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两种公式范文(2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6 07:59:10
英语两种公式范文(20篇)
时间:2023-11-26 07:59:10     小编:紫薇儿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过去,指导未来的发展。选择清晰简明的语言表达,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我们的总结。通过阅读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领域的总结方式和技巧。

英语两种公式篇一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课文《故乡》的结尾)。

结尾处再现优美的情境,既是对前文的照应,也是对作品主旨的强调,表达了鲁迅对踏出希望之路的信心。

也可用典型的形象再现,如《背影》的结尾: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再现父亲买橘背影,真切感人,引起读者强烈共鸣。

英语两种公式篇二

[首]都说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都说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而理想的生活中最快乐的时光,便是梦想的花季。

[尾]花季中,我希望自己能永远记住先哲的那句良训:生活的船不能没有理想的帆,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英语两种公式篇三

目前,对于策略的定义和本质尚未达到一个一致的认识,比如对于什么是策略行为,什么不是策略行为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对策略问题的理论分歧反映在教学上则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一种是直接教学(directinstruction),另一种是互惠教学(recipiocalinstru-ction)。本文试图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谈谈自己的一些构想。

一、关于策略教学一致的观点和方法。

1.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创造力。

无论是直接教学还是互惠教学,都认为策略教学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策略教学最终以形成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最高目的和标准。提出直接教学观的一些学者认为,通过策略教学,可以培养更清楚和更全面地看待事物的`能力:不同一般地看待事物的能力(例如创造力或“横向思维”)。同时,他们都认为策略是可教的和可迁移的,主张把认知策略的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正式列入课程计划。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在考虑知识、智慧技能学习的同时考虑策略的学习,这一观点受到普遍重视。对职业教育者的民意测验发现,90%的人认为思维技能方面的教育应该成为教育计划中主要的优先内容。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认知策略的学习和智慧技能的学习一样也是一种学习的形式,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形式。

2.认知策略是内部心智技能。

直接教学和互惠教学都把认知策略作为技能进行教学,称之为思维技能(thingkingskill)。波罗教授把思维定义为“操作技能、通过它将智力作用在经验上”。互惠教学的拥护者伯瑞特教授反对把认知策略作为言语声明的规则进行教学,提倡把策略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程序化过程,强调在学习者的实际行动中证实策略知识,而不是把策略作为陈述性知识呈现给学生。1974年,维特罗克提出生成学习的概念,提出了一系列由学习者采取的旨在促进学习的具体技术(也称生成技术),如列标题与小标题、自己设计问题、写概要、抽象出主要观点和原理等,就是将策略作为技能进行研究的实例。加涅在策略的定义中也明确指出它是一种内部心智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因此,策略无疑在知识分类中应归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应按程序性知识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

3.反省认知是策略迁移的条件。

反省认知是弗拉维尔于7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它的提出是由于人们的研究策略时发现策略不能够迁移,只有当个体达到了反省认知水平时,策略才能迁移。这一观点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广泛接受,无论是直接教学还是互惠教学都强调反省认知在策略教学中的重要性。鼓励讲授反省认知策略的科斯特教授认为,教学方法中输入培养反省认知的教学策略,才能将智力行为发展为有意义的教育结果。他认为这种自控能力是智力任务上成功行为所必要的,并提出一系列加强反省认知的教学策略。

二、关于策略教学的对立观点和方法。

1.策略是跨学科的可概括的技能,是特殊的与任务有关的技能。

[1][2][3][4][5]。

英语两种公式篇四

数)×100%。

4.异动率=异动人数/在职总人数。

5.人事费用率=(人均人工成本*总人数)/同期销售收入总数。

6.招聘达成率=(报到人数+待报到人数)/(计划增补人数+临时增补人数)。

7.人员编制管控率=每月编制人数/在职人数。

8.人员流动率=(员工进入率+离职率)/2。

9.离职率=离职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2)。

10.员工进入率=报到人数/期初人数。

员工当月应得薪资的计算方程式为:。

1、每天工资=月固定工资/21.75天。

2、当月应得工资=每天工资x当月有效工作天x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例。

3、当月应工作天数=当月自然日天数-当月休息日天数。

4、当月有效工作日=当月应工作天数-全无薪假期。

5、当月实际工作天数调整比列=21.75天/当月应工作天数。

作为生产型企业,还会要算到劳动生产率:

1、劳动生产率=销售收入/总人数。

成本效用评估:

1、总成本效用=录用人数/招聘总成本。

2、招募成本效用=应聘人数/招募期间的费用。

3、选拔成本效用=被选中人数/选拔期间的费用。

4、人员录用效用=正式录用人数/录用期间的费用。

5、招聘收益成本比=所有新员工为组织创造的价值/招聘总成本。

数量评估:

1、录用比=录用人数/应聘人数*100%。

2、招聘完成比=录用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3、应聘比=应聘人数/计划招聘人数*100%。

4、工资计算=月工资/21.75*实际工作天数(不计算周六日)7g。

5、加班率:总加班时间/总出勤时间!

6、直接间接人员比例:直接人员/间接人员。

英语两种公式篇五

小廖是坐在我右边的小女生,稍稍有点蓬松的短发,一双“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纯净眼睛,笑容甜美,性格雀跃。她最喜欢打开窗户,让顽皮的风在教室里肆意狂欢,惹得一片怨声载道,她却一吐舌头,做个鬼脸,一笑了之。真是令人无可奈何。

童心未泯的她总是连蹦带跳地“啦啦啦”唱着歌来到教室,情绪激昂,快乐满满,让人感觉生活充满了生机。她有时喜欢捉弄人,作为同桌,我自然就倒霉地成了她“开刀”的不二人选。诸如,早上来到学校时,发现抽屉被翻过了,惊,大呼:“有贼。”她却慢条斯理地说:“你的练习册在我这里。”气急,一把夺过,“谢谢,”本想以此刺激她的良知,她却轻描淡写地回一句:“不用客气。”晕死。

不过,抛开这一点不说,我这个古灵精怪的同桌还真有让人佩服的时候。当我被公式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时,她总能披荆斩棘,在题海中左冲右突,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突围。我总是厚着脸皮去问她一些令我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她也会趁机将我“羞辱”一番,然后摆出傲气十足的样子。等她“趾高气扬”的架子摆足了,自然会细致地替我讲解,直到我终于“拔得云开见月明”,真不愧是我的好同桌啊!当然,语文是她的死穴。这时候,我就当仁不让地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我们不但增进了友谊,还收获了双倍的知识,更体会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

然而,我们两个看似乖乖的好学生偶尔也会来点儿“违规乱纪”的小行动。我们一致认为,偶一为之的“地下工作”能为枯燥的学习带来有如甘泉的'欢乐。于是,自习课上看闲书就成了我们生活的“调节剂”。通常是她“作案”,我“望风”,在我们天衣无缝的配合下,安然躲过老师好几次突袭围剿,我们由衷感慨:还是团结合作力量大啊。

呵呵,这就是我和同桌的校园生活。我们因为有了彼此,如是有了许多精彩的故事。谁说1+1一定等于2?我们用两个人的力量,创造了100分的快乐与活力,我们的友谊见证了1+1>2这一伟大公式。

英语两种公式篇六

在学校学习英语过程中,会有不断的检查,测验,考试,同学们常常为准备测验,考试觉得痛苦不堪,负担太重,这可以理解,学英语要会的两种复习方式。因为考得不好会受到家长的责备,或认为老师同学会因此看不起自己。但从另一角度来说,检测对学习又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决不可少的。任何学习都是一个知识积累过程,在没有学会走以前是不能跑的,一跑就会摔跤。学习也是这样,由易入难,由浅入深,在学习一个阶段后,通过检测发现问题,知识缺陷才会及时补上,学习才能进一步加深,巩固,提高。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就是为什么在学习过程中,老师必须每隔一些时间就要对学生进行检查测验。所以检查测验对我们不是额外的负担,而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

说到复习,同学往往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复习就是在临考前,甚至前一晚上把书或卷子看一遍就是复习,这有些片面了。复习分为两个部分:平时复习与考前复习。

先说平时复习。平时在做好作业后就要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把当天老师讲课内容梳理归纳,形成条理。从英语学习来说,根据英语读写的考查形式,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复习方法。具体地说可分为这样几部分:“语法句型”是靠背的,也就是通过背诵来记住,背熟了也就熟能生巧了,外国人是靠说英语,也就是用英语,来掌握英语的,我们非英语民族只有主要靠背诵,背熟了也就有语感了。此外,“句子翻译”也是要背的,但跟语法句型有些不一样,先要看英语句子的结构,主谓语是什么,用什么时态,语态,再看从句或分词等修饰部分,比较英汉句子在表达方式上的差异。“完形填空”及“选词填空”重在文章的逻辑推理与理解,做题时往往错了一个会影响以下好几个。所以在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异,把握短文的整体理解。

“语篇阅读理解”的复习,重点放在词汇的记忆与积累,建议同学准备一本生词本,把生词随时记下,更要记一些词语短语搭配,因为孤立记单词效果并不好,而且,句子中常常是以短语形式出现的,特别是常用词,如go ,take ,make等常用词,搭配都有几十个,搭配不一样,解释也完全不一样;有些词语,用主谓语形式一起记效果更好。如matter解释重要时,主语往往是人不是物,(某事很重要),如“某人的'学习取得进步”,汉语句型中主语是学习,英语句型中,主语不是学习而是人,故我们在记忆英语句型时,就应该是 sb. make progress in one’sstudies,这样才不会译成chineseeng-lish。我们在记下词语后,最好先短时强记一下,有些印象,然后在以后有空时不时翻阅看看,用这种方法记单词一点也不累,效果却很好。至于听力,那完全是平时功夫的积累,临时抱佛脚是不大会有效果的。听力训练要把“泛听”与“精听”相结合,一方面养成听英语的习惯,如听英语广播,看美国英语大片等,这是“泛听”,但这还不够,还要精听,选一本高考模拟听力测试,要听懂每个句子,遇到不懂的句子要反复听,实在不懂就看文本。如能听懂几本高考模拟听力试题,也就基本达到了相应的考试听力水平。

再说说临考前的复习。除了把考试有关课文,语法,生词通读一遍外,更重要的是把平时做错的部分,特别要留意。把最近时间所做错的练习及测验认真整理,尤其要记住原来做错部分的正确短语,句子,句型,这是提高测试成绩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如原来翻译错的句子要读,要背;选择句只要记住正确的句子,别研究错误的选项,分析为什么错了,如果你过多地去研究为什么错了,这就强化了错误选项,结果正确的倒反而记不住了。还有对做过的测验考试卷子,也要认真分析并记住,因为你在以前测验中所犯的错误,很可能已在脑中形成思维定势,如不纠正很可能重犯同样的错误。另外,还要把把词语小本子上的词汇短语再看一,二遍,方法是先看着英语讲出汉语,把讲不出的词用铅笔做一个记号,然后再把有记号的词汇各个击破;接着再从汉语到英语,即看着汉语讲出英语,讲不出的也做好记号,再突击背诵记忆。阅读语篇复习方法是:应该把做错的选项部分,重新快速浏览文章,顺着答案倒着去寻找,找出这题所以选这一选项的根据在哪里?是哪一句?只有这样才会提高阅读理解的分析判断能力。

如果是这样进行复习,既不累,又有效,成绩会稳步提高。

英语两种公式篇七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英语两种公式篇八

——题记。

小廖是坐在我右边的小女生,稍稍有点蓬松的短发,一双“少年不识愁滋味”的纯净眼睛,笑容甜美,性格雀跃。她最喜欢打开窗户,让顽皮的风在教室里肆意狂欢,惹得一片怨声载道,她却一吐舌头,做个鬼脸,一笑了之。真是令人无可奈何。

童心未泯的她总是连蹦带跳地“啦啦啦”唱着歌来到教室,情绪激昂,快乐满满,让人感觉生活充满了生机。她有时喜欢捉弄人,作为同桌,我自然就倒霉地成了她“开刀”的不二人选。诸如,早上来到学校时,发现抽屉被翻过了,惊,大呼:“有贼。”她却慢条斯理地说:“你的练习册在我这里。”气急,一把夺过,“谢谢,”本想以此刺激她的良知,她却轻描淡写地回一句:“不用客气。”晕死。

不过,抛开这一点不说,我这个古灵精怪的同桌还真有让人佩服的时候。当我被公式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以时,她总能披荆斩棘,在题海中左冲右突,最终杀出一条血路,成功突围。我总是厚着脸皮去问她一些令我摸不着头脑的问题,她也会趁机将我“羞辱”一番,然后摆出傲气十足的'样子。等她“趾高气扬”的架子摆足了,自然会细致地替我讲解,直到我终于“拔得云开见月明”,真不愧是我的好同桌啊!当然,语文是她的死穴。这时候,我就当仁不让地充当了救世主的角色。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我们不但增进了友谊,还收获了双倍的知识,更体会到了学习的无穷乐趣。

然而,我们两个看似乖乖的好学生偶尔也会来点儿“违规乱纪”的小行动。我们一致认为,偶一为之的“地下工作”能为枯燥的学习带来有如甘泉的欢乐。于是,自习课上看闲书就成了我们生活的“调节剂”。通常是她“作案”,我“望风”,在我们天衣无缝的配合下,安然躲过老师好几次突袭围剿,我们由衷感慨:还是团结合作力量大啊。

呵呵,这就是我和同桌的校园生活。我们因为有了彼此,如是有了许多精彩的故事。谁说1+1一定等于2?我们用两个人的力量,创造了100分的快乐与活力,我们的友谊见证了1+1>2这一伟大公式。

英语两种公式篇九

最重要的是注意力集中,第一部分是开篇之重,漏听错判都会影响整体答题心情;第二部分虽说读两遍但不能轻视第二遍,有时能捕捉到之前没有注意的信息,我高考时就改对了两个。

阅读。

另外老生常谈的是,先看题后读文,带着问题便会有针对性地寻找,从而提速。

七选五。

单出来一提,是因为它一定情况下难度会极大。人们都这么说,但是我觉得一年多来,绞尽脑汁的也就那么屈指可数的两三篇。“联系上下文”自然不假,有时有一些要特殊注意的地方,使人有恍然大悟、柳暗花明之感,这个建议专项积累。

完形、语法填空和改错。

这三个放在一起说是因为我认为它们有共同特点,基础搭配和语感要唱主角了!大家千万不要认为“语法”有多么神秘可怖,它占分比例确实不大,但确实会拉开分数,仔细反复研读一轮语法书就没有问题。这几项都要求对维克多、一、二轮书有较好的掌握,我认为重难点是动词短语,对于那些短语很多的词,我的方法是用专门的白纸列出,这样可以用零碎时间看。

另外,做完形填空时一定要先看文章后做题,我对猜选项这种娱乐方式乐此不疲,“合契若一”之时,那种自得着实莫可言说!做完后可适当再看一遍,有时连贯起来会发现理解错误。

语法填空则是要注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时态题,建议专项整理,重点复习以提升语感。做题策略可以一边看一边填,很灵活。

改错题提倡检查,有时会把随心所欲当成理所当然,却对错误视而不见……不要太自信为好。或许这是最有规律可循的题目,建议专项整理。

书写。

这个最不该失分,凭什么让一个已确定努力方向的项目影响成绩!直到最后都有练习字的时间。我遵循老师的建议打格,一般人横格控制大小就够,而我根据个人情况加上了竖格控制斜度,到最后的不打个也可以写好。

高三学习成绩提分技巧。

1、你考试时针对每一科有一套考试时间划分表吗?有懂得取舍吗?

2、因为粗心大意,读错题,看错选项等错误丢了多少分?你算过吗?

3、遇到脑袋卡壳了怎么办??

4、如何解决考试中后期的疲劳症(即心里面对于考试做题的激情没了,有点松懈)。

5、最后10分钟遇到还有20分的题没做怎么办??

6、计算怎么算才能保证不出错?(计算还用说?嗯,是的)。

答1:你必须针对每一科都有一套时间分配表(需要你自己去试一试,找出最佳搭配),如数学的选择题用多少时间,填空题用多少时间,大题需要用多少时间,然后外加5—10分钟的可调控时间,以防意外出现,若超过这个红线就立即放弃,开始完成下面的题。

拿到试卷后,你需要学会取舍,即先删除不符合你水平的分数,比如数学最后一道题的最后两问,倒数第二道大题的最后一问,选择题中最难的那一题等。即反正你花了时间也得不到分,你还不如把时间花到应该花的地方去,稳稳当当的把会的全部做好做对,这就是对你最有利的。别的学科也一样(英语与语文除外),如物理的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两问,以及一些比较难的问题,直接放弃。把时间全部花在你能做的题上,把你能做的做对,争取做120分的题就能得110分。

答2:读题,特别是选择或填空题必须极度集中精力,认真慢读。你必须养成一个习惯,即是读题划出题中关键词,划出选项中的关键词,划出大题中的题干中的关键词。因为这可以极大的降低你审题失误的概率,这样就可以做到,会一题就能做对一题,可以提升你的分数。

答3:遇到难题或脑袋卡住了(如数学选择题中突遇7题为难题或卡住了),5分钟之类找不到头绪或心烦的,直接放弃,跳过,直接进入下面一题,不要回头,往下做。但要标记好,回头有时间再来解决,记得回来哦!!

答4:考试考到中后期容易出现心理放松的疲劳现象,没有考试开始时的冲劲了。我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草纸上写上班上竞争对手的名字,让自己深深吸气,调整自己不要放松。

答6:生物老师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口算+心算=猪算。所以请用笔算、笔算、笔算。草稿纸也请划区域,规范化,要清晰而不要混乱,这样便于你晕头转向时查找每一步的数据,快速查找出错误在哪里。

现在补充下对于自己每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事情。请你在做每科作业时,设定时间,严格把控时间,比如有些题必须在多少分钟之内做出来,长期坚持训练,不仅可以提升你平时做题的速度与效率,而且培养了你的考试时的速度,培养你的考试心态。晚自习不要慢慢的在那里消耗多余的时间,而要以考试时间来安排自己。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

(青海省大通县景阳镇岗冲学校)。

摘要:运用故事教学法对小学英语微课进行设计是对英语教学方式进行探索的新尝试,代表了现代化的创新教育理念,根据故事教学法和微课的性质将二者相结合应用于英语教学,对于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英语;微课;故事教学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而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将基础教育引入到了”微“式教学的时代。在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已经是基础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将微课教育引入到小学英语教学中是未来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故事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将简短的'故事作为主要教学素材,将故事搜集、呈现和最终评价的过程作为教学环节,从而设计一种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教学中较为科学的教学模式。而微课则是指在遵循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运用视频录制的方式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或教学中的讲解内容录制下来,再制成教学视频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此种教育是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适用于各个阶段的教育。

二、基于故事教学法对小学英语微课进行设计的流程。

基于故事教学法对小学英语微课进行设计的具体流程主要包含两个阶段:

1.前期准备阶段。

在对微课设计进行具体操作之前,要对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其中一个内容进行选取,把它当作微课设计的具体内容,再根据设计内容为具体设计的开展准备相关资料:首先应明确设计内容的教学目标是要将该内容的相关知识点改造成由相关教育性故事构成的微课视频,从而提升英语教学的效率;其次,对受众学生的特征进行分析,掌握小学阶段学生渴望肯定和相对叛逆的心理;最后,要对教学知识点进行分析,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列入微课设计方案中。

2.具体设计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分为以寓教于乐为目的对故事情境进行设计、以话剧为蓝本对脚本进行制作、运用电子技术手段对声音图片等素材进行处理以及根据剧本、道具、重要知识点等对视频进行录制四个部分,通过这四个部分的操作,最终将相应的英语教学内容制成生动的故事性教学小视频,促进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将故事教学法的教育理念应用到小学英语的微课开发,可以将乏味的教学内容转换成故事性的教学小视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微课更好地融入英语基础教学中,推动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芬。小学英语”微课“初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4(1)。

[2]陈莹,周映峰。小学英语教学中微课题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一

往往都说真题是复习考研英语的最好材料,但是常常会有同学会提出疑问,考研真题到底该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迅速提高英语能力?这些问题都可以归因到考研英语复习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翻译。众所周知,英语的五大技能:听、说、读、写、译中,翻译或许最能考察一个人的英语水平。在考研英语的基础阶段如果同学们紧紧地抓住“真题翻译”,势必能够提高复习效率。

一、所需材料。

对于复习材料,推荐历年考研英语真题。真题是用来复习考研翻译的最好材料:阅读理解的文章、翻译的文章、完型填空的文章以及新题型的文章都可以充分利用。同学们可以按照下面提供的'翻译方法来一一攻破。

二、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

大约每3天(每天利用约3个小时左右)完全掌握一篇文章。同学们要牢记“贪多嚼不烂”这个道理,在复习的基础阶段,慢慢领会要翻译的文章。

对于如何完全掌握一篇文章,我认为,同学们需要完全读懂文章中的每一个单词、弄懂每一个句子的词组搭配和语法结构;弄懂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并且是在自己翻译的基础上,领会了每一个句子的汉语意思;能基本领会文章的逻辑结构;能适当运用文章的一些英语句子来写作。

此外,在基础复习阶段,同学们可适当背诵一些比较优美的文章,背诵文章的目的和完全掌握文章的目的一样,就是能完全理解英语文章,并适当加以运用。

三、“翻译复习法”的基本步骤。

1、模拟考试。

在模拟考试中,同学们可先用10分钟读一下文章,再用8分钟去做后面的题。或许老师讲过这篇文章,但是,同学们真正动手做是另外一回事。我建议同学们,用完全只有英语而没有汉语的文章来练习。

2、翻译突破。

从文章开始的第一句话起,同学们需要一句接一句地翻译。

先通读一个句子,看看是否理解这个句子的结构。如果结构理解了,再看看这个句子有无生词。如果有生词,请先把这个单词抄写到一个练习本上,之后查阅考研英语大纲单词。如果这个词不在大纲里面,同学们可以专门用一个本子记录下这些超纲词,加以记忆。需注意句中的词组。千万别把“句子意思看懂了”和“会翻译这个句子”等同起来。自己动手翻译一个句子。翻译之后,再去比较一下参考译文。如果翻译的不正确,别气馁,努力找出原因并加以改正。

如果是单词中的“一词多义”造成的翻译障碍,词典可以帮助同学们。

如果这个句子是长难句,同学们更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理解。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语言,语法结构和逻辑思维习惯都不太一样,同学们需要分析句子的语法和逻辑结构。找到句子主干和修饰语,弄清修饰语与主干是什么修饰关系。最后,根据单词和逻辑关系,重新组合成汉语译文。

完成了以上步骤,一个句子就翻译完成了。

3、自我检查。

把文章翻译完了,也就意味着自己几乎把英语文章读懂了。这时再去看自己模拟考试的结果。

4、对照答案。

在自我检查完成以后,再去看看阅读题目的标准答案。如果有错,请分析出题人的出题思路,弄明白为什么当年的出题老师要判定那个选项是正确的。

5、巩固成果。

巩固成果的做法有以下4种:第一,如果一篇文章写得很好,那么某些句子应该对同学们写作有所帮助。同学们可采用背诵的方式,但是,我并不主张篇篇都试图背诵,关键要能运用其中的漂亮句子;第二,关注记录下的生词、多义词及习惯用法。同学们需每天花些时间再记忆一遍;第三,关注长难句里面复杂的语法结构;第四,在做题的时候,适当做批注,为什么选错了答案?下次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

为同学们推荐4本参考书:《考研英语历年真题及复习详解》、《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考研英语拆分与组合翻译法》、《考研英语大纲》。这4本书内容详实、分析透彻,希望能在同学们备战考研的道路上有所帮助。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二

两种姿态。

秋日,漫步于乡间小径上,左侧是一望无垠的麦田,金黄的麦穗沉重地弯着腰,而右侧苹果林中,果实挂满枝头将枝丫压弯了,也难怪邵燕祥在诗中发问:“一切成熟了的都必须垂着头吗?”

在许多颁奖典礼上,我们常看到国人颤巍巍地接下沉甸甸的奖杯后说:“感谢祖国的栽培,这份荣誉说实话我真的受不起。”我不免为他们感到无比惋惜。他们当之无愧应获得这份荣誉而自己却意识不到,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谦虚的姿态,一种谦和的表现,然而这谦虚背后却另有原因。

这份谦虚是和儒家文化的千年教化密不可分的。外国人一直认为中国是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度。其实不然,儒家文化虽不属于宗教,但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国人的一举一动。儒家一向崇尚礼教,培育出的多是谦逊恭敬的书生,或许正因此,国人的谦虚才根深蒂固。

然而,剥离谦虚的外表,露出的却是不自信的实质。长期被教育“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从小被父母说“你看×××,你怎么就不如人家呢”,更可怕的是,我们从未意识到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它的严重性。

反观西方,早在启蒙运动中,哲学家们就呼吁人们的自立精神,主张“独立的人”的概念。记得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说过:“妈妈,我一定会登上月球。”他母亲说:“我相信你,我在这里看着你。”对话中流露出阿姆斯特朗的自信与果决,而更令人感慨的是那种教育理念:没有过多的苛责和打击,旨在培养人的信心和创造力。

在如今这个滚轮般前进的时代中,我们需要的不再是谦卑的儒士,而是锐意进取、信心满满的'勇士。爱默生曾说过:“自信是人成功的最大潜力。”只有自信自立之人才能成为我们时代的支柱、国家的栋梁。

禁止灌输、保持争议、培养学生分析的能力――1976年,在德国,政治教育家们达成了政治教育的最低共识――《博特斯巴赫共识》。这就是该共识包括的基本原则。这三个原则对于高中作文教学也同样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在这篇高三考场作文中,作者对于儒家传统文化的分析阐述以及对于“独立的人”的理念的呼告,虽然有部分措辞值得推敲,但展现了较高的立意层次,也体现了批判性思维方式,符合高中作文教学对于着重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方向。作者对于具体事例的分析,让文章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考场作文,过于偏激的措辞可能会影响作文的说服力。

(张婧婧)。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三

长期以来,中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生有做不完的作业,教师有批不完的作业、补不完的课,教学效果却不能令人满意。示例演练教学法可以解决上述困境。

1.例题和问题串连编排示例演练教学法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将有解题步骤的例题和问题串连成组,按照低起点、小台阶的方式编排。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使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另一方面也使学生通过考察例题和解决问题深入理解所学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具体生动的示例和演练通过一系列具体生动的示例和演练,引导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直至获得抽象的概念和解题技能,然后让学生解决大量实际问题。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直觉判断能力,让学生掌握了解题技能。

3.练习题附正确答案教材中演练习题旁都附有正确答案,要求学生每做完一道题后及时核对答案。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认知负荷;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问题的堆积,使学生顺利掌握所学知识。

4.相应的'课堂测验为了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教材为每堂课安排了相应的课堂测验。测验题不带答案,学生要独立完成,老师当堂评判。这样可以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当堂消化,不必布置课外作业,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老师也可以从批改作业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

二、“情境――探索”教学模式。

示例演练教学法是支持自适应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强调知识的获取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教学应该遵循这一规律;强调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练习,归纳和掌握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帮助学生积累学习方法。从形式上看,这时的“示例演练”的提法主要适合于数学,尚不能直接套用到其他学科,需要以“条件建构――优化理论”为指导,在示例演练教学法中采用“情境――探索”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置不同情境,并引导其通过自主探索,归纳和发现知识,从而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情境――探索”模式中,“情境”是知识产生或使用的具体环境,主要包括:(1)概念的实例,(2)蕴涵一定规律的自然现象或实验现象,(3)利用知识进行推理和判断的案例或任务,(4)利用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案例或任务,(5)利用语言或其他符号系统进行表达和交流的场景或任务等。“探索”是学生在情境中自主进行的各种学习活动,包括为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和实例,或者为完成某种任务而进行的思考、资料检索、调查、实验、操作、交流等活动。

通过将各种不同的情境和相应的探索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可以实现多样化的情境探索模式。这种多样化,使“情境――探索模式”可以灵活运用到数学、物理、化学、语文、英语、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的教学中。(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院)。

相关链接。

1.《示例演练教学法》(朱新明、李亦菲著),辽宁出版社出版。

2.《面向学生心理发展与素质培养〈示例演练教学法〉的实验研究》,为全国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科学“九五”规划部委重点课题。

下期刊登:认识自适应学习的基本概念。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四

模因论是一门独立的新型学科,主要研究模因的复制、扩散及演变,是以新达尔文主义作为其理论依据,将文化演变规律、信息传递模式、思想感染途径等构建为一整体模块,动态研究文化信息之间的传媒或介质:模因.模因是一种复制因子,它储存于个体记忆之中,可复制到另一个体的'记忆中,通过模仿、复制而传播,改变另一个体的思想、行为,乃至意识.这些个体作为模因宿主,继续扩散,最后扩展到整个群体而进行自我复制,继而促进整个社会、文化、语言的进化、发展.首先对模因论研究新动态进行述评,然后从全新的”模仿“视角出发,以”信息复制“、”文化传递“和”思想感染“作为研究模块,以社会语言学和语用学作为理论指导,尝试着研究利用模因论优化英语情景教学法的理论模式和实践意义.

作者:朱立华zhuli-hua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天津,300134刊名:榆林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ofyulincollege年,卷(期):200818(3)分类号:h319关键词:模因论模因教学理论语境模仿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五

我相信,考过六级的孩子应该都会对听力中的讲座短文深恶痛绝,不仅篇幅长而且单词难,很容易听着听着就走神了。

首先,要集中精力听准英语六级听力文章的开头部分。

在每篇讲座开始之前都会对整篇讲座内容作简短的开篇介绍,一般为一句话:listentopartofthelectureinxclass,theprofessoristalkingabouty.这里的x——学科名称,以及y——主要内容,相当于给讲座内容指出了一个大的方向。

正式讲座开始后,先要注意听其主题,大多数的教授都会在课程开始时开门见山,点明主题。

例如:todaywewilltalkabout…或者todaywewillfocuson…,on或者about后面的内容要重点把握,这就是整篇文章的核心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抓住文章的主题。

其次,在抓住英语六级听力文章主题后,对可能听到的内容进行积极预测。

把握文章主题之后,要立刻集中精力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和核心概念,迅速激活自己在该学术领域的相关知识,对可能听到的内容进行合理预测。

例如:如果讲座将介绍火山的相关知识,那么应该迅速预测接下来可能会听到火山的分类、不同类别火山的喷发时间、所在地点以及危害性等等。这样带有“主动性”的去听,会对理解文章内容有很大帮助。

当然,这种主动预测的能力是要建立在平时多听、多、多积累的基础之上的。

讲座文章篇幅较长,也就是所包含的信息量较大,而文章的后面又会考察我们一些细节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光凭大脑记忆是绝对不够的,必须拥有边听边记笔记的能力才能应对后面的题目。

在记笔记时,要重点把握文章的一些细节信息点,例如:时间、名词、举例等等。对重要细节信息点要做到熟悉、敏感,并且可以迅速记录。

完善的笔记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在平时练习的过程中,要养成边听边记笔记的习惯,摸索笔记的规律,不断总结形成自己的缩写及笔记符号系统。

第四,利用上下文猜测生词词义。

英语六级听力讲座的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并有一定的学术性,因此不可避免的会碰到生僻词汇。

对于讲座中的生词,首先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切忌慌张烦躁。

大多数的生僻词汇后面都跟有名词解释,即便听不懂这个词,只要听懂名词解释,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就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即便有个别生词没有名词解释,也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汇的意思。即使猜不出词汇意思也不要紧张,个别的词汇不会对理解构成障碍。

对于讲座题材,重点把握文章的主题、文章的结构以及文章的思想,切忌为了一个生词苦思冥想,而耽误了后面的听力内容。

当然,词汇量是托福考试中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对词汇进行合理猜测之外,大家还是要不断积累和扩充自身的词汇量,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听力实力。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六

第一部分就是完型填空,大家掌握做题的速度要快,因为完型填空部分占的分值不大,可以把完型这部分当成是整个考试的预热阶段。预热阶段要快一点,不要在每道题上过多纠缠,时间控制在15分钟以内。

第二部分是阅读理解部分的a部分,a部分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阅读理解。这部分需要大家做题的节奏稍微放慢一点。阅读理解总共有四篇文章,20道题目,占了整张卷子100分的40分,一般时间分配为每篇文章加后面的题目可以做15分钟左右,有的文章比较难的话,做的时间可以做到20分钟左右,总体时间希望大家控制在70分钟以内就可以了。

第三部分是新增加的题型也是阅读理解b部分题型,因为是最近几年新考的,难度不会过大,做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就可以了。

注:前面三部分属于客观题型,答完之后建议立刻填涂答题卡(一般用时10分钟),免得考试结束时紧张之中把答案填涂错了。那时改的话就麻烦了。客观题部分大家要追求准确度,争取每一个答案都是代表了自己的水平。除个别实在没把握的题的答案可以暂时不涂外,其他答案建议不管对错都先涂好。整个客观题加上填涂时间控制在115钟内。这样留给主观题的时间为65分钟,正常情况下是足够了的。

接下来是考研英语的翻译部分,大家可能做题速度上也会有一点困扰,一般可以做得稍微慢一点,因为翻译本身来说量也会比较大,而且需要写个很长的汉语句子,本身速度不会太快,做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就可以了。

最后是考研英语的两篇作文,前面的小作文希望大家迅速把它写出来,因为基本上不需要太多的构思,而且在用词方面达到比较简单、流畅的就可以了。一般来说15分钟足够了,后面的大作文,就是占20分的作文,难度比较大,而且要求写的字数比较多,180到200个字,这个时间比较长,做的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就可以了。

先做阅读理解b部分的新题型,弹性安排时间。

这种方案是首先可以做阅读理解b部分的新题型,其理由很简单,新题型要求考生对文章结构把握比较准确。要对文章结构把握准确,首先要求头脑清楚。如果放在阅读理解a部分之后做,a部分题量很大,接下来做b部分人也有些疲劳了,这个时候再去掌握文章的结构,有难度。b部分为大家推荐的时间是15分钟,这个最好不要变。

b部分做完之后,下面应该做阅读理解a部分,因为b部分要求把握文章的结构,而阅读理解a部分要求考生在把握文章结构基础上去做题,这样先做b部分再去做a部分相当于是连续的。一般需用60分钟到80分钟的时间,但一般控制在70分钟内。

a部分完成之后下面是作文,作文时间弹性非常大。发挥好的同学这两篇作文用20分钟就可完成,发挥不好的同学可能一个小时还写不好。如果要是套路、思路比较熟练的话,可以节省很多时间。时间弹性大一些,20分钟到50分钟,一般控制在45分钟内。剩下就是完形和翻译,完形15分钟到20分钟能完成,翻译是20分钟到30分钟能够完成,这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完形和翻译主要取决于前面做题的速度,如果前面做题的时间用的多,后面时间用得少。

对方案二来说,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要把握好填涂答题卡的时间,主观题全部答完后要立即填涂。因此,方案二中,一定要有一项主观题放到最后做(比如翻译)。

考研英语答题注意事项。

1、看清楚答题卡上的位置再涂写,每年都会发生一些考生涂错答题卡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谓是最冤枉的,因此大家一定要注意。

2、主观题答题时,一定要规划好答题卡的空间使用,同时尽力避免涂改,保持卷面的整洁。

3、合理安排自己的答题顺序。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七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字词注释。

寄北:写诗寄给北方的人。诗人当时在巴蜀(现在四川省),他的亲友在长安,所以说“寄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亲友的深刻怀念。

君:对对方的尊称,等于现代汉语中的“您”。

归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陕西南部和四川东北交界处。这里泛指巴蜀一带。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当:什么时候。

共:副词,用在谓语前,表示动作行为是由两个或几个施事者共同发生的。可译为“一起”。

剪西窗烛:剪烛,剪去燃焦的烛芯,使灯光明亮。这里形容深夜秉烛长谈。“西窗话雨”“西窗剪烛”用作成语,所指也不限于夫妇,有时也用以写朋友间的思念之情。

却话:回头说,追述。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尚未定归期;

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秋池.

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花;

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时寄怀长安亲友之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迈编的《万首唐人绝句》里,这首诗的题目为《夜雨寄内》,意思是诗是寄给妻子的。他们认为,李商隐于大中五年(851)七月赴东川节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隐过了几个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讯。

现传李诗各本题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它作于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后,因而不是“寄内”诗,而是写赠长安友人的。

就诗的内容看,按“寄内”解,便情思委曲,悱恻缠绵;作“寄北”看,便嫌细腻恬淡,未免纤弱。

作品鉴赏。

第一句一问一答,先停顿,后转折,跌宕有致,极富表现力。其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已跃然纸上。接下去,写了此时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涨秋池”,那已经跃然纸上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便与夜雨交织,绵绵密密,淅淅沥沥,涨满秋池,弥漫于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显现;作者并没有说什么愁,诉什么苦,却从这眼前景生发开去,驰骋想象,另辟新境,表达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愿望。其构思之奇,真有点出人意外。然而设身处地,又觉得情真意切,字字如从肺腑中自然流出。“何当”(何时能够)这个表示愿望的词儿,是从“君问归期未有期”的现实中迸发出来的:“共剪……”、“却话……”,乃是由当前苦况所激发的对于未来欢乐的憧憬。盼望归后“共剪西窗烛”,则此时思归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与妻子团聚,“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此时“独听巴山夜雨”而无人共语,也不言可知。独剪残烛,夜深不寐,在淅淅沥沥的巴山秋雨声中阅读妻子询问归期的信,而归期无准,其心境之郁闷、孤寂,是不难想见的。作者却跨越这一切去写未来,盼望在重聚的欢乐中追话今夜的一切。于是,未来的乐,自然反衬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来剪烛夜话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时的乐。四句诗,明白如话,却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隽永,余味无穷!

在前人的诗作中,写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写时当今日而想他日之忆今日者,为数更多。但把二者统一起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构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却不能不归功于李商隐既善于借鉴前人的艺术经验,又勇于进行新的探索,发挥独创精神。

上述艺术构思的独创性又体现于章法结构的独创性。“期”字两见,而一为妻问,一为己答;妻问促其早归,己答叹其归期无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为客中实景,紧承己答;一为归后谈助,遥应妻问。而以“何当”介乎其间,承前启后,化实为虚,开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时间与空间的回环对照融合无间。近体诗,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复的,这首诗却有意打破常规,“期”字的两见,特别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构成了音调与章法的回环往复之妙,恰切地表现了时间与空间回环往复的意境之美,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作者:

李商隐唐代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自称与皇室同宗,但高、曾祖以下几代都只做到县令县尉、州郡僚佐一类下级官员.所谓“宗绪衰微,簪缨殆歇”、“四海无可归之地,九族无可倚之亲”,这类自述真实地反映了他比较寒微的处境。

李商隐一生经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宗开成二年以前,是他的青少年时期。16岁著有《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文宗大和三年,受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召聘入幕。大和六年,令狐楚调任河东节度使、北都留守,李商隐随至太原.以后曾有短时期在兖海观察使崔戎幕府逗留。开成二年登进士第.这个阶段存留的诗作不多,但已形成重要的开端.其中有一部分直接反映社会政治的诗篇,如《隋师东》、《有感二首》、《重有感》、《寿安公主出降》、《行次西郊作一百韵》等,指事陈情,激切感人,显示了青年诗人关怀国家命运的抱负和器识.另一些作品以比兴寄托的手法抒写作者的凌云壮志和渴求用世的心愿,如《初食笋呈座中》和《无题》“八岁偷照镜”,笔意宛转,风格清新。此外,也有少量应酬诗和艳体诗.第二阶段,从开成三年到武宗会昌六年,是李商隐踏上仕途和开始卷入党争旋涡的中年时期.这一阶段坎坷不平的人生历程,促使诗人的创作向纵深发展.题材比前期宽广,包括感时、抒怀、言情、赠答、行旅、田园、咏史、咏物许多方面。诗中感情更为沉郁,表达愈加婉曲,艺术上达到成熟的境界,代表作如《安定城楼》、《回中牡丹为雨所败二首》、《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归京》。另一方面,消极颓废的思想和绮靡俗艳的诗作也有所发展,如《镜槛》、《曲池》、《县中恼饮席》、《花下醉》.第三阶段,宣宗大中元年(847)以后,是李商隐三入幕府、天涯漂泊的后期.宣宗即位后,一反武宗朝的政治措施,会昌年间得势的李德裕党纷遭贬逐,诗人受到进一步压抑.他在京没有出路,只好到远方幕府去安身。大中十二年,罢职回郑州闲居.大约就在这一年年底病逝.漂泊无定的生涯,使诗人后期的诗风变化更为多样,诗境也日趋老成.所写的诗更加发人深思,令人叹惋。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八

目前,对于策略的定义和本质尚未达到一个一致的认识,比如对于什么是策略行为,什么不是策略行为还存在着广泛的争论。对策略问题的理论分歧反映在教学上则出现了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一种是直接教学(directinstruction),另一种是互惠教学(recipiocalinstru-ction)。本文试图对这两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并谈谈自己的一些构想。

一、关于策略教学一致的观点和方法。

1.策略教学有助于培养创造力。

无论是直接教学还是互惠教学,都认为策略教学是培养创造力的重要手段,策略教学最终以形成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为最高目的和标准。提出直接教学观的一些学者认为,通过策略教学,可以培养更清楚和更全面地看待事物的能力:不同一般地看待事物的能力(例如创造力或“横向思维”)。同时,他们都认为策略是可教的和可迁移的,主张把认知策略的学习作为一个重要目标正式列入课程计划。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在考虑知识、智慧技能学习的同时考虑策略的学习,这一观点受到普遍重视。对职业教育者的民意测验发现,90%的人认为思维技能方面的教育应该成为教育计划中主要的优先内容。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观点是认知策略的学习和智慧技能的学习一样也是一种学习的形式,而且是重要的学习形式。

2.认知策略是内部心智技能。

直接教学和互惠教学都把认知策略作为技能进行教学,称之为思维技能(thingkingskill)。波罗教授把思维定义为“操作技能、通过它将智力作用在经验上”。互惠教学的拥护者伯瑞特教授反对把认知策略作为言语声明的规则进行教学,提倡把策略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程序化过程,强调在学习者的实际行动中证实策略知识,而不是把策略作为陈述性知识呈现给学生。1974年,维特罗克提出生成学习的概念,提出了一系列由学习者采取的旨在促进学习的具体技术(也称生成技术),如列标题与小标题、自己设计问题、写概要、抽象出主要观点和原理等,就是将策略作为技能进行研究的实例。加涅在策略的定义中也明确指出它是一种内部心智技能,是处理内部世界的能力,是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因此,策略无疑在知识分类中应归为特殊的程序性知识,应按程序性知识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

3.反省认知是策略迁移的条件。

反省认知是弗拉维尔于7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它的提出是由于人们的研究策略时发现策略不能够迁移,只有当个体达到了反省认知水平时,策略才能迁移。这一观点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广泛接受,无论是直接教学还是互惠教学都强调反省认知在策略教学中的重要性。鼓励讲授反省认知策略的科斯特教授认为,教学方法中输入培养反省认知的教学策略,才能将智力行为发展为有意义的教育结果。他认为这种自控能力是智力任务上成功行为所必要的,并提出一系列加强反省认知的教学策略。

二、关于策略教学的对立观点和方法。

1.策略是跨学科的可概括的技能,是特殊的与任务有关的技能。

持直接教学观点的波罗教授认为,尽管存在着科目的差异,但是思考的习惯和能应用于任一学科领域的一般的思维技能是存在的。例如,愿意寻找可选择的解决途径是一个可概括的思维习惯,而有意地引起争论则是可应用于任一情景中有助于产生主意的技能。他进一步指出,这些概括性的思维技能确实存在,只是不能在某一专门的课程中讲授,因为正是这些概括性的技能不能通过使用某一专门学科内容的材料来成功地教学,一些理论家才坚信这些技能不存在。但是,持互惠教学观点的心理学家们则认为不存在可概括的思维技能,他们说数学有数学的思维,自然科学有自然科学的思维,而在历史中则有历史的思维,每一种情况下的规则是不同的。他们提倡在具体的情境中教特殊的与任务相对应的策略。这两种观点导致了两种对立的方法:一般思维方法训练与具体解决问题技能训练。前者试图训练单一的、一般的思维策略,通过这种训练后,这些能力产生广泛的迁移,教育史上的形式训练说就持这样的观点;后者则提供训练材料由具体的和个别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构成,并经过长期系统的实验研究后表明这样习得的能力易于在类似的任务中迁移。

2.策略教学是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还是渗透到每一学科中进行教学?

把策略独立作为一门学科进行教学正是“存在着概括性的策略知识”这一观点的反映。直接教学的拥护者认为,教师应该直接讲授思维本身,应该在课程中有一个专门的空间留给思维技能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教师和家长都认识到思维正在被直接教学。同时,他们也希望在“思维课”上讲授的技能应该在地理、历史、社会研究和自然科学中找到自己的用途。波罗教授勾划出这样的蓝图:每一个年级的学生每周必须接受2小时的思维技能的直接教学。为此,他设计了一个称为cort的教学方案,在这个方案中有60节课,他称之为“操作性工具”。教思维时,教师呈现出这样一个工具,然后要求学生在许多项目上应用这一工具的各个方面。他认为,方案中专门设计的工具术语能点破学生的思维过程,产生一个反省的形式,使学生很快认识到它们的真正价值,与说教式的告诫相比,更容易使学生掌握得更牢固。而且,波罗教授强调内容的参与将会分散正在使用的工具的参与,因此策略教学必须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是,互惠教学的研究者们认为应该通过内容材料来教思维。他们认为这样的方法有两个优点:第一,通过它,思维很容易被引入课程,因为课程中的材料无论如何是必须学完的(而且它已经为教师所熟悉)。其次,这一方法可以说是一箭双雕,既教了思维又教了内容。卡尔教授提出当内容目标依据对思维有提高的活动而定时,当思维技能渗透到整个课程中时,思维技能的教学就会成功;相反,将思维技能作为一门学科就会导致失败。他提出两个方法防止这一失败:(1)依附策略,即将思维作为其它已被接受的教学目标的一部分。(2)渗透策略,即在教育过程中完全渗透思维技能的活动。这样,它就不会被隔离开来而降低为用言语表明的学科。这两种观点导致了两种对立的方法:直接训练与间接训练。前者认为策略可以离开材料内容单独训练,因此在许多国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专门训练思维方法的程序;后者则认为策略不能离开材料内容单独训练。例如,加涅认为,认知策略能力不象其它认知能力那样,可以直接训练,必须通过材料内容迂回教学。这是因为“认知策略的内在组织性意味着,教学条件只能对其获得与改进产生间接影响”。经过系统的研究后,一般的看法是:策略的学习与教材内容的学习相结合为宜。

3.策略是由教师清楚地归纳表达出来,还是由学生自己自发地产生并总结出来?

直接教学认为策略知识是可概括的,而且应该有它专门的术语,使思维过程清楚地被学生意识到。因此他们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将策略知识清楚地归纳表达出来,让学生把它作为一种可操作的工具去使用。互惠教学则认为应强加给学生,而不是由学生自发产生的策略,否则其思维行为会受到削弱。卡尔教授批评目前许多课本所做的都是列出一系列规则,提供例证,然后提供一些要求应用这些规则的练习,这使得思维技能被概括为一些相同的操作。这两种观点导致了两种对立的方法:通过规则运用的训练与通过实例的训练。传统上,学校试图通过规则的运用来教会学生的思维方法。长期和系统的研究发现,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实例并将自己的解答过程与专家的解答过程加以比较,训练思维技能的效果更好。许多心理学家之所以提出发现教学法是因为这种教学方法先不告诉学生发现的结论,只给他们提供例子,学生必须通过亲自尝试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发现法就为培养学生的训练能力提供了机会,并能导致更多更远的迁移。

从前面我们已看到了有关策略教学对立的观点和方法,也许我们有时会倾向于这一方的观点,有时又会倾向于另一方的观点,甚至有时会很难作出取舍,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正是关于认知策略长期存在的问题,归纳起来这些问题中最根本的有两个:第一个问题就是认知策略是一些一般的跨学科的能力,还是特殊的与任务有关的具体能力?另一个问题则涉及它的范围,即认知策略是否仅指思维策略,或者除包括思维策略之外,还包括其它较低级的认知过程中的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认知策略的分类模式。

三、认知策略的分类模式。

根据认知过程的模式――加涅的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式,学习过程被分为信息加工过程和执行过程。加涅认为,学习过程受内部执行控制过程的修正和调节,这些内部定向过程被称为认知策略。这里“执行控制”部分的作用主要是指复述、编码等策略的作用。由此可见,加涅对于前述第二个问题所持的观点是认知策略不仅仅限于解决创造性问题中的思维策略,也包括其它较低级的认知过程中的策略(如在注意、信息编码提取中的策略)。但是,关于认知策略的一个重要的成分――反省认知成分在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中却没有体现出来。从信息加工和反省认知的观点看,信息加工心理学所讲的策略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思维,包括自己对信息表征、组织、存贮、提取方式的思维,对思维过程本身(如推理方法)的思维,以及对自己使用某种学习或记忆方法效果的思维等。j.g.波果斯基和l.a.托尼提出的反省认知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一观点。该模式的主要成分是:具体的策略知识、一般的策略知识(与此有关的对策略效用的信念)和反省认知习得过程。对这个模式,j.g.波果斯基是这样解释的:儿童策略的获得依下列顺序发生:(1)在父母和教师的指导下,儿童学习应用某策略,并通过重复应用,最终了解了它的属性(特殊策略知识开始形成)。这些属性包括策略的有效性和它的适用范围。(2)如果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其它刺激,他会在同一领域以类似的形式习得其它策略(即具体策略扩大了应用范围和得到了丰富);(3)教师指出或学生直觉到同一领域中的多种策略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相关的策略知识得以组织);(4)此时,儿童认识并相信策略行为的一般作用(一般性策略知识在同一领域或不同领域间被积累起来),由此儿童会把学习的成功或不成功归结于自己的努力或缺乏努力,而不是归因于个人能力的高低或运气的好坏;(5)儿童开始获得更高级的技能,如选择适合于某一任务而不适合于其它任务的策略,并对策略的运用加以监控,以及在必要的策略成分未曾教过的条件下,填补策略的空白。根据这样的观点来看,反省认知的核心成分是反省认知习得过程和获得的一般策略性知识(尤其是自我有效的归因和关于自己心理能力发展的信念)。

结合这两个模式,我们认为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有策略的参与,策略涉及学习的全部过程。学习过程分成信息加工过程和执行过程。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包括了短时感觉阶段、短时记忆(即工作记忆阶段)和长时记忆阶段。在执行过程中,反应应该包括两种反应,一种是对外的操作,一种是对内的策略的应用;而对这两个过程起调节控制作用的是反省认知技能,包括反省认知习得过程和一般策略知识(尤其是自我有效的归因和关于自己心理能力发展的信念)。

在这几个阶段,具体使用的.策略有:促进选择性注意的策略,如自我提问、做读书笔记、记听课笔记等;促进短时记忆的策略,如复述、笔记、将输入的信息形成组块(chunking)等;促进新知识内在联系的策略,如分析学习材料的内在逻辑结构和组织结构、多问几个为什么等;促进激活与新信息有关的原有知识的策略,如启发式等;促进新旧知识联系的策略,如列表比较新旧知识的异同,把新知识应用于解释新的例子等;促进新知识长期保持的策略,如记忆术、双重编码、提高加工水平等;执行的策略,如提取的策略,阅读、写作的策略和解决问题的策略等;调节策略:反省认知技能,如自我鉴别错误,选择最优恢复途径的策略,自我评价反馈信息的合理性等。可见,认知策略应该包括在两部分中:一部分是包含在信息加工过程本身中的策略,一部分是包含在执行过程中的策略。信息加工过程本身中的策略又分为认知过程中的策略(如促进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策略)和部分基本的思维过程中的策略(如概念形成的策略);在执行过程中的策略则分为部分较高级的思维过程中的策略(如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在整个过程中起调节控制作用的反省认知技能。有些人把策略的范围限制在执行控制过程中,认为这部分才有思维的参与,而前面的非执行过程不能算为策略。导致这一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兴起,信息加工心理学家使用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心理学的语言,可以说根据现代信息加工的观点,思维和策略是同义词。因此,正如前面所指出的,策略是指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思维,包括自己对信息表征、组织、存贮、提取方式的思维,对思维过程本身(如推理方法)的思维,以及对自己使用某种学习或记忆方法效果的思维等。这样,在信息加工过程阶段也有思维的参与。因此,在认知范围内,学习策略与认知策略可以不加区分地作为一个概念,而在整个学习领域,学习策略所涉及的范围则大于认知策略的范围。学习策略除了涉及认知领域外,还涉及动作领域和情感领域。根据认知策略的分类模式,由于整个思维过程从需要意识努力变为不需要意识努力,以前属于执行控制过程中的策略转变为信息加工过程本身认知过程的策略,因此它仍应算为策略行为。

四、理解与协调的可能性。

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前面关于策略问题的对立观点。根据新的认知策略分类模式,这些观点对立的原因在于它们各自的特殊性,即它们只是在整个学习活动中的某一局限范围内适用,只要把它们放在一个整体中去考虑,对立观点的理解和协调便成为可能。

1.按照认知策略分类模式,认知策略既包括一般的跨学科的能力,又包括特殊的与任务有关的能力。

一般地,包含在信息加工过程本身中的策略属于一般的跨学科的能力,而包含在执行过程中的策略则是特殊的与任务有关的能力。然而,它们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彼此是相互渗透,兼而有之的。例如,怀特和维特罗克1982年提出,他们已经发现了四种一般认知策略的证据。这四种策略是:寻找深层意义的策略;承认局部目标的策略;灵活探索策略;将部分综合成整体的策略。很显然,这四种策略都应包含在执行过程中,但却是一般的在任何领域中都适用的成功的问题解决者的策略。这就是为什么关于问题解决技能的训练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思路的原因。一种思路强调训练一般的问题解决策略,专门教一些产生假设、涉及检验之类的策略;一种思路强调专业知识结构的训练,认为只有在掌握完备的专业知识后,问题解决能力才可能提高。其实,只要搞清楚了问题解决过程中既有一般的策略能力,又有特殊的专业能力,这两种思路就可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也就不会再有“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之争了。

2.策略教学既有需要作为独立的学科进行教学的部分,又有需要渗透到每一学科中进行教学的部分。

根据这样的模式,对于在信息加工过程本身中的策略,如记忆术、编码方法、复述策略等,相对来说不受内容的影响。就象我们学习读和写一样,可以脱离具体的学科讲授,这时我们把思维作为手段和工具,它服务于各门科目的学习中。对于在执行过程中较高级的策略知识,缺乏具体的内容便很难得到良好的说明,必须结合具体的内容,在每门科目中进行迂回的教学。这时,我们把思维作为目标,学生直接学到的就是如何思维,这样我们就从实际意义上将思维既作为是促进学习的极其重要的手段看待,又将之视为一个高度可取的目的看待。有人认为,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到内容上会分散对于策略知识的注意,不利于策略的习得,且不能迁移。我们认为,策略的迁移和内容的有趣并不是矛盾的,关键是要处理得当,有意义的内容正好促进策略的迁移。在研究策略的最新成果中普遍认为,策略不是一个从书面言语信息到应用的线性过程,它是个人、内容和情感相互作用的过程。有趣的内容不仅使学生对这一策略应用的情境和过程印象深刻,记忆犹新,也有利于提取出来应用于其它类似的、甚至不同的情境中。当然,如果在策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别的与策略完全无关的地方,就会影响策略的学习,但这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监控的问题,与内容没有关系。

3.策略应由学生自发产生还是由教师清楚地表达出来,要根据具体的策略知识是什么而定。

[1][2]下一页。

套操作步骤(程序性知识)构成的,如阅读学习的sq3r策略。如果学习者掌握了这套调控自己阅读过程的操作步骤,提高了自己的阅读效果,则可以认为他掌握了这套阅读策略。另有一部分知识,如高级的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别人告诉你就可以获得的,必须自己去经历、去体验才能获得。它主要是在做中学会的,在需要大量的实践中获得的。这就是为什么人们发现有些策略性知识直接强加在学生身上,反而使学生的行为受挫的原因。因此,我们所教的思维不仅仅包括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瞬时感觉的自发表现,同时除实践之外也包括知识的指导和辅助。这两者有机的结合,才是策略教学全部的实际的内容。

上一页[1][2]。

英语两种公式篇十九

时代的变迁要求教授教养理念“与时俱进”教育思惟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在以往的熟悉中,经常会将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看作是单纯的技能传授,将播音员、主持人看作是编导的传声筒,是依赖形状及较好的音色从事语言艺术流动的人;因此,在很多学校的选材环节过分注重学生外在形象,将选材视为选美,忽略或轻视了学生的性格特征、文化基础等,文化课录取分数过低,致使社会上形成这样的曲解考“播音主持只要漂亮就行”而实际上,跟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日益丰硕,要求从业者不仅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有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首先是培养新闻人才。必需确立复合型、专业强、基础厚、口径宽、适应性强的原则,并制定与之相应的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在技能教育的同时正视并强化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授教养理念长进行适时的调整,是培养合格播音主持人才的先决前提。二、不断变化的节目形态要求教授教养内容“与时俱进”播音艺术专业教授教养内容必需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体现“三个面向”的基本要求,必需符合国家高等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规范和要求,同时必需保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科独立性,特别是要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从重朗读到重白话从播音与主持艺术教授教养的发展轨迹可以看出,在相称长的时期内,以朗读为主要内容的相应方法教授教养成为该专业教授教养的核心内容。如语音、发声、播音创作的内外部技巧等,在课时上也占了相称的比例。这是与当前广播电视媒体的节目形态及播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相适应的。目前,广播电视媒体跟着社会的飞速发展面对着严重的挑战:现场直播,临时插播、晚会主持等都对播音员主持人的临场应变语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思维能力、现场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详细到播音专业课程中,就是我们所说的即兴白话。以新闻节目为例,以前播新闻常见的播报方式是播读式和宣读式,而当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以说新闻的播音语言样态泛起后,很快风靡各大新闻栏目。说的轻松,天然、亲切、切近糊口成为受众所喜爱的原因。因此,在播音专业教授教养中,应该熟悉到白话教授教养的重要性,从重朗读向重白话转变。2、从重规范到重个性现代社会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一个好的'电视栏目,除了要有好的策划之外,最好还能有一个个性光鲜的主持人。但是现今的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都互相克隆,年青主持人也都大多停留在模仿阶段时间过长,未能形成自己应有的风格特点。个性是一个人比较不乱的心理特征的总和,表现在气质,性格、智力、意志、情感、爱好等方面。从某个角度而言,个性就是播音员主持人的个人魅力,个人的品牌和形象。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从重规范到重个性是我们教授教养中优化传播效果的手段。3、从课本教授教养到节目教授教养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专业,以节目带教授教养一直是专业技能课教授教养的形式。

播音与主持艺术这个专业培养的是电视台、电与时俱进——面向未来的播音与主持专业教授教养改革新闻知识(2008。10)·73··新闻教育·朱晓彧目前,我国的广播电视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广播电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与挖掘越来越被关注,而其中播音与主持人才更因其公家性的特点备加惹人瞩目。从时间上看,我国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有着三十多年历史,应该说不短了,但因为该专业的特殊性,在相称长的时期只有北京广播学院开设该专业,因而培养数目有限,不能知足广播电视事业的需求。近年来,受各种原因趋使,全国已有近200所高校及众多民办学校陆续开设该专业,但因为缺乏经验及相应的师资、资金投入,鲜有形成特色的,其教授教养内容与方式大多以模仿为主,很难适应当前传播手段、传播方式、节目形式及受众需求的变化。因此播音主持教授教养必需与时俱进。一、时代的变迁要求教授教养理念“与时俱进”教育思惟和教育观念的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先导。在以往的熟悉中,经常会将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看作是单纯的技能传授,将播音员、主持人看作是编导的传声筒,是依赖形状及较好的音色从事语言艺术流动的人;因此,在很多学校的选材环节过分注重学生外在形象,将选材视为选美,忽略或轻视了学生的性格特征、文化基础等,文化课录取分数过低,致使社会上形成这样的曲解考“播音主持只要漂亮就行”而实际上,跟着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播音员、主持人的角色定位日益丰硕,要求从业者不仅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有新闻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培养播音主持人才首先是培养新闻人才。必需确立复合型、专业强、基础厚、口径宽、适应性强的原则,并制定与之相应的培养目标及基本规格,在技能教育的同时正视并强化文化知识的学习。因此,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教授教养理念长进行适时的调整,是培养合格播音主持人才的先决前提。

英语两种公式篇二十

英语短文改错满分为10分,分数不多但是每一分都很关键。很多同学在做此题时会遇到以下几点困惑:第一,拿过题来不知如何下手;第二,特别是在读不懂文章的时候,或丢掉不做或草草了事,得分率很低。面对以上两个主要困惑,从有效掌握解题思路和熟悉出题规律以及题目关键两大处入手,此类题目就会迎刃而解。

短文改错是集语法知识与语言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英语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语言的评价与校正的能力以及对词汇、语法和语篇三要素的把握能力。

一是改前通读,强化语篇意识。在着手改错之前一定要快速阅读全文,这一步很关键,切忌拿来就改。只有站在语篇的高度上,通篇解读全文,了解短文大意,才能贯通短文改错上下文,找出与语篇有关的错误并进行有效的改正。

二是改中细读,注意英语语法、词汇错误。在纠错时要仔细读懂每一个句子,因为只有站在完整句子的角度,才能发现其中的错误。由于多数句子不是只占一行,所以只有读完整个句子,仔细分析,才能发现错误、纠正错误。

三是改后复读,纠正失误,减少差错。做完英语短文改错后将答案放回原文,再重读全文,其目的主要是查看有无不符合逻辑,语句不通畅,不符合英语习惯的问题。改后复读,往往会发现那些在通读与细读中不曾发现的问题或做出的误改。在修改过程当中,一定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即一般来说,第一次填写的答案正确率比较高,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改正。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196920.html】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需要下载本文请点击

下载此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