把学具放整齐.
3,我们一起和这些新朋友打招呼吧.
4,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呢请读歌谣.
造房子。
捡颗小石子,地上画格子.
长格子,方格子,划好格子造房子.
楼上分给小鸽子,楼下分给小兔子.
思考:长格子指的是什么图形方格子指的是什么图形。
5,变式:聪聪也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看它是长方形为什么。
老师展示梯形菱形,请学生判断。
6,小结:同学们真棒!像孙悟空的眼睛一样,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区别它们.
三,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抢答游戏。
一名学生举高图形,让其他学生抢答。
第二回合:(方法同上)规则:区别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说出它们的名称。
第三回合:以小组为单位,小组长当主持,其他同学说出图形的名称。
小组长举高图形,小组同学抢答。
2,数一数:书本36页第3题。
做这道题目时,该注意什么。
讲评:三角形,圆形有几个。
整个图形像什么用什么图形拼成的。
3,说出下列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课件演示)。
小结:我们学会看交通标志,可以告诉弟弟妹妹,出门要遵守交通规则.
4,找一找,说一说。
在我们教室里,在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呢。
5,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下面给大家介绍小知识——七巧板(课件演示)。
四,全课总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谁愿意戴上今天的聪明之画请你把他选出来.
3,选三位同学到讲台.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校长给他们戴上聪明花.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十七
教学内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面在体上”;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一盘沙子、一盒印泥、1~2张白纸、一盒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物体娃娃,认识的,就跟它们打个招呼。好吗?(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三棱柱)。
生:你好,长方体!你好……。
生:愿意。
师:你们真棒!立体图形都掌握得很好。
二、探究与体验。
1、从体上取面,体会“面在体上”。
生:平平的……。
师:喜欢这些平平的面吗?
生:喜欢。
师:那谁能想办法把你喜欢的这些平平的面从这些立体图形上面取下来,展示给大家看。
生1:老师,你看!我是这样把我喜欢的这个面在沙子上一按,就行了。
生2:老师,我是在我喜欢的面上涂了印泥,然后再纸上一按,就行了。
生3:我是把我喜欢的这个面放在纸上,然后用笔沿着它的边滑下来的。
生:……。
师:用你喜欢的方法把你喜欢的平平的面取下来。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长方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生:长方形。
师:对!他们就叫长方形,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的方法。)。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反问学生:你是怎么发现的,说出你的方法。)。
生:这两条边是相等的。
师:看着好像是相等的,那到底是不是呢,还需要我们验证一下。(师生验证结果。)。
归纳总结: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新朋友长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对边是相等的。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正方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生:正方形。
师:仔细观察,它有什么特点?
生:有四条边,四个角……。
生:正方形四条边都是相等的。
师:同样,也需要验证!(师生验证结果。)。
归纳总结: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二个新朋友正方形也有四条边,四个角,但是它的四条边都是相等的。
(3)认识三角形。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三角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
生:三角形。
生:它有三条边,三个角……。
归纳总结: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三个新朋友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4)圆形。
师:(手指学生展示的圆形作品)能给它们取个名字吗?生:圆形。
生:它没有角……。
归纳总结:我们今天认识的第四个新朋友——圆形没有角,而且它的边不是直的,是弯弯的。
3、整体回顾。
师:这节课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朋友?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师:这些新朋友跟我们桌上的这些物体娃娃有什么不一样呢?
生:……。
师: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想我们今天认识的这些新朋友,待会儿我们做一个游戏,看谁对这些新朋友最了解。
师:我在一个立体娃娃上摸到了一个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是谁呢?
生:三角形。
……。
三、实践与应用。
1、认识交通标志。
淘气学了这节课可开心了,他认识了这么多的新朋友,一放学就和他的好伙伴去找这些新朋友玩了,我们也一起去看看。
师:这些交通标志牌的表面是什么形状?
2、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还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吗?谁能给大家举例说说?
3、连一连。
师:淘气、笑笑、机灵狗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大家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
生:愿意。
师:仔细读题,看看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需,并帮助他们解决。
4、涂一涂,数一数。(注重学生数的方法。)。
师:老师这里有两个小客人,请同学给他们的外衣涂上颜色。(三角形涂成红色,圆形涂成绿色,长方形涂成蓝色,正方形涂成黄色。)并数一数它们的外衣中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个数。
四、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篇十八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分辩、直观感知其特征。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中,体验“面在体上”。
3、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象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说出名称、能正确分辩、直观感知其特征。
教学难点:体验“面在体上”。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教具、图形卡片。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参观“图形王国”
师;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在认识物体一课中认识了四种图形,他们都住在图形王国里,请大家认一认,说一说。
学生认说。
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王国里,除了立体图形家族,还有平面图形家族。
(课件出示平面图形),谁认识它们?请介绍一下。
2、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图形——板书课题。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观察图形,感知“面在体上”
(1)观察操作。
师:你能从桌面上的这些物体中,找出这样的图形吗?请大家找一找,摸一摸、同桌之间说一说。
同桌交流。
(2)引导发现。
师:你们刚才找的这些图形它们的家是安在哪里?
(3)课件演示——面在体上。
2、自主探索。
学生独立思考。
反馈:画、印、描、折。
看书p34,你们想的方法和书本上的小朋友的一样多吗?
小结: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的办法比书上的小朋友的还要多,真棒!
(2)动手操作(画一画)。
a提要求。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动手印一印或描一描?要求:小组合作完成。1、每组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制作。2、每中图形至少要有2个。3、每组都有一叠纸,每张纸只描或印一个图形。4、请小组长先分工,再动手做一做。比一比哪一组合作得好。
b小组合作。
c全班交流。
d小结:刚才小朋友通过小组合作,帮助把这些平面图形的家安到了纸上。
(3)分类(渗透图形特征的认识)。
师:现在请各小组从组内的作品中,每种选一个最漂亮的图形按要求贴到黑板上。
学生分类。
评价——他们分对了吗?
师“小淘气也有3个图形,你们看它放在哪里比较合适?为什么?”
(课件显示:梯形、椭圆、菱形)。
小结:刚才小朋友们通过想一想、做一做,把平面图形的家从立体图形上搬出来,留在纸上,还懂得通过观察各种图形的细微不同来辨析各种图形的类型。
三、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1、游戏。
(1)教师说出平面图形的名称,学生根据要求举起图形。
(2)抢答:教师出示各种图形,学生抢答(说出图形的名称)。
2、说出以下交通标志是什么形状的?(课件直观演示,渗透交通安全法规教育)。
紧急出口、停车场标志、注意安全、禁止驶入标志、禁止烟火、注意行人标志。
3、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面,哪些物体的面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图形。
4、师:想一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的吗?
5、用今天学的平面图形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四、总结。
五.教学后记。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175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