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把握住自己的节奏和方向,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传记的写作需要对历史人物的研究和对事实的真实再现。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它们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一
对小学的体育教学来说,体育游戏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体育教育中进行一些有趣的游戏,可以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学校完成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游戏的内容非常复杂,而且包含的范围很广,特别是儿童游戏与生活的联系。体育游戏有其特色性,它适合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学校可以进行体育运动以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体育运动有效地结合了心理活动和体育活动,是体育训练和教学的重要内容。
1.体育游戏的定义和特点。
体育游戏指的是以游戏形式,通过某些运动或运动技术用于非竞技的活动。大多数体育项目与体育游戏通常具有密切的关系或直接来源,甚至一些项目是通过一些体育游戏演变过来的。体育游戏有以下特点:一是有较强的技巧性。一般体育游戏是一种运动基本技能的'简化,或特别用于热身训练,具有很强的技术,但这种技术不同于专业运动,更容易掌握。第二个是具有趣味性,有游戏的基本特点,创造轻松活泼的氛围,甚至一些对抗性的体育游戏,它的竞争力也往往被削弱,使人产生浓厚的兴趣,更能吸引人们参加,体育气氛活泼,不会产生强烈的竞争压力。三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对于体育游戏来说,更强调交互效果,游戏玩家之间的良好沟通和感知,之后是快乐的融洽关系,而不是游戏的结果和胜负。四是灵活性。体育游戏的一般规则是简单灵活,对于参与级别,场地,体育等要求较少,甚至一些体育游戏是临时由游戏参与者现场协商制定规则,非常容易实施。五是随机性。一个体育游戏,经常不像体育项目那样有严谨的组织和规划,是游戏参与者根据情况或计划者随机设计,即使在有计划的体育游戏中,其规则往往是随机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达到更好的游戏效果。
小学体育教育时对小学生生理和心理进行锻炼的教育。《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教学具有基本,实用,保持健康,全面性的特点,同时突出“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对于年幼的孩子爱玩,积极,喜欢竞争,竞技性的心理特征和正在经历青春期的身体发育阶段,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性,小学体育教学计划非常重要,因此,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很重要的意义。
小学体育主要由组织活动、准备活动,技术能力,体育锻炼等组成。对于体育游戏在小学运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要从教学内容方面进行探讨。体育游戏在小学运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主要体现在:体育游戏在组织活动的应用、在准备活动、体育游戏在应用技术技能和体育锻炼中的应用。
游戏方法用于组织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尽快恢复,使人体从紧张状态更快地过渡到相对安静的状态。组织游戏内容的活动和形式要放松,活泼,使身体的生理,心理放松,如欣赏音乐,放松舞蹈,欢呼等。通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体育游戏,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改善体育课的教学氛围,对小学体育教学非常有帮助。在小学运动会使用后,应注意学生的心情变化,保证组织纪律,同时在游戏中确保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练习预热,一般准备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到沉闷和无聊,而体育游戏由于其趣味性较强,所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的准备活动中使用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可以让学生表现出良好的身体功能状态和精神状态,兴奋地调节小学生到适当的状态。
在体育应用技能教学中,通过一些体育游戏,可以使一个无聊的练习变成有趣的游戏,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体育素质的练习,使用游戏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热情。但是,对于体育运动的使用,重要的是注意这些游戏更有可能使学生兴奋,所以应该防止学生的身体负荷过大,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不仅改变了传统教学形式的单一乏味,而且激发学生对学习热情和兴趣,加快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来说很重要。但体育游戏应用的核心和关键,在于游戏在教学中的合理性,这需要众多的小学体育教师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和尝试,使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最大化,从而达到促进小学体育教育的目的。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二
几何学是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特点是有很大的抽象性,这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形成了矛盾。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借助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加入,使得几何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为了让这种技术应用到小学几何教学中,使几何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我想可以作以下一些尝试:
一、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
一些抽象的几何知识单纯靠在黑板上画图、教具演示、教师口授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使静止的图形变得通俗、易懂。如图:
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3cm、2cm、1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45。
学生可能一般列式为32+22+12—?*(3+2+1)*3=5(平方厘米),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由图4的位置旋转到图5的位置,利用电脑的动态优势,分割、旋转图形学生可以得到多方面启迪。另外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思考题也可以通过电脑进行分析、解剖。
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发现本质。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教学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更能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数学慨念。如:《圆柱、球的认识》中,教师用电脑按顺序呈现图形:
1、呈现实物图:罐头盒、圆水桶、篮球、玻璃球。
2、抽出实物图:呈现直观图,图上有许多线条和小黑点的阴影表示暗的部分。
3、抽出直观图,显示几何图,用实、虚线表示。
这样的演示促进了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在如认识圆锥时,可把课堂上难以看见的生活实物:建筑物的圆柱顶,机械零件,农民堆谷,吊车堆煤等实物,一一用实物展示,扩充学生视野,帮助理解知识。
三、展示多种解法,发展学生想象。
一道几何题有多种解法需要同时展示给大家时,用黑板或其他教具会很麻烦。而电脑可以将这些解法一起展现,可扩大知识容量,积累丰富的感知材料,为大胆合理的现象提供了充实的基础。如:一个长方形,两个半圆,半圆的直径等于长方形的宽。要求学生用这两种几何图,组成阴影部分面积是长方形面积减去一个圆的面积。解法摘一些如下:
四、练习丰富多样,灵活多变。
设计出的练习更贴进学生,贴进生活,而电脑则可将这些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练习大量展示到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五、人机互动,网络教学。
交互式网络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远距离双向交互教学模式。在教学几何知识中,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一般来说网络教学有两种途径,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登陆一些教育网查询有关几何知识。这样培养了学生有效、迅速处理信息的能力。
总而言之,现代教育技术作为一项新的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发展,只有正确适当的运用它,才能发挥最佳效应。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三
芙蓉区东湖小学李蓉。
几何学是研究空间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的相互关系的科学。它的特点是有很大的抽象性,这与小学生认识事物具有形象性的特点形成了矛盾。在以往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借助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但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有了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的加入,使得几何教学的效果事半功倍。
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为了让这种技术应用到小学几何教学中,使几何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喜闻乐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重要的是发展他们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我想可以作以下一些尝试:
一、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
一些抽象的几何知识单纯靠在黑板上画图、教具演示、教师口授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难以理解。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多媒体教学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使静止的图形变得通俗、易懂。如图:
三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3cm、2cm、1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1][2][3][4]。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四
摘要:“几何画板”在图像的动态化和“形”和“数”的同步化上具有较大的优势,是一个适合数学教学的辅助教学工具软件。正弦型函数内容较抽象,运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探索正弦型函数图像随参数变化的规律,以实现数学教学的直观化与动态化。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五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运用实际的或者能联想到的几何图形,通过图形之间的数量关系转换,形象地给学生带来数量上的直观感知,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几何直观的教学作用不仅仅只体现在课程“图形与几何”的授课中,它还能应用到大部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几何直观能让学生更加掌握数学知识。
数学概念通常是学习一门课程的基础,反映着一个计算方式的基本原理,具有透过事物现象反映其本质的特点,但是也因此数学概念多是抽象的概念,不利于小学学生对其理解和学习,因此几何直观的运用十分重要,它能通过简单的实物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加了解和掌握。比如在分数的学习当中,由于学生日常接触的大部分是整数,分数的学习会让学生在一时之间感到接受困难,因此教师在教授期间可以利用几何直观方法,用五个相同的长方形拼成一个整体,让学生动手操作取出整体的1/2、1/4等,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分数的概念。在对分数的概念进行巩固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逆向思维,拿出一个尺子,遮住其中的3/4部位,告诉学生:“这尺子没遮住的.部分长5cm,是整个尺子长度的1/4,那么尺子的全长是多少?”从分数的学习慢慢过渡到整数中,让学生将分数的知识与整数的知识连接在一起,构成完整的知识点衔接,有利于帮助学生自我构建数学框架,提高逆向思维能力。而在这道题的解答上,为了更直观的让学生了解分数,教师可以在四张图上各画出5cm的长度,然后由四个同学各拿一张图,以直线的方式站在讲台上,让学生明白尺子的总长度是一段5cm尺子的4倍,而分数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反映出两个事物的倍数关系,让学生对分数的了解不仅仅局限在整数与分数之间,分数还能与其他的数学知识相通。几何直观能全面地将分数含义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几何直观能有效使用实物解决难点。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随着年级的提高,教材中的课程案例逐渐由实物图转变成示意图,最终成为线段图。因此,数学这门课程所教授的知识会越来越深奥,内容也会越来越广阔,简单的实物图根本满足不了数学知识的传授,但是这种过渡方式能让学生将最初的实物图当作数学认知的起点,在转变成示意图之后通过一一对应的思想将实物图转变成简洁的示意图,然后过渡到将线段图来概括数学中的量,循序渐进,逐渐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化解在数学的学习中出现的难点。而在过渡时期,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了解示意图或者线段图的含义,掌握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使用几何直观来辅助教学。比如在进行学习习近平均数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了解平均数的抽象概念,教师可以使用“垒”球的方式来代替教材中的一些条形统计图,用10个球作为篮球,然后让学生思考哪一个数能形容教师的投篮水平。引导学生学会“移多补少”的方式找出“垒”球的中间数,通过实际的例子能让学生克服示意图带来的思考难点,教导学生可以通过灵活的几何直观来解决学习中难以理解的知识点。
四、几何直观能有效使用实物解决疑问。
几何直观属于形象与抽象思维的中介,能有效运用实物来解决学生生活和学习中的疑问,让学生能更直观地了解数学抽象知识的真正含义,比如教师可以提出一道题:“如果老师从七楼下到五楼用了30秒,那么从五楼下到一楼用多少秒?”许多学生都会下意识的选择75秒,因为从七楼到五楼用时30秒,下一个楼层使用15秒,则从五楼下到一楼用时为15秒的五倍,为75秒。在得到答案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时间变化以数轴的形式画出时间图,如横轴表示楼层数,而纵轴表示时间,画出下楼梯的线段图,让学生将用实物解决的问题尝试着抽象化、线性化,给学生之后学习的线段图打下基础。
五、几何直观能有效使用实物促进思考。
虽然通过画图有助于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题目的含义,但是几何直观的用途不仅仅只是如此,几何直观能有效使用实物促进学生思考,加强推理能力,通过画图中隐藏的知识条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因此在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几何直观学会对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抽丝剥茧,找出解题的思路,积累学习经验。比如在学习四边形的时候,教师可以出这样一道题目:“在一个长为10cm,宽为6cm的长方形中减去最大的正方形,则该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题目给出的信息量不大,许多学生可能无法第一时间找到思路,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正方形的特征,正方形最大的特征即是四边皆相等,那么最大的正方形边长即为8cm,而问题是“该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那么得出正方形的周长题目还是没能解决,但是这时通过几何直观的思考和联想,学生很容易就知道在减去正方形之后,长方形的长为2cm,宽为8cm,则周长等于四边长宽之和,即是20cm。通过几何直观能让学生发现数学题目中陷阱,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结语。
几何直观的运用能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让学生能通过实物了解数学概念,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更加透彻,脉络清晰,几何直观还能有效地使用实物解决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促进学生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的发展,为学生之后学习更深奥的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六
摘要:《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运用,但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相对滞后,使用者很少,用它制作的课件更少。本文从《几何画板》的优势入手,通过实例结合教学实践论述《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及效果,最后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几何画板》运用于数学教学时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几何画板优势作用效果。
新课程标准指出,一切有条件和能够创造条件的学校,都应使计算机、多媒体、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成为数学课程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它为教学服务,并积极组织教师开发制作课件。《几何画板》作为一款优秀的专业学科教学平台软件,它是一个动态讨论问题的工具,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智力、促进素质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用《几何画板》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探求未知的结论,可以开阔思路,培养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几何画板》不仅适合于“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同样可自如地运用于“数与代数”、“统计与概率”等教学内容。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体会。
《几何画板》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已经有着广泛的运用,但在小学数学的教师中相对滞后,使用者很少,用它制作课件更少。大多小学数学教师使用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课件,但寸有所短,尺有所长,在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几何画板》有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优势一:简明。只要用鼠标点取工具栏和菜单就可以开发课件。编制程序比较简单,只需借助于几何关系就可表现,非常适用于能够用数学模型来描述的内容.。因此,它非常适合我们数学教师使用。
优势二:朴素。它的界面清爽干净,仅一块白板而已。也正是因为它的朴素,从而使它对反映的问题显得直接而清楚,使课件本身对问题的阐述、剖析及对难点的突破显得有效而又有针对性,这正是一个好的教学辅助软件必备的条件——针对性。
优势三:省时。如果有设计思路的话,用《几何画板》进行开发课件速度非常快。一般来说,操作较为熟练的老师开发一个难度适中的软件只需5--10分钟。正因为如此,教师才能真正把精力用于课程的设计而不是程序的编制上,才能使技术真正地促进和帮助教学工作,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优势四:直观。可以用鼠标拖动图形上的任一元素(点、线、圆),而事先给定的所有几何关系(即图形的基本性质)都保持不变,这样更有利于在图形的变化中把握不变,深入几何的精髓。
只有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才能让他们乐于练习,而不觉得乏味。我利用几何画板解决了这个问题。利用新建参数及动作按钮的设置制作了加法出题器。通过点击出题按钮,屏幕会随机显示一些加法口算题,点击答案按钮会显示答案,点击实物演示就会出现小正方形模拟实物,这样可以帮助比较慢的学生。同时对学生激励、表扬。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都抢着回答。而且让学生点击出题,学生们会看谁点出来的题最能难得住同学们。教师也省得费心思出口算题。如图1所示: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七
伴随着心理学的理论发展和现代社会的客观要求,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新方向。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重视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在于帮助人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提升人们对情感、工作和生活的体验。心理学家马丁塞林格曼、谢尔顿等人倡导的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关注的主体由心理异常者转向普通群体,其中很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心理调节技术可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调节和群体疏导,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结合进行研究已成为科学研究的新导向。随着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将积极心理学用于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已成为一种趋势。
积极心理学是一门运用科学、有效的干预方式,旨在帮助人们获得美好人生的学科。与心理学的其他分支相比,积极心理学注重帮助正常人获得更加健康、幸福的体验,而不是调节心理机能和矫正异常行为。这使得积极心理学对于帮助更广大的人群实现自身价值具有更大的意义。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个人的幸福感可以通过四个维度进行评判:身体的感觉、成就、社交和意义。在这四个维度中,积极心理学都有相关的理论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自我调节。
(一)身体方面。
在积极心理学中,正向积极的健康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其目标不仅仅是保持健康状态、预防和抵抗疾病,更重要的意义是激发出人们过上长寿、健康生活的内在动力。积极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健康是一笔财富”的理念,这种“健康资产”,就是影响健康水平,帮助人们战胜疾病风险的一种因素。该课题致力于探索某一特定的“健康资产”对于长寿、健康的影响。该课题的研究结果证明,无论是对于健康还是受疾病困扰的人群来说,积极正面的情绪状态都有正面效果。在保持同等水平的吸烟量、饮酒量、运动量和休息时间的条件下,情绪较为正面的人也普遍较长寿。干预性实验也表明,积极的情绪能更有效地抵抗流感。此外,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进食更多果蔬会增强幸福感。在韩国、伊朗、智利、美国等不同地区进行同类实验的心理学家都得出了类似结论:进食更多果蔬使人更易感到“非常开心”。这可能是由于大量摄入某些营养物质的原因。
(二)成就方面。
成就是指在一定动机的驱使下,促使个体接受教育或训练后获得的学习成果。影响成就的因素有遗传因素、社会因素及个体需求因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当人们满足某一层次的需求后,人们会进一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成就属于最高需求层面――自我实现。受这一普适性理论的影响,成就则成为人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在积极心理学中,成就是个体追求有价值的工作,使之达到完美状态,获得心理满足的行为。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或者工作满意度高的人比低成就或工作满意度低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个体记忆中存在着与成就相关联的情绪体验,当获得成就的满意度更高时,愉快的情绪体验进一步促使人达成成就,由此获得良性循环。成就对于个体重要性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随之而来的报酬。当人们在某项活动中获得成就时,满意感可以起到自我强化的作用,达到高峰体验。
(三)社交方面。
积极心理学的着眼点之一就在于积极情绪,而人际关系对于积极情绪起重要作用,不论这种关系是工作、家人、爱情还是友情。正如克里斯托弗皮特森教授的概括:“我们周围的其他人非常重要。”通过人际关系,人类可以接受、分享并且传播积极的能量。在这个过程中,人际关系也能够通过与他人积极互动得到增强。《性格优势和美德手册》首次尝试以研究群体的方式定义人类的积极心理特质。这些特质包括6种“核心美德”,下设26种可测量的性格优势。6种美德和26个性格优势如下:智慧和知识:创造力、好奇心、开放性、求知欲、洞察力勇气:勇敢、毅力、诚信、活力、热情人性:爱、友善、情商正义:公民意识、公平意识、领导力秉性:宽恕、怜悯、谦卑、谨慎、自制力神性:对美丽与卓越的欣赏、感恩、希望、幽默、灵性在这6种美德中,“人性”中的“爱”、“友善”、“情商”与人际关系直接相关,“开放性”、“诚信”、“领导力”、“宽恕”等与人际关系联系也较为紧密。因此,人际关系的维护在提升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中起到一定作用。
(四)意义方面。
意义是衡量幸福感的一个方面。有研究表明,主观幸福感的获得并不持久,在经历一段高峰期过后,幸福感回归原先的基线水平。所以想获得长期的幸福感与满足感,需要将外在激励转向内在激励,从考虑关注外在满足转向内在满足。意义是个体内在设立的为之不断努力奋斗的目标,并且当无人知晓个体的目标时,仍坚持继续,这个目标就是个体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在积极心理学中,意义是个体价值、生活意义和对未来的期望的综合表现。个体的价值是指个体在生产、生活中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做的发现、创造。经历同一件事情时,人们对事物不同的看法及态度将导致不同结果。积极心态面对挑战和打击会更好地克服压力,战胜它并走出困境,而消极心态往往会导致失败的结果。有意义的生活是人们对未来的设想,人们面对危机或创伤表现得更加乐观,就更有助于战胜困难。促进人们树立目标,寻求意义可以使人们获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则有助于人们提升主观幸福感。高校学生树立更高的目标,对事物认识更为积极、有意义,是个人价值得以显现的最佳途径。
二、遇到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体质状况堪忧。
近20年来,我国大学生的体质状况处于不断下降的状态,大学生体质问题亟待解决。根据由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共同组织的第6次全国多民族大规模的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校学生的各项体质较往年呈下滑趋势。19-22岁年龄组,即大学生所处的年龄组爆发力、力量、耐力等方面的身体素质水平都有所下降,大学生的体质锻炼时间也有下降趋势。体育锻炼是指根据身体需要,运用各种体育手段,结合自然力和卫生措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调节精神的体育活动。体育锻炼对促进积极情绪产生,宣泄不良情绪有重要的作用。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时间的减少,不仅影响了体质,更间接地对心理健康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较低。
主观幸福感(swb)是指人们如何体验他们的生活质量,包括情绪反应和认知判断,swb的评判可以从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两方面衡量。良好的情感平衡是指愉快的情感体验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优势。生活满意度是个人对生活的总体评价,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之外,是衡量主观幸福感更有效的途径。笔者以安徽某高校2015届本科毕业生进行了校园生活满意度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1333份,收回问卷1333份,其中有效问卷1290份,占2015届本科毕业生总数的24.13%。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和整理得出:在1290份有效问卷中,每项满意率较上一年均有所下降:平均分在8分-9分有10项,较上一年的17项下降较多,剩下的10项均在7分-8分之间;20个项目的全校平均分为8.00分,较上一年低0.31分。具体表现:在评选奖学金、评选先进工作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99;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和效果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67;在校园文化活动方面,学生满意度平均分为7.77。通过本次调查可以得出结论:大学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处于较低水平,而且有不断下降的趋势。
(三)大学生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较弱。
大学是从学生变为社会人的过渡阶段,大学生活与高中生活相比较为复杂,很多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很多事情都需要他们独自处理。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阅历不够丰富,情绪较易冲动,事件的发生和处理不当往往会使他们产生负面情绪,进而导致不良后果。据不全面数据统计,我国大学生暴力犯罪的案发率逐年上升。突发性事件发生较为突然,带来后果比较严重,处理较为困难,因此会对学生,其家人、朋友乃至社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指导大学生如何预防、处理大学校园突发性事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大学生对未来发展方向感到迷茫。
大学生会面临许多不同的抉择:正在上大学,不知道以后做什么工作;快要毕业,不知道选择读研还是工作等。很多人会觉得是自己不够了解自己,试图通过向内思考的方式来探索自己、了解自己,但根本原因是缺乏足够的信息来做出决策。大多数同学在迈入大学后无法准确给自己定位,因为某些原因对学校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很好适应大学生活,自我调节能力较欠缺,对学习、生活得过且过。一些同学给予大学生活过多的期盼与憧憬,但实际的大学生活与想象有大落差:欠缺专业知识的拓展、没有合理分配课余时间和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等。安徽省某高校2015届毕业生校园生活满意度调查显示,不管毕业生是已落实就业单位、国内升学、出国(境)留学、自主创业、求职中还是暂不就业,他们对自己从业情况的满意度平均分为7.98分,处于一般满意的水平。数据证实: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考虑,职业方向感缺失;而即便考虑过的人对职业生涯也没有一个详细的规划,不知道该做哪些准备、锻炼何种能力,这同样会导致迷茫情绪的产生。
三、对于大学生积极情绪培养的若干建议。
(一)体质提升与体育锻炼是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基础。
应该树立大学生合理膳食的观念,为大学生提供健康均衡的饮食,促进他们的体质提升,进而促进积极情绪的产生。合理地增加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机会,树立大学生健康的生活观念。这不仅是为学习、生活打下基础,更是为了增进他们的正面情绪体验,进而获得幸福感。
(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与因材施教相结合是学生获。
得积极情绪体验的焦点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一种补充,主张关注人的内在动力。在大学教育中,老师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建立丰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带动活泼、自由的课堂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爱好,引导、激发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兴趣,体悟在学习过程中高涨饱满的快乐情绪。高校教学需要因材施教。在进行因材施教的时候,需要考虑年龄、能力、性格等的个别差异,教师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有弹性、有张力,适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培养学生的思辨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积极情绪体验。
(三)全面塑造大学生人格是培养大学生积极情绪的目标。
通过讲座指导、实践活动和课外实习的方式,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提升大学生挫折耐受力、自制力、毅力等,促进学生发挥自身潜力,预防突发性事件对学生产生的不良后果。注重培养学生性格的积极方面,运用内在力量与积极情绪战胜困难,在实践中全面培育人格,同时挖掘和塑造学生潜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增强积极情绪的互动。
参考文献:
[2]李怀玉.论心理新的研究趋势:积极心理学[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八
据相关心理学的研究报道,能将人们心理活动、愿望、意图等进行驱使的力量即为动机[1]。而引导、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强大动力与直接原因是学习动机。学习动机不仅能够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具有直接的影响,而且还能对其学习行为进行支配,并影响其努力程度与学习态度。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中职学校的教学中已经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然而,中职学生具有基础文化较差的特点,在学习内容丰富的计算机课程时,难免会感到吃力。因此,教师应仔细分析积极心理学与计算机基础学习的关系,并将其进行充分地利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一、积极心理学。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里格曼曾提出积极心理学的含义,并使其得到心理学界的广泛关注[2]。积极心理学属于心理学的一种,该学科的主张为:在良好条件下,一般人该怎样更好地发展与生活,而有天赋的人又该怎样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教育教学中的积极心理学对教师有着以下要求: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动力、潜能与力量都应用一种具有发展性、开放性、欣赏的眼光进行看待,同时,将积极心理学进行充分地利用,使学生的健康心理得到培养、学习兴趣与素质均得到提高。
有资料表明,我国中职生具有以下几点心理问题:1.对学习缺乏自信,缺乏学习兴趣,没有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2.存在较为强烈的`消极、逆反心理;3.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较大障碍;4.缺乏控制情绪的能力;5.对个性发展进行盲目地追求[3]。虽然大部分的中职生存在以上问题,但是有数据显示,在节制维度、心灵触动、持重以及宽容等品质的得分上,中职生均比普通高中生高。由于在普通教育中中职生处于劣势,因此,其整体心理状态与普通高中生比较明显较低。但是,若将科学的教育方法应用于中职学校的课堂教育中,帮助学生将正确的发展道路进行挖掘,则会促进大部分中职生形成积极心理。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基础学习中应用积极心理学存在较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4]。由于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内容丰富的课程,因此,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有层次化以及多元化的。比如,在对金融、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excel知识与技能”的指导后,将其专业需求进行充分地结合,并适当地增加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学习。其次,增加对情感目标的关注度。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知识、技能以及情感目标,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将可考核、可量化的目标体系进行制定,从而使学生的良好品质得以更好地形成。在课程教学内容的设定方面,教师应及时地关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情况,并根据每一届学生的具体情况设定与时俱进的计算机课程内容。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计算机教材内容只注重讲解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导致学生丧失了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应重组教学内容,并突出课程的实践性与系统性。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制作主题班会ppt,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巩固了基础知识,并掌握了基础的计算机的操作技能。在教学方法方面,中职计算机教师必须将课堂任务进行明确,可以防止学生在课堂中产生“放空”状态;将课堂交流进行强化,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从而激发其学习潜能,并得到积极的情感体验;计算机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个性化的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实现,还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应经常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发言与提问的内容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这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并将学生“学习计算机是无用、枯燥、困难”的想法进行破除。在教学评价方面,中职计算机教师应经常使用恰当并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以满足其被欣赏的需求,并使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首先,教师应将评价方式进行改进。可以利用电子学档将学生的电子档案进行建立,并给予每一位学生查看、互评与自评的权利,这样能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并将其个人强项进行充分地展现。其次,将积极的评价标准进行建立。让学生认识到必须通过积极地争取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最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进步进行关注,并让其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使其学习能力进行提高。结语中职计算机教师应将积极心理学进行仔细地研究,对积极心理学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意义进行充分地认识,同时,应明确将积极心理学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方法,使学生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并使其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与积极性得到提高;使中职生在计算机基础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感,并使其自信力得到成功地累积,最终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标。
参考文献:
[2]王艳华.浅谈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j].教育科学,(09):115.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九
历史情景剧是指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历史人物的演绎,在课堂教学中重现历史的活动。本文以历史唯物史观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真实案例论证了历史情景剧的教学功能,阐述了历史情景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中的有效途径,旨在推动历史情景剧适应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
一、历史情景剧的概述。
(一)历史情景剧的概念。
历史情景剧又叫历史角色扮演,是指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以教材资料为背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搜集历史资料并加以补充,形成一个整合型的历史剧本,在课堂上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
(二)历史情景剧的两种类型。
其一,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在课堂中构建历史情境,由学生即兴表演发挥,以教材为依据,进行历史人物的对话和交流,以朗读或辩论为主要形式。其二,开展历史活动课,教师提前布置任务,由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搜集资料、编写剧本、制作道具、排练演出等。
二、历史情景剧的教学功能分析。
(一)改进教师教学方式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一方面,历史情景剧推动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树立新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历史情景剧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协调者、启发者而非控制者,教师的有效指导是历史情境剧成功的关键。另一方面,历史情景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机智水平,完善了教学艺术。将历史情景剧穿插在历史教学课堂中,有助于教学重难点的解决,提高课堂效率,但由于情景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在表演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突发状况。例如,学生准备不足,台词不熟;占用时间较长,打乱教学计划;剧本缺乏新意,学生兴趣不高等等。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把握好课堂教学的节奏,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面对这些突发状况,教师应沉着镇静,迅速反应,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总结。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
1.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创设历史情境,用小舞台演活大历史,原本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更加具体,富于感染力,生动形象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对传统历史课堂极大地突破与创新例如,在学习七年级上第七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时,引入情景剧‘黄袍加身’作为新课的导入。由学生分别担任旁白、赵匡胤和两名将士。情景剧的导入方式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当时严峻的背景形势,并为教材内容的进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2.合理构建知识框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历史情景剧主要任务是辅助教学,有效地解决教学重难点,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编、自导、自演,揣摩人物心境,锤炼剧本台词,在反复专研与排练中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故事主题的把握,这是传统历史课堂无法取得的效果。
3.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增强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历史情景剧源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鼓励学生在不改变历史真相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学生可以联系自身所处的客观条件和情感经历,对剧本情节、舞台背景、人物动作等进行创造性的加工和表演,通过表演或观察历史人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体会历史人物的内心情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例如,学习七年级上第十课《秦王扫六合》时,老师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围绕着‘秦始皇统一全国的具体措施’创作情景剧。旁白:公元前2的某一天,秦始皇微服出巡,在集市上看到了这样一幕:甲:“卖包子,刚出炉的包子快来买呀!”乙:“老板,来两个。”甲:“好嘞!两个四个刀币。”乙:“老板我只有三个刀币,你收布币或者环钱吗?”甲:“我收环钱,两个环钱值一个刀币。”乙:“我们一直都是一个环钱抵一个刀币的,一个吧。”甲:“不行,不买就算了!”旁白:于是两个人吵了起来,引来了许多围观的人。上述表演耗时不到三分钟,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统一度量衡和货币的必要性和意义,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专研课本,联系实际,发挥想象力,生动形象的呈现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三、历史情景剧在教学运用中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选题,突出教学重难点。
并非每一节历史课都适合采用情景剧的教学形式,一般而言,意义深远的历史事件,或是情节曲折、意外,人物个性鲜明,具有可演性的历史事件比较适合编演成历史情景剧。例如“赤壁之战”、“文成公主入藏”、“黄袍加身”、“美国独立战争”等。历史情景剧是服务于课堂教学的,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体现三维目标的要求,不能喧宾夺主,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要创造性使用教材。通常一节历史课只有40分钟,在宝贵的课堂时间内穿插情景剧就要求剧本短而精,正所谓“剧不在长,有魂则灵”。“短”即耗费时间少,“精”就是以课标为依据,突出教学重难点。列举一个成功的案例,在学习初三下册第四课《经济大危机》时,借助历史情景剧有助于学生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与实质,引入情景剧《农场工人的家》:甲(儿子):“妈妈,为什么有人把牛奶倒进河里?”乙(妈妈):“因为牛奶太多了,卖不出去。。”甲(儿子):“那我们家为什么不买呢?”乙(妈妈):“因为你爸爸被农场主解雇了,我们没钱买牛奶。”简短精致的情景剧形象具体地描绘了经济萧条时期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既能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深受,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危机的实质――生产相对过剩。
(二)尊重史实,合乎情理。
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是客观存在的。与其他学科的情景剧相比,历史情景剧更加强调真实性。历史教学实施情景剧的意图是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使学生在历史情境中进一步探索、发现,但不歪曲事实,虚构历史。在情景剧的创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要时刻注意历史情节、历史人物等每一细节的准确性,是否符合历史事实。当然,情景剧也强调创新,强调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到历史教学中。例如在上述的情景剧《荆轲刺秦王》中,太子丹与高渐离在易水河畔为荆轲送行的片段:甲(荆轲):“太子殿下,微臣准备出发了,请您放心,我一定会把秦王的头颅带回来!”乙(太子丹):“来喝一杯我们燕国自己酿造的“燕京啤酒”,为荆轲送行(三人举杯对饮)”丙(高渐离):(轻轻唱着)“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你是否还在,琴声何来,生死难猜。。。”甲(荆轲):(擦拭泪水,低吟)“轻轻地,我将离开你,请将眼角的泪擦去(荆轲唱完,毅然乘车离去)”该情节在史书中的记载是:“荆轲刺秦王临行时,高渐离与太子丹在易水河畔为他送行,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学生在剧本创作中加入商品广告和流行音乐的创意是值得肯定的,但必须尊重历史,依据客观史实,适当的假设是合情合理的,不能过分渲染,一味的活跃气氛,而出现知识性错误。历史情景剧应具有真实性、严肃性,而不是单纯的娱乐性,否则夸张的情节和极具喜感的对话会误导学生,偏离教学主题、流于形式,影响教学质量和课堂秩序。
(三)师生互动,全员参与。
在历史情景剧的剧本编写和角色分配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适度地配合和指导学生的工作,“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善于发现学生个体的闪光点[15],”合理地布置任务和分配角色,尽可能的使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表演情景剧《赤壁之战》时,教师安排学生把课桌椅摆放成三国鼎立时期的地图形状,学生分为两块,分别代表曹操和孙刘联军的阵营,以此表示两军对峙的形势。每个阵营中的学生都是扮演者,共同参与着“草船借箭、借东风、苦肉计、舌战群儒”等一列故事的表演。这样的安排合情合理,避免出现“突出了个体,忽略了群体”的情况,调动了全体学生的积极性,给予每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
四、结语。
历史情景剧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是一门艺术,值得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发现、实践与反思,从而实现历史教学与历史情景剧的完美结合,显示其独特的教学魅力,促使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历史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十
随着首要教学原理的广泛应用,他的激发解决问题、激活旧知识,展示应用新知,尝试应用练习,融会贯通正是体育教育中所需要的,体育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的重要性,有强烈的参与感,将所学的技能应用于生活中,将体育所展示出来的顽强不息,坚持就是胜利的精神用到实际解决问题中,并在其中收获成功,因此,构建基于首要教学原理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必需的。
高校是广大青少年的寒窗苦读十余年的理想圣地,学生也把自己对未来的种种规划放在高等教育之后,他们期许通过大学的综合教育能让自己的生活更有目标,生活充满动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这就要要求他们不仅有过硬专业知识,还要有强壮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因此,学校担负着将他们培养成才的重任,因此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时候,要理解每项教育的目的,特别是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参考学生所学的一项技能的动作是否符合要求,而是要重视其全面发展。由国家教育部审定的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教材《理论教程》中明确提出;我国高校体育的总目标是“引导教育大学生主动积极的锻炼身体,掌握现代体育科学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和锻炼身体的'方法;有效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和谐发展;建立正确的体育意识的观念;提高体育文化素养;获得独立从事体育的基本能力;培养终身体育的兴趣和习惯,为自身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因此可以看出,高校教育的基本原则应是:正确引导大学生主动锻炼身体,意识到体育的重要性,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培养自己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自身的全面均衡的发展。
基于上述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原则,不难看出,正是首要教学原理的一些体现。观念对于每个人很重要,特别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这两者的特殊关系决定了教育者的观念很多时候影响着受教育者。因此要树立教育者首要教学原理的观念,让其了解首要教学原理的内涵,并将其方式方法应用于教育中去,引导学生学习。就学校而言:应加强教育者自身的培训,加强体育文化的学习,让教育者本身就对体育的各项技能熟悉,有着深入的了解,能引导、激发学生,促进他们学习。
3.3构建问题导向的体育教学模式。
问题导向顾名思义就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运用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学习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并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改革常常把重心放在设计教学内容,让形式多样上面,常常以布置练习与作业来强迫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导致学生为了应付完成任务而学习。很少有教师将问题带入到自身的教学研究中,更不要说在教学中有问题意识,带领学生解决问题。由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是教授学生一些运动技能,并在运动中将所学技能发挥出来。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学习技能,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掌握技能的本质与核心,不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教师所教的动作技能。就教师而言,不能单纯的会一套动作技能,而是应该不断发现技能所缺乏的,不断发现问题,创新与改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学生的学习中,我们不断强调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设计与内容也在不断的朝着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面,在近几年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但很多教学设计也只是仅仅从课堂效果等上面下功夫。而首要教学原理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技能上面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复习已经学到的技能知识并在上面发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适当的引导学生通过原有技能的巩固练习去发现新的技能,必要的时候教师加强自身的示范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而不只是一些理论知识的讲解,要重视言传身教。当然技能不断掌握也要通过一定的考核,让学生有机会展示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学到的知识,但考试成绩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通过学生的自我展示与相互间的交流学习去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反思与改进创新,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也让他们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起对体育的兴趣,有终身体育的理念。
4结语。
当今社会,体育教育已然成为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学质量的体现。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进行,教学内容与形式也在不断改革。首要教学原理不断应用于各个学科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让其应用于体育教学势在必行。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不断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掌握技能的真实内涵,主要培养起他们对体育的热爱,而不是只为完成课堂中的教学任务,应付最后的考试。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设计中也要不断的发现自身的问题,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在不断应用过程才会让学生发现体育的乐趣,让其明白体育教育是放松身心、锻炼体质和意志品格的重要课程,从而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确立学习和锻炼的目标。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一
论文摘要:混合式学习理念从学生需求的角度考虑教学组织形式,既体现教育的人本化,又突出信息时代的特征。作者从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等方面在物理教学中尝试混合式学习,旨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率。
1.混合式学习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作为一件新生事物蓬勃发展起来。e-learning在培养学生基本学习技能、创新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它能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开辟出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然而,进入20世纪之后,这种缺乏教师深度参与,完全依靠学生自学,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e-learning,效果令人感到沮丧,人们逐渐体会到它不尽人意之处。2002年12月,《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明确提出“e-learning能很好地完成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e-learning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能改变课堂教学目的和功能”等观点。显然,怎样体现学生在线学习的主动参与性,如何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学习和研究方法、人格影响的渗透优势,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大背景下,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的概念应运而生。
2.混合式学习理念。
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是把传统的面对面的课堂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学习(e-learning)的优势结合起来,既要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又要合理发挥教师启发、引导、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方能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在对e-learning反思基础上诞生的blendedlearning,其学习过程吻合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双主模式”教学理论,体现教师面授和在线学习的完美结合,既展示了信息时代的特点,又正视了学习的传统本源对教育技术的变革产生深远的影响。
究其实质,混合式学习(blendedlearning)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种在师生二元论思想指导下的课堂教学与计算机网络的整合,既强调学习伙伴间的协同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又倡导学习者知识的'自我建构。从其内涵看,混合式学习是各种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媒体及学生支持服务和学习环境的混合。当然,各种元素不是随意地混合,关键是如何优化各种学习资源,如何把各种学习资源有机整合,达到1+1>2的效果。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面对面学习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在线学习是对面对面学习的补充。物理新课改的理念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对混合式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尝试。
3.1主导作用与主体地位的混合。
回顾教育发展历史,20世纪90年代前,以中国“师道尊严”为代表“教师中心”论,片面强调教师“如何教”而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90年代后,西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侧重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突出“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两者都过于偏颇,让教与学不能和谐统一。混合式学习理念提倡把“教为中心”和“学为中心”两种观点有机混合,既不侧重“教师中心”,又不夸大“学生中心”,而是既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教师与学生、教与学和谐统一。教师在混合式学习中,通过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学习、参与网络讨论、控制教学过程,保障学习的有序性和高效性,起到主导作用;学生通过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协作交流,自主探究,建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和创新能力。
3.2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的混合。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混合式学习要求在物理课堂上,采用传统黑板板书与多媒体cai课件相结合,恰当引入eda技术等辅助的教学方法,将黑板的板书模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一个虽是低结构化的,但能便利地引入数字化信息资源的教学环境。采用多媒体课件,将物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概念、复杂的图形或波形用动画的形式在投影上显示出来,能弥补黑板板书单调且浪费时间的弊端。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直观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教师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向学生讲清楚,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样,既能让学生动脑思考,又能让学生动手参与物理仿真实验设计。另外,必要的黑板板书,可避免过多的无效信息干扰学生的有效注意力,防止学生因长时间“电灌”而“疲劳”。
3.3课堂学习与网络学习的混合。
俗话说:教无定法,教学有法。教师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传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教师以板书、肢体语言、教学语言和个人魅力等成为学生注意的中心,在师生双边活动、信息交流中占有优势,而在线学习不受地点、时间、空间约束,自主性和人机互动性强,有些教学内容要在教师面授方式下才能获得好的效果,而有些内容通过网络教学方能提高学习效率。
譬如,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编排了“超重和失重”内容,传统讲授运用牛顿运动定律推出超重与失重的概念,学生往往对超重与失重的内涵似懂非懂,更无法亲身体验超重与失重的感觉。为此,我设计了一个网络环境下的混合式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在教学上的优势,运用eda技术仿真虚拟物理实验,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实验学习,体验物理的探究过程,用探究的方法研究“超重和失重”。同时,设计了一定量的学生活动与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探讨结论。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我根据信息技术平台互动的特点,设计知识自评和在线交流网页,实现“人机对话”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
4.结语。
混合式学习理念把“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恰当结合起来,吸取这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建构一个较为理想的学习的平台,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方便教师监控课堂教学活动有序进行,顺利完成既定教学目标,保证传授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便于学生对创新能力和知识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学生价值观和健康情感的培养,能够将传统教学的优势和网络数字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获得最佳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发展(上)[j].电化教育研究,2004,(3).
[2]陈声键.混合式学习模式中的教学结构要素分析[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6,(5).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二
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的掌握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也越来越重要。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现代科技型人才,各高校也纷纷设立了计算机教学专业。计算机技术课程同其他的专业学科不一样,它除了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其计算机操作技术,以此来应用到实践中。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计算机教学上无疑能够成为广大计算机教学工作者的青睐。其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的优势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1.1改进了以往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以往的计算机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最为突出,教师们经常将大量的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制约了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得不到技术扩展和实际运用的机会,也制约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但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上,由于多媒体技术本身具有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及其交互性较强的优势,能够吸引学生们的眼球,使学生在课堂上变得思维活跃,较为互动,有助于帮助学生思维的创新和想象能力的丰富。同时有利于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所学的内容,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就“化简为繁”了。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高职计算机教学的上课效率。
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上课最为常见的现象就是,学生们前半堂课还可以很精神的听课,后半课堂便出现一副病恹恹的样子,出现了课堂乏味沉闷的氛围。而在高职院校学生当中,学生们对于计算机学习课程通常都是比较被动的。为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上课热情,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接近生活中的案例和主题。在课堂上,ppt展示学生设计的作品,或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在班上向其他同学展示学生制作的flash动画,这样可以激起学生们想要自己进行制作的欲望。这样一来,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提高了他们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1.2创新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师生互动性。
虽然计算机技术需要掌握大量的理论知识,但是也不能将学习只停留在理论知识上,现代社会的要求是要掌握实践操作能力。故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上,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学生们自行动手操作,教师发现学生在作业上存在问题时,可及时纠正。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在操作中熟悉了操作技术,还能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老师与同学的互动环节,而不是仅仅只通过老师讲课,让学生听课的教学过程。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
2.1存在教师观念陈旧落后现象。
近年来,在教育改革上虽然有了一些改善,国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现代化、信息化、素质化。但是在众多高校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教师墨守成规的现象。他们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并没有重视,使用其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并不高,偶尔用了也是为了要应付上级的检查。而高职院校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如果教师不懂得利用,其一,教学效率得不到提升,其二,不能符合现代高职学生的接受教育需求。
2.2多媒体课件质量偏低。
高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内容还是要以教材为主,但是教师在对教材进行设计成利用多媒体展示的课件的时候,由于比较费时,且有些教师对于多媒体技术的操作不是很擅长,所以在制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抵触的意识,于是,就将它简单的表达制作出来。这样的话,课程也就变得不生动有趣,学生们也就不感兴趣。如果课件上不会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象化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眼球的话,这对于教学质量也将大大降低。
2.3学生与教师之间没有互动性。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上,带来的作用之一就是,能为教学课程提供一个很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但是尽管这样,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借助这种辅助去进行互动的话,还是会出现传统的“照本宣读”课堂气氛。久而久之,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思维。
3.1对教师而言。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作用。由于高职课程中,计算机成为一门为适应现代化社会而开展的专业课程,它意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对现代技术的意识。故教师要根据学校要求,认真制作课件,切不可为了应付教学而到网上购买课件。除了教师本身要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力外,还要带领学生认识到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实用性。
3.2对学生而言。
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对于学习缺乏耐心和学习兴趣。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其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音频相结合的特点引起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注意,并且愿意从“播音员”、“放映员”的教学模式转换过来,更大乐趣地去学习计算机课程。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就会变得有主动性,积极性。此外,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将原本难以理解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变成图片和flash动画展示出来,使得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了。学生对于学习计算机技术课程的自信心也增强了。
3.3对学校而言。
高职院校中,学校可以根据此来建立一个多媒体教学素材库,以此来强化教师的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水平。注重多媒体技术在软件上的开发应用,不能因为配备大量的计算机硬件设施而忽略了多媒体技术在软件上的开发。
4结束语。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高职计算机教学上,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主性,还能有效的改善计算机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学工作者要充分掌握基本的多媒体技术操作能力。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来说,多媒体技术作为被众多计算机教学工作者大力支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既减少了教师板书的上课时间,还减少了教师对于计算机教学的工作量。在规定的时间,以学生感兴趣的上课方式传授更多的知识,提升了教学效率。但在教学上,对于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只有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学校的大力支持,以及高职学生的配合,才能将多媒体技术真正有效的利用到高职计算机教学上,只有学生掌握了计算机技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现代化社会。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三
多媒体的引进与灵活选用,实如六月之甘霖,给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是要想真正地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优势,为语文教学服务。
一、“辅助”与“主导”的关系。
多媒体技术及其教学软件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手段,它是辅助教学,而不是主导教学,所以不能以计算机代替教师的教,计算机演示和操作要靠教师来设计和运用。
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春》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大量的有关“春”的风景图片,学生倒是沉浸于其中,可是一节课下来,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观看图片,根本没有学到任何知识,老师的主导作用也得不到体现,电脑成了“主导”。这样做,多媒体的作用大打折扣,过犹不及。
再比如,课件不能取代教材。例如,教学《威尼斯商人》时,不是引导学生去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而是脱离文本,花费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观看电视剧或电影片段,把语文课上成影视欣赏课,这样一堂课下来,表面看似热热闹闹,但学生感兴趣的是课件本身的“好玩”,而不是将注意力集中在授课内容本身上,等到兴高采烈地下课,才发现这堂课的内容并未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学、为学生的探索、为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为教师更好地授好课服务,不能喧宾夺主。
实践证明,多媒体技术必须找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整合的切入点,才能够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
1.过渡处。教学《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文中有些句子比较难以理解,比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等,在学生不能理解时,教师播放一段有关遇到挫折后又振作起来的视频:花儿被摧残,可是第二年又枝繁茂盛的生长起来。这样学生就能明白了。接着过渡到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上,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也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点子上(即处理教材的重难点上)。多媒体辅助教学深入语文课堂,的确能给人一种鲜明夺目的视觉效果,尤其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现教学难点等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在学习王维的《使至塞上》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图片,图文结合,化解难点。这首诗情景交融,用词精准。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圆”字用得非常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这两个字,我在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了这两句诗的flash动画,展现了诗歌画面的动态之美和静态之美,动静结合,充满生机。这样一来,学生既能对诗意加深理解,又能更好地体会到诗句的浓缩美,难点自然顺利突破。
3.强化记忆时。强化记忆,是指通过加大刺激强度和提高大脑细胞的兴奋程度来提高记忆牢固度。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就需要强化记忆。
例如,背诵《醉翁亭记》这样的文章,课文内容长,时间又短,学生记忆的难度较大,教师利用幻灯片制作了本文的'内容梳理,同时配备了与本文有关的图片,在学生背诵时进行指导,学生背诵的难度就减小了很多。学生很快就能把握本文的脉络,记忆的时间也就缩短了很多。
4.引而不发,恰到好处的教学时机的使用上。“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本要求初中学生的作文“说话要真实,要实在”,“要说自己想说的话”。可我们现在的学生,每每遇上写作,总会出现一个老问题――无话可说。
在教学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曾运用多媒体设计完成了“孝敬”的话题作文写作。我是这样设计的:(1)播放“爱心传递孝敬父母”的公益广告画面,随后请学生思考:当你看到这则广告时,你有什么感受?(2)播放电视散文《母亲》。(3)放配乐散文《背影》。(4)让学生择取生活中的点滴,以“孝敬”为话题写一篇散文。结果,这次作文收效颇大,学生一改过去“咬笔头”的尴尬局面,有的还写出了文情并茂的好文章。
5.沟通教师、教材与学生的联系时。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和学生的生活经历有一定的差距,教师知道,可是学生不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的联系。例如,学习《沁园春・春》时,为了拉近同诗人的距离,真正感受伟人的风采,我利用视频,配上《东方红》的音乐,播放了各个时期毛泽东的照片,将学生拉入本文的教学中,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既受到了熏陶,又很好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必须服务于教学目标。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处理好多媒体同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取长补短,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将会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十四
摘要: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原则,介绍了扮演类、创编类与比赛类游戏的使用方法。
小学生具有活泼爱动的特点,他们喜欢和教师、同学进行一些互动活动,特别是一些游戏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教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这种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1.以学生为出发点。
在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学习学段:一到二年级为一个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智力发育和认知水平较低,心理素质水平也不高,因此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尽量选择内容简单易懂、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心理素质也强,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应较一二年级的难度有所提高,内容上要贴合该阶段学生的生活。
2.以体育为中心。
既然是体育课,所有的教学辅助手段都应该围绕体育进行,采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辅助教学目标的完成,切不可进行游戏时候忽视教学目标的完成。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游戏的体育性,过于注重游戏的`形式和娱乐性,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如果仅仅把体育游戏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独立环节,势必造成表面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但是学习重点脱离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无效。因此,在应用游戏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和应用的游戏必须是以体育为核心。
3.规划好游戏时间和参加人数。
游戏的时间和人员分配也是体育游戏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游戏时间过短,学生难以进入状态,起不到游戏的效果;如果游戏时间过长,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致使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计划游戏时间,保证游戏既能发挥作用,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对于游戏人数,应坚持逐步增多的原则,即教师先进行游戏示范,然后让两至三名学生跟着做,学生基本掌握游戏规则后,再逐步增加人数。
1.扮演类游戏。
表演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这种游戏形式也最为常用。如很多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动物的动作有联系,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装扮成相应的动物。比如在進行立定跳远的体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打扮成小兔子或小青蛙的形象,然后进行跳远练习。在讲解动作技巧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加入这些动物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表演小动物,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编创类游戏。
教师在用游戏法进行教学时,可以不提前设定游戏,而是在对体育项目的具体技巧进行讲解后,让学生自己编排游戏,然后开展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比赛类游戏。
这类游戏就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游戏比赛完成教学内容。在进行篮球教学过程中,待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游戏小组进行篮球比赛,教师作为裁判。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就会有意识地利用相应的技巧,避免出现犯规动作,而且比赛需要学生团队合作,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在比赛中得到提高。比赛分出胜负后,教师要注意重新进行人员搭配,保证没获胜的学生也能在下几轮游戏中获胜,以让大部分学生体会胜利的喜悦,从而保持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非常有意义。应用过程中把握好应用的原则,掌握应用方法,方能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黄涛.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2017(8).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五
近些年来,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日益加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有力地推了声乐,特别是师范院校声乐教学改革的步伐。音乐中的声乐教学难度很大,充分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声乐教学实践之中,可以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使音乐教学直观化,推动现代化声乐教学的进程。
一、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一)内容丰富的新模式激发无限学习兴趣。
传统的声乐教学中,一般是老师先讲一下发音技巧,然后相应示范,最后带领大家一遍一遍地练习。长此以往,学生会觉得花了时间却鲜有进步,于是慢慢淡化了学习的兴趣。对这种状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给出了完美的解答,多媒体以其自身独有的优势,庞大的图、文、音、频等表现形式,全方位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声乐去发现其更多的魅力,从而补充了老师能力有限、课堂内容单调的弊端,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声乐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二)多风格体验因材施教。
随着社会发展,好多学生已经不满足于传统教学的内容,总想着走出自己的风格,但苦于老师了解不足,很多时候只能靠自己摸索,但却鲜有成功。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风格声乐形式的展示、正确发音方式的指导,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提升平台。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声乐探索的步伐有了高效安全的保障。
(三)可将发音原理和发音过程清晰直观地展现出来。
多媒体技术可以清晰地展示发音的原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自己所看不到的身体构造,利用科学的方式阐明发音的过程,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如何发声,如何更巧地去发声,提高学习效率,激发自身潜能。
虽然多媒体技术已普遍应用于高校,但对其应用的深度却明显不够。就目前而言,高校在声乐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展示教学内容。
此种运用只是改变了传统课堂的板书环节,将需要讲述的内容完整地制作出来,极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留出了更多的课堂时间去做更广泛的讲解,但这种方式对学生也只是起到整体性掌握知识体系的作用,有时甚至由于内容过多,好多东西都是一带而过,使得学生的基础不够牢固。
(二)提供经典鉴赏。
除了展示教学内容外,目前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在为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声乐课,利用多媒体技术与学生分享一些经典的东西,一起学习,让学生在中西结合中逐步发展自己的方式。
(三)反复辅助发音。
多媒体在目前声乐教学中应用最成功的地方就在于,其以科学的方式体现抽象的发音回馈,利用各种波形图比较、音准辅助等实用功能,让学生能更准确地把握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掌握发声技巧。
(四)针对性强化教学。
多媒体技术中包含的丰富资源、有效的种类筛选,可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资源以及方法,针对性地教学实践,让声乐的未来充满多样性。
虽然目前高校已经基本普及多媒体教学,但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并没有深入发挥其优势,虽然较传统教学的确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因此,还要在目前应用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创新。
(一)人机互动促进学习。
所谓人机互动,就是走出传统师生互动的局限,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自己的演唱录制下来,并配上波形音谱,直观展示音调把握情况和最真实的声音效果。人机互动让声乐教学更加科学有效,也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使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和老师互动,实现了人机互动和师生互动的完美结合。
(二)模拟场景实践演唱。
模拟场景就是利用多媒体丰富的资源和逼真的场景效果,营造不同的场景氛围,搭配以不同感情基调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体验大舞台表演的效果,使得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环境进入状态,从而更好地展示自己所学的内容,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通过这样的学习,可让学生体会不同场景下声乐艺术表现的不同的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对声乐知识的积累。
四、结语。
声乐是一门富有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应该与时俱进,在发展中获得更大的进步,传统的教学已经难当大任,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带给了声乐教学更大的希望。知识体系的展示,丰富资源的共享,针对性的辅助学习,因材施教的技术手段,人机互动的双重促进,场景模拟的氛围体验等等,都在一步步推动着声乐教学工作又快又好地进步发展。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十六
上饶县第二小学.谢晓慧。
内容提要:在小学阶段的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中,受小学生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学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应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形象、直观、生动等多方面优势,及时有效的对几何形体的知识点进行分解、组合、分析,使学生从观察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掌握,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优势时机。
几何初步知识在小学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是,由于小学生缺乏空间观念,空间想象能力较弱,因此在这部分内容教学时学生很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地在学生面前展现几何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周围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和形体特征的兴趣和意识,提高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一、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1、直观性的优势。我在教学中根据几何初步知识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重点,从新知识的导入到新概念的建立;从新概念的建立到新知识的巩固,均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充分感知。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意义时,学生回答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三角形物体后,计算机将红领巾、三角板的颜色去掉,只留下其外框,教师指着这些外框让学生数一数这些三角形有几条线段围成,这样抽象出三角形的特征。随后计算机屏幕上三条边依然闪动并发出声音,对三角形是三条线段围成的这一意义给学生深刻的印象,对新概念建立起到了教师用语言描述而达不到的作用。
2、趣味性优势。多媒体辅助教学一改过去课堂上尽是静态信息辐射的局面,使原本呆板的东西动起来。例如,在三角形意义这一概念建立时,在屏幕上出现三条线段,然后通过画面移动三条线段围成一个封闭的图形。再如,在建立三角形高这一概念时,屏幕中的三角形一个顶点及它的对边闪过后,由这个顶点慢慢下来一条垂线,垂足落在它的对边上,并且随着打出“高’’、“底,,的字。这样通过对屏幕上图形移动的变化,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意义和高的意义这两个概念的理解,而且吸引了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形象性优势。在教学时有些概念的建立只靠教师语言传递,学生往往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弥补这一缺陷。如三角形的特性是“不变形,稳定性“,当问及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应用三角形这一特性时,学生一下就能说出电线杆、凳子及自行车等,但是,当具体问及这些物体的哪个部位利用三角形稳定性原理时,学生则露出无奈的神情。可见,三角形稳定性特性在学生头脑中仍然是非常抽象的。现在计算机只要在其有关部位闪示几下,学生就会一目了然,为什么要在这些部位应用三角形这一特性,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4、深刻性优势。三角形的作高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突破这一难点,我通过课件设计,让计算机演示在锐角三角形内作高,显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为高及直角所对斜边的高,演示作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其中两条在外)。在演示过程中,学生不仅了解了作高的过程和方法,了解了每一种三角形都有三条高,而且加深了对高的概念的深刻理解。
5、艺术性优势。计算机辅助教学具有较高的艺术品位,在“声”“形’’“色”“体”的结合上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将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学习心态结合到一块。它通过“声“传递师生心灵深处的语言,通过“形”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通过“色”描绘师生所要描绘的五彩图。
二、及时有效的把握应用时机。
虽然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有独特的优势,但是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环节,严格及时的把握好应用的时机。
1、辅助于建立清晰表象之时。表象是思维想象的依据,能否在学生的脑中建立清晰的表象,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几何形体知识教学中,往往要求学生掌握一些作图的方法,常规教学中,教师常用三角板、圆规等教具在黑板上的板演、,但由于受到教师的手、粉笔或视角的不同而形成视觉阻碍。我们在制作课件时,将这部分内容均用计算机模拟演示,使模拟作图过程或其它知识点的讲授,既不受视觉阻碍,又产生强烈的感官刺激,易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为教学过程的进一步深入埋下伏笔。
2、辅助于渗透数学思想及方法之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要求“在教学中要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及其方法”,在几何形体知识的教学中有一些公式的推导往往涉及到一些中学才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只可让学生意会,不可言传,这在常规教学中往往是令教师头痛的一件事,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化难为易。课件《圆的周长》中,周长公式c=2氕r的推导涉及到不完全归纳法,我在课件中是这样设计的:先出示直径分别为8cm、12cm、14cm的圆,然后令其依次在一线段上滚动,在滚动直径的1倍、2倍、3倍距离时依次出现记号,滚完后显示其滚过路程的距离。演示完后,老师让学生观察圆滚过的路程既周长与圆的直径关系,学生有这三个圆环滚动的动画作为依据,很容易归纳出圆的周长是圆的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
3、辅助于概念阐明之时。在小学数学几何知识教学中,涉及周长、面积、体积、高、棱等概念,由于这些概念带有一定的抽象性,对于以接触感性知识为主的小学生来说,往往易混淆圆的周长及面积的概念,弄不清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不能正确理解高与底的对应关系等,而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后,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课件《圆的面积》的复习模块中,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周长与面积的概念,我设计了两幅动画,第一幅是一只小猫绕圆一圈,跑过的地方同步改变颜色;第二幅是将圆的平面部分从上到下涂上黄颜色。配合师生的问答,学生很快理清了周长与面积的关系。
4、辅助于培养学生空间观念之时。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学习“体“部分知识的困难性,而采取常规教学手段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这一情况,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课件中,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三维动画的功能。如圆柱体的表面积一直是教学中的难点。在该课件中,我运用了三维动画的变形功能,将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变为一个长方形。学生看了动画后就很容易明白圆柱体的表面积是二个圆形面积加上以圆的周长为长、圆柱体高度为宽的长方形面积之和。这里三维动画软件中所制作的动画,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空间观念,弄清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的特点及其表面积公式的由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5、辅助于知识向技能转化之时。掌握知识是为能应用于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形成技能。我们在课件制作中也注意到这一点。在圆的认识课件中,我制作了三幅动画:轮胎分别为正方形、椭圆形、圆形的摩托车在路上行驶;学生观察后要求其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原因。学生在计算机的进一步提示下(出示放大的摩托车轮胎,半径及圆的闪烁),能说出由于圆形轮胎的轴心到地面的距离不变,所以摩托车行驶比较平稳的道理。
这样,学生既理解了几何知识的概念又掌握其内涵,让学生从观察到认识,从认识到理解,从理解到掌握,提高了我们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资料。
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李秉德。
2、《现代教学论发展》钟启泉。
几何画板在平面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的论文篇十七
语文学习是目的,教学手段是方法,那么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一的多媒体电教技术,我们需要的是合理而科学地运用起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计算机技术所衍生出的一系列先进的教学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也逐步的获得了广大一线教师的认可,尤其是对于语文的教学来说,电教的使用更是给语文的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春天。本文主要探讨电教在高中语文朗读教学中的应用。
从古至今,朗读都是我国一门独到的艺术,古人有读书“摇头晃脑”一说,现在的学生虽然不用像古人一样摇头晃脑,但是对朗读的重视程度仍旧不能松懈,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学校所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生很容易拖前进大部队的后腿。下面,笔者就从高中语文朗读教学的角度出发进行了一番讨论。
1营造真实教学情境。
我们都知道,在朗读中是否参入了学生真实的情感决定了朗读效率的高低,有的学生在朗读时带入了自己真实的情感,那么学生的朗读很容易就感染观众的情绪;而有的学生在朗读时不带有任何的情感,这样的朗读就如机械运作的机器,根本感染不了周围的观众。作为教师如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朗读情感呢?在电教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如何利用电教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由境生情便成了广大语文教学关注的热点话题。在传统的语文朗读教学中,教师很难通过专门的手段来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教师一般会选择在教学的过程中加入一些朗读的环节,而更多的教师则是把朗读环节当作了教学的一个过场,无论学生朗读的好坏,教师都不会给予适当的评价。在电教教学环境的促使下,语文朗读教学也势必会作出相应的调整来提高语文朗读的教学质量。电教可以营造真实的教学情境。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了大量故事性或者是描写性很强的课文,在学习这些课文时,如果教师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将很难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影响朗读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电教来营造真实的课文情境,让学生感觉自己仿佛走进了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比如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电教在课堂上播放《林黛玉进贾府》的片段,让学生生综合声音、动作、表情、环境等因素来感受林黛玉的真实心理,这样学生在朗读到“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这段时,才能将自己想象成《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才能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情感,充分的展现出林黛玉言语间透露出的柔弱和早熟,也才能真正的打动周围的听者。
2提供标准的示范朗读。
很多时候,教师在语文朗读教学中选择让学生随意的朗读,这样过于放纵的教学方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应付的心态,在没有示范朗读的环境下,学生只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和琢磨一步步的去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在朗读环节中所产生的困扰。很多学生会在朗读的过程中出现读错字、断错行等低级的错误。即使是有些教师会在朗读教学的过程中进行一些示范性的朗读,但是教师的朗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方言以及个人情感因素的影响,使得在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上给予学生错误的引导。而电教的出现则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上述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教材音频材料,其中所涉及到的朗读材料必然是符合语文大纲所要求的。特别是课文中包含了不同人物、性别的对话时,电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角色朗读课文,同时在朗读的过程中充分的体现出人物的真实心境,或是生气、或是高兴、或是悲伤、或是愤慨等,专业的朗读人员都能最大程度的再现课文中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这里仍以上文中到的《林黛玉进贾府》为例,通过电教专业的朗读人员可以模仿出林黛玉柔弱的声音、王熙凤精明洒脱的声音和外祖母苍老有劲的声音等等,通过这些标准的示范性朗读,学生便会习惯性的模仿他们的音色和音调,从而也读出林黛玉、王熙凤和外祖母各自不同的特点。
3具备回放评价的作用。
在传统的朗读教学中,一旦学生朗读了一个片段,学生是不清楚自己的朗读效果的,也就不能发现自己在朗读的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对学生朗读效果评价的这一任务则由教师全权负责,这就产生诸多的朗读问题。由于教师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教师不可能认真的听完每一个学生的朗读,也不可能对每一个学生做出公平公正的评价,这就使得不少学生的朗读都“打了水漂”。电教可以很好的解决回放评价的问题。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电教为学生的朗读配上相应的背景音乐。在朗读马丁的《我有一个梦想》时,会配上慷慨激昂的背景音乐;在朗读关汉卿的《窦娥冤》时,会配上悲哀低沉的背景音乐;在朗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时,会配上豪迈雄浑的背景音乐等等,不同的背景音乐会给学生的朗读营造出不同的心境,也就会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致。其次,电教也为学生的朗读提供了录音回放的功能。在学生读完了一篇课文的片段之后,教师可以结合录音回放来客观的评价学生朗读存在的问题,对于一些模糊的地方还可以采取多次重复回放来确定学生的朗读,从而提高教师评价的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回放功能可以让他们亲耳听到自己的朗读效果,这样学生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对朗读字词的把握、段落停顿的把握和情感表达的把握,同时学生可以将电教上的录音下载下来,进而利用课余时间不断的朗读、回放和改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朗读质量的作用。
综上所述,当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放松对高中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时,电教的出现则为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提供了契机。教师应该在电教背景的促使下,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并通过一系列的电教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综合语言能力和艺术细胞的人才。
【本文地址:http://www.xuefen.com.cn/zuowen/15206088.html】